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王家卫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王家卫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王家卫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留白手法在影视艺术的应用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艺术,除了画面和对白之外,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视语言,那么,留白手法在影视艺术如何应用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影视艺术的艺术审美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留白”为切入点,分析影视艺术创作中“留白”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实例,论述“留白”在影视艺术中的表意效果。

关键词:影视艺术;“留白”;虚与实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学,“留白”艺术手法以老子与庄子的“虚实论”哲学为理论源头,在当今影视艺术创作中传承和延续着古老的东方哲学魅力。中国美学中独特的含蓄美、意境美、神韵美、虚实相生等传统审美观念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图像时代与西方的审美观念不断碰撞融合共生。

好莱坞大片、美剧等西方影视作品对我国影视艺术领域的冲击是不容小觑的,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找到我国影视艺术的立足之本?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树立民族影视审美的本源所在。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留白”艺术手法在我国影视艺术中的运用以及独具民族影视审美的表意效果,给我国影视艺术的民族发展之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在全球化潮流中,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影视艺术作品及其背后所宣扬的“文化霸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影视艺术道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影视艺术创作中“艺术上体现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对民族艺术传统的开掘”,从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打造独具东方话语的中国影视艺术。

一、影视画面中的“留白”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画面对于影视艺术来说不仅是基本元素,更是传达其美学内涵的核心承载对象。一个导演的美学追求和作品风格主要通过影视画面体现出来,把“留白”手法合理运用到影视画面中,让影视艺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力量,赋予画面以更高的美学价值,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中的画面“留白”,主要运用镜头、构图、光影、色彩等影视语言来实现。画面的“留白”意味着镜头中存在导演刻意为之的“空白”,可以是镜头焦点虚化的景物,也可以是在观众视觉冲击中处于次要位置的景或物,如天空、沙漠、树林、戈壁等。“主体周围的留白能够使画面的主要对象鲜明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使构图更加明快简洁。空白关系的变化也能够让画面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起到调节影像节奏的作用。”

在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影片《英雄》中,残剑与无名在九寨沟湖面上的“意念之战”,导演选择被重山环抱的平静湖面作为他们俩人的比武场,使背景得到了尽可能的纯化处理,以达到“以实当虚”的目的。残剑和无名的比剑场景仿佛一幅灵动的山水画,虚化的背景更加强化了两位主角的比剑动作,而静谧的氛围则反衬出这场展开在意念中的比武的激烈。画面“留白”在影视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空镜头的形式。

什么是空镜头?电影艺术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即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由于电影特写所规定,它在提供银幕视觉形象信息上有重要作用。它与有演员(包括人和动物)的镜头可以互补而不能代替,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感情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银幕时空的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等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在影视作品中作为情感释放的窗口,往往被安置在影片开头或是高潮过后的情绪缓释期,迎合观众心理,使得观众在高度紧张之后有一个情绪释放的过渡阶段,以便观众能够在这段“留白”中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情节以及思想内涵。

当然,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空镜头还有独具东方特色的含义,那就是“含蓄”。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的审美观决定了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画面的“留白”具有含蓄性的表意功能。例如,在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中,巩俐饰演的“我奶奶”和姜文饰演的“我爷爷”在高粱地里野合的场景,就用“随风摇曳的高粱”空镜头来含蓄性地表达这个情节,而这样的'“留白”处理不仅不妨碍观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而且符合东方人“含蓄”的审美观念。

二、影视音乐中的“留白”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艺术,除了画面和对白之外,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视语言,在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音乐的运用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滥用,使得影视作品中不合时宜地充斥着配乐,不仅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整个作品的呈现效果。由此可见,影视音乐中的“留白”显得至关重要。在影视艺术作品的音乐中合理运用“留白”手法,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音乐也可以成为重要的造型符号,甚至成为导演表现个人风格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王家卫导演的作品《花样年华》中,由于导演对于音乐的出现时间以及时机的合理把握,使得音乐成为一条配合人物情感发展的副线展开叙事。

主题音乐《Yumeji’sTheme》第一次出现是在苏丽珍和周慕云开始觉察到各自的伴侣有了外遇之后,中提琴的低沉音色伴随着两人的淡淡愁绪在影片中渲染开来。苏丽珍提着保温壶,身穿旗袍,优雅地走过狭窄的楼道,走向云吞滩。而周慕云在楼道拐角处与苏丽珍相遇,各怀心事的他们,彼此互相地点头示意,又各自转身离开,音乐随着两人的交汇而渐缓至消失。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情感维系通过一段相同的愁绪、相同的音乐维系在一起。

这段主题音乐反复地、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影片中,配合导演刻意的慢镜头语言,使得观众习惯于在这段音乐“缺失”的时候观看正常叙事线索的展开,而主题音乐一响起,就条件反射式地进入到情绪化感性叙事中。“通过音乐的‘留白’而控制的画面段落,往往在节奏上提供一种气场,而这种气场更加能够体现影片节奏的韵味,并且能够形成独特的视听效果,形成影片独特的风格。”王家卫对于音乐的这一处理方式,是在强度、频率上强调“音乐渲染”的情况下,用音乐“留白”反衬出正常叙事线索的理性,并通过“留白”引导观众在心理空间中形成惯性的审美趋向。

三、叙事结构中的“留白”

叙事结构作为影视作品展开故事的主要框架,“留白”手法在其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通过重要情节线索的缺失来营造一种悬念;二是设置开放式结局,使得整部影片的叙事收尾处以一种模糊性的情节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个性读解。

中国早期影视作品中较多采用传统线性叙事结构,而这种通过“留白”营造悬念的手段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运用较多。例如,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该部电影分为四部分,各部分的主题分别是“疯”“恋”“枪”“梦”,采用分段叙事,却又不按常理出牌,每个故事的情节呈现中都有部分情节的“留白”,观众在观影中存储着这些“留白”,也在接下去的叙事中不断找寻合理的解释来填补。

直到第四段“梦”的呈现,既是影片的结尾,又是叙事的开端。当所有遗失的“拼图”被找到,导演把呈现完整故事的权利交给了观众,让观众建构完整的故事。而这种叙事结构上“留白”手法的运用不同于以往的设置悬念与揭开悬念,四个段落衔接之间的大段“留白”,以及每个段落之间故事情节的“留白”,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读解能动性,每个人读解到的故事并不一样,因为“留白”的“虚”正是观众想象力驰骋的广阔天地。

