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对六盘水夜郎来源的论文研究

对六盘水夜郎来源的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对六盘水夜郎来源的论文研究

西汉初,竹王多同兴起于遯水(今贵州北盘江),自立为侯。建元六年(前135),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至五年(前131~前130)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元光六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牂柯郡(治今贵州关岭境)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西汉末,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河平二年(前27),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夜郎立国共三四百年。建夜郎国者究系何族,众说纷纭,主彝、苗、仡佬、布依等族先民者均有之。传世贵州古彝文经典《彝族世系》有“彝族天生子,多同来抚育”,“多同权威高,多同天宫主”,“祖宗变山竹,山竹即祖宗”等记载;传说多同亦称金竹公,可见彝族视多同为祖先。又据,今在威宁县出土的汉代陶器上有刻划符号四十多个,其中二十八个一般认为是古彝文,果然如此,则汉代贵州西部已住有彝族先民,并具较高文化,夜郎国或即为彝族所建。按夜郎及其附近诸部落自战国时代以来便与秦、楚、南越诸地有贸易关系,至西汉成为汉郡县后,日益受到汉文化影响,中原的钢铁制品、手工业品、生产工具与灌溉技术等都很快输入夜郎地区,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挖掘的很多汉墓中的遗存足资证明。但这些遗存同时证明一部分土著习俗文物也遗留了下来。

在莽莽苍苍的贵州高原上,二十四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繁衍,这里是古人类的摇篮之一。春秋至秦汉,这里出现了一个夜郎国,它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史记》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接二连三的考古发现,渐渐揭开了夜郎的神秘面纱。许多古老的遗存,证实了两千年前夜郎地区确为“耕田有邑聚”。赫章可乐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幽灵世界,这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知数,隐藏着无数“夜郎之谜”。在这里发现许多不同寻常的青铜器,显示出一种有别于中原的“异质文化”特点。起源很早的铜鼓文化,展示了由铜釜演变为铜鼓的历史脉络。这些奇异的铜器从何而来?普安铜鼓山文化遗址作了明确回答:它们是源于“夜郎人”的创造。在夜郎的故土上发现的大量陶器,传达出了许多历史信息。作为定居生活的标志,陶器的出现说明人们已在水田农业的基础上定居下来。陶纺轮告诉我们,“衣不蔽体”的原始时代已成为过去;陶器上出现了许多刻划符号,类似中原的“陶文”,当是文字萌芽的雏型。夜郎的发现极富戏剧性,它是由“枸酱”引出。为了“浮船牂牁江”攻打南越,于是有了“唐蒙通夜郎”。随着汉军的步履,在开发“西南夷”的浪潮中,开辟了“南夷道”,设驿站通牂牁江。最终把夜郎纳入了汉朝的版图,打破了“夜郎自大”的封闭状态。于是,在贵州高原上出现了大量汉墓,中原及邑蜀的文明源源传入贵州。夜郎--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是由“多元”合为“一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崛起之时,边疆出现了多种民族文化。古文献把云南、贵州及川西谓之“西夷”,云贵谓之“南夷”。在数十个部落之中,夜郎最为显赫,当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史记》说:“平南夷置郡。”史家们据此作出一个基本判断:汉代郡的范围,大体是夜郎的故土,它在巴蜀以南、滇以东,南越之北、武陵郡之西。回溯贵州史前文化早在距今二十四万年前,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远古人类栖息、繁衍。在这里发现了属于晚期直立人阶段的“桐梓人”,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了属于晚期智人阶段的“兴义人”、“穿洞人”、“桃花洞人”等等。如果把这些发现也云南的“禄丰古猿”和“元谋人”联系起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由猿到人的发展图景,其间并无缺环。因此,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云南高原是人类的摇篮之一。考古证实了司马迁所说的“耕田有邑聚”司马迁把“西南夷”的社会经济分为三种类型,即“耕田有邑聚”、“随畜迁徙”和“或土著或移徙”。夜郎当时的发展水平较高,属“耕田有邑聚”一类,他们已开始耕种水田,定居而成村落。战国至西汉的赫章可乐和威宁中水大量的土坑墓群,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定居。陶器和铜锄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当时已是“耕田有邑聚”。在汉墓中出土的冥器,虽是汉族移民的随葬品,但也反映出汉时夜郎地区的农业状况。神秘莫测的古墓古墓是灵魂安息的地方,它隐藏着许多历史的秘密。现在看来比较偏僻的赫章县可乐乡,古代曾经繁盛一时。这里曾是汉军驻扎的地方,留下许多汉墓,埋葬着外来的汉族移民。这些汉墓总的特点是有封土,考古工作者把它们称为甲类墓。在可乐河南岸分布着另一种无封土的土坑墓,共一百六十八座,称作乙类墓,或称为“南夷墓”。威宁中水乡也有一批类似的土坑墓,有人说它们是“夜郎旁小邑”的墓葬。赫章可乐乙类墓是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时代可上溯至战国。这些古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幽灵世界。挖开无封土的乙类墓,没有墓道,只见一些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墓坑,坑内有仰身肢葬,也有排葬和乱葬。其中有二十多座墓坑与众不同,坑内无棺木或裹尸的竹席,死者的头部放入一个铜釜或铁釜之中,少数脚下也套有铜、铁釜,考古上把它称为“套头葬”。这种葬式极为罕见,到目前为止,中国其他地区及国外均未见记录。据说广西西林普驮发现了一种“铜鼓葬”,将尸骨全部放在倒置的铜鼓中,另用铜鼓为盖。专家认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葬式,“套头葬”为贵州独有,很可能是“古夜郎人”的坟墓。不同寻常的青铜器赫章可乐乙类墓和威宁中水土坑墓出土的青铜兵器中,展示出几件稀世之物,不但一般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就连文物鉴定专家也觉得奇怪。例如一字格铜柄铁剑、蛇头茎首铜剑、饕餮纹无胡铜戈、心形铜钺等等。这些兵器不曾见于中原、巴蜀及其他地区,莫不是“天外之物”吧!在云南宣威、曲靖等地也曾发现类似的器物,文化的一致性恰好说明“夜郎人”的独创。陶器传达的信息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大发明,它是人们走向定居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在游荡不定的生活中不可能使用易碎的陶器。贵州出土了许多陶器,从新石器时代到西汉皆不乏其物。陶釜、陶壶、陶罐、陶蒸、陶碗等的出现,反映陶器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之中。铜鼓山遗址中的陶窑,说明当时已可烧制。汉墓中出土的轱轳吊桶陶井和陶碓,是当时人们定居生活的写照。汉代开发“西南夷”的浪潮山重水复的夜郎地区,最早与巴蜀并无大道可通,秦代的所谓“五尺道”也只是“略通”而已。为了联合夜郎攻打南越,唐蒙奏请“发巴蜀卒治道,自道(今四川宜宾)指牂牁江”。其工程浩大艰巨,于是用了数万人,苦心经营了十几年,历尽千辛,开辟了进入夜郎国的道路,史称“南夷道”。据学者考证,“南夷道”从牂牁道开始,经过黔西北而达牂牁江。考古资料渐渐证实,《史记》的记载是有根据的

