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审美观照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2
摘要 新闻传播和传媒者所面对的受众是被教育和引导者,更是新闻从业者必须尊重和理解的服务对象。既教育、引导、鼓舞、鞭策人,又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人新闻工作者惟有切实如此实施才是真正地把人放到了“本”的位置上。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文蕴含 人本趋向 审美观照
新闻传播的接受对象是人且必须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遵循新闻规律、讲求报道艺术,做到真实、准确、深刻、全面、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有意义,倡导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新闻报道崇尚“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承继和演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受众意识、经常倾听群众意见、时刻注意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不断改进报道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百姓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审美追求。
一、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文蕴含
新闻传播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倡导“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观念,由此,在新闻报道中张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审美共识。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涵义中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与珍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就更应该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并积极彰显珍视、热爱生命的人文价值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大众传媒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蕴涵可概括为:在传授双方的关系层面上,强调以受众为中心,并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在传播效果层面上,将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大众媒体传播效果的最根本的价值尺度,以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教化功能。可以说,新闻工作者理当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审美目标,从而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来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某种角度划分,新闻也是“人学”。但新闻传播中的人有时却是群体的人而非个体的人,只有人的群体共性而没有人的个性色彩。可以说,若凭“以人为本”的审美尺度观察当今的新闻报道,它脱离读者的重要原因就是只报道人的“同”而不报道人的“异”。但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复杂多变的审美个体,其富有思想、情感、行为、感觉、欲望,可谓是多样性、繁复性的统一体。倘若抓住了复杂性就接近了人的“真、善、美”新闻报道才具有可信性。同时,新闻传播既要全方位真实地表现人,还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启迪、引导人。即用“真人”身上富含时代光晕的东西去感化人。可以说,社会历史转型是我们国家社会生活中最伟大的事件,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挺进,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要用工业文化加以改造。社会转型孕含有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的转型,也是社会总体的转型。它是需要借助人的转型来体现,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就须要报道人的社会转型,即报道那些有了转型表现的典型人物实例。
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是人文关怀。其内容是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同时,“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抽象的理念,其如何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则是实践“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而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须要体现“人性化的报道、情感化的渲染、人的精神塑造”的核心思想。譬如说,今天的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就事论事、严肃呆板的报道方式,而对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审美需求,即在这个“受众本位”的新闻传播时代,无疑需要提供让受众满意和喜欢的新闻内容。由此,新闻传播须追求“人性化”的报道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受众的视听要求。而人性的报道首先是内容的人性化,要关注民众身边的并和民众有关系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事情。同样,人性化的报道还体现在叙事语态上的口语化、亲切性。人是有情感的,新闻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新闻报导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和人物的命运,并借以建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人为本是媒体生死攸关的“生命线”。由此,“以人为本”既是媒体坚持党中央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审美体征,又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中“以受众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可以说,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信息意见的传播平台,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担负着引导、教育、激励人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提升中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国民素质的责任。所以,新闻报道“以人为本”应该凸显人文关怀,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肯定人的物质需要,关怀人的精神存在,主张社会公正,维护和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同样,新闻传播在选题上更要注重从“人”h{发。报道内容要关注人的命运,由物到人、由事及人,以增加报道中的人情味和亲和力,从而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愫。
二、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本趋向
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的传播理念,即通过新闻传播的文化现象,以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媒介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新闻传播惟有贴近大众的生活,反映百姓的思想,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而记者、编辑、主持的人文修养是确保新闻传播过程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前提。若要构建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且体现新闻节目的人文精神,新闻工作者理应在思想上明确新闻传播的目的,并在行动上时刻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现实社会的人和事。“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从新闻报道弘扬“以人为本”的审美角度,为广大新闻工作者解决许多基本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断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并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它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闻传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须要在服务上多下功夫,服务功能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需求。即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是新闻人文关怀的直接审美体现。因此,建构新闻的以人为本,记者、编辑就要从如何增强新闻的服务性上多下工夫,追求更多的涉及对受众群体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用的信息或知识,从而让新闻真正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从政治上说,“以人为本”就是让人民大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国家真正实行民主、法治,国民必须自立、自主、自善。充分享有维护自身的权利。国家必须坚持实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并使注重人的权利与尊严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由此,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和工具,须要用敏锐的眼光,研究当前大众所需求的“精神食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知情权、
