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眩晕病的中医论文

眩晕病的中医论文

发布时间:

眩晕病的中医论文

中医药治疗眩晕研究进展 张若曈 刘东方 本文从眩晕的病因病机、 中药治疗、 针刺、 穴位埋线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总结出中医在治疗眩晕方面疗法多样,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1 病因病机 眩晕在中 医古籍中 已有论述,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认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 海论》 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指出因虚致眩。 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各有见解, 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 王清任则认为因瘀致眩。 李慧超等[1]认为眩晕之病, 以风、 痰、 瘀错杂者最为多见, 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肝风内 动, 痰阻血瘀, 气机逆乱, 上冲清窍以致眩晕。 郭志华教授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进行总结, 认为该病多与饮食不节, 劳伤太过, 情志不遂, 房劳无度有关, 或因肝阴亏虚不能制约其阳, 或因脾胃亏虚而致气血不足, 或因肾精不足髓海失充 [2] 。 张怀亮教授主张从风论眩, 认为风是导致眩晕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既可外来, 也可内 生,同时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常兼他邪而致眩, 风邪致病最为多见, 是外邪致病的先导 [3] 。 方显明教授则认为眩晕与“肝风”关系密切, 肝的阴阳失衡可致血虚、 携痰湿、致瘀血, 上扰清窍或脉络瘀阻, 血虚无以濡养清窍, 因此在治疗中 提倡 平肝熄风等治法, 巧用“风”药 [4] 。 华荣对临证经验进行总结, 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为肝脾胃失调引起气机升降失常, 或外感邪气导致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调理气机为治疗之关键 [5] 。 若脾胃气虚, 气血无以生化, 脑窍失养也可导致眩晕 [6] 。栗锦迁则认为痰湿为眩晕的最主要病因, 若脾运化失职, 清 阳 不 升, 浊 阴 不 降, 痰 浊 上 蒙 清 窍 则 发 为眩晕 [7] 。 2 中药治疗 2. 1 中药汤剂 历代的医学专著记载了许多关于眩晕的治法方剂, 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何庆勇遵循原方比例, 运用泽泻汤治疗眩晕, 疗效显著 [8] 。 段海辰提倡分型辨证论治眩晕, 因痰致眩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清震汤、泽泻汤加减; 因虚致眩者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脾胃亏虚、气血不足者可用生脉饮合归脾汤加减; 肾精不足者运用杞菊地黄丸加减疗效显著 [9] 。厉启松等 [10] 以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治疗内 耳眩晕取得了较好疗效。 刘朝燕 [11] 选取 74 例眩晕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 37 例眩晕患者, 总有效率达 97. 30% , 说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显著,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临床辨证治疗中, 不但经方得到广泛应用, 自拟方也在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天生等 [12] 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治疗眩晕, 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总有效率达 96. 67% , 结果表明此方治疗眩晕疗效显著, 可广泛用 于临床。 邓振兴等 [13] 观察益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 每次 15 mg, 每日 3 次口 服; 治疗组给予益气定眩方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 98% 、73. 68% , 且治疗组 LDL-C、 血流平均速度较前改善明显, 说明益气定眩方治疗眩晕有较好疗效, 并能降低动脉硬化风险, 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袁兵等 [14] 自拟填精益气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64 例, 治疗后患者双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 眩晕症状缓解,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 2 中药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是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的提取物, 有效成分浓度高,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眩晕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治疗眩晕的中药注射液大部分具有扩张血管、 抗氧化、 降低血黏度、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陈静等 [15] 开展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来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0 例患者, 治疗组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患者的眩晕症状临床控制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黄芪补中益气, 可治气虚、血虚之证。 黄芪可降低血小板黏附, 修复血管弹性, 扩张血管, 具有改善血流速度的功效 [16] 。 葛军等 [17] 将 60 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予参麦注射液治疗, 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 观察发现,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67% , 且无复发, 眩晕症状基本消失, 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也得到有效缓解。 郑素平等 [18] 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 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未发生异常, 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说明该药治疗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醒脑静对神经细胞的凋亡有直接影响, 可清除自由基, 发挥抗氧化作用 来达到治疗效果 [19] 。 董文韬等 [20]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发现, 醒脑静组总有效率95. 56% ,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 眩晕症状评分明显降低, 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因此,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张松青等 [21]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眩晕患者 72 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88. 9% ) 高于对照组(73. 5% ) , 并且 2 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王新琳等[22]为了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检索了 CNKI、 PubMed、 万方等数据库中文献发现, 与西药组比较,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西药组。 血塞通注射液的化学成分为三七总皂苷, 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 改善微循环、 降血脂等作用, 从而使脑血流得到改善 [23] 。 该药物还能够抑制细胞钙的释放, 避免其内流, 以此改善患者脑部血液的循环效果。 秦星 [24] 将 104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 例) 和研究组(52 例) ,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 结果表明, 研究组的眩晕程度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2. 3 中成药 中成药与中药汤剂、 中药注射液相比,具有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等优势, 适用于症状较轻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天舒胶囊以川芎、 天麻为主要成分, 对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疗效较好。 王琦等 [25]采用天舒胶囊治疗 30 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 对照组予氟桂利嗪治疗, 经过 3 个月治疗后,2 组患者的总眩晕发作次数、总眩晕时间及眩晕严重程度均降低, 治疗组降低更显著, 并且 2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痰湿中阻型眩晕是眩晕中常见证型, 眩晕宁为中药制剂, 由泽泻、白术、茯苓、半夏、女贞子、墨旱莲、菊花、牛膝、陈皮、甘草等组成, 具有健脾利湿、 滋肾平肝的功效。 刘静等 [26] 探讨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片口服治疗, 治疗 10 d 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 , 后循环血流速度加快, 血供得到改善, 患者的眩晕症状明显缓解。 中医认为眩晕的病机虚实兼具,证候表现虚实夹杂, 从单一病机论治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疗效。 谢颂扬 [27] 选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脑供血不足性眩晕, 与对照组(西比灵治疗) 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 (97% ) 高于对照组 (68%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流速度得到提升, 患者眩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 针刺治疗 针刺是中医疗法的一部分, 具有起效快、 操作简单、不良作用小等优势, 更易被患者接受。 李静等 [28]探究针刺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 根据辨证论治, 针对气虚、阳虚型眩晕选用不同穴位,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眩晕症状缓解, 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向璟伊等 [29] 采用益肾活血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 40 例眩晕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 5% , 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曲良等 [30] 从虚论治眩晕, 以针刺囟会穴为首, 次针百会, 结合率谷、养老、 支正穴通达肝胆三焦, 中脘、 足三里等补益脾胃以补后天, 太冲、 太溪滋肝补肾,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钟林晓 [31] 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研究组 45 例患者针刺大椎、 颈夹脊、百会、风池等, 总有效率为 95. 56% , 说明针刺治疗眩晕效果显著, 并且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 吕 甜甜等 [32] 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精神性眩晕, 通过选取头部穴位使阳气通达, 配合躯体穴位, 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 的。 治疗组患者 DHI 评分、 HADS 评分均有改善, 并且优于对照组, 因此通过针刺可改善精神性眩晕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4 其他疗法 除了中药、针刺等治疗方法外, 中医特色疗法如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因其具有无创、 方便、 疗效显著等优点,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姚恒帽等 [33]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瘀血阻窍型)的效果,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 耳穴压豆治 疗, 治 疗后 研究组的 总 有效 率 为97. 06% (P 0. 05) , 且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减少。由此可看出耳穴压豆可以缓解眩晕症状, 具有康复快、效果显著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罗建等 [34] 研究电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 治疗组用电针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 8% (P 0. 05) 。 反映出电针治疗眩晕的疗效优于西药。 邓正明等 [35] 采用自 拟中药方对风池穴和翳风穴进行穴位贴敷的方式治疗眩晕,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1. 0% , 高于对照组的 89. 0% , 试验组DHI 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胡旭光等 [36] 探讨推拿与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4. 29% , 明显高于对照组, 推拿治疗能提高眩晕量表评分, 有利于患者恢复 健康 , 疗效优于西药组。张帅 [37] 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 其有效率高于针刺治疗组。 穴位注射法操作简单, 疗效确切, 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李珍等 [38] 应用穴位埋线方法, 将医用羊肠线传入针管, 根据不同穴位和进针角度而决定该穴的实际进针点, 得气后边退针边推芯, 使线体到达穴位中心的肌层, 然后快速出针, 压迫或包扎止血,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93. 75% , 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作用 持久。 卢彩凤[39]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性眩晕, 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眩晕障碍评分降低, 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中小针刀与整脊手法联合治疗眩晕也十分广泛。 聂建军等 [40] 应用整脊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 其疗效优于单纯整脊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效改善了患者眩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5 小结 眩晕的病因繁杂, 证候常有虚实夹杂,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中医从整体出发, 辨证论治, 常以中药配合针刺、耳穴压豆、 穴位埋线等疗法, 取得了 显著的疗效。临床上一些眩晕患者经过西医治疗后效果欠佳, 中医的辨证论治则能发挥其优势, 但在临床观察中多为小样本试验或个案举例, 存在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未设立对照组等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的试验设计, 寻找可行的观察指标, 确定疗效评定标准在今后的科研中需要引起注意。

