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银屑病相关论文

银屑病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银屑病相关论文

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一)题目医学论文担负着传播医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的重任,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指的是要求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防止小题大作,名不符实例1,《剖宫产资料统计分析》,该文仅涉及剖宫产时间的统计分析,其他资料如产妇的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等均未涉及,故应改为:《剖宫产时间统计分析》。例2,《鼻挫伤、烧伤等38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述及的内容还有裂伤、撕脱伤、离断伤、挫伤、烧伤等,单列2种伤不全面,应改为:《鼻创伤38例远期疗效分析》。例3,《天津市区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62)这个题目既有特点,也很具体;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题目可有多种类型,有以目的命题、以研究对象命题、以研究方法命题、以研究结论命题等。“研究”、“探讨”、“观察”、“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宜改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4、论文题目要有可检索性。题目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社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5、撰写论文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外国人名、常见缩略语和符号(如CT、ATP、DNA、HBsAg等)可以使用,但不宜将其原形词同时列出,亦不必再写出中文全名。以外国人命名的综合征或体征,不必译成中文,不加“氏”字。(2)文题中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不能写成“12指肠”,“三叉神经”不能写成“3叉神经”。(3)下列情况,应在文题的右上角加角注,并在首页下列出角号及加注内容。论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的课题总结,加注“本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论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加注“本文曾在某年某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系在进修或学习时的工作总结,加注“本文系在某院进修期完成”。(二)作者及其单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撰写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贡献应列人致谢部分作者署名主要按作者(或单位名称)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而不是论资排队。例如,学位论文署名有时研究生名字在前,导师名字在后,实际上整个科研设计导师起了很大作用,而研究生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列为第一作者。对上述3条作者条件的规定,凡署名的作者均必须具备对文章中各主要结论,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文章必须注明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来自不同单位的较多研究可只写研究者(作者)姓名,并于各姓名右上角标一小符号,在第一页脚注上注明符号所代表的作者单位名称。所有参加署名的人,都应对论文的内容负责,需要时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篇论文的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人,其余作者可采用注释形式列于本篇文章首页下方,指导者、协作者、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参加研究者或作者已死亡,应在姓名外加黑线框2、单名作者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如作者系论文的整理、执笔、文摘摘稿人、简讯作者、综合者,其姓名一般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并加括号3、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全文末右下方,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4、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国内作者的中文署名写全名,其外文署名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也是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留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如郝加虎为“Haojia-hu”,欧阳明为“Ouyong Ming”。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元音字符相接而其音节可能发生混拼时,则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Chang’an5、学位论文的署名应按“实事求是、论功署名”的原则,不计资历深浅、不论学衔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6、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署名应按课题组组长的姓名一般排列在前,组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后的情况处理。若在总的研究课题中又有分课题的情况下,分课题单独发表时,分课题的组长可以名列在前,组员按在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三)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 words摘要是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 RB等提出的格式(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 Ann Intern 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ients or other 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四)前言(introduction)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起提纲挚领作用。论文开始一段是前言,一般文章均不将前言列为标题,只是有一段文字将正文引出,字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但国外期刊有关研究背景知识介绍的篇幅较长。前言是为了给读者一点预备的知识,并借以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练、开门见山而有吸引力,对研究历史回顾应避免繁琐。在研究论文的前言中扼要介绍与本文密切有关的史料。前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问题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性。课题来源可以从文献中来,也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需要在前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准备解决哪些问题。有时一项科研工作已持续多年,该论文是以前某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则要说明该项科研工作总的目的,以前发表的论文已解决了其中的某个问题,本篇论文是准备解决其中哪个问题。总之要将论文的目的写清楚,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来源、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是什么。前言的内容无需在文中重复,初写者常将前言部分内容和讨论部分重复,这是不允许的。总之,前言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与动向、研究目的(包括思路)、范围、历史、意义、方法及重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前言要切题,起到给读者一些预备知识的作用,并能引人人胜。五)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应体现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写清楚。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后能重复,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用什么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用什么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材料和方法”不能和“结果”部分合并撰写。撰写的内容包括1、对象①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population-based sample)、转诊样本(referred sample)、连续样本(consecutive sample)、志愿者样本(volunteer sam-ple)及随便抽取的样本(convenience sample),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②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切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③入选研究对象的样本数:如有拒绝人选者应注明人数,并说明原因。④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及其他重要特征。⑤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或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话。2、研究方法①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可供撰写用:如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等名词;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广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病例分析”、“普查”、“抽样调查”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写明“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等。②研究场所:要写清楚在“人群或社区”、“医学中心”、“基层医院”、“门诊”、“住院”等。③干预措施:试验的措施及执行方法应详细交待;投于患者的药物应写明化学名、商品名、生产厂名,中药还应注明产地,并详细说明每日剂量、次数、用药途径和疗程;试剂应写明生产厂家名,试验方法如是作者新建立的要详细介绍,老的方法应注明出处,所采用的仪器须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名。④盲法:盲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应交待,包括安慰剂的制作,保证盲法成功的措施等。⑤测量指标及判断结果的标准:如暴露及疗效标准等的确定都有公认的标准,撰写时都应注明。⑥质量控制:控制偏倚发生所采用的措施。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的型号及何种计算机软件都必须一一交待。如在《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l,22(3)]一文中,作者撰写的材料与方法如下。一、研究对象1、病例组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5岁,其中男125例,女95例;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3-76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1997年12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确诊的病人,病例间无亲缘关系。2、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的健康家属(无任何皮肤病)647名作为对照,男378名,女269名,年龄分布在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对照间亦无亲缘关系;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二、家庭史的确认除先证者外,其一级或二级亲属中至少还有一位银屑病患者。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在门诊对每位先证者进行详细询问,记录其一般情况、家庭史、发病情况等,以了解先证者一、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二级以上亲属未统计),对患病亲属进行随访,以确诊是否患病。一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子女及同胞,二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侄子女、外甥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所有病例、对照均用EPI info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论文还应提供一些资料1)临床研究:1)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病例是住院还是门诊病人,或是普查普治;病例选择标准(引用者要注明出处,自订者要说明根据),诊断及分型标准,分型分组标准(应考虑随机分配和双盲观察)。2)一般资料:病人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因、病情、病型,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依据,观察方法与指标等,对病例摘要可不写姓名和住院号,内容包括:·主诉、现病史、重要的有意义的家族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住院经过,治疗方法和疗效等。3)治疗方法:如药物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疗程、生产厂及出厂日期(批号)等。如为手术治疗则需写出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4)疗效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现代医学器械检查、病理检查、观察方法与指标、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2)实验研究:1)实验条件:动物名称、种系、品系、数量、来源、性别、年龄、身长、体重、健康状况、分组标准和方法、手术和标本制备过程,实验、观察、记录的手段、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方法与质量:感染接种方法,仪器种类及其精密度、测定结果,描记图像,试剂种类、规格、来源、成分、纯度、浓度、配制、操作方法及过程,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批号等。3)其他:季节、室温、湿度以及其他条件等3)现场调查研究:要阐明何时、何地进行本次调查,设计类型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量大小的估计。调查对象是普通人群或高危人群,甚至病人。如果调查对象为病例,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标准,还需注明病例来自医院还是从普查中获得。由于资料来源能反映调查结论的可信性,所以应实事求是的详尽叙述,使读者可以从中判定该文是否有进一步阅读价值及结论的可靠性。