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大学物理第二卷论文

大学物理第二卷论文

发布时间:

大学物理第二卷论文

哈哈,不错,,,

物理学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提供了精神财富。物理学的高技术和强渗透性也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论述了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发现;半导体的发明,使微电子产业称雄20世纪,并促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原子能理论的提出,使原子能逐步取代石化能源,给人类提供巨大的清洁能源;激光理论的提出及激光器的发明,使激光在工农业生产、医疗、通信、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蓝光LED的发明,将点亮整个21世纪.事实告诉我们,是物理学推动科技创新,由此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昭示人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理工科要重视大学物理课程.

关键词:X射线;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科技创新;大学物理

1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以及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1-3],其内容广博、精深,研究方法多样、巧妙,被视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纵观物理学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蕴含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同时,其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带动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正因如此,大学物理成为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4-5],大学物理课程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其中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144学时;大学物理实验最低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工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64学时.然而调查显示,众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基本要求开设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他们往往打着“宽口径、应用型”的晃子,大幅压缩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如今,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的总学时数实际仅为32-96学时,远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最低标准(180学时).试问这么少的课时怎么讲丰富、深奥的大学物理?怎么能够真正发挥出大学物理的作用?于是有的院、系要求只讲力学,有的要求只讲热学,有的则要求只讲电磁学,…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物理的授课教师在无奈状态下讲授大学物理.从《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上获悉,这不是个别学校的做法,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殊不知,力、热、光、电磁、原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这种以消减教学内容为代价,解决课时不足的做法,就如同削足适履,是对教育规律不尊重,是管理者思想意识落后的一种体现.本文且不论述物理学是理工科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只论及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这一命题,以期提高教育管理者对大学物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2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且不说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实现了机械化;且不说库伦、法拉第、楞次、安培、麦克斯韦等创立的电磁学的发展,以电动机为标志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实现了电气化.这两次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使中国近代落后了.本文着重论述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1895年,威廉•伦琴(WilhelmR魻ntgen)发现X射线,这种射线在电场、磁场中不发生偏转,穿透能力很强,由于当时不知道它是什么,故取名X射线.直到1912年,劳厄(MaxvonLaue)用晶体中的点阵作为衍射光栅,确定它是一种光波,波长为10-10m的数量级[6].伦琴获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的X射线开创了医学影像技术,利用X光机探测骨骼的病变,胸腔X光片诊断肺部病变,腹腔X光片检测肠道梗塞.CT成像也是利用X射线成像,CT成像既可以提供二维(2D)横切面又可以提供三维(3D)立体表现图像,它可以清楚地展示被检测部位的内部结构,可以准确确定病变位置.当今,各医院都设置放射科,X射线在医学上得到充分利用.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1913-1914年,威廉•享利•布拉格(willianHenrgBragg)和威廉•劳仑斯•布拉格(WillianLawrenceBragg)提供布拉格方程[6,P140]2dsinα=kλ(k=1,2,3…)式中d为晶格常数,α为入射光与晶面夹角,λ为X射线波长.布拉格父子提出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分子结构,创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这一学科,布拉格父子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今,X射线衍射仪不仅在物理学研究,而且在化学、生物、地质、矿产、材料等学科得到广泛应用,所有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有X射线衍射仪,它是研究物质结构的必备仪器.1907年,威廉•汤姆孙(W•Thomson)发现电子,电子质量me=×10-31kg,电子荷电e=×10-19C.电子的荷电性引发了20世纪产生革命.1947年,美国的巴丁、布莱顿和肖克利研究半导体材料时,发现Ge晶体具有放大作用,发明了晶体三极管,很快取代电子管,随后晶体管电路不断向微型化发展.1958年,美国的工程师基尔比制成第一批集成电路.1971年,英特尔公司的霍夫把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80年代末,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已突破1000万大关.微电子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微电子技术称雄20世纪,进入21世纪微电子产业仍继续称雄.到各个工业区看看,发现电子厂比比皆是,这真是小小电子转动了整个地球啊!电子不仅具有荷电性,还具有荷磁性.

1925年,乌伦贝克—哥德斯密脱(Uhlenbeck-Goudsmit)提出自旋假说,每个电子都具有自旋角动量S轧,它在空间任意方向上的投影只可能取两个数值,Sz=±h2;电子具有荷磁性,每个电子的磁矩为MSz=芎μB(μB为玻尔磁子)[7].电子的荷磁性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8年阿贝尔•费尔(AlberFert)和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Grünberg)发现在Fe/Cr多层膜中,材料的电阻率受材料磁化状态的变化呈显著改变,其机理是相临铁磁层间通过非磁性Cr产生反铁磁耦合,不加磁场时电阻率大,当外加磁场时,相邻铁磁层的磁矩方向排列一致,对电子的散射弱,电阻率小.利用磁性控制电子的输运,提出巨磁电阻效应(giantmagnetoresistance,GMR),磁电阻MR定义MR=ρ(0)+ρ(H)ρ(0)×100%式中ρ(0)为零场下的电阻率,ρ(H)为加场下的电阻率[8].GMR效应的发现引起科技界强烈关注,1994年IBM公司依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此前的磁头是用锰铁磁体,磁电阻MR只有1%-2%,而新型读出磁头的MR约50%,将磁盘记录密度提高了17倍,有利于器件小型化,利用新型读出磁头的MR才出现笔记本电脑、MP3等,GMR效应在磁传感器、数控机库、非接触开关、旋转编码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3年,Helmolt等人[9]在La2/3Ba1/3MnO3薄膜中观察到MR高达105%,称为庞磁电阻(Colossalmagnetoresistance,CMR),钙钛矿氧化物中有如此高的磁电阻,在磁传感、磁存储、自旋晶体管、磁制冷等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引起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10-12].然而,CMR效应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原因是要实现大的MR需要特斯拉量级的外磁场,问题出在CMR产生的物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弄清楚.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13]:“就一个粒子来说,如果由于自身内部的过程使它的能量减小了,它的静质量也将相应地减小.”提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莓C2式中△m.表示经过反应后粒子的总静质量的减小,△E表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爱因斯坦又提出实现热核反应的途径:“用那些所含能量是高度可变的物体(比如用镭盐)来验证这个理论,不是不可能成功的.”按照爱因斯坦的这一重大物理学理论,1938年物理学家发现重原子核裂变.核裂变首先被用于战争,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来原子能很快得到和平利用,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2009年,美国有104座核电站,核电站发电量占本国发电总量的20%,法国有59台机组,占80%;日本有55座核电站,占30%.截至2015年4月,我国运行的核电站有23座,在建核电站有26座,产能为千兆瓦,核电站发电量占我国发电总量不足3%,所以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核电,制定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8千兆瓦的目标.核能的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力地解决能源危机.利用海水中的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受控核聚变正在研究中,若受控核聚变研究成功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那时,能源危机彻底解除.

