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冬病夏治的论文

关于冬病夏治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冬病夏治的论文

采用补肾为主的方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是符合中医辨治法则的,近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结果亦表明这一治疗大法具有科学根据。当然选方用药时,应当须灵活取舍,切合哮喘病机特点。

补肾防哮丸、固本防喘胶囊(见《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怎么办?中医补肾是良法!》一文),是借鉴全国各地经验并经临床观察总结而研制的,该药具有补肾温阳、益气健脾、敛汗固表作用,兼祛伏痰、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对控制哮喘复发具有良好效果。

支气管哮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大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失调……经服固本防喘胶囊等方后, 内分泌功能得到改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LTT、E-RF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

临床发现,儿童长期坚持服用固本防喘胶囊后,体质明显好转,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亦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除。

沈氏等通过免疫学研究发现:温阳法能抑制血清IgE的季节性升高,提高抑制T细胞(TS)功能。同步观察治疗前后TS和血清IgE的相关变化,发现温阳法组IgE与ST治疗前后呈明显负相关(P<),对照组则无明显直线相关。

提示温阳法可能通过免疫调节而产生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

此外,许氏进一步研究表明:温阳法可能是通过抑制总IgE和特异性IgE的季节性升高,从而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以至减轻或中止哮喘的季节性发作。

然而,益肾温阳之品甚多,用于哮喘的防治宜选用哪些药物更为适宜?

临床上通过反复筛选,发现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黄芪、菟丝子等当为首选药物,不仅疗效较著,且无毒副作用;

雄蜂蛹亦不失为防治本病的有效药物之一,特别对于儿童,疗效显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寒热并存、虚实夹杂的慢性疾病,若选用过于温燥之品(如附片),久久服之必然容易伤津耗气(小儿更是如此),反与病情不利, 故附片、干姜之类,一般较少用之;即便使用,量亦应小。

笔者强调补肾温阳在防治支气管哮喘过程中虽具有积极作用, 但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味地温肾而不配合其他治法。

须知机体内阴阳是时刻保持着相对平衡协调状态的,由于阴阳互根的原理,补阳时亦应适当滋阴,以“阴中求阳”,即可使“阴平阳秘”, 故可于方中适时选用熟地、山萸肉诸药,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缓解期肺脾肾俱虚,只不过是以肾虚最为关键罢了,温肾壮阳固然重要,益气健脾补肺亦不可少。

近年来,各地多次报道黄芪、太子参等药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有良好作用, 尤其是黄芪一味,大量用之,药专力宏,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

脾气充足,化生卫气,即可增强抗病能力,防止感冒发生,从而减少哮喘的复发。补后天即所以补先天,自然有利于提高本病的防治效果。

对于部分激素依赖型患者,由于大都表现为肾中阴阳两虚,故宜阴阳双补 ,每用六味地黄丸为主,加用补骨脂、淫羊藿、黄芪等味。我们发现,如能坚持服药,部分病人可逐渐撤除激素。

控制哮喘的反复发作,除了上述药物之外,我们还特别强调: 该病应做到防早、防小 (指幼年阶段一有此病,即应及时综合防治); 过敏患者应尽可能找出致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如儿童易对蛋类、牛奶、鱼虾等产生过敏,当少食或禁食之;对药物、花粉、油漆、涂料、工业粉尘等易过敏者,应尽可能减少接触;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慢性咽炎等病,以消除可能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隐性病灶;

平时应注意加强 体育 锻炼,消除有害气体、烟雾的刺激,及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反复发作。

此外, 各地采用中药膏方于三伏天“冬病夏治”,进行敷贴,颇有疗效。

近年来,西医学对本病从基础到防治方法的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有关哮喘的严重程度分度及分级、升降级治疗;

各种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能药物、白三烯调节剂、抗组胺药物等)的合理选择, 尤其是多种气雾剂的合理选用,大大地提高了本病的临床防治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取长补短,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因此,笔者认为,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 宜西 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解期则 宜 中医药为主,以固本为先,增强患者体质,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即所谓“缓则治其本”。 我想,这一防治思路,至少在近期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改变。

