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索论文
1概况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1968km2。区域内地形构造复杂,山大沟深、土地破碎、地高水低、年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旱涝交替,十年九旱。县境内主要有沁河、获泽河等12条河流,70%以上的地表水资源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全县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山西省和晋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但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近年来,阳城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工农业争水问题逐步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水资源先天不足,加之取水量逐年递增、用水效率不高,导致水资源十分短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矛盾将尤为明显,农村饮水安全、灌溉用水保障问题将尤为突出。为此,分析全县农业灌溉现状,探讨其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十分必要。
2农业灌溉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阳城县农业灌溉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经历了大水漫灌、沟灌、畦灌和节水灌溉的喷灌、滴灌、渗灌、管灌等方式。20世纪80年代起阳城县农业灌溉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九五”期间被列为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近年来,坚持围绕农业调产,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北留镇皇城村、芹池镇北宜村、次营镇苏村等一批桑树、果树、大棚蔬菜节水园区相继建成。截至2012年底,全县水浇地面积万hm2,实际灌溉面积万hm2,节水面积万hm2,其中:喷灌万hm2,滴灌万hm2,管灌万hm2,渠道防渗万hm2。灌溉设施1276处,其中:小型引水灌区66处,提水站125处,机电井372眼,蓄水工程713处。
3存在问题
群众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农村群众节水意识淡薄,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且灌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群众“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影响农作物产量。
水源保障不到位
由于多年运行,阳城县原有的.26座水库淤积严重,效益衰减,近期已申请报废3座,降等3座,申请注册登记水库1座;大多数水库建在石灰岩地区,70%以上的水库库区漏水,只能起到滞洪、蓄洪作用;18座塘坝中有15座带病运行,蓄水、灌溉功能严重下降;受降雨量减少和人类活动影响,地面小泉小水量逐年减少,有的甚至干枯,致使引水工程效益逐年下降。
设施管护不到位
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都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典型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三边”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建设质量较差,工程设施不配套,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4发展思路
针对阳城县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群众节水意识;其次要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激发农村群众灌溉积极性;再次要根据全县水资源分布及耕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在县城中南部缺水山区要以雨水积蓄补灌为主,水资源充足的沿河乡镇要以发展管灌、喷灌为主,小泉小水丰富的地区要以发展高效的节水微灌为主。工程建设思路如下:
新水源工程建设
建设芦苇河提水、磨滩水库提水泵站、张峰水库引水工程等重点水源工程;新建沟底、东铁、园河、竹园、阳陵、上河、西哄哄、窟窿山、洪水、杨柏等工程;充分开发零星分散的小泉小水。
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
实施董封灌区、北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新建张峰水库阳城灌区工程。干支渠建设,干渠整修12km,支渠配套和田面节水配套等,建成后可新增水地万hm2,改善水地万hm2,年增收2540万元。
煤矿废水利用
全县现有煤矿29座,可用来发展农业灌溉的煤矿20座,年排水量280万m3;利用现有6座煤矿矿坑水发展节水灌溉,建成北留镇史山村、郭峪村等煤矿废水利用工程。未开发利用的煤矿14座,年排水量196万m3,主要分布在芦苇河、沁河流域的北留、润城、芹池等乡镇。“十二五”期间,规划7座煤矿废水利用,新建节水工程15处,新建蓄水池20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hm2。
雨水集蓄利用
雨水集蓄利用以县城中南部石灰岩山区的驾岭乡、东冶镇、河北镇等5个乡镇为主。受气候、地质、地貌等因素影响,这些乡镇地表地下水资源缺乏,并且不具备修建骨干水源工程的条件,是阳城县主要的干旱缺水区。“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村村通水泥(油)路和农村街巷硬化工程的硬化面积,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灌溉面积万hm2,兴建旱井万眼。
中水回用
为减轻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阳城县在凤城镇南安阳村、北留镇和润城镇规划了3座污水处理厂>:请记住我站域名/<,目前南安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运行。南安阳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污水万t/d,实际处理万t/d,年处理污水490万t。规划以达标废水为主要水源兴建节水园区,新建泵房1座45m3,铺设提水管路2300m,新建蓄水池2个共计5000m3,维修蓄水池2个共计4000m3等。建成后可新增水地万hm2,年增收120万元。此外,在建设农业灌溉工程的同时,要加强工程管理与维护,确保工程良性运行。要进一步制定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使之长期发挥效益。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效用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扩建和改造都江堰,将灌溉区域扩大到1000多万亩,范围扩展到龙泉山以东,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也重新规划了灌溉沟渠,用混凝土加固河岸,并兴建了多座节制闸和外江枢纽闸,还在岷江上游建设了紫坪铺等多座大型水电站控制来水。目前都江堰的运行方式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着不小的差别。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研究与规划思路郑连生摘 要 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水利规划应体现水资源利用的多目标,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都应兼顾。生态环境用水量是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合理安排。关键词 海河流域 生态环境用水 水资源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的,又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很突出。河枯湖干、水面大量减少、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日趋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物种减少、旱涝灾害增多等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作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乱,已经大大超出了海河流域自身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生态环境用水应该优先得到安排,力争满足其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环境不进一步退化。