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护士进修杂志退休

护士进修杂志退休

发布时间:

护士进修杂志退休

什么是南丁格尔奖

护士进修杂志终审退稿率高。终审退修通过概率不高,要参考最后修改后的成品如何,能否达到终审的要求,审核的标准很高,所以退稿率也高。

历年来获南丁格尔奖的中国人 我国自第29届首次参加评选以来,已有48名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2007年第41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泽仁娜姆、陈海花、丁淑贞、聂淑娟、罗少霞 2005年第4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王亚丽、刘振华、陈征、冯玉娟、万琪。 2003年第3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钟华荪、李琦、章金媛、姜云燕、 巴桑邓珠(男)、李淑君 、苏雅香、叶欣、 梅玉文、 陈东。 2001年第38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吴景华、王雅屏、李秋洁。 1999年第37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曾熙媛、王桂英、秦力君。 1997年第36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汪赛进、关小瑛、陆冰、孔芙蓉、黎秀芳、 汪赛进、关小瑛、 陆冰、 孔芙蓉、黎秀芳。 1995年第3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孙静霞、邹瑞芳。 1993年第34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张水华、张瑾瑜、李桂美。 1991年第33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吴静芳。 1989年第32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林菊英、陆玉珍、周娴君、孙秀兰。 1987年第31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陈路得、史美黎、张云清。 1985年第3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梁季华、司坤范、杨必纯。 1983年第2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王琇瑛。 回答者: lockseed - 大魔法师 九级 4-24 16:00王琇瑛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1935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及护理教育,获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第三护校校长、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主任护师。中华全国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及全国护理科普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工作,在抗美援朝期间,第一批到鸭绿港战地培训基地培训护士长,为提高我国护理教育水平及培养护理人才做出了贡献,是国内知名的护理学专家。1983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二十九次奖章颁发通告,授予中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王琇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新中国护理工作者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 王琇瑛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1935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及护理教育,获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第三护校校长、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主任护师。中华全国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及全国护理科普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工作,在抗美援朝期间,第一批到鸭绿港战地培训基地培训护士长,为提高我国护理教育水平及培养护理人才做出了贡献,是国内知名的护理学专家。1983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二十九次奖章颁发通告,授予中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王琇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新中国护理工作者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

中国获奖人员名单

第29届(1983年)王琇瑛

第30届(1985年)梁季华、杨必纯、司堃范

第31届(1987年)陈路得、史美黎、张云清

第32届(1989年)林菊英、陆玉珍、周娴君、孙秀兰

第33届(1991年)吴静芳

第34届(1993年)张水华、张瑾瑜、李桂美

第35届(1995年)孙静霞、邹瑞芳

第36届(1997年)汪塞进、关小英、陆冰、孔芙蓉、黎秀芳

第37届(1999年)曾熙媛、王桂英、秦力君

第38届(2001年)吴景华、王雅屏、李秋洁

第39届(2003年)叶欣、钟华荪、李淑君、姜云燕、苏雅香、章金媛、梅玉文、李琦、陈东、巴桑邓珠

第40届(2005年)刘振华、陈征、冯玉娟、万琪、王亚丽

第41届(2007年)聂淑娟、陈海花、丁淑贞、泽仁娜姆、罗少霞

第42届(2009年)王文珍、鲜继淑、杨秋、潘美儿、张桂英、刘淑媛

第43届(2011年)吴欣娟、陈荣秀、孙玉凤、姜小鹰、赵生秀、索玉梅、陈声容、张利岩

第44届(2013年)蔡红霞、成翼娟、林崇绥、王海文、王克荣、邹德凤

第45届(2015年)杜丽群、宋静、王新华、邢彩霞、赵庆华

第46届(2017年)李秀华、杨辉、 杨惠云、 杨丽、 殷艳玲、 游建平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奖,英国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首创了护理工作。

她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伤兵服务,成为护理工作者的楷模,1907年国际红十字组织在第八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设立南丁格尔奖,191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首次颁发,该奖每2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50名。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红十字会委员会颁发的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的护士

王琇瑛

人物贡献

为护理队伍培养人才1949年,在纪念南丁格尔诞辰时,王琇瑛在《中国护士季报》第1卷第2期上发表了“五·一二护士节感言”。

她写道:“在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富有诗意的五月,中国青年的思绪中却充满了血和泪的回忆——民国四年的‘五·七’和‘五·九’,民国八年的‘五·四’,民国十四年的‘五卅’——是中国青年志士对于挽救祖国沦亡宣誓的日子。

