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朱岩学位论文

朱岩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朱岩学位论文

著作:1. 申立银,叶堃晖,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 赵振宁,申立银.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柔性策略与案例分析[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Yin Yi Lin and Shen L Y (2002)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between China Mainland and Hong Kong, Nan Kai University Press, China, , 7-310-01643-2. 4. Shen L Y, Zeng S X, Wang F and Ge C B (1999) Management for Real Estate Building Project, China Planning Publications, ISBN 7-80058-734-7, . 5. Shen L Y & Xu Chong Lu (1997)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in China Mainland and Hong Kong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Tianjin, China, ISBN 7-5618-0973-5, (The publication is based on the studies from one of my RGC projects 'Procurement Practice in China'). 6. Shen L Y, Chan H W, Xu C L (1999) Construction Tendering and Contract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Mainland and Hong Kong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Tianjin, China, ISBN 7-5618-1023-7, (The publication is based on the studies from the RGC projects 'Procurement Practice in China'). 7. Shen L Y & Yu M X (1996) Risks in Real Estate Market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Tianjin, China, ISBN 7-5618-0855-0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udies 'Risk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Real Estate Market'), .英文论文:1. Liyin Shen and Liudan Jiao, Bei He and Lanchun Li (2014) Evaluation on the Utility Efficiency of Metro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China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20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SCI) 2. Liyin Shen and Jingyang Zhou (2014) Application of a hybrid Entropy-McKinsey Matrix method in evaluating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A China Case, Cities (SSCI) 3. Liyin Shen and Jingyang Zhou (2014) Exa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icators for guiding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SCI) 4. Shen L Y, Hongping Yuan and Xiangfei Kong (2013) Paradoxical phenomenon in urban renewal practices: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versus buildings' short lifes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Property Management (SSCI indexed), 17(4), 377-389. 5. SHEN L Y, OCHOA J J, ZHANG X L, and Peng Y (2013) Experience Mining for Decision Making on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 An Innovative Approach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9, 40-49 (SCI indexed) 6. L Y Shen, Vivian W Y Tam and L Zhang (2012) Modelling Gaseous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Building Life Cycle, Surveying & Built Environment, , , 61-73 7. Li-yin SHEN, Wei-Sheng Lu, Yi Peng and Shi-Jie Jiang (2011) Critical Assessment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benefit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sm, ASCE, , , 176-183 (SCI index). 8. Shen L Y, Jiang Shijie and H P Yuan (2011) Critical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36(2), 237-246. (SSCI index) 9. Liyin SHEN, Yi Peng, Xiaoling Zhang and Yuzhe Wu (2012) An alternat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Cities, 29(1), 32-39. (SSCI index) 10. . Shen and Mona N. Shah (2011) The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PRC) and India, Journal of National Repute (Udyog Pragati), Vol. 35, . April-June, 11-21. 11. Li-yin Shen, Yuzhe Wu and Xiaoling Zhang (2011) Key Assessment Indicators (KAIs)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SCE, June, , , 441-451. (SCI index) 12. Li-yin Shen, Vivian W. Y. Tam, ChengShuang Sun and Xiaoling Zhang (2011) Development of an information exchange model for attaining sustain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 153-168. 13. L Y Shen, J Jorge Ochoa, Mona N Shah and X L Zhang (2011)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 A Comparison between Various Practices, Habitat International, 35, 17-29. (SSCI index) 14. Li-yin Shen, Vivian W. Y. Tam, Leona Tam and Ying-bo Ji (2010)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the Key to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Practic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Issue 3, 254-259. (SCI, EI index) 15. Li-yin Shen, Vivian W. Y. Tam, Leona Tam and Ying-bo Ji (2010)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the Key to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Practic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Issue 3, 254-259. (SCI, EI index)中文论文:1.申立银,吴德华. 建筑企业环境表现评价系统(C-EPSS)层套AHP计算模型[J]. 高等建筑教育,2002,04:65-73. 2.申立银,向党. 杠杆收购对国有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 土木工程学报,2003,03:84-89+104. 3.申立银,吴德华,张远林.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操作的主要参数分析[J]. 建筑经济,1999,06:3-6. 4.申立银.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投资风险[J]. 北京规划建设,1998,04:51-52. 5.申立银 ,张红. 香港多层大厦的法制管理[J]. 中国房地产,1997,05:77-79. 6.申立银 ,张红. 香港地产业资本的国籍结构[J]. 中外房地产导报,1997,13:35-36. 7.申立银,俞明轩. 房地产组合投资的风险分散原理[J]. 建筑管理现代化,1996,04:18-19. 8.申立银,俞明轩. 房地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房地产,1995,03:45-46. 9.申立银,俞明轩,朱岩. 香港楼宇按揭的风险探讨[J]. 北京房地产,1995,07:41-42. 10.申立银,俞明轩. 香港楼宇按揭对楼市的影响[J]. 中外房地产导报,1995,19:9-10. 11.黄志玉,申立银.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对提高住宅节能的影响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7:80-84. 12.孙成双,申立银. 基于信息流分析的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2,S2:316-320. 13.蒋时节,申立银,彭毅,杨建伟.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遴选[J]. 农业工程学报,2010,09:1-7. 14.鲍海君,申立银,吴宇哲. 基础设施BOT(build-operate-transter)项目特许权期决策的Bargaining博弈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02:160-165. 15.甘琳,申立银,傅鸿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9,11:133-138.

已经发表的科研论文80多篇 (SCI收录英文文章30篇):

1. Xuebin Liu, Xiaojun Fu, Guanghui Dai, Xiaodong Wang, Zan Zhang, Hongbin Cheng, Pei Zheng and Yihua An*(安沂华,通讯作者).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and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 J Transl Med (2017) 15:48.

2. Li LS, Yu H, Raynald R, Wang XD, Dai GH, Cheng HB, Liu XB, An YH (安沂华,通讯作者). Anatomical mechanism of spontaneous recovery in regions caudal to thoracic spinal cord injury lesions in rats. Peer J. 2017, 5: e2865.

3. Yu H, Li L, Liu R, Shu B, Chen H, Huang H, Hua R, Jiang F,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Autophagy in long propriospinal neurons is activated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adult Lett. 2016 Oct 12;634:138-145.

4. Hua RR, Li P, Wang XD, Yang J, Zheng P, Niu XX, Li Y and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Evaluation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and Pain Rating Index in a Patient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ccepted Cell Therapy. Pain Physician. 2016, 19: E659-E666.

5. Raynald, Li Y, Yu H, Huang H, Guo M, Hua R, Jiang F, Zhang K, Li H, Wang F, Li L, Cui F,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The hetero-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carried by hydrogel unexpectedly demonstrate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in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of rats. Brain Res. 2016 Mar 1;1634:21-33.

6. Wang X, Hu H, Hua R, Yang J, Zheng P, Niu X, Cheng H, Dai G, Liu X, Zhang Z,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Effect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on motor functions of identical twins with cerebral palsy: pilot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 efficacy and hereditary factors. Cytotherapy. 2015,17(2):224-31.

7. Wang F, Zhang KH, Hu HM, Liu XB, Bai HR, Jiang F, Wang XD,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icroglia co-cultured with BMSCS offers a new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CNS-associated disease.  Cell Biol Int. 2015,39(3):341-9.

8. Cheng H, Liu X, Hua R, Dai G, Wang X, Gao J,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reatment for sequelae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cord injury. J Transl Med. 2014,12(1):253.

9. Liu X, Zheng P, Wang X, Dai G, Cheng H, Zhang Z, Hua R, Niu X, Shi J,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tem Cell Res Ther. 2014,5(2):57.

10. Li HL, Zhang H, Huang H, Liu ZQ, Li YB, Yu H,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The effect of amino density on the attachment,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at neural stem cells In Vitro. Mol Cells. 2013, 35(5): 436-43.

11. Dai G, Liu X, Zhang Z, Wang X, Li M, Cheng H, Hua R, Shi J, Wang R, Qin C, Gao J,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CT-guide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open surgical transplantation for sequelae of spinal cord injury. J Transl Med. 2013,11:315.

12. Xiaodong Wang, Hongbin Cheng, Rongrong Hua, Jing Yang, Min Li, Guanghui Dai, Zan Zhang, Renzhi Wang, Chuan Qin, Yihua An(安沂华,通讯作者). Effect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ore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y. , 15(12): 1549-62.

13. Wang S, Cheng H, Dai G, Wang X, Hua R, Liu X, Wang P, Chen G, Yue W,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rain Res. 2013, 1532:76-84.

14. R Hua, J Shi, X Wang, J Yang, P Zheng, H Cheng, M Li, G Dai and Y An(安沂华,通讯作者).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ypes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based on 561 cases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0. Spinal cord. 2013, 51:218–21.

15. Min Li, Aixue Yu, Fangfang Zhang, Hongbin Cheng, Xiaodong Wang, Yihua An(安沂华,通讯作者). Treatment of one case of cerebral palsy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visual pathway injury using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2, 10:100.

16. Bao X, Feng M, Wei J, Han Q, Zhao H, Li G, Zhu Z, Xing H, An Y(安沂华), Qin C, Zhao RC, Wang R. Transplantation of Flk-1+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s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si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1,34(1): 87-98.

17. Feng M, Zhu H, Zhu Z, Wei J, Lu S, Li Q, Zhang N, Li G, Li F, Ma W, An Y(安沂华), Zhao RC, Qin C, Wang R. Serial 18F-FDG PET Demonstrates Benefit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 A Translational Study in a Primate Model. J Nucl Med. 2011, 52(1):90–7.

