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小麦黄矮病论文

小麦黄矮病论文

发布时间:

小麦黄矮病论文

可能的原因,一是当地持续干旱,前期气温不稳定,麦子根系吸收营养的功能不良,导致麦株营养缺乏,叶片发黄;二是受到病害侵染,但目前未找到病因,当地值保部门曾将部分病株送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检测,据负责此项检测的省农科院植保所病毒病研究专家周益军介绍,检测结果发现有感染黄矮病和水稻条纹病毒的病株。据了解,水稻条纹病毒对小麦危害不大,不会引起太高的发病率。当地大面积小麦剑叶发黄是否由黄矮病引起,还不能确定。据有关资料显示,上述读者反映的小麦剑叶发黄等症状与小麦黄矮病在穗期的症状极为相似。小麦黄矮病病原为黄矮病毒,由蚜虫传播。该病于195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麦上首先发现,所以又叫大麦黄矮病。小麦全生育期均可染病。幼苗期得病,根系浅,分蘖减少,显症叶片先从叶尖褪绿变黄,逐渐向基部发展,病叶稍厚而硬,叶背蜡质层也较多,植株严重矮化,旗叶显著变小。幼苗期染病的植株容易在冬季死亡,不死亡的后期不抽穗结实,即使抽穗结实子粒数也会减少,穗粒重减轻。拔节期染病,则从中部至旗叶发病,也是先由叶尖开始变黄,叶脉仍为绿色,因而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病区可扩展至全叶的1/3-1/2,基部仍为绿色,保持的时间较长,且变厚变硬,叶色较浓,黄化部分颜色鲜艳,最后全叶干枯,有的变为白色,多不下垂;植株矮化不明显,秕穗率增加,千粒重显著降低,穗期染病,仅旗叶发病或旗叶先发病,然后再转向旗叶下1-2叶,即由上向下发展,植株不矮化,秕穗率高,千粒重降低。该病可由禾谷缢管蚜、无网长管蚜、玉米蚜、麦二叉蚜等多种蚜虫传播病毒,以麦二叉蚜最为重要。麦二叉蚜传播具持久性,但不终生传毒,也不能通过卵传毒。10月份气温高,次年3月下旬麦二叉蚜虫口密度高,黄矮病就可能大流行。不同小麦品种对黄矮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国内现已有高抗黄矮病品种,病区应尽量选用高抗病品种或耐病品种。防治蚜虫是控制黄矮病的重要措施,如果冬前干旱温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需喷药一次,压低麦蚜越冬基数;春季蚜株率达到3-5%时,需继续进行防治。病区可以在小麦播种前用灭蚜药剂拌种。用药剂拌过种的,冬前可以不再防蚜虫。已发病的麦田,应抓紧对蚜虫进行防治,避免病害进一步扩散危害,同时可以喷施一些叶面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小麦黄矮病又叫大麦黄矮病。各主产麦区均有发生,但以西北、华北发生较重。

症状

幼苗期感病,开始叶尖褪绿,逐步向叶基部扩展,病苗根系浅,分蘖减少,冬季易死亡。未死亡植株过冬拔节后,先从基部叶片开始显病,病叶先从叶尖褪绿变黄开始,从下位叶向上位叶发展,病株矮化显著,旗叶变小、不能抽穗或仅抽出小的穗子,穗粒数和粒重都下降。拔节期感病,植株中部以上叶片发病,先叶尖开始变黄,叶脉绿色,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最后呈鲜黄色,病叶质地光滑、增厚、挺直,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彩版二,8),后期全叶干枯,植株稍矮化,瘪穗增加,千粒重下降。穗期感病仅植株最上部1~2片叶发病,病株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

病原

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是1种球状病毒。黄矮病毒由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和玉米蚜等传播。黄矮病毒有不同株系。几种麦蚜传毒能力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都有明显差异,但在病害流行年份,优势传毒媒介多为麦二叉蚜。

