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研究三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论文

研究三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三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论文

法律分析:国家开发三胎政策,是为了改善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是为了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为了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是为了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一、充分认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前,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代际和谐,增强社会整体活力。

(二)有利于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未来保持适度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规模,更好发挥人口因素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本支撑和内需支撑。

(三)有利于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育,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有利于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有利于提振生育水平。

(四)有利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脱贫地区以及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引导人口区域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法律分析:意义:三胎政策意义是非常大的,对我国人口结构有着很好的优化,也是可以很好的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做贡献。

背景:因为中国逐渐的步入老龄化,据统计中国的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我国人口的结构,在开展了二胎政策之后,又陆续开展了三胎政策。在31号的时候三胎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也发布,在这套政策中很多之前没有被完善的措施都得到了完善,也对生三胎的家庭有更好的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政策执行的研究意义和作用论文

公共政策视角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摘要]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庭、执业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等方面的作用。[关键词]中国,老龄化,公共政策,社会福利与服务,养老护理一、前言作为人口变迁的重要过程,中国老龄化问题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加上爆炸式激增,政府采取计划生育予以应对。如今,当年“婴儿潮”的一代人开始进入老年期,其后果是社会急剧老龄化,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显现。如今中国的家庭结构为 4-2-1的倒金字塔结构,从老年人生活中的长期护理需求(LTC)的角度来看,如今年轻一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由于实行了去政治化的“经济国家”的总体公共政策(GPP,即一个政策体系首要目标及首选手段之指南)以及改革与开放的政策(Chen,1996),中国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因此有能力来应对这样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改革又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又一个去经济化的过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角色开始转变成为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经济国家转型期)(Chen,200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负担不断加重,社会“抚养比”不断上升,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致富目标的一大障碍。此外,由于在中国(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人们一般都会在较早的年纪就退休,所以在退休后很长一段的生活中,他们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显得十分重要。而如今中国这方面的条件却都还很有限,与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水平(不考虑一些在福利项目上的实质的区别)。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揭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旨在通过了解中国特有的内在关系,明确中国目前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所采取措施的现状,从而确定有关重要的课题以供研究、实践以及政策制定参考。二、人口老龄化和中国人口激增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国基本上是没有外来或对外移民的问题。中国与其他发展中新兴工业国家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着一个快速的人口转型期, 即从一个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的阶段过渡到一个死亡率下降和人口寿命延长(由于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时维持高出生率的阶段。这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特征是高人口增长率。新中国成立后的高人口增长期刚好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的 “婴儿潮”是同一时期,但在这一人口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人口增长更加快速,规模更大。然而,在这一发展时期,高度政治化的总体公共政策过于强调了政治在经济中的主动性(Chen,2004)。在当时,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全盘否定,但又无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其结果就是无限制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计划中的经济发展,后来成为政策制定中越来越感到头痛的问题。最后,在隐性失业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压力下,尤其是“上山下乡”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的失败,中国政府终于醒悟过来,从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尤其是在城市,甚至不惜“矫枉过正”。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特征。这样的政策有助于人口拥挤的城市降低出生率,但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中国还未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China State Council,2006)。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中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中有哪些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在中国“婴儿潮”时出生的那一代人,他们现在刚刚好跨进中国法定退休的年龄(男性60岁,女性55岁)。这个群体的巨大规模以及他们的需求是对整个社会严峻的考验,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他们的家庭、所在社区、相关制度,还有劳动力市场等等,都会受到这个迅速“老化”的社会的影响(Frazier,2006)。三、家庭结构和长期护理需要计划生育政策给中国的家庭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中国家庭是多子多福,四世同堂。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这样的家庭结构在慢慢消失(Chen,1996),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中国的人口结构变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如今在中国,典型家庭结构(尤其在城市)是一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人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人,而且现在医疗条件好了,说不定太公、太婆都还在世。此外,现代生活,尤其是都市生活,让几代人同居在一个屋檐下的梦想变得困难了(虽然并不是不可能),这让那些独生子女们想照顾他们年迈的父母和祖父母更是难上加难。随着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中国人再也不能对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抱有理所当然的想法了,这对那些陷于老弱病残的老人来说影响尤其巨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个现实报告。这个报告是关于2000年从20个不同省市区调查的20255个中国老龄人的潜在护理需求。报告指出,大约1/3(35%在城市,在农村)的85岁及以上的老人需要日常的护理(Pei,2007)。但值得关注的是,对政策制定者、理论家还有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无论传统的家庭护理有多么需要,但它却不是应对老龄化潜在护理需求问题的唯一途径。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市场获得几乎所有需要的资源,为老服务,包括长期护理(LTC)也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得。因此,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两个例子就简要地说明了这个情况。笔者曾经目睹一个富有的中国生意人在2008年全球播映的卫星电视上,讲述为他的上了年纪的母亲高薪聘请了3个家庭护工。护工们为老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长期护理,虽然这些都不是由他本人亲自来做,但并不妨碍他作为孝子尽的一片心。最后她母亲在平和与安详中逝世,而这位百万富翁也算尽了孝道。笔者也曾经看到一个真实的报告。在农村,一个84岁高龄的老婆婆,膝下无儿无女,房屋破烂,家徒四壁,生活极其困难。她的老年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这种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对比如此两个真实的事例,前一个固然是所有人的期盼,但是由于高昂的费用,看起来也并不是大多数的中国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的。也许没有一个中国人愿意看到如第二个事例中那位贫困老人的情形,但是社会却不能忽视这样一群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困的老人。所以,公共与社会策略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四、社会福利与经济转型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经济国家”(Chen,1996),员工福利或是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来管理,或是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来代理的,在农村则是由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来管理。因为当时的计划经济让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处于一个极低的标准,一般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出(Chen,2004)。多亏了当时中国的人口相对年轻,尽管当时的政治愿望是从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也就是所谓的阶级斗争下,却掩盖了经济倒退的事实。自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新的中国领导班子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大胆地实行新的总体公共政策,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通过改革,希望找到解决国家发展困境的出路,同时快速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首先,在经济改革中要做的,就是对国有企业中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因为这些制度阻碍了社会公平竞争和工作的效率。原有的单位福利制度曾被认为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但是它对经济改革却是一种阻碍,它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抱着一个“铁饭碗”,一起吃着“大锅饭”,这是导致当时中国经济萎靡的直接原因。笔者曾指出,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就是对福利制度的改革(Chen,2004)。中国的改革更多的是将福利供给制度分离而不是像西方福利改革所期望的与经济相结合。这样,中国希望保证企业是以经济发展为主,以提高企业的市场活力,并提供一个更公正的竞争基础。从经济的方面来讲,政府原先是统一集中所有的资源后再通过计划来分配资源,是计划经济的做法,现在则通过征收统一税收来进行调控。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障系统是要建立在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础上的,但一个机制本身并不能保证好的效果。如过去在国有单位工作的人,因为进行国企改革,也就是制度因素,很多人下岗了(Hassard et al.,2006)。而当时,完善的福利制度还没有被建立起来,他们原先的福利随着被下岗而被剔除,脱离了社会保障制度。如同历史上每一次的经济社会变革一样,中国的经济改革中也有赢者和输者。在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最大的赢者无疑是那些敢于冒险创新的企业家。在经济快速转型期,也有人趁着制度还未完善,通过特殊的关系甚至是不法手段,钻制度空子,在国有和集体资产转向市场的过程中侵吞国有财产和集体资产。而对于一些平民百姓,包括现在正好步入退休年龄的人们,他们最大的损失就是改革后造成的单位保障制度与社会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一度存在的鸿沟,使得他们处于尴尬的境地。还好,如今中国政府已经在努力消除这样的差距了。中国经济全面的提升是实行新的总体公共政策和改革的结果(包括对外开放政策)。但是,随着资源的丰富和国力的强盛,国家也必须着力来处理那些众多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改革初期相比,现在中国的总体公共政策已经由一开始的以保护企业经济发展为中心转变到以社会保护为中心上来(Whiteford,2003)。这是回归改革前的全民皆有保障的一个信号。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如今是要在一个更加有活力的、更加发达的经济基础上建立全新的全民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全国都在关注,在邓小平通过市场经济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能否适时实现“全面富裕”的下一步发展。在这个条件下,对中国老龄化社会政策的研究是更有意义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反映了国家为应对亿60岁以上人群需求(在2005年底占总人口数的11%)而在国家总体公共政策上发生的变化,承认国家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明确了国家对老龄人口的法律权益的保护的责任,同时,还给出了一份关于中国政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进程中所做出的“应对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发展模式”的详细工作报告。在白皮书中,反复重申了国家的目标,即“国家重视和珍惜老年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积极创造条件,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融入社会,继续参与社会发展”(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Ⅰ)。 