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论文与案例的区别

论文与案例的区别

发布时间:

论文与案例的区别

区别:时政论文是以现在的时事进行论证的论文,案例论文是以案例进行论证的论文。

以下是论文的相关介绍: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实证论文是以现在的时事进行论证的论文,案例论文是以案例进行论证的论文。案例论文的意思就是以一个或几个案例为线索,分析论文主要的观点。这些案例,可以使每章都有,结合每章的具体要求来分析。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能够将文章的多数方面反映出来,就可以是先以正常的脉络分析文章,最后有单独的一章案例分析。现在,一般的论文都是后一种。如果每章都写案例,然后分析,其实并不好控制。

教育案例与研究论文的区别

教育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教育案例与教育反思的区别表现在:本质不同、内容不同。

1、本质不同

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教育反思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2、内容不同

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

教学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

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

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5、学生反馈

课后深入到学生当中去,通过特定的问题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制定出相应的教学预案。

个案论文主要关注事件实例或者经验,着重于提出一个可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相反,科研论文更多的是在通过实验和调查来发掘新的知识,着重于开发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两者的区别分别是。1、教学论文是指开展教学改革与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2、研究论文是指本学科专业知识方面开展的研究,如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性、创新性、应用性论文。当然有一种对象是无法区分的,如师范学校的教师,评计算机教育、外语教育等,评学科教育方面的职称,就无所谓教学研究论文和专业学术论文。

案例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区别

案例分析类论文是论文的一种,是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然后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或者给出建议的一种论文体裁。而一般来说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顺便 图表不是论文

二者区别较大,写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报告侧重于事物或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最终的影响或结果;而论文侧重于围绕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剖析相关因素对论点的作用与影响,根据论证分析与推定,最终得出结论。由此可见,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报告和论文的区别

从写作目的来看,学术论文主要阐述学术见解,报告主要报告结果;

从内容要求来看,学术论文需要选取与论证有关的数据,形成论文,而研究报告则叙述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不要求得出结论;

从资料引用来看,学术论文可在正文中引用他人数据,研究报告在结果中只能如实地叙述本课题的观测所得;

从撰写格式来看,学术论文无固定格式,研究报告有;

从保密性来看,学术论文保密性低,研究报告保密性强;

从发表时差来看,学术论文较长,研究报告较短。

一、性质不同

1、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2、研究报告包括多个行业,网站评价分析报告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等等。

二、分类不同

1、学术论文

(1)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2)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3)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2、研究报告

(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扩展资料

学术论文主要特点

1、科学性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2、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3、理论性

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平易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5、专业性

是区别不同类型论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论文分类的主要依据。

6、实践性

是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它还表现在内容上,旨在根据一定的岗位职责与目标要求培养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报告

论文应用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区别

一、指代不同

1、基础研究: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2、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二、特点不同

1、基础研究: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

2、应用研究: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三、准则不同

1、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1、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2、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3、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区别一、释义不同: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研究:1.、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2、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区别二、用法不同:分析: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研究: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扩展资料一、分析的近义词:1、认识[rèn shi]解释: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引证:沙汀《记贺龙》十六:“他懒懒地告诉我们,当天军区的一位营长跑来看他,因为知道他爱马,认识马,还特别牵来几匹马要他品评。2、了解[liǎo jiě]解释:知道得清楚。引证: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一章:“人民军准备攻打三八线南一座县城,叫她了解这个县城的敌情。二、研究的近义词:1、商榷[shāng què]解释:商讨。2、接洽[jiē qià]解释: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引证:蹇先艾《春和客栈》:“我们有五个代表被推选出来,先到遵义去接洽校舍。

案例分析类论文是论文的一种,是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然后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或者给出建议的一种论文体裁。而一般来说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顺便 图表不是论文

一、指代不同

1、基础研究: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2、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二、特点不同

