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作者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作者

发布时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作者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截至2010年9月,钟南山取得中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余项,200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细胞》● 肠道细菌可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Andrew T. Gewirtz课题组发现分段丝状细菌可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尽管清除轮状病毒通常需要适应性免疫,但研究者无意间构建了RV抵抗性免疫缺陷小鼠,研究人员推测这反映某些微生物可以针对性抵抗RV。并且,这种RV抵抗性可通过共宿和粪便移植来传播。通过加热,过滤和抗菌剂来处理保护RV的微生物菌群,然后将稀释的处理过的微生物群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并进行微生物组分析。这种方法表明分段的丝状细菌足以保护小鼠免受RV感染和相关的腹泻。这种保护与先前定义的RV阻抗因素无关,包括干扰素、IL-17和IL-22。SFB在回肠的定植诱导宿主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加速上皮细胞更新。在体外,将RV与含有SFB的粪便一起孵育可降低RV的感染性,表明RV可被直接中和。因此,不受免疫细胞的影响,SFB可针对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和相关的腹泻病提供保护。据介绍,轮状病毒在各种微生物包围中接触肠道上皮细胞,从而提供了微生物影响RV感染的可能性。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提出针对全基因组分析的“白皮书”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Roseann E. Peterson课题组阐述了遗传多样性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机会、方法、缺陷和建议。2019年10月10日的《细胞》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为了方便和促进多族裔和混合人群的研究,研究者概述了主要的方法学考虑因素,并重点介绍了机会,挑战,解决方案和需要发展的领域。尽管研究者认为很难分析来自不同人群的遗传数据,但这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拥有一个扩展的分析工具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据介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关注欧洲裔人群,但重要的是,多样化的人群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研究参与者之间日益增加的多样性将增进我们对所有人群的遗传结构的了解,并确保遗传研究广泛适用性。相关论文信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早产儿两种递增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Jon Dorling课题组近日取得一项新成果,他们进行了两种早产儿增加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相关论文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组招募了2804名超早产儿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快速增加组1224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30毫升母乳,缓慢增加组1246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18毫升母乳,直至达到正常喂养量。快速增加组中有802名婴儿获得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生存,缓慢增加组中有848名。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晚发型败血症,缓慢增加组为;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缓慢增长组为。总而言之,对于超早产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每天每公斤增加30毫升母乳与18毫升母乳相比,并未显著增加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的存活率。据悉,早产儿肠道喂养量的缓慢增加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增加了晚发型败血症的风险。相关论文信息:《科学》●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命运决定机制获揭示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Thorsten R. Mempel研究发现,迁移性树突状细胞激活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来预处理初始CD8阳性T细胞,从而确立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命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稳态期间,TGF-β在表观遗传学上调节了静息的初始CD8阳性T细胞,并为在皮肤疫苗接种小鼠模型中形成表皮常驻记忆T细胞做好准备。初始T细胞调节发生在淋巴结中,但不发生在脾脏中,这是通过与周围组织来源的迁移性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依赖性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并且取决于TGF-β激活αV型整合素在DC的表达。因此,通过限制LN的信号,免疫前T细胞库能够为向特异性记忆T细胞分化命运做好准备。据介绍,eTRM细胞是屏障组织中的前哨,以防御先前遇到的病原体。eTRM细胞的产生方式对通过免疫接种诱导自身形成或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揭示前脑突触的节律调控机制2019年10月11日,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Shiva K. Tyagarajan和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等研究人员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组由时间调控,但其蛋白质组由睡眠驱动。采取生化方法,研究人员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本的积累显示出绝大多数的日常节律,三分之二的突触转录本显示了与时间相关的丰度,而与体细胞的振荡无关。这些转录本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时间和功能簇,清晨之前的转录本与新陈代谢和翻译有关,而傍晚的转录本与突触传递有关。全天候表征突触蛋白质组证明了时间门控对突触过程和能量稳态的功能相关性。出乎意料的是,睡眠剥夺完全消除了蛋白质组,但转录本没有振荡。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了突触中信使RNA的昼夜节律,并且按照睡眠-清醒周期进行翻译。据介绍,神经元形成了将RNA和蛋白质转运到遥远的树突和轴突中的机制。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揭示睡眠-清醒周期中突触蛋白质磷酸化动态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和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睡眠-清醒周期引起的突触蛋白质组磷酸化的日常动态。相关论文发表在2019年10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在24小时内分离出的小鼠前脑突触神经小体应用了先进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可准确定量近8000种磷酸肽。一半的突触磷酸化蛋白在休息-活动和活动-休息过渡时具有最大振幅的节律。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通过磷酸化对突触功能的总体时间控制,包括突触传递、细胞骨架重组和兴奋/抑制平衡。睡眠剥夺消除了突触神经小体中所有磷酸化周期的98%,这表明睡眠-清醒周期而非昼夜节律信号是突触磷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睡眠和觉醒压力均有反应。据悉,昼夜节律通过调节转录、蛋白质丰度和功能来驱动生理的日常变化,包括睡眠-清醒周期。昼夜节律性磷酸化调控外围器官中的细胞过程,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突触活动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受NMDA调控法国巴黎塞纳河神经科学大学M. A. Diana小组,研究发现甘氨酸门控GluN1/GluN3A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成年内侧缰核厌恶情绪的控制。