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金融财会论文大纲范本模板

金融财会论文大纲范本模板

发布时间:

金融财会论文大纲范本模板

金融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金融会计工作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获得长远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新背景下金融会计培训的创新 【摘要】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银行会计职业培训是商业银行获得创新性发展、财务资讯上市达标、防范高频金融犯罪、应对金融国际化与资讯化的重要智力支撑。从整体看,我国现行的银行会计培训处于一种低效的、被边缘化的态势。会计人员的素质现状明显与资讯化趋势、国际竞争及金融工具创新不匹配。银行会计处在创业争效的第一线,其素质技能决定着银行的发展高度。弱效、不可持续的会计培训,必然导致会计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技能的长期低下,从而导致业务低效、缺乏竞争力甚至滋生金融犯罪。鉴于此,本文提出:尽快改变会计培训边缘化、培训理念与机制守旧现状,围绕组织者、培训师、受训者三方致力于新背景下培训理念、管理机制、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变革。 【关键词】国有银行;会计分层培训;合作教育;员工个人发展;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在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中,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人”假设依然浓重。这种假设思潮之下,银行组织尤其是培训组织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的储备与提高更多地寄希望于会计人员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约束。就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看,会计培训处于被边缘化的低效状态,会计培训的产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发挥。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准、执业技能跟不上公司上市、应对金融国际化及电子化的需要。 倍受关注的2005年1—3月间发生的四大国有银行金融案件,涉案金额超14亿,有些是因基层会计人员内外勾结、盗窃和造假虚报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严峻现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法规以及各家银行自身建设的会计内控制度构成了比较健全的监管规范体系,但其约束与导向作用远未发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法规制度没有通过有效的培训而深入人心。现实中,银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多仰仗于会计从业者自身的自觉学习。而有限的会计培训由于培训理念、内容设计、方式选择以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使培训收效式微。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围绕培训理念、管理、内容以及方式角度进行会计培训创新应成为当前银行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培训内容创新 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错位是导致会计培训成效式微的重要原因。如今,培训内容的随意性确定已是培训事业主要症结所在。由于培训内容缺乏对具体需求与培训物件的关照,忽略员工个体特点性格、智力、兴趣、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和岗位因素,只是提供一些大众化、普及性的知识培训,使学员学无趣味、学无所得。以致浪费培训资源,培训效益几为负值。 对培训内容的创新安排是培训创值的根本。客观地讲,现今银行会计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会计的理论价值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措施是致力于培训内容上的精心创设。 一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会计培训需求可分为二个层面:一是保健层基本素质与技能,如记账、算账、报账、责任心、保密意识、纪律性、诚信意识等。这些因素通过培训习得后,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技能,强化了自我约束,但不能因此获得激励。只是降低了被淘汰的风险,减低了违规的可能性。二是激励层高阶素质与技能,如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获得这些能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因此可获得晋升、提拔和奖励。因此,在进行会计培训设计时,既要保证保健层素质的学习,又要重视激励层面的素质培养。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应尤其注重能力与情感的培训。 能力培训是我们以往忽视的一大问题。作为操作性很强的银行会计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创造性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致力于创设各种能力学习环境,使学员在体验、模拟和演练中真正习得技能。 “态度决定高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情感人”管理。而情感培训正是实现这种管理的有效途径。将员工定位于“情感人”,把情商教育纳入培训视野,促成会计人员准确地觉察、表达、调节、评价各种情感情绪,养成宽容、诚信的道德情怀。通过培训,将博爱、宽容、感恩等情感元素融入会计工作链的每一个细节。 从2004年到2005年,建设银行浙江省金华市分行一直致力于培训内容创新,开展富有特色的野外拓展训练,旨在会计人员团队精神、诚信意识、规则观念、顽强意志的养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做法是:对全行742名会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轮训,深入野外拓展训练基地,开展诚信之村、高空钢丝、跳出自我等专案训练。在训练专案设计上,要求蕴含快乐、信任与合作精神。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该行会计人员的精神风貌、协作意识、服务态度均有大幅提高。由于培训内容上跳出了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野外肢体训练,使受训者从中获得对本职工作的新理解新感受,通过肢体竞技体验协作、诚信、坚持、守纪的 *** 。 由于会计服务水平、操作技能、规则意识的全面提高,使该行与会计关联的相应业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2005年的全省金融会计“比服务 比效率 比质量” 活动中,该行获得最优奖与突出贡献奖。2005年在全省建行系统会计柜面服务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在金华市金融系统首届会计业务技术比赛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由于该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促成该行经营业绩在全国中心城市行中的排名由2004年的23位跃居到2005年的第6位[8]。 二注重培训内容与员工个人发展相联络 实践表明,只有把培训目标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才能激发学员求知欲,促成有效培训。将培训工作与人事 管理融合一处,把职业培训与会计上岗、聘任、提拔和职称晋升等个人发展相结合。关心人的个体发展,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内涵[1]。 美国企业成功培训的经验之一是,在培训中观照员工个体发展要求,如在培训中研讨员工福利、就业适应、健康计划、失业救济、退休等问题。麦当劳公司虽不属银行机构,但其培训经验值得效法。它们的做法是:从见习经理一直到营业经理,每次培训都与个人发展相联络。每位学员都非常明确每次培训的个人意义,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 三与会计职业需求动态连结 据零点调查公司2004年调查,中国最受会计人员欢迎的培训课程是:工作效率、时间管理、团队精神、客户服务技巧和沟通技巧培训。我们认为,不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和相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在培训内容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只有明确真实的培训需求才可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如何来准确获得有区别的员工需求呢?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这有赖于对组织单位、工作任务和受训人员三者的深入分析。所谓组织单位分析就是立足于银行战略高度,审视和判断需要培训的会计机构与环节,以此确保培训工作合乎银行整体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各职位任务,确定各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频次和难易程度,以揭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而人员分析则是从员工个体出发,分析知能现状与完成任务所需之间的差距,由此提炼、鉴别培训内容和培训物件[4]。 当今,一个严峻的现实是,银行财会人员素质基本处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阶段。会计电算化实施后,一些会计人员对账户间对应关系都弄不明白了。一定程度上说,会计业务知识反而有后退之势。入世后银行开放度的日益扩大以及资讯化、电子化金融的日趋普及,银行会计迫切需要调整和提升知识技能结构。网上银行、电子支付、贷记卡、基金代理等业务培训已成当务之急。同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弥补我们中间服务弱项,以现代通讯技术、网路技术、资讯科技以及现代理财理念重新装备财会人员。金融工具与竞争对手在变,员工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必定要变,而与这种改变保持动态连结是有效培训的基本保证[3]。 四开展分层培训 分层培训强调以深入研究各层次、各类会计人员知识需求为基础,因人因地施教。具体讲,即按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经历和不同技能基础进行分层培训。这里所说的分层不仅指人员的分流,还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方式的分层。培训时间上可灵活安排一切工作间隙,场所上可在工作场、模拟现场、虚拟现场甚至野外。 二、培训理念创新 本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与资讯为主要生产要素、以智力为重要依托的时代。银行业作为一个知识与智力高度密集的行业,从业者素质技能的高低,决定着金融业的兴衰。而保持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问题是:确保企业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这其中自然包括培训理念的不断创新。 一开放教育观[2]。企业培训属于成人教育,我们应以开放姿态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教育理念。 ①合作教育观。美国合作教育理论倡导者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作为金融机构,这种合作包括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师与学员之间以及教师与被邀企业之间的合作如事先了解银行背景、行业发展状况、银行发展战略等。创造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实现由服从型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变,使学员在合作中体验快乐与进步是合作教育的精髓。 ②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强 *** 育应摒弃僵化、缺乏想象的教学形式,崇尚差异,尊重多元,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在当今银行培训中的借鉴是:员工知识结构崇尚多元共存,应勇于吸纳外来优质元素与先进理念,以开放、尊重的心境面对外界的会计监督。 ③环境教育观。环境教育旨在培养人们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能力。现实中,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模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在金融会计领域的应用,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中间业务、信用卡市场和消费信贷市场的不断拓展,居民与法人理财意识的觉醒以及服务要求的提高,这些都要求我们借助会计培训掌握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协调能力,掌握新环境 下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二成本投资观 会计培训是一种简单消费性支出,这是银行界一直存在的认识误区。正因于此,我国银行系统对会计培训的人均投入远低于国外水平。据抽样调查:我国只有22%的国有银行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人力资本投入,21%的国有银行人均培训费区间在45元~75元,而这些培训投入中财政局刚性要求下的年度会计继续教育占六成多。 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使我们坚定一个信念:培训不是简单消耗而是高附加值的有效投资。人力资本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增值。抛开学习补给,人力资本必然不断贬值。我们很多银行分支机构长期陷于亏损,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会计人员素质欠缺,缺乏对客户提供优质理财服务能力,致使银行陷入了一个漠视培训→员工低素质→拼物质资本如片面强调拉存款与放贷规模→亏损→培训资金紧张→人力资本再贬值的恶性回圈。实践表明,有效培训不仅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准,降低职业风险与作业成本,从而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效益回馈。 摩托罗拉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培训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总结出1:30的培训投资回报率,正是高效的员工培训确保了该公司的旺盛生命力[5]。 三、培训方式创新 据资料显示,如今的银行会计培训多为单一的面授方式,缺乏交流、论辩与体验。显然,传统的培训形式是对组织者与学员的双重损失[6]。实践表明,唯有双向、开放、平等的培训方式才符合成人教学规律。我们必须谋求培训方式创新,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中心。如此,案例剖析、角色扮演、公司实习、商业游戏、设题讨论、思考训练等学习形式都是值得尝试的。而培训传导媒介上则可因人而异地选择录影、光碟多媒体、计算机、视讯会议、学习手册、Intranet等。 四、培训管理机制创新 一实施平等、开放、双向的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应摒弃“控制与操纵”的传统管理方式,而致力于管理机制创新,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开放、双向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员在平等而广泛的参与中习 得、体验,促成受训者身心与学业的共同发展。 二将会计培训列入《银行事业发展规划》 把培训看作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组织者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持续、可操作的培训规划,促使金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议商业银行建立专项培训基金,为培训提供长期的财力支撑[7]。 三引入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ISO10015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释出,旨在弥补组织成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规范培训质量的国际培训标准。该标准强调培训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它已被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5-2001《质量管理培训指南》。如今正推行该标准的全球知名企业,均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银行正式引入该体系。随着2002年青岛海尔公司成为世界首家该体系认证企业并取得巨大成功后,该体系已开始引起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关注。 面对国有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银行会计迫切需要提供符合股份制会计准则的财务规范。