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
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下面是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2017年12月3日,我们社会工作2012级3班的同学来到了来到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苇湖庄雨虹自闭症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康复实践。时间不长,我们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话: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们在实践期间,与自闭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了三部分的矫治课程,分别是生活自理课、动手实践课、音乐课。三部分课程各不相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很用心。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生活自理课。在矫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志愿者每人负责带一名儿童,辅助他们学习戴围巾、戴手套、戴帽子。在常人很容易做到的戴围巾等任务,在我们的课程上却难以进行,自闭症孩子有的不愿意参加,有的不愿意学习,有的认知有障碍,难以理解所教的内容。尽管这样,我们作为志愿者,一点一滴手把手的给孩子们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并学习生活自理,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孩子真的很需要人去关爱,社会需要一个爱护自闭症孩子的大环境,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伍中去。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手实践课。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矫治中心的活动场地,我们每个志愿者带一名自闭症孩子动手捏橡皮泥,做游戏,折纸等一些少儿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志愿者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志愿者的耐心服务。我们很难去想象,对于常人家的孩子,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自闭症孩子却如此困难,为何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要剥夺,我们真心希望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到自闭症孩子。
最后,音乐课作为结束活动登场。在音乐课上我们志愿者和自闭症孩子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打手鼓、唱儿歌、做简单的节奏动作。在这很欢快的气氛中,出现了些插曲,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总是欺负旁边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很是影响课程的进行,我们看着在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影响下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动作、一起打节奏、一起拍手鼓。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
回顾这两周来,我们的实践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实践的方法技能。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们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的知识技能,打动服务对象。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与服务对象的桥梁。为服务对象带来改变。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真诚的心,打动服务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我们在服务过程的细节,谨记助人自助的理念。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关怀,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服务对象的心。让所有接收到我们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有所改变。树立起我们的优质服务。
再次,要深化我们的实践工作素养。熟悉服务方法,把握服务技巧,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技巧。力争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所提升。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很难有所建树。
实践是学生大学学习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我们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二周的实践,我们受益终生。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实践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论文选题是“跨学科融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与归属感研究”。
首先整理一下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1.社会工作硕士毕业论文应注重实务研究而非理论,需更换实务课题。
2.整个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
3.论文选题太模糊,跨学科融通并不影响社会工作者的归属感。
4.探讨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多为哲学层面,没有实际研究意义。
师之建议,我之不足,自应遵从并逐令改之。然而因个人兴趣浓厚,且条件多有限制,所研究问题又确实存在,又得导师支持,实属无奈,不愿弃之。开题述说之前,思路并未整理透彻,以致如此。
科学具有主观性。
扎根实务的老师希望学生能多写理论研究的论文,偏理论研究的老师则更希望学生能将理论融入实务。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排斥社会工作专硕研究生做纯理论研究。我们无法排除个人价值观或相同文化群体的影响,考虑到各种原因,如是否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老师希望学生保守写论文。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及研究工作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社会工作不仅仅是分属不同学科利益的集合,同时还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科学研究领域,个人观点无足轻重,科学证据是最终的裁判。然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真能做到如此客观吗?社会工作者的自身价值观以及人们行事遵循的个人信念,会以怎样的方式作用于具体的社会工作研究当中?
当价值观以客观事实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常常很难认出它们。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哲学家休谟于200年前指出的在科学描述与道德评价之间的鸿沟,直到今天也没有缩小。
当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价值观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由于在社会工作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通常持有共同的观点和价值准则,在相同的文化群体之中,他们的研究假设一般不会受到挑战,我们便倾向于认为那些被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表征的共同信念,是相当重要且无需加以验证的。然而,有些时候,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将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我们去关注这些假设,如妇女工作者的政治保守主义更倾向于接受对社会行为中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
不可忽略的是,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步伐加快,但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 价值理念、知识体系、实务操作的研究还处在非常薄弱的状态。发表的论文缺乏系统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衔接也存在重大问题,多为重视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而轻视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面临实务与理论脱节的困境,若不能形成专业的本土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工作实务的交流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可取经验。一线社工在所接触到的众多案例中不免会发现无法处理的孤例,仅仅依靠社会工作的介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学术界与一线社工之间缺乏互动沟通是导致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但是处于许多两难境地,并非无从着手,这时,跨学科如神经生物学(抗逆力)、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医疗(身体及精神疾病)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理论同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便有了用武之地。
至于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我承认是自己将“客观认同”和“主观判断”混淆了,很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闹剧。本论文思路的着重点是社会工作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并非是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及归属感。我的观点是“社会工作面临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脱节的专业化困境,必须寻求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帮助,以社会工作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为起点,重新理解‘抛却价值评判之后的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就会使公众乃至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对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或新理论的构建都有借鉴意义。”
但客观认同并不一定等同于客观事实,虽然有大量的事实不符合客观认同,但作为有效讨论的基础,客观认同是并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的。比如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我们大部分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和归属感,多半只停留在价值道德层面,往往显得廉价而苍白。科学研究是可证伪的,而价值因素是不可证伪的,因此道德是无法用科学研究证明的。
自从卡尔 · 波普尔提出科学必须可以证伪以来,科学界已经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基本标准之一。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
然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可证伪性”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念。换句话说,不可证伪性其实是虔信者的催化剂,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越是无法用事实来验证,越是要诉诸于模糊、神秘的因素,他就愈加深信不疑。
虽然很难理解,但请一定要理解,科学往往只是其中一类动机,人们很可能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心理动机做出选择,比如传统、意义、价值感、目标感等等。价值因素是归属感的动机,而不是原因,彼此之间只是相关关系,无法构成单一的因果关系。
隐含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隐含这种价值判断,对婚外情的评价是追求"婚姻解放"还是给予“道德谴责”,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观;人们把自己反对的社会影响称作“洗脑”,把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称作“性变态”,价值观隐含在我们对社会科学的种种建议与标签之中。
既然如此,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价值评判上,即社会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别人,只不过是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而已,忽略了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构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误解。而对事物存在的根本解释是抛却先验价值观之后此种事物的存在逻辑,而不应该建立在这种简单的价值评判之上,将社会工作的存在原因放置在它的学科体系构建当中,也就是各个学科当中的重要理论、学说构成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还是坚持,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心理学、生物学为什么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就是因为它们天生就是跨越不同组织层次的学科,从社会生态跨越到人类的大脑和心灵。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统计技术等的发展,抗逆力研究超越了早期的研究成果,形成整合性的多元的跨学科研究,特别强调让神经生物学重新进入现有的抗逆力理论和实践框架中。
所谓的专业化,实不能固守一亩三分地不知变通,而是在跨学科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在实践领域有所突破。要把专业知识普及推广到社会实践生活当中,并从社会实践当中总结本土性理论。一句话,从自身专业限制中跳出来,各学科中对社会工作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岗位的结合才是发展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现实道路。
以上针对此次开题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建议,重新整理论文思路,以及总结我的论文当下的处境,实在坎坷非常。但我依然坚持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对跨学科融通概念的清晰理解,对于梳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困境有很大帮助——在社会工作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规范、制度只能导致专业的限制。而此时,认知显得比实务更加紧迫。
后续在老师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加强对选题设定及论文逻辑框架的改进。
《如果我是一名社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如果我是一名社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我是一名社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作文应该怎么写吧!沟通放在第一位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识。即每个个体无论处于多么困弱状况,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和需要。社区工作者作为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将完善和发挥工作对象的社会功能为已任。社区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标是帮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使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为社区工作者个人或小团体赚取金钱或私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提供社会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务,并不向求助者收取费用。社区工作属于“非营利”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 以务实的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平民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意识。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知识基础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