姜文点到为止的“实”——故事情节的呈现,让“留白”处更显深意。叙事结构中最常用的“留白”呈现是开放式结局。美国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将开放式结局界定为“一个故事高潮如果留下一两个未解答的问题和一些没满足的情感,则被称为开放式结局”。

例如,在冯小刚的电影《夜宴》中,影片最后刺向章子怡饰演的皇后的那把剑到底是谁刺的?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最后面对一纸离婚协议书,宋建平到底会如何抉择?是签还是不签?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电视剧中,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并不意味着对故事彻底的戛然而止或是情节的悬而未决,相反,开放式结局的“留白”能够承载更多的结局,因为生活本就是这样,“现实生活永远比戏剧更富有戏剧性”。开放式结局这样的“留白”方式让戏剧性保留到了最后,也让观众再一次从不同的戏剧性读解中体会到个中真谛。

参考文献:

[1]郑洞天.TOBEORNOTTO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J].电影艺术,2000(2):8.

[2]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

[3]殷婕.中国影视剧中的留白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6.

[4]许南明,等.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11.

[5]暴丽.电影音乐创作与“留白”[J].电影文学,2011(8):126.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于1997年4月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北大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研究在北大揭开了一页新的历史篇章。 艺术学系设四个教研室: 艺术学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音乐学教研室、影视学教研室。 设有四个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书法研究所、京昆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所、电视研究中心等。 艺术学系还设有数字影像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和图书音像资料室。目前,艺术学系建设成一座较大规模的图书音像资料馆,国内最大的数字电影研究资料库。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还负责管理和辅导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工作。北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学生合唱团、学生管弦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民乐团等,近年来曾多次应邀出访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艺术学习将努力把北京大学艺术团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学生艺术团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艺术学系还先后聘请一批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艺术学系致力于以下互相联系的四项目标:一, 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趣味、格调和鉴赏力,从而成为有相当艺术修养的人才; 二, 培养一批艺术教育、艺术评论、艺术实践和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包括一批艺术研究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应在理论基础、专业训练、综合素质等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要求; 三, 积极组织基础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比较艺术和美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 通过面向社会的艺术教育、艺术评论,以及在艺术产业、艺术科技、广告产业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最快将于年内成立,初期计划包括美术系、音乐系、影视艺术系、文化管理系四个系和戏剧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影视研究所等。 现有专业:本科(影视编导、艺术学、音乐学、文化艺术管理) 硕士(艺术学、电影学、美术学) 艺术硕士(MFA) 博士(艺术学) 可预计即将开设:本科(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硕士(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博士(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目前,艺术学院有电影学博士生导师1名:彭吉象 [教授],硕士生导师5名.影视学教研室 (主任:陈旭光 教授) 陈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陈 宇 [副教授] 邱章红 [讲师] 陈宇[讲师]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记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学术职务: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教美育研究常务副会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 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副会长 开设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影视鉴赏、中国艺术精神、 美学原理、影视美学 当前主要工作领域: 1. 主编"影视艺术丛书"(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写的《影视美学》(35万字),以及由国内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影视社会学》,《影视心理学》,《影视文化学》,《影视语言学》,《影视批评学》,《影视艺术传播学》等,此套丛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末开始陆续出版. 2. 研究课题《艺术学原理》拟在本人原来主编的《中国艺术学》(80万字)与《艺术学概论》(30万字)的基础上,努力用现代观念来阐述中国艺术传统理论,运用打通学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3. 承担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一套影视艺术译丛,其中包括本人带领2000级影视专业研究生共同翻译的〈Film Art >(第五版),该书是美国著名大学均采用的电影教材,而且是美国影视专业学生必修课的指定教科书。该书将于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发行的还将有另外两本著作《电影文化》、《电影简史》等。 研究课题: 1. 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艺术学》,本人为课题负责人。该项目在"八五"期间全国艺术科研10个重点项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为《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5位教授共同撰写,历时5年完成,共80万字。 2 .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1 .《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于97年12月出版,80万字)1998年获"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文科最高奖,即第一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 2 .《影视鉴赏》(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普通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重点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同志为这套重点教材写序,倡导高校普及美育与艺术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第一批重点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后被北京市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艺术学概论》(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第四届与第六届科研成果奖。 主要学术著作: 1. 《中国艺术学》,主编,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万字。 2. 《影视鉴赏》,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 3. 《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万字。 4.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万字。 5. 《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 1. 《散文诗电影的美学特色》,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7期 2. 《惊险片段的美学追求》,载《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艺术学》,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国戏曲与日本能乐美学特性比较略论》,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华语电影》,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北京日报》2001年2月18日转载摘要,《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转载 6.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7. 《中华民族影视艺术与WTO》,载《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开设主要课程: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传播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万字)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教学获奖情况: 2003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主要学术著作(均为独立署名): 1.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1万字。 2.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27万字。 3.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64万字。 4. 《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4万字。 5. 《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万字。 6. 《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4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均为独立署名): 1.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3.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5. 《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7. 《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8.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连载)。 9. 《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影片<跆拳道>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记者专访),《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12. 《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文艺报》2003年7月17日。 13. 《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读解》,《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 16. 《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种读解》,《电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8. 《物恋悲剧与生存困境--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19. 《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夏钢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评析》,《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2.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23.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24.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25.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6.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术》1999年第5、6期(连载)。 28.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因为王家卫在香港的家庭是特别的厉害的,父母可以说掌管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所以特别的狂。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世纪教材) 童庆炳 《艺术理论教程》 北师大出版社版 张同道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会林 周星 影视艺术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星 王宜文 这些书应该都是需要看的其他的则看你个人的兴趣了,去找导师问一下