18. Bao X, Wei J, Feng M, Lu S, Li G, Dou W, Ma W, Ma S, An Y(安沂华), Qin C, Zhao RC, Wang R.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s behavioral recovery and endogenous neurogenesi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Brain Research. 2011, 1367:103-13.

19. Li J, Zhu H, Liu Y, Li Q, Lu S, Feng M, Xu Y, Huang L, Ma C,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Zhao RC, Wang R, Qin C.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ot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and upregulates interleukin-10 expression in Macaca fascicularis. Brain Research. 2010, 1334:65-72.

20. Sun C, Zhang H, Li J, Huang H, Cheng H, Wang Y, Li P, An Y(安沂华,通讯作者). Modulation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by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 used for regenerative therapy in a rat model of stroke. J Transl Med. 2010,20:8:77.

21. Ren YJ, Zhang H, Huang H, Wang XM, Zhou ZY, Cui FZ,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In vitro behavior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chemical functional groups. Biomaterials. 2009, 30(6): 1036-44.

22. Zhang H, Wei YT, Tsang KS, Sun CR, Li J, Huang H, Cui FZ, An YH(安沂华, 通讯作者). Implant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embedded in hyaluronic acid and collagen composite conduit promotes regeneration in a rabbit facial nerve injury model. J Transl Med. 2008, 6:67.

23. Li J, Sun CR, Zhang H, Tsang KS, Li JH, Zhang SD,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Induction of functional recovery by co-transplant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Schwann cells in a rat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model. Biomed Environ Sci. 2007, 20(3): 242-249.

24. Sun CR, Wang CC, Tsang KS, Li J, Zhang H,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Modulation and impact of class 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by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neurotrophins on neuroregeneration. Med Hypotheses. 2007, 68(1): 176-9.

25. An YH(安沂华), Tsang KS, Zhang H. Potential of stem cell based therap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regener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iomed. Mater. 2006, 1: R38-R44.

26.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Wang HY, Gao ZX, Wang ZC. Differentiation of rat neural stem cell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 Biomed. Environ. Sci. 2004, 17(1): 1-7.

27. An YH(安沂华), Wang HY, Wang CC. Neur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improved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cerebral ischemic rat. J Neurochemistry. 2004, 88: Supple 1.

28. An YH(安沂华,通讯作者), Wan H, Zhang ZS, Wang HY, Gao ZX, Sun MZ, Wang ZC. Effect of rat Schwann cell secretion 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Biomed. Environ. Sci. 2003, 16: 90-94.

29. Wan H, An YH(安沂华), Sun MZ, Zhang YZ, Wang ZC. Schwann cells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repair of brain stem injury in rats. Biomed. Environ. Sci. 2003, 16(3): 212-8.

30. Wan H, An YH(安沂华), Zhang Z, Zhang Y, Wang Z. Differentiation of rat 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 promoted by co-cultured Schwann cells. Chin Med J. 2003, 116(3): 428-31.

31. An Y(安沂华), Liu E, Liu X, Yang F, Han F, Dai Q. Protectiv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Neural Cells Against the Cytotoxicity of Oxyradicals. Chin Med Sci J. 2000, 15(1): 40-4.

32. An YH(安沂华), Kim YK, Kim SS, Suh YH.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Melatonin to Inhibit Neural Cell Apoptosis.  J Neurochemistry. 1998, 70: Supple 2, S52.

33. 王耸,程洪斌,王晓东,伊龙,王培申,夏义欣,安沂华(通讯作者). 2100例脑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产前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1月, 6:1, 24-29.

34. 王耸,程洪斌,伊龙,王培申,孙宪昶,安沂华(通讯作者). 1060例脑性瘫痪患者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12月,55,12: 36-42.

35. 彭亚伟,王晓东,徐成娥,代广辉,刘学彬,张赞,安沂华(通讯作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疗效观察. 武警医学. 2017,28(5):478-482.

36. 付晓君,王晓东,代广辉,刘学彬,张赞,安沂华(通讯作者).两疗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儿两年随访及疗效分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6, 25(2): 108-113.

37. 王培申,刘学彬,伊龙,代广辉,张赞,安沂华(通讯作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移植治疗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武警医学. 2015,26(3): 282

38. 张赞,代广辉,刘学彬,王晓东,安沂华(通讯作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29(5):478.

39. 张凯华,王飞,胡慧敏,黄华,安沂华(通讯作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实验动物学报.2014,22(2):1-5.

40. 王森,程洪斌,王晓东,代广辉,滑蓉蓉,刘学彬,伊龙,李鲁生,安沂华(通讯作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后遗症35例临床疗效分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47(1):78-81.

41. 张涵,吴昭,黄华,孙晓丹,安沂华(通讯作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于不同通电情况下在聚吡咯上生长情况的形态.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22(5):14-7.

42. Raynald,李延滨,郭牧遥,黄华,张涵,于昊,李海龙,崔福斋,安沂华(通讯作者). 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5):18-21.

43. 李敏,滑蓉蓉,于爱学,张芳芳,代广辉,王晓东,程洪斌,安沂华(通讯作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52-4.

44. 马占宾,程洪斌,代广辉,张赞,穆学涛,刘学彬,安沂华(通讯作者). 磁共振成像在显示脑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靶点时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 ( 23 ):7082-4.

45. 程洪斌,伊龙,马占宾,王晓东,代广辉,李敏,刘学彬,高建华, 安沂华(通讯作者).尿动力学检查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估.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6):563-5.

46. 李敏,滑蓉蓉,王晓东,于爱学,张芳芳,朱岩,安沂华(通讯作者).795例脑瘫患儿损伤程度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1,26(6):859-62.

47. 王成俊,张涵,李鲁生,程洪斌,安沂华(通讯作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及应用研究.武警医学.2010,21(4):349-51.

48. 程洪斌,刘学彬,伊龙,张赞,代广辉,李敏,高建华,安沂华(通讯作者).CT引导下脊髓内穿刺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60例临床疗效分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2):160-1.

49. 程洪斌,伊龙,刘学彬,代广辉,张赞,马占宾,王晓东,李敏,安沂华(通讯作者).80例头部立体定向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疗效分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4):355-7.

50. 李鲁生,张涵,王成俊,程洪斌,安沂华(通讯作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和生物学特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0):1869-73.

51. 王晓东,杨静,李敏,郑培,张倩,滑蓉蓉,张芳芳,程洪斌,伊龙,于爱学,安沂华(通讯作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儿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6):337-42.

52. 王晓东,杨静,张倩,郑培,李敏,程洪斌,代广辉,张赞,张芳芳,伊龙,安沂华(通讯作者).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炎性反应的影响.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18(6):535-7.

53. 代广辉,刘学彬,张赞,史晶,马占宾,穆学涛,安沂华(通讯作者),徐如祥.术前手术入路设计在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10):1060-1063.

54. 张涵,魏岳腾,孙崇然,李晋,黄华,崔福斋,安沂华(通讯作者).NSCs-HA-NT3复合物移植修复兔面神经损伤.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2):144-147.

55. 曹红宾,李敏,王海燕,杨静,于爱学,杨晓莉,安沂华(通讯作者).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38): 7439-7442.

56. 冯铭,朱华,张楠,卢姗,尹晓明,魏俊吉,李秦,韩钦,李桂林,窦万臣,张子衡,李照建,马文斌,孔燕国,安沂华,赵春华,秦川,王任直. 食蟹猴脑出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活体示踪观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8): 365-8.

57. 冯铭,王任直,朱华,张楠,王常郡,魏俊吉,卢姗,李琴,尹晓明,韩钦,马文斌,秦川,安沂华,孔燕国.  Ferumoxide 标记Flkl+CD31一CD34一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食品蟹猴脑内移植示踪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报.2008,30(5):559-563.

58. 薛静,高培毅,李晋,安沂华,黄华. 磁共振成象示踪观察脑缺血大鼠脑室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0(3): 218-21.

59. 孙崇然,王忠诚,李晋,张建民,王雅杰,张涵,安沂华(通讯作者).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神经干细胞中的翻译与表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8, 25(8): 962-963.

60. 孙崇然,安沂华,刘淑玲,夏雷,李晋,张涵,黄华,王忠诚.隧道法:一种评价大鼠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的方法.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5):383-5.

61. 程洪斌,胡韶山,郑永日,李敏,安沂华(通讯作者).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20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454-5.

62. 张儒有,郑永日,胡韶山,程洪斌,安沂华(通讯作者).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50例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9): 138-139.

63. 李晋,安沂华,历俊华,张绍东,孙崇然,张涵. 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2): 214-5.

64. 薛静,高培毅,李晋,孙崇然,黄华,安沂华.胎鼠神经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移植后MRI研究. 放射学实践, 2006, 21(2), 110-3.

65. 薛静,高培毅,孙崇然,李晋,安沂华.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大鼠脑梗死模型的建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3(1): 34-7.

66. 薛静,高培毅,李晋,孙崇然,黄华,安沂华. 脑梗死大鼠脑内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神经干细胞后的MR示踪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2): 122-126.

67. 刘海,王忠诚,安沂华,崔勇,晋强.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作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12(5): 369-71.

68. 孙崇然,景猛,李长宇,安沂华,刘恩重. 两种方法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表型分化的比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12): 999-1001.

69. 安沂华,程洪斌,张儒有,张赞,李纪仲. 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和前景展望.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5, 11(5): 238-9.

70. 张涵,袁芳,安沂华. 应用组织工程学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07:892-3.

71. 安沂华,翟晶,历俊华,张绍东,孙异临,王忠诚. 离体培养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学研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4, 10(1): 11-2.