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他们发现,GluN1 / GluN3A受体在小鼠成年MHb的神经元中起作用。在MHb中没有甘氨酸能神经元专长的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通过GluN1 / GluN3A受体调节神经元活性。降低MHb中的GluN1 / GluN3A受体水平可以防止产生厌恶情绪调控。甘氨酸通过兴奋性甘氨酸能NMDA受体控制负值情绪联想,这项研究借此扩展了甘氨酸的生理和行为含义。据介绍,当与其他结合甘氨酸的亚基GluN1结合时,非经典的NMDA受体亚基GluN3A和GluN3B可以产生纯被甘氨酸激活的兴奋性电导。但是,尚未在天然成人组织中鉴定出功能性GluN1 / GluN3受体。相关论文信息:● 数据分析揭示史前社会不平等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Heidi Deeg,Philipp W. Stockhammer和Alissa Mittnik研究团队,合作发现欧洲青铜时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揭示和理解史前社会不平等背后的机制是一项重大挑战。通过组合全基因组数据、同位素证据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数据,研究人员超越了考古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超区域方法,从而揭示了青铜时代社会地位、继承规则和迁徙的复杂性。他们采用了深层的微区域方法,并分析了来自德国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中期的农庄相关墓地的104个人的全基因组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历经几代的个体家庭包括一个高地位的核心家庭和无亲缘关系的个体,这种组织伴随着父权制和女性外来配偶,该体系在700多年来保持稳定。相关论文信息:《英国医学杂志》●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的系统回顾近日,加拿大西部大学教授Rodrigo Bagur及其研究团队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从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大型数据库中搜索2019年1月25日之前发表的论文,筛查口服抗血栓药物来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的随机对照试验。最终有20个试验被纳入网络荟萃分析,共包括4803名成人参与者,9种干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中度确定性证据支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减少隐静脉移植失败。在不同的抗血栓治疗中,大出血、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然而,这些试验的异质性和不连贯性差异较大。总之,这项网络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术后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应充分权衡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cn投稿事宜:.cn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湛凤凰湛凤凰,1966年出生,湛凤凰教授,著名肿瘤分子学家,1966年出生,湖南省汨罗市人,获湖南医科大学肿瘤分子遗传学博士,以特聘学者身份留美,为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现任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美国犹他大学血液与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研究所所长。中文名:湛凤凰外文名:zhanFH国籍:美籍华人民族:汉出生地:湖南汨罗出生日期:1966年职业:教授、博导、研究所长毕业院校:湖南医科大学主要成就:在骨髓瘤研究中处国际领先水平代表作品:承担NIHRO1、R21等多项基金课题,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人物经历1989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口腔专业。1990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口腔专业。1990年7月~1993年8月,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外科担任临床医生。1993年9月~1996年7月,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外科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7月~1999年3月,在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1999年3月~12月,受聘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UniversityofLouisville)做博士后研究,全家移民美国。2000年1月~2002年6月,在阿肯色州立大学(UniversityofArkansas)做药物科学研究的博士后。2002~2008年先后任阿肯色州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2008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任副教授,并担任美国犹他大学血液与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在国内,担任中南大学客座教授。2010年担任南方医科大学校肿瘤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研究所所长。担任美国犹他大学血液与骨髓移植中心主任。现任美国血液病协会会员,是Blood、DNACellBiol、JCancerResClin、JClinInvest、HumanPathology等多家国际期刊杂志的审稿人。研究方向湛凤凰博士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主要贡献承担NIHRO1、R21等多项基金课题,申请专利项目4项。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和《血液》(Blood)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血液和骨髓移植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其预后较差,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间存在遗传异质性,生存时间跨度大。据NIH提供的资料,其5年生存率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00年以来,湛凤凰博士通过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手段对骨髓瘤的病因和发病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骨髓瘤多阶段发病过程中全基因组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相关基因功能、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分子分型标准和诊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卓有成就。经过湛博士及其同事的共同努力,其所在单位骨髓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已达到60%。湛博士五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发现了DKK1基因表达上调与骨髓瘤病人的溶骨性病变相关,并发现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骨髓瘤的药物Thalidomide和Lenalidomide可通过JNK通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1)通过建立大规模基因芯片杂交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DKK1基因的表达升高与病人溶骨性病变进程密切相关,并进一步证实骨髓瘤分泌性DKK1可通过抑制WNT通路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阐明了DKK1在骨髓瘤患者溶骨性病变过程中的机制。该论文发表在医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NEngJMed2003349:2483-94(;并列第一作者)。该期杂志还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26):2479-80)。