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82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元旦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为新年的开端。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一些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
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后来,愚人节的一些做法给社会带来不少混乱,引起人们的不满。因此,人们节日期间的愚弄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 且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愚人节的由来:1、1582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元旦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为新年的开端。但一些守旧派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的历法在这天送新年礼,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把守旧派这些做法大加嘲弄,给他们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的聚会。从此,在这天捉弄人便流传开来。当人上当的时候,捉弄他的人会大声叫:“四月之愚”(“POISSON D'AVRIL”),意为“四月恶作剧”。聪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2、据英国历史学家的考证:“愚人节”的起源乃是出于印度佛教那句“到达彼岸”的话。而英人百科全书里面则是记载着:“愚人节”乃是公元十五世纪宗教革命之后始出现的一个说谎节日。那时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经建立一个“异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视为异端,在每年四月一日处以极刑,也就是死刑。臣民们感到非常恐怖,于是每天以说谎取笑为乐,来冲淡对统治者之恐惧与憎恨。其后,沿用日久,演变为今日之“愚人节”。3、相传距人类始祖亚当之后约一千六百五十年间,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但仅留下亚当的第三个儿子慧德的后代诺亚,他以一条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后,诺亚便放出一只白鸽,想探求一块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去做一种毫无意义的事,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为“愚人节”之起源。4、根据基督教徒的说法是:“愚人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前,被迫到处奔走后人以四月一日这一天来纪念他此种无辜地被人活活钉死,其实含有警惕之意义。
愚人节又称万愚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关于他的起源,众说纷云。其中最为流行的说法认为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十六世纪的法国,人们在4月1日这天过新年,互赠礼物,举办晚会,庆祝新年。当时的庆祝方法与现在相差无几。1582年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一种新的历法——格高利历法,新年改在1月1日。在新历法的推行过程中,各地仍有一些人或是不原意接受新历法,或是不知道这一日期的更改,仍然在4月1日这天过新年。其他的人便捉弄他们,赠送他们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晚会,他们去跑腿,或使他们对某种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信以为真。这些的人被称为“四月愚人”。 从此,人们在4月1日这一天便互相愚弄,日久天长,便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十八世纪初,“愚人节”的习俗传到英国。后来,随着英国移民又传到了美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习俗已经成为国际性节日,在欧洲、北美许多国家都流行。这一天,人们可以不拘一格地“轻松”一下。当然愚弄人的手法也是花样百出。 关于受愚弄的人,在不同的国家给予不同的称呼。大部分人都称他们为“四月愚人”。但有时,有的国家也有其他的称呼。在法国人们把上当者称为“四月鱼”,可能是因为四月里,鱼最容易上钩的缘故吧;而在英国的苏格兰,则称为“布谷鸟”,可能是指一只呆鸟吧。 同时,有的国家虽然不过“愚人节”,但也有类似的节日。在罗马,曾有“嬉乐节”,在3月25日。而印度有“欢悦节”,在3月31日。这些节日和愚人节类似。有趣的是,这些节日都在春天,所以,有人说这些节日与“春分”有关,因为这时的天气变化无常,让人琢磨不透,有些捉弄人的感觉。墨西哥也有“愚人节”,不过是在12月18日。
愚人节来自法国,十六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要使用新历,就是公元记年,而很多的保守派就反对,依然要求使用旧历,而法国的旧历(公历4月1日)就是他们的新年,推动新历的人民就制作了假礼物,在4月1日这天发给那些保守派,来愚弄他们,这样就有了愚人节,十七世纪,愚人节传入了英国,随着英国不断的强大,对外不断的殖民统治,同时也把这个特别的节日带到了全世界。就是这样的。纯手打,第一个给你回复的,希望给个好评吧,谢谢,祝你愚人节快乐
八月十五,一个月圆之夜,一个家人团圆的中秋之夜,中秋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了广寒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
中秋节自然少不了美食啦。中午,奶奶烧了一大盘的可口的粉,还炖了大碗的鸭汤,美味极了。晚上,我们又吃了芋头打排骨汤。今天可真是大饱口福啊!如果每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那真是太好了。
晚上,我们买来了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坐在平台上的椅子上,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聊着天,吃着色香味俱全的月饼。一抬头,便能够看到一轮圆圆的明月像玉盘一样挂在天空,散发着皎洁的光芒温柔的铺在大地上。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要是每天都能看到这轮圆月,那该多美啊!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转百分。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团圆。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爷爷奶奶很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叔叔和姑姑两家人也一起来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节。为迎接大家,爷爷奶奶做了很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丰盛的团圆饭,大人们少不了喝酒,我们小孩便已饮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浓浓的亲情在饭桌上互相传递,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时,用月饼作为秘密传递通知的手段,约定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人们以中秋节吃月饼来纪念起义军的胜利。现在,月饼已演变成合家团聚的象征。于是,吃过晚饭后,我们每人手里拿一块月饼,到楼下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一轮金黄的圆月像一个银色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照亮了整个院子。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中秋节真是令人难忘!中秋之夜也是这么的美丽!
在每一年里,都会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而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都有它的特色。那么哪一个传统的节日最令你难忘呢?最令我难忘的节日是中秋节。
记得中秋节那一天,妈妈早早地带我去逛超市。我们买了月饼、灯笼等应节物品。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到晚上了。到了晚上,我们开始赏月。起初,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孩,躲在云层中,不敢出来。渐渐地,月亮露出眼睛,好奇地窥视着四方。再过了一会儿,月亮撕开了天边的一角,露出了“原形”。今晚的月亮真漂亮啊,我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月亮,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禁十分同情她,真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啊!我又仿佛看见了那些守护在边疆的边疆战士们,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即使是在中秋佳节,也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与家人团聚。我们现在每天都能与家人团聚,不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吗?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突然,爸爸高兴地说:“吃月饼了!”吃完月饼后,我拿着灯笼,仰望天上的明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令我难忘啊!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高兴,还有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团圆是福。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伙伴们一起去山上野炊,我们自己做了好吃的牛肉`土豆片`还拌了个凉菜呢。吃完东西,在山顶看了看903全景。直到中午我们才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地回家了。
到了晚上,中秋晚会都开始了,可是月亮羞嗒嗒地躲在云后,我可真想飞到天上,把云撕开让月亮姐姐出来。吃月饼的时候到了,我把我的小乌龟毛毛抱了出来,让它和我们一起分享美味的月饼。妈妈给小乌龟削了点苹果,小乌龟眨眨眼睛摇摇头和尾巴,好像在说:“我不爱吃!”
我们吃了各种各样的月饼,小乌龟毛毛使劲往妈妈怀里钻,它可能困了,躺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中秋晚会完了,月亮也出来了。小乌龟好像知道我们要在窗口看月亮了,它也醒了,激动地在沙发上跑来跑去。我和妈妈还有小乌龟爬在窗口看月亮看星星,虽然妈妈讲了好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可我还是觉得缺少了什么。噢,少了爸爸,爸爸因为工作忙,不能回来跟我们一起过节。也不知道爸爸是不是这会也在想我?
虽然这个中秋节少了爸爸陪我,但是我还是觉得很愉快!
我喜欢中秋节,更喜欢羞嗒嗒的月亮!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万家团聚的日子,今年我们将和爷爷奶奶及大伯家的小弟弟共聚在一起,享受这天伦之乐。
这天晚上我早早写完了作业,迎接我的爷爷奶奶和弟弟。吃晚饭了,妈妈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我们一家一边吃饭一边说笑、聊天。
吃完晚饭后,我们大家一起去到院子里赏月。不过,月亮还没有出来,我们只好坐在凳子上先吃月饼和鲜美的水果。不久,只见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从云层中漏出脸来,又过了一会儿,她才完全走出来。皎洁的月光在深邃的夜空中显得分外明亮。往远处望去,我看到了万家灯火,一团团美丽的焰火在黑色的天幕中散开。我还听到了许多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想你和我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吧!
吃过水果和月饼,我提议做个游戏,每个人说一句和月亮有关的话,四个人参加,正好是一首诗,看谁说的最好。爸爸说:"中秋月儿圆又圆",妈妈说:"咬口月饼香又甜",弟弟说:"中秋之夜赏明月",我说:"美满家庭比月圆"。大家都说我说的最好,那当然啦!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有句古诗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团圆之夜,我祝愿世上所有的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盼了好久才把它盼来,我很喜欢中秋节,因为这一天,可以吃月饼,可以看圆圆的月亮,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团圆的聚在一起。每到这一天,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妈妈让我帮忙搬椅子到院子去,我搬的可起劲了,看到奶奶搬着重的椅子,我还赶忙跑过去帮忙,奶奶笑的好开心。不一会,桌椅都搬好了,月饼和水果也都放在了桌上,这下我们可以尽情的赏月了。我们坐在院子的中央处,等着月亮升起来。
过了不久,月亮升起来了,我望着月亮,月亮原来是红红的,慢慢地上升,之后又渐渐的变白了,很美,给人一种畅快的感觉。
月亮是银白的,非常明亮,我想月亮上的地应该是银的,墙是玉的吧,里面的嫦娥一定很美。这时,我很想对着月亮大声地喊几声,看看有没有人回答我,忽然我又想起来《飞向月球》里是没有人的。我觉得那月亮越看越像一块大饼,很想尝一口,可惜它在天上,我够不到。
望着那圆圆的月亮,有时想久立凝望,有时又想低吟一首小诗,有时心里在想,如果能在月亮上居住那该多好啊!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梦想成真。
我望着圆圆的月亮,想把它一直放在心里。中秋快乐!