发病特点

黄矮病的发生与小麦品种、栽培条件、麦蚜虫口数量、气象因素有密切关系。蚜虫传毒时期:冬麦区主要在秋苗期和春季小麦返青期;春麦区主要在春季。一般冬小麦早播病重,迟播病轻;向阳坡地病重,阴坡地病轻;旱地重、水浇地轻;地头重,地中轻;精耕细作地病轻,缺肥、缺水,盐碱地重。麦二叉蚜冬前基数大,早春虫量高,黄矮病易流行。头年10月温度高,降水少,当年1~2月平均气温高,对麦蚜繁殖、传毒、越冬及早春活动有利,容易引起黄矮病的流行。如头年10月气温低,降雨量大,当年1~2月平均气温低,对麦蚜繁殖、越冬及秋、春季活动不利,黄矮病发生轻。小麦品种对黄矮病的抗病性也有差异。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耐病品种,冬小麦适期晚播,可减少发病,春小麦适当早播,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可减轻发病。

(2)药剂防治。麦种用75%三九一一乳剂按种子重量浓度拌种,未拌种麦田秋苗期有蚜株率20%时,及时用药剂防治。防治药剂有40%乐果或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任选1种,每667平方米50克对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也可用50%抗蚜威每667平方米5~8克对水10千克喷雾。

防治小麦黄矮病应适期播种,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防治好苗期蚜虫。

在11月上旬用10%吡虫啉3000倍或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混合喷雾,可有效地控制黄矮病的发生。

早春小麦起身拔节期发现有黄矮病发生的地块,用50%菌成粉剂1000倍加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加600倍天达2116混合喷雾,防治效果很好,同时能兼治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红蜘蛛。当然也要加强水、肥等栽培管理,叶面喷施天达2116和天达裕丰能显著增强植株抗病力。

拓展资料:

1.黄叶病是缺锌、缺铁的表现,造成黄叶的主要原因是土质黏重,板结,积水,通气不良,导致毛细根发育不良甚至枯死。

2.严重影响了根部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叶片营养溃乏而形成黄叶病。个别叶脉绿色、叶片变黄、叶缘发白、严重者叶缘焦枯;有些树主根上有根瘤或细根上段状坏死。

百度百科_黄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论文

选用抗(耐)病品种由于禾谷多黏菌产生的休眠孢子分布于残留的病根或土壤中,且具有极强的抗逆性,选用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松散型品种易感病,所以应选直立紧凑型品种。

1、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另用5%氨基寡糖素75毫升或2%菌克毒克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2、染病后小麦入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

苗期发病,先在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短条纹褪绿斑,后叶片展开,褪绿斑结合成不规则的褪绿花叶;叶片僵直,叶色发黄,有的还出现褐色坏死短条斑;植株矮小,分蘖少,根系发育不良,新根少。重病株不能抽穗,或穗小,瘪粒多,剑叶、叶鞘及颖壳上仍具褪绿花叶症状。

1.选好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2.选好播种时机,轮作倒茬,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3.选有机肥,施肥能有效改善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病论文

