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论文

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论文

心理学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但近年来它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将它应用到了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行业中。其中,心理学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显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大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总结和概括,探讨教育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学 行为主义 认识心理 人本主义

一、引言

语言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的指导。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各教学法理论基础之一。另外,“(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学科交叉影响,互相渗透”(桂诗春,2000),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观点和特征与教学有着直接联系。本文浅析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希望能够找到外语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有机结合点。

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就学习理论而言,教育心理学可概括为行为主义、认知论和人本主义三大学派。概述如下:

1.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m)

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是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和改变。教学是对行为制约的过程,教师通过控制奖惩和刺激,使学生沿着预期的方向发生行为变化,他们主张程序化教学。

理论发展回顾

行为主义学派起源于19与20世纪交替之际,美国心理学家Thomdike通过动物实验提出行为“刺激―反应”学说(stimulus and response)。他把动物“学”会某一动作视为刺激(S)与反应(R)的结果,即动物在重复“练习”和获得满意的“效果”行为中“学习”。1910年Thomdike将其总结为“练习率”(law of practice)和“效果率”(law of effect),并直接用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他认为重复练习和获得满意的效果会不断地刺激和强化行为,直至形成条件反射性行为。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绪论》。他主张心理学家应以行为而不是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有机体(包括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共同图式是刺激与反应,因而S-R公式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查明S-R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以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标。因此,Watson通常被视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启示与应用

尽管行为主义学习论并不完善,但这一理论通过S-R模式,对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强调语言的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多年来,英语课堂教学强调精讲多练,也意在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和提高学习效率。根据S-R学说,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形成有利于英语学习的强化物(reinforcer),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强化,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学生学习成功得到鼓舞,出现的错误得到反馈,有利于他们随时自行调整与改正自己的行为。教师对于积极参加课堂学习讨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坚持给学生的作业写评语;教材编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便于学生按进度学习,并从中产生愉快和满足等,都有行为主义学派的思想影响。听说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也以行为主义学派为理论依据。以上种种方法无疑对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行为主义学派程序教学的负面作用是把学习机械化,使学生的学习被限制在一定的行为程序和模式之内,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同时,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也被大大削弱。因此,取而代之,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发展与应用。

2.认知心理学派(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所以认知学派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理论发展回顾

20世纪50年代起,认知学派开始由对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的研究转向对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成为行为学派的对立派。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是以思维重现周围世界的,人的思维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换句话说,认知学派认为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受意识支配的;学习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构造作用,形成完形的“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盲目的。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奥苏贝尔、布鲁纳和内赛等人在皮亚杰的“建构论”基础上,形成现代认知心理学(contemporary cognitive psychology),并进入急剧发展的现阶段。皮亚杰通过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和“认知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同化”指学习者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加工改变的过程。如学习者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顺应”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同化使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以扩充,而顺应则使认知结构在性质上得以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认知学习。它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新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须建立联系,二是学习内容能与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启示与应用

直接法主张最大限度地依靠和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材料,提倡用外语教外语,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言语动觉器官。现代认知学派认为人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其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英语阅读,认为文章的主题句、文章体裁的特点和结构规则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外部条件,阅读者原有知识和认知结构则是影响阅读理解和分析技能实现的内部条件。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无论课题的选择、活动的开展,还是问题的解答,都经常需要教师的参与。但是这种参与并不是要求教师单纯地充当知识传授者,而是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盖拉格和史帝芬指出,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要扮演新的角色,应充当元认知性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在问题的界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过程中,理解要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可能的解释或解决办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是一个预设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问题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再界定、再次假设检验的过程。教师首先通过示范和辅导,然后要求学生使用自己的技能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认知的辅导过程,学生能够变成一个真正的自我定向的、独立的学习者,掌握解决某些复杂的问题的办法。

3.人本主义学派(humanism)

该学派认为认识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学习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教学是一个行为制约过程,其实质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情境。这个情境对学生有“操作性制约”作用和控制引导作用,即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

理论发展回顾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这一学派主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智能、潜能、目的、爱好、兴趣和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其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是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和现代存在主义思潮。Maslow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其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physical needs),向上依次是安全(safety)、爱与归属(love and belongings)、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Rogers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就是发挥潜能和实现自我的过程,认为人的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潜能是主导因素,是价值的基础,环境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其作用归根到底在于容许人或帮助人实现他自己的潜能。人的潜能及其社会价值并无矛盾,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位咨询者,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