(2)发现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肿瘤药物Thalidomide和Lenalidomide可通过激活JNK信号传递通路而上调DKK1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以JNK通路为靶标的治疗方案治疗骨髓瘤病人,防止病人发生溶骨性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Blood,2007Jan30;Epubaheadofprint;并列第一作者)。2.通过对正常人群与骨髓瘤病人进行大规模基因表达谱分析,确定了骨髓瘤病人不同亚型及其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骨髓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通过对74例骨髓瘤患者,5例骨髓瘤癌前病变(MGUS)和31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进行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发现骨髓瘤患者存在4个亚型,并发现多个基因与预后、耐药性等相关(Blood,2002,99:1745-57,第一作者,这是第一篇骨髓瘤基因表达谱分析论文,杂志社为此配发了专门的评论文章:(5):1504.)。随后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将骨髓瘤细分为7个亚型,确定了各亚型的预后情况、特征基因和细胞遗传学改变,为临床骨髓瘤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指明了方向(Blood2005,106:296-303,第一作者;CancerCell,2006,9:313-25)。3.通过对骨髓瘤不同分化阶段基因表达谱的研究,确定了骨髓瘤发生发展与特征性基因表达、B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为骨髓瘤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和分子分型标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通过对正常人群,癌前病变以及骨髓瘤病人的基因表达谱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了部分预后良好的病人其基因表达谱与癌前病变相似。这对解释骨髓瘤病人存活时间差异极大提供了遗传学依据。(Blood2007109:1692-700,第一作者)。(2)通过对骨髓瘤不同分化阶段的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基因表达谱研究,筛选鉴定了30个晚期B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可以用于制定骨髓瘤分子分型的标准。(Blood,2003,101:1128-1140,第一作者,该期杂志封面文章;Blood,2003,15,102:592-600)。(3)通过紧密联系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指征分类,对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鉴定了与病人短期死亡相关的基因。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病人的危险因子和预后情况。针对这些基因的功能,可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分化或间接克服病人耐药的问题。给临床上棘手的病人的治疗带来希望。(Blood2006109:2276-84,第一作者)。4.通过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证实CKS1B是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在上述确定骨髓瘤高危相关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CKS1B通过SKP2和p27(kip1)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恶性生物学行为,是一个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的癌基因。为建立针对性抑制CKS1B治疗方案治疗高风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奠定了理论基础。(Blood2007Mar15,Epubaheadofprint,第一作者)5.宫颈癌、卵巢癌等其他恶性肿瘤全基因组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湛凤凰博士不仅在骨髓瘤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而且将建立的高通量芯片杂交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成功应用于宫颈癌、卵巢癌等其他肿瘤全基因组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BrJCancer,2005,92(8):1561-73;Virology,2005,331(2):269-91;IntJCancer,2004,112(1):14-25;BrJCancer,2004,90(9):1814-24;均为第二作者)。6.指导骨髓瘤病人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个体化治疗。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分析,30%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表达基因RARa2,并且这类病人预后差。RARa2是维甲酸核膜上的受体。如果骨髓瘤细胞RARa2是阳性,就可以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这类患者,从而引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Blood2009;May20Epubaheadofprint通讯作者)。在研课题正在承担的在美国获得的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如下(共约540万美元):,CA152105,07/01/10_06/30/:$1,250,000,TotalCosts:$1,868,750,NationalCancerInstitute,Role:,CA143887,07/01/10_06/30/12,RetinoidBasedTreatmentApproachestoTargettheMyelomaStemCellDirectCosts:$275,000,TotalCosts:$412,625,NationalCancerInstitute,Role:,10/01/10_09/30/13TargetingNEK2inMMtoOvercomeDrug-resistance,DirectCosts:$540,000,TotalCosts:$600,000LeukemiaLymphomaSociety,Role:,CA115399,07/01/07_06/30/12GeneExpressionProfilingvsMRDAssessmentinMyeloma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TotalCost:$1,868,750,Role:Co-Investigator(20%),08/01/10_07/30/12Rara2-ExpressionMyelomaMultipleMyelomaResearchFoundationDirectCosts:$180,909,TotalCosts:$200,000,Role:,10/01/11_09/30/14,TargetingCKS1B-SCFcomplexinaggressivemyeloma,DirectCosts:$540,000,TotalCosts:$600,000LeukemiaLymphomaSociety,Role:,07/01/11_06//30/12targetingBtktoeliminatemyelomastemcellsandpreventosteoclastogenesisDirectCosts:$50,000,CRRmini-grantawardfromHuntsmanCancerInstitute,UniversityofUtahRole:,05/01/12~,$1,000,000Institutionalstart-upfunding,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andHoldenComprehensiveCancerCenter,UniversityofIowa,Role:PrincipalInvestigator最具代表性论文(correspondence).Identificationofearlygrowthresponseprotein1(EGR-1)(1):(correspondence).(11).(correspondence).Over-expressionofCKS1BactivatesbothMEK/ERKandJAK/(1):(correspondence).(3):(correspondence),BarlogieB,MulliganG,(2):(correspondence).(10):(co-correspondence),Colla1S,WuX,ChenJB,StewartJP,KuehlWM,BarlogieBandShaughnessy,(11):(correspondence),BarlogieB,(2):(4):(6):2020-8.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者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因为我赶不走他,能赶走当然也可以赶走,这样剩的我还要洗手

