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哲学经济语言史学地方经济教育心理学数学物理 2001年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 主管单位:青海教育厅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大学主编:李景隆ISSN:1007-0117CN:63-1070/G4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邮政编码:810007
不是核心,只是省内刊物
科技核心都还好,文章满足杂志社要求的话,一般都能通过,相对来说,电子设计工程更快点。
一、青海民族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青海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并入。学校先后历经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青海民族学院等办学阶段,2009年4月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2017年,教育部增列 厦门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 学校现有25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系部,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九大门类;现有民族学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个,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6个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8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9个省级科研机构和18个校级科研机构。 全校共有1184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2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名,终身教授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46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53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优秀教师4名,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杰出人才2名、领军人才10名、拔尖人才18名。 学校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1个民族的13328名学生,其中本专科生955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488名。截至目前,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91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320项;出版专著教材210部,发表论文1577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89项,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50余项。2016年我校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各1项。2017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艺术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7项,其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在全国民族院校中排名第2位。学校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跻身 北京大学 、 南京大学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核心期刊行列。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万余册。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目前有留学生300余人。学校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6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实力,持续提高育人质量,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青藏高原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1000名。青海民族大学官网显示2022年我校面向全国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000名(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为准),欢迎应届毕业生及符合条件的广大考生踊跃报考。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MinzuUniversity)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
全日制加非全日制一万六千多人
不是很大,考取青海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相对容易】。
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
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哲学经济语言史学地方经济教育心理学数学物理 2001年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 主管单位:青海教育厅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大学主编:李景隆ISSN:1007-0117CN:63-1070/G4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邮政编码:810007
很不错 ,环境啊、设施啊、配置、景色、都非常有特色,非常好。 就是位置偏远了点 其他的都很不错 建校 60 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青海民族大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 15 个学院、 4 个直属教学系,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藏学专业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 养 博士生。拥有青海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0 个本科专业;有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14 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1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 8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 15 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来自全国 29 个省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 36 个民族的 10099 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 744 名。截止 2008 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 万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原名青海民族学院,坐落在青藏高原古城——西宁市,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院占地433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校内景色秀丽,环境优雅,是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较为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民族类综合性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通常会在论文提交后三个月左右通知录用情况。在这三个月内,学报将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和修改意见反馈。评审完成后,学报编辑部将对录用情况发送通知给作者。建议作者及时关注自己投稿论文的状态和通知,以备后续处理。
一、古典雅致风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
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谓是古色古香,典雅大气。“捷报”两个大字更是给考生们增添了一丝金榜题名的欣喜。捷报上的方印、背面下端的江山社稷图案、以及中缝的传统建筑梁柱无不透露着雅致的古典风。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
武汉大学2015新版通知书也走这个路线,有人质疑武大抄袭人大。其实中国风大同小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卡通萌萌哒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
复旦大学手绘版的复旦生活指南随着通知书寄来,小伙伴的心都要被萌化了呢。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
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附送给新生的有一张卡通人物贴纸,生动跳跃的25个学院Q版卡通人物镶嵌在SCUT四个英文字母之间十分可爱。
三、酷炫科技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镶嵌了电子芯片。具有加密防伪、快捷报到、校园导航、校园介绍、生日祝福等功能。科技含量那真真儿是高啊。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
见过电子版录取通知书吗?除了纸版通知书,西安交通大学的新生还可以要安装“移动交通大学”APP,在相关栏目输入相关信息后,就可以轻松获取电子录取通知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什么?录取通知书里还送游戏光盘?没错,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里包含了介绍书《初入燕园》和一张特制的光盘《预习北大》。光盘里不仅有关于北大的电子书、电子漫画和微电影,还有北大团委发行的3DRPG剑侠游戏《英雄·未名》。怎么样,够酷吧。
四、清新文艺范儿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北林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仍旧采用植物标本特种纸,还搭配了6种不同的树叶手绘图案,既体现了学校特色又寓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被网友大赞“文艺小清新”。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录取通知书