俗话说,中秋的月亮圆又圆。今天是中秋节,又可以欣赏到这圆圆的月亮了。
晚上6点50分,我们全家围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着团圆饭。我吃完饭了,便走到窗前的饮水机前准备倒水喝。咦?那是什么东西?只见一个粉红色的圆圆东西挂在东边,我想搞清楚那个"粉红圆盘"到底是啥,就一直注视着它。过了几分钟,那个"圆盘"越升越高,慢慢地从淡淡的粉红色变成了金灿灿的金黄色。啊!原来那就是中秋月啊。远远望去,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
我们把桌子椅子抬入院内,一边赏月,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在月光的照射下,树叶被照得一清二楚。为什么今天的月亮会那么大?听说,中秋节这一天,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怪不得那么大,那么亮。
爸爸说,在中秋节这天,许多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回家团圆,如果有些人回不了家,他们就会看着这轮明月,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家乡的亲人也会对着这轮明月想着在外的游子。
听了爸爸的话,我深思起来: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像今晚的月亮——团团圆圆。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
你的问题太非主流了 我无能为力啊
今天是中秋节,是月亮离地球最近的一天,所以,这一天,月亮应该是最大、最亮、最圆的了。不过,今晚在家里会不会赏到月亮,那就得看运气了。吃过晚饭,已是七点多光景,我一心想早点看到月亮,便在阳台上用望远镜四处寻找,可找了半天,连个月亮的影儿也没有。我想:也许时间还没到吧!便去听了一会儿音乐,当我在八点再度光临阳台时,可月亮似乎还在闺中精心打扮着,真是:站在阳台等月亮,月亮就是不出来。“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的中秋节却没月亮,真扫兴!”我自言自语。忽然,我转念一想,阳台上看不见月亮,没准可以从窗户看到呢!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看来,今晚我只能上网查中秋节的资料来消磨时间了。在网上,我把中秋节的来龙去脉看了个一清二楚,其中最有趣的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故事。元朝时,中原民众受到了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人们纷纷起义,推选朱元璋为首领。可是,元朝官府搜查锝很紧,怎么传递信息呢?于是军师刘伯温便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的条子藏入饼中,把它送到各路起义军的头目手中,果真起义成功了。后来,人们便把传递信息的饼称为月饼,也养成了吃月饼的习惯,这就是月饼的由来。我上网得正高兴,阳台上传来妈妈兴奋的叫声:“月亮出来了!”我一听,“嗖”地跑到阳台。果然,一轮明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居高临下地望着人间。那圆圆的月亮,像个玉盘,镶在满天星斗之间,显得格外醒目。那如水的月光,照亮了我的阳台,使我不禁想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来。我仔细地望着月亮,她好像向下移了移,可能想去吃那些令她垂涎三尺的月饼吧!可月亮似乎又回到原位,没准是月亮的轨道提醒了她:“别去,你已经这么胖了,难道还想再吃吗?”月亮便害羞地躲到对面的楼房后边去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了,想知道我家乡过清明节的别具一格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20年清明的征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清明节,在我国是流传几千年的节日。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过清明节,我的家乡——新昌也有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过节,现在就让我来讲讲吧! 清明节前的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准备打清明麻糍,这是新昌特有的食品,是将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用大榔头打烂,里面包着豆沙馅,做成长长的一条。味道软软的,甜甜的,可好吃了!这可是我们新昌人祭奠祖先的必备品呢。除了这个,通常还会准备一些必备物品:有纸钱、香蜡烛等。 到了清明节那天,大人们很早就忙开了,还上街买祭奠的饭菜,这几样是我们新昌少不了的:有酒、肉、鱼、绿豆芽、豆腐、豆腐干……然后把它烧好放进碗里。 出发了,我们把必备的东西放入篮子里。拿着篮子向祖坟走去,到了坟地,我们有的拿着刀在割杂草; 有的在打扫地面; 我们小孩则在一边快乐的玩。最后,放好饭菜,点燃香,我们开始祭奠自己的祖先了,大人们摆好准备的祭奠饭菜,开始祭奠自己的祖先。我们新昌的祭奠程序是:先拜山神后拜自己的祖先。祭拜完后,我们等一会儿后,就要烧纸钱。烧完后,我们把饭菜放入篮子里回家了。临走前,都要放鞭炮,所以清明节天天能听到鞭炮的响声。放完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是我们新昌人重要的一个节日。更是我们怀念亲人、增进亲情、踏青郊游的好日子。 今天是清明节,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吧!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过清明节首先要做的事是包糯米团。人们用绿色的莴苣叶和糯米混在一起,再加入油和盐,包成一个米团。蒸熟后就可以吃了,味道又香又滑,可好吃了。 清明时最重要的事是祭祖。祭祖时要先带上火、鞭炮、香和纸钱。人们来到山上,先放鞭炮,再向祖先跪拜三次,然后在地上画个圈,以防止别的鬼来偷钱。烧完纸钱后,要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干净,再把杂草除掉,这就是扫墓。 有一句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节几乎都要下雨。这雨,也许是为祖先们下的吧。 清明节放假,我到奶奶家。奶奶烙了很多的藕盒、茄盒、还有萝卜,去上坟,纪念祖先。清明节这天,一大早奶奶煮了很多鸡蛋,而且奶奶把鸡蛋染上了红颜料,很好看。我和小朋友们碰鸡蛋,好好玩。 在清明节这天,有的人家还扎了秋千,可以荡秋千。还有的人家把自家牛的牛角染成红色,还有的把其他小动物的头也染成了红色。清明节还可以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插柳等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作文模板范文
常听爷爷奶奶讲,无锡有座很著名的古桥,叫“清明桥”。在国庆XX周年放假期间,妈妈说要带我去看看,还要帮我拍一组清明桥背景的照片,我可高兴了。我换上大红旗袍,带着小红纸伞来到古运河边,清明桥旁。妈妈说,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清清的水,两岸小桥流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水乡文化。妈妈说从小在这一带长大,常在清明桥玩耍,现在来到这里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如今的清明桥经过修复,向我们呈现着她它的清丽动人丰姿。她横跨在运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全桥用花岗石构筑,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妈妈帮我横拍,竖拍,指点着我摆各种姿势,她新买了台新相机,总以为自己是个摄影家呢。开始我对着游人,总感觉装腔作势不自在,后来就越拍越自然了。远处开来一艘古船,穿过大拱桥,徐徐向清明桥开来。妈妈又帮我抢拍了几张。我们来到桥下石板路上,我突然发现地上刻着字,妈妈说那是无锡话。例如“一踏刮子”意思是“全部”,“上腔”意思是“教训人”——真有意思啊!通过游玩,我感受到家乡人文风景的魅力,使我感受到:我爱家乡的清明桥和无锡话。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家乡无锡建设得更美丽!
清明节作文模板范文
今日是4月5日清明节。
我没有去老家烧纸,而是去踏青了。
于是,爸爸骑着那辆摩托车带我去北泉寺了。
我们去大殿里烧香许愿,许完了,爸爸对我说说:“辰辰啊,你明白吗?我为什么过来许愿,为什么相信许愿成真吗?因为,十一年前,那时候还没有你,我和你妈妈来这里许愿,说‘希望明年有个女儿’。果然,第二年我们就有了你,——我们的愿望。所以,我相信菩萨会保佑我们的。”是啊,今日,我也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希望我梦想能成真,爸爸梦想也成真。八卦池,对,八卦池是个小泉。那里的水可真清啊,我用那水洗了手和脸,很舒爽。
我们又去了附近的黄西河捉螃蟹。
说是河,其实也不过是条小溪。人可真够多的,大都是跟我同城的人。爸爸说:“人多的地方螃蟹少, 我们去上游,那儿人少。”结果什么也没捞着。我不甘心,说:“今日不捉一只螃蟹,就不走了!”爸爸没办法,只好带我去更远的地方。在那里,我们遇见了爸爸的朋友,他说,这个地方螃蟹多。果然,大约十分钟后,爸爸捉住了第一只螃蟹。然后,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对,一共四只,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光玩玩这些怎么够呢?
那可荒废了放假的大好时光,这不,我们又朝天中龙泉跑去了。天中龙泉的水可以喝,比纯净水好的太多了!纯净水是什么?没营养,还对人体不好。龙泉的水是纯天然的绿色物质。现在的人都很讲究绿色与健康,吃对人体有好处的。龙泉的水很有营养,对人体好。因此人们都来龙泉排队打水,一个老人说,最低的泉眼水最好,那的水最有营养。于是,我们就打了一小瓶水喝。
太高兴了,今日玩得很好!
清明节作文模板范文
这几天是清明节我们放假,全家决定到西塘游玩。听说这是个古镇,非常好玩。我们开了一上午,中午才到西塘。
进了大门,能看见这边古老的建筑。无论是小亭子还是阁楼,显得这么古色古香。楼顶的瓦檐高高跷起,一片片灰色的屋顶,他们经过了很多年,小桥流水交相辉映。一条条小船漂过来,带着满船欢乐的游人,河岸两边游人如织,小店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移动着脚步,并且不时看一看旁边小店买的、吃的、用的、穿的等等,物品一应俱全。刚过一座小桥,忽然听到有人在唱戏。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3个人在唱戏呢!但是我什么也听不懂,总觉得挺热闹。我坐在椅子上,听了好一会儿,一点儿没听懂,只以为很好玩。只见有人拉二胡,有人唱戏,有人敲铃,有人打竹板,还有一个人在演奏乐器,这个乐器我还不认识呢!爸爸说,这应该叫“瑟,”还真热闹呀!
后来,我们又坐了西塘的游船,船一摇一摆的,真是很舒服呢!船夫给我们发了救生衣,怕万一掉到水里,还有危险呢!不过我最喜欢这船的感觉呢!
总之,西塘里让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感受到古镇的特色,真是不虚此行呀!
