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论文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

论文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

发布时间:

论文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

伤寒温病之争

中国医学史上曾有过“伤寒”和“温病”两大派别的争论。这场争论直至近十几年才暂时偃旗息鼓告一段落。本来伤寒和温病都是外感热病,只不过按照临床表现,体征,理论上说理的方法等不同侧面,把同种疾病区别开为两类。由于这两大系统的辨证方法不同,例如伤寒病用六经分证,温病则用三焦和卫气营血的方法辨证,更因为温病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伤寒论》基础上,并发展起来的新理论,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脉络,古代有些医学家,却把它们对立起来,形成水火不容的争论,互相围歼,互相诋毁,使得原来属于学术讨论的问题,演变为个人攻击。

我国江南地域,气候炎热又潮湿多雨,温热病的湿热病发病较多;西北地区,气候寒冷而又干燥。伤风和伤寒病比南方多见。任何一种学说企望压制其它学术观点,最后极容易形成攻击、偏执和蛮横,失去讨论的气氛,甚至漫骂。如章太炎在其《伤寒论讲词》中说:“要知仲景伤寒论其论病机,乃积千百年之经验而来,间及五行之说,特犹算家之甲、乙、丙、丁代数耳。若近代叶氏之流,於病状尚未说明,先以五行之谈为铺张,则直是油腔滑调矣!”温热派亦不含乎,如吴坤安说,天下这么多死人将都是伤寒方用之失当杀的,无异于 *** 屠夫。这哪里有学术气味,一揽子如泼妇叫街。

观点差异无所谓,认识不同亦无关,虚心静气尽可辩,莫学市侩骂连天。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内经》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伤寒论》的阳明病,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如清里热的白虎汤、攻下腑实的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亦广泛应用。在某种角度来看,阳明病与温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但并不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

1,所指是伤寒第六条吧,基本一致。2,这个问题不严谨,温病变证当然能用伤寒方,你觉得承气、白虎类方算否?3,争议问题,个人倾向于需要其他辨证来补充。当然是风寒外感及其变证啦。4,这种问题无意义。再说有“直中心包”啊。5,no6,都有。7,谁说的?不要相信。

浅议伤寒与温病 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 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 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证候来判断,而不依据感受的是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出寒证或热证。而温病学派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病篇》中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之壅塞,浊邪害清也”等等。温病学派多认为温热病中的各种变化,主要是由感受温热病邪的性质所决定,而多忽略人体与病邪的斗争的反应。中医学研究“病邪”,则不能离开临床,不能离开“证”,必须遵循“从辨证中来到辨证中去”的原则。换句话说,是“证”决定“邪”,而不是“邪”决定“证”。 《伤寒论》中伤寒,广义者包括温病、杂病,狭义者单指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前一个伤寒是广义的,而后一个伤寒是狭义的。对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伤寒论》第6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简单明了的判断方法,即以症状特点而不是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 《伤寒论》六经辨证涵盖温病 六经实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各位医家争鸣的焦点,诚如恽铁憔在《伤寒论研究》中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中医治病规律是“辨证治疗”或“随症治疗”,根据人体患病后的症状而用相应药物治疗,是调节机能疗法。庞祝如教授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非特殊性,即几乎所有疾病都可适用;二是注重病人生理机转的促进,而不直接消除病原和症状;三是整体性,即照顾到病人整体的生理机转,根据全身证候而采取相适应的综合疗法。根据机体抗病的生理机转的反射性现象,给予相应的扶助和调节,使机体恢复正常。冯世纶教授总结为: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最能体现中医这种治疗规律的,就是仲景的《伤寒论》。 根据人体患病后的反应情况,中医分为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八大类型,即八纲分类。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以平。及失其宜者,以致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汤液经方》亦载:“大青龙汤,治天行、表不解”,“小泻脾汤,治……里寒外热。”八纲辨证理念早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表)。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苦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张仲景在八纲辨证之表、里理念基础上,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理念,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疾病病位相对而言,均属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在病位的反应。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病情必反应于病位,病位亦必因病情的反应才表现出来。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必伴有或阳、或阴、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情反应,同理则所谓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亦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病位反应。 有人认为《伤寒论》是治伤于寒邪之“伤寒”,不治伤于温热病邪之“温病”或内伤杂病,是没有真正理解《伤寒论》精神。实际上,仲景以六经赅百病,无论外感、内伤,还是温病,皆不出六经范畴。故柯琴提出“六经钤百病”的观点,徐大椿亦说:“医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万病皆通。”笔者认为:六经理明,万病理通。 《伤寒论》中广义温病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这里的外证是有别于太阳、少阳的外证、表证,即第6条所说的温病。《伤寒论》第197条:“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就是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所谓太阳阳明,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亦当属温病。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如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等,实际是治疗温病之方。故陆九芝说“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又说:“温病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治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论》之外。”柯韵伯亦提出“温病证治散见于六经”、“阳明为成温之薮”观点,指出:“温病者,阳明也”,“病之始自阳明者为温,则邪自太阳已入阳明者亦为温。”他还分析了一些温病学家的经验方,认为皆不外《伤寒论》的阳明方。如杨栗山的治温疫十五方,“特将僵蚕、蝉蜕之不担重任者加入芩、连、膏、黄方中,使人看似杨氏新方,而又不知不觉已暗将《伤寒论》方参入。”认为温病学家学说虽多,实际上不过是将他经或他证之名来代替阳明之实而已。而事实上,在温病中所运用的许多方剂,都同伤寒方剂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凉膈散源自栀子豉汤;化斑汤源自白虎汤;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源自大、小、调胃承气汤;加减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源自炙甘草汤;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就是后世温病滋阴清热基础等等。 某些温病学家声称“跳出伤寒圈子”,实际上并未离开这个基础,而是结合医疗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加以创造性发展,如辨舌验齿、观察疹蓓以及创立一些疗效稳妥的方剂等,而且还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如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功不可没。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论文