1、基础研究: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

2、应用研究: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三、准则不同

1、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

媒介与性别案例研究论文

二)性别与新媒体技术关于女性与电话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发展成为性别与手机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和固定电话一样,男人和女人都使用手机来维持他们的社会关系(Ling,2004)。同时,生理性别的不同并不是影响人们手机使用习惯的重要因素(Özcan& Koçak,2003)。从1990年开始,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为妇女赋权和性别关系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Green& Adam,1999)。然而,早期的研究依然坚称计算机/互联网与男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Wajcman,1991)。比如,vanZoonen(1992)认为,计算机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一种男性空间,它使男性可以通过投身相关的事业来建立并反复确认对自我的性别认知。Turkle(1998)认为,因为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建构成一种征服和控制的工具,因而相比于女性来说,它对男性更具有吸引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专业和个人领域大量使用新媒体技术,最近的女性研究发生了转变,更加重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女性化属性(vanZoonen,2002)。比如,Balsamo(1996)指出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美容手术中。Plant(1998)相信数字技术通过模糊人类与机器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界限,使用户可以建构他们的性别身份。数字技术是基于网络而不是等级制度产生的,表现出一种女性与机器之间的新型关系(Plant,1998)。Jenkins(2003)认为,网络技术建立了一种集体的道德准则,互联网上的意见和交流代表了女性的核心特征。正如Haraway(1997)总结的,新媒体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为新型社会形态提供技术基础的女性化媒介,而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女性的潜力被解放,只有女性而非男性可以适应数字时代的生活。以上的研究描述了关于性别和新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发展轨迹。这些研究从男性统治出发,发展成为女性解放。但是这种批判的研究方法只能定性识别性别和新媒体技术的关系,但是却不能描述女性和男性与这些技术在何种程度上相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承认新媒体技术的女性化特征,我们不得不证明女性气质已经超越男性气质成为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建构。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究性别和新媒体技术的关系。(三)性别的媒介呈现从定量研究出发,可以通过研究媒介呈现来探究性别和新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媒介呈现是媒介对组织、社团、经验、观点或者出自特殊意识形态或价值视角的主题进行描绘的方法(Hall,1997)。媒介呈现与现实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媒介文本是呈现事实“就在那里”的外在方法。另一方面,媒介呈现本身构建现实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Hall(1997)认为媒介呈现反映了文化价值观。他还指出,文化提供了理解社会的途径。比如,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意义地图”或者说是根据主流价值系统来认知世界的框架———什么是重要的而什么不是;谁拥有权力而谁又没有;什么行为可以被准许或容忍而什么不能。这些“意义地图”或者文化范本规范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本研究中关于电视广告的内容分析不仅能反映社会现实中新媒体技术如何被用来满足男性或女性需求,而且反映出关于新媒体技术的主流性别价值观。主流价值观都是基于社会事实,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压制了边缘化的价值观。因此,本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探究在不同种类新媒体技术的媒介呈现中,哪种性别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研究发现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被塑造成体贴、谦虚、温柔、快乐、家庭导向、爱孩子、敏感以及健谈的,而男性被塑造成好竞争、好斗、健壮、理性以及富有野心的(Allan& Coltrane,1996)。在日用产品的广告中,女性价值观被更多地呈现,比如在个人卫生用品、化妆品、食品、药品、服装以及家庭用品的广告中。例如,Mwangi(1996)发现女性价值观与家庭用品和个人/儿童用品显著相关。Ganahl等(2003)认为在零售商店、健康和美容方法/药品以及服装中所表现出的不均衡的性别形象有利于女性价值观。男性价值观在另外一些广告中被更多地呈现,比如汽车、金融服务以及运动。Mwangi(1996)发现男性价值观与汽车、机械设备、酒和金融服务都存在显著关系。同样的,Bresnahan等(2001)指出男性价值观被用来宣传汽车、汽车零件以及技术。关于媒介呈现的现有研究普遍表明,男性价值观和技术类产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Mwangi,1996; Ganahletal.,2003),支持了早期的女权主义研究中技术被男性所主导的结论。然而,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很少有研究侧重于新媒体技术广告中的性别呈现。所以几乎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近几年女权主义批判研究的主张,即新媒体技术具有女性解放的潜能。其次,在这些研究中没有对产品类型明确界定。技术类型过于广泛,以至于无法区分技术的不同类型(比如,家用电器和计算机)又或者范围太过狭隘融合了相似的技术(比如,汽车和汽车零件)。相同的问题还存在于性别与新媒体技术的批判研究中。他们无法界定接入工具和网络之间的区别。比如,手机和计算机都是人们用于接入电信和互联网的工具,而不是网络本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电视广告中的新媒体技术中所包含的性别价值观。本研究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新媒体技术(见表1)。第一,新媒体技术定义为四种基本类型: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服务、手机以及手机网络服务。第二,这四种基本类型包含于两大类别:接入工具(手机和计算机)以及网络(互联网网络服务和手机网络服务)。第三,这四种基本类型又包含于另外两大类别:基于计算机的新媒体技术和基于手机的新媒体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网络服务属于基于计算机的新媒体技术,而手机和手机网络服务则属于基于手机的新媒体技术