清明节作文模板范文
清明节到了,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烈士陵园去给英雄扫墓。
经过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陵园大门口,下车后,老师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束鲜花,然后给我们讲解了进入陵园后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不能笑,要严肃一点。我忍不住问老师:“为什么要一脸严肃?“老师说:”清明节是祭奠英雄的日子,表达对他们的怀恋和敬重,所以必须严肃!“听完老师的话,我们便自觉排队进入陵园扫墓了。
首先是向英雄献花。同学们双手捧着鲜花,一脸严肃的慢慢绕墓碑一圈,在每一座墓碑前都要深深的鞠一躬,以表达我们对英雄崇高的敬意,最后将鲜花放在烈士们的周围。
献花完毕后,我们又听了守墓人陈伯伯给我们讲了其中一位英雄的事迹。英雄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为了将他养大,父母可是忍受了种种饥饿。后来英雄长大了,国家却处于危难时刻,他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军了,在战场上,他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冲在前面,很不幸,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被敌人俘掳并残忍杀害了。听完英雄的事迹,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活动结束后在回家的车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在陵园里的每一块墓碑,还有陈伯伯讲的关于英雄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个先烈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我们不仅要珍惜,也要铭记历史,以告慰那些在天堂里的英雄。
清明节作文模板范文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人经过从重庆到奉节的长途跋涉,最后终于到了我家祖坟,准备给死去的长辈隆重的扫一次墓。
我们艰难的从山下爬到了山顶,见到了久违的祖坟,这时的祖坟已经杂草丛生,整个坟墓非常乱。我们不忍心看到祖坟此如此杂乱,就马上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了,妈妈除草、爸爸添土、妹妹挑水、弟弟和我准备祭品,一副忙碌的画面,充满节日的气氛。
这时弟弟哭了起来,我们纷纷跑过去看弟弟,谁知他在整我们,我们刚一跑过去他就笑了起来,我们这时哭笑不得,又被弟弟那种童真给逗笑了,笑声从山顶一直飘向远方……
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感谢清明节!
清明节作文600字左右范文(10篇)
爸爸告诉我,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是祭祖扫墓,踏青郊游。通过上坟扫墓祭祖,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下面是我整理的清明节作文600字左右范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
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插叙这件事很好,但应该简练些)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为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落点和高处。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样和妈妈一同去为外公扫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便看见外婆步履蹒跚朝我们走来。我进到房间后,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每当三月悄然离去,四月如约而至,我总会和几个小伙伴、爸妈、爷爷奶奶一同回巴南区天星寺为逝去的曾祖母和曾祖父扫墓。我们总喜欢在刚下过丝丝细雨的大山里跑来跑去,在焕然一新的大自然间蹦蹦跳跳,放声高歌,采采野花,捉捉虫子,爬上树枝看那些播种累了坐在田埂上体息的农民......
为祖母、祖父献上白花,点燃香烛后,从奶奶开始,依照辈份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给他们磕头,直到哥哥磕完头后,我作为最小的晚辈给他们行礼。我恭恭敬敬地跪在墓碑前磕了三个头,然后我就继续跪在地上,双眼紧闭,而不像大人们对祖母说说话,聊聊天,他们问我在干嘛,我十分严肃地告诉他们:“祖母祖父到天上去了,那他们也是神了呀,把话说出来他们就听不到了,我在跟他们说悄悄话呢!”大人们看着我认真可爱的脸蛋儿,听了我稚气天真的回答,不由得笑了。
拜访完祖母祖父后,我们就开始寻找一种野菜——清明草。在以绿色做底,扎染着五彩之花的山坡上,要找到那小小的,嫩绿的清明草,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我不明白大人们怎么总是那样容易找到清明草,而我却东望西望怎么也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可春风一拂,它就蓦然消失在我的眼前。虽然我不给力,但大人们收获满满,我们满载而归。
爸爸告诉我,清明草只在清明前后长,我们采清明草,是为了做一种美食——清明粑。回到家,奶奶妈妈便忙开了,清明粑的皮是糯米加上清明草切碎后揉合而成,馅是野葱、榨菜和腊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后制成,然后把它包在皮里,搓成圆后放进蒸笼里蒸,在一旁看着他们忙活的我,闻着越来越浓的香味,口水不自觉地往下咽,好不容易等到熟了,我迫不及待找开蒸笼,一只只充满清香的青色清明粑映入我眼帘,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糯米的甜、糯,腊肉的熏香,再加上野葱榨菜的调味,那味道,啧啧,真是好吃到无法用语言形容!虽然它不像豪华大餐那样味料加得又多又杂,也不像精致甜品一样有精美可爱的造型,但那浓郁的味道已经九九地留在我的贝齿间。
也许大山里的清香,清明粑的美味就是祖母祖父回赠我们最好的礼物吧……
清明时节特有的雨丝欲断还续,从遥远的天边无声飘落在荒谅的山野。我的心也随着这缠绵不断雨丝,在微风中飘来飘去,永无定所之处。
走着泥泞的山路,踏着满地的荆棘,一路上艰难地寻找着爷爷的墓碑。找到啦,找到啦!“爷爷,爷爷!”我的心剧烈的颤抖,泪水模糊啦我的双眼。我抚摸着爷爷的坟头,轻声地告诉爷爷“爷爷,我们来看您来啦,这下您不觉得孤独啦吧!”
我怀着虔诚哀思的心情,将爷爷坟前坟后的卫生打扫啦一遍,为爷爷献上啦鲜花,摆上供果祭品。父亲点燃一柱香,插在香炉中。看着缕缕升起的青烟,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头:爷爷,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
记得您在为我们建房子时,那正是一个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无论是设计、施工、买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颗小小的钉子,您者要亲自过问。您每天都汗流浃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脸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肩头上的皮红通通的,死啦一层又一层。当我每次问他疼不疼,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不疼,这点皮肉之苦算不啦什么,为子孙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这时的笑总是那慈祥,那么真挚。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后,您因劳累过度,得啦重病,最终离开啦我们。
今天又是清明节,爷爷,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说,哪怕雨水淋湿啦我的头发,泥浆沾满啦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会儿,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脸庞,想听听您那慈祥的笑声……爷爷,我是多么想您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看着那缕缕升起的青烟,我仿佛看到啦爷爷灿烂的笑脸,听着枝头鸟儿清脆的鸣叫,就好像是爷爷在喊着我的乳名。泪水再一次把周围的一切又模糊啦。
再见啦,爷爷,我们要走啦,下一个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您的。
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和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和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了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了解到了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了,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够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习俗保留了下来,但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想,也许清明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节,我永远难忘。
今日是4月5日清明节。
我没有去老家烧纸,而是去踏青了。
于是,爸爸骑着那辆摩托车带我去北泉寺了。
我们去大殿里烧香许愿,许完了,爸爸对我说说:“辰辰啊,你明白吗?我为什么过来许愿,为什么相信许愿成真吗?因为,十一年前,那时候还没有你,我和你妈妈来这里许愿,说‘希望明年有个女儿’。果然,第二年我们就有了你,——我们的愿望。所以,我相信菩萨会保佑我们的。”是啊,今日,我也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希望我梦想能成真,爸爸梦想也成真。八卦池,对,八卦池是个小泉。那里的水可真清啊,我用那水洗了手和脸,很舒爽。
我们又去了附近的黄西河捉螃蟹。
说是河,其实也不过是条小溪。人可真够多的,大都是跟我同城的人。爸爸说:“人多的地方螃蟹少, 我们去上游,那儿人少。”结果什么也没捞着。我不甘心,说:“今日不捉一只螃蟹,就不走了!”爸爸没办法,只好带我去更远的地方。在那里,我们遇见了爸爸的朋友,他说,这个地方螃蟹多。果然,大约十分钟后,爸爸捉住了第一只螃蟹。然后,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对,一共四只,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光玩玩这些怎么够呢?
那可荒废了放假的大好时光,这不,我们又朝天中龙泉跑去了。天中龙泉的水可以喝,比纯净水好的太多了!纯净水是什么?没营养,还对人体不好。龙泉的水是纯天然的绿色物质。现在的人都很讲究绿色与健康,吃对人体有好处的。龙泉的水很有营养,对人体好。因此人们都来龙泉排队打水,一个老人说,最低的泉眼水最好,那的水最有营养。于是,我们就打了一小瓶水喝。
太高兴了,今日玩得很好!
今年的清明节来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前我总是以为清明节好,可以放假,我就多想要清明节快一点到,终于清明节到,可是那个时候一开始还玩的好,一到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个不停,还得我们上学都成个麻烦,从家里到学校就已经湿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个星期半,还记得一次去上学的时候也是清明节后的最后一天下的雨,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刮风,我最不喜欢的下大雨时鞋子进水,一进水就难受。但下那么大的雨也有好处和坏处。
雨的好处。现在中国有多的国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样,那里的和都已经快干枯。那一年是过年,我回老家一次,几天后就无聊就到爷爷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吓一跳,那里的那条用来浇菜的河水就只能装2个水桶那么多,不但是这里还有被的地方也是这样。一次我又和爷爷奶奶去他们种的新田地,我又看那些河都已经干渴,就只有小小的水。水都还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个月,也应该回广州,在我没回之前就下一场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但那些河也已经装满水。加上现在又是清明节下这么多天的雨,老家那里的河水也够种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
雨水的坏处。清明一到,就下去大雨,学生们上学就出问题,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撑着雨伞去上学,尽管带雨伞照样也会被雨淋湿。而且雨下这么多天随时随地都会引起洪灾,雨即有好处也有坏处,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对面有条河,里面养着多鱼,但河水都早被污染,清明下雨那时,河水就涨起来,那些鱼也游上来,那水越长越高,幸好人们及时处理,才退出危险。
清明雨上,我又学到不少知识。
今天是清明时节,这是一个祭拜我们去世亲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同学们都知道清明时节要扫墓,可你知道该带些什么吗?哈哈,猜不出来了吧,还是我来告诉你们吧。现代清明时节扫墓时要带鲜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古时候在祭拜完之后,要把带去的食物分着吃掉,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给人们带来好福气。清明时节也叫寒食节,古代,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饭,所以人们要多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因此清明时节也是一个大力提倡体育锻炼的节日,比如说荡秋千,还可以放风筝,风筝有各式各样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鲨鱼的……,真是漂亮极了!古人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
清明时节除了扫墓还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边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风绽放的雪花;有白里透红的杏花,杏花还没有开放的时候,是粉红的,开放了以后,好像有一朵白云钻了进去,就变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黄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则倒映在河里,一群群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它们游到东,游到西,游过来游过去,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隔着水光好奇地看着你,而你也恰好在出神地看着它们,好像是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极了。
清明时节也是种瓜,种豆和植树的好时间,有一句谚语说的好:“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当你种下一棵小树,让它伴随着你一起茁壮成长,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种下一片绿荫,收获得可是无穷的乐趣啊。同学们,你不想试一试吗?