启示与应用

以Maslow和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人的内在需要,强调人的创造潜能的实现。这些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特别在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方面,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育”、“轻松学习”理念,以及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疯狂英语”等都从情感教育入手,强调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从而使英语教学的过程成为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地发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人本主义学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提倡创造“真实”、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安全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点我认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往往这一点做得好,就可以改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价值观,[2]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谈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出发,寻找共同的话题,真正去关心他们。这一点对于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奏效的,他的态度会转变得很快;[3]善于诱导,教法得当,气氛轻松,坚持长期反复的思想工作;[4]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同时,争取社会及其他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合力,以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远远超出了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所涉及的范围。教育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作用与应用可以拓展到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与成绩的关系等,以及所有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等方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胡春洞,王才仁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4]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500字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课堂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音乐课堂管理是音乐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仍需要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层面上的改进后,中国式音乐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管理

一、小学音乐课堂需培养学生的作用点

1、立足点必须落实在培养学生积极性上,只有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性,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2、学生需要掌握对基本乐器的认知能力,最好能够做到用简单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3、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做到基本声域的了解并运用4、做到识谱,许多音乐老师忽略教育学生识谱的运用,认为小学生认知五线谱是不必要的,但是却忽略了识谱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学生的音乐创作的能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学生只有掌握了创造的基本条件后产生创作兴趣,存在创作能力后才具有未来发展的可能性。6、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该能力作用于任何社会环境。7、感情感受音乐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领唱等方式让学生接受音乐教学,以情动人,达到人文素质教学的目的。

二、音乐教学的具体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健全,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健全。同时,阅历增加,与之改变的是老师需要向学生教导更加丰富的音乐,甚至于是将音乐贯注于表演等更加新颖的形式。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采取正确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与有效而运用于大众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这些符号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时犹如咀嚼鸡肋,此时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各科学习在教育中其实有极大的想通性,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也不失一种好方法,例如引入语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如语文中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透彻感情。而后让学生分析出相似句中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等,如数学教学中举一反三教育。最后,在歌曲教学时要有针对性,特殊点进行特殊教育,这样下去,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更新观念,换位思考

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决定行为”,同理,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方式。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先确认的前提就是要以受教育人群为中心,教育理念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抛弃过去的蜡烛理念,要做到切身体会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不是独裁者。音乐更是如此,因为在音乐教学中,沟通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老师与学生做朋友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把握课堂节奏,提高组织能力课堂

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在有限时间内好笑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这点在音乐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老师要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做到分类标记,彻底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与对音乐课堂是否有兴趣进行充分了解;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做到有预见性的教学。同时,音乐课堂通常面对各类学生,在教育曲目的选择上,老师更需要综合各方因素,选取适合班级学生的演唱曲目,制定合适合理的教育计划;最后,虽然倡导以友为师的教育理念,但却不能忽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我们所谓的课堂纪律,并不是生硬死板的纪律感,音乐课堂追求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但要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制定课堂纪律守则,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等方式做到防范于未然。

4、掌握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

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小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如今是信息化时代,而未来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这也向音乐老师提供了许多发展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其实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可以利用先进设备,给学生播放配上需要教育音乐的动画片段,真正做到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条件支持的话,也有许多关于音乐教学的APP可以投入到教学中。

5、注重教学研究、教学反思

《论语》中说:“五日三省吾身”,教育也是一个需要时刻反省的问题,老师需要认清许多现实因素,学生无法接受音乐教育的原因,学生积极性始终不够的原因,教育目标无法真正落实的原因等等都是需要老师正确反思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许多老师认为,这些要求达不到是教育研究者的工作,其实并不然,老师才是真正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根本教育的人群,才是更有发言权的人。老师如果不善于总结反思并且解决问题的话,瓶颈就永远是瓶颈,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也会随之消沉。当然,随着社会进步,老师们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但是,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仍需要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层面上的改进后,中国式音乐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摘要:对初中学生的课堂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从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探讨了有效管理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课堂管理;教室环境;教师素质;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课堂的管理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课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绩。教师只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课堂教学才能井然有序,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高。如果课堂管理不好,课堂一片混乱,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的。尤其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时期,课堂管理尤为重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