72. 安沂华,江涛,LuDunyue,Chopp M. 神经营养素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突触的再生修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4, 9(1): 43-5.

73. 安沂华,刘恩重,俞春江,韩占强.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81-2.

74. 闫长祥,安沂华,历俊华,刘淑玲,万虹,于春江,王忠诚. 神经干细胞与自体筋膜联合修复家兔面神经损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4, 10(1): 21-3.

75. 闫长祥,万虹,历俊华,刘淑玲,安沂华,于春江,张亚卓,王忠诚.雪旺氏细胞与自体筋膜联合修复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 20 (2):112.(论著摘要)

76. 程小燕,王红云,安沂华(通讯作者). 自体血脑内注射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研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4, 10(6): 346-7.

77. 安沂华,万虹,王红云,高之宪,王忠诚. 神经干细胞移植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 20(8): 697-9.

78. 安沂华,万虹,王红云,张绍东,翟晶,王忠诚. 血清和雪旺氏细胞诱导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比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20(5): 388-90.

79. 历俊华,安沂华,张绍东,翟晶. 巢蛋白在已分化的神经干细胞中表达时程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 20(9): 838-40.

80. 闫长祥,安沂华,历俊华,于春江,张亚卓,王忠诚. 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分化及其特异性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2): 135-7.

81. 程小燕,王红云,安沂华(通讯作者).异种大鼠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未导致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3, 9(9): 541-2.

82. 安沂华,万虹,王红云,张泽舜,孙梅珍,张亚卓,王忠诚. 大鼠雪旺氏细胞支持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分化.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279-81.

83. 安沂华,王红云,张向彤,刘暌,张亚卓,王忠诚.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18(1):50-3.

84. 万虹,安沂华,王红云,孙梅珍,刘暌,王忠诚,张亚卓. 雪旺氏细胞促进共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2): 100-3.

85. 万虹,安沂华,王红云,孙梅珍,张亚卓,王忠诚.体内外不同环境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275-8.

86. 张相彤,安沂华,张亚卓,戴钦舜,王忠诚. 成年大鼠脑创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298-301.

87. 杨树源,安沂华. 再述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273-4.

88. 王红云,安沂华,万虹,刘暌,张亚卓,王忠诚.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4): 316-8.

89. 蔺友志,刘恩重,韩占强,王雪峰,安沂华.半导体激光辅助神经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6(1):61-2.

朱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在统计学中,统计模型是指当有些过程无法用理论分析 方法 导出其模型,但可通过试验或直接由工业过程测定数据,经过数理统计法求得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模型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套利模型的理论综述与应用分析

【摘要】统计套利模型是基于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建立起来的,在对历史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估计相关变量的概率分布,并结合基本面数据对未来收益进行预测,发现套利机会进行交易。统计套利这种分析时间序列的统计学特性,使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实践方面广泛应用于个对冲基金获取收益,理论方面主要表现在资本有效性检验以及开放式基金评级,本文就统计套利的基本原理、交易策略、应用方向进行介绍。

【关键词】统计套利 成对交易 应用分析

一、统计套利模型的原理简介

统计套利模型是基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较高相关性的股票或者其他证券,通过一定的方法验证股价波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良好的相关性,那么一旦两者之间出现了背离的走势,而且这种价格的背离在未来预计会得到纠正,从而可以产生套利机会。在统计套利实践中,当两者之间出现背离,那么可以买进表现价格被低估的、卖出价格高估的股票,在未来两者之间的价格背离得到纠正时,进行相反的平仓操作。统计套利原理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均值回复,即存在均值区间(在实践中一般表现为资产价格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且其序列图波动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价格的背离是短期的,随着实践的推移,资产价格将会回复到它的均值区间。如果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则可以构造统计套利交易的信号发现机制,该信号机制将会显示是否资产价格已经偏离了长期均值从而存在套利的机会 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共同点的两个证券(比如同行业的股票), 其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价格往往表现为同向变化,从而价格的差值或价格的比值往往围绕着某一固定值进行波动。

二、统计套利模型交易策略与数据的处理

统计套利具 体操 作策略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成对/一篮子交易,多因素模型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策略主要是成对交易策略。成对策略,通常也叫利差交易,即通过对同一行业的或者股价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股票的一个多头头寸和一个空头头寸进行匹配,使交易者维持对市场的中性头寸。这种策略比较适合主动管理的基金。

成对交易策略的实施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对股票对的选取。海通证券分析师周健在绝对收益策略研究―统计套利一文中指出,应当结合基本面与行业进行选股,这样才能保证策略收益,有效降低风险。比如银行,房地产,煤电行业等。理论上可以通过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然后在进行协整检验,这样的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第二是对股票价格序列自身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目前常用的就是协整理论以及随机游走模型。

运用协整理论判定股票价格序列存在的相关性,需要首先对股票价格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是图示法和单位根检验法,图示法即对所选各个时间序列变量及一阶差分作时序图,从图中观察变量的时序图出现一定的趋势册可能是非平稳性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时序图表现出随机性,则序列可能是平稳的。但是图示法判断序列是否存在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理论上检验序列平稳性及阶输通过单位根检验来确定,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很多,一般有DF,ADF检验和Phillips的非参数检验(PP检验)一般用的较多的方法是ADF检验。

检验后如果序列本身或者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我们就可以对不同的股票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G两步法,即首先对需要检验的变量进行普通的线性回归,得到一阶残差,再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存在单位根,那么变量是不具有协整关系的,如果不存在单位根,则序列是平稳的。EG检验比较适合两个序列之间的协整检验。除EG检验法之外,还有Johansen检验,Gregory hansan法,自回归滞后模型法等。其中johansen检验比较适合三个以上序列之间协整关系的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可以判定股票价格序列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行成对交易。

Christian L. Dunis和Gianluigi Giorgioni(2010)用高频数据代替日交易数据进行套利,并同时比较了具有协整关系的股票对和没有协整关系股票对进行套利的立即收益率,结果显示,股票间价格协整关系越高,进行统计套利的机会越多,潜在收益率也越高。

根据随机游走模型我们可以检验股票价格波动是否具有“记忆性”,也就是说是否存在可预测的成分。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短期可预测性分析及长期可预测性分析。在短期可预测性分析中,检验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随机游走过程的第三种情况,即不相关增量的研究,可以采用的检验工具是自相关检验和方差比检验。在序列自相关检验中,常用到的统计量是自相关系数和鲍克斯-皮尔斯 Q统计量,当这两个统计量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显著大于其临界水平时,说明该序列自相关,也就是存在一定的可预测性。方差比检验遵循的事实是:随机游走的股价对数收益的方差随着时期线性增长,这些期间内增量是可以度量的。这样,在k期内计算的收益方差应该近似等于k倍的单期收益的方差,如果股价的波动是随机游走的,则方差比接近于1;当存在正的自相关时,方差比大于1;当存在负的自相关是,方差比小于1。进行长期可预测性分析,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的时候,采用方差比进行检验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所以可以采用R/S分析,用Hurst指数度量其长期可预测性,Hurst指数是通过下列方程的回归系数估计得到的:

Ln[(R/S)N]=C+H*LnN

R/S 是重标极差,N为观察次数,H为Hurst指数,C为常数。当H>时说,说明这些股票可能具有长期记忆性,但是还不能判定这个序列是随机游走或者是具有持续性的分形时间序列,还需要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

无论是采用协整检验还是通过随机游走判断,其目的都是要找到一种短期或者长期内的一种均衡关系,这样我们的统计套利策略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进行统计套利的数据一般是采用交易日收盘价数据,但是最近研究发现,采用高频数据(如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收盘价交易数据)市场中存在更多的统计套利机会。日交易数据我们选择前复权收盘价,而且如果两只股票价格价差比较大,需要先进性对数化处理。Christian L. Dunis和Gianluigi Giorgioni(2010)分别使用15分钟收盘价,20分钟收盘价,30分以及一个小时收盘价为样本进行统计套利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高频数据进行统计套利所取得收益更高。而且海通证券金融分析师在绝对收益策略系列研究中,用沪深300指数为样本作为统计套利 配对 交易的标的股票池,使用高频数据计算累计收益率比使用日交易数据高将近5个百分点。

三、统计套利模型的应用的拓展―检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Fama(1969)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其经济含义是:市场能够对信息作出迅速合理的反应,使得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从而使资产的价格不可用当前的信息进行预测,以至于任何人都无法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通过检验统计套利机会存在与否就可以验证资本市场是有效的的,弱有效的,或者是无效的市场。徐玉莲(2005)通过运用统计套利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得出结论:统计套利机会的存在与资本市场效率是不相容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中国股票市场中的价格惯性、价格反转及价值反转投资策略是否存在统计套利机会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弱有效性。吴振翔,陈敏(2007)曾经利用这种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的弱有效性加以检验,采用惯性和反转两种投资策略发现我国A股若有效性不成立。另外我国学者吴振翔,魏先华等通过对Hogan的统计套利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统计套利模型对开放式基金评级的方法。

四、结论

统计套利模型的应用目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易策略,进行套利。2.通过检测统计套利机会的存在,验证资本市场或者某个市场的有效性。由于统计套利策略的实施有赖于做空机制的建立,随着我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和完善,相信在我国会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 Burgess:A computational Methodolology for Modelling the Dynamics of statistical arbitrage, London business school,PhD Thesis,1999.

[2]方昊.统计套利的理论模式及应用分析―基于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检验.统计与决策,2005,6月(下).

[3]马理,卢烨婷.沪深 300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统计套利模型的实证.财贸研究,2011,1.

