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晋江乡土地理小论文题目

晋江乡土地理小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晋江乡土地理小论文题目

珍惜生命之水,节约从我做起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每一滴水。”这句话说得没错,如果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爱惜每一滴水,爱惜地球母亲每一滴眼泪。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事实上,中国的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此来看,我们在日常用水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通家庭中浪费水的不良习惯数不胜数。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细碎的废物;在用水期间去开门、接电话、换电视频道,而且不关水龙头;洗手、刷牙、洗脸时不关水龙头等。根据专家分析,只要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不仅为自己省了钱,也为社会节约了水资源。我们国家的水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可以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工业废水污染得臭不可闻,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此外浪费水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统计。 一个中等城市每年浪费的水相当于一个洞庭湖的水量!珍爱生命之水!

还是自己写比较有感受500-1000很简单的初一就行了

【自然地理】内坑镇素有晋江“西大门”之称,地处晋(江)南(安)交界,与安海、磁灶、官桥等镇接壤,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26255亩。【历史沿革】内坑原名系“梨坑”,其历史悠久而又光荣。唐宋时,因大面积种植梨果而得名,是晋江有名的梨、柑果园区。《安海志》载:“柑、品最多。‘先柑’、‘同柑’尤胜者,……二柑俱出晋江六都内坑诸乡”,故内坑又号称桔里。内坑又是古代农村外贸集市之一,据《晋江县地名录》载:“唐代的内坑、柑市曾是阿拉伯商以香料交换本地红柑之场所”。在土地革命时期,内坑是晋南特支、晋南县委的主要活动基地。1931年,成立砌坑党支部,系晋江市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是泉州地下党隐蔽基地之一。1946年12月至1949年7月,是****泉州中心县委机关和人民游击队泉州团队部驻地,中心县委在此指挥泉属厦门、漳州(部分)等地的革命斗争。今天的内坑辖28行政村,是晋江市老区基点镇之一。【行政区划】内坑辖区有28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人口63911人,共16155户,海外三胞近4万人。行政村名:东宅村:东宅、宫仔口;古山村:古山;宅内村:宅内;后山村:后山;深圳村:深圳、内林、井上;白安村:白安、歧山;湖内村:湖内、后坑、社仔;吕厝村:吕厝、大田边;山头村:山头、铺顶、石湖潭;潘厝:潘厝、田边;亭顶村:亭顶、后库;前洪村:前洪、后厝;割州村:割州、潭头;长埔村;长埔;砌坑村:砌坑;后坑村:后坑;柑市村:柑市、刺园、贞慕;下尾村:下尾;上方村;上方张、上方黄;下村村:下村、下黄、灰厝、云头;内湖村:内湖;黄塘村:黄塘;土安村:土安、宫前、前宅、后溪;黎山村:前山、张坑;东村村:东村、立厝;内山尾村:内山尾、洋内;坑尾村:坑尾;加塘村:加塘、岭顶。【基础设施】供电工程:内坑11万伏输变电站为全省首家镇办电力企业,被评为“2000年福建省三百家最大乡镇企业”;2003年度被泉州市政评为纳税超500万企业,用电量超亿度。交通建设:福厦公路和福厦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建成双内路、莲山路、东环路、西环路和五七路,构筑完整的镇域交通网络。邮电通讯:邮电通讯事业加快发展,全镇已安装电话13200门,荣获“电话万户镇”称号。【城镇建设】镇区规模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拓展到平方公里;内坑旧街改造工作已完成修建性规划审批和测绘、丈量、环评等工作,并取得《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A段已完成。镇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总投资4亿港币的安泰陶瓷城进驻园区,成为内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商贸、农特产加工品三大市场已见雏形。着力于可持续发展,抓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投资180多万元建成泉州市首家镇级固体废弃物焚烧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内坑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成前洪片区8000亩中低产田项目改造,双宅水库等4家养殖场被列为市级生猪直控基地,后山村、立厝等村食用菌基地形成规模。内坑糖厂生产的红糖名扬东南亚,出口量列全国第二。至2003年,全镇已有23个村达到宽裕型小康村标准,占全镇村总数82%,迈入实现宽裕型小康镇行列;有3个村通过泉州市宽裕型文明小康村验收,农民人均收入6502元。与此同时,建陶业、鞋塑业两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纸品包装、印刷、粮食、食品加工、石材、服装等新兴行业协调发展。全镇现有企业300多家,有先进辊道窑生产线60多条;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60家;有17家企业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达标认证。拖鞋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欧美、非洲、中东等国。预计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亿元,乡镇企业产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万元,用电量达亿千瓦时。