拍死蚊子残忍,那么牛,羊,猪,鸡肉就不要吃了,那不更残忍吗?适者生存,这就是人道,就是现实。除四害,保健康。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作者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周伯平长期耕耘于传染病学科研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并致力于将理论成果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近五年,他先后主持承担十一五科技部攻关项目、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市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拥有国际专利1项。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在中华牌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3部。2001年,周伯平走上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的领导岗位。2002年,当时深圳市三院(原东湖医院)是深圳市卫生局指定唯一定点收治单位。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周伯平同志领导下的团队,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深圳神话”:无一例SARS住院病人死亡,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SARS病毒。作为深圳市传染病学界的领军人物,周伯平在国内外传染病学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学术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国传染病防控事业的发展及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截至2010年9月,钟南山取得中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余项,200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者缩写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 概况 全名: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出版方:美国马萨诸塞州医学会(the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MMS)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拥有18,500多名医生和学生会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通讯作者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的评论员第二身份)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这是和题目的联系。同时,我认为如果考虑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其委员会需要做好功课,至少了解到本文的层面,而不是因为争议搁置考虑。我希望,有比较多的人,从各方面使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世人所知。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饶毅【以下为正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可能不认为只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尚未成为主要的药物来源。对于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思潮。一种认为中药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后毫无作用,另一种认为中药不能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来评判、而有中药特殊的标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非常清晰地肯定中药仍有益于人类,一个古老的传统还含有很大的潜力改善健康。回顾对它们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到极端思维的错误,而理性的思维,常常看起来是中间道路,却是合理的、也是进步的必由之路。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项工作都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遵循现代科学的标准。他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无数儿童和成人的生命。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近的科学家于1970年代初期发现。在大型“523任务”研究抗疟疾药物过程中,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自由探索性地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在屠呦呦和之前,陈克恢曾于1920年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短期工作,期间用中药做出重要发现,特别是他对麻黄素功能的研究,闻名中外。在到协和工作以前,陈克恢留学美国留学获得很好的科学训练。在协和工作以后又回到美国,在学术界和药物工业界,特别是药理学界,陈克恢蜚声国际。1950年代后中国闭关锁国二十多年。在北京工作的屠呦呦和哈尔滨工作的张亭栋都没有可以和陈克恢相比的训练背景。他们分别在1950年代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他们在从事关键发现时期的工作条件也远非理想。1960年代中后期和1970年代初期,中国正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热潮中,是中国历史上奇特的阶段。在经历了有些中国人把人斗人的劣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几年、在将中国科学院和大学有经验的科学家和教授纷纷被批斗、关牛棚和靠边站后,到1970年代初,大学、科研机构很多人都无所事事,甚至每天工作时间主要是看只有4版的《人民日报》等报刊,有些女科学工作者当时也加入上班打毛衣的行列,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更是很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竟然有人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且堪称中国近代可能最重要的两项药物发现,其记录迄今未被大量投资药物开发的今天中国医药界所超越。肯定和认可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回顾他们的工作,不仅对于他们有意义,而且本文希望能够刺激其他人更仔细的研究、以期总结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促进今后中国的医药更快更好的研究和对自然的有效探索。青蒿素和屠呦呦现在不少人知道青蒿素(artemisinin)的作用。它是起效最快的抗疟药,可以在一线使用,也是在对其他常用药物如氯喹出现抗药性情况下,可以改用的药物。