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摘要:韩愈(768―824),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重视教育,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思索人才问题,并且亲身从事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教育主张.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师说>.<进学解>.<原毁>等著作中.他对于教育目的.教育...
《旧唐书·韩愈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
《马说》是韩愈《杂说》一文中的第四则。韩愈的《杂说》一共四则:第一则是《龙说》,第二则是《医说》,第三则是《崔山君传》,第四则就是《马说》。“杂说”其实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也不限题目,随手写出,随感而发,但议论杂而不乱,中心观点...
在韩愈的诸多论说文中,与《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等哲理性较强的文章相比,《师说》一文的主旨并不深奥,却在当下的语文教学界引发了纷纭辩说。例如关于此文的主旨(包括对“教参”的异议),此文的文体类型及...
例如,他的人性论,既不同于孟轲、荀卿、扬雄和韩愈,也不同于李翱、光等人。王安石所撰《礼论》、《礼乐论》、《性情》、《原性》、《性说》等论文,引经据典,自立一家之说。尤其是他的性情论,更是独标新义。
韩愈散文中数量较多,影响较大的一类是议论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和文学论文。哲学论文有《原道》、《原性》、《原人》、《原鬼》等,集中体现了他的儒学复古主义观点。其中《原道》是韩愈崇儒学反佛道,阐发道统观点的代表作。
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摘要:有激于佛老二教的昌炽,中唐发其端,以疑经思潮为起点,北宋中期发生了一场称作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影响至为深远,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论题之一。总的说来,学界从“宋学”的角度来探讨这段时期的学…
作者:汪荣[1];郭炯[2]作者机构:[1]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30;[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出版物刊名:求索页码:254-256页年卷期:2011年第7期主题词:...
关于《原性》《原性》是韩愈论文"五原"之一。朱熹认为,"此'五原'篇目既同,当是一时之作";又说五篇"皆是江陵以前所作",不同意程颐说《原性》"为少作"。所谓"江陵以前",即指贞...
【摘要】:韩愈《原性》一篇,是其为申述儒家性情论以对抗佛教心性论而作。韩愈持性三品说,该文先谈及人性的由来、情的产生、性情的关系、五性说、七情说等问题,进...
韩愈《原性》一篇,是其为申述儒家性情论以对抗佛教心性论而作.韩愈持性三品说,该文先谈及人性的由来,情的产生,性情的关系,五性说,七情说等问题,进而批判孟子性善...
韩愈《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性韩愈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
【内容摘要】韩愈一生弘扬儒学,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学思想内容丰富。针对当时佛道盛行,他著〈原道〉〈原性〉等宏文,提出仁义道德、性情三品等思想,以振兴儒学...
中国唐代韩愈关于人性论的代表作,收入《韩昌黎集》杂著部.论文赞成董仲舒的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性之品有三",同时还认为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情亦有三品.情与性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