引入该体系则是诊治我国银行会计培训失范与低效的良药,借此可以使我们的培训管理一下子瞄上国际先进标准,如此也有助于先进培训理念的快速确立,最终促成学习型金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顺.为金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基[N].金融时报,2003/12/05.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M].海南出版社出版,200103. [3]李斌.强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02. [4]黄晓榕.未来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教育目标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02. [5]杨菁、李曼丽.当前美国企业培训的现状、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M].国研网,2002/09/30. [6]徐善振、周厉.金融机构高阶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特点与培训方式安排[J].上海金融,200306. [7]萧鸣.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探索枣对法德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培训的比较[J].浙江金融,200407 [8]建设银行金华市分行,动态与资讯,2004-2005年 [9]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建行动态,2004-2005年 篇2 浅谈金融会计诚信体系建立的有关思考 摘要:从2000年至今,世界金融市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诚信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有公司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然而却还有公司不吸取教训,继续滑向失信的深渊,最终葬送了自己。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进行,诚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当今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金融会计 诚信体系建立 思考 一、诚信缺失的现状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经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进行。但是在现代市场,诚信却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会计领域尤为明显,知名公司作假帐的丑闻不时传出。2009年,号称印度“安然”的萨亚特公司虚报现金和银行结余超过500亿卢比约10亿美元,影响力之巨大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美国的诚信:2002年,从安然到世界通讯、再到施乐,美国公司财务造假前仆后继,令投资者信心动摇。同一时期,诚信问题不仅困扰著美国资本市场,也同样困扰著中国资本市场,银广夏、蓝天股份等知名上市公司被揭露财务造假,一时间引起人们纷纷探索会计诚信体系缺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平息后,中国金融界安静了许多,似乎诚信回归,一切正常。 然而今年3月8日,中国经营报的一篇题为《17亿!国内最大会计师事务所卷入造假丑闻》的报道又在金融界掀起了。报道称,从2002起,当爱建股份出现财务异常时,其财务报告审计机构上海立信选择了与公司“合作”遮掩事实,涉嫌参与掩饰财务近17亿元亏损。 二、探究原因,深层分析 爱建窝案后,人们又重新关注金融会计诚信体系缺失问题。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网蒐集相关资料以及和业内相关人员的一些交谈,总结出以下4条。 1. 经济利益的驱动。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大家对资本市场的功能越来越认可。上市公司在公示财务报表时,总会尽一切可能展示好的成果来增强投资者信心以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期筹备到更多的资金。不仅如此,公司提供虚假资讯可能会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好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出现财务异常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与审计机构“合作”遮掩。审计机构愿意与公司“合作”,是因为目前审计机构还处于买方市场,为了能保证自己的机构长期运转下去,留住客源,一般会同公司妥协。所以,会计作假对双方对没有坏处,甚至可以说是“双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双方作假的内在动因,也是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2. 会计资讯的不对称。会计不对称表现为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会计优势,掌握了不对外的内部资讯,从而造成了会计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分布。因为他们不直接接触公司的生产经营,只能通过公布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根本没有办法做深入的了解,而且大多数投资者不具备会计的专业知识,无法辨别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而且公布出来的财务报表经过了注册会计师的稽核,普通投资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手中有比较详细和真实的资料做参考,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稽核出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否,因此投资者都很信任注册会计师,信任由他们稽核签字的财务报表。这就造成了公司和稽核机构“只手遮天”的局面。 3. 失信成本低,法律对失信、犯罪的震慑作用弱。目前,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打击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行为,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使造假败露,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有限的。目前我国对查出来的会计造假主要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具体负责审计的会计师的顾虑会少很多,为避免麻烦,审计师大都会无保留意见。 4. 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管。内部监管因为人员缺 乏、没有独立性等原因,没有起到实质作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由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进行审计,审计完后并没有第三方进行认真负责的复查和稽核,很难从根源上杜绝造假。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第三只手来进行有效地监管。 5. 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一是会计原则本身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本,从而发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专案,会计资讯制造者就能够通过操纵应计专案的确认时光来制造虚假业绩,另外主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资讯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二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跟着经济的飞速发铺,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呈现,使原有的会计轨制、会计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订及公布,这在客观上呈现了一个“合规”的造假时段。 三、建立金融会计诚信体系的几点建议 1. 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管,确保审计的独立性。问卷调查表的第9题为“您认为目前假账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毒瘤’,主要原因是什么”,有75%的人选择“企业当头的要‘业绩’”。而在第10题“您认为造成会计资讯失真的主体因素是”中,有的人选择“单位负责人”,仅有的人选择“一般会计人员”。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在这种从属关系下,会计人员所遵循的职业道德能否进行和所遵循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单位负责人。如果单位负责人向会计人员施压,会计人员很难长时间保证会计资讯的绝对真实。说到底,会计还是附属于公司的上下级部门而不是单独独立的审计部门,作为附属品而没有独立性,怎么能独善其身? 2. 建立多重有效、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 *** 监管。很多人都认为已经有工商、税务等监管部门,而且又都是 *** 部门,之间也有协作,为什么还要说“建立多重有效、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 *** 监管”?据笔者了解,税务部门的检查主要有四个方面:收入方面、成本方面、费用方面和缴税方面,而这些检查还是以公司的账本为依据,也就是说税务部门是从公司的成果上监督而不是过程方面。工商部门主要是查注册资本,就是看你有没有抽资行为,也不涉及做账。所以这里的“金融监管机构”不仅仅要以账本为依据,还要从多方面进行监管。 3. 引导司法介入,加大失信、犯罪惩罚力度。前面已经探讨过,对于造假行为,追究直接责任人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也是微乎其微,极其有限的造假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造假的层出不穷。如果加大惩罚力度,增强法律的震慑作用,不仅仅要增强对个人的处罚,更要加大对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甚至可以因此处罚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直接负责人,从源头上减少造假的动机。 4. 补充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行业自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在建设完善中,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会给会计人员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在利益面前,在诱惑面前,会计人员是否能抵挡得住,是否能遵从职业道德,就要看会计人员自身。不论是普通会计人员还是注册会计师,这时候都要加强自律。所以我建议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从内部提升抵御力。同时对每一位会计人员包括注册会计师建立诚信档案,真实的记录每人的诚信情况,档案将随其一生,从外部给予会计人员自律的动力。 5. 全面推进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会计的诚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根基。会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全面推进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作为整体一部分的金融会计,在这个良好的土壤里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货币金融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前我们都需要写论文提纲。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写出简单大纲就可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货币金融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汇率传递效应指的是汇率变化对本国价格水平的影响。本文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二是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作为汇率向价格水平传递的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SVAR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进行了估计。人民币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主要研究了非均衡汇率——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将其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的争论相联系;汇率波动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影响,将其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联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低,具有滞后性,不同价格水平指标的传递效应差别较大等特点;汇率低(高)估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较低的原因作出一定程度解释;汇率弹性增大将有利于提高汇率传递效应水平;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主要有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部分内容,第一章引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第二章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包括了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和传导机制,汇率传递理论与文献综述,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四个部分。第三章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研究旨在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作出整体估算,对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有一个整体认识。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三个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冲击SVAR模型,以消除早期学者脉冲响应值偏离经济理论导致汇率传递效应水平降低现象的出现,估算出更真实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不完全性,且传递水平较低,不同价格指标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较大差别。第四章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部分借鉴Ghosh和Rajan(2006)汇率传递效应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时,汇率向价格水平的传递具有天然的不完全性。并将理论用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分析,首先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方法(BEER)估算了2005年到2012年4月间人民币汇率的低(高)估水平;其次借鉴Campa和Goldberg(2005)研究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人民币汇率向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低估或高估可以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作出一定程度解释。第五章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章研究借鉴了 Devereux,Yetman(2010)粘性价格下的`小国开放宏观经济的汇率传递效应模型,并加入了汇率波动风险变量,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求解出外国利率冲击,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和汇率波动冲击下的汇率传递效应表达式。并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估计了汇率传递效应决定模型中相关变量的取值,计算了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最后放松了模型中不同冲击的相关变量取值,以研究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