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教训和影响进行了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我国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多方面的有关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近些年来一些单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和河北省地表水环境用水量估算方法以及北京、苏州、上海等城市生态环境用水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环境用水打下了基础。一、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思路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量标准作为一个流域或地区,在气候、水文、地质、生物、土壤等综合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功能。建立水体生态环境恢复目标,确定其用水量,需要了解动植物区系生态环境历史变化和潜能以及今后的变化趋势。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情势的变化改变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物的区系组成、种类、种群数量、群落结构乃至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向于适应新的环境,并与新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生态环境用水也随之改变,其用水量标准、用水水质、用水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要研究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情况和原因,提出环境变化之后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标准和其他要求。2.研究恢复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用水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与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河口以及水生生物资源和受其影响的陆生生物资源紧密相关,要研究解决其用水量、水质、用水形式等。找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发生的原因,有助于在规划中调整安排生态环境用水,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在干旱缺水地区把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难度很大,往往也不现实。要优先考虑重要水体、重点区域、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种类等的用水。3.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用水在确立了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的前提下,来安排不再遭受生态环境破坏并达到生态环境系统自我维持状态所需要的水资源量,只有在满足流域区域社会经济所需水量的同时也满足了生态环境用水,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如果当地满足不了这个总需水要求,就要开辟跨流域调水等开源办法来满足。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生态、环境耗水的定量研究,以及用水量的时空分布要求,提出区域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其用水数量,在水资源规划中,提出解决生态环境用水的措施和方案。二、生态环境用水分类及研究内容1.城市生态环境用水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保护原有的水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创建一个安全、舒适和优美的景观,需要考虑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以满足城市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等要求。2.恢复和保持地下水环境的用水超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包气带厚度增加、含水层厚度和储水能力减小、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在地下水介质结构、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变的同时,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转化关系发生变化,带来地表、地下环境变化。在严重超采地下水地区,应考虑恢复地下水环境的用水,研究保持地下水环境所需的最少水量。3.恢复和维护湿地生态环境用水湿地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海河流域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湿地区域污染加剧,泥沙淤积加重,特别是水资源的高度利用,使湿地面积减小,功能减弱。要重点研究必须保护的湿地,针对不同湿地,提出最小的生态环境需水量。4.旅游环境用水海河流域是发展水利旅游重点地区之一,在水资源规划中,旅游环境用水要做出必要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旅游景观要求,计算出年内不同时期的旅游环境用水量。5.维持和改善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用水由于蒸发浓缩,水质恶化,蓄水时间较长,相当一部分水面由于水质变化已不能满足旅游、水上运动、景观的要求等,需要引入、补充水质良好的水。要研究水质与水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最小生态环境用水量。需要指出的是,一般不要长时期地用调水、引水来解决被污染河流、湖泊、水库水质问题,特别在干旱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应该用综合性水污染防治措施来解决。6.维持和改善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用水河口地区是具有重大资源潜力和环境效益的河流与海洋交互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区。许多河口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引起了河口淤积,还有些河口入海沙量减少引起海岸侵蚀,河口地区承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引起河口水域水质污染,河口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在对河口功能和效益的评价基础上,分析计算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入海流量。7.改善滨海盐碱地洗盐压盐用水滨海盐碱地已经大面积改造为稻田,成为生物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生态环境优良的人工湿地。这是通过水利工程引水灌溉,经过长时间的洗盐、压盐,使含有大量氯化钠的盐碱地得以改良的结果。所以,下游滨海区域应保障洗盐压盐种植水稻的用水。8.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用水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需要有一定的水环境。要保证不同种类生物对水质、水量、水深、水位、流速等的不同的要求。要研究河流湖泊水库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提出维护生态系统的目标,在满足其水环境的要求下,分析计算出最小用水量。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用水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将改变区域的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这是影响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不可忽视的水量,但这种影响是缓慢和长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用水应重点解决大面积植被建设生态用水,计算生态用水量。三、在水利规划中科学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1.正确处理与协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水资源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水资源在流动、存蓄的过程中以及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转化过程中,均发挥着环境的功能和作用。但是这种功能和作用随着大量的水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而逐渐减弱,作用变小。