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农村水利杂志

农村水利杂志

发布时间:

农村水利杂志

还可以啊,看你对论文的期刊要求了。

TV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17种):水利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发电;人民黄河;人民长江;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河海大学学报;水文;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泥沙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发电学报;长江科学院院报;水科学进展;水利水运科学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重复率20%。《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月刊)由武汉大学、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于1959年创刊。本刊为月刊,是水利工程类技术期刊。

兄弟也是搞水利的?。。农村水利水电还可以了,一般单位都承认他的核心地位的,我刚发的论文就是发在这个上面的,我天大的,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哈

农村杂志

《中国新农村》是由中国农民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全国性农村综合类期刊。该杂志创刊于2004年,主要报道关于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农村文化、乡村旅游等内容。该杂志在国内农村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属于正规的出版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假冒《中国新农村》的情况,这些假冒杂志一般是以低价订阅、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欺诈,给读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订阅或者阅读《中国新农村》时,需要注意确认杂志的正版渠道和真实性,避免上当。

1 中国新农村杂志是真实存在的。2 因为中国新农村杂志是由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是一份专门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的学术期刊,拥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3 如果您怀疑某份杂志是否真实存在或者真实性问题,请先核实该杂志的出版机构、编辑部门等相关信息,以免受到不必要的误导。

《农业机械》半月刊、《中国水稻科学》季刊、《农药》月刊、《中国农村观察》双月刊、《中国农资》月刊、《农业科技与装备》双月刊、《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月刊、《农产品加工.创新版》月刊、《农家致富》半月刊、《农技服务》月刊。等等等等。

薪资高、休息时间长。1、薪资高。中国农村杂志社员工的平均薪资为7000元每月,而相较于周边公司的6000元员工平均工资要高很多。2、休息时间长。中国农村杂志社员工采取上五休二的工作时间,相较于周边公司的上六休一休息时间要长很多,受到很多员工的喜欢。

农村水利建设毕业论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日益重视,社会对于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安全工程本科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范文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及对策

摘要: 文章 分析了宣城市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管理

0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农村长期饮水不安全的历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生态恶化加剧,水源地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保障这些工程的供水水质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水质现状

2014年,通过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抽查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合格率整体不高。全市共监测水样440份,合格270份,合格率仅。7个监测地区中,饮用水合格率最高的是宁国市,为,最低的是绩溪县,为;宣州区及泾县均超过70%,分别为和,广德县为68%,郎溪县和旌德县均低于50%,分别为和。共监测指标12501项次,合格12250项次,合格率为。其中,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消毒剂指标合格率为。从监测结果看,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微生物和消毒剂指标,尤其是单村工程,水质处理工艺简单,还有部分工程没有安装消毒设备,有的即使安装了消毒设备,但使用不规范或根本不用等等。主要表现在2011年之前建设的大部分单村工程未按要求配备消毒设备,枯水期易受山林腐殖质、野生动物活动等影响,水源水质不稳定。已配备消毒设备的少数工程存在操作使用不当。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水质存在问题如下:

(1)水源地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生态恶化加剧,水源地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比,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对乏力,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大多数只是由水利部门设立了一些警示标志或标牌。部分工程未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未制定具体的水源保护 措施 ,水源地和饮水安全工程所在地没有设立标志,一些工程在水源地树立水源保护牌,但没有将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禁止行为进行明确告示,有的水源保护范围、措施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水源保护。

(2)水质检测能力整体不高。目前,各县市区主要依托本县卫生部门的疾控中心开展水质检测,但整体检测能力不高。大部分检测指标偏少,宣州区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1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3项;郎溪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4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4项;广德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4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2项;宁国市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7项、出厂水和末梢水26项;泾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20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2项;绩溪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3项、出厂水和末梢水27项,旌德县检测项目为水源水13项、出厂水和末梢水33项。部分规模水厂没有按要求配备水质自检设备和专业检验人员,有的配备了检测设备和人员,水质检测的频次和项目也不规范、不全面,导致部分工程供水水质难达标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不容乐观。

(3)水质监测不能实现全覆盖。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46处(其中规模水厂82处,单村工程664处),但列入2014年度省农村改水项目水质监测县的监测点只有114处,监测覆盖率仅15%。目前,除了列入省农村改水项目水质监测县的每个监测点每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规模水厂由卫生监督部门定期抽检外,其余工程只在建设前和建成后各开展一次水质检测,后期运行后几乎没有开展过水质检测,不符合相关检测频次要求。

(4)管理人员服务水平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中,绝大多数 文化 水平较低,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管理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尤其是单村工程,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当地村组的农民。规模水厂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水质检验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亟需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管理人员对配备的加药、消毒、检验等设备不会使用或不能按有关规范要求使用,难以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

(5)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群众对于水源保护区的概念不太清楚,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禁止行为。虽然已建工程基本上都配备了消毒设施,但大部分单村工程因群众饮水习惯或口感问题而未正常使用。从平时开展的检查和走访来看,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概念不够清楚,觉得只要不喝生水,细菌超标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3对策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安徽省环保厅、水利厅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提出了明确的划定要求。2015年6月底前完成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式工程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并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确保护的级别、范围和禁止事项等。目前,我们正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宣州区已完成2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对于位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村组,通过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外运、调整 种植 结构和规模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圈养畜禽等措施强化污染治理。同时,积极配合环保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及专项整治等 方法 ,对工业企业设置排污口、非法排污等违纪饮用水源安全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维护水源安全。