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及其统计方法。实验室检测应介绍使用的方法、步骤、试剂来源、批号及诊断标准,如果应用新的方法则应介绍具体操作过程。统计方法如果是众所周知,则毋须详述,如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应介绍计算公式,引自文献等,使读者了解应用是否确切(六)结果要求如实具体交待经审查核对后用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而不要求把原始数据全部写出。主要介绍全部的发现及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经过科学地统计学处理得来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应当客观完整和可靠,所有的结果项目,均要围绕研究主题,有逻辑、有层次地层开,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出,但在材料与方法中列出的项目与标准,在结果中必须反映出来,并且要吻合一致。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它反映了论文水平的高低及其价值,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和支柱,约用全文的1/31/4篇幅书写这部分内容。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的内容包括真实可靠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效果的差异(有效与无效)、科学研究的理论结论等。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果,应作客观的分析报道。有的医学论文可将实验方法与结果连写。临床医学论文中也可将疗效标准、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写在结果内结果部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段叙述,可以设小标题,小标题之下亦可再设分标题。结果表达时应注意:①数据表达要完整:报告结果的例数与人选研究对象的例数应吻合,剔除例数与剔除理由应交待,失访例数及因其他原因死亡例数也应写清楚,如有数据不全应作解释。如进行两组比较,应列出两组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临床基线情况(base line),并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是否可比。②科研设计时确定的科研假设主要测量指标,如在结果部分作丁更改应作解释。③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当相对数的分母太小时,应报道绝对数,如10/20例,而不能只报告50%病例;应用的率和比应正确,选择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正确,复杂的统计分析要作解释;应同时报道95%可信区间(95%CI)④诊断试验的研究应报告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处理主要使原始数据从难理解变成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些必然规律。用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通过分组将原始数据重新排列,制作频数表,然后算出均数或百分率,并用显著性检验所得的P值来判定其组间差异的意义,以获得包含在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其次是用文字或统计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结果的表达形式有表、图、文字3种。统计图比统计表更便于理解与比较,但统计图中不能获得确切数字,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统计表。图的标题应置于图的下端,图有纵轴和横轴,两轴应有标目,标目应注明单位,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尺度必须等距,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尺度必须从0点起始(对数图及点图等除外),图中用不同线条应注明,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为宜。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圆形图、百分直条图、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直条图利用直条的长短来表达按性质分类资料各类别的数值,如疾病分类、性别、治疗效果等,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圆形图和百分直条图适用于百分构成的资料,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线图和直方图用于按数量分组的资料如时间、年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有连续性的指标。散点图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一般横线代表白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临床医学研究的论文结果中往往还会运用插图和照片如心电图、脑电图、X线片、CT片等来表示研究中的发现,插图的画面要重点突出,照片要注意拍摄的环境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文字表达和图表表达不要重复,文字是表达结果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要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最简洁的语言把结果表达清楚,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文字表达应当是要点式叙述,可分几项撰写,每一项报告一组数据,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图表的表达应符合统计学的规定。总之,结果是论文中的主体,是作者的主要劳动成果,结果必须完整、清晰、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错。七)讨论主要是对实验观察结果或调查结果做出理论性分析。这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讨论是为了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本文取得的结果与文献或过去的工作进行对比,寻找其间的关系,讨论所需引用的文献材料应尽量抽象概括,而不是抄袭别人的文献资料。讨论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部分是以结果部分为基础和线索进行分析和推理,表达作者在结果部分所不能表达的推理性内容。讨论的内容应当从实验和观察结果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主观推测,超越数据所能达到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文献掌握的多少,作者的分析能力如何,切忌将讨论部分写成他人文献的综述。归纳起来,讨论部分应表达下列内容1、应紧密结合本文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从中引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而不是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新的发现、文献尚未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可能的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从研究结果对总体的推论。必须强调应紧密结合本文发现进行讨论,且所作的推论必须恰当。2、应讨论本文发现和文献报道同类研究的结论有何不同,哪些文献支持本文发现,哪些文献报道与本文结论不同,切忌冗长的文献综述式的阐述。3、应对本文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可能存在的偏倚,以及偏倚的来源;对本文研究的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进行讨论;要肯定本文的结论尚需进行哪些项目的研究等等。4、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以上内容并非每篇论文的讨论都必须涉及,面面俱到。应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出发,突出重点,紧扣题目,围绕一个至几个“小核心”进行。对于新的临床病例报告,还应讲清楚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如果是有关新药疗效,还要说明如何肯定疗效,疗效的指标是否合理,今后治疗方法上还需如何改进等。要集中围绕几个观点讲深述透,不必面面俱到。每个讨论最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讨论的中心内容,按结果栏目中的顺序并结合文献分段撰写,或标出序号。其次序应从时间、因果、重要性、复杂性,相似与相反的对比等方面来考虑,使内容有条理,有联系,重点突出。讨论部分不使用图和表,篇幅亦不宜过长,一般占全文的1/31/2即可。文献一般不整段引用,而是摘其观点或结论,用角码标出参考文献。讨论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过高的解释结果:讨论中不要盲目夸大实验或调查的理论意义、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例如,一篇题为《大葱预防口腔癌变过程中上皮细胞内微量元素分析》的论文中,得出“大葱可达到治疗和预防口腔癌变的目的”的结论。而该研究的实验仅仅获得初步结果,这一结论明显夸大了该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不要对结果解释不全:从事科研工作时间不长,对科技论文写作不熟悉的作者常范此类错误。一方面,可能是查阅资料不多,对与课题有关的信息掌握不全面;或可能由于作者文字表达能力差,不知道如何解释结果。例如在《脊髓小脑变性患者脑脊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测定》一文的讨论中,作者仅介绍了2篇相关报道,并仅重复部分实验结果部分,而对该文许多需要解释的地方,作者只字未提。比如讨论中提到,脊髓小脑变性(SCD)患者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5-羟吲哚乙酸(5-HIAA)、3-甲基-4羟基苯乙酸(HVA)浓度较对照组降低,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所引用的文献中5-HIAA水平升高,与作者的报道略有不同,且作者还检测到SCD组中5-羟色胺(5-H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这一结果是该文特有的,尚未文献报道),作者并未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因此,笔者建议作者就上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以确保该文的学术质量。(3)不要对结果进行无关的解释:无关或多余的解释是指引用与课题研究不太相关或完全无关的文献,而不去围绕该文的资料结果展开讨论,此类错误常忽视了本应讨论的问题。例如,在一篇题为《巴特综合征5例报告》的病例报告,作者用大量篇幅转述巴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而看不出所述机制与全文内容有任何逻辑关系。该文属于病例报告,应该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临床资料的展示和归纳上,并对资料作简明扼要的分析即可。(4)不要对结果进行错误的解释:错误解释是指解释不当,或有意歪曲实验事实,以使其符合作者当初立题时的设想。此类错误可能是作者理论水平有限而未能发现设计上的漏洞或表述上的漏洞,也可能是因为实验结果与当初设想相背离,课题结束时间已到或硕士、博士毕业时间临近而有意为之总之,讨论中要紧密地围绕研究的主题,不宜离题发挥或重复他人之见,切忌大量旁征博引,而对自己研究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轻描淡写。因此,研究者应将已获得的材料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自己的见解,以便进一步阐述研究的结论。八)结论结论是论文最后的总体结语,主要反映论文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及最后得出的结论。通过实验观察的结果,从中对事先提出的假设作出判断,即结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揭示的规律,即结论。任何研究论文都要尽可能地提出明确的结论,回答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结论也是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的答案。结论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练完整,逻辑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许多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才能控制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因此,银屑病对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支持对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疗法的证据主要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尽管银屑病的绝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比RCT中的患者低,但银屑病患者往往有更大的疾病负担;现实世界中的患者通常接受了更传统的系统和生物治疗,并有更多的共病。由于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Guselkumab是一种与白细胞介素p19亚单位结合的全人型单抗。Guselkumab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III期双盲1期和2期研究中得到证实,与安慰剂和Adalimumab相比,III期双盲试验中也证明了Guselkumab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长期随机对照试验仅限于IL-23抑制剂在银屑病中的应用,但现在已经有几项研究证明了Guselkumab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ersistent是一项非干预性研究,调查Guselkumab和Ustekinumab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对中到重度银屑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和HRQOL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给患者使用Guselkumab。评估的终点包括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医生总体评估、目标指甲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结果总体上,303名患者入选并接受Guselkumab治疗。平均病程年,的患者在常规全身治疗前接受过≥1治疗,的患者在生物治疗前接受过≥1治疗。平均PASI评分从基线时的分下降到28周时的分,到W52周时进一步下降到分,而达到≤1绝对评分的患者比例从基线时的增加到W28时的和W52时的。PASI90和PASI100的反应也显示在W28和W52之间有显著的改善,与生物治疗历史无关。在难以治疗的区域观察到银屑病皮肤的清除,在W28和W52之间,达到PGA评分?≤1的患者的百分比增加。Guselkumab改善了HRQL;平均DLQI评分从基线的下降到W28的,并在W52进一步下降到。在W52时,的患者DLQI评分达到?≤1。在W52时,累积用药生存概率为。结论:总之,PERSIST是一项大型的、真实的研究,为guselkumab在随机对照试验之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Guselkumab是有效的和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文献来源:GerdesS,AsadullahK,HoffmannM,Real-worldevidencefromthenon-interventional,prospective,GermanmulticentrePERSISTstudyofpatientswithpsoriasisafter1?作者:医路坦克