在规划中应体现水资源的多目标,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都应兼顾。在输水、蓄水、用水过程中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2.统筹安排优化配置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与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水过程和转化过程中有环境功能和作用的这部分水量,二是以为生态环境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用水。在规划中可分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尽可能地在河道内安排利用,减少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这对于维持河流及其通河湖泊、水库、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用水量,发挥水资源的环境效益意义重大。3.计算不同保证率可利用的生态环境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是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组成部分,因此计算生态环境用水量按一定保证率分河道内和河道外计算,提出不同水平年的生态环境用水量,预测2010年、2020年、2030年不同保证率、不同水平年的生态环境用水量十分必要。4.规划中重点解决主要河流减少河道断流时间和断流长度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海河流域主要河道中下游一般年份断流时间长达300天左右,这是海河流域环境系统的核心问题,应对主要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逐步解决减少河道断流时间、减少河道断流长度的措施和办法,并列入规划中。2010年以前重点解决城市河道断流问题,2020年前结合南水北调恢复到70年代初期河流径流状态,2030年使河道断流时间和长度继续得到减少。四、提出解决生态环境用水对策和措施1.提高认识,调整水利规划思路在水利行业内部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统一在汪恕诚部长提出的海河流域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的认识高度上。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与用水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识下,特别是农业种植结构由耗水型的粮食生产转变为节水高效型三元种植结构(粮食种植、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广泛采用先进的农艺节水栽培管理技术的条件下,生态环境用水有可能调整出来。3.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这是改善和恢复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首要的基础工作。4.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一方面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的过程中发挥环境效益和解决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另一方面注意洪水资源利用和调度,特别在平原区搞好河网建设,利用河道、洼淀、沟渠调蓄雨洪。5.节约用水通过节约用水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增加水量中的部分水量,为增加和调剂生态环境用水奠定基础。6.按照规划和协议完成引黄河水的数量,增加东部平原水量采取人工增雨措施,大面积增加有效降雨量。沿海地区增加海水利用量,减少淡水使用量,南水北调要充分考虑安排生态环境用水。参考文献:1.汪恕诚.海河流域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生态.中国水利报,.汪恕诚.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中国水利报,.刘晓涛.关于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水问题论坛,.马小俊译.垦务局改变水务研究重点,美刊《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快报,第20卷第14期..
你好,《节水灌溉》杂志好像是核心期刊,一般1、2个月左右会通知你改稿子或者退稿,2、3个月就会下接受函的。不过要排版的话,你的文章很可能会排版到几个月甚至半年以后,不过研究生答辩的话只要求你有接受函,交了排版费后就可以参加答辩了。我以前也在上面发表过文章的,不过我有熟人,当时就给了我接受函。该杂志的编辑社在武汉大学里面,有熟人好办,没有的话你就只能慢慢等了。你也可以打电话去问一下里面的编辑PS:这种期刊的审查时期都是一样的长,核心的还算好的,要是EI或者SCI的审查时间更长,你不急的话就慢慢等就行了。
S2 农业工程类的核心期刊表 出版单位1农业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农业机械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3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武汉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等4节水灌溉 武汉 同上5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洛阳 河南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等6农机化研究 哈尔滨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等7灌溉排水 新乡(河南) 水利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田灌溉研究所8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哈尔滨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等9中国农机化 南京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0农业现代化研究 长沙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11农村能源 营口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其中国家级的包括:1234,7,10,其他是省级
S 综合性农业科学1. 中国农业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华北农学报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 西南农业学报 1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安徽农业科学 18. 上海农业学报 19. 中国农学通报 2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 西北农业学报 2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江苏农业科学 25. 江苏农业学报 2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浙江农业学报 2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 广东农业科学 3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 湖北农业科学 33. 新疆农业科学 3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 贵州农业科学 3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 土壤学报 2. 水土保持学报 3. 土壤 4. 土壤通报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水土保持通报 7.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 生态环境 10. 中国水土保持 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1. 农业工程学报 2. 灌溉排水学报 3. 农业机械学报 4. 节水灌溉 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 农机化研究 8.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2.中国水稻科学 3.麦类作物学报 4.玉米科学5.杂交水稻 6.棉花学报 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大豆科学 9.种子10.核农学报 1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中国棉花 13.作物杂志 14.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有中文核心的,
还有科技核心的,
不知你问那一种?