研究结论指出,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是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主要原因,汇率弹性增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提高,但由于汇率弹性增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过程中汇率风险增大,会影响到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第六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0

第一章 引言10-15

一、 选题背景10-12

二、 研究意义12-13

三、 基本思路13-14

四、 创新之处及主要观点14-15

第二章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15-39

第一节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及传导机制15-17

一、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15-16

二、 汇率传导机制16-17

第二节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综述17-28

一、 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理论17-19

二、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的传统分析方法19-24

三、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汇率传递理论24-28

第三节 文献综述28-37

一、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28-31

二、 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的考察31-33

三、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33-37

第四节 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37-39

一、 DSGE 模型与汇率传递效应37

二、 不完全金融市场与汇率传递效应37-3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39-56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与价格水平变化状况分析39-42

一、 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39-41

二、 价格水平变化分析41-42

第二节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介绍及数据处理42-45

一、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42-43

二、 数据处理43-45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对不同价格指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45-56

一、 汇率冲击符号识别判定条件45-46

二、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构建46

三、 汇率冲击对不同价格指标的影响分析46-56

第四章 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56-71

第一节 非均衡汇率与传递效应理论分析56-58

一、 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6-57

二、 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7-58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水平测算58-64

一、 行为均衡汇率方法介绍58-60

二、 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60-63

三、 汇率低(高)估水平的测算63-6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对传递效应的影响分析64-71

