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编号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编号

发布时间: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编号

GB/T 7714:(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即发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构成。示例: GB×××× GB/T××××。

MLA(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一般偏重人文学科的应用MLA。

APA(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偏重自然学科的应用APA。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格式代号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文献标识。 论文正文中需按出现顺序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置于所引内容最末端,按上标处理。如: ×××××[1]。另外,同一篇文献在文中如多处引用,选择其一最主要的地方加注就可以,其它地方无需标注。 全文中引用文献只能按顺序标注,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 2、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中的中文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书写,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C] . 主编.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负责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 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

很简单的事,这个对不齐是制表符字节不一致,因为前面默认两位,到100就成3位了。

调整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鼠标全选中要进行编号的参考文献,然后右击鼠标右键。

第二步: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编号”选项,点击进入。

第三步:在“编号”选项中,找到论文对应的编号格式,并选中编号库中相应格式。

第四步:点击参考文献的编号形式[1]这种,就会自动编号如下,但是会出现如下的空格。

第五步:在选中参考文献的状态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列的快捷选项。

第六步:点击“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选项卡中将“制表符”转为“空格”。

第七步:点击“确定”后,之前的空格就会消失了!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序号

论文如何正确标注参考文献,word中怎么标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序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标注:1. 打开文档,将鼠标移到需要标注序号的文段旁。2. 在顶部功能区找到插入,点击插入。3. 在插入下面的细分表中找到交叉引用,点击交叉引用。4. 弹框内选择,在右侧引用内容中选择段落编号。5. 点击需要引用的内容编号项。6. 确定好后,点击右下角的插入。7. 鼠标停留文段处,即出现引用标注。

很简单的事,这个对不齐是制表符字节不一致,因为前面默认两位,到100就成3位了。

调整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鼠标全选中要进行编号的参考文献,然后右击鼠标右键。

第二步: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编号”选项,点击进入。

第三步:在“编号”选项中,找到论文对应的编号格式,并选中编号库中相应格式。

第四步:点击参考文献的编号形式[1]这种,就会自动编号如下,但是会出现如下的空格。

第五步:在选中参考文献的状态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列的快捷选项。

第六步:点击“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选项卡中将“制表符”转为“空格”。

第七步:点击“确定”后,之前的空格就会消失了!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据GB3469- 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一专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一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一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一数据库。

CP一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一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一磁带数据库。

M/CD-光 盘图书。

CP/DK一磁 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一网上电子公告。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遗传 3千字可以的 标准格式是吗 ?什么时间要, /

医学遗传学论文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和核心学科,并且是生命科学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医学遗传学论文,欢迎阅读。

1 医学遗传学课程特点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它以生物、生化、病理、生理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提供诊治、预防遗传病的科学依据及手段,从而改善人类健康素质。具有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医学遗传学课程设置的内容存在递进关系、相辅相成,因此设置综合考试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改革医学遗传学考试方式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采取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传统考试重识记轻能力, 往往局限于教材, 多以记忆性、上课重点为主。存在问题一是考试方式单一。二是“一考定终生”的弊端,不能客观反映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的质量、效果和能力,带有某种投机性和偶然性,导致部分学生平时松,考前“临时抱佛脚”取得合格的分数,掩盖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有些学生考试作弊,损害了考试的公平性,还对学习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学生考前心理负担过重,尤其是考前1 周, 学生不眠不休, 影响身心健康, 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医学遗传学已从单纯的理论型学科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发展,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探索一种更加系统、科学的考试方式,用于强化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评定、诊断作用,强化考试的检测功能和反馈功能,强化考试对师生的激励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重结果轻能力的倾向。

3 医学遗传学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

改革考试形式 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构成“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态度相结合,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因此将整个考试结构设置为:笔试(60%)、口试(15%)、操作(20%)、写作(5%)4个部分。

笔试包括章节性考试和期终考试的笔试成绩。教师可根据需要在某个章节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笔试测验,组成一个形成性考核的笔试成绩,这个成绩再与期终考试成绩结合起来,作为本部分成绩。