【社会事业】科技:以省级科技示范镇为载体,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网络,强化科技基础工作。有8家企业引进热煤气发生技术,丰盛建陶企业建成全国首家采用液态轻烃燃气高科技项目的建陶生产线;制鞋业引进了台湾先进生产线近30条。教育:认真实施《内坑镇建设教育强镇规划纲要》,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三民中心小学被评为省农村示范校,3所中学均通过晋江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验收,内坑中心、三民中心小学被评为“晋江市一级达标小学”;11所小学被评为“晋江市二级达标小学”;6所小学被评为“晋江市三级达标小学”;小学全部开计算机和英语课程;内坑中学教育楼、三民中学教学楼奠基;内坑中心小学生活楼、三民中心小学办公楼、土垵小学教学楼落成。卫生:内坑卫生院顺利通过一级甲等医院验收,全镇有47所卫生所(室)通过甲级卫生所评审;内坑卫生院门诊大楼落成。广电:建成有线广播同缆传输,有线电视入户数达7190户,入户率达。国防: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做好征兵、民兵整组和民兵军事训练。1999年来,镇武装部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正视问题,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宣传教育,完善计生工作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如期脱掉计生单列帽子,扭转了计生工作的不利局面。2003年计生经费投入近200万元,人均达31元;继续推行“三结合”工作,投入近50万元组织实施二女户安居、幸福、成才三大工程;落实计生“三户”优惠政策,1万多孩次从中受益,计生工作实现了甩后创先目标。2003年全镇人口出生率‰,政策符合率,出生性别比,纯合格村率75%,合格村(含基本合格村)率100%。社会治安: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认真组织好全民防控日活动,巩固安全文明片区创建工作。2003年,内坑镇派出所在全市公安系统工作评比中,名列第二名。【服务窗口】优化镇村办事服务工作,完善镇勤政大厅,实行“一条龙”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加强机关纪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坑镇机关工作若干规定》、《内坑镇勤政廉政十条规定》,规范干部行为,树立勤政廉政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把党政机关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全面推进村务、校务、院务和镇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和“票款分离”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内坑镇位于晋江市西部丘陵地, 带是全市唯一的老区基点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6万,辖28个行政村。该镇是晋江粮食主生产区之一。几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取得新发展,蔗糖、蔬菜、水果、养殖、食用菌五大基地颇具规模,成为全市农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初步形成“东鞋西瓷,中部轻工”的工业发展格局,一批陶瓷、塑料、服装、粮食加工等专业村迅速崛起。多年来集中力量狠抓交通、通讯、供电、水利、金融服务、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八大网络建设,使这个经济起步较晚的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福建省第16位;农业综合开发跃居晋江市第1名;率先成为晋江市省级教育先进单位镇。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晋江乡土地理小论文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看看下面的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乡土地理材料是地理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好新奇、好追问、好探索的特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

地理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 范文 一:学伴互助式地理教学分析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优势。但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如果教师及他(她)的 教学 方法 一成不变,就会使其劣势凸显出来,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势必要进行课改,但是改向何方,怎样改,有很多先锋已经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有各种各样的效果。详细记录了在课改过程中的观念、做法、 反思 ,很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改;学伴互助;地理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是通过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的:(1)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被人们称为“满堂灌”或者叫“填鸭式” 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是“满堂灌模式”的一种变形。这些教学模式有优势,但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在传统与新兴的矛盾冲突中,学校领导站位高,思想新,提出了我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义不容辞首当其冲进行课改。在我的地理课堂上,确定为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