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专门、专业的教室,由于教室不经常使用和音乐课程的特殊性,音乐教室便显得有些“随便“”自由”。试想一下,学生在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时都是在很规范的教室里,当上音乐课时,学生来到音乐教室,不再是单调的桌子、椅子,学生自然会欢呼雀跃,犹如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闹腾不已,不利于音乐课堂的管理。如果音乐教室里的物品随意摆放,教学设备杂乱无章,无疑仿佛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音乐课就是给大家放松的课程,大家可以随便一点。音乐课虽然不是主要课程,但也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习一点音乐来陶冶情操,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音乐教室的布置要讲究。虽然要使学生在音乐教室感觉放松,不像上其他课程时一样严肃,但是,教室也要简洁、干净,各种教学设备摆放规范。同时,可在教室里张贴一些音乐海报或宣传画,或音乐知识。音乐教室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室前张贴音乐教室的使用规范,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室、音乐课堂也是一个有规范、有规则的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看到整洁的教室和明确的教室使用规范后,自然会对自己形成一些约束,使得他们在音乐课堂能自觉遵守纪律,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对于在音乐教室中的规范,教师不能刻意苛求学生,要给予他们音乐课上应有的放松和艺术性感受。但是,对于违反教室使用规范的学生,比如,带零食进教室、穿拖鞋进教室等行为,教师一定严肃处理,切不可放纵,以免导致更多类似的违规现象发生。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音乐课程不是中考科目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音乐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导致音乐教师本身就不重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没有热情,对待音乐课是得过且过的态度,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学习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了。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吸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在音乐课上兴趣缺失,显得无精打采。完善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的一个巨大突破口,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秩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可以让人沉浸在欣赏中,使学生进而喜欢上音乐、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教师自身必须拥有熟练的、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比如,教师在教学《四小天鹅舞曲》时,教师要能熟练、高水平地弹奏《四小天鹅舞曲》,才能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和领略到该曲目的精髓,感受其中包含的音乐性和音乐美感,感受创作者构曲的巧妙及作品中饱含的深情。如果教师没有高超的音乐专业素质,只是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音乐,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音乐教学,不是教师只通过音乐素质就可以完成教学的,音乐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内涵和欣赏角度,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相关知识,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传授这些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对于有趣的学科是具有巨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尤其是音乐课这类艺术性课程。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基本是教师示范唱,然后让学生一起唱,学生们就一起“有气无力”地唱,或者教师教授一些乐理等音乐理论知识。而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了,教师必须大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穿插一些同类型音乐曲目的欣赏,并且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音乐表演内容,从而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第二,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音乐课程内容等。

四、结束语

初中音乐课虽然在学生的中考中不占据比重,但却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及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因此,要重视音乐课堂的管理。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做好音乐课堂管理工作。要让学生既能放松身心,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好,又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蒋红梅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初中生课堂不良行为特点及管理[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

高中数学课堂管理问题及策略论文

一、数学课堂管理现状

随着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高中课堂管理主要涉及高中生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和实践。随着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研究也逐渐深入。可归纳为:从外在表象到内涵建设、对课堂行为的重视由教师转向学生,在探索中逐渐发展。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研究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重心。

二、中学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管理大多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即教师采用惩罚的手段来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通过控制课堂实现管理学生的目的。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限制高中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课堂管理模式重点在课堂控制和纪律管理上,忽略了高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问题如下:

(一)过于注重课堂控制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大多采取专制式的课堂模式,对数学课堂的管理是限制和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高中数学教师大多认为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学习效果。通常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评价,数学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釆用惩罚手段,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结果往往导致学生逆反,进而引发更多问题。

(二)课堂管理效率低下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干扰,有些教师可以做到处理得当,但有些教师不能充分考虑问题行为的性质,没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有时甚至在上课时停止教学,当堂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师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会引发新的问题,甚至会让高中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况下,会使数学教师的重心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进而降低课堂管理成效。

(三)课堂管理不灵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造,使学生失去了对问题独立探索的精神。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使得高中生既不能很好的习得数学知识,也得不到全面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出现厌学。

三、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有效地开展教育,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

(一)加强师生交流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课堂上师生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高中生获得知识、能力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与高中生有效的沟通。而新的课堂管理模式要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给学生提供审视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坚持学生为本,注意细节,使沟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研究发现,环境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创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至关重要。高中生能够处在满足个体心理需要的环境中,就会使学习行为更加有效,让学生在安全、舒适且被尊重的环境里学习,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创建和维护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构建积极、平等、互敬互爱的课堂环境,是教师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数学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知识的理论学习,积累数学课堂管理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管理能力。首先,学校应鼓励数学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为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其次,大力提倡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最后,学校组织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积极研讨,互相指导。