啊!清明时节的习俗真是丰富多采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今年的清明,天气很不好,竟下起暴雨,崎岖的山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泥泞不堪。车开到山上足足花了一小时,直到7点10分,才到达山上。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墓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墓前。我心里既喜又悲,喜的是,我终于又可以“看见”爷爷了;悲的是,爷爷早已离我而去了。大家都没有说话,我一直凝视着爷爷的坟墓,泪珠在我的眼里不停地转动。
“除草吧!”大伯的话打破了周围的寂静。我慢慢地拾起刀子,心里却在想着爷爷生前对我的那些好。记得以前,爷爷什么家务都不让我做,还经常带我去买烧饼。我总是吃那份最大的,他总是吃那份最小的。我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妈妈要打我,爷爷却硬说是他弄的。我生病了,爷爷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在那个春天,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连句道别的话都不说就走了。
想到这,我的泪水流得更猛了。我轻轻地按住墓碑,就好像抓住爷爷的手,爷爷仿佛又回到我的身边了,他依然带着灿烂的笑容,慈爱地看着我。
我们每个人都在爷爷面前磕三个头,轮到我的时候,我轻轻跪下去,深深地给爷爷磕了个头,我的泪眶又红了,因为这一磕就得明年再相见了。我又给爷爷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心里默念着:“爷爷,您在那边冷不冷?过得好吗?”此时,泪水又不禁悄然落下。祭扫完毕,我们快离开了,我一步三回头,我想再多看爷爷一眼!
车开了,我在后窗不停地望着爷爷的墓,直到它从我的视线里消失,可是,爷爷在我心中却永远不会消失……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精选5篇范文
白雪终褪去,春风始翩然。当长街灯火彻夜不熄,耀眼的光芒落入眼底;当巷里爆竹落满一地,泛滥的响声传至耳畔;当餐桌上人语与觥筹之声交错时,我知道,新年已至。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令人期盼的除夕夜。这天,人们穿新衣,戴新帽。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中与亲人们欢聚一堂。
贴春联,看春晚,吃团圆饭,守岁到凌晨,是我们家每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流程。在20_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之际,我们便一起来到了天宁寺烧香祈福。寺庙前的人可真多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们都摩肩接踵,排着熙熙攘攘的队伍,等待着。进寺时,工作人员给了我3根香,走到香炉前我把香点燃,双手合实,向菩萨跪拜,希望我们能在崭新的20_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初一,最令我兴奋的事情就是回妈妈山东滕州老家过年。我们载着满满一后备箱礼品,带着爷爷奶奶,开始了“高速之旅”,路上我不停地想象着到家时的情景:一年未见的亲人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的吃着团圆饭;小朋友们一起在外面放着花式鞭炮;外公带着我们一起爬山等等。我越想越激动!终于来到了村口,我远远地望到外公家门口高挂着两个火红的灯笼,灯笼底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公!他听到我们下高速后,便一直站在寒风中等待。车还没停稳,他就迎了上来。我抬起头,看到他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但笑容还是那么的慈祥。
“外公!”我拥进他那宽大而又温暖的胸怀。
“哎,我的外孙,回来了!”他抚摸着我的头,答道。
我们跑进屋,看到许多亲戚朋友都已经坐在家中。屋里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入乡随俗,我和表哥表弟们以下跪磕头的方式向长辈们拜年,拿到压岁钱后,我便拉着几个小朋友奔向村里的小卖部。买了几盒炮后,我们欢天喜地的玩起了花式放炮,点着后抛向半空“啪”的一声;插在泥土里“嘣”的一声;塞进石缝里“轰”的一声,各个脸上乐开了花儿。
“开饭了,开饭了!”
话音刚落,大家二话不说,直奔餐厅。哇!不愧为好客山东满满一桌菜。其中猪、羊、鸡、鸭、鹅都是外公自家养的,看着丰盛的饭菜“小馋猫”——我,擦了擦口水,等亲戚朋友们都来齐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津津有味的吃着就这“满汉全席”!
最后一天,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屋顶的大平台上,一个个手拿魔术弹,欣喜若狂!大家一齐放炮,那场面哟,可谓是五光十色!有的,像蒲公英,撒满天空;有的,像火箭,一飞冲天;有的,像花朵,绽放在璀璨的夜空中……大家也欢呼雀跃,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的车厢里又装满了核桃、红枣、花生,瓜子等地方特产,临行前又看到火红的灯笼下外公的身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依依不舍!不舍的,是与朋友们一起噼里啪啦地放鞭炮;不舍的,是与这些亲人欢聚一堂;不舍的,是这个温馨的家;不舍的,是这浓烈的年味……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2
妈妈的生日是腊八。所以印象中每当妈妈过完生日,春节就不远了。
妈妈过生日后的那几天总是最忙碌的。洗窗帘,擦灯具,家里的角角落落都会被他打扫的一尘不染。据说这叫“除尘”,与“除陈”同音。也就是“除尘布新”,意思是扫去了一年的灰尘,亦如扫去了一年所有的烦恼忧愁,以洁净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将小家整理妥当后,我们便会在门上贴一个“福”字,然后回到乡下的奶奶家,和亲人们过一个团圆年。
到了乡村,就能感到浓浓的喜庆氤氲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路上的行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匆匆往家赶、独门独院的小楼门头上都挂着几串火红的辣椒和灯笼、从外地赶回来的车辆也多了起来,原本宁静的街道变得熙熙攘攘。
转眼间就到了年三十儿。年味儿更浓了。年夜饭也是这一天的“重头戏”。清晨一大早,大人们便忙碌起来啦。洗菜的洗菜,杀鸡的杀鸡,煲汤,年蒸,忙的热火朝天。最幸福的便是我们孩子了。在这一天可以任性的吃零食,看电视玩游戏,时间全由自己支配。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全家人终于围坐在一起,享受这一年中最丰盛的大餐。因为条件好了,年夜饭基本是平时都能吃到的菜。然而,在这一天她们被赋予了许多吉祥的寓意。红烧鱼,意味着“年年有余”、青菜豆腐象征“幸福平安”、五谷杂粮则代表着“五谷丰登”,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席间我们推杯换盏,大块朵颐,豪气干云。老老少少说说笑笑,述旧事,展望未来,不时举杯互送祝福,幸福和满足,像花儿一样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鞭炮声响彻夜空,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们孩子们也个个精神抖擞,困意全无,奔到院子里,放起了烟花和爆竹。无数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照亮了天空,让这个夜晚格外热闹。真是应了那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3
记忆中的年味,是年夜饭里的香味,是拜年收红包时的喜悦,是烟花里的美丽,是围炉夜谈中的回忆,是守岁时的期待与兴奋。
三十的一大早,爸爸急匆匆叫醒我。我迷糊了一阵,才想起要吃年夜饭。我们这里也叫做年更饭,因为地方习俗不同,我们吃年夜饭是在早上。我迅速地打理好后,便奔向餐桌。嗬!足足有十二三道菜,有色香味俱全的山珍海味,也有地道美味的家常菜,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我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端起装着饮料的杯子,站起身向长辈们敬上一杯,送上祝福语,又赢得大人的欢笑和夸赞,饭也吃得热闹有趣起来。我心想:这顿年夜饭可真不同,真有意思。
刚吃完年夜饭,大人们就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送给小孩。我早已深知这其中的套路——先表明态度坚决不要,如果对方硬塞,便再三推辞,最后也就收下了。等客人走后,我便赶紧冲进房子里,再四处张望一番,确定四周没人后,才放心地缓缓地拆开红包,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压岁钱,数一数有多少,边数心里边美滋滋地想明年要买多少零食和玩具。
最激动的要数除夕之夜了。我们匆匆地吃过饭,就拿起各种各样的烟花,抄起一旁的打火机,飞奔到屋外的一片空地上,把烟花稳稳地放在地上,颤巍巍地拿起打火机。长长的引索一碰到小小火苗就燃烧起来,我便急忙跑到一旁,回过身来,望着天空中五彩斑斓的.烟花,默默地许下新年的愿望。有时碰见了哑炮,跑开后静静地等了很久也不见任何动静,也不敢过去看,只好哭笑不得。
放完烟花,春晚也就开始了。大人们围着火炉,一边看着春晚里的精彩节目,一边侃大山,聊着这一年里发生的家庭琐事,点点滴滴,还有下一年的奋斗目标。老人们则唠叨着什么张三李四的农村八卦。聊天时有时哄堂大笑,有时让人热血沸腾,而有时又令人感慨万千……小孩们可坐不住,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去追逐玩耍了。于是,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就在凌晨的钟声中开始了。
而我,在过完这个年后似乎对年有了更新的认识。我想:中国人的年味,不仅仅是各种美食的味道,更是思念的味道,是关心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期盼的味道。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4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5
有人说:饱尝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乐。在以前我愿意经历寒冬,是因期盼呼吸过年的味道。现在春节一到,四处张灯结彩,炮仗声声,人来人往,随处可见洋溢着幸福的脸。虽然空气中的年味浓到极致,但是又感觉过年似乎离我很遥远。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年甚至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天天都过年,但是现在想想当初的我多么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过年。