20世纪最杰出的成果是计算机,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从1946年计算机问世以来,经历了第一至第五代,计算机硬件中的电子元件随着物理学的进步,依次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用的是磁性材料,随着物理学的进步,磁性材料的性能越来越高,计算机的硬盘越来越小.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2015年10月21—25日)上获悉,中科院强磁场中心、中科院物理所等,正在对斯格明子(skyrmions)进行攻关,斯格明子具有拓扑纳米磁结构,将来的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只有花生大小,ipod平板电脑的硬盘缩小到米粒大小.量子力学催生出隧道二极管,量子力学指导着研究电子器件大小的极限,光学纤维的发明为计算机网络提供数据通道.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受激辐射原理,时隔4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希奥多•梅曼(TheodoreMaiman)于1960制成第一台激光器[14].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和亮度高等特点,在医疗、农业、通讯、金属微加工,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暂不展开论述,只谈谈激光加工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微加工等,激光加工技术具有突出特点:不接触加工工件,对工件无污染;光点小,能量集中;激光束容易聚焦、导向,便于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不会对材料造成机械挤压或机械应力;切割面光滑、无毛刺;切割面细小,割缝一般在;适合大件产品的加工等.在汽车、飞机、微电子、钢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仅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总收入约270亿人民币,其中激光加工设备销售额达215亿人民币.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赤崎勇、天野浩、中山修二等三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帮助人们以更节能的方式获得白光光源.他们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三基色红、绿、蓝中,红光LED和绿光LED早已发明,但制造蓝光LED长期以来是个难题,他们三人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了蓝光LED,这样三基色LED全被找到了,制造出来的LED灯用于照明使消费者感到舒适.这种LED灯耗能很低,耗能不到普通灯泡的1/20,全世界发的电40%用于照明,若把普通灯泡都换成LED灯,全世界每个节省的电能数字惊人!物理学研究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因发明石墨烯材料,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1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因此,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14].2012年,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Serge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16].

2013年,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组成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早在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等与张首晟教授合作,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薛其坤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电子自旋向上的在一个跑道上,自旋向下的在另一个跑道上,犹如在高速公路上,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不产生电子相互碰撞,不会产生热能损耗.通过密度集成,将来计算机的体积也将大大缩小,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有望做成现在的iPad那么大.因此,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7].物理学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重大发明,都会开辟一块新天地,带来产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纵观科学与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3结语

论述了X射线,电子、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等的发现或发明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自然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打开国门看一看,美国的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物理,加州理工大学所有一、二年级的公共物理课程总学时为540,英、法、德也在400-500学时[18].国内高校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物理课程做到了与国际接轨,以他们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为例,大一开设:力学与热学80学时,大学物理—基础实验54学时;大二开设:电磁学80学时,光学与原子物理80学时,大学物理—综合实验54学时;大三开设:理论力学60学时,大学物理及实验总计408学时.在大力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高等学校理所应当重视物理学教学.各高校的理工科要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给足大学物理课程及大学物理实验课时.

参考文献:

〔1〕祝之光.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文蔚,周雨青.物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倪致祥,朱永忠,袁广宇,黄时中,大学物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前言.

〔4〕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2006,16(5)

〔5〕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2006,16(4):1-3.

〔6〕姚启钧,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张怪慈.量子力学简明教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孙阳(导师:张裕恒).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中的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全息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运用全息理论,对初中物理教学课型进行合理选择与搭配

