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纳滤膜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分离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分子量约为200~2000,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1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无需加热,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操作简单,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的各种分离、精制和浓缩过程。例如,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同时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树脂、淀粉等一些无效成分。有资料表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多数不超过1000。而无效成分的分子量在5万以上。因此现代膜分离技术正是利用膜孔径大小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它正日益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受到青睐。
1、大豆食品大豆食品可以改变体内激素的分泌。黄豆及豆制品具有平衡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黄豆或豆制品会使它增加,但当雌激素太高时,黄豆或豆制品也会使它减少。2、绿色食物绿色食物包括西兰花、生菜、芹菜等,它能够健肾、健肝、健脾。脾健康的话,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对肾肝脾有益的食物,维持荷尔蒙分泌的平衡,从而保证雌激素的分泌。3、金巢安含有丰富的植物雌雌激素,可以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对更年期女性身体有很好的改善。
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陈业高, 海丽娜, 毕先钧 - 微波学报, 2003 - ... 页数: 共5页. 页码范围: 85-89页.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应用 微波提取. 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物理化学过程及设备]. 相关文章: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iotic Active Materials of Plant添加成功!您可以在“我的服务”中查看您添加的引用通知列表,并且配置获取通知的方式。关闭下载PDF阅读器本文综述了目前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阐述了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并提出了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作 者: 吴新安 花日茂 岳永德 朱有才作者单位: 吴新安,花日茂,岳永德(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合肥,230036)朱有才(安徽省农垦集团)刊 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年,卷(期): 2002 29(3)分类号: 杜鹃花科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钟国华, 胡美英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赵莉, 杨文钰 - 中药材, 2004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赵纯森, 黄俊斌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 南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评论推荐下载全文收藏本文张拥军[1] 姚惠源[2] 等[1]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34 [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年第28卷第6期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摘 要:为探寻南瓜中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影响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PP),用DEAE分级获得3个组分,收集的主导组分经过Sephadex G-100柱分级,以小白鼠血糖值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收集有活性的细分(PP-CG)经Sephadex G-200证实为单一峰。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高效液相色谱证明其为杂多糖,分子质量为1.16×10^5u。页 数:共4页页码范围:32-35页关 键 词:南瓜 降血糖活性成分 提取 功能性质 南瓜多糖 单糖组成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材 > 各类药材 > 植物药]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评论推荐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吴传万[1] 杜小凤[1] 徐建明[2] 王伟中[1][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江苏淮安223001 [2]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淮安223001《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第13卷第3期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摘 要: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砂地柏果实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余向阳, 张兴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 金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含量测定陈全斌, 湛志华, 义祥辉, 沈钟苏 - 广西热带农业, 2005 -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PDF]卢成, 曾昭海, 张涛, 戚志强, 胡跃高 - 盾叶薯蓣灭钉螺活性成分的研究崔天义, 张丽红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 花椒属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近况王宇, 王钊 - 中草药, 2002 - [PDF] 枳实活性成分的研究 [PDF]彭国平, 牛贺明, 徐丽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 何首乌毛状根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的产生王莉, 程克棣 -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 [引用]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涂永强, 吴大刚 - 科学通报, 1992 -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杨征敏, 王明安 - 农药学学报, 2001 -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姚开, 何强, 吕远平, 石碧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瑞香狼毒中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初步分离张国洲, 赵善欢 - 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 黄芪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聂小华, 史宝军, 敖宗华, 尹光耀, 金坚, …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食品与 …, 2003 - [PDF] 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非瑟酮 [PDF]李礼, 胡树国, 何锡文, 李文友, 陈朗星, … - 高等学校化学 …, 2006 - [PDF] 金银花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PDF]葛冰, 卢向阳, 易克, 田云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 累死了 够20个了吧
呵呵,很高深那。偶不是很了医学的东东了。不过这悬赏的的有点诱人,还是来说两句吧。