银屑病2017年相关论文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免疫学组《光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 (参与)2.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 (参与)3.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参与)4.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免疫学组《荨麻疹诊疗指南》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参与);134:;123(11):4769-80(参与)7.兰宇贞,谢志强.敏感性皮肤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99-2018.谢志强,兰宇贞.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神经源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375-3789.谢志强,兰宇贞.外用他克莫司治疗男性肛门瘙痒症疗效及其神经源机制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85-8710.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5-7(参与);123(20):2883-2887112.谢志强.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皮肤神经源炎症和瘙痒.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409-41413.谢志强,杨高云,姜薇,徐敏丽.吡美莫司乳膏对成年女性面部皮炎快速抗瘙痒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27-3014.谢志强,刘玲玲,杨高云,朱学骏.他克莫司软膏对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oll样受体2和4表达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8:420-42315.窦侠,刘玲玲,谢志强,陈连军,李丽,冯素英,谭国珍,阎明,朱学骏。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50-5216.刘玲玲,窦侠,谢志强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608-61117.谢志强,刘玲玲,窦侠,闻卫兢,王娣,朱学骏.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NFkB表达及外用他克莫司对其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487-49018.谢志强,袁姗,王云,陈学荣.卡泊三醇与氯氟舒松联合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73-7519.谢志强,王爱琴,袁姗,李林峰,陈学荣.结节性皮肤狼疮粘蛋白病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87-8820.宋清华,潘满华,谢志强,袁姗,陈海龙,陈学荣.银屑病患者服用清血败毒丸后诱发红皮病3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785-78621.王云,谢志强,袁姗,陈学荣,雷鹏程.Reiter病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32522.王云,路雪艳,袁姗,谢志强等.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597-59823.谢志强,郑丹侠,梁力均等.抗核抗体阴性、IgE升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260-26124.谢志强,陈学荣.迟发型超敏反应分型及其在变应性皮肤病中的意义。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27-3025.谢志强,陈学荣.特应性皮炎中的细胞因子异常与Th2细胞亚群优势。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139-14226.杨蓉娅,王文岭,部兴珍,谢志强,颜京斌.不稳定银屑病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329-33027.谢志强,陈学荣,雷鹏程,钱玉昆.异位性皮炎皮损中单一核细胞CD4及Th2型细胞特征因子表达。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303-30428.白亚来,张春雷,曾灵芳,谢志强,李世荫.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反应中浸润T细胞类型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251-2529.谢志强,陈学荣,钱玉昆.白细胞介素4在异位性皮炎中的变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447-44930.谢志强,老年慢性瘙痒患者管理:分类诊断与治疗.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中国合肥, . 谢志强,如何处理慢性瘙痒:欧洲慢性瘙痒指南要点简介.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中国杭州, .谢志强,如何处理特应性皮炎患者慢性瘙痒:从皮肤到大脑。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18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 pp 108-109, 中国北京, .兰宇贞; 谢志强。Schnitzler综合征1例。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18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 p 2, 中国北京, 2012.会议论文34.谢志强,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温度相关的精神物理学分子识别基础。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中国天津 2009 会议论文35. 谢志强,皮肤相关的自身炎症综合征 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2008 会议论文

其代表性论文: 1 秦万章,75例播散型红斑狼疮辨证论治的探讨.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1:18 2 秦万章,活血化瘀疗法在皮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原理的初步探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76,1:64 3 秦万章,等. 血瘀症的本质及活血化瘀原理的初步探讨. 自然杂志,1979,2(2):115 4 秦万章,等. 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03例报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81,94(12):827 5 秦万章,等. 胶原病及其重叠胶原病活血化瘀治疗与免疫实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4):210 6秦万章,等. 银屑病的血清唾液酸及环核苷酸的含量与评价.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4,17(3):167 7秦万章,等. 29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有关的重叠综合征的探讨. 中华医学杂志,1985,65(3):175 8秦万章,等. 胶原病血瘀证的天然杀伤细胞、β2-微球蛋白及纤维蛋白结合素免疫实验的联合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1(6):665 其代表性著作: 1 《中西医结合研究丛书、皮肤病研究》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0. 2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外科分册》文汇出版社 1995. 3 《活血化瘀研究》科技出版社 1984. 4 《雷公藤治病顾问》文汇出版社 1995. 5 《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皮肤病》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7. 6 《银屑病防治》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 7 《红斑狼疮防治》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8 《脱发》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0. 以上成果受到国际科技界的重视,其突出的成就被收入英国剑桥、美国北卡国际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列入世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之列。

很多朋友因为患了银屑病,心里就有疑虑,我得了银屑病我怎么办,银屑病如果诊断了,的确的,这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根除银屑病,所以,那么诊断了以后,患者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我建议患了银屑病的患者,首先要解除思想的顾虑,精神过度的紧张、焦虑的状态,那么银屑病会相对,会更加严重一些,如果说心情舒缓、缓解,保持一个愉快的状态,银屑病,它可以发病到,最低或者最小、最轻,积极的,到大医院、正规的医院,去就诊,那么用一些可以缓解、减轻方法,把银屑病减少到,最小的发病部位,或者最低的发病率,那就是非常好的了,就是保持愉快的心情、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这就是最好的,那么治疗还是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去,那么接受医生正规的治疗,就是很好的。如果这些等都做好了,就不容易再犯,控制不好就随时复发。

