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治未病论文

中医治未病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治疗病治未病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未病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注意事项

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是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中医治未病的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注意事项

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中医治未病学论文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治未病” 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后学者多有发挥。近年来国家对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 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民众对 “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所谓“治未病”,一是说在没发病之前注意饮食起居 、精神情志等多方面的调养,使正气充足从而不易受外邪侵犯,达到防病于未发之先的目的。二是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防止其由小到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到全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 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作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产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 ,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1)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能与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进行,就会顺应自然而保持 健康 ,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必然使人体抗邪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2)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包括3 点: 一是节制,即不偏食,不嗜食, 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禁口。 (3)调摄精神: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的、强烈的,或反复的、持续的精神刺激,均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情志异常的波动对患者的病情有着明显的影响,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调达,气血和平则有利于 健康 。 (4)劳逸适度,积精全神:过劳则伤气,气少则力衰。《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 肾主骨,精生髓,精不足则髓亏,故会出现头晕耳鸣。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 (5)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总之 ,加强锻炼,持之以恒,促使血脉流通,关节灵活,气机调畅,形神合一,就能够收到内以 养生 ,外以却恶的效果。 2 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主要的手段 ,既病防变是它的补充。疾病已经发生 ,就应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并防止其发展与传变。既病防变要做到以下两点: (1)早期诊治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可见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早期诊治,对于患者来说,应及时就诊。对于医学来说,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疾病给予早期诊治。 (2)根据疾病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既病防变,要求医者谙熟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人体内部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五行乘侮亢害关系。依据这种规律,可采取相应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 随着 健康 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疗的目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医“治未病”这古老而前沿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相比,进一步显示了中医学的思维是先进和超前的。