新课改以后,物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讲授内容方面转变到物理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全息教学理论,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对课型合理地选择与搭配,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物理知识进行重演在现,激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讲静电屏蔽时,首先带领学生对静电屏蔽进行了实验,并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用电吹风吹头时,电吹风其对电视信号有影响,那么是不是静电屏蔽不完全成立?”于是带领学生们又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手机放在一个密闭的纸盒内,用另一部手机呼叫,学生们听到了响声。再让同学思考,如果将手机放在前面做过实验的金属笼内,是否能听到铃声?多数学生根据静电屏蔽原理猜测肯定不能。然而将手机放进铁笼后,仍能听到铃声。学生们都感到疑惑,难道静电平衡理论有误?针对这种现象让大家思考了“静电”二字,然后向学生们解释手机信号是一种电磁波而不是静电,其属一种交变的电磁场,遇到金属网时,金属网会感应出同频率的电磁波,只是强度变小,因此在仍能听到笼中手机铃声,也解释了,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吹风机对电视信号有影响。这样通过对物理知识重演再现与对比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运用全息理论,根据物理教材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物理教材中的安排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如果各个知识点都按照相同的教学方法去讲解,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会掌握的相对熟练,而对于相对较难的知识点,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似懂非懂,这样就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样物理教师在运用全息理论时,不要一味的按照一个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另外,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掌握的好一些,有些学生掌握的差一些,因此物理教师要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方式,既要照顾那些掌握知识差的同学,也要让掌握较好的同学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向同学讲解“测量”的知识点时,对与学生来说这个相对知识点相对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因此教师在运用全息教学论时,可以先向学生对所要内容的主旨,主要思路进行讲解,然后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会很容易对测量知识进行掌握。而在向学生讲解“光学规律”时,学生对其中的规律和容易混淆,如果物理教师还按照讲解“测量”方法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很难掌握。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既要向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要带领学生对个规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学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3.运用全息理论,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重要,有的评价方式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知识的兴趣,而有的评价方式可能使学生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全息理论,并且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回答对了要给与肯定的评价,而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要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去评价,用全息理论去告诉他,其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让其用正确的方式再去进行探讨,这样既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了不足,也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去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二、结束语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般有这样几个部分: 1 简要地叙述一下实验的原理; 2 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3 实验步骤; 4 实验的数据:依次列出所有测量量的数值。 这里最好是列表表示,这样会更方便,同时也把误差列在表中,按照误差计算的方法逐个分步算出。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论文如下:

大学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它包含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今后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因此,它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在农科类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更高、更全面,这对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目前以农科类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中,以经典物理为主,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内容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物理系统。

教学内容大部分标题与中学类似,学生看到目录后学习热情和兴趣锐减。

(2)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极不平衡,经典物理部分占物理教学内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纪以前的成果,没有站在近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

同时近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特别是没有反映20世纪后半个世纪以来物理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物理思想,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知之甚少,与现代物理严重脱节,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物理化学学报第37期第六卷

Scientific reports一般给审稿人一周的审稿期限。1、审稿给的时间是一周,过了一周以后就每周都来信催,最迟差不多一个月审完。2、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rure 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2012年第一次影响因子为。文章强调技术上的先进,但无需具有重大科研意义,所以审稿要求低于Nature的其他刊物。3、投稿者一般都是投Nature系列刊物被拒稿后转投的,所以文章水平还是比较高的。4、由于是新刊物,且发表文章数量过多,因此造成影响因子偏低。5、该期刊目前在国内物理界还是受到广泛认可的,但是唯影响因子论的老板或单位就看不上了。6、期刊审稿时间在1个月左右,其审稿难度远高于同影响因子的期刊。

研究成果

36.周鲁, 李赛. 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与特点. 化工高等教育.2010,(5):44-46

35.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化工高等教育. 2009(6):64-68

34.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促进基础化学教学上新台阶.化工高等教育. 2004(1):104-106

33.周鲁, 黄小川.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关联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35(5): 99-102

32.李嘉, 周鲁, 李克峰. 泥沙粒径分布函数的分形特征与吸附性能. 泥沙研究. 2003(3): 17-20

31.周鲁. 化学反应耦合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35(2): 49-51

30.李洪, 李嘉, 李克峰, 周鲁. 泥沙的分形表面和分形吸附模型. 水利学报. 2003(3): 14-18

29.周鲁, 石碧. 皮革热收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基础. 中国皮革. 2003, 32(1): 15-17

28.周鲁. 线性反应动力学系统的参数估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2, 34(1): 65-68

27.周鲁. 复杂体系的平衡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0, 32(6): 57-62

26.周鲁, 陈小全, 徐书明. NO催化还原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 32(4):62-64

25.陈敏, 赵蔡斌, 胡海宏, 周鲁. CO催化氧化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9, 3(4): 37-41

24.陈敏, 李培峰, 李朝路, 周鲁. 线性反应动力学系统的辨识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1999, 3(3): 43-47

23.周鲁. 复杂反应机理的简化方法.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1(6): 61-64, 71

22.周鲁, 陈敏. Monte Carlo 方法模拟Landolt振荡反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21.周鲁, 伏开社. Gear方法模拟光化学烟雾形成反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1

20.周鲁, 黄小川. 复杂反应体系的机理与动力学的线性特征.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周鲁. 化学动力学中的加和计算方法.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6): 47-50

18.周鲁, 孙本繁, 吕日昌. 氢在Ni(100)(110)(111)单晶表面吸附的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7.周鲁. Fischer-Tropsch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1): 91-96,102-105

16.孙本繁, 周鲁, 唐向阳等. 氢在钯单晶表面的解离与在体相的扩散. 催化学报. 1995, 16(1):

15.周鲁, 孙本繁, 滕礼坚. 氢在Fe,W,Pd,Ni(110)单晶表面吸附的位能面. 自然科学进展: 国家

14.周鲁, 孙本繁, 吕日昌等. 镍和铂单晶(111)面上氢解离的比较研究. 催化学报. 1994, 15(4):

13.俞华根, 周鲁. O(1D)+O3(X1A1)→2O2(X3∑-g)反应的经典轨迹研究. 化学物理学报. 1992, 5

12.周鲁, 滕礼坚. 表面反应位能面研究. 催化学报. 1991, 12(4): 293-300

11.周鲁, 何福城, 邓风等. H2+Cl2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0 (6): 11-17

10.何福城, 周鲁, 李象远. Li+HF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成都科大学学报. 1990(1): 17-21

9.周鲁, 陈禺. 脱附的分子动态特征和几率分布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9, (5): 49-54