由于中国青年之不死,中国得以重生。

这蕴藏着深意的‘五月’给予中国青年无限的兴奋……护士是国家保健的卫兵,这是他们工作中的信条。

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从1931年开始,王琇瑛就致力于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工作,她执教认真,治学严谨,桃李成荫。

1952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王琇瑛代表中华护士学会组织了第一批护士长教学队,并亲自带队到沈阳为后方医院培训了50名护士长。

她还到鸭绿江畔丹东战地医院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写出了改进战伤护理工作的建议。

1954年,王琇瑛担任北京市卫生教育科技正,负责全市中等卫生专业护士、助产士、医士等学校的调整工作。

为了提高护士长的病房管理水平,进一步整顿好北京市医院的护理工作,她为市属各医院的护士长举办了两期进修班。

请医院的院长、护理部主任为学员们讲课,通过进修学习,这些护士长后来都成为各医院护理领导工作中的骨干,为了加强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王琇瑛在卫生局及防痨协会的配合下,于1959年,举办了一期公共卫生护理进修班,培训公共卫生护士。

南丁格尔奖发展历程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它是为了纪念护士职业的创始人、英国护理学先驱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富裕家庭,后随父母迁居英国。

1850年,她不顾家人反对,前往德国学习护理,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医疗条件恶劣,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

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伤员死亡率降至。

当地士兵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多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

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南丁格尔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

1907年,为表彰南丁格尔对医疗工作的卓越贡献,英国国王授予她功绩勋章,她也成为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妇女,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琇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退休

《中国临床护理》创刊于1986年,为文摘性刊物,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中国临床护理主要刊载护理学领域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一般文章退修分为大修和小修,大修修改是比较复杂的,小修的修改则就比较容易,所以小修修改后被录用的几率会比较大。资料拓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创刊于199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的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内容《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报道内容涵盖护理学科中的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并不断地扩大护理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水平和提高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主要栏目《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策划、论著、研究荟萃、管理·教育、综述、当代观察、技术·方法、会议(座谈)纪要等。读者对象《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主要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工作者、高等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中与护理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及护理专业学生为主要的读者、作者对象。

是的杂志是正规期刊,原为:药店周刊,《临床护理研究》国内刊号:CN44-1755/R,出版单位:广东《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刊载临床护理领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技术交流,传播护理理念,提升护理水平,促进医护行业发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退休

录用率比较高,《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的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该杂志主要报道涵盖护理学科中的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并将不断的扩大护理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水平和提高本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该杂志主要栏目:述评、论坛、专题报道、论著、讲座、研究荟萃、国内外学术动态、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等。

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可以查询得到

中华护理杂志前身是“现代护理”,2008年加入中华医学会,现在属于国家级科技核心。目前护理类核心期刊只有12本。它是其中之一。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于2008年1月18日正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社出版,是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为旬刊,每月6、16、26日出版。

护士进修杂志社地址

您好,1您可以自己投稿到杂志社,这样只需付杂志社版面费,但是录用几率低,发表时间没保证,因为现在杂志社大部分都是关系搞,关系稿优先录用。2您可以通过正规的代发公司,除了付杂志社版面费外,还需付代发费,这样录用几率高,发表时间有保障,省时,省改,省力。

中华护理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是贵州省卫生厅主管的省级期刊,是护理专科类的科技期刊。护理工作者发论文投这个杂志挺适合的,各方面都合适。在线投稿的话建议你上创新医学网,这个机构9年了,一直很专业、很权威,编辑老师都挺负责的,我们医院同事发论文都找的他们。网站上就有在线投稿通道,流程很简单。不过你最好先通过在线咨询跟编辑老师联系一下,这样会放心的多。

中华护理杂志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邮编:100710E-mail:电话:实用护理杂志地址:大连市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邮编:116013电话: 传真:Eail:yizhc@dalian—护理学杂志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邮编:430030电话:-3312E-mail:解放军护理杂志地址:上海市翔殷路800号邮编:200433电话:护士进修杂志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市北路55号邮编:550004E-mail:电话:现代护理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49号现代护理杂志社和平路邮编:161042E-mail:电话: 传真:当代护士地址:长沙市湘雅路38号邮编:410008电话:E-mail:护理研究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邮编:030001E-mail:电话:-25772传真:护理管理杂志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100700E—mail:南方护理学报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护理学报编辑部邮编:510515电话:E-mail:

护士进修杂志总编辑

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护理开题报告,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题目(标题、文题)

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论文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对心肌梗塞病人(研究对象)溶栓治疗(处理方法)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达到的指标),这三个要素并无先后之分,可根据文章偏重介绍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但无论怎样调整,必须直接反映论文所表达的内容。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数千字的论文内容,使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必须学会概括、准确、新颖、精练地表达主题的技巧,具体要求:

l.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准确:用词应符合医学词语规范,准确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题,题要得体,防止题大文小或用过时词语,例如“肺癌护理”,肺癌治疗可用多种手段,如果此文是关于肺癌化疗期间预防化疗药物反应的护理,用此命题就显得题目过大,不够具体和准确。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国际文献检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够适宜。

3.新颖:题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的题目雷同,亦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注意。例如“白血病化疗的护理”,白血病化疗已形成常规,缺乏新颖性,而文章观察的内容是有关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如改为:“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则较为明确、新颖。

4.精练:标题用词应力求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切忌冗长繁杂,用词要字斟句酌,尽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词,如“的观察”、“的研究”等,不需写成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型。但也不应过于笼统,过于简短,例如

5.基本格式:文题应居中书写,一般不设副文题,确有必要设时可用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亦应居中书写。长标题需回行时应注意词或词组的完整,并居中书写,使之匀称美观。

二、署名

1.单位署名:单位一般指作者从事本文工作时的单位。单位署名应标明所在省市的全称,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单位署名的数量一般不超3个,署名位置应居文题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书写,并与作者署名之间留空一格。单位名称前还应标明邮政编码。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必须遵守科学道德,实事求是,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表示对文章内容负责。论文作者一般指下列人员:(l)课题的提出者及设计者;(2)课题研究的主要执行者;(3)进行资料收集并做统计处理的人员;(4)论文的主要撰写和修改者;(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的人员。

3.署名注意事项:(l)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人,并以参加主要工作者为限;(2)作者署名顺序,视其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人。署名时不应搞无劳挂名或照顾关系。当作者署名顺序有异议时,应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动。指导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谢”,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3)在论文发表之前,参加研究者如已调往其他单位(如进修人员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并在同页脚注中说明;(4)署名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和假名,以示文责自负,如为集体成果,应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写上执笔人或整理者姓名,便于读者咨询和联系。

三、内容提要

提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论文内容做大致的了解,以决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同时也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1.提要内容应扼要概括地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宗旨和解决的问题)、基本步骤和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实验范围、分析方法等)、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及其统计学意义)和结论(关键的论点)以及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将研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和最独到之处反映出来。

2.写提要不宜列表、附图或引用文献。一般不分段落,内容能独立成章,文字一般以 100—200字为宜(占全文的 5%)。一般性护理科技文稿,如工作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短篇的报道等一般不写提要。写提要后文末不再写小结。

3.提要应置于署名之下,正文之前,书写时与正方相区别,“提要”二字顶格书写,留空一格后接提要内容。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它是一种爱的传递方式,可增加新生儿的情商指数,同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抚触可以增加胸腹肌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心肺活量。其成本低、易掌握,已广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1、主要研究内容:

了解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双手对婴儿进行科学的温和爱抚,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官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情绪安定,减少焦虑和烦躁。在舒适的抚触过程中,母亲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语言,愉快的情绪,母子亲情的交流与传递使这种良好的刺激作用于新生儿,使婴儿得到感情上、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安慰,使身心发育更健康。

2、预期目标: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1、研究重点:

了解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难点:

能够运用科学的婴儿抚触方法进行按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社会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立论依据

