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活性氧化铝的研究现状论文

活性氧化铝的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活性氧化铝的研究现状论文

天津活性氧化铝干燥剂,主要用途:在石油化工、化肥工业中,广泛用作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现代净水活性氧化铝又具有吸附特性,因而用作气体和液体的干燥剂、气体净化的吸附剂、饮水除氟剂、工业污水的颜色和气味消除剂等。

氧化铝的用途一般有以下几类:耐火材料用;磨料用;陶瓷用;釉料;宝石材料;激光材料1.耐火材料用,如:耐火板,隔火砖,隔热物;耐火材料是砌在熔炼炉的壳体里面,对熔炼炉起着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熔炼炉的壳 体不被熔炼炉内的高温所熔化。耐火砖主要用在冶金行业,如耐火砖用于炼钢窑体砌筑。2.磨料用,分普通磨料和特种磨料铝的晶体形态金刚砂因为硬度高,适合用作研磨材料及切割工具;特种磨料,应该是用作不锈钢抛光研磨。3.陶瓷用: 由于氧化铝陶瓷的机械强度高,绝缘电阻大,硬度大,耐磨、耐腐蚀及耐高温等的性能,它可以用作电子陶瓷,如真空器件、电路基片、火花塞绝缘瓷等。a.利用强度高和硬度大等性能作为结构陶瓷,如用作磨料、刀具和造纸工业用刮刀,纺织瓷件。c.利用其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性能,可用作化工和生物陶瓷,如人工关节、坩埚竺。b.精细陶瓷: 机械轴承 c.陶瓷涂层:4.釉料: 洁具. 5.宝石材料、激光材料

不一样的,活性氧化铝现在很冷门,很热卖呀!

用途1. 红宝石、蓝宝石的主成份皆为氧化铝,因为其它杂质而呈现不同的色泽。红宝石含有氧化铬而呈红色,蓝宝石则含有氧化铁及氧化钛而呈蓝色。 2. 在铝矿的主成份铁铝氧石中,氧化铝的含量最高。工业上,铁铝氧石经由Bayer process纯化为氧化铝,再由Hall-Heroult process转变为铝金属。 3. 氧化铝是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的原因。纯净的金属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薄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暴露于空气中铝表面。这层氧化铝薄膜能防止铝被继续氧化。这层氧化物薄膜的厚度和性质都能通过一种称为阳极处理(阳极防腐)的处理过程得到加强。 4. 铝为电和热的良导体。铝的晶体形态金刚砂因为硬度高,适合用作研磨材料及切割工具。 5. 氧化铝粉末常用作色层分析的媒介物。 6. 2004年8月,在美国3M公司任职的科学家开发出以铝及稀土元素化合成的合金制造出称为transparent alumina的强化玻璃。资料刚玉粉硬度大可用作磨料,抛光粉,高温烧结的氧化铝,称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可制机械轴承或钟表中的钻石。氧化铝也用作高温耐火材料,制耐火砖、坩埚、瓷器、人造宝石等,氧化铝也是炼铝的原料。煅烧氢氧化铝可制得γ-Al2O3。γ-Al2O3具有强吸附力和催化活性,可做吸附剂和催化剂。刚玉主要成分α-Al2O3。桶状或锥状的三方晶体。有玻璃光泽或金刚光泽。密度为~,硬度9,熔点2000±1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和碱。耐高温。无色透明者称白玉,含微量三价铬的显红色称红宝石;含二价铁、三价铁或四价钛的显蓝色称蓝宝石;含少量四氧化三铁的显暗灰色、暗黑色称刚玉粉。可用做精密仪器的轴承,钟表的钻石、砂轮、抛光剂、耐火材料和电的绝缘体。色彩艳丽的可做装饰用宝石。人造红宝石单晶可制激光器的材料。除天然矿产外,可用氢氧焰熔化氢氧化铝制取。