课改首先是理念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确定以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过去叫学堂,现在叫学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要做好导的工作,定位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随机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有生命力的。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合作学习的优点,但是合作学习也存在弊端,人数较多的小组在进行学习和展示时,通常是一人做主角,其他人做配角。所以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选择两人为一个学伴小组。

二、学伴之间角色的定位

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以两个人为一小组(特殊情况也可三个人组成小组),这两个人互为学伴,优势突出一些的被称为“学长”,成绩弱一些的被称作“学友”,他们之间是朋友、伙伴的关系,比起“师傅”和“徒弟”,学生的心理上舒服了很多。学伴的组合不是固定的,一个阶段以后会进行微调。

三、问题导学

(一)导学题的编制

1.导学题的设置具有指导性。初中的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引导,导学题则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把大块的课文分解为小的问题,将图片融入课文,引导学生顺着脉络,紧扣知识的重难点去分析去思考。

2.导学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3.导学题的设置不能离开图。地理课堂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图多,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设置的导学题目也不能离开图,地图功能十分巨大,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4.导学题的设置要体现 学习方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个培养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把学生养成“看到新知,联想旧知;应用已知,探究未知”,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在没有我们设置的导学题时,他们也能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这才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在设置导学题时,应更多地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

(二)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在课堂上,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出示导学题,使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个抓手,在自学过程中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学习,第二阶段是课改的中心,学友向学长汇报自学情况,学长指导学友。学长不会的内容可以与其他小组的学长交流,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视指导。自学结束,以学伴为单位进行展示,一般是学友回答问题,学长评价,学伴自己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谁来回答。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必再重复,教师根据巡视以及学生展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知识师生交流完毕,一定要留出当堂训练的时间,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评价

在学伴互助的课堂上,学长学友是一个学伴小组,他们共同学习,但展示的时候主要由学友来进行,学友展示的好,说明学长真正起到了帮助的作用,二者共同加分,如果学长单独回答展示,则没有学友得分高,这一点对于学友的激励是很大的。除了关注学伴们在展示时的表现,其实更重要的是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长学友的评价和鼓励,观察学伴之间是否和谐互助,否则还应进行调整。

五、效果初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凸显出来:学生能够做到由被动地听老师讲转为主动的学,从旁观者变成了拓荒者;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从旁听者变成了演讲者;成绩不太理想的学友有了在课堂上表现、表达的机会,而这些原来都是被学长统领着;学长由回答问题的踊跃者,成为了小老师,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能够完成课堂的学习内容,还得到了更高层次的锻炼。当然我的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在摸索与改进中,但是作为教师在经历了课改之后,有了对比,更加坚定了我将课改之路走下去的决心,放手也是一种爱,我甘愿做他们的铺路石,送他们走向更远的前方,而不仅仅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1]__刚.我们的课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范志国.初中地理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2.

地理论文范文二: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针对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初中;地理教学;运用

初中地理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以及一些人体和自然规律进行认知学习,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地理学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抽象,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融入到地理学习中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了乡土地理的元素。所谓乡土地理也就是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

一、结合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比不上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先要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结合自身熟知的事物进行学习。由于自身对于乡土地理比较熟悉,所以从心理上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加上乡土地理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真实感知到的,能够看见和感受到的事物,更会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和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开展教学,提问“在自己家的附近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是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山坡上,因为张家口的山还算是比较多的,所以家附近的小山就成了小伙伴玩乐的地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张家口的山比较多呢?”学生可能就想到与地理相关的丘陵地形,联系张家口的实际情况,能够感受到地形对于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推广开去,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地区,不同的地形对于当地的人们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让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知道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地形环境是怎样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乡土地理,进行德育素质教育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地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感,因此学习的兴致并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融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家乡都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家乡发生的变化也会格外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神奇魅力,通过一些真实事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北农村地区的环境以及土壤比较适合棉花、辣椒等作物的生长,所以当地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这些农作物的 种植 ,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引进了五彩棉花的种植,更是使得农业种植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样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同时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为自己的家乡开发一些新的农业作物,以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表达自身对家乡的热爱。

三、开展乡土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和感受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探究,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分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探索的同时,能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其中包括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学习,如果根据教材进行笼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乡土实践,对当地的土壤状况以及水利资源状况等进行实际的分析调查,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实际的学习分析 总结 当地的资源状况。从本土地区的资源状况着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这样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熟知的事物进行分析理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

[3]陈雪梅.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4(17).