当然,青蒿素并非无缺点,也不是可以替代所有其他抗疟药的唯一药物。但是,它确实治疗了很多病人,有时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在结构上,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迄今国内外仍然试图寻找更好的衍生物,以便改进疗效、减少抗药性。在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仍然是研究的问题。对于青蒿素的发现,知道的人也不少,但有较大争论。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屠呦呦是否可以作为其代表人物。“523”任务,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的疟疾问题,而开始的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其组织起始为1967年5月23日,那是文革中开会都怕找不到安稳地方的时代。组织的主要协调办公室一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单位遍布全国很多地方,北京、上海、云南、山东…,人员至少几百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规模合作项目,其中有很多人的集体起了作用。但是,是否有代表人物?谁是代表人物?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被召集加入“523任务”。“523”计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制造已有西药的仿造品、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在中药里面,不同课题组试了很多中药,包括药效较强、但副作用较大的常山。不仅古代中药书上,就是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民间都有使用青蒿的记录。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课题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共808个,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有60%~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屠呦呦给课题组提供了筛选了多个中药的清单(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屠呦呦课题组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告这一结果,获得大家注意,但并未成为唯一的重点,会议总结时组织者建议“鹰爪要尽快测定出化学结构,并继续进行合成的研究;仙鹤草再进一步肯定有效单体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搞清化学结构;青蒿、臭椿等重点药物,在肯定临床效果的同时,加快开展有效化学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工作”。屠呦呦课题组工作其后集中于青蒿。倪慕云先试图获得青蒿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后钟裕蓉成功地获得青蒿素结晶,她们取得分子式。由屠呦呦课题组成员携带青蒿素,以其他课题组(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为主分析青蒿素分子、解析青蒿素结构。在获知屠呦呦小组1972年结果的情况下,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都分别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并分别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 “黄蒿素”(云南)。1974年,黄花蒿素和黄蒿素都被认为都是北京的青蒿素。虽然青蒿素历史有很多争论,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获得青蒿素的钟裕蓉,也无疑是屠呦呦课题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公开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作用以后进行的。有关青蒿素的历史回顾很多,本文仅限于明确一个问题:屠呦呦确实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他课题组和科学家,确实起了很重要作用,屠呦呦的工作有前人的基础,也有她课题组人员起很重要作用。肯定她的作用并不埋没其他人的作用。应该有更详细的历史记载,让人们知道“523任务“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的贡献。砒霜和张亭栋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亚砷酸(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亚砷酸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承认和推广。1971年3月,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蜍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韩太云将其改制水针剂,称\"713\"或\"癌灵\"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治癌,有些肿瘤病例见效,但毒性太大而导致被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继续此工作。张亭栋1950年代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六十年代曾经参加西医学中医训练班。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开始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做太多疾病,另一方面他们将组分分别检测,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对于治疗无用。1973年,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黑龙江医药》发表论文,报道他们用“癌灵注射液”(以后也称“癌灵1号)治疗6例白血病病人。他们明确主要用砒霜的化学成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轻粉(氯化地汞)”,结果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人都有改善,对其中一例有急性变的患者也有效。他们提到还正在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1974年,他们以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和哈医大一院检验科署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总结他们1973年1月至1974年4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进行治疗,发现“癌灵1号”对多种白血病有效、而对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1976年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曾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五例临床纪实》。