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 陈秀华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症状可见多种多样,以严重的皮肤瘙痒为主要特征,伴有皮肤瘙痒、苔藓化及瘢痕化。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多数在1周岁前发病,皮肤皮损首发于脸部双颊、前额、头皮部,对称发生,以渗出为主,部分会波及躯干和四肢。皮损开始为红斑、干燥、丘疹或鳞屑状,其后可融合成高出皮肤的斑片。大部分婴儿会于2周岁左右痊愈。 在婴儿期,特应性皮炎与湿疹的表现大致相同,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遗传性过敏体质。大量临床研究中发现,患儿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对某些过敏源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在儿童期,多见于婴儿期持续演变,或婴儿期湿疹预后至6~10周岁间再次发病。皮损以丘疹和苔藓化为主,分布主要分布在肘窝和腘窝,中医称为“四弯风”。 立秋已过,秋季燥邪当令,人体容易因气温、湿度的改变而出现皮肤瘙痒、干燥等不适,小儿娇嫩的肌肤尤为明显,季节的更替对特应性皮炎的患儿影响更甚。颜面、躯干及肘膝关节皮肤变得透红,常因瘙痒难耐而抓得身上伤痕累累,不但影响外观,连学习、生活、交友,甚至情绪、睡眠都会受到影响,其父母亦会为之寝食难安。 根据炎症分期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皮肤以红斑基础上的剧痒性丘疹和水泡为特征,常伴有广泛抓痕和严重的渗出、糜烂。 亚急性期:皮肤以红斑、抓痕及鳞屑为特征,瘙痒较急性期轻,常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 慢性期:以皮肤增厚性板块,色素沉着,苔藓样变以及纤维化丘疹为特征,伴皮肤干燥。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颇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本病属于皮肤过敏反应,因此也有“特应性皮炎马拉松”的说法,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持续多年。随着患儿的成长,某些症状可能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通常儿童特异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是首发症状,逐渐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最终导致哮喘。 中医认为,小儿“心常有余,脾常不足”,本病病因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衡,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邪犯肤所致。因脾虚、心火旺的病因病机贯穿始终,湿邪粘滞缠绵,故容易反复发作。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心火亢盛,应重于清心火,在慢性期则重于健脾祛湿。 若不幸家中小儿患有特应性皮炎,应及时就医,在医师的指导下口服药物及使用外用药物治疗。 由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饮食、环境、生活方式等由密切关系,因此,患儿的日常起居护理异常重要。 中医特色治疗——药线点灸 药线点灸,是用壮药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瘙痒、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畏寒、发热等症状效果显著,尤其是小儿特异性皮炎的中医特色治疗。 【作用机理】壮药药效、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温热刺激、经络传导、平衡气血、调节免疫、通龙路火路气机等,均为药线点灸疗法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有祛风止痒、消炎止痛、消肿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灸后药粉对破溃皮肤更有收敛止血、促进创口愈合等作用。 【操作方法】 1.取穴:用背八穴(肺俞双、心俞双、脾俞双、肾俞双)、天应穴(瘙痒或破溃皮肤)等。 2.持线:用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3.点火:即将露出的线端在灯火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炭火星即可; 4.施灸:将有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进行多次快速点灸直至火星熄灭,一按火来即起为一壮,以患者有轻微灼热感或痒感为度,遗留药粉不必扪去。一般一穴点灸一壮,可根据天应穴皮损面积大小加灸1-2壮。 【注意事项】 1.持线的着火端必须露出线头,以略长于拇指端即可,太长不便点火,太短易烧着术者指头; 2.操作时必须掌握火候,施灸时以线头火星最旺时为点按良机,不要平按,要使火星着穴, 3.施灸时,要注意手法轻重,一般是以轻对轻(轻手法对轻病)、以重对重(重手法对重病),或以快对轻(快手法对轻病)、以慢对重(慢手法对重病)为原则; 4.灸后局部有灼烧感或痒感,不要用手抓破,以免感染; 5.灸前宜定好体位,一般以坐位或卧位为宜; 6.眼部禁灸,实热者慎用。 亲子按摩 小儿推拿按摩不但对患儿有调理身体的功效,而且通过身体接触,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掌握好适当手法,对于小儿身心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1、准备工作:避风,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全身(包括皮损区和非皮损区)涂抹润肤剂后,辅予以按摩手法。 2、基本手法: (1)发作期:清天河水,揉中脘,沿两侧膀胱经抚背; (2)慢性期: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 (3)随症加减:疹红,渗液明显者,加强清天河水;皮肤干燥者,揉按三阴交;瘙痒明显,揉按曲池,揉按风池,三阴交;夜眠差,猿猴摘桃;便溏,揉脐,加强摩腹;便干,揉天枢。每个手法操作3-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注意事项: (1)因推拿要充分暴露皮肤,请注意保暖,可覆一层布单,在布单里的空间进行操作; (2)按摩前,一定涂抹润肤剂。最好在睡前或常规涂用润肤剂后进行,一定避免直接摩擦皮肤,如有皮损,请暂停皮损部位的操作; (3)小儿皮肉娇嫩,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奏,以小儿舒适为度。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一些疾病的发病却在增多,比如特应性皮炎、哮喘等一类与过敏相关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病越来越多,北京大学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文明病”。 发病 与遗传、环境有很大关系 张教授介绍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它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一样,同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性疾病)范畴。