银屑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银屑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如果不治疗病情会越来越严重了,所以治疗是关键。积极的进行治疗,切记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那么银屑病要怎么治疗好的快呢?接下来我们来看详细介绍吧。1、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顽疾,治疗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但是不是一个不治之症,只要检查出易感基因,从易感基因入手治疗,是可以治好治愈的。2、银屑病可用无刺激性软膏外擦,如10%硼酸软膏、10%尿素霜、5%白降汞、水杨酸软膏等进行患处擦拭的,首先应该用清楚把银屑都洗掉的,要请过消毒吃处理的,这一注射维生素B12和内服维生素类的药物的,全身的治疗是可以用肥皂水清洗的,水肥皂将鳞屑洗去。全身治疗可用普鲁卡因静脉封或肌注维生素B12,内服维生素C叶酸等。3、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小方法治疗疾病,银屑病治疗需要对症下药,很多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引起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银屑病这样的皮肤病不同与一般的皮肤病,患上银屑病的患者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去治疗。4、银屑病的患者可用无刺激性软膏外搽,如硼酸软膏、尿素霜、白降汞、水杨酸软膏等效果很好的,还可以用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的,不过不能长期用药的,建议还用一些肌注维生素B12,内服维生素C叶酸等。也可采用中药治疗。

银屑病相关学术论文

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一)题目医学论文担负着传播医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的重任,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指的是要求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防止小题大作,名不符实例1,《剖宫产资料统计分析》,该文仅涉及剖宫产时间的统计分析,其他资料如产妇的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等均未涉及,故应改为:《剖宫产时间统计分析》。例2,《鼻挫伤、烧伤等38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述及的内容还有裂伤、撕脱伤、离断伤、挫伤、烧伤等,单列2种伤不全面,应改为:《鼻创伤38例远期疗效分析》。例3,《天津市区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62)这个题目既有特点,也很具体;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题目可有多种类型,有以目的命题、以研究对象命题、以研究方法命题、以研究结论命题等。“研究”、“探讨”、“观察”、“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宜改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4、论文题目要有可检索性。题目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社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5、撰写论文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外国人名、常见缩略语和符号(如CT、ATP、DNA、HBsAg等)可以使用,但不宜将其原形词同时列出,亦不必再写出中文全名。以外国人命名的综合征或体征,不必译成中文,不加“氏”字。(2)文题中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不能写成“12指肠”,“三叉神经”不能写成“3叉神经”。(3)下列情况,应在文题的右上角加角注,并在首页下列出角号及加注内容。论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的课题总结,加注“本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论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加注“本文曾在某年某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系在进修或学习时的工作总结,加注“本文系在某院进修期完成”。(二)作者及其单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撰写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贡献应列人致谢部分作者署名主要按作者(或单位名称)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而不是论资排队。例如,学位论文署名有时研究生名字在前,导师名字在后,实际上整个科研设计导师起了很大作用,而研究生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列为第一作者。对上述3条作者条件的规定,凡署名的作者均必须具备对文章中各主要结论,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文章必须注明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来自不同单位的较多研究可只写研究者(作者)姓名,并于各姓名右上角标一小符号,在第一页脚注上注明符号所代表的作者单位名称。所有参加署名的人,都应对论文的内容负责,需要时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篇论文的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人,其余作者可采用注释形式列于本篇文章首页下方,指导者、协作者、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参加研究者或作者已死亡,应在姓名外加黑线框2、单名作者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如作者系论文的整理、执笔、文摘摘稿人、简讯作者、综合者,其姓名一般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并加括号3、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全文末右下方,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4、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国内作者的中文署名写全名,其外文署名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也是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留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如郝加虎为“Haojia-hu”,欧阳明为“Ouyong Ming”。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元音字符相接而其音节可能发生混拼时,则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Chang’an5、学位论文的署名应按“实事求是、论功署名”的原则,不计资历深浅、不论学衔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6、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署名应按课题组组长的姓名一般排列在前,组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后的情况处理。若在总的研究课题中又有分课题的情况下,分课题单独发表时,分课题的组长可以名列在前,组员按在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三)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 words摘要是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 RB等提出的格式(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 Ann Intern 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ients or other 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四)前言(introduction)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起提纲挚领作用。论文开始一段是前言,一般文章均不将前言列为标题,只是有一段文字将正文引出,字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但国外期刊有关研究背景知识介绍的篇幅较长。前言是为了给读者一点预备的知识,并借以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练、开门见山而有吸引力,对研究历史回顾应避免繁琐。在研究论文的前言中扼要介绍与本文密切有关的史料。前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问题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性。课题来源可以从文献中来,也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需要在前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准备解决哪些问题。有时一项科研工作已持续多年,该论文是以前某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则要说明该项科研工作总的目的,以前发表的论文已解决了其中的某个问题,本篇论文是准备解决其中哪个问题。总之要将论文的目的写清楚,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来源、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是什么。前言的内容无需在文中重复,初写者常将前言部分内容和讨论部分重复,这是不允许的。总之,前言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与动向、研究目的(包括思路)、范围、历史、意义、方法及重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前言要切题,起到给读者一些预备知识的作用,并能引人人胜。五)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应体现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写清楚。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后能重复,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用什么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用什么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材料和方法”不能和“结果”部分合并撰写。撰写的内容包括1、对象①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population-based sample)、转诊样本(referred sample)、连续样本(consecutive sample)、志愿者样本(volunteer sam-ple)及随便抽取的样本(convenience sample),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②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切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③入选研究对象的样本数:如有拒绝人选者应注明人数,并说明原因。④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及其他重要特征。⑤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或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话。2、研究方法①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可供撰写用:如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等名词;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广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病例分析”、“普查”、“抽样调查”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写明“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等。②研究场所:要写清楚在“人群或社区”、“医学中心”、“基层医院”、“门诊”、“住院”等。③干预措施:试验的措施及执行方法应详细交待;投于患者的药物应写明化学名、商品名、生产厂名,中药还应注明产地,并详细说明每日剂量、次数、用药途径和疗程;试剂应写明生产厂家名,试验方法如是作者新建立的要详细介绍,老的方法应注明出处,所采用的仪器须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名。④盲法:盲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应交待,包括安慰剂的制作,保证盲法成功的措施等。⑤测量指标及判断结果的标准:如暴露及疗效标准等的确定都有公认的标准,撰写时都应注明。⑥质量控制:控制偏倚发生所采用的措施。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的型号及何种计算机软件都必须一一交待。如在《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l,22(3)]一文中,作者撰写的材料与方法如下。一、研究对象1、病例组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5岁,其中男125例,女95例;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3-76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1997年12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确诊的病人,病例间无亲缘关系。2、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的健康家属(无任何皮肤病)647名作为对照,男378名,女269名,年龄分布在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对照间亦无亲缘关系;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二、家庭史的确认除先证者外,其一级或二级亲属中至少还有一位银屑病患者。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在门诊对每位先证者进行详细询问,记录其一般情况、家庭史、发病情况等,以了解先证者一、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二级以上亲属未统计),对患病亲属进行随访,以确诊是否患病。