地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地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地理论文

3. 地理教育论文

4. 初中地理教育论文

5.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举例: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衣、食、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起码需求,即便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也是不能缺少的。住,也即民居,是建筑之起源,它是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构建的,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活动空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活动《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居即在这种历史背境中产生,而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都会尽量地利用当地的天然建材,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它包含着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反映了某一区域的地方文化特征,民居是最能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之一,它把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用技术和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潮州民居由于潮人的民系特点属福佬民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早在清初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康熙·林杭学《潮州府志》(下称《林志》)和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下称《周志》)曾对潮州民居作如下描述:营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比屋诗书经诵之声相闻,彬彬乎文物甲于岭表。(《林志》)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瀈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是飓风摧扑,烈火焚会,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远甚。(《周志》)林杭学、周硕勋简明地介绍了清初潮州城乡之民居建筑大势、环境、工艺、材料、质量和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由于有这些观念和意识,才使潮州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具有自已区域特色的传统形式。潮州民居的发展轨迹潮州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州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己渺不可考,澄海汉代龟山遗址,是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内部似多出使用柱子承托梁架;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同时从出土的瓦当、瓦顶可以证明宋代苏东坡《与吴子野书》言瓦屋始于宋广平之说不成立。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室内长宽各为米,高米,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州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唐宋代是潮州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炼,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丈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可见该时频潮州民居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为时人所关注。 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州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府,它位于中山路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许珏府第。因许珏尚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故潮人称之为“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型制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州;东南各省的游宦;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州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 、 形式趋同、 恪守礼制,重视教育。讲究实用,突出兼容、 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等自已的诸多风格(另文)。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州遍处皆有,从这个时期的实例可以看出潮州民居建筑己形成自已的风格,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灿明珠。清代后期,因潮州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之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州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潮州民居的类型和风格特色潮州民居的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的民居形式如:“百凤朝阳”、“驷马拖车”、“三壁连”等规制多以“四点金”、“下山虎”为基本单元组合衍生。在一些山区、乡镇尚有不少堡寨形式和带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潮州民居在早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渗透,后期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建筑的俊逸、清纯,逐渐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1、保留古制 形式趋同潮州开发迟于中原,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对中原的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是见之中唐之前,远者可溯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山国铜方案上的斗栱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这种做法在中原地区宋代遗构已为鲜见,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许驸马府、猷巷黄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风。自然环境与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具有许多共通点,反映于民居上就有风格的趋同性。同全国大部分民居建筑一样,潮州民居均恪守对称的布局,它们都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规模大时则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规模更大时则多厅堂组合,或并列数条轴线,形成多院落组成的大型民居,因为带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厅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间组合中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2、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无论是屋顶的曲线、檐角的举翘、门面的布局、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辉煌,团花簇锦,显得雍容华贵;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颜色清纯,与水乡之环境协调。而潮州民居的色调较之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脚,贝灰墙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墙、大门口才饰以较为鲜艳悦目的灰塑、嵌瓷、彩画、木雕、石雕,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悬鱼、夔纹,使轮廓醒目,在强烈的日光下,丰富了立面的变化,表现出传统建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为使空气流通,采用前低后高,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此所谓之“露白”,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横纵之间以火巷、屏风、槅扇等相隔,既通风、又防火、便交通、达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砖窗花、厅堂、门口采用的门罩、拦干门、闪门、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气对流,达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防腐朽,庭院内多为敞厅,门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水池、花木、莲缸、四季常青、静谧幽雅、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3、恪守礼制,重视教育。嘉庆《澄海县志》曰:“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因为宗祠是联系族人、举行宗族活动之纽带,也是衡量宗族实力之窗口。它在强化封建礼制上的作用与影响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礼制秩序对其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百凤朝阳式宅院、门厅会客、后厅设龛祭祖、中厅可行各种大礼;中厅西侧大房,乃家长之居室,前院为客房,后院为内眷,火巷排屋则为族人、佣人之住所,这种格局,切实地体现了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上厅正屋,一定要高于下厅,大房的纵深长度也一定要超过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级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在装饰题材中,二十四孝、忠义戏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话故事、渔、耕、樵、读等传统题材使用频率最高,学为民居之彩画、木雕、石雕用于大门、闪门、隔断等构件之上,这无不体现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诲。又“家有千金,必构书斋”(《周志》),简单8个字刻画出潮州文风之盛,从此更可看出潮人对教育重视之程度。4、讲究实用,突出兼容。潮州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患多,建筑物须立足于实用、牢固上。又因潮州森林资源不丰,故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周志》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也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扑、列火焚馀,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贝灰沙的广泛应用,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潮州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因为它所有的屋顶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风防火性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淋,为了防风,屋顶偏于平缓,又适当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抺灰做成瓦垅,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轻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构件等等无不体现潮州民居讲究实用的特色。至于突出兼容,明中叶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闽文化和中原文化辐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则受到江南文化较大影响,近代则较早吸纳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断发展,显得绚丽多彩又风格独具,近代以来,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强劲的势头进入本土,许多民宅纷纷使用“红毛灰”、玻璃、瓷砖、如蒪园之建玻璃厅(民谚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陈慈黉故居的拱门、檐梁内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门窗饰件兼用嵌瓷与石膏构件、地板用马赛克。顺德居的书斋装饰,以及遍处皆是的古城区沿街骑楼等……。但是这些居宅、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外观大都以潮州建筑传统风格为基调,反映了潮州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善于融合吸收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民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已经被新一代的客家人彻底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民居如果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当然,这种以生活功能为主潮汕民居的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作为潮汕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潮汕民居的传承体现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在这一个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中原汉文化的身影,同时我们也看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精华。而潮汕民居在吸收这些精华的时候,无疑会对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影响。潮汕民居的兼容并蓄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广博,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纳百川。我们有理由相信,潮汕民居以及整个潮汕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条路继续延伸。