文自《柯新桥中医医学论文集》,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出版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社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体是若干脏腑、形体、官窍组成的,而各个脏腑、形体和官窍各有不同的结构和机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肢解的、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因此,各个脏腑形体官窍,实际上是人体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保个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实际上是整体机能的一部分。(1)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现;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现。五腑一体现: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机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同时,脏腑的机能活动又促进和维持了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贮藏和代谢,从而充实了形体,支持了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现”。根据五脏一体现,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依靠脏腑间,即五个生理系统间的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协调平衡。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各有不同的机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心因其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能驭气,气有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的作用,故心神能够控制和调节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机能。诸如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以行血,肝气疏泄以调畅气机、舒畅情志,肺气宣降以行呼吸和水液,脾气运化水谷和统摄血液,肾气主生殖、司水液代谢和纳气等,都有赖于心神的统一主导。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除心为主导外,还取决于五脏之间是否协调。在完成整体机能方面,五脏之间是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如血液的循行,虽由心所主,还需要肺、肝、脾等脏的协助。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运行全身;肺主气而辅助心运血;肝主疏泄而促进血液于脉中。此四脏紧密配合,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五脏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是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保证。由于人体外在的形体官窍,分别归属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而这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又存在着协调统一的关系,因而这些外在形体官窍的机能,不仅与其内在相应的脏腑密切相关,而且与其他脏腑也有联系。如筋的作用是联缀关节而主司运动,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故称肝主筋。但筋的机能还依靠全身气血津液的濡养。因某种原因致使气血津液耗伤过多,也往往出现筋脉拘挛、抽搐等现变。这说明筋不但与肝有关,而且与心、脾等脏也有密切的关系。又如目是主司视觉的,而目之所以能视万物,主要依靠肝血的濡养。肝血亏虚而不能养目时,就会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现象。但《灵枢·大惑论》又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之论。故目之视觉功能,不但于肝血盈亏有关,而且与其他脏腑的精气是否充足亦有关。由此可见,人体外在的形体官窍与内在脏腑密切联系,它们的机能实际上是整体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人体内外的整体统一性。形神一体现:形体与精神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体,是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它们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络通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代谢,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形神一体现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精是构成人之形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化气生神的物质基础,而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不妄泄,又受神和气的控制和调节。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气也是化生神的基本物质,气充则神旺,而气的运行,又赖神的控制和调节,即所谓“神能驭气”。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构成“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由于精与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又是以五脏为中心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精神活动与五脏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认为,精神活动由五脏精气产生,由五脏共同主持,但总由心来统领。五脏精气充盛,机能协调,则精神充沛,思维快捷,反应灵敏,言语流利,情志活动处于正常范围,既无亢奋,也无抑郁。若五脏精气不充,机能失调,则会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变化。另一方面,精神活动的异常也可影响五脏的机能,突然强列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常易影响五脏气机,引起五脏精气的相应病变。(2)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能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人体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因而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旬”(《孟子·告子下》)。在分析形体官窍疾病的病理机制时,应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一般地说,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如目的病变,既可能是肝血、肝气的生理功能失调的反是非曲直,也可能是五脏精气的功能失常的表现。因而对目病之病理机制,不能单从目之局部去分析,而应从五脏的整体联系去认识。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如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时,不仅肝腑本身出现病变,而且常影响到脾气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腹痛腹泻等症,也可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而见喘咳,还可影响心神而见烦躁不安或抑郁不乐,影响心血的运行而见胸部疼痛。因此,五脏之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在分析某一脏病的病机时,既要考虑到本脏病变对他脏的影响,也要注意到他脏病变对本脏的影响。由于人体又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形体的病变,包括精、气、血、津液的病变,可引起神的失常,而精神活动的失常,也是损伤形体而出现精、气、血、津液的病变。(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如《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告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验舌诊病是一种由外察内的诊病方法。由于舌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六腑相通,因而内在脏腑的机能状态可反映于舌。验舌不但可知脏腑精气的虚实,而且还可推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逆顺转归。面部色泽是内在脏腑精气的外荣,故诊察面部色泽可知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病邪之所在。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学也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使之恢复常态。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以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原则。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对口舌生疮的治疗,由于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口舌生疮多由心与小肠火盛所致,故可用清心火的方法治疗。处方遣药时,酌加利水之品,以让火热随小便而出。心火与小肠火得泻,口舌生疮自愈。再如久泻不愈,若属肾阳虚衰,其病虽发于下,但可以艾灸巅顶之百会穴以调之,督脉阳气得温,肾阳得充,泄泻自愈,即所谓“下病上取”;眩晕欲仆,若为水不涵木,其病虽发于上,但可以针灸足心之涌泉穴以调之,肾水得充,涵养肝阳,眩晕自减,即所谓“上病下取”/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形病可引起神病,神病亦可致形病,故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以养生防病,形神共调以康复治疗疾病。在养生方面,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并加强身体锻炼以养其形,使形健而神旺,又要“恬淡虚无”,怡畅情志以养神,使神清而形健。在康复治疗疾病时,若因躯体病变引致精神病变时,当以治疗躯体疾病(治形)为先;若为精神的伤害引致躯体疾病,则当先调理精神的失调(治神)。但由于“神乃形之主”,躯体疾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损害,而这些精神损害又常阻碍躯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故重视调理精神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首先“治神”。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成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道”、“太极”或“气”产生的。以“气”作为宇宙万物初始本原则的思想,艰险是“气一元论”。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阴阳二气交感,万物化生。如《周易·系辞上》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命过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规定和影响,而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如寒暑的更替、地域的差异也必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故《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古人以“天地”名之。天地阴阳二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故人体的生理活动必受天地之气的影响而有相应的变化。气候是由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天气征象。一年间气候变化的规律一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自然界的生物在这种规律性气候变化影响下,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而人体生理也随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同样,气血的运行,在不同季节气候的影响下也有相应的适应性改变。人体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如鱼之游在坡;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蜇虫将去;冬日在骨,蜇虫周密。”明·李时珍《涉湖脉学》也指出了四时脉象的规律性变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谓之平脉。”表明人体的生理机能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自有相应的适应性调节。另外,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还受风雨晦明的影响。据《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言,天温日明,阳盛阴衰,人体阳气也随之充盛,故气血无凝滞而易运行;天寒日阴,阴盛阳衰,人体阳气亦弱,故气血凝涩而难行。不仅备战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有影响,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人体阳气白天趋于体表,夜间潜于内里的运动趋向,反映了人体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的适应性调节。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序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这是由于地域环境的变化,机体暂时不能适应之故。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就逐渐适应了。这说明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确有一定影响,而人体的脏腑也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入,人类自身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美化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服务。(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躁,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的适应、调节、抗邪等能力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能力两个方面。若人体正气充沛,适应、调节及抗病能力强,能抵御邪气的侵袭,一般不会发病;若气候特别恶劣,而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抵御病邪的能力相对减退,病邪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在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中,每一季度都有其不同特点。因此,除一般性疾病外,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某些慢性病恢复期中,也往往由于气候剧就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恶化或旧病复作。如关节疼痛的症证,常在寒冷或阴雨天气时加重。也有一些疾病,由于症状加重而能预感到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或季节要交替等情况,如《素问·风论》指出头风病“先风一日则病甚”。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阳气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地域环境的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方傍海而居之人易得痈疡,南方阳热潮湿之地易生挛痹。地域环境不同,人们易得的疾病也不一样。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瘿候》指出瘿病的发生与“饮沙水”有关,已认识到此病与地域水质的密切关系。(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外在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在养生防病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四时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统一,使精神内守,形体强壮。在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病邪侵犯人体而发病。在治疗疾病时,要做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充分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并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即所谓“因时制宜”。因时制宜的用药原则一般是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但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者,夏不避温热,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者,冬不避寒凉。夏用温热之药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冬用凉润之品养其阴,则夏日病减。遵四时之变而预培人体之阴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另外,根据人体气血随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盛衰而有相应的变化,并应时有规律地循行于经脉之中的推理,古人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按日按时取穴针灸,可更有效地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以防治疾病。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还受地域影响,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并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我国的地理特点,是西北地势高而东南地势低,西北偏于寒凉干燥而东南偏于温热湿润。由于地有高下之异,气有温凉之别,故治疗时应因地制宜,西北少用寒凉之药而东南慎用辛热之品。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一般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金元时期的李杲曾指出处于战乱时期的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有不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不绝”《内外伤辨惑论·论阴证阳证》。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对人的身心机能有重要影响。政治经济地位过高,易使人骄傲、霸道、目空一切,如《灵枢·师传》指出养尊处优的“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纵欲,轻人”。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和颓丧情绪,从而影响人体脏腑的机能和气血的流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又可影响个体体质的形成。如明·李中梓指出:“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梁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典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力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梁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坚固;典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因此,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在身心机能和体质特点上有一定差异。(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常有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而变。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 为挛。”这说明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的剧烈变化,常可导致人的精神活动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人体脏腑精气的机能而致某些身心疾病的发生。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故《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通过影响人体的精神活动而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并通过精神调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情志和生理功能的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若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现。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百度百科详细介绍:

有关冬病夏治的论文

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

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情绪乐观,不大悲大喜或暴怒。另外,春季也能使肝气过旺,内火上升,这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还要加强脾胃的调节与保养。

2、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

心主夏,心喜红色食物如:山楂、红枣、枸杞等。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长夏季节气候潮湿、温暖,在人体则与“至阴”之脾与之相应,天气闷热首要的防湿补脾。

3、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

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等。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养肺之品为宜。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而辛辣食物则发散泻肺。所以,秋季常吃梨、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石榴、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可养肺、润肺,还能达到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作用。

4、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肾主冬,肾喜黑色食物如:黑豆制品等。寒与肾相应,最易消耗肾的阳气,阳气一伤,人就容易发生腰膝酸软、易感风寒、夜尿频繁等症状,因此在冬天一定要注意养肾。多吃核桃、枸杞、羊肉等温性食物,用食物来补充自己的肾气。

扩展资料:

《荀子 · 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也就是现代自然哲学所倡导的“师法自然”思想,告诫人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之关系,不要逆“天”而行。

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提出了“天人感应”论,认为如果君主逆“天”,不施德政,就会激起天的震怒,引发水、火、虫、旱、地震等灾害。在这里即可窥见其重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百度百科-四季养生

“冬病夏治”

如今越来越流行

每年夏季都会有很多人

到医院贴敷,艾灸

其实很多女性的身体问题

也可以通过“冬病夏治”

这个方法来治疗

那么 妇科疾病

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又有哪些妇科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

本期专家

黄艳辉

冬病夏治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

夏季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

人体腠理疏松开泄

经络气血流通最旺盛

此时采用 穴位贴敷、

艾灸、针刺、药物内服等

以扶助正气

祛除体内伏寒邪气

益气温阳、散寒通络

妇科疾病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女性朋友要经历月经、怀孕、分娩、哺乳等特殊时期,易伤津耗血,导致气血不足、阳气亏虚。

同时由于现代女性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比如长期在空调环境,喜欢进食冰激凌、冷饮等冰凉食物等。

所以 女性容易患一些虚寒性疾病,如痛经、不孕、月经推迟量少、各种身体疼痛等,也属于"冬病"范畴。

通过冬病夏治可减少或治愈那些与受寒或体质虚寒有关的妇科疾病,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凡是气血亏虚、寒凝血瘀等所致的妇科疾病,均适合冬病夏治。

在三伏天,通过培补元气、温经散寒的治疗方法,达到补肾健脾、暖宫散寒、温经通络功效。

从而可以治疗虚、寒、瘀所致的妇科疾病经,如 痛经、不孕、月经过少、月经后期、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产后身痛、复发性流产 等,表现出为虚、寒、或瘀的特征,如平素怕冷怕风、畏寒喜暖、下腹冷痛,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各种身体疼痛等,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许多妇科疾病虽不像哮喘、鼻炎等好发于冬天,但与哮喘、鼻炎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进行“冬病夏治”也可收获良效。