近年来,在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重视和指导下,广东共青团立足志愿服务领域深耕细作,着力打造“组织枢纽、信息枢纽、资源枢纽、活动枢纽”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扎实推进枢纽型志愿组织体系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做法汇报如下:一、强化组织枢纽,实现志愿服务社会化大联合一是抓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制度安排。在推动立法方面,省人大于2010年修订颁布《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明确赋予在团省委主管下的省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协调全省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职能。在推动纲领政策方面,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覆盖全社会、与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志愿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十二五’期末,全省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的10%以上”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列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项目,具体考核工作由团省委负责。从2014年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由团省委统筹负责。在推动关键领域制度安排方面,团省委协助省文明委出台《关于发展广东行业志愿服务的意见》、《关于推进广东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联合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管理办法》,颁布《广东省志愿服务金银铜奖评选表彰实施办法(试行)》,完善志愿者资质认证、表彰激励的制度化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共青团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牵头负责、统筹协调的职能。二是全面加强各级志愿者联合会建设。今年4月,省志愿者联合会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国忠同志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机构和理事会,通过了《行业领域志愿服务联盟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助残志愿服务联盟,吸纳了来自省内和港澳地区的402个团体会员,最大限度地增强联合会工作的社会基础和代表性。目前,全省已成立17个地市级志愿者联合会,推动文化、卫生、体育、消防、环保、媒体等20多个行业建立行业志愿服务组织,逐步完成市县两级联合会建设全覆盖的目标。三是广泛培养凝聚志愿服务骨干队伍。以能力提升和资源投放为牵引,汇聚志愿者核心骨干和重点培育社会组织,自2012年起先后举办6期志愿者骨干训练营和21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培育孵化86个重点培育社会组织,发放培育孵化资金195万元,成体系轮训近500个公益志愿组织和3000多名志愿者骨干。以农民工子女、残疾青少年以及重点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引导培育行业领域专业组织和队伍,其中具备专业技能的行业志愿者达70余万人。同时根据《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11个“社工+志愿者”联动省级观察点,探索建立社工和志愿者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广州启智、“青年地带”、东莞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顺德青年坊等一批“社工+志愿者”的示范组织。二、完善信息枢纽,打造全省志愿服务“一张网”一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志愿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在广州“志愿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覆盖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的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志愿服务数据、供需的实时对接和互联互通,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共有17个地市、35所高校直接在平台上开设分站,实行“入网”一体化运行;深圳、佛山、惠州、东莞、江门等5个地市已有自建系统与省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实行“并网”同步运行,初步实现志愿服务核心数据在全省范围内异地迁移。二是建立志愿服务全过程在线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提供全面在线功能。提供集志愿服务注册管理、活动报名、供需对接、考核记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确保全省志愿服务数据的真实透明,为社会建设综合指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考核等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开发多元应用载体。电脑端综合网站为各级志愿者组织提供开设分站的基础模块和技术支撑;手机端涵盖APP、轻应用、微信公众号等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式,打造青少年“随时随地”的公益平台。同时,还与南方网合作开设与平台一体运行的“广东志愿”专属频道,用全媒体思维抓好“内容生产”,强化“社会色彩”,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三是网聚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广东移动、广东电网、广发银行等近百个企业志愿者组织已在平台注册登记并运行项目;超过1000个助残志愿者组织“入网、落地”,近20万助残志愿者通过平台进驻康园工疗站、特殊教育学校等阵地开展常态化服务;1014支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逾74万名网络文明志愿者依托平台为净化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开展服务。目前,在平台上注册的志愿者逾700万人(其中党团员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志愿者组织逾3万个,发起志愿服务项目近14万个,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近1亿小时。三、做实资源枢纽,完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一是打造志愿服务资金筹集载体。成立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并向行业、地市、高校和社会组织等开放设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自2008年起连续七年争取省财政共划拨志愿服务专项资金3375万元,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全省志愿服务平衡发展、激发基层志愿服务活力。目前,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超过5700万元,资助各类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300个,示范带动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对志愿服务的常规性投入近2000万元。二是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2011年以来,借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模式和理念,联合团广州市委等单位连续四年在国际志愿者日前后举办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运用市场机理搭建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社会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对接平台。2014年,“志交会”更是上升为全国性赛会,与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同步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897个项目参赛参展。4年来,“志交会”共筹集社会资源7291万元,资助了1957个优秀项目,为全国志愿服务工作探索了路径、创造了经验。三是加大志愿服务组织扶持力度。自2014年起实施“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累计整合社会资金超过300万元,通过公益创投模式,分领域、分类别遴选推广168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项目资助、培训指导、督导评估等方式扶持约150个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四、优化活动枢纽,推动志愿服务全民参与一是围绕重要节点打造志愿服务“一节一月”。牵头联合省委宣传部、省社工委、省民政厅等在每年3月举办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在12月举办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带动百万党团员、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初步形成了“党政带动、共青团统筹、社会协同”的志愿服务社会动员机制,向全社会普及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的文化理念。二是围绕重要群体实施民生服务项目。深入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发起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00个,每年为超过20万残障人士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以“朝阳行动”为统揽,志愿服务覆盖2550所农民工较集中的学校和131万名农民工子女。设点推进“稻草人计划”,带动相关社区居民就近参与志愿服务,为超过10万名社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守护。实施“健康直通车”行动,组织千支志愿服务队、动员万名医疗志愿者,为我省3409条贫困村的66万贫困户义诊体检、普及健康知识;并连续九年走进西藏、连续七年服务新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实施义诊和手术过万例,送医送药、捐赠各种医疗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三是围绕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十年开展西部(山区)计划,选派2706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祖国西部以及我省贫困山区从事1-3年的志愿服务,先后涌现出韦慧晓、冯卓怡等扎根边疆和基层的全国先进典型。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承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先后派遣12批共计147名志愿者分赴东南亚文莱和非洲的塞舌尔、多哥等国支援经济社会建设。全力推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系统化构建志愿服务社区终端平台团重庆市委副书记任丽娟重庆共青团自2012年起,以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在全市大力推广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市民学校2143所,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社区终端平台。尤其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重庆市民学校被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列举为地方共青团需要一届一届接着干好的五个品牌项目之一。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市民学校从以前名不经传,到现在成为街道社区离不开、老百姓离不开的重庆志愿服务的响亮品牌。一路走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渐丰富内涵,主要是遵循了“三个抓”的思路。第一是抓终端、接地气,将社区作为新时期志愿服务最基础和最前沿的工作平台。青年志愿服务经过22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以及推动团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创举。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众多挑战和问题,例如:志愿服务项目多,但精品少;“蜻蜓点水式”帮扶多,但常态化、持续性的服务少。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走秀的多,但走心的少”。如何破解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认为切入点、突破口在社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单元。“单位人”转为“社区人”、“社会人”已成为常态,志愿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发源于社区,项目活动也最终落脚在社区。抓住社区这个终端,就抓住了联系和服务普通青年的“牛鼻子”,就能够解决志愿服务最紧迫、最根本的供需对接问题,打通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便利化和制度化。第二是抓特色、创品牌,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一)以需求为导向策划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服务项目策划中,我们首先是遵循供需对接精准化原则。进入市民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是拍脑袋、想当然设计出来的。社工和志愿者到市民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扫楼”,要进入家庭,入户走访调查,切实把握居民的需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来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项目做到社区居民的心坎上。其次是把握易复制、可推广的原则。我们不搞高大上的项目,而是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推广性。建立起汇集6大类70余小项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供市民学校选择性地开展活动。第三是凸显持续性原则。这个持续性体现在“两条腿”上,第一条腿是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二条腿是利用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这个平台进行募资,来支持市民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运转。(二)以“志愿者到社区去、志愿者从社区来”的理念破解倒金字塔难题。共青团资源呈倒金字塔型分布,越到基层资源越匮乏。为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在市民学校建设中推行了“专兼职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各自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团干部主要起到把方向、搭平台、引资源的作用;社工主要是发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优势,起到组织引导志愿者的作用,将志愿者原子化、零散化的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同时大力倡导“志愿者到社区去,志愿者从社区来”的理念。在这个理念当中我们分两个阶段来实现。在初始阶段倡导“志愿者到社区去”,通过一定的组织动员机制,来引导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博士服务团以及大学生骨干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到社区不仅带去的是志愿者的人力资源,还带去了组织资源和项目资源。在深化阶段我们倡导“志愿者从社区来”,通过前一段志愿者的示范引领,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号召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样就把工作对象转化为了工作力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在这两个阶段当中,“志愿者到社区去”是示范、是铺垫,而“志愿者从社区来”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持续性动力。(三)开发以市民学校为终端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志愿者的规范管理。我们开发了以市民学校为终端的“爱心储蓄银行”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志愿者从注册、招募到服务时长记录以及志愿服务需求发布网络化管理。根据志愿服务时长进行星级认定,在线打印证书。刚才上海的刘刚书记也谈到,以前找我们人的很多,因为孩子出国留学需要有一个志愿服务的证明,现在直接可以通过“爱心储蓄银行”在线打印证书,然后加盖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公章,就可以作为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有力证明。通过市民学校爱心兑换超市,还可以进行爱心的兑换,将志愿服务时长转换为爱心积分,兑换成生活学习用品。“爱心储蓄银行”逐步实现“O2O”的功能,线上市民学校发布需求信息,线下志愿者走进市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以结果为导向建立青年群众评议机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市民学校建设工作中,其实我们最注重、看中的就是社区群众对我们志愿服务的评价。我们认为群团的工作应该由群众来评议,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重庆团市委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全市2143所市民学校,按照所在社区居民实际户数的1%的有效样本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民调结果令我们感到很意外,群众对市民学校平均知晓度达到了,平均满意度达到了,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市民学校的评分排序,将民调结果和考核挂钩,并将结果运用于对市民学校的经费补贴,专门列支300万元对排名在前1/3的市民学校进行了奖励。第三是抓关键、重实效,城乡社区市民学校社会功能不断凸显。“多年不见的共青团又回来了”,这是一位普通社区居民对市民学校的评价。市民学校的全面推开,实现了“志愿服务得发展,团的影响得提升,社区群众得实惠,党委政府得民心”。首先促进了“陌生人社区”向“熟人社区”转变,增进了社会和谐。其次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探索了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第三,营造了良好志愿服务氛围,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市民学校以社区青少年参与活动为载体,发挥了共青团组织枢纽性作用,构建了有序参与志愿服务的机制,也最大可能的动员社会组织和青少年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市民学校建立过程中,大量的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创办市民学校的项目。我们也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使共青团枢纽性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同时,采取自助和互助的形式,实现了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将菜单式的志愿服务根植于社区之中,也根植于青少年之中,根植于群众之中,形成了开放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的格局,有效营造了人人愿为、事事能为和时时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
时间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这一阶段的工作很快就要过去了。我们需要好好的总结工作了,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没有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就不会取得进步。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呢?你也许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总结范文"这样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秀水工作了将近五个月了。刚来的时候,陌生的一切让我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助,我面临别的志愿者没有的困难:一是沟通障碍,xx的方言听不懂,我是外省的,在大学里同学都在说普通话,很难适应;二是饮食习惯的差异,我是北方人,热衷于面食,从小就不喜欢吃肉。在秀水,大部分是回族,吃的是牛羊肉;三是,饮酒风俗,我从来没有喝过酒,在这里要入乡随俗。
别的还没熟悉,就连最起码的在办公室里,电话不能接,来办事的老百姓也不能接待,那时我真的有了回家的念头。可是想想自己来这里的初衷---扎根基层、服务基层、锻炼自己,鼓足了信心乡要适应这一切。看到这些,服务单位的领导和各村的村干部,都尽量的和我说普通话,领导在一起说“自从小孙来,秀水人说话都不正常了”。通过服务单位领导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克服了这些困难。在饮食上,自己买了个锅自己煮饭吃。风俗上,能不喝就不喝。
在党政办,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主要有打扫卫生、接待、拟写各种软件资料。生活过的繁忙而充实,时而快乐时而忧愁,笑过也哭过。
20xx年8月15日,秀水发生特大洪灾,我负责灾情的宣传和报道,这是我接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任务,面临着挑战。第一次着手写材料,笨拙可想而知,但我还是很开心,使自己增长了不少信心。
也在这期间,我有了学习新闻报道、拍摄的愿望,像记者一样。暗自想象着,如果学会那该多有成就感啊。可是,一方面本职工作很忙没时间;一方面新闻方面有同事王老师负责。只能经常向王老师学习摄像机的用法和操作技巧。多学一点,增长才干。
我们经常下队,非常有意思,记忆最深的由两次,一次是去田坝村帮财政所发放精品苹果补贴,看到了一张张淳朴的充满喜悦的笑脸,那时真的很开心,觉得自己终于有一点作用,自己来这里很值得很值得,也是为了百姓的笑容更灿烂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一次是去新坪村,下队绩效考核,当时正在收购核桃,一位中年妇女就解开自家的核桃袋子,两手掬了大把的核桃放在我手心,满满两手,但她还在往我的手心放,还时不时往我的包里塞,多么善良纯朴的相亲们呐,没有城市的勾心斗角与冷漠、猜测,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十月初开始,因为我乡整治办缺工作人员,通过党委会议决定,将我下文件下到政治办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整脏治乱相关软件资料的拟写、账务管理、工资的发放等。