夜郎国的起源,《后汉书》记载了一个传说:不知是哪一年,一天,一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突然,一根三节长的大竹子从水中漂到女子的脚边。女子想把竹子推走,但推了几次,竹子仍旧漂回来。女子正要再推,忽然听到竹子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她很诧异,于是把竹子带回家,用柴刀破开,竟然在里边发现了一个男婴。善良的女子把婴儿养大成人。婴儿长大后,文才武略样样过人。他凭借自己的才智,迅速在西南崛起,统一了各族,成为第一代夜郎国王,并以“竹”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这个传说用带有神话色彩的笔墨生动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国经过。而且,向人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心——古夜郎国很可能流行对竹子的崇拜,以竹子为本民族的图腾。在贵州有一个广顺镇,坐落在天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当地人代代相传说,夜郎国时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在这里。当地老百姓称那里的古城池为夜郎王府、竹王府等。“竹”字与“夜郎”的同时存在,也证明了夜郎国“竹崇拜”的猜测。现在,在那里仍可看到残墙断壁旧址。古城池面积为2平方公里,有4个出口,内有两道城墙,用土石筑成。近代,人们在郎山西侧山下垦荒时,还曾挖出金剑、方印、青铜匙等多种文物,也挖出过多处古夜郎的坟墓。 对于夜郎国的考古发掘,使一个奇怪现象出现在人们眼前。从发觉成果来看,夜郎国的国都好像到处都是,除了贵州的沅陵、广顺、茅口、安顺、镇宁、关岭、贞丰、桐梓、贵阳、石阡、黄平、铜仁以外,还有云南的宣威、沾益、曲靖,以及湖南省的麻阳等地方。这些地方都发现有相关文物,而且大多数地方的民间都有关于夜郎国的传说,证明该地曾是夜郎古都。有人因此认为,夜郎国时期战争频繁,疆域不断变动,其国都也不可能长久地固定于一地,应该是不断变迁,经常变化的。 夜郎国从何时开始存在,无从查证,只能根据现有的证据大致推断。而其灭亡的时间,则被认为是在汉成帝河平年间。这一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个小国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 夜郎古国的四重面纱 自从旅游业在中国兴起,文化旅游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夜郎国的人文价值开始逐渐被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争抢“夜郎”的归属权。那么,夜郎国究竟在哪呢? 为了寻找夜郎古国,考古人的足迹遍及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由于在史书中找不到更多的线索,他们希望通过考古发掘让夜郎古国重新复活。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满腔热情的考古学家们难以面对尴尬的现实:夜郎古国神秘的面纱刚刚揭开一角,探寻之路却已山重水复。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夜郎古国苦苦追寻的人们已经找到了夜郎国确实存在的证据,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人能见到夜郎的“庐山真面目”。时至今日,夜郎古国至少还存在四大谜: 第一个谜,是古夜郎的疆域和都城在哪里。作为一个国家,不论它是大是小,不论它存在过多久,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统治范围,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要确定其疆域,首先要确定其都城——也就是政治中心的所在。现在,贵州、云南、广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都认为自己的故乡是夜郎国的都城。这些说法都能引经据典,并非子虚乌有。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夜郎国都吗?以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夜郎国都在不断迁移”的说法真的正确吗?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如此频繁地迁都。因为迁都毕竟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民力、物力、财力的事件。 第二个谜,就是谁是夜郎国的统治民族,或者谁是夜郎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对于这个谜有四种答案。有人说夜郎国的统治民族或者人口最多的民族是苗族,有人说是彝族,有人说是布依族,还有人说是仡佬族。这四个民族都成立了民族学会,为获得本民族是夜郎古国的先民寻找有力证据求证,但还没有任何一个找到了能够一锤定影的证据。 第三个谜,是夜郎国所处的社会阶段是什么样的。夜郎国是末期阶段的原始社会,是早期阶段的奴隶制社会,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还是早期的封建社会早期?如果能知道夜郎国所处的社会阶段,对确定夜郎国的历史地位、追寻夜郎国的起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谜,是夜郎国究竟存在了多长时间。夜郎国灭亡的事件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但它建于何时,起源于何时,却没有记载。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夜郎国存在了300年左右。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获得统一认识,没有实际证据。 这四个谜虽然至今没有被解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贵州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就为解密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彝族默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志》中说,西南夷建立的政权有数十个,其中夜郎国是最大的。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就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六盘水市教育教学论文研究期刊