(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相关概念: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指无糖尿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糖尿病。临床资料显示,GDM 发病率占妊娠期女性的 1%~5%,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容易造成孕产妇感染、早产、羊水过多、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巨型胎及胎儿宫内 发育迟缓,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护理干预: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对 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不良妊娠结局和血糖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妊娠期糖尿病的 筛查以及诊断工作,合理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产妇妊娠的过程会使得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情严重,并且复杂程度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在怀孕期间容易发生胎儿早产、胎儿畸 形、酮症酸中毒甚至流产等一些症状。同时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医护人员一定对妊 娠期糖尿病病人加强护理,从而保障母婴安全,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得到保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首先是各个地区对这个方面的研究和重不均衡的,有一些地区,比如说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这些地区,对妊娠糖尿病已经进行了一些系统化的管理了,无论是从诊断、治疗以及产后的随访,都已经做 的比较系统化。那么还有一些地区甚至对妊娠糖尿病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连妊娠糖尿病的筛选试验都 还没有开展工作。所以这就是一个不均衡的表现。另外一个方面,妊娠糖尿病在全国范围内,它的发病情况 也是不均衡的。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在进行一些基础研究,比如说探讨妊娠糖尿病的一些相关的病因学研究, 比如说炎症、肿瘤坏死因子这一类,还有一个就是脂肪因子,这些都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系,因为我们目 前知道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一个原因。这是大概的一个国内的现状。国外现在对妊娠糖尿病的研 究可能从基础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多一些,主要也是研究妊娠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从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一 些探讨,做的更多一些就是他们比较重视妊娠期血糖控制好坏,与将来这个孩子成人或者是儿童期甚至学龄 前、青春期或者育龄期一直到中年老年,他的一个远期影响问题。我们最近几年在国内也慢慢的接受了一个理论,叫多哈理论,它是指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从妊娠糖尿病这一块、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最近几年在世界各地也开了很多相关的这些会议,我们国内也把这个理念引进到国内,所以现在国内也有一 些单位在从事相关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1】郑玉巧,妊娠期糖尿病悄然攀升[J],医药世界.2007,(10):44. 【2】韩静艳,浅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4):126-127. 【3】吕丽珍等,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7):96. 【4】胡凤婵.28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社区医学杂志,2010,8:69-70. 【5】李明子.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76. 【6】肖丽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2:61 【7】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4. 【8】肖丽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4) :1. 【9】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0】杨慧霞,董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3,19. 【11】李明子.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1. 1 【12】乐杰.妇产科学[M].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 【13】王蔚军,崔咏怡.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情绪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46. 【14】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3-135.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研究设计:实验性研究。 (2)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并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院的 84 例住院。纳入标准:①.年龄 24 到 36 岁,平均年龄 岁。初产妇 52 例,经产妇 32 例,孕周均在 25—42 周间。②. 50 g 葡萄糖负荷 试验:1 h 血糖≥,并且空腹血糖≥ mmol/L。③.无其他严重的疾病,家族史及并发症。④.自愿 参与本调查的。 (3)研究内容:随机将 84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护理干预方法: ①. 心理护理:大多数孕妇得知患有 GDM 后表现为紧张、焦虑等,主要是担心胎儿宫内安危,所以心理压 力较正常孕妇大。GDM 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率达 ,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护士 应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向其解释糖尿病只 是暂时的,经治疗可以痊愈,使其意识到

良好的血糖控制将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 生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 ②.饮食护理:除营养需求与正常妊娠期女性相同外,GDM 患者应加强对饮食的控制,这是治疗的关 键环节之一。采用专职营养师对实验组孕妇营养进行咨询,同时进行个性化营养指导。控制孕妇餐后血糖在 8mmol/L 以下,每天总热量按 30~35kCal/kg,碳水化合物占 50%~55%,蛋白质 20%,脂肪占 20%~30% 供给。孕妇每天进食 4~6 次,为了保证供给婴儿的需要,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情况,孕妇睡前须进食 1 次。 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让孕妇在两餐之间食用。 ③. 血糖控制: 对实验组孕妇教会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餐前或餐后 2h、睡前的血 糖,并做好记录。根据情况调节饮食。注重监测孕妇肾功、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注意孕妇血压、水肿、尿蛋白 的监测情况。 ④. 运动疗法: 对实验组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可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 控制血糖和体重。运动的种类有散步、练太极拳等。对实验组的孕妇,孕妇用完餐让其休息一小时后,安排 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散步时间,步行距离在 1km 以上 2km 以下。在运动时医护人员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⑤. 药物护理:血糖的控制对于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产期存活率至关重要。GDM 患者血糖饮食控 制效果不良时,常规采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物。由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因此 需要根据自身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实现胰岛素用量个体化。 ⑥. 产褥期护理:密切监测产妇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做到定时测量,准确记录, 维持液体出入平衡,血糖和尿酮体各测 1 次/2 h,新洁尔灭擦洗会阴 2 次/d,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必要时给 予抗生素防止产后感染。 (5)研究工具: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低血糖、宫内窘迫、巨大儿、新生儿黄疸)和孕妇并发症(感染、 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及 36 周前孕妇血糖控制情况:餐后 2 h 血糖低于 mmol/L,空腹血糖低于 mmol/L 为有效。 (6)资料收集的方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后,最后由护士长统一收回。 (7)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 SPSS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卡方检验,P<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的阶段计划:

——:选题,文献检索,研究设计,问卷设计 ——:收集研究资料,预调查,发放问卷 ——:收集问卷,数据分析

——:论文书写与答辩

3. 研究的预期成果:

什么是南丁格尔奖

中国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是王琇瑛王琇瑛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1935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及护理教育,获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第三护校校长、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主任护师。中华全国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及全国护理科普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工作,在抗美援朝期间,第一批到鸭绿港战地培训基地培训护士长,为提高我国护理教育水平及培养护理人才做出了贡献,是国内知名的护理学专家。1983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二十九次奖章颁发通告,授予中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王琇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新中国护理工作者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1920~1926年 于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学习并毕业。 1926年 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护预系。 1931年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同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 1931~1935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助教及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与健康教育课教师。 1935~1936年 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理科硕士学位。 1937~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教师及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副主任、主任。 1943~1946年 任在成都复校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教务主任。 1946~1949年 任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主任兼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公共卫生护理教师。 1947~1949年 任中华护士学会北平分会理事长。 1950~1954年 任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主任。 1950~1987年 任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1952~1953年 任抗美援朝护士教学队队长。 1954~1961年 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 1956~1957年 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 1961~1979年 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护理系主任、图书馆顾问、中专系护理教师。 1979~1983年 任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顾问。 1980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年 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顾问。 1984年 任《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等杂志的顾问,《护士进修杂志》编委会名誉主任。 1987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2000年9月4日 因年老体衰在北京逝世。 1950~1954年 任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主任。 1950~1987年 任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1952~1953年 任抗美援朝护士教学队队长。 1954~1961年 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 1956~1957年 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 1961~1979年 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护理系主任、图书馆顾问、中专系护理教师。 1979~1983年 任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顾问。 1980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年 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顾问。 1984年 任《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等杂志的顾问,《护士进修杂志》编委会名誉主任。 1987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2000年9月4日 因年老体衰在北京逝世。编辑本段生平经历王琇瑛,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府定县。父母曾在保定分别担任中、小学教员。后全家迁居北京,父母在培元小学执教,王琇瑛也随父母到北京读书。1920~1926年,王琇瑛就读于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她与贝满女中的同学一起,参加了北京市学生的示威游行。 1926年,她听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校长盈路得(Ruth Ingram)女士介绍护士工作重要性的报告,毅然选定了这门可以治病救人的专业,当即报考北京燕京大学特别生物系的护士预科并被录取。 1931年,王琇瑛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毕业,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助教及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的公共卫生护理与健康教育科教师。1935~1936年,她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理科硕士学位。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停办。当时,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未受到干扰,一切工作继续进行。在此期间,王琇瑛协助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校长聂毓禅为护校学生联系实习场所并安排了学生的公共卫生护理实习工作。1943年春,王琇瑛与协和护校的部分教师离开北平,历经艰险,于6月中旬,到达成都。她又投入了协助协和护校复校招生的工作。当年9月,协和护校在成都招收了复校后的第一班学员,校址设在成都华西大学。为了给学生准备公共卫生护理课程的实习基地,1945年,王琇瑛和华西大学社会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到彝族地区进行考察。他们亲眼看到彝族同胞生活贫困,卫生知识缺乏,文化落后。王琇瑛深深感到,要改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绝不是单靠宣传预防保健知识所能解决的。