十月中旬,我又帮农业中心录地膜补贴表,在分管领导和我的共同努力下,为我乡老百姓争取了17万元的补贴,等待发放。
11月份,办公室正是非常繁忙的时期,面临年终考核,我们加班加点,补考核的软件材料。
20xx年末,党委会议决定,关于低保的各项工作由我和刘毅、金旭负责。虽然新一年的任务刚下达,下一年我会继续认真工作,公平公正、热心的完成任务。
平时没有大的`活动和独自完成的工作外,我们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如:安全生产、政法、危房改造、生态文明家园、政协、工会、扶贫、民政、整脏治乱、草地生态畜牧业、烤烟生产、远教、纪检检查、党务党建、邮件的收阅、各类文件的拟写、xx政府网的管理、党建先锋网管理等等。
四月之久,让我受益匪浅:
一、锻炼自己的忍耐力。以前我,脾气很大,情绪不好而影响
工作,遇到工作上的烦恼和困难,不会克制自己。也许父母的溺爱和学校温室,使我任性。办公室需要的是心平气和、遇事忙而不乱、处事圆滑、口才好、善于接待等等。我一直在努力向其他同事学习。磨练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二、学会了自立,学会了坚强。也许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在它乡的哭闷。我理解,两年前,我独自背着行囊来到了贵州读书,陌生的一切总会让人感到恐惧与不安,还好刚来的时候认识了两位老乡,一直就这样走过了两年。现在我又来到了离家比贵阳还远的xx,没有亲人,没有陕西的老乡,没有自己喜欢的面食,语言不通。有家不能回,想家也不能回,我羡慕我身边的每个贵州籍贯的朋友,可以经常回家看看。我也是一个恋家的人,一个人,要独自面对自己遇到的各种难题,对家人只能报喜不报忧,这一切有多煎熬。现在慢慢地觉得,自己原来是可以四海为家的,自己也可以像男孩子一样四处漂泊、流浪。
三、增长了才干。从不会写文件,学会了写文件,不懂就问领导同事。他们都很细心地帮助我。还学会了处理棘手的问题。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四、学会了为人处事。在社会上不像在学校那样单纯。是很复杂的,怎样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已经是进入社会必修课程。在党政办,接触比较广泛,最基本的两条就是尊重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时间短,我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以后,要多向他人悉心学习。
五、最可贵的是感情。人和人相遇就是难得的缘分。在秀水,领导都很关心干部职工,尤其我是外省的,各方面很是照顾;王会云是和我一起来秀水的志愿者,我们开朗的性格,自然谈得来,尤其是我比她小,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谁说高原2200米海拔的地方很寒冷?秀水就是一个温暖人心的地方。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我想,我们如果是一粒石子,在我们的团结努力下,3年后也会铺成一条宽敞的道路;如果我们是一滴水,三年后也会汇成一条小河。请牢记,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定会把xx当做自己的家乡建设,奉献自己的爱心,也定会为xx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x月x日晚,由xx宣传部、关工委、团州委、州教育局主办、xx在外学生联合会协办的xx届大学生艺术节---“家乡情、赤子心”主题公益晚会花垣站拉开序幕并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作为回乡建功立业大学生中的一员,我很高兴参加组织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能歌善舞、志同道合、热心于志愿者事业的人。
从组织发起到仪式启动再到晚会汇演成功,我们同微笑、同服务、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从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通过努力,我得到了很多很多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也学会了许多人生的经验。通过此次活动,我得到了很多的快乐和心灵上的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一切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是我参加西部计划之前所不能体会到的,是我在书本中所学习不到的。
在活动中,我深切体会到工作的成效取决于个人的积极性,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即使棘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互相学习,共同努力,共同付出,共同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但是慢慢的累积起来了。我作为志愿者,也是奉献者,更是受益者。
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也真心的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聚、引导xx青年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树立正确的成长观、成才观,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xx大胜利召开。
自从我进进五彩缤纷的大学,百花争艳的社团深深地吸引着卧冬于是进进了记者站、社联、红会等协会。我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积极向上,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热忱的投身于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我们志愿者的精神,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得到的是帮助他人的满足和幸福,得到的是无穷的欢快与感动。路虽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志愿者事业上做的更好、更出色。
在思想上,我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并多次组织同学们学习政治精神,希看他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传统,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抓紧时间,不仅学习好学科基础知识,更加学好专业课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乐意与其它同学共同努力,做题目过程中碰到题目及时与他们探讨,希看大家能共同进步。于是,在XX年年上学期获得了专业一等学生奖学金等。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出色的完成学长学姐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作为07级机电班的副班长,我多次成功组织班级活动!在社团里出谋划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获得“优秀报道员”称号。
时光慢慢逝往了,活动也一项项结束了,然而青年志愿者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依然持续跳动着,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期间,我充分熟悉到了一名当代志愿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熟悉到当代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奋斗目标,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相信毕业后,这些经历必定会成为以后工作中的动力,促使自己为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事业和未来自己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眼间,20xx年即将过去,回首一年,有风雨也有晴,走过风风雨雨,有收获又有感触。一年来,我一向本着热情服务、勤奋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做人,勤勤肯肯工作,立足团的岗位,熟悉团的业务和环境。紧紧围绕老百姓得实惠、志愿者长才干的工作宗旨,协助县项目办,全面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
一、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加强业务学习
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我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感和荣誉感,来严格要求、鞭策自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生活工作上严要求,在思想政治上高标准,坚持认真负责、敬业专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认真参加了区团校青少年维权岗培训、县党校党员培训等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我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扎实学习了党团理论、政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团的业务、科学、法律、市场营销等知识学习,记读书笔疾七万多字,撰写调研论文笔记3篇,加强了自我的业务知识学习。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我正确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同时也能处理好学与干的关系,把学习融入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中长才干,工作中求发展。
二、在工作中提高认识,增强自我的职责感和使命感
透过业务学习、工作调研,我逐步了解了全县共青团工作整体状况,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干事和团支部书记的岗位职责的要求,在工作中做到统筹安排、有的放矢,在业务中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自我的职责感和使命感。一年来,我认真协助领导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是全心当好办公室秘书,在文书拟稿、打字、编排、出稿等方面做好工作,同时合理规范整理文书档案,对档案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做好领导的助手。
二是认真搞好办公室内勤工作,坚持持续干净的办公室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协调组织好团内各项活动会议,做好活动会议的通知工作,协调好活动场地,组织好参会人员,使活动顺利开展。
四是全面做好团的外宣工作,制定了共青团信息奖励制度,规划好信息资料方向,及时准确的编制上报信息,认真编制好团讯。20xx年,共编制团讯五期,共撰写信息103篇,在国家、区、州、县级刊物、电台上共发表信息47篇,进一步加强了奇台县共青团工作的宣传,受到了州团委的好评。
三、认真当好项目办的助手,用心开展好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临时团支部书记,明确了自我的工作任务,理清了工作思路,及时领会上级项目办的精神,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协助项目办开展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志愿者管理办法》,用心开展好志愿者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透过电话联系、走访、座谈会、活动等形式,对志愿者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汇报志愿服务开展状况和志愿者思想动态,加强项目办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
二是协助配合好各级媒体工作,负责好志愿者信息上传和先进事迹报导工作,全面做好志愿者宣传工作。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志愿者服务。透过下发《半月谈》等学习材料、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者上网查询了解信息资料、开好支部会议等,认真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当好项目办的助手,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
四、严于律己,切实转变作风
对自我的生活、工作方面,始终如一以一个党员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能谦虚求教,在生活中艰苦朴素严谨,用心维护民族团结和群众利益,能以大局为重,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注重培养自我艰苦奋斗的工作生活作风,认真践行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不断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
大学生文化志愿者工作总结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半个月了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和局领导的关心下,用心开展了志愿服务工作,履行志愿者的职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工作潜力、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在参加志愿活动的半个月中,我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其中有一件事情另我印象深刻。记得当时是,早晨公交车最拥挤的时段,有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上了车,一个中年男子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老人笑呵呵的向他敬礼,说了声多谢。而他起身离开位置的一刹那,我才发现,他的右腿好像不太方便。原先,他是一名残疾人!而车上的乘客也发现了男子的不便,纷纷站起来给他让座。这虽然是件小事情,但是温暖着每个乘客的心。
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良多。我将始终以一名共青团员的纪律、职责感来严格要求自我、鞭策自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工作方面,发扬用心进取的工作精神,认真参加了局里组织的共青团员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我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扎实学习了党的理论、政策,坚持党的建设总目标。以服务社会、帮忙他人、完善自我、弘扬新风作为自我的工作宗旨,认真履行志愿者的职责,为共同前进的完美社会贡献力量。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我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用心参与局里组织的学习,严格遵守单位的纪律要求。
我的志愿服务期已经结束,这半个月的志愿服务经历是值得我终生铭记的。在这半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以这半个月的志愿服务经历鞭策自我,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为社会做出自我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疫情来的猝不及防,几个月以前,学生不会想到这个寒假会这么长,医生和护士们不会想到他们要与病毒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我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志愿者。
还记得一开始,这场肺炎还没有名字,大家也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流感。街上没有人戴口罩,线上线下的口罩都还供给充足,大街上人来人往,谁也没有想到一场严重的病毒正肆无忌惮的在人群间传播着。后来病毒开始爆发,几十个省市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进入一级响应,大家开始明白一场激烈长久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悄然到来。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从各个省积极支援疫情重灾区。我看到国家为患者免费治病,为患者支付隔离费用,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时间内建起两所医院,只为了争分夺秒治病救人。我看到很多护士因为长期佩戴口罩压出了伤痕,我看到很多医护人员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一整天不喝水,我看到很多父亲母亲,女儿儿子奔赴在抗疫一线。在那一刻,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毅然决然站出来,成为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我虽然不懂医术,无法治病救人,但我愿意为抗疫工作贡献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疫情严重的时候,街上商店都关门了,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人少得可怜,那个时候每个小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我作为社区志愿者,主要的工作就是为进出社区的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他们的通行证,同时对居家隔离或者从外地返回的人进行统计。刚成为志愿者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害怕。毕竟你不清楚你接触的人当中是否就有隐藏的患者?但当我工作没多久,我就习惯了,而且也更加的坚定自己志愿者的身份。我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以及细心。在我工作期间,每一天都在社区门口从早呆到晚,对于进出社区的人,一个都不能落下,要认真测量他们的体温。对于一些刚骑电动车或者是从私家车内出来的人由于由于额温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不仅要测量额温,还要测量颈部手腕的温度。在我工作期间,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对我们工作不理解,没有办理通行证还硬要出入,不听阻拦,不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对于这些人,我都耐心的向他们解释了疫情的严重性,并且帮助他们办理通行证,解决出入问题。有的人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不仅出入主动测量体温,通行证也自觉拿出来,不需要我们的提醒。
我知道这是一份光荣,却又暗藏危险的工作,因此在做好自己志愿者本分的同时,也要做好防护。我每天都正确佩戴口罩,回家及时消毒,洗手不乱吃东西,不揉眼睛,做好个人防护。在这场严重的疫情面前,在做志愿者的这段时间里,我对生命,对社会,对国家的思考更多了。生命无常,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为我是一名志愿者而骄傲。同时我也看到了我所在的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对待疫情的积极态度,疫情防控做得非常到位,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我也更加感谢那些奔赴在前线的人们,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需求动机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如何正确地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本文从梳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需求动机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激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需求动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研究