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代码为:4152010977。

学院简介:六盘水师范学院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六盘水师范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2006年,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先后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地理位置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属川滇黔桂结合部,有“四省立交桥”之称,年均气温15℃,气候舒爽,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月照机场开通六盘水直达北上广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六盘水多元包容,不仅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更是集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宜居文化、旅游文化等于一身的生机城市。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校园”。2014年被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各类馆藏图书174余万册,全校教职工938人,其中正高87人,副高254人,博士88人,硕士48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8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核心专家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市管专家5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院名誉

学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8年获得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并于2021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台湾大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17所国(境)内外高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土木与规划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教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近年来,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等45项,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获批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培育)专业1个、一流课程4门;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有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7个。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7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4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3项。有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1个学术研究机构,17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秉持“厚德博学,范行求真”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倡导“团结实干,创新超越”的校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专门人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做强优势学科、发展重点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180项,省部级奖项430项,获授权专利8项。2012年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2018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银奖和公益创业赛铜奖各1项;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成“勤”字步梯、各类景观石、“中华魂”“科技之路”文化浮雕墙、《长征·七律》文化浮雕墙、印园、孔子像、王阳明像、党史教育基地等一批批文化阵地;校史馆是贵州省优秀文化育人基地,建成教职工之家。2014年学校被贵州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宣传单位,获高校优秀传播奖;2019年8月,在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查中荣获优秀等次;2020年获全国高招服务创新奖(本科)、全国院校品牌影响力奖。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采矿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个):采矿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2门):植物生理学、植物学

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培育)(1个):矿业工程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动物学、植物学、采矿工程、物理与电子