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训人有伏气之为病也。夫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至春阳气开泄,忽因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又不因外邪而触发者,偶亦有之。其藏肌肤者,都是冬令劳苦动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何刘松峰、陈平伯诸公,皆谓并无伏气,悖经之罪,其何逭乎!据丰论春时之伏气有五∶曰春温也,风温也,温病也,温毒也,晚发也。盖春温者,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寒而触发。风温者,亦由冬受微寒,至春感风而触发。温病者,亦由冬受微寒,寒酿为热,至来春阳气弛张之候,不因风寒触动,伏气自内而发。温毒者,由于冬受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晚发者,又由冬受微寒,当时未发,发于清明之后,较诸温病晚发一节也。此五者,皆由冬伤于寒,伏而不发,发于来春而成诸温病者,当辨别而分治之。这是清代医家雷丰《时病论》的观点。不过近代名家蒲辅周老先生对《内经》这段内容颇不以为然。希望读者理智地、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伤寒温病之争

中国医学史上曾有过“伤寒”和“温病”两大派别的争论。这场争论直至近十几年才暂时偃旗息鼓告一段落。本来伤寒和温病都是外感热病,只不过按照临床表现,体征,理论上说理的方法等不同侧面,把同种疾病区别开为两类。由于这两大系统的辨证方法不同,例如伤寒病用六经分证,温病则用三焦和卫气营血的方法辨证,更因为温病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伤寒论》基础上,并发展起来的新理论,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脉络,古代有些医学家,却把它们对立起来,形成水火不容的争论,互相围歼,互相诋毁,使得原来属于学术讨论的问题,演变为个人攻击。

我国江南地域,气候炎热又潮湿多雨,温热病的湿热病发病较多;西北地区,气候寒冷而又干燥。伤风和伤寒病比南方多见。任何一种学说企望压制其它学术观点,最后极容易形成攻击、偏执和蛮横,失去讨论的气氛,甚至漫骂。如章太炎在其《伤寒论讲词》中说:“要知仲景伤寒论其论病机,乃积千百年之经验而来,间及五行之说,特犹算家之甲、乙、丙、丁代数耳。若近代叶氏之流,於病状尚未说明,先以五行之谈为铺张,则直是油腔滑调矣!”温热派亦不含乎,如吴坤安说,天下这么多死人将都是伤寒方用之失当杀的,无异于 *** 屠夫。这哪里有学术气味,一揽子如泼妇叫街。

