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口咽癌诊断与治疗论文

口咽癌诊断与治疗论文

发布时间:

口咽癌诊断与治疗论文

你上QQ号 155288277 的空间上看他对口腔癌的看法

使用Tomo刀治疗口咽癌癌有着不错的效果。能保护患者的这些组织不受副损伤影响,降低患者的不适;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对于一些高密度病灶Tomo刀会有针对性的改变发生剂量,保证治疗效果。而在所有的治疗过程中,周围的正常组织会通过光栅调整,将其保护好,防止射线照射到正常组织上出现并发症;另外,采用Tomo刀放疗,治疗时间较短,仅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次治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效果。想赴港使用第十代托姆刀,可以考虑找港.安_健-康帮忙预约。他们非常专业到位,有专人负责赴港就诊的一系列事情,让患者省心也安心。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是目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包括唇癌,口咽癌,舌癌等。 早期症状有口腔粘膜出现白斑、功能障碍、疼痛。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火锅、烧烤、麻辣烫等各种各样的熨斗,但不知道经常吃这些食物容易发生口腔癌,近年来这些食物的常见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率很高,但是发生了口腔癌症状。

口腔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一、口腔粘膜出现白斑

如果自己的口腔粘膜常见白色或褐色白斑的症状,请注意。 口腔粘膜的表皮细胞可能正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癌变正在加剧。

二、功能障碍

口腔癌的发生会限制口腔肌肉和下颌关节部的运动,开口闭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吃饭时也会感到困难。

三、疼痛

口腔癌是早期发生时没有疼痛的现象,但局部会出现不舒服的状态。 如果在磨合自己口腔时发现口腔内粘膜有明显的疼痛,就要特别警惕。

口腔癌可以治疗吗?

口腔癌肝脏发生时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就能治愈,口腔癌早期发病的位置很浅,通过及时采取措施让医生进行手术,取得治愈的效果。 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对口腔一无所知,最初容易将口腔癌作为各种口腔疾病来处理,病情延迟到晚期无法治疗。

由此,你有必要了解口腔癌的早期症状。 另外,在经常发现口腔溃疡的情况下也要注意。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接受采访说,口腔癌是一种慢性病理疾病,在进入明显病变之前需要发展过程。

口腔癌可以在发生初期治愈,临床治愈的概率达到90%,因此需要日常理解口腔癌的早期症状。 另外,平时要采取预防口腔癌的措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做口腔卫生,平时尽量不要烫发,防止口腔粘膜长期被这些烫发破坏而出现口腔癌。