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

鉴于我市县级水质检测能力严重不足,检测项目和频次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为规范水质检测工作,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很有必要。目前,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市已完成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 实施方案 编制和审批,全市县级水质中心建设批复总投资万元,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各县市区水质检测中心将具备地表水源水29项和出厂水、末梢水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按有关要求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进行抽检和巡检,及时监测供水水质状况,实现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供水安全。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已建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规模水厂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水质检验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对技术服务要求更高。建立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利用各种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消毒设备使用以及供水管道和设备维修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行水质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进一步提高各运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卫生 安全知识 ,帮助广大用水群众提高饮水卫生意识,同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诉热线,鼓励公众举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良好氛围。

4结束语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在水利部考察时指出,努力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为群众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政府应尽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既要充分落实环保、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责任,也需要广大群众和供水单位共同参与保护和监督。我们将以讲话为动力,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提质增效规划编制,统筹谋划,逐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进一步加强工程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确保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2]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Z].2012.

[3]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Z].2014.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S].2008.

[5]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Z].2001.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多目标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形成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从投融资角度,对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投融资;水价;机制

1概况

巴彦浩特及沿线苏木镇饮水安全工程任务是为解决当地及沿线苏木镇缺水问题,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工程设计供水量1298万m3/a,工程供水规模最大日供水量万m3/d。工程主要由取水工程、四级加压泵站、输水管道、净水厂等组成。

2融资方案

巴彦浩特及沿线苏木镇饮水安全工程由项目法人作为融资主体,进行融资活动,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并承担融资责任和风险。本工程资金来源按照资本金占工程总投资70%,其中,政府投入50%,供水区自筹50%考虑。按国家对固定资产贷款的有关规定,考虑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银行贷款占工程总投资30%,贷款期限15年,年利率。

3成本费用估算

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本项目总成本费用包括水资源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 费、 保险 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等费用。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以后的费用。总成本费用万元;单方供水成本元/m3。其中,经营成本万元,单方经营成本元/m3。

4主要财务指标

生存能力分析

本工程总投资收益率为,投资利税率为,资本金净利润率为。多年平均净现金流量为万元,现金流较充足。

偿债能力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折旧费及未分配利润,贷款采用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工程可在15年内还清全部借款本息。项目还贷期资产负债率最高为,随着工程投入运行,资产负债率很快下降,还清借款本息后,资产负债率下降到,说明本工程在拟定的资金筹措方式下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

在财务收入与利润分配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资金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指标如下: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为万元,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资本金财务净现值(税后)为万元,投资回收期(静态)为年。

5敏感性分析

选择销售价格、经营成本及固定资产投资这3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选择变化幅度为-20%~20%时,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在~之间变动,各方案均高于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4%,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6结论与建议