浙江农林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绝对是别出心裁,以毛竹为原材料、采用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看着似乎都能够嗅到清新的自然气息。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录取通知书
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样采用竹简制作,清新中透着一丝古朴。
五、厚重内涵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清华送给每位新生一套《平凡的世界》。此外,还有校长邱勇给新生的一封信。“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对于处在个人成长黄金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与书为伴将使新生们受益终生。”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
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延续06年以来的为新生写信的传统。南开大学还为学生们开了长长的一份书单,《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书目都有推荐,帮助学生们增加自己的文化内涵。
六、高贵大气型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录取通知书
哇噻,闪亮亮的土豪金啊。没错这就是四川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金粉磨砂纸质的封面灿灿发光,烫金浅浮雕的“四川大学”四个字和正红加框的“录取通知书”更是金红相映、熠熠生辉,果真是霸气又时尚呢。
七、手写珍藏版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
陕西师范大学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用毛笔手写通知书的大学,老先生们执笔手写工整小楷的画面令学子们动容,收到陕西师大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们,请一定要好好保存哦。
八、手绘地图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
南京师范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里就包含有手绘地图。这张手绘地图主要是立体展现南师大随园、仙林、紫金三个校区的风采,并且采用牛皮纸打印,很值得收藏哦。
九、贴心实用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
校门口有地铁站就是这么任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里还有三张地铁票领票凭证,供学生和家长免费乘坐。这么贴心的做法。
序号 性质 题目 角色 刊物及出版单位 发表时间 备注【专著】1 专著 中国志人小说史 独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102 专著 魏晋风度 独著 东方出版社 1992.10 96年重印3 专著 中国小说流派漫话 参写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4 专著 阮籍 独著 新蕾出版社 1993.65 专著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副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10 6 专著 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 独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5.6 7 专著 水浒传趣谈与索解 独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108 专著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独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1 9 专著 漫话水浒传 独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910 专著 名著漫话丛书 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911 专著 传神阿堵 游心太玄 独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专著 魏晋士人人格精神 独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专著 水浒别裁 独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专著 华夏文化大观 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专著 魏晋名士风流 独著 中华书局 专著 水浒闲谭 独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专著 名著闲谭丛书 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工具书】1 工具书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 独著 齐鲁书社 1996.122 工具书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 参写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3.4 3 工具书 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 参写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74 工具书 中国古典小说艺术鉴赏辞典 编委 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1.4 5 工具书 中外小说大辞典 参写 现代出版社 1990.2 6 工具书 中国历代小说辞典 参写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5 7 工具书 古代小说百科大辞典 参写 学苑出版社 1991.128 工具书 古代小说鉴赏词典 参写 上海辞书出版社 工具书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 编委 山西教育出版社 工具书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 三作者之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 工具书 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 独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教材、古籍整理、作品选、资料编纂】1 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年2 教材 中国文学通识 第一作者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3 教材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世纪文库 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4 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明清部分)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5 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6 教材 实用大学语文读本 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年7 古籍整理 世说新语 注评 凤凰出版社 2010年8 资料编纂 六朝小说学术档案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年【论文】1 论文 六朝笔记小说拾遗 独著 中华文史论丛 1985.4辑 2 论文 关于李垕南北史续世说 独著 文史知识 1985.11期3 论文 古镜记臆说 独著 辽宁教育学院 1986.3期4 论文 明清轶事小说述论 独著 辽宁师大学报 1986.6期5 论文 香祖笔记的小说价值 独著 许昌师专学报 1987.1期6 论文 论三言对通俗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 独著 南开学报 1987.5期 7 论文 水浒传民族心理特征探迹 独著 河北大学学报 1988.1期8 论文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 独著 天津师大学报 1988.5期 9 论文 “世说体“初探 独著 古典文学论丛 1990.10 论文 新见清代传奇金琬钗 独著 文献 1988.2辑11 论文 山海经与中国奇幻思维 独著 南开学报 1994.3期12 论文 世说新语审美距离二题 独著 固原师专学报 1994.3期 13 论文 世说新语审美距离二题 独著 固原师专学报 1994.4期 14 论文 水浒传与中国绿林文化 独著 文学遗产 1995.2期 15 论文 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 独著 社会科学战线 1995.2期16 论文 中国文言小说研究综述 独著 中国小说研究会报 文史知识 1995.2期 1996.2期17 论文 志人小说界限之我见 独著 中国语文论丛 总第八辑 18 论文 南吴旧话录考 独著 南开学报 1996.2期 19 论文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前言 合著 南开学报 1996.2期20 论文 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人格的变异 独著 南开学报 1997.2期 21 论文 从《世说新语》到《儒林外史》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1997.2期22 论文 诸子文章流变与六朝小说的产生 独著 南开学报 1998.4期23 论文 文言小说界限与分类之我见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1998.4期24 论文 神话传说的社会化走向与六朝小说的产生 独著 东方丛刊 1998.4期25 论文 六朝小说界说 独著 中国语文论译丛刊 总第二号 26 论文 论史书的“凭虚”流向对六朝小说生成的刺激作用 独著 天津师大学报 1999.3期27 论文 诗赋散体化对六朝小说生成的作用 独著 天津大学学报 1999.2期28 论文 《世说新语》的蓝本演变与魏晋文人精神的认识过程 独著 呼兰师专学报 1999.2期29 论文 《西游记》主人公形象的原型精神 独著 南开学报 1999.4期30 论文 《解人颐》的版本及异同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1999.2期31 论文 《世说新语》中的围棋文化 独著 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版 2000.1.21 32 论文 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世说新语》的编纂动因 独著 湖北大学学报 2000.1期33 论文 时代学风的印记与思考-三部《世说新语》研究著作述评 独著 社会科学 2000.2期33 论文 妙笔生花的神仙世界-读道教小说《十洲记》 独著 文史知识 2000.2期34 论文 《世说新语》中樗蒲的文化精神 独著 盐城师院学报 2000.1期35 论文 《世说新语》中的流品意识 独著 呼兰师专学报 2000.1期 36 论文 《世说新语》类目设定的思想旨归何在 独著 天津社会科学 2000.2期37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的社会地位和精神归宿 独著 文学与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 39 论文 《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 独著 东方丛刊 2000年2期40 论文 周穆王与西王母是恋人关系吗? 