武汉市中医医院妇科

在“冬病夏治”方面有何特色

武汉市中医医院采用的是特色的“汉派黑膏药”,妇科三伏贴在方药和穴位选择上有鲜明的妇科特色:

「 贴敷的药物 」

根据不同病症选用不同的药物配方,而不是千人一法,妇科有痛经贴、暖宫贴等。

「 贴敷的穴位 」

常选关元穴、神阙穴、三阴交、命门穴、子宫穴。同时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

此外,还有各种灸法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方法,如火龙灸、督脉灸、带脉灸、神阙灸,其他子午流注、足疗、中药口服、隔药灸等。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宫寒?

妇科症状 :

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月经色黯、不孕、流产、产后恶露不绝、各种妇科疼痛。

全身表现 :

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手足冰凉、腰膝酸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畏寒喜暖,疲倦乏力、面色晄白或青白,形体略胖、白带量多清稀无味等。

“冬病夏治”如何调理“宫寒” ?

穴位敷贴:

又称三伏贴、天灸疗法。

在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选择神阙、关元、命门、气海、子宫、三阴交等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应用一些发散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功效。

简单方便有效,一般连续〔 治疗三年 〕 效果会比较显著。

艾灸:

在炎热的夏季,大自然及人体的阳气达到高峰之时,施以艾灸,能最大程度发挥艾灸纯阳之性,给身体注入阳气,唤醒身体的正气,达到最好的内外兼修、阴阳平衡的 养生 效果。

中药内服:

宫寒有实寒及虚寒之分。

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气血流通不畅,可以服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药温经散寒化湿;

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可服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药以温肾扶阳、散寒止痛。

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寒之气。

饮食疗法:

可以适当喝一些生姜红枣茶或多吃一些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

运动:

“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冬病夏治”如何调理不孕症?

妇女会因胞宫寒冷、胞宫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从而导致不孕,我们称为宫寒不孕。

主要表现为 小腹冷痛、下腹坠胀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清稀,痛经,月经后期量少等 ,故温阳散寒是治疗宫寒不孕之根本。

可在夏季采用方便安全有效的中医内服及中医外治如三伏贴、艾灸等一些培补元气的方法,达到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不孕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改善卵巢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卵巢反应,达到妊娠的目的。

【导语】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出处与释义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四季养生的机理一年四季,大自然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天是万物往上升的时候,夏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到了秋天万物开始收获,冬天是万物开始藏的时候。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生长本身是一种能量、动力,是往上走的,属阳的范围,生长需要很大的阳气,即能量、动力来鼓动,所以春夏要补阳。而秋冬季节则进入蛰伏阶段,属阴,要保存,不能外泄,要收藏起来,所以秋冬就要养阴。所谓冬藏,就是指人体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三、四季养生与脏腑的关系1、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春天人的血液循环加快,营养消耗增加,而血流量的调节,营养的吸收、消化和供给,均与肝脏有关。所以在春季要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情绪乐观,不大悲大喜或者暴怒。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另外,春季也能使肝气过旺,内火上升,这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还要加强脾胃的调节与保养。2、心主夏,心喜红色食物如:山楂、红枣、枸杞等。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3、脾主长夏,脾喜黄色食物如:黄豆制品等。长夏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俗称“秋老虎”。长夏季节气候潮湿、温暖,在人体则与“至阴”之脾与之相应,天气闷热 首要的防湿补脾。4、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等。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养肺之品为宜。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而辛辣食物则发散泻肺。所以,秋季常吃梨、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石榴、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可养肺、润肺,还能达到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作用。5、肾主冬,肾喜黑色食物如:黑豆制品等。在季节上,肾主冬,主骨生髓,怕凉。在情智上,肾归 “恐”,恐伤肾。咸养肾,但过咸则伤肾。由于肾主纳气,因此冬季人也不能一味懒怠少动,要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提高抗病力。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要加强背部保暖,有助于肾的阳气升发。冬天养肾,一是保暖,二是保持心情愉快,三是多吃些黑色食品,四是适度作一些室外阳光下的锻炼。四、四季养生宜忌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与天地共阴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这是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春季天地万物俱生,乍暖还寒,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应注意养肝,让肝气舒发,精神愉悦,当夜卧早起散散步。逆之则伤肝,肝气内变。肝火旺的人在养肝时要忌烟、酒和少食辛辣的食物。春天萌发、生长,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应注意春天养阳。2、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当夜卧早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泻,适当作一些户外运动。逆之则伤心,心气内洞。夏天,人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伤阴,可用麦冬养阴。3、秋季秋季气候较为干燥,而燥易伤人肺脏,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或气促等症状。秋燥也易伤阴,导致阴虚,应避免外邪的侵入,适当收敛,使阳气收而不亏。因此,秋季进补原则应为滋阴润燥养肺,当早卧早起。逆之则伤肺,肺气焦满。4、冬季肾的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主穴,在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自然界的生物都进入了藏匿、冬眠状态,以蓄积能量,称之为“冬藏”。此时气候寒冷、阴气盛极,万物敛藏,人体阳气也处于内收阶段,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所以冬季养生关键在于“藏”,早卧晚起,去寒就温,逆之则伤肾。冬季养生应该做到不要损害人体的阳气,同时,在注意滋阴。五、冬病夏治与夏病冬治1、冬病夏治冬病,指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寒从内生。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春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这时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另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症,慢性结肠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均适宜冬病夏治。2、夏病冬治夏病,指在夏天会加重的疾病,多为阴虚阳亢的疾病,那么就应在冬天加紧养阴。由于寒冬季节,万物封藏,阴气最浓厚,质量也最好,阴虚阳亢的病在冬天抓紧养阴,夏天时的症状就会减轻。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因为甲状腺分泌过多,致使代谢旺盛,产热多,在冬天就应进食一些滋阴降火龟、鳖、鸭肉等食品,这样,来年夏天病情就会减轻。一些体弱易患春夏发作的慢性衰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经常性感冒、急慢性气管炎及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结肠炎、颈肩腰腿痛以及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病毒性肝炎、尿路感染、甲亢、复发性口腔溃疡,美尼尔综合征、癫痫、汗证、红斑狼疮等常在夏季好发或加重,称为夏病,均适宜在冬天调治。