8.周鲁, 李洪菊. 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和几率分布研究. 催化学报. 1989, 10(1): 62-67

7.周鲁. N2在W(001)表面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8(5): 35-39

6.周鲁. 表面脱附的分子动态特征. 催化学报. 1988, 9(1): 96-98

5周鲁, 王绍荣, 陈树滋. 势垒贯穿与速率常数.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7(3): 157-161

4.周鲁, 刘淑清, 彭毅. H2分子在Ni(110)表面吸附位能面研究. 分子催化.1987, 1(2): 15-20

3.陈树滋, 周鲁, 徐成尧. 半经验DIM方法改进. 四川大学学报. 1985 (1): 107-110

2.陈树滋, 陈豫, 马利, 周鲁. N2在W(001)表面吸附模式研究. 催化学报. 1985, 6(2):

1.陈树滋, 刘显明, 周鲁.化学反应位能面LEPS方法改进.物理化学学报. 1985, 1(2): 196-199

三区。《物理化学学报》已被美国ISI(科技情报研究所)SCI收录,每篇文章均被SCI网络版(ISIWebofSCIENCE)收录,位列中文SCI期刊第2位,处于SCI分区3区,《物理化学学报》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

大学物理二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物理;现状分析;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农科类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发展,从教学的几个环节,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想法,提出建议,以促进农科类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农科类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目的。 大学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它包含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今后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因此,它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 在农科类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更高、更全面,这对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目前以农科类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中,以经典物理为主,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内容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物理系统。教学内容大部分标题与中学类似,学生看到目录后学习热情和兴趣锐减。 (2)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极不平衡,经典物理部分占物理教学内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纪以前的成果,没有站在近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同时近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特别是没有反映20世纪后半个世纪以来物理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物理思想,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知之甚少,与现代物理严重脱节,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手段落后,虽说现在有些老师已经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总体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还远远不够,未能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对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期待着进一步探索。 二、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想法 (1)从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对农科类各专业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教学,现在所用的教材,或是适合我们的短学时,又无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是对农科类相关教学内容不足,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注重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为主导,完整而系统的讲述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同时,教研室可以准备组织力量编写一本少学时且适合农科类各专业学习用的大学物理教学参考书,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把物理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2)添加近代物理内容,介绍当今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如量子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观等,启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把近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前沿课题的内容融入教材中,补充一些物理学与相关专业的交叉或补充的前沿的新发展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新信息、新动向。 (3)对经典物理部分进行处理,精选与现代科技、现代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删去陈旧部分,避免和中学物理的内容重复,将经典物理延伸至近代物理,增添新意。 (4)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纳入教材。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向交叉学科发展。因此,针对农科类各专业,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增加农业应用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专业进行因材施教。 三、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想法 (1)注重应用,弱化计算。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是以物理理论和计算公式为主,要求学生会解题,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则一掠而过。其实,学生对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不适应,导致对解题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教学中不应以做题为目的,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是要着重应用方面的教学,适当进行习题练习,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媒体电子课件中,加入动画、演示实验、图示说明和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模型等,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对学生动态认识和掌握物理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2]。 (3)在考试方面,可改变现在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结合。一方面闭卷笔试,采用试题库考试,另一方面,采取书写小论文、新想法等方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减轻学生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所以大学物理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学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增强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实验素质。根据物理实验室开放实验的实践经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观看和操作实验,从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奥秘。 四、展望 本文从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由于物理学在不断发展,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更是发展的。所以,大学物理任课教师必须既懂得物理理论又会动手作实验,同时还要熟悉与农科各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教学与科研并重,在熟悉教学的基础对前沿科技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教研能力,让学生在学好大学物理的同时,对现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应该在现有教学基础上,不断探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你可以在网上多找下这类的论文期刊看下~像(现代物理、应用物理、物理化学进展)等等这这样的~网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你可以去多找下文献参考学习下吧

我对今日力学的认识从过去100年来力学发展的情况看,力学是一门处理宏观问题的学问.它包括相对论,但它不包括量子理论.它是用理论,通过具体数字计算解答一个个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过去都来自工程技术,但今后也会来自自然科学的研究,如对星系的运动发展.力学是要对实际问题做出数字解答,当然要用电子计算机.这就是两方面的间题:一是对计算机的要求,看来是不会有上限的;今天已有每秒数十亿次FLoP的计算机,力学也欢迎将来每秒万亿次FLOP的巨型计算机.二是计算方法的间题;这也需要不断研究改进.力学工作也会遇到一时对解决实际间题的理论方法尚不能认为有十分把握,怎么办?这时就要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的关键部分,如现在要设计超声速燃烧的冲压发动机(scramjet),就要作爆燃风洞的试验,它的实验时间还不到(1/10)s,但已足够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了.有了对理论的把握就可以心中有数地去解决实际课题了.总起来一句话:今日力学是一门用计算机计算去回答一切宏观的实际科学技术问题,计算方法非常重要;另一个辅助手段是巧妙设计的实验.