一、小麦赤霉病 1.发生: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危害。小麦受害后千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且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等毒素,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受害最大。发病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使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密生小黑点。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2.防治: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的有效方法。适时播种,使小麦的扬花期避开雨季,播种前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小麦的扬花期是最佳的施药期,药剂可选用多菌灵、防霉宝、甲基硫菌灵、多霉威、甲霉灵。在赤霉病发生、蔓延的高峰期。正是春季多雨、高温高湿的季节,务必抓住雨停间隙的时机,喷药防治2~3次,以免延误农时,降低防治效果。 二、小麦纹枯病 1.发生: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我国各麦区的常发性病害,一般病田的发病株率为10%~30%,重病田块可达60%~80%,特别严重的田块因病害引起的枯白穗率可达20%以上,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小麦出苗后,根茎、叶鞘即可受害。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向内侧发展可延及茎秆,致病株的基部茎节腐烂,幼苗猝倒、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连结,形成云纹状花纹,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旗叶。当麦株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也可向内侧扩展深及茎秆,导致烂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2.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避免过早播种,降低田间湿度,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在播种前用纹霉净、碱唑醇或三唑酮等药剂拌种。麦苗返青期用纹霉净、井岗霉素、甲基立枯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小麦**病 1.发生:小麦**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产量明显降低。 小麦**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1~2毫米大小的白色霉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层的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霉斑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发病后期,**状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淡褐色,并散出许多黄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发生褪绿、发黄,最终枯死。发痛严重的病株接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至上均被灰白色的霉层覆盖。 2.防治:生产上可以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及时浇水抗旱,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自生麦苗等措施来防治。播种前用三唑酮拌种,可较好地预防**病的发生。当田间病叶率达10%以上时,可用三唑酮、福星乳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小麦腥黑穗病 1.发生: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的世界性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回升甚至严重发生的趋势。小麦腥黑穗病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使麦粒及面粉的品质降低。 发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直立,颜色较健穗深,开始为灰绿色,以后变为灰白色,颖壳略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较健粒短肥,初为暗绿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外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并有鱼腥味。 2.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子是预防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播种前用三唑酮、三唑醇、多菌灵、萎锈灵等药剂拌种。如果大田中发痛,一般是将病株烧毁。 五、小麦根腐病 1.发生:小麦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各小麦栽培区都有发生。常因苗腐造成缺苗率达10%~30%,成穗率和穗粒数亦明显降低。 小麦根腐病可引起根腐、苗腐、茎基腐、成株叶枯和穗腐等,以根部受害最重。潮湿时病部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播种后种子受害,幼芽鞘受害成褐色斑痕,严重时腐烂死亡。根部发病后产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或虽直立不倒,但提前枯死。枯死植株青灰色,白穗不实,俗称“青死病”。拔起病株可见根毛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部变黑并黏附土粒。穗部发病在颖壳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后变褐色,表面敷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也常变褐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 2.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避免或减少连作,选用无病种子,增施有机肥、磷钾肥,返青时追施适量速效性氮肥,防止小麦长期过旱过涝,对预防小麦根腐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效果。播种前用代森锰辞、多菌灵、福美双、三唑酮、萎锈灵拌种。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喷洒敌力脱乳油。 六、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 1.发生: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病害。山东沿海、河南南部及淮河流域发生重,可减产10%~70%。通过推广抗病品种,此病的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 发病株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褪绿的短线条状斑,随着病情发展,条斑彼此联合成不规则的淡黄色短线条状斑驳,整个叶片呈现出花叶症状。病株株形松散、矮缩,穗短而小,有缩脖现象,成熟期明显推迟。籽粒秕瘦。 病害不能经种子及昆虫媒介等传播。主要是病土、病根茬及病田的流水传播蔓延, 2.防治:防治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应采取以选育抗(耐)病丰产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未完待续)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会造成小麦减产甚至绝收,降低小麦品质,食用后对人畜有一定危害。赤霉病是小麦常见易发病,造成减产品质降低。赤霉病主要是危害小麦的穗部,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均能产生一定的危害。小麦赤霉病在大流行年可使小麦产量减少30%~60%,中等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5%~15%。