过敏性疾病有随年龄而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宝宝小的时候可能仅仅表现为皮肤和胃肠道过敏,出现湿疹、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了以后很可能会出现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过敏症状,医学上称作“特应性皮炎马拉松”。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超过230万青少年受到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困扰。面对儿童这个高发群体,2002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南京、西安、杭州、武汉和沈阳等10城市对0~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病率为3%,受困扰的儿童高达200~300万。 引起特应性皮炎的原因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清楚,但是总的来讲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就是遗传易感性,比如父亲有哮喘、过敏性皮炎,儿子有可能得特应性皮炎,遗传因素占很大比例。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比如说气候干燥、食物、空气当中的花粉等等,还有就是生活方式,由于现在人们洗澡次数增多,破坏了皮质,让皮肤失去保护。最后一个因素是感染,皮肤破损后有细菌感染,外部过敏源的侵入。 诊断 特应性皮炎与普通湿疹的区别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且长期的皮肤病,没有传染性,不会传染他人,一般在2岁之前发病,成年人也可能发病,但是比较少。患有特应性皮炎的病者,皮肤会变得极度痕痒。搔抓患处会导致皮肤红肿、龟裂、浸出透明液,最后甚至变硬、脱屑。大部份患者的病情会时坏时好,一部分的患者,其病情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有所改善,甚至完全康复,但皮肤仍然会较干燥和容易过敏;另一部份的患者就算长大成人后仍会继续受到特应性皮炎的困扰。 特应性皮炎发病的早期表现与一般的婴儿湿疹非常相似,如面部出现对称性红斑、针头大小红色丘疹、鳞屑,严重时出现红肿、小水疱、糜烂及渗出等,常伴有很明显的瘙痒,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为一般的婴儿湿疹。但是,特应性皮炎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点:第一,特应性皮炎的症状比普通湿疹重。湿疹相对较轻,虽有复发倾向,但湿疹的皮疹往往比较局限,仅仅发生在宝宝身体的某个部位,如脸颊部、手背等,一般不会泛发全身。而特应性皮疹更为广泛,常常波及宝宝的头皮及耳根部,严重时躯干、四肢甚至手足背均可受累,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颈部、双肘窝、腿窝逐渐出现典型的肥厚、苔藓样皮疹。第二,特应性皮炎更容易复发,时轻时重,病程常持续3个月以上。第三,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宝宝皮肤异常干燥、粗糙。大约 60%~70%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宝宝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的家族史。最后,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宝宝可能有面色苍白、眼圈发黑、鱼鳞病、弥漫性头皮屑、唇炎等表现。 治疗 面部推荐使用他克莫司 特应性皮炎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临床上分成三期。两岁以内为婴儿期,15岁以前属于儿童期,以后就进入成人期。最常见的是小孩发病,得病的时候都是两岁左右,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但是大部分的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和年龄的增长会痊愈,张建中教授在临床上也经常形象地告诉患儿家长,等到孩子开始长青春痘的时候病就好了。 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以外用类固醇软膏及抗组织胺口服药为主,外用激素在临床使用已经超过40年历史,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皮肤萎缩、微血管扩张、肾上腺抑制、新陈代谢异常、继发性感染及免疫力下降等后遗症,涂抹在眼睛周围甚至可能导致青光眼。尤其是外用皮质类固醇不应该用于面部、腹股沟或腋窝,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最敏感、激素被吸收的危险性。另外,体表大面积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在皮肤薄弱处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由于其系统性吸收,还会出现其他副作用。张建中教授提醒,选择激素的时候,儿童一般要选用柔和的、弱效的,成人要选用中长效的,而且使用时间不能太长。 现在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使用的非类固醇局部免疫调节剂的他克莫司软膏,临床证实没有全身性免疫抑制副作用,安全性相当高。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机制就是免疫反应,治疗的过程是纠正免疫紊乱,而他克莫司主要作用就是纠正免疫紊乱。2005年他克莫司软膏在中国上市,有和两个浓度,前者适合成人,后者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 张建中教授介绍到,他克莫司对儿童的效果更好,因为儿童的皮肤比较嫩。对于成人,也是皮肤比较嫩的地方使用效果好,比如面部一般推荐使用他克莫司。但是这种药物也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和剂量,用到一定程度病情好转,可以减少使用频率,增加使用间隔时间。 护理 同治疗一样重要 由于特应性皮炎容易复发,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日常护理非常重要。 张建中教授谈到日常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日常衣着是纯棉的,比较宽松,其次洗澡两天一次即可,洗后要用润肤剂,水不要太烫,不要用过强的碱性肥皂。另外,一些容易过敏的场所要少去,家里不要养宠物,猫、狗掉下来的皮毛吸进去也可能是过敏源,还有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比如辛辣的食物会使刺激病情加重。 同时,由于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比较干燥,日常一定要注意润肤, 降低皮肤的敏感性,减轻皮肤瘙痒,减少湿疹和皮炎的复发几率,润肤产品尽量选择简单的。相信通过细心的护理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特应性皮炎。 专家介绍 张建中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对红斑狼疮、银屑病、分支杆菌感染性皮肤病有深入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18部。
您好,银屑病关节炎是一个慢性疾病,的确会造成您的很多困扰,甲氨蝶呤是我们治疗银屑病关节炎非常常用的一个药物,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存在,但出现几率比较低,我们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常年服用,大多数人也没有发生副作用,任何药物都是有利有弊。