一、 实证模型64-65

二、 数据选取及单位根检验65-67

三、 汇率低(高)估对汇率传递效应影响分析67-71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传递效应分析71-89

第一节 理论模型71-77

一、 交错价格定价71-73

二、 汇率决定73-76

三、 汇率传递效应的决定76-77

第二节 相关变量值的估计77-84

一、 外国利率冲击77-78

二、 国内货币政策冲击78-80

三、 技术冲击80-83

四、 汇率波动冲击83-8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估计84-89

一、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84-85

二、 放松条件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测算85-89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89-94

一、 主要结论89-90

二、 政策建议90-94

参考文献94-102

后记102-103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难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下面是我整理的金融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 运用实物期权构建碳金融定价模型

第一章 前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论文的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思路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碳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实物期权定价应用与模型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碳金融市场价格运行机制分析

碳金融市场机制体系

影响碳金融市场价格的因素分析

甄别碳金融市场价格运行中的期权特征

第四章 运用实物期权构建碳金融定价模型

运用实物期权碳金融定价的`模型建立步骤与过程

碳金融价格体系的构成

碳金融价格影响因素的期权分析

第五章 遗传算法和最小方差蒙特卡罗模拟(LSM)模型的求解

遗传算法进行算例定量分析

最小方差蒙特卡罗模拟(LSM)模型的求解

碳金融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

第六章 仿真模拟分析及碳金融定价政策建议

碳金融定价模型的仿真模拟分析

碳金融定价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

金融论文大纲模板

货币金融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前我们都需要写论文提纲。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写出简单大纲就可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货币金融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汇率传递效应指的是汇率变化对本国价格水平的影响。本文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二是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作为汇率向价格水平传递的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SVAR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进行了估计。人民币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主要研究了非均衡汇率——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将其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的争论相联系;汇率波动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影响,将其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联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低,具有滞后性,不同价格水平指标的传递效应差别较大等特点;汇率低(高)估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较低的原因作出一定程度解释;汇率弹性增大将有利于提高汇率传递效应水平;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主要有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部分内容,第一章引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第二章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包括了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和传导机制,汇率传递理论与文献综述,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四个部分。第三章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研究旨在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作出整体估算,对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有一个整体认识。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三个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冲击SVAR模型,以消除早期学者脉冲响应值偏离经济理论导致汇率传递效应水平降低现象的出现,估算出更真实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不完全性,且传递水平较低,不同价格指标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较大差别。第四章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部分借鉴Ghosh和Rajan(2006)汇率传递效应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时,汇率向价格水平的传递具有天然的不完全性。并将理论用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分析,首先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方法(BEER)估算了2005年到2012年4月间人民币汇率的低(高)估水平;其次借鉴Campa和Goldberg(2005)研究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人民币汇率向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低估或高估可以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作出一定程度解释。第五章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章研究借鉴了 Devereux,Yetman(2010)粘性价格下的`小国开放宏观经济的汇率传递效应模型,并加入了汇率波动风险变量,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求解出外国利率冲击,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和汇率波动冲击下的汇率传递效应表达式。并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估计了汇率传递效应决定模型中相关变量的取值,计算了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最后放松了模型中不同冲击的相关变量取值,以研究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

研究结论指出,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是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主要原因,汇率弹性增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提高,但由于汇率弹性增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过程中汇率风险增大,会影响到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第六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0

第一章 引言10-15

一、 选题背景10-12

二、 研究意义12-13

三、 基本思路13-14

四、 创新之处及主要观点14-15

第二章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15-39

第一节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及传导机制15-17

一、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15-16

二、 汇率传导机制16-17

第二节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综述17-28

一、 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理论17-19

二、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的传统分析方法19-24

三、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汇率传递理论24-28

第三节 文献综述28-37

一、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28-31

二、 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的考察31-33

三、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33-37

第四节 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37-39

一、 DSGE 模型与汇率传递效应37

二、 不完全金融市场与汇率传递效应37-3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39-56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与价格水平变化状况分析39-42

一、 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39-41

二、 价格水平变化分析41-42

第二节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介绍及数据处理42-45

一、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42-43

二、 数据处理43-45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对不同价格指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45-56

一、 汇率冲击符号识别判定条件45-46

二、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构建46

三、 汇率冲击对不同价格指标的影响分析46-56

第四章 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56-71

第一节 非均衡汇率与传递效应理论分析56-58

一、 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6-57

二、 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7-58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水平测算58-64

一、 行为均衡汇率方法介绍58-60

二、 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60-63

三、 汇率低(高)估水平的测算63-6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对传递效应的影响分析64-71

一、 实证模型64-65

二、 数据选取及单位根检验65-67

三、 汇率低(高)估对汇率传递效应影响分析67-71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传递效应分析71-89

第一节 理论模型71-77

一、 交错价格定价71-73

二、 汇率决定73-76

三、 汇率传递效应的决定76-77

第二节 相关变量值的估计77-84

一、 外国利率冲击77-78

二、 国内货币政策冲击78-80

三、 技术冲击80-83

四、 汇率波动冲击83-8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估计84-89

一、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84-85

二、 放松条件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测算85-89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89-94

一、 主要结论89-90

二、 政策建议90-94

参考文献94-102

后记102-103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难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下面是我整理的金融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 运用实物期权构建碳金融定价模型

第一章 前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论文的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思路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碳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实物期权定价应用与模型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碳金融市场价格运行机制分析

碳金融市场机制体系

影响碳金融市场价格的因素分析

甄别碳金融市场价格运行中的期权特征

第四章 运用实物期权构建碳金融定价模型

运用实物期权碳金融定价的`模型建立步骤与过程

碳金融价格体系的构成

碳金融价格影响因素的期权分析

第五章 遗传算法和最小方差蒙特卡罗模拟(LSM)模型的求解

遗传算法进行算例定量分析

最小方差蒙特卡罗模拟(LSM)模型的求解

碳金融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

第六章 仿真模拟分析及碳金融定价政策建议

碳金融定价模型的仿真模拟分析

碳金融定价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金融类本科论文大纲样本模板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的作用是在将毕业论文内容按照一定的构建搭建起来,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论文提纲怎么写呢?