[摘要]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诊断和病原鉴定的方法确诊小麦全蚀病,最后使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全蚀病菌。[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田间诊断;病原菌鉴定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世界上许多产麦国家都有发生。我国早在五十年代曾在河北等省发现,近几年在北部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长江下游麦区相继发生,并有扩大加重的趋势。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粒重下降。发病麦田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已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正确的识别小麦全蚀病,是摸清病害分布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基础。 一、田间诊断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根和茎基部1-2节,病株地上部矮化,变黄,重者枯死,造成白穗。(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植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初生地中茎变为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2)分蘖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3)抽穗灌浆期。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其他小麦根病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二、病原 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t et Oliver (Sacc.)Walker称核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小麦变种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丝菌环绕,颈部多向一侧弯曲,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等排列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和侧枝交界处各生一个隔膜,成倒“V”形。 三、病原菌鉴定 小麦全蚀病的识别,只靠田间症状诊断还不能确诊,这里介绍室内的病原鉴定法: 1.全蚀病菌的分离方法 用室内组织培养法,可以测定小麦全蚀病菌的死活和在病组织上的存活时间,也可作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药剂的一种方法。小麦全蚀病菌在PDA(马铃薯、琼脂、葡萄糖)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分离时每平板加一至二滴25%乳酸或二百个单位链霉素,以抑制杂菌生长。组织表面消毒,新鲜材料用硝酸银(AgNO3)处理5min,旧材料用1%硝酸银处理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三次移入平板。分离所用的材料以剥除叶鞘的病茎(切成3mm小段)及新病根最好。 2.全蚀病菌培养 将分离好的平板放入光照培养箱,25℃和每日14h光照培养,3-4d后长出菌丝,再把菌丝沿边缘挑出放入新的PDA平板继续培养,7d左右得到全蚀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黑色,菌丝束明显,菌落边缘菌丝向中心反卷。 四、柯赫氏法则验证全蚀病菌 1.玉米粉、砂培养基的制作,扩大培养全蚀病菌 将玉米粉、砂子和水按1::l(容量)玉米粉、砂、水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装入三角瓶(每瓶装容量的三分之一),灭菌2h后进行接菌,将斜面或平皿培养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移入三角瓶,置于25℃温箱中培养30d。,待菌丝长满时,平行摇动一次,使菌丝体均匀生长。 2.灭菌土的准备 取一定量的土壤放置在托盘内,土壤厚度要均匀,放在干热灭菌箱内进行干热灭菌,160℃连续灭菌4h,放凉后备用。 3.接种采用两种接种方法 (1)菌饼接种法:选大小均一的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7min,灭菌水充分洗涤后催芽备用。将灭菌土壤装人塑料花盆中,表面压平;从培养10d的PDA平板上,沿菌丝生长边缘打取直径Icm的菌饼,放到花盆内,菌面向上,每盆5个菌饼;再将萌芽种子的根端置于菌饼上,每饼1粒种子;最后用灭菌砂子覆盖。每个菌种接种3盆。于25℃和每日14h光照下培养30d。 (2)玉米砂接种法:选大小均一的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7min,灭菌水充分洗涤后备用。将灭菌土装人塑料花盆中,然后将培养好的玉米砂接种体按1%的比例与灭菌土混匀,将麦种播入花盆中,每盆播10粒,每个菌种接种3盆,培养条件与菌饼接种法相同。 4.分离病原菌并鉴定 盆栽试验在播种后1个月调查发病情况。将发病小麦根部的材料洗净,晾干,剪成3-5mm长的小段,进行表面消毒。用硝酸银(AgNO3)作表面消毒剂,材料可用的溶液消毒3-5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移入平皿,置25℃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材料发病情况,发现材料长出菌丝后,挑出接入单皿,培养5-7d后镜检,该菌是否和原始菌为同一菌。 参考文献 [1] 郝祥之.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2] 孙虎,李洪连,袁虹霞,等.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对全蚀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04(8):52-54 [3] 徐兰杰,聂战胜,詹克慧.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5-117 [4] 邢彩云,胡锐.李延伦等.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研究.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11):19

我国小麦主产区分布广泛,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民耕作管理方式不同,因此小麦病害的种类和发生也不同。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喜欢”温暖潮湿环境的疾病,发生在我国小麦种植区;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尤其是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区受损最为严重。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面粉产量降低,面粉色泽差,受感染小麦的营养价值降低,口感也大大降低。发病初期,小穗颖壳基部出现水浸淡褐色斑点,病情蔓延后可达全穗。天气潮湿时,病穗颖节或小穗基部会长出一层粉红色的黏液霉,若穗轴受感染,可能出现白色穗。

茎腐病可发生在小麦幼苗至成熟期,茎基受损后会发生褐变。后来麦苗基部变软腐烂,导致全株死亡。茎腐病通常发生在小麦地上部。发病初期叶鞘内可见水浸绿斑,病情蔓延后在发病部位上方变黄,影响抽穗和穗部质量。小麦赤霉病幼苗腐烂通常是由携带细菌的种子引起的。从萌发到苗期,芽先变成褐色,然后根和冠腐烂,使小麦难以出苗或出苗后逐渐死亡。当田间湿度较高时,病区也能长出粉红色的霉层。从表中可以看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双及相关化合物证书占注册证书总数的。