1、抗肿瘤植物药作用机制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的开发研究(1)对半边旗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资助,对半边旗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申报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半边旗二萜类有效成分的医学用途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权。该项研究成果可为申报国家新药提供依据肿瘤对全球的危害不容置疑,癌症是我国民众的第二死因,控制癌症已成我国卫生战略的重点之一。本研究方向在学科带头人梁念慈教授的主持下,从1990年起开始了从中药中筛选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经过多年的艰苦筛选工作,发现了植物药半边旗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后来,课题组按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开展了从半边旗中提取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深入证明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该课题组已对植物药半边旗进行了一系列植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工作,分别鉴定和证明了半边旗中5F、6F和A组分(均为二萜类)为抗癌活性成份。这些成分均是国际上首次从半边旗中发现的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据此我们1995年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半边旗提取物及其医药组合物》(中国专利号:),于2002年4月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本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在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半边旗全草的抗癌活性成份为5F和6F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了活性成份5F的提取新工艺,5F的几种医用制剂,初步制定了其中2种制剂的质量标准。目前本研究室正在对半边旗抗癌活性成份作药效学研究。本研究方向获得的资助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已获得了国家有发明专利1项,2002年新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二萜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申请号:);先后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本研究在对半边旗抗癌活性成份的分离、提取和鉴定和对半边旗的抗癌活性成份的抗癌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成果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同类抗癌中药研究领域具有优势。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是研制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抗癌新药。目前,该研究方向正在以半边旗抗癌活性成分的系统药理学和毒理学为研究目标,计划把该成分开发为我国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新药。近年来,梁念慈教授的课题组还开展了抗肿瘤转移、抗侵袭药物的研究,筛选了多种黄酮类、萜类、蒽醌类物质,发现了不少重要苗头。初步认定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甘草甜素、斑蝥素、5F(半边旗成分)以及腺苷衍生物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和抗血管新生作用,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研究,为抗肿瘤转移、抗侵袭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2)开展了细胞凋亡机制与凋亡基因表达干扰的研究以及白藜芦醇、喜树碱等多种促进细胞凋亡药物的开发研究,在利用反义核酸和RNA干扰技术选择性封闭凋亡抑制基因bcl-xL,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从而实现鼻咽癌的基因治疗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获得了大量有关鼻咽癌分子水平的资料,为鼻咽癌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鼻咽癌是华南地区特有的疾病,据统计,这些地区的发病率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十倍以上。该研究方向在学术带头人周克元教授的主持下,对华南地区地方疾病鼻咽癌的酶学改变、DNA含量、基因变化等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组了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并以之转染鼻咽癌细胞,观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该项研究从细胞凋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入手,进行了bcl-xS促进细胞凋亡的观察,将bcl-xS基因重组后,转染细胞,以观察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用反义寡核苷酸封闭bcl-xL基因,观察bcl-xL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Caspase相互激活、调控等途径,以了解Caspase调控细胞凋亡的具体过程;已对白藜芦醇、喜树碱等多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药物进行了探讨,以寻找新的促进细胞凋亡的药物。该方向的研究成果“鼻咽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细胞凋亡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获2000年度和2003年度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抗骨质疏松中药作用机制及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抗骨质疏松中药新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新申报4项国家发明专利,共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权,有3个中药Ⅲ类新药和1个Ⅱ类新药在研制中,居国内中药抗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化,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在逐年增多,据统计,我国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亿,而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这些人群中约占90%,在未来的10年内世界范围内的髋骨骨折人数将达到600万人,而髋骨骨折的病人在1年内将有12%~40%死于各种合并症。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抗衰老,延长寿命,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至今仍未找到理想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由于长期以来中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缺乏严格的实验和作用机理探讨,国外很多专家对中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仍不十分了解。本研究方向在学科带头人崔燎教授的主持下,从1991年起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以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为手段对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研究的实验方法,参照了国际上用大白鼠去卵巢建立动物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思路,先后建立了大白鼠去卵巢、去睾丸、类固醇、羟基脲和环磷酰胺骨质疏松模型,研究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从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再研究。该课题组还建立了骨细胞培养方法,筛选对成骨细胞具有活性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先后发现了中药蛇床子、淫羊藿、人参、丹参、何首乌、甘草等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希望能找到一种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并把这一成分开发成中药新药。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成分作了动物抗骨质疏松模型研究,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进行药理学观察。已发现了两个很有开发前景的抗骨质疏松中药活性成分。