眩晕症。一切头昏脑胀,双眼发黑,目眩头晕,民间都叫发晕脑风。西医分析病情复杂而繁琐具体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或虚,或痰湿,或阴虚生内风。水湿停聚中焦。上焦二经,心肺气化失力,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调。浊气不能下降。清气不能输送至头顶(何为清气就血液与营养物质及能量)。浊气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响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肾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经脾胃的运化打磨消化以后,产生的物质和营养。才能够促使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眩晕症分别分几种类型。虚眩(多为气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湿胘(多为水湿浊气下聚中焦脾胃,有胸闷呕吐的感觉)。火眩(分实火眩,虚火眩。实火头眩晕头痛,虚火眩晕头轻脚重)。眩晕症实症少,虚症多。也就是说无虚不成眩晕,十眩有九虚。 辩证辩方治疗:                       虚火眩晕 <1>虚火胘晕病因,阴虚生内风。无风不作眩晕。眩晕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劳累或恼怒而头晕眩,头痛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血压高。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清火熄内风。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栀子10g钩藤10g苦丁茶10g黄芩10g石决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痰湿眩晕 <2>湿生痰热生风,无痰不作眩晕,眩晕由脾胃失常,致水湿集聚生痰,清阳不升,浊阴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而见头重如包裹(就好像头部被什么东西包住一样,重重的很不舒服)。胸闷恶心,饮食减少。 治疗原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泽泻10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剂。             虚眩晕(心血虚) <3>无虚不眩晕,眩晕多为虚。眩晕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气血不能够充养脑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一有劳累,就会发生眩晕,并且面色苍白,心慌失眠,疲乏懒言,饮食无味减少。 治疗的原则。补气养血见,健运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肾精虚眩晕 若肾精亏损,常有精神疲乏,耳鸣遗精,腰膝酸软,记忆减退,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正确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晕。摘录千家妙方。               1.风火痰湿眩晕 化痰熄风安神方: 麦冬15g胆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蛎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陈皮15g法半夏15g合欢花25g茯苓25g生铁落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2.虚眩晕 止眩晕汤: 钩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车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3.滋阴定眩汤(虚眩晕) 珍珠母30g沙参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4.眩晕汤(虚眩晕气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牛膝15g当归15g桑寄生15g党参30g炙黄芪30g菊花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蛎30g煅磁石10g(后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钟)。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用药需谨慎。