观点差异无所谓,认识不同亦无关,虚心静气尽可辩,莫学市侩骂连天。

伤寒与温病关系的论文

随着气温的渐渐降低,“伤寒感冒”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渐渐增高了,尤其对一些平素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寒冬腊月是它们比较难受的一段时间,需要待到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之后,才能渐渐轻松。对于“伤寒”的说法,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映像里,所谓“伤寒”,不就是受凉了吗? 关于“伤寒”的说法,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部专门的“伤寒”著作,两千余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张仲景的“伤寒”和我们常说的“伤寒”,其实是有区别的。 关于“伤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或许古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八个字一句话,竟然由此衍生后世两门中医流派:伤寒、温病。张仲景的伤寒,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名词,几乎包含所有外邪引起的身体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六经辨证”,根据六经传变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治原则,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圭臬,《伤寒论》里的方剂,也被称为“经方”。 而内经所说的“冬伤于寒”,和张仲景的伤寒是有所不同的。内经所指,基本定义在“四时虚邪”方面,大致可以理解为“冬天感受寒邪”,到春天会形成温热证候。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大多只是指感冒。如果一定要在《伤寒论》里找一个与之对应的,大致和“太阳伤寒”相当吧。但是,我们也会把一些风热感冒说成“伤寒”,这是辨析之一;温病的真正流传,比“伤寒”要晚了很多年,其学说流派,直到清代“温病四大家”才广为流传。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温病是“温热”证候,表现出来的是一派热像,一般以滋阴清热。兼顾津液为诊治原则。 实际上,《伤寒论》里的部分证候,其实也可以纳入后世的温病之中,比如阳明腑实兼表证。所以,后人也说,温病其实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的结果。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感冒”,更是常和温病混淆,温病常见的“发热、口渴”等,也都是我们感冒时的常见症状。这是辨析之二;内经也有“伤于寒”和“病温”的说法,很多人认为,伤寒与温病之说即可追溯至此。我个人的观点,内经的伤寒,并非张仲景的“伤寒”,反而更接近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伤寒感冒”,考虑到内经和“养重于治”、“治未病”的观点,我倒宁愿相信“伤于寒”说的就是伤风感冒。 至于内经的“病温”,我认为也不是清代温病学说里的“温病”,更像“发热”等一系列阳热证候。所以,相对来说,内经的“伤寒”与“病温”,比《伤寒论》所指更接近我们现代的描述,此乃辨析之三。所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以用来指导我们 养生 ,冬天气温低,我们就不能“伤于寒”,要做的就是避寒就暖,比如多穿衣服、少冲风冒雪,气温再低,还可以烤火等等,这些都是避免外寒侵袭机体所需要做的; 饮食上,进食温热的食物,以及一些温阳的食物,如多喝开水、热粥、热汤,护着喝点姜茶之类;也可以吃点牛羊狗肉等“性温”食物,由内而外驱散寒气,同时提振机体的阳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伤寒感冒,是秋冬常见的小问题,中医理论里,有专门的《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著作,但它们所说的“伤寒”或“温病”,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伤寒感冒,是有区别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大区别,二者是外感热性病两大类型。《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里虚寒证治多,而表热、阴伤证治少。《伤寒论》中辛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生变证。而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考试大网站整理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寒邪,主要从皮毛而入 分类 新感、伏气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血、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舌、齿 重脉证略舌 方法 斑疹、白 初起 辛凉 辛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论文

随着气温的渐渐降低,“伤寒感冒”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渐渐增高了,尤其对一些平素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寒冬腊月是它们比较难受的一段时间,需要待到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之后,才能渐渐轻松。对于“伤寒”的说法,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映像里,所谓“伤寒”,不就是受凉了吗? 关于“伤寒”的说法,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部专门的“伤寒”著作,两千余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张仲景的“伤寒”和我们常说的“伤寒”,其实是有区别的。 关于“伤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或许古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八个字一句话,竟然由此衍生后世两门中医流派:伤寒、温病。张仲景的伤寒,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名词,几乎包含所有外邪引起的身体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六经辨证”,根据六经传变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治原则,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圭臬,《伤寒论》里的方剂,也被称为“经方”。 而内经所说的“冬伤于寒”,和张仲景的伤寒是有所不同的。内经所指,基本定义在“四时虚邪”方面,大致可以理解为“冬天感受寒邪”,到春天会形成温热证候。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大多只是指感冒。如果一定要在《伤寒论》里找一个与之对应的,大致和“太阳伤寒”相当吧。但是,我们也会把一些风热感冒说成“伤寒”,这是辨析之一;温病的真正流传,比“伤寒”要晚了很多年,其学说流派,直到清代“温病四大家”才广为流传。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温病是“温热”证候,表现出来的是一派热像,一般以滋阴清热。兼顾津液为诊治原则。 实际上,《伤寒论》里的部分证候,其实也可以纳入后世的温病之中,比如阳明腑实兼表证。所以,后人也说,温病其实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的结果。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感冒”,更是常和温病混淆,温病常见的“发热、口渴”等,也都是我们感冒时的常见症状。这是辨析之二;内经也有“伤于寒”和“病温”的说法,很多人认为,伤寒与温病之说即可追溯至此。我个人的观点,内经的伤寒,并非张仲景的“伤寒”,反而更接近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伤寒感冒”,考虑到内经和“养重于治”、“治未病”的观点,我倒宁愿相信“伤于寒”说的就是伤风感冒。 至于内经的“病温”,我认为也不是清代温病学说里的“温病”,更像“发热”等一系列阳热证候。所以,相对来说,内经的“伤寒”与“病温”,比《伤寒论》所指更接近我们现代的描述,此乃辨析之三。所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以用来指导我们 养生 ,冬天气温低,我们就不能“伤于寒”,要做的就是避寒就暖,比如多穿衣服、少冲风冒雪,气温再低,还可以烤火等等,这些都是避免外寒侵袭机体所需要做的; 饮食上,进食温热的食物,以及一些温阳的食物,如多喝开水、热粥、热汤,护着喝点姜茶之类;也可以吃点牛羊狗肉等“性温”食物,由内而外驱散寒气,同时提振机体的阳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伤寒感冒,是秋冬常见的小问题,中医理论里,有专门的《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著作,但它们所说的“伤寒”或“温病”,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伤寒感冒,是有区别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大区别,二者是外感热性病两大类型。《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里虚寒证治多,而表热、阴伤证治少。《伤寒论》中辛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生变证。而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考试大网站整理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寒邪,主要从皮毛而入 分类 新感、伏气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血、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舌、齿 重脉证略舌 方法 斑疹、白 初起 辛凉 辛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论文