【摘要】本文阐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内涵和内容,分析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对提高质量检测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一、必须明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对工程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工程质量检测就是经过“测、比、判”活动,从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作出处理,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作出安排。 二、必须明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本要素,是提高监督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首要完善检测手段,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科学性是检测工作的基础,离开它就谈不上对工程质量评价和负责,也难以保证所建设的水利工程的正常运用与运行安全。若以检测工作赖以生存的地位来估价,公正性是检测工作的准绳和法规,否则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准确性则是科学性与公正性的先决条件,是检测工作客观评价与社会信誉的前提。促进水利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多创优质工程,采用科学而可靠的检测数据来说话,防止单纯凭主观经验来判断的做法,检测工作也就成为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只有搞好检测工作才可能及时掌握质量的动态和规律,以便控制质量的波动范围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在水利建设中强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应强化质量管理,其中质量检测工作又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重要职责,它借助于测试手段对材料,构件及单元工程,按规范标准与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因此,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质量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单元工程检验和竣工检验活动严把质量关,具有预防把关和签别双重性质的职能。 三、必须着力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极为重视关系国计民生。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水平对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显得尤关重要。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应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重点考虑三个因素。 1.检测机构合法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前提 2.检测方法科学有效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关键 3.仪器设备符合标准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基础 【摘要】城市水利是从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对传统治水观念的大发展和大解放,是一种治水观念的升华。 【关键词】城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治水思路 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及其利用活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已愈显重要。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需要水的支撑和保障;一个生态型的城市,需要水去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一个文明发达的城市,需要水去灵动和美化。由此看来,提倡水利进城,不仅是水利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治水观念的硕然提升。 一、打造城市的水文化观 水是世间万物的生命线,水对社会存在的每一件事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城市作为万物之一,其与水的关系也是紧紧不可分割的。在我国,城市与水之间的渊源关系自古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管子就对水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说明。《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比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城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里实际讲的是水资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所起的制约作用。 既然水与城市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那么,水文化作为整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必将牵动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水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人无水不生,城市无水不活,相信不会有人喜欢在干燥枯涩中生存,谁都盼望水带来的滋泽与缠绵、朝气和活力。为此,城市水文化应该尽可能蕴涵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市旅游不能少水,城市人居不能少水,城市运行不能少水,只有水才能保证城市的发展,只有水才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只有水才能给城市以灵气。因此,从工程规划、设计到建设与管理等方方面面打造城市水利,体现水的内涵与底蕴,不仅是水利自身的工作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治水观念的提升。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当前,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水利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一形势,水利人在治水的思想和观念上取得了超越式发展和明显的转变。在完善现代水利理论体系的时候,首先立足于对一种与时俱进的治水观念打造“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思想境界的高度展现;水市场的逐步推广与渗透,虽然是一种水之本质属性的延伸,但更是一种思想上的超脱、一种发展观的体现;还有水文化丰厚的底蕴,人们对高质量水环境的追求,都是一种需求欲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超越时空的治水观的体现。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作为现代水利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水利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都市人们创造一片安静、优美、自然的人居环境,这不单是水质问题,而是兼顾到园林、绿化、美学在内的大水环境概念。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城市水利作为现代治水观的一种发展,在水利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过程中,固然要为城市的发展防洪保安全,但城市水利又不能是单纯的蓄、挡、排、引、灌等,而应该考虑其环境作用和美学价值,应该与城市的美化、绿化、亮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城市水利建设规划中,要让城市河道给市民一种“郁郁葱葱两岸堤,悠悠碧水中间行”的曲径通幽的自然流畅之美感;要有令人胸襟开阔的碧水青山式的亲水平台;要有“水字号”的、体现水特色的地理、人文、历史景观;要有令市民因水而居的广场、园林。总之,打造城市水环境就 是要打造富有都市灵气的碧水长廊,达到人与水的自然融合。 人类择水而居好的就是水的那份清净,古代文人墨客喜好游山赏水,就是喜欢水的那份自然、恬淡和灵气。作为钢筋混凝土味较浓的现代都市,除了绿化可以缓解一点烦躁之外,水便成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一种很好的调节剂了。因为优美的水环境着实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水清、水净人自欢。 三、“农水”“城水”的辩证观 曾经有人现象的比喻:水利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这里很鲜明地指出了水利正在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的确,在当前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奔小康社会的年代,水利怎样才能发挥其“命脉”作用,为全面奔小康做出更大贡献?必须转变视角。“跳出农业干水利,跳出水利看水利”的远见卓识,是“农村包围城市”阶段性成果。当然,这种阶段性的成果又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对农村水利的否定与排斥,相反,它是农村水利基础上的一种飞跃和突破。 多年来,围绕做好农村工作,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解决好“三农”问题,水利人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进行集雨蓄水工程建设,加快了节水改造步伐,农村水利的基础已经相当雄厚。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才能挺着腰板进城,体现水利的进步和发展。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城市兼顾农村,水利进城了,是对农村水利的一种超越,是水利自身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水利的理念的体现,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水利正在实践着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着重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市场、水管理、水文化上做文章。这一治水思路是在传统水利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是站在时代的前沿,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而形成的系统的水利发展理论体系。与传统水利相比,它以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重,突出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大融合。 总之,新时期发展城市水利是大势所趋,必须抓紧、抓好、抓实。同时,农村水利也是重点,必须抓出新成果。两手抓,两手都要有新举措。只有农村水利、城市水利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水利才是现代化的水利,厚此薄彼就不叫现代化。我们要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辩证的理解两者的关系。 四、“城乡一体”的联系观 城乡一体化主要指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方式,观念趋于一致,在处理城乡之间的事务时尽量做到统筹兼顾、全盘考虑。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要想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城市现代化了,农村城镇化了,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除了表现在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似之外,还表现在一种直觉上的雷同,主要包括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城市美化绿化和亮化等等。城市水利作为城市建筑设计风格的一种,作为美化亮化城市的一部分,它的协调与否,将是城乡真正实现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和乡村之间都有河道相连,因此,城乡结合部的河道便成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之一,其清淤和美化便是城市水利的一项内容,治理的好坏,直观体现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因此,农村城镇化,首先必须从水利工程做起,在感性上找到一种城市间的默契。我们知道,城市化的重要一步是发展城市水利,既如此,农村城镇化就必须搞好以水利为标志的各项工作,这样一来,作为城市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市水利也必然为农村城镇化增色许多,城市水利自然成了农村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城市水利通过相关措施美化城市结合部的河道,使得水清河畅,一方面方便城乡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促进城乡之间风格上的自然衔接,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当前,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城镇的崛起,相当于添了几座大城市,这种态势对城镇防洪排涝、供水治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城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目前,我国小城镇还比较缺乏全面系统的城镇水利规划,城镇水利属于“初生牛犊”。而城市水利有尊重规律的治水理念,有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有比较全面的治水规划,有现代先进的治水模式。因此,城市水利的发展,必将更好地为推进农村城镇化,为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出更大贡献。 五、信息时代的科学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水利信息化是现代水利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提高工程防洪标准的同时,必须加强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作为担当了城市防洪、城市美化等功能的城市水利,则必须实施水利科技创新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坚持不懈的用新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水利信息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水利基础信息服务。加快制定和完善水利信息化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水利进城了,以其先进的理念立足城市之中,为此,城市水利必须注重打造信息时代的精品,水利人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树立科学的治水观念,把握定位,谋求发展。作为生长在信息化聚集地的城市水利,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在打造城市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上表现自我。 总之,城市水利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对传统治水观念的大发展和大解放,是一种治水观念的升华。为了使水利更好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必须大胆创新,运用新的观念发展好城市水利,更好地展示新时期的治水观念。

