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sci,中华医学杂志是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之分的,英文版名为ChineseMedicalJournal,CN:11-2154/R,ISSN:0366-6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临床、基础研究)、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学术争鸣、循证医学、病例报告、技术交流、临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标准与规范、会议纪要、专题笔谈、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动态、读者来信、书评(或书讯)、人才交流与招聘以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医学杂志》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5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医学核心期刊,如果想发,可以帮你问一下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CN: 11-2154/R,ISSN: 0366-69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是我国医学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发展史是我国医学成长与前进的记录和见证。随着杂志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来稿量以30%的速度递增。稿件来源除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外,还来自美、英、日、德、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4月,该杂志被选为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已被国际上20余种著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IM)》、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医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最近几年的SCI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增高,2012年SCI影响因子。1992年分获国家三部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7年获国家三部委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择优资助最高奖。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期刊专项资助。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和专项经费资助以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2003年以来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专项基金资助,以及中国科协的优秀论文奖。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2002年实现全文上网,开始实行OA出版;2003年11月实现了与PubMed数据库的链接;2007年开始采用使用网上稿件处理系统,所有作者需要从网上投稿;2009年底引进ScholarOne网上审稿系统,供国际作者投稿。 多次连续获得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0年以来几乎发表的所有论文,都能从网站上免费下载。近几年来,通过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努力,杂志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变化,实现了“双效双爱”的办刊目标。期刊国际化将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会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从2017年达到分后,逐年上涨,基本保持在分左右,在2020年的总引用数为1500次(截止2020年3月24日),文章数目是596篇,相较往年分,涨幅超58%。按照引用频次,预计在2022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影响因子将接近3分,近年来的影响因子基本是呈上涨趋势。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sci,中华医学杂志是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之分的,英文版名为ChineseMedicalJournal,CN:11-2154/R,ISSN:0366-6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临床、基础研究)、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学术争鸣、循证医学、病例报告、技术交流、临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标准与规范、会议纪要、专题笔谈、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动态、读者来信、书评(或书讯)、人才交流与招聘以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医学杂志》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5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长期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和内科治疗。2000年,较早在国内开展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和多普勒组织显像(DTI)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期开展并大力推进小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应用。200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是“全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2000~200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办“全国小儿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学习班”8期,学员近400人,遍布27省市。2002年,担任医院主办的“第2届上海国际儿科学术研讨会”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2004年以来,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作为负责人,分别主办“中日上海地区川崎病研讨会”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研讨会”。2005年以来,担任医院主办的“2005上海国际儿科论坛”、“第2届中韩日儿科心脏论坛”、“2006中美儿科心血管疾病研讨会”组委会副主席、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以及“2007上海新生儿论坛”组委会主席。2006年担任第14届香港心脏学院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应邀在国内进行学术讲座90余次,在美国、日本、香港、泰国、韩国等国际性会议学术讲座10余次。
会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从2017年达到分后,逐年上涨,基本保持在分左右,在2020年的总引用数为1500次(截止2020年3月24日),文章数目是596篇,相较往年分,涨幅超58%。按照引用频次,预计在2022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影响因子将接近3分,近年来的影响因子基本是呈上涨趋势。
童朝晖湖北蕲春县青石镇芭茅街村人。
童朝晖,1983—198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工作。
1992-1995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2002年留学于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从师于世界知名的呼吸病专家、欧洲呼吸病杂志前总编Costabel教授,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童朝晖,男,留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呼吸危重症专家。主要从事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技术、间质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熟练地掌握呼吸专业特别是上述领域的理论知识、新进展、新技术和临床诊疗工作。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壹等奖一项。202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主任、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应急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和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考核专家组成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医学会对外联络部专家组成员。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国际呼吸杂志审稿,中国医刊杂志编委。
韩宝惠, 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职务职称 主任医师.所在院系 医学院所属学科, 内科学,研究方向 01肺癌多学科诊断治疗,肿瘤生物免疫靶向治疗。曾在美国、香港进修。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多中心协作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肺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肺癌组组长, 上海市卫生局呼吸病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国际生物疗法与现代肿瘤治疗学会会员,美国肿瘤临床协会会员。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肿瘤、循证医学、抗癌、肿瘤防治、临床肿瘤学、实用心脑肺血管疾病等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年鉴肺癌专题编辑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特邀撰稿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肺癌通讯主编,肿瘤基础与临床 副主编。