一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子女及同胞,二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侄子女、外甥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所有病例、对照均用EPI info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论文还应提供一些资料1)临床研究:1)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病例是住院还是门诊病人,或是普查普治;病例选择标准(引用者要注明出处,自订者要说明根据),诊断及分型标准,分型分组标准(应考虑随机分配和双盲观察)。2)一般资料:病人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因、病情、病型,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依据,观察方法与指标等,对病例摘要可不写姓名和住院号,内容包括:·主诉、现病史、重要的有意义的家族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住院经过,治疗方法和疗效等。3)治疗方法:如药物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疗程、生产厂及出厂日期(批号)等。如为手术治疗则需写出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4)疗效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现代医学器械检查、病理检查、观察方法与指标、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2)实验研究:1)实验条件:动物名称、种系、品系、数量、来源、性别、年龄、身长、体重、健康状况、分组标准和方法、手术和标本制备过程,实验、观察、记录的手段、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方法与质量:感染接种方法,仪器种类及其精密度、测定结果,描记图像,试剂种类、规格、来源、成分、纯度、浓度、配制、操作方法及过程,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批号等。3)其他:季节、室温、湿度以及其他条件等3)现场调查研究:要阐明何时、何地进行本次调查,设计类型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量大小的估计。调查对象是普通人群或高危人群,甚至病人。如果调查对象为病例,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标准,还需注明病例来自医院还是从普查中获得。由于资料来源能反映调查结论的可信性,所以应实事求是的详尽叙述,使读者可以从中判定该文是否有进一步阅读价值及结论的可靠性。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及其统计方法。实验室检测应介绍使用的方法、步骤、试剂来源、批号及诊断标准,如果应用新的方法则应介绍具体操作过程。统计方法如果是众所周知,则毋须详述,如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应介绍计算公式,引自文献等,使读者了解应用是否确切(六)结果要求如实具体交待经审查核对后用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而不要求把原始数据全部写出。主要介绍全部的发现及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经过科学地统计学处理得来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应当客观完整和可靠,所有的结果项目,均要围绕研究主题,有逻辑、有层次地层开,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出,但在材料与方法中列出的项目与标准,在结果中必须反映出来,并且要吻合一致。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它反映了论文水平的高低及其价值,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和支柱,约用全文的1/31/4篇幅书写这部分内容。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的内容包括真实可靠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效果的差异(有效与无效)、科学研究的理论结论等。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果,应作客观的分析报道。有的医学论文可将实验方法与结果连写。临床医学论文中也可将疗效标准、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写在结果内结果部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段叙述,可以设小标题,小标题之下亦可再设分标题。结果表达时应注意:①数据表达要完整:报告结果的例数与人选研究对象的例数应吻合,剔除例数与剔除理由应交待,失访例数及因其他原因死亡例数也应写清楚,如有数据不全应作解释。如进行两组比较,应列出两组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临床基线情况(base line),并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是否可比。②科研设计时确定的科研假设主要测量指标,如在结果部分作丁更改应作解释。③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当相对数的分母太小时,应报道绝对数,如10/20例,而不能只报告50%病例;应用的率和比应正确,选择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正确,复杂的统计分析要作解释;应同时报道95%可信区间(95%CI)④诊断试验的研究应报告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处理主要使原始数据从难理解变成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些必然规律。用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通过分组将原始数据重新排列,制作频数表,然后算出均数或百分率,并用显著性检验所得的P值来判定其组间差异的意义,以获得包含在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其次是用文字或统计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结果的表达形式有表、图、文字3种。统计图比统计表更便于理解与比较,但统计图中不能获得确切数字,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统计表。图的标题应置于图的下端,图有纵轴和横轴,两轴应有标目,标目应注明单位,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尺度必须等距,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尺度必须从0点起始(对数图及点图等除外),图中用不同线条应注明,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为宜。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圆形图、百分直条图、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直条图利用直条的长短来表达按性质分类资料各类别的数值,如疾病分类、性别、治疗效果等,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圆形图和百分直条图适用于百分构成的资料,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线图和直方图用于按数量分组的资料如时间、年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有连续性的指标。散点图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一般横线代表白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临床医学研究的论文结果中往往还会运用插图和照片如心电图、脑电图、X线片、CT片等来表示研究中的发现,插图的画面要重点突出,照片要注意拍摄的环境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文字表达和图表表达不要重复,文字是表达结果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要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最简洁的语言把结果表达清楚,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文字表达应当是要点式叙述,可分几项撰写,每一项报告一组数据,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图表的表达应符合统计学的规定。总之,结果是论文中的主体,是作者的主要劳动成果,结果必须完整、清晰、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错。七)讨论主要是对实验观察结果或调查结果做出理论性分析。这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讨论是为了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本文取得的结果与文献或过去的工作进行对比,寻找其间的关系,讨论所需引用的文献材料应尽量抽象概括,而不是抄袭别人的文献资料。讨论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部分是以结果部分为基础和线索进行分析和推理,表达作者在结果部分所不能表达的推理性内容。讨论的内容应当从实验和观察结果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主观推测,超越数据所能达到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文献掌握的多少,作者的分析能力如何,切忌将讨论部分写成他人文献的综述。归纳起来,讨论部分应表达下列内容1、应紧密结合本文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从中引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而不是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新的发现、文献尚未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可能的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从研究结果对总体的推论。必须强调应紧密结合本文发现进行讨论,且所作的推论必须恰当。2、应讨论本文发现和文献报道同类研究的结论有何不同,哪些文献支持本文发现,哪些文献报道与本文结论不同,切忌冗长的文献综述式的阐述。3、应对本文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可能存在的偏倚,以及偏倚的来源;对本文研究的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进行讨论;要肯定本文的结论尚需进行哪些项目的研究等等。4、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以上内容并非每篇论文的讨论都必须涉及,面面俱到。应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出发,突出重点,紧扣题目,围绕一个至几个“小核心”进行。对于新的临床病例报告,还应讲清楚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如果是有关新药疗效,还要说明如何肯定疗效,疗效的指标是否合理,今后治疗方法上还需如何改进等。要集中围绕几个观点讲深述透,不必面面俱到。每个讨论最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讨论的中心内容,按结果栏目中的顺序并结合文献分段撰写,或标出序号。其次序应从时间、因果、重要性、复杂性,相似与相反的对比等方面来考虑,使内容有条理,有联系,重点突出。讨论部分不使用图和表,篇幅亦不宜过长,一般占全文的1/31/2即可。文献一般不整段引用,而是摘其观点或结论,用角码标出参考文献。讨论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过高的解释结果:讨论中不要盲目夸大实验或调查的理论意义、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例如,一篇题为《大葱预防口腔癌变过程中上皮细胞内微量元素分析》的论文中,得出“大葱可达到治疗和预防口腔癌变的目的”的结论。而该研究的实验仅仅获得初步结果,这一结论明显夸大了该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不要对结果解释不全:从事科研工作时间不长,对科技论文写作不熟悉的作者常范此类错误。一方面,可能是查阅资料不多,对与课题有关的信息掌握不全面;或可能由于作者文字表达能力差,不知道如何解释结果。例如在《脊髓小脑变性患者脑脊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测定》一文的讨论中,作者仅介绍了2篇相关报道,并仅重复部分实验结果部分,而对该文许多需要解释的地方,作者只字未提。比如讨论中提到,脊髓小脑变性(SCD)患者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5-羟吲哚乙酸(5-HIAA)、3-甲基-4羟基苯乙酸(HVA)浓度较对照组降低,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所引用的文献中5-HIAA水平升高,与作者的报道略有不同,且作者还检测到SCD组中5-羟色胺(5-H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这一结果是该文特有的,尚未文献报道),作者并未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因此,笔者建议作者就上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以确保该文的学术质量。(3)不要对结果进行无关的解释:无关或多余的解释是指引用与课题研究不太相关或完全无关的文献,而不去围绕该文的资料结果展开讨论,此类错误常忽视了本应讨论的问题。例如,在一篇题为《巴特综合征5例报告》的病例报告,作者用大量篇幅转述巴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而看不出所述机制与全文内容有任何逻辑关系。该文属于病例报告,应该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临床资料的展示和归纳上,并对资料作简明扼要的分析即可。(4)不要对结果进行错误的解释:错误解释是指解释不当,或有意歪曲实验事实,以使其符合作者当初立题时的设想。此类错误可能是作者理论水平有限而未能发现设计上的漏洞或表述上的漏洞,也可能是因为实验结果与当初设想相背离,课题结束时间已到或硕士、博士毕业时间临近而有意为之总之,讨论中要紧密地围绕研究的主题,不宜离题发挥或重复他人之见,切忌大量旁征博引,而对自己研究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轻描淡写。因此,研究者应将已获得的材料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自己的见解,以便进一步阐述研究的结论。八)结论结论是论文最后的总体结语,主要反映论文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及最后得出的结论。通过实验观察的结果,从中对事先提出的假设作出判断,即结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揭示的规律,即结论。任何研究论文都要尽可能地提出明确的结论,回答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结论也是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的答案。结论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练完整,逻辑