这个是养生的基本原理。

冬病夏治相关论文

冬病夏治不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法,只是对冬天易发的慢性病有辅助巩固的治疗效果,减少这些冬天易发的慢性病,如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能减少发病的次数。

冬病夏治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法。很多病都可以通过中医来治疗。有一些病就是通过冬病夏治来治的,可以通过喝汤药来治疗。也可以通过吃药丸来治疗。还可以通过吃中成药来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采用补肾为主的方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是符合中医辨治法则的,近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结果亦表明这一治疗大法具有科学根据。当然选方用药时,应当须灵活取舍,切合哮喘病机特点。

补肾防哮丸、固本防喘胶囊(见《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怎么办?中医补肾是良法!》一文),是借鉴全国各地经验并经临床观察总结而研制的,该药具有补肾温阳、益气健脾、敛汗固表作用,兼祛伏痰、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对控制哮喘复发具有良好效果。

支气管哮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大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失调……经服固本防喘胶囊等方后, 内分泌功能得到改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LTT、E-RF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

临床发现,儿童长期坚持服用固本防喘胶囊后,体质明显好转,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亦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除。

沈氏等通过免疫学研究发现:温阳法能抑制血清IgE的季节性升高,提高抑制T细胞(TS)功能。同步观察治疗前后TS和血清IgE的相关变化,发现温阳法组IgE与ST治疗前后呈明显负相关(P<),对照组则无明显直线相关。

提示温阳法可能通过免疫调节而产生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

此外,许氏进一步研究表明:温阳法可能是通过抑制总IgE和特异性IgE的季节性升高,从而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以至减轻或中止哮喘的季节性发作。

然而,益肾温阳之品甚多,用于哮喘的防治宜选用哪些药物更为适宜?

临床上通过反复筛选,发现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黄芪、菟丝子等当为首选药物,不仅疗效较著,且无毒副作用;

雄蜂蛹亦不失为防治本病的有效药物之一,特别对于儿童,疗效显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寒热并存、虚实夹杂的慢性疾病,若选用过于温燥之品(如附片),久久服之必然容易伤津耗气(小儿更是如此),反与病情不利, 故附片、干姜之类,一般较少用之;即便使用,量亦应小。

笔者强调补肾温阳在防治支气管哮喘过程中虽具有积极作用, 但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味地温肾而不配合其他治法。

须知机体内阴阳是时刻保持着相对平衡协调状态的,由于阴阳互根的原理,补阳时亦应适当滋阴,以“阴中求阳”,即可使“阴平阳秘”, 故可于方中适时选用熟地、山萸肉诸药,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缓解期肺脾肾俱虚,只不过是以肾虚最为关键罢了,温肾壮阳固然重要,益气健脾补肺亦不可少。

近年来,各地多次报道黄芪、太子参等药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有良好作用, 尤其是黄芪一味,大量用之,药专力宏,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

脾气充足,化生卫气,即可增强抗病能力,防止感冒发生,从而减少哮喘的复发。补后天即所以补先天,自然有利于提高本病的防治效果。

对于部分激素依赖型患者,由于大都表现为肾中阴阳两虚,故宜阴阳双补 ,每用六味地黄丸为主,加用补骨脂、淫羊藿、黄芪等味。我们发现,如能坚持服药,部分病人可逐渐撤除激素。

控制哮喘的反复发作,除了上述药物之外,我们还特别强调: 该病应做到防早、防小 (指幼年阶段一有此病,即应及时综合防治); 过敏患者应尽可能找出致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如儿童易对蛋类、牛奶、鱼虾等产生过敏,当少食或禁食之;对药物、花粉、油漆、涂料、工业粉尘等易过敏者,应尽可能减少接触;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慢性咽炎等病,以消除可能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隐性病灶;

平时应注意加强 体育 锻炼,消除有害气体、烟雾的刺激,及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反复发作。

此外, 各地采用中药膏方于三伏天“冬病夏治”,进行敷贴,颇有疗效。

近年来,西医学对本病从基础到防治方法的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有关哮喘的严重程度分度及分级、升降级治疗;