看你需要发的是什么核心期刊,这些都是不一样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可以了
《Nature》 我们云南农业大学的校长朱友勇就上过封面哦!很有权威的!!!
宁夏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1)田军仓(3/5),《系统分析方法在小流域治理规划中的应用——宁夏海原县韩庄河小流域林、牧、农土地利用优化比例探求》,《宁夏农学院学报》,1984,(1);(2)田军仓(1T/1),《灌溉为主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西北水利科技(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88,(4);(3)田军仓(1T/1),《建设“三三制”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宁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黄河农业的正确方向》,《宁夏农学院学报》,1991,(3);(4)田军仓(1T/1),《农业灌溉管理及早企业化,是振兴宁夏黄河农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宁夏农学院学报》,1991, (3);(5)田军仓(4/5),《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研究初报》,《宁夏农学院学报》,1992,(3);(6)田军仓(1/2),《宁夏纯井灌区与扬水灌区推广管灌技术的思考》,《宁夏农学院学报》,1993, (4);(7)田军仓(1T/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试验研究》,《第三次全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讨会论文选集》,1993,8;(8)田军仓(3/4),《宁夏盐池县缓坡丘陵区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水土保持研究》,1994,1(1);(9)田军仓(1T/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4,(4);(10)田军仓(1/2),《Study on Guarantee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nwater Catchment》,April 21-25,1997;(11)田军仓(1T/1),《苜蓿水肥耦合模型及其优化组合方案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2);(12)田军仓(1T/1),《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过滤方法及装置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 (5);(13)田军仓(1T/1),《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增刊);(14)田军仓(1T/1),《干旱多风地区春小麦喷灌试验及其阈值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4);(15)田军仓(1T/1),《扬黄(红寺堡)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经济评价》,《节水灌溉》,1998,(3);(16)田军仓(1T/1),《干旱地区渠沟田全防渗节水技术研究及展望》,《节水灌溉》,1998,(2);(17)田军仓(1T/1),《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新法整枝试验》,《北方园艺》,1998,(5);(18)田军仓(2T/2),《绿风95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宁夏农林科技》,1998,(3);(19)田军仓(3/3),《日光温室滴灌辣椒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3);(20)田军仓(1T/1),《开发生态农业—地衣产业的思考》,《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3);(21)田军仓(2T/2),《微灌用高含沙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宁夏农学院学报》,2001,22(2);(22)田军仓(2/3),《控灌条件下水稻品种优选试验研究》,《农业水土工程科学论文集》,2001;(23)田军仓(1T/2),《精准灌溉的探讨》,《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24)田军仓(2T/2),《宁夏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25)田军仓(1T/1),《柔性非全流过滤方法及其装置效果的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6)田军仓(1T/2),《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7)田军仓(1T/2),《宁夏三类温室与其小气候关系的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8)田军仓(2T/2),《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9)田军仓(2T/2),《水稻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灌溉排水》,2002增刊;(30)田军仓(2T/2),《膜上灌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04):96-100;(31)田军仓(3/3),《从灌区的粮食生产看宁夏的粮食安全》,《宁夏农林科技》,2004,(6);(32)田军仓(1/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10,35(5-6):396-398;(33)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单种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节水灌溉》,2004,(04):03-06;(34)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及潜力分析》,《宁夏农林科技》,2004,(02):35-38;(35)田军仓(2T/2),《温室蔬菜滴灌管堵塞防治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02):32-34;(36)田军仓(1T/2),《盐碱地水稻生理及水稻田氮素流失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03):38-41;(37)田军仓(2T/2),《膜上灌入渗规律及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5,4(04):351-353;(38)田军仓(2T/4),《宁夏灌区不同水肥处理对膜上灌玉米性状影响的模糊评判》,《灌溉排水学报》,2005,24(4):29-32;(39)田军仓(2T/2),《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宁夏工程技术》,2005,4(02):113-115;(40)田军仓(1T/4),《温室番茄滴灌节水节肥与垄沟宽度最优配方试验研究》,《农业科学研究》,2005,26(02):40-42;(41)田军仓(2T/4),《银北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5,24(5):29-31;(42)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精准灌溉”初谈》,《宁夏水利》,2005,(2);(43)田军仓(3T/4),《水稻田中氮肥损失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44)田军仓(2T/3),《缓释肥料在膜上灌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农业科学研究》,2006,27(02):58-61;(45)田军仓(2T/3),《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参数与氮磷比最优配比的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6,5(02):148-152;(46)田军仓(2T/3),《银北灌区油葵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甘肃农业科技》,2006,(03):11-13;(47)田军仓(2T/3),《引黄灌区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