近2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颁布的老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达200余件,初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政策在内的老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框架。在1996年12月12日,国务院成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全国的老龄工作,研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老龄工作。建立了老龄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老龄统计工作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三次进行全国范围的老年人口状况调查,为老龄事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鼓励社会广泛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Ⅰ)。分析作为重要政策文件的白皮书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政府的真实目标,同时通过相关的研究也能发现潜在的问题。五、收入支持、健康护理以及社会服务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重点是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一贯性,但是建设新的社会保障系统,使其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改革的“配套改革”,对消除社会差距和不公平来说,不是一条轻松易行的道路。与白皮书中研究观察的对象相比,我们在辨析一些深层事件的同时,也应认识到这些年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即收入保障、健康护理和社会服务。(一)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中国已经把保障老龄人口的最低生活基本标准作为首要任务,在老龄人口白皮书中,强调要大力建设涵盖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全方面的老龄人口保障系统。首先,在城市地区建立完整的养老保障系统。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继续由国家财政或单位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离退休费。相比之下,企业原有的单位福利制度系统有了根本转变。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亿人,其中4367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China State Council,2006)。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4041亿元人民币,同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51亿元人民币,当年征缴收入总额达4312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国家积极发展补充性养老保险,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实行基金完全积累,个人账户管理。2005年底,全国已有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达924万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为了缓解和消除老年贫困。国家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按标准给予补助。2005年,包括贫困老年人在内的2233万城市贫困人口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China State Council,2006)。其次,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大约60%的中国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但他们得到的生活保障却非常有限。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2005年支付养老保险金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目前已有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对“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城市老年人),由国家实施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五保”供养制度。目前,全国享受“五保”供养的老年人达460多万人。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或两女户夫妇,在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5年底,享受该奖励扶助的人群达到135万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Ⅱ)。白皮书关注农村所取得的成就,学者们则关注他们所面临的挑战(James,2002)。Wang(2006)在2006年就指出,如今中国在农村的养老保障覆盖率远远低于城市,对在中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保障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资金欠缺以及许多空头个人账户都暴露了城镇养老保险系统的沉重负担。而由于农村的低收入以及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老人指望依靠家庭养老的愿望成了一纸空谈。城市与农村的养老系统的分离,给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失地农民的生活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必须加快养老制度体系的改革,为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长远有效的制度保证(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Ⅱ)。通过实例研究,即使是在城镇养老保险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Chen & Chen,2007)。那些早期从一般企业退休的员工(辛苦工作一辈子,没有存款),他们所获得的退休金与在政府和事业单位退休的员工相比,少得太多(大约只有他们的1/3)。很明显,这样大的差距对整个经济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危机乃至社会动荡(二)健康护理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之上的。截至2005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达3761万人。“规定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个人账户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各地普遍将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减少退休人员个人的支付比例”(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另外,政府推动各地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由个人或企业缴费筹资,为患大病、重病以及长期慢性病的职工及退休人员解决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医疗救助基金,对困难群众就医给予补助。“到2005年底,医疗救助试点县(市、区、旗)达1119个,全年累计救助万人次”(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从2003年起,国家开始进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到2006年6月底,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旗)扩大到1399个,覆盖农业人口亿,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超过73%”(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亿元人民币。另外,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农村医疗保险系统。“2005年农村实施医疗救助达1112万人次,救助资金总支出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各地积极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开展老年保健、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截至2005年底,全国城市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多个,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可以相信,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日间观察、临终关怀等服务。老年人的部分基本健康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医疗服务是中国学者关注老龄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正如Kaneda(2006)指出的,中国的医疗服务系统曾经是低收入的农业社会中的典范,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医疗服务价格就开始节节攀升。用另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原本依赖于公共补贴并且平等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系统已经转变成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成为个人用于资本投资的系统”(Kaneda,2006)。在实证研究方面,Meng and Yeo(2005)通过对家庭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年龄效应(正相关和负相关)对非预算款项下医疗服务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效应对从医疗保障条件到医疗健康支出有着明显的间接效果。通过对年龄效应的完全研究,得到的结论是非预算医疗支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对于一般老人,一般支出都会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女性。即使在60岁组,医疗自费部分也会占到他们正常收入的20%。从这个结果来看,改革后的医疗服务系统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女性。自费部分的提高给一般人在寻求早期防治时增加了阻碍,导致看病难,尤其是在城镇与农村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这样的趋势对老年人至关重要,他们需要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但是却没有办法负担得起高昂的费用,而他们在农村人口中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年轻人”(Kaneda,2006)。如果一个人生了大病,就目前的医疗保障系统水平来说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的。与此同时,国家也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试图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如通过体育活动、健身等等。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如吸烟、酗酒等诱发疾病的陋习仍然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占了很大比例(Kaneda,AFP,2006)。(三)个人社会服务比起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社保改革,之前的单位福利或是农村生产队都是中国人在除家庭保障以外的重要社会依靠,同时也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保障支持网络体系。而经济改革将原先是由单位作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改为让“社会”来承担这一责任(Chen,1996)。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杰出的成就(Derleth & Koldyk,2004)。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在地方政府民政事务中的创新领导,中国引入了社区服务运动,社区老年人是服务对象主体(Chen,1996)。这项举措在20年间起起伏伏,如今,它的新名字叫作“社区建设”。它从大都市向各个中小城市普及,目标是最终覆盖所有的城市地区。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连续三年实施建设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星光计划”,总投资134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同时,快速增长的社会组织不仅为社会提供帮助,更是把为老年人服务的事业认为是黄金阳光产业,并在全国火热发展。白皮书中还涵盖了题目为“为老社会服务”的章节。里面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需求,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2005年底,全国城市社区服务设施达到万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地采取上门服务、定点服务和巡回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紧急救援以及其他便利老年人的无偿、低偿服务项目。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连续三年实施建设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星光计划”,总投资134亿元人民币,建成“星光老年之家”万个,涵盖老年人入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和文体娱乐等多种功能,受益老年人超过3000万。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街道有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每个社区居委会有1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同时,志愿服务也覆盖了许多社区,包括日常护理、医疗护理以及社会养老看护院里的合法看护,同样也包括家庭一对一的专属看护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00万人次的志愿者为280多万名老人提供了超过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建立志愿者为老服务站6万多个”(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从1989年开始(当时笔者在中山大学主持了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师资培训班),随着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家也大力提倡培训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为老服务。是社区护理还是机构护理,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困扰了很久,但是社区护理从来没有消除对机构护理的需求(Chen,1996)。近年来,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在城镇建立面向“三无”老人的社会福利院。在农村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服务。从总体上看,“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提供机构养老服务……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养老机构较快发展” (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万张(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这些统计数字对于最有迫切需求的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和长期护理十分重要。2009年夏天,笔者回到中国,又拜访了一些民营及公共养老机构。其发展令人瞩目,但它们也同样面临着与西方国家一样的问题,如供求问题、收费标准还有护理质量等。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了解家庭护理与机构护理仍有明显不同。如一个家庭将88岁的老母亲留在家中照顾,但是由于老人会经常需要医疗方面的护理,家人们还是要经常把老人送去医疗机构,这样往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在对养老机构的条件和服务作出了解后,发现其所提供的也多只是老人的住所,养老护理所需的专业服务和医疗服务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当老人需要24小时全方位护理时,还是要家人去承担看护,哪怕已经付了可观的养老院费用。