记得小时候每年,还没有到年底,大人们就都积极行动起来,打扫卫生,添置物品;娃娃们呢,有时候也会帮大人干些家务,但内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构思起一个个过年计划。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会在想到激动处忍不住地笑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过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过年,过年时盼望爸爸妈妈买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属收红包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吃着团员饭有说有笑的看着联欢晚会,在零点钟声响起时会和约好的小伙伴出去放鞭炮像我这种不敢点鞭炮的人就会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小伙伴们还经常嘲笑我现在想想真那时的我真可笑,和小伙伴们放完鞭炮回到家里总会有一盘热乎乎的到这香气的饺子在哪里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饺子因为据妈妈说在饺子里会吃到硬币会得到更多的压岁钱……
但是现在的过年与小时候的完全不同了。小时候还没到年底家里都会打扫购置新衣服但是现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扫除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东西都没必要去收拾现在父母再带我们去购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好像觉得过年穿不穿新衣服无所谓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团圆饭一家人很安静看着晚会偶尔会发出些笑声敲了钟该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会下去争着抢着出去放而现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纠结着谁下去放炮以前的初一会非常的热闹而现在的初一与往常四会美声么不同不过甚至因为人太多了而在气氛中显现出一丝尴尬似乎现在过年都不像是在过年……
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优秀范文精选5篇
年味儿是孩童手中攥着的冰糖葫芦;年味儿是长辈忙不迭地递来的压岁包;年味儿更是深藏在人们心中对家的思念。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1
在2020这个谐音爱你爱你的鼠年里,伴随到来的不是鞭炮齐鸣的欢笑声,而是让我们有点手足无措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这个寒假似乎是那么的漫长而又安静。
在网络新闻上报道说,感染者人数的日益增长,被称为“毒城”的武汉,拥有全国感染者最多的城市,一开始网络上有些人展露出自己愚钝无知的一面,对武汉人的充满了歧视,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刚开始湖北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让人们有些慌乱,无数滞留在外的武汉人无家可归,这大概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始终保持着。有些人也许他们有的目送家人冲向一线,他们也许有的永远送别了挚爱至亲。他们也许有的来不及抚平创伤就要细细去想,还能为武汉做点什么,还能为疫情做点什么?武汉和广大地区群众们纷纷开始了募捐行动,在这个时间感受着这次疫情笼罩着中国,但是我感受到了人们的同心协力,无论是一线工作者还是群众们,他们无一不感动着我。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年元宵节似乎跟平日一样,但是,寒假乖乖呆在家,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家照常学习,自然,劳动少不了,元宵当然要制作汤圆了。首先把家里的面粉揉和好,放上一小块黄糖,揉和。放进锅里,等候水烧开放入汤圆,汤圆九成熟的时候,放入香菜、盐等调味。我学会了制作汤圆,多做做家务,增加生活经验。
中国人们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血液始终羁绊着彼此的,疫情让人们众志成城。渐渐的,有许许多多的人开始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看到环卫工人向派出所捐赠12000元,当看到自称中国人的男士向交警捐赠十几箱向泰国朋友托运过来口罩时,在一群群医护工作者紧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奔赴前线与病毒展开激烈的斗争。
我愿望候疫情胜利后,下一年在那烧香的烟熏味里,在汤圆的香菜味中,在烟花的灼烧味里,在新衣的肥皂味中,与亲戚欢声笑语里,待那山花烂漫时到武汉看樱花,感受热闹的年味。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2
年味儿过年有味道,味道在过年。只有过年才是最有味道的节日。“过年了,过年了!”小孩们激动地喊着。街上人山人海,“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房顶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灯笼。许多年轻人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给大伙儿们拜个年。你看!这中国的春节多么有年味儿啊!今年,我们在小年夜那天赶往故乡:古城西安。这是我首次回家过年,非常兴奋。我在去西安的火车卧铺上一宿没睡,从晚上十点熬到凌晨四点半,可回了家却精神抖擞。
赶往西安的火车停了,我们匆忙地下了车。跨进西安火车站时,就听到“啪啪”鞭炮声,环视一下周围,处处挂着灯笼。这显得特别有年味儿,一下子让我觉得回家过年是最幸福的。在春节联欢晚会开播前,我们吃上了美味的年夜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应有尽有,让我目不暇接。栗子烧鸡、北京烤鸭、糖醋带鱼、红烧肉、香喷喷的蒜泥白菜、青椒炒腊肉、蜜汁八宝饭……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我们都吃得很开心,纷纷称赞大伯母的厨艺真好!其实大伯母不仅厨艺好,而且她做的每道菜都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儿呢!我们正快乐地吃着年夜饭,忽然听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响声,我赶紧捂住耳朵。原来是我那顽皮的哥哥在放鞭炮。虽然我很害怕鞭炮响声但是我还是慢慢地松开了手,注意地听着响声。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鞭炮声里透出了满满满的年味儿呢!
吃完年夜饭,我们又回到了爷爷奶奶家,要去包饺子。最有年味儿的事情,还不是包饺子?在过年之前,我根本不会包饺子,只会把皮和肉馅揉成一团,扔进锅里。结果,大家都吃我做的“巨型肉丸子”,真难吃!所以,今年我决定一定要学会包饺子!“包饺子可有讲究了!饺子皮,必须擀得厚薄均匀。
饺子馅儿,不能放多。饺子要包好,不能让馅儿给掉出来了。包饺子的时候,要把饺子皮折过来的地方从边一点一点地沾过去,一直沾到另一端。这样,一个完美的饺子就诞生了!”我的哥哥头头是道地说道。我不住地点头。其实,我一句话也没听懂。旁边的爸爸为了验证一下我是否真的掌握了包饺子的窍门,就让我来包今天要吃的'的饺子。
我立刻瞠目结舌,心想:“完了完了,我不会呀!谁叫我刚才没听呢?哎呀呀!”到了“包饺子考试”的时候,我默默地念着:“戴语含,加油!”爸爸严肃的说:“咳咳,开始!”过了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诞生了。有的漏了馅儿,有的没站起来,有的馅儿太少,有的是个大肉丸……。“唉——。”爸爸无奈地叹气道。不过,这些饺子看着挺有趣的,每位都挺着个大肚子,颇像骄傲的将军。这应该是最有趣的事情了。其实,不光饺子的样子很有趣,味道还很不错呢!
我觉得,这年味儿比任何过年的事物都要温暖。过年是旧年的告别,是新年的到来。春节就是那么神圣,春节就是有年味儿。我们用了最热闹的方式来过春节。只为表达,过年一定要有年味儿!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3
时代在变,但年味可以不变。
小时候过年那几天经常下雪,小伙伴们一起玩雪,玩鞭炮,大人们一起喝茶唠嗑,准备年货,把年味渲染的无比的热火朝天;年夜饭很讲究,我们家人多,常常有两大桌,每桌十二个菜,讲究一个月月红,必吃的有鱼,因为年年有余,还有青菜,它代表平安,果饭也是每年都有的,代表甜甜蜜蜜……饭前放烟花,鞭子,然后热热闹闹吃饭,发红包,唠家常。饭后大人会烧起柴火,晚上大家坐在火堆旁被火映的通红的脸像门前贴的小门童那样,孩子们放鞭炮,嘻嘻哈哈地,累了的就进屋里看看春晚。外婆会在九点多开始拜菩萨,把家中所有人的生辰八字念一遍,然后祈求菩萨保佑家中所有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十一点多就有人陆陆续续开始放烟花,十二点天空因为烟花变得像白天一样亮,所有人眼神里都充满了期待,每年舅妈都在十二点煮饺子吃。之后就是去各家各户拜年,当初的年味总是那么足,可现在好像变了。
现在变得红包越来越大,可年味越来越少,取代大家围坐烤火的是打牌,取代唠嗑看春晚的是抢红包网上聊天,取代放烟花的是打游戏……年味变了,当我一个人再看春晚的时候,我就觉得年味好像变了,互联网时代让这个社会有了太多不同,为人们带来了方便,也让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什么你不在现实中和家人一起玩一起聊天而要在手机上聊天,为什么你可以耐心等待红包发出来,而不愿耐心听家人们讲话,人变了,所以年味变了。
年味是各种零食串在一起的味道,是小孩子期待过年的心情,是一家人在一起心连心的感觉,时代在变,但人可以不变,年味也可以不变,营造最好的年的氛围,过最热闹的年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找寻小时候的记忆,把年的味道永久地保存下来。只要我们愿意保持自家的年味那么就不会让中国的传统落寞。
常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过年有多么有趣好玩,那时候她们孩子会到邻里每家每户拜年来得到几颗糖吃,或许还有几毛钱或几块钱的小红包,那个不富裕的时代年味却很足,大家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接新的一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年味,但本质却没有变,依然是一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迈向新的一年。
辞旧迎新之际,我带着美好的期许进入2018新纪元,希望新的一年自己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怀着梦想走向远方。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4
年味是什么呢?年就是新年了。
年味是什么呢?在人民的眼中,年味就是一家人吃饭团圆饭,大人们给小孩发压岁钱、放鞭炮、拜年等。
在我的记忆里,年味已经成了很遥远的时候了。
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十分热闹的事情。在过年前,我们一家人都会合力把家里的一切打扫干净,这么做都是因为要扫去坏的运气。之后,就会去商场进年货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妈妈要去晒咸鱼干了,妈妈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的黄鱼,用盐泡鱼了,再加一大堆的香料下去涂抹,后就经常要拿出去晒一晒,就大公告成了。之后我都会帮妈妈手去送些咸鱼给亲人们。每一次,闻到那咸咸的咸鱼就知道要过年了,这就是年味了。
过年前,还要得把家里打扮成“红堂堂”了,当然就是要贴挥春了。贴挥春时,先要选择一对漂亮又有意头的对联了。然后把联放在桌子上,把糊在背上涂上对联。但贴对联是都要小心又要开心,因为嘴里要唱着新年的歌,一边要贴对联。瞧,贴对联是多么开心啊!