本课题组还根据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结果,从骨髓脂肪细胞调控入手探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以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与成脂转化为靶点,从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寻找能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使该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不向成脂细胞转化,从根本上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通过多年的努力,发现了丹参的水溶性部分有效部位群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的作用。据此,开展了丹参水溶性有效部位群对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实验,结果表明,以丹参水溶性有效部位群为主的“丹参骨宝”对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也有预防作用,体外实验表明丹参素(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抑制由糖皮质激素所致骨髓基质细胞脂蛋白酯酶mRNA表达的升高,并增加成骨诱导I型胶原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对骨髓腔骨髓细胞计量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骨髓内的脂肪细胞明显减少,而丹参的醇提部位群或纯丹参酮片剂的效果比丹参水溶性有效部位群的要差。“丹参骨宝”用于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该新药与目前市场开发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新药具有明显优点:1)根据中药有效成分药效学结果来组方,属现代中药类,组方简单,非祖传组方;2)作用机制明确,即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尤其可抑制皮质类固醇诱导的骨髓脂肪细胞转化;骨形态计量学显示“丹参骨宝”明显增加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量,尤其明显对抗皮质类固醇诱导的骨量丢失;3)副作用极低,长期作用还对脑、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我们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3101162819;发明名称:由丹参水提物或丹参素制备防治骨质疏松新药)。为了阐明丹参有效部位群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探讨丹参有效部位群的最佳工艺,研制丹参有效部位群的药物剂型,把其开发成一种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本研究拟按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中药、天然药物分类及申报资料2类新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及其制剂)的要求,完成有关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方向获得省自然基金、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湛江市科研经费共约100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厅局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权3项。培养出9名骨药理学方向的硕士生,另有10名在读。3、生物活性药物的开发研究方面在利用发酵工程技术筛选植物广谱抗炎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李延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利用复合植物药发酵工程技术制得了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药。现已根据临床疗效筛选出了发酵植物药的种类、确定了比例;探索了培养基、发酵时间、温度、湿度、搅拌次数、通气量等发酵工艺参数。药效学试验表明,该药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有治疗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白色念球菌均有抑菌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药临床应用安全可靠。该项目得到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的资助,现已初步建立了质量标准,筛选出的处方已申请国家专利(申请号:)。
冯琳,董入源,黄玉明,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烷基硫醇化合物, 分析化学, 2009, 37(4): 563-567. 冯琳,甘莉,王化杰,莫苹,黄玉明, 人工湿地设计及运行参数对挥发性烷基硫化物去除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0, 31 (2): 345-351.冯琳,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镱(Ⅲ), 分析实验室, 2009, 28(8):104-106 冯琳, KmnO4-甲醛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木犀草素, 分析实验室, 2009, 28(11): 71-73. 冯琳,李丽,高锰酸钾-甲醛-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白藜芦醇,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6):694-695冯琳, 潜流人工湿地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研究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5): 2006-2010.董入源,冯琳,黄玉明, HS-SPME结合GC/FPD测定废水中甲基硫、二甲基硫, 西南大学学报, 2010, 5.冯琳, KMnO4-HCHO-EDTA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左羟丙哌嗪, 江西师范大学报, 2009, 3: 279-281. 杨勇,冯琳, 有机钛取代的Keggin 型硅钨杂多化合物的合成, 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3(1): 52-54.何燕,冯琳, 多环芳烃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4(3): 64-68万丽娟, 王皓, 冯琳, N-溴代丁二酰亚胺-荧光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氨蝶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6: 55-56冯琳,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挥发性脂肪酸,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47(1):86-89
野外实习植物组实验报告论文——大鹏半岛蕨类植物研究[前言] 蕨类植物是最早登陆的维管植物,至今仍然是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造生态环境影响森林群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对生态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其组成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组合也随着森林群落发生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中含5种以上的科有水龙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鳞始蕨科(Lindsaeaceae). 大鹏半岛的蕨类植物种类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按生长基质的不同,将大鹏半岛的蕨类植物划为土生、石生、水生和附生四种生态类型,其中以土生类型为主。[摘要] 通过对深圳市大鹏半岛蕨类植物样方调查,初步分析了样方中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特点及种群的多度、频度、重要值、蕨类的生长型、叶的性质和群落的外貌、季相等群落学特征.。调查结果是蕨类植物共有105种,它们隶属于35科、65属. 同时介绍蕨类植物的起源、生活史、形态、药用等内容。[关键词] 蕨类植物,大鹏半岛植被[正文] 关于蕨类植物的起源问题植物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多数认为,古老的蕨类植物起源于绿藻,其主要理由是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光合作用色素以及贮藏物质——淀粉,世代交替、有鞭毛的游动精子以及多细胞有性生殖器官等也都相似。至于蕨类植物起源于苔藓植物的论点,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而且难以解释两者生活史上的极大差异。 蕨类植物是具有维管束并以孢子繁殖的植物。陆生或附生,少有水生。多为多年生草本,但在古代很多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孢子体发达,具有根、茎和叶。