口腔癌有什么症状口腔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上皮癌,为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称之为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 。口腔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嗜好烟、酒;(2)不注意口腔卫生,为口腔内滋生和繁殖细菌或霉菌创造了条件,极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发展;(3)长期异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等;(4)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长期缺乏,如锌等 ,久之导致粘膜损伤而癌变;(5)口腔粘膜白斑和黑痣,均系癌前期病变,应及时处理。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其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为:(1)疼痛。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磨擦感,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2)斑块。口腔粘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特别是发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础上,要考虑已有癌变。(3)溃疡。口腔粘腊局部变硬,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烂出血。(4)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故如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部位。另附:口腔癌症状与体征诊断返回(1)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2)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3)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有时需与一般溃疡相区别:①创伤性溃疡:此溃疡常发生于舌侧缘,与溃疡相对应处总有尖牙、牙残根或不规则的牙修复体,说明溃疡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溃疡质软,基底软无硬结。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后溃疡即可自愈。②结核性溃疡:几乎均为继发性,大多为开放性肺结核直接蔓延的结果,常发生于软腭、颊粘膜及舌背,溃疡较癌性溃疡浅,溃疡基底软无侵润硬结,抗结核治疗有效。(4)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一旦临床确定肿块来自口腔癌即应进一步判断其侵犯范围与深度。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张口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时,均应考虑肿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颌窦、鼻腔、舌外肌、咀嚼间隙以及下颌骨,从而结合口腔癌所在部位选用适当的景象学检查来进一步推断。口腔癌之临床症状、预防与自我检查李正� 台大医院牙科部口腔颚面外科兼任主治医师韩良俊 台大牙科学系教授台大医院牙科部主任口腔颚面外科主治医师本文转载於防癌杂志第十八期(一)简介口腔癌为发生在口腔部位之恶性肿瘤的总称,可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颊黏膜、齿槽粘膜、齿龈、�(口盖)、上颚窦及颚骨。从组织学上区分,包括鳞状细胞癌,疣状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另外有些全身性之癌症亦有可能转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癌症、前列腺癌、乳癌、肝癌、肺癌、甲状腺癌等。口腔癌为一常见之疾病,若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致病率及致死率均相当高。在美国每年约有12000名病患死於口腔癌,另有26000名新病例的产生,约占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5 %女性恶性肿瘤之2%。目前国内的口腔医疗与卫教虽已渐进入开发国家之林,但遗憾的是大部份的口腔癌新病例都迟至中期或末期症状出现后才寻求医治,此时常因癌病变之扩散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再加上预防的工作,实为治疗口腔癌的最重要课题。本文即针对口腔癌之成因,预防之道,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的方法为大家做个介绍。(二)口腔癌的成因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单一的因素会导致口腔癌的产生,但许多研究显示多重因素会提高口腔癌之发生率。慢性刺激是一般所接受的较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机械性刺激与化学性刺激。慢性刺激之形式有许多种,其中较受注意的是嚼槟榔、吸烟、喝酒、梅毒、阳光照射、营养缺乏、放射线治疗、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职业等可能原因;另外年龄、性别、种族及地理区域亦会影响口腔癌之发生率。择要分述如下:(1) 槟榔台大医学院牙医学系口腔病理学教授关学婉曾针对台大医院103位口腔癌病人,分析口腔癌与习惯之关系。她发现66%有吸烟,%饮酒及%嗜食槟榔习惯,无上述习惯者仅占%;若以另外213名非口腔癌病人做控制组调查,有吸烟,饮酒及嚼食槟榔者分别为%,%及0%,全无上述习惯者则占%。由此项研究中可见,口腔癌患者与非口腔癌者之间,槟榔嚼食者之百分比有显著之差异。若以部位来说,以颊黏膜癌患者嗜食槟榔之人数最多,为%,其次为齿槽黏膜癌,有%嗜食槟榔。有关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最近普遍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除了台湾外,以口腔癌发生率与死亡率都最高的印度而言,许多人亦多有嚼食槟榔之习惯。除了口腔癌外,许多嗜食槟榔者亦会产生口腔癌前期病变如白斑症、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牙齿咬合面严重磨耗、牙周病等严重疾病。(2) 烟草抽烟亦是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雪茄烟与用烟斗抽烟。在一项研究中,抽雪茄或用烟斗者得口腔癌的机会是非抽烟者之四倍;若每日抽烟超过35支,则得口腔癌之机会与抽雪茄或用烟斗抽烟机会近似。有人以为烟草并非口腔癌的起始因素,但对口腔癌具有促进性的影响,尤其是在抽烟与嚼槟榔两种恶习皆有者,最容「制造」出口腔癌;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抽烟的102名治愈 的口腔或咽癌病人中,六年后,继续抽烟者有32%又再发生第二个“抽烟区”癌,而停止抽烟者不过5%再发第二个口腔癌。抽雪茄者,尤其用烟斗抽者,与�部白斑症及尼古丁口炎等有关,有这种习惯的人也易患口腔癌,尤其是唇癌。在印度有些地方的人是把香烟或雪茄点燃的一端放在嘴里吸,因而增加�部癌的发生率,这其中包括烟草的化学作用,还加上热刺激作用。另外有嚼烟草习惯者,惯於把烟草放在口内某一处咀嚼,此处就会逐渐发展出白斑症,经过一、二十年左右而形成癌症。(3) 酒精在欧美一带,烈酒与口腔癌间有密切关系,50%的口腔癌患者有酗酒习惯;酗酒者得口腔癌之机会为偶而喝酒者之15倍,而烟酒习惯皆有者比例更高。虽然酒精可能有些直接致癌作用,但更可能是酒精之间接致癌作用,其作用机转不明。但酒精过量造成肝硬化则已有定论。(4) 梅毒梅毒是造成唇与舌前三分之二部位癌症的重要因素,癌病变主要是因梅毒性舌炎引起;曾有学者发现,在梅毒患者中,3%有口内癌前病变白斑症,其中10%之白斑症最后演变成口腔癌。(5) 阳光照射阳光照射为唇癌,尤其是下唇癌的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阳光会增加下唇癌之发生率,特别是农夫,船员及户外工作者;而唇癌之发生率在南方国家也比北方国家多。另一方面,黑人之唇癌及皮肤癌之发生率也比白人少,可能是因其黑色素细胞有保护效果所致。(6) 营养缺乏就妇女而言,严重的铁质缺乏贫血与口咽粘膜萎缩及吞咽困难有关联。其中在Peterson-Brown-Kelly症候群之患者,亦可能增加口腔癌发生率。另外嗜好烟酒槟榔者,是否亦会因其减少正常食物之摄取,而导致营养不良或免疫能力降低而致癌症之产生,仍待更进一步探讨。(7) 放射线治疗有一些报告显示,头颈部之癌症经过放射线照射治疗后,在长期追踪时,发现在少数病例显示有次发性口腔癌症产生的情形,其中以肉瘤居多;可能是放射线造成正常细胞的突变所致。(8) 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许多临床医师相信口腔癌较常发生在口腔卫生较差之患者身上,但在统计学上难以证明,因为大部份人口内或多或少都有蛀牙、不良补缀物或断裂牙齿之尖锐面。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不良补缀物会造成口腔癌,但在台大医院牙科门诊中曾经注意到多位因不良补缀物慢性机械性刺激,造成舌部之长期外伤性溃疡,最后发展成口腔癌病例;患者口腔卫生良好,并无嗜食槟榔、烟、酒之习惯,而溃疡部位则正相对应於不良补缀物处。近来在英国口腔癌之死亡率大幅降低,当地学者也认为与口腔卫生水准之提升有关联。(9) 职业除了户外工作者外,金属工人罹患口腔癌之比率似乎也较高。此外研究口腔癌之病因学时,亦需考虑到口腔癌多发性病变产生之可能性;因为口腔内若有某一区域易发癌病变,可能同时也有好几个区域有相同的感受性;其解剖位置相分离,或同时发生,或间隔一段时期后才发生,其发生率约在%间。除口腔癌外,整个胃肠道之多发性癌亦有相同的增加倾向。(三)口腔癌的发生率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发生与性别有明确之关联,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生比率,差别最大者为唇癌9比1,最少者为齿艰癌比1。最好发病年纪约在50至70岁之间,年轻人则较少。在发生率方面,随著地区不同有极大之差异;在西方国家口腔癌约占所有癌症之5%,但在东方国家,特别是印度竟高达50%,这与其特殊的口腔习惯有关,在台湾也是嚼食槟榔盛行的国家,口腔癌发生的比例也不低,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发生部位方面,也随著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差异,在嚼食槟榔盛行区,以颊部、齿槽、粘膜、舌、�、及口底较常发;嚼食烟草地区则以颊或颊前庭区较多。(四)口腔癌之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方法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癌之治愈率会提高不少,因此一般民众需认识口腔癌之癌前病变及早期症状。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口腔各处黏膜之白斑症,红斑症,黏膜下纤维化,及慢性溃伤、所谓癌前病变本身并非真正之口腔癌,但长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仍存在时,其后有极高之可能性发展成口腔癌。前面提到的一些引发口腔癌之成因,常会先导致口腔粘膜白斑症,若置之不理,有时会转变成口腔癌。此外常有一些嚼食槟榔者,因为长期局部机械性刺激或加上化学物刺激,长年累月刺激口腔黏膜,最后黏膜变白,嘴巴因黏膜下产生纤维化变硬而失去弹性张不开,也是口腔癌的前期徵候。口腔内黏膜起白色变化者称为白色病变,临床上有十多种病变属此,因此口腔中任何部位有白色变化即应提高警觉,应即找专科医师鉴别诊断,决定是否为癌前期的白斑病或黏膜下纤维化症,以便早期治疗。另外,超过二星期不愈之口腔溃疡亦应注意,因为溃疡形成是口腔癌最早现象之一,常见於唇、颊、舌、�等口腔黏膜,其深浅不一,边缘明显或不规则,底较硬,表面凹凸不平,并有向中心坏死之现象,表面有时流血。除此之外常见口腔黏膜有绒毛样或菜花样之硬块都应注意,甚至口腔黏膜有红色病变、黑色斑或痣都可能是危险的信号。随著口腔癌向下侵犯颚骨,会产生牙齿松动、下唇感觉麻木、流血、产生肿块,甚至病理性骨折等病徵的产生。进一步口腔癌淋巴转移时,常会在颈侧触摸到不动性无痛的肿大淋巴结,此时若再延误治疗,癌细胞最后会转移至肺、肝、骨髓等全身部位,这时已到癌症的末期,药石罔效了。自我检查是一种防癌的好方法,以下即针对各部位口腔癌的临床症状及照著镜子做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加以介绍。(1)脸部的对称性先看脸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表面皮肤及上下颚骨。口腔癌中,某些骨肉瘤初期并不会造成表面口腔黏膜之溃疡,而是造成颚骨的局部性肿大,有时合并有颚骨感觉异常或其上牙齿动摇等症状。在表面皮肤的检查上,先观察颜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块是否比先前变大,或颜色改变。(2)唇下唇之鳞状细胞癌常无痛、生长缓慢,且较少向深层侵犯及远处蔓延。检查时以手将上下唇先后往外翻开,注意这部位每一地方之颜色或某些地方组织有异常情形如溃疡或突起、白斑。长期抽雪茄或烟斗者,其放置部位常与肿瘤位置相关联。(3)牙龈由於牙龈癌常会造成牙龈组织之丧失与齿槽骨之暴露,甚或造成牙齿动摇,因此患者与医师皆须与慢性牙周疾病做正确之鉴别诊断,以免误拔牙齿而造成癌细胞之扩散或贻误治疗时机。一般牙周炎较少造成溃伤及表面坏死,牙龈癌常会疼痛,且刷牙时易造成流血,常以溃疡形式存於附著牙龈上,并易侵犯至其下之齿槽骨,下颚骨比上颚骨发生率高。检查时将唇往外翻,使牙龈部份露出,同时注意颊侧及舌侧,查看颜色是否有异,注意表面是否有肿块、溃疡、出血及不正常之牙齿动摇;由於肿块的产,少数患者最初的主诉是对咬牙较易咬到牙肉,特别在无牙区常如此;另外,牙龈鳞状细胞癌较易对其下颚骨产生侵犯,至下颚管下齿槽神经时会有下唇感觉麻木情形出现。(4)颊黏膜颊部内面是口腔癌好发之部位,表面常呈乳头状或溃疡状,近咬合面处常易被牙齿咬到。起始常以白斑病变存在,癌病变部位有时会痛,但并不显著,有时会有烧灼感。检查时以两手指头开颊部,使此处黏膜露出,此部位平常较易被遮住,因此较不易注意到其变化。(5)舌及口底部位舌部亦是口腔癌常发生之处,且预后很差。舌癌初期常以小溃疡表现,并逐渐向深层及远处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动性,造成吞咽及讲话之困难。舌癌初期常表现疼痛症状,随著病程进展而疼痛加剧,甚至会传导至颈部及耳部。舌癌常发生於舌之侧面,而舌腹面较少。某些疾病由於会导致舌背乳突萎缩,而导致此区易生白斑症及口腔癌机会增高,如严重铁质缺乏,维他命B缺乏,Plummer-Vinson症候群,第三期梅毒及极少部份之扁平苔藓等。由於位於舌下,口底部之口腔癌需仔细检查后才能发现,不过患者常会自觉乾涩感或刺激感。检查时将舌头伸出嘴外左右摆动,查看舌头的活动性,正常情形应很露活,否则应注意舌根或边缘是否长了肿块。然后将舌头卷起查看舌腹面,看左右舌缘,口腔底部组织,还要用手指触摸舌及口腔底部有无突起或变硬。(6)�(亦称口盖,在口腔上方)对抽烟者而言,此处为易发口腔癌之处,起先多以白斑表现,随后再发癌病变;肿瘤本身为乳突状或外生性,而较少扁平或溃疡者。检查时站在镜子前,将头向后倾,口张开即可见到,也就是舌在嘴里往上翘,所接触到的平面即是,注意有无任何粗糙表面或突起之处。(7)颈部两侧由於头颈部有丰富之淋巴网路,因此癌细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之颈部转移,而使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变硬并附著於邻近组织而缺乏可动性。除口腔癌外,中国人最好发之鼻咽癌也常表现此症状。检查时以手触摸颈部两侧看有无硬块,包括颈部各区之淋巴结群。不过需注意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齿源性感染、肺结核或小孩,也常会发现颈部淋巴结之发炎肿大,故需做鉴别诊断。以上照著所指示的各项部位循序检查,发现有以下各情形时即应提高警觉, 并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或切片及病理学检查。【1】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变白、红、褐或黑,且不能抹去。【2】溃疡超过二周以上仍未痊愈的口腔黏膜溃疡就应考虑作活体组织切片检查。【3】硬块口腔内外或颈部不明原因之肿块。(五)结语虽然自我检查,及早发现是治癌的良策,不过预防才真正是治癌的最上上之策。远离各种危险因子如槟榔、菸、酒、过多的阳光、不良的口腔保健或有问题的补缀假牙、强度的刺激性或烫热性食物,并定期做口腔检查,则相信必能使你远离口腔癌,永保口腔的卫生与健康。

口腔癌的诊断与治疗论文

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或者是进行诊断,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或者是化疗。治疗时要注意其中的风险,而且要注意治疗的方式,也要注意其中的恢复情况,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同时要做好各种化验。