各种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能药物、白三烯调节剂、抗组胺药物等)的合理选择, 尤其是多种气雾剂的合理选用,大大地提高了本病的临床防治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取长补短,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因此,笔者认为,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 宜西 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解期则 宜 中医药为主,以固本为先,增强患者体质,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即所谓“缓则治其本”。 我想,这一防治思路,至少在近期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改变。

文自《柯新桥中医医学论文集》,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出版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简单地讲是指身体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称之为思想健康。探求中华传统医学,病因病理学、生理学、养生学人的健康与情感、情绪、行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性格特点,都非常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有倾向性地、有对应性地影响着五脏六腑及周身的健康状况。一个良好的性格,一个开朗的性格,一个豁达的性格,一个勇敢的性格,一个坚强的性格,一个明朗的性格,一个洒脱的性格,一个乐观的性格,一个自信的性格,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反之,一个悲观的性格,一个狭隘的性格,一个阴暗的性格,一个怯懦的性格,一个自卑的性格,一个拿不起放不下的性格都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性格,是疾病的性格。一个人经常“提心吊胆”、“心慌”、“心躁”、“撕心裂肺”、“心痛”他俱象的心也会同样如此。古人提倡:“心平气和”、“心胸阔广”、“宽仁博爱”、“磊落光明”、“气魄宏大”等是不无道理的。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行为对身体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总是含图私利,总是算计别人,总是横行霸道,用心险恶,丧尽天良,有一天等到他良心发现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偏如一个杀人凶犯,一个被通辑的人犯,一个干尽坏事的人他们能跟平常人一样放心,舒心地睡个觉吗?这些人能健康长寿吗?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规律。 当然,人总是要生病的,有社会压力的原因,有家庭因素的原因,有自己本人的总总原因等等。首先,必须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思想上的毛病,治了心理面的心病,同时,有效地进行疾病治疗,可以采取医生用药、药膳食疗、针灸、推拿、体育锻炼、练习气功、调整选择最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要学习和掌握科学保健常识,有的放矢地进行保健养生,加强自身修养,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四季如何养生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过程中如何养生就已有记述,如“春三月,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就提示给人们,身体要健康,益寿延年,需要追随大自然的规律,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春季:祖国医学认为,从立春至立夏前一天为春三月,春天三个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冷,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 人们应早些睡觉,早一点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适当锻炼,以发布“生”气,注意运动应暖和,以适应春气。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生活中应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恼怒,内存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的意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如果违犯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夏季易患寒性疾病,从而导致人体难以适应夏季藩秀的“长”气。 祖国医学认为,养生的效果,不仅限于季节,还应为下一季节打下良好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季节里不能很好地养生,就会引起下一个季节的不健康状态,有不少疾病就容易产生。如春季能注意“生发之气”,本季节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若不注意调养“生发之气”,不仅近在当时,并且能遗患于后。《内经》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不变。”肝属木而主风,属于自然界的东方,旺于春季。所以春季养生不好,不注意调养,易伤肝,肝伤则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来侮之,于是都容易发寒性疾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气候渐暖,这是春的主要象征。然而春季又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尤其是初春,气候变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袭,气温急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讲“春捂秋冻”,所谓“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过早地脱下棉衣,应晚脱一点,而且要一件件地减。这从春天的天气、气候特点与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来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多,忽冷忽热,风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于春,恼怒等情志易刺激伤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恶化。另外,由于由冬入春,人们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少年儿童应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疗不当,防护不周,常会导致肝炎。另外,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都易传染。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天肝气旺、脾气衰,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属肝,甘味属脾,故需注意调养。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几方面的调理外,还要针对春天的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增进营养,以增强体质的抗病能力。 夏季:祖国医学认为,夏天对人来说属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应晚睡早起。苦味属心,辛味属肺,所以夏天应吃些辣味食物。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要贪凉,睡觉时腹部应盖上被子,以免受凉腹泻。雨季应避免湿气的侵袭,及时更换衣服。平时应经常按摩足底涌泉穴,不要光脚,以免湿气从脚底部侵入。 秋季:祖国医学认为,从立秋到立冬为秋三月,天地阳气日衰,阴寒日生,景物萧条,养生亦应随之。 秋天应早睡早起,这对健康十分有益。要少吃辣、多吃酸的食物。气温降低时应及时添加衣服,以免着凉。中医认为,当秋季阳气内敛,阴气转盛中,人应与秋气相和平,保持体内阴精,不让意志过分外驰,防止房劳伤肾。秋季万物凋谢,老人忧思过多,产生垂暮之感,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难以入眠等症状。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说:“凡怒悲生恐惧,皆损元气。”《医学类编》说:“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故应保持情绪稳定,心如秋月,少忧勿思使志安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精神系统受到刺激,会导致机体正常平衡紊乱,易患疾病。心情开朗,使精神处于常乐之境,才能有助于健康。 冬季:冬季要早睡,起床不妨稍迟。冬天为肾气旺、心气衰的季节。咸味属肾,应少吃。应尽量避免吃灸烤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腹部及足部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出门时易着凉。 实践说明,祖国医学中宝贵的四季养生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如能掌握好,对人们的健康长寿必定大有益处。

夏病冬治的论文

大寒小寒,冷成冰团。人们习惯把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并成为“隆冬”,小寒过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就要来了。北方天寒地冻,南方则冷彻肌骨。

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趁冬季养“藏”最宜进补的时节,应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养阴扶阳。具体应该怎么调理呢?