1、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实施上的灵活性;4)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5)影响的广泛性。2、政策执行的重要性: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3、政策执行的原则:总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具体:(1)计划周密(2)执行准确(3)灵活创新(4)全局与局部兼顾。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原则和模型1、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实施上的灵活性;4)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5)影响的广泛性。2、政策执行的重要性: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3、政策执行的原则:总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具体:(1)计划周密(2)执行准确(3)灵活创新(4)全局与局部兼顾。4、政策变通: “求神似,去形似”这种变通形式,能够做到原则性、时效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落实。 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要注意以下三点:1) 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 摸清实际情况。3) 上情、下情有机结合。5、政策执行的理论与模型:1)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 四个主要变量: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关、目标群体、环境因素。2)互适模型:3)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三阶段(拟定纲领、分配资源、监督执行)三原则(合法、理性、共识)4)博弈模型:巴德克5)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 五个重要变量——政策的价值诉求、政策资源、执行者属性、执行方式、系统环境6)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 三因素: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政策以外的变量。(二)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1、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1) 政策宣传;2) 政策分解;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客观性原则(2)适应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3) 物质准备;4) 组织准备:(1)确定政策执行机构;(2)选人用人;(3)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5) 政策实验:(1)选择实验对象;(2)设计实验方案;(3)总结实验结果。6) 全面实施2、政策执行再决策: 1)主要依据:(1)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2)政策环境的变化。(3)人们认识的变化。(4)政策偏差的变化。(5)政策副作用的产生。