口腔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另外,还有放射性粒子治疗、光动力治疗等方法。

口腔癌有什么症状口腔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上皮癌,为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称之为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 。口腔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嗜好烟、酒;(2)不注意口腔卫生,为口腔内滋生和繁殖细菌或霉菌创造了条件,极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发展;(3)长期异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等;(4)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长期缺乏,如锌等 ,久之导致粘膜损伤而癌变;(5)口腔粘膜白斑和黑痣,均系癌前期病变,应及时处理。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其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为:(1)疼痛。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磨擦感,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2)斑块。口腔粘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特别是发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础上,要考虑已有癌变。(3)溃疡。口腔粘腊局部变硬,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烂出血。(4)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故如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部位。另附:口腔癌症状与体征诊断返回(1)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2)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3)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有时需与一般溃疡相区别:①创伤性溃疡:此溃疡常发生于舌侧缘,与溃疡相对应处总有尖牙、牙残根或不规则的牙修复体,说明溃疡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溃疡质软,基底软无硬结。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后溃疡即可自愈。②结核性溃疡:几乎均为继发性,大多为开放性肺结核直接蔓延的结果,常发生于软腭、颊粘膜及舌背,溃疡较癌性溃疡浅,溃疡基底软无侵润硬结,抗结核治疗有效。(4)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一旦临床确定肿块来自口腔癌即应进一步判断其侵犯范围与深度。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张口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时,均应考虑肿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颌窦、鼻腔、舌外肌、咀嚼间隙以及下颌骨,从而结合口腔癌所在部位选用适当的景象学检查来进一步推断。口腔癌之临床症状、预防与自我检查李正� 台大医院牙科部口腔颚面外科兼任主治医师韩良俊 台大牙科学系教授台大医院牙科部主任口腔颚面外科主治医师本文转载於防癌杂志第十八期(一)简介口腔癌为发生在口腔部位之恶性肿瘤的总称,可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颊黏膜、齿槽粘膜、齿龈、�(口盖)、上颚窦及颚骨。从组织学上区分,包括鳞状细胞癌,疣状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另外有些全身性之癌症亦有可能转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癌症、前列腺癌、乳癌、肝癌、肺癌、甲状腺癌等。口腔癌为一常见之疾病,若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致病率及致死率均相当高。在美国每年约有12000名病患死於口腔癌,另有26000名新病例的产生,约占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5 %女性恶性肿瘤之2%。目前国内的口腔医疗与卫教虽已渐进入开发国家之林,但遗憾的是大部份的口腔癌新病例都迟至中期或末期症状出现后才寻求医治,此时常因癌病变之扩散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再加上预防的工作,实为治疗口腔癌的最重要课题。本文即针对口腔癌之成因,预防之道,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的方法为大家做个介绍。(二)口腔癌的成因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单一的因素会导致口腔癌的产生,但许多研究显示多重因素会提高口腔癌之发生率。慢性刺激是一般所接受的较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机械性刺激与化学性刺激。慢性刺激之形式有许多种,其中较受注意的是嚼槟榔、吸烟、喝酒、梅毒、阳光照射、营养缺乏、放射线治疗、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职业等可能原因;另外年龄、性别、种族及地理区域亦会影响口腔癌之发生率。择要分述如下:(1) 槟榔台大医学院牙医学系口腔病理学教授关学婉曾针对台大医院103位口腔癌病人,分析口腔癌与习惯之关系。她发现66%有吸烟,%饮酒及%嗜食槟榔习惯,无上述习惯者仅占%;若以另外213名非口腔癌病人做控制组调查,有吸烟,饮酒及嚼食槟榔者分别为%,%及0%,全无上述习惯者则占%。由此项研究中可见,口腔癌患者与非口腔癌者之间,槟榔嚼食者之百分比有显著之差异。若以部位来说,以颊黏膜癌患者嗜食槟榔之人数最多,为%,其次为齿槽黏膜癌,有%嗜食槟榔。有关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最近普遍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除了台湾外,以口腔癌发生率与死亡率都最高的印度而言,许多人亦多有嚼食槟榔之习惯。除了口腔癌外,许多嗜食槟榔者亦会产生口腔癌前期病变如白斑症、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牙齿咬合面严重磨耗、牙周病等严重疾病。(2) 烟草抽烟亦是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雪茄烟与用烟斗抽烟。在一项研究中,抽雪茄或用烟斗者得口腔癌的机会是非抽烟者之四倍;若每日抽烟超过35支,则得口腔癌之机会与抽雪茄或用烟斗抽烟机会近似。有人以为烟草并非口腔癌的起始因素,但对口腔癌具有促进性的影响,尤其是在抽烟与嚼槟榔两种恶习皆有者,最容「制造」出口腔癌;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抽烟的102名治愈 的口腔或咽癌病人中,六年后,继续抽烟者有32%又再发生第二个“抽烟区”癌,而停止抽烟者不过5%再发第二个口腔癌。抽雪茄者,尤其用烟斗抽者,与�部白斑症及尼古丁口炎等有关,有这种习惯的人也易患口腔癌,尤其是唇癌。在印度有些地方的人是把香烟或雪茄点燃的一端放在嘴里吸,因而增加�部癌的发生率,这其中包括烟草的化学作用,还加上热刺激作用。另外有嚼烟草习惯者,惯於把烟草放在口内某一处咀嚼,此处就会逐渐发展出白斑症,经过一、二十年左右而形成癌症。(3) 酒精在欧美一带,烈酒与口腔癌间有密切关系,50%的口腔癌患者有酗酒习惯;酗酒者得口腔癌之机会为偶而喝酒者之15倍,而烟酒习惯皆有者比例更高。虽然酒精可能有些直接致癌作用,但更可能是酒精之间接致癌作用,其作用机转不明。但酒精过量造成肝硬化则已有定论。(4) 梅毒梅毒是造成唇与舌前三分之二部位癌症的重要因素,癌病变主要是因梅毒性舌炎引起;曾有学者发现,在梅毒患者中,3%有口内癌前病变白斑症,其中10%之白斑症最后演变成口腔癌。(5) 阳光照射阳光照射为唇癌,尤其是下唇癌的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阳光会增加下唇癌之发生率,特别是农夫,船员及户外工作者;而唇癌之发生率在南方国家也比北方国家多。另一方面,黑人之唇癌及皮肤癌之发生率也比白人少,可能是因其黑色素细胞有保护效果所致。(6) 营养缺乏就妇女而言,严重的铁质缺乏贫血与口咽粘膜萎缩及吞咽困难有关联。其中在Peterson-Brown-Kelly症候群之患者,亦可能增加口腔癌发生率。另外嗜好烟酒槟榔者,是否亦会因其减少正常食物之摄取,而导致营养不良或免疫能力降低而致癌症之产生,仍待更进一步探讨。(7) 放射线治疗有一些报告显示,头颈部之癌症经过放射线照射治疗后,在长期追踪时,发现在少数病例显示有次发性口腔癌症产生的情形,其中以肉瘤居多;可能是放射线造成正常细胞的突变所致。(8) 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许多临床医师相信口腔癌较常发生在口腔卫生较差之患者身上,但在统计学上难以证明,因为大部份人口内或多或少都有蛀牙、不良补缀物或断裂牙齿之尖锐面。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不良补缀物会造成口腔癌,但在台大医院牙科门诊中曾经注意到多位因不良补缀物慢性机械性刺激,造成舌部之长期外伤性溃疡,最后发展成口腔癌病例;患者口腔卫生良好,并无嗜食槟榔、烟、酒之习惯,而溃疡部位则正相对应於不良补缀物处。近来在英国口腔癌之死亡率大幅降低,当地学者也认为与口腔卫生水准之提升有关联。(9) 职业除了户外工作者外,金属工人罹患口腔癌之比率似乎也较高。此外研究口腔癌之病因学时,亦需考虑到口腔癌多发性病变产生之可能性;因为口腔内若有某一区域易发癌病变,可能同时也有好几个区域有相同的感受性;其解剖位置相分离,或同时发生,或间隔一段时期后才发生,其发生率约在%间。除口腔癌外,整个胃肠道之多发性癌亦有相同的增加倾向。(三)口腔癌的发生率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发生与性别有明确之关联,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生比率,差别最大者为唇癌9比1,最少者为齿艰癌比1。最好发病年纪约在50至70岁之间,年轻人则较少。在发生率方面,随著地区不同有极大之差异;在西方国家口腔癌约占所有癌症之5%,但在东方国家,特别是印度竟高达50%,这与其特殊的口腔习惯有关,在台湾也是嚼食槟榔盛行的国家,口腔癌发生的比例也不低,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发生部位方面,也随著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差异,在嚼食槟榔盛行区,以颊部、齿槽、粘膜、舌、�、及口底较常发;嚼食烟草地区则以颊或颊前庭区较多。(四)口腔癌之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方法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癌之治愈率会提高不少,因此一般民众需认识口腔癌之癌前病变及早期症状。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口腔各处黏膜之白斑症,红斑症,黏膜下纤维化,及慢性溃伤、所谓癌前病变本身并非真正之口腔癌,但长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仍存在时,其后有极高之可能性发展成口腔癌。前面提到的一些引发口腔癌之成因,常会先导致口腔粘膜白斑症,若置之不理,有时会转变成口腔癌。此外常有一些嚼食槟榔者,因为长期局部机械性刺激或加上化学物刺激,长年累月刺激口腔黏膜,最后黏膜变白,嘴巴因黏膜下产生纤维化变硬而失去弹性张不开,也是口腔癌的前期徵候。口腔内黏膜起白色变化者称为白色病变,临床上有十多种病变属此,因此口腔中任何部位有白色变化即应提高警觉,应即找专科医师鉴别诊断,决定是否为癌前期的白斑病或黏膜下纤维化症,以便早期治疗。另外,超过二星期不愈之口腔溃疡亦应注意,因为溃疡形成是口腔癌最早现象之一,常见於唇、颊、舌、�等口腔黏膜,其深浅不一,边缘明显或不规则,底较硬,表面凹凸不平,并有向中心坏死之现象,表面有时流血。除此之外常见口腔黏膜有绒毛样或菜花样之硬块都应注意,甚至口腔黏膜有红色病变、黑色斑或痣都可能是危险的信号。随著口腔癌向下侵犯颚骨,会产生牙齿松动、下唇感觉麻木、流血、产生肿块,甚至病理性骨折等病徵的产生。进一步口腔癌淋巴转移时,常会在颈侧触摸到不动性无痛的肿大淋巴结,此时若再延误治疗,癌细胞最后会转移至肺、肝、骨髓等全身部位,这时已到癌症的末期,药石罔效了。自我检查是一种防癌的好方法,以下即针对各部位口腔癌的临床症状及照著镜子做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加以介绍。(1)脸部的对称性先看脸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表面皮肤及上下颚骨。口腔癌中,某些骨肉瘤初期并不会造成表面口腔黏膜之溃疡,而是造成颚骨的局部性肿大,有时合并有颚骨感觉异常或其上牙齿动摇等症状。在表面皮肤的检查上,先观察颜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块是否比先前变大,或颜色改变。(2)唇下唇之鳞状细胞癌常无痛、生长缓慢,且较少向深层侵犯及远处蔓延。检查时以手将上下唇先后往外翻开,注意这部位每一地方之颜色或某些地方组织有异常情形如溃疡或突起、白斑。长期抽雪茄或烟斗者,其放置部位常与肿瘤位置相关联。(3)牙龈由於牙龈癌常会造成牙龈组织之丧失与齿槽骨之暴露,甚或造成牙齿动摇,因此患者与医师皆须与慢性牙周疾病做正确之鉴别诊断,以免误拔牙齿而造成癌细胞之扩散或贻误治疗时机。一般牙周炎较少造成溃伤及表面坏死,牙龈癌常会疼痛,且刷牙时易造成流血,常以溃疡形式存於附著牙龈上,并易侵犯至其下之齿槽骨,下颚骨比上颚骨发生率高。检查时将唇往外翻,使牙龈部份露出,同时注意颊侧及舌侧,查看颜色是否有异,注意表面是否有肿块、溃疡、出血及不正常之牙齿动摇;由於肿块的产,少数患者最初的主诉是对咬牙较易咬到牙肉,特别在无牙区常如此;另外,牙龈鳞状细胞癌较易对其下颚骨产生侵犯,至下颚管下齿槽神经时会有下唇感觉麻木情形出现。(4)颊黏膜颊部内面是口腔癌好发之部位,表面常呈乳头状或溃疡状,近咬合面处常易被牙齿咬到。起始常以白斑病变存在,癌病变部位有时会痛,但并不显著,有时会有烧灼感。检查时以两手指头开颊部,使此处黏膜露出,此部位平常较易被遮住,因此较不易注意到其变化。(5)舌及口底部位舌部亦是口腔癌常发生之处,且预后很差。舌癌初期常以小溃疡表现,并逐渐向深层及远处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动性,造成吞咽及讲话之困难。舌癌初期常表现疼痛症状,随著病程进展而疼痛加剧,甚至会传导至颈部及耳部。舌癌常发生於舌之侧面,而舌腹面较少。某些疾病由於会导致舌背乳突萎缩,而导致此区易生白斑症及口腔癌机会增高,如严重铁质缺乏,维他命B缺乏,Plummer-Vinson症候群,第三期梅毒及极少部份之扁平苔藓等。由於位於舌下,口底部之口腔癌需仔细检查后才能发现,不过患者常会自觉乾涩感或刺激感。检查时将舌头伸出嘴外左右摆动,查看舌头的活动性,正常情形应很露活,否则应注意舌根或边缘是否长了肿块。然后将舌头卷起查看舌腹面,看左右舌缘,口腔底部组织,还要用手指触摸舌及口腔底部有无突起或变硬。(6)�(亦称口盖,在口腔上方)对抽烟者而言,此处为易发口腔癌之处,起先多以白斑表现,随后再发癌病变;肿瘤本身为乳突状或外生性,而较少扁平或溃疡者。检查时站在镜子前,将头向后倾,口张开即可见到,也就是舌在嘴里往上翘,所接触到的平面即是,注意有无任何粗糙表面或突起之处。(7)颈部两侧由於头颈部有丰富之淋巴网路,因此癌细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之颈部转移,而使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变硬并附著於邻近组织而缺乏可动性。除口腔癌外,中国人最好发之鼻咽癌也常表现此症状。检查时以手触摸颈部两侧看有无硬块,包括颈部各区之淋巴结群。不过需注意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齿源性感染、肺结核或小孩,也常会发现颈部淋巴结之发炎肿大,故需做鉴别诊断。以上照著所指示的各项部位循序检查,发现有以下各情形时即应提高警觉, 并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或切片及病理学检查。【1】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变白、红、褐或黑,且不能抹去。【2】溃疡超过二周以上仍未痊愈的口腔黏膜溃疡就应考虑作活体组织切片检查。【3】硬块口腔内外或颈部不明原因之肿块。(五)结语虽然自我检查,及早发现是治癌的良策,不过预防才真正是治癌的最上上之策。远离各种危险因子如槟榔、菸、酒、过多的阳光、不良的口腔保健或有问题的补缀假牙、强度的刺激性或烫热性食物,并定期做口腔检查,则相信必能使你远离口腔癌,永保口腔的卫生与健康。