新农村杂志

纯朴农民的沃土,传统文化的甘泉,孕育了一位多才多艺的农民艺术家。不需要权威者的冠名,不需要高级别奖台的颁布。群心共赞,众口皆碑。他乐于助人,潜心钻研,矢志不渝,天赋与勤奋成就了德高望重的农民作家、书法家、画家。沧桑岁月,风雨阳光,他像一道灿烂的彩虹,为新时代农村增添了美丽。    [徐德田文]     孙守金,笔名荒野。1939年生,辽宁省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营口市作家协会会员,营口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大石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六次受到大石桥电视台,营口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专访。2015年,被永安镇政府授予乡贤称号。                        笔耕不辍七十载      写作是孙守金自小养成的爱好,1954年,在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则字谜“正月无初一”(肯),发表在《新农村杂志》,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这一写就是七十年。       五十年代,孙守金是《辽宁青年报》的通讯员,最初的稿件是从新闻写起,后来逐渐学习各种文体。七十余年的写作过程,他先后有诗歌,散文,小说,曲艺,等数百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刊物发表,有的还获了奖。与王振一,张廷宪,徐德田三位同学合著诗集一部。     他博览群书,深思苦学。他的作品,文辞隽永,文风清新。不装腔作势,也不矫揉造作。在朴实无华中给人启迪。他曾说,写出好文章,没有简单的秘方,只能在实践中努力地学习,不断的练习。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孙守金创作七十年,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酸甜苦辣的人生履历,弹奏了一曲“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交响曲。今年虽已82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孜孜索求。                        钟情翰墨谱长歌       孙守金爱好广泛,写作之余,他寄情翰墨,研习书画。而立至耄耋,五十余年泼墨挥毫,从一位书画爱好者成就了远近知名的农民书法家,画家。‘       书法,书写之妙法,书写之意趣,书写之性情也。情由爱生,境由心造。书法的世界,孙守金是怎么爱也爱不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功的过程,永远是枯燥乏味的。这种枯燥来源于反复,在练习过程中,他要将一笔的提按折挑练上千百遍,才能领悟其中奥妙。日以复日的坚持,他的书法灵动之作,意趣盎然。柔情之作,缠绵悱恻。而真草隶篆又各呈态势。孙守金讲,当读懂书法时,他便不只是结构,线条。也不只是布局,墨韵。而是恋人,是情侣。是自己的孩子,是鲜活而美丽的生命,是另一种真实的我。    他作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作品多以本地风物为主。蟠龙山,金牛山是我市两座名山。他偏爱两山的苍劲伟岸,画得沉着流畅,反映了他对乡土的热爱,性情中的豪爽。     古人说,要写山水的真性情,这需要作画者深入体验,做到物我交融。即山性即我性的境界。但真正能体验山水性情不外乎真诚二字。画家和作品最重要的品质是真诚,孙守金努力用自己的真性情写家山的真性情,写得流畅,写得自在。他十分注意锤炼自己的笔墨功力,笔墨成了他写胸中丘壑,自我愉悦,传递情感的媒介。      孙守金爱好音乐,自己作词,自己谱曲是他的兴趣。而创作的歌曲多是诗歌难以表达的激情之作。2008年北京奥运,他用歌声表达激情,创作歌曲《奥运在咱心头跳》,分别寄到营口日报,辽宁日报,辽宁音乐家协会,奥运组委会,并受到电视媒体‘关注。汶川地震,他心牵灾区人民,创作六首歌曲,流泪写下《一双千纸鹤》。       关注时事,心系社会。让孙守金对生命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几十年来,他经历了很多困苦和磨难,执着的创作激情,成了滋润他生命旅程的甘泉,谱写了一曲岁月长歌。                      服务乡里授乡贤       道之统在圣,而其寄在贤。       一个乡村,需要自己的乡贤。他们有操守,有学养,有深沉的知识分子性。哪怕只是在一个地方沉默着,哪怕一时并不惹人注意,但只要有,只要存在着,就是一个地方的幸福。       读者眼中的农民作家,写景,叙事,字里行间流露乡情。乡邻心中的作家朋友,大事小情都热心相助。用文字扶贫济困,服务本乡本土。孙守金从五十年代的报社通讯员到如今的市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之路踏实坚定。他创作的多数作品都有时代的印迹。改革开放初期,西田村的妇女放下了锄镰,拿起了绣针,开始走上致富之路。他在九十年代写的诗歌《绣乡倩影》,是对本村成为针织之乡,改变家庭经济面貌的热情讴歌。      植根农村,服务农民,乡里乡亲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孙守金帮助。写低保申请,拟买卖合同,孙守金有求必应。对于身边带领村民致富的先进人物,孙守金更是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用笔讴歌。