进入老年之后,人体的机能会逐渐的下降,很多疾病会不请自来,如老年性眩晕就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那么老年性眩晕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治疗眩晕的中药验方。

中医认为,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或者淫欲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

中医认为,老年人眩晕可由痰、风、虚所引起,治疗时有以下三大原则。

一、无痰不作眩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聚溼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令人眩晕。临牀表现为眩晕,头重不举,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以化溼祛痰为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二、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临牀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 *** 而诱发。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以平肝熄风为主,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桅子10克,黄芩10克,石决明3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水煎2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三、无虚不作眩

中医认为,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或者淫欲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若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不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宜补益心脾,培补气血,可用归脾汤为主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10克,桂圆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若肾精耗伤,症见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肾阴虚者,尚可见五心烦热;偏肾阳虚者,尚可见四肢不温。肾阴虚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饮加减: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龟板10克,女贞子15克,牛膝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肾阳偏虚者,可用右归饮补肾助阳: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30克,肉苁蓉2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鹿角胶15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除了可按照以上中医治则治疗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的调理,如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调理等。

中医眩晕病论文

模拟题: 孔某,男,54岁。2008年10月14日初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常因烦劳郁怒而头晕。近日因情志不遂出现眩晕 ,耳鸣,头目胀痛,口苦, 失眠多梦,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中风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眩晕为主症,诊断为眩晕。患者眩晕 ,耳鸣,头目胀痛,口苦, 失眠多梦,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阳上亢证。其病因病机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中医病症鉴别: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㖞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 。 诊 断:中医疾病诊断:眩晕。中医证候诊断:肝阳上亢证。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 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天麻12g、石决明30g(打碎先煎)、钩藤12g(后下)、 牛膝12g、杜仲12g、桑寄生12g、黄芩12g、山栀12g、 菊花12g、白芍12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几乎人人都有发生过头晕的情况!但一般来说,多数的头晕表现多为轻微头重脚轻、晕沉数秒,只要稍作休息或补充睡眠即可缓解。但中医师提醒,如果民众发现自身头晕问题,是以天旋地转、难以站立呈现,且甚至伴随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反应,就要当心可能是眩晕症缠身引起,应积极就医处理较有保障。

眩晕症分2类中枢型、周边型成因大不同

康涵菁中医师表示,现代医学主要将眩晕症分成「中枢型」及「周边型」2种。临床上,近9成的病患属于「周边型」眩晕,主要发生原因在于内耳的失调导致,包括梅尼尔氏症,或是耳石症等都属此类型。

而有少部分病患为「中枢型」眩晕,这些人就要特别小心,可是中风或是脑肿瘤在作怪,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外,姿势性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或是长期低头颈椎出现骨刺压迫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眩晕症状产生。

中医谈眩晕症这6大族群容易眩晕缠身!

除了西医观点外,康涵菁中医师提到,其实中医早从黄帝内经开始便对眩晕有多种描述及名称,如《素问》有「头眩」、「掉眩」之称;《灵枢》称「眩冒」、「目眩」等;《金匮要略》则有「冒眩」、「癫眩」之记载;而清代以后,则多称「眩晕」或「头晕」。

至于眩晕的成因,中医认为肇因众多,有可能是风、火、痰、虚所导致,所影响的脏腑也可能包含心、脾、肝、肾。临床上可对应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作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供民众参考:

眩晕症。一切头昏脑胀,双眼发黑,目眩头晕,民间都叫发晕脑风。西医分析病情复杂而繁琐具体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或虚,或痰湿,或阴虚生内风。水湿停聚中焦。上焦二经,心肺气化失力,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调。浊气不能下降。清气不能输送至头顶(何为清气就血液与营养物质及能量)。浊气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响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肾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经脾胃的运化打磨消化以后,产生的物质和营养。才能够促使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眩晕症分别分几种类型。虚眩(多为气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湿胘(多为水湿浊气下聚中焦脾胃,有胸闷呕吐的感觉)。火眩(分实火眩,虚火眩。实火头眩晕头痛,虚火眩晕头轻脚重)。眩晕症实症少,虚症多。也就是说无虚不成眩晕,十眩有九虚。 辩证辩方治疗:                       虚火眩晕 <1>虚火胘晕病因,阴虚生内风。无风不作眩晕。眩晕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劳累或恼怒而头晕眩,头痛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血压高。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清火熄内风。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栀子10g钩藤10g苦丁茶10g黄芩10g石决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痰湿眩晕 <2>湿生痰热生风,无痰不作眩晕,眩晕由脾胃失常,致水湿集聚生痰,清阳不升,浊阴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而见头重如包裹(就好像头部被什么东西包住一样,重重的很不舒服)。胸闷恶心,饮食减少。 治疗原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泽泻10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剂。             虚眩晕(心血虚) <3>无虚不眩晕,眩晕多为虚。眩晕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气血不能够充养脑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一有劳累,就会发生眩晕,并且面色苍白,心慌失眠,疲乏懒言,饮食无味减少。 治疗的原则。补气养血见,健运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肾精虚眩晕 若肾精亏损,常有精神疲乏,耳鸣遗精,腰膝酸软,记忆减退,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正确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晕。摘录千家妙方。               1.风火痰湿眩晕 化痰熄风安神方: 麦冬15g胆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蛎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陈皮15g法半夏15g合欢花25g茯苓25g生铁落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2.虚眩晕 止眩晕汤: 钩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车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3.滋阴定眩汤(虚眩晕) 珍珠母30g沙参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4.眩晕汤(虚眩晕气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牛膝15g当归15g桑寄生15g党参30g炙黄芪30g菊花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蛎30g煅磁石10g(后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钟)。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用药需谨慎。