中医养生学论文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及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以下这几篇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是有论文动力从网上收集并整理的,如需更多的中医养生学论文,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免费咨询。【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著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探,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自古以来,倍受推崇,被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1]显而易见,《周易》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当然中医学也不会例外。明代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2]可见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与《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就《周易》与中医养生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3]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4]的诺言,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5]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曲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6] 二、《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坚冰至。”以上两则经文的意旨提醒人们:事物的总会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必须“见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惧以始终”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语,《系辞传》还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作为响亮的座右铭郑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医养生继承并发展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渐”的养生观。《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7]体现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学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加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何谓治未病?明代张景岳感受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8]张氏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9]张景岳一语中的,道出了“谨于危”便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10],《内经》《千金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强身作用。宋代医家张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长不干。”山]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三、《周易》“潜龙勿用”与中医“不妄作劳” “潜龙勿用”是《周易》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题。《乾卦》初九日:“潜龙,勿用。”龙是指龙星。《说文》“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潜龙”是指潜渊之龙,隐而不见。爻辞提醒人们,处在这种状态,便应静而不动,以伺时机。《艮卦•彖传》亦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卦义为静止,与“潜龙勿用”一脉相承。两则爻辞在于表明凡事必须等待时机,谨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为,失去理智;否则便大难当头,灾不可免。 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2]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3]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l4]其次,要注意节制房事。情欲是人之本性,两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须有节。若恣情纵欲,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千金方》言:“恣情纵欲,命同朝露。”《内经》也告诫人们:“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15]故此重视肾精与肾气的保养,是长生的秘诀之一。第三,注意饮食有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粮食果类发酵而成的,度数较低),但不能“困于酒食”,故要达到“酒食贞吉”,必须“节饮食”。如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便严重损害脾胃,健康。《内经》有忠告:“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第四,注意劳逸适度。《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劳则气耗”[16],劳力太过则气少力衰,精神疲惫;劳心太过,则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因而“过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如《内经》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17],可见“过劳”是健康的大敌。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18]他的弟子吴普,得其“五禽戏”之真传,“年九十余”。因而适度的活动,将寿蔽天地成为现实。四、《周易》“反身修德”与中医“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学思想的又一精华。《周易》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周易》书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传》在释《蹇卦》、《乾卦》、《晋卦》时分别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何为德?《正韵》归纳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性的修养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趋吉避凶的法宝。《益卦》与《大传》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中医养生承袭了《周易》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内经》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9]故“大德者必得其寿。”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遥过百春”的先决条件。俗话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道德高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惧,心广体舒。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其寿之长,决非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浅燥者之所能及。”[20]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养德养性无二术”。纵观我们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晚年“读《易》,韦编三绝。”[21]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唐代名医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养,“心诚意正”、“顺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易经》,撰写医籍。孔孙两氏的辉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必然结果,当为后人养生的楷模。 综上所述,《周易》哲学是《内经》医学的活水源头,《内经》充分汲取了《周易》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及其思维模式,并将其创造性地和养生学紧密结合,从而创立了中医养生独特的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深研《易》理,尽启其秘,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新。 注释: [1]《四库提要•易类小序》。 [2][9][明]张景岳《医易义》。[3][5][6][7]《素问•四气调神论》。 [4]《灵枢•本神》。[8][明]张景岳《类经•摄生类•不治已病治未病》。[10][宋]窦材《扁鹊心书》。 [11][宋]张杲《医说》。[12][13][15][19]《素问•上古天真论》。[14]《庄子•在宥》。[16]《素问,举痛论》。[17]《灵枢•九针论》。[18][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传》。[20]徐以经《中华医易荟萃》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398页。[21][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传统道教与中医养生 作为民间道教太平道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就存有大量的养生和医药内容。《太平经》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及精气神学说,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并将此学说贯穿于养生与治疗之中。在养生方面,《太平经》注重内养功,认为:“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喜怒也。人无忧,故自寿也。”这种内养功强调守“神”,提出:“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悬象而思守,行顺四时气,和合阴阳。”就预先给五脏各画一副神像,炼功开始时,按季节、日、时挂出相应的画像,以此作为信号和提示,卧下人静后使意念集中到那一脏器上。通过这种意守脏器的练意功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理论和炼养方术之集大成之作。葛洪认为,万物皆源于“道”或“一”,谁能得道守一,谁就可长生。书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道健身的理论和方法。如《极言》篇说:“是以善养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堰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长生之理尽于此矣。”其中就包括了静养、导引、吐纳、食养、服丹等修炼方法。葛洪特别强调内保精气。他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至理》)他把行气的方法归纳为吐纳、导引、胎息三种。吐纳是用呼吸行气,导引是用形体行气,而胎息是用呼吸和意气相结合而行气。并具体介绍了其炼养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炼养方法大都被后人吸收,并在气功中发展,沿用至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道教徒们创造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法,在历代道家的著作中,留下了诸如存思、守一、外丹、内丹、导引、呼吸、服饵、咽津、服气、符篆、房中等养生修炼的大量资料。 “存思”“守一”属于精神修炼。外丹是指炼服长生不老的金丹,内丹则是熔心、息锻炼于一炉的综合修炼方法,相当于气功。早期金丹派以炼外丹为主,宋金以后的金丹派则修炼内丹,称为晚期金丹派。内丹理论以黄老“道法自然”、“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为理论基础,认为人身即为一个炼丹的“鼎炉”,人身内的精、气、神则是炼丹的原料,通过一定的修炼,可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结丹长生。从道教的初建到兴盛,留下了大量关于内丹修炼的著作。随着内丹派的兴起,内丹理论和功法得到逐步深化和完善,北宋中期以后,传统的内丹又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道禅相融合,形成了精深的系统理论和稳妥有效的功法。虽然不能成仙,但能帮助人们健身祛病,延年益寿。这对中医养生学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道教形体方面的修炼主要包括导引、按摩及武术等内容。导引通过肢体的屈伸俯仰,达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历来为道家所重,修道者无不从导引做起。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资料中就有一幅彩绘的《导引图》。葛洪《抱朴子》中有龙导、龟咽、燕飞、蛇屈、兔惊等各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方法。隋唐之后逐渐由导引衍化出诸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有效的运动方法。可以说葛洪的道教导引和华佗的医家导引是这些方法的前身。 食饵方面的修炼主要有服食金丹(矿物类)、五芝(菌类植物)、咽津、服气等。如前所述,道教认为服食用矿物药炼制的金丹和仙药五芝,可以成仙,显然是荒诞的,但其中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则不可埋没。咽津法包括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一系列动作,这是道教徒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关于咽津,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葛洪曾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介绍了叩齿之法,称此为“坚齿之道”。此法在唐宋时极为盛行,在方法上也有发展。明代高镰所撰的《遵生八笺》曾详细记载此法。事实证明,这种口腔保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服气,又称辟谷食气。修炼时主要以饮水食气为主,同时服用一些辅助食品,如山药、黄精、花生、大枣、核桃等中草药。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却谷、食气的记载。晋至唐时期曾盛行此法,宋元以后就少见了。 符篆咒禁,即为祝由。唐代太医署首次设立咒禁科,还设有“祝禁博士”职,正是当时道、佛两家咒禁盛行背景下的产物。唐、宋、元、明各代均有此科,统称祝由科。可见其影响之深。对于祝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所谓“移精变气”,就是调整病人的精神活动,转移对病痛的注意力,从而形成精神内守状态,以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这实际是一种宗教式的原始心理治疗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当今的精神疗法、暗示疗法的先导。这种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确实能起到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的作用。特别是在一定的宗教氛围之中,对那些虔诚的教徒更为灵验。这就是“心诚则灵”。但是它以祈祷、咒语、符篆、神水等手段为主,毕竟是迷信的东西。这是人类处于生产和认识水平低下的蒙昧时期的产物,也是人类医学不发达时期的共同现象。 至于房中术,其中的性卫生知识可资借鉴,但对其糟粕必须剔除。 总之,道教是与医学,特别是中医养生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宗教,它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 索引序列
  • 中医治疗病治未病论文
  • 中医治未病论文
  •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论文
  • 中医治未病的论文
  • 中医治未病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