氧化镍的研究现状论文

1. 张炳,李国军,任瑞铭,耐高温有机硅油墨的制备与表征,有机硅材料,2011,25(1):18-22;2. 林继辉,李国军,任瑞铭,40Cr钢端淬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热处理,2010,25(4):54-57;3. 崔学军,李国军,卢俊峰,王修春,任瑞铭,正极材料LiFePO4充放电原理及改性研究,材料导报,2010,24(6):53-57;4. 董洪亮,李国军,崔学军,任瑞铭,有机硅KH570改性硅溶胶杂化涂层的制备与研究,化工新型材料,2010,38(3):88-90;5. 崔学军,李国军,董洪亮,任瑞铭,铝合金表面不燃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27(5):704-708;6. 崔学军,李国军,董洪亮,任瑞铭,二次喷涂改性无机涂层,涂料工业,2009,39(7):41-44;7. 张琦,李国军,任瑞铭,新型无铅铁电陶瓷BaTi2O5粉体的制备,陶瓷,2009,12,28-30;8. 郑杰,李国军,李宝伟,黄浩,刘晓光, 沉积温度及走丝速度对SiC纤维拉伸强度和B4C涂层厚度、表面形貌的影响, 航空材料学报, 2008, 28(4):61-649.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无机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现状及发展的可行性.上海涂料, 2007, 45[1]:30-3310.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一种无机防火涂料制备工艺的研究。涂料工业,37(12):56-6011.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硅溶胶-单组分水性氟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化工新型材料.2007,35(12):63-6512.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提高CeO2基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几种方法。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40(1):9-1313.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高分子网络微区沉淀法制备纳米NIO粉体。2006年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增刊):76-7914. 李逵,李国军,任瑞铭,工艺参数对微区沉淀法制备纳米MgAl2O4粉体的影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增刊):84-8715.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铝合金用有机-无机(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研究.材料保护,2008,41(6):37-4016.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铝合金表面硅溶胶防火涂层的研制, 电镀与涂饰, 2008, 27(4): 43-4617. 李国军,任瑞铭,黄校先,郭景坤,纳米晶氧化镍的制备及表征,无机化学学报,2004,20(3):287-290;(SCI)18. 李国军, 任瑞铭, 刘小光,仝建峰,陈大明, 多孔阴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硅酸盐学报,2004,32(2):209-21219. 李国军,黄校先,郭景坤,Al2O3/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无机材料学报,2004,19(3):546-552;(SCI、Ei 收录)20. 李国军,刘晓光,陈大明,凝胶注模技术制备材料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航空材料学报,2004,24(1):32-3521. 李国军,任瑞铭,黄校先,郭景坤,工艺参数对醇法制备纳米晶NiO尺寸的影响,中国粉体技术,2004,10(2):8-1022. 李国军,黄校先, 郭景坤,陈大明,烧成温度对Al2O3/Ni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复合材料学报,2003,20(2):58-63;(Ei)23. 李国军,黄校先, 郭景坤,晶内/晶间复合型Al2O3/Ni纳米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无机材料学报,2003,18(1):71-77; (SCI、Ei)24. 李国军, 陈大明,黄校先, 郭景坤,残余应力对Al2O3/Ni金属陶瓷断裂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工程,2002, : 36-3847. 李国军,刘晓光,陈大明,锰酸镧水基料浆稳定性的研究,中国稀土学报, 2002, 20(增刊),126-12825. 李国军, 陈大明,黄校先, 郭景坤, 包裹和热压工艺制备Al2O3/Ni金属陶瓷,航空材料学报,2002,22(1),1-5; (Ei)26. 李国军,赵世柯,黄校先,郭景坤,Ni包裹Al2O3复合粉体的制备,无机材料学报,2002, 17(2), 235-240;(SCI、Ei)27. 李国军,黄校先, 郭景坤,陈大明,醇-水法制备纳米晶NiO粉体,功能材料,2002,33(4):398-400;28. 李国军, 刘晓光,陈大明,Ni含量对Al2O3/Ni金属陶瓷的致密度、晶粒尺寸和断口形貌的影响,材料工程,2002, (增刊)224-227;29. 李国军,黄校先,郭景坤, Al2O3基金属陶瓷界面润湿性的改善, 材料导报,2001,15(4),. 李国军, 刘晓光,陈大明,Ni含量对Al2O3/Ni金属陶瓷的致密度、晶粒尺寸和断口形貌的影响,材料工程,2002, (增刊)224-227;31. 李国军, 黄校先, 郭景坤, Al2O3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 材料导报, 2000,14(9), 22-2432. 李国军,黄校先,唐绍裘,郭景坤, 2Y2O3-xCeO2对ZTM复相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8(3), 43-4733. 李国军,黄校先,唐绍裘,郭景坤, ZTM复相陶瓷材料的原位反应烧结过程的研究, 陶瓷学报, 2000,21(2),63-67;34. 唐绍裘,李国军,谢志鹏,莫来石-氧化锆复相陶瓷材料原位反应烧结机理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工艺,2000,8(3),21-25;35. 李国军,唐绍裘,曾爱香,余润洲,Al2O3含量对ZTM复相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现代技术陶瓷,1998,19(,增刊)489-49336. 李国军,李德意,余润洲,PSZ的含量对Al2O3-PSZ复合陶瓷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火花塞与特种陶瓷,1997,, 45-4760. 37.李国军,任瑞铭,刘小光,仝建峰,陈大明, 凝胶注模制备多孔阴极材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34(2);244-247(SCI)38. 李国军,任瑞铭,陈春焕,刘小光,仝建峰,陈大明,料浆的制备及流变性能的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增刊1):393-396;39. 李国军,吴艳波,陈春焕,螯合物-凝胶法制备粉体,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34(增刊)1-440. 刘晓光,李国军,仝建峰,周洋,陈大明,硼吖嗪聚合物先驱体热解制备BN基复合材料,航空材料学报,2002,22(3):55-58; (Ei)41. 刘晓光, 李国军仝建峰周洋陈大明氧化锆电解质薄膜制备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2, 16(11): 35-38;42. 刘晓光,陈大明,李国军,仝建峰,周洋,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水基凝浇注模低成本制备技术,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2, 31(增刊1): 225-228; (SCI)66. 刘晓光,李国军,陈大明,氧化锆水料浆稳定性研究,材料工程,2003,9:30-33; (Ei )545443. 刘晓光,李国军,仝建峰,陈大明,8%Y2O3-ZrO2水基料浆的流变性质研究,硅酸盐学报,2003,31(10):923-927;(Ei)44. 刘晓光,李斌太,李国军,陈大明,水基凝胶注模法制备稳定氧化锆坯体的研究,硅酸盐通报,2003,6: 68-70(78);45. 余润洲,李国军,唐绍裘,有机湿化学法制备a-Al2O3超细粉末的研究,陶瓷工程,1997,31,增刊,65-68 (第三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46. 余润洲,李国军,李德意,陶瓷材料烧结技术的进展,陶瓷工程,1997,31(6),35-38