1979年,荣福祥和张亭栋在《新医药杂志》报道癌灵1号治疗后存活4年半和3年的两例病人,皆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在《黑龙江医药》发表《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结他们1973年至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共55例,其中1973年至1974年23例用癌灵一号,1975年至1976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20例,1977年至1978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12例。对于每一个病例,他们都具体分型,有明确的疗效观察。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缓解率70%,12例完全缓解,对病人的毒副作用小,他们还用十倍于成人的剂量,给12只家兔注射癌灵一号,未见心、肝、脾、肾毒性作用。有三个重要问题:1)张亭栋等是否确切知道治疗癌症的作用来源于“癌灵一号”,而不是同时使用的其他中药、和化疗西药?2)他们是否意识到癌灵一号的作用来源于三氧化二砷,而无需轻粉(汞)?3)他们是否知道三氧化二砷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这三个问题,在1979年《黑龙江医药》杂志中,可以看到张亭栋和荣福祥有明确答案:1)有三例病人(一位成人、两位儿童),单纯使用癌灵一号,不用其他中药、不用化疗西药,也显示疗效,其中当时儿童存活已经4年,成人已存活9个月;2)在第11页,他们指出“癌灵一号之有效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他中药为“扶正”,他们明确这些中药并非治疗白血病、而用来支撑病人身体状况;3)在第10页和第11页指出,他们明确指出对早幼粒型白血病效果最好。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也既法国-美国-英国分型的M3型白血病)。198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指导:张亭栋;执笔:李元善,胡晓晨;参加人:李明祥,张鹏飞,荣福祥,孙洪德,李会荣,吴云霞,检验科血研究室)在《黑龙江中医药》发表《癌灵1号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3例临床小结》,报道癌灵一号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24%、总缓解率达86%。1982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白血病座谈会上,张亭栋、李元善公布了《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实验研究―附22例完全缓解分析》和《98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与临床疗效探讨》。1984年,张亭栋和李元善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总结他们1972年以来治疗的8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析其中完全缓解的22例。他们指出,完全缓解的22例中,7例为M2型,15例为M3型白血病(既APL)。他们也指出“以M3型效果尤为显著”。1985年张亭栋等撰写《癌灵1号(713)注射液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1991年在《中医药信息》杂志,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荣福祥、王钦华、李金梅、冯秀芹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长期存活16例报告”,应该是1984年张亭栋、李元善文章中的的延伸。1991年文章指出,他们从1974年到1985年以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19例完全缓解,五年存活16例。1992年,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作为“经验交流”,介绍的内容完全相同于1991年论文。比较奇怪的是,英文文献基本都引用这篇文章。这篇也是中文,内容是1991年的简介,而实际发现在1973年就有文章,在1979年就明确对APL的作用最好。张亭栋研究的几个问题张亭栋等当时的研究,没有对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是觉得不能用不治疗作为对照?1982年,张亭栋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显示他知道医学研究的规范,但他指出“对于较严重疾病的患者建立对照组,即使是建立无害的‘空白对照’,也是不允许的,只能用平素认为较好的疗法与新疗法来对照观察。而对于某些‘绝对’的治疗也可以不必选用对照组,如对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等,也可以说明”。这种说法有些人接受、有些人不接受,但其中的道理很清晰。中医理论是否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今天复习这些文献,可以看到,中医辨证分型,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没有意义。比如,他们谈到对急性白血病的中医分为五型,而治疗时使用三氧化二砷并无差别,对于其他辅助的中药,也许这些分型起作用,但当证明三氧化二砷有作用,而其他中药不用也可以的时候,中医分型的意义就没有确定。而西医对白血病的分型才对他们找到适应症起了作用。他们完全放弃中医辨证分型以后,适应症和效果更确切。有趣的是,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1973年的第一篇论文完全没有谈中医理论,而其后多篇论文讲解中医辨证分型。中国对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的贡献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曾被认为是白血病比较凶猛致死的一种。1973年,法国Bernard等推出的西药化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其后改进的方案成为世界主流治疗方法。1973年张亭栋等发现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至1979年完全清楚其最佳适应症为M3型白血病(也就是APL)。1983年,Koeffler 总结了多种化合物(包括维甲酸)在体外细胞培养对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作用。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Flynn等报道用13-顺维甲酸治疗一例APL病人,对白血病有缓解、因其他原因去世。1984年,瑞典的Lund大学医院内科的Nilsson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荷兰的Daenen等报道用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Fontana等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用全反维甲酸治愈一例5岁白血病儿童。1987年王振义课题组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报道用全反维甲酸(合并和单独)治疗六例APL病人。