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根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等相关要求,在不减少原有入党程序的基础上,探索增加入党答辩环节。发展对象围绕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等主要方面,与签辨委员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入党答辩有利于对发展对象全面真实的考察,扩大了党内外的民主监督,强化了对参与答辨人员的党性教育,有助于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裔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数量逐步增长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真实的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标准的有效考察,严把新发展学生党员的第一道关口,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亟需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理论依据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方法,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对发展党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高素质大学生党员队伍,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因此,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探索必须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必须契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也要符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时代特征。
发展党员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入党答辩制重在汇报、回答和评议,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党的工作实际。能够赢得广大学生充分认可。
发展党员要强化考察和教育。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时,党组织应当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迸行教育和考察。入党公开答辩听取发展对象的汇报和答辩,重在从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平时表现等多方面加以考察。突出先进性和作用发挥,防止降格以求,这对答辩者和其他参与者都是很好的教育。也是党的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的深化。
发展党员结合实际,探索和创新支部大会形式。发展对象采取图文演示的演讲式辉报。支部大会还可以邀请入党积极分子旁听接受教育,邀请上级党组织派人列席发展党员支部大会。入党公开答辩要求发展对象采用PPT汇报,内容真实形式新颖。邀请党内外代表参与笞辩接受教育,注重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和群众公认度,是党支部发展党员大会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创新。
(二)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实践探索
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探索入党答辩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5月,根据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借鉴毕业论文答辩模式,探索实施学生入党答辩新举措。入党答辩坚持“提高党性修养、巩固理论知识、扩大民主参与”原则,发展对象汇报重在入党动机和对党的认识,回答问题重在党章、党史和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邀请党内外代表参与答辩重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和过程监督,増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
2015年5月,在不断丰富完善入党答辩制的基础上,学院把公开答辩延伸到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发展对象的确定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贯穿于组织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实践中,入党答辩成为基层党组织全面考察发展对象的重要环节,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展示综合素质、先锋示范、党性风采的青春舞台。
二、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施行
(一)答辩的组织实施
答辩由学院党委和学生党支部共同组织实施。答辩适用对象为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具备竞员条件,列为发展对象的学生,也可为符合转正条件的预备党员按照广泛参与、公平公开的原则,参照民主性、代表性、广泛性、知情性和关联性要求确定参与答辩的人员范围,一般为学院党委委员、党支部成员,答辩人所在单位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等,组成答辩委员会。学院党委委员、党支部成员和其他代表5—7人组成答辩主席团,确定1名党委委员为执行主席,主持答辩。
(二)答辩的环节程序
答辩程序分为汇报、提问、答辩和评议等环节。答辩前,党支部要准备好答辩者的基本情况、培养考察和培训情况、政审情况、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公示情况等有关材料交主席团。答辩时,发展对象采用图文并茂的PPT形式对其过去一年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汇报。主席团结合答辩者的汇报,就党的基本知识、入党动机、政诒觉悟、现实表现、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提问,由答辩者进行回答,提问者进行评议,其他参与答辩人员经主席同意,也可临时进行提问和评议。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将答辩人员的评议汇总,形成是否通过答辩的评价意见。答辩通过者可进入支部发展大会票决程序,未通过者,继续考察培养条件成熟后再次答辩。
(三)答辨的内容设置
答辩内容设置以进一步了解明确发展对象的政治标准为目的,以“考察入党动机、巩固理论知识、重在作用发挥”为依据,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觉员的主要条件。答辩内容主要有党章、党史和党的基本理论,时事政治,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也可从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入党动机、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设置题针对答辩者的具体情况,提出3—5道题目。实践中,学院编印了《入党答辩指导手册》、《入党答辩应知应会100问》等。学院还建立了答辩试题库,对答辩内容进行动态的补充和完善。
三、大学生入党答辩制的思考
入党答辩制搭建了党外群众与党组织、党员与党组织共同参与考察的新平台,为全面真实的对发展对象进行有效考察、监督提供了新机制。同时,入党答辩扩大了党的教育范围。丰富了教育形式,为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答辩制强化了考察环节
入党答辩是在不减少原有入党程序的基础上増加的考核环节,被邀请参与答辩的党内外代表人数也有所增加,使考察具有广泛性的群众基础。公开答辩通过汇报、提问、回答和评议,有利于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考察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入党条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道德品行是否良好、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甩。尤其是围绕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等方面的答辩。可以较好的对政治标准进行全面真实衡量考察。党内外群众的补充提间和评议,更是对发展对象深层次的考察。
(二)答辩制扩大了民主监督
召开群众座谈会,在适当范围内对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党内外监督,很好的落实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和纪律。公开答辩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参加,直接向发展対象进行提问,可以进一步考察发展对象的群众基础。答辩者的先锋示范作用发挥,对党组轵和群众的公开承诺等,也都置于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群众代表参与到党员发展工作,增加了考察透明度,扩大了党内民主。同时,也会増强群众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认同程度,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三)答辩制増强了党的教育
听党课、参加党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是党组织开展党的教育的主要蕖道,通过公开汇报和答辩,发展对象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端正了入党动机,明确了努力方向和作用发挥,促进了学习党的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和党员参与答辩,发展对象围绕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汇报和答辩,不仅是对答辩者本人的党性教育,也是扩大了対其他与会人员的党性教育,提高了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答辩提问涉及的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既是一次很好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巩固,也是党的教育。形式的丰富创新。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入党答辩进一步増强了基层组织发展党员的透明度,拔高了大学生入党的难度,提高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尤其是答辩环节设计合理、程序公正、形式新颖、感染力强,党性教育效果显著,获得了广大学生对党员发展工作的高度认同,面对新形式新要求,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也清楚的体会到,在设置答辩差额淘汰好中选优,答辩大会和支部发展大会程序衔接,答辩结果和票决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还需要逐步完善,在推动组织发展的理论创新、政策规定和顶层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作者:刘振杰 陈梦嬅
上一篇:答辩考核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