是的,在传播性别思想方面是纸质媒体更优秀的,希望这个建议能帮到你。

随着思想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丰富了大众对于性别议题的讨论。本文首先对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性别议题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结合相关文献提出目前自媒体环境对“性别议题”传播存在极力助推和极力阻碍的两极化现象。同时,我国的媒体传播存在着女性议题边缘化、涉外“失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而提出应利用好媒体融合,提升媒体的性别敏感度。【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议题;对外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8-0202-03我们当前生活的环境被媒介文化所深深影响,“性别文化”也是媒介文化的一大重要分支。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大众媒体到自媒体,各类传媒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当下社会的性别关系。新媒体在性别平权观念传播以及性别平权线上组织方面,表现出其特殊的作用,但也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是否拥有真正的性别意识展现了不同的意见。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将“女性主义”“性别议题”置于当前媒介文化的视角下,探讨自媒体环境下对“性别研究”的方向。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发展20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可以说是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起源,1902年斯宾塞所著的《女权篇》,作为中国近代翻译的第一本女性主义著作传入中国。尽管女性主义传入中国较早,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与现实阻碍,女性主义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附属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女性主义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在这一时期,朱虹最早将“女性主义”一词写入《<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一文中,她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妇女文学”,拉开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序幕。对媒介与性别的研究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主要出现在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与电影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刊物《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发表的《香港居民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评价》一文是中国大陆最早关于媒介与女性的研究。1995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担的“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课题,开始对书籍、报刊、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标志着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开始着眼于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女性主义的议题研究从1995年开始出现,2007年后维持了较高的关注度。而在当下自媒体环境中,女性话语权、如何建构女性话语权也成为国内对“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女性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呈现的“女性形象”“女性话语权”分析、媒体环境中女性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以及性别刻板印象等问题,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出当今社会人们对女性的地位认识以及女性自身意识的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自媒体环境中,女性如何通过媒体自我发声,如何通过媒体改变自身社会处境等问题的研究还尚未明朗。二、自媒体时代的性别议题(一)自媒体环境下的女性话语权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提出权力话语理论,即“话语”与权力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实现的。通过话语而实现的权力才是切实的、有效的,没有了话语,权力就缺少运行的重要载体。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曾断言:“在文本之外一切均不存在”“话语就是一切,文本就是一切,主体已经死去”。正因如此,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迄今为止所有的女权主义文字一直是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主张要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男人以男人的名义讲话,女人以女人的名义讲话”。所以,女性开始发声。2017年,一场反性侵的风暴从美国发起席卷至全球,至少85个国家的媒体上出现过“我也是”(me too)这一话题。