校史溯源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前身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创建,学校分散在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三处办学。1980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分散在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的教学点,集中到原水城特区朝阳新村(即现钟山区职业中学)办学,名称仍为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1984年,六盘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1985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六盘水市师范学校1984年,六盘水市为整合教育资源,撤销三个特区师范学校,集中在六盘水市明湖路(原六盘水市机关子弟学校)办学。1993年,学校搬迁至松坪南路(现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六盘水师范学院附中)办学。2003年9月,中共六盘水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并入六盘水师专,同时撤销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建制。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1979年,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时称“体师班”。198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中专班)。2006年9月,将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转型发展:六盘水师范学院2009年3月,经教育部评估,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2016年10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11月,学校新增为贵州省“十三五”规划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截止2020年7月,学校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科研平台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有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学术研究机构,10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省煤炭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中国凉都国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中国凉都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省级科研实验平台(1个):贵州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实验平台省级合格实验室(4个):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生物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六盘水市野生油茶资源调查及良种采穗圃改建产学研基地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市级产业研发中心(1个):六盘水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西部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光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校级2011协同中心(1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校级2012协同中心(1个):乌蒙山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校级科研机构(9个):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贵州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六盘水中药材研发中心,六盘水师范学院乌蒙山发展研究院、地域文化研究所、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三变”改革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473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篇,被SCI、EI、CSSCI、ISTP、CSCI等检索工具收录27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60项;独立完成专著、编著13部。2016年6月,该校国资处俞家海老师申报的《缅泰稻米产业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宣传部张武桥老师申报的《暴恐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风险放大效应研究》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2015年10月,该校艺术系常亚恒老师申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获批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

社团文化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爱好兴趣、体育运动等各类学生社团33个。学校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学社开展的“高原风杯”有奖征文大赛,教育科学系学生美术作品集《教科苑》,学校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活动月,诗歌朗诵、合唱、演讲等大赛。

学校荣誉

2014年被贵州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优秀新闻宣传单位、高校优秀传播奖;2019年8月,学校在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查中荣获优秀等次。2021年11月16日,入选六盘水市第七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公示名单。2022年4月,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18级团支部被评为2022年“贵州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附属机构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附属机构(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受六盘水市教育局和六盘水师范学院双重领导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市直属全日制高级实验中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有馆藏文献总量16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9万册,电子图书镜像78万册;中文报刊643种。拥有CNKI中国知网期刊、CNKI中国知网硕博论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数字云图书馆以及大量专家学术视频等大量资源。馆藏文献已基本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兼容、多载体并存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六盘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版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工程、地质学、矿业工程、矿山安全工程、体育学、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文学语言研究、政治哲学历史研究、图书情报编辑档案研究、法学研究、教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化学物理学研究、课程改革研究。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交流或进修。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台湾地区7所高校(环球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黄绍书,男,教务处主任,1990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物理系,现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毕节地区物理学会理事,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低调处事,高调工作”是一贯作风,工作近20年来,在教育教学及科研方面有一定建树。1996年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授予“中国当代学者”荣誉称号,辅导的学生在全国初、高中物理竞赛中30余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历届所任教班级学生在高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黔西县高考教育质量奖。在国家级物理学刊物上发表教育及科研论文40余篇,在2003年——2006年申请立项并完成中国教育学会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科研课题《物理创新实验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工作,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0年,该校2名同学分别以总分668分、660分的高考成绩获得六盘水市理科总分状元和实考分第一名,其中文科成绩六盘水市总分600以上4人,该校占1人;理科成绩六盘水市总分600分以上41人,该校占13人;六盘水总分前10名,该校占4名。 2012年,该校一本上线402人,二本上线923人,艺体考生二本上线94人,全市600分以上考生94人,该校37人,占40%;其中理科22人,文科15人;2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其中1名学生以687分夺得全市理科状元。2013年,该校文理科600分以上共14人,列全市第一;文科包揽全市前三名,文理科包揽钟山考区前五名;理科一本上线357人,二本以上上线911人;文科一本上线66人,二本以上上线250人;文理科一本上线423人;艺体考生二本以上上线68人。2014年,该校文理科600分以上89人,其中文科54人,理科35人;文科全市前十名该校占5人,理科全市前十名该校占4人,其中文科实验班一本上线66人,上线率100%,均分;理科实验班一本上线69人,上线率,二本以上上线79人,上线率100%。全校文理科一本上线483人,二本上线706人,艺体考生上线106人。 2015年,该校文理科600分以上30人,其中理科10人,文科20人。全市总分前十名该校理科占2名、文科占3名。理科1名学生以648分获六盘水市实考分第一、总分第二;1名学生以637分获实考分第三,总分第六;文科3名学生分别以653分、649分、643获六盘水市第五、第六、第八名。 邹颖:1997年9月,在六盘水市第三次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高中组二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奥赛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2005年获六盘水市人民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张学光:1996年评为水城矿务局“模范教师”。2000年命名为水城矿区首届中青年科技骨干。2001年评为水城矿务局“先进教育管理干部”。2010年被评为钟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唐莉莉:2000年以来,《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兴趣初探》等8篇论文分别获全国煤炭系统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观》获贵州省第十一届教研联席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全国煤炭基础教育优秀教育教研论文二等奖和全国性科研成果一等奖。《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实践探索》获贵州省劳动技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劳动技术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等二篇论文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组织的论文案例评比中分获一等奖。 贾奎:1996年获市生物录像课二等奖、省生物优质课二等奖。论文《蚕豆叶下表皮模型制作》获贵州省中学论文二等奖;《画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获全国煤炭系统论文一等奖;《不利于课政的因素及对策》获全国煤炭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一等奖。2000年8月被六盘水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其他竞赛2010年,该校学生在六盘水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英文歌曲演唱比赛(高中组)中4人获一等奖,4人获三等奖。2011年,该校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4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在文心雕龙杯第四届全国新课标才艺写作中1人获一等奖;在贵州省高中化学竞赛中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5人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1人获省级一等奖,3人获省级三等奖,2人获省级赛区三等奖;在全国高数学联合竞赛中6人获二等奖,17人获三等奖;在全国第28届中学生物理竞赛中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校徽含义: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的校徽右下方是三片树叶,上方衬托着的是一颗红色爱心,绿色代表和平,红色代表拼搏,体现了该校师生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拼搏奋进的精神。