银屑病是比较顽固的,不过,民间偏方也很多,你可以到陶宝搜索一下 张鹭牛皮清 一天用四次,十五天就好了。我治好2年多了.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 遗传在银屑病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具有明显重要性,并显示遗传的多基因性。早期的家族研究提示,在患有银屑病的先症者家庭中,PA的患病率增高。
牛皮癣性关节炎,大多是由寻常型牛皮癣病史较长或在临床使用控制类药物治疗不当所引起的,也可由寻常型治疗不当转化为脓疱型再转为关节型;或先出现关节症状或与脓疱性牛皮癣及红皮病性牛皮癣并发。关节症状与牛皮癣皮损有平行关系。那么,关节病型牛皮癣有什么临床表现呢,下面有请安徽牛皮癣医院的夏敏主任带我们来清除的认识一下。1、患者及家族中多由牛皮癣病史,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3:1。2、患者除具有寻常型牛皮癣的皮疹外,还伴有关节病变。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包括远端指间关节炎,可同时发于大小关节,以手、腕、足关节多见,尤以指(趾)关节受累严重,临床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颇相似。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僵直。3、手指中关节症状随牛皮癣症状而变化,当牛皮癣严重时,关节症状也严重;牛皮癣症状减轻时,关节症状也减轻。4、X线检查:受累骨脱钙,骨破坏位于一个或数个远侧指关节,近侧关节则无变化。5、少数见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M-D多维牛皮癣康复体系 最新的权威理论皮肤毒理学为理论基础,西医理论中医治疗,辨证施治,是目前国际彻底治疗牛皮癣的最新方法。M-D多维牛皮癣康复体系针对银屑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传统以往单一环节的治疗方法,使要效通过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效应,在治疗过程中运用绿色纯中要制剂并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案,辨证施治。
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的皮损为鳞屑性红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青壮年比较多见。一般初冬季节容易复发,或者加重,而夏秋季节则多缓解,银屑病的确切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免疫参与介导及发病的过程。银屑病根据皮损的特点分为四种类型:寻常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和脓疱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的临床特点为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 牛皮癣患者其实生活是很痛苦的。严重的夏天不敢穿短袖,还时长伴有皮肤瘙痒,内衣基本要一到两天一换,每天都有大量癣脱落屑,而且还跟着季节有轻重。牛皮癣虽然不致命但是对于生活是很痛苦的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许多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才能控制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因此,银屑病对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支持对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疗法的证据主要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尽管银屑病的绝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比RCT中的患者低,但银屑病患者往往有更大的疾病负担;现实世界中的患者通常接受了更传统的系统和生物治疗,并有更多的共病。由于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Guselkumab是一种与白细胞介素p19亚单位结合的全人型单抗。Guselkumab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III期双盲1期和2期研究中得到证实,与安慰剂和Adalimumab相比,III期双盲试验中也证明了Guselkumab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长期随机对照试验仅限于IL-23抑制剂在银屑病中的应用,但现在已经有几项研究证明了Guselkumab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ersistent是一项非干预性研究,调查Guselkumab和Ustekinumab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对中到重度银屑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和HRQOL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给患者使用Guselkumab。评估的终点包括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医生总体评估、目标指甲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结果总体上,303名患者入选并接受Guselkumab治疗。平均病程年,的患者在常规全身治疗前接受过≥1治疗,的患者在生物治疗前接受过≥1治疗。平均PASI评分从基线时的分下降到28周时的分,到W52周时进一步下降到分,而达到≤1绝对评分的患者比例从基线时的增加到W28时的和W52时的。PASI90和PASI100的反应也显示在W28和W52之间有显著的改善,与生物治疗历史无关。在难以治疗的区域观察到银屑病皮肤的清除,在W28和W52之间,达到PGA评分?≤1的患者的百分比增加。Guselkumab改善了HRQL;平均DLQI评分从基线的下降到W28的,并在W52进一步下降到。在W52时,的患者DLQI评分达到?≤1。在W52时,累积用药生存概率为。结论:总之,PERSIST是一项大型的、真实的研究,为guselkumab在随机对照试验之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Guselkumab是有效的和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文献来源:GerdesS,AsadullahK,HoffmannM,Real-worldevidencefromthenon-interventional,prospective,GermanmulticentrePERSISTstudyofpatientswithpsoriasisafter1?作者:医路坦克
对于牛皮癣的原因众说纷纭,虽然国内外都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统一、成熟的说法。综合来说,牛皮癣实际上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的结果。当然,想要治愈牛皮癣也不难,可以外用国粹象-椒-醋来治疗。