王学军同志长期从事医疗、科研工作,临床上有较强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中医治疗皮肤病、中药研发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治疗顽症银屑病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他根据牛皮癣是由于风湿毒邪客于腠里,外邪蕴积肌肤与气血相搏,气血运行不畅,寒闭热伏,阳气不得升发外达,蕴久化热,热壅于血络发为红斑的发病机理,由于内外合邪,腠里气血凝滞,脉络受阻,血行不畅,蕴久化热,出现血热、血虚、血燥、血瘀等的病理表现,在汲取古今名医的学术精华基础上,王学军结合临床提出了牛皮癣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热毒、气血瘀滞”,从而确立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并依此大法在众多古今方剂中,筛选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并根据治疗大法精心配伍,研发了新制剂“祛屑灵胶囊”,以及具有软坚散结、润肤脱屑、杀虫止痒功效的“消屑灵软膏”,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主持完成的《消屑灵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作用机理》,证明消屑灵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解热、镇痛的作用,对银屑病病例模型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他参加完成的抗肺炎支原体项目《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及作用机理研究》在中药抗支原体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他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气血淤滞”为治疗大法研制出的银屑灵A号(胶囊、软膏)内服外用治疗银屑病,取得满意的疗效,此科研成果被列入黑龙江省中医药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消屑灵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作用机理》等3项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祛屑灵A号(胶囊、软膏)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承担《面部接触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等省部级在研攻关课题3项。在国家及省级书刊杂志上发表《祛屑灵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等论文20余篇,主持编撰《卫生事业管理》等著作3部。

1.韩永智, 王群. 全秃的循证治疗 [J] . 循证医学, 2010 ,10(1):.罗玉燕, 王群.尖锐湿疣的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3):.王群, 宗飒. 银屑病及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易感基因 [J].循证医学2009,9(4):.王 群. 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 性传播性感染进展. 20085. 李楠,王群. 重叠综合征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和肌酶的相关研究. 广东医学. 2008,29(10)6.Qun Wang. ZG Bi. and YS Wan.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E6 and E7 gene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6,126(4):A127-7.王 群,韩永智.口服特比奈芬治疗甲真菌病临床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06,6(2):.黄跃深, 黄志宏, 王群, 黄述江, 李敏. 350例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2):94-959.王 群.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2006, 6(3):158-16310.黄跃深,张斌,李敏,叶海燕,黄海英,王群,邓伟平. 妊娠期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14-161511.王 群、毕志刚、张兆松. 人乳头瘤病毒6b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 22(6)12.刘玲玲, 冯信忠, 王群, 赖维, 王宝玺, 郭在培, 郑志忠,章伟, 李恒进, 骆丹, 曾凡钦, 许爱娥, 朱学骏.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 (8):540-54113.王 群 戴少霞 刘积群 王德莉.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白介素-2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 22(7)14.相文忠, 王飞, 王群, 刘丰, 张兆松, 苏川, 毕志刚. 人乳头瘤病毒E7 与人干扰素α- 2b 融合基因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7):430-43215.黄跃深,王群,邓伟平,万建勣. 晚期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3 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 , 35 (10):648-64916.邓伟平,黄跃深,万建绩,丁街生,王群. 重症药疹52例治疗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2):12740-74117.Qun Wang, Alicia Turlington, Stphan Heo, Andrea Blanco, Jian Tian, Zuia Xie, Bingfang Yan and Yingsheng Wan. Extracellular matrix activity and caveolae events contribute to cell surface receptor activation that leads to MAP kinase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UV irradiation in cultured human keratinocytes. Int J Mol (SCI影响因子)18.Lihua Qiu, Qun Wang, Wen Di, Qin Jiang, Erica Schefeller, Steve Derby, Harold Wanebo, Bingfang Yan, YS Wan.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EGFR/AKT cell survival pathway and expression of survivin contribute to reduced sensitivity of human melanoma cells to betulinic acid. Int J Onc. 2005, 27: 823-830. (SCI影响因子)19.F Wang, ZG Bi, GF Li, HW Wu, Q Wang, F Liu, XJ Wang, ZS Zhang, BF Yan, YS Wan. Genera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1 E7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Eukarytoic Cells. 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May 1, 2005, St. Louis, .Qun Wang and Yingsheng Wan. Constructions of full length cDNA differential display libraries for genital warts based on long template PCR and full-length cDNA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 FL-cDNA-SSH )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4,122(3):A131-21.Fei Wang, Qun Wang and Yingsheng Wan.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 (HPV-6) E7 in BL21.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4,122(3):A131-22. 相文忠; 王飞; 李光富; 王新军; 王 群; 刘丰; 张兆松; 毕志刚;HPV11-E7与人干扰素α-2b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0):.相文忠,王飞,李光富,王新军,刘丰,王 群,张兆松,毕志刚.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基因与人IFN-α2b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7):.王飞; 毕志刚; 李光富; 吴海玮; 王 群; 刘丰; 王新军; 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王飞; 王 群; 毕志刚; 李光富; 王新军; 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2):.吴勤学; 王洪生; 王 群.梅毒螺旋体基因序列及其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0):618-62026.吴勤学; 陈小红; 王 群; 李晓杰; 王洪生. 抗三种微生物血清抗体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 20(5):.吴勤学,陈小红,王群,李晓杰,王洪生. 抗三种微生物血清抗体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 ,20 (5):415-41728.王飞; 毕志刚; 王 群; 李光富; 王新军; 张兆松. 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7):416-41829.王飞; 毕志刚; 李光富; 王 群; 王新军; 刘丰; 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的原核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 18(5):257-259,26830.盛琪; 王 群; 李莉; 许桦. 电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3):249-25031.石继海; 夏隆庆; 王 群; 王大光; 鞠强; 辛燕; 康晓静; 何秀珍; 隋连金; 钟宇眉; 邵长庚. 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36(3):.陈小红; 吴勤学; 王 群; 刘训荃.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β-溶血性链球菌及其相关提取物抗体状态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 , ,2002,31( 6期):.张良芬; 吴勤学; 王 群.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状态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期):.王 群,吴勤学,靳培英,余艳华.不同培养条件下马拉色菌蛋白产量和组成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5):.王 群,吴勤学,陈小红. 靳培英脂溢性皮炎患者血清中抗马拉色菌抗体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6):.王 群,吴勤学,靳培英,韩国柱. 嗜脂性马拉色菌与银屑病发病相关关系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4):.王 群,吴勤学,陈小红,顾 恒,靳培英.特应性皮炎Th1/Th2免疫状态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1, 17(4):. 王群,王千秋. 白癜风的最新研究.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5):.王群,王千秋.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样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1):63-6440.王群,王千秋. HPV疫苗在性病控制中的作用.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2):127-12841. 王群,王千秋.干扰素治疗有效与无效的人类乳头瘤病毒相关皮损的局部细胞免疫状态.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2):12742.王群,邵长庚. 对供血者加测HIV-1 p24抗原进一步减少HIV经血传播.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23(2):95-97.