我知道有两本刊物(材料科学、材料化学前沿)上面的文献都是可以免费查阅的

你好啊,你的针灸推拿学专业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 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 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 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 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 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 的可操作性。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 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 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 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 介绍甚少。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 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 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 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 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 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 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 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 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 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 得进入课题研究。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氧化镓的研究现状论文

中文同义词:三氧化二镓;;氧化镓(Ⅲ);氧化镓, (METALS BASIS);氧化镓, PURATRONIC|R, (METALS BASIS);氧化镓, (METALS BASIS);氧化镓, (METALS BASIS);氧化镓 (METALS BASIS);英文同义词:GALLIUM SESQUIOXIDE;GALLIUM OXIDE;GALLIUM(III) OXIDE;GALLIUM(+3)OXIDE;Digallium trioxide;digalliumtrioxide;Ga2-O3;Gallia;CAS号:12024-21-4;EINECS号:234-691-7;相关类别:GalliumMetal and Ceramic Science;Oxides;Catalysis and Inorganic Chemistry;Chemical Synthesis;Gallium;metal oxide;Mol文件: 氧化镓(III),即三氧化二镓,是镓的氧化物中最稳定的。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镓使之氧化或在200-250℃时焙烧硝酸镓、氢氧化镓以及某些镓的化合物都可形成Ga2O3. Ga2O3 有五种同分异构体:α,β,γ,δ,ε,其中最稳定的是β-异构体,当加热至1000℃以上或水热条件(即湿法)加热至300℃以上时,所有其他的异构体都被转换为β-异构体。可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制得各种纯的异构体。把金属镓在空气中加热至420~440℃;焙烧硝酸盐使之分解或加热氢氧化镓至500℃等都可制得α-Ga2O3。快速加热氢氧化物凝胶至400~500℃可值得γ-Ga2O3,γ-Ga2O3具有缺陷的尖晶石结构。在250℃加热硝酸镓然后在约200℃浸溃12小时,可制得δ-Ga2O3,它类似于In2O3、Tl2O3、Mn2O3和Ln2O3的C-结构。在550℃短暂加热(约30分钟)δ-Ga2O3可制得ε-Ga2O3。将硝酸盐、醋酸盐、草酸盐或其他镓的化合物以及Ga2O3的任意其他异构体加热至1000℃以上均可分解或转化为β-Ga2O3。