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环节.由于执行主体的素质缺陷和利益倾向、政策本身的质量、公共政策执行机制不健全以及责任与监督机制缺乏,现实中的政策执行往往会出现种种政策规避问题,包括政策敷衍、政策附加、政策替换、政策缺损、政策照搬等等,而且政策执行和实施过程中的失控问题严重。执行主体的素质缺陷.因为政策执行就是要把抽象的政策具体化,所以执行者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就至关重要。不同的利益主体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差异和利益取向,而公共政策无法使不同阶层和个人、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所有利益都得到表达和满足。所以,整体利益、群体利益、个人利益、区域利益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可能性对其利益和行为进行重新调整的目标群体的服从程度也很重要。利损时就会抵制,而当政策执行者成为目标群体的时候,就更会利用手中权力保护自己利益。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央放权,地方自主权和财力的膨胀,使得中央的控制力下降。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博弈对策。公共政策执行机制不健全:政策传播机制——政策宣传不到位,公众不了解、不认同甚至不信任政策及其执行者,更难配合政策的执行。而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便利,则可以对上下隐瞒信息,使得信息容易失真。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政策执行需要跟踪评估与监督,以诊断和把握政策偏差的信息进行纠正或补救。而首先是具体的政策执行责任人员往往不明确,也缺乏明确的监督政策执行的责任机关,媒体和社会公众因为缺乏法律保障以及存在行政干预的情况,所以对执行者的监督无力,执行者存在有采取机会主义的激励。而且,政策执行过程没有程序上的严格监督,政策执行效果没有明确的考核以及由此产生的奖罚机制。此外,政策执行主体单一,缺少公共(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大众)参与,专业分工细密,没有参与的情况下,一是会让机关人员有能够化公共资源为个人资本的可能性。各执行主体之间往往也没有沟通,职能交叉重叠错位,从而导致出现利则争之、责则推之的现象。政策本身的质量。很多时候政策制定的并不不科学,如对问题的诊断不准确,制定的政策抵牾执行环境,各项政策之间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有的政策因为资源和方式手段的可能性考虑不足而无可操作性。此外,政策执行是一个有时滞的过程,政策执行时候的环境毕竟要不同于政策制定时候的环境。.政策的执行是靠了官僚制组织的层级结构来上传下达逐层传递的执行模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的分散和流失。地方政府要么对上讨价还价,要么瞒报虚报政策执行情况。政府缺乏一个以保障政府执行力为目标取向的行政文化,大多政府机关不具备主动强化政策执行的意识。有人提出创建政府的积极向上的执行力文化。(《政府执行力与行政文化的隐性链接》郜燕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19卷第1期 2006年2月) 7.政策科学化水平低,政策是一个制定、执行、监督、评估、变更或终止的系统,而我们往往是问题回应性地制定一个政策,至于后面的几个步骤则关注和重视不足,同时我们还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基本没有有效的发言权。

您好!请提出您具体的法律咨询问题。您的问题可以发布到法律界社区栏目与各位网友共同讨论。感谢您对法律界网站的关注与支持。新年快乐!孔馨霆参考内容

研究文山三七的目的和意义论文

是因为文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时间基本,文山栽种三七早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时间。三七始于第三纪,属古亚热带残遗绿色植物,遍布范畴极为窄小,这关键与三七在生理学绿色生态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有非常大的关联。

1、文山三七,是云南省文山州特产。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明代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 2、同时还有抗衰老,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能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保肝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的作用。

那是因为在种植三七的时候,营养特别的充分,其次也会有着更多的疗效,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好,同时也非常的温和。

这是因为文山是三七的重要产地,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的肥沃度,都比较适宜种植三七,营养成分的含量也要高于其他的地方。

汽车轮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论文

首先建议你先列一个提纲,明确自己的目标,到底方向在哪里,想写什么,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即使你觉得你很难写出一整篇论文,都必须要先明确你的论文想说什么。论文的内容都不清楚,又如何去找资料呢?

看要写哪方面的了。方案一:汽车轮胎市场方面一,轮胎市场的总体情况,汽车轮胎年产量及生产厂家分布区域;二,轮胎市场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三,轮胎市场自己的看法,日后的发展趋势;四,总结,轮胎市场概括。方案二:轮胎的生产工艺方面一,轮胎的结构构造和种类;二,不同结构轮胎的不同使用用途;三,重点说明其中之一的轮胎的生产工艺;四,可提及轮胎翻新方面的新方向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五,轮胎生产前景分析。