银屑病治疗的相关论文

常常听患者问道:“医生,银屑病怎么这么难治,用过不少药物和理疗,皮损是好转了,但没多久又反复,现在有什么新药吗”。 答案是:“有的,有新的系统药物如生物制剂,也有新的外用药物”,但如何去选择治疗,如何联合治疗达到最佳疗效,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银屑病传统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光疗、系统药物等, 外用药物目前常用的包括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维生素D3衍生物等,系统药物包括维甲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 传统治疗存在起效较慢、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依从性差等缺点,近些年,生物治疗已经成为银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重症、难治以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我国目前批准上市并已经在临床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制剂,包括: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 阿达木单抗; 2、白细胞介素 12/23(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3、白细胞介素23(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 4、白细胞介素17A(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 生物制剂在我国批准的适应证大多为 成年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或对环孢素、甲氨蝶呤或PUVA等其他系统治疗疗效不满意、有禁忌或无法耐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因此国内使用生物制剂的大多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 虽然不同生物制剂的疗效不一,但总体治疗后的应答率较高,大多患者12~16周可达到PASI75或PASI90,但仍有少数患者通过单一生物制剂治疗方案或在某一阶段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疗效仅能达到PASI75甚至PASI50以下,这时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初期联合外用药可以更快速地改善病情,治疗过程中部分皮损顽固或反复时也可联合外用药物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生物制剂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或维生素D3衍生物,可提高疗效; 尤其是斑块状银屑病治疗初期或应答率不高时,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可促进斑块变薄、鳞屑减少,起效时间更快,疗效更佳,斑块变薄后外用卡泊三醇软膏维持治疗,可进一步促进皮损尽快清除。 有研究证明,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以及乌司奴单抗等与窄谱中波紫外线的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但鉴于对于多数患者这种联合的必要性不大,而且不能完全除外同时应用TNF⁃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和紫外线疗法有增加皮肤恶性肿瘤的风险,因此不推荐将生物治疗联合紫外线光疗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案。 依那西普等生物制剂联合甲氨蝶呤可提高疗效,英夫利西单抗等生物制剂联合甲氨蝶呤可减少抗药物抗体(ADA)的产生; 单用生物制剂疗效不满意或长期维持疗效不稳定者,可联合应用阿维 A; 不推荐生物制剂与环孢素等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在应用生物制剂之前已在使用甲氨蝶呤、阿维A的患者可不停药,继续联合生物制剂治疗,待病情好转或控制后将传统药物逐渐减药或停药。 银屑病生物治疗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新生物制剂的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经济情况等综合因素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方案。 如生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时可联合传统药物共同治疗银屑病,以取得最佳疗效,让患者最大获益。 作者: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王萍

患者出现银屑病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不会使病症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在治疗病症的同时要准时用药,不能随意中断,一定要等病症好了才可以听医生进行停药。

1、如果银屑病出现太多的皮损情况,就需要采用一定的外用来缓解症状,同时药物的浓度也是需要进行控制。在选用药物的时候,也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2、糖皮质激素对治疗银屑病也是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在头部是需要用一些比较强的激素,而一些比较弱的激素只用于面部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对皮损是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在初期疗效是非常显著,但是突然停药就容易出现反复的现象。

3、有一些饮血病的发生和反复都是因为病毒,真菌,细菌等这些微生物感染,尤其是一种机芯的点滴状银屑病。通常会有急性的扁桃体炎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所以在对这些病症时,需要用药物来进行治疗,这样效果比较好。有些抗生素还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皮脂溢出的部位有马拉色菌的大量繁殖,这是可以用洗剂来进行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我国北方相对于南方患病率略高一些,且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银屑病的发病是没有任何年龄限制的,由于病损易反复,难根治,所以,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社交造成很大的影响。 基于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可细分为点滴状和方块状,其发病率约占银屑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型银屑病是一种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病,其关节症状往往与皮损同时减轻或加重,若长期得不到控制,可导致关节出现畸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脓疱型银屑病以反复复发的小脓疱为主,多因免疫抑制剂治疗中断或药物过度刺激、疾发感染而导致,可细分温局限性和泛发性,其中,泛发性脓疱型皮肤上会出现大量密集分布的效脓疱,可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身皮肤,待脓疱干燥、结痂并脱落后,也可逐步转化成寻常型银屑病,病情较重者可能会引起高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需注意,脓疱型银屑病的患者由于大量脱屑而造成组织蛋白的大量流失,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是,以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情况,要引起重视。红皮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重症类型,皮损占全身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皮损严重且合并症多。患者全身皮肤会有明显的肿胀、潮红、脱屑等症状出现,同样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红皮型患者常伴有胃寒、全身发热、下肢浮肿、贫血等症状,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务必引起重视。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较多,给大家整理一些银屑病临床常用药及常用的治疗手段。 一、用药 1.皮质类固醇激素类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属于临床疗效较佳的外用药物,它既可对表皮增生现象给予有效抑制,有可取得较佳的抗炎效果。不同的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会产生不同的药效强度,会对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程度产生不同的效果。但长期局部外用该类药物,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建议: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配合中草药浴、紫外线照射,或者采用封包方式,即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及使用剂量,又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还能大大提高治疗疗效。 2.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属于一种典型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归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T细胞的活化有明显抑制。他克莫司有口服制剂,也有软膏制剂,临床口服制剂的应用较为有限,主要在于:口服制剂易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系统性不良反应,例如:免疫抑制、肾毒性、高血压等。而他克莫司的软膏制剂主要应用于对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浓度分为和。浓度为的他克莫司软膏能较好地治疗面部银屑病,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他克莫司软膏,能降低银屑病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3.外用维A酸类 外用维A酸类药物在治疗银屑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他扎罗汀,它能通过对I性转谷氨酰胺进行诱导来达到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异常分化的效果。他扎罗汀的外用制剂分为浓度为的凝胶、浓度为的凝胶,从临床应用来看,对于治疗掌砣银屑病而言,浓度为的凝胶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浓度为的凝胶。 4.吡硫翁锌 吡硫翁锌对于治疗头皮型银屑病而言,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它既可以对表皮细菌、表皮真菌的生长予以抑制,又可以对皮脂分泌进行调节,还可以对皮肤瘙痒予以缓解。 5.维生素D3类似物 维生素D3类似物主要包括马沙骨化醇、他卡西醇、卡泊三醇。卡泊三醇属于维生素D3的一种衍生物,既可抗炎、免疫抑制,又可诱导皮肤角质分化,还能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具有抑制作用。采用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虽然会出现局部刺激、有起效时间较慢的问题,但它长时间应用不会给患者造成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临床疗效与中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基本相当。 6.外用中药成分制剂 外用中药成分制剂是基于凉血、活血的辨证原理来制定,将凉血、活血的中药成分进行有效提取,并制成外用软膏,以此来修复皮损。可利用封包治疗的方式来使用外用中药成分制剂,既可以提高药物疗效、促进药物吸收,又可对局部微循环予以改善,还可对厚鳞屑进行去除和软化。而且,外用中药成分制剂并不经肠道吸收,而是经表皮吸收,这样可明显降低用药时的刺激反应。 总结: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现在有更多有效、安全、新型的治疗手段出现,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方法和措施。但银屑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且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患者可基于自身病情考量,遵从医生建议,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注:以上提及的治疗方法及用药仅供大家参考,银屑病患者建议在专业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规范治疗!)