(四)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采用专题教学、朋辈辅导、共同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高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维持学生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有效地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四、结语

数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觊觎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磨练意志,全面发展;教师对数学课堂也充满希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基本功扎实、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本文结合国内外基础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对我国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进行分析,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提供课堂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课堂管理论文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高中数学课堂管理问题及策略论文

一、数学课堂管理现状

随着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高中课堂管理主要涉及高中生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和实践。随着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研究也逐渐深入。可归纳为:从外在表象到内涵建设、对课堂行为的重视由教师转向学生,在探索中逐渐发展。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研究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重心。

二、中学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管理大多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即教师采用惩罚的手段来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通过控制课堂实现管理学生的目的。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限制高中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课堂管理模式重点在课堂控制和纪律管理上,忽略了高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问题如下:

(一)过于注重课堂控制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大多采取专制式的课堂模式,对数学课堂的管理是限制和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高中数学教师大多认为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学习效果。通常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评价,数学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釆用惩罚手段,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结果往往导致学生逆反,进而引发更多问题。

(二)课堂管理效率低下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干扰,有些教师可以做到处理得当,但有些教师不能充分考虑问题行为的性质,没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有时甚至在上课时停止教学,当堂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师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会引发新的问题,甚至会让高中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况下,会使数学教师的重心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进而降低课堂管理成效。

(三)课堂管理不灵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造,使学生失去了对问题独立探索的精神。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使得高中生既不能很好的习得数学知识,也得不到全面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出现厌学。

三、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有效地开展教育,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

(一)加强师生交流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课堂上师生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高中生获得知识、能力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与高中生有效的沟通。而新的课堂管理模式要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给学生提供审视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坚持学生为本,注意细节,使沟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研究发现,环境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创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至关重要。高中生能够处在满足个体心理需要的环境中,就会使学习行为更加有效,让学生在安全、舒适且被尊重的环境里学习,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创建和维护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构建积极、平等、互敬互爱的课堂环境,是教师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数学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知识的理论学习,积累数学课堂管理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管理能力。首先,学校应鼓励数学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为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其次,大力提倡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最后,学校组织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积极研讨,互相指导。

(四)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采用专题教学、朋辈辅导、共同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高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维持学生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有效地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四、结语

数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觊觎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磨练意志,全面发展;教师对数学课堂也充满希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基本功扎实、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本文结合国内外基础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对我国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进行分析,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提供课堂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中学生课堂管理问题分析

中学生与小学生心理上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尊敬和服从心理,而中学生渴望在社会、学校中获得与成年人同样受尊重的地位,这样更容易产生课堂管理问题。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学生课堂管理问题分析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快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心理体验在课堂上部分地表现为问题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用爱心和智慧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关键词 : 课堂管理 问题行为 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较小学阶段他们在心理上有了新的变化,内心充满着多种矛盾,如冲动与理智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封闭自己与渴望交往的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等等。他们在这一阶段对教师的信任度减弱,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这种心理呈现在课堂上表现为试图挑战老师,干扰课堂,故意刁难老师。有的大声喧哗,课堂上吃零食、开小差;有的上课迟到,不带课本,不听课,随意走动,故意大笑,甚至打架;有的故意挑刺,问一些和上课主题相悖的问题或者无关的细节。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氛围,严重降低教学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认清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坚守“传道”的职责,以包含关怀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本文试图通过反思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为管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提出些策略性的建议:

一、扬长避短策略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的“过渡期”,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对身边的人或事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没有稳定的内部心理,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因此,面对学生的刁难行为,教师首先要挖掘行为人本身积极的方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可度,进而劝其规避不良行为,即扬长避短策略。如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爱莲说》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肯定莲花品质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问:“老师,报道说莲藕含毒素,那我们为什么还去赞美它?”这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不认真,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时候还会和老师唱反调。如果从固有的印象来看,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是与课文无关的问题,会影响教师的引导思路。这是学生“没事找事”,故意刁难自己,让自己下不了台。由于授课时间限制,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忽略或匆匆带过这个问题,达到让课堂回到“正轨”的目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也错过一个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甚至爱上语文的机会。