王家卫电影研究论文

七句话概括王家卫电影《旺角卡门》(1988):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阿飞正传》(1991):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重庆森林》(199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东邪西毒》(1994):一负气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堕落天使》(1995):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春光乍泄》(1997):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花样年华》(2000):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王家卫作为香港的著名导演、监制,其几部著名电影的制作完成时间看起来与我这个年纪显得格格不入,但出于对于香港电影文化的兴趣与好奇,我从王家卫的这部《重庆森林》开始 《重庆森林》作为我的第一部接触王家卫的电影来讲,无论从电影整体的结构,人物的塑造,影片中音乐和色调的变化,以及影片所要传达的时代意义都具有启蒙和探索意义本部影片讲述了平行时空同时发生的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金城武饰演的多情警察阿武,被女友的无情甩掉之后,在酒吧邂逅了一位金发女杀手,两人共处一夜,阿武却在56小时后收到了金发女杀手的生日祝福另一个则是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经常光顾女招待阿菲所在的快餐店,一次偶然的机会,阿菲拆了663女友给他的“分手信”,自那以后她时常偷偷溜进663家里,日复一日悄悄地改变着警察663的生活从电影的结构方面来看,在这样断裂的两个故事中,我们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关联点,包括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被认为是《重庆森林》续拍的《堕落天使》也是如此,由没有关联的断裂的故事拼凑而成,并且需要人物旁白才能将其贯穿,但这并不影响电影的完整性,在这样的一种断裂中,反而更能凸显电影的张力,让想要表达的东西对比的更加明显与强烈,强化了主题的形象 两个警察,阿武多情执着,663散漫无心,这样一种消极与积极的对比,也是制作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从对人物的塑造来看,王家卫擅长用直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电影开场警察阿武在电话里的喃喃自语,对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的偏爱,这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物深情而又积极的一种角色形象663虽然经常光顾快餐店,但是却连自己的女友到底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再如刚一出场的女招待阿菲,从她夸张的肢体动作就能够帮助观众塑造一个古灵精怪的印象对于人物角色的设定,在一出场就用快速直观的方式去帮助观众认识到这个人物角色的特点以及鲜明的性格对于电影中音乐的风格以及色调的选择和变化,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潮湿、悲观、糜烂以及散漫的感觉这样一部爱情文艺片,选择这样的音乐风格以及色调,更加能够体现那个年代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描摹了香港回归前香港人复杂微妙的心态,一种漂浮游离的无根感,这正是一部经典电影所具有的特色,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丝丝缕缕地融进电影中,才能让那个时代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仅凭一部《重庆森林》并不能够对王导的电影风格做出多么深度的分析与研究,时代与思想崎岖并进地发展,不同时代创作的电影更是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然而王家卫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与众不同的制作方式一定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因为王家卫在香港的家庭是特别的厉害的,父母可以说掌管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所以特别的狂。

作为中国最突出的一位风格化导演,王家卫的所有影片都有着一些一以贯之的风格,从工作方式(比如不提前写剧本)到电影语言的运用(手提摄像机的摇晃感、快速频繁的剪辑),从“御用演员”的偏好到电影精神主题的统一。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就是王家卫电影中独特的精神风格。如果说基耶洛夫斯基喜欢把他的主人公人物置于某种“处境”之中,那么王家卫则倾向于营造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包含着某种特定的的气氛、心理、精神、语言风格甚至某些影像风格。王家卫电影的独特气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这种“状态”的不断营造和反复阐释,他将他所有电影的全部人物,都置于这种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包含着某种特定的的气氛、心理、精神、语言风格甚至某些影像风格。每一个人都在期冀,有所追求、有所寄托、有所等待,但一切又是如此飘忽不定,与期冀相伴的,也有更多失望、拒绝、两手空空。不管是《东邪西毒》中盲武士的死,还是《阿飞正传》中无腿小鸟的比喻,亦或是《春光乍泄》中永远追寻不到的远方的大瀑布,一切的一切都象征着永远的漂泊。