他在营口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长篇通讯《抗着坚辛走,撑起一个家》,描写了西田村的一位妇女在‘噩运面前,顽强创业,对瘫痪丈夫不离不弃,并带领妇女姐妹致富的事迹。他的三篇小说《辛竹》《碰撞的心灵》《情归长眠》也是取材多边的人和事艺术加工而成。他帮助本村和邻村发展乡村文化大院,为申请田屯高跷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方奔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不求成名,只求成趣是他的座佑铭,他的艺术情趣不仅丰富了自己内心,同时也感染了他的子女。在他的熏陶下,三个子女从小就热爱读书,喜爱艺术,先后都考上了大学,子女们也如同父亲那样,将热爱艺术的DNA无声的传承着。       孙守金用艺术丰富自己的生活,用笔墨讲述家乡的故事,用书香感染着周围的人,逐渐成为乡里间德高望重的长者。2015年多才多艺,乐于助人的孙守金被永安镇政府授予全镇唯一的一位乡贤。 [徐德田评论]乡贤土生土长,根深叶茂,花香果硕,值得大大发扬。这是中华文明沃土的丰稔特产,值得采摘赞美。满身风痕,眺望远方。 伸向苍穹的长臂疲乏了, 一头碧冠被岁月吹秃了记忆, 一脸苍凉,固守脚下的感叹。往事总在心怀沉醉, 默默地数着年轮的扩张, 小村和老槐谁先落户, 古老的传说,在童谣里缠绵。与春天诉说,那支心脉仍在荡漾, 偶尔也有几枝新绿,粗大的腰肢是历练后的坚强。 老槐托起古老的大钟,见证世纪风雨, 记录小村的喜怒哀伤。老槐不老,年年五月大展风姿, 惊人的丽质,让人醉迷心魂, 沁人心扉的馨香,令人神往, 有孩子和幼树注目着你, 如读一册线装的古典,看你一身瘢痂苍桑, 解读你皱纹里的春秋箴言。       这首诗,诗人以老槐自喻,诗中处处有我,句句是我,采用拟人,象征,物我同一的笔法。开篇四句,形神兼备,一幅空旷,孤寂,久经沧桑的冷色画面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伸向苍穹的长臂疲乏了,一头碧冠被岁月吹秃了记忆”,化静为动,造语新奇,别开妙境。“一脸苍凉,固守脚下的感叹”,岁月悠长,感叹二字,明朗又含蓄,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往事总在心怀沉醉,默默地数着年轮的扩张”,用回忆的方式点出青春的流逝。“小村和老槐谁先落户,古老的传说在童谣里缠绵”,叙述性的倾述,使乡情的主体情感直接流露。       这棵树又是倔强的,“与春天诉说,那支心脉仍在荡漾,偶尔也有几枝新绿,粗大的腰肢是历练后的坚强”。可见,他的性格并未消沉。尽管时光,现实在他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而那棵树仍然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选择大展风姿。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给人带来了希望。       从意象上来讲,诗的主题意象是老槐,就是一棵老树,是诗人内心情感和生命信念的真实写照和寄托。但诗人又能跳跃性的灵活表现“小村”“童谣”“大钟”“风雨”“典籍”这些小的意象的时空关系,主宾关系,不粘不滞,自由挥洒笔墨。综观全诗,写景抒情都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但是读起来清新自然,悟出了生命的真谛。      荒野先生是我入门古诗的启蒙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我对文字也有着最朴素的热爱与敬畏。只是先生在文字的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七十余年笔墨为趣,他将1954年至今发表的稿件题材都记录了下来。采访接近尾声,我翻阅着这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写在不同年代,不同文体,发表于不同媒体的稿件。定格着文字背后的感动,交流着一种类似的情愫,捕捉着生活背后的真谛。     农民诗人荒野,不仅以自由体诗丶散文诗见长,而格律诗也有较高造诣。他的《三月雨》"三月到农家,春光旖旎趣。依依陌上花,滴滴檐头雨。老干摇榆钱,小妮随柳舞。山中布谷声,追梦耕耘去。”此诗以雨、梦、摇、舞将三月雨淋漓尽致。淡定清新,如雨如梦。如摇如舞,体物抒情,倾心自然。声形俱显,小妮憨态,布谷声伴。农家之雨,沁润欣喜之内心世界。       荒野的《春蝶》:春蝶沿街舞,徘徊几树芽。一冬霜化梦,三日影怜花。风起断飞意,情深还恋家。无心把歌唱,一意播芳华。"春蝶无知人有情,借蝶言情,轻巧别致,细腻超脱。对自然的眷恋渴望与欣悦跃然如飞,潜移默化。           荒野的《春草》:"多少无翎籽,传播待风情。雪遮看不见,雨后满山青。“写草不露草,而言其籽,涵情隐意,巧妙所在。人之善行,何须彰表,何时何境不泯其志,总要相信"雪遮看不见,雨后满山青"       荒野的巜沙舟赋》"挺身何所惧,扬首对千重。戴月关山远,迎风朝暮中。沙舟一骑快,弩马四蹄空。今日歌驼曲,萧萧大漠雄。“该诗气势磅礴,激荡空明。沙舟峻挺,朝暮迎风,借物言志,弘掦理性。         荒野的巜枫恋》:"枫节观千树,寒秋正醉时。空山独占韵,一片化成诗“将霜凌千树,时入寒秋,颠覆其景,反沉为升。空山在俗眼中已无情趣,而诗人却以营造旷远之乐,化入诗韵。可见诗人性格中的豁达自信,生命中的追求率真,对人与自然的体悟。         三十心态耄耋龄,伏枥雄骐意蒸腾。沃土明珠光四野,乡间富美飞彩虹。八十二岁的农民诗人,人格才艺沁入诗画。我品读其诗,更爱其人。乡间沃土,志士贤人,是中国农村的明珠与彩虹。