氧化镓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Ga₂O₃。别名三氧化二镓,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Eg=,其导电性能和发光特性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注意。Ga₂O₃是一种透明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被用作于Ga基半导体材料的绝缘层,以及紫外线滤光片。它还可以用作O₂化学探测器。

氧化镓

金花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

目前是《毛瓣金花茶》最为名贵,因为目前是比较稀少濒危级的,它的花是整个金花茶组中最大的很有观赏价值,叶和花的药用成分是整个金花茶组中含量最高最全的。资料简介:3种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目的:比较分析3种金花茶植物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羟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来综合考察3种金花茶植物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3种金花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实验效果理想,且呈量效关系,毛瓣金花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较其他2种为好。结论:3种金花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表1不同种金花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n=3)种类含量(%)1金花茶凹脉金花茶**3毛瓣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平果金花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测定金花茶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为今后金花茶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提供了便捷方法,同时为深入开发利用金花茶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经检测毛瓣金花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而显脉金花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低。金花茶公园拥有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金花茶基因库,其内保存一批金花茶原生种,比较名贵的金花茶有:“崇左金花茶”、“毛瓣金花茶”、“凹脉金花茶”等。所以不管在观赏价值还是药用价值<毛瓣金花茶》都最好的。

功效: 1,金花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尿糖作用,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三高”症状。 2,金花茶在有效降低血糖、血压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各种不适应症状,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B-脂蛋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免疫力、调节血流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通便利尿去湿,增进肝脏代谢、防癌抑制肿瘤生长等。 3,金花茶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特神奇的功效,起协同平衡调节作用。 作用: 金花茶属无毒级、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无毒副作用。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质、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脂肪酸、B-胡萝卜素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富含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硒(Se)、钼(Mo)、锌(Zn)、钒(V)等微量元素,和钾(K)、钙(Ca)、镁(Mg)等宏量元素。其所含主要功效成份及作用如下: 茶多糖:金花茶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多糖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可改善脂类代谢紊乱,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 茶多酚:金花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酚可以清除自由基,能降低DM血糖的升高,从而改善其糖耐量,稳定血糖。 总皂甙:金花茶皂甙含量6300mg/kg强心,舒张血管及抗疲劳,减慢心率及双相性血压作用促进DNA和蛋白质及脂质的生物合成,止渴生津,排脓消肿,利咽止痛金花茶总黄酮含量4400mg/kg,扩张冠状血管,降低高血压,增强心脏收缩,减少心脏博动数,止渴化痰,抗菌消炎,抗毛细血管脆性和异常透过性,抗肿瘤,保肝利胆,泻下,解痉,有卵胞激素作用,解热和镇痛,降低胆固醇,利尿等。 茶色素:金花茶含有丰富的茶色素,降低血糖、尿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液流变、缓解微循环障碍。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对DM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硒(Se):金花茶含硒,硒是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酶的成份,他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中国科学家还发现,硒是治疗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有效药物,此外,硒还有解毒功能,降低黄曲B1的毒性,对某些化学致癌物质有减毒作用,还能减轻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锗(Ge):金花茶含锗,这可降低癌细胞的生物电位,改变其生理状态,抑制癌细胞的增值生长,还可诱发人体内抗癌物质的干扰素,能将巨噬细胞诱发变为抗癌细胞,故有人用锗治疗癌症。此外,锗对血管硬化,脑血栓,脑出血,肾肝病,胃病,糖尿病,关节炎,慢性神经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锌(Zn):金花茶锌含量283mg/kg,含锌量高。锌与人体内的活性酶有关,如羧肽酶促进肠道内蛋白质水解的重要酶,该酶含有锌。锌能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组织再生,增强性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还能保护视力。 钒(V):与脂类及胆固醇的代谢有关。它可促进造血机能,显着降低血浆胆固醇。缺V动物血清甘油三脂增多,胆固醇含量增加。研究表明:金花茶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β-脂蛋白明显低于高脂动物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金花茶组较高脂组下降35%;安妥明组较高脂组下降33。2%;β-脂蛋白:金花茶组较高脂下降36。6%;安妥明组较高脂组下降23%。 锰(Mn):含量较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多种酶促反应。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美国人群动脉硬化发病率较高,其主动脉内Mn、Cr、Cu浓度都较动脉硬化病及冠心病发病率较低的亚州及非州人为少。 钾(K):可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维持心脏的正常收缩等作用。 维生素B1:金花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对防止糖代谢障碍有疗效,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2:参与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维持视网膜的正常机制。 维生素C:金花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保持微血管的正常坚韧性、通透性,因而使本来微血管脆弱的DM患者通过饮茶恢复其正常功能。 维生素A:有预防夜盲症和白内障及抗癌的作用。