摘要 4-6

Abstract 6-8

1 绪论 12-29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7

大而不倒问题的处理 12-14

或有可转债的创新实践 14-15

选题意义 15-17

文献综述 17-24

或有可转债合约设计的相关研究 17-20

或有可转债定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20-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4-29

研究内容 24-28

论文结构 28-29

2 理论基础 29-43

或有可转债概述 29-33

基本条款要素 29-31

运作流程 31-33

与传统可转债的主要区别 33

路径依赖原理 33-36

路径依赖概念 33-35

路径依赖原理在可转债条款设计中的应用 35-36

或有可转债定价拟应用的主要工具 36-43

二叉树模型 36-38

障碍期权定价公式 38-41

Jarrow-Turnbull模型 41-43

3 不含附加条款的或有可转债(CoCos)定价改进方法 43-56

问题的提出 43

基本假设 43-44

离散时间下的CoCos定价方法 44-48

连续时间下的CoCos定价方法 48-51

模拟分析 51-55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51-52

定价结果分析 52-53

参数敏感度分析 53-55

小结 55-56

4 含股权回购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CCs)及其定价方法 56-69

问题的提出 56-57

SCCs合约的运作机理 57-60

SCCs定价模型的构建 60-64

基本假设 60-61

SCCs定价模型 61-64

模拟分析 64-68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64-65

定价结果分析 65-66

参数敏感度分析 66-68

小结 68-69

5 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PCCs)及其定价方法 69-83

问题的提出 69-70

SPCCs合约的运作机理 70-71

SPCCs定价模型的构建 71-77

基本假设 71-72

SPCCs定价模型 72-77

模拟分析 77-82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77-78

定价结果分析 78-79

参数敏感度分析 79-82

小结 82-83

6 关键定价参数取值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以触发点为例 83-101

问题的提出 83

基本假设 83-85

不同触发点取值情形下的银行最优资本结构 85-92

含或有可转债的.银行资本结构 85-86

不同触发点取值情形下的最优资本结构 86-92

具体影响分析 92-95

模拟与讨论 95-99

参数设置 95

模拟结果与分析 95-99

小结 99-101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107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1-10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105

研究展望 105-107

参考文献 107-115

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8-19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8-10

研究背景 8-9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9-10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0-17

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分析的相关研究 10-12

系统性风险的微观分析的相关研究 12-13

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的相关研究 13-16

现有文献评述 16-17

论文框架 17-19

2 理论基础 19-30

概念的界定 19-20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19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其他主要风险的辨析 19-20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特征 20-22

传染性 20-21

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称性 21

负外部性 21-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22-24

银行系统结构的脆弱性 22

银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22-23

银行间复杂的信用关系 23-24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24-26

基于银行间关联关系的测度方法 24-25

自下而上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25

自上而下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25-26

巴塞尔协议Ⅲ的有关新规定 26-30

全新的资本标准和资本定义 26-27

引进并更新整体杠杆比率 27-28

加强流动性监管 28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8-30

3 基于Shapley值的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算方法 30-35

模型基础 30-31

Shapley值理论介绍 30

ES模型介绍 30-31

基于Shapley值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算 31-34

模型的基本假定 31-32

相关变量的求解方法 32-34

本章小结 34-35

4 银行系统性风险测算的实证研究 35-49

数据描述 35

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35-43

实证方法基本步骤 35

各主要变量的计算 35-40

利用Shapley值法计算各银行系统性风险 40-43

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因素识别 43-49

银行资产规模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 43-45

系统性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的敏度分析 45-49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49-51

研究结论 49

研究展望 49-51

参考文献 51-55

附录A 关于(b)/_b/_t的证明 55-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6-57

致谢 57-58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货币金融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前我们都需要写论文提纲。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写出简单大纲就可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货币金融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汇率传递效应指的是汇率变化对本国价格水平的影响。本文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二是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作为汇率向价格水平传递的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SVAR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进行了估计。人民币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主要研究了非均衡汇率——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将其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的争论相联系;汇率波动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影响,将其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联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低,具有滞后性,不同价格水平指标的传递效应差别较大等特点;汇率低(高)估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较低的原因作出一定程度解释;汇率弹性增大将有利于提高汇率传递效应水平;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主要有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部分内容,第一章引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第二章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包括了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和传导机制,汇率传递理论与文献综述,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四个部分。第三章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研究旨在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作出整体估算,对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有一个整体认识。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三个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冲击SVAR模型,以消除早期学者脉冲响应值偏离经济理论导致汇率传递效应水平降低现象的出现,估算出更真实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不完全性,且传递水平较低,不同价格指标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较大差别。第四章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部分借鉴Ghosh和Rajan(2006)汇率传递效应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时,汇率向价格水平的传递具有天然的不完全性。并将理论用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分析,首先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方法(BEER)估算了2005年到2012年4月间人民币汇率的低(高)估水平;其次借鉴Campa和Goldberg(2005)研究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人民币汇率向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低估或高估可以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作出一定程度解释。第五章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章研究借鉴了 Devereux,Yetman(2010)粘性价格下的`小国开放宏观经济的汇率传递效应模型,并加入了汇率波动风险变量,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求解出外国利率冲击,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和汇率波动冲击下的汇率传递效应表达式。并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估计了汇率传递效应决定模型中相关变量的取值,计算了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最后放松了模型中不同冲击的相关变量取值,以研究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

研究结论指出,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是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主要原因,汇率弹性增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提高,但由于汇率弹性增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过程中汇率风险增大,会影响到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第六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0

第一章 引言10-15

一、 选题背景10-12

二、 研究意义12-13

三、 基本思路13-14

四、 创新之处及主要观点14-15

第二章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15-39

第一节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及传导机制15-17

一、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15-16

二、 汇率传导机制16-17

第二节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综述17-28

一、 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理论17-19

二、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的传统分析方法19-24

三、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汇率传递理论24-28

第三节 文献综述28-37

一、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28-31

二、 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的考察31-33

三、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33-37

第四节 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37-39

一、 DSGE 模型与汇率传递效应37

二、 不完全金融市场与汇率传递效应37-3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39-56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与价格水平变化状况分析39-42

一、 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39-41

二、 价格水平变化分析41-42

第二节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介绍及数据处理42-45

一、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42-43

二、 数据处理43-45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对不同价格指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45-56

一、 汇率冲击符号识别判定条件45-46

二、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构建46

三、 汇率冲击对不同价格指标的影响分析46-56

第四章 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56-71

第一节 非均衡汇率与传递效应理论分析56-58

一、 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6-57

二、 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7-58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水平测算58-64

一、 行为均衡汇率方法介绍58-60

二、 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60-63

三、 汇率低(高)估水平的测算63-6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对传递效应的影响分析64-71

一、 实证模型64-65

二、 数据选取及单位根检验65-67

三、 汇率低(高)估对汇率传递效应影响分析67-71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传递效应分析71-89

第一节 理论模型71-77

一、 交错价格定价71-73

二、 汇率决定73-76

三、 汇率传递效应的决定76-77

第二节 相关变量值的估计77-84

一、 外国利率冲击77-78

二、 国内货币政策冲击78-80

三、 技术冲击80-83

四、 汇率波动冲击83-8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估计84-89

一、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84-85

二、 放松条件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测算85-89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89-94