你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的专家介绍口腔癌的治疗方法如下: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是口腔癌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口腔癌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且放射治疗一般主要是适用于一些不同进行手术治疗的或者是治疗后又发生局部复发的口腔癌患者。而且也可以在手术前进行治疗,有效的控制原发病灶的生长,并且可以缩小肿瘤的体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化学疗法一般采用化学疗法治疗口腔癌主要是作为一种术后的辅助治疗,而且主要是对于一些因手术无法切除干净而残留的癌细胞及细微的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以防止术后有复发的现象。化疗治疗口腔癌,在清除患者体内微小癌细胞的同时,还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口腔筒照射通常采用口腔筒照射治疗,主要是针对于一些病灶比较浅的,而且暴露在外表以及能够保持在照射位置的细小病灶,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而口腔筒照射其实是一种加量照射技术,一般是主要是采用电子束照射和千伏X线进行对癌细胞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后期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DC-CIK生物免疫疗法DC-CIK生物免疫疗法疗法,能避免肿瘤细胞复发和转移,并且没有副作用,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DC-CIK生物免疫疗法是21世纪唯一攻克肿瘤的方向,是肿瘤治疗第四模式,生物治疗联合常规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会更好。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论文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偶有吞咽食物哽噎,停滞或异物感,胸骨后闷胀或疼痛。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严重时反吐食物。晚期可出现相应外侵表现:持续而严重的胸背痛、刺激性咳嗽、进食呛咳及肺部感染、声音嘶哑。实验室检查1.食管吞钡造影:早期无典型表现。中晚期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病变段食管僵硬,严重狭窄时,近端食管扩张。2.细胞学检查:食管拉网采集细胞检查,常用于普查,对早期诊断有意义,分段拉网尚可定位。3.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内镜是诊断食管癌最直接的方法,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超声内镜是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周围器官受累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最准确的诊断手段。

4.放射性核素检查检查:有助于显示肿瘤外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要点:年龄在45岁以上(高发区35岁以上)出现与进食有关的吞咽哽噎或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均应考虑食管癌,进行内镜检查多可确诊。鉴别诊断与之鉴别的疾病有:1.胃食管反流病(GERD):一般病史较长,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可以有吞咽困难,胸痛。内镜检查+组织学活检可明确。2.贲门失弛缓症:多见于青壮年,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时轻时重,呕吐多在进食后20-30分钟内发生,吞钡X线检查见食管扩张,食管蠕动减弱,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3.食管瘢痕狭窄:有吞服腐蚀剂的病史,X线吞钡为不规则的线状狭窄。4.食管良性肿瘤:少见,病史较长,X线检查见食管腔外压迫,粘膜光滑完整。5.食管憩室:较大憩室可有吞咽困难,胸痛,X线检查可资鉴别。以上病症结合内镜、超声内镜、病理等检查鉴别诊断应无困难。进一步检查线钡餐造影检查2.细胞学检查3.内镜检查4.放射性核素检查检查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2.内镜治疗3.手术治疗4.放射治疗5.药物治疗6.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

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 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 【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

题目: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研究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常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开展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多维度协同护理),对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 。经护理后,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从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方面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在各项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结论: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效果,获得患者的高满意度。文章引用:黄文辉. 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研究[J]. 护理学, 2022, 11(3): 416-420.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病人的场所,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常见意识状态为谵妄,患者意识水平发生改变,精神状态波动,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有临床研究表明,上述症状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尤其会对患者的精神层面造成较大的影响,增加患者死亡概率 [1]。随着我国护理理念和手段的不断革新,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当中,其以缓解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为目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在患者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的应用以及健康教育、家属沟通与护理等多方面均展开多维度的护理,在患者的疾病护理、心里护理等诸多方面都展开多维度的干预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与监督中。有鉴于此,本文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间期间开展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的效果。于2021年1月~2022年4月开展本次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年龄上限为76岁,下限为22岁,平均为( ± )岁;发病时间上限为7天,下限为1天,平均为( ± )天。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年龄上限为75岁,下限为22岁,平均为( ± )岁;发病时间上限为7天,下限为1天,平均为( ± )天。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医院ICU收治标准;患者未患有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如合并癌症、精神类疾病等;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排除;凡患有精神认知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本文经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 )。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规定家属探视制度安排,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作息等干预。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对于ICU疾病、并发症情况的认知程度,评估家属的陪护能力和突发应急处理能力,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向患者或其家属做好规章制度说明,做好周到详细的解释工作,建立电话、微信等联系渠道,逐步进行引导和培训,达成一致的目标 [2]。其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护理。患者在ICU治疗期间,身体的疼痛,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等会造成患者心理情绪负面化,紧张、焦虑、消极、绝望等等会不时出现,十分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治疗期间多数情况下是处于昏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与家属勤沟通、多交流,合理安排家属探视的次数和时间,避免发生冲突。积极的向患者家属反映患者的情况,包括病情情况,使用药物、仪器,产生的费用等等。允许家属提出问题,并接受家属提出的合理意见。第三,护理技能护理。在患者刚刚入驻重症监护室初期,在家属探视期间向其演示各种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必要性、目的、作用的讲解,使家属有所了解 [3]。比如擦浴、双下肢按摩、叩背翻身等。第四,健康知识教育。ICU疾病属于危重疾病,病情变化快,程度严重,死亡率高,恢复时间长。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周到的护理服务。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依靠护理人员与看护家属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在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的基础上,向家属详细介绍日常护理要点、干预举措等。在患者行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的SAS与SDS评分进行比较。SAS与SDS对成年人焦虑与抑郁的评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SAS得分在50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0~59分之间为轻度焦虑,60~69分之间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得分在53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3~62分之间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同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护理满意度量表为自制量表包含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四个维度,问卷每个维度满分25分,问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家属越满意,改问卷经过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为,效度为,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收诊治疗危重患者的场所,由于患者的病情特点,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护理要求,常规护理干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4]。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其基础为责任制护理制度,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以及自理能力,家属的看护能力和水平,由护理人员进行引导共同作用于患者的健康护理当中来,能够有效地发挥多维度协同作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充分运用护患沟通、护理技能、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强化对看护家属的教育,注重护患之间的沟通,在目标高度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护理 [5]。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经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临床显著少于对照组,P < 。从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评估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在各项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说明了多维度协同护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多维度协同护理也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扥负性情绪。本文采用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比较简单,相比较国外在重症监护室应用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本文院仍需要加强理论、资金、人员的投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综上所述,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家属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肝癌的外科诊断与治疗论文