轮胎是保证汽车行驶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我为大家整理的汽车轮胎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汽车轮胎科技论文篇一 试论汽车轮胎保养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但随着各种车辆体系的不断完善,用车成本也不断攀升,很多人在轮胎使用费上支出较大。本文就轮胎的使用和常用的保养进行论述,以期对其有所帮助。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economy develops steadil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mproves constantly,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own their private cars. However,,with the improvement of various vehicle systems, car costs are also rising, and many people spend a lot on the ti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age and common maintenance of tires which is hoped to be helpful. 关键词: 汽车;轮胎;保养 Key words: automobile;tire;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063-02 1轮胎的合理选用和搭配 选用和搭配轮胎要因车而异,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混装,同车、同轴不要混装不同规格、不同品牌的轮胎。这里的混装有三层含义:①同车前后轴轮胎不能混装。即不可前轴装子午线轮胎,后轴装斜交轮胎,反之亦然;②同车同轴不能混装。即在同一轴上,左轮装子午线轮胎,后轮装斜交轮胎,反之亦然;③同车前后轴左右轮胎不能混装。即在前轴左轮装子午线轮胎,后轴右轮装斜交轮胎,反之亦然;如果将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胎装在同一轴上,就会造成转向过度或不足,容易导致侧滑,轻则影响汽车的操作性,重则造成车祸;在同一轴上,也不能混装不同品牌的轮胎,因为不同品牌轮胎即使是许多参数相同,但其轮胎花纹、轮胎质量等亦有很大的区别,即使其充气外缘尺寸相同,但它们的下沉率和滚动半径也不尽相同,各自刚度差异引起的地面对轮胎的反作用也不一样,品牌混装会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操作稳定性、牵引性、平顺性、制动性及行驶安全性。 2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轮胎寿命与车辆的技术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如前束、外倾不合适将加速轮胎的磨损;制动器装配过紧,轮胎转动就不平顺而产生滑移、拖拽,从而加速轮胎磨损;此外,车轮的不平衡度过大、横拉杆球头接头松旷、主销间隙过大、悬架质量或安装不好等都会使轮胎在行驶中的振动加剧,也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3正确检查轮胎气压,合理充气 车主要按照说明书的规定给轮胎充足气,这里需要强调:在检查时不能仅利用眼看轮胎的下沉量、触地面积等来判断轮胎气压是否足量、更不能用脚踢甚而敲击的方法来判断轮胎气压是否足量,而应该用气压表进行正确测量。胎压过高,轮胎接地面积减少,单位压力增高,使轮胎胎面中部磨损增加,同时增大了轮胎刚性,使车轮受到的动载负荷增加,容易产生胎体爆裂;反之,轮胎胎肩的磨损急剧增大,滚动阻力增大,增加油耗,影响车速。 试验证明:如果轮胎气压提高25%,其使用寿命降低15%~20%,如果轮胎气压降低25%,其使用寿命降低30%左右。 4轮胎的正确、及时换位 由于不同的车设计时前后轴荷分配不平衡,左右负荷也有差异,轮胎安装后每个轮胎的受力肯定不一致,加之车主的驾驶技术、使用的环境等有好有坏,每个车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轮胎磨损情况就会不同,所以,车在使用一定的里程后就要进行合理的换位,建议轮胎换位时间大约一万四公里左右,通常换位有交叉法和循环法,若有新胎,通常新胎装在驱动轮上,具体如图1。 [斜交轮胎的换位][子午线轮胎的换位][备用胎][无备用胎][备用胎][无备用胎][车头] 图1 5行车中严格控制车速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里程不断增加,大多数车主一上高速公路就猛踩油门,希望以尽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这里要提醒车主:轮胎应在指定的速度级别指数所对应的最高行驶速度内使用,最好坚持经济的中速行驶,这是因为:车辆快速行驶时,轮胎在单位时间内与地面的接触次数就多,摩擦也越频繁,轮胎的变形频率增加,这时胎体周向和侧向产生的扭曲变形也随之加大。当速度达到临界速度时,胎冠表面的振动出现波浪变形,形成静力波。这种静力波能在几分钟后导致轮胎爆破;另外车辆在转弯、上下坡及停车也要及时控制车速,在转弯时适当减速,避免车胎受行车惯性和离心力的影响加速车胎单边磨损;车辆在上下坡时,驾驶员要根据坡度的大小、长度以及路面的情况控制好车速,适时进行换挡,减少车辆起步和紧急制动时造成的磨损;当行车时遇到一些无法避开的异物要尽量控制好车速,减速绕行,不能紧急刹车,以免碎片等异物扎入胎内。因此,为进一步保障行车人安全减少轮胎磨损,驾驶员在行车时必须严格控制车速。 6轮胎的温度 车辆在运行时,由于轮胎面和轮胎侧不断受到压缩和伸张,这就使得橡胶各分子之间、橡胶与帘线之间、内外胎之间以及路面和轮胎之间因相互摩擦产生热量。这就严重破坏了汽车轮胎材料的力学性能,加速轮胎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一旦轮胎温度达到95℃,轮胎就有爆炸的危险。因此,在酷热的天气行车,除应适当降低车速外,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行车,或车辆行驶一定距离后停车休息,防止胎温过高。 7正确的驾驶方法 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不管是途中停车还是到场停车,停车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平整、干净和无油污的地面。每条轮胎都要平稳落地,尤其是车辆装载过夜更应注意停放地点,必要时将轮胎顶起。避免将车停在有尖锐石子的路面上。另外,停车时不要选择那些有酸类物质、石油产品或其他影响橡胶性能材料的地方。停车后,驾驶员不可再转动方向盘,以免加速车胎磨损。 行驶起步不可过猛行驶中应尽量保持直线行驶,避免急刹车。过猛起步、急刹车和行驶中左右急剧转向,轮胎与地面都会发生拖曳而加速胎面磨损。 选择好路面行车时,尽量选择道路条件较好的 路面。遇到公路维修以及施工等情况时,驾驶员要选择低速缓行的方式通过,避免轮胎撞击和划损;在路面条件较差的道路行驶时,要尽量减少轮胎和路面的碰撞,同时减缓车速,避免轮胎因颠簸震动造成磨损。 此外,要随时清理轮胎上的异物,轮胎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因素会产生不平衡,所以要定期检查和调整不平衡度来延长轮胎寿命;另外,在轮胎的保养和使用中,还要注意备胎,定期检查后备轮胎,以备不时之需。 8结束语 总之,轮胎的保养牵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巧,只要各位车主做好以上几点,对汽车轮胎的保养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涛.浅谈汽车轮胎保养与使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4). [2]王波.浅谈汽车轮胎磨损谈及有效保养[J].汽车实用技术,2010(05). [3]申小勋.汽车轮胎日常保养、磨损解析及四轮换位[J].科技资讯,2012(30). [4]叶怀民.汽车轮胎的使用与保养之探究[J].科技信息,2012(34). [5]戈剑.双轴转向引起的汽车轮胎磨损成因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3(08). 