上海市首届医学<百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学部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医疗保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内科专委会肺癌学组全国委员;四川省国际交流与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委;西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执委会委员;200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PE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北京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位素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同时还担任《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核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临床核医学奠基人、著名的临床核医学专家周前教授。从医近30年,在核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心脏、肿瘤、神经核医学功能影像和疑难疾病诊断方面有独到之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核医学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潘中允,193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吴兴。1950年高中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任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医师,1958年受命组建核医学科(原名同位素室),从事核医学至今。1962—196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师从王世真教授,进修实验核医学。1983—1984年由WHO选派,赴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Wadsworth荣民医院和南加州大学留学,师从著名PET先驱、神经核医学专家D.E.Kuhl和著名临床核医学专家w.H.Blahd,并受到R.A.Hawkins教授、著名放射性药物专家w.Wolf和著名核医学教育专家J.F.Ross的指导,学习临床核医学、PET、放射性药物评价和核医学教育等。回国后继任核医学科和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晋升教授和主任医师,1993年起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兼职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会第二、四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第一、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五届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委,1998年起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
李思进,1961年8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核医学科专家。现任中华核医学会常务委员、美国核心脏病学会会员、国外医学核医学分册特邀编辑、亚洲核医学杂志编委、中国青年核医学论坛杂志编委、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核医学科主任。1991年曾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奖。1998年被山西卫生厅评为医学学科带头人,所领导的核医学科1999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98年被山西卫生厅评为医学学科带头人,所领导的核医学科1999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主持召开了有13个国家代表出席的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科研协作课题研讨会。曾赴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被评为一样中青年名医。
侯一平侯一平侯一平,男,汉族,1954年3月生,四川自贡人,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2000年11月加入农工党,1971年5月参加工作,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法医学系法医物证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另有甘肃省解剖学会理事长。目录简介个人履历成就及荣誉编辑本段简介侯一平 男 1954年3月出生,籍贯四川自贡,汉族,农工民主党员,获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四川省仁寿县知青 侯一平教授[1]; 四川省自贡市水利机械厂工人; 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法医物证专业研究生学习,获医学硕士学位;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助教、讲师,评为教授(其间: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德国不莱梅大学洪堡基金学者);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十一届成都市政协常委,第十二、十三、十四届成都市政协委员。[2]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侯一平教授是我国唯一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的法医学者。现为国际法医遗传学会华语区专委会(Chinese Speaking Working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orensic Genetics)主席 侯一平[3];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会物证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法医学分会主任委员。2004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侯一平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的学术论文收录于 Medline有121篇,收录于SCI有61篇,其中发表于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杂志上的单篇论文已被引用66次。2003年以来,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他指导博士研究生21 名,指导硕士研究生23名。其中,指导博士研究生颜静的学位论文《人类21号染色体新STR遗传标记的法医及医学遗传学研究》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他为大学本科讲授法医物证学提供了全新课程体系,在法医物证学教学课程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2005年教学课程改革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主讲的法医物证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他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医物证学》,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医学》,2009年法医学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侯一平教授现任《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司法鉴定杂志》,《法医学杂志》,《中国输血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的前身是华南医学院法医学科,始建于1953年,至今走过了51年的历程。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法医学本科生、法医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立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5年成为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批法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开始接收法医学博士后人员。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该系是我国现代法医学的发源地之一,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同行前列。该系拥有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法医学专家:祝家镇教授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法医病理学》,曾任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景元教授主编了全国医疗系统编教材《法医学》及国内现代法医学第一部专著《实用法医学》等多部专著,曾任教育部全国法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教材组主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小曼教授主编了《法医临床学》等多部专著,曾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竞花兰主编了《法医病理学立体化教材》纸制文本及建立配套学习网站;另主编《法医探索性实验教材》;现任法医学杂志/编委、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科组副主任、广东省法医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广州市医疗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珠海市医疗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二十年来,面向全国招生,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等多层次的法医人才培养体系,共培养了高层次法医专业人员600余人,同时还承担公、检、法、司、卫系统法医工作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级、部省级及国际间多项合作课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法医学鉴定人才队伍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
1926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5年进入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为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1951年进入该校第1届全国高级法医师资班进修,1953年到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工作。50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及检案实践,是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法医学系创始人,首任法医学系主任和法医毒理学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医学会首任理事长、全国法医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医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6届及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陕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法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