1988年,王振义课题组在美国《血液》杂志发表论文,总结他们用全反维甲酸治疗24例APL病人,获得完全缓解。这篇论文,使有关医生瞩目全反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引起广泛重视,在国内外较快得到重复和推广,为APL病人带来福音。1995年,大连解放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慧娴、富丽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以复方青黛片治疗60例APL,完全缓解率98%。所用中药复方含青黛、太子参、丹参、雄黄,估计是雄黄的硫化砷起作用。1996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的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当年第二期发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总结他们自1992年至1995年用简化为三氧化二砷(不含汞)治疗130例APL病人中完成一个及以上疗程的73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3%,复发患者完全缓解率为52%,与全反式维甲酸无交叉耐药。1996年8月1日美国《血液》杂志发表陈国强、朱军、石学耕、倪建华、仲豪杰、Si GY、金小龙、唐玮、李秀松、熊树民、沈志祥、孙GL、马军、、张鹏、张亭栋、G Claude、陈赛娟、王振义、陈竺的合作论文。该文报道陈竺、王振义、陈赛娟等带领上海血液研究所,用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开创对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1997年,徐敬肃,段秀锦,徐莹,辛晓敏,宋晓红,张庭栋在《中国血液学杂志》报道对于一例三次反复发作的APL病人,每次用癌灵一号,获得20年存活。1997年《血液》杂志发表沈志祥、陈国强、倪建华、李秀松、熊树民等论文,他们用纯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15例APL,其中10例只用三氧化二砷,取得90%的完全缓解率。1998年,世界最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位于美国纽约的Sloan-Kettering癌症纪念医院和康奈尔医学院的Soignet等的论文。他们在12例其他治疗后复发的APL病人,用三氧化二砷,观察到11例完全缓解,其机理可能和细胞部分分化和细胞凋亡有关。从此,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APL的治疗作用。迟迟未至的认同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都认可:都得到了应用,直接产生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两人由于不同的原因,个人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广为人知。而屠呦呦的贡献,却一直有争议。其原因,还待历史学家细究。初步可以看到:与齐心协力的“两弹一星”大计划不同,青蒿素的研究几乎从头到尾经常出现矛盾,不同课题组之间矛盾,课题组内部不同人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研究人员,因为文革的原因,一般年资都比较低,有了课题组也相互不服气。论文写作不及时、发表不规范,英文论文更滞后,留下争议的余地。如果按现在自己先发表论文再与他人分享,争论会少很多。不过,这样虽然对科研人员好,对于病人就不一定是最好:如果都要等一家发了论文,其他课题组才能用药,当时有些病人就不可能用药,其中有些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张亭栋虽然被《纽约时报》报道过,但未受到中国的充分肯定,在国际学术和医学界也几乎默默无闻,其原因不在矛盾。他的课题组,有人发生过矛盾,但在很后面。从1973年开始发表的论文中,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很清晰。他未被很好地认可,可能与所在地区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性的可能性。1998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在专题笔谈中介绍“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在两次实践中发现三氧化二砷(简称氧化砷)治疗继续早幼粒白血病(APL)有效。进两年来,我们与哈医大合作,应用氧化砷注射液知道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常规化疗药物耐用的APL复发病人”,肯定了张亭栋的工作。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太提他的名字。几乎所有英文文献并不知道张亭栋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有关论文早在1973年到1979年就发表。很多英文文献,包括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的文献,和国外学者的文献,都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发现定为1992、甚至1996年。例如,重复中国结果,也有助于将中国发现推到世界的1998年Soignet等的论文,在摘要中说中国有两篇报道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文章,在引言中说中国最近有报道三氧化二砷可以引起APL完全缓解,然后引用了孙鸿德等1992年《中西医结合杂志》的短篇“经验交流”、张鹏等1996年《中国血液学杂志》、沈志祥等1997年《血液》等论文。1996年《科学》记者对三氧化二砷的介绍,虽然介绍了张亭栋,但说他的文章是1992年发表的。张亭栋本人很少英文论文。2001年,张亭栋和陈国强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为王铸钢、王振义、陈赛娟、陈竺,通讯作者为陈竺)在国际期刊《癌基因》发表论文,介绍三氧化二砷,在引言中,他们也称最近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的作用,引用陈国强等1996年《血液》论文。在正文内,说明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始于1971年,但没有文献,号称治疗了一千多不同癌症的病人,观察到对几种癌症的作用,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食管癌、和特别是APL”,但是也无文献引用。然后,文章说对APL作用的初步报道于1992年,引用孙鸿德的“经验交流”。这样,张亭栋本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英文文章就没有引用自己1970年代的几篇文献,把自己在1973年和1974年公开发表的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疗效、和1979年明确提出对APL疗效最好的发现,全部淹没了。而1992的论文,在本质上,与1979年的文章无差别,既没有改变所用的药物成分、也没有改变适应症。2002年朱军、陈竺、Lallemand-Breitenbach、de The等在《自然综述癌症》介绍砒霜治疗作用时,在图中显示了1970年代张亭栋的里程碑作用,但引文是孙鸿德等1992年经验介绍(在引文中注明是证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和1996年张鹏等的论文。因为1992和1996这两篇文章是中文文章,而且没有引用1970年代文献,所以,国外学者一般不能知道原始文献。