一、 主要结论89-90

二、 政策建议90-94

参考文献94-102

后记102-103

金融热点论文大纲模板样本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面是金融毕业论文提纲,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1章 导论 12-20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5

研究背景 12-14

研究目的 14-15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8

国外文献综述 15-16

国内文献综述 16-18

研究内容与方法 18-20

研究内容 18-19

研究方法 19

创新与不足 19-20

第2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 20-26

新能源汽车概念及分类 20-23

新能源汽车概念 20

新能源汽车分类 20-23

相关理论 23-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4-26

第3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比较 26-35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6-28

技术发展 26

市场状况 26-27

基础设施建设 27-2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8-34

技术发展 28-30

市场状况 30-33

基础设施建设 33-34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34-35

第4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49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36

技术创新战略 35

市场推广战略 35-36

配套设施先行战略 3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6-47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36-4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SWOT 分析 41-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战略 43-44

技术创新战略 44-45

市场推广战略 45-47

配套设施发展战略 47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 47-49

第5章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9-54

建立国家级的技术支撑体系 49

行业标准战略的优化 49-50

产业联盟,引进人才 50-51

完善相关财税政策 51-53

完善相关补贴政策 51-52

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52-53

对基础配套设施的优化 53-54

结论和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引言 12-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4

研究背景 12-13

研究意义 13-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6

研究思路 14-15

研究方法 15-16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 16-18

第四节 研究改进、创新与不足 18-21

创新点 18-19

研究不足 19-2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45

第一节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相关研究 21-29

规模经济 21-22

范围经济 22-24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4-29

第二节 多元化经营相关研究 29-37

多元化经营的收益、成本 29-33

多元化经营绩效 33-3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相关文献 37-45

地理多元化 38-41

业务多元化 41-45

第三章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45-72

第一节 城商行规模扩张与规模经济 45-59

背景分析 45-47

研究方法 47-51

实证分析 51-56

引入经营风险后的规模经济 56-58

结论 58-59

第二节 城商行效率 59-72

问题的提出 59-60

商业银行效率相关理论 60-62

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方法 62-63

研究设计 63-66

实证分析 66-70

结论及政策建议 70-72

第四章 地理多元化—跨区域经营 72-100

第一节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相关背景及影响因素 72-84

相关背景 72-76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动因 76-78

研究设计 78-79

实证分析 79-83

结论及政策建议 83-84

第二节 跨区域经营绩效及地区选择 84-100

问题的提出 84-86

研究设计 86-90

实证分析 90-98

结论及政策建议 98-100

第五章 业务多元化 100-131

第一节 收入多元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影响 100-114

背景 100-102

研究设计 102-106

实证分析 106-113

结论 113-114

第二节 资产和资金来源多元化 114-131

研究背景 114-116

研究设计 116-119

实证分析 119-128

结论 128-131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1-140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31-133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131-132

地理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

业务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13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33-140

城商行明确自身定位 133-138

审慎监管、区别对待 138-140

参考文献 140-151

致谢 151-15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52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典型工具

(一) steep分析模型

(二) swot 分析模型

(三) 相关利益者分析模型

(四)波特的五力模型

1.模型的假设

2.模型的分析

3.模型的评价

三、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及五力模型的改善

(一)政府以不同身份与企业相联系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局内人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时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经济“总管”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局外者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 自由市场模式

(2) 政府引导模式

(二)从价值链主要环节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从需求角度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四)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五)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影响

1.政府职能对公司层战略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事业层战略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职能层战略的影响

(六)五力模型的改善(加入政府因素)

1.政府过度干预的模型

2.政府适度干预的模型

四、我国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职能对国有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民营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外资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1.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中存在、遇到的几个问题

2.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

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一)与本国政府关系

(二)与外国政府关系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实际工作中一个重要而生动的议题。国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整体关注,距今不过10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导致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事件,引起了业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BIS)在20**年6月颁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并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从而带动了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的广泛研究和讨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年3月2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陆续启动新一轮的变革,20**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意味着建设银行将面对来自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投资者、股东、新闻媒体、客户和社会公众更加严格、深入、全面、透明的监督,更需要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国际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构架,全面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大力提高识别和控制操作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必须认真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操作风险问题研究,对于建设银行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特征、分类和国内外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透过损失事件调查,发现建设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认识、运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阐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主张从六个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机制、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金融学论文提纲精选3篇论文。即: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构建公司治理下的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Abstract

第一章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及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第二节 操作风险分类及应用举例

第三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国外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建设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设想

第一节 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第二节 构建起公司治理下的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三节 培育全员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第四节 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第五节 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第六节 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货币金融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前我们都需要写论文提纲。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写出简单大纲就可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货币金融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汇率传递效应指的是汇率变化对本国价格水平的影响。本文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二是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考察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作为汇率向价格水平传递的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SVAR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进行了估计。人民币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主要研究了非均衡汇率——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将其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的争论相联系;汇率波动对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的影响,将其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联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低,具有滞后性,不同价格水平指标的传递效应差别较大等特点;汇率低(高)估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较低的原因作出一定程度解释;汇率弹性增大将有利于提高汇率传递效应水平;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主要有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部分内容,第一章引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第二章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包括了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和传导机制,汇率传递理论与文献综述,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四个部分。第三章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研究旨在对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作出整体估算,对我国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有一个整体认识。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三个指标,并采用符号识别冲击SVAR模型,以消除早期学者脉冲响应值偏离经济理论导致汇率传递效应水平降低现象的出现,估算出更真实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不完全性,且传递水平较低,不同价格指标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较大差别。第四章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部分借鉴Ghosh和Rajan(2006)汇率传递效应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时,汇率向价格水平的传递具有天然的不完全性。并将理论用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分析,首先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方法(BEER)估算了2005年到2012年4月间人民币汇率的低(高)估水平;其次借鉴Campa和Goldberg(2005)研究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存在低(高)估时对人民币汇率向居民消费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低估或高估可以对汇率向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作出一定程度解释。第五章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本章研究借鉴了 Devereux,Yetman(2010)粘性价格下的`小国开放宏观经济的汇率传递效应模型,并加入了汇率波动风险变量,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求解出外国利率冲击,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和汇率波动冲击下的汇率传递效应表达式。并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估计了汇率传递效应决定模型中相关变量的取值,计算了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最后放松了模型中不同冲击的相关变量取值,以研究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

研究结论指出,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是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主要原因,汇率弹性增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提高,但由于汇率弹性增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过程中汇率风险增大,会影响到汇率传递效应水平。第六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0