眩晕病论文

“眩晕是什么病引起的?”要解释这种问题,在门诊诊疗中,是很困难的,不是说不清楚,是怕说了后家属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比如你说“梅尼埃病”,这听没都听过;又比如说跟耳有关系,这更懵了,头晕怎么跟耳扯上关系呢?其实是不“眩晕是什么病引起的?”要解释这种问题,在门诊诊疗中,是很困难的,不是说不清楚,是怕说了后家属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比如你说“梅尼埃病”,这听没都听过;又比如说跟耳有关系,这更懵了,头晕怎么跟耳扯上关系呢?其实是不了解,因为眩晕与头晕,是不同的,眩晕比较特殊:医生怎么判断是眩晕症像晕车、晕船,就是眩晕症的表现,是由于人体的平衡系统发生障碍,导致人体对空间定向的一种运动幻觉,从而出现自身或感觉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根据以下特点,大概上就能判断:①一种有运动的感觉,典型表现为旋转感,其他如倾斜感、侧拉感、上升下沉等。发作者通常会闭眼、静卧,因为睁眼或头部及身体体位改变时会加重眩晕。②眩晕时常伴有三种病症:眼球震颤;身体不稳或倾倒;迷走神经激惹征。眩晕发作,一般即时的治疗效果能获得满意,但眩晕常会复发。眩晕症发生的原理简单地说,正常人在空间能定位准确,日常活动不出现眩晕,且能保持平衡,就是依靠前庭系统和非前庭系统的功能协调完成的。复杂地说,就是通过视觉、本体觉和前庭器官分别将身体位置的信息,经过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作出位置的判断,并通过运动神经传出,调整位置,维持平衡。概括起来就是信息接收→传入→整合→传出指令。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出现错误判断,产生眩晕。概括起来的画面如下图:所以眩晕症不能说是一个疾病,它是某种潜在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哪些疾病可以引起眩晕引起眩晕的疾病分3类: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全身病患及精神疾病相关性眩晕。一、周围性眩晕主要是耳蜗和前庭以及前庭神经疾病所致眩晕,以伴有或不伴有听力障碍分两类,如下图:眩晕症是怎么引起的原因二、中枢性眩晕主要是脑干神经核以上的病变所致,相关性疾病也很多,如下图:三、全身病患及精神疾病相关性眩晕眩晕发作以这几种疾病多见,鉴别方法临床上常见的就是前面介绍的前两种眩晕:一、周围性眩晕,也可叫耳源性眩晕,跟耳有关系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多见;二、中枢性眩晕,也可叫脑源性眩晕,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卒中或肿瘤多见。鉴别要点总结如下图:眩晕病因的寻找之——发病年龄眩晕发生的年龄,可为眩晕病因诊断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线索:①儿童常发生眩晕,急性的见于小脑炎;如反复发作性,考虑是否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②青年头颅内各种疾病,头、颈部外伤。③中年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④老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脑血管性眩晕。眩晕时的就诊科室,如判断是周围性眩晕,可到耳鼻喉科,因为该类的绝大多数由耳部疾病引起;而中枢性眩晕以脑血管疾病引起常见,属神经内科。选对就诊科室也很重要,如周围性眩晕,一般最常见的主要是耳石症,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解决的。

眩晕和头昏、晕厥不一样,它是机体对空间的定位发生了障碍,从而产生的一种自体或者是外物运动性再或者是位置性的错觉,有70%以上的眩晕是为外周性的,即因为外周前庭病变所导致的。一般会表现为睁眼时周围的物体发生旋转,闭眼的时候自己就会感觉到身体在旋转。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要是有轻度的眩晕是不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伤害的,但是如果是在工作和开车的时候发生了眩晕,那么这样就会给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威胁。

那么眩晕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前庭神经发生了病变:因为眩晕症是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前庭神经病变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前庭神经病变会引起眩晕,一般还会让患者伴有听力的丧失、耳鸣和耳聋和眼球震颤等神经病变的表现。

2.梅尼尔综合征:梅尼尔综合征也是引起出现眩晕症的一个重大原因,它主要是由于人体淋巴出现了局部水肿。患者每次的发病时间会持续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在发病的时候患者会明显的感觉到耳鸣,而且每发作一次听力丧失就会变得更严重,直到变成完全的耳聋。

3.还有就是因为外伤,就会导致脑震荡、脑挫伤和颞骨骨折。

4.压力较大和过度焦虑也会引起眩晕。

5.有一些药物的因素也是可以引起眩晕。

发生眩晕症该怎么办呢?在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1.当患者出现眩晕的时候,不要紧张害怕,这个时候就应该就近的坐下或者是躺下,闭上眼睛。要是在这个过程里并没有其他严重的症状发生或者是眩晕的症状在减轻,那么就可以自行缓解;但要是过了几分钟后眩晕还没有解除,就应该找人陪同及时就医。

2.药物上的治疗可以选择苯海拉明、地西泮(能够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和氟哌啶醇。

3.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品。

4.戒烟、戒酒。

5.多吃含有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腐、鸡肉、牛奶和鱼肉。这些对疾病的治疗有帮助。

6.平时要积极的锻炼身体。

7.如果患有可以诱发眩晕的原发疾病时,那么就要及时的就医。

病因很多,大多数人是缺乏锻炼,血糖低导致,平时还是要注意多锻炼,症状严重可以去医院看一下专业的医生做个检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头晕的经历,如果不严重,也许自己休息一会就能缓解。但有一种“晕”,可能会让人出现视物发黑或眼前昏花,并且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旋转,站立不稳,严重时甚至还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如果属于后者,那么要当心了!这属于医学上所讲的“眩晕”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20%,其中以妇女和老年人最为多见,65岁以上的老年人眩晕患病率高达30%。