配子体退化成很小的原叶体,具有假根,多营独立生活。茎多为根状茎,仅少数直立或匍匐。根状茎常被有鳞片或鳞毛,内部构造具有原生中柱,如松叶蕨属(松叶兰属, Psi1otum);编织中柱,如石松属(LYcopodium),管状中状和网状中柱,如真蕨纲植物。 叶有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小型叶类者,叶小形,茎较叶发达,如石松纲和木贼纲的植物,大型叶类者,叶大形,单叶或分裂成羽片,如蕨纲的植物,叶脉分离或联结,分离者有叉状、扇状或羽状脉;联结者常交织成各式网状。有的种类,一部分叶片完全着生隐孢子囊群,称为孢子叶或能育叶,而另一部分叶则不着生孢子囊群,称为营养叶或不育叶。 根通常为不定根,形成须根状;大多数为根状茎,匍匐生长或横走。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如桫椤 Cyathea spinulosa Wall.ex HOOK.。蕨类植物的茎上通常被有鳞片或毛茸。鳞片膜质,有各种形状,鳞片上常有粗或细的筛孔。毛茸有单细胞毛、腺毛、节状毛、星状毛等。蕨类植物的叶多从根状茎上长出,有簇生、近生或远生的,幼时大多数呈拳曲状,是原始的性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种。小型叶(micro phyll)没有叶隙(leaf gap)和叶柄,仅具1条不分枝的叶脉,如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等植物的叶。大型叶(macrophyll)具叶柄,有或无叶隙,有多分枝的叶脉,是进化类型的叶。如真蕨类植物的叶。大型叶有单叶和复叶两类。 蕨类植物的孢子成熟后散落在适宜的环境里萌发成一片细小的呈各种形状的绿色叶状体,称为原叶体(prothallus),这就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大多数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生于潮湿的地方,具背腹性,能独立生活。当配子体成熟时大多数在同一配子体的腹面产生有性生殖器官,即球形的精子器和瓶状的颈卵器。精子器内生有鞭毛的精子,颈卵器内有一个卵细胞,精卵成熟后,精子由精子器逸出,借水为媒介进入颈卵器内与卵结合,受精卵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孢子体,即常见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从单倍体的孢子开始,到配子体上产生出精子和卵,这一阶段为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亦称有性世代),从受精卵开始,到孢子体上产生的孢子囊中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之前,这一阶段为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亦称无性世代)。这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完成其生活史。蕨类和苔藓植物生活史最大不同有两点,一为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一为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弱小,所以蕨类植物的生活史是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蕨类植物门的分类 现代蕨类植物约1万2千种,其中大多数为草本植物,广布于世界各地,多生长于阴湿和温暖的环境中。我国约有2600种。其分类系统各家意见不一,通常作为一个自然类群而被列为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但也有分列为裸蕨门(Psilotophyta)、石松门(Microphynaphyta)、楔叶门(Arthrophyta)和真蕨门(Pteridophyta)四门。蕨类植物门下以往大多分成4纲或5纲。本书采用已在世界上被广泛接受的秦仁昌1978年的系统,将其划分为5个亚门,即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石松亚门(Lycophytina)、水韭亚门(Isoephytina)、木贼亚门(Sphenophytina)和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其中前四亚门为小型叶蕨类,又称为拟蕨类植物(fern allies),是一些较原始而古老的蕨类植物,在历史上曾经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但现存的种类很少。真蕨纲为大型叶蕨类,是进化的类型,也是现代极其繁茂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药用成分 生物碱类广泛的存在于小叶型蕨类植物中,如石松科的石松属(Lycopodium)中含石松碱(lycopodine)、石松毒碱(clavatoxine)、垂穗石松碱(lycocernuine)等。金不换碱(kimpakaine)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酚类化合物二元酚及其衍生物在大叶型真蕨中普遍存在,如咖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及绿原酸(chlorogenicacid)等,该类成分具有抗菌、止痢、止血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咖啡酸尚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多元酚类,特别是间苯三酚衍生物在鳞毛蕨属(Dryopteris)大多数种类都有存在,如绵马酸类(filicicacids)、粗蕨类(dryocrassin),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但毒性较大。 黄酮类广泛存在,如问荆含有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如问荆甙(equicerin)、山奈酚(kaempferal)等。卷柏、节节草含有芹菜素(apigenin)及木犀草素(luteolin),槲蕨含橙皮甙(hesperidin)、袖皮甙(naringin)。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含多种山奈酚衍生物。石韦属(Pyrosia)多种植物分离出β-谷甾醇及芒果甙(mangiferin)、异芒果甙(iso-mangiferin)等。 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在石松中含有石杉素(lycoclavinin)、石松醇(lycoclavanol)等,蛇足石杉含有千层塔醇(tohogenol)、托何宁醇(tohogininol)。紫其、狗脊蕨、多足蕨(Polypodium vulgare L.)中发现含有昆虫蜕皮激素(insect moulting hormones),该类成分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等活性。 蕨类植物中含鞣质,在石松、海金沙等的孢子中还含有大量脂肪。鳞毛蕨属的地下部分含有微量挥发油。金鸡脚蕨 Phymatopsis hastata (Thunb.)Kitag.的叶中含有香豆素。此外,尚含多种微量元素、硅及硅酸,其中某些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这些成分均值得深入研究。蕨类植物亚门检索表 1.植物体无真根,仅具假根,2~3个孢子囊形成聚囊……………………………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1.植物体均具真根,不形成聚囊,孢子囊单生,或聚集孢子囊群。 2.植物体具明显的节和节间,叶退化成鳞片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孢子具弹丝……………………楔叶亚门( Sphenophytina ) 2.植物体非如上状,叶绿色,小型叶或大型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孢子均不具弹丝。 3.小型叶,幼叶无拳曲现象。 4.茎多为二叉分枝,叶小形、鳞片状,孢子叶在枝顶端聚集成孢子叶穗,孢子同型或异型,精子具2条鞭毛………………………………石松亚门Lycophytina) 4.茎粗壮似块茎,叶长条形似韭菜叶,不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异型,精子具多鞭毛………水韭亚门(Isoephytina)3.大型叶,幼叶有拳曲现象,孢子囊在孢子叶的背面或边缘聚集成孢子囊群。……………………真蕨亚门(Fi l icophyt ina)[参考资料] 秦新生张永夏深圳市大鹏半岛蕨类植物区系及其生态特点植物研究2004 李春香 蕨类植物起源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004 曾宪锋 粤东地区新纪录植物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曾汉元中国重点保护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生物学通报 2002 廖富林 广东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研究 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4
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相信很多人家里都有收藏它,而且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作用的药材,对我们的身体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下面我带你了解它,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素的功效
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川连、味连、鸡爪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重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以四川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天下总产量的70-80%,销天下各地,并有出口。黄连是国度掩护植物。