王家卫电影色彩的研究毕业论文

356456

阿 飞 正 传 1991年第三十六届亚太电影展中,王家卫凭借《阿飞正传》 摘走了最佳导演奖,从此家卫风格被很多人推崇。 这是一部反映六十年代的怀旧影片,颓废,空虚,似乎让人搞不清楚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觉得,王家卫其实是用六十年代斑驳的镜子照出了九十年代灵魂疲惫的影子。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它的画面和对白,而它受到推崇的原因则是导演选择了优秀的摄影,组织好了他想达到的画面效果,又找到了最优秀的演员,很好的诠释了对白和情节。所以,我要从画面和对白来分析本片。 [说明:方括号中的话是分析影片后整理出的潜台词。] 这部电影的色彩和感情基调都像旧照片一样:阴暗的公寓小屋,一张不太整齐的床,随地散落的衣物,烟灰缸,百叶窗……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也是颓废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对感情的无所谓,毫无顾忌的放逐自己,伤害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故事一开始,镜头跟在张国荣身后,一阵响亮空旷的皮鞋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了第一个场景——小卖店,这是张国荣和张曼玉相识的地方。画面中斑驳脱落的墙皮,主人公有些摇曳的身体,一开场就定好了全片的路线——不羁、衰败。这时,画面中穿插了一个钟表即将指向三点的镜头,这是一处伏笔。因为不久之后,观众们就听到了张国荣那一段最经典的台词:“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由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一个事实,你不容否认的,因为已经过去了。” 原来,他每次都是三点来这里。(这也使我想到了怎样通过镜头来表现习惯,还不会让观众觉得累赘。)自此,张国荣与张曼玉成为朋友。 当暗淡的黄绿色画面中出现夏威夷慵懒的吉他声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片与影片内容不太相符的景象——浓密的热带丛林,其实,这是影片的一条线索,贯彻始终。正是这一幅夏威夷景象使主人公有借口放纵自己,也正是这个地方引发了所有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影片的第二个场景,也是主要场景之一——张国荣的家。 我们可以发现室内布置比较零乱,但主人公的个人形象却丝毫不乱,也许这也是那个社会中那一类人的普遍现象。就好像结尾处当梁朝伟出现在那个极其狭窄的阁楼中,认真的修剪自己的指甲,整理自己的发型一样。 在影片进行到很短的时间之后,张国荣和张曼玉的感情就结束了。因为张曼玉提到了一个会锁住张国荣自由的问题——结婚,在张国荣看来,这件事是在计划和安排他的生活,可是他是一只没有脚的鸟,从天空飞过,无拘无束这样被安排好的生活他没有办法接受,所以只有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张曼玉慢慢的穿好衣服,她的留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可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很决绝的话“我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导演表现这一段故事时,用了不同的画面结构:起初,在这个场景中有一段较长的镜头都是给主人公面部特写,不仅可以通过演员的精彩演技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还可以使画面看起来很紧凑,尤其不经意间闪过的正在工作的电扇,更让我们觉得空气很闷,话题也不太顺畅。之后,事情以分手告终,镜头推远,构图也变的透气了,前后两种鲜明的对比使画面看起来松紧有致。 然后他回到了养母的家,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他回家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佣人。物品的陈设,家里的环境都显的很阔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张国荣可以在外面也住着比较奢侈的房子。 养母喝的很醉,张国荣从卫生间把她扶到了床上,之后又一个动作就是用手擦去了养母嘴边的污物,然后又抹到了被子上。这个动作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伸手去擦,说明他关心养母,可是又顺手抹到了被子上就有些不解了。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去洗手,而不是毫不在乎的弄脏自己的家。这个问题到养母第二次在影片中出现时,我们就会明白了。张国荣去找那个让养母伤心的男人,并把这个看上去高大英俊的男人打的跪地求饶,只得交出来的一对耳坠。 在这里他认识了跳肚皮舞的舞女——咪咪(刘嘉玲)。打人的时候,张国荣看起来很疯狂,甚至拿出了铁锤,砸坏了更衣室的玻璃和洗脸池。镜头就在这个小空间里随着张国荣移动,野蛮的动作凶狠的声音让人觉得很“痞”。可打完之后,他却走到镜子前很沉着的整理起了头发,还优雅的对身后的咪咪说:“你可以去换衣服了。”这些细节让我们又多认识了张国荣扮演的这个角色。 接着,耳坠这个小道具又派上了用场。张国荣看出咪咪很喜欢这对耳坠,就抛给了她,可是只有一只。于是她跟着张国荣回家了。这样,她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第二个女主角,开始在张国荣家生活。 在这段故事中,有一段情节很有趣,就是张国荣征服了刘嘉玲之后心情很好的跳舞,画面中他在镜像和场景中交替出现,画面流畅,轻松。 不久,养母第二次出场,为我们解开了很多疑问。原来只有她知道张国荣的生母是谁,可她却把这个秘密守了十多年都不说。在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母子关系,而是憎恶敌对的关系,也明白了原来张国荣对生活的态度都源于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养母这个角色可以称得上是本片的线索人物。我们还会发现,养母说的是上海话,而张国荣说的却是粤语,这似乎隐含了一个内容——养母是从上海移居到香港的。 咪咪想养张国荣,这对于张国荣来说又是在计划他的生活,他无法接受,这段感情也这样结束了,张国荣也从此再咪咪的世界中消失了。 之后,养母终于不再隐瞒这个秘密了,张国荣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决定放弃所有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却没有见到,在离开的时候,他也不回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家人一定在身后偷偷的看着他。既然他们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也不会让他们有机会看到…… 有一堆很有意思的关于王家卫电影的词:街、小店、钟表、吉他、冷饮、树、短裙、梳子、雨、打电话、灯、阁楼、床、火车、长椅、雨林、车、厨房、柜台、制服、孤单、相逢、交错、疏离、寂寞、沉默、自语、交谈、依靠、凝视、接触、向往、捍卫、不知所谓。这些词语的拼凑,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很独特的王家卫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反反复复在讲一个词——拒绝,“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我们在这部影片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他拒绝了很多,也终于空空的离开了人世。

你好,王家卫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而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他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王家卫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平面设计时他疯狂地迷上了摄影,特别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1980年从学校毕业后,他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开办的电视制作培训班学习剧本写作和影视制作,后在一系列无线的电视剧集中担任制作助理和编剧。1982年,王家卫离开无线正式进入电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电影编剧。1987年,王家卫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主将谭家明编写系列影片“黑帮三部曲”的剧本,结果谭家明只采用了其中的最后一部拍成了《最后胜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卫的首部导演作品《旺角卡门》的剧本。从1991年的《阿飞正传》到1995年的《堕落天使》,不断涌现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卫对自我艺术风格的建立和巩固。1997年,王家卫终于凭《春光乍泄》一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肯定。王家卫电影的独特性首先在于他对自己身处的城市和时代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这样一个特殊外部环境里的生命体验。他是最敏锐洞悉了现时态香港的艺术家:人流拥挤、华洋杂处的重庆大厦,旺角的高楼分割出的暗蓝色天空,启德机场边可以看见飞机起落的公寓窗口,当然还有路边摊、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卫靠着这些标志性的元素组和出了一个世纪末的香港,最明显的例子是《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当然你也可以把《东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现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泄》里的那种远在异乡的无根飘零的感觉也是对香港这个殖民城市在另一个异域时空里的反照)。王家卫是一个浓厚地背负“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现代城市所拥有的无机性和符号性使他的作品经常是内容隐藏在形式和风格里的,或者说,风格本身有时候就是他的内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导演的代表许鞍华、谭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轻易地触摸到赖以支撑风格的“生活真实感”,但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你看不到这些。王家卫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后的真实,这首先表现在他叙事时流露出的独特的时间观。王家卫电影里的场景往往都在线性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中呈现出一种悬置状态,尽管他不断地用细节去强调时间概念,像《阿飞正传》里那个著名的开场、《重庆森林》里对日期的反复诉说和《东邪西毒》里经常会在事件开头指出节气,但他讲述的这些故事并没有特别的时间背景,它们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它们只是从城市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标本。如果你仔细看过《重庆森林》,你就会发现两个故事的某些细节其实是互相交错的,王家卫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来造成一种共时性的效果,既消解了传统叙事的线性时间观念又凸现了当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无序,从而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式的精神意蕴。王家卫电影的“抽象真实”还表现在他偶然性片断式的叙事结构和对流行符码的拼贴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卫的作品而感动的话,那绝不是由于整体世界的印象所引发的,而是因为细节、片断以及絮语化的主观独白所唤起的气氛能让你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使然。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间的留白里,这很像是后现代美学对宏大叙事的摒弃和对细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你可以发现大量流行文化的符号,诸如流行音乐、商标、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欢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杀手、阿飞等其实都是一种都市边缘的亚文化符号,这种由都市提供的消费符码经过王家卫的拼贴变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现代社会由具体实像蜕变成的符号化感性,这也使得他的电影极端敏锐,新鲜而发人深省。当然谈到王家卫的电影,你立刻想到的还会有手提摄影机所拍摄的恍惚眩目的晃动镜头、不规则的画面构图和艳丽但冷漠的色调运用。这种商标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和他长期合作的美术指导张叔平和摄影杜可风。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独立艺术电影甚至有些商业电影中你都可以看到这种王家卫式的影像,但大多数都只有单纯形式的拷贝而缺乏内在的创意。王家卫的电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实内里充满了感情:像《重庆森林》里对快餐化爱情的反讽、《春光乍泄》里细腻纠缠的感情和《堕落天使》里金城武为父亲做冰激凌的那段戏都让人难忘。他作品中始终贯彻的一个主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对某种倾诉和沟通的渴望以及对远比这种渴望更为强烈的个体交流不可能性的无奈。在华语电影圈中还没有人可以像王家卫那样更善于把这一主题表达得如此细腻而传神。王家卫的电影世界还在发展中,据说他的两部新片《花样年华》和《2046》将会有一个风格上的重大突破,所以在今天对他的成就下定论还为时尚早。英国著名的《声与画》杂志将王家卫选为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电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赞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尔,该杂志在对他的评价中说:“王家卫也许不是未来电影的全部,但他确实地指出了未来电影的一个方向。”