需求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行动指向目标。需求是人的一切行动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某种活动满足一定需求的内驱力。高校要有效激发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活动深入人心,就要使自己的激励对策和措施符合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需求。因此,从研究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人手,分析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激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有效对策显得非常必要。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群体的中坚力量,一直扮演着志愿活动先锋的角色。高校组织、动员、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在,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中思想活跃的特殊群体,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文化素质,其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首先具有纯洁性、无偿性的特征。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对更高层次的需求更为强烈。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对社会责任感、成长成才和自我实现等的追求,很少有与物质报酬相关的动机。同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大学生志愿活动既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大学生期望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积累经验、丰富阅历、锻炼能力、磨砺意志、健康身心,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履行公民责任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成才”,更要使大学生“成人”。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大学生期望通过参与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改变社会问题,增强组织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培养公民意识。
3.培养价值观的需要。志愿活动因其公益性、利他性,很多时候服务对象都是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问题青年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关心,不仅可以贡献个人的力量,而且可以在服务中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拓宽社会交往的需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在变小,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隔阂却在拉大。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寄希望于通过志愿活动的平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结交朋友、收获友谊,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5.规划职业生涯的需要。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机会的获取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考虑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往往期望通过志愿活动,丰富个人简历、尝试不同职业、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毕业求职奠定坚实基础、提高就业筹码。
二、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陈旧。如今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喜欢追求新潮,热爱挑战,不安于现状,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较传统,创新性服务内容缺失。以滁州学院为例,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爱心助学、环境清理、助力养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由于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没有挑战性、创新性,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发挥,个人能力得不到锻炼,很多志愿者加入组织后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2.激励手段单一。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挑战,渴望成功,既希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又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既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又希望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既希望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和物质方面的保障,更希望得到精神激励和机会激励。当前单一的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方式已以难以适应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团的管理。当前,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颁布荣誉称号或德育加分,这对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大学生来说,无偿志愿服务不免会打击其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3.岗前培训欠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学习社交礼仪、培养专业技能、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但现实中管理者往往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重使用、轻培训,疏于周密细致的职前培训,导致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规范不熟悉和工作缺乏沟通协调等。不充分甚至缺失的岗前培训无法让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从中学习到足够的知识、技能,也与他们所期待的提升综合能力的需求有差距,导致无法发挥激励的作用。
4.反馈机制缺失。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绝大部分是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在这类志愿活动中,包含四个主体,即组织者、志愿者、接收机构、服务对象。在现代化管理中,反馈是一种激励因素,当意见及建议得不到有效反馈时,会削减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但在现实中,一项志愿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很少再去调查服务对象、接收机构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过程及效果的评价,而仅仅关注志愿者在活动中“做了什么”和“是否长期坚持”。对组织者来说,没有反馈就不能正确评价活动开展的效果,无法及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志愿活动也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来说,没有反馈就无法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容易在心理上造成认同感缺失,从而导致逐渐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5.情感交流不畅。作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个人,在没有薪酬激励,仅靠无偿奉献的情况下,他们的情感慰藉和心灵沟通就显得愈加重要。然而现实中,组织者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之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之间以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外界之间的沟通往往出现障碍,导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对组织归属感不强,甚至组织成员之间相处不融洽。这对抱着拓宽社会交往、寻求同道中人心理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激励,必然导致一些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活动途中选择退出。
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激励对策分析
1.创新活动设计。大学生对于参与志愿活动、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个人价值方面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往往由于志愿活动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效果不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激情。通过从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工作自主性、加强反馈环节等方面创新活动设计,使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提高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让志愿者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收获感动,又可以让志愿者体验到工作的意义,进而解决志愿者流动性大的现状。
2.完善组织建设。由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都是自愿无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果志愿者组织没有健全的内部结构和管理制度,那么这个志愿者组织就会没有凝聚力,形如一盘散沙,因此健全志愿者组织的构架以及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要通过健全组织构架,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志愿者工作管理水平,提升志愿活动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志愿者组织团队文化建设,凝炼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精神,增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
3.优化培训体系。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需求动机体系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占有重要地位。给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提供完整的'培训是提升志愿者满意度和激励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提供志愿活动项目有关的培训,让志愿者系统了解志愿活动的内容、工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二是要提供服务技巧与礼仪培训,让志愿者真正获取课堂教学所无法传授的社会知识。三是要提供沟通技巧与危机处理等的培训,全面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4.健全激励机制。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层次,是实现其他需求层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青年志愿者,首先应该提供必要的餐饮服务,并落实相应的工作补贴,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使得大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有物质保障的志愿活动也倍受大学生的青睐。其次考虑到志愿者组织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其激励就应更加注重公众尊重、荣誉等精神激励。最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了解,形成志愿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培养志愿者的团队归属感,满足志愿者的情感需求,使他们能够长久保持志愿服务的饱满热情。
5.加强考评监督。完善考评监督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青年志愿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很多高校简单地将志愿活动经历与评奖评优工作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化倾向,这种强行挂钩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大学生的反感。因此,建立评判标准,加强监督反馈,完善考评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完整客观地评价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志愿者激励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表现优秀的及时发现并表扬,对于表现不佳的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不仅能够激励和提醒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而且能够发挥榜样的力量,形成志愿者相互之间比学赶超、争当先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
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下面是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2017年12月3日,我们社会工作2012级3班的同学来到了来到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苇湖庄雨虹自闭症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康复实践。时间不长,我们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话: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们在实践期间,与自闭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了三部分的矫治课程,分别是生活自理课、动手实践课、音乐课。三部分课程各不相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很用心。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生活自理课。在矫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志愿者每人负责带一名儿童,辅助他们学习戴围巾、戴手套、戴帽子。在常人很容易做到的戴围巾等任务,在我们的课程上却难以进行,自闭症孩子有的不愿意参加,有的不愿意学习,有的认知有障碍,难以理解所教的内容。尽管这样,我们作为志愿者,一点一滴手把手的给孩子们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并学习生活自理,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孩子真的很需要人去关爱,社会需要一个爱护自闭症孩子的大环境,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伍中去。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手实践课。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矫治中心的活动场地,我们每个志愿者带一名自闭症孩子动手捏橡皮泥,做游戏,折纸等一些少儿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志愿者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志愿者的耐心服务。我们很难去想象,对于常人家的孩子,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自闭症孩子却如此困难,为何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要剥夺,我们真心希望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到自闭症孩子。
最后,音乐课作为结束活动登场。在音乐课上我们志愿者和自闭症孩子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打手鼓、唱儿歌、做简单的节奏动作。在这很欢快的气氛中,出现了些插曲,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总是欺负旁边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很是影响课程的进行,我们看着在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影响下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动作、一起打节奏、一起拍手鼓。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
回顾这两周来,我们的实践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实践的方法技能。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们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的知识技能,打动服务对象。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与服务对象的桥梁。为服务对象带来改变。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真诚的心,打动服务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我们在服务过程的细节,谨记助人自助的理念。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关怀,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服务对象的心。让所有接收到我们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有所改变。树立起我们的优质服务。
再次,要深化我们的实践工作素养。熟悉服务方法,把握服务技巧,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技巧。力争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所提升。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很难有所建树。
实践是学生大学学习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我们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二周的实践,我们受益终生。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实践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论文选题是“跨学科融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与归属感研究”。
首先整理一下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1.社会工作硕士毕业论文应注重实务研究而非理论,需更换实务课题。
2.整个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
3.论文选题太模糊,跨学科融通并不影响社会工作者的归属感。
4.探讨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多为哲学层面,没有实际研究意义。
师之建议,我之不足,自应遵从并逐令改之。然而因个人兴趣浓厚,且条件多有限制,所研究问题又确实存在,又得导师支持,实属无奈,不愿弃之。开题述说之前,思路并未整理透彻,以致如此。
科学具有主观性。
扎根实务的老师希望学生能多写理论研究的论文,偏理论研究的老师则更希望学生能将理论融入实务。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排斥社会工作专硕研究生做纯理论研究。我们无法排除个人价值观或相同文化群体的影响,考虑到各种原因,如是否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老师希望学生保守写论文。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及研究工作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社会工作不仅仅是分属不同学科利益的集合,同时还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科学研究领域,个人观点无足轻重,科学证据是最终的裁判。然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真能做到如此客观吗?社会工作者的自身价值观以及人们行事遵循的个人信念,会以怎样的方式作用于具体的社会工作研究当中?