晋江地理小论文题目

给我个字符基金的命脉,我们的机体的正常运行,而基金管理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财务与会计完全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资金的会计核算方法,专门针对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决策的一门学科。正如我们都知道,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管理,决策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会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的管理者,经营者,投资者和公众的利益,也影响公司的经济,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因此,社会经济的操作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企业,给企业带来的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各企业将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反映。会计部门直接通过企业的会计,业务状况和结果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快速了解多少目前的企业利润和债务能力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发现企业的大小的风险,企业资本结构的利弊,从而使运营商使用的企业的很多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最小的风险,最健康的财务状况,以获得最大利润空间的最好。与此同时,你也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问题,以提高管理,提供一些相关的基础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题目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 2006年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一、首先要认识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的意义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地理作品的形式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描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本次指导学生的获奖作品就是属于第二类。三、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写好作品的注意事项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害死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户欧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3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整理收集来地文字,数据资料以备写作时用。2、积极欺负,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地内容,而是有自己地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习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会上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还可作“抛砖引玉”或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地调查报告或论文地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考地力度。3、拟好题目讲解示范。再考察活动开始前,根据考察地区地情况,教师应提出一些调查地题目,让学生再活动时,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这为以后撰写地理作品打下牢固地基础,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题目、写作提纲和内容,逐一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组,时调查的每项内容都有人写,但各有侧重,为了写好地理小作品,可以先拿出一两篇好的作品作是否,讲讲作品的要求、特点及范文优点等,要求注意文章流畅、说理明白。4、成稿后,教师要进行检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处改动应让学生自己去改,反复几次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了。5、最后,可对学生写出的小作品进行测评,一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地理作品演讲赛,展览会,出地理墙报或选集。