[4]吴桥林.基于沪深 300 股指期货的套利策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吴振翔,陈敏.中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性的统计套利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月.

关于半参统计模型的估计研究

【摘要】随着数据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数据模型已经无法满足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测量问题,严重的限制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数据模型上应用和发展,所以基于这种背景之下,学者们针对数据模型测量实验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并研制出了半参数模型数据应用。半参数模型数据是基于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之上的一种新的测量数据模型,因此它具备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很多共同点。本文将结合数据模型技术,对半参统计模型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半参数模型 完善误差 测量值 纵向数据

本文以半参数模型为例,对参数、非参数分量的估计值和观测值等内容进行讨论,并运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得出非参数分量的推估表达式。另外,为了解决纵向数据下半参数模型的参数部分和非参数部分的估计问题,在误差为鞅差序列情形下,对半参数数据模型、渐近正态性、强相合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另外,本文初步讨论了平衡参数的选取问题,并充分说明了泛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以及相关结论,同时对半参数模型的迭代法进行了相关讨论和研究。

一、概论

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所采用的参数数据模型构造相对简单,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但在测量数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相关大的误差,例如在测量相对微小的物体,或者是对动态物体进行测量时。而建立半参数数据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和缓解这一问题:它不但能够消除或是降低测量中出现的误差,同时也不会将无法实现参数化的系统误差进行勾和。系统误差非常影响观测值的各种信息,如果能改善,就能使其实现更快、更及时、更准确的误差识别和提取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确度,也对相关科学研究进行了有效补充。

举例来说,在模拟算例及坐标变换GPS定位重力测量等实际应用方面,体现了这种模型具有一定成功性及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半参数数据模型同当前所使用的数据模型存在着一致性,可以很好的满足现在的实际需要。而新建立的半参数模型以及它的参数部分和非参数部分的估计,也可以解决一些污染数据的估计问题。这种半参数模型,不仅研究了纵向数据下其自身的t型估计,同时对一些含光滑项的半参数数据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外,基于对称和不对称这两种情况,可以在一个线性约束条件下对参数估计以及假设进行检验,这主要是因为对观测值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包含这个线性关系以外,还受到某种特定因素的干扰,所以不能将其归入误差行列。另外,基于自变量测量存在一定误差,经常会导致在计算过程汇总,丢失很多重要信息。

二、半参数回归模型及其估计方法

这种模型是由西方著名学者Stone在上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在80年代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目前,这种参数模型已经在医学以及生物学还有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中广泛使用开来。

半参数回归模型介于非参数回归模型和参数回归模型之间,其内容不仅囊括了线性部分,同时包含一些非参数部分,应该说这种模型成功的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型所涉及到的参数部分,主要是函数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变量所呈现出来的大势走向进行有效把握和解释;而非参数部分则主要是值函数关系中不明确的那一部分,换句话就是对变量进行局部调整。因此,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利用数据中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这一点是参数回归模型还有非参数归回模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说半参数模型往往拥有更强、更准确的解释能力。

从其用途上来说,这种回归模型是当前经常使用的一种统计模型。其形式为:

三、纵向数据、线性函数和光滑性函数的作用

纵向数据其优点就是可以提供许多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当前纵向数据例子也非常多。但从其本质上讲,纵向数据其实是指对同一个个体,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地点之上,在重复观察之下所得到一种序列数据。但由于个体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而导致在对纵向数据进行求方差时会出现一定偏差。在对纵向数据进行观察时,其观察值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其特点就是可以能够将截然不同两种数据和时间序列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即可以分析出来在个体上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趋势,同时又能看出总体的变化形势。在当前很多纵向数据的研究中,不仅保留了其优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发展,实现了纵向数据中的局部线性拟合。这主要是人们希望可以建立输出变量和协变量以及时间效应的关系。可由于时间效应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很难进行参数化的建模。

另外,虽然线性模型的估计已经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半参数模型估计至今为止还是空白页。线性模型的估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秩亏或病态的问题,还能在百病态的矩阵时,提供了处理线性、非线性及半参数模型等方法。首先,对观测条件较为接近的两个观测数据作为对照,可以削弱非参数的影响。从而将半参数模型变成线性模型,然后,按线性模型处理,得到参数的估计。而多数的情况下其线性系数将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但是这种线性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根本求不出在同一个模型中,所有时间段上的样本,亦很难使用一个或几个实函数来进行相关描述。在对测量数据处理时,如果将它看作为随机变量,往往只能达到估计的作用,要想在经典的线性模型中引入另一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即模型中含有本质的非线性部分,就必须使用半参数线性模型。

另外就是指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形态,研究对象是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的不光滑和不可微的几何形体,对应的定量参数是维数,分形上统计模型的研究是当前国际非线性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之一。因此,第一种途径是将非参数分量参数化的估计方法,也称之为参数化估计法,是关于半参数模型的早期工作,就是对函数空间附施加一定的限制,主要指光滑性。一些研究者认为半参数模型中的非参数分量也是非线性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光滑和不可微的。所以同样的数据,同样的检验方法,也可以使用立方光滑样条函数来研究半参数模型。

四、线性模型的泛最小二乘法与最小二乘法的抗差

(一)最小二乘法出现于18世纪末期

在当时科学研究中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从多个未知参数观测值集合中求出参数的最佳估值。尽管当时对于整体误差的范数,泛最小二乘法不如最小二乘法,但是当时使用最多的还是最小二乘法,其目的也就是为了估计参数。最小二乘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应用之后,逐步发展成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现阶段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数据所服从的模型,同时在纵向数据半参数建模中,辅助以迭代加权法。这对补偿最小二乘法对非参数分量估计是非常有效,而且只要观测值很精确,那么该法对非参数分量估计更为可靠。例如在物理大地测量时,很早就使用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并得到重力异常最佳估计值。不过在使用补偿最小二乘法来研究重力异常时,我们还应在兼顾着整体误差比较小的同时,考虑参数估计量的真实性。并在比较了迭代加权偏样条的基础上,研究最小二乘法在当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应该说,该方法只强调了整体误差要实现最小,而忽略了对参数分量估计时出现的误差。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二)半参模型在GPS定位中的应用和差分

半参模型在GPS相位观测中,其系统误差是影响高精度定位的主要因素,由于在解算之前模型存在一定误差,所以需及时观测误差中的粗差。GPS使用中,通过广播卫星来计算目标点在实际地理坐标系中具体坐标。这样就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并恢复整周未知数,由于观测值在卫星和观测站之间,是通过求双差来削弱或者是减少对卫星和接收机等系统误差的影响,因此难于用参数表达。但是在平差计算中,差分法虽然可以将观测方程的数目明显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依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如果选择使用半参数模型中的参数来表达系统误差,则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半参数模型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于有着光滑项的半参数模型,在既定附加的条件之下,能够提供一个线性函数的估计方法,从而将测值中的粗差消除掉。

另外这种方法除了在GPS测量中使用之外,还可应用于光波测距仪以及变形监测等一些参数模型当中。在重力测量中的应用在很多情形下,尤其是数学界的理论研究,我们总是假定S是随机变量实际上,这种假设是合理的,近几年,我们对这种线性模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而且因其形式相对简洁,又有较高适用性,所以这种模型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模拟的算例及坐标变换GPS定位重力测量等实际应用,说明了该法的成功性及实用性,从理论上说明了流行的自然样条估计方法,其实质是补偿最小二乘方法的特例,在今后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 文章 中提到的分形理论的研究对象应是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的不光滑和不可微的几何形体,而且分形已经在断裂力学、地震学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应被推广使用到研究半参数模型中来,不仅能够更及时,更加准确的进行误差的识别和提取,同时可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确度,是对当前半参数模型研究的有力补充。

五、 总结

文章所讲的半参数模型包括了参数、非参数分量的估计值和观测值等内容,并且用了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得到了非参数分量的推估表达式。另外,为了解决纵向数据前提下,半参数模型的参数部分和非参数部分的估计问题,在误差为鞅差序列情形下,对半参数数据模型、渐近正态性、强相合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介绍了最小二乘估计法。另外初步讨论了平衡参数的选取问题,还充分说明了泛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以及有关结论。在对半参数模型的迭代法进行了相关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之上,为迭代法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说明,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宏昌.误差为AR(1)情形的半参数回归模型拟极大似然估计的存在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钱伟民,李静茹.纵向污染数据半参数回归模型中的强相合估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

[3]樊明智,王芬玲,郭辉.纵向数据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局部线性估计[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02).

[4]崔恒建,王强.变系数结构关系EV模型的参数估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5]钱伟民,柴根象.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J].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09(04)

[6]孙孝前,尤进红.纵向数据半参数建模中的迭代加权偏样条最小二乘估计[J].中国科学(A辑:数学),2009(05).

[7]张三国,陈希孺.EV多项式模型的估计[J].中国科学(A辑),2009(10).

[8]任哲,陈明华.污染数据回归分析中参数的最小一乘估计[J].应用概率统计,2009(03).

[9]张三国,陈希孺.有重复观测时EV模型修正极大似然估计的相合性[J].中国科学(A辑).2009(06).

[10]崔恒建,李勇,秦怀振.非线性半参数EV四归模型的估计理论[J].科学通报,2009(23).

[11]罗中明.响应变量随机缺失下变系数模型的统计推断[D].中南大学,2011.

[12]刘超男.两参数指数威布尔分布的参数Bayes估计及可靠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8.

[13]郭艳.湖南省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及其实证检验与经济分析[D].中南大学,2009.