液晶材料的分类、应用及其发展状况摘要介绍了液晶材料的种类及其分类性能,论述了液晶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关键词液晶材料;介晶相;应用1.液晶的简介和分类液晶是一些化合物所具有的介于固态晶体的三维有序和无规液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相态,又称作介晶相,是一种取向有序流体,既具有液体的易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双折射等各向异性的特征。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首次发现液晶,但直到1941年Kargin提出液晶态是聚合物体系的一种普遍存在状态,人们才开始了对高分子液晶的研究。近二十多年来液晶材料获得迅速的发展,这是因为液晶材料的光电效应被发现,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需低电压和轻薄短小的显示组件上,因此它一跃成为一热门的科学研究及应用的主题,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于电子表、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显示屏幕上,液晶逐渐成为显示工业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液晶高分子的大规模研究工作起步更晚,但目前已发展为液晶领域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如果说小分子液晶是有机化学和电子学之间的边缘科学,那么液晶高分子则牵涉到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多门科学,而且在高分子材料、生命科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大量应用。溶致型液晶有些材料在溶剂中,处于一定的浓度区间内会产生液晶,这类液晶我们叫它溶致液晶。如可以利用溶致型液晶聚合物的液晶相的高浓度低黏度特性进行液晶纺丝制备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溶致型液晶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与生命息息相关,但在显示中尚无应用。热致型液晶热致型液晶分子会随温度上升而伴随一连串相转移,即由固体变成液晶状态,最后变成等向性液体,在这些相变化的过程中液晶分子的物理性质都会随之变化,如折射率、介电异向性、弹性系数和粘度等。在热致型液晶中,又根据液晶分子排列结构分为三大类:近晶相、向列相和胆甾相。近晶型液晶近晶相除有沿分子长轴的取向有序外,有一个沿某一方向的平移有序,近晶型液晶在所有液晶聚合态结构中最接近固体晶体,通常含有C=N或者N=N键及苯环结构,分子是厂棒状。目前各近晶相中的手性近晶C相,即铁电相引起人们广泛兴趣。铁电液晶具备向列相液晶所不具备的高速度(微秒级)和记忆性的优异特征,它们在最近几年得到大量研究。向列型液晶向列相仅有沿分子长轴的取向有序,液晶分子呈棒状形刚性部分平行排列,该种液晶分子运动自由度大,是流动性最好的液晶,此类型液晶的粘度小,应答速度快,是最早被应用的液晶,普遍地使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类型显示元件上。胆甾型液晶这类液晶大都是胆甾醇的衍生物,胆甾醇本身无液晶性质,而它的衍生物均具有液晶特性,次类型液晶是由多层相列型液晶堆积所形成,为向列相液晶的一种,也可以称为旋光性的向列相液晶,因分子具有非对称碳中心,所以分子的排列呈螺旋平面状的排列,面和面之间为相互平行,而分子在各平面上为向列相。2.液晶的应用及发展状况液晶材料在显示器的应用回顾液晶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尽管液晶早在19世纪60年代已经被发现,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液晶的许多有价值的现象早被揭露,但液晶始终只是实验室中的珍品而已。只有当液晶被用于显示器开始,它的研究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在这最近的几十年时间里液晶显示器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液晶显示器已是整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市场上用液晶显示器的仪器仪表、计算器、计算机、彩色电视机等不仅品种越来越多,而且显示品质亦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目前,各种形态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用于开发液晶显示器,现在已开发出的各种向列相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双(多)稳态液晶、铁电液晶和反铁电液晶显示器等。而在液晶显示中,开发最成功、市场占有量最大、发展最快的是向列相液晶显示器。按照液晶显示模式,常见向列相显示就有T N(扭曲向列相)模式,H T N(高扭曲向列相)模式、S T N(超扭曲向列相)模式、T F T(薄膜晶体管)模式等。其中TFT模式是近10年发展最快的显示模式。

物理化学学报2021年第十二期

一直都是核心,相当厉害物理化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研究成果

36.周鲁, 李赛. 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与特点. 化工高等教育.2010,(5):44-46

35.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化工高等教育. 2009(6):64-68

34.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促进基础化学教学上新台阶.化工高等教育. 2004(1):104-106

33.周鲁, 黄小川.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关联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35(5): 99-102

32.李嘉, 周鲁, 李克峰. 泥沙粒径分布函数的分形特征与吸附性能. 泥沙研究. 2003(3): 17-20

31.周鲁. 化学反应耦合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35(2): 49-51

30.李洪, 李嘉, 李克峰, 周鲁. 泥沙的分形表面和分形吸附模型. 水利学报. 2003(3): 14-18

29.周鲁, 石碧. 皮革热收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基础. 中国皮革. 2003, 32(1): 15-17

28.周鲁. 线性反应动力学系统的参数估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2, 34(1): 65-68

27.周鲁. 复杂体系的平衡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0, 32(6): 57-62

26.周鲁, 陈小全, 徐书明. NO催化还原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 32(4):62-64

25.陈敏, 赵蔡斌, 胡海宏, 周鲁. CO催化氧化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9, 3(4): 37-41

24.陈敏, 李培峰, 李朝路, 周鲁. 线性反应动力学系统的辨识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1999, 3(3): 43-47

23.周鲁. 复杂反应机理的简化方法.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1(6): 61-64, 71

22.周鲁, 陈敏. Monte Carlo 方法模拟Landolt振荡反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21.周鲁, 伏开社. Gear方法模拟光化学烟雾形成反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1

20.周鲁, 黄小川. 复杂反应体系的机理与动力学的线性特征.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周鲁. 化学动力学中的加和计算方法.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6): 47-50

18.周鲁, 孙本繁, 吕日昌. 氢在Ni(100)(110)(111)单晶表面吸附的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7.周鲁. Fischer-Tropsch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1): 91-96,102-105

16.孙本繁, 周鲁, 唐向阳等. 氢在钯单晶表面的解离与在体相的扩散. 催化学报. 1995, 16(1):

15.周鲁, 孙本繁, 滕礼坚. 氢在Fe,W,Pd,Ni(110)单晶表面吸附的位能面. 自然科学进展: 国家

14.周鲁, 孙本繁, 吕日昌等. 镍和铂单晶(111)面上氢解离的比较研究. 催化学报. 1994, 15(4):