在家里,不必说奢求些高贵的玫瑰花,也不必说要放些高雅又气质的百合花,单是朴素清香的水仙花就能飘满整个屋子,春意融融。闻,清淡的味就像预说春节的热闹了。
光阴似箭,昔日春节的热闹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似乎是一块白白的冰,在回忆里不知不觉地融化掉了。
而回忆的年味是什么呢?回忆的年味就是咸咸的黄鱼味,是贴对联的唱歌声,是清淡而又朴素的水仙花味。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5
如果你在过年前的一个个晚上睡的刚好突然被一声声爆竹爆炸的声音给惊醒的话千万别火要开开心心的睡下才对,因为人家在让新年早点到来呢。
不仅新年前爆竹连连新年时的爆竹更加是非同凡响。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贴对联。东家的爆竹一声声的让人心惊西家的烟花一闪闪的让人着迷连邻家小孩手中的红鞭炮也是那么的喜庆。
放鞭炮贴对联是不能少的看春晚讨红包是很重要的。
晚上吃过了团圆饭就是讨红包了。讨红包得先去问爷爷奶奶长辈讨,一来是对长辈的尊敬,二是长辈对小孩子一般宠爱些红包鼓些。长辈后就是大伯二伯三叔……依个给。
等到口袋鼓鼓心里笑笑时就该春晚闪亮登场了。
赵本山不在春晚也好看但总觉的少了些什么心里不太舒服。不想看了想睡但没法奶奶,说小孩一定得守岁守岁来年才能长高才能……
我心想反正我也不想看,不如数钱好了。于是,我就把口袋里的钱掏了出来一张一张的数着数着。等我数完新年还没到,我无聊了心里闷的慌就把妹妹弟弟们叫来讲好多好多年前的新年故事——“年”。
跟“老和尚给小和尚讲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样我给弟弟妹妹们讲。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还没有过年的这个习俗。那个时侯有一个怪兽名字叫“年”,常常爱在正月初一跑下山来骚扰人们偷人东西吃。人们很愤怒但又没办法。“人们为什么没办法呢?”爱问问题的小君插嘴了。对啊对啊其它小朋友也附和。我说:“小君同学爱问问题是好事但请听我说完好不”。人们愤怒又没法是因为那个“年”长的十二不像。有老鼠牙齿有牛身子有虎腿有兔眼有龙头有蛇鳞……什么动物特征都有又爱吃人。总之人们被它打拢的那不是一般的惨啊!后来有一个人发现它非常害怕红色和鞭炮的响声,就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大家大家一起把它制服了。
人们为了庆祝赶走年就把正月初一那天叫年。
讲着讲着年就过去了。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 传统 文化 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 散文 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 国画 、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____,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 对联 、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 典故 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找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因此,五四运动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好在这种状态随着“”的结束得到了改善。
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 随笔 》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结束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像莫言的《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伪满洲国》则是将伪满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色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骆素青,刘义婧,赵秀忠.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中国宗教.2011(07).
[2]翟文铖,杨新刚.“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01).
[3]朱德发.重探60年五四文学革命研究的误区———质疑“彻底反传统文学”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二:现代文学 教育 文本细读的地位与 方法
【摘要】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术能力,是克服现代文学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学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阅读的直觉 经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批评相结合,提升学生直觉阅读经验后的理论深度;从外部创新课堂形式,树立学生课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题形式中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地位与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至今,现代文学教育走过了近90个春秋,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学史为中心的学术体制和教学体系。文学史教育在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史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轻视文本细读,以至于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降,文学审美趣味减弱,进而影响到学术研究风气:“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其害大焉。因此,我们必须 反思 文学史中心论教学体制的弊端,重视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文本细读在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文本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陈思和先生曾有这样生动的比喻:二者“类似于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2试想,我们如果天空没有星星,只有几个符号,说这是月亮、这是太阳,那么估计我们都没有看星空的兴致了。因此,文本是文学史的内核,在以文学史为核心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兴趣是如果我们的课堂,一开始就是大谈文学史关于某段时期的基本概况,谈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举几个老调重弹的例子,那么学生如听天书,不知所云,甚至会轻视现代文学,以为现代文学不过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类的枯燥名词。如《狂人 日记 》,按传统讲法,先分析鲁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讲“礼教吃人”,艺术成绩,简单枯燥,理论先行。但是,如果我们带着学生去读《狂人日记》让学生去体会,提出问题。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学生也许会问:为何见了月光,就爽快,觉得以前全是发昏?引发思考。接着就是“我怕得有理!”为何?既有对过去的害怕,三十年来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对未来的恐惧,梦醒了,不知路在何方。这恰是一个刚觉醒者的心理写真。接着引导学生读吃人的意象演变,辩证吃人与封建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抽象的吃人变为丰富的审美的存在,从而引发阅读兴趣,调动他们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文本细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能,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阅读是重要手段。陈思和先生曾说:“在大学本科生阶段,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阶段,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现代文学是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现代性,既是语言的现代性,也是“人学”的现代性。如读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夜》。将自我瞬间的感觉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实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现代人的情怀,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绪的瞬间变化,就在“星”与“宇宙”的意象的关系中得到转化,节奏虽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们带着学生朗诵体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赏,在这种体味到人的渺小与伟大,对于我们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不是善莫大焉吗?亦能让他们分辨出诗歌的美学,提高欣赏的趣味,或许可以对网络语言起到净化作用。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首先,以人为本,注重直觉体验,不断设问,追寻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文学即是人学。文学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汇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应该直面作品,注重直觉体现。特别是现代文学,写的是现代人的境遇,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心灵的碰撞,碰撞之后,我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阅读的起点,也就逐步找到进入作品的切口,进而一步步观照作品,反观自身。譬如说,读鲁迅的《过客》,我们现代读者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人“在路上”,而且坚持“在路上”,那么他为什么要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路上,我们会是为鲜花而活吗?抑或是看到坟墓就不走呢?我们是否思考自己是谁?这些直觉体验后的思考,让我们一步步解开他所拒绝的事物的喻指,进一步思考“过客”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哲学,鲜花是希望,放弃,坟墓是绝望,亦放逐,就连我是谁都不思考,只为“我还得走”的绝对命令而活着,这恰恰是最强大的意志力,在反复的疑问和解疑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切近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其次,坚持文史结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文本细读,要坚持论从史出,文史相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切记陷入“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的窠臼。具体方法,我比较赞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师通过文木细读的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使其能够对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说来,即先直觉体验,再结合文学史、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使学生的阅读理论化,最后再回来文本,加深印象, 总结 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今后的阅读。如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先通过直觉读出《雪花的快乐》的欢快,《再别康桥》中淡淡的哀愁,《火车擒住轨》中发愤,我们在结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联系中国现代诗歌史,加深理解,会发现,这是徐志摩爱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发展的写照,更是徐志摩诗歌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嬗变的轨迹,然后我们再结合这些理论、知识读徐志摩诗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后,打破老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成为作品阅读的主体。老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引导学生设问,逐步深入思考,负责解释难点。例如,我们在讲解小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悟,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进行排演,改编的过程既是阅读深入以至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想内蕴,艺术手法,都会作深入的思考,应用到实践中去;排演的过程,既是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又是陶冶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设计问题,分组研讨,集中评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从外部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文学教育,纠正文学史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文本细读中学生的直觉作用,在直接中设疑,建立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需要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文本细读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论深度;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老师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自觉地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中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克瑜.当前文本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J].文艺争鸣,2009(03).
[2]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02).
[3]王卓慈.文木细读与名著选木的叠交汇通[J].黑河学刊,2005(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5.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6.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意境,意境成为长期以来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因此,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在分析意境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意境创造的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意境;文学创作;特征;方法
意境,通俗地讲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意境,意境成为长期以来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因此,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而意境也成为抒情文学永远的灵魂。
一、意境的艺术特征
首先,在情感的基点上,意与境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乙稿序》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这就是说,意境是由意与境,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要素组成的。其次,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情感活动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和情思内涵。意境描写景物和人物,目的不是为了给景物和人物本身构造形象,而是为了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特有的空间。意境和意象是不同的。一般说,象是具体的物象,意象通常指一个单一的事物形象。而意境则是物象与物象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场景、氛围、画面、情调、韵味,是“境象非一,虚实难明”的化境,是意象与意象互相作用产生出新质的一种艺术空间。再次,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意境形象需要依赖意象,可是意境形象的具体性,并不直接体现在单独的意象身上,意境的意味无限性,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功能结构所形成的艺术空间上,因而,依靠感受、体验和分析个别有限的意象,是不能把握意境的丰富内涵的。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与方法
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创造具有境外之境、象外之旨的艺术空间,要点在于处理好形与神、虚与实的和谐契合,即要做到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意境的虚实结合,有两条途径,即寓虚境于实景的方法与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一)寓虚境于实景
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现的莫测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各类艺术都需要的表现方式,因为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是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的戏曲和绘画艺术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抒情性文学的意境中,其主要表现为“形”与“神”的关系。即作者把作品中所描绘的实景与在实景之外通过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形成的想象的虚境交融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一个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若有若无,亦有亦无的境界。
(二)化情思为景物
情感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特有内容。寓虚境于实境,化情思于景物,这两种创造意境的途径,都具有因小见大,以少总多,用有限表现无限的功能。它们不是互相对立完全分离的。在创作过程和具体作品中,它们往往是同时存在、互补互成的。唯有熟谙了这种相互结合相互转换的关系,方能做得出情澄意深,气象万千的意境。意境有不同的类别。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由于作家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意与境两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显现形式也会不同,因此产生出意境的不同形态。一般来说,意境可划分为两类: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特点是什么?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定是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写在诗中之物,也都已是情感的眼睛看出来的另一种自然风貌。有我之境的特点是什么?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不是以我代物,不是唯我之境,而是诗人感情比较强烈,非把自己的情怀传递到景物上去渲泄不可,于是他所捕捉到的景物,也都染上了浓烈的情感色彩,成为明显的“情物”。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在主体情感表现形态上的区别,同它们形成过程的差异有关。无我之境的产生,往往是先有景物,使诗人见景生情,情是由景引起的,感受上是主动的,情是被动的。所以,在意境形象中,景较突出,情则比较隐约。