六盘水原创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的时候,必须要搜索那些论文查重系统。现在有很多论文查重网站。一般的学校使用的是中国知网,但是知网不对个人用户开放,但是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正规的网站可以进行论文查重。

01 论文查重不同的学校都会有着不同的标准与原则,通常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为30%以下;硕士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为15%-20%;论文检测的原则通常是安全原则、实用原则、修改原则。 对于论文查重标准和原则,各个院校的要求都不一样。一般来说,每篇论文都有重复空间,毕竟每篇论文中的专业名词是无法替换修改的,在论文查重过程中,这种专业名词也是会被标红的。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查重标准为30%以下;硕士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为15%-20%;博士论文的难度体系较高,5%以下,也就是说,在博士论文中,除了一些专业词汇不用原创之外,其他内容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完成的。 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使用的计算规则是模糊计算法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法之一,假如论文的结构或者是整体大纲被打乱了就会引起同一处文章检测第一次和第二次标红的部分不同或者是第一次没有标红的部分然而第二次查重被标红了。知网查重系统的是以句子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一句话里若是连续出现十三个以上重复的字数就会被视为抄袭或者是所引用的内容达到了查重系统所设置的阈值也是会被视为抄袭的用红色的字体进行标准是需要同学们进行修改的地方。 论文检测的原则通常如下: 1、安全原则。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论文检测系统的,但不一定要开个人用户,如果你坚持使用相同的检测与学校系统,将会被记录,通过一个不知名的网站查重,会存在问题很大的风险性,如果可以被上传到网上面,那么我们后续的查重率肯定是100%了。 2、实用原则。很多人都认为,学校用啥检测,我们就提前用啥检测,殊不知,良好的系统检测只是为了要最后那个重复率的数字,而其查重报告对于修改来说,根本不方便。你都不知道是那几个词引起的重复。 3、修改原则。论文修改,无非是同义换词和同义换句。因为,将一句话中造成重复的词汇换掉,就有可能拯救了整句话。这是最快的修改方法。

查重是按照连续出现13个字符类似就会判为重复的标准计算论文重复率。因此建议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不可出现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防止因为出现过多重复部分从而使论文总重复率上升很多。

上中国知网去查,那里的论文最全也最专业,查出的结果也是比较靠谱的。但是价格不便宜,某宝上也有类似的服务,不过别的网站上准确率没有保证。要看你是什么情况了,要是一般的本科论文,没什么大必要查重。

六盘水评定论文查重

在国内就是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大系统,这里面的资源是不断更新的,每一年毕业生的论文除有保密要求外的基本上都是收这三大系统收录作为比对资源库,所以你就可不能大意啊国内就是三大系统,知网/维普/万方知网不对个人开放,维普及万方对个人开放万方不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知网及维普都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现在,所有学校对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必须通过论文检测查重才能算合格过关。本科毕业生,大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采取抽检的方式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查重。抄袭或引用率过高,一经检测查重查出超过百分之三十,后果相当严重。相似百分之五十以下,延期毕业,超过百分之五十者,取消学位。辛辛苦苦读个大学,花了好几万,加上几年时间,又面临找工作,学位拿不到多伤心。但是,所有检测系统都是机器,都有内在的检测原理,我们只要了解了其中内在的检测原理、系统算法、规律,通过检测报告反复修改,还是能成功通过检测,轻松毕业的。