随着气温的渐渐降低,“伤寒感冒”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渐渐增高了,尤其对一些平素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寒冬腊月是它们比较难受的一段时间,需要待到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之后,才能渐渐轻松。对于“伤寒”的说法,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映像里,所谓“伤寒”,不就是受凉了吗? 关于“伤寒”的说法,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部专门的“伤寒”著作,两千余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张仲景的“伤寒”和我们常说的“伤寒”,其实是有区别的。 关于“伤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或许古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八个字一句话,竟然由此衍生后世两门中医流派:伤寒、温病。张仲景的伤寒,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名词,几乎包含所有外邪引起的身体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六经辨证”,根据六经传变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治原则,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圭臬,《伤寒论》里的方剂,也被称为“经方”。 而内经所说的“冬伤于寒”,和张仲景的伤寒是有所不同的。内经所指,基本定义在“四时虚邪”方面,大致可以理解为“冬天感受寒邪”,到春天会形成温热证候。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大多只是指感冒。如果一定要在《伤寒论》里找一个与之对应的,大致和“太阳伤寒”相当吧。但是,我们也会把一些风热感冒说成“伤寒”,这是辨析之一;温病的真正流传,比“伤寒”要晚了很多年,其学说流派,直到清代“温病四大家”才广为流传。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温病是“温热”证候,表现出来的是一派热像,一般以滋阴清热。兼顾津液为诊治原则。 实际上,《伤寒论》里的部分证候,其实也可以纳入后世的温病之中,比如阳明腑实兼表证。所以,后人也说,温病其实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的结果。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感冒”,更是常和温病混淆,温病常见的“发热、口渴”等,也都是我们感冒时的常见症状。这是辨析之二;内经也有“伤于寒”和“病温”的说法,很多人认为,伤寒与温病之说即可追溯至此。我个人的观点,内经的伤寒,并非张仲景的“伤寒”,反而更接近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伤寒感冒”,考虑到内经和“养重于治”、“治未病”的观点,我倒宁愿相信“伤于寒”说的就是伤风感冒。 至于内经的“病温”,我认为也不是清代温病学说里的“温病”,更像“发热”等一系列阳热证候。所以,相对来说,内经的“伤寒”与“病温”,比《伤寒论》所指更接近我们现代的描述,此乃辨析之三。所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以用来指导我们 养生 ,冬天气温低,我们就不能“伤于寒”,要做的就是避寒就暖,比如多穿衣服、少冲风冒雪,气温再低,还可以烤火等等,这些都是避免外寒侵袭机体所需要做的; 饮食上,进食温热的食物,以及一些温阳的食物,如多喝开水、热粥、热汤,护着喝点姜茶之类;也可以吃点牛羊狗肉等“性温”食物,由内而外驱散寒气,同时提振机体的阳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伤寒感冒,是秋冬常见的小问题,中医理论里,有专门的《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著作,但它们所说的“伤寒”或“温病”,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伤寒感冒,是有区别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大区别,二者是外感热性病两大类型。《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里虚寒证治多,而表热、阴伤证治少。《伤寒论》中辛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生变证。而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考试大网站整理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寒邪,主要从皮毛而入 分类 新感、伏气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血、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舌、齿 重脉证略舌 方法 斑疹、白 初起 辛凉 辛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 索引序列
  • 论文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
  •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论文
  • 伤寒与温病关系的论文
  •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论文
  •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