小寒节气天气寒冷,应当以保暖为第一要务。中医有云:“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气血运行的通畅与否,与温度因素密切相关。冬季的保暖,要特别注意头部、背部、足部的保暖。

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头部保暖。民间有言:“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戴帽子对于保暖很重要,但是,帽子的厚薄程度,也需要根据气温和宝宝的年龄来决定,中医主张宝宝的头要凉,而在日常的护理中,宝宝往往稍微活动就容易流汗,所以即使在冬季给宝宝戴帽子,也要注意帽子的厚度,以免捂得太热,在揭开帽子时寒气趁虚而入引发疾病。

尽管冬天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孩子是纯阳之体,自身的生长能力比较强,所以过度的进补,会给身体传递错误的信号,反而减弱了身体应有的生机。而且,孩子脾胃功能弱,未必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些进补的食物,过度进补可能反而给脾胃增加了额外的负担,需要科学进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冬令进补要做到全面搭配、膳食平衡,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已达到养阴扶阳的效果。

常见的养阴食物有:银耳、百合、麦冬、枸杞、山药等。

常见的补阳食物有:牛肉、羊肉、鸡肉、核桃、桂圆、韭菜等。

常见的进补形式有:汤、粥、膏、饼、散、粉等。那么,不同的进补形式有什么区别?适合哪些孩子呢?

汤: 汤的进补方式,比其他形式的进补更快、更猛,但是时间不持久,适用于刚刚患过急性病症,邪已祛,身体仍有虚寒的孩子。

粥: 适用于肠胃疾病的恢复期,或素体肠胃比较弱的孩子。

膏&饼: 膏或饼的进补方式,适合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强的孩子。

散&粉: 散和粉是比较容易被吸收的进补方式,可混在饭、汤、粥里分次服用。

小寒节气,在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抵御寒邪及外邪的能力。

运动项目:散步、慢跑、跳绳、踢毽子、球类、滑冰等活动,如果在北方地区遇上了下雪天,孩子们还可以选择堆雪人、打雪仗等活动,让身体在快乐的活动中暖和起来。

运动时间:早晨9~10点,下午4~5点。

宝宝为稚阴稚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些宝宝容易患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如果借助自然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及四时阴阳规律以平衡机体,利用冬季封藏的特点,可达到“夏病冬治”的效果。

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小儿推拿 擦肺俞 ,使背部发热,有助于补益肺气、止咳化痰; 补肾经 有助于补肾益精、温养下元,适用于长期腹泻、久咳、发育迟缓的孩子的调养; 顺揉肾顶 ,可以收敛元气,如果孩子发育慢,出现五迟五软(“五迟”即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即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可以用顺揉肾顶来调理。

但是,不同体质的孩子,调养方法有所区别,侧重点和穴位加减也有所不同,如果家长还不知道孩子是什么体质,可以私信我【体质辨识】,我来告诉你~

华佗医话(二十五) 浅谈冬病夏治及中药穴贴疗法 蔡敬民 关键词:冬病夏治 未病先防 有病早治 既病防复 中药穴贴 夏贴三伏 冬贴三九 中药膏方 一、何谓“治未病”?有哪些方法? “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即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病后防复,预防为主的思想方法。 例如:人的体质差异,脏府失调,气血不和,阴阳失衡等功能异常;表现有不同的自觉症状,而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例如失眠多梦,腰酸乏力,自汗盗汗等身体不适感觉,理化检查没有异常发现;临床上被称为亚 健康 状态。再如老年病,或慢性病的休止期,及恢复期;均可用中药穴贴疗法,或内调法,未病先治,病后防复;以达到 养生 保健的目的。 治未病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内调法、外治法,及内外结合疗法。中药穴贴、药浴、刮痧、针灸、推拿等,是外治法;中药膏方、煎剂、药酒、茶疗等,内服的方法叫内调法。内调法和外治法,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和扶正固本的作用。必须按疗程调治,才有良好效果。 二、什么是中药穴贴疗法? 中药穴贴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方法是:选用温经散寒、宣肺平喘等性能的中药,配制成膏剂,在数伏与数九时,贴敷于相应的经络穴位上,以发挥中药和经络俞穴刺激的双重作用,达到平衡阴阳,扶正固本,未病先治的效果。 三、中药穴贴疗法的适应症及时间? 中药穴贴疗法适用于:咳嗽、哮喘、老慢支、肺气肿、鼻炎、付鼻窦炎、泄泻、颈椎病,腰腿痛等疾病的防治。 时间:夏季从夏至第三个庚日数伏开始(可查看日历),每10天一伏(头三天贴穴最好),共贴三伏。冬季从数九(冬至)开始,每9天一九,共贴3次。 四、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三岁以上的患者均可穴贴治疗;三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禁用。 2.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不宜应用(虽然中药穴贴对人体无妨碍,但是意外巧合,发生不测,误会或纠纷)。 3.较重的皮肤病,及过敏史者慎用。 4.当日不要洗浴,内衣要清洁、松软。局部充血、皮疹者三天不要洗浴。 5.三天内禁食辛辣、炙煿、海鲜发物。 五、穴贴有哪些反应? 1.贴药后1—3小时即可揭去,局部皮肤热、红、痒属于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烧灼样疼痛,应立即揭掉,以免起泡。 2.如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效果更好。但是要注意保护,不要抓破,预防感染;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穿刺放水,然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搽即可。痛疼、瘙痒者可用无极膏或烫伤膏等。严重者去医院处理。 六、中药穴贴疗法,效果如何? 我曾经在华佗医院治未病科,三年六季,用穴贴治疗24次,患者总计约3000人次,临床随访,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例一、甘X,男,12岁,2010年7月初诊。 主诉:二、三岁时感冒引发支气管炎、鼻炎,反复发作多年。经常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时好时坏,未能根治;特来穴贴治疗。每年数伏、数九各贴4次,第一年减轻;2014年10月随访:鼻炎、气管炎,已三年发作。 例二、贺X厚,男,50岁,2010年7月初诊。 主诉:患支气管炎二十多年,咳嗽、吐痰、胸闷气短,感冒受凉时加重。穴贴治疗三年,共24次,感觉逐年好转。2014年8月随访:三年未发作。以前夏天不敢开空调,现在可以适应了。 例三、董X雨,女,12岁,2011年7初诊。 主诉:咳喘、吐痰,7-8年;伴鼻塞、流涕,打喷嚏,经常用抗菌素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中药穴贴二年,配合中西药标本兼治。2014年11月随访:已痊愈。又介绍亲属孩子来诊治。 例四、付X轩,女,4岁,2011年7月初诊。 主诉:咳喘2-3年,有痰不易吐,反复发作,经常输液治疗,效果不著。中药穴贴二年,症状基本控制。 (以下略)