由于头晕眼花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表现,所以不少出现眩晕的人会首先认为,这是因为身体虚弱,并且营养摄入不充足导致的,觉得只要补充营养就可以了,这也使得很多病人偏好各种保健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十分危险,眩晕的发生病因有很多,而非仅仅是“身体虚”,如果不及时找出眩晕的病因,并对症对因治疗,长期发展可诱发脑梗塞、脑血栓、半身不遂、中风等大问题。

(1)眩晕是折磨人身心的一种疾病,它会影响患者的心理 健康 。有调查发现,人长期患头晕疾病,性格可发生变化,往往性情变得暴躁。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又因为久治不愈,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心理脆弱,丧失信心。调查也表明,在经常出现头晕眼花症状表现的人群中,多数人存在精神压力增大的现象。

(2)因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群体,而这一类人群常常体质、抗病能力等相对较弱,如果头晕经常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

(3)眩晕患者发作期会出现旋转、呕吐,同时还会造成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

可见,眩晕对人们的危害不言而喻,该病不仅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它更是人体 健康 的“定时炸弹”。可是,门诊所见,也有不少病人出现眩晕症状后就诊治疗,但经常病情反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此前就诊的50岁的朱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反复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已有半年多,主要表现为头晕,看东西觉得晃动不稳,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感,伴有口黏,偶尔咳出,时呕吐痰涎之物,平时服盐酸地芬尼多片可缓解,但病情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上个月出现病情加重。

来诊时症见头晕而懵沉不爽,偶尔伴有不定时的头痛发作,蹲下后站立时头晕明显,感觉周围的物品晃动不稳,食欲不佳,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质暗红,苔白腻。

结合其舌象及症状表现等病情分析,中医辨证为清阳不升、痰瘀阻络。

事实上,痰瘀阻络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上很常见。

现代医学认为, 眩晕症虽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但其根本原因多由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所致。

而从祖国医学角度分析, 眩晕症病在表面,根在内部,痰瘀阻络往往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根水管,如果有东西堵住了水管,就会导致水流不畅,需要水供应的地方反而得不到充足的水。

因此,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也称之为“清窍”,具有“喜清而恶浊,喜盈而恶亏,喜静而恶躁,喜通而恶瘀”的生理特性。眩晕的病机关键为清浊混乱。如果出现痰瘀阻络,脑络受阻,一方面会导致肝肾之精及气血难以上达,脑髓不得濡养,从而导致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诚如医家杨仁斋在《直指方》中所讲:“瘀滞不行,皆能眩晕。”

另一方面,肝肾两脏亦需气血源源不断的供给,才能保持其精血的充足,痰瘀阻滞于内,气血不能归于肝肾,肝肾亏虚,就会导致人体之“精”不足,精虚则脑海空而头重。

简单理解,我们的大脑属于“清窍”,需要身体内“清新”的气血、精气等物质不断供应,这样才能保持“清醒”,以发挥正常的功能,如果这些物质的供应过程中,“痰瘀”堵塞了它们前往大脑的管道,就会导致大脑得不到充足的气血、精气等物质的供应,从而出现头晕、眼花、看东西模糊等症状表现。

临床所见, 痰瘀阻络的病人常表现为头晕、头脑昏沉,或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痛,四肢麻木,站立不稳,舌苔白腻,舌体胖而有齿痕等症。

对于这一类眩晕,如果不把痰瘀去除,即使服用大量滋补肝肾之品,也难化为气血精微补养肝肾,所谓“瘀浊不去,新血难生”,甚至用药不当还可能会加重痰瘀,使得眩晕病情加重。

通常来说,痰瘀阻络导致的眩晕,病机复杂多变,所以应谨慎辨证,审证求因,分清虚实。正如不少医家指出,痰有风痰、痰饮、热痰、湿痰;而瘀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阻络。

就痰的来源而言,痰浊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脾虚不能健运,导致湿浊内生,久而成痰;或者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灼液为痰。而瘀血的形成也有两种:一为气行不畅,血流不利,瘀滞不通;二为气虚无力,无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停为瘀。就好比我们骑车,如果我们没有用力踩脚踏,自行车就会停在路上,“堵塞”交通。

所以,经常出现眩晕症状时,应及时辨证调理,分清原因及主次。如果脾虚生痰,可考虑使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温化痰浊;而肝火灼液为痰,则可选用二陈汤加竹沥、胆南星、天竺黄、石菖蒲、远志、枳实、竹茹等。至于瘀血,如果是气滞血瘀,务必强调先疏肝理气,针对病因,再加活血通络之剂,不宜一味破血攻逐;若为气虚血瘀,则应该补气为要,以大剂量补气药为主,再以活血通络之品并进。

由此可见,痰瘀互结的眩晕病证,其病机有多种可能存在,在临床上只有仔细辨证,分清痰和瘀的病因病机与演变虚实,才能采取合理的方药化解痰瘀交阻之势,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眩晕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大多数人病程长,易反复,所以,在中医辨证调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治未病,一方面是“既病防变”,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都会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均可使疾病恶化甚至引发中风等急症,应及早调理以遏制病情,防止疾病传变,同时应保持情志调畅,心态平和。

另一方面则是“瘥后防复”,也即《黄帝内经》所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重视整体调理,治病求本,病愈之后的预防复发也至关重要。对于经常出现眩晕,且发病时间长的患者,不能因症状暂时好转,认为可以不必继续服药。患病时间长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至少坚持服药3月,以防伏邪藏匿导致疾病复发。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眩晕病的护理论文