你还活着吗?如果还活着告诉下我你是怎么治疗的?我爸也患了肝癌,我要帮他治疗。

1.高温碘油热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6月第10卷第3期174-1772.高温碘油热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12月第9卷第6期375-3763. 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发表在《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年第5卷第18期40-424.肝癌所致恶性布-加综合症发表在《中华国际医药杂志》2003年第2卷第3期172-1745.顽固性肝性腹水的介入治疗即将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6.门静脉穿刺造影改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月6期403-4067.介入开通术治疗门静脉血栓性狭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12月。研究方向: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热灌注介入治疗、冷极射频治疗、体内ý刀治疗等)及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 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肝癌门静脉瘤栓双介入治疗。

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吴伯文 徐爱民 潘泽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年12月第23卷第12期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我国对肝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手术切除的疗效有了显著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肝癌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其中小肝癌达%。但由于多数肝癌的发现均较晚或早期即有肝内播散;肝癌病人多伴较重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年龄或其他疾病的限制等,使临床肝癌有手术切除条件的不足25%,并且肝癌术后复发率也很高,对于上述这些失去手术机会或已无根治性切除条件的病人,目前临床采用以介入为主的多种非手术治疗的综合疗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疗效,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重要手段。介入疗法是这些非手术疗法中疗效最显著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肝癌介入疗法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采用的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性介入疗法和超声介入疗法,现将目前临床常用的介入疗法综合介绍如下。1、肝癌的放射性介入疗法放射性介入疗法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主要方法是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这一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采用,疗效肯定,成为不能根治切除的肝癌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肝癌的血供95%—99来自肝动脉系统,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可达全身的100—400倍,增强抗肿瘤效应,而全身毒性作用明显减少;栓塞剂可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坏死,进而纤维化、缩小,有助于二期切除肿瘤;肿瘤局部坏死液化也有助于缓解肿瘤性疼痛;有研究表明,TACE也有助于刺激机体免疫效应,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有以下几点。(1)不能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无肝功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2)肿瘤占全肝<70%;(3)术前应用可使肝肿瘤缩小后二期切除;(4)控制肿瘤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5)肝癌切除后预防性治疗。禁忌证:(1)肝功能损害,血清总胆红素及谷草或谷丙转氨酶>正常2倍,中等量腹水;(2)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有出血倾向,WBC≤×109,血小板≤50×109;(3)门静脉癌栓广泛(左、右支)或主干阻塞(但可做TAI);(4)显著的门静脉高压或近期内有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肝肿瘤占全肝70%以上(若肝功能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6)肝内或肝外广泛转移;(7)全身状况差或其他器官如心、脑、肺、肾等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常用的肝动脉灌注药物有5-FU,顺铂、卡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等选其中2、3种联合应用。常用栓塞药物有碘油、明胶海绵,各种材料(包括药物,放射同位素)的微球等。放射介入治疗的并发症TACE术后常见的反应有恶心、呕吐,肝区剧痛,食欲不振,发热等,偶有胆囊炎甚至胆囊坏疽,腹膜炎;胃粘膜糜烂,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及肝或肾功能衰竭等,应严加防范。放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存在争议的问题经过多年大量病例的治疗实践,国内外文献公认TACE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999)报道TACE14000余例次,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7%,17-22%,6-13%。经TACE治疗后肿瘤缩小并获得二期切除约占TACE总例数的-%,二期切除者5年生存率与小肝癌切除者相近。有少数病例经多次TACE和综合疗法治疗后肿瘤缩小、消失,有的至今已生存10-20年以上,达到了治愈的疗效。 TACE疗法目前还存在许多缺点和难点影响其疗效。(1)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治疗问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可达-%,对这类病人如放弃治疗,其生存期仅有3-6个月,因此目前对门静脉分支癌栓的病例行TACE是国内外文献中的一致共识。对于门静脉主干有癌栓是否宜做TACE治疗,目前有不同意见,国内相当多的作者持否定意见。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10000余例TACE治疗的观察、研究,门静脉主干癌栓一般并不会使门静脉血供完全阻断,即使完全阻断,周围也已形成许多迂曲的小静脉进肝,这些侧支循环在TACE术后仍可维持肝血供。Ralls发现即使同一病人,门静脉的向肝血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当肝动脉血流被阻断时,门静脉离肝血流会变为向肝血流以满足肝脏供血的需要;此外肝脏还可从门静脉血中提取高比率的氧以提高对门静脉循环的更有效利用,这些都说明肝脏具有防范缺血坏死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肝功能良好的门静脉癌栓病人,一般能够安全渡过TACE术后的危险。也有人提出经门静脉穿刺注射IL-2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可提高病人的疗效。(2)对于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术前是否行TACE,目前存在不同意见。多数作者认为,可一期根治性切除的肝癌,不作术前TACE,特别是直径<5cm的单个肿瘤。对较大肿瘤(>10cm)无包膜,边界不清,又贴近肝内大血管;周边有子灶或多结节的肝癌,这样的肿瘤难以做到根治性切除,相反,经手术刺激后极易在短期内复发并且较术前增长扩散的更快,也会促发肝外转移,对此类肿瘤宜术前行TACE,若肿瘤明显缩小,周边子灶坏死,肿瘤周边形成炎性包膜,使边界变得清楚,可再行二期切除,其5年生存率达,疗效近似于小肝癌切除,远较一期姑息性切除为好。若经TACE治疗后,肿瘤并未缩小,仍未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条件,我们认为继续做综合性地非手术治疗仍比勉强行姑息手术切除的生存期要长。(3)肝癌切除术后有选择性的行预防性TACE是提高肝癌疗效的重要手段。术后行TACE其主要作用是经DSA证实有无术后残存微小癌灶并可进一步杀灭。有报道对高危复发病例(肿瘤无包膜,有卫星结节,未达到根治切除标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高指数或p53表达强阳性)术后辅加TACE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提示,术后TACE组和单纯根治性切除组相比,前组肝内复发率从%降至%,4年生存率从%提高到%,提高了疗效。(4)影响TACE疗效的因素。近年有学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认为,TACE确有杀灭肿瘤,提高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一面,但有相当多的病例也显示了该疗法的局限性,甚至表现出疗效更差的一面。研究表明经TACE治疗后,虽有73%的肝癌病人50%以上的肿瘤组织出现坏死,但仅有5%是完全坏死,而残存的癌细胞会具有或产生更强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如有的病例TACE后短期内,病人肝内出现多处或弥漫性播散灶,有的出现肺内多发转移灶等。此外肝癌结节周围区域及包膜为门静脉供血,TACE后,肿瘤周边或包膜下常有存活的癌细胞,加之周围侧支血供很快建立,残留癌组织很快增殖;肝癌病人多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TACE术后,绝大多数病人出现肝功能损害,其中有的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多次TACE治疗后,会导致肝萎缩和严重肝功能失代偿,进而更加剧了病情的恶化。也有报道认为TACE不能阻止经门静脉癌栓导致的肝内转移并使药物栓塞不完全甚至促进肝内播散转移等;此外,肿瘤大小,肿瘤的血供以及肝功能状况等均是影响TACE疗效的因素。 如何进一步提高TACE的疗效鉴于上述影响TACE疗效的诸多因素,目前临床除改进操作方法外,多采用以TACE为主的综合疗法以提高疗效。如采用微导丝精细超选插入荷瘤肝段乃至肝亚段或末梢的肿瘤供养动脉,使肿瘤在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下,大剂量栓塞剂最大程度栓塞血管,可使肿瘤完全坏死;若存在肿瘤血管的动脉-门静脉瘘,栓塞剂又可进入门静脉支内,使荷瘤动脉、门静脉支的供血被阻断,导致肿瘤完全坏死,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肝组织;此外重视对寄生血管的处理等都是提高TACE疗效的措施。近年国内有报道TACE经肝动脉置管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在化疗栓塞基础上加内照射治疗肝癌,3、5年生存率提高到74%和56%。自Kan等提出肝癌存在双重供血后,临床研究行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化疗的报道增多。有报道肝动脉及门静脉双化疗加瘤内注射碘油、乙醇治疗肝癌,治疗后2年生存率可从21%提高至%。也有研究采用球囊导管暂时阻断瘤段肝静脉,同时行超选择性TACE,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但这一新技术开展时间短,病例少,尚难评价。此外,大剂量碘油栓塞法,高温碘油热栓塞或加入中药(华蟾素、喜树硷等)TACE疗法,或TACE后结合放疗、无水乙醇注射、微波固化或射频消融等联合疗法,同时结合免疫,中药等进行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对肝癌的疗效。2、肝癌的超声介入疗法由于各种原因,如肝功能异常,其他严重疾病影响,肿瘤部位、大小等因素,暂不能采用手术治疗的肝癌,可在B超引导下,对肝癌行局部治疗,包括瘤内药物注射、微波固化、射频消融、氩氦刀局部冷冻等,近年该疗法国内外开展较多,进展很快。 经皮穿刺瘤内药物注射注射药物包括无水乙醇、醋酸、高热蒸馏水或盐水等,其中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癌,方法简便、安全、适应证广、疗效好等受到临床重视,应用最普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总结2000例肝癌病人,31000次PEI治疗,肿瘤坏死缩小率可达%,肿瘤直径<3cm的2、3、5年生存率达85%、80%和55%,疗效不亚于手术根治性切除。>5cm者2、3年生存率也达到%和15%,延长了病人生存期;作者认为如能联合TACE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15-50%的醋酸瘤内注射,较PEI有更强的组织渗透力,浸润范围更大,对瘤组织破坏比PEI大1倍以上,其注射药量及次数比PEI减少。Dodd等研究报道,醋酸治疗小肝癌,3、5年生存率可达79%和49%,完全可取代手术切除。近年,高温蒸馏水(PHDI)或盐水瘤内注射疗法国内外也始有报道,疗效与PEI相仿,但其副反应极少,安全性高。有报道经PHDI治疗,肿瘤坏死率达%(56/69),认为对直径≤6cm的肝癌疗效优于PEI。然而,由于注射量大,瘤内压力高,能否引起肿瘤扩散等并发症及疗效如何,尚待大宗病例观察。 射频消融(RF)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技术,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疗效较肯定。Rossi等报道39例癌结节直径<4cm的小肝癌和11例转移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前者中位生存期44个月,在平均约个月的随访中,局部复发率<10%。该组原发性肝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68%、40%。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1)报道100例肝癌经RF治疗,63例<5cm的肝癌治疗后总有效率达%,瘤体完全凝固坏死率达%,其中59例生存1年以上(仍随访中)。认为RF对小肝癌治疗可达到与手术根治切除同样的疗效。国内另一组报道也认为RF对直径≤3cm的肝癌,其组织坏死率可达90-100%,疗效好,延长生存期。此疗法适用于肝功能差、年老或不宜手术治疗;或肿瘤位于肝中央,肝门区;或手术困难的复发性肝癌(<5cm,尤其是<3cm)的病例;无手术指征的大肝癌也可试用,配合TACE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虽然+,疗法有安全、适应证广、疗效可靠等优点,但也应注意穿刺出血、脓肿形成、邻近脏器损伤、穿孔等并发症,对有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肿块巨大,与胆道关系密切的肿瘤应视为禁忌。 微波固化(MCT)治疗通过微波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加温至50℃以上,致瘤组织凝固坏死。此疗法国内外已经应用多年,取得显著疗效。SATO报道应用MCT治疗19例不能切除的肝癌(直径5-9cm),31个病灶中,28例完全消融获得根治,2例长期存活,10例无瘤生存10-64个月,3例带瘤生存17-22个月,疗效满意。国内一组报道27例直径<3cm的44个肝癌结节,经MCT治疗后,肿瘤完全消融率%,1、2、3年生存率为%、%和%,显示MCT对肿瘤的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因肝硬化重,肝功能异常,或肿瘤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大或要切除大块肝组织的小肝癌,MCT无疑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疗效好的方法。也有报道此疗法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出血,周围脏器特别是胆道等损伤等并发症,应注意适应证选择和细致的操作。 氩氦刀靶向冷冻损毁术冷冻技术治疗肝癌,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获得一定疗效。氩氦刀冷冻损毁术是近年临床开展的冷冻治疗新技术,氩氦刀通过4或8个能单独或组合应用的热绝缘超导刀,插入肝肿瘤组织内,由于超导刀为中空,当输出高压氩气,藉氩气在刀尖急速膨胀作用,使刀尖区域在1min内降温至-140℃,肿瘤组织呈冰球状,冷冻15-20min,肿瘤低温坏死。理想的治疗是,B超下可见冰球超过肿瘤范围1cm以上。冷冻结束后开启氦气加温系统,使刀尖温度回升,病变区在数分钟内解冻并升至20-45℃,化冻过程冰球膨胀爆裂,对瘤组织也能造成严重损伤,然后再重复以上循环。这一疗法适应证是:(1)病人一般状况好,无其它重要疾病;(2)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Child A或B;(3)3个以内肿瘤,肿瘤直径<5cm;(4)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行手术或其它疗法疗效差的病人。对于较大肿瘤可以逐次试用多根超导刀,或术中多点穿刺治疗,术后与TACE等治疗结合仍能获得好的疗效。开腹行氩氦刀治疗时,因在直视下操作,可采用5-8cm大直径超导刀,多点穿刺,对半肝以内较大肿瘤也可采用此疗法。国外作者报道转移性肝癌行冷冻治疗较多,国外作者报道123例肝转移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44%,5年无瘤生存率为30%,10年生存率19%,疗效显著。对于>5cm的大肝癌,配合TACE治疗仍有相当的治愈率,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作者研究,病人术后CD3+、CA4+、CD8+及NK细胞等多种免疫指标均有明显上升,提示该治疗可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效应。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氩氦刀治疗31例肝癌(原发21例,转移10例),肝癌直径≤5cm,治疗后AFP转阴率达80%,CT、MRI复查示肿瘤完全坏死率为%。由于该疗法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常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国内逐渐开展这一新技术。并发症有针道或肝包膜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邻近器官损伤,血红蛋白尿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等。对较大肿瘤的治疗,术中需输液加温或铺电热毯加温,防止冷休克;术后行碱化尿液、利尿等保护肾脏等治疗。 如何上传文件??