第一章 引言10-15

一、 选题背景10-12

二、 研究意义12-13

三、 基本思路13-14

四、 创新之处及主要观点14-15

第二章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与文献综述15-39

第一节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及传导机制15-17

一、 汇率传递效应涵义15-16

二、 汇率传导机制16-17

第二节 汇率传递效应理论综述17-28

一、 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理论17-19

二、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的传统分析方法19-24

三、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汇率传递理论24-28

第三节 文献综述28-37

一、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原因分析28-31

二、 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的考察31-33

三、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33-37

第四节 汇率传递效应研究新进展37-39

一、 DSGE 模型与汇率传递效应37

二、 不完全金融市场与汇率传递效应37-3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39-56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与价格水平变化状况分析39-42

一、 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39-41

二、 价格水平变化分析41-42

第二节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介绍及数据处理42-45

一、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42-43

二、 数据处理43-45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对不同价格指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45-56

一、 汇率冲击符号识别判定条件45-46

二、 符号识别 SVAR 模型构建46

三、 汇率冲击对不同价格指标的影响分析46-56

第四章 人民币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分析56-71

第一节 非均衡汇率与传递效应理论分析56-58

一、 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6-57

二、 非均衡汇率与汇率传递效应57-58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水平测算58-64

一、 行为均衡汇率方法介绍58-60

二、 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60-63

三、 汇率低(高)估水平的测算63-6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低(高)估对传递效应的影响分析64-71

一、 实证模型64-65

二、 数据选取及单位根检验65-67

三、 汇率低(高)估对汇率传递效应影响分析67-71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价格粘性与传递效应分析71-89

第一节 理论模型71-77

一、 交错价格定价71-73

二、 汇率决定73-76

三、 汇率传递效应的决定76-77

第二节 相关变量值的估计77-84

一、 外国利率冲击77-78

二、 国内货币政策冲击78-80

三、 技术冲击80-83

四、 汇率波动冲击83-84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系数大小估计84-89

一、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估计84-85

二、 放松条件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水平测算85-89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89-94

一、 主要结论89-90

二、 政策建议90-94

参考文献94-102

后记102-103

金融学本科生论文大纲模板

关于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纲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方便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以下是lw54我为您整理的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参考。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提纲一

摘要 6-9

ABSTRACT 9-12

目录 13-18

第1章 绪论 18-40

研究背景和意义 18-24

研究背景 18-23

研究意义 23-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24-35

国外文献综述 24-31

国内文献综述 31-35

研究内容与方法 35-38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35-38

研究方法 38

主要创新点 38-40

第2章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金融功能的理论基础 40-56

研究对象界定 40-46

资源 40-41

资源型区域 41-46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46-49

经济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46-47

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 47-48

经济结构优化 48-49

金融功能理论 49-55

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 49-51

金融功能理论框架 51-54

本研究在金融功能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54-55

小结 55-56

第3章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分析 56-86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演进及其与发达地区的比较 56-77

金融基础功能 56-61

金融核心功能 61-68

金融扩展功能 68-72

金融衍生功能 72-76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体系总结 76-77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演进的动力机制 77-82

内生机制 77-79

协调机制 79-80

效率机制 80-82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的演进方向 82-84

横向功能演进 82-83

纵向功能演进 83-84

小结 84-86

第4章 金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86-111

经济增长机制 86-87

结构优化机制 87-98

所有制结构优化机制 87-88

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88-90

分配结构优化机制 90-91

城乡结构优化机制 91-93

区域结构优化机制 93-98

发展动力传导机制 98-105

金融功能的消费效应 99-101

金融功能的资本化效应 101-103

金融功能的科技创新效应 103-105

效率实现机制 105-110

时间成本控制 106-107

资源配置效率 107-110

小结 110-111

第5章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111-139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 111-126

评价原则与方法 111-113

指标体系设计及权重分配 113-117

数据分析及结果 117-12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 121-126

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指标体系的设计 126-131

金融指标选取的相关研究综述 126-128

金融功能指标体系设计 128-131

实证分析过程 131-137

控制变量设定 131-133

模型的建立 133

平稳性检验 133-134

协整检验 134-135

回归分析 135-137

实证分析结果的启示 137-138

小结 138-139

第6章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体系安排 139-155

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突破消除金融锁定 139-143

定向融资策略 139-141

产融结合策略 141-142

非公开融资策略 142-143

传统业务倾斜策略 143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消除金融抑制 143-149

充分利用股票市场 144-146

大力推动债券市场融资 146-147

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147-148

规范非正规金融体系 148-149

充分发挥金融的避险及其衍生功能 149-152

积极培育保险市场 150-151

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151-152

设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金 152-153

提高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 153-154

小结 154-155

第7章 金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功能实现的外部条件 155-182

金融的外部协调 155-164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 155-160

金融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 160-162

金融发展与企业发展协调 162-164

推进市场化进程 164-174

金融市场化 164-170

资源价格市场化 170-174

承接产业转移减轻金融体系压力 174-181

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175-177

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177-179

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 179-181

小结 181-182

结论与展望 182-185

1、结论 182-183

2、展望 183-185

参考文献 185-193

致谢 193-194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的作用是在将毕业论文内容按照一定的构建搭建起来,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论文提纲怎么写呢?

摘要 4-6

Abstract 6-8

1 绪论 12-29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7

大而不倒问题的处理 12-14

或有可转债的创新实践 14-15

选题意义 15-17

文献综述 17-24

或有可转债合约设计的相关研究 17-20

或有可转债定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20-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4-29

研究内容 24-28

论文结构 28-29

2 理论基础 29-43

或有可转债概述 29-33

基本条款要素 29-31

运作流程 31-33

与传统可转债的主要区别 33

路径依赖原理 33-36

路径依赖概念 33-35

路径依赖原理在可转债条款设计中的应用 35-36

或有可转债定价拟应用的主要工具 36-43

二叉树模型 36-38

障碍期权定价公式 38-41

Jarrow-Turnbull模型 41-43

3 不含附加条款的或有可转债(CoCos)定价改进方法 43-56

问题的提出 43

基本假设 43-44

离散时间下的CoCos定价方法 44-48

连续时间下的CoCos定价方法 48-51

模拟分析 51-55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51-52

定价结果分析 52-53

参数敏感度分析 53-55

小结 55-56

4 含股权回购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CCs)及其定价方法 56-69

问题的提出 56-57

SCCs合约的运作机理 57-60

SCCs定价模型的构建 60-64

基本假设 60-61

SCCs定价模型 61-64

模拟分析 64-68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64-65

定价结果分析 65-66

参数敏感度分析 66-68

小结 68-69

5 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PCCs)及其定价方法 69-83

问题的提出 69-70

SPCCs合约的运作机理 70-71

SPCCs定价模型的构建 71-77

基本假设 71-72

SPCCs定价模型 72-77

模拟分析 77-82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77-78

定价结果分析 78-79

参数敏感度分析 79-82

小结 82-83

6 关键定价参数取值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以触发点为例 83-101

问题的提出 83

基本假设 83-85

不同触发点取值情形下的银行最优资本结构 85-92

含或有可转债的.银行资本结构 85-86

不同触发点取值情形下的最优资本结构 86-92

具体影响分析 92-95

模拟与讨论 95-99

参数设置 95

模拟结果与分析 95-99

小结 99-101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107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1-10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105