[14]桑红芳.几类分布的参数估计的损失函数和风险函数的Bayes推断[D].中南大学,2009.

[15]朱琳.服从几类可靠性分布的无失效数据的bayes分析[D].中南大学,2009.

[16]黄芙蓉.指数族非线性模型和具有AR(1)误差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1. 统计学分析论文

2. 统计方面论文优秀范文参考

3. 统计优秀论文范文

4. 统计学的论文参考范例

白云岩成因的学位论文

张军涛1 龙胜祥1 李国蓉2 李宏涛1 吴世祥1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摘 要 热液白云岩形成机制及其油气储层地质研究是当前白云岩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的广元峡沟煤矿剖面白云岩为研究对象。该剖面由下部地层向上,白云岩化程度逐渐增强,颜色由深到浅,岩性由生屑灰岩逐渐过渡到斑状白云岩,然后再到中粗晶白云岩,上部覆盖茅口组泥灰(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发育于栖霞组顶部和茅口组底部,由中晶到粗晶的半自形-自形白云石组成,其中可见鞍状白云石。岩石中溶蚀孔洞发育,孔隙内有沥青充填。微晶灰岩的δ13CVPDB值为‰,δ18OVPDB值为‰;白云石样品的碳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明显低于灰岩样品值,δ13CVPDB值为‰~‰,δ18OVPDB值为‰~‰。流体来源可能为经历了深循环的大气降水。在断裂活动时,深部热液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当运移到栖霞组和茅口组时,由于有吴家坪组泥灰岩和泥云岩的封堵,流体的运移被减缓甚至停滞,促使围岩发生白云岩化,溶蚀作用也同时发生,产生溶蚀孔隙。由此在栖霞组顶部和茅口组底部可能形成热液白云岩储层,具有一定的储集意义。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 形成机理 储集意义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Hydrothermal Dolomite of the QixiaFormation and Maokou Formation in northern Sichuan Basin

ZHANG Juntao1,LONG Shengxiang1,LI Guorong2,LI Hongtao1,WU Shixiang1(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83,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Abstract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 is a scientific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dolomite from Xiagou Coal Mine in Guangyuan,northern Sichuan Basin was studied,which dolomitization degree enhanced gradually,color changed from shallow to deep while from down to dolomite developed both in the top of Qixia Formation and the bottom of Maokou Formation,which is composited by coarse-euhedral dolomite,and a little saddle and asphalt filling are developed in the rock.δ13CvPDB of microcrystalline limestone is ‰,δ18 OVPDB is ‰,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of different dolomite sample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but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limestone samples,δ13 CVPDB ‰~‰,δ18 OVPDB are ‰~ ‰ .A fluid source may be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or experienced a deep circulating the faults activited,deep hydrothermal fluid migrated up along they migrated to Qixia Formation and Maokou Formation,because of resisting of Wujiaping Formation,the migration of fluid flow is slow down even stopped,which caused the rock dolomitization,and dissolution also occurred atthe same time,then pores were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 may be formed in the top of Qixia Formation and the bottom of Maokou Formation.

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预测》(编号2012CB2148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优质储层分布与保存条件评价》(编号2011ZX05005002)资助成果

Key words hydrothermal dolomite;forming mechanism;reservoir;Qixia Formation and MaokouFormation;Sichuan Basin

热液白云岩作为一种特殊的白云岩类型,备受关注[1],又因其形成过程中通常伴有热水溶蚀发生[2],可形成优质油气储层,近来也成为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3]。

中二叠统在四川盆地部分区域发育有一定规模的白云岩化,川西地区中二叠统钻遇白云岩有4口井,其中获工业气井、小气井和气测异常井各1口,另一口无异常。川中女基井栖霞组钻有中-粗晶白云岩,并获工业气流。前人对其成因已有了初步探索:峨眉、汉旺及宝兴一带白云岩形成于海水、淡水混合作用,继后又受地壳升降、褶皱、火山等影响,是多种、多期成岩作用叠加的产物[4];华蓥山灰岩中的透镜状、团块状白云岩是来自玄武岩风化所产生的富Mg水及岩浆残余水经构造活动,对周围石灰岩交代或结晶的产物[5];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发育的细晶至粗晶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主要是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6 ];川西南一带次生白云岩属埋藏热液成因,而在其以东的广大地区则以混合水成因为主[7];滇东—川西地区有块状白云岩和斑状白云岩两种类型,都形成于玄武岩淋滤白云化,即白云岩是在埋藏环境中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白云化流体来自淋滤峨眉山玄武岩的大气降水,Mg来自玄武岩中铁镁矿物的风化分解[8]。前人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可能形成于埋藏期热液作用,但白云岩化流体性质与白云岩化模式仍存在争议,其储集意义仍缺乏充分研究。因而,研究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发育的白云岩,可以为热液白云岩这一研究热点与难点提供新的制约,并可探索其在四川盆地的储集意义。

1 岩石学特征

研究对象为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峡沟煤矿剖面的栖霞组与茅口组(图1)。野外产状上,由下部地层向上,白云岩化程度逐渐增强(图2),颜色由深到浅,从深灰色到灰色,岩性由生屑灰岩(图3A)逐渐过渡到斑状白云岩(图3B),然后再到中粗晶白云岩(图3C),白云岩纵向上厚度在100m左右,横向展布受现今的峡沟控制,范围未知,上部覆盖茅口组泥灰(云)岩,其中见有一套辉绿岩侵入体(图3D)。

生物碎屑灰岩:是栖霞组中原始未经蚀变的基质岩石。深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发育,富含腹足类、头足类、有孔虫、棘皮类和珊瑚等生物化石,生屑多为亮晶方解石,粒间为泥晶胶结,未见白云岩化,但常见有泥质夹层,各种孔隙均不发育(图4A)。

斑状云灰岩:是灰岩和白云岩的过渡岩类,发育于栖霞组中上部和茅口组的底部,表现为灰岩中白云石呈花斑状产出,手标本中晶体较粗的白云石与泥晶方解石差异明显,界线分明,其中斑块内的白云石多为半自形—自形中晶—粗晶,可见有少量的鞍状白云石。生屑灰岩原岩中泥晶胶结物易于白云岩化,而生屑较难白云岩化,呈残余产出。晶间孔、溶孔、裂隙、缝合线发育。白云石晶间可见有灰岩的残余(图4B)。

图1 四川盆地北部地质简图

图2 峡沟煤矿栖霞组-茅口组岩性剖面简图

图3 川北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的野外特征

中粗晶白云岩:发育于栖霞组顶部,由中晶到粗晶的半自形—自形白云石组成,多为镶嵌接触,并可见鞍状白云石,鞍状白云石表现为粗大的晶体,弯曲的晶面,雾心亮边,正交光下波状消光,基本不见灰岩残余,溶孔发育(图4C)。

辉绿岩:见于茅口组中,呈岩体产出。镜下具有明显的辉绿结构,即辉石的平均粒径大于斜长石平均长度,表现为板条状斜长石组成的格架内填充一粒或几粒与其大小相当的辉石。辉绿岩是典型的浅成侵入岩(图4D)。

2 岩石储集空间

在川北广元峡沟煤矿的野外剖面中,热液白云岩中孔隙非常发育,其中主要的孔隙类型有溶孔溶洞、晶间孔隙和裂缝三大类。

溶孔溶洞:集中于栖霞组的顶部,在中粗晶白云岩中尤为发育,最大的溶洞直径可达十几厘米,呈椭圆形,孔隙边缘充填有少量的鞍状白云石、方解石以及沥青等,是本区热液白云岩中最重要的储集空间。

晶间孔隙:发育在中粗晶白云岩和花斑状白云岩中,在一些中粗晶白云岩中一些晶间孔隙由于沥青的充填而呈花斑状。其常与溶孔、裂缝相伴生,其中多有沥青充填,是本区重要的储集空间。

裂缝:发育在峡沟煤矿栖霞组的各类岩石中,特别是在溶孔发育的部位,呈网状发育,其中多为沥青充填,也有部分为方解石充填。

图4 川北中二叠统岩石显微特征

3 形成条件分析

沉积环境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属于开阔台地碳酸盐岩沉积。王宓君等(1989)认为其主要为开阔台地-广海陆棚沉积环境,广元—万县—黔江一带、贵州遵义一带发育广海陆棚相带;而据马永生、陈洪德等(2009)发现,这一时期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规模巨大,涉及整个中上扬子区域,这一台地由中央向四周,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斜坡盆地过渡。中二叠统时期,海水由南、东南、北、西北多方向入侵四川地区,古陆范围显著缩小,陆源物质供给作用弱,围绕古陆缺乏陆相或陆源碎屑岩沉积相带,四川地区主要为浅水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仅在四川盆地以南贵州遵义一带,以东万县—利川一带及巫溪—兴山一带有陆棚沉积,浅水台地规模宏大,具有陆表海台地性质,同时,中二叠统普遍发育珊瑚、苔藓虫、腕足、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白云岩化作用

川北地区栖霞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不具备发生大规模白云岩化的条件,同时,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也显示本区的白云岩并非是在同生或准同生期形成的,其很可能形成于埋藏条件下的热液环境中。

本区白云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为中-粗晶白云石(图4B,C),不同于准同生期白云岩的粉细晶白云石,反映其形成于埋藏环境下,或者早期形成后经历了后期的重结晶作用改造。另外,云灰岩呈花斑状白云岩化,并呈现出泥晶胶结物白云岩化、生屑未白云岩化的选择性白云岩化特征(图4C),这是埋藏期白云岩化的典型特征。