宫颈癌诊断治疗与进展论文

近几年来,鉴于孕妇对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特殊要求,妇产科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也更加重要。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妇产科学术论文篇一 妇产科常见麻醉处理 【摘 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也在逐渐提高。在现代的医疗过程中,麻醉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减轻手术中患者的痛感,而更多地被应用在了其他科室的临床治疗中。近几年来,鉴于孕妇对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特殊要求,妇产科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也更加重要。本文就以妇产科的麻醉问题为例,研究常见的麻醉处理,并 总结 对其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妇产科;麻醉 方法 ;常见处理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临产孕妇的身体状况均比较良好且比较年轻,理论上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危险,但是临产孕妇依然属于妇产科中的高危人群。由于分娩的痛感非常强烈,因此大部分产妇都认为宫缩痛是无法忍受的。如果疼痛剧烈,就会导致产妇的心情焦虑、恐惧、紧张甚至进食量降低,最终导致胎儿有所不良反应,还有部分孕妇因为担心宫缩疼痛剧烈,要求进行剖宫产。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那么在麻醉围术期,出现危机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作为麻醉医生,应该充分认识麻醉,并对患者进行妥善的运用和急救[1]。 1 选择最佳方式进行麻醉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妇科手术都会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而近些年来,为了保证孕妇的腹肌或者阴道更加松弛,那么改为采用脊麻――硬膜外的联合麻醉方式,且这种麻醉方式在临床上的效果比较满意。硬膜外的麻醉方式一般采用两点穿刺进行,如下:由T12-L1之间的间隙中刺入,导管随之置入,要保证其方向为向头端;对另一点进行穿刺,其位置在L3-L4之间,置入导管时需要注意其应该向尾侧,麻醉时还需将平面保持在T6-S4之间;另外,对患者进行经阴道手术时,可以从L2-L3处进行穿刺,将平面保持在T12-S4之间即可;如果手术需要腰硬联合的麻醉方式,那么穿刺点就变为L2-L3间隙中,且控制麻醉平面于T5-S4之间。 如果患者由于身体状况无法进行椎管内麻醉或者需要根治宫颈癌扩大病症,包括体质较差的患者,都可以选用全身麻醉,随后进行手术。 2 妇产科的麻醉用药 妇产科对孕妇的麻醉与孕妇本人和胎儿都有莫大的关系,必须保证两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对孕妇进行麻醉时,子宫收缩、对胎儿的副作用都需要考虑在内。 麻药的胎盘通透性 第一,麻药在进入孕妇体内后会被动扩散直至通过胎盘屏障,其通透性与麻药的扩散系数成正比。第二,大部分镇痛药和镇定剂都具有一下特性:离解度较低、分子量较低、蛋白结合率较低、脂溶性较高等,这些特性决定了麻醉剂通透性较强。第三,一般而言,肌肉松弛药剂水溶性较强,且分子量较高,所以类似这些药剂很难通透胎盘屏障。第四,如果孕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那么容易对胎盘的毛细血管屏障产生损伤,麻醉药物就更容易进入胎盘屏障[2]。 一般性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阻滞法属于常见的麻醉方法,常用于剖宫产手术中,该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太大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代偿余地。 腰部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也称CSE,该麻醉方法的优势是:麻醉效果立竿见影,患者肌肉松弛比较到位且麻醉所用药量很少,同时还能将麻醉时间延长至任意一点;该方法对硬脊膜基本没有损伤,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外流的脑脊液量,患者在术后就不会有过于明显的头痛症状。 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麻醉,比较其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数据水平,可知第2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项目和第1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如表1所示。 3 较常见的妇科手术麻醉处理 卵巢囊肿切除术 该手术可将硬膜外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而如果患者肝功能损伤或者体质较差,可对其进行全麻后再进行手术。 患者如果伴有巨大的囊肿,囊肿会对腹腔器官造成挤压,如果囊肿较严重,那么膈肌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对肺部产生压迫,导致患者通气不畅;囊肿还会对静脉腔造成压迫,使得回心血量减少,并且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后,患者采取卧位或仰位时可能出现低血压综合征。同时,腔静脉压的升高也会导致硬膜外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尤其是对其进行硬膜外穿刺时,应该时刻关注出血情况,如果患者出血较多,那么应该改用 其它 方式进行麻醉。 如果患者的囊腔中含有较多的液体,应该对其进行缓慢的放液以免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同时为患者及时补充体内液体,从而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在输液时,由于上肢静脉的进入后的循环要优于下肢静脉进入,因此一般选择上肢静脉输液,若在上述过程中,患者体内液体损失过多,那么就需要CVP进行指导,从而继续补液。 刮宫术 以往的旧式刮宫术并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民的价值观也在提升,目前很多患者都提出了无痛手术的要求。那么对这些患者进行麻醉时,一般都采用静脉麻醉下行手术,如果为了使患者麻醉效果更好,就可以采用半剂氟芬合剂进行静脉注射,但是在手术中必须对患者做好监测,时刻准备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低氧血症,那么应该及时对其进行供氧抢救。 4 小结 在妇产科的常见麻醉处理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对孕妇进行手术前,禁止使用阿托品,以免产妇和胎儿的心率提高,耗氧量增多;第二,由于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对产妇进行检测时,应该更加注重凝血功能的检查;第三,麻醉前预先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可以及时应对术中的紧急状况;第四,在对患者的局部麻醉时,为了避免产妇脊髓附近的血管收缩,那么不应合并肾上腺素麻醉,否则在手术中还会出现低血压引起的脊髓神经缺血损伤[4]。综上所述,只有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并降低并发症率,才算是优秀的妇产科麻醉处理。 参考文献: [1] 彭科,李文静.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J].重庆医学,2013(10):21148-1150 [2] 林琴,谌永毅.PACU实施麻醉整体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3(02):154-157 [3] 胡彦艳,黄爱兰.广西巴马小型猪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的麻醉管理 [J].广西医学,2013(03):289-291 [4] 杨旭刚.轻密度与重密度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2):287-288 妇产科学术论文篇二 妇产科疾病的防治 【摘要】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 经验 ,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374-01 前言: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各种严重的妇科病不仅伤害女性本人,还影响家庭和谐,关系到两代人的素质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人口的质量;另一方面,身体的难言之隐,让很多的女性朋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我们不仅要为广大妇女创造一个有效的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进行深入广泛的 健康知识 教育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对妇科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产前抑郁的防治 据统计,妊娠期的妇女有20%左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前抑郁症,由此可见,做好产前抑郁的防治工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患有产前抑郁的人群,不仅自身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不适,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使孕期妇女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导致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情况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其病情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防治 措施 。同时,还要结合目前掌握的医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纠正病人对于分娩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避免妊娠期妇女在一些不正确的无医学依据的猜测和臆想中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另外,对于一些怀有惧怕和紧张心理的妊娠期妇女,要进行相关的医疗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在现代医学水平下的妊娠和分娩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对于一些对胎儿性别存在顾虑的孕妇和家属,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耐心的劝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各种方法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症的防治时,要充分地考虑其身心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切忌给患者施压。 2 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剖腹产手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切口脂肪易出现液化现象, 脂肪液化后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手术切口部位的敷料变黄,并且有液体渗出。手术切口的脂肪出现液化现象不仅会导致切口愈合缓慢,还会影响皮下组织的恢复。切口脂肪液化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切口部位皮肤下陷,并凝结出淡黄色脂滴。但是一般不会导致切口坏死,只会伴随肿痛和压痛的现象。在将切口渗出液取样进行检验后,发现其中的细菌呈现阴性。对于该类妇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对切口渗液现象,要首先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感染源的入侵。然后对液化的切口部位进行挤压, 一般情况下频率为2次/d,在挤压的过程中要尽量地排尽已经液化的脂肪,并在操作后用碘伏纱布将伤口覆盖。对于切口液化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红外线理疗进行辅助治疗,频率同样为2 次/d。如果治疗后,切口仍然持续产生黄色渗液,就应该及时的拆除该切口处的缝线, 并用浓度为9%的生理盐水对切口部位进行彻底冲洗,再加压包扎,同时辅以消炎类抗生素进行口服。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量较大,则应每日对切口进行换药清洁。在采用了以上方法后,切口渗液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渗液彻底排出。 3 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的防治 所谓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就是指在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均无效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判断难治性大出血的标准是,患者在术后有>1500 mL 的出血量,或者阴部出血量>1000 mL。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难治性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动脉结扎止血法。就是通过结扎降低患者的动脉内压,减缓体内血流速度,以达到使血流速度小于血栓形成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血栓止血。其次,血管造影并行TAE 治疗法。就是在患者出现难治性大出血时,及时地采用血管造影方式,了解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原因和出血范围,再通过TAE 治疗法进行止血。TAE治疗法的具 体操 作原理就是在了解患者出血位置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出血带进行股动脉插管,从而改善术后形成的粘连现象,达到止血的效果。TAE 治疗法的最主要的应用优势就是无疼痛感,并且可以根据患者出血的情况进行多次治疗。 4 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妇产科疾病,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且,近些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力度。采用常规的手术和化疗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治疗上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患者在经受了长期的化疗和放疗后,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严重降低。另外,常规治疗法还会损害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危害肝功能。所以,常规治疗法虽然对于控制病情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不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佳方式。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采用中医联合疗法,可以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 结语 全国妇科疾病防治工程旨在推动我国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方针政策,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让广大女性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通过健康讲座、有奖征文、免费普查、健康救助、学术交流、手术援助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女性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倡导妇科疾病科学、规范诊疗,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妇女健康保健知识,从而为降低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湘源.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5(10):767-768. [2]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3] 杨秀玉.血管性介入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1):6-7.