当学生发问的时候,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应该肯定这位学生勇于发问的态度。他提出一个经过思考存在疑惑的问题,可以意识到学生对这堂课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他意识到这是“我”的课堂,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他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调动思维。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让学生深入文本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同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用阳性强化疗法逐步地建立学生对思考、对提问、对学习的兴趣,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长久如此,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课堂。

二、出其不意策略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会有羞耻感、自卑感,感性十足,容易被主观情感支配,也容易被外界诱惑,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运用正面思想教育的方式。尤其对于经常刁难老师的学生,过多的'正面教育可能会增强其抵触心理,更容易引起师生间的正面冲突。此时,教师可采取出其不意的教育策略,即以学生意想不到的方式对其所犯的老错误进行侧面教育。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观潮》一课时,在帮助学生理解 “人声鼎沸”一词的含义之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感知词语的意义,老师请平时经常在课堂上大声讲话的两位学生坐在班级中间,其他同学模拟“人声鼎沸”的现场(即请同学们都踮起脚尖,激动的议论大潮来了),然后15秒以后,问问两位学生的感受,幽默地告诉学生,平时他们俩人就足以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人声鼎沸的效果。学生们哄堂大笑,两位学生在害羞过后也了解到上课讲话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带来的困扰。教师用这种方式侧面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主动认真改善。

三、转移兴趣策略

经常刁难老师的学生,一方面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们的注意,另一方面是试图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老师对他们带来的威胁感。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这一行为其本身就存在注意力方向偏颇的问题,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可运用转移兴趣的教育策略,即采取语言或其他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地从不恰当的方面转到正确的方面来。如中学生在课间可能会下棋、玩手机游戏。短暂的十分钟过去后,他们可能还依依不舍,不肯放下手机,还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

那么这时候,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刚好在上新课,那么就用精彩的导入来吸引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本上;也可直接让学生齐读课文,或者让还在玩游戏的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不经意走神的时候,教师也可适当地利用板书,让学生重新跟上思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好学情。不应把课程内容设置得过难或过于简单。借助文本特征,将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对文本的探索中来。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学生进入上课状态的时候就应该把重要内容先讲完,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记忆课程重点内容。教师授课的节奏要适中,太快的节奏学生跟不上,太慢的节奏学生容易开小差,这些都不利于教学。

四、角色转换策略

中学生与小学生心理上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尊敬和服从心理,而中学生渴望在社会、学校中获得与成年人同样受尊重的地位。出于叛逆心理,学生有时会故意在课堂上喧哗,或和老师对着干,不配合教师授课。对于这些现象,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变化,那么教师也应该转换自己的身份。

不止是领导方式要更加民主,也要把自己的心态从一个包办的家长转化成能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的兄长或知心朋友。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不一定都是和教学内容或教师有关。学生有时候是带着情绪来上课的,如果情绪出现时间较短,学生很快就能自我调适,那么教师不必去干预。反之,学生在连续两节课以上都带着不良情绪来上课,这时候教师就要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并积极调解学生,让他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对于在班级表现过分活跃、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教师要对症下药,分析学生是否想要获得关注。如果是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分配其一些小任务,比如担任课代表,或者组织一场讨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学生往往能敏锐地从教师的语气或眼神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也是青春期少年的主要特征。过于敏感的学生,甚至会因为教师不经意的行为而降低自我评价,影响学习热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缺乏同理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处理学生问题,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带有压制性、打击性、讽刺性、武断性等言语损害学生人格尊严,损伤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在遭受多次打击之后,难过、失望、不满,最后就放弃了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或热情,甚至对学校都会有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多肯定学生的发光点,以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对应的是学生青春期激烈的心理冲突。教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要意识到这些行为形成时间比较短,在积极的干预下容易改变。与这些问题对应的教育策略也很多。但无论何种问题都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体特征进行教育。对课堂行为问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过度敏感。教师自顾自地教,不及时处理课堂行为问题,会让课堂纪律更加无序。

无序的课堂纪律让教学效率低下,从而教师也无法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教师过于紧张敏感,对课堂问题行为反应过大,感觉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从而大发脾气滥用处罚,也会降低自身威信,在学生心里留下过于情绪化的印象,从而不利于课堂管理,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导致课堂行为问题更加严重。不管面对哪种学生,我们都要爱学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知生爱生,有教无类”的主张;而后,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博爱观”;直至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呼吁“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爱,是对深沉的爱”。因此,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应循序渐进,充满爱心和耐心,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帮助我们的学生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庆峰.如何应对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2]卞金祥.用特色吸引学生——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其研究物件主要是在于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育;发展前景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其研究物件主要是在于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从而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以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环境是教学场景,主要关注得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和被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中教育双方的心理健康。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问题