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全面实施地理素质教育,发挥乡土地理这一综合性学习载体的作用,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深入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家乡,关心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经地理组建议,教务处研究决定,以"中学地理新课程实践反思与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举办泉州三中首届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初一、初二、高二学生。 二、参评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四个主题,突出地方性、实践性、创新性,协调人地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参评要求: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字数高中组在2000字左右,初中组在1000字左右,尽量用电脑打字文稿,题目下注明作者的年级、姓名以及指导教师姓名(只填1名)。参评小论文于2008年4月30日前交给所在班级的地理老师。 四、评选及奖励办法:我校地理组在各年级评荐的基础上,将小论文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同时将推荐5篇优秀小论文参评泉州市第十四届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泉州市教科所将依高中、初中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同时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

以前小学有发一本书叫做<乡土>的...上面都是...

高中地理乡土小论文题目

我提供些资料用古诗词辅助教学描写春天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夏天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秋天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冬天的:“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描写春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夏季阵雨的:“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天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描写秋雨的:“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把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描写冬雪的:“一夜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描写露的:“荆溪百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描写气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泰山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垂直地带性的:“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赤道地区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写河湖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写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作用的:“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描写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写桂林山水的:“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描写过去河套平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横断山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地形是丘陵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描写四川盆地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山地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写森林美化环境的:“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描写水循环规律的:“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用歌曲来辅助教学描写地形地貌的歌曲:《高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峡情》、《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太行颂》、《黄土高坡》、《歌唱二郎山》、《我的家乡沂蒙山》、《高高太子山》等。描写气象气候的:《四季歌》、《北国之春》、《春之歌》、《金风吹来的时候》、《二月里来》、《拉萨之春》等。描写河流、湖泊的:《长江之歌》、《多瑙河之波》、《塔里木河》、《黄河颂》、《尼罗河畔的歌声》、《密西西比河啊》、《梭罗河》、《太湖美》、《洪湖水浪打浪》等。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用谚语来辅助教学描写西北地区温差大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写秦岭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马前桃花马后雪。”描写开垦草原后带来草场沙化的:“一年开草原,两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描写新疆风沙大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描写黄河含沙量大的:“一碗水半碗泥”。描写生产的:“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描写气象的:“天上扫帚云,地上雨淋淋。”“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睛。”用成语来辅助教学,如描写地壳运动的,有“沧海桑田”;描写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描写地球运动,用“星移斗转”;描写海陆间的循环的,用“百川归海”……用谜语来辅导教学,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大言不惭”(海口):“举头望明月”(仰光),等等。用别称来辅助教学,如“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黄金水道”(长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用歌谣来辅助教学,如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用课外活动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阅读杂志、上网、不定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专家谈“热点问题”(中东和平、气候异常、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经济一体化等);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学具制作等;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游艺宫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或乡土考察,并及时写出相关小论文;暑期开展夏令营活动等。

