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恩来对马列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丰富和发
论文关键词:周恩来;民族平等理论;丰富和发展
论文摘要:周恩来主张的所有的民族都是优秀的、勤劳的、有智慧的、勇敢的、有力量的,只要给他们发展、锻炼的机会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平等理论。
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民族理论政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仅就周恩来对马列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研究。一、民族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应当平等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是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认为“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在这个意义上,一切民族,不论大小,都处于同等的地位,每个民族都是和其它任何民族同样重要的。”周恩来同志在认识世界民族问题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在l947年2月l6日致菲利浦.B.道宁的信中指出:“世界的趋势是走向民族及种族平等。”“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肤色,四海之内皆兄弟。”在l957年8月4日的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绝不能说这个民族是优越的,那个民族是劣等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种族主义的想法。”“所有的民族都是优秀的、勤劳的、有智慧的,只要给他们发展的机会,所有的民族都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只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世界上所以有些民族比较落后,这是环境造成的,是因为没有给他们发展和锻炼的机会。”这些论述表明了周恩来彻底的民族平等思想,也是对马列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
要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就要了解中国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制定适合中国民族基本国情的民族政策,周恩来同志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周恩来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在古代又是不完全统一的,甚至各民族彼此作战,不是你侵犯我,就是我侵犯你。民族间的互相侵犯,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是很多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由于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汉族同化别的民族,别的民族也同化汉族。因此,周恩来同志指出:“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结成了统一而不可分的关系。
周恩来同志指出,在历史上剥削阶级统治下,中国各民族是不团结的,甚至是互相仇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使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过去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改变为平等、互助的关系”。
周恩来同志对我国民族基本情况的观察分析是全面而深刻的,他不仅正确指出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特点,而且指出了社会制度的变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不仅提出旧制度下民族关系恶劣的根本原因是剥削制度造成的,而且指出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建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民族平等是周恩来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方面坚持的根本原则。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各民族无产阶级联合和团结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早在红军长征时期,周恩来同志就教育干部战士,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1943年,他在《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主义》一文中,谴责了******反动政府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充满了大汉族主义的民族优越感和传统的理藩政策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通过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赋予了民族平等以真实的内容,并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始终坚持这个根本原则。
三、要消除民族间经济文化上事实上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落后状态,是由于民族压迫制度造成的,消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他要求先进民族的无产阶级“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周恩来同志指出: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今天还存在,历史上反动统治压迫的后果也还存在。”我们要把历史上的痕迹消除掉,不是短时问所能做到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要把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状况逐步消除掉,要实行社会改革,这是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根本措施。他认为先进民族有责任诚心诚意地帮助后进民族,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四、要尊重民族自治权利、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民族自治权利问题时指出:“民族自治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凡是宪法上规定的民族自治权利,以及根据宪法制定的有关民族自治权利的各种法规、法令,统统应该受到尊重。”他要求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要对忽视民族自治权利的倾向进行批判。周恩来同志在谈到宗教信仰问题时指出:信教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问题。l950年,他在藏族干部研究班的报告中曾指出:“关于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不可加以干涉,要尊重别人的信仰。”不信仰宗教的人应当尊重信仰宗教的人,信仰宗教的人也应当尊重不信仰宗教的人。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风俗习惯问题时指出: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宗教信仰还要广泛,也同样应该受到尊重。否则,就容易刺激民族感情。在对待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问题上,周恩来同志指出:“风俗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民族经济基础本身的发展,不要乱改。”这就是说,风俗习惯的改革必须尊重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意愿,改与不改,何时改与怎样改,都应由他们自己决定,别人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强迫命令。发展民族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前提条件。
五、要坚持民族语言文字平等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民族形式,它无论是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对人类的繁荣与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恩来同志不仅坚决贯彻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组织调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关怀民族广播事业发展和书报发行工作,而且大力提倡各族人民,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同志要互相学习民族语言、文字,促进相互问的感情交流。他指出:“要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要帮助他们创造文字。”l956年,在他的亲自关怀下。我国组织了七个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调查。周恩来同志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就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发表了重要意见。他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方案可以作为各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在他主持制定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规定:在民族教育中,应把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放在重要地位。“在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民族的文字应该成为第一种文字”。
周恩来同志在谈民族平等时并不是一般地谈民族平等,而是把它同民族繁荣有机地联系起来,他提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民族平等,繁荣才有保障;只有各民族都得到繁荣,民族平等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周恩来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是任何民族都不能例外的。不能设想让民族地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如果让落后的地方永远落后下去,这就是不平等,就是错误。这是周恩来民族平等理论的一大特点。
总之,周恩来的民族平等思想是彻底的、全方位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并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试论民族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热门论文
- 试论周恩来对马列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丰富和发
- 试论******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 浅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
- 试析******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 浅谈******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 试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精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丰富和发展
- 浅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
-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与发展
- 试论******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
- 试论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 试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丰富和发展——关于
- 如小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昀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