另外,鞍状白云石的存在,也是埋藏条件下热液白云岩化的标志之一。鞍状白云石在本区多以孔隙充填物的形式存在(图5),也常见于白云岩基质中(图4C)。鞍状白云石晶体巨大,一般为粗晶,甚至巨晶,晶面弯曲,呈马鞍状,常具有雾心亮边,在正交光下呈波状消光。一般认为鞍状白云石多形成于80~160℃、高盐度的流体中,为低温热液矿物,其特殊的晶体形态是快速结晶的结果。

图5 热液白云岩中的鞍状白云石

本区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其形成于热液环境中。通过碳氧同位素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白云岩化流体的性质。一个栖霞组微晶灰岩的δ13CVPDB值为‰,δ18OVPDB值为‰(表1;图6);白云石样品的碳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明显低于灰岩样品,δ13CVPDB值为‰~‰,δ18OVPDB值为‰~‰(表1;图6)。两者间碳同位素值相近,反映其具有相似的碳来源,应该为交代作用形成的;白云岩中偏负的氧同位素值,说明其形成于高温流体中,但差异并非十分迥异,因此应该不是岩浆热液,很可能是经历了深循环的大气降水,在循环过程与围岩发生了充分的分馏,使得具有了相近的碳氧同位素特征。而后期方解石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变化较大,δ13CVPDB值从‰到‰,δ18OVPDB值从‰到‰(表1;图6),这些差异反映了流体来源的多样性,既有早期海水胶结的产物,与灰岩值相近,又有与白云岩同源的流体,与白云岩值相近,也存在有后期大气降水的产物,具有极低的氧同位素值。

图6 川北中二叠统白云岩碳氧同位素交会图

表1 川北中二叠统白云岩碳氧同位素数据

本区白云岩的有序度也相对较低,花斑状云灰岩中白云石最低值仅为,在细晶白云岩中最高为(表2),且晶体越粗有序度越低,说明白云岩形成时,结晶速度较快。反映了白云岩为热液环境的产物,是典型的热液白云岩。

表2 川北中二叠统白云岩有序度数据

综合分析认为,白云岩为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形成,但热液可能并不是岩浆热液,很可能来源于深层的热卤水或深循环的大气降水。

4 白云岩储层形成模式

热液白云岩以较大溶蚀孔隙(一般可见溶蚀扩大缝)、中粗晶白云岩以及溶蚀孔内有少量的鞍状白云石充填物为特征。对于其形成模式国内外已有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一般受断层控制,溶蚀发生在断裂破碎强烈处或流体运移遇到堵塞的区域。除了热液白云岩化外,断裂和封盖层是其形成的另外两个条件(图7)(Esteban and Taberner,2003)。

图7 热液溶蚀改造模型

热液溶蚀并非越热越溶解。白云石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而H2S和CO2可能是碳酸盐最为重要的溶解介质(黄思静等,2008)。但是H2S和CO2都是中性气体,如果不溶解于水,其化学反应能力很弱,且这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因而H2S和CO2在深埋藏的高温条件下都更趋向于以气体形式存在;在相对低温条件下,H2S和CO2对碳酸盐矿物的溶解能力反而较强,这就是所谓的低温倒退溶解模式,即冷却水溶蚀模式。碳酸盐溶解需要热流体冷却的过程,造成这种冷却的一个重要的地质过程就是断裂活动引起热流体的向上运移。

断裂活动是发生热溶蚀作用的关键,以断裂为通道的热流体可以通过冷却、混合等多种方式对白云岩进行溶蚀,形成溶蚀孔隙,在中二叠统沉积以后,四川盆地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为热液白云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结合川北的地质背景,可以建立起储层形成模式:在断裂活动中,深部热液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当运移到栖霞组顶部时,由于茅口组和吴家坪组泥灰岩和泥云岩的封堵,流体的运移被减缓甚至停滞,促使围岩发生白云岩化,溶蚀作用也同时发生,产生溶蚀孔隙,在栖霞组顶部和茅口组底部形成热液白云岩储层。因此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中可能发育有此类热液白云岩储层,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参考文献

[1]Machel H and models of dolomitization:a critical :The geometry and petrogenesis of dolomite hydrocarbon reservoirs[J].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2004,235:7 ~63.

[2]Lavoie D,Morin dolomitization in the Lower Silurian Sayabec Formation in northern Gaspé-Matapédia(Québec):constraint on timing of porosity and regional significance for hydrocarbon reservoirs[J].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2004,52,256~269.

[3]Davies G R,Smith Jr L controlled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 facies:An overview[J].AAPG Bulletin,2006,90,1641~1690.

[4]陈明启.川西南下二叠阳新统白云岩成因探讨[J].沉积学报,1989,7(2):45~50.

[5]李茂竹,王玉英.四川华蓥山中段下二叠统灰岩中 “砂糖状白云岩” 特征及其白云化作用的讨论[J].川煤地勘,1991,(9):45~48.

[6]何幼斌,冯增昭.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二叠统细—粗晶白云岩成因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6,18(4):5~20.

[7]王运生,金以钟.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白云岩及古岩溶的形成与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24(1):8~16.

[8]金振奎,冯增昭.滇东川西下二叠统白云岩的形成机理——玄武岩淋滤白云化[J].沉积学报,1999,17(3):383~389.

[9]胡明毅,魏国齐,等.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2010,12(5):515~526.

[10]张军涛,胡文碹,等.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中两类白云石充填物:特征与成因[J].沉积学报,2008,26(6):957 ~966.

[11]郑荣才,黄文明,张长俊,等.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岩性油气藏,2008,20(2):6~15.

[12]Al-Aasm I,Lonnee J,Clarke fluid flow ev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saddle dolomite:examples from Middle Devonian carbonates of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J].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00,69~70,11~15.

[13]Al-Aasm I,Lonnee J,Clarke fluid flow ev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saddle dolomite:case studies from Middle Devonian carbonates of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J].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2,19,209~217.

[14]Boni M,Parente G,Bechstaedt T,et dolomites in SW Sardinia(Italy):evidence for a widespread late-Variscan fluid flow event(in Paleofluid flow and diagenesis during basin evolution)[J].Sedimentary Geology,2000,131,181~200.

[15]Duggan J P,Mountjoy E W,Stasiuk L dolomitization at Swan Hills Simonette oil field(Devonian),deep basin west-central Alberta,Canada[J].Sedimentology,2001 ,48,301 ~323.

[16]Gasparrini M,Bakker R J,Bechstadt of dolomitizing fluids in the carboniferous of the Cantabrian Zone(NW Spain):A Fluid-inclusion study with cryo-raman spectroscopy[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2006,76,1304~1322.

[17]Kirmaci M Z,Akdag of dolomite in the Late Cretaceous -Paleocene limestone turbidites,eastern Pontides,Turkey[J].Sedimentary Geology,2005,181(1~2):39~57.

[18]Warren :occurrence,evolution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ssociation[J].Earth -Science reviews,2000,52(1~3):1~81.

[19]Zhang Juntao,Hu Wenxuan et of saddle dolomites in Upper Cambrian carbonates,western Tarim Basin,NW China:implication for fault-controlled fluid flow events[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9,26:1428~1440.

陈世悦1 肖敦清2 李 聪1 蒲秀刚2 黄 鹏1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55666; 2.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80)

摘 要: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发育了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灰质 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等5种白云岩类型,白云岩储层主要为微晶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 构造缝和溶蚀孔隙为主,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沙一下亚段的滨1和板4油组,以埋藏白云岩分布为 主的六间房—联盟—周清庄和赵家堡地区最为有利,准同生白云岩分布的齐家务地区也是较有利的勘 探区带。

引言

湖相白云岩在我国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以及准格尔盆地二叠系、柴 达木盆地古近系等地层中均有产出。前人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条件及物质来源等方面。田景春等(1998)通过对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白云岩的研究后认为白云岩的产出层位与海侵期次具有明显的 对应关系[1];孙钰等(2007)认为海侵作用、古气候条件和火山活动均为惠民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 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黄杏珍等(2001)认为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的白云岩以蒸发成因为主[3]; 蔡毅等(2005)对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古近系白云岩研究后认为其也主要是蒸发成因[4];戴朝成等通 过对辽东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产于深凹陷内的一套深湖相白云岩的研究后发现,其产出位置明显受区 域内辽中凹陷西界的北北东向基底断裂控制[5]。但对湖相白云岩储层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

1 白云岩分布特征

歧口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中部,西侧为沧县隆起,东南为埕宁隆起,总体呈北北东一北东走向。沙一 下亚段自下而上可分为滨1、板4、板3和板2四个油层组(图1)。前人认为该区沙一下亚段的碳酸盐 岩主要为石灰岩,且泥晶灰岩是较差的储层[6,7]。随着勘探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白云岩在沙一下亚段普 遍发育,主要分布在齐家务、六间房、王徐庄及赵家堡一带(图2)。

2 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

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对白云岩的分类主要考虑其成分和结晶程度两方面特征。按成分分为白云岩 与碎屑岩的混杂类型(泥质白云岩和砂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与石灰岩的过渡类型(灰质白云岩或白云 质灰岩);按结晶程度分为微晶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两类。泥晶白云岩是指白云岩的晶体粒度范围介于 隐晶质到微晶之间(图3A),主要发育于滨1和板4油组的歧口和埕海地区。微晶白云岩晶粒大小约 2~5μm,形状呈他形-半自形,且以他形为主(图3B),主要发育于板4油组的齐家务、六间房-周 清庄-王徐庄一带,滨1油组的齐家务和六间房地区也有小范围分布。泥质云岩主要为薄层条带状暗色 泥岩与浅灰白色白云岩呈微波状互层(图3C)。主要发育于板4油组的孔店凸起东西两侧和板3油组的 王徐庄地区。砂质白云岩中的砂质成分以粉砂级石英、长石颗粒为主(图3D)。X射线衍射分析也显示 该区白云岩石英含量较高,长石以钾长石为主,主要分布在赵家堡地区的滨1和板3油组下部。灰质云 岩为白云岩与灰岩的过渡岩类,白云岩晶粒较灰岩明显粗大(图3E),具明显的重结晶现象,而与之共 生的泥晶灰岩部分未见有明显的重结晶现象。