王家卫作为香港的著名导演、监制,其几部著名电影的制作完成时间看起来与我这个年纪显得格格不入,但出于对于香港电影文化的兴趣与好奇,我从王家卫的这部《重庆森林》开始 《重庆森林》作为我的第一部接触王家卫的电影来讲,无论从电影整体的结构,人物的塑造,影片中音乐和色调的变化,以及影片所要传达的时代意义都具有启蒙和探索意义本部影片讲述了平行时空同时发生的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金城武饰演的多情警察阿武,被女友的无情甩掉之后,在酒吧邂逅了一位金发女杀手,两人共处一夜,阿武却在56小时后收到了金发女杀手的生日祝福另一个则是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经常光顾女招待阿菲所在的快餐店,一次偶然的机会,阿菲拆了663女友给他的“分手信”,自那以后她时常偷偷溜进663家里,日复一日悄悄地改变着警察663的生活从电影的结构方面来看,在这样断裂的两个故事中,我们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关联点,包括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被认为是《重庆森林》续拍的《堕落天使》也是如此,由没有关联的断裂的故事拼凑而成,并且需要人物旁白才能将其贯穿,但这并不影响电影的完整性,在这样的一种断裂中,反而更能凸显电影的张力,让想要表达的东西对比的更加明显与强烈,强化了主题的形象 两个警察,阿武多情执着,663散漫无心,这样一种消极与积极的对比,也是制作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从对人物的塑造来看,王家卫擅长用直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电影开场警察阿武在电话里的喃喃自语,对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的偏爱,这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物深情而又积极的一种角色形象663虽然经常光顾快餐店,但是却连自己的女友到底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再如刚一出场的女招待阿菲,从她夸张的肢体动作就能够帮助观众塑造一个古灵精怪的印象对于人物角色的设定,在一出场就用快速直观的方式去帮助观众认识到这个人物角色的特点以及鲜明的性格对于电影中音乐的风格以及色调的选择和变化,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潮湿、悲观、糜烂以及散漫的感觉这样一部爱情文艺片,选择这样的音乐风格以及色调,更加能够体现那个年代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描摹了香港回归前香港人复杂微妙的心态,一种漂浮游离的无根感,这正是一部经典电影所具有的特色,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丝丝缕缕地融进电影中,才能让那个时代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仅凭一部《重庆森林》并不能够对王导的电影风格做出多么深度的分析与研究,时代与思想崎岖并进地发展,不同时代创作的电影更是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然而王家卫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与众不同的制作方式一定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王家卫台词毕业论文

王家卫经典台词:①“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王家卫《重庆森林》

②“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她却觉得很重要。”——王家卫《东邪西毒》

③“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王家卫《阿飞正传》

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王家卫《重庆森林》

⑤“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王家卫《春光乍泄》

知名导演、编剧王家卫都创作过哪些经典的台词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王家卫的经典台词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1、虽然我很喜欢她,但始终没有告诉她。因为我知道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王家卫《东邪西毒》

2、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王家卫《重庆森林》

3、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生活中无法失去的人说再见,所以我没有说再见就离开了。——王家卫《蓝莓之夜》

4、有些事情你越想忘记,就会记得越牢。当有些事情你无法得到时,你惟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王家卫《东邪西毒》

5、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王家卫《一代宗师》

6、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王家卫《东邪西毒》

7、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王家卫《重庆森林》

8、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她却觉得很重要。——王家卫《东邪西毒》

9、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王家卫《东邪西毒》

10、我选择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了。——王家卫《一代宗师》

11、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王家卫《阿飞正传》

12、有些人是离开之后,才会发现离开了的人才是自己的最爱。——王家卫《东邪西毒》

13、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有时候搞得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行了。——王家卫《堕落天使》

14、其实要过那条马路并不难。就看谁在对面等你。——王家卫《蓝莓之夜》

15、爱情这东西,时间很关键。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王家卫《2046》

16、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王家卫《春光乍泄》

17、厨房里有煮好的饭,另外我还买了几个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个,到有一天你需要那个杯子的时候,就打一个电话给我,我会告诉你放在什么地方。——王家卫《旺角卡门》

18、我等你,直到垂暮之年野草有了一百代子孙那条长椅上依然空留着一个位置……——王家卫《花样年华》

19、我曾经问过自己,你最喜欢的女人是不是我,现在我已经不想再知道啦。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起,你一定要我,就算你心里有多么不愿意,也不要告诉我你最喜欢的人不是我。——王家卫《东邪西毒》

20、在我40岁之前,未曾见过什么“高山”,没想到人生最难翻越的,是生活。——王家卫《一代宗师》

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对你承诺什么。

你不要说两次,说两次我就相信了。

我宁愿做一日英雄,都不想成世做条虫!