总之,意境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本身独特而灵动的美,是我们民族固有审美心理结构的最高表现。突出意境、创造意境,应该成为抒情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永远的灵魂。
摘要: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达到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本文以“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为例,从选择课题、开展活动、撰写报告等方面对古代文学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须注意的问题、制度保障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中国文学史和作品选为主要学习对象,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作为传统学科,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都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笔者认为,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古代文学课程也可以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达到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2014年,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常熟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研究”;2015年,这一项目被遴选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下面就以这一项目为例,探讨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相关问题。
一、选择课题,设计活动方案
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古代文学的教学,也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学习。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更生动有效地开展古代文学的教学活动。古代文学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课题。教师应选取学生感兴趣,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课题,这一课题应既与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相关联,又能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检验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其专业水平的目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园林、寺院、名人故居、古建筑、历代名人题咏、匾额楹联、石刻铭文等,都与古代文学有内在的联系,是作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理想资源。我校所在地江苏省常熟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作为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之中。虞山是常熟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石刻资源,这些石刻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前期调查基础上,笔者选择“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作为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课题。确定选题之后,设计活动方案是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关键。活动方案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可采用教师指导、师生协商、学生撰写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教师给学生规划课题的总体思路,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般可以从选题原因、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思路、方法、成员分工、活动意义、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设计。方案设计也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最终要形成一个既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这个方案是实践性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实地调查,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有效补充。古代文学作为传统学科,历来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全班集中和分组进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笔者所进行的“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实践活动,把虞山石刻资源分为言子墓、仲雍墓、辛峰亭、读书台、西城楼阁、剑门、忠王碑亭、兴福寺等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教师指定小组负责人。各组调查之后,在全班作调查成果的展示,交流心得体会。牌坊石刻、摩崖石刻、碑刻是三种常见的石刻类型,在本次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对这三种石刻都进行了调查。针对不同石刻类型,教师预置不同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先进行相关的文献查阅,了解不同石刻类型的常识、特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牌坊石刻多与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有关,在实地调查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对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较为充分的了解。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现场讲解牌坊的时代、形制特点、意义等。言子墓、仲雍墓区域的牌坊石刻较为集中,在言子和仲雍两位常熟先贤的墓道上分布有多个牌坊,上有匾额、楹联石刻。仲雍墓道的牌坊石刻为乾隆年间所建,第一道牌坊上有“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的横额,楷书字体,谨饬规范;第二道牌坊的横额为“南国友恭”四个楷书大字,横额背面是“让国同心”四个大字,字体均以遒劲见称。柱联上联为“道中清权垂百世”,下联为“行侔夷惠表千秋”;第三进牌坊横额有“先贤仲雍墓”五个楷书大字,字形险中求正,颇有大气之美。两侧立柱有石刻楹联,上联为“一时逊国谁为弟”,下联为“千载名垂还属虞”。言子墓道上有乾隆御笔“道启东南”“灵萃勾吴”,以及江苏布政使所写“南方夫子”等石刻匾额。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辨识文字、欣赏字体、理解联对的意义,学生兴趣浓厚,现场气氛活跃。这些调查活动作为古代文学课程所学知识的拓展,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开拓知识领域等方面,都能收到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效果。
摩崖石刻是石刻的常见类型,多见于山岩险峻之处。旅游风景区的摩崖石刻,作为历史遗迹,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也为景区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教师可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引导学生探讨摩崖石刻的意义,进而讨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从而达到引领学生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虞山的剑门景区,巉岩嶙峋,巨石耸峙,有多处摩崖石刻。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康熙皇帝所题的“烟岚高旷”四个楷书大字,刻于高耸的巨石之上。剑门为康熙皇帝所欣赏,这也是景区价值的极好说明。这幅石刻周边有双龙交汇的图案,正上方有“康熙御笔之宝”篆书大印,形制远大于通常印章,尽显帝王气派。由于年代久远,印文较为模糊,须仔细分辨方可识别。也可看出此处摩崖石刻,是以康熙手书条幅,影写摹勒上石的。印章、字体、图案等都具有古代文化的特定内涵,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可以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其他还有明嘉靖年间所镌“剑门”两个摩崖大字,也极为雄劲挺拔;明万历年间所镌“去思石”三个隶书大字,清咸丰年间所镌“青云得路”四个篆书大字,也都各显风采,具有观赏价值。摩崖石刻多为书法典范,字体以篆、隶、楷为多,大气庄重,教师可通过讲解摩崖石刻知识,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之美,也可以将相关石刻背景的研究布置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碑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石刻资源中占主体地位。对于碑刻的调查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虞山上的碑刻较多,这些碑刻内容丰富,形制各异。言子墓道边侧有石亭,内有乾隆十六年(1751)所立御碑一座,碑文略有残缺,近年经过重新勾勒,较为清晰。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当场辨识碑文。学生阅读碑文的困难,一方面在于识字,教师要强调学生认识繁体字,以及各种异体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于句读,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组织学生现场辨识碑文,可指定一名学生负责抄录工作。同学们一起辨识文字,斟酌句读,遇到难点,先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启发、指点,大部分难点都能当场得到解决。
学生运用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知识,进行碑文的阅读,不认识的繁体字、异体字等又可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他们进行一步学习的兴趣。御制碑文的文体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书写格式,如抬头、避讳字、落款等都属于古代公文写作的特殊形式,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解古代文化,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有些碑文的语言文辞颇为优美,称得上是很好的文学作品。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要完成碑文的誊录工作,在组织班级交流活动中,可让学生朗诵碑文,分析鉴赏碑文中的优美词语。比如虞山半山轩附近忠王碑亭内的报恩碑坊碑文,骈散相间,词句优美。歌颂忠王率兵作战云:“爰命忠王荣千岁,式总戎旃,载膺阃寄。丹旗耀野,玄甲烂空。剑气冲云,城上之残虹欲断;弓珧控月,阵前之画角齐鸣。鼍鼓腾响而砰訇,蛇矛交锋而闪铄。飞半空之霹雳,爇山骨而皆赪;凌万仞之嶙峋,踏冰岩而尽白。妖氛扫尽,我勇馀然。”表现太平军作战之勇猛,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描绘太平天国治下的常熟:“春树万家,喧起鱼盐之市;夜灯几点,摇来虾菜之船。”祥和富庶之景,令人悠然神往。这种直接面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教学,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最直接的感受,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古代文学作品是多么鲜活生动,富有魅力。因此,开展与古代文学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发挥的作用,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
在这次虞山石刻资源的调查中,学生对“识字”的重要性,以及书法艺术美都有了切实的认识。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态,除了最为通行的楷书以外,篆书、隶书、草书也都有较多的使用场合。比如中国古代碑刻,都以篆字书额,而篆字对于多数学生来讲十分陌生,不能认读,教师可借此讲解:篆额是中国碑刻的传统做法,篆字线条流畅、古朴大方,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美,在匾额、楹联、碑刻中运用广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能够认识、欣赏篆字。教师通过识读篆字碑额,增加了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碑刻是古代书法艺术的体现,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法书作品都是以碑刻拓本的形式流传下来的。虞山上的碑刻,也都字体优美,刻工精巧,可视为书法典范,具有观赏价值。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碑刻之美也有了一定的领会。在石刻铭文中,也有草书楹联。比如剑门藏海寺,山门两侧有“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的草书联对,为草书名家于右任先生所书,楹联涵义深刻,字体大气而飘逸,实为精品。站在寺门前,多数学生却无法识读,教师借此讲解草书也是汉字的一种书写方式,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美,不认识草书,对于阅读古代文献会造成很大障碍。虞山东南麓的读书台,相传是梁昭明太子读书之地,内有巨石,上有《虞麓园说》铭文,为道光丙午(1846)年所刻,园林部门所作景点介绍上误作《虞麓园记》,这个讹误的发现,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识读文字对于做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汉字的各种字体,既可以欣赏书法之美,也是学习、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结合实例的现场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文字、书法、文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撰写总结报告,呈现研究成果
教师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要有总体的设计和安排,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可以完成一个实践性教学活动任务。总结报告的撰写也十分重要,它既可以呈现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成果,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排版、图像处理、视频制作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总结报告的总体思路设计一定要有教师的参与,为学生出谋划策,还要进行多次的修改。笔者所进行的“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实践性活动,也是以学生撰写总结报告作为最终成果。在师生共同商议下,报告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绘制虞山石刻资源分布图。虽然没有绘图经验,但他们勤于思考,克服困难,最终绘制出石刻资源分布图,对虞山石刻资源做了一个直观的呈现,这一工作具有首创性的意义;其次将虞山石刻分为牌坊类、碑刻类、摩崖类,用图片和文字说明的方式分别予以详细介绍;再次是碑文整理。将这次活动中实地查访的石碑碑文进行标点整理,同学们通过查检《汉语大字典》,以及“汉典”“异体字网站”等网络检索手段,辨识了他们所不认识的文字。对碑文的标点也是反复阅读、修改,最后拿出了高质量的碑文标点整理稿。常熟地方文化部门也整理过一些碑文,但仅限于价值较大的碑刻,绝大多数碑刻没有铭文整理。这次实践性教学活动所整理的一些碑文,都是首次整理,对于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最后是编制索引,让读者便于查找相关石刻及其内容。在多次修改之后,同学们最终拿出了一份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研究报告。
四、实践性教学活动须注意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实践性”“训练性”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笔者通过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活动,总结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合适的选题,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把实践性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水平出发,选择恰当的课题。预期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要具有可行性。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来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古代文人、文学作品都有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考察、探索,是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运用所学古代文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其次,教师的参与度要高。教师不但要负责确定选题,指导撰写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全程参与。尤其是实地调查环节,教师通过现场指导,实际上就是将课堂讲授转移到实践场所,这对教师专业素养也是一个考验,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笔者所进行的“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项目,需要教师认识篆书、草书,各种异体字,还要有一定的书法修养,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对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大有裨益;再次,要注意通过撰写活动方案、总结报告,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对书面材料反复修改,并留下痕迹,让学生进行揣摩,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除了总结报告以外,实践活动还可以有拓展成果,可引导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撰写小论文,这对学生科研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