首先是遗传因素。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家族倾向于有更多的人得牛皮癣。通常如果发现某一个病人,我们会追踪他的直系亲属和其他亲属,包括父母亲的亲戚,看看家族里有没有更多的人有牛皮癣。大约30%的牛皮癣的病人是有家族史的,他们倾向于在一个家族里比其他的家族成员更多的人发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牛皮癣是有遗传背景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不同的种族之间,牛皮癣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这也说明不同种族之间的基因差异,也是引起牛皮癣发病率不一样的原因。
此外,研究发现牛皮癣与某一些疾病,比如特异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情况。它们的遗传位点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所以这也是在某些方面能够提供银屑病有遗传背景的一点证据。
其次是感染,与牛皮癣相关的感染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因素。研究发现,念球菌和牛皮癣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的转归有一定关系,也有人发现金葡菌,也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和牛皮癣的病情有一定的联系,这可能与金葡菌外毒素的抗原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细菌外,真菌也是有可能的,最常见的是马拉色菌,马拉色菌是一种真菌,它和牛皮癣也有一定的联系。另外,还有人认为HIV感染与牛皮癣的发病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它转归的情况,也都会和普通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异,HIV阳性人群里牛皮癣的病情倾向于更重,而且会有更广泛的情况,那么转归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有人认为病毒尤其是HIV这种病毒也和牛皮癣有一定的联系。
然后是免疫异常也和牛皮癣有关系。研究发现,牛皮癣是免疫系统的炎症性疾病,这种免疫性疾病和一些炎性的因子有关系。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极度的免疫低下,过敏等都和牛皮癣有关系。
接着是内分泌的因素,我们发现有一些女性患者在怀孕过后,牛皮癣病情有可能减轻。但是,如果产后牛皮癣的病情也有可能加重。因此,人体体内的激素水平,尤其是雌激素或者孕激素的水平也和牛皮癣有一定的关系。
最后就是其他方面的因素,通常认为神经精神因素也和牛皮癣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吸烟、饮酒、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和牛皮癣有关系。
皮肤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很多时候第一道防线坏了以后就会出现很多的皮肤病,比如银屑病,和大家分享一下银屑病的相关知识。 1. 首先牛皮癣是官方的称法,民间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且十分容易复发,它的特征性损害为红色的丘疹或者在患者的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所以也被大家称之为银屑病。2. 然后青壮年的银屑病发病最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发或加重,夏秋季多缓解。病因和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3. 最后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链球菌、免疫功能异常、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变化等有关。临床上有四种类型:寻常型、脓胞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相对而言是比较轻的。本病呈慢性经过,即使是治好了也会反反复复的再发作的。 注意事项有银屑病的人在生活中不要吃刺激性食物,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且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平时的时候要注意皮肤的清洁。
yín xiè bìng guān jíe yán
银屑病关节炎是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患者发生的一种慢性炎性关节病,占银屑病的5~7%。发病年龄在30~70岁,以40~50岁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
尚不清楚。HLA抗原A26,B38,CW6,DR4及DR7频率增加;并发脊柱炎者HLAB27高达90%以上;先证者的第一代亲属中银屑病关节炎的患病率比在一般人群几乎高出50倍,说明与遗传因素有关。创伤、感染等环境因素可能起激发作用。
受累滑膜的病变与类风湿关节炎无明显区别,显示慢性炎症反应及明显水肿,易发生纤维化和关节边缘骨糜烂,但缺乏类风湿所见的血管翳。非炎性骨膜增生可引起骨溶解。
银屑病常先于关节炎数月或数年,偶可两者同时发病或在银屑病之前。关节炎有五种类型: ①典型关节炎占5%,为累及任何关节的非对称性滑膜炎,以手和足的远端指间关节居多,邻近指甲常有银屑病的特征性改变;②致残性关节炎占5%,有严重的破坏性多关节炎,以指、趾最为明显,导致关节畸形;③对称性多关节炎占15%,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类风湿因子阴性; ④少关节性关节炎占70%,为手或足的单关节,或分散的、非对称的少数小关节病变,往往合并有指(趾)弥漫性肿胀;⑤银屑病脊柱炎占5%,临床及放射线特征与强直性脊柱炎难以鉴别。本病比较特殊的表现有: 关节炎的活动性随皮肤病变的活动而变化,指甲病变达80%以上,而在无关节炎的银屑病人仅30%。指甲病损和关节病变之间比皮肤病损和关节病变之间有更密切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血沉增快,α2球蛋白增高。10~20%患者血清尿酸高于正常,因而易误诊为痛风。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孤立小关节的明显破坏,骨溶解,骨性强直,末节指骨远端骨吸收,以及由于严重骨糜烂造成的“杯中铅笔”样外观。长骨的“绒毛状”骨膜炎,单侧骶髂关节炎伴有非边缘性及边缘性韧带赘钙化的不典型脊柱炎。
关节炎患者具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或指甲病变,关节病变的不对称性,类风湿因子阴性及类风湿皮下结节缺如,都有助于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本病的关节及皮肤病变起病均较缓慢,不出现尿道炎和结膜炎,极少有粘膜病变,可与Reiter综合征区别。与强直性脊柱炎相比,本病脊柱炎型的韧带骨赘多呈不规则分布,且韧带的钙化不常见,脊柱受侵犯的程度亦较轻。
仍不满意。目的在于减轻滑膜组织的炎症,维持关节功能。常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或布洛芬。皮质激素可能使皮肤和关节病变明显好转,但通常需要大剂量,因而常导致副作用。氨甲蝶呤似乎是当前对皮损和关节炎最有效的药物,但由于毒性大,故只限于严重患者。在某些部位可选择性进行再建手术和关节固定术。轻型患者预后一般良好。大约5%发生严重关节畸形。脊柱炎型并发色素膜炎,传导障碍,及主动脉炎等关节外表现者有致残倾向。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伴有银屑病的炎症性关节病变。主要特征是累及远端指(趾)间关节和脊柱关节,发病高峰年龄约40岁,男女患病率相似。