当价值观以客观事实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常常很难认出它们。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哲学家休谟于200年前指出的在科学描述与道德评价之间的鸿沟,直到今天也没有缩小。
当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价值观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由于在社会工作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通常持有共同的观点和价值准则,在相同的文化群体之中,他们的研究假设一般不会受到挑战,我们便倾向于认为那些被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表征的共同信念,是相当重要且无需加以验证的。然而,有些时候,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将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我们去关注这些假设,如妇女工作者的政治保守主义更倾向于接受对社会行为中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
不可忽略的是,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步伐加快,但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 价值理念、知识体系、实务操作的研究还处在非常薄弱的状态。发表的论文缺乏系统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衔接也存在重大问题,多为重视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而轻视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面临实务与理论脱节的困境,若不能形成专业的本土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工作实务的交流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可取经验。一线社工在所接触到的众多案例中不免会发现无法处理的孤例,仅仅依靠社会工作的介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学术界与一线社工之间缺乏互动沟通是导致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但是处于许多两难境地,并非无从着手,这时,跨学科如神经生物学(抗逆力)、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医疗(身体及精神疾病)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理论同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便有了用武之地。
至于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我承认是自己将“客观认同”和“主观判断”混淆了,很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闹剧。本论文思路的着重点是社会工作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并非是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及归属感。我的观点是“社会工作面临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脱节的专业化困境,必须寻求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帮助,以社会工作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为起点,重新理解‘抛却价值评判之后的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就会使公众乃至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对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或新理论的构建都有借鉴意义。”
但客观认同并不一定等同于客观事实,虽然有大量的事实不符合客观认同,但作为有效讨论的基础,客观认同是并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的。比如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我们大部分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和归属感,多半只停留在价值道德层面,往往显得廉价而苍白。科学研究是可证伪的,而价值因素是不可证伪的,因此道德是无法用科学研究证明的。
自从卡尔 · 波普尔提出科学必须可以证伪以来,科学界已经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基本标准之一。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
然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可证伪性”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念。换句话说,不可证伪性其实是虔信者的催化剂,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越是无法用事实来验证,越是要诉诸于模糊、神秘的因素,他就愈加深信不疑。
虽然很难理解,但请一定要理解,科学往往只是其中一类动机,人们很可能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心理动机做出选择,比如传统、意义、价值感、目标感等等。价值因素是归属感的动机,而不是原因,彼此之间只是相关关系,无法构成单一的因果关系。
隐含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隐含这种价值判断,对婚外情的评价是追求"婚姻解放"还是给予“道德谴责”,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观;人们把自己反对的社会影响称作“洗脑”,把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称作“性变态”,价值观隐含在我们对社会科学的种种建议与标签之中。
既然如此,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价值评判上,即社会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别人,只不过是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而已,忽略了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构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误解。而对事物存在的根本解释是抛却先验价值观之后此种事物的存在逻辑,而不应该建立在这种简单的价值评判之上,将社会工作的存在原因放置在它的学科体系构建当中,也就是各个学科当中的重要理论、学说构成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还是坚持,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心理学、生物学为什么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就是因为它们天生就是跨越不同组织层次的学科,从社会生态跨越到人类的大脑和心灵。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统计技术等的发展,抗逆力研究超越了早期的研究成果,形成整合性的多元的跨学科研究,特别强调让神经生物学重新进入现有的抗逆力理论和实践框架中。
所谓的专业化,实不能固守一亩三分地不知变通,而是在跨学科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在实践领域有所突破。要把专业知识普及推广到社会实践生活当中,并从社会实践当中总结本土性理论。一句话,从自身专业限制中跳出来,各学科中对社会工作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岗位的结合才是发展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现实道路。
以上针对此次开题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建议,重新整理论文思路,以及总结我的论文当下的处境,实在坎坷非常。但我依然坚持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对跨学科融通概念的清晰理解,对于梳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困境有很大帮助——在社会工作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规范、制度只能导致专业的限制。而此时,认知显得比实务更加紧迫。
后续在老师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加强对选题设定及论文逻辑框架的改进。
其实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去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再具体的去找下资料和范文,先不着急去写,然后再定题目,最好要根据题目去找找资料和文献。然后就是社会工作范围比较广,所以你必须要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再具体的确定一个题目,因为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难度,资料文献那些都是不一样的。
谈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现实思考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明确社会工作的职业领域、健全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工作的法律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谓社会工作职业化,一般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社会工作则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的民政工作主要是救济型救助和服务型救助;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从服务功能看,目前我国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性功能,而国际流行的社会工作更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前,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职业化水平不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迎接挑战,需要政府机关、事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社会工作职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现代社区管理的运行中,社会工作者起着策划、组织、协调、控制的重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实践表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成正相关的关系。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服务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加快,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运用专门的理论与方法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成为迫切需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社会工作后,由于制度结构中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大部分活动是由政府行政体系(民政、劳动、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来承担。然而,这些行政型社会工作人员大都未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学习,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仅凭热情的“粗放型”工作方式。不难发现,这种“粗放型”工作方式,面对需要专业性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的心理疏导、矫正工作等问题难免束手无策,这就客观上向社会工作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 涵盖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在内的社会治理,无疑是现代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管理和服务都由政府直接来提供,并不意味着政府是这些管理和服务的唯一主体,政府的职能和功能事实上是有限的。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来说,“政社分开”是前提,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是结果,而关键则在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成熟。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政社分开”的体制。同时,离开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则失去了可以托付的对象和载体。政府从包揽的或不该直接从事的社会服务职能及部分社会管理事务剥离出去以后需要各类社会公共组织来承接,而这些组织的主体则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不难看出,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可以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把微观社会管理交给社会工作机构承接,以改善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专注于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
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
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下面是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2017年12月3日,我们社会工作2012级3班的同学来到了来到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苇湖庄雨虹自闭症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康复实践。时间不长,我们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话: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们在实践期间,与自闭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了三部分的矫治课程,分别是生活自理课、动手实践课、音乐课。三部分课程各不相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很用心。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生活自理课。在矫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志愿者每人负责带一名儿童,辅助他们学习戴围巾、戴手套、戴帽子。在常人很容易做到的戴围巾等任务,在我们的课程上却难以进行,自闭症孩子有的不愿意参加,有的不愿意学习,有的认知有障碍,难以理解所教的内容。尽管这样,我们作为志愿者,一点一滴手把手的给孩子们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并学习生活自理,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孩子真的很需要人去关爱,社会需要一个爱护自闭症孩子的大环境,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伍中去。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手实践课。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矫治中心的活动场地,我们每个志愿者带一名自闭症孩子动手捏橡皮泥,做游戏,折纸等一些少儿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志愿者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志愿者的耐心服务。我们很难去想象,对于常人家的孩子,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自闭症孩子却如此困难,为何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要剥夺,我们真心希望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到自闭症孩子。
最后,音乐课作为结束活动登场。在音乐课上我们志愿者和自闭症孩子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打手鼓、唱儿歌、做简单的节奏动作。在这很欢快的气氛中,出现了些插曲,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总是欺负旁边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很是影响课程的进行,我们看着在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影响下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动作、一起打节奏、一起拍手鼓。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
回顾这两周来,我们的实践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实践的方法技能。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们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的知识技能,打动服务对象。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与服务对象的桥梁。为服务对象带来改变。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真诚的心,打动服务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我们在服务过程的细节,谨记助人自助的理念。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关怀,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服务对象的心。让所有接收到我们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有所改变。树立起我们的优质服务。
再次,要深化我们的实践工作素养。熟悉服务方法,把握服务技巧,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技巧。力争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所提升。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很难有所建树。
实践是学生大学学习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我们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二周的实践,我们受益终生。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实践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论文选题是“跨学科融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与归属感研究”。
首先整理一下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1.社会工作硕士毕业论文应注重实务研究而非理论,需更换实务课题。
2.整个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
3.论文选题太模糊,跨学科融通并不影响社会工作者的归属感。
4.探讨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多为哲学层面,没有实际研究意义。
师之建议,我之不足,自应遵从并逐令改之。然而因个人兴趣浓厚,且条件多有限制,所研究问题又确实存在,又得导师支持,实属无奈,不愿弃之。开题述说之前,思路并未整理透彻,以致如此。
科学具有主观性。
扎根实务的老师希望学生能多写理论研究的论文,偏理论研究的老师则更希望学生能将理论融入实务。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排斥社会工作专硕研究生做纯理论研究。我们无法排除个人价值观或相同文化群体的影响,考虑到各种原因,如是否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老师希望学生保守写论文。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及研究工作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社会工作不仅仅是分属不同学科利益的集合,同时还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科学研究领域,个人观点无足轻重,科学证据是最终的裁判。然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真能做到如此客观吗?社会工作者的自身价值观以及人们行事遵循的个人信念,会以怎样的方式作用于具体的社会工作研究当中?
当价值观以客观事实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常常很难认出它们。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哲学家休谟于200年前指出的在科学描述与道德评价之间的鸿沟,直到今天也没有缩小。
当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价值观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由于在社会工作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通常持有共同的观点和价值准则,在相同的文化群体之中,他们的研究假设一般不会受到挑战,我们便倾向于认为那些被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表征的共同信念,是相当重要且无需加以验证的。然而,有些时候,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将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我们去关注这些假设,如妇女工作者的政治保守主义更倾向于接受对社会行为中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
不可忽略的是,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步伐加快,但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 价值理念、知识体系、实务操作的研究还处在非常薄弱的状态。发表的论文缺乏系统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衔接也存在重大问题,多为重视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而轻视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面临实务与理论脱节的困境,若不能形成专业的本土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工作实务的交流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可取经验。一线社工在所接触到的众多案例中不免会发现无法处理的孤例,仅仅依靠社会工作的介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学术界与一线社工之间缺乏互动沟通是导致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但是处于许多两难境地,并非无从着手,这时,跨学科如神经生物学(抗逆力)、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医疗(身体及精神疾病)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理论同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便有了用武之地。
至于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我承认是自己将“客观认同”和“主观判断”混淆了,很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闹剧。本论文思路的着重点是社会工作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并非是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及归属感。我的观点是“社会工作面临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脱节的专业化困境,必须寻求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帮助,以社会工作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为起点,重新理解‘抛却价值评判之后的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就会使公众乃至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对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或新理论的构建都有借鉴意义。”
但客观认同并不一定等同于客观事实,虽然有大量的事实不符合客观认同,但作为有效讨论的基础,客观认同是并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的。比如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我们大部分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和归属感,多半只停留在价值道德层面,往往显得廉价而苍白。科学研究是可证伪的,而价值因素是不可证伪的,因此道德是无法用科学研究证明的。
自从卡尔 · 波普尔提出科学必须可以证伪以来,科学界已经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基本标准之一。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
然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可证伪性”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念。换句话说,不可证伪性其实是虔信者的催化剂,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越是无法用事实来验证,越是要诉诸于模糊、神秘的因素,他就愈加深信不疑。
虽然很难理解,但请一定要理解,科学往往只是其中一类动机,人们很可能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心理动机做出选择,比如传统、意义、价值感、目标感等等。价值因素是归属感的动机,而不是原因,彼此之间只是相关关系,无法构成单一的因果关系。
隐含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隐含这种价值判断,对婚外情的评价是追求"婚姻解放"还是给予“道德谴责”,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观;人们把自己反对的社会影响称作“洗脑”,把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称作“性变态”,价值观隐含在我们对社会科学的种种建议与标签之中。