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黄色,常分枝成簇生状,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多数须很。复叶基生,叶片卵状三角形,3-5全裂,裂片再作羽状深裂。春天开黄绿色花,2比方或者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8朵。春末夏初效果。种子长卵形,褐色。
根状茎用作中药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效用,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症。药理试验证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低落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身分。
黄连素的副作用
起首是致使肠道PH值(酸碱度)的转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其次渗透压高,恒久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率加速,食品靡团以及肠道打仗的'有用时间淘汰,减短了吸取营养物质的时间。
第三是药物对于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恒久服用某些药物,会损坏人对于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取,而致使种种体系涌现疾病。
黄连素的其他重要副作用
味苦。剂量过大时对于胃有肯定刺激,可使胃酸过多,即中医所说“苦败胃”。
黄连素对于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法有关,逐日口服2克下列,对于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传导体系,引起心率减慢。以是,临床上为了制止副作用的产生,对付溃疡病者,可饭后服药,或者将每次剂量适量淘汰至克;一样平常不静脉给药,口服剂量不要随便加大,最佳不要凌驾2克。
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显着,且呈量效瓜葛。但专家指出,服用黄连素降血糖副作用较大,有肯定危害,不宜恒久大量服用。其重要副作用大概便是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运用后偶有恶心、吐逆、皮疹及发烧,停药后便可消散。
黄连木的播种繁殖
1、采种
黄连木3至4月开花,9 至10月果熟。当果实从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及时采果,否则10天后自行脱落,铜绿色果实是成熟饱满的种子,红色、淡红色果多为空粒。采种选择20~4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集,当果实由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即成熟,熟后10天左右收获。及时将采收的果实放入40℃至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至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
2、种子处理
将采收的种子浸入40℃~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3 天,或用5%的石灰水浸泡2~3天, 搓烂果肉,除去种皮蜡质,捞出沉在水干后储藏。秋季育苗,随采随播,种子不进行处理,于晚秋土壤封冻前播下。
3、层积贮藏
第二年春季育苗,当年冬季种子需要贮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宽各一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中,距地面15厘米处填入河沙,做成土堆,在坑内竖一通气草把。来年2~3月,取出育苗。
4、圃地选择
黄连木喜光,圃地应选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每亩施入2000公斤基肥。
5、播种育苗
春播一般在2月下到3月中旬。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cm,播幅为5~6cm,播种深3cm,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撤入沟内,播种量为每亩10kg左右,播后覆土2~3cm,轻轻压实后覆草,保持湿润。出苗时分次揭去覆草,1个月后苗可出齐,发芽率50%~60%。
6、苗期管理
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为提高成活率,要及早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4cm时进行,去弱留强,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间苗1~2次。幼苗生长期间,每隔10~20天除草松土1次,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厚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苗高10cm 时即可定苗,苗距5~10cm。后期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追肥灌水2次,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钾肥为主,停施氮肥。一般一年生苗高60~80厘米,每亩产苗2~万株。
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看医生怎么说,可不能乱用药
1、对本品过敏者、溶血性贫血患者禁用。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3、妊娠期头三个月慎用。4、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硕士论文第一部分CDOP或R-CDOP方案一线治疗伴有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评价CDOP方案(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或R-CD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一线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冠心病病史、高血压、年龄≥60岁、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长期吸烟史)的DLBCL患者,16例采用CDOP方案化疗,78例采用R-CDOP方案化疗。
脂质体阿霉素分为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脂质体;第二个部分是其包裹的阿霉素 对于阿霉素来说,该药物通过穿透进入细胞与染色体结合从而干扰DNA合成、DNA依赖性RNA合成及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杀死细胞的效果.但是作为化学治疗药物,其体内的特异性就是与肿瘤部位的靶向性结合并不让人满意,也就是说该细胞毒素对全身的伤害较大. 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将其制成脂质体,脂质体由于分子量较大,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较长,又可通过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一些肽的修饰,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这样既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又使药物特异性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毒性.
自从1965年Bangham发现脂质体后,1971年Gregoriadis和Rymen首次报道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上世纪70年代末脂质体开始作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有效载体。脂质体是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是具有单个或多个双层磷脂膜的囊泡,其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分子中含磷酸基团的部分具有强烈极性(亲水性),碳氢链具有非极性(疏水性)[21。具有下述优点:①体内可被生物降解,免疫原性小。②水溶和脂溶性药物都可包埋运载,药物缓释,药效持续时间长。③通过细胞内吞融合作用,脂质体可直接将药物送人细胞内,避免使用高浓度游离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④正常组织毛细血管壁完整,大部分的脂质体不能渗透,而肿瘤生长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脂质体阿霉素聚集量增加,并由于阿霉素的缓释,直接用于肿瘤部位,增加了治疗效果。脂 质体 阿霉素进人体循环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RES)中的白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31,这对于RES肿瘤的治疗有特殊的意义。早期脂质体阿霉素的应用因稳定性差、药物易渗漏、储存期限短、组织靶向性差和易被RES迅速清除等受到限制。现在在其表面包裹了高分子物质聚乙二醇的脂质体(peated liposomaldoxorubicin, PLD,即“隐形”脂质体,stealth liposome,其商品名为Caelyx )因其组成中含有亲水性聚合物,可提高其表面的亲水性。而且Caelyx的衍生物可以阻止血浆蛋白吸附,调理于脂质体表面[41,减少RES的吞噬吸收,逃避免疫统的拦截,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51a