当她返回华西坝校园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学校准备迁回北平。 1946年春,协和护校全体师生回到北平。王琇瑛仍到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担任公共卫生护理主任并任教原课程。1947年,王琇瑛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北平分会理事长。1950~1987年,她任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1950年,她参加了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52年10月~1953年4月,她担任抗美援朝护士教学队的队长。1954~1961年,她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1956~1957年,她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1961~1979年,她任北京第二医学院(1985年8月,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94年2月,又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系主任、图书馆顾问;文化大革命后期,首都医学院开办中专系(中专护理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由原北京市卫生学校部分护理专业教职工管理任教),王琇瑛任护理教师。1979~1983年,她任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顾问。1981年,她代表中华护理协会主持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都护士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华护理学会联合召开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论全社会都要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社论和大会消息。全国许多省、市护理分会都报道了她们在首都护理界座谈会后的活动情况。1983年,她担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顾问。1984年起,她任《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等杂志的顾问以及《护士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1987年,她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1983年,她荣获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第29次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护士。 1986年4月26日,王琇瑛应邀赴英国伦敦,被授予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协会)(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of United Kingdom)荣誉会员称号。英国电视广播公司在“Follow Me”(跟我学)英语教学节目中,还播放了她在英国随同地段护士进行家庭访问以及她获得荣誉称号时的大会录像和她在大会上发言的情景。同年,北京市科协主席茅以升授予她在创建和发展科技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 1990年以后,王琇瑛虽已退休,仍经常在家中接待国内外的护理人员来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多次为护理人员的论著提词或撰写序言。1995年10月,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此后,她的健康情况有所下降,一直在家中休养或住院治疗。2000年9月4日,王琇瑛因年老体衰在北京逝世。 王琇瑛为了护理事业,终身未婚。编辑本段人物贡献为护理队伍培养人才1949年,在纪念南丁格尔诞辰时,王琇瑛在《中国护士季报》第1卷第2期上发表了“五·一二护士节感言”。她写道:“在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富有诗意的五月,中国青年的思绪中却充满了血和泪的回忆——民国四年的‘五·七’和‘五·九’,民国八年的‘五·四’,民国十四年的‘五卅’——是中国青年志士对于挽救祖国沦亡宣誓的日子。由于中国青年之不死,中国得以重生。这蕴藏着深意的‘五月’给予中国青年无限的兴奋……护士是国家保健的卫兵,这是他们工作中的信条。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从1931年开始,王琇瑛就致力于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工作。她执教认真,治学严谨,桃李成荫。 1952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王琇瑛代表中华护士学会组织了第一批护士长教学队,并亲自带队到沈阳为后方医院培训了50名护士长。她还到鸭绿江畔丹东战地医院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写出了改进战伤护理工作的建议。 1954年,王琇瑛担任北京市卫生教育科技正,负责全市中等卫生专业护士、助产士、医士等学校的调整工作。为了提高护士长的病房管理水平,进一步整顿好北京市医院的护理工作,她为市属各医院的护士长举办了两期进修班。请医院的院长、护理部主任为学员们讲课。通过进修学习,这些护士长后来都成为各医院护理领导工作中的骨干。为了加强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王琇瑛在卫生局及防痨协会的配合下,于1959年,举办了一期公共卫生护理进修班,培训公共卫生护士。 1956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办了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并聘请王琇瑛兼任校长。这所学校可容纳360名学生,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一所护士学校。由于该校的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好,学生的专业思想巩固,因此,也是当时经常接待外宾的一所对外开放的护士学校。 1961年,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护理系,由她出任系主任。当时,王琇瑛正在北京市积水潭医院举办第二期护士长培训班。护理系的第一班学生于1964年毕业,绝大部分回到原就职医院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965年,培训班招收了第二批学员,但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该班被迫解散。直至1990年,首都医学院又开始组建护理大专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王琇瑛担任顾问。 1971年,王琇瑛又被调到北京第二医学院设置的中专系,参加护士班的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是从北京郊区县招来的,毕业后还要回到郊区县去。这班按学生来源分成几个小班,每小班设一个住班主任,负责带学生去各区县医院组织教学。王琇瑛带着一个小班到大兴县医院。她与学生同吃、同住,既致力于教学,又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病房里,她和学生一起护理患者,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整整3个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理论、作风、医德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王琇瑛认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大计,在于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她多次撰文投送报刊,阐述自己的观点。