在现今社会下,培养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应成为我国高等护理 教育 的重要目标。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新生儿肺出血早期察看与护理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患儿男,双胎足月儿,出生体重,出生第3天发病,体温°C,全身皮肤青紫,四肢冰凉,患儿口周微绀,反应一般伴吸吮力差,给予保温、吸氧8小时,7小时后发现患儿面色苍白,拒哺,即入NICU,1小时后确诊为肺出血。

治疗 方法 与结果:该患儿即给予气管插管,止血、纠酸、强心、利尿、保温、改善微循环、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并同时应用呼吸机治疗。该患儿治愈出院。

2观察

肺出血的高危因素:缺氧、感染、早产、低体重、低体温等是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该患儿体重,低体温,符合肺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肺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早发型在生后24h内发病,甚至出生后即发病;晚发型多在出生后2—4d发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熟悉肺出血的发病特点,细心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发病时间及原发病:生后1周内起病约占95%,其中生后12小时内发病约占半数;超过1周者为数极少。原发病有多种,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感染性肺炎、重度窒息、先心病、硬肿症、颅内出血、败血症等,都可能引起新生儿肺出血。

临床表现特征:主要表现有拒哺、不吸吮或吸吮无力;气急,呼吸快速而不规则,半数有呼吸暂停,可见鼻翼扇动;青紫,多见于鼻唇沟青紫;呻吟,声音微弱;低体温,可在35°C以下,四肢发凉;出血,开始为血性泡沫痰液,重时可口鼻出血、窒息。

早发现,早插管,早上机:新生儿肺出血从开始少量渗血到最后大量出血不需很长时间,如能及早察觉病情有变,早插管,早上机,则预后大不一样。为此,当班护士对患儿仔细观察能够在较早发现问题,马上采取 措施 ,吸痰吸出血性液体,即行气管插管证实有肺出血,马上上机以赢得治疗时机。

3护理

预防护理:

①保温:置暖床保温,床温30-35℃,根据体温调节床温,保持体温在—℃,防止低温损伤。病情稳定后,体重<者置温箱保温。

②供氧:缺氧代谢可引起酸中毒诱发肺出血,供氧可改善缺氧状态,促进有氧代谢。常规面罩吸氧,氧流量,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情况,缺氧状况有无改善,如无改善,及时调整供氧方式及氧流量。

③控制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3~4mr/(),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肺水肿,诱发肺出血。

④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接触患儿先洗手,吸痰时戴消毒橡胶手套,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用空气净化器消毒空气,6次/d,11/次;每日用速消净拖地,3次/d.

气管插管护理:

①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吸痰机、生理盐水、手套、复苏囊、胶布、昕诊器、喉镜、气管插管。

②气管插管: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待插入气管插管,退出喉镜后协助接上复苏囊及氧气,正压通气,听诊双肺呼吸音,协助固定气管插管。③气管内吸痰:迅速吸出气管内血性分泌物,清理呼吸道,复苏囊气管内加压给氧5~10次,再清吸,氧压力—,压力稍大有助止血,频率40次/min,尽快予呼吸机治疗。

④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有收缩血管,利于止血;减轻支气管痉挛和黏膜充血、水肿,改善通气,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快心率等作用。

使用呼吸机的护理:

①预先消毒呼吸机管道,湿化瓶加无菌蒸馏水,连接呼吸机管道,调定呼吸机参数,无误后连接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治疗。②调节加温湿化器,夏天3032qC,冬天34—35℃。更换消毒呼吸机管道,1次/d,更换湿化瓶蒸馏水,1次/d.③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节。④经常检查,严防插管扭曲、折叠或脱出。翻身时,要防脱管、脱机。⑤肺出血早期减少搬动,以免加重肺出血。肺出血停止及恢复期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每2h翻身、拍背、吸痰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⑥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胸廓起伏及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等情况。⑦患儿肺出血停止,恢复自主呼吸,循环系统稳定,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可撤机。

参考文献:

【1】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s】。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306—307.

【2】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6):331.

浅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察看和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经验 及康复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饮食、心理、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口腔护理,保持血压稳定,保护肢体和皮肤,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恢复期适当锻炼,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结果12例基本痊愈,部分恢复11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和适时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观察;护理作者:马桂清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大多发生于50~60岁的患者,但年轻人患高血压病者也可并发脑出血。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以头疼、眩晕、呕吐、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其主要表现,由于此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科学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6~75岁,平均56岁;均经cT检查,出血量35—100ml;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13例,脑室6例,脑干4例,小脑2例,额叶1例;入院时嗜睡、浅昏迷15例,中度昏迷8例,深昏迷3例。

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基本痊愈12例,部分恢复11例,死亡3例。

2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并及时准确详细记录。

意识和瞳孔的观察:经常呼唤患者或做压眶反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瞳孔散大、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均提示病情有变化,如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说明仍有脑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应立即 报告 医生。患者意识由昏迷到朦胧、嗜睡状态,说明病情好转;单纯躁动有时为尿潴溜所致,导尿后即可安静。

控制血压: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1mmHg:),对血压升高者除应用好脱水剂外,早期可采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或微泵推注硝普钠,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压药,不宜过度降血压。

记录24h出入量:多数脑出血患者年龄大、肾功能差,需认真准确记录24h尿量,特别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若发现出入量不平衡或尿量<25ml/h,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补液过多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加重病情。

3护理措施

休息与安全:急性期绝对卧床2~4周,抬高床头15-30°以减轻脑水肿,躁动患者严防坠床,保持环境安静安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做好口腔和饮食的护理,昏迷患者按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清醒患者可用吸管吸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漱口,每天3次,防止呛咳。认真做好饮食护理,患者多半有咀嚼或吞咽困难,进食、进水应缓慢,防止呛咳,呕吐时迅速清除呕吐物;昏迷或有吞咽障碍者,发病第2~3天应遵医嘱胃管鼻饲,进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少量多餐,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为2h,温度在38℃,同时严格限制钠盐摄人,以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每日摄入食盐以4~5g为宜,摄入胆固醇应<300g.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开放气道,取下活动性义齿,防止舌根后坠,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呼吸不畅,肺部有痰鸣音,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把握吸痰方法。吸痰后应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注重观察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②确保有效供氧,一般供氧浓度在30%~50%,保持氧饱和度97%.