口试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和课堂病例讨论的成绩。课堂提问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能够检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3 个方面的学习效果,易实施,操作性强,突出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不良风气。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病例讨论, 主要讨论典型病例,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病例讨论的过程、步骤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自由编组,随机抽题,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参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包括实训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在整个实验课学习过程中,提供给每个学生实训操作机会,教师作为督导,从认真态度、严谨作风、职业素质、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再根据完成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定每次实验成绩,取平均值作为此部分的成绩。

写作主要是指撰写小综述、小论文、翻译文献的成绩。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从学生的自主态度、参与程度、完成质量、论文答辩水平等方面评定成绩。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由注重考核书本知识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转变;由笔试闭卷考试为主向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转变;由重视一次性终结考试向注重全程性考核转变;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现代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考试考核制度。

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讲解 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风范。同时鼓励学生查找与本学科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所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迪。

注重考试内容的选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以“知识点上遵循教学大纲,但应用上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为原则,在试题设计上,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增加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应能充分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尽可能多一些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甚至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应突出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研活动 教师是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者,对考试改革的认识程度、对考试改革的积极性在考试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研活动,调动自身积极性。

总之,考试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动力。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 有利于对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督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 考 文 献

[1] 彭峰. 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时代教育,2008,6:106107.

[2] 王海涛.改革高校考试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162 163.

遗传学的论文一篇,给点素材你怎么理解,分析探讨具体谈清晰的

1、通过遗传学研究人类起源2、在遗传学的指导下通过生物工程开发转基因作物3、基因治疗

遗传病论文的参考文献

有关遗传 3千字可以的 标准格式是吗 ?什么时间要, /

1、通过遗传学研究人类起源2、在遗传学的指导下通过生物工程开发转基因作物3、基因治疗

遗传论文 我给你

遗传学的论文一篇,给点素材你怎么理解,分析探讨具体谈清晰的

猪病论文参考文献编号

GB/T 7714:(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即发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构成。示例: GB×××× GB/T××××。

MLA(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一般偏重人文学科的应用MLA。

APA(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偏重自然学科的应用APA。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格式代号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很简单的事,这个对不齐是制表符字节不一致,因为前面默认两位,到100就成3位了。