.....我也有兴趣知道,不过ls的是通讯嘛,没有详细介绍的。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骨。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为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白带可为米汤样或粉红色,且有恶臭;阴道出血开始于性交后、排便后或妇科检查后,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更应注意。【诊断】对宫颈癌或可疑宫颈癌患者,应先作内窥镜检查,再作指检、阴道指诊、阴道腹壁双合诊和直肠、阴道、腹壁三合诊,这样可了解病变区的硬度、弹性,可确定宫旁浸润的情况和范围。阴道镜及阴道显微镜可作活检,以提高诊断率。阴道刮片阴道细胞学涂片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作Hcd1ca17;CTH、Hcd1ca12;B超H、同位素检查等协助确定侵犯范围。【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中晚期子宫颈癌主要采取放射治疗或放射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预防】为预防宫颈癌,下列人群每隔2~3年应作一次妇科防癌检查:18岁以前性交、结婚者;性生活紊乱,性交频繁以及性病患者;早婚多次生育者;有宫颈炎症和糜烂者;性交后阴道出血,绝经以后阴道有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者;45岁以上,没有任何症状者,也应定期作常规检查。自我预防宫颈癌的方法有:①不淫乱。②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避免对子宫颈的损伤。③注意卫生,保持下身清洁。④男子包皮过长应作环切,经常用水清除包皮垢,保持阴部清洁。⑤如因其他原因作子宫切除者,术前应作子宫刮片检查。⑥积极治疗慢性炎症,处理癌前病变。另外,预防宫颈癌要忌食烟酒,避免生冷、油腻食品。关于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近年来还发现子宫颈癌与性交而传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关系,如:①人类疤疹病毒Ⅱ型 (HSV — 2) ,因 HSV — 2 抗体检查在浸润性宫颈癌的病人中 80 %~ 100 %阳性;②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对各类宫颈癌组织进行 HPV 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提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 HPV 感染有关;③人类巨细胞病毒 (CMV) 。国内外均有报道,子宫颈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 CMV 抗体滴度均高;动物实验证明 CMV - DNA 具有恶性转化能力。因此,病毒感染成为近年来研究宫颈癌发病原因的重要课题之一。2、 病因学1)、婚姻因素 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为已婚妇女。首次性生活过早及性伴侣过多均与宫颈癌关系密切。性伙伴越多,其宫颈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越高,在娼妓中其发病率为正常人的4倍。因此,性生活及婚姻与宫颈癌关系密切。2)、生育因素 初产年龄早,宫颈癌发病率高。3)、病原体因素 多种病原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尤其是人乳头状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4)、其他因素 一些研究认为阴茎包皮垢、阴道滴虫感染、梅毒、淋病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3、播散与转移转移途径:由于宫颈上皮层缺乏淋巴管及血管,基底膜是组织学屏障,能阻止癌细胞的浸润,故原位癌不发生转移,原位癌转变为浸润癌时,癌可扩散,主要转移途径为:1)直接蔓延:向阴道蔓延,宫颈外生性癌灶常向下蔓延,首先浸润阴道穹窿,再向阴道中、下段扩展,宫颈管内的病灶则使颈管扩张、增粗、变硬,并向上蔓延累及宫腔,穿透宫壁,发生腹腔扩散。向宫旁组织蔓延侵犯双侧主韧带及骶韧带,整个盆腔可形成坚硬的癌灶,呈"冰冻骨盆"。癌浸润宫旁亦可压迫一或双侧输尿管,导致输尿管阻塞。向膀胱、直肠侵犯时,可引起血尿,"里急后重"感等。2)淋巴道转移:宫颈癌向间质浸润可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流达邻近淋巴结,在淋巴管内扩散。其转移途径:①宫颈癌灶基底淋巴管→宫旁淋巴结一闭孔区淋巴结→髂内、外区淋巴结→髂总区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②宫颈癌灶淋巴管→骶前区淋巴结→主动脉下淋巴结。3)血道转移:出现于晚期或分化差的患者,可扩散到肺、肝、肾、骨、脑、皮肤等部位。4、专家浅谈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是南非,其次在亚洲,我国发病率每年新增发病数超过 13 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 73 - 93 %。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筛查工作不完善,女性对宫颈疾病的忽视,致使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 6 倍。全世界每年有 50 万新发病例,中国就占了 1 / 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使原本多发于 50 岁左右的女性宫颈癌,如今也盯上了年轻女性。临床分期0 期:原位癌,癌只限于宫颈上皮并没有局部侵润。I 期:癌只限于子宫颈(不考虑宫体是否受侵)II 期:癌瘤超出宫颈,但浸润未达盆腔壁,癌瘤已累及阴道,但未达到下三分之一。III 期:癌瘤浸润已达盆腔壁,直肠检查时与盆壁间无间隙;肿瘤累及阴道下三分之一;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属Ⅲ期,除外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IV 期:癌瘤传播已超出真骨盆,或临床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筛查工作尚不完善,因此宫颈癌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据北京友谊医院有关专家对上万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筛查结果显示,发现异常607例,最后确诊宫颈癌前病变345例,宫颈癌9例。宫颈癌前病变最年轻者23岁,宫颈癌患者年龄分布在34-48岁,其中40岁以下者占33.3%,40-48岁者占66.6%,宫颈癌已严重威胁到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由于年轻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频率均较高,故更易以性交出血为首发症状。此外,白带增多也为宫颈癌常见症状,约80%的宫颈癌患者有此症状。经临床追踪观察显示,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如能落实防治措施,宫颈癌的治愈率很高。早期多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见宫颈光滑,尤其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表现为大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组织破溃,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常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了疾病末期,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宫颈癌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有接触性出血者,需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三合诊检查,并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碘试验、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阴道镜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检查。确诊宫颈癌后,应 根据具体情况,做胸部X线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其临床分期。5、难点与对策目前治疗子宫颈癌的单一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手术治疗虽然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多数早期患者 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如手术中残留少量癌组织,尤其是存在于宫颈周围或转移至远处的亚临床病灶,可造成术后的局部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此外,手术时亦有可能造成局部癌细胞种植及血行或淋巴播散,故有可能引起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也可因某些原因使治疗效果不理想,如:部分肿瘤或盆腔淋巴结在放射治疗时被遗漏或照射剂量不够;某些病理类型的癌组织对放射线不敏感;放射治疗前已存在亚临床远处转移灶;因严重的放射反应,如膀胱、直肠等脏器的严重反应,致使放射治疗终止或无法达到根治剂量。难点之一:如何提高子宫颈癌的治愈率1)、 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子宫颈癌手术前放射:子宫颈癌术前放射可以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这是近40年来子宫颈癌治疗的重要进展。2)、 手术与抗癌药物的综合治疗 子宫颈癌术后死亡的原因,多为癌的复发和转移。复发是由于手术不彻底,癌细胞残留在原发部位,以后发展为能检出的肿瘤。转移则是手术前或术时癌细胞已离开原发灶,通过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迁移至其他部位种植。3)、 放射治疗与抗癌药物的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段,而且放疗技术也不断提高,但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一样,是一个局部性的治疗,癌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题。难点之二:如何提高子宫颈癌的远期疗效西医治疗宫颈癌,确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原位癌及早期病例有的可以根治。但在中、晚期病例,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如果以中医药配合治疗,则可大大提高疗效。1)、 中医药配合手术 单纯中医药治疗后,有些深部及颈管的残存癌细胞,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从一些中药治疗后的手术切除标本中,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作用。2)、 中医药与放疗结合3)、 中医药与化疗结合 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如病期较晚或瘤体较大,可以配合用化疗药物局部注射、静脉注射或动脉插管灌注,可以提高疗效及手术切除率6、经验与体会1).了解子宫颈癌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倡晚婚、计划生育、积极防治子宫颈炎等妇女疾病、坚持肿瘤普查工作,就能大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由于肿瘤普查能够早期发现癌前期病变和原位癌,经有效治疗使治愈率大大提高,从而对减少子宫颈浸润和晚期癌起到很大的作用。2).中医中药对于宫颈癌有着较好的作用,尤其对早期子宫颈癌以中药局部用药为主和辨证施治法内服中药为辅进行治疗。3).即使是子宫颈晚期癌,亦可应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发病因素、体质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受外界环境变化等采取扶正与祛邪、攻与补、治标与治本结合等措施,能使子宫颈癌患者症状减轻,延年益寿。4).宫颈癌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体内、体外放疗对人体的损害比较严重,不少病人因放疗反应而终止治疗。因此,许多单位在进行放疔时,应用中药配合治疗,减轻副反应,且可能对放疗有增敏作用,因此不仅能顺利完成治疗,而且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率。不要害怕!到正规医院去看看