氧化铝分子筛研究论文

色谱法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色谱)跳转到: 导航, 搜索本条目是新条目推荐候选之一,如果您认为它有资格列入首页的“你知道吗?”单元,让更多读者注意到,欢迎投票支持。如果您心中尚有条目想推荐,也欢迎提出。关于入选文章的资格与推荐规则,请参阅推荐规则。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5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两位化学家因为在色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录[隐藏] * 1 历史 o 色谱的起源 o 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 o 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 o 高效液相色谱 * 2 原理 o 吸附色谱 o 分配色谱 o 离子交换色谱 o 凝胶色谱 * 3 色谱理论 o 关于保留时间的理论 o 基于热力学的塔板理论 o 基于动力学的Van Deemter方程 * 4 基本技术和方法 * 5 应用 * 6 发展方向 o 新固定相的研究 o 检测方法的研究 o 专家系统 o 色谱新方法 * 7 参见[编辑]历史[编辑]色谱的起源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茨维特并非著名科学家,他对色谱的研究以俄语发表在俄国的学术杂志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正常的学术交流被迫终止。这些因素使得色谱法问世后十余年间不为学术界所知,直到1931年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库恩将茨维特的方法应用于叶红素和叶黄素的研究,库恩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也让科学界接受了色谱法,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氧化铝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在有色物质的分离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今天的吸附色谱。[编辑]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薄层色谱分离打印机黑色油墨的组成放大薄层色谱分离打印机黑色油墨的组成1938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和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准备利用氨基酸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马丁早期曾经设计了逆流萃取系统以分离维生素,马丁和辛格准备用两种逆向流动的溶剂分离氨基酸,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们将水吸附在固相的硅胶上,以氯仿冲洗,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这就是现在常用的分配色谱。在获得成功之后,马丁和辛格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物的分离。1943年马丁以及辛格又发明了在蒸汽饱和环境下进行的纸色谱法。[编辑]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1952年马丁和詹姆斯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想法,他们用硅藻土吸附的硅酮油作为固定相,用氮气作为流动相分离了若干种小分子量挥发性有机酸。气相色谱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从最初的定性分离手段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分离功能的定量测定手段,并且极大的刺激了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相比于早期的液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对设备的要求更高,这促进了色谱技术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气相色谱需要特殊和更灵敏的检测装置,这促进了检测器的开发;而气相色谱的标准化又使得色谱学理论得以形成色谱学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塔板理论和Van Deemter方程,以及保留时间、保留指数、峰宽等概念都是在研究气相色谱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编辑]高效液相色谱1960年代,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汽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19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编辑]原理色谱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别。[编辑]吸附色谱吸附色谱利用固定相吸附中西对物质分子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吸附色谱的色谱过程是流动相分子与物质分子竞争固定相吸附中心的过程吸附色谱的分配系数表达式如下:K_a =\frac{[X_a]}{[X_m]}其中[Xa]表示被吸附于固定相活性中心的组分分子含量,[Xm]表示游离于流动相中的组分分子含量。分配系数对于计算待分离物质组分的保留时间有很重要的意义。[编辑]分配色谱分配色谱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对待分离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分配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液相的溶剂,依靠图布、键合、吸附等手段分布于色谱柱或者担体表面。分配色谱过程本质上是组分分子在固定想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达到溶解平衡的过程。