保持大小便通畅,做好肢体和皮肤的护理:

患者常有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现象,尤其是在应用脱水剂及未留置导尿管的情况下,更易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甚至诱发再度出血,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大便不畅时可给予番泻叶煎剂以促进肠蠕动和消除肠腔积气,必要时行清洁灌肠。尿失禁时严格在无菌操作下导尿并留置尿管,同时观察尿液色、质、量,预防导尿管脱落以免反复插管致尿路感染。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指导和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患者的手腕和足踝应置于关节功能位置,各关节受压部位应托以棉垫,定时给予低幅度、慢动作变换体位和皮肤按摩;当翻向健侧时,应垫以枕头支持患肢,以防关节强直。

每天床上擦浴1~2次,每2~3小时应协助更换体位1次,注意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有条件者使用气垫床或自动减压床以预防压疮。但发病24~48h内变换体位时只能小范围的动肩、臀部,以免因翻身而牵动头部,加重出血。

用药护理: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用药,保证脱水剂的快速使用。一般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非凝血机制改变,故难以药物止血,但如并发消化道出血时,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可发挥一定作用,故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仍可选用。按医嘱给予保护胃黏膜和止血的药物,如静脉点滴6EACA,PAMBA、止血敏等止血药,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ml加奥美拉唑40mg,2次/d.胃管注入冰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和其他止血药物,及时评估用药后的反应,抽取胃液看颜色是否正常,观察大便是否正常及其色泽变化。

引流管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2—3d,防止引流管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注意每日引流量、颜色,并做好记录。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注意头部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加强无菌操作,定时消毒套管。

心理护理:瘫痪患者神志转清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极度消沉、自暴自弃或脾气暴躁、出言不逊。护士要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年龄、职业、 文化 程度,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耐心地解释、开导和劝慰,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做充分及时的肯定,不断给予鼓励,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并发症的防治: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呃逆、上腹饱胀不适、胃痛、呕血、便血、尿量减少等症状和体征;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大便颜色及全身情况。

坠积性肺炎的防治: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要定时吸痰,定时翻身拍背,用蒸馏水100ml、庆大霉素16万U、糜蛋白酶4000U、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2次/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翻身,用温水擦浴2次/d,保持皮肤清洁,按压骨隆突处,必要时垫海绵块,同时,做肢体的被动功能锻炼,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泌尿系感染:神志清楚的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尿道口护理2次/d,定时开放尿管,每日更换集尿袋,每周在无菌技术操作下更换导尿管1次,集尿袋及引流管的位置不能高于耻骨联合,以防尿液返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2周后仍不能自行排出尿液者应行膀胱冲洗2次/d,遵医嘱定时监测尿液。

健康教育:恢复期护理:恢复期护理主要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开始可作按摩及被动运动,每日3次,每次15min,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外出时要有人陪伴,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散步、打 太极拳 等适当锻炼。失语患者应积极进行言语训练。

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其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对有烟酒嗜好者应忌烟酒,科学的搭配饮食,适当减少饮食的盐含量,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工作是细致而繁重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并发症的危险期,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病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病患者科学的饮食结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轻松愉悦的情绪,长期合理地口服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等,能大大降低脑出血发生的几率。

(1)肝阳上亢型: ①患者常因情绪激动而诱发眩晕,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注意克制情志变化,并努力创造幽雅和谐的养病环境,使其心情舒畅。 ②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 ③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④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⑤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减少眩晕发作。 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2)肾精亏损型: ①根据证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阳光充足,避免风寒;阴虚者应注意室内凉润,通风良好,光线不可过强,保持安静。 ②使患者睡眠充足,失眠时可针刺神门、内关、或口服琥珀胶囊4粒等镇静剂。 ③中药早晚温服。若眩晕发作有定时,可于发作前1小时服药,或能缓解症状。若伴呕吐时,可将药液浓缩,少量多次频服,必要时用鼻饲给药。 ④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胡桃肉、红枣、山药、甲鱼、羊肝、猪肾等血肉有情之品。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 ⑤针刺肾俞、肝俞、三阴交、脾俞、百会,也可耳穴埋针,疗效均可。 (3)气血两虚型: ①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②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③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④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梅花针与捏脊疗法,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患者增进食欲。 (4)痰浊中阻型: ①痰湿较盛的患者应居住在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②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一般眩晕多为发作性,发作时视物不清,两眼发黑,轻者自觉如腾云驾雾,闭目后症状可减;重者如四周事物均在旋转,站立不稳;并伴恶心呕吐,发作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如眩晕渐起,其它症状持续不愈,逐渐加重,则反属难治,应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并通知医生。 ③针刺中脘、丰隆、内关、风池,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者,加针人中穴。 ④可多食苡米、红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食。