厨房里有煮好的饭,另外我还买了几个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个,到有一天你需要那个杯子的时候,就打一个电话给我,我会告诉你放在什么地方。

我想告诉你,我找到那只杯子了。

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我不知道朋友有没有因为我而记住那一分钟,但我一直都记住这个朋友。之后朋友真的每天都来,我们就从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两分钟的朋友,没多久,我们每天至少见一个小时。

我以前以为一分钟很快就会过去,其实是可以很长的。有一天有个人指着手表跟我说,朋友说会因为那一分钟而永远记住我,那时候我觉得很动听……但现在我看着时钟,我就告诉自己,我要从这一分钟开始忘掉这个朋友。

为什么要迁就我呢?迁就得一时,迁就不了一辈子,你和我在一起是不会快乐的。

我终于来到亲生母亲的家了,但是母亲不肯见我,佣人说母亲已经不住这里了。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是一定不会回头的。我只不过想见见母亲,看看母亲的样子,既然母亲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母亲机会。

每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每一次我失恋,我都会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的水分蒸发掉,而让我不那么容易流泪,我怎么可以流泪呢?在阿May心目中,我可是一个很酷的男人。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我们分手的那天是愚人节,所以我一直当她是开玩笑,我愿意让她这个玩笑维持一个月。从分手的那一天开始,我每天买一罐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因为凤梨是阿May 最爱吃的东西,而5月1号是我的.生日。我告诉我自己,当我买满30罐的时候,她如果还不回来,这段感情就会过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终于在一家便利店,让我找到第30罐凤梨罐头。就在5月1号的早晨,我开始明白一件事情,在阿May的心中,我和这个凤梨罐头没有什么分别。

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我没有想到她说的休息就是真正的休息,整个晚上我看了两套粤语长片,吃了四次厨师沙拉。当天差不多快亮的时候,我知道我该走了。在我要走的时候,我帮她脱了鞋子。我记得我妈说过,如果女人穿着高跟鞋睡觉,第二天会脚肿。她昨天晚上一定是走了很长的路,象她这样漂亮的女人,高跟鞋应该是要很干净的才对。

在1994年的5月1号,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了一声“生日快乐”,因为这一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罐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她是一万年。

罐头上的日期告诉我,我剩的日子不多,如果我找不到那班印度人,我就会有麻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次我穿雨衣的时候,我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上班的时候忘了关水龙头,还是房子越来越有感情。我一直都以为它很坚强,谁知道它会哭得这么厉害。一个人流泪的时候,你只要给她一包纸巾就够了,但是一座房子流泪的话,你就要多做很多事情了。

看着它哭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它外表好像改变了,可是它的本质没有变,它依然是一条感情丰富的毛巾。

那天下午我做了个梦,我到了他的家,走出那房子的时候,我以为我会醒来,谁知道,原来有些梦是永远不会醒的。

其实他不是没有来,只是走错了地方。那天晚上,我们大家都在加州,只不过我们之间相差了15个钟头,现在是他那边早上11点。不知道今天晚上8点,他会不会记得约了我呢?

每一架飞机上,一定有一位空中小姐是你想泡的,去年这个时候,我非常成功地在两万五千英尺的高空上泡了一个。我以为会跟她在一起很久,就象一架加满了油的飞机一样,可以飞很远。谁知道飞机中途转站……

1、你跟着我竟然没学会吗?别再相信别人的话了! ——王家卫 《蓝莓之夜》。 2、我没有想到她说的休息就是真正的休息,整个晚上我看了两套粤语长片,吃了四次厨师沙拉。当天差不多快亮的时候,我知道我该走了。在我要走的时候,我帮她脱了鞋子。我记得我妈说过,如果女人穿着高跟鞋睡觉,第二天会脚肿。她昨天晚上一定是走了很长的路,象她这样漂亮的女人,高跟鞋应该是要很干净的才对。——王家卫 《重庆森林》。 3、有时候我昨天遇到一个人,感觉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来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这样。 ——王家卫 《一代宗师》。 4、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所有的事都忘记,以后的每一日都有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 ——王家卫 《东邪西毒》。 5、我曾经试做另外一个梦,然而,我却失败了,我终于明白,我的梦只属于那个离去的人!我也发现,有梦原来是一件痛苦的事! ——王家卫 《2046》。 6、其实他不是没有来,只是走错了地方。那天晚上,我们大家都在加州,只不过我们之间相差了15个钟头,现在是他那边早上11点。不知道今天晚上8点,他会不会记得约了我呢? ——王家卫 《重庆森林》。 7、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王家卫 《一代宗师》。 8、走的时候,我叫他送我回家。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了,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王家卫 《堕落天使》。 9、跟一个人合作久了,你的习惯或多或少会受他的影响。虽然我很熟悉这种香水,可是我怎么也不习惯从别的女人身上闻到。 ——王家卫 《堕落天使》。 10、黎耀辉,不如我们由头来过吧。 ——王家卫 《春光乍泄》。

与保卫家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①王日庠:《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第119页、16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⑤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第286页~2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到图书馆找找,按索引,关键字都行

战争与和平论文参考文献有很多,例如《战争与和平的断想》,《战争、和平与宪法共识》等等。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我爱家乡议论文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乡在高兴文溪的一个偏僻而又安静的山村。

我爱家乡,我爱它的山,我爱它的水;我爱它的早晨,中午,傍晚;任何的时间段,它们都令我深爱不已……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山,在你的面前呈现出千态万姿,活像许许多多不同的种类造型的艺术品,都一下子来到了你的眼前。它们的样子像鱼,像龙,像鸟,像大象;像人,像人的某种姿态,耸立,眺望,期待,盼望……又在掺差着一种英雄豪杰的神气,好像随时可以飞离地面一样。而这一切,更为壮观的是,往往看到一座很高很高的的山时,就好像谁用斧把大石山劈去了半边,把剩下这半边留到令一个江山。而这些山矗立在那儿,气势磅礴,山峦重叠,有千山一碧之美称更有高不可攀一险峻,这就是我家乡的山。

微风吹来,小河上便便泛起一圈圈地浪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好像一支乐曲,悦耳动听。

我最喜欢的是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那儿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是雨水汇集成的。窄的地方,搭上几块小石头,就可以步行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条潭水,晶莹碧透,清澈见底,再加上两岸的草木,真是碧波荡漾,这就是我家乡的水。