13.俞华根, 周鲁. O(1D)+O3(X1A1)→2O2(X3∑-g)反应的经典轨迹研究. 化学物理学报. 1992, 5

12.周鲁, 滕礼坚. 表面反应位能面研究. 催化学报. 1991, 12(4): 293-300

11.周鲁, 何福城, 邓风等. H2+Cl2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0 (6): 11-17

10.何福城, 周鲁, 李象远. Li+HF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成都科大学学报. 1990(1): 17-21

9.周鲁, 陈禺. 脱附的分子动态特征和几率分布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9, (5): 49-54

8.周鲁, 李洪菊. 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和几率分布研究. 催化学报. 1989, 10(1): 62-67

7.周鲁. N2在W(001)表面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8(5): 35-39

6.周鲁. 表面脱附的分子动态特征. 催化学报. 1988, 9(1): 96-98

5周鲁, 王绍荣, 陈树滋. 势垒贯穿与速率常数.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7(3): 157-161

4.周鲁, 刘淑清, 彭毅. H2分子在Ni(110)表面吸附位能面研究. 分子催化.1987, 1(2): 15-20

3.陈树滋, 周鲁, 徐成尧. 半经验DIM方法改进. 四川大学学报. 1985 (1): 107-110

2.陈树滋, 陈豫, 马利, 周鲁. N2在W(001)表面吸附模式研究. 催化学报. 1985, 6(2):

1.陈树滋, 刘显明, 周鲁.化学反应位能面LEPS方法改进.物理化学学报. 1985, 1(2): 196-199

核心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 《物理化学学报》主要刊载化学学科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原创性实验和基础理论研究类...

不但是核心,而且是SCI

细胞生物学杂志第15卷

非要翟中和主编的吗?就是那个绿色皮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我手头倒是有些卷子,可是没指明教材。然后因为我们用的也是这个教材,你要名词解释和课件的话留个邮箱,我可以发给你。细胞生物学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1-03细胞2001年细胞生物学 一。 名词解释*10 body 2.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4. nuclease hypersensitive site junction limitation chaperones peptide 10. dedifferentiation 二。简答题 5*8 1. 冰冻断裂术将溶酶体膜撕裂出PS,ES,PF,EF四个面,请绘一简图标明。 2. 医生对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病人采取电击抢救,请说明其心肌细胞是如何同步启搏的。3. 为什么凋亡细胞的核DNA电泳图谱呈梯状分布带。而病理坏死细胞却呈弥散状连续分布? 4. 将某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去核的体细胞之中,然后其余实验步骤完全按照动物克隆的方式,问能否培育出一头克隆动物来? 为什么? 5. 切取病毒感染马铃薯植株的顶芽进行组织培养,这是大量繁育无毒苗的成功技术。试述其去除病毒的原因。 6. 有人认为既然已经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镜,可以不用光镜了,请反驳这种观点的错误。7. 出生6个月之内的婴儿可由母乳获得抗病的抗体, 试述这些抗体是如何由母亲血液转移到婴儿血液中的。 8. 1999年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将离体的B型血液改造成O型,请解释其原理。 三。问答题(前两题10,最后一题15) 1. 概述Cyclin与CDK在细胞周期调控的工作机制及其在各期引起的下游事件。 2. 试述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线粒体内膜蛋白及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是如何运送到位与装配的。 3. 综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2002年细胞生物学 一。 名词解释*10 2. contact inhibition 4. exocytosis junction protein arm 10. molecular switches 二。简答题 5*8 1. 分别以一句话简述1999年和2001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中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内容。 2. 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什么能悬浮培养,而正常细胞却只能贴壁培养。 3. 医学界大力提倡母乳哺婴,请以细胞生物学知识解释此举措对母婴保健各有何好处? 4. 若用生物氧化抑制剂氰化钾处理,培养细胞会出现怎样的形态变化? 5. 肿瘤细胞与同类型组织正常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细胞,会出现什么细胞生理变化?为什么? 6. 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7.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纳米生物学研究工具,为何能用来观察活的生物样品? 8. 具有融合蛋白的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被感染细胞的? 三。问答题(前两题10,最后一题15) 1. 概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主要功能。 2. 以动物细胞从胞外选择性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网络(或称笼形)蛋白有被小泡内吞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3. 概述Cyclin与CDK在细胞周期调控的作用原理及主要下游事件。 2003年细胞生物学 一。 名词解释 4*11 2. carrier 4. cytoskeleton recognition cell peptide 10. molecular chaperone 11. cell apoptosis 二。简答题 1-6 每题6分, 7 10分 总计46分 1. 小肠上皮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为何有时是协助扩散,有时又是协同运输? 2. 植物细胞中既有叶绿体这种产能细胞器,为什么还必须有线粒体存在? 3. 为什么凡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都明显偏大? 4. 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在蛋白质合成过程前后的装配和解离有何生物学意义? 5. 氯霉素等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其原因是什么? 6. 以一种荧光染料检验细胞活性的实验方案和原理。 7. 以诱变处理发现生活受精卵不能启动分裂,试推测突变基因可能主要涉及哪些细胞生理过程的调控? 三。问答题(每题15) 1. 概述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介导的RTK-Ras信号通路的特点和功能。 2. 分别简述三种不同有被膜泡的结构组分,运行方式和生理作用。 3. 试述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及其功能。 4. 分别举例说明影响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经验?

个人信息简单介绍一下

总分362,政治72,英一73,727考了110,830考了107。最后初试第三,复试第一,总分第一成功上岸(微生物所)。自己总结了一些学习小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丝帮助!