节水灌溉》,2006,(06):35-38;(48)田军仓(2T/3),《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工程技术》,2007,6(02):122-126;(49)田军仓(2T/4),《土壤中水、热、盐耦合运移机理与模型的研究进展》,《节水灌溉》,2007,(03):22-25;(50)田军仓(1T/2),《西北干旱地区压砂瓜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5;(51)田军仓(2T/2),《新型缓释肥料在膜上灌技术中的应用》,《宁夏工程技术》,2007,6(01):50-53;(52)田军仓(2T/3),《玉米膜上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运动规律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85-89;(53)田军仓(2T/4),《玉米水平畦灌与膜上灌复合最优组合方案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7,6(03):263-270;(54)田军仓(2T/3),《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节水灌溉》,2008,(04):23-27;(55)田军仓(2T/4),《膜侧灌甜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3):39-43;(56)田军仓(2T/3),《水平畦灌条件下水稻不同灌水技术优选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1):34-36;(57)田军仓(2T/3),《不同覆膜宽度对老压砂地西瓜产量的影响试验》,《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2):22-24;(58)田军仓(2T/2),《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制度与氮磷配比试验研究》,《节水灌溉》,2009,(12):12-13;(59)田军仓(2T/2),《膜下小管出流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节水灌溉》,2009,(10):06-12;(60)田军仓(2T/3),《宁夏地区硒砂瓜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118-120;(61)田军仓(2T/3),《砂田西瓜膜下滴灌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技》,2009,37(35):17829-17831;(62)田军仓(3/3),《压砂地专用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农机化研究》,2009,(09):99-101;(63)田军仓(3T/3),《超吸水聚合物对沙土绿化节水的影响试验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10,9(02):142-145;(64)田军仓(2T/2),《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长江》,2010,41(06):100-101;(65)田军仓(2T/2),《煤矿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综述》,《煤炭技术》,2010,29(05):4-6;(66)田军仓(2T/2),《宁夏硒砂瓜投资生产不确定性分析》,《湖北农业科技》,2010,49(07):1649-1652;(67)田军仓(2T/2),《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模型及优化组合方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04):24-29;(67)田军仓(2T/2),《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节水灌溉》,2010,(02):1-5;
田军仓(博士生导师,教授)学习简历1982年7月本科和1988年6月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8年6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工作简历1982年7月分配到宁夏农学院水利系任教,1988年晋升讲师,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任副系主任,1999年任系主任。2002年2月任宁夏大学农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厅级),2003年5月兼任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5月任宁夏大学副校级调研员。现任宁夏大学副校级调研员, 兼任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宁夏自治区政协委员。 科研成果长期从事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863”计划、“973”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9项。主持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名次1)和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个人),实现宁夏大学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20万港元奖金(个人),实现宁夏自治区自该奖设立14年以来零的突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名次1)、二等奖5项(3项名次1,1项名次2,1项名次3)、三等奖3项(1项名次1,1项名次2,1项名次4),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农田水利与小水电》一等奖、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等9项。在技术推广方面,增收节支亿多元。 科研支撑了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带头人,申报成功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博士点,实现宁夏理工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多次参与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咨询工作。多次参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学位点评审工作。教学工作及成果教学工作:本科生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利管理》,《灌排工程系统分析》,;硕士研究生课程《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博士研究生课程《水利专家系统》,《节水灌溉新技术》。指导学生:指导硕士研究生44名,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158人。教学成果: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名次1)、三等奖1项(名次1);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学术兼职任全国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全国水利高等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与财政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宁夏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宁夏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宁夏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宁夏博士协会常务理事;宁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夏大学科协副主席;全国《防渗技术》杂志编委,《宁夏工程技术》期刊编委。