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一群小鸟,在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就“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空气在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我家乡的早晨。

中午,小朋友们走在田野的路上,那一望无际都是菜花,把那样小白菜,豌豆呀都遮住了。他们发出一种阳光加上汗水的香气,花香?不像。酒香?不像。但是随着那一丝丝暖风,他们在田野中飘荡。镜子般的水面,反射这银色的光。那些小鸟和大树们,都没有那么有精神,他们要去睡一觉……就这样,家乡中有了浓浓的睡意。这就是我家乡的中午,嘘,大家需要安静……

傍晚,夕阳好像一颗熟透了的大苹果,高高地挂在天空,使得天上都是灿烂的色彩。在清脆的下课铃响后,同学们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大家的三三两两地在校园外漫步晚风徐徐送来一阵花儿的清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更觉得夕阳无限好。这就是我家乡的傍晚。

这就是我的家乡,那里有高大的山,清澈的水,有晴空万里的早晨,有睡意浓浓的中午,和有美日夕阳的傍晚,而这些东西,使得我们家乡的人每天都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喜欢我的家乡吗?

我们家乡铅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山清水秀,人才辈出。

说到山最有名的要数黄岗山、葛仙山和鹅湖山了。

黄岗山高2518米,比泰山还要高60米呢!是武夷山脉的主峰,有“华东屋脊”之称。黄岗山植物分布很有规律,半山腰下面是苍天大树,可是山顶却是几十公分高的草甸和矮矮的灌木。黄岗山顶云雾迷茫,站在山顶上看,迷茫的雾海只能看见一些山峰的顶部,就像一座座“小岛”。云雾有时在你的身边缭绕,好像可以一把抓住好多云雾。不经意间,你的头已被“洗”了一遍。据说如果遇上好天气,站在山上放眼望去,可以看见大半个中国呢!

葛仙山被称为千载寺观。有人说:“葛仙山是必爬的山,山上寺里有必拜的仙。”有人可要问了:“葛仙山是怎么得名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相传有个叫葛玄的道士在山上练道成升天。古人就称这座山叫葛仙山。后来,不少善男信女来拜佛求个平安。再告诉你一个秘密:这山是一山两教,一个是道教,一个是佛教,这在全国是很罕见的。

说到鹅湖山,你们肯定会想到鹅湖书院了。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两兄弟在鹅湖书院辩论理学,开启了学术辩论的先河。鹅湖书院的状元桥是众所皆知的,如果你想考好点的话,就多去走走,所以人们就称它为必过的桥。

铅山不仅山美,水也美呢!

在我们家乡的龙门大道旁,有一条清澈的河——信江河,人们称它为母亲河,清凌凌的江水从东流到西就像一条玉带环抱着县城。河上的浮桥由32条朱红色的铁船组成,上面铺着木板,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信江河的水深的时候,工人叔叔就多加一些船,水浅的时候就减一些船。走上浮桥一荡一荡的,就像是荡秋千一样。夏天顽皮的孩子们跳进河里游泳,看着蓝天白云,摸着鱼和虾,那真是一种享受。信江河的北岸边有黑乎乎地雄伟壮观的九座山,像九头威猛的狮子。这就是有名的“九狮过江”了。傍晚,夕阳西下,信江河水一半红一半绿,这正像白居易写的“半江瑟瑟半江红”。

家乡不仅山水很美,而且还有许多可口的美食和著名的人才呢!家乡美食美名扬:有肉丝粉、灯盏?、芙蓉糕、肉烧饼、芋头糖,还有甜甜的麻糍?。我的家乡人才辈出,素有“一门九进士,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之称,现代人才有动物学家陈桢和著名影星陈红。

我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它呢?

我的家乡就在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书里故事发生的地方,那里距离城区约六十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回到那个安静的村落——白鹿村。

记事以来,我很少回来过白鹿村,印象中那里的房子都还是土坯房,看到的是破旧,感觉到的是萧条,道路也是土路,一下雨满是泥泞,无处下脚,村民也是刁蛮的,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句叫骂声,这样的故里对我没有太多吸引,可这次清明返乡探亲却改变了我一往的印象……

在回乡的路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因为久未回乡,那里的亲戚们会不会因为陌生而排斥和见外,让我们无所适从?我把求解的目光投向了在城市教书几十年也都没回过乡下的姥姥,她仿佛读懂了我的心思,含着充满爱的眼神对我说,“孩子,那里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还有我们的亲人,哪有亲人见面不亲切的”,此时,我看到姥姥眼角的皱纹汇成了一把小扇,每一条都透露着久未还乡的激动。

车开到半山腰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我们路遇到了一片油菜花海,车门一打开,一股清新的花香铺面而来,当我沉浸在这一片花海不能自已时,就听见一腔浓郁的方言飘来“豆豆娃回来了!”,我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模样妇女急匆匆向我们跑来,她身材瘦小,头发花白,身上那件碎花衬衫都是城市里淘汰很久的款式,脚上的黑布鞋也已磨的发白,她一路小跑到我的身边,拉起我的手摩挲着,细细端详我的脸,“这就是咱的豆豆娃吧,几年没见都长这么高了,成大姑娘了”,我能感觉到她的手很粗糙,指根处有些许磨出的老茧……

姥姥见到她,急忙过去打招呼,交谈中我才知道这人是我的舅奶,她早早就来到这里迎接我们,她向我们介绍这里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如数家珍,站高远眺,这里和我从前的印象已经大不一样了。我们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向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只见舅奶向远处喊:“老耿,快回家,孩子们回来看你了……”,远处有个人影使劲的向我们挥了挥手。田地里,我看到一对对男女,一组组老少,都顶着日头在辛勤劳作着,我仿佛看到了那来年金黄的麦浪在层层翻滚,花海一片连着一片,多么令人向往的丰收景象啊!