2018年,中国版“me too”运动的序幕拉开,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学者罗茜茜实名举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2018年7月以来,各大网络平台上不断曝光各地发生的诸多性侵、性骚扰事件,越来越多的受害人主动揭发,涉及多个领域。自媒体环境下“女性议题”的公开探讨,可以引起大众特别是女性群体的关注、共鸣,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女性群体所面临的不公平待遇,更是将女性群体的平等诉求细节化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女性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运动中一次一次地丰富内涵、加快传播速度。2018年网剧《延禧攻略》走红,也是由于魏璎珞这一角色极大地迎合了当代女性所崇拜的具有个人力量与社会资本的“超我”形象,引起众多共鸣,同时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女性话语权的提高。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亿,网民男女比例为∶,我国网民在性别结构上趋向均衡,且与人口比例基本一致[1]。新媒体的平等权使更多女性拥有了话语权,她们在重大议题探讨上显现出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自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不仅为人类社会带来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与传播渠道,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结构性变革力量。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与思维习惯,而且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与话语权力结构。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中,以“女性”为主导话题、以女性为媒体运营者的自媒体平台不断涌现,网络环境为女性极大地提高了话语权。综上,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影视作品中,自媒体为女性的发声和团结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促成“性别议题”的生成和传播,同时,“女性文化”也通过自媒体反作用于不同行业,《延禧攻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女性文化”的崛起。通过自媒体助推的“女性文化”有着庞大的受众,使得压抑许久的女性群体的情绪得到宣泄,因此得以快速壮大。(二)自媒体环境阻碍“性别议题”的传播但另一方面,新媒体似乎又在阻碍“女性主义”的发声。聂丽认为社交媒体的发展会为女性的话语建构提供新的场域,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容乐观[2]。性别议题,顾名思义是与性别相关的议题,是指引起公众讨论并推动社会性别平等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各项议题。包含性别议题的事件总是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me too”运动的影响、现代女性的自我觉醒以及并不外显的男性焦虑,一些女性极易从社会事件中看到结构性不平等的蛛丝马迹,并迅速投入性别议题的探讨中,激烈的言辞对抗也使得部分男性站出来斥责“田园女权”。除此之外,自媒体环境相比于其他媒介环境而言商业属性更为明显,自媒体一方面为个人的发声提供了平台,也为商业行为提供了廉价的推广渠道。根据前文记录,目前我国的网民近一半是女性,讨好女性消费者的前提就是需要迎合女性消费者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关注点。通过抓住女性群体的“弱势心理”,利用“女性文化”的平等价值观,或是宣传正面主题,或是消费负面事件,成了女性自媒体平台的常用手段。例如微博博主“Ayawawa”在自媒体环境中利用女性群体的“弱势心理”物化女性,这与“女性文化”的价值观是存在明显冲突的,对于“女性文化”的传播是极其不利的。“性别议题”能在自媒体环境下激烈探讨,正是由于社会上一些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未能得到正视与解决,反映出了广大女性的切实利益诉求。因此,“性别文化”能在自媒体平台上出现和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性别文化”的崛起,利用“性别文化”实现个人功利化目的现象开始出现,而被偏激的“女性主义”“打压”的男性群体开始发声,抨击所谓的“田园女权”。本是追求平等权利的“性别议题”至此陷入了两极化的泥沼之中。一边是极力助推传播,一边是抨击阻碍传播。如何缓解两极化现象,寻找平衡点,是目前自媒体环境下的性别研究急需正视的问题。三、性别议题与对外传播由上文的现象表明,“性别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媒体的帮助。但同时,由于个体在传播中带有明显的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观的倾向性,损害了他人正常平等的利益,又或者与他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这种现象使得“性别议题”的传播效率及质量大打折扣,对于弘扬“自由平等”的主流价值观是极为不利的。在国际传播中,性别议题具有普遍性与较高关注度,性别议题也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立场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国家层面入手,利用国家媒体的主导性、代表性,为自媒体环境下“性别议题”的传播树立标杆,起到正确传播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性别议题在媒体上的表达和传播中的问题1.在议程设置中,女性议题仍为边缘议题盖尔·塔奇曼在其著作《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中指出:在诸多大众传媒中,尤其是电视及电视广告中,妇女注定要遭受象征性歼灭,也就是被责难、被琐碎化,甚至不被媒体呈现。