银屑病相关的论文题目

吉兆春是谁?谁也没法回答你,因为你没有给她的具体信息

2021年,普罗亭紧密追踪科学研究方向和实验技术手段的革新和方向,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与众多学术机构建立的广泛合作,完成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谱流式相关项目。 截至2021年12月,普罗亭助力合作伙伴发表SCI文章28篇,影响因子总计355分,平均影响因子分,其中超过40%的文章影响因子大于10分 ,这些文章的发表为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值此我选出2021年普罗亭部分合作高分文章,希望能给大家2022年科研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人朗格汉斯细胞发育和功能异质性研究

2021年10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姚煦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教授团队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州心脏研究所李潇研究员 合作在《 Immunity 》 杂志发表题为"Distinct human Langerhans cell subsets orchestrate reciprocal functions and requir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的研究论文。

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人员在人表皮原代LC和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衍生的LC(HSC-LC)中发现了LC的四个亚群并绘制出完整的LC发育分化轨迹。通过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LC亚群在银屑病皮损中的变化,发现LC和T细胞之间通过RANKL-RANK和PD-L1/PD-1/CD80轴调节皮肤的炎症应答。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具有不同表型的人LC亚群,并系统研究了不同LC亚群的发育分化途径,以及不同LC亚群的免疫应答差异和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型和功能改变。

新冠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有效人群筛选

本研究通过对SARS-CoV-2沉默感染阶段(silent SARS-CoV-2 infection stage, SSIS)的队列研究,通过整合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转录组测序(RNA-seq)和血浆微量蛋白的Olink检测技术,分别从从单细胞蛋白质组、转录组和血浆蛋白质组三个维度阐释区分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免疫学差异。研究发现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中具有特有的免疫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单核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分化阻滞,淋巴细胞的耗竭和免疫抑制。随后通过临床特征结合转化,研究发现STC1和MMP-1两种因子水平可以较好的将两种无症状感染者区分开,帮助临床中早期识别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 该研究通过对新冠疾病发展机制的理解,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及在更早阶段对其进行及时干预以阻断其进展为确诊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点击此阅读原文 详解

ILC2诱导肝癌微环境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鉴定了肝癌微环境诱导的非常规ILC2细胞亚群,并研究了其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KLRG1-ILC2亚群显示趋化因子的产生升高,包括CXCL2和CXCL8,它们反过来招募嗜中性粒细胞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导致肿瘤进展和复发。 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以ILC2为靶点的肝癌免疫治疗新疗法。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GDF15可通过CD48诱导肝细胞癌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基于软骨肉瘤患者的疾病分型分级进行有效人群筛选

2021年12月,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叶招明、李冰皓教授团队 在肿瘤学权威期刊《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发表了题为“Fresh tissue multi-omics profiling reveals immune classification and suggests immunotherapy candidates for conventional chondrosarcoma”的研究论文。

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从单细胞水平对普通型软骨肉瘤进行了免疫分型,发现普通型软骨肉瘤中存在“免疫衰竭”亚型,且临床治疗中使用PD-1抗体免疫治疗获益的患者均符合该亚型,其机制包括肿瘤IDH1/2突变导致肿瘤局部趋化因子浓度升高促进免疫细胞的归巢和识别。 该 研究基于临床问题和临床需求,在观察到临床现象之后,利用充足的临床资源分析罕见肿瘤的免疫学特征,发现部分普通型软骨肉瘤可能对免疫治疗敏感,进而研究可能机制,为该难治性肿瘤的系统治疗带来全新的思路。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后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

2021年1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曹红翠教授 团队在生物医学杂志《 Theranostics 》上发表论文”Mesenchymal stem cell-mediated immunomodulation of recruited mononuclear phagocytes during acute lung injury: a high-dimensional analysis study“。

该研究采用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及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首次系统绘制了小鼠肺部免疫细胞,特别是招募的MNPs在ALI发生发展及MSC移植治疗后动态变化图谱。MSC治疗不仅调节MNPs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还调节其分化以及抗原递呈功能。 该研究为基于ALI肺组织招募MNPs的MSC治疗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为MSC治疗ALI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不同肺部疾病患者的外周免疫状态剖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图谱研究

该研究就结核病、艾滋病、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了免疫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团队首次使用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对来自于艾滋病、结核病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多个队列的患者外周血进行了免疫学的表征及分析,首次揭示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CD3+CD19+淋巴细胞新亚群及功能,并基于质谱流式(CyTOF)的多参数同步检测研究,更深入地分析了各个功能指标包括趋化因子受体、免疫检查点受体、活化分子等在该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差异。 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该群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致病机理的认识,尤其是在HIV-MTB 合并感染中,该探索有助于科研开发HIV、MTB及HIV-MTB合并感染的靶向治疗药物或新策略。

2021年,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平台(CyTOF),普罗亭助力多项研究项目登上国际顶级期刊,展示了普罗亭优质的技术服务和强大的生信分析实力。2022年普罗亭将不断完善质谱流式完整解决方案体系,助力更多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进,助推质谱流式检测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我们客户文章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在文末留言互动,我们统计后会整理打包发送给您 。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同学在2022年都能如愿发表高水平SCI论文!

很抱歉,确实没有听过这个人的,你可以上网查一下看有没有他的介绍,如果没有的话,也许就是你们当地有名的医生。

刘红霞从事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医、教、研工作26年。具有系统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中西医皮肤科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治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提出了“调理脾胃为重”的学术观点,总结出清热利湿、清热凉血、补脾益肾、健脾益气、养颜祛斑、调和阴阳等治疗方法,自拟银花汤、五花汤、皮炎方、银屑病方、祛脂洗方等,运用临床疗效显著。其中“银花汤治疗痤疮”被收录在《中国特色医疗大全》第二分册中。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银屑病的中医治疗体会》获新疆第二届中医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从血论治银屑病242例疗效观察》、《中维西结合治疗银屑病临床体会》在1996年国际传统中医药大会、2003年国际中医药论坛大会进行学术交流。 授予单位 等级 排名 角色 年度 自治区中医医院 院级 1 先进个人 连续数年 自治区中医医院 院级 1 优秀十佳中青年专家 1999年 新疆医科大学 校级 1 优秀十佳青年管理工作者 2003年 自治区中医医院 院级 1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优秀内审员 2003年 乌鲁木齐市政府 市级 1 征兵体检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 沙区人民政府 区县级 1 征兵体检工作先进个人 2004年 新疆医科大学 校级 1 师德先进个人 2005年 自治区卫生厅 厅级 1 自治区成立50周年医疗卫生保障先进个人 2005年 中国教科文卫体全国委员会 国家级 1 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 2007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家级 1 全国医德标兵 2007年 新疆医科大学 校级 1 巾帼模范 2008年

  • 索引序列
  • 银屑病相关论文
  • 银屑病2017年相关论文
  • 银屑病相关学术论文
  • 银屑病治疗的相关论文
  • 银屑病相关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