平常少吸烟饮酒,心态要平衡,健康,自然,首要的就是先去做下检查
疾病最怕小视,关节病型银屑病就经常被人忽略,这是一种银屑病有关的炎症性关节病变,它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可累及外周关节和骨柱。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恶化、减少畸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与易感人群免疫激活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2、T细胞在发病中的起重要作用。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包括1L-12、1L-22、1L-23、TNF-α、INF-γ和1L-17家族。
1、关节病型银屑病的发病率高,但确诊率低。有时患者会以为是关节问题,而到风湿免疫科、骨科就诊或疼痛科就诊,延误治疗。
2、关节病型银屑病的发生独立于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轻度银屑病不代表患关节病型损害轻。
3、关节症状常晚于皮肤症状出现,这导致患者容易忽视病情、延误治疗。
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
1、简单概括为4个症状:
(1)关节疼痛;
(2)关节僵硬:早上醒来后或静止30分钟后出现;
(3)手指肿胀可伴指(趾)炎;
(4)脊柱受累:与僵硬相关的背部疼痛,随活动而改善。
2、兼具银屑病皮损和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关节症状往往与皮损同时加重或减轻,但类风湿因子检查为阴性。
3、关节损害以手、腕和足等小关节多见,尤以指(趾)末端受累更常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长期关节强直导致活动受限,最终导致关节致畸致残、脊柱强直。
2、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1)在皮损治疗的基础上,缓解关节肿痛、保护功能和防止畸形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2)局部外用药是治疗皮损的基础。
(3)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乌司奴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等):指南一线推荐使用,快速有效缓解关节症状的同时兼顾较高的安全性,相对传统治疗更加省时方便,但费用相对较高。
(4)传统用药:
①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有抗炎、止痛和消肿的作用;但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关节病变的进展, 部分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
②抗风湿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该类药物起效较慢,但尽早使用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5)联合治疗:生物制剂联合传统治疗、紫外线治疗,既能增加起效速度和皮损清除程度,又能延长缓解期、提高用药安全性。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许多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才能控制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因此,银屑病对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支持对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疗法的证据主要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尽管银屑病的绝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比RCT中的患者低,但银屑病患者往往有更大的疾病负担;现实世界中的患者通常接受了更传统的系统和生物治疗,并有更多的共病。由于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Guselkumab是一种与白细胞介素p19亚单位结合的全人型单抗。Guselkumab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III期双盲1期和2期研究中得到证实,与安慰剂和Adalimumab相比,III期双盲试验中也证明了Guselkumab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长期随机对照试验仅限于IL-23抑制剂在银屑病中的应用,但现在已经有几项研究证明了Guselkumab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ersistent是一项非干预性研究,调查Guselkumab和Ustekinumab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对中到重度银屑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和HRQOL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给患者使用Guselkumab。评估的终点包括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医生总体评估、目标指甲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结果总体上,303名患者入选并接受Guselkumab治疗。平均病程年,的患者在常规全身治疗前接受过≥1治疗,的患者在生物治疗前接受过≥1治疗。平均PASI评分从基线时的分下降到28周时的分,到W52周时进一步下降到分,而达到≤1绝对评分的患者比例从基线时的增加到W28时的和W52时的。PASI90和PASI100的反应也显示在W28和W52之间有显著的改善,与生物治疗历史无关。在难以治疗的区域观察到银屑病皮肤的清除,在W28和W52之间,达到PGA评分?≤1的患者的百分比增加。Guselkumab改善了HRQL;平均DLQI评分从基线的下降到W28的,并在W52进一步下降到。在W52时,的患者DLQI评分达到?≤1。在W52时,累积用药生存概率为。结论:总之,PERSIST是一项大型的、真实的研究,为guselkumab在随机对照试验之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Guselkumab是有效的和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文献来源:GerdesS,AsadullahK,HoffmannM,Real-worldevidencefromthenon-interventional,prospective,GermanmulticentrePERSISTstudyofpatientswithpsoriasisafter1?作者:医路坦克
论文用什么纸就不用我说了吧!首先论文的题目你应该明确吧。作者名字,单位名字和地址,邮政编码,指导老师姓名。论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英文题目等等吧!你不懂,可以问问导师,他会告诉怎么写的,他那里也有提纲啊。