宫颈原位癌2007-05-21 11:08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一 发病情况和高危因素(一) 发病情况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发病率有明显的种族和地理差异。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是哥伦比亚,最低的是以色列.我国高发区为湖北五蜂县渔关区,江西靖安县等;低发区为北京,上海等.有农村多于城市,山区多于平原的特点.(二) 高危因素1.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文献报道约95%的宫颈癌患者体内可检出高危型HPV。HPV16主要引起鳞癌,HPV18主要引起腺癌.2.性行为 性生活过早以及性生活紊乱3.婚姻及分娩 早婚、早育、多产及密产4.男性因素 其丈夫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丈夫的前妻有宫颈癌者,发病率赠高。男性生殖器HPV感染与配偶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密切相关。二 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一) 正常宫颈上皮的生理变化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宫颈上皮的组成宫颈管柱状上皮原始鳞-柱交接部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宫颈管柱状上皮在宫颈外口的交接部位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移位的鳞-柱交接部位移行带 :在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区域 移行带区形成过程中,其表面被覆的柱状上皮逐渐被鳞状上皮所替带,替代的机制有两种:(1)鳞状上皮化生 移行带柱状上皮下未分化储备细胞增生,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替代柱状上皮。(2)鳞状上皮化 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基底膜之间,使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被鳞状上皮替代。(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 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被不同的异型细胞所替代。根据细胞异型程度及上皮累及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1)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Ⅰ 级)——细胞异型性轻,异型细胞仅占上皮层的下1/3。(2)中度不典型增生 (CIN Ⅱ 级)——细胞异型性明显,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2/3。(3)重度不典型增生 (CIN Ⅲ 级)——细胞异型性显著,异型细胞几乎累及或全部累及上皮层。2.宫颈原位癌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相;基本特点是癌细胞仅限于上皮内,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异型细胞可沿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使腺体原有的柱状上皮细胞被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所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仍保持完整。(三) 宫颈浸润癌1.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的90%—95%(1)镜下早期浸润癌:镜下发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锯齿状穿过基底膜伴间质浸润,但深度<5mm, 宽度<7mm。(2)浸润癌:癌灶浸润间质的范围已超出可测量的早期浸润癌标准,呈网状或团块状浸润间质。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为3级:Ⅰ级,即角化性大细胞型,分化较好,可见癌珠,核分裂相<2 / HP.Ⅱ级,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中度分化,达宫颈上皮中层分化程度,无角化现象,核分裂相2~4 / HPⅢ级,即小细胞型,相当于宫颈上皮底层未分化细胞,核分裂相>4/HP。2.腺癌:占5%—10%,来源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外观与鳞癌不能区别。显微镜下有三种类型:(1)粘液腺癌:来自于宫颈粘膜柱状粘液细胞,最常见。(2)宫颈恶性腺瘤(又称偏差极小的腺癌)(3)腺鳞癌:来源于宫颈粘膜柱状细胞,较少见。三 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极少见。(一)直接蔓延向上 宫腔、宫颈管内的病灶向下 阴道壁外生型病灶病灶浸润 向两侧 主韧带、阴道旁组织、骨盆壁向前 膀胱向后 直肠(二)淋巴转移一级转移组:宫旁、闭孔、髂内、髂外淋巴结组。二级转移组:髂总、腹股沟深、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组.(三) 血行转移 发生于晚期,可到肺、肾和脊椎等。四 临床表现与临床分期(一)症状:早期宫颈癌即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一但出现症状,则表现为:1.阴道出血 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出血,癌灶侵蚀大血管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2.阴道排液 呈白色、血性、稀薄如水或米泔样,有腥臭。若伴感染可以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3. 晚期癌症状 疼痛、尿路症状及直肠压迫症状、恶病质。(二) 体征 早期宫颈癌与宫颈炎肉眼无法区别,晚期根据不同类型,局部体征不同:外生型,宫颈上有息肉状、乳突状、菜花状赘生物,质脆,触之易出血。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宫颈膨大如桶状,宫颈表面光滑或有浅表溃疡。溃疡型,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外观宫颈呈空洞状,覆有灰白色坏死组织,有恶臭。妇科检查可扪及宫旁增厚、包块、浸润达盆壁可形成冰冻骨盆五 诊断与鉴别诊断早期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有相似的症状和体征,晚期宫颈癌可能与宫颈结核、宫颈乳头状瘤、宫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有相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做宫颈和宫颈管的活组织检查,经病理确诊。辅助检查方法有: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2.碘试验3.阴道镜检查4.宫颈荧光检查5.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6.宫颈锥切术六、治疗原则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治疗措施。主要方法有手术、放疗及化疗。首先根据检查情况进行临床分期,决定治疗方案:Ⅰ期:病灶局限于宫颈。Ⅱa期:病灶超出宫颈,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无明显宫旁浸润。Ⅱb期:病灶超出宫颈,累及宫旁,但未达盆壁,无明显阴道浸润。Ⅲa期:病灶累及阴道达下1/3。Ⅲb期:病灶浸润宫旁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Ⅳ期:病灶播散超出真骨盆或浸润膀胱粘膜及直肠粘膜。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 按炎症处理,3-6月随访刮片及活检CINⅡ级 电熨、冷冻、激光或宫颈锥切,术后3-6月随访一次。CINⅢ级 全子宫切除术,要求生育者,可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定期随访。2.宫颈浸润癌(1) 手术治疗 (Ⅰa~Ⅱa期患者)Ⅰa1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可保留卵巢。Ⅰa2期:子宫根治术,可保留卵巢。Ⅰb~Ⅱa期: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保留卵巢。(2) 放射治疗 对各期浸润癌均有效,早期病例以腔内放疗为主,体外照射为辅。晚期则以体外照射为主,腔内放疗为辅。腔内放疗用于控制局部病灶,体外照射用以治疗盆腔淋巴结及宫旁组织的病灶。(3) 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4) 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七预后与随访预后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五年生存率Ⅰ期达, Ⅱ期达, Ⅲ期达。晚期主要死因有尿毒症、大出血、感染、恶病质。 随访时间:出院后第一年内,最初1月检查1次,3月后每2~3月检查1次,第2年每3~6月检查1次,第3~5年每半年检查1次,第6年开始每年检查1次。八 预防1.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 卫生教育。2.建立妇女保健网,定期开展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凡30岁以上妇女至妇科门诊就诊者,应常规作宫颈刮片检查。3.积极治疗宫颈中、重度糜烂,及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 索引序列
  • 口咽癌诊断与治疗论文
  • 口腔癌的诊断与治疗论文
  •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论文
  • 肝癌的外科诊断与治疗论文
  • 宫颈癌诊断治疗与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