既然如此,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价值评判上,即社会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别人,只不过是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而已,忽略了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构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误解。而对事物存在的根本解释是抛却先验价值观之后此种事物的存在逻辑,而不应该建立在这种简单的价值评判之上,将社会工作的存在原因放置在它的学科体系构建当中,也就是各个学科当中的重要理论、学说构成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还是坚持,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心理学、生物学为什么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就是因为它们天生就是跨越不同组织层次的学科,从社会生态跨越到人类的大脑和心灵。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统计技术等的发展,抗逆力研究超越了早期的研究成果,形成整合性的多元的跨学科研究,特别强调让神经生物学重新进入现有的抗逆力理论和实践框架中。
所谓的专业化,实不能固守一亩三分地不知变通,而是在跨学科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在实践领域有所突破。要把专业知识普及推广到社会实践生活当中,并从社会实践当中总结本土性理论。一句话,从自身专业限制中跳出来,各学科中对社会工作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岗位的结合才是发展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现实道路。
以上针对此次开题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建议,重新整理论文思路,以及总结我的论文当下的处境,实在坎坷非常。但我依然坚持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对跨学科融通概念的清晰理解,对于梳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困境有很大帮助——在社会工作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规范、制度只能导致专业的限制。而此时,认知显得比实务更加紧迫。
后续在老师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加强对选题设定及论文逻辑框架的改进。
志愿服务活动有时候跟整个社会全博正能量,当我们做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精神面貌
文化志愿者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或接受相关团体和组织的领导,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文化服务活动的人。志愿者: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助人为乐行动的人。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具有组织性的助人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其发展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导致各国政府支出崩塌,发展义务工作以解决社会上不胜负荷的需求。
需求动机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如何正确地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本文从梳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需求动机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激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需求动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研究
需求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行动指向目标。需求是人的一切行动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某种活动满足一定需求的内驱力。高校要有效激发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活动深入人心,就要使自己的激励对策和措施符合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需求。因此,从研究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人手,分析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激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有效对策显得非常必要。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群体的中坚力量,一直扮演着志愿活动先锋的角色。高校组织、动员、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在,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中思想活跃的特殊群体,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文化素质,其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首先具有纯洁性、无偿性的特征。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对更高层次的需求更为强烈。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对社会责任感、成长成才和自我实现等的追求,很少有与物质报酬相关的动机。同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大学生志愿活动既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大学生期望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积累经验、丰富阅历、锻炼能力、磨砺意志、健康身心,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履行公民责任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成才”,更要使大学生“成人”。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大学生期望通过参与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改变社会问题,增强组织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培养公民意识。
3.培养价值观的需要。志愿活动因其公益性、利他性,很多时候服务对象都是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问题青年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关心,不仅可以贡献个人的力量,而且可以在服务中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拓宽社会交往的需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在变小,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隔阂却在拉大。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寄希望于通过志愿活动的平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结交朋友、收获友谊,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5.规划职业生涯的需要。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机会的获取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考虑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往往期望通过志愿活动,丰富个人简历、尝试不同职业、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毕业求职奠定坚实基础、提高就业筹码。
二、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陈旧。如今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喜欢追求新潮,热爱挑战,不安于现状,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较传统,创新性服务内容缺失。以滁州学院为例,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爱心助学、环境清理、助力养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由于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没有挑战性、创新性,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发挥,个人能力得不到锻炼,很多志愿者加入组织后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2.激励手段单一。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挑战,渴望成功,既希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又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既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又希望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既希望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和物质方面的保障,更希望得到精神激励和机会激励。当前单一的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方式已以难以适应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团的管理。当前,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颁布荣誉称号或德育加分,这对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大学生来说,无偿志愿服务不免会打击其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3.岗前培训欠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学习社交礼仪、培养专业技能、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但现实中管理者往往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重使用、轻培训,疏于周密细致的职前培训,导致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规范不熟悉和工作缺乏沟通协调等。不充分甚至缺失的岗前培训无法让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从中学习到足够的知识、技能,也与他们所期待的提升综合能力的需求有差距,导致无法发挥激励的作用。
4.反馈机制缺失。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绝大部分是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在这类志愿活动中,包含四个主体,即组织者、志愿者、接收机构、服务对象。在现代化管理中,反馈是一种激励因素,当意见及建议得不到有效反馈时,会削减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但在现实中,一项志愿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很少再去调查服务对象、接收机构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过程及效果的评价,而仅仅关注志愿者在活动中“做了什么”和“是否长期坚持”。对组织者来说,没有反馈就不能正确评价活动开展的效果,无法及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志愿活动也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来说,没有反馈就无法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容易在心理上造成认同感缺失,从而导致逐渐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5.情感交流不畅。作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个人,在没有薪酬激励,仅靠无偿奉献的情况下,他们的情感慰藉和心灵沟通就显得愈加重要。然而现实中,组织者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之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之间以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外界之间的沟通往往出现障碍,导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对组织归属感不强,甚至组织成员之间相处不融洽。这对抱着拓宽社会交往、寻求同道中人心理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激励,必然导致一些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活动途中选择退出。
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激励对策分析
1.创新活动设计。大学生对于参与志愿活动、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个人价值方面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往往由于志愿活动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效果不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激情。通过从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工作自主性、加强反馈环节等方面创新活动设计,使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提高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让志愿者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收获感动,又可以让志愿者体验到工作的意义,进而解决志愿者流动性大的现状。
2.完善组织建设。由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都是自愿无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果志愿者组织没有健全的内部结构和管理制度,那么这个志愿者组织就会没有凝聚力,形如一盘散沙,因此健全志愿者组织的构架以及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要通过健全组织构架,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志愿者工作管理水平,提升志愿活动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志愿者组织团队文化建设,凝炼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精神,增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
3.优化培训体系。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需求动机体系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占有重要地位。给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提供完整的'培训是提升志愿者满意度和激励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提供志愿活动项目有关的培训,让志愿者系统了解志愿活动的内容、工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二是要提供服务技巧与礼仪培训,让志愿者真正获取课堂教学所无法传授的社会知识。三是要提供沟通技巧与危机处理等的培训,全面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4.健全激励机制。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层次,是实现其他需求层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青年志愿者,首先应该提供必要的餐饮服务,并落实相应的工作补贴,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使得大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有物质保障的志愿活动也倍受大学生的青睐。其次考虑到志愿者组织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其激励就应更加注重公众尊重、荣誉等精神激励。最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了解,形成志愿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培养志愿者的团队归属感,满足志愿者的情感需求,使他们能够长久保持志愿服务的饱满热情。
5.加强考评监督。完善考评监督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青年志愿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很多高校简单地将志愿活动经历与评奖评优工作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化倾向,这种强行挂钩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大学生的反感。因此,建立评判标准,加强监督反馈,完善考评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完整客观地评价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志愿者激励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表现优秀的及时发现并表扬,对于表现不佳的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不仅能够激励和提醒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而且能够发挥榜样的力量,形成志愿者相互之间比学赶超、争当先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者们一直秉承着志愿者的精神和热情,全心全意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亲爱的读者,我为您准备了一些志愿者 活动 总结 ,请笑纳!
志愿者活动总结1
转眼间,20__年即将过去,回首一年,有风雨也有晴,走过风风雨雨,有收获又有感触。一年来,我一直本着热情服务、勤奋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做人,勤勤肯肯工作,立足团的岗位,熟悉团的业务和环境。紧紧围绕“老百姓得实惠、志愿者长才干”的工作宗旨,协助县项目办,全面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
一、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加强业务学习
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我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来严格要求、鞭策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及党的“__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在生活工作上严要求,在思想政治上高标准,坚持认真负责、敬业专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认真参加了区团校青少年维权岗培训、县党校党员培训等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扎实学习了党团理论、政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团的业务、科学、法律、 市场营销 等知识学习,记 读书笔记 共七万多字,撰写调研论文笔记3篇,加强了自己的业务知识学习。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我正确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同时也能处理好“学”与“干”的关系,把学习融入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中长才干,工作中求发展。
二、在工作中提高认识,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业务学习、工作调研,我逐步了解了全县共青团工作整体情况,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干事和团支部书记的 岗位职责 的要求,在工作中做到统筹安排、有的放矢,在业务中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年来,我认真协助领导开展好各项工作,一是全心当好办公室秘书,在文书拟稿、打字、编排、出稿等方面做好工作,同时合理规范整理文书档案,对档案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做好领导的助手。二是认真搞好办公室内勤工作,坚持保持干净的办公室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协调组织好团内各项活动会议,做好活动会议的通知工作,协调好活动场地,组织好参会人员,使活动顺利开展。四是全面做好团的外宣工作,制定了共青团信息奖励制度,规划好信息内容方向,及时准确的编制上报信息,认真编制好团讯。200年,共编制团讯五期,共撰写信息103篇,在国家、区、州、县级刊物、电台上共发表信息47篇,进一步加强了奇台县共青团工作的宣传,受到了州团委的好评。
三、认真当好项目办的助手,积极开展好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临时团支部书记,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理清了工作思路,及时领会上级项目办的精神,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协助项目办开展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志愿者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好志愿者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电话联系、走访、座谈会、活动等形式,对志愿者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汇报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和志愿者思想动态,加强项目办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二是协助配合好各级媒体工作,负责好志愿者信息上传和先进 事迹 报导工作,全面做好志愿者宣传工作。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志愿者服务。通过下发《半月谈》等学习材料、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者上网查询了解信息资料、开好支部会议等,认真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当好项目办的助手,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
四、严于律己,切实转变作风
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方面,始终如一以一个党员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能谦虚求教,在生活中艰苦朴素严谨,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集体利益,能以大局为重,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注重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工作生活作风,认真践行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不断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
志愿者活动总结2
本学期即将接近尾声,20__--20__学年第一学期的大学生志愿者之家的社团活动已基本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学生社团活动,在团委老师和团联的支持和配合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月23日,大学生志愿者之家参加在新百广场举行的“相约四川灾区学子共渡中秋”大型公益捐赠活动。为灾区的学子们带去了温暖,传递了爱的火炬。
月25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慈善大学生志愿者之家的社员驱车前往抱犊寨观光游玩。促进了新社员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
月30日,参加慈善大学生志愿者之家周年庆典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志愿者们集聚到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礼堂。这次“慈善大学生志愿者之家”周年庆典大会,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内这个社团工作成就与不足,同时也给了各高校志愿者互相了解的机会,让志愿者更加相亲相爱。
月4日,参加由团联主办的“团体大联欢”活动。与各社团增进了沟通和了解,给社员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月13日,与棋社联合参加由河北省慈善总会大学生志愿者主办的西南高校区棋类比赛。增进了校际间的联系,以棋会友。
此外,在进行这些主要活动的同时,我们还会在过程中对社员进行培训,给于他们更多的知识,真正的给社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沟通交流的平台。
社员们在活动前努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活动中各尽其职,不怨苦,不怨劳,始终把社团荣誉放在最前端,积极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来,为社团活动能顺利有序地展开贡献了自己的热情与青春!
社团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社团的兴荣也是我们的兴荣!我们在社团的建设中锻炼和培养着自己的能力!在以后的社团建设中我们将继续秉承着“一荣俱荣”的思想,发扬我们社团良好的作风,以传统活动为基础,在活动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创造有自我特色自我风格的新兴活动,打造我们的品牌活动,打造我们的品牌社团,打造我们的品牌学院!
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社团在今后的路将越来越宽广,我们的社团将更加完美,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品牌!