200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3次扩版后,在保持原有风格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版面形式和报道内容作了调整和改进,在保持指导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和服务性,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之后推出的《人生境界》、《政策解读》、《热点解读》、《文化观察》等一批新栏目,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读者的肯定与好评。2002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全国几个地区出彩版,截至200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已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2004年,《人民日报》周一至周五共20版,其中1至7版版面专题固定,依次为1版要闻版、2版国内要闻版、3版国际版、4版要闻版、5版视点新闻版、6版国民经济版、7版国际版,8版略微发生变化,9至12版版面专题变化情况很大;13至16版,周一为经济周刊、周二为党的建设周刊、周三为民主和法制周刊、周四为科教周刊、周五为议政与建言周刊,17至20版,固定为华南新闻。周末共十六版,1至4版依然是要闻版,13至16版为华南新闻,其余版面的专题在周一至周五的版面中出现过,周日5、6版新增了新农村周刊。2007年5月,《人民日报》报纸版面进行了一次调整。周一至周五由原来20版调整为16版,将原先的华南新闻停刊。其中,1至5版和7版与04年相同,6版改为经济新闻版,8版为广告版,9版不固定,10版为政治新闻版,11版为文化新闻版,12版为体育新闻版。2009年7月,《人民日报》开始增版。周一至周五重新回到06年以前的20个版面,版面专题发生很大变化。1至5版固定为要闻版,6版视点版,7版理论版,8版不固定,9版经济版,10版政治版,11版文化版,12版社会版,13、14版国际版,15、16版在体育版、视觉新闻版等之间变动,20版固定在副刊版与文艺评论版之间变动。2010年,《人民日报》继续增版,共24版。1至6版为要闻,7版不变,8版在广告版与视点版之间变动,10版为经济版,11版为政治版,12版为文化版,13、14版在社会版与体育版之间交替,15、16版为综合版,21至23版为国际版,24版在副刊与文艺评论版之间轮流出现。2013年,《人民日报》版面继续发生变化。周一至周五版数不变。1至4版为要闻版,5版为评论版,6至8版、10至13版与之前一样,9版为视点版,14版新增加连线基层版、新媒体版与之前的体育版轮流出现,15版体育版,16版特刊或广告版,周刊周四至周五顺序调换,21至24版无变化。周末增至12个版面。周六增加假日生活与生态周刊,周日增加特刊与国防周刊。 《人民日报》的20个版(周六、周日为8个版)中,一至五版为要闻版,六版为视点新闻版,七版为理论版,九至十六版为新闻版,十七至二十版为周刊、专版和副刊。辟有《经济周刊》、《新农村周刊》、《民主政治周刊》、《议政建言周刊》、《党建周刊》、《文教周刊》、《民生周刊》、《国际周刊》、《国际副刊》、《副刊》,以及《军事》、《台港澳侨》、《文艺评论》、《读者来信》专刊等。评论和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和优势,除社论、评论外,还设有《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声音》、《思想纵横》、《今日谈》等一批言论栏目,“任仲平”、“何振华”、“国纪平”影响力日益彰显。《政策解读》、《热点解读》、《人民观察》等一批栏目,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2008年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西藏社会稳定、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中,积极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在重要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第1~6版为要闻板块,第9—15版为国内新闻板块,第17—20版为周刊及专版板块,第21—23版为国际新闻板块。此外,第7版为理论版,第24版为副刊。扩版后,每天增加1个要闻版、1个国际新闻版;每周增加1个观点版、1个新兴媒体版。 2013年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2013年,周六、周日人民日报由每天8版增至12版,节假日由每天4版增至8版。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要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 《人民日报》每周一至周五24个版,第1—6版为要闻版,第9—15版主要为国内新闻版,第17—20版为专刊版面、21-23为国际要闻版面,此外,第7版为理论版,24版为副刊版(周二、五为20版)每周有一个新兴媒体版,一个观点版;周六、周日8个版、节假日4版。自1985年7月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出版发行。1995年1月,人民日报华东版创刊。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华南版创刊(上述两版2007年停刊)。人民日报社还出版两种彩色报纸和一种月刊:以传播市场信息为主的4 开8版周2刊《市场报》和刊登漫画、讽刺小品的4开4版双周刊《讽刺与幽默》,以及供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工作爱好者阅读的《新闻战线》(月刊)。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报刊之一,日发行量达210万份。 《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的重任,既是广大受众了解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时、准确的深入报道,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信赖,是主流人群必读的权威大报。 《人民日报》周一至周五每日出对开16版,一至四版为要闻版,五版为视点新闻版,六版为国民经济版,七版为国际版,八版为品牌广告版,九版为理论版、文化版,十版为政治、法律、社会版,十一版为为教育、科技、卫生、环境版,十二版为体育版。十三至十六版为周刊,周一至周五分别为《经济周刊》、《党建周刊》、《民主与法制周刊》、《科教周刊》及《议政与建言周刊》。周六和周日对开8版,一至四版为要闻版,周六五至八版为专版,周日为《新农村周刊》。 《人民日报》在国内设有36个记者站,国外设有32个记者站;报纸发行全国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41个印点所在城市全部实现了早报早投。 《人民日报》以订阅为主,发行量稳定,不因季节、天气因素而涨落。《人民日报》的主要读者群为各级决策者。无与伦比的权威地位、巨大的读者规模、相对较低的千人成本构成了《人民日报》独特的广告传播优势,是国内外品牌企业理想的广告投放平台。