荣誉奖:15项(1)1999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2000年, 人事部等7部委授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3)2009年获国家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4)2002年,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2000年,受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6)1998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在宁夏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荣誉奖章和荣誉卡;(7)2006年,被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日报评为宁夏首届十大新闻人物; (8)2007年和2011年,被确定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9)2007年获宁夏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2008年获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11)2009年获100位为宁夏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12)2010年获科研贡献一等奖;(13)2003年,宁夏大学校长特别奖励计划奖励;(14)2006年,被评为宁夏大学2005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15)2005年,被评为宁夏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2010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7)2011年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教学成果奖:4项(1)2009年11月,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名次一; (2)2001年5月,水利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学研究与实践,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名次一; (3)2005年2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名次二; (4)2005年2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名次二; 科研成果奖:12项(1)2007年2月, 国务院授予《宁夏干旱地区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2)2006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20万港元奖金,个人; (3)2008年12月,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特等奖,个人;(4)2005年5月,《宁夏引黄灌区水稻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名次一; (5)2005年5月,《温室蔬菜滴灌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6)2002年,《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7)1998年,《宁夏扬黄灌区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8)1999年,《宁夏干旱地区渠沟田全防渗灌水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一; (9)2007年,《旱作高效节水补灌系列设备及技术示范》,宁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二; (10)1998年,《彭阳县白岔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三; (11)1996年,《盐池, , 县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农业体系的组建及先进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四; (12)2001年,《宁夏扶贫扬黄(红寺堡)灌区开发技术咨询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二. 优秀学术论文奖:省级,7项(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农田水利与小水电》核心期刊1994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名次一; (2),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过滤方法及装置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名次一; (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一; (4),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试验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一; (5),关于制定宁夏节水型社会发展纲要和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建议,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优秀提案,名次一; (6),宁夏灌区不同水肥处理对膜上灌玉米性状影响的模糊评判,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二; (7),缓释肥料在宁夏引黄灌区膜上灌玉米中的应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名次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0篇(1)2002-200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研究》,编号:2002AA2E4041,经费20万元;(2)2002-200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壤次生盐渍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和模型预报》,编号:50376015,经费30万元;(3)2008-2010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干旱区膜下滴灌压砂瓜非充分水肥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编号:50769007,经费21万元;(4)2007-2008年承担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宁夏干旱区硒砂瓜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研究》,编号:20060749001,经费6万元;(5)2007-2010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压砂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专用设备研发与示范》,编号:2007BAQ0005501,经费426万元;(6)2010-2012年承担中以国际合作项目,《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引进及水肥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经费25万元;(7)2006-2008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宁夏水资源配置与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经费51万元;(8)2003-2005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经费60万元;(9)2009-2010年承担宁夏宁西供水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北干渠供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经费33万元;(10)2006-2008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农科院委托项目,《中部干旱带硒砂瓜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