图1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地层综合柱状图

图2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分布图

3 储集空间类型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包括粒内溶孔、铸模孔、特大溶孔、晶间溶孔 和构造缝等。

粒内溶孔和铸模孔

粒内溶孔主要见于含生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或生屑灰岩中。发育粒内溶孔的生屑或鲕粒以灰岩为 主,少量为白云岩。部分颗粒内溶蚀强烈仅保留原始颗粒外形时就变成了铸模孔(图4A,B),铸模孔 大小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不等。

图3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型

特大溶孔

特大溶孔主要发育于微晶白云岩和生屑白云岩中,溶孔体积两倍或多倍于周围最大碎屑颗粒或晶 粒。当特大溶孔发育于颗粒碳酸盐岩中,其实是粒间溶孔的扩展,即溶蚀作用不仅溶蚀掉了胶结物,同 时也使颗粒被溶蚀掉(图4C、D)。

晶间溶孔

晶间溶孔主要发育于结晶的白云岩中。由于研究区白云岩以泥晶-微晶白云岩为主,因而此类孔隙 非常小,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但通过扫描电镜可以发现晶间孔隙较为发育,尤其在自形程度较高的细 晶白云岩中更为发育(图4E、F),个别微晶孔隙较大,微孔可达5~10μm,当溶蚀作用强烈时可转为 特大溶孔。

构造缝

构造缝是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构造应力超过了岩石的弹性限度而使岩石发生破裂所形成的裂缝。研究区内构造裂缝其边缘多平直,延伸较远,成组出现,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可分为宏观缝和微观缝(图5),宏观缝在岩心上就明显可见,一般在1mm左右,微观缝多在显微镜线可以观察到,通常小 于1mm。

图4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

图5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裂缝发育特征

从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可以看出,研究区裂缝充填分为三期,早期以含铁白云石充填为主,含铁 白云石基本不发光或发暗棕色光,晚期充填含铁方解石,局部见泥质充填,之后为泥质和铁方解石先后 充填。铁方解石发棕色光,脉内泥质发靛蓝色光,孔隙不发光(图6)。

裂缝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尽管在岩心观察中发现白云岩裂缝后期充填度很高,但在铸 体薄片观察中发现,很多被充填的裂缝在后期成岩变化中,充填物被局部溶蚀,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局部地区溶蚀裂缝宽达,呈串珠状溶蚀孔(图7)。

图6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裂缝充填阴极发光特征(10×10)

图7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裂缝充填物后期溶蚀特征

4 储层物性特征

物性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直方图的统计分析看出,白云岩类储层 孔隙度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于2%~9%之间,孔隙度小于5%的样品能占到总的样品数的60%,5%~8%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0%,大于8%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30%(图8);而渗透率的分布则较 为集中,20×10-3μm2 ~50×10-3μm2之间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0%。大于90×10-3μm2的样品占样 品总数约20%。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

孔隙结构特征

压汞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压力低于时,基本无进汞量。当压力达到时,进汞量 开始大量增加,当压力超过时,进汞量则显著降低。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 μm之间,主要的进汞喉道半径分布在~μm间,表明研究区孔隙结构以微细喉道 为主(图9)。

图8 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孔隙度(左)、渗透率(右)分布直方图

图9 微晶白云岩毛管压力曲线及孔分布特征图

图10 白云岩孔隙度-深度关系图

白云岩类孔隙度与深度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在上覆 岩层压实作用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逐渐降 低。而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 并没有随深度增加而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反 而在2500~2700m之间有异常高值(图10)。根据研究区白云岩成因分析,齐家务和黄骅浅 湖地区局限洼地处白云岩主要以准同生期蒸发 浓缩成因形成,而六间房—周清庄—赵家堡地 区半深湖地区白云岩则主要由埋藏白云岩化成 因为主。埋藏白云岩结晶程度较准同生白云岩 结晶程度高,通过对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发现,裂缝在结晶程度高的微晶白云岩和泥晶 白云岩中更为发育。故在研究区虽然埋藏白云 岩发育深度较准同生白云岩大,但其孔隙度并 没有随深度增大而降低。

白云岩类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沙一下亚段滨1、板4、板2+3等油组平面孔隙度、渗透率的展布特征分析,发现板 4油组白云岩类储层发育最好。这是由于板4油组大量发育微晶云岩和泥晶云岩,结晶程度相对较高,成分相对较纯,两者均有利于裂缝和溶蚀孔隙的发育。

板4油组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0~18%之间,孔隙度高值区分布在周清庄-王徐庄地区、羊三木一 带、赵家堡地区和港深10井区附近(图11)。其中周清庄-王徐庄地区微晶白云岩发育面积最大,储 层累计厚度一般为2~6m,最厚可达10m;孔隙度一般为0~10%,高值区一般大于10%,最大处可达 %。羊三木一带储层累计厚度一般为2~5m,最厚处可达,孔隙度一般在0~12%,高值区一 般大于10%,最大处可以达到%。赵家堡地区储层累计厚度一般为4~8m,最厚处可以达到 ,孔隙度一般在0~10%之间,高值区一般大于10%,最大处可见%。港深10井区附近储 层累计厚度一般在1~4m最厚可以达6m,孔隙度一般在0~8%之间,高值区一般大于10%,最大值为 %。

图11 板4油组白云岩类孔隙度平面分布图

板4油组白云岩类储层渗透率高值区主要为周清庄-羊三木-王徐庄一带及赵家堡地区(图12),其中周清庄与羊三木地区的渗透率值一般为(0~30)×10-3μm2之间,高值区一般大于30×10-3μm2,而赵家堡及王徐庄地区渗透率一般为(0~20)×10-3μm2之间,高值区一般在30×10-3μm2以上,其中 赵家堡和王徐庄地区局部渗透率值大于100×10-3μm2。

图12 板4油组白云岩类渗透率平面分布图

图13 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物性特征与含油气关系图

5 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储层分类评价

根据研究区白云岩类岩石类型与孔隙度、渗透率 关系、沉积-成岩作用及裂缝分布特征,以及沙一下 亚段白云岩类储层物性与含油气性的关系分析(图13),当孔隙度小于5%时,主要表现为致密层,无油水显示;油层、水层及油水同层样品点的孔隙度 主要分布在孔隙度大于5%的区间。由于储层渗透率 变化比较敏感,即使孔隙度大%,渗透率就有可 能变化几、几十甚至几百毫达西,因此,确定储层物 性下限时主要依据孔隙度的变化特征与含油级别的关 系(表1)。据此将白云岩类储层分为三类。

Ⅰ类储层: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最好储层,储 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其次为晶间溶孔及胶结物内 溶孔。代表岩类以微晶白云岩为主,其次为泥晶白云岩;该类储层主要分布于西部的齐家务地区,六间 房—周清庄地区及赵家堡地区,多与断裂和局限洼地有关,具有较高的工业产能。

表1 歧口凹陷沙—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分类评价表

Ⅱ类中等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不均匀分布的各类溶蚀孔、白云岩晶间孔、少量微裂缝等,代表岩 性主要为泥晶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分布范围与Ⅰ类储层类似,主要是介于局限洼地与浅滩之间的云 坪、灰云坪环境,如近两年在齐家务及六间房地区的旺32、房30等井均有较好油气显示。

Ⅲ类非储层:主要为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和部分灰质白云岩,多见于远离断层和凸起的湖湾和 云灰坪等环境。

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有利储集相带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差异较大。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 滨Ⅰ油组和板4油组,其中板4油组较为发育,板2+3油组白云岩储层有利区带分布范围较小,且较 为孤立,且储集性能以中等—差的Ⅱ类储层为主。下面以板4油组为例加以说明。

板4油组白云岩储层分布较广,Ⅰ类储层面主要王徐庄-羊三木至赵家堡一带(图14),其中王徐 庄-羊三木一带,主要储集岩为微晶云岩和泥晶云岩,试油显示多为油层和油水层,赵家堡一带主要储 集岩为微晶云岩,试油显示多为油层。

6 结论

(1)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发育了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灰质白云 岩或白云质灰岩等5类白云岩,微晶白云岩是主要的储层岩石类型,晶粒约2 ~5μm,呈他形-半自形,且以他形为主,主要发育于板4油组的齐家务、六间房-周清庄-王徐庄一带,滨1油组的齐家务和六 间房地区也有小范围分布。

(2)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包括粒内溶孔、铸模孔、特大溶孔、晶 间溶孔和构造缝等,裂缝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

(3)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2%~9%之间,而渗透率的分布则较为 集中,20×10-3μm2 ~50×10-3μm2之间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0%,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由于 六间房—周清庄—赵家堡地区以埋藏白云岩化成因为主,在2500~2700m之间孔隙度表现为异常高值 发育带。

(4)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有利储集相带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差异较大。Ⅰ类储层主 要分布在滨Ⅰ油组和板4油组,且在板4油组中,Ⅰ类储层面主要王徐庄-羊三木至赵家堡一带。