纸质人民日报有很多版本,高中生选择六版就行。

《人民日报》的版面形式和报道内容不断调整改进,由初创时的4个版增加到目前的20个版(周六、周日为8个版)。其中,一至五版为要闻版,六版为视点新闻版,七版为理论版,九至十六版为新闻版,十七至二十版为周刊、专版和副刊。

辟有《经济周刊》、《新农村周刊》、《民主政治周刊》、《议政建言周刊》、《党建周刊》、《文教周刊》、《民生周刊》、《国际周刊》、《国际副刊》、《副刊》,以及《军事》、《台港澳侨》、《文艺评论》、《读者来信》专刊等。评论和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和优势,除社论、评论外。

还设有《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声音》、《思想纵横》、《今日谈》等一批言论栏目,“任仲平”、“何振华”、“国纪平”影响力日益彰显。《政策解读》、《热点解读》、《人民观察》等一批栏目,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

1985年7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发行的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要读者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在各国的留学生与工作人员。除在国内印刷外,还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东京等10多个国外城市印刷,发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8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藏文版,对开4版,公开发行,主要面向西藏全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藏族聚居区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中小学等赠阅。

人民日报社目前还编辑出版二十多种报刊,包括《环球时报》、《京华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证券时报》、《讽刺与幽默》、《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国际金融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等报纸和《新闻战线》、《大地》。

《人民论坛》、《环球人物》、《新安全》、《汽车族》、《家用汽车》、《商用汽车新闻》、《摩托车趋势》、《汽车与运动》、《人民文摘》、《中国经济周刊》、《平安校园》、《信息导刊》等刊物。人民日报出版社每年出版新闻、时政、文学、法律、教育等各类图书150多种。

人民日报社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和中共中央的新闻机构:

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中央纪委在人民日报社派驻纪检组。2009年,经中央批准,人民日报社进行机构与职能调整改革,后又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局部调整,形成由23个内设机构、1个所属事业单位、72个派出机构、30种社属报刊及若干个社属企业组成的基本架构。

水利水电快报杂志

《水利水电快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信息化》《水利技术监督》《东北水利水电》是评水利水电职称的国家级期刊,可以投稿水利水电方面的职称论文,*58论文wang*可以帮你快速发表。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研究与规划思路郑连生摘 要 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水利规划应体现水资源利用的多目标,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都应兼顾。生态环境用水量是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合理安排。关键词 海河流域 生态环境用水 水资源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的,又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很突出。河枯湖干、水面大量减少、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日趋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物种减少、旱涝灾害增多等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作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乱,已经大大超出了海河流域自身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生态环境用水应该优先得到安排,力争满足其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环境不进一步退化。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教训和影响进行了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我国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多方面的有关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近些年来一些单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和河北省地表水环境用水量估算方法以及北京、苏州、上海等城市生态环境用水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环境用水打下了基础。一、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思路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量标准作为一个流域或地区,在气候、水文、地质、生物、土壤等综合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功能。建立水体生态环境恢复目标,确定其用水量,需要了解动植物区系生态环境历史变化和潜能以及今后的变化趋势。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情势的变化改变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物的区系组成、种类、种群数量、群落结构乃至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向于适应新的环境,并与新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生态环境用水也随之改变,其用水量标准、用水水质、用水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要研究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情况和原因,提出环境变化之后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标准和其他要求。2.研究恢复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用水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与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河口以及水生生物资源和受其影响的陆生生物资源紧密相关,要研究解决其用水量、水质、用水形式等。找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发生的原因,有助于在规划中调整安排生态环境用水,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在干旱缺水地区把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难度很大,往往也不现实。要优先考虑重要水体、重点区域、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种类等的用水。3.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用水在确立了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的前提下,来安排不再遭受生态环境破坏并达到生态环境系统自我维持状态所需要的水资源量,只有在满足流域区域社会经济所需水量的同时也满足了生态环境用水,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如果当地满足不了这个总需水要求,就要开辟跨流域调水等开源办法来满足。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生态、环境耗水的定量研究,以及用水量的时空分布要求,提出区域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其用水数量,在水资源规划中,提出解决生态环境用水的措施和方案。二、生态环境用水分类及研究内容1.城市生态环境用水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保护原有的水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创建一个安全、舒适和优美的景观,需要考虑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以满足城市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等要求。2.恢复和保持地下水环境的用水超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包气带厚度增加、含水层厚度和储水能力减小、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在地下水介质结构、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变的同时,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转化关系发生变化,带来地表、地下环境变化。在严重超采地下水地区,应考虑恢复地下水环境的用水,研究保持地下水环境所需的最少水量。3.恢复和维护湿地生态环境用水湿地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海河流域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湿地区域污染加剧,泥沙淤积加重,特别是水资源的高度利用,使湿地面积减小,功能减弱。要重点研究必须保护的湿地,针对不同湿地,提出最小的生态环境需水量。4.旅游环境用水海河流域是发展水利旅游重点地区之一,在水资源规划中,旅游环境用水要做出必要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旅游景观要求,计算出年内不同时期的旅游环境用水量。5.维持和改善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用水由于蒸发浓缩,水质恶化,蓄水时间较长,相当一部分水面由于水质变化已不能满足旅游、水上运动、景观的要求等,需要引入、补充水质良好的水。要研究水质与水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最小生态环境用水量。需要指出的是,一般不要长时期地用调水、引水来解决被污染河流、湖泊、水库水质问题,特别在干旱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应该用综合性水污染防治措施来解决。6.维持和改善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用水河口地区是具有重大资源潜力和环境效益的河流与海洋交互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区。许多河口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引起了河口淤积,还有些河口入海沙量减少引起海岸侵蚀,河口地区承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引起河口水域水质污染,河口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在对河口功能和效益的评价基础上,分析计算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入海流量。7.改善滨海盐碱地洗盐压盐用水滨海盐碱地已经大面积改造为稻田,成为生物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生态环境优良的人工湿地。这是通过水利工程引水灌溉,经过长时间的洗盐、压盐,使含有大量氯化钠的盐碱地得以改良的结果。所以,下游滨海区域应保障洗盐压盐种植水稻的用水。8.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用水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需要有一定的水环境。要保证不同种类生物对水质、水量、水深、水位、流速等的不同的要求。要研究河流湖泊水库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提出维护生态系统的目标,在满足其水环境的要求下,分析计算出最小用水量。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用水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将改变区域的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这是影响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不可忽视的水量,但这种影响是缓慢和长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用水应重点解决大面积植被建设生态用水,计算生态用水量。三、在水利规划中科学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1.正确处理与协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水资源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水资源在流动、存蓄的过程中以及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转化过程中,均发挥着环境的功能和作用。但是这种功能和作用随着大量的水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而逐渐减弱,作用变小。在规划中应体现水资源的多目标,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都应兼顾。在输水、蓄水、用水过程中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2.统筹安排优化配置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与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水过程和转化过程中有环境功能和作用的这部分水量,二是以为生态环境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用水。在规划中可分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尽可能地在河道内安排利用,减少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这对于维持河流及其通河湖泊、水库、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用水量,发挥水资源的环境效益意义重大。3.计算不同保证率可利用的生态环境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是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组成部分,因此计算生态环境用水量按一定保证率分河道内和河道外计算,提出不同水平年的生态环境用水量,预测2010年、2020年、2030年不同保证率、不同水平年的生态环境用水量十分必要。4.规划中重点解决主要河流减少河道断流时间和断流长度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海河流域主要河道中下游一般年份断流时间长达300天左右,这是海河流域环境系统的核心问题,应对主要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逐步解决减少河道断流时间、减少河道断流长度的措施和办法,并列入规划中。2010年以前重点解决城市河道断流问题,2020年前结合南水北调恢复到70年代初期河流径流状态,2030年使河道断流时间和长度继续得到减少。四、提出解决生态环境用水对策和措施1.提高认识,调整水利规划思路在水利行业内部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统一在汪恕诚部长提出的海河流域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的认识高度上。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与用水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识下,特别是农业种植结构由耗水型的粮食生产转变为节水高效型三元种植结构(粮食种植、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广泛采用先进的农艺节水栽培管理技术的条件下,生态环境用水有可能调整出来。3.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这是改善和恢复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首要的基础工作。4.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一方面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的过程中发挥环境效益和解决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另一方面注意洪水资源利用和调度,特别在平原区搞好河网建设,利用河道、洼淀、沟渠调蓄雨洪。5.节约用水通过节约用水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增加水量中的部分水量,为增加和调剂生态环境用水奠定基础。6.按照规划和协议完成引黄河水的数量,增加东部平原水量采取人工增雨措施,大面积增加有效降雨量。沿海地区增加海水利用量,减少淡水使用量,南水北调要充分考虑安排生态环境用水。参考文献:1.汪恕诚.海河流域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生态.中国水利报,.汪恕诚.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中国水利报,.刘晓涛.关于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水问题论坛,.马小俊译.垦务局改变水务研究重点,美刊《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快报,第20卷第14期..