1、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

我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学习心理,还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领域涉猎甚广。但对这些领域在先后顺序、轻重缓急上必须要有一个排序,这样才能做到调理明晰。但是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现状中,有的重视学习心理,有的重视品德心理,有的重视心理健康,并没有达到统一。这说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冗杂、体系不清晰。导致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庞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没有明确、官方、主流的理论指导。其次,研究课题没有限定、主题花样繁杂。最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方法的变化性较大,难以掌控。

2、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述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强调实证主义,注重自然科学的客观性,采用大量的实证量化分析,利用一系列的资料来说明教育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另一种是强调现象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并不能用自然现象的观测方法,采用大量的非自然的定性方法来说明教育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大致上只出现了这两种教育方法。

3、理论与实际联络缺失。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主要表现为:首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无法接轨。教育心理研究者的成果跨度是从理论到理论,并没有实践的经验成果作为理论的有效支援;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关注到日常的实践,却没有将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学的理论指导。其次,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在教育改革中但有一定地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它除了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外,还会对教育体制造成重大影响。最后,学科应用领域不光。目前,教育心理学还仅仅应用于高校中的教学活动和教育双方,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性。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前景

1、研究设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大量高科技统计分析方法被应用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这虽然为研究开展提供了便利,但是也造成了为研究沦为数字化和科技化的附属品。这种现象虽然源于研究工作者对于统计精确度的严格要求以及资料量的本身限制,但是想要站在该领域的尖端,不仅仅要对方法、技能进行高科技创新,更关键的是要提高研究的质量。

2、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首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双管齐下。定量研究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精确度,但教育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能仅仅使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注重的是观察性和体验性,并能够深入发掘某种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定性研究虽然能够进行思维的发散,但是过高的主观性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双管齐下才是进行心理学现象研究的正确方法。其次,使用高科技的研究手段作为辅助。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摒弃,但也要迎合是代变化采用高科技手段,能够大大提高资料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援。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往往仅仅关注到了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而忽略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但,也就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脱轨现象。理论研究者们需要意识到过往的研究大多是站在格式化的情景下开展了,无视了社会现实。因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更尊重当下的社会现实,以教学现场为背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育双发的心理动态的变化以及背后的规律机制,走出理论研究的禁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学科体系具有地方特色。

首先,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不能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生搬硬套,这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而是要在分析和比较中国人的心理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其次,保证研究物件的典型性。认真了解研究物件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面向社会进行研究物件的招募。此外,也要保留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历程中的精华,极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最后,打造一支分工明确、特色显著、跨文化的科研团队。由于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区域的研究物件有着不同的特征,我开展大范围的研究需要多方位的人才的支援,只有协同共进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物件有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主要存在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理论与实际联络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提高研究设计的质量要求、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等手段保证教育心理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

[2]程刚,曾捷英.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54

[3]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

[4]胡东武,陈爽,吕灿文,吴迪,谭汉明等.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综述[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范文二: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1.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认识到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症下药,积极分析现状、总结原因,然后切实的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品质,为打造高素质的健康心理人才而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不单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早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引导其树立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推动学生心理健康而努力。

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石,是其以后踏入社会的基础。如果能够在学生时代及时、尽早的了解其心理健康程度,并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引导,必然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适时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能够帮助学生尽早的摆脱一些错误心理知识的诱导,提高其认知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家庭教育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第一步,是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的前提。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延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切实的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如年龄、性格、认知能力和心理接收程度等,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提升。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切实的与父母一道,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施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社会进步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深入改革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流,其心理健康程度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环节,一定要从大处着眼,具有大局观,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主体的一部分主抓起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断的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自我改革,引导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提升,保证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实现学生心理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2.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生教育的基石,只有坚持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才能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教育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教育心理学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一门课程,缺乏理论性、注重实践性是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点,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需求,需要对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进行有机结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不到位、相关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其应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络,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起到育人功效,推进管理力度的提升。因此,各大高校要准确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到以往工作存在的不足,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效运用到管理工作之中,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范文二:应用

一、我国教育现状的表现

1.教学思想的局限性

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

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

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援,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课堂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高中数学课堂管理问题及策略论文

