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摘 要:
关键词: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防治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使此期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导致的并发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近几年来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骨密度测量方法,阐述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为临床防治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1 骨质疏松定义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至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驼背及身高缩短、脆性骨折和生活质量下降等,是一种没有早期先兆症状的疾病。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比男性多,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由于机体性激素水平波动并且逐渐降低,而引起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的结果。而且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呈渐进性,由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使治疗效果不确定,北美绝经妇女协会关于绝经骨质疏松的处理指南认为: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避免吸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措施防止跌倒。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每天钙摄入推荐量为1 000 mg。
5.2 OP的西药治疗:①抑制骨吸收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有雌激素、降钙素、双磷
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抑制骨吸收和减缓骨钙丢失;②促进骨形成药:此类药物主要有主要有PTH、氟化物、胰岛素生长因子等,此类药物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使新生骨组织及时矿化成骨,减低骨脆性,增加骨密度及骨量;③骨矿化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有钙制剂和维生素类,是防止OP的基础药物。
综上所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合适的检查方法的使用,为大范围的群众普查的实施和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依据,西药的临床应用对围绝经期妇女OP的改善和保护将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目前研制了一些新的其他类型药物以及中药,需要经过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试验,才可用于围绝经期妇女OP的防治。
6 参考文献
.医学综述,2009,15(1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