大家都知道每个疾病都有自身的发病特点,来提醒广大患者身体出了问题,眩晕症也不例外,常常给患者带来困惑,带来痛苦,患者其实需要积极治疗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眩晕症的临床表现,希望能帮到你。眩晕症的症状 第一、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睁跟时自觉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左右摇晃感。闭目时上述症状减轻。因此发作时病人常采取一定的体位闭目静卧,不敢转动。尽管有时因惊骇而倒地,但神志完全清楚。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缓解。症状消失,转入间歇期。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终生只发作一次者,也有反复多次发作者。 第二、、耳聋早期不自觉耳聋,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一般为单侧。偶呈双侧性。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好转,呈波动的性听力损害,严重时可无波动。听力损害的总趋势,常随发作次数每况愈下。 第三、耳鸣患耳初为低调吹风声耳鸣,久之则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眩晕发作时多突然耳鸣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 第四、眼震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第五、头胀满感眩晕发作期间,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耳周围灼热感。 眩晕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1.调养情绪保健: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无所谓”的态度,但亦不要忧心忡忡,提心吊胆。长期忧愁、紧张心理更易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平日里患者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舒坦的心情,并适当多参加文娱活动,多与亲戚朋友及同事交往,以清除自己的紧张心理。患者的卧室以整洁安静、光线稍暗为好。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患者平时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塘水边骑车。另外患者最好不要从事责任性强,容易出危险的工作。 3.注意饮食调养保健:一般说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常食用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气,不宜多食。 4.要进行精神调养保健。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5.要注意休息起居保健。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 眩晕症患者适宜吃的食物 1、黑木耳:黑木耳含有维生素k和丰富的钙,镁等矿物质以及腺苷类物质,能抑制血小板凝结,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等症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黑木耳还含有大量的多糖和卵磷脂,能清除血管中多余的脂肪,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妇不宜多吃。 2、猕猴桃:猕猴桃是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有利于清除内耳的坏死组织。奇异果外皮除含有丰富果胶,可降低血中胆固醇,更包含奇异果中百分之八十的营养,因此食用其外皮为最佳地选择。两餐之间食用即可。 3、山楂: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对于降低头晕感觉有好处。生吃或者煮熟都可以的。猜你喜欢: 1. 引起耳石症的原因有哪些 2. 头晕目眩的原因和缓解方法 3. 年轻人头晕的原因 4. 眩晕的原因和分类 5. 眩晕是什么原因

中医眩晕病的辨证论治论文

在护理眩晕患者中,除内服中药,针刺等治疗外,还应加强情志、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做适当的体育功能锻炼,肝阳上亢型患者症状反复出现,主要是情绪容易激动,恼怒、情志不舒,则肝阳上扰清窍出现眩晕,如安定情志,心绪平静则肝气舒畅,阴阳平衡,眩晕不作;痰浊中阻型往往是患者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湿浊内生,影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造成痰浊上扰清空所致,如调节好饮食使脾胃健运,可使水谷化生气血濡养清窍,减少痰浊内生而上扰脑窍从而使眩晕减少或消失;气血亏虚型主要是清窍失养而眩晕,若加强补充营养,填补髓海,脑窍充实则无眩晕出现;瘀血阻络型因清窍被震荡使血脉阻塞不通,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所致,若安静休息,配合适当按摩,使血脉循行通畅,清静之阳气上升,使脑窍恢复正常而眩晕消失;肾精不足型多为年事已高,精血亏损,不能濡养清窍所致,如加强营养和适当体育功能锻炼,血脉运行畅通,补充的营养化生精血通过顺畅和血脉运行而上供髓海,脑窍盛实则眩晕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根据不同的证型,施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眩晕症。一切头昏脑胀,双眼发黑,目眩头晕,民间都叫发晕脑风。西医分析病情复杂而繁琐具体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或虚,或痰湿,或阴虚生内风。水湿停聚中焦。上焦二经,心肺气化失力,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调。浊气不能下降。清气不能输送至头顶(何为清气就血液与营养物质及能量)。浊气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响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肾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经脾胃的运化打磨消化以后,产生的物质和营养。才能够促使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眩晕症分别分几种类型。虚眩(多为气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湿胘(多为水湿浊气下聚中焦脾胃,有胸闷呕吐的感觉)。火眩(分实火眩,虚火眩。实火头眩晕头痛,虚火眩晕头轻脚重)。眩晕症实症少,虚症多。也就是说无虚不成眩晕,十眩有九虚。 辩证辩方治疗:                       虚火眩晕 <1>虚火胘晕病因,阴虚生内风。无风不作眩晕。眩晕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劳累或恼怒而头晕眩,头痛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血压高。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清火熄内风。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栀子10g钩藤10g苦丁茶10g黄芩10g石决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痰湿眩晕 <2>湿生痰热生风,无痰不作眩晕,眩晕由脾胃失常,致水湿集聚生痰,清阳不升,浊阴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而见头重如包裹(就好像头部被什么东西包住一样,重重的很不舒服)。胸闷恶心,饮食减少。 治疗原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泽泻10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剂。             虚眩晕(心血虚) <3>无虚不眩晕,眩晕多为虚。眩晕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气血不能够充养脑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一有劳累,就会发生眩晕,并且面色苍白,心慌失眠,疲乏懒言,饮食无味减少。 治疗的原则。补气养血见,健运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肾精虚眩晕 若肾精亏损,常有精神疲乏,耳鸣遗精,腰膝酸软,记忆减退,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正确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晕。摘录千家妙方。               1.风火痰湿眩晕 化痰熄风安神方: 麦冬15g胆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蛎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陈皮15g法半夏15g合欢花25g茯苓25g生铁落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2.虚眩晕 止眩晕汤: 钩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车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3.滋阴定眩汤(虚眩晕) 珍珠母30g沙参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4.眩晕汤(虚眩晕气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牛膝15g当归15g桑寄生15g党参30g炙黄芪30g菊花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蛎30g煅磁石10g(后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钟)。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用药需谨慎。

  • 索引序列
  • 眩晕病的中医论文
  • 中医眩晕病论文
  • 眩晕病论文
  • 眩晕病的护理论文
  • 中医眩晕病的辨证论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