她强调指出,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护理学科是一门专业,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护士,首先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如果护理教育只限于中级,势必造成中专毕业生再教中专学生的状况,使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学生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因此,必须恢复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她还利用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向到会的各级领导呼吁,请他们支持护理工作。1978年,王琇瑛参加了中华护理协会和各地分会讨论的关于“充实、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建议起草工作。为了说明中国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王琇瑛还从当年Encyclcpaedia Britiannica(《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世界卫生组织的“ManpoWer”资料中摘译了欧、美、亚、非洲许多国家的护士数量与床位数量及医生数量的比例材料,附在上述建议中一并呈交卫生部,为卫生部在考虑中国护理队伍发展前景时提供参考。此项建议获得全国科协优秀建议二等奖。 王琇瑛认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大计,在于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她多次撰文投送报刊,阐述自己的观点。她强调指出,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护理学科是一门专业,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护士,首先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如果护理教育只限于中级,势必造成中专毕业生再教中专学生的状况,使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学生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因此,必须恢复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她还利用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向到会的各级领导呼吁,请他们支持护理工作。1978年,王琇瑛参加了中华护理协会和各地分会讨论的关于“充实、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建议起草工作。为了说明中国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王琇瑛还从当年Encyclcpaedia Britiannica(《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世界卫生组织的“ManpoWer”资料中摘译了欧、美、亚、非洲许多国家的护士数量与床位数量及医生数量的比例材料,附在上述建议中一并呈交卫生部,为卫生部在考虑中国护理队伍发展前景时提供参考。此项建议获得全国科协优秀建议二等奖。 从1978年以来,她经常应邀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到各地进行讲学或作报告。仅从1978年到1988年,就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作了60多场报告,听讲的人数达四万人次。 王琇瑛常常收到许多与她素昧平生的年轻护理工作者的来信。她们怀着对老前辈无限信赖的心情,向她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求她给予帮助。有些护士向王琇瑛坦诚地暴露自己并不热爱护理专业的想法。王琇瑛每次收到这样的来信,心情总是不能平静。她知道,这些思想在护士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解决不好,会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前途。对这些来信,她都是尽可能地亲自答复。有些原来不安心工作的护士,收到王琇瑛语重心长的复信后,都受到启发和教育,表示要把青春献给护理事业。 1946年春,协和护校全体师生回到北平。王琇瑛仍到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担任公共卫生护理主任并任教原课程。1947年,王琇瑛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北平分会理事长。1950~1987年,她任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1950年,她参加了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52年10月~1953年4月,她担任抗美援朝护士教学队的队长。1954~1961年,她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1956~1957年,她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1961~1979年,她任北京第二医学院(1985年8月,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94年2月,又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系主任、图书馆顾问;文化大革命后期,首都医学院开办中专系(中专护理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由原北京市卫生学校部分护理专业教职工管理任教),王琇瑛任护理教师。1979~1983年,她任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顾问。1981年,她代表中华护理协会主持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都护士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华护理学会联合召开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论全社会都要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社论和大会消息。全国许多省、市护理分会都报道了她们在首都护理界座谈会后的活动情况。1983年,她担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顾问。1984年起,她任《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等杂志的顾问以及《护士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1987年,她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1983年,她荣获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第29次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护士。 1986年4月26日,王琇瑛应邀赴英国伦敦,被授予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协会)(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of United Kingdom)荣誉会员称号。英国电视广播公司在“Follow Me”(跟我学)英语教学节目中,还播放了她在英国随同地段护士进行家庭访问以及她获得荣誉称号时的大会录像和她在大会上发言的情景。同年,北京市科协主席茅以升授予她在创建和发展科技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 1990年以后,王琇瑛虽已退休,仍经常在家中接待国内外的护理人员来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多次为护理人员的论著提词或撰写序言。1995年10月,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此后,她的健康情况有所下降,一直在家中休养或住院治疗。2000年9月4日,王琇瑛因年老体衰在北京逝世。 王琇瑛为了护理事业,终身未婚。致力于公共卫生护理在协和护校学习期间,王琇瑛认识到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大力普及保健知识的重要性。 