控制结痂,需要掌握控制器。如果抽穗期持续下雨,有可能扩散,喷洒时间宜早不宜迟。第一次喷施应在10%小麦抽穗至开花初期进行,间隔5-7天,第二次喷施应进行。喷洒时,要注重麦穗的均匀喷洒。如果喷洒后下雨,需要在雨后补喷。它是由种子感染或土壤中的疾病残留引起的。首先,幼苗的芽鞘和根鞘变成褐色,根冠腐烂。病情较轻的幼苗偏黄偏瘦。

出现在小麦花期之后,最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渍水的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形成黄色小穗。湿度高时,在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的霉层。籽粒干燥,伴有白到粉的霉变。小穗发病后蔓延至穗轴,发病部位呈褐色,使发病部位上方的小穗形成枯萎的白色穗状花序。可发生于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小麦植株基部受损后变褐腐烂,导致全株死亡。茎有两个节段,最初在叶鞘上出现涝渍失绿,然后蔓延为淡褐色到红褐色的不规则腐烂,多发生在穗下底点或伸入茎内。病情严重时,会造成病患部位发黄,有时无法打头或取出发黄的耳朵。气候潮湿时,患病部位可见粉红色的霉层,患病植株容易被风吹断。

小麦病毒病论文

一、小麦赤霉病 1.发生: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危害。小麦受害后千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且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等毒素,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受害最大。发病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使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密生小黑点。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2.防治: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的有效方法。适时播种,使小麦的扬花期避开雨季,播种前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小麦的扬花期是最佳的施药期,药剂可选用多菌灵、防霉宝、甲基硫菌灵、多霉威、甲霉灵。在赤霉病发生、蔓延的高峰期。正是春季多雨、高温高湿的季节,务必抓住雨停间隙的时机,喷药防治2~3次,以免延误农时,降低防治效果。 二、小麦纹枯病 1.发生: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我国各麦区的常发性病害,一般病田的发病株率为10%~30%,重病田块可达60%~80%,特别严重的田块因病害引起的枯白穗率可达20%以上,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小麦出苗后,根茎、叶鞘即可受害。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向内侧发展可延及茎秆,致病株的基部茎节腐烂,幼苗猝倒、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连结,形成云纹状花纹,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旗叶。当麦株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也可向内侧扩展深及茎秆,导致烂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2.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避免过早播种,降低田间湿度,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在播种前用纹霉净、碱唑醇或三唑酮等药剂拌种。麦苗返青期用纹霉净、井岗霉素、甲基立枯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小麦**病 1.发生:小麦**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产量明显降低。 小麦**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1~2毫米大小的白色霉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层的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霉斑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发病后期,**状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淡褐色,并散出许多黄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发生褪绿、发黄,最终枯死。发痛严重的病株接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至上均被灰白色的霉层覆盖。 2.防治:生产上可以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及时浇水抗旱,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自生麦苗等措施来防治。播种前用三唑酮拌种,可较好地预防**病的发生。当田间病叶率达10%以上时,可用三唑酮、福星乳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小麦腥黑穗病 1.发生: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的世界性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回升甚至严重发生的趋势。小麦腥黑穗病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使麦粒及面粉的品质降低。 发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直立,颜色较健穗深,开始为灰绿色,以后变为灰白色,颖壳略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较健粒短肥,初为暗绿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外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并有鱼腥味。 2.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子是预防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播种前用三唑酮、三唑醇、多菌灵、萎锈灵等药剂拌种。如果大田中发痛,一般是将病株烧毁。 五、小麦根腐病 1.发生:小麦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各小麦栽培区都有发生。常因苗腐造成缺苗率达10%~30%,成穗率和穗粒数亦明显降低。 小麦根腐病可引起根腐、苗腐、茎基腐、成株叶枯和穗腐等,以根部受害最重。潮湿时病部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播种后种子受害,幼芽鞘受害成褐色斑痕,严重时腐烂死亡。根部发病后产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或虽直立不倒,但提前枯死。枯死植株青灰色,白穗不实,俗称“青死病”。拔起病株可见根毛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部变黑并黏附土粒。穗部发病在颖壳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后变褐色,表面敷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也常变褐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 2.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避免或减少连作,选用无病种子,增施有机肥、磷钾肥,返青时追施适量速效性氮肥,防止小麦长期过旱过涝,对预防小麦根腐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效果。播种前用代森锰辞、多菌灵、福美双、三唑酮、萎锈灵拌种。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喷洒敌力脱乳油。 六、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 1.发生: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病害。山东沿海、河南南部及淮河流域发生重,可减产10%~70%。通过推广抗病品种,此病的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 发病株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褪绿的短线条状斑,随着病情发展,条斑彼此联合成不规则的淡黄色短线条状斑驳,整个叶片呈现出花叶症状。病株株形松散、矮缩,穗短而小,有缩脖现象,成熟期明显推迟。籽粒秕瘦。 病害不能经种子及昆虫媒介等传播。主要是病土、病根茬及病田的流水传播蔓延, 2.防治:防治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应采取以选育抗(耐)病丰产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未完待续)