中国社会业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建立和实行了新闻发布制度引起了媒体的热情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响应,也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总结、探索新闻发布工作的规律,并实现新闻工作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权性质所决定。因此,新闻传播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皈依处,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新闻报道、发布的一切工作。实践证明,新闻发布工作惟有坚持这一价值理念,才能实现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完善、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大、更好、更高的审美功用。像危机事件及时发布机制与社会稳定疏导工作紧密关联。一方面。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危机事件要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不隐瞒造成危机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负责地全面公布处理危机的措施、政策以及需要公众支持的方面,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又能疏导稳定情绪,使危机事件良性转化。新闻发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善于抓热点、焦点问题,也就是老百姓最关心但又未必能了解的事情,这就要求政府工作部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随时掌握群众的诉求,既要迅速,又必须按程序报批和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的发布。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新闻发布工作要注意与新闻媒体的配合,处理与协调好与记者采访的关系,以保持信息发布与传播环节的畅通。另外,由于政府工作归根结底是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总和。因此,要切实解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顺畅的问题,必须建立通畅的部门联系制度,使部门之间经常沟通、定期交流、互通信息、统一口径,使政府工作能完整、全面、准确的向公众推介富有价值的信息报导。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必须追求“以人为本”观点的提出是在重于教育人的“舆论引导”论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将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化、贯穿于新闻传播工作的审美体认。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文蕴含 人本趋向 审美观照
新闻传播的接受对象是人且必须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遵循新闻规律、讲求报道艺术,做到真实、准确、深刻、全面、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有意义,倡导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新闻报道崇尚“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承继和演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受众意识、经常倾听群众意见、时刻注意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不断改进报道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百姓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审美追求。
一、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文蕴含
新闻传播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倡导“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观念,由此,在新闻报道中张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审美共识。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涵义中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与珍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就更应该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并积极彰显珍视、热爱生命的人文价值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大众传媒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蕴涵可概括为:在传授双方的关系层面上,强调以受众为中心,并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在传播效果层面上,将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大众媒体传播效果的最根本的价值尺度,以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教化功能。可以说,新闻工作者理当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审美目标,从而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来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某种角度划分,新闻也是“人学”。但新闻传播中的人有时却是群体的人而非个体的人,只有人的群体共性而没有人的个性色彩。可以说,若凭“以人为本”的审美尺度观察当今的新闻报道,它脱离读者的重要原因就是只报道人的“同”而不报道人的“异”。但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复杂多变的审美个体,其富有思想、情感、行为、感觉、欲望,可谓是多样性、繁复性的统一体。倘若抓住了复杂性就接近了人的“真、善、美”新闻报道才具有可信性。同时,新闻传播既要全方位真实地表现人,还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启迪、引导人。即用“真人”身上富含时代光晕的东西去感化人。可以说,社会历史转型是我们国家社会生活中最伟大的事件,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挺进,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要用工业文化加以改造。社会转型孕含有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的转型,也是社会总体的转型。它是需要借助人的转型来体现,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就须要报道人的社会转型,即报道那些有了转型表现的典型人物实例。
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是人文关怀。其内容是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同时,“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抽象的理念,其如何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则是实践“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而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须要体现“人性化的报道、情感化的渲染、人的精神塑造”的核心思想。譬如说,今天的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就事论事、严肃呆板的报道方式,而对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审美需求,即在这个“受众本位”的新闻传播时代,无疑需要提供让受众满意和喜欢的新闻内容。由此,新闻传播须追求“人性化”的报道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受众的视听要求。而人性的报道首先是内容的人性化,要关注民众身边的并和民众有关系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事情。同样,人性化的报道还体现在叙事语态上的口语化、亲切性。人是有情感的,新闻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新闻报导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和人物的命运,并借以建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人为本是媒体生死攸关的“生命线”。由此,“以人为本”既是媒体坚持党中央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审美体征,又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中“以受众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可以说,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信息意见的传播平台,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担负着引导、教育、激励人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提升中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国民素质的责任。所以,新闻报道“以人为本”应该凸显人文关怀,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肯定人的物质需要,关怀人的精神存在,主张社会公正,维护和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同样,新闻传播在选题上更要注重从“人”h{发。报道内容要关注人的命运,由物到人、由事及人,以增加报道中的人情味和亲和力,从而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愫。