汽车轮胎科技论文篇二 汽车轮胎的使用和维护 【摘 要】轮胎是保证汽车行驶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从轮胎的结构、规格入手,对轮胎的维护和保养做了比较全面介绍。 【关键词】轮胎;维护;保养 好多人把发动机比做汽车的心脏,把轮胎比做鞋。一双好的“鞋”不仅可以使您的驾驶倍感舒适,同时也使您的旅途更加安全便捷。但是鞋在旅途突然破了不管再艰苦也还可以行走,如果轮胎突然破了就会酿成惨剧。轮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会保养自己爱车的轮胎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轮胎的简介入手对轮胎的维护和保养做一介绍: 1 轮胎的简介 根据轮胎胎体帘布层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带束斜交轮胎。因子午线轮胎有诸多的优点,轿车基本全部使用子午线轮胎,所以我们以子午线轮胎作为讨论重点。 轮胎的结构 轮胎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帘布层: 构成胎体、承受重力、传导外力。 胎侧: 抗屈挠,提高舒适性。 带束层:加强胎体、稳定胎面,防止刺穿。 内衬胶: 在无内胎型轮胎中代替内胎,包住空气。 钢丝圈: 高强度钢丝束,维持轮胎和轮辋在同一转动面,并固定轮 胎于轮辋上。 磨耗指示点位置: 当胎面磨损到磨耗指示点平台时,表示轮胎已达到使用界限,为安全起见,必须更换轮胎。 抓地力: 抓地等级,从最好的到最差的A、B和C,代表轮胎在规定的试验状况下,在湿滑的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刹车的性能。 轮胎温度: 由好到差为A→B→C,温度过高会影响磨耗及安全。 轮胎的规格 例如P195/60 R15 88V “P”指轿车轮胎。 “195”指轮胎断面宽度,即两个胎侧之间的宽度。 “60”指轮胎的扁平率,即胎高占胎宽的百分比。 “R”指轮胎为子午线结构。 “15”表示轮辋直径(以英寸为单位)。 “88”表示轮胎的载重指数。 “V”表示轮胎所能承受的最高速度级别。V级轮胎所能达到的最高时速是240公里/小时。 2 轮胎维护和保养 在了解了轮胎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对轮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有利于轮胎的维护和保养。首先要从车轮的安装开始。如果安装不合适,就好像小孩从娘胎里带来的病一样,很难治愈。也就谈不到维护和保养。 轮胎安装 细心地朋友可能会发现,有些汽车轮胎上涂有有颜色的点。这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这是有一定学问的:白色点代表车轮最小径向偏摆点,红色点代表轮胎最大径向偏摆点,两者应对准安装。轮胎上的黄色点代表轮胎最小质量,一般与气门嘴对准安装。同时安装时一定要记住在胎口上润滑,但不要使用油性润滑剂。。另外要选择正确规格的合格轮圈,不能使用损坏的或者变形的轮圈。 对于单导向轮胎的安装,一定要确保箭头方向先着地;对于非对称轮胎,要注意轮胎的内外侧,不要安装错误。一般来说外侧强调刚性,胎肩花纹块儿丰满,内测强调排水性,肩部花纹一般较细腻。 车轮的拆卸安装 在拆卸车轮时要做好标记,安装时一定要按照拆卸时所做标记一点不差的把轮胎安装在轮毂上,绝对不可以随便按上去。因为汽车在出厂的时候对车轮都做过动平衡和静平衡,如果不按照原样装上去,就会破坏它的平衡性,加速轮胎的磨损。紧固螺丝的时候,先必须把螺母都带上,然后再旋转螺母直到螺母稍微有阻力就停住,最后用扭力扳手按照十字交叉法一点一点拧紧,直到达到规定的扭矩,不可以凭感觉,差不多就行了。更不可以像有些司机一样认为越紧越好,为了拧紧螺丝整个人站在扳手上用全身的力气晃动扳手,这是非常错误的。螺丝要拧到他标准的扭矩,太松容易脱落,太紧则容易断掉,都是致命的危险隐患。 四轮定位 在安装完轮胎后,有条件的时候最好做一下四轮定位。现代汽车中,在轮胎和前、后悬架系统均设置车轮定位角度。也就是四轮定位参数。车轮、悬架在维修更换后,或在碰撞后都应做四轮定位,因为这些都会引起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以及主销内倾角的变化。这些角度的变化不但会影响汽车的直线行驶、转向轻便、操控性、舒适性,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汽车轮胎的异常磨损。不但会增加车主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引起爆胎导致车祸的发生。 加充氮气 有的人认为汽只要气压合适,充什么气都一样。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冲氮气对轮胎更有好处,因为氮气是惰性气体,他稳定,与轮胎中的橡胶不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更不容易象空气里的水气一样遇到高温膨胀,冲氮气有诸多好处: (1)减少爆胎:汽车行驶时,轮胎会因与地面磨擦而使温度急剧上升,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胎内气体温度急速上升导致胎压骤增,所以才会发生爆胎的情况。 (2)延长轮胎寿命:使用氮气后,胎压更加稳定,胎内气体体积变化也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轮胎不规则磨擦,无形中提高了轮胎的寿命。另外,轮胎橡胶的老化是因为受到氧分子的氧化,而氮气能极大限度地排除空气中的氧气、硫、油、水以及多数杂质,延长了轮胎的寿命,也可以减少轮辋生锈的情况发生。 (3)降低油耗: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胎压的不足与受热后阻力的增加,会造成汽车油耗的增加。而氮气充胎可以维持非常稳定的胎压,氮气热传导性低、升温慢的特性还有效减低了轮胎高速行驶时温度的升高,从而降低了滚动阻力,可以达到十分明显减少油耗的目的。 (4)降低噪音:氮气是一种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且音频传导性非常低,仅相当于普通空气的1/5,所以使用氮气能有效地减少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噪音,对于提高行驶的宁静度效果明显。 3 保持正确的轮胎气压 行驶时应保持正确的轮胎气压。通常前轮、后轮、备胎的气压标准是有可能不一样的,要严格遵循汽车制造商所提供的车辆使用手册中提供的轮胎气压数据。通常轮胎气压也会在车辆门柱等部位用标签标出。气压问题会造成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很多麻烦,比如:抓地力下降、刹车性能下降、抗湿滑能力降低、舒适性下降、容易发生爆胎等危险。因此,轮胎气压一定要适当。 4 经常检查轮胎使用状况 时常检查轮胎,及早发现轮胎是否有鼓包,裂缝,割伤,扎钉、气门嘴橡胶老化和不正常的轮胎磨损等情况。轮胎花纹内夹杂的大一点的石子要经常清理,否则容易爆胎。 5 经常清洗轮胎 轮胎在行驶中用可能沾染一些腐蚀性的物品,猫狗的尿液都对轮胎有一定的腐蚀性,有时间一定要及时清理。 6 轮胎磨损到磨损指示标志应停止使用 在胎面花纹沟槽所剩深度毫米位置有磨损指示标志,当轮胎磨损至此标志时必须更换。使用超过磨损指示标志的轮胎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湿地行驶时, 因为轮胎的排水性能已经大大降低了。 7 轮胎换位 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换位是必须的。一般8000km或参考车辆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中有关轮胎换位的指导。在每个月检查轮胎时,如果发现轮胎有不规则磨损就应该提早调位。轮胎换位有三种方法:a)带有小型备胎的子午线轮胎更换法,b)带有标准备胎的子午线轮胎的更换法,c)普通斜交轮胎的更换法。 8 高速行驶是危险的 一般汽车轮胎都有速度级别。如果行驶时超过它的速度范围是非常危险的。 影响轮胎寿命的因素很多,但是只要我们留心,都是可以很好的避免的,希望看到本文的朋友,都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利用轮胎的价值,提高轮胎的寿命! 【参考文献】 [1]陆耀迪.汽车四轮定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帅] 看了“汽车轮胎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汽车的科技论文 2. 关于汽车轮胎的宣传广告词 3. 最吸引人的轮胎广告词 4. 轮胎宣传广告词 5. 汽车轮胎更换标准分析