进了家门,新返修的房子,洁白的墙壁、光亮的客厅、木制的地板、崭新的家具,尤其是房间里还有卫生间和洗澡房,这是我无法想象的,生活的条件和城市完全没有差别。“豆豆,来帮舅奶烧水”,“哎,来了”,当我走进厨房却傻了眼,“这是什么呀”,这农村人还真奇怪,烧水不用天然气、不用电磁炉,把一堆堆小木棍塞进灶膛,旁边还在抽拉着一个木制把手,我正好奇,舅奶满脸慈祥笑容的对我说:“城里娃没见过风箱吧,咱们农村现在其实都用电磁炉做饭了,就是想你没见过这老家什,专门搭起来让你看的`,这风箱一推一拉就有风了,风把火吹旺就能做饭了,这烧的小秸秆是去年的葡萄藤,小是小但是耐烧,好用的很”,还没听舅奶介绍完,我就迫不及待的上手操作了,这左右配合,又拉风箱,有添柴火的,还真是个技术活,却是很有意思,让我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农家生活。

水烧开了,舅奶把一碗碗打好的荷包蛋递到了每个人的手上,亮白的蛋清,金色的蛋黄,吃到嘴里还有丝丝的甜味,一定是舅奶放了些许的白糖,在这暖暖的午后,这甜味在我心里一点点化开,直到沁满整个心田。

我爱这美景如画的家乡,更沉醉于这血浓于水的乡情……

我的家乡在日照,我爱我的家乡。这里风光独好,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湖边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展开了千万条带黄色的嫩叶的柳条,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日照人热爱大自然,当春天来临之际为鸟儿筑巢,在山林边挂上“爱护生态环境”的告示牌。山林里有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欢快的流淌者,有时还会有野兔出没,山林里有野果,有花草,有蝴蝶……在这充满生机的境界里仿佛置身于仙镜。

“水光涟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炎夏的到来,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也给许多孩子带来许多安慰,因为可以到水中游泳,捉鱼。湖里的荷花也开了,深蓝的天空,深绿的山林,使湖水显得更加湛蓝美丽,湖中的假山上也开满了野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人们在湖边筑起了铁栏,铁栏边垒了很多石凳,让游览的人们有歇脚的地方。微风扑面,阵阵清香让人有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鸟儿鸣唱,知了高歌。水倒影着山,山映着水,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收获的季节来临了,山上的果树生长在山壁上,那累累果实正由青变红,散发着清香,使山间充满着成熟的气息。正是我们在山间玩耍的时候,大人们在田野里收获肥硕的瓜果,牧童的笛声在山间荡漾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了,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大雁南归每一个空气分子都吸满了温暖的太阳光的香味,吸得那样饱满。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是最静的季节。如果下一场大雪后,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日照成了粉状玉砌的世界。大人小孩高兴的在雪地里奔跑、嬉戏、打雪仗。就连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也碓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湖边的柳树条也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雪落在湖里面,形成一圈圈波纹。水面结冰后,成群结队的孩子在冰上相互搀扶着来回滑动,可快乐了。冬天是多么让人留恋啊。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紫多彩的日照风光,陶冶了我们日照人爱美的心灵。

美丽的定义是什么?究竟是好看的相貌亦或是温暖的情怀还是善良的心灵?我不知道,美丽这个词有着太多的定义,却未有唯一的标准,关于寻找心目中的美丽,我脑海中仍存满疑惑并对此毫无头绪,觉得真正的美丽离我太远。

“不如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面对大脑的空白,旅行的确是一种寻找灵感的好方式,我欣然同意了妈妈的建议。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北京。

初到北京这个大城市,不可否认,它异常雄伟而富丽堂皇,遍地可见的高楼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亮光;各种名牌轿车在街道上有序驶过;带着“儿化”的专属口音携着浓浓的京味儿向你席卷而来。初望,这座城市很美。

可遗憾的是,当你真正站在北京的马路两旁时,五十米开外的建筑悄悄隐匿于雾霾当中,像是顽皮的小孩藏住身,让你捉摸不透他的身形样貌。近处飞驰而过的汽车掀起满地尘土,灰黑的尾气随着空气被吸入鼻腔,干巴而呛人的味道着实让人不怎么好受,呼吸也随之变得不顺畅起来。身边的高楼投下巨大的影子,仿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打了辆车前往酒店,稍稍晕车的个人体质给这趟旅行增添了些许不快。下了的士才骤然发现,短短半小时,密布的乌云早已替代上了灿烂的阳光,低气压将人紧紧裹住。雨水倾盆而下,仅是两段斑马线的距离便使我们从头到脚浸成四只“落汤鸡”。

直到临睡前,下午的那场沉闷而压抑的雨又开始重新浮现于脑海,不知怎的,我竟开始怀念起家乡的雨来了:

家乡的雨是富有自然气味的。我喜欢看一场大雨冲刷走河边的淤泥,在河面上激起涟漪,沉迷于听雨滴落在江南水乡的屋檐上,发出咚咚的脆响,也钟情着草尖上挂着雨珠,青林翠竹焕然一新的样子,更迷恋着雨后空气中夹杂的若有若无的甘甜气息。故乡的雨季,每颗水珠落下的地方,都无不令人欢喜。这是自然而令人沉醉的美,让人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我不禁想,人文景观再怎么壮丽宏伟,终究比不过自然胜景啊!

……

我们最终只在北京呆了两天,介于身体的不适与渐渐减弱的兴致,我和姐姐一致决定提前结束旅行。

走出车站,深深吸一口属于来自山林的清新空气,奔波的疲乏一瞬间烟消云散,甚至连被感冒支配着的呼吸都畅快了不少。

一抬眼,视线中满是连绵起伏青山与被群山环抱着的低矮的楼房。在漫天霞光的映衬下,成片青翠的山林宛如一群坚忠的骑士保卫着中间的乐土,在这里,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闲适安乐。耳边几声鸟啼十分悦耳动听,循声望去,一只小鸟停在树梢上盯着我们瞧呢!脚下泥土里野芳缤纷,幽香扑鼻,所有的这些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副美丽动人的自然画卷。没有过度的开发破坏,绿水青山依然保持着大自然的样貌,这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美丽么!不经意间,我与美丽不期而遇,撞了个满怀。

放眼望去,大自然中,处处美丽。那一山的翠绿,那一湖的幽深,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啊!原来真正的美丽,是那些不用花钱就能欣赏的纯真和自然。

荣幸之至——遇见自然,遇见美丽!

  • 索引序列
  • 王家卫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 王家卫电影研究论文
  • 王家卫电影色彩的研究毕业论文
  • 王家卫台词毕业论文
  • 与保卫家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