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树立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她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发展新模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是什么?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果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谈不上真正去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宽度,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要害(核心)部分内容却只用几句抽象的概括代替之,甚至人为似的模糊起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从内容上讲,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表现形态,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使全人类获得解放幸福的科学和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就是: “批判旧世界”(资本主义)和“发现新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特有理念及其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仅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使黑格尔的哲学相形见绌,更是超越了近代唯物主义的一切成果,而且历史地承担起黑格尔所未能解决的任务,在人类发展领域成为独树一帜的新发展观。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列宁也认为发展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包含着质变、革命和飞跃式的剧变,发展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等等。列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阐明了发展的实质,阐明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彻底地发挥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全面揭示出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和内部的规律性而起作用,从而得出一个事关革命事业成败的重要结论,即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并直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事实也印证了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正确性。此外,他还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正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这一思想就是现如今我国正在践行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承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事实上不存在绝对的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概念,任何概念都具有当代性,都是当代人理解的产物。因此当代的社会存在形态必然渗透到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中。如果有人要寻找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不发生变化的概念,那么这只可能是一些最简单的抽象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中国社会发展首先解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需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革命和发展也就分别成为这两大理论体系的主题,而这些理论体系都是相辅相成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为的割裂它们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
从理论起点和认识源头上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是从毛泽东开始的。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许多重要着作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比如他提出和论证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是新型国家政权的显着特征,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须着眼于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模式 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包括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时下所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是当代中国现阶段发展的新模式,它可以分解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就是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为基础上的发展,没有这个基础也就谈不上发展。要发展首先明白“人是万物之灵”,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因此在发展中首先要尊重人尊重自然,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但距离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十分遥远。在当前阶段,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巨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人类社会是由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组成的,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也最终体现在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上。可以说,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创造出具有全面素质和真正自由自觉的人,形成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实现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为全体人民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这是宪法所规定的民主政治,也是我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如果没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将无从谈起,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将不复存在。“人是决定的因素”,人们得不到平等就影响了人的积极性,也谈不上发展生产力。因此,在当前阶段,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需要加强,就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建设是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工程。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满足人们的这种希望,就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道德、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责任。重视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运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各种良好美德。我认为,主要渠道是通过加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经济建设可增强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加强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建设先进文化可以不断巩固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四,结束语
今年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委员长吴邦国向全世界郑重指出:根据中国的国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笔者认为指导思想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应当义不容辞地高举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大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走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才会是尊重人尊重自然,才是全面联系运动的符合客规律的,才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列 宁.列宁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