论文查重率具体的合格标准如下:

一、职称期刊论文

1、初级职称论文查重率﹤30%为合格;

2、中级/省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5%为合格;

3、高级/国家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0%为合格;

4、高级/核心期刊职称论文查重率﹤8%-15%为合格。

二、本科毕业论文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三、硕士学位论文

1、查重率﹤10%~15%,学位论文合格,直接送审或答辩;

2、15%≦查重率≦30%,去导师处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检测申请表,申请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超过两天,再检测合格后可参与答辩;

3、查重率﹥30%,学位评定小组将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因素来确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必须认真修改论文并延期半年才能填写重新检测申请表,查重通过后申请答辩,严重的直接取消答辩资格。

四、博士学位论文

1、查重率﹤5%~10%,直接送审或答辩;

2、查重率﹥20%,由学位评定小组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处理意见,确定论文学术不端的类型和性质,延期半年至一年申请修改通过后才能答辩,情节严重者取消答辩资格。

注意事项

在查重检测之前,最好找出你学校的最终检测系统,并在最后一次查重之前使用该系统进行检测,以便结果是最正确的。不合适的查重检测系统的结果是不正确的,无论是高还是低。

论文的重复检查率是在原始的基础上从他人的信息和观点中学习的,所以首先在开始之前有自己的大框架和结构,然后找到合适的论文观点和文献,并在论文中进行描述和整合。

在论文降重的过程中,有许多技能,如中英文的多重翻译、图形的转换、句型之间的转换和同义词的替换。这些都是小范围的查重检测技能。同时,这些重复的内容也需要使用更多的技能,这使得查重检测更加自然和困难。简言之,无论如何降重,都需要删除、填写现有内容并在掌握关键字后重写。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论文写完成后,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其中最迫切的问题是论文的重复率检测。毕竟,期刊非常关注检查结果。只有检查结果合格的论文才能发表。那么,期刊要求查重率是多少?下面paperfree给大家介绍一下:

期刊提交的论文查重率不超过30%。如果超过这个值,很可能会退回,期刊分为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的查重率相对宽松,一般在25%-30%之间,不能超过这个标准。核心技术期刊对提交毕业论文的要求要严格控制得多,一般可以控制在5%-10%之间。

论文查重后,可以根据网页提示选择合适的系统获取查重报告标明论文各部分的查重率,使我们在查重率上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根据查重报告降低论文的重复。

如果连续13个字相同,就能检测出来你可以把原文的内容,

用新的文字表达出来,意思相似就可以了。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报,以下为个人经验所得结论。1、挂失登报的要求是刊登市级以上报纸,省+国级都行。2、跑报社、找黄牛,自助刊登,最后选择了小程序自助刊登,因为香呀。3、在支付宝或微信搜【跑政通】,里面点极速登报办理;4、方便的是一次性市级以上报纸价格都出来,选个最实惠的,报纸快递到家。