图14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板4油组有利区带预测

参考文献

[1]田景春,尹观,覃建雄,等.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与湖湘白云岩成因之关系[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12(4):250~256

[2]孙钰,钟建华,袁向春.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一段白云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27(3): 78~83

[3]黄杏珍,邵宏舜,闫存凤,等.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J].沉积学报,2001,19(2):207~212

[4]蔡毅,熊琦华.尕斯库勒油田E32油藏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5):30~33

[5]戴朝成,郑荣才,文华国,等.辽东湾盆地沙河街组湖相白云岩成因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2):187~192

[6]肖春平.歧口斜坡区沙一段下部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

[7]金振奎,邹元荣,张响响,等.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泊碳酸盐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2,4(3):11~18

目前,只能从中-新元古代可能存在的地质条件加以解释和说明这些白云岩的原生性。(1)在中-新元古代,大气圈中的CO2蒸气压比以后地质年代的高,即大气圈中比较富含CO2;(2)古陆上富镁超基性岩的广泛出露,经风化作用提供大量镁的来源;(3)古气温较高,海水蒸发量大,海水中Mg2+/Ca2+比值高,盐度高;(4)广泛分布的低等植物蓝绿藻类和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提高了海水中的pH值和 的比值,并通过生物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促进白云石的沉淀。当然,以上假设和推想还不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充实、发展和完善,也有待于模拟实验的证实。但在解释中、新元古代的白云岩成因方面提供了一些依据。

另外,也存在次生成因的白云岩,如在一些层位的粗粉晶白云岩中,可见少数菱面体晶形不甚好、其为半自形的白云石晶粒有的具有较污浊的核心,显示交代的特征;在柱状叠层石白云岩中,可见其中的原生孔隙被白云石亮晶充填,而在内碎屑白云岩和团粒白云岩中,可见白云石亮晶充填于粒间孔隙中,在构造裂缝中,常见白云石充填物。这些白云石都是在成岩或成岩期后交代或充填形成的次生白云石,但它们远不如原生的白云岩常见。据宋天锐等(1987)对十三陵地区的研究,认为既有原生沉积的白云岩,也存在潮间带上部和潮下带由于毛细管浓缩作用和海水回流渗透作用交代形成的次生白云岩。

总之,十三陵地区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以及杨庄和雾迷山组的白云岩主要是沉积-同生的,不具交代结构或交代现象,为原生白云岩,也存在一些次生成因的白云岩。

岩石学报在地质界的地位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扩展版),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朱子学研究期刊

你好,在这里我不跟你推荐具体上哪个学校,只是把事实说出来。。让你自己选择。 首先,北京城市学院是全国民办高校里面的领头羊,无论学校硬件,软件方面都是过硬的,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9%以上,最近又获得了研究生教育资格,全国高校只有5所新开办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北城就是一所,实力如何不言而喻。到百度一搜索相关新闻就能知道,至于你说的上饶师范学院,恕我无知。。没听说过,通过你的提问,我长见识了呵呵,不过我也通过百度把这两所学校的简介给你找到了,希望能帮助到你!北京城市学院学校简介:整体·简介 北京城市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历资格和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 学校前身为海淀走读大学,成立于1984年,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探索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从而在名校林立的首都迅速崛起,不断壮大、发展。 学校坚持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设施日益完善。目前,学校拥有主校区、航天城、大学城三大校区和一个在建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图书馆藏书150万余册,实验实训室70余个,并建有配套齐全、功能先进的体育馆、学生公寓等设施,校园网络方便快捷。 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不断的整合优化,学校现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与办学格局,硕、本、专科专业百余个,拥有理、工、文、法、管理、经济多个学科学位授予权。至2011年9月,全校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有专职教工1300余人,兼职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包括数十名国家级、市级专家和教学名师、市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专职外教。兼任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多为来自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专家。师资力量的多样化为日常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质量保障。 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近年来,我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200余篇,专著、教材150余部,教师论文和科研成果不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成人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咨询、技术转让,在社会服务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实行开放式办学,先后同三十几所外国高校签订了校际协议,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 学校以其扎实的培养能力、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着万千莘莘学子,成为历年考生报考的热门高校,招生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市各普通高校前列。学校毕业生以“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综合素质高”著称于京城各大用人单位,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骨干和就业新星。据北京市统计,学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2年保持在95%以上,在首都八十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学校更注重就业的高质量,为毕业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平台。 今天的北京城市学院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向未来,北城人将继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上饶师范学院前身为1958年6月设立的上饶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上饶师专与上饶工专合并改组为赣东北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上饶师专。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上饶师范学院地处闽、浙、赣、皖四省交界的上饶市,坐落于闻名中外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南麓,紧邻浙赣铁路、横南铁路 、 沪昆高速公路和 320国道,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面积 9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405人,各类成教学生1561人。在编教职工979人,有专任教师697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200人。教师中博士、硕士316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2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博导1人、硕导15人。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本专科专业81个,其中本科专业39个,涉及文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 学院设有政治与法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14个二级学院以及教育技术与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教学教辅机构。设有朱子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书法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所和南方油茶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教学科研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电教馆、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图书总量10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万元。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国“双十佳”文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录入范围并进入 CERNET。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办的《朱子学刊》发行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朱子学研究被列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建设。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210多项,出版专著9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50多篇,有40余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学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抓好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人民日报》曾作过报道。大学生数学建模六次参加全国比赛,六次获二等以上奖励。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不仅在江西,而且在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也深受欢迎。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各项改革;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学院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数据截止2009年10月)

中文:上饶师范学院英文: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中文简称:上饶师院英文缩写:SRNU 上饶师范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门审核合格并批准设立的公办本科院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是目前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同时也是上饶地区最重要的高等院校之一。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上饶师范学院前身为 1958年6月设立的上饶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上饶师专与上饶工专合并改组为赣东北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上饶师专。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 上饶师范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上饶市志敏大道南侧,坐落于闻名中外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南麓,紧邻浙赣铁路、横南铁路和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面积650669平方米(976亩),生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8532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29660平方米,生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4333平方米,生均平方米。 美丽的校园现有在编教职工959人。专任教师555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6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43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4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26人,省高校名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有江西省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设有政治法律系、 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 史地系 、 外语系 、 数学与计算机系 、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 化学系 、 体育系 、 美术系、音乐系、 教育科学系 、 生命科学系 、 经济学系 等13个教学系和 社会科学部 、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大学计算机教学 部4个公共教学部,77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共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1727人。 图书馆学院办学条件较为完善,拥有 计算机校园网络中心 、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以及 图书馆 、 电教馆 、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风雨球场等教学科研场所。共有图书资料9911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7000多万元。 学院现有农业科学、 朱子学、哲学、语言文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有机化学、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书法教育、教育经济、美国文化、南方油茶科学等共11个研究所。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被评为全国“双十佳”文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录入范围。学院在“朱子学”、“辛弃疾研究”、“赣东北苏区研究”等地方人文学术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办的《朱子学刊》已出版16辑,发行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该刊物曾被《解放日报》称誉为“国内朱子学研究领域唯一最具权威的刊物”,著名学者陈荣捷先生生前称赞“《朱子学刊》内容充实、必以先睹为快”。朱子学研究所被列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建设。十多年来学院共承担完成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个,有40多篇自然科学论文被SCI、EI收录。教师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编著231部,获专利11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830多篇,完成省以上社科研究课题400项,有32项科研成果及51件艺术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抓好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强化“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的师范素质培养,《人民日报》曾对学院这一特色进行过专题介绍。大学生数学建模三次参加全国比赛,三次获二等以上奖励。毕业生以其综合素质好,实践和适应能力较强,不仅在江西,而且在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深受欢迎。 学院正加紧校园基本设施建设,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校园里绿树成荫,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绿化覆盖率达40%,连年被省、市授予“园林绿化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称号。目前,学院正以 以评促建 为动力,全面实施2003—2007年发展规划,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 50年校庆2008年12月28日,上饶师范学院迎来了50周年华诞。市领导蔡晓明、程建平、汪东进、周华北、汪霞、李一帆出席庆典大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蓉蓉,上饶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柳和生和千名新老校友也一同参加了庆典。庆典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建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上饶师院50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上饶师院在50年的历程中,为上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宝贵人才。上饶师院“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薪火相传,“立足上饶,服务江西,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明确,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出色的教书育人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上饶经济社会发展与上饶师院的前途息息相关,无论是打造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还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上饶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设进程中,上饶师院都大有可为。程建平指出,上饶近700万人民十分珍惜自己的大学,上饶地方党政将尽最大的努力为上饶师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师院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贡献。上饶师范学院的前身为创立于1958年的上饶师专,2003年升格为上饶师范学院,2004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11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校园占地面积达938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藏量100多万册。学院目前有13个教学系、15个教学部和科研所,教职员工942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1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64人,设有本科专业36个,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50年来,他们已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多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成绩。 [编辑本段]学校荣誉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单位内部优秀保卫组织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原《上饶师专学报》)江西省统战工作重点目标管理考核综合先进单位上饶师院化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人就是上饶师范学院毕业的,在中国公办还是比民办好的,上面的朋友肯定是拿提成的.民办学校的学生到了暑假就可招拿提成的.会把人给死的,江西民办高校有名是蓝天,但我们江西人不承认他,很多时候那是用现实来说话的。再怎么说,也能在江西师范类院校至少能排第三(江西师大、赣南师范)。

  • 索引序列
  • 朱岩学位论文
  • 朱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 白云岩成因的学位论文
  • 岩石学报在地质界的地位
  • 朱子学研究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