营销策略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模板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进入正题。要选择好的战略的话,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现有环境,还有企业的资金实力,这样先选择出可行的战略,然后在从财务的角度上考虑到战略方案的经济效益。市场营销的能力就是要好好的了解到企业自身的优势,认清现在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形式,根据发现出来的企业优势来表现出企业的竞争力,还有要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在管理霍桑也是不能松懈的,因为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专案的正常运营,公司的模式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正确的模式,然后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样的话才能提高营销能力。选择战略的话要从大的方向选择,从市场和消费者的方向去考虑,因为只有消费者满意了,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营销的目的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但是企业的任务是追求消费者的最大满意度,这才会达到双赢的状态。本着这个原则来选择的话,相信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目标市场营销有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市场细分,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并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轮廓。 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 第三步,定位,建立与在市场上传播该产品的关键特征与利益。 目标市场营销又称STP营销或STP三步曲,这里S指Segmenting market,即市场细分;T指Targeting market,即选择目标市场;P为Positioning,亦即定位。正因为如此,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被定义为STP。 目标市场的概念 目标市场是指通过市场细分,被企业所选定的,准备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其现实或潜在需求的那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 评价细分市场 一般来说,评价细分市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规模 细分市场的预计规模是企业决定是否进入该细分市场的主要因素。 2、市场增长率 市场增长率是指企业在某一细分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销售额或利润增长的百分例。 3、结构吸引力 一个具有适度规模和良好潜力的细分市场,如果存在所需的原材料被一家企业所垄断、退出壁垒很高、竞争者很容易进入等问题,想必它对企业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因此,对细分市场的评价除了考虑其规模和发展潜力外,还要对其吸引力做出评价。波特认为有5种力量决定整个市场或其中任何一个细分市场的长期内在吸引力。这5种力量是:同行业竞争者、潜在的新加入的竞争者、替代品、购买者和供应商。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分析就是对这5种威胁本企业长期赢利的主要因素做出评价。 4、市场机会及获利状况 (1)市场机会分析 即分析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目标是否能够与细分市场的需求相吻合。 (2)获利状况分析 即企业对细分市场获利状况的分析。 目标市场战略 根据各细分市场的独特性和企业自身的目标,有三种目标市场战略可供选择。 1、无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无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将整个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推出一种产品,实施一种营销组合策略,以满足整个市场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某种共同需求。采用该战略的企业,主要是着眼于顾客需求的共性或同质性,忽略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对市场不进行细分,只求满足大多数顾客的共性需求。 无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在于成本低、经济性好。缺点,首先,忽视了市场要求的差异性,难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容易导致竞争激烈和市场饱和,企业难以保持持久的规模经济效益。所以这种战略只适用于少数大家有共同需要,差异不大的商品。 2、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多个细分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产品,运用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以满足多个细分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优点在于:一是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整体销量;二是由于企业在多个细分市场上开展营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缺点在于:一是企业生产多种产品,采用多种营销组合,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二是企业的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导致企业不能集中使用资源,甚至企业内部出现彼此争夺资源的现象,容易失去竞争优势。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适用于:一,异质市场;二,实力强的企业。 3、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又称为“密集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是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或一个细分市场的一部分作为目标市场,集中企业全部资源为其服务,实行专门化生产和营销。优点在于:一是营销目标集中,便于企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二是营销组合策略的针对性强,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三是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四是能满足个别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有利于企业产品在该细分市场取得优势地位,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缺点在于:一是目标市场过于狭小,市场发展潜力不大,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二是企业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与狭小,产品过于专业化,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比如强大的竞争对手介入、购买力下降或兴趣转移、替代品出现等),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适用于:一生产周期短、需求量波动大的产品;二资源有限、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 影响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选择的因素 1、企业能力 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技术、分销、促销、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的总和。 2、产品的同质性 3、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4、市场的同质性 5、竞争者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中小企业的营销 战略,论述建立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分析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 题:市场资讯渠道狭窄,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营销网路残缺不全,压价竞销问题严重。制 定市场营销战略的措施:树立市场营销战略 观念,实现由市场营销到社会营销的战略转 变;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组织,达到自我变革和 自我完善;确立市场营销的激励机制,调动员 工的营销的积极和创造力。 英文不好 自己翻译啊