王琇瑛在协和医院实习时,曾统计过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病人的患病情况,发现其中50%以上的疾病,如痢疾、伤寒、肺结核、感冒、疟疾、溃疡病、性病、皮肤病等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更使她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预防工作做在治疗的前面,才是最大的医疗资源的节约。因此,毕业后她便选择了公共卫生护理及其教学工作,为之贡献出她毕生的精力。 1931年,王琇瑛在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工作期间,基于护士必须走向社会的观点,除安排协和护校学生参加地段保健、家庭护理、学校卫生及工厂卫生等公共卫生实习外,还到晏阳初等在河北省定县创办的“平民教育促进会”所建立的县卫生院参观重视卫生知识的普及1935~1938年,王琇瑛组织第一卫生所的同事们编写《卫生演讲广播集》,向群众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她是第一个在北平广播电台简陋的播音室里播讲卫生知识的护士。她们编写的广播稿曾由第一卫生事务所汇集印制成册,为不定期内部刊物。但是,由于当时老百姓家中很少有收音机,这种宣传方式收效甚微。 王琇瑛认为,要让人民掌握保健知识,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将卫生保健课程纳入小学、中学以至大学的教育计划,卫生工作者应与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从1937年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着手编写《小学卫生试用教材》,并与北平西观音寺小学合作,由一年级开始每周讲授一课。同时,她还为教师编写了《小学卫生试用教材教学法》。教材内容有人体解剖部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营养、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等。该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切合实用。教学方法包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状;用不同营养物质喂养小白兔进行实验,观察并对比其生长发育情况,组织大型卫生图片、食品展览等,颇能引起小学生及群众的学习兴趣。后来,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停办,这份教材只写到第7册(小学四年级用)就告中断。 1980年,王琇瑛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了推动护理科普工作的开展,王琇瑛在领导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工作期间,曾与委员们召开过3次全国性的护理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全国护理科普写作学习班。1985年,王琇瑛组织专家到东郊房山县进行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普工作委员会在房山县举办了农村护理科普培训班。 1982年,由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健康报社联合发起向全国征集、评选“护士之歌”活动,开展得十分热烈,当年2月3日下午,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了“护士之歌”演唱会;5月25日举行了优秀歌曲作者发奖大会,这次活动宣传了护理工作,振奋了护士精神,在全国推动起演唱“护士之歌”的热潮。王琇瑛不但积极组织,而且热情参加了这次活动。由她作词、王世真谱曲的《护士进行曲》是获奖优秀作品之一,刊登在邓颖超题写书名的《护士之歌》一书的首页。并且该曲被纳入1987年8月出版的《解放军歌曲》月刊中。 在王琇瑛的倡导与组织下,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摄制了护理科普电视讲座。1982年,针对医院交叉感染问题,电视讲座播出了灭菌法、无菌技术、隔离技术23讲,并且这些内容被印制成册。1985年,中国科协普及工作部、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又针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问题,播出了“怎样才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娃娃”13讲,电视播出后,这些内容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书,发行了20万册。 1985年,在王琇瑛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该委员会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性学会的先进集体。 1985年,在王琇瑛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该委员会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性学会的先进集体。 (曹竹平)编辑本段主要论著1 王琇瑛.公共卫生护士学进化史原理概要.北京协和医学院,1933. 2 王琇瑛.卫生演讲广播集.北平: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935~1938. 3 王琇瑛.小学卫生试用教材.北平: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938. 4 王琇瑛.小学卫生试用教材教学法.北平: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938. 5 王琇瑛.五·一二护士节感言.中国护士季报,1947,1(2):32~34. 6 王琇瑛.中华护士学会总会介绍.护士通讯,1950. 7 王琇瑛.抗美援朝护士长教学队的经验体会.护士通讯,1954. 8 王琇瑛.创刊词.护理杂志,1954(1). 9 王琇瑛做一个人民护士是无限光荣的.护理杂志,1954(3):6~7. 10 王琇瑛.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谈起.护理杂志,1956(2):55~56. 11 王琇瑛北京市公共卫生局组织了护士长学习会.护理杂志,1956(3):100~102. 12 王琇瑛.护理教育不应只限于中级.护理杂志,1956(6):254~255. 13 王琇瑛.护士长向科学进军的道路.护理杂志,1957(1):3~4. 14 王琇瑛.在中华护士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护理杂志,1963(1):5~7. 15 王琇瑛.中华护士学会工作报告.护理杂志,1964(5):261~265. 16 王琇瑛.努力做好党的护理教育工作.北京医专通讯,1972 (4). 17 王琇瑛.在防痨护理专题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中国防痨通讯,1981(4). 18 王琇瑛.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事业.光明日报,1981,. 19 王琇瑛.南丁格尔小传.健康杂志,1981(2). 20 王琇瑛.医院护理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1 王琇瑛.护理学,护理教育,公共卫生护理.见:王懿,吕式瑗,主编.王琇瑛,李懿秀,黎秀芳等,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1]

《护士进修杂志》是由贵州省卫生厅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科技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设有:系列讲座、论著、综述、质性研究、护理管理、循证护理、专科护理、中医护理、国外护理、手术室护理、康复护理、调查报告、健康教育、教与学、经验教训、护理查房、社区护理、英语学习等。

  • 索引序列
  • 护士进修杂志退休
  •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退休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退休
  • 护士进修杂志社地址
  • 护士进修杂志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