尽管近年来一些有关女性以及女性发展方面的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就总体报道情况而言,女性和女性发展在媒体议程中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目前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很少关注中国性别议题,他们习惯于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标准来衡量中国问题,报道的议程设置和框架选择都存在一定偏见,他们所使用的一套体系不仅不能直观地呈现中国妇女的现实状况,更容易歪曲我国在女性问题上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我国媒体对性别议题报道内容和方式不够丰富,缺乏女性自己的声音,就自媒体平台上“女性议题”的相关内容来看,例如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基于性别的暴力问题反映比较突出,但相关的媒体报道力度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媒体报道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性别议题”。2.涉外媒体的“失语”状态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度及讨论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了很多与性别相关的热点议题和事件,但我国涉外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度不够,甚至没有关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我国对于性别文化的探讨以及很多性别议题首先在国内的各大社交媒体上不断发酵,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受众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情绪性表达也会引导事件发展的态势,事件热度不断提升,从而引起诸多主流媒体乃至国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涉外媒体尤其是涉外的社交平台保持“失语”,未能及时回应国际社会对热点性别议题的关切,将海外受众对此议题的“认知渠道”交给海外媒体,这样将丧失舆论主导权,不利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同时,长期的“失语”状态更是将女性权利的价值标准交由他国衡量,这不利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二)提升中国在性别议题方面的国际话语权1.运用媒体融合传播优势,建立我国媒体阵营“性别文化”的快速崛起体现出国内女性群体“失声”已久的现象,而涉外媒体的“失语”问题也使得本应由我国女性同胞自己解决的问题充满了不同意见。特别是西方价值观的传入,对于新兴的、尚未成熟的“性别文化”而言,无异于“毒苹果”,既不能正确引导女性群体发声,还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首先需要我国媒体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建立起我国特有的媒体阵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作为涉外媒体传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信息源与信息内容等方面应当积极实现传播的互补与互动,合力提升传播力,扩大传播效果。例如,在报道同一性别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事件,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讨论视角,提升中国涉外媒体在中国性别议题设置和表达层面上的传播力。[3]2.提升媒体的性别敏感度,重视性别议题的多样化表达李普曼曾提出“刻板印象”,延伸至性别议题研究中,表现为媒体在报道涉及女性的事件中,往往会掺杂个人的情感与经验,并不一定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即刻板印象就是媒介再现的社会价值标准,但它决不能与妇女真实的生活经历相混淆。[4]这种具有刻板印象的媒介塑造出现在中国涉外媒体的海外传播实践中,一方面海外受众难以通过片段式的报道对中国的性别议题形成充分、客观的认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国性别平等国际形象的塑造。这在自媒体环境中尤为明显,传播者各抒己见,最后往往衍变成正反对立的两面。因此,通过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有利于消除传播者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这就要求在性别议题讨论过程中,要求媒体从性别敏感视角,将性别平等作为性别议题的价值追求。同时,提高两性学者发声的机会以及注重两性矛盾事件中当事人双方的话语表达,提供可信度高、具有借鉴价值的内容依据。从宏观的角度看,“性别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只有两种:男性和女性。因此,决不能简单地一方向另一方输出“文化”,这样只会激化两方的矛盾,应循序渐进,注重两方的利益诉求,达到“性别文化”的多角度、多样化表达。参考文献:

这取决于环境。在一些情况下,纸质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地传播性别思想,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网络媒体可能更有效。

  • 索引序列
  • 论文与案例的区别
  • 教育案例与研究论文的区别
  • 案例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区别
  • 论文应用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区别
  • 媒介与性别案例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