学校地址:贵州省钟山区明吴育才巷19号邮编:553004电话:电子邮件:六盘水师范学院(原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阴凉·六盘水市美丽的湖岸边,响水河。伴随着成立于1978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六盘水需要的地方师范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六盘水师范学院成立于29年前,已经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978年学校早,名称,贵阳六盘水师范学院大专班,学校分散在原来的六,DC,DC,磐安县,水城,直流三所学校,每个教学点下的香港特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在教学,人事,资助其他方面保持相对独立,规模较小的学校,专业的小创作。 1980年,六盘水市贵阳市人民的政府决定撤回六盘水师范学院大专班散落在原来6,直流,潘县,特区,水城,直流教学点,集中到了原来的水城,朝阳村直流(现在中山地区职业学校)学校的名称仍然是贵阳,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大专班,学校开始改变的统一领导,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物流服务,统一的整体。 1982年学校迁至现在的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明吴育才巷19号。 1984年,六盘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一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此期间,学校的教育逐步扩大规模,并逐步建立了党委,行政部门的工作,创造的政治历史,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专业人员。 2003年,根据在教师教育教师的三个减为两个正常发展的要求,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决定合并六盘水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师,六盘水师范成立,在2006年,转六盘水市体育学校合并,然后先后批准六盘水师范校园建设,内脏和人员编制方案,420亩土地的学校,教学建设项目作为2005年市委,市政府的10事实六盘水师范加强领导执政能力的详细规划。学校体现“厚德,博学,风扇正常,求实”的校训,同比增长的历史和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艺术,音乐,体育,地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其他专业人士。在2009年,教育评估部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目前,学校有思想政治,历史,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吉科,体育,艺术,教育十二行,创造的语言教育,思想政治,历史,法律文秘,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教育(文科,理科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音乐,体育,煤化工,生物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科学教育,学前教育,地理教育等28个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本科和专科二次并存,在正常和非正常,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成教学生3320人的办学规模,学生5。做了“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六盘水师范报告”两种出版物。图书馆藏书400 000,电子图书20余万册,目前已进入到一个770多名中国和外国期刊,报纸和1000余种。现有员工455人,其中专任教师3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107人,硕士学位的教师79人,外籍教师2人,3名医生和20名杰出博士,讲师,教师和其他实验中级职称120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教师2人,省级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12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4人,对于一个年轻的人,六盘水市率先在贵州省科技创新奖,“十大杰出青年”四口人,城市一级人民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4人,第一科技兴市奖2人。学校占地总面积?英亩(428,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05平方米。现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六盘水市政府和生物技术实验室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29000元,平均4029元,学校用电脑近300台,其中257台教学电脑,局域网,一些实验中心,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1272。学校图书馆阅览座位超过400个,藏书超过380,000册,中国和外国期刊500余种,电子图书200万个(种)。自2004年以来,全市分为4个行政区(县,区)建立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39,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教学和科研基地。学校建设用地,体育设施,建筑工地和私人绿地共185742平方米三项指标。保证教

学校地址:贵州省钟山区明吴育才巷19号邮编:553004电话:电子邮件:六盘水师范学院(原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阴凉·六盘水市美丽的湖岸边,响水河。伴随着成立于1978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六盘水需要的地方师范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六盘水师范学院成立于29年前,已经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978年学校早,名称,贵阳六盘水师范学院大专班,学校分散在原来的六,DC,DC,磐安县,水城,直流三所学校,每个教学点下的香港特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在教学,人事,资助其他方面保持相对独立,规模较小的学校,专业的小创作。 1980年,六盘水市贵阳市人民的政府决定撤回六盘水师范学院大专班散落在原来6,直流,潘县,特区,水城,直流教学点,浓缩的原水城,直流朝阳村(现在中山曲即职业学校)学校的名称仍然是贵阳,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大专班,学校开始改变的统一领导,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物流服务,统一的整体。 1982年学校迁至现在的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明吴育才巷19号。 1984年,六盘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一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此期间,学校的教育逐步扩大规模,并逐步建立了党委,行政部门的工作,创造的政治历史,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专业人员。 2003年,根据在教师教育教师的一点五十七正常发展的要求,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决定合并六盘水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师,六盘水师范成立,在2006年,转六盘水市体育学校合并,然后先后批准六盘水师范校园建设,内脏和人员编制方案,420亩土地的学校,教学建设项目作为2005年市委,市政府的10事实六盘水师范加强领导执政能力的详细规划。学校体现“厚德,博学,风扇正常,求实”的校训,同比增长的历史和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艺术,音乐,体育,地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其他专业人士。在2009年,教育评估部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目前,学校有思想政治,历史,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吉科,体育,艺术,教育十二行,创造的语言教育,思想政治,历史,法律文秘,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教育(文科,理科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音乐,体育,煤化工,生物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科学教育,学前教育,地理教育等28个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本科和专科二次并存,在正常和非正常,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成教学生3320人的办学规模,学生5。做了“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六盘水师范报告”两种出版物。图书馆藏书400 000,电子图书20余万册,目前已进入到一个770多名中国和外国期刊,报纸和1000余种。现有员工455人,其中专任教师3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107人,硕士学位的教师79人,外籍教师2人,3名医生和20名杰出博士,讲师,教师和其他实验中级职称120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教师2人,省级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12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4人,对于一个年轻的人,六盘水市率先在贵州省科技创新奖,“十大杰出青年”四口人,城市一级人民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4人,第一科技兴市奖2人。学校占地总面积?英亩(428,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05平方米。现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六盘水市政府和生物技术实验室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29000元,平均4029元,学校用电脑近300台,其中257台教学电脑,局域网,一些实验中心,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1272。学校图书馆阅览座位超过400个,藏书超过380,000册,中国和外国期刊500余种,电子图书200万个(种)。自2004年以来,全市分为4个行政区(县,区)建立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39,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教学和科研基地。学校建设用地,体育设施,建筑工地和私人绿地共185742平方米三项指标。保证教