中小企业实施营销战略 可有助于企业对国内市场有个总体的把握 对营销可能出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解决方案 对于年初制定的营销目标进行分解 可有助于一步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做到,清楚、准确、执行 诚科信咨询 诚科信专案申报 诚科信智慧财产权

哪一个型别的中小型企业? 区域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终端客户定位。。。前期的人事是很关键的,筛选潜力股。。。还有就是资源,上下游的可靠性有多少,是不是需要等单子,资金回流速度等

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市场 经济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而言,它们有强大的品牌,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健全的市场...

国法庄严 国法尊严 非常危险,最高级别敌人谍战侵略警报: 全民皆兵御敌。!

中小企业经过商战的风风雨雨成长起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中小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所以说在经济危机中,企业要想活下来、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首先从市场营销做起,保住市场、保住客户。如何做好营销,对企业老板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他们或不屑一顾或望而却步,我国的中小企业网路营销策略普遍存在下面一些误区: 1、认为营销很简单,找几个概念、包装几个卖点,投些广告费用,找几个策划师策划策划就以为能在一段时间之内销售额倍增,就能成功; 2、认为营销就是跑跑关系,喝喝酒、送送礼,找几个业务员跑跑资讯; 3、认为营销就是做宣传做推广,靠外部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其实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做企业管理必须按规矩出牌,等水到渠成的时候,企业的销售自然就会提高。我在给客户做咨询和培训的时候,经常有老板请我给企业策划策划、出个点子、出个方案,来快速提高销售额,我告诉他们做营销不是搞促销,卖完这批货就不卖了,想把营销做好必须系统的提升中小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营销体系,下面把五步成功营销法,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营销人员,特别是企业的老板有所启发。

营销战略组合是市场营销策略的组成之一,市场营销策略是由目标市场和营销战略组合构成的,战略是根据目标而设计的,所以在引言中应该加入目标市场的相关内容,为后面的战略做铺垫.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蒐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蒐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蒐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询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询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询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程序,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

研究目的这一节包括的内容有: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描述研究问题,表述本文的主论点,界定关键名词,简述研究工作的作用。1.现有研究不足。文献综述分析了现有的围绕该现实问题的各项研究结果和实际做法,厘清了研究的参照点。研究目的这一节, 首先,在研究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或实践的不足或欠缺之处,尚有提升的空间,让读者感到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待论证的主论点。这项内容构成“研究目的”这一节的主体。2.研究问题描述。描述研究问题R=(q, f) ,即是说明本论文研究现实问题(q)与何种主要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之前举的一些例子中,“勤劳而不富有”这个现实问题与制度成本之间的关系,薪酬差距引发不满的现实问题与机构类型之间的关系,路径管理方式较原管理方式是否要好的问题,酒店利润有待提高这个现实问题与名厨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构成研究问题。有些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写得模糊,既未写出现实问题,又未写出关联因素。有篇研究某公司红木采购的学位论文,这样描写研究目的:“找出影响木材质量的原产地采购流程的关键因素,并加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采购流程存在什么现实问题,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应该说清楚的内容都没有说。另一篇关于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的学位论文写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行业薪酬情况进行调研,找出薪酬体系结构不合理、激励作用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实施办法。”在研究工作初期说这类话语还可以,但论文已写出来,说明研究工作已完成了,“结构不合理”和“激励作用不足”具体体现在何处,都应该知道了,在描述研究目的时应清晰地写出来。有篇关于营销策略的论文,研究目的写成“旨在通过国内现有市场环境分析,定位本公司在租车行业中所须扮演的角色和公司的营销模式”;有些以调研报告为基础的学位论文,研究目的往往写成:“通过实地调研,运用某某理论,研究某单位现状,对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人分析,提出完善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这些都没有涉及实质内容,未点明“研究问题”。采用这些写法的研究生还没有把握到学位论文必须遵循“问题导向”这个原则,没有分清学位论文与调研报告和企业咨询报告等的区别,误认为管理研究报告可以代替论文,将调研报告之类的写法搬到学位论文写作中。像这样来描述研究目的,从现状、问题、原因到对策、措施,都是“共性",任何调研报告都适用,读过后无法增进对该文的了解。只有将研究问题列出来,才能说明本论文的“个性”所在。3.论点表述。描述研究问题只是提出问题,接下去还要给出答案,对现实问题和关联因素间的关系给出判断,这也即是作者的论点。由于尚未经论证,确切来说论点表述应为假设表述。将研究问题上升到论点或假设,要点是用变量语言来表述现实问题和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上述现实问题为“薪酬差距引发不满”的论文,作者用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而主要关联因素是机构类型,该因素只有在规定了它的属性以后,才能作为自变量处理。作者是以技术垄断程度为准则来划分机构类型,这样,技术垄断高、中、低便成为该变量的属性。现实问题和关联因素都具有可测性,就可以清晰地表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假设:“技术垄断程度越高的机构,对扩大现有薪酬差距的满意度越低”,并可着手进行经验论证。《勤劳而不富有》一文现实问题与制度成本的关系研究,作者以国家为分析单位,将一国人均工作时间作为衡量勤劳的变量,同时设置一套指标,间接测量制度成本。“酒店利润取决于名厨”的假设,厨师作为变量,便要规定它的属性为名厨和非名厨,随之说明其具体测量方法,是按厨师专业技术等级还是按获奖情况来划分。4.关键名词界定。“现实问题”是用事实和现象来叙述问题所在,以及该问题为什么重要,研究问题和论点则要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在论点表述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段术语解释的内容。并非所有涉及的名词都要给出一个定义,但对一些关键的专业名词或可能有歧义的名词,如“制度成本”“薪酬差距”及“集束化护理策略”“精益生产”“生态补偿”“质量成本”等,应在研究目的这一节界定清楚。5.研究结果的作用。有的研究生写研究目的这一节,偏重写本项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在问题背景和问题提出这部分内容,已经描述了本研究是针对什么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本身就是显示论文的实际价值。前一部分文献综述树立参照点,用来对比本研究结果,让读者感受到论文提出论点的新颖性,这也就体现出论文的学术价值。这里研究结果的实际作用可用一段话简要地概括一下。切忌抽象地自我评价,写那些“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价值”之类的话。

  • 索引序列
  • 研究三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论文
  • 政策执行的研究意义和作用论文
  • 研究文山三七的目的和意义论文
  • 汽车轮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论文
  • 营销策略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