1、阿霉素又叫多柔比星,是一种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但会产生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2、脂质体是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是具有单个或多个双层磷脂膜的囊泡。3、将阿霉素包裹于脂质体内可改善阿霉素药动学性质,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
鼠李糖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它们不仅溶于甲醇、氯仿和乙醚,在碱性水溶液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溶 解特性。它兼具良好的化学和生物特性。具有油、水两亲性,可以降低水表面张力,可以作为润湿剂、乳化剂和发泡剂使用,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温度、PH值及盐度处于极端状况下使用,并且无毒,可以生物降解。目前它比较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环境方面,此外在食品行业、化妆品、医疗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鼠李糖脂作为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运用于初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之后的三采技术,主要作用原理有以下几种:(1)作为牺牲剂使用,减少昂贵驱油剂的用量或在地层中的损耗,和其它驱油剂复配后具有驱油效果好、见效时间长的优点,但鼠李糖脂的加入有效的减少了驱油剂的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2)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典型的生物活性,可以激活地层本源微生物,起到协同采油的作用,在油田的矿场试验水样中发现:注后半年较注前油井水样中细菌含量提高了2-3个数量级。(3)作为一种活性剂使用,鼠李糖脂本身就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复配后驱油剂油水界面张力可达到10-3mN/m的水平,从而提高原油驱替效率。 已有大量研究及实际应用证实,鼠李糖脂可以用在农作物、蔬菜、水果、花卉上用于刺激生长、辅助吸收营养、增加农药及肥料作用效果等,并经证实对人及动物无毒副作用。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作为润湿剂应用于叶面肥的生产上。因为许多植物叶片都覆有一层蜡质层,使叶片表面成为一种保护表面,鼠李糖脂生物表活剂可作为润湿剂,添加于叶面肥料中,以疏水基通过色散力吸附在蜡质层的表面,亲水基则伸入肥液中形成定向吸附膜取代了疏水的蜡质层,改善叶面肥料在蜡质层的润湿状况,使肥料充分铺展,促进肥料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被吸收利用。鼠李糖脂生物表活剂具备将部分微量元素鳌合的功能,在弱碱性环境下电离出的羧基可固定根系周围的微量元素,降低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快速散失的可能性,保证了肥料的长效性。(Root Uptake of Lipophilic Zinc#Rhamnolipid Complexes,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 2112–2117)对碱性土壤环境改善可以起到有效作用,是碱性土壤改性良好的添加剂。利用Rh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出Rh-与H+的性能,与碱性土壤中的OH-中和改善土壤的碱性,从而改变土壤板结环境条件。因为鼠李糖脂有润湿剂的作用及良好的表面活性,可应用到农药上起润湿、铺展及渗透作用。另外,对于一些农药残留,鼠李糖脂具有可将其降解的能力。此外,鼠李糖脂具有良好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已发表过的文献中多次提到),用于农作物拌种和抑制真菌、霉菌的实验,已被证实。国外对鼠李糖脂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比较常见,美国纽约州环保局通过了生物药含鼠李糖脂的注册检测。(EPA,注册号72431-1) 鼠李糖脂可用于处理多环芳烃PAHs(如:应用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释放出来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用于处理水体中难生物降解COD,处理重金属污染等。鼠李糖脂可以修复人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土壤、水、海岸线及海底中的油、金属或其他污染物。鼠李糖脂具有一定的金属螯合能力(“Stability Constants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Various Metals with a Rhamnolipid Biosurfactant”,J. ENVIRON. QUAL., VOL. 30, MARCH–APRIL 2001),它作为螯合剂可以替代EDTA,用来清除土壤、污水及其他液体的重金属污染物。还可用作采用植物方法吸收土壤重金属离子的方式处理土壤,是植物技术原位处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良好方法。针对杀虫剂或剧毒农药造成的土壤或水污染,鼠李糖脂和其生产菌铜绿假单胞菌有修复的功效,根据资料(“EFFECT OF RHAMNOLIPID POTENTIAL ON BIODEGRADATION OF ENDOSULFA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BATCH STUDIES.” Arunkumar Mani ,J Biosci Tech, Vol 2 (3),2011,268-278)显示,鼠李糖脂能够促进铜绿假单包杆菌降解硫丹,从而修复剧毒污染的土壤或水体。鼠李糖脂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两亲等性质,并随浓度升高至临界浓度时会对多环芳烃产生明显的增容作用。可以洗脱多氯联苯,并改变多氯联苯的HLB,使其容易被假单胞杆菌吸收降解。(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马满英,湖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鼠李糖脂除了具备良好的表面活性外,还具备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其来源于生物,具有良好的无毒害可降解特性。这些特点使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化产品中。化妆品工业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它们几乎在每种产品中都存在。包含表面活性剂的不同产品包括抗头皮屑产品、护肤霜、染发剂、香波和护发素、牙膏、睫毛膏、指甲油、唇膏、止汗剂、婴儿用品、剃须膏、保湿剂、肥皂、眼影、湿巾及香水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SLES(十二烷基醚硫酸盐)和SLS(十二烷基硫酸盐)。监管机构已经指责SLES包含一种致癌物质,二恶烷。二恶烷是SLES生产的副产品,通常不能完全从SLES产品中去除。SLS已被证明是在较高浓度时对皮肤有刺激性。虽然SLS的传统生产来源于椰子或棕榈油,但一些SLS的制造来源于石油和石油副产品。鼠李糖脂是天然的产物,在润肤霜,洗发水,肥皂,和上面列出的大多数化妆品中,将取代石油来源的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如SLS,SDS或NADS。鼠李糖脂可以通过分散和润湿性能来使物质扩散。以帮助保留水分、润滑、产生泡沫、作为一种清洗剂。它可以保持混合物的体系稳定,控制产品的粘度,还可以乳化毛孔中的油脂,减少痤疮的发生。 鼠李糖脂可用于处理皮肤灼伤及部分皮肤病,还可作为一种基础药物,相关研究及临床依据来源于克罗地亚和美国: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学院研究人员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鼠李糖脂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皮肤灼伤有良好的治愈效果,从此人们开始了对鼠李糖脂在医学上应用的研究。(“Enhanced healing of full-thickness burn wounds using dirhamnolipid Tamara Stipcevic”, Ante Piljac, and Goran Piljac TajCo Inc., 2323 Shasta Drive #40, Davis, CA 95616, USA)比较全面的阐述了鼠李糖脂在治疗皮肤烧伤的作用,取得了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另外,美国Piljac等人于申请并于1995年10月3日获得授权“以鼠李糖脂为基础的医药制剂”的专利(US5455232),进一步促进了鼠李糖脂在医学上的应用的研究。
论文我给不出来,不过能给些建议比如从“糖”的现状开始说起,糖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和种种,之后再论述糖的一些发展或特性。当然,要把你论文的中心观点表明,那就是接下来的事情了。你觉得糖推动了世界?或者糖成就了一个领域(牙科)?呵呵~看你的想法了,可以有新意,也可以循规蹈矩。不过这些灵感应该是从你前面的铺垫中能找到的。前后呼应,最后点出你的看法,就好啦