二、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本趋向
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的传播理念,即通过新闻传播的文化现象,以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媒介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新闻传播惟有贴近大众的生活,反映百姓的思想,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而记者、编辑、主持的人文修养是确保新闻传播过程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前提。若要构建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且体现新闻节目的人文精神,新闻工作者理应在思想上明确新闻传播的目的,并在行动上时刻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现实社会的人和事。“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从新闻报道弘扬“以人为本”的审美角度,为广大新闻工作者解决许多基本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断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并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它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闻传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须要在服务上多下功夫,服务功能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需求。即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是新闻人文关怀的直接审美体现。因此,建构新闻的以人为本,记者、编辑就要从如何增强新闻的服务性上多下工夫,追求更多的涉及对受众群体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用的信息或知识,从而让新闻真正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从政治上说,“以人为本”就是让人民大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国家真正实行民主、法治,国民必须自立、自主、自善。充分享有维护自身的权利。国家必须坚持实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并使注重人的权利与尊严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由此,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和工具,须要用敏锐的眼光,研究当前大众所需求的“精神食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知情权、
尊重人民的情感权、保护人民的意识权、关爱人民的生存权,从而在新闻报道中充分显现“以人为本”的审美境界。目前,在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是时代的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关心、关爱人,实现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皆是我党“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创举,特别是提出“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在我国真正实行民主、法治,使国家进入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快车道”,这就弥补了单纯以效益为本带来的社会文化、道德缺陷,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了充分的精神保障。像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邵飘萍曾把“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作为采访的座右铭,其实这也是与采访对象交流的一个审美准则。新闻记者只有摆正自己的采访心态,尊重采访对象,才能做到与采访对象真诚的沟通交流,也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素材,甚至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新闻。也就是说,新闻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即没有任何权力更不应该表现为“俯视”群众而“仰视”权贵,或打着新闻媒体的旗号,漠视“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相反,新闻记者更应该同情群众、聆听倾诉、尊重意愿。同时,新闻媒体平视的采访视角还体现在新闻工作的诸多细节中。像“隐性采访”就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首先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而人在无意中的语言不经过大脑思考,真实的程度打了折扣。因此,倡导人文关怀崇尚采访水平的提高和凭借智慧去取得难得的素材而慎用隐性采访的报道手段。
中国社会业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建立和实行了新闻发布制度引起了媒体的热情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响应,也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总结、探索新闻发布工作的规律,并实现新闻工作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权性质所决定。因此,新闻传播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皈依处,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新闻报道、发布的一切工作。实践证明,新闻发布工作惟有坚持这一价值理念,才能实现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完善、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大、更好、更高的审美功用。像危机事件及时发布机制与社会稳定疏导工作紧密关联。一方面。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危机事件要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不隐瞒造成危机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负责地全面公布处理危机的措施、政策以及需要公众支持的方面,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又能疏导稳定情绪,使危机事件良性转化。新闻发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善于抓热点、焦点问题,也就是老百姓最关心但又未必能了解的事情,这就要求政府工作部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随时掌握群众的诉求,既要迅速,又必须按程序报批和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的发布。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新闻发布工作要注意与新闻媒体的配合,处理与协调好与记者采访的关系,以保持信息发布与传播环节的畅通。另外,由于政府工作归根结底是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总和。因此,要切实解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顺畅的问题,必须建立通畅的部门联系制度,使部门之间经常沟通、定期交流、互通信息、统一口径,使政府工作能完整、全面、准确的向公众推介富有价值的信息报导。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必须追求“以人为本”观点的提出是在重于教育人的“舆论引导”论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将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化、贯穿于新闻传播工作的审美体认。
上一篇:论网络广告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