(一)作者及其单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撰写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贡献应列人致谢部分。作者署名主要按作者(或单位名称)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而不是论资排队。例如,学位论文署名有时研究生名字在前,导师名字在后,实际上整个科研设计导师起了很大作用,而研究生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列为第一作者。对上述3条作者条件的规定,凡署名的作者均必须具备对文章中各主要结论,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文章必须注明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来自不同单位的较多研究可只写研究者(作者)姓名,并于各姓名右上角标一小符号,在第一页脚注上注明符号所代表的作者单位名称。所有参加署名的人,都应对论文的内容负责,需要时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篇论文的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人,其余作者可采用注释形式列于本篇文章首页下方,指导者、协作者、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参加研究者或作者已死亡,应在姓名外加黑线框。2、单名作者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如作者系论文的整理、执笔、文摘摘稿人、简讯作者、综合者,其姓名一般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并加括号。3、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全文末右下方,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4、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国内作者的中文署名写全名,其外文署名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也是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留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如郝加虎为“Haojia-hu”,欧阳明为“Ouyong Ming”。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元音字符相接而其音节可能发生混拼时,则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Chang’an。5、学位论文的署名应按“实事求是、论功署名”的原则,不计资历深浅、不论学衔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6、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署名应按课题组组长的姓名一般排列在前,组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后的情况处理。若在总的研究课题中又有分课题的情况下,分课题单独发表时,分课题的组长可以名列在前,组员按在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二)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 words摘要是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 RB等提出的格式(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 Ann Intern 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ients or other 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三)前言(introduction)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起提纲挚领作用。论文开始一段是前言,一般文章均不将前言列为标题,只是有一段文字将正文引出,字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但国外期刊有关研究背景知识介绍的篇幅较长。前言是为了给读者一点预备的知识,并借以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练、开门见山而有吸引力,对研究历史回顾应避免繁琐。在研究论文的前言中扼要介绍与本文密切有关的史料。前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问题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性。课题来源可以从文献中来,也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需要在前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准备解决哪些问题。有时一项科研工作已持续多年,该论文是以前某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则要说明该项科研工作总的目的,以前发表的论文已解决了其中的某个问题,本篇论文是准备解决其中哪个问题。总之要将论文的目的写清楚,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来源、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是什么。前言的内容无需在文中重复,初写者常将前言部分内容和讨论部分重复,这是不允许的。总之,前言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与动向、研究目的(包括思路)、范围、历史、意义、方法及重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前言要切题,起到给读者一些预备知识的作用,并能引人人胜。(四)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应体现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写清楚。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后能重复,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用什么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用什么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材料和方法”不能和“结果”部分合并撰写。撰写的内容包括。1、对象①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population-based sample)、转诊样本(referred sample)、连续样本(consecutive sample)、志愿者样本(volunteer sam-ple)及随便抽取的样本(convenience sample),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②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切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③入选研究对象的样本数:如有拒绝人选者应注明人数,并说明原因。④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及其他重要特征。