2. 张立平 阎俊葛秀秀 夏先春何中虎Mark W Sutherland. 普通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的QTL分析. 作物学报,2005,已接受。3. 李云伏张立平 单福华 秦娜张风廷 叶志杰 马荣才赵昌平孙东发.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DDRT-PCR分析。作物学报,2005投稿。4. 刘丽阎俊张艳何中虎 Pe?a . 张立平. 冬播麦区Glu-1和Glu-3位点变异及1B/1R易位与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10):1944-1950。5. 孙道杰,张立平,夏先春,何中虎,葛秀秀,徐兆华,王辉。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SSR分子标记筛选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295-1299。6. 张立平 葛秀秀 何中虎 Mark W Sutherland. 普通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QTL分析。 作物学报,2005,31(1):7-10。7. 张立平 何中虎 刘建平孙家柱 单福华 苏青。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普通小麦谷蛋白研究中的应用。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121-126。8. 葛秀秀 张立平 何中虎 章元明。冬小麦PPO活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作物学报,2004,30(1):18-20。9. 刘建平 张立平 苏青 单福华.综合应用花培技术快速建立小麦加倍单倍体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会议,。11. 张立平 何中虎 陆美琴 庞斌双 张学勇夏兰琴Frank Ellison。 用Glu-B3、Gli-B1和SEC-1b复合引物PCR检测普通小麦1BL/1RS易位系。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566-1570。12. 刘丽 张立平 何中虎。小麦贮藏蛋白研究进展.麦类作物学报,2003,23(增):75-81。13. 周阳 何中虎 张改生夏兰琴 陈新民张立平 陈峰。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中国小麦品种中Rht8矮杆基因的分布。作物学报,2003,29(6):810-814。14. 张立平 何中虎 刘建平 单福华 苏青 刘丽。小麦面筋强度相关性状的主效QTL分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第九届青年学术论文集,2003(11),55-61。17. 张立平 杨静华 李天然姚裕琪 张鹤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抗晚疫病马铃薯的培育。面向21世纪的中国马铃薯产业,2000,8:107-117。18. 《北方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栽培》第四章的第八节,气象出版社,1996。19. 杨明君樊民夫 李久昌 张立平 鲁喜忠. 脱毒马铃薯扩繁技术初探,马铃薯杂志,1995.(9)4:211-217。20. 张国柱樊民夫 张立平. 雁北地区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种类的检测,山西农业科学,:7-8。

小麦全噬病论文

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1984年12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3次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澳大利亚进修和合作研究。从事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生物防治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加荧光假单胞菌防治小麦全蚀病、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等项目的科研工作,现主持973基础研究项目农业重要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和863课题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研究等。发表研究论文、编著、综述评论等各种著作80篇(部),拥有发明专利1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职务和学术兼职:现任生物安全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quot;农业重要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风险分析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等。