独著 文史知识 2000年7期 41 论文 《世说新语》书名与类目释义 独著 文献 2000年3期42 论文 《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 独著 天中学刊 2000年3期 43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维摩在家居士观念的影响 独著 南开学报 2000年4期44 论文 《世说新语》成于众手说详证 独著 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63辑 2000/945 论文 《世说新语》中的士族婚姻观念 独著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中华书局 第六辑2000/10 46 论文 《世说新语》与士族佛学 独著 人民政协报2001/8/14学术家园版 47 论文 金庸小说的“武侠”底蕴与雅俗属性 独著 中国文化报2001/9/15理论版 48 论文 金庸·武侠·雅俗文化问题笔谈 合著 南开学报 2001年5期 49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佛学的学术精神 独著 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二集 2001年9月 50 论文 玄学“有无”之辨与士人名教自然之择 独著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八卷 2001年10月 51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服药的士族精神 独著 南开学报 2002年1期 52 论文 正史与《世说新语》:士族文人政治心态对比论 独著 南开大学中文系《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2002年8月53 论文 《世说新语》中的服妖现象 独著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 (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54 论文 《世说新语》中的僧人故事与佛教士族化 独著 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四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55 论文 “道”、“器”之间的沟通——《中国审美文化史》述评 合著 《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6期56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围棋的文化内涵变异 独著 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五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57 论文 《世说新语》与古代文学的精神史研究 独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58 论文 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逻辑关联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2005年第2期59 论文 《世说新语》中的裸袒之风 独著 中华文化论坛 2005年第3期60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人物品藻活动的内涵变异独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1 论文 先秦两汉人物品藻活动的内涵嬗变 独著 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六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62 论文 《世说新语》与人物品藻的范畴演变 独著 文艺理论研究 2005年第6期63 论文 寻找学术与大众文化的结合部 独著 中国图书评论 2005年第8期64 论文 从“物我两冥”到“不二法门”——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嬗变独著 佛学研究2005卷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65 论文 女娲造人(造物)神话的文学移位 独著 东方丛刊 2006年第2辑66 论文 从“得意忘言”到“语默齐致” 独著 文史知识 2006年6期――从《世说新语&S226;文学》“三语掾”故事看维摩名言观的影响67 论文 近五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人神之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合著 山东大学学报 2006年4期68 论文 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 独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69 论文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重要典籍推介 独著 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 2006年3期70 论文 古代文学与通识教育笔谈四篇 合著 中国大学教学 2006年12期71 论文 尘故庵藏《三国演义》版本述略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2006年第4期72 论文 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构建 独著 中州学刊 2007年第1期73 论文 女娲女皇神话的夭折 独著 山西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4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围棋的文化内涵变异 独著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5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族婚姻观念变化 独著 广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76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嬗变独著 盐城师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7 论文 人境·仙境·心境——桃源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合著 宁夏师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8 论文 《世说新语》中士族的经济生活与精神归宿独著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9 论文 六朝小说概念的“Y”走势 独著 山西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80 论文 尘故庵藏《西游记》版本述略 独著 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5卷第2期81 论文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独著 文史知识 2008年第6期82 论文 古代小说版本研究的重大突破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2008年第3期83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玄学才性异同向“无累于情”的过渡 独著 人文论丛(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2007年卷 84 论文 《世说新语》与《晋书》中“服妖”现象解析 独著 山西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85 论文 孙悟空叛逆性格的神话原型与文化解读 独著 文艺研究 2008年第10期86 论文 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设想 独著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7 论文 绿珠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合著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8 论文 女娲神话的文学移位 独著 文学遗产 2009年第3期89 论文 死而复生观念与“鲧腹生禹”故事的历史根源 合著 中国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90 论文 木斋《古诗十九首》研究与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更新思考独著 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第2期91 论文 木斋《古诗十九首》研究的方法论解读 独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92 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神仙观念的嬗变 独著 南开学报 2010年第1期93 论文 三国历史的不同记载——《世说新语》与《三国志》诸书对比举隅独著 三峡论坛 2010年第4期94 论文 用传统文化诊断“浮躁病” 独著 人民论坛 2010年第10期95 论文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赏读 独著 名作欣赏 2011年第上旬第3期96 论文 《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 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2011年第2期97 论文 “警车开道”的历史气场 独著 人民论坛 2011年7月上98 论文 胡士莹学术生涯与《话本小说概论》(删节版)独著 中华读书报 2011-12-06 99 论文 胡士莹先生的学术生涯与《话本小说概论》独著 明清小说研究 2011年第4期100 论文 《太平广记》会校本的价值和意义 独著 中华读书报 2012-5-23101 论文 故事主题类型研究与学术视角换代——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设想 独著 山西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02 论文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什么要“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一 独著 天中学刊 2012年第四期103 论文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西方主题学异同关系何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二 独著 天中学刊 2012年第六期104 论文 先秦至六朝人物品藻活动的内涵嬗变 独著 百越论丛 第四辑(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