目录:

一、专业课备考经验

二、英语80+复习规划

三、政治复习建议

四、总结

详细经验分享:

一、专业课备考经验

(一)心得体会

一路走来从普通二本院校考入目标院校,很感谢自己曾经的努力让自己能圆梦西农。所有学校的考研科目大体相同,都是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但是内容有所不同,尤其是专业课,针对不同院校而言,专业课所考察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所有参考书内容均以目标院校(所考学院官网)为主,前期搜集院校资料以及学院信息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参考课本、录取人数、研究方向),究竟如何解剖这些信息,接下来以西农为例进行分享:参考课本:主要关注第几年,第几版,谁编著的等。录取人数:主要关注近几年学院录取人数,同时关注录取人数中学生的学校出身(是否与自己有相近的),关注推免人数(推免:各项成绩优秀,获得免统考资格的学生)和统考录取人数等。研究方向:关注老师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以及承担的项目。

(二)专业课备考情况

1、首先是参考书目,830生化要求的是朱圣庚老师的《生物化学》(第四版)和朱玉贤老师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版),我还参考了杨sir的《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郑用琏老师编写的《分子生物学》。727细胞要求的是刘组洞老师的《遗传学》(第三版)以及翟中和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第三版),但是我主要使用的是第四版的,期间参考了一下第五版和第三版,个人觉得可以不用看第三版了。

推荐参考书目:

1)《细胞生物学》(第5版)

2)《细胞生物学-辅导与题解》何玉池主编

3)《生物化学》(第四版)陈钧辉、杨荣武主编

727细胞的考法比较固定,是十个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其中头两个是前沿的名词),然后是五道主观论述题每题20分。其中20%的遗传就正好占两个名词解释一个大题总共30分。而830生化的题目每年波动非常大,整体趋势是也是减少客观题的数量,增大主观题的比重。这几年已经完全没有客观题了,而21这一届更是考了15个10分的主观题,连名词解释都给删了,据我所知上次考还是十五年前,连名词解释都给删了。

2、其次就是学过的知识要有极强的概括能力。

第一点,想要对基础知识扎实掌握,你首先要能够完全理解各个知识点,生化的内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只要用心没有一个难理解的,哪怕是很多人头疼的米氏方程的推导(实际上也不难),这要求你在第一轮过视频课的时候把每一个知识点用心理解并记忆,这里千万不能听懂了就过去了,要记录下来,最好能做到脱离视频,独立写出整体的框架并且不断细化,这样你第二遍来的时候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基础则包括本科老师上课讲的全部全部内容,不要觉得多,这是底线,一点都不能马虎。比如今年生化就考了个酶活的定义、His—57等。

之后就是牢固的直接记忆。有的人理解了就再也不会忘了(然而我不是,我反正很多知识点都是背了忘忘了背,因为复习范围太大,不使用的话是真的不容易长期记忆),或者说理解了哪怕遗忘了也可以慢慢推出来,但是你是准备考研,最终还是要为考试服务的,理解是为了更好的背诵,你哪怕到时候可以根据理解推导一些方程,也不如你直接背诵记住写下来快(高中化学老师让我们不要现场配平,直接记结果,生化也一样的),当时十五个主观题真的写的手都要断掉了,时间是真的紧张。因此,足够的背诵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背的脑阔疼,下面是我正式背书的周期,实际上好像也没背多久(其中还有不少时间用来背政治和英语作文)。

第二点,极强的概括能力。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个呢?因为浙大的题目突出一个大,突出一个宽泛,你在做题目前还要先猜一猜老师到底想问你什么,那么多东西你要怎么给他写上去,要写多少上去,毕竟这是考试不是让你背课本(然而憨憨浙大的出题方式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个标题拿下来但当题目,几乎就是背课本了)。而且你就算把课本背下来了也要来得及写上去。我这里就举几个真题的例字吧。

3、最后是遗传学,遗传学是新加进来的,算上今年总共就考了两年,所以没有什么题目可以参考,如果从考完的角度来分析,我当时的复习策略算是最高效的办法了。我当时的复习策略是,跟着复旦的mooc将里面提到的所有名词记下来,作为名词解释,然后对于里面一些重点的论述题目记下来作为大题的准备。然后就是在浙大往年本科遗传考试试卷中选一些看着可能考的题目记录下来,最后总共就写了三四张a4纸吧(不算多),里面就包含了今年考到的两个名词解释,以及大题的绝大部分。可惜当时讲母体效应基因的老师我不喜欢,没有认真听,自然也没有好好背,而背书的时候也没有坚定执行之前的计划,并没有将所有记录下来的都背了,最后只是选择性的背了几个,然后好巧不巧重点背的那个名词下面一个就正好是定位克隆(唉)。这一个一部分是因为对遗传学重视程度不高,另一个就是后期政治英语挤占了不少的时间。

二、英语80+复习规划

(一)2022年9月-2023年1月

1、英语单词:英语单词是英语备考的关键,背单词要贯穿整个备考过程。

背单词顺序:核心词~大纲词汇~真题词

方法:A4纸背单词、anki背单词、墨墨背单词

建议大家可以睡前去读一些英语文章,可以关注公众号〔经济学人考研英语〕,睡前读一些里面的英语文章,对之后的长难句、词汇和语感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2、语法长难句:议基础差的姐妹一定要先把语法的基础打好,在早鸟备考阶段一定要先打好语法长难句的基础。

语法长难句老师:

1)田静:配套书籍《句句真研》英语整体基础差的姐妹建议听田静老师的课程,全程无废话满满干货!