研究展望 105-107

参考文献 107-115

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8-19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8-10

研究背景 8-9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9-10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0-17

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分析的相关研究 10-12

系统性风险的微观分析的相关研究 12-13

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的相关研究 13-16

现有文献评述 16-17

论文框架 17-19

2 理论基础 19-30

概念的界定 19-20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19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其他主要风险的辨析 19-20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特征 20-22

传染性 20-21

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称性 21

负外部性 21-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22-24

银行系统结构的脆弱性 22

银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22-23

银行间复杂的信用关系 23-24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24-26

基于银行间关联关系的测度方法 24-25

自下而上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25

自上而下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25-26

巴塞尔协议Ⅲ的有关新规定 26-30

全新的资本标准和资本定义 26-27

引进并更新整体杠杆比率 27-28

加强流动性监管 28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8-30

3 基于Shapley值的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算方法 30-35

模型基础 30-31

Shapley值理论介绍 30

ES模型介绍 30-31

基于Shapley值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算 31-34

模型的基本假定 31-32

相关变量的求解方法 32-34

本章小结 34-35

4 银行系统性风险测算的实证研究 35-49

数据描述 35

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35-43

实证方法基本步骤 35

各主要变量的计算 35-40

利用Shapley值法计算各银行系统性风险 40-43

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因素识别 43-49

银行资产规模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 43-45

系统性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的敏度分析 45-49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49-51

研究结论 49

研究展望 49-51

参考文献 51-55

附录A 关于(b)/_b/_t的证明 55-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6-57

致谢 57-58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面是金融毕业论文提纲,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1章 导论 12-20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5

研究背景 12-14

研究目的 14-15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8

国外文献综述 15-16

国内文献综述 16-18

研究内容与方法 18-20

研究内容 18-19

研究方法 19

创新与不足 19-20

第2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 20-26

新能源汽车概念及分类 20-23

新能源汽车概念 20

新能源汽车分类 20-23

相关理论 23-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4-26

第3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比较 26-35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6-28

技术发展 26

市场状况 26-27

基础设施建设 27-2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8-34

技术发展 28-30

市场状况 30-33

基础设施建设 33-34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34-35

第4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49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36

技术创新战略 35

市场推广战略 35-36

配套设施先行战略 3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6-47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36-4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SWOT 分析 41-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战略 43-44

技术创新战略 44-45

市场推广战略 45-47

配套设施发展战略 47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 47-49

第5章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9-54

建立国家级的技术支撑体系 49

行业标准战略的优化 49-50

产业联盟,引进人才 50-51

完善相关财税政策 51-53

完善相关补贴政策 51-52

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52-53

对基础配套设施的优化 53-54

结论和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引言 12-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4

研究背景 12-13

研究意义 13-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6

研究思路 14-15

研究方法 15-16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 16-18

第四节 研究改进、创新与不足 18-21

创新点 18-19

研究不足 19-2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45

第一节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相关研究 21-29

规模经济 21-22

范围经济 22-24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4-29

第二节 多元化经营相关研究 29-37

多元化经营的收益、成本 29-33

多元化经营绩效 33-3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相关文献 37-45

地理多元化 38-41

业务多元化 41-45

第三章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45-72

第一节 城商行规模扩张与规模经济 45-59

背景分析 45-47

研究方法 47-51

实证分析 51-56

引入经营风险后的规模经济 56-58

结论 58-59

第二节 城商行效率 59-72

问题的提出 59-60

商业银行效率相关理论 60-62

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方法 62-63

研究设计 63-66

实证分析 66-70

结论及政策建议 70-72

第四章 地理多元化—跨区域经营 72-100

第一节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相关背景及影响因素 72-84

相关背景 72-76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动因 76-78

研究设计 78-79

实证分析 79-83

结论及政策建议 83-84

第二节 跨区域经营绩效及地区选择 84-100

问题的提出 84-86

研究设计 86-90

实证分析 90-98

结论及政策建议 98-100

第五章 业务多元化 100-131

第一节 收入多元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影响 100-114

背景 100-102

研究设计 102-106

实证分析 106-113

结论 113-114

第二节 资产和资金来源多元化 114-131

研究背景 114-116

研究设计 116-119

实证分析 119-128

结论 128-131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1-140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31-133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131-132

地理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

业务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13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33-140

城商行明确自身定位 133-138

审慎监管、区别对待 138-140

参考文献 140-151

致谢 151-15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52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典型工具

(一) steep分析模型

(二) swot 分析模型

(三) 相关利益者分析模型

(四)波特的五力模型

1.模型的假设

2.模型的分析

3.模型的评价

三、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及五力模型的改善

(一)政府以不同身份与企业相联系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局内人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时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经济“总管”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局外者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 自由市场模式

(2) 政府引导模式

(二)从价值链主要环节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从需求角度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四)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五)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影响

1.政府职能对公司层战略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事业层战略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职能层战略的影响

(六)五力模型的改善(加入政府因素)

1.政府过度干预的模型

2.政府适度干预的模型

四、我国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职能对国有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民营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外资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1.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中存在、遇到的几个问题

2.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

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一)与本国政府关系

(二)与外国政府关系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实际工作中一个重要而生动的议题。国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整体关注,距今不过10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导致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事件,引起了业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BIS)在20**年6月颁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并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从而带动了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的广泛研究和讨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年3月2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陆续启动新一轮的变革,20**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意味着建设银行将面对来自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投资者、股东、新闻媒体、客户和社会公众更加严格、深入、全面、透明的监督,更需要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国际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构架,全面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大力提高识别和控制操作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必须认真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操作风险问题研究,对于建设银行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特征、分类和国内外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透过损失事件调查,发现建设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认识、运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阐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主张从六个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机制、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金融学论文提纲精选3篇论文。即: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构建公司治理下的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Abstract

第一章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及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第二节 操作风险分类及应用举例

第三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国外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建设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设想

第一节 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第二节 构建起公司治理下的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三节 培育全员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第四节 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第五节 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第六节 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 索引序列
  • 金融财会论文大纲范本模板
  • 金融论文大纲模板
  • 金融类本科论文大纲样本模板
  • 金融热点论文大纲模板样本
  • 金融学本科生论文大纲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