分配色谱的狭义分配系数表达式如下:K=\frac{C_s}{C_m}=\frac{X_s/V_s}{X_m/V_m}式中Cs代表组分分子在固定相液体中的溶解度,Cm代表组分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编辑]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发生离子交换的能力诧异来实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分子结构中存在许多可以电离的活性中心,待分离组分中的离子会与这些活性中心发生离子交换,形成离子交换平衡,从而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固定相的固有离子与待分离组分中的离子之间相互争夺固定相中的离子交换中心,并随着流动相的运动而运动,最终实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分配系数又叫做选择系数,其表达式为:K_s=\frac{[RX^+]}{[X^+]}其中[RX + ]表示与离子交换树脂活性中心结合的离子浓度,[X + ]表示游离于流动相中的离子浓度。[编辑]凝胶色谱凝胶色谱的原理比较特殊,类似于分子筛。待分离组分在进入凝胶色谱后,会依据分子量的不同,进入或者不进入固定相凝胶的孔隙中,不能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会很快随流动相洗脱,而能够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冲洗才能够流出固定相,从而实现了根据分子量差异对各组分的分离。调整固定相使用的凝胶的交联度可以调整凝胶孔隙的大小;改变流动相的溶剂组成会改变固定相凝胶的溶涨状态,进而改变孔隙的大小,获得不同的分离效果。[编辑]色谱理论[编辑]关于保留时间的理论保留时间是样品从进入色谱柱到流出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色谱柱上以不同的流动相洗脱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因此保留时间是色谱分析法比较重要的参数之一。保留时间由物质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决定:tR = t0(1 + KVs / Vm)式中tR表示某物质的保留时间,t0是色谱系统的死时间,即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到流出色谱柱的时间,这个时间由色谱柱的孔隙、流动相的流速等因素决定。K为分配系数,VsVm表示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这个公式又叫做色谱过程方程,是色谱学最基本的公式之一。在薄层色谱中没有样品进入和流出固定相的过程,因此人们用比移值标示物质的色谱行为。比移值是一个与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样品点在色谱过程中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前沿移动距离的比值。与保留时间一样,比移值也由物质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决定:R_f=\frac{V_m}{V_m+KV_s}其中Rf是比移值,K表示色谱分配系数,VsVm表示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编辑]基于热力学的塔板理论塔板理论是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塔板理论将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待分离组分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一个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则其分离效果就越好。根据塔板理论,待分离组分流出色谱柱时的浓度沿时间呈现二项式分布,当色谱柱的塔板数很高的时候,二项式分布趋于正态分布。则流出曲线上组分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_t=\frac{C_0}{\sigma\sqrt{2\pi}} e^{-\frac{(t-t_R)^2}{2\sigma^2}}这一方程称作流出曲线方程,式中Ct为t时刻的组分浓度;C0为组分总浓度,即峰面积;σ为半峰宽,即正态分布的标准差;tR为组分的保留时间。根据流出曲线方程人们定义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为单位柱长度的色谱峰方差:H=\frac{\sigma^2}{L}理论塔板高度越低,在单位长度色谱柱中就有越高的塔板数,则分离效果就越好。决定理论塔板高度的因素有:固定相的材质、色谱柱的均匀程度、流动相的理化性质以及流动相的流速等。塔板理论是基于热力学近似的理论,在真实的色谱柱中并不存在一片片相互隔离的塔板,也不能完全满足塔板理论的前提假设。如塔板理论认为物质组分能够迅速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建立平衡,还认为物质组分在沿色谱柱前进时没有径向扩散,这些都是不符合色谱柱实际情况的,因此塔板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解释色谱峰的峰型、峰高,客观地评价色谱柱地柱效,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与动力学过程相关的一些现象,如色谱峰峰型的变形、理论塔板数与流动相流速的关系等。[编辑]基于动力学的Van Deemter方程Van Deemter方程是对塔板理论的修正,用于解释色谱峰扩张和柱效降低的原因。塔板理论从热力学出发,引入了一些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Van Deemter方程则建立了一套经验方程来修正塔板理论的误差。Van Deemter方程将峰形的改变归结为理论塔板高度的变化,理论塔板高度的变化则源于若干原因,包括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抗等。由于色谱柱内固定相填充的不均匀性,同一个组分会沿着不同的路径通过色谱柱,从而造成峰的扩张和柱效的降低。这称作涡流扩散纵向扩散是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组分集中在色谱柱的某个区域会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沿着径向发生扩散,使得峰形变宽柱效下降。传质阻抗本质上是由达到分配平衡的速率带来的影响。实际体系中,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平衡需要进行分子的吸附、脱附、溶解、扩散等过程,这种过程称为传质过程,阻碍这种过程的因素叫做传质阻抗。在理想状态中,色谱柱的传质阻抗为零,则组分分子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会迅速达到平衡。在实际体系中传质阻抗不为零,这导致色谱峰扩散,柱效下降。在气相色谱中Van Deemter方程形式为:H=A+\frac{B}{\mu}+C\mu其中H为塔板数,A为涡流扩散系数,B为纵向扩散系数,C为传质阻抗系数,μ为流动相流速。