在最近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科一样,学术上的发展是巨大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解 文学史一词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学界每有讨论的问题。就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来讲是指文学自身的纯客观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本体”,还有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原生态”。在我们对文学史进行直觉性的想象时,我们意识到这种文学史的“本体”或“原生态”是存在的,并且它有一种纯客观的性质。科学的文学史研究,把向文学的真实的历史逼近作为研究的一个终极目标,并且也将此作为判断某一文学史研究成果的价值高下的一个标准。但是,“原生态”和“本体”事实上只存在于直觉的想象与逻辑的思辨中,实际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与阐述中的文学史,最直观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种种以“文学史”为题的著作,它们事实上是通过一种认识体系构建出来的。 文学史的这种性质甚至在它处于史料状态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些史料即保存至今的文学作品和一些文学史的文献,都是经过自然与人为的选择的结果,都是经过叙述的。另外就产生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我们所依赖的也多是历史学家的成果。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早已成为历史的东西,无法复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把握住的文学史,无沦是零星的还是系统的,无不是进入我们的自身的认识领域的东西,即构建出来的东西。文学史越系统、越宏观,它的构建的性质也就越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叙述首先得提及孔子。孔子的《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史书,司马迁认为《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约其辞文,去其烦重”整理而成,主要记载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春秋》对文学史论的贡献至少有二。一是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实,后世编年史基本上沿袭此法,这对后人撰写编年体文学史、作家年谱、文学大事记等类型的文学史著影响久远。二是《春秋》于客观记事之中“寄其微言大义”,故有“春秋”笔法之说,对后代学者撰写文学史影响极大。 有当代学者认为:“新文学史既然是史,又与现代政治有那么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就必有禁忌,因而要有精神准备,在史德遇到考验时,能够站稳脚跟。古时所以创造了‘春秋笔法’,就因为在不让讲真话的时候,可以隐蔽地讲真话’,川。孔子的《论语》提出“十世可知”即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历史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印的进化论思想,“不以人废言”即的治史准则,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重要内容。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已成为历代文学史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相对于其他学术或学问独立出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和范围,初次形成清晰独立的文学概念,出现了较为完整、自成体系的文学思想和观念。魏晋南北朝也是文学史研究自觉的时代,主要标志有三个。 一是史书中立《文学(文苑)传》。范哗的《后汉书》在《儒林传》外别立《文苑传》区分出儒学与文章之学的不同。萧子显在《南齐书》中立《文学传》,并在传后撰写一篇长论,叙述属文之道及文章体变。此后《文学(文苑)传》便成为多数正史沿用的通例。 二是出现研究文学史的专论。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对文学体裁专门考察其源流,分别其特征,概略而全面、条理化地勾划出文体发生发展的历史线索,是一篇文体史研究专论。钟嵘的《诗品》探讨五言诗体的源流变化,把品诗与辨流结合起乘,在对作家品评时都把每位诗人放人这种诗体、题材和表达方式的继承源流关系之中。《诗品序》史论结合,既系统阐发他的诗歌理论,也概述了五言诗的发展历史。钟嵘品评作家作品的优劣虽然也有不少涉及社会因素,但大多是以审美因素为标准,他提出并推祟诗歌创作的“滋味”,以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显示出钟嵘的文学史观的审美倾向。 三是出现了专门的文学史论。《文心雕龙》中的《通变》、《时序》是论述文学发展的文学史论专篇。《通变》被作者归之于“剖情析采”的创作论,实际上是从文学自身演变的历史来探讨文学发展规律,作者概述历代文风的衰变之后,从文学创作自身寻找原因:“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争相模仿现代的而忽略借鉴古代的,是造成文风黯淡文气衰落的原因,如何解决文学发展中出现的这类令人优虑现象,刘娜认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革新,“通变则久”,但革新之时必须注意继承,一方面要“变”,一方面要“通”,这样,文学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旧新其业”。《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文学史论。刘叙述了“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文学发展历史,考察了文学演变与历史社会状况的关系。如文学受政治教化的影响:“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又如,文学受包括学术风气与文化氛围的世情的影响。屈原、宋玉等人的瑰异文思与艳丽文辞“出乎纵横之诡俗”;建安文学由于当时“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的;东晋由于清谈风气的影响,时势虽极艰难,文辞却写得平静宽缓,“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刘聪在《时序》中还涉及到影响文学发展的其它因素,见解应该说是相当深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既要确立它自己的独立地位,还要确定它本身的系统的内容。作为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应该有更深的层次。它应包括断代文学史、各体文学史、文艺批评史和文艺思潮史等。此外,中国古代文学史还应当有自己的辅助性学科。初步想来,至少应有如下几项: (1)文学史文献学。它是为文学史研究提供资料的,是整个文学史研究的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和校勘作晶、作家传记材料和其它背景性材料等第一手文献,二是对有关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已有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进行摘编和分类,以备索引和参考。 (2)文学史方法论。它属于文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从理论上总结以往的文学史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注意文学史研究最新成就在方法上的特点,并评介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引进国外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思潮,不断探索既体现人类思维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就,又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古代文学史实际的研究方法。对文学史学科特点的探讨,也属于方法论的范围。 (3)文学史编纂学。它专门研究文学史著作的叙述方法与编纂体例。诸凡记传体、编年史体或“分体合编”式、“时代为纲作家为序”式等不同体例,都要分析其优劣、比较其高下,然后为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最适合的叙述方法。 综上所述,文学史有其不可靠性。如前所说,而许多原始记录已经不复存在,文学史是人写的,而且是被不同时代不同的作者所创作。人无论希望自己立场多么公正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思想,并且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所影响因而无论是再好的史学家,其所记录的历史都会带有其主观意向,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差,而且在历代传抄学习中,因所读之人与成书时的时代不同,知识程度不同,以及普遍存在的误读现象,可以说“文学史”即为“人学史”。 然而,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前人写的文学史终究是给后的人所看,前人有的主观意识在后人身上同样能找到,前人所做过经历过的事情后人未必就不会去做去经历。相反,许多后人所做的事情在前人那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记录。正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朝代如何更替,在中国可追溯的近三千年历史中,中国文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文艺复古运动,每次复古运动之后又会有更激烈的新思想新文化爆发。因而文学史又有其可靠的一面,毕竟前人还是留下了不少文字作品,白纸黑字还是有根可寻的。 如果可能,在编撰中国古代文学时,应该同时关注不同朝代同一文学运动或者相似的文学改革(如观察不同朝代但同样都发生过的“复古”运动),以此作为对比,相互对校,从中发现它的规律或者谬误,这样大概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构建。 参考文献: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 张弘 社会科学辑刊 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述论》 佴荣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 钱志熙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文学遗产-二三年第六期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篇2 试论古代文学史课中的师生互动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史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倡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教学相长、情感上互相感染和观念上相互碰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理论和知识扎实、具有较高鉴赏、分析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课程师生互动 近年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甚至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上自先秦下至近代的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文学遗产,历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与记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上,采用文学史知识与作家作品介绍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笔者在在教学中,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尝试引进师生互动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古代文学史课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学相长、情感的互相感染和观念的相互碰撞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相长:传授正确的知识这是古代文学史课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开阔的文化视野,尤其是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增强人文素质,是古代文学史课的一个较高目标。实现以上的目标首先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授课方式。 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进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让学生参与到讲课环节中的课堂结构方式,即提前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提炼出几个典型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围绕相关问题查阅资料,撰写出发言或讲授提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设计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如讨论(或辩论)式、教师(或学生)答辩式、案例分析式及学生主讲教师总结式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分析,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业务进步,因为教师要花比传统授课方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以准备问题的设计和课堂中学生有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解答。 如在讲《史记》文选时,学生对《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做了大量的查阅文献的准备,分小组做了幻灯片,对作者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传主的生平事迹及历史评价、作者艺术特色等都有独特的分析、讲解和讨论。学生也对一些不清楚的问题提出来请老师解答。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和提高的机会。教学相长,收获很大。 二、情感的互相感染:古代文学史课的师生互动,应是在情感层次的互动。文学是人的文学,历代的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与深刻的生命感悟。一部古代文学史也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情感形成发展的历史。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对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与人文素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古今社会文化背景和氛围不同,今人思想感情、心理结构、感知世界的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情感方式等与古人有较大差异,学生不可避免地对古代文学感到隔膜,他们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古代人的所感、所思,对古代人的生活、对古代文学普遍缺乏兴趣。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人格。 无论是一个作家的生平创作、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一种创作方法的产生和更新等都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大量史料,要非常熟悉史料,以致烂熟于心,在向学生讲解之前要预先转化为自己呼之欲出的感性体验,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进行描述与讲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现场感。在对作家作品进行讲解时,采用一种领悟式的体验阅读与理解方式,尽量避免理性的拆解与分析或直接的结论宣导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避免损害作品情境的浑融和圆满或对作品及作家真实感情和主旨的片面理解。重在实践一种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感召下,激发学生自身对作品情感体验的认同。 如在讲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名士风范产生的时代背景时,学生对阮籍、嵇康等名士的言行觉得可笑、不可理解。讲授中引用大量数据和事例分析,并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例做类比,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论述这一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使学生从理性和情感上认同当时文人的特异言行的合理性。 再比如古代文学中有许多思乡思亲的名篇,讲授时调动学生的人生经历,联系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使学生对作品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情感互动应贯穿于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始终,可以是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款款深情,也可以是对某一文学现象的慷慨叙述,还可以是对某个作家境遇的深切同情拟或是对某部作品的深情解读,等等不一而足。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使教学效果成倍提高。 三、观念的相互碰撞:古代文学史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在于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古代文学史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作品本身所达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而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既是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重塑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承。 由于古代文学的含蓄蕴藉的特质,历代文论的繁复和时代的远离.今人的价值观与古人之间存在分歧、断裂甚至背离,使得当下教学环境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精神的理解趋于复杂。在教学中会出现师生间观念上的矛盾,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和回避这种矛盾,在宽松的气氛中,耐心平等的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这种观念的碰撞中,既可以修正学生的某些偏激、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也可使教师更接近当代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某种程度上也为教师修正某些落后于时代的观念提供了契机。 这样的观念碰撞在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中甚为多见,如对屈原之死的评价、对杜甫“忠”的看法、对古代文人仕与隐的分析、对文以载道的论点的评论等等,教师可适度引导,但不必急于将所有问题均在课堂上找到答案,有些是在目前理论界尚争议的问题,或在课堂上不能一下解决的问题,可留下存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小如.关于怎样学和教中国文学史的问题[J].文学遗产,1991,(3).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1.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2. 古代文学史论文 3. 浅谈古代文学研究论文范文 4.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5.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