1978年,全球首例人类卵子体外受精 (IVF) 婴儿出生,由于其受精过程在实验室进行,这些孩子被形象地称为“ 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技术帮助许多人圆了当父母的梦想,至今四十多年时间里,全世界估计已有约700万例通过试管婴儿及其改良技术诞生的孩子。

然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了一项名为“ 基于多基因评分的胚胎选择 (ESPC) ”的服务,该技术可以允许接受体外受精者通过多基因评分选择更 健康 、更聪明的胚胎。然而,这项服务的益处、风险以及伦理问题,究竟如何呢?

2021年7月1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发表了题为: Problems with Using Polygenic Scores to Select Embryos 的特别报道。

该报道描述了“ 基于多基因评分的胚胎选择 (ESPC) ” 存在的局限性 ,并警告接受体外受精的患者和医生, 不要形成ESPC技术有效且风险很低的印象 。

相同的基因通常会影响不同的性状,因此,用 ESPC技术 选择一种性状,可能会导致产生另一种不利的性状,例如基于某个基因选择了让孩子更聪明,此时可能这个基因导致将来孩子出现精神出现问题。

文章作者还警告说, ESPS技术的大量使用,还有可能改变人口结构、加剧 社会 经济不平等以及贬低某些特征 。因此, 有必要制定针对该服务的标准,并进行相应监管,防止该技术的滥用 。

定制婴儿

多基因评分是对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个体 健康 和其他结果的预测。实际上,在成年人中,多基因评分可以部分预测这些结果,但预测能力也较微弱,尤其是对 社会 和行为特征的预测。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对胚胎的预测能力显著降低。

然而,即便如此,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与进行试管婴儿辅助生殖的医疗机构合作,为那些进行试管婴儿的患者选择胚胎, 希望挑选出成年后患糖尿病、癌症、心脏病、炎症性肠病、阿尔茨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概率更低的胚胎 。

甚至,还有公司号称可以根据预测并 挑选出将来 受教育程度 、 收入 和 认知能力 更高的胚胎 。还有公司称将来可以提供对 肤色 和 智商 的选择。

多基因评分的缺点

“ 基于多基因评分的胚胎选择 (ESPC) ”至少需要选出的某种特征给出适度准确的预测,才能说有用。

然而,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产生多基因评分时,高分的人和低分的人确实产生了中等甚至很大的差异,然而,这些差异是基于来自不同家庭的人,并未排除变量。当对同一家庭成员进行多基因评分,预测能力则大大下降。

例如对将来受教育程度的预测,不同评分的欧洲不同家庭的成员确实产生了较大差异,但是对同一家庭成员之间的预测,则差异大大降低。

此外,目前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建立的多基因评分标准,大多是基于欧洲人口建立的,对其他地区的人口适用度不足。

例如,通过多基因评分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预测,可以明显看出,在欧洲人群中最显著,在美国、东亚、非洲,依次降低。

多基因评分选择的一种性状,可能会导致产生另一种不利的性状,例如基于某个基因选择了让孩子更聪明,此时可能这个基因导致将来孩子出现精神出现问题。

还有一点,通过多基因评分选出来的胚胎,长大成年过程中及之后,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也会降低当初预测的准确性。

最后,即使多基因评分实现了有限的准确性,它的广泛使用同样会带来其他风险,目前该技术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富裕人群,且预测最准确的是欧洲人,这会加剧 社会 的不公平。

而且,被该技术放弃选择的特征,会被认为是一种价值较低的特征,进而带来偏见和歧视。例如,如果很多人都不选择单眼皮,那么单眼皮的人可能会因此被歧视。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Daniel J. Benjamin 教授表示, 许多个人的生殖决策,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可能会产生深远的 社会 后果。这些决定可能会改变人口结构,加剧 社会 不平、带来歧视等等 。

因此,论文作者呼吁专业医学协会制定针对“ 基于多基因评分的胚胎选择 (ESPC) ”的政策和指导文件,还呼吁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要证明自己向客户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易于理解。

论文链接:

  • 索引序列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作者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者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作者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者缩写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通讯作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