调整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鼠标全选中要进行编号的参考文献,然后右击鼠标右键。

第二步: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编号”选项,点击进入。

第三步:在“编号”选项中,找到论文对应的编号格式,并选中编号库中相应格式。

第四步:点击参考文献的编号形式[1]这种,就会自动编号如下,但是会出现如下的空格。

第五步:在选中参考文献的状态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列的快捷选项。

第六步:点击“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选项卡中将“制表符”转为“空格”。

第七步:点击“确定”后,之前的空格就会消失了!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我不是专家!只能帮你找到专家的文章供你参考!附红细胞体的治疗 发表日期:2007-4-16 文章作者:山东菏泽师专农学部, 已浏览: 1720000猪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李亚峰(山东菏泽师专农学部,山东菏泽,274000)摘要: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变和诊断及其对仔猪、育肥猪、种公猪、妊娠母猪等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生产类型猪的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疗方案。关键词:猪 附红细胞体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7236(2004)00-00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本病最早发现于1928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报道,但未发生规模性流行。到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尤其是2003年,在山东某地出现大规模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生产。本文主要报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症状及此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方法。1 病变与诊断发病猪主要表现是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顿,黏膜黄染,贫血,背腰及四肢末梢淤血,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表现出心悸及呼吸加快,腹泻,生殖力下降,毛质降低。血检可见病变血球,呈星型、多边形或破碎,部分血球还可以看到附着在血球上的小黑点(病原体)。根据病猪症状和血液检查,可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2 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2. 哺乳仔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哺乳仔猪的影响 哺乳仔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在特殊情况下受应激因素的刺激可表现出症状。但若严重患病,由于附红细胞体大量破坏红细胞,则表现出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长诱发多种其它疾病。如部分仔猪表现咳嗽气喘,长时间腹泻不愈,常出现大量死亡,有时死亡率高达30%以上。 治疗 由于仔猪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为了不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在对仔猪的治疗时,常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用尼可苏拌料投喂,注射2次“铁钴针”,2ml/次,间隔时间为1周。症状严重的仔猪注射长效土霉素2次,2ml /次。 育肥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育肥猪的影响 附红细胞体病对育肥猪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部分猪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毛长而凌乱。 治疗 采用传统的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的方式治疗发病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但用长效土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效果非常好,2ml/次,连用2次;用黄色素按3mg/kg体重耳静脉缓慢滴注,1次/天,另加多维素,连用3天,效果非常显著。 种公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种公猪的影响 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对种公猪的影响主要是性欲下降,精液质量下降,配种受胎率下降等。具体表现在种公猪精液颜色为灰白色(正常为浅白色或乳白色),精子密度下降20%~30%,约为亿/ml 。部分种公猪射出的精液中的副性腺液呈破碎状或溶解于精液中,导致精液无法从过滤纱布中滤出。严重影响了母猪受胎率。 治疗贝尼尔1g/次或长效土霉素10ml/次,一天一次,连用两天。由于此病容易复发后重新感染,所以在采用上述方法后,每月采用长效土霉素和贝尼尔交替注射2次,同时注射VB12,10ml/次,每3天1次,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补血添加剂。为了巩固疗效或杜绝此病复发,此法一般要执行2~3个月。 妊娠母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妊娠后的母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表现为产弱仔(体重在以下)数上升,母猪产后个月左右出现无乳或少乳,有的母猪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流产率在10%左右),有的表现为推迟分娩(推迟2~8天)。 治疗 母猪在感染此病后也一般呈隐性经过。在妊娠前期感染此病,由于胎儿发育慢,一般不需要治疗。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加速,营养需求高,这一时期感染此病,母猪体内血红细胞大量被附红细胞体破坏,对胎儿的营养供给不足,导致仔猪发育不良或死亡,所以,妊娠后期感染此病要及时治疗。① 在母猪分娩前4周,每周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10ml一次。②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补血添加剂,如Fe2SO4(按1%添加)和复合多维等。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仍然出现无乳或少乳的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① 在产后24小时内肌注催产素5~10ml/头/次。② 动物增乳注射剂5 ml /头/次,隔1~3天注射1次,一般1~2次即可。③ 使用中药治疗:方一:当归100g、 木通100g、 新鲜柳树皮500g,煎水或混入饲料中喂食。方二:木通100g、 茴香100g,煎水或混入饲料中喂食。3 小结 本病是目前影响猪场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传播途径为体液传播,所以进行体表寄生虫的消灭,对预防 本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生产上,每月要进行2次猪场消毒和猪体表灭虫,尤其是夏秋或雨水较多的季节。 妊娠母猪在患有该病后,可经子宫垂直传播给胎儿。在病猪饲料中适量添加促血细胞生长剂可加快各生产类型病猪的康复。将四环素族抗生素(如土霉素)混入饲料中,可预防猪发生本病。但在对仔猪进行治疗过程中,用喂投的方式不如用肌注的方式好,因为仔猪进食饲料量不稳定。应激因素是引起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猪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应激、加强营养、经常消毒灭菌、预防其它传染病,对于预防此病有重要作用。 造成此病在某地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猪舍卫生条件差和养殖户的防病意识差。因此,要加强猪舍、环境的卫生管理和各流通环节的管理、防疫消毒制度,防止互相感染,对病猪迅速隔离,死猪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等特别是临床上防疫注射、治疗用药前必须对注射器、针头按要求进行消毒。

  • 索引序列
  •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编号
  •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序号
  • 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
  • 遗传病论文的参考文献
  • 猪病论文参考文献编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