在一年当中,四季的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不同,自然界中的一切植物,受了四季(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便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古代医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叙述了四时气候的不同 养生 方法 ,归纳总结《内经》原文可用下表表示:

上表所述,是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统一的基础上,对四时 养生 方法所作的具体说明,也就是《上古天真论》中 “法于阴阳”这一摄生原则的具体化 。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 养生 方法,对保护 健康 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但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 养生 法则,历代注家确对此解释不一。

①马莳认为:“所以圣人春夏而有 养生 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养阴气也。正以顺其根耳,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卷一》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本,因为 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所以春夏当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也;秋冬当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也。其观点简单朴素,较符合《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法于阴阳”的 养生 原则。

②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明 春夏阳盛,而易伤阴,故宜食寒冷而抑其阳亢,秋冬阴盛而阳气不足,故宜食温热而益其阳 。又说:“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所致。

③张志聪注解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 故为万物之极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四气调神大论》)所谓“根”,是指人体内部,通过调养使内虚恢复,就不易发病,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姚止庵亦同意张氏观点,认为春夏二季阳气旺盛,而人体的阳气亦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二季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应之,则阴气外盛而内虚,从而提示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

④张介宾则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故张氏明确指出:“所以圣人 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 ”(《类经·摄生》)其所以强调这一观点,主要是顺其时令,调养阴阳,防患于未然。因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类经·摄生》)。

纵观上述,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经文先后连贯来看,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是肯定的,它是促使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动力,人体亦应顺从四时阴阳而调之,故春夏养阳以助生长之能,秋冬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反之则灾害生矣。其想说明的道理与《素问·上古天真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一致的, 主张从生活起居,饮食劳倦,精神情志等方而进行调养,以保持正气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体现了防病于未然的思想。

总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原则,是由于各医家所站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致,故立论各异。如春夏温补阳气,秋冬滋养阴液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说;体质偏颇补救说;春夏祛湿以养阳,秋冬润燥以养阴说;春夏顾护六腑,秋冬调补五脏说;春夏调理心肝,秋冬调理肺肾说等。这些观点各有论据,充实发展了这一原则,为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夏病冬治论文

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夏天得的病一般都属热性,特别是一些热性的慢性疾病,在温度比较高的时间比较不好医治,而在冬天的时候,利用其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医治比较容易.但是一般急性的疾病得了就赶紧上医院,尽管医治比较费力,但还是不能耽误.

冬病夏防的疾病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机体麻木,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往往就会发作,天热时症状则会消失。因此,从夏天开始,应注意调整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慢性腹泻及虚寒性胃痛类患者,最容易因受寒而发作,因此,这类人最忌食冷饮及生冷的食物,常吃生冷的食物不仅会消弱脾胃功能,还会加重体内的寒气,比如吃冰镇西瓜。平时应多吃淮山药、芡实、薏米仁等健脾化湿的食物。对于中老年来说,在三伏天里进行适当的针灸等治疗,可以起到温通经脉,祛寒止痛的效果。与此同时,日常的养护也必不可少,在夏季不可过度依赖空调,居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禁止睡在水泥地上,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体内。此外,夏季防病,还应注意调节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有利于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散发出体表,增强体质,但出汗也不宜过多。大汗淋漓时禁冲冷水澡,以免伤及阳气。只有在夏季做好预防,才能减少在冬季发病的几率!

有道理的,就是说夏天会出的毛病在冬天医治(好在病没来之前做好预防工作)还有一个说法的冬病夏治比如说你冬天会长冻疮那么现在夏天的时候做好预防工作(每天用生姜在手上涂)在冬天就不会长了

冬病夏治出自《黄帝内经》。原义是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延申义是做事要懂得逆向思维。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 索引序列
  • 关于冬病夏治的论文
  • 有关冬病夏治的论文
  • 冬病夏治相关论文
  • 夏病冬治的论文
  • 夏病冬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