一、数学课堂管理现状

随着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高中课堂管理主要涉及高中生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和实践。随着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研究也逐渐深入。可归纳为:从外在表象到内涵建设、对课堂行为的重视由教师转向学生,在探索中逐渐发展。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研究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重心。

二、中学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管理大多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即教师采用惩罚的手段来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通过控制课堂实现管理学生的目的。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限制高中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课堂管理模式重点在课堂控制和纪律管理上,忽略了高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问题如下:

(一)过于注重课堂控制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大多采取专制式的课堂模式,对数学课堂的管理是限制和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高中数学教师大多认为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学习效果。通常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评价,数学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釆用惩罚手段,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结果往往导致学生逆反,进而引发更多问题。

(二)课堂管理效率低下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干扰,有些教师可以做到处理得当,但有些教师不能充分考虑问题行为的性质,没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有时甚至在上课时停止教学,当堂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师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会引发新的问题,甚至会让高中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况下,会使数学教师的重心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进而降低课堂管理成效。

(三)课堂管理不灵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造,使学生失去了对问题独立探索的精神。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使得高中生既不能很好的习得数学知识,也得不到全面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出现厌学。

三、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有效地开展教育,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

(一)加强师生交流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课堂上师生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高中生获得知识、能力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与高中生有效的沟通。而新的课堂管理模式要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给学生提供审视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坚持学生为本,注意细节,使沟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研究发现,环境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创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至关重要。高中生能够处在满足个体心理需要的环境中,就会使学习行为更加有效,让学生在安全、舒适且被尊重的环境里学习,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创建和维护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构建积极、平等、互敬互爱的课堂环境,是教师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数学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知识的理论学习,积累数学课堂管理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管理能力。首先,学校应鼓励数学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为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其次,大力提倡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最后,学校组织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积极研讨,互相指导。

(四)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采用专题教学、朋辈辅导、共同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高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维持学生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有效地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四、结语

数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觊觎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磨练意志,全面发展;教师对数学课堂也充满希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基本功扎实、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本文结合国内外基础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对我国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进行分析,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提供课堂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教学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未提起应有的重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未能从思想上给予应有的重视,以我校为例,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错误理解教学管理,将工作重心转移。高校中的某些教学管理相关人员认为教学管理就是一些简单的行政工作,比如调整和排课,及保管学籍档案、平时不定时的检查下课程教学,最后在做好期末或是结业的考试安排。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时例行公事,流于日常基本工作而不利于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2)其他工作分散精力,致使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疏忽。有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在学科和专业建设、行政管理及教学科等方面的重大压力,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对教学管理投入足够的精力。

教学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未适应当前形势要求

具体来说高校教学管理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要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教学管理理念落后陈旧。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理念还未完全成型,存在着较为常见的一方面积极倡导人本管理,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却仍然沿用旧的落后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处理问题仍然凭借自己的固有经验来管理,导致经常出现管理措施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2)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就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方法而言,过于简单而且单一。各高校几乎都是在用同一套标准来规范在校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日常行为。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不管是对任课教师和在校学生都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对任课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会使各任课教师为了避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更加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更不用说结合自身实际,博采众长,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对学生来说就会使他们的思维受到固化,进而产生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创新精神及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课件,过于整齐划一的单调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会大大降低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阻碍,严重者还会对高校的教学效率及整体人才的培养质量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做好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还得依靠管理人员。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从管理相关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来说,大多数都不是管理专业毕业,因而在基本管理知识和理论方面比较缺乏。另外,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有很强的变化性,有时候也比较繁琐和复杂,因而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除了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还要求他们在业务和政治上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最后,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管理人员的精力被分配到各种日常事务和临时事项上较多,对教学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深究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这也是导致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很难满足发展要求的一方面原因。

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现状的对策

纠正对高校教学管理的错误认识,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的现状,各高校应及时纠正对高校教学管理的错误认识,提起重视,并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不但提高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更正对教学管理的错误认识。各高校应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校的教学管理当中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其认识到搞好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纠正大多数人对教学管理的肤浅认识。(2)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来说,也应使其认识到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搞好教学管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教学管理改革当中,教学管理除了教学来说,对高校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及服务教师及学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效能。