志愿者活动总结3
冬日的寒风阻挡不了我们志愿者火热的爱心和激情,虽然期末将至,但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仍们一直秉承着志愿者的精神和热情,全心全意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下面对我们这学期的活动做系统的总结。
一、体制与章程的完善
为了协会能够更好的运转,我们完善了协会的体制和章程,对旧的章程和制度做了修改。志愿者协会下设秘书处、宣传部、实践部、活动队四个部门。
活动队是较其他社团的特色之处,它由20名同学组成,分为义务校园、社会公益、迎接奥运和服务社区四个小分队。每个小组的同学按照不同的主题搜集资料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活动方案,在具体活动时他们则作为骨干成员负责活动的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小组长都是由07级同学轮流担任,每个人都有机会去锻炼自己。
宣传部和秘书处除了常规工作之外,最具特色的就是负责协会博客的维护和更新。志协设立了自己的博客,上面有最新的活动计划、活动感言、 经验 总结、活动照片等,是协会对外宣传和联系的重要 渠道 。
协会的实践部主要是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与其他协会的实践部门不同的是,志协的实践部没有丝毫的功利性,在与企业和社区的合作过程中始终秉持志愿者的精神和原则,开辟了一条独具志愿特色的实践之路。
二、奥运志愿服务系列
20__年奥帆赛即将在青岛举行,因此奥运宣传与知识普及是我们今年活动的主题之一。以此为契机,我们通过组织各种志愿活动将奥运礼仪、文明和知识带给了全校同学和青岛市民。
1、迎奥运青岛万 长跑 活动
20__年9月23日,由青岛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主办的中国平安__年全民健康万人健步跑活动在五四广场隆重举。
我们管理学院志愿者协会组织行了50名志愿者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志协的大力宣传下,参加者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前的动员大会上我们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在五四广场上,我们海大代表队迎着朝阳,意气风发地向第一海水浴场进发,途中大家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互相帮助,坚定信念,很式,全队团结一心,整装待发,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校训,声音盖过了嘈杂的周围的人群,整个五四广场在此时也沸腾了,伴着和平鸽的放飞与起跑枪的鸣响,万人健步跑正式开始了,大家都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向着终点站海水浴场进发,途中大家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互相帮助,很好好的展现了海大学子的风采,将绿色奥运,环保节约以及全民健身的理念一路传播下去,将近中午时,太阳高照,虽然大家都已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但仍在继续的坚持着。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志愿者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精神,每一位志愿跑步的同学都感到身为海大人身为志愿者的那种自豪,都由衷的感到无比快乐。虽然辛苦,虽然疲惫,但我们无悔,我们跑出了自己的,海大的风采,志协也在这次活动中积累了很多组织的经验。
2、奥运知识进社区
10月14号,我们管理学院志愿者协会在大港路活动中心举行了“奥运知识进社区”及 学习经验 交流会活动,意在普及奥运知识,帮助学生成长。
我们来到大港路社区活动中心时,受到了社区居委会的热烈欢迎。我们活动一队将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贴到社区海报栏上,并在一旁做详细讲解,周围的大叔大妈听了我们的介绍后纷纷称赞不已。
活动二队在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为前来的学弟学妹及他们的父母做学习经验的演讲,首先由杨雪鸿带头对 学习 方法 进行了整体的叙述,随后,刘云,卢敏,叶展,孙洪亮等分别从端正态度,确定目标,高效用时,劳逸结合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不少小朋友还做了笔记和留下了队员们的联系方式,以便以后在学习等方面寻求帮助。最后居委会主任的总结性发言,感谢我们志愿者协会的到来。
3、微笑海大----照片征集活动
“微笑海大,扬帆青岛”活动是在管理学院党团总支的指导下,由管理学院志愿者协会承办的,面向全校开展的奥运系列活动之一。为了迎接20__奥运会,管理学院志愿者协会积极迎合青岛市政府推出的“微笑青岛,扬帆奥运”大型奥运宣传活动,把微笑接到了校园,接进了海大。
我们的宗旨是在引导同学讲奥运文明,树奥运风范,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奥运宣传的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向社会各界昭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度,为我们的大学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 文化 氛围。
经过2个多星期的征稿,我们收到了来自3个校区的接近30张照片,我们把这些照片做成了展板,在校园内展出,评出了3张优秀的微笑照片,并于今天邀请到3位获奖同学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颁奖仪式.给为获奖选手颁发了纪念奖品。
获奖名单:第一名06级物理海洋硕士研究生宋德海
第二名06级管理学院张洁
第三名07级外国语学院顿歆
4、国际志愿者日奥运 文明礼仪 宣传
12·5是国际志愿者日,我们志愿者协会这天下午组织了一次五四广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这次活动由我们在各班招募的志愿者和我们协会成员共同参与,首先,我们从学校出发,做车到远洋广场,然后我们兵分两路,分别在道路的两旁拾取行人丢弃的烟头、废报纸、果皮、包装袋等垃圾.就这样我们边走边捡到了五四广场;接下来我们全体志愿者进行了第二项“志愿者宣誓”,大家面对着青岛标志建筑“五月的风”庄严的许下誓言:用我们的勇敢和坚定,在国家和人名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文明使者,志愿用我们火热的心和温暖的手,去铸就时代的丰碑!最后我们挂起了为本次活动而准备的两条横幅---“12·5国际志愿者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海大学子与您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全体志愿者签下了自己的姓名,同时我们还邀请广场附近的游客和市民一起来签名,许下了我们对志愿者服务的热爱和对奥运的期盼!
志愿者活动总结4
4月30日下午,我系组织了大二的党员和大一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慰问老人,出劳动节 黑板报 和打扫卫生。活动中,我们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为社区居民带去我们节日的问候。
青年志愿者们有的认真地在社区黑板报栏上书写着对居民们的热情祝福,有的打扫社区的卫生。尽管当时天气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家,但同学们任劳任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还有的同学去慰问了社区的孤寡老人。由于语言不好沟通,青年志愿者们加上一切能想到的手势来和老人沟通,问候了他们后,大家一起与老人合照相片。老人们觉的很开心,他们还说我们就是在为人民服务,这说明我们的活动达到了目的,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发扬了雷锋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从劳动中获得快乐。
五一劳动节 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发扬雷锋精神,做好事的机会。时间是短暂的,生命也同样如此。做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希望全体同学在以后的日子中,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因为我们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各自心中。我们会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志愿者活动总结5
为积极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理念,为进一步倡导志愿精神,庆祝亚运圆满结束并迎接亚残运会,促进与校志协以及其他各二级学院的交流互动,拟于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我院结合我们的专业特点与校志协携手在棠德南社区举办“接力志愿服务,心系社会,运动传情你我他”的主题活动。
3月5日,我院23名志愿者在校志协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棠德南社区开展主题服务活动。在校志协的安排下,志愿者们来到指定地点,活动前的布置场伊始,就吸引了不少前来了解和观看的居民,志愿者们以热情的微笑和真诚的态度向他们讲解并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活动前的各项现场布置工作,大家主动积极,分工到位,搬桌椅的,吹气球的、挂气球的、做手工品的……一切工作都进行得有序无乱。活动现场热烈,活动受到很多居民的喜爱,并吸引了其他二级学院同学的前来参与。
活动简介:
一、活动时间
20__年3月5日9:00—14:00
二、活动地点
天河区棠德南社区
三、活动主题
接力志愿服务,心系社会,运动传情你我他
四、活动人员
文学院大学生志愿者
五、活动服务对象
棠德社区居民
六、主要工作安排
本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如策划、购买物品、申请物资等,而活动时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主要设置四个小组,第一组负责知识问答,宣传亚运亚残的相关知识;第二组体现我院的特色,现场写书法艺术,包括软笔和硬币;第三组是负责手工品制作,以最经济实用环保的材料现场教授如何制作手工艺品,展现大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第四组负责趣味游戏,积极鼓动居民参与到 体育运动 中来,为亚运亚残加油。
活动成效
(一)预期目的
加强和巩固我院与其他二级学院的交流,展示我院“阳光中文,梦想启航”的学生风采,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理念,为亚运亚残运会的宣传做贡献。
(二)实际效果
我院志愿者真诚阳光向上的服务态度感染了社区居民,居民纷纷参与到其中来,感受了书法艺术的美妙,询问了很多亚运亚残的知识,并学习了手工制作,在参加趣味游戏中体会了运动带来的快感和激情。他们向我们举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志愿者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接近了社区居民,并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艺展现给社区居民,精神很充实,在与居民交流过程觉得仍需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志愿者很好地宣传了我院的文化特色以及代表了我院志愿者的风采。
(三)特色之处
我院志愿者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结合志愿者自身的才艺,现场给居民挥洒写书法艺术,除了写软笔又以书签的形式写硬笔,并赠送给居民。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要多练字,掌握好规范写书法的技巧,以便更好地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活动感想
(一)活动的成功之处
1、活动前准备较充分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活动时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领队就已经将工具、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3、活动项目有特色
在继承和发扬前届的优秀特色的活动项目之外,随着实际变化,活动项目增多了两个,并且丰富有意义,受大众的欢迎,有效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
4、社区军民和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宣传了我院志愿者的风采,我院学生反映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精神价值。
(二)活动的不足之处
1、活动物资,如桌椅提供不够,而活动前购买的物品和材料有剩,
设想与实际不太符合。
2、活动服务时间相对不长,时间有点仓促。
3、安排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支部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三)活动意义
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争取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有效动员和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以志愿服务方式参与公益活动,发挥大学生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机会。通过这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策划和组织能力,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到实践当中,进一步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志愿者活动总结2020年度总结5篇相关 文章 :
★ 2020志愿者活动总结范文最新5篇
★ 2020志愿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 最新志愿服务活动总结2020
★ 2020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20社区志愿者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 2020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范文五篇
★ 志愿者团队最新2020活动总结范文五篇
★ 2020志愿者活动总结最新范文
★ 2020雷锋志愿者的活动总结范文【5篇】
★ 2020校园志愿者活动总结范文5篇
2010-09-04 18:17:10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科研人员研究认为,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2.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除了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外,还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生长素是下丘脑分泌和一种激素,它能促进骨骼、肌肉、脏器的发育。由于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即在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生长素分泌减少。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长得高,睡眠必须充足。 3.影响皮肤的健康 人的皮肤之所以柔润而有光泽,是依靠皮下组织的毛细血管来提供充足的营养。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循环受阻,使得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而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而苍白。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 4.导致疾病发生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一般说来,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中学生每天应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需睡7-8个小时。 5、睡眠不足可引起肥胖 有关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以导致人体内消脂蛋白浓度的下降。消脂蛋白是在血液系统中活动的一种物质,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能够影响大脑做出是否需要进食的决定。睡眠不足同时能引起人体内食欲激素浓度的上升。食欲激素是由胃分泌的一种物质,能够引起人的进食欲望。当人体内这些掌控“食欲大权”的部门互相冲突时,大脑的决策系统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如果人们能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就有可能不使自己体内的食欲监管部门发生混乱,从而将体重保持在比较正常的范围内。研究还发现,要想保持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不发生紊乱,一个人每晚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7小时以上。一般来讲,睡眠充足的人,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抱歉 目前我只知道好处