我有绑定IP的高校帐号,可以帮你下载相关资料。 文献检索互助团队,打造百度知道优秀团队
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脂类物质包括脂肪和类脂二类物质,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类脂包括胆固醇及其酯、磷脂及糖脂等。脂类物质是细胞质和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脂类代谢与糖代谢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脂肪是机体的良好能源,脂肪的潜能比等量的蛋白质或糖高1倍以上、通过氧化可为机体提供丰富的热能;固醇类物质是某些激素和维生素D及胆酸的前体。脂类代谢与人类的某些疾病(如酮血症、酮尿症、脂肪肝、高血脂症、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脂类代谢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1.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在口腔和胃中不被消化,因唾液中没有水解脂肪的酶,胃液中虽含有少量脂肪酶,但胃液中的pH为1~2,不适于脂肪酶作用。脂肪的消化作用主要是在小肠中进行,由于肠蠕动和胆汁酸盐的乳化作用,脂肪分散成细小的微团,增加了与脂肪酶的接触面,通过消化作用,脂肪转变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脂肪酸和甘油等,它们与胆固醇、磷脂及胆汁酸盐形成混合微团。这种混合微团在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的肠粘膜上皮细胞接触时,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脂肪酸即被吸收,这是一种依靠浓度梯度的简单扩散作用。吸收后,短链的脂肪酸由血液经门静脉入肝;长链的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在肠粘膜细胞的内质网上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再与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及载脂蛋白构成了乳糜微粒,通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 2.类脂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部位主要是空肠和回肠,游离胆固醇可直接被吸收;胆固醇酯则经胆汁酸盐乳化后,再经胆固醇酯酶水解生成游离胆固醇后才被吸收,吸收进入肠粘膜细胞的胆固醇再酯化成胆固醇酯,胆固醇酯中的大部分掺入乳糜微粒,少量参与组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经淋巴进入血液循环。食物中的磷脂在磷脂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胆碱或胆胺,被肠粘膜吸收后,在肠壁重新合成完整的磷脂分子,参与组成乳糜微粒而进入血液循环。 二、脂肪的代谢 1.脂肪酸的合成 体内的脂肪酸的来源有二: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需要时从脂肪组织中动员。饱和脂肪酸主要靠机体自身合成;另一来源系食物脂肪供给,特别是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从植物油摄取。它们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故称必需脂肪酸。它们又是前列腺素、血栓素及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前列腺素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血栓素作用与此相反,有促凝血作用。白三烯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与过敏反应有关。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胞液中多酶复合体系催化下进行的,原料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酸辅酶A和还原型辅酶Ⅱ,最后合成软脂酸。软脂酸在内质网和线粒体分别与丙二酰单酰辅酶A和乙酸辅酶A作用,均可以使碳链的羧基端延长到18~26℃。机体还可利用软脂酸、硬脂酸等原料,在去饱和酶的催化下,合成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酸。 2.脂肪的合成 脂肪在体内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种是利用食物中脂肪转化成人体的脂肪,另一种是将糖转变为脂肪,这是体内脂肪的主要来源,是体内储存能源的过程。糖代谢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在脂肪和肌肉中转变为 磷酸甘油,与机体自身合成或食物供给的两分子脂肪酸活化生成的脂酰辅酶A作用生成磷脂酸,然后脱去磷酸生成甘油二酯,再与另一分子脂酰辅酶A作用,生成甘油三酯。 3.脂肪的分解 脂肪组织中储存的甘油三酯,经激素敏感脂肪酶的催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利用,甘油经磷酸化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循糖酵解途径进行代谢。胞液中的脂肪酸首先活化成脂酰辅酶A,然后由肉毒碱携带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基质中进行 氧化,产生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酶循环彻底氧化,这是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 4.酮体的产生和利用 脂肪酸在肝中分解氧化时产生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 羟丁酸和丙酮,由乙酰辅酶A在肝脏合成。肝脏自身不能利用酮体,酮体经血液运送到其它组织,为肝外组织提供能源。在正常情况下,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处于平衡状态。 三、类脂的代谢 1.胆固醇的代谢 体内胆固醇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胆固醇在体内不能彻底氧化分解,但可以转变成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及雌激素均以胆固醇为原料在相应的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胆固醇在肝中转变为胆汁酸盐,并随胆汁排入消化道参与脂类的消化和吸收。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 ,后者在肝及肾羟化转变为1,25- 的活性形式,参与钙、磷代谢。 2.磷脂的代谢 含磷酸的脂类称为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统称为甘油磷脂,它包括卵磷脂和脑磷脂,是构成生物膜脂双层结构的基本骨架,含量恒定为固定脂。卵磷脂是合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称为鞘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磷脂酸是合成磷脂的前体,在磷酸酶作用下生成甘油二酯,然后与CDP-胆碱或CDP-胆胺反应生成卵磷脂和脑磷脂。鞘氨醇由软脂酸辅酶A和丝氨酸反应形成。鞘氨醇经长链脂酰辅酶A酰化而形成N-酸基鞘氨醇,即神经酰胺,又进一步和CDP-胆碱作用而形成鞘磷脂。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的组成及含量 血浆中所含的脂类统称血脂,它的组成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的脂肪酸等。血脂的来源有二:一为外源性,从食物摄取的脂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二是内源性,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它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液。血脂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以及代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正常人空腹12~24 h血脂的组成及含量见表1。 表1 正常成人空腹时血浆中脂类的组成和含量脂类物质 nmol/L mg/dl 脂类总量 4~7(g/L) 400~700甘油三酯 ~ 10~160胆固醇总量 ~ 150~250磷 脂 ~ 150~250游离脂肪酸 ~ 8~25血浆中脂类的正常值范围因测定方法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另外,血脂含量与全身脂类相比,只占极小部分,但所有脂类均通过血液转运至各组织。因此,血脂的含量可以反映全身脂类的代谢概况。 血脂的来源与去路如下: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功能 正常人血浆含脂类虽多,却仍清彻透明,说明血脂在血浆中不是以自由状态存在,而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血浆脂蛋白的形式运输。载脂蛋白主要有apoA、apoB、apoC、apoD和apoE等五类,还有若干亚型。血浆脂蛋白的结构为球状颗粒,表面为极性分子和亲水基团,核心为非极性分子和疏水基团。各种血浆脂蛋白因所含脂类及蛋白质量不同,其密度、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电泳行为及免疫性均有不同,一般用超速离心法和电泳法将它们分为四类,彼此对应,即:HDL高密度脂蛋白( 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前 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 脂蛋白)和CM乳糜微粒。