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代码为:4152010977。

学院简介:六盘水师范学院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六盘水师范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2006年,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先后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地理位置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属川滇黔桂结合部,有“四省立交桥”之称,年均气温15℃,气候舒爽,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月照机场开通六盘水直达北上广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六盘水多元包容,不仅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更是集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宜居文化、旅游文化等于一身的生机城市。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校园”。2014年被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各类馆藏图书174余万册,全校教职工938人,其中正高87人,副高254人,博士88人,硕士48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8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核心专家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市管专家5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院名誉

学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8年获得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并于2021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台湾大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17所国(境)内外高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土木与规划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教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近年来,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等45项,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获批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培育)专业1个、一流课程4门;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有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7个。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7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4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3项。有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1个学术研究机构,17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秉持“厚德博学,范行求真”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倡导“团结实干,创新超越”的校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专门人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做强优势学科、发展重点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180项,省部级奖项430项,获授权专利8项。2012年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2018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银奖和公益创业赛铜奖各1项;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成“勤”字步梯、各类景观石、“中华魂”“科技之路”文化浮雕墙、《长征·七律》文化浮雕墙、印园、孔子像、王阳明像、党史教育基地等一批批文化阵地;校史馆是贵州省优秀文化育人基地,建成教职工之家。2014年学校被贵州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宣传单位,获高校优秀传播奖;2019年8月,在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查中荣获优秀等次;2020年获全国高招服务创新奖(本科)、全国院校品牌影响力奖。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采矿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个):采矿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2门):植物生理学、植物学

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培育)(1个):矿业工程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动物学、植物学、采矿工程、物理与电子

校史溯源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前身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创建,学校分散在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三处办学。1980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分散在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的教学点,集中到原水城特区朝阳新村(即现钟山区职业中学)办学,名称仍为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1984年,六盘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1985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六盘水市师范学校1984年,六盘水市为整合教育资源,撤销三个特区师范学校,集中在六盘水市明湖路(原六盘水市机关子弟学校)办学。1993年,学校搬迁至松坪南路(现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六盘水师范学院附中)办学。2003年9月,中共六盘水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并入六盘水师专,同时撤销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建制。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1979年,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时称“体师班”。198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中专班)。2006年9月,将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转型发展:六盘水师范学院2009年3月,经教育部评估,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2016年10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11月,学校新增为贵州省“十三五”规划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截止2020年7月,学校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科研平台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有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学术研究机构,10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省煤炭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中国凉都国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中国凉都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省级科研实验平台(1个):贵州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实验平台省级合格实验室(4个):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生物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六盘水市野生油茶资源调查及良种采穗圃改建产学研基地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市级产业研发中心(1个):六盘水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西部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光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校级2011协同中心(1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校级2012协同中心(1个):乌蒙山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校级科研机构(9个):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贵州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六盘水中药材研发中心,六盘水师范学院乌蒙山发展研究院、地域文化研究所、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三变”改革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473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篇,被SCI、EI、CSSCI、ISTP、CSCI等检索工具收录27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60项;独立完成专著、编著13部。2016年6月,该校国资处俞家海老师申报的《缅泰稻米产业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宣传部张武桥老师申报的《暴恐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风险放大效应研究》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2015年10月,该校艺术系常亚恒老师申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获批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

社团文化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爱好兴趣、体育运动等各类学生社团33个。学校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学社开展的“高原风杯”有奖征文大赛,教育科学系学生美术作品集《教科苑》,学校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活动月,诗歌朗诵、合唱、演讲等大赛。

学校荣誉

2014年被贵州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优秀新闻宣传单位、高校优秀传播奖;2019年8月,学校在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查中荣获优秀等次。2021年11月16日,入选六盘水市第七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公示名单。2022年4月,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18级团支部被评为2022年“贵州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附属机构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附属机构(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受六盘水市教育局和六盘水师范学院双重领导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市直属全日制高级实验中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有馆藏文献总量16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9万册,电子图书镜像78万册;中文报刊643种。拥有CNKI中国知网期刊、CNKI中国知网硕博论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数字云图书馆以及大量专家学术视频等大量资源。馆藏文献已基本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兼容、多载体并存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六盘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版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工程、地质学、矿业工程、矿山安全工程、体育学、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文学语言研究、政治哲学历史研究、图书情报编辑档案研究、法学研究、教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化学物理学研究、课程改革研究。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交流或进修。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台湾地区7所高校(环球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 索引序列
  • 对六盘水夜郎来源的论文研究
  • 六盘水市教育教学论文研究期刊
  • 六盘水原创论文查重
  • 六盘水评定论文查重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