与示范》,经费万元;学术论文:67篇(1)田军仓(3/5),《系统分析方法在小流域治理规划中的应用——宁夏海原县韩庄河小流域林、牧、农土地利用优化比例探求》,《宁夏农学院学报》,1984,(1);(2)田军仓(1T/1),《灌溉为主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西北水利科技(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88,(4);(3)田军仓(1T/1),《建设“三三制”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宁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黄河农业的正确方向》,《宁夏农学院学报》,1991,(3);(4)田军仓(1T/1),《农业灌溉管理及早企业化,是振兴宁夏黄河农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宁夏农学院学报》,1991, (3);(5)田军仓(4/5),《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研究初报》,《宁夏农学院学报》,1992,(3);(6)田军仓(1/2),《宁夏纯井灌区与扬水灌区推广管灌技术的思考》,《宁夏农学院学报》,1993, (4);(7)田军仓(1T/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试验研究》,《第三次全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讨会论文选集》,1993,8;(8)田军仓(3/4),《宁夏盐池县缓坡丘陵区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水土保持研究》,1994,1(1);(9)田军仓(1T/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4,(4);(10)田军仓(1/2),《Study on Guarantee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nwater Catchment》,April 21-25,1997;(11)田军仓(1T/1),《苜蓿水肥耦合模型及其优化组合方案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2);(12)田军仓(1T/1),《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过滤方法及装置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 (5);(13)田军仓(1T/1),《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增刊);(14)田军仓(1T/1),《干旱多风地区春小麦喷灌试验及其阈值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4);(15)田军仓(1T/1),《扬黄(红寺堡)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经济评价》,《节水灌溉》,1998,(3);(16)田军仓(1T/1),《干旱地区渠沟田全防渗节水技术研究及展望》,《节水灌溉》,1998,(2);(17)田军仓(1T/1),《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新法整枝试验》,《北方园艺》,1998,(5);(18)田军仓(2T/2),《绿风95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宁夏农林科技》,1998,(3);(19)田军仓(3/3),《日光温室滴灌辣椒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3);(20)田军仓(1T/1),《开发生态农业—地衣产业的思考》,《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3);(21)田军仓(2T/2),《微灌用高含沙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宁夏农学院学报》,2001,22(2);(22)田军仓(2/3),《控灌条件下水稻品种优选试验研究》,《农业水土工程科学论文集》,2001;(23)田军仓(1T/2),《精准灌溉的探讨》,《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24)田军仓(2T/2),《宁夏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25)田军仓(1T/1),《柔性非全流过滤方法及其装置效果的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6)田军仓(1T/2),《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7)田军仓(1T/2),《宁夏三类温室与其小气候关系的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8)田军仓(2T/2),《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9)田军仓(2T/2),《水稻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灌溉排水》,2002增刊;(30)田军仓(2T/2),《膜上灌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04):96-100;(31)田军仓(3/3),《从灌区的粮食生产看宁夏的粮食安全》,《宁夏农林科技》,2004,(6);(32)田军仓(1/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10,35(5-6):396-398;(33)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单种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节水灌溉》,2004,(04):03-06;(34)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及潜力分析》,《宁夏农林科技》,2004,(02):35-38;(35)田军仓(2T/2),《温室蔬菜滴灌管堵塞防治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02):32-34;(36)田军仓(1T/2),《盐碱地水稻生理及水稻田氮素流失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03):38-41;(37)田军仓(2T/2),《膜上灌入渗规律及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5,4(04):351-353;(38)田军仓(2T/4),《宁夏灌区不同水肥处理对膜上灌玉米性状影响的模糊评判》,《灌溉排水学报》,2005,24(4):29-32;(39)田军仓(2T/2),《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宁夏工程技术》,2005,4(02):113-115;(40)田军仓(1T/4),《温室番茄滴灌节水节肥与垄沟宽度最优配方试验研究》,《农业科学研究》,2005,26(02):40-42;(41)田军仓(2T/4),《银北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5,24(5):29-31;(42)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精准灌溉”初谈》,《宁夏水利》,2005,(2);(43)田军仓(3T/4),《水稻田中氮肥损失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44)田军仓(2T/3),《缓释肥料在膜上灌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农业科学研究》,2006,27(02):58-61;(45)田军仓(2T/3),《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参数与氮磷比最优配比的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6,5(02):148-152;(46)田军仓(2T/3),《银北灌区油葵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甘肃农业科技》,2006,(03):11-13;(47)田军仓(2T/3),《引黄灌区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节水灌溉》,2006,(06):35-38;(48)田军仓(2T/3),《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工程技术》,2007,6(02):122-126;(49)田