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由于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相色谱,纵向扩散对峰型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算,因而Van Deemter方程的形式为:H = A + Cμ[编辑]基本技术和方法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气相色谱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色谱方法,气相色谱系统由气源、色谱柱和柱箱、检测器和记录器等部分组成。气源负责提供色谱分析所需要的载气,即流动相,载气需要经过纯化和恒压的处理。气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直径很细长度很长,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填充柱比较短粗,直径在5毫米左右,长度在2-4米之间,外壳材质一般为不锈钢,内部填充固定相填料;毛细管柱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内径不超过毫米,长度在数十米到一百米之间,柱内或者填充填料或者图布液相的固定相。柱箱是保护色谱柱和控制柱温度的装置,在气相色谱中,柱温常常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很大影响,程序性温度控制常常是达到分离效果所必须的,因此柱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检测器是气相色谱带给色谱分析法的新装置,在经典的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中,对样品的分离和检测是分别进行的,而气相色谱则实现了分离与检测的结合,随着技术的进步,气相色谱的检测器已经有超过30种不同的类型。记录器是记录色谱信号的装置,早期的气相色谱使用记录纸和记录器进行记录,现在记录工作都已经依靠计算机完成,并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化学计量学处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 (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编辑]应用色谱法的应用可以根据目的分为制备性色谱和分析性色谱两大类。制备性色谱的目的是分离混合物,获得一定数量的纯净组分,这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的纯化、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以及去离子水的制备等。相对于色谱法出现之前的纯化分离技术如重结晶,色谱法能够在一步操作之内完成对混合物的分离,但是色谱法分离纯化的产量有限,只适合于实验室应用。分析性色谱的目的是定量或者定性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定性的分析性色谱有薄层色谱、纸色谱等,定量的分析性色谱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法应用于分析领域使得分离和测定的过程合二为一,降低了混合物分析的难度缩短了分析的周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分析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共有超过600种化学合成药和超过400种中药的质量控制应用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编辑]发展方向色谱法是分析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编辑]新固定相的研究固定相和流动相是色谱法的主角,新固定相的研究不断扩展着色谱法的应用领域,如手性固定相使色谱法能够分离和测定手性化合物;反相固定相没有死吸附,可以简单地分离和测定血浆等生物药品。[编辑]检测方法的研究检测方法也是色谱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不断更新检测器的灵敏度,使色谱分析能够更灵敏地进行分析。人们还将其他光谱的技术引入色谱,如进行色谱-质谱连用、色谱-红外光谱连用、色谱-紫外连用等,在分离化合物的同时即行测定化合物的结构。色谱检测器的发展还伴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检测获得的数据随即进行计算处理,使试验者获得更多信息。[编辑]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色谱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由于应用色谱法进行分析要根据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流动相、固定相、预处理方法以及其他条件,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色谱专家系统是模拟色谱专家的思维方式为色谱使用者提供帮助的程序,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色谱专家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色谱柱系统选择、样品处理方式、色谱分离条件选择、定性和定量结果解析等帮助。[编辑]色谱新方法色谱新方法也是色谱研究热点之一。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色谱新方法,这种方法没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区分,而是依靠外加电场的驱动令带电离子在毛细管中沿电场方向移动,由于离子的带电状况、质量、形态等的差异使不同离子相互分离。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没有HPLC方法中存在的传质阻抗、涡流扩散等降低柱效的因素,纵向扩散也因为毛细管壁的双电层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理论塔板数,有极好的分离效果。[编辑]参见 * 分析化学 * 高效液相色谱取自""页面分类: 新条目推荐 | 分析化学

氧化铝是Al2O3 三氧化二铝也是Al2O3

氧化铝和分子筛都是吸干机的吸附剂,氧化铝是表面吸附,不需要加热,一般用于无热吸干机;分子筛是深圳吸附,需要电加热后效果比较好,一般用于微热吸干机

  • 索引序列
  • 活性氧化铝的研究现状论文
  • 氧化镍的研究现状论文
  • 氧化镓的研究现状论文
  • 金花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
  • 氧化铝分子筛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