转变思想观念,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模式单一简单的现状,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的转变和更新教学管理的思想和观念,并且不断的创新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教学与发展的新形势。(1)打破传统思想束缚,转变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在注重科研醉心学术的同时,各高校也应重视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肯定,通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来,转变他们的工作态度,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2)不断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协调领导和各部门,认真研究教学管理的内容、目标及具体形式,及时淘汰落后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各项新要求。

内部培训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不断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各高校在坚持科学、规范、制度的工作原则之下,应从内部人员加强培训与外部人才引进两个方面相结合来不断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的队伍建设。(1)不断加强内部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整体管理业务水平。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千头万绪的工作,各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做前提,应通过掌握和借鉴现有的优秀的教学管理实际经验作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保障。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培训,提高其管理知识水平。进行实用性管理技能培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能力和实际分析和解决教学管理问题的能力。(2)适时的开具便利条件,实施人才引进,不断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各高校可通过提高生活及其他待遇,在职务晋升或职称评定中给予优惠等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具有扎实教学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才从事本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做对现有教学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合理地优化了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组成结构,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

三、结语

高校教学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当前高校体制改革能否有序进行与否,更关系着新时期培养的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低。因而,对高校教学实施科学高校管理极具综合性和全局性。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管理需要各方的共同协作,教师和学生们都应该积极的参与进来。只有各方密切关注教学管理,人人参与其中,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使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戚文波 单位:文山学院

(二)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设置的专业和课程无法培养出社会复合型的人才。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广大劳动者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学校进行再教育,这就为成人高等教育创造了机遇。但是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完全脱离实际,不会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2.学生生源问题

学生生源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整体质量下降。这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将进行降分扩招,以保证自己的学生生源数量。这种保量而不注重保质的行为,就会让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接受教育。这种情况使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生源质量越来越差。

3.学生问题

现在社会上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低学历的人无法找到好的工作,就使这些低学历的人不得不接受成人高等教育,这样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也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毕业率。

4.教师问题

在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中,教师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没有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育中。教师是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接受教育最直接的传授者。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进行科研工作,这样就使教师的精力无法集中,而且容易疲劳,影响教学质量。

5.教学管理手段的问题教学管理手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在处理普通高校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时,总是将前者放在主要位置,学校大部分的经费都投入到了普通教育教学管理中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却很少。(2)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落后,在日常管理中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而信息化管理手段却很少。(3)大多数成人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正确快速的进行信息处理。(4)大多数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不注重信息化管理手段,技术含量低,软件开发程度不高。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对策

1.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

根据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来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进行调整设置,确定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提高国民素质为课程目标,课程开展的方向要与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知识经济教育相融合,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2.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的教育虽然由于学生生源问题,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招进来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但是可以加强对其后期的培养。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让他们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建设一支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有着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征,成人教育有着成人性、职业性、业余性,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同,进行成人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比普通高校的教师要更具专业化素质。(1)成人教育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可以自行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术。(2)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加强学生交流,将自己的理论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最新的教学技术设备,转变古板教学模式,采取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成人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人才。

4.利用最新的教学管理手段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环境,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并根据教育改革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考试制度,采取客观的考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就业。

三、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是人们接受再教育的重要场所,国家应该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加大财政支持,让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来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解决学生生源和教师问题。机构自身也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加强对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解决管理问题,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霍士磊 单位: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优秀人才是教学管理的目标,针对这个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管理的工作内容。教学管理被赋予的这种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定要肩负着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执行计划、检查监督和控制质量的任务以及指挥协调授课及实践环节。可是就我国在教学管理目前的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函需解决。

第一,中学管理中,管理者喜欢用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和教师的一些行为。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工作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抑制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反而更加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校地处的环境不好。还有些学校本身就处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办学条件差,教学的基础设施不齐全,教学经费有限,阻碍了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相对应的物质基础,导致教学管理的水平低下。

第三,一些学校的文化设施落后,没有一个属于自身学校发展和谐的校园文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给教学管理带来了阻碍。

二、针对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明确管理中各个部门的职责

各个部门管理层次的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份内的工作,有计划地管理学生,这样就使得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师生关系的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管理学生。同时,也能更加深人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对学生的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学在管理上也不能一成不变,而要跟随社会的脚步进行改革,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使教学管理紧随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建设具有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的校园文化

一个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校园风气就取决于这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如何。

三、总结

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体现一个国家能否富裕强盛的重要标准。我们针对教学管理与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现阶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变的对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法使我国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 索引序列
  • 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论文
  • 课堂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 课堂管理论文
  • 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
  • 课堂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