军仓(2T/4),《土壤中水、热、盐耦合运移机理与模型的研究进展》,《节水灌溉》,2007,(03):22-25;(50)田军仓(1T/2),《西北干旱地区压砂瓜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5;(51)田军仓(2T/2),《新型缓释肥料在膜上灌技术中的应用》,《宁夏工程技术》,2007,6(01):50-53;(52)田军仓(2T/3),《玉米膜上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运动规律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85-89;(53)田军仓(2T/4),《玉米水平畦灌与膜上灌复合最优组合方案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7,6(03):263-270;(54)田军仓(2T/3),《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节水灌溉》,2008,(04):23-27;(55)田军仓(2T/4),《膜侧灌甜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3):39-43;(56)田军仓(2T/3),《水平畦灌条件下水稻不同灌水技术优选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1):34-36;(57)田军仓(2T/3),《不同覆膜宽度对老压砂地西瓜产量的影响试验》,《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2):22-24;(58)田军仓(2T/2),《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制度与氮磷配比试验研究》,《节水灌溉》,2009,(12):12-13;(59)田军仓(2T/2),《膜下小管出流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节水灌溉》,2009,(10):06-12;(60)田军仓(2T/3),《宁夏地区硒砂瓜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118-120;(61)田军仓(2T/3),《砂田西瓜膜下滴灌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技》,2009,37(35):17829-17831;(62)田军仓(3/3),《压砂地专用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农机化研究》,2009,(09):99-101;(63)田军仓(3T/3),《超吸水聚合物对沙土绿化节水的影响试验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10,9(02):142-145;(64)田军仓(2T/2),《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长江》,2010,41(06):100-101;(65)田军仓(2T/2),《煤矿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综述》,《煤炭技术》,2010,29(05):4-6;(66)田军仓(2T/2),《宁夏硒砂瓜投资生产不确定性分析》,《湖北农业科技》,2010,49(07):1649-1652;(67)田军仓(2T/2),《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模型及优化组合方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04):24-29;(67)田军仓(2T/2),《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节水灌溉》,2010,(02):1-5;著作和教材:9项(1) 干旱地区节水灌溉与扬水灌区灌溉调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独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2) 灌溉排水工程学,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副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4)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参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5) 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1996(6) 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 1996(7) 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效益检测和评价概要(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 1996(8) 农业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 1996(9) 作物需水量分析(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1996专利:9项(1),《高含沙水微渗灌排渗过滤方法及装置》,专利号: ZL 96 1 ;(2),《高含沙水排渗过滤装置》(名次2),专利号: EL 96 2 ;(3),《高等级公路防眩灌溉绿化型混凝土护栏》(名次1),专利号: EL 99 2 ;(4),《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长流程小级配滴灌管网》(名次1),专利号: EL 99 2 ;(5),《抑制水面蒸发的节水轻质混凝土方法及其工艺配方》(名次1),专利号: 2010 1 0111404X;(6),《压砂地专用播种机械》(名次1),专利号: ZL2008 1 01471764;(7),《压砂地软体水囊水肥一体化补给装置》(名次1),专利号: ZL2009 2 ;(8),《一种砂土分离机》(名次2),专利号: ZL2009 2 ;(9),《一种精准水肥一体机》(名次2),专利号: ZL2009 2 。
多数发展中国家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喷灌查看图片[喷灌]喷灌是由管道将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喷头中喷出,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喷头安装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喷头安装在地表面高度,主要用于需要美观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草地灌溉、公园、墓地等。喷头的压力一般不能超过200巴,过高会产生水雾,影响灌溉效益,喷头有可以转动的,转动可
没有审稿费但是接收后有收费作为刊登的费用,作者应保证此文稿属首次发表。为保护作者权益,文章通过审查后,编辑部将与作者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论文一旦发表,版权归属于《灌溉排水学报》编辑部(含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等介质的版权)。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版面费根据文稿的内容及长度等征收。
在纸质期刊发表时一次性支付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本,不同意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此外,自投稿3个月内仍未收到编辑部通知的,作者在与编辑部联系确认后,方可自行处理。
论文内容
该刊主要报道我国节水灌溉、水利经济、灌水技术与设备、水土资源与水环境、农田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未经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进展。
来稿应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读性,并且应遵守物理量、法定计量单位、图表和格式等规范标准。此外,综述性稿件应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观点。本刊所登论文篇幅不宜少于4个版面。
投稿,审核,审稿结果。1、投稿。2、审核(俗称审稿)。3、审稿结果。4、交费。5、安排发表。6、寄送样刊。灌溉排水学报杂志是由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创办的学术刊物,有正规国内国际统一出版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