⑤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或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话。2、研究方法①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可供撰写用:如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等名词;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广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病例分析”、“普查”、“抽样调查”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写明“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等。②研究场所:要写清楚在“人群或社区”、“医学中心”、“基层医院”、“门诊”、“住院”等。③干预措施:试验的措施及执行方法应详细交待;投于患者的药物应写明化学名、商品名、生产厂名,中药还应注明产地,并详细说明每日剂量、次数、用药途径和疗程;试剂应写明生产厂家名,试验方法如是作者新建立的要详细介绍,老的方法应注明出处,所采用的仪器须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名。④盲法:盲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应交待,包括安慰剂的制作,保证盲法成功的措施等。⑤测量指标及判断结果的标准:如暴露及疗效标准等的确定都有公认的标准,撰写时都应注明。⑥质量控制:控制偏倚发生所采用的措施。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的型号及何种计算机软件都必须一一交待。如在《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l,22(3)]一文中,作者撰写的材料与方法如下。一、研究对象1、病例组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5岁,其中男125例,女95例;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3-76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1997年12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确诊的病人,病例间无亲缘关系。2、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的健康家属(无任何皮肤病)647名作为对照,男378名,女269名,年龄分布在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对照间亦无亲缘关系;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五)结果要求如实具体交待经审查核对后用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而不要求把原始数据全部写出。主要介绍全部的发现及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经过科学地统计学处理得来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应当客观完整和可靠,所有的结果项目,均要围绕研究主题,有逻辑、有层次地层开,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出,但在材料与方法中列出的项目与标准,在结果中必须反映出来,并且要吻合一致。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它反映了论文水平的高低及其价值,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和支柱,约用全文的1/31/4篇幅书写这部分内容。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的内容包括真实可靠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效果的差异(有效与无效)、科学研究的理论结论等。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果,应作客观的分析报道。有的医学论文可将实验方法与结果连写。临床医学论文中也可将疗效标准、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写在结果内。结果部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段叙述,可以设小标题,小标题之下亦可再设分标题。结果表达时应注意:①数据表达要完整:报告结果的例数与人选研究对象的例数应吻合,剔除例数与剔除理由应交待,失访例数及因其他原因死亡例数也应写清楚,如有数据不全应作解释。如进行两组比较,应列出两组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临床基线情况(base line),并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是否可比。②科研设计时确定的科研假设主要测量指标,如在结果部分作丁更改应作解释。③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当相对数的分母太小时,应报道绝对数,如10/20例,而不能只报告50%病例;应用的率和比应正确,选择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正确,复杂的统计分析要作解释;应同时报道95%可信区间(95%CI)④诊断试验的研究应报告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处理主要使原始数据从难理解变成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些必然规律。用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通过分组将原始数据重新排列,制作频数表,然后算出均数或百分率,并用显著性检验所得的P值来判定其组间差异的意义,以获得包含在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其次是用文字或统计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结果的表达形式有表、图、文字3种。统计图比统计表更便于理解与比较,但统计图中不能获得确切数字,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统计表。图的标题应置于图的下端,图有纵轴和横轴,两轴应有标目,标目应注明单位,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尺度必须等距,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尺度必须从0点起始(对数图及点图等除外),图中用不同线条应注明,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为宜。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圆形图、百分直条图、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直条图利用直条的长短来表达按性质分类资料各类别的数值,如疾病分类、性别、治疗效果等,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圆形图和百分直条图适用于百分构成的资料,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线图和直方图用于按数量分组的资料如时间、年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有连续性的指标。