(1)谢文星、黄道明、谢山,杨汉运,俞伏虎,张晓敏,雷欢:丹江口水利枢纽兴建后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及其演变。水生态学杂志,2009,2(2):44-49(2)张晓敏、黄道明、谢文星,冯瑞萍,杨汉运,胡望斌: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特征。水生态学杂志,2009,2(2):126-129(3)黄德林、黄道明: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生态效应及对策。水利水电快报,2005,26(18):1-6(4)Huang D., Liu J. & Hu C., 2001. Fish resources in Chinese reservoirs and their utilization. P 16-21, in S S De Silva(editor): Reservoir and Culture-based Fisheries: Biology and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held in Bangkok, Thailand from 15th-18th February 2000. Canberra: 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5)常秀岭、黄道明,谢文星,张庆,谢山,杨汉运:红旗湖浮游植物及渔业利用。水利渔业,1999,19(6):33-35(6)万成炎、林永泰、黄道明:鲂胚胎的发育。湖泊科学,1999,11(1):70-75(7)万成炎、林永泰、黄道明:鲂胚后发育。湖泊科学,1999,11(4):357-362(8)Daoming Huang,Yongtai Lin,Chenyan Wan,Guoxiang Liu,Zhiqiang Ni. Preliminary study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bream in Fuqiaohe Reservoir。International Review of Hydrobiology, 1998,83, Special Issue:539-548。(SCI收录)(9)黄道明、林永泰、万成炎、刘元军:浮桥河水库鲂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1997,21(1):15-23(10)黄道明、林永泰、万成炎,朱子义:金沙河水库鲂成鱼食性研究。鱼类学论文集(第六集)。科技出版社出版,:98-106

  • 索引序列
  • 农村水利杂志
  • 农村杂志
  • 农村水利建设毕业论文
  • 新农村杂志
  • 水利水电快报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