CM是在空肠粘膜细胞内合成,转运外源性脂肪;VLDL是在肝细胞内合成,转运内源性脂肪;LDL是在血浆中由VLDL转变而来,转运胆固醇至各组织;HDL是在肝细胞内合成,转运胆固醇和磷脂至肝脏。 五、脂类代谢紊乱引起的常见疾病 1.血浆脂蛋白的异常引起的疾病正常时,血浆脂类水平处于动态平衡,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如在空腹时血脂水平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高血脂症。因血脂是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所以血浆脂蛋白水平也升高,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根据国际暂行的高脂蛋白血症分型标准,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6型,各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脂蛋白及脂类含量变化见表2。 表2 各型高脂蛋白血浆脂蛋白及脂类含量变化类型 血浆脂蛋白变化 血脂含量变化 发生率 Ⅰ 高乳糜微粒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 罕见 (乳糜微粒升高) 胆固醇升高 Ⅱa 高 脂蛋白血症 甘油三酯正常 常见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胆固醇升高 Ⅱb 高 脂蛋白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 常见 高前 脂蛋白血症 胆固醇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及极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Ⅲ 高 脂蛋白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 较少 高前 脂蛋白血症 胆固醇升高 (出现“宽 ”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Ⅳ 高前 脂蛋白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 常见 (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胆固醇升高 Ⅴ 高乳糜微粒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 高前 脂蛋白血症 胆固醇升高 不常见按发病原因又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是由于遗传因素缺陷所造成的脂蛋白的代谢紊乱,常见的是Ⅱa和Ⅳ型;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是由于肝、肾病变或糖尿病引起的脂蛋白代谢紊乱。 高脂蛋白血症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或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缺陷所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包括脂类产生过多、降解和转运发生障碍,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如脂蛋白脂酶活力下降、食入胆固醇过多、肝内合成胆固醇过多、胆碱缺乏、胆汁酸盐合成受阻及体内脂肪动员加强等均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血浆胆固醇增多,沉积在大、中动脉内膜上所致。其发病过程与血浆脂蛋白代谢密切相关。现已证明,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多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高密度脂蛋白则能防止病变的发生。这是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能与低密度脂蛋白争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抑制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从而防止了血管内皮细胞中低密度脂蛋白的蓄积。所以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时,可以考虑应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肥胖人与糖尿病患者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故易发生冠心病。 2.酮血症、酮尿症及酸中毒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酮体含量很少,通常小于1mg/100mL。尿中酮体含量很少,不能用一般方法测出。但在患糖尿病时,糖利用受阻或长期不能进食,机体所需能量不能从糖的氧化取得,于是脂肪被大量动员,肝内脂肪酸大量氧化。肝内生成的酮体超过了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血中酮体即堆积起来,临床上称为“酮血症”。患者随尿排出大量酮体,即“酮尿症”。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 羟丁酸是酸性物质,体内积存过多,便会影响血液酸碱度,造成“酸中毒”。 3.脂肪肝及肝硬化 由于糖代谢紊乱,大量动员脂肪组织中的脂肪,或由于肝功能损害,或者由于脂蛋白合成重要原料卵磷脂或其组成胆碱或参加胆碱含成的甲硫氨酸及甜菜碱供应不足,肝脏脂蛋白合成发生障碍,不能及时将肝细胞脂肪运出,造成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占据很大空间,影响了肝细胞的机能,肝脏脂肪的含量超过10%,就形成了“脂肪肝”。脂肪的大量堆积,甚至使许多肝细胞破坏,结缔组织增生,造成“肝硬化”。 4.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虽然胆固醇是高等真核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在细胞生长发育中是必需的,但是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增高常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和发展与脂类特别是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胆固醇进食过量、甲状腺机能衰退,肾病综合症,胆道阻塞和糖尿病等情况常出现高胆固醇血症。 近年来发现遗传性载脂蛋白(APO)基因突变造成外源性胆固醇运输系统不健全,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例失常,例如APO AI,APO CIII缺陷产生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症,APO-E-2基因突变产生高脂蛋白血症,此情况下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就会影响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病人应采用控制膳食中胆固醇治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另一个原因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基因的遗传性缺损,低密度脂蛋白不能将胆固醇送入细胞内降解,因此内源性胆固醇降解受到障碍,致使血浆中胆固醇增高。 5.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轻度肥胖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而肥胖症则会出现疲乏、心悸、气短和耐力差,且容易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除少数由于内分泌失调等原因造成的肥胖症外,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营养失调所造成。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人体活动需要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者称为肥胖症。预防肥胖,要应用合理饮食,尤其是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量,加上积极而又适量的运动是最有效的减肥处方。 脂肪是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由脂肪氧化供给;脂肪还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等在内的类脂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它与膜上许多酶蛋白结合而发挥膜的功能,胆固醇还是机体内合成胆汁酸、维生素 和类固醇的重要物质。脂类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到神经体液的调节,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素、糖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和甲状腺刺激素促进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而胰岛素和前列腺素的作用则相反。适量的含脂类食物的摄入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脂类代谢保持正常,一旦某种因素发生变化引起脂类代谢反常时,便导致疾病,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