适度崇拜名人有益健康 过度追星坏处多多 崇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在追星关系中,这种单方面的付出能够令人感到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有益健康。但是继续一边倒的单方面付出很有可能导致追星者变得病态。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适度崇拜名人有益健康,因为这种崇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但专家同时指出,过度追星只会让人走向病态的极端。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心理学家希拉·加布里埃尔针对名人崇拜现象进行了三项研究,主要研究目标是崇拜名人会否对崇拜者本身的自信心产生影响。 加布里埃尔女士说,早在七八年前,迈克尔·杰克逊因为恋童案接受审讯时,许多杰克逊的崇拜者赶去法庭现场支持他,当时她就开始思考:是什么驱使粉丝们做出这样的举动?这些举动能为他们自身带来什么? 加布里埃尔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普通人能通过追逐明星名人获得那种好似融入名人生活的快感。疯狂地单恋名人还能为粉丝们带来一种独特的满足感。 追星能提高自信心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加布里埃尔和其他研究者一起进行了试验。她招募了348名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其中1/5的人承认自己迷恋名人到难以自拔的地步。 加布里埃尔让所有学生都填写一份有关个人自信心的问卷,问卷上有11个问题。拿到问卷后,她和其他研究者根据问卷上显示的志愿者的信心底线对其进行评分。 然后,她要求每名志愿者花5分钟撰写一篇有关自己最崇拜的名人的文章,目的在于开启他们心中的追星情结。最后,研究人员将同样的问卷再次发给他们,令其重新填写,以重新评估其自信心。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原先在自信心量表上得分很低的志愿者在写了一篇有关自己所崇拜明星的文章后,再次做同一份问卷时得分大大提高,几乎接近了一开始就得分很高的志愿者的水平。 “因为人们在内心深处跟自己喜欢的名人建立了一定的感情联系,所以能够吸收名人身上的一些特点,从而在想到那位名人的时候自我感觉会好一些,”加布里埃尔说,“而这一点是这些人在现实的关系中无法得到的,因为由于惧怕遭人拒绝,他们刻意与人保持距离。 过度追星坏处多 加布里埃尔指出,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是盲目承认名人崇拜对于维持精神稳定的作用,即这并不意味着人非得需要追星来提高自信心。她说,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一些人因为追星而妨碍名人生活或者产生强迫症倾向就说明过度追星的坏处。 曾有研究发现,崇拜名人会降低一个人的自信心,因为无止境地向往和追求超出自己生活现实的生活方式最终可能导致一个人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能力太差。 还有些人会患上“名人崇拜综合征”,其症状是偶像崇拜完全令其难以自拔,就像酒鬼和瘾君子对酒精或毒品上瘾一般。 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杨丽娟追刘德华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还有很多,你可以到百度里去搜多追星,肯定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不好的例子。 星辰社区 > 版面列表 > 教育园地 查看完全版本: 中小学生追星的种种弊端 作者:张正继 2005-4-26 20:32:00) 中小学生追星的种种弊端 中小学生追星的种种弊端 ☆ 张正继 “在现在的社会中,小学生至23岁向下的人没偶像不追星,会被别人看不起的。”这竟出自一个中学生之口,可见中小学生的追星情况。 少年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乃至人格个性的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少年心中的榜样及其对榜样的摹仿、少年期的追求和行为,对你们整个的精神面貌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追星族们因为对明星偶像的崇拜,于是“爱屋及乌”,对他们的生活习性、爱好、穿着,甚至宠物都盲目地摹仿、追求、喜爱起来。比如他们刻意摹仿明星们的发式、衣着,到处打听明星们的嗜好,自己也学着去做。有一个少年听说某明星不爱吃某种菜,自己也就不再吃。这种盲目摹仿,并不利于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误入歧途,那就危害到少年的道德品质了。 弊端之一:为了追星、听歌,耽误了学习,这是追星的第一大害。少年期的孩子,如同一块干海绵,正处于吸取知识营养的最佳时期,而“追星族”们把本应该用来学习、做作业,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阅读有益的书报的时间,都用来听了歌。上课也沉醉在自我编织的“追星梦中”,学习被冷落了,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有的学生竟然为了得到一个明星的签名而不惜旷课,在大街上等候,这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弊端之二:不少少年,为了追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半宿半宿地听歌,整天昏昏沉沉地幻想,明显影响了少年正在成长发育的身体的健康,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的追星少年为了追星,为了买彩照,为了买磁带,不得不节省早餐,有的甚至为了购买一二百元的演唱会门票,不惜去医院卖血!有些人把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当成自己的恋人,害起单相思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弊端之三: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们一心追星,就难免有不法之徒混水摸鱼了。让坏人混水摸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上海某校一学生,出面组织了一个“黎明歌迷会”, 入会者,每人交会费20元,于是会员们蜂拥而至,踊跃加入。后来黎明到上海举办演唱会,歌迷会长说要组织歌迷与黎明见面,这更吸引了众多追星族、发烧友们,他们仍出了钱,满怀激情地眼巴巴地等着一睹黎明的风采。谁知一等两等,如泥牛入海无消息,不但黎明没会着,连会长也不见了。后来才知道,所谓会长,原来是个,他歌迷的钱,携款逃跑。歌迷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 有人说,少年们的追星热是中学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反弹,是初中生寻求摆脱学习压力的反应,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反弹也好,反应也好,总不能反过了头,走向反面。课业负担过重,的确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学校应切实加强音体美课,开展对身心有益的、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还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家长、社会还需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偶像,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FM新兵 2005-4-26 21:06:00) 文采飞扬,但是做作的味道很浓呀, 作者:张正继 2005-4-26 21:10:00) 可能是时间紧了吧。 作者:FM浪子 2005-4-26 21:44:00) 好文章。 作者:xu77ch 2005-4-26 22:23:00) 追星也并不那么可怕吧!有的歌星的歌确实是唱得好,难道就听不得,有时能消除人的烦恼,减轻压力。有不少的成长经历值得中学生学习!许多成绩好的同学不也是追星?我认为要一个平常心态去对待,要善待!要重在引导! 作者:FM浪子 2005-4-26 22:31:00) 哦。好作品。 作者:FM浪子 2005-4-26 23:51:00) 中小学生追星的种种弊端 “在现在的社会中,小学生至23岁向下的人没偶像不追星,会被别人看不起的。”这竟出自一个中学生之口,可见中小学生的追星情况。 少年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乃至人格个性的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少年心中的榜样及其对榜样的摹仿、少年期的追求和行为,对你们整个的精神面貌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追星族们因为对明星偶像的崇拜,于是“爱屋及乌”,对他们的生活习性、爱好、穿着,甚至宠物都盲目地摹仿、追求、喜爱起来。比如他们刻意摹仿明星们的发式、衣着,到处打听明星们的嗜好,自己也学着去做。有一个少年听说某明星不爱吃某种菜,自己也就不再吃。这种盲目摹仿,并不利于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误入歧途,那就危害到少年的道德品质了。 弊端之一:为了追星、听歌,耽误了学习,这是追星的第一大害。少年期的孩子,如同一块干海绵,正处于吸取知识营养的最佳时期,而“追星族”们把本应该用来学习、做作业,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阅读有益的书报的时间,都用来听了歌。上课也沉醉在自我编织的“追星梦中”,学习被冷落了,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有的学生竟然为了得到一个明星的签名而不惜旷课,在大街上等候,这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弊端之二:不少少年,为了追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半宿半宿地听歌,整天昏昏沉沉地幻想,明显影响了少年正在成长发育的身体的健康,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的追星少年为了追星,为了买彩照,为了买磁带,不得不节省早餐,有的甚至为了购买一二百元的演唱会门票,不惜去医院卖血!有些人把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当成自己的恋人,害起单相思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弊端之三: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们一心追星,就难免有不法之徒混水摸鱼了。让坏人混水摸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上海某校一学生,出面组织了一个“黎明歌迷会”, 入会者,每人交会费20元,于是会员们蜂拥而至,踊跃加入。后来黎明到上海举办演唱会,歌迷会长说要组织歌迷与黎明见面,这更吸引了众多追星族、发烧友们,他们仍出了钱,满怀激情地眼巴巴地等着一睹黎明的风采。谁知一等两等,如泥牛入海无消息,不但黎明没会着,连会长也不见了。后来才知道,所谓会长,原来是个,他歌迷的钱,携款逃跑。歌迷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 有人说,少年们的追星热是中学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反弹,是初中生寻求摆脱学习压力的反应,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反弹也好,反应也好,总不能反过了头,走向反面。课业负担过重,的确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学校应切实加强音体美课,开展对身心有益的、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还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家长、社会还需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偶像,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想象被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锁定”,如晚期ALS(Lou-Gehrig病),或因外伤性脊髓损伤而完全瘫痪。你仍然可以思考、梦想和感受情感,但你无法表达它们。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试验脑-机接口,简称BCI,让重度残疾的人只需要用他们的大脑就可以进行交流。
现在奥地利的一个神经工程师团队通过建立第一个完全由大脑。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与一群健康的志愿者一起测试了思维机器技术,他们既能模仿音乐旋律,又能准确地创作原创音乐,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神经工程研究所所长说,他受到了大脑绘画项目的成功和它给ALS患者带来的满足感的鼓舞,这些患者中有许多是前艺术家。
“他们举办过展览。“他们出售他们的作品,”穆勒普茨告诉探索者为什么不试试音乐和作曲呢?”与
相关:使用脑电话
只使用大脑制作音乐很容易。最新的BCI技术不同于其他接口,它可以让你真正地用你的思想播放音乐。这项技术不需要使用脑电波来校准音调,而是可以通过一系列单独的字符或命令来执行任何操作。
这项技术可用于逐字拼写,或选择画笔大小和颜色。同样地,穆勒·普茨认为,它可以用来选择一种特定类型的音符——例如,一整音符或四分音符——以及音符的音调——a,B,C夏普-写一个乐谱。
BCI背后的技术已经存在了20年,是基于一种特别强的大脑信号,称为P300事件相关电位。大脑信号由戴在头上的脑电图记录下来,就像戴着游泳帽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点不同,所以系统需要校准以准确地读取受试者的大脑。
校准是通过让受试者盯着显示6×6个字母网格的计算机屏幕来完成的。当受试者盯着屏幕时,一系列随机的闪光照亮了网格中的每一行和每一列。每次闪光时,受试者的大脑都会发出特定的波形。大脑发出的每个信号根据闪光在网格上的位置略有不同。
一旦校准结束,受试者就应该试着用他们的大脑挑选一个单独的字符。网格继续随机闪烁,就像以前一样。穆勒·普茨说,诀窍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想要的字符上,每当该字符的行或列闪烁时,都会默默地数数。
“BCI后面的计算机算法会查找不同波形出现的位置,找出它在哪一行和哪一列,“然后识别用户选择的字符,”Müeller Putz说,他从1999年就开始与BCIs合作,
用你的头脑选择单个字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很容易学会。在穆勒·普茨的实验中,一组BCI新手在第一次尝试时能够以超过88%的准确率复制拼写单词。他们复制这张乐谱的成功率大致相同对于流行的民歌“Alouette”,虽然他们平均花了21分钟来挑出旋律的25个音符。
相关:这种大脑植入使心灵感应打字成为可能的
,研究人员还邀请了一位专业音乐家尝试用大脑作曲。他在使用“Alouette”的复写练习中获得了更高的准确性(),但仍然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他在实验的自由作曲部分表现得更加熟练,在实验中,他只需14分钟就能写出26个音符的旋律,是非专业音乐家平均只需18个音符的30分钟作曲速度的两倍。
的速度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米勒·普茨解释说,因为这项技术的使用者是为了帮助“不要像我们一样匆忙地生活”。他们的观点有点不同。
团队的初步实验证明,基于P300的BCI可以用于音乐创作。下一步是尝试与残疾人,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穆勒·普茨说,长期目标是从一个基于笔记本电脑的系统发展到一个足够小的可以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系统。这是最好的方法,让它进入家庭和音乐家的手谁想分享他们的歌曲与世界。
最初发表在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