[摘要]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诊断和病原鉴定的方法确诊小麦全蚀病,最后使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全蚀病菌。[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田间诊断;病原菌鉴定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世界上许多产麦国家都有发生。我国早在五十年代曾在河北等省发现,近几年在北部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长江下游麦区相继发生,并有扩大加重的趋势。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粒重下降。发病麦田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已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正确的识别小麦全蚀病,是摸清病害分布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基础。 一、田间诊断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根和茎基部1-2节,病株地上部矮化,变黄,重者枯死,造成白穗。(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植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初生地中茎变为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2)分蘖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3)抽穗灌浆期。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其他小麦根病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二、病原 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t et Oliver (Sacc.)Walker称核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小麦变种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丝菌环绕,颈部多向一侧弯曲,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等排列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和侧枝交界处各生一个隔膜,成倒“V”形。 三、病原菌鉴定 小麦全蚀病的识别,只靠田间症状诊断还不能确诊,这里介绍室内的病原鉴定法: 1.全蚀病菌的分离方法 用室内组织培养法,可以测定小麦全蚀病菌的死活和在病组织上的存活时间,也可作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药剂的一种方法。小麦全蚀病菌在PDA(马铃薯、琼脂、葡萄糖)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分离时每平板加一至二滴25%乳酸或二百个单位链霉素,以抑制杂菌生长。组织表面消毒,新鲜材料用硝酸银(AgNO3)处理5min,旧材料用1%硝酸银处理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三次移入平板。分离所用的材料以剥除叶鞘的病茎(切成3mm小段)及新病根最好。 2.全蚀病菌培养 将分离好的平板放入光照培养箱,25℃和每日14h光照培养,3-4d后长出菌丝,再把菌丝沿边缘挑出放入新的PDA平板继续培养,7d左右得到全蚀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黑色,菌丝束明显,菌落边缘菌丝向中心反卷。 四、柯赫氏法则验证全蚀病菌 1.玉米粉、砂培养基的制作,扩大培养全蚀病菌 将玉米粉、砂子和水按1::l(容量)玉米粉、砂、水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装入三角瓶(每瓶装容量的三分之一),灭菌2h后进行接菌,将斜面或平皿培养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移入三角瓶,置于25℃温箱中培养30d。,待菌丝长满时,平行摇动一次,使菌丝体均匀生长。 2.灭菌土的准备 取一定量的土壤放置在托盘内,土壤厚度要均匀,放在干热灭菌箱内进行干热灭菌,160℃连续灭菌4h,放凉后备用。 3.接种采用两种接种方法 (1)菌饼接种法:选大小均一的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7min,灭菌水充分洗涤后催芽备用。将灭菌土壤装人塑料花盆中,表面压平;从培养10d的PDA平板上,沿菌丝生长边缘打取直径Icm的菌饼,放到花盆内,菌面向上,每盆5个菌饼;再将萌芽种子的根端置于菌饼上,每饼1粒种子;最后用灭菌砂子覆盖。每个菌种接种3盆。于25℃和每日14h光照下培养30d。 (2)玉米砂接种法:选大小均一的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7min,灭菌水充分洗涤后备用。将灭菌土装人塑料花盆中,然后将培养好的玉米砂接种体按1%的比例与灭菌土混匀,将麦种播入花盆中,每盆播10粒,每个菌种接种3盆,培养条件与菌饼接种法相同。 4.分离病原菌并鉴定 盆栽试验在播种后1个月调查发病情况。将发病小麦根部的材料洗净,晾干,剪成3-5mm长的小段,进行表面消毒。用硝酸银(AgNO3)作表面消毒剂,材料可用的溶液消毒3-5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移入平皿,置25℃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材料发病情况,发现材料长出菌丝后,挑出接入单皿,培养5-7d后镜检,该菌是否和原始菌为同一菌。 参考文献 [1] 郝祥之.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2] 孙虎,李洪连,袁虹霞,等.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对全蚀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04(8):52-54 [3] 徐兰杰,聂战胜,詹克慧.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5-117 [4] 邢彩云,胡锐.李延伦等.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研究.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11):19

197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为: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山东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粮食作物根病及保护地蔬菜病害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省科委课题6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科委课题“蔬菜灰霉菌抗药性、杀菌剂残留检测及治理技术研究”,参加“山东日光温室系统技术工程研究”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东部沿海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已获国家专利1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研制新产品1项并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蔬菜灰霉病治理技术被科技部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在《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等国家和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5篇论文获省优秀学术成果奖。编著出版《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山东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研究与实践》、《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等9本书籍。

  • 索引序列
  • 小麦黄矮病论文
  •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论文
  • 小麦病论文
  • 小麦病毒病论文
  • 小麦全噬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