(这里再教你怎样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吧!) 如何指导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 一、认识什么是乡土地理小论文? 乡土地理小论文就是写关于自己所生活的或所熟知的本村镇、家乡及社区等周围环境地理事物的文章。 该文章与学生所写的作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它是一篇小论文,也就决定了它是一篇科学性的文章,不能象作文那样进行大量的夸张想象抒情等。所具备的应该是要依据事实情况进行写作。所应用的语言可以是比较平实性质的。 其次,该文章是属于乡土的应该体现乡土性。什么是乡土性呢?实际上来讲就是你所居住的或者熟悉的本村落、本家乡或本社区等周围的事物或现象等等。 再次,它是属于地理的小论文应该体现地理性。写出来的文章不能是与地理无关的文章。比如说数学的问题或者抒情的散文诗歌等。它应该体现的是你家乡的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文章。比如说关于自己家乡的民俗,环境,人口,资源甚至社会现象等等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它们的发展进行预测、解决的文章。 二、如何指导写作乡土地理小论文? (一)选题指导: 这个步骤很关键,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选的时候要注意一点范围不能大。大的范围写出来的文章会比较松散、没有凝练。因为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分析的时候会很不到位,解决的时候会出现碍手碍脚的情况。那么具体应该是要所熟悉的范围,最大的最好不要超过本家乡的范围。可以是家乡的一条河、一条公路、一个湖泊水域或者是一种民俗、手艺的传承等,也可以是一个社区环境、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幢楼房,一种观念的问题等等。范围小的好处主要是分析的时候可以比较到位,也比较好分析,出来的结果会比较精细,那么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比较透彻,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文章也应该会比较有竞争力。(二)命题指导: 简单讲就是给文章命名。可以是在文章写作之前也可以在文章写作完之后来命名。命名要求不能含糊,一定要明确,简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写什么事物。最好是比较有创意点的,比如说概括为一句诗句或一句朗朗上口的话或者几个明确的词语组成。如果没有朴素点的题目也可以。命题可以是一个主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主标题一个副标题的形式。可以是陈述式的也可以是问题式的。(三)写作过程指导:(传统式指导为原则) 1、开题:开题可以点出所写的事物或者现象的的地理位置或范围情况。这样有个好处是让人一目了然就知道是一篇关于地理的文章。开题所使用的语言最好不要拖泥带水,也不大需要太华丽的修辞。可以是比较平实朴素的语言。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写什么东西。 2、阐述事物的情况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个步骤就是要写出你说写地理事物的具体的情况并找出它们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两步走: (1)阐述事物出现的现象或者目前的发展情况。 (2)提出事物所出现的问题。 因为学生平时的了解可能不是很全面,学生可能要进行实际的调查,访问,咨询,尽量了解目前的具体情况。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实地观察思考、参阅书报、网上了解与实际询访相结合,实际询访可以询问自己的家人、长辈、同学朋友、亲戚,左邻右舍等等,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调查表进行实际的调查或者到实地去拍摄有用的图片。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判断分析,如果是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的你就自己总结成一个问题并用平实科学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写下来。那么可以先写现象再总结问题也可以反着写。先写问题再写你所认为的现象。如果是图片式的可以先图片再在图片下说明现象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提出要尽量全面体现所写事物的具体问题。 3、分析问题:对于上面事物所出现的各个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分析或者不够全面,因为学生的水平有限。为了避免这点,可以要求学生叫别人帮忙分析,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调查询问。询问的人群最好是比自己有见识或者年长的或者比自己对该事物熟悉的人。当然如果自己有独到的看法也可以。老师们也可以进行从旁协助分析。最终分析的结果要求学生要懂得选择合理的分析结果,然后转化为自己的分析结果写下来。要一个问题针对一个问题写,不能笼统写。这样才会比较精细。 4、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要针对上面两步中所提出的问题及分析问题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实际性的解决,而且最好要一一对应。这样文章看起来会比较有逻辑性。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可能有好几种。那么就要求学生要有选择地进行阐述。要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或者比较有创意的解决办法。解决的措施要求学生自己先尝试想,再找别人或者长辈咨询,对比所得到的各个想法,把最合理的写下来,老师要从旁进行协助建言献策,或者帮忙选择。5、结尾:文章最后要进行小小的总结。总结的词语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话。但是不能太多。建议用发展式或期待式看问题的方式来结尾。 三、操作过程说明 1、讲述写作要求及方法:根据上面的方式方法进行全年段指导。可以适当贴出范文让学生参照。提醒学生外出询访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尽可能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2、布置写小论文:要求每个学生先写一篇上交,可以网上或书报杂志参照部分资料,但是不能照抄。 3、选择小论文:老师对学生上交的文章进行有效地选择。主要是选择写作能力比较好或者比较有创意的文章。 4、确定学生的题目并进行具体指导:把所选择的学生逐一进行具体指导,对各个段落的语言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充分指导。然后重新写一次。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一般要反复进行多次修改。 5、定文章:确定每个学生的文章并按要求上交参加比赛。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看看下面的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以前小学有发一本书叫做<乡土>的...上面都是...

  • 索引序列
  • 晋江乡土地理小论文题目
  • 晋江乡土地理小论文
  • 晋江地理小论文题目
  •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题目
  • 高中地理乡土小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