散点图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一般横线代表白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临床医学研究的论文结果中往往还会运用插图和照片如心电图、脑电图、X线片、CT片等来表示研究中的发现,插图的画面要重点突出,照片要注意拍摄的环境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文字表达和图表表达不要重复,文字是表达结果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要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最简洁的语言把结果表达清楚,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文字表达应当是要点式叙述,可分几项撰写,每一项报告一组数据,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图表的表达应符合统计学的规定。总之,结果是论文中的主体,是作者的主要劳动成果,结果必须完整、清晰、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错。(六)讨论主要是对实验观察结果或调查结果做出理论性分析。这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讨论是为了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本文取得的结果与文献或过去的工作进行对比,寻找其间的关系,讨论所需引用的文献材料应尽量抽象概括,而不是抄袭别人的文献资料。讨论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部分是以结果部分为基础和线索进行分析和推理,表达作者在结果部分所不能表达的推理性内容。讨论的内容应当从实验和观察结果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主观推测,超越数据所能达到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文献掌握的多少,作者的分析能力如何,切忌将讨论部分写成他人文献的综述。归纳起来,讨论部分应表达下列内容:1、应紧密结合本文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从中引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而不是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新的发现、文献尚未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可能的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从研究结果对总体的推论。必须强调应紧密结合本文发现进行讨论,且所作的推论必须恰当。2、应讨论本文发现和文献报道同类研究的结论有何不同,哪些文献支持本文发现,哪些文献报道与本文结论不同,切忌冗长的文献综述式的阐述。3、应对本文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可能存在的偏倚,以及偏倚的来源;对本文研究的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进行讨论;要肯定本文的结论尚需进行哪些项目的研究等等。4、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以上内容并非每篇论文的讨论都必须涉及,面面俱到。应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出发,突出重点,紧扣题目,围绕一个至几个“小核心”进行。对于新的临床病例报告,还应讲清楚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如果是有关新药疗效,还要说明如何肯定疗效,疗效的指标是否合理,今后治疗方法上还需如何改进等。要集中围绕几个观点讲深述透,不必面面俱到。每个讨论最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讨论的中心内容,按结果栏目中的顺序并结合文献分段撰写,或标出序号。其次序应从时间、因果、重要性、复杂性,相似与相反的对比等方面来考虑。
牛皮癣不传染银屑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的皮肤病。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脾肺湿热、复感风湿热邪、蕴于肌肤、致使局部气血运行失畅;或因风寒外袭,瘀久化燥,致肌肤失养;或因七情内伤,气血淤滞,久郁成疾。而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研究表明,银屑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是其表皮细胞增殖过快,使表皮细胞更替时间显著缩短。正常表皮更替时间约为26~28天,而银屑病皮损的表皮更替时间则为3~4天。这一病变机制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及代谢障碍等诸多因素有关。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该病是由环境因素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其次,感染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往往可以看到许多点滴状银屑病患者,首次发病前通常都有发烧或扁桃体炎的病史,在给予抗生素或切除扁桃体后,银屑病可减轻、好转或痊愈。另外,潮湿、寒冷、月经、妊娠、分娩、外伤、手术、饮酒、辛辣食物、药物、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及精神创伤等因素,有时也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关。邹医生介绍说:银屑病的发病率多为%~%不等,其中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高寒地区高于温暖地区。大多数病人在夏季减轻或痊愈,秋冬季发作或加重。银屑病的皮损一般表现为点状、斑块状或地图状等多种损害,可以累及一处或数处、也可泛发于头皮、胸背、四肢等处,重者甚至累及全身皮肤,几乎体无完肤,若发生在关节部位还可造成功能障碍。“根治牛皮癣”是谎言由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而且很容易反复发作,容易使患者的自信心受挫,对婚恋、学习和工作有较大的影响,故而银屑病患者的心情常常是焦虑、沮丧和郁闷的,而这往往又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医生特别强调,由于银屑病是一个多基因的遗传性皮肤病,涉及因素复杂,虽然有许多治疗方法,但却没有一个有根治效果的,只能起到近期疗效,也不能防止复发。因此,患者就大可不必盲目就医,更不要胡乱使用什么“一针灵”或“进口特效药”或“祖传秘方”等。虽然没有根治银屑病的方法,但医生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现有的疗法,是可以控制或缓解银屑病的症状的。而有效治疗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清除皮损,达到临床治愈。另外,银屑病尤其寻常型银屑病,除有皮肤损害外,一般没有内脏器质性病变,本病的存在不影响患者其他的健康状况,更不会减少人的寿命。因此,选择治疗方法时,宜和缓,不宜激烈;宜循序渐进,不宜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