2)刘晓燕:《不就是语法长难句吗》语法基础薄弱的姐妹建议听刘晓燕老师的语法课,讲课方式通俗易懂,一共是23节课,认真听完收获一定不少。

(二)2023年1月-3月

2023年3月前,英语单词至少要过完一遍,因为从3月开始,如果单词还不行,那阅读理解也达不到高质量刷题。

主攻:阅读理解

真题卷:(建议只入近10年真题即可)张剑黄皮书、考研真相、星火英语、百词斩等。

3月份就可以慢慢开始刷真题卷了,只做阅读理解,每天保持一篇。开始刷阅读真题前,一定要先看阅读方法论(阅读技巧课)!方法论老师:唐迟、颉斌斌、monkey老师等。

(三)2023年3月-9月

阅读真题过完第一轮,同时开始备考政治,英语单词贯穿备考全程不能断。

(四)2023年9月-考前

9月开始要进入大作文和小作文的学习,英语一和英语二都一样,写作部分是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分值最高的,且短时间内容易提分。

作文可以参考的老师有:大作文:潘贇九宫格;小作文:石雷鹏

小三门:翻译:唐静老师;新题型:刘琦老师;完形填空:易熙人老师。

三、政治复习建议

(一)经验: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再就是跟了徐涛的课程,只听了一遍,一定要讲究效率,因为时间很宝贵,认真听,学会了认真复习,没有太大的问题把知识点挑出来背诵下来,一天题我大概刷了两遍,第二遍是挑的以前的错题进行重复做题,并背诵知识点。大题的话,先不用准备,根据课程和参考书了解即可,11月份会出许多模拟卷我把徐涛的模拟卷《肖四》《肖八》都买了,把模拟题当做考试来做题选择题的知识点一定要全部背诵下来,至于大题,我背的肖四的所有大题,还有其他老师押的题,我对比着进行背诵了。这个时间很短,任务量很重,一定要讲究效率,使劲背。专业课的也不要忘,每天要进行复习背诵。

(二)时间规划:

准备阶段(年前-2月)

1、了解考试常识。比如:近几年政治国家线的分值、了解试卷的题型分值等。

2、了解学科常识。考研政治貌似是一个科目,事实上其考试内容涵盖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五大部分。

推荐小程序:小白考研刷题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对考试题型、每本书分数的设置能有个整体印象

⒉阶段重点:了解基础知识

3.复习建议:

1)同学们可以买—本考研政治的辅导书将其从头到尾扫一遍。这本辅导书,最好是比较精炼而又全面的那种,提纲挈领又不遗漏任何知识点,主要是为了对考研政治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直接看去年的大纲,大纲一般变化不会很大。

2)多余时间可以去翻阅以前大一、大二时期学过的教材,了解—下考研政治的基础知识。

3)这个阶段多关注时事热点,可以抽空看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上上主流网站。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收效甚微,习题还是留给暑假再练习吧。

5)每天30分钟到1小时足矣!

强化阶段(7月-8月)

1.学习目标:通过做题区分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攻克难点

2阶段重点:政治选择题知识点

3.复习建议:

1)开始做题,搞定难点。做试题方面,不要着急看答案和算分数。做试题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点掌握多少,提高巩固的作用,所以重点再看应该如何解析,掌握解题思路。

集中精力,学会分析问题思路。通过此阶段的复习,应当在充分理解知识点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一级重要知识点。

提升阶段(9月-11月)

1.学习目标:熟记每个章节—级重要知识点

2阶段重点:了解新大纲,补充新知识点

3.复习建议:

1)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可以完整地做2~3套试题,不用规定时间。一方面体验一下试题的命题风格;另一方面深入研究一下历年命题的特点和重难点,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

2)总结做过的选择题,尤其是出错的题。

3)开始看分析题的考点。做分析题时,要理清答题思路和框架,不建议去背答案。另外做题不能仅局限于题目是否做对,更重要的是学会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特别是对这个题目的命题知识点的理解。

4)大纲出来之后,新增的考点一般都需要重点记忆。

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⒉阶段重点:政治分析题知识点、时政、当代

3.复习建议:

1)从11月份开始,请开始背!背!背!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的重点,一定要清晰地记忆。

2)开始系统复习时政和当代。

3)查漏补缺,复习以往错题集。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出之前复习时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的考点。要及时的弄清楚,想明白,争取做到,考前不落知识点,或许你落下的一个就是考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回顾知识点的时候认真梳理。

4)建议每天2h以上。

考前一周

1.学习目标:熟悉考场流程,牢记大题知识点

2.阶段重点:背诵卷分析题和时政热点,进行模拟考试

3.复习建议:

1)每天背诵卷分析题知识点和时政知识点,复习笔记。

2)这个阶段要做一套模拟试题,做完以后要系统总结,看看是哪个知识点还没掌握,注意自我分析找出弱项,最后集中力量攻克。

3)最后三天就不要模拟考了,没有太大的意义,万—考的不好还会影响状态。

四、总结

考试前的注意:其实考试前没有太多所要注意的,不要把考试太放在心上每天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和任务进行学习就行,不用加大任务量,或者是自己放假,就按部就班就好。考前会很紧张,这个时候你可能学不下去,可以做一做选择题,背一背大题,把心态放好,不要太担心,只要你认真努力了,一定会行的。还有就是考前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坏肚子,尽量不要生病,注意保暖。

考研的过程很艰辛有高兴也有失落,迷茫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都需要我们去经历你要知道努力结出的果实才是最甘甜的,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回,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奋斗吧考研人们,祝你们一战上岸!

  • 索引序列
  • 大学物理第二卷论文
  • 物理化学学报第37期第六卷
  • 大学物理二论文
  • 物理化学学报2021年第十二期
  • 细胞生物学杂志第15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