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发布时间: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1. 王一:探索一种基于城市认识论的城市设计理论,新建筑,. 2. 卢济威、王一:城市交通体系化和空间一体化—深圳地铁老街站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汇刊,. 王一: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设计—现状与思考,建筑技术及设计,. 王一:认识、价值与方法:当代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设计应对策略,建筑与地域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 2001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卢济威、王一: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性与背景,安徽建筑,. 王一: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滨水区空间形态整合,建筑技术及设计,. 王一:当代城市设计思想评述,华中建筑 p74-788. 卢济威、王一:建构山水型城市“起居室”—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建筑学报, p18-219. 王一:系统整合与当代城市建筑空间形态发展特征,中国建筑学会 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p247-255 10. 王一:从几何空间到校园场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时代建筑,. 王一:从城市要素到城市设计的要素—探索一种基于系统整合的城市设计观,新建筑,, p53-5612. 王一:设计的本质与城市设计的乌托邦定势,规划师,, p5-813. 王一:市政工程要素与滨水区空间形态整合—以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为例,理想空间,第10期, 94-96页,2007 14. 王一、卢济威:基于行为特征的 CBD 空间形态—以杭州运河(江干区段)江河汇流区城市设计为例,城市规划学刊,. 王一:以国际化为背景推进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2009全国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39-41页,重庆,200916. 王一:大规模城市建设项目决策中的社会政治博弈,同济·城市国际论坛论文集,. 王一:Reconnect Water with City: Waterfront Development and Urban Design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ISHED Conference 2012, 14-4页,上海,201218. 王一:大型展会项目的后续发展策略—以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为例,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 931-934页,北京,201219. 王一、于璐:城市地下空间公共化的指标与策略,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北京,2013

1、中国古建bai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du木构架结构为zhi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dao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栈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bai目1、《营造法式》.jpg陶本du2、《营造zhi法dao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7、《营造法式》图样.jpg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28、《园冶》【有原书】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56、《华严寺》.pdf【有原书】57、《绘图鲁班经》.pdf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69、《园综》—陈从周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中国古建筑图谱中国全史《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5 敦煌家具资料6 佛像艺术造型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31 佛教寺院考古.pdf32 城记.pdf 【有原书】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34 宫殿考古通论.pdf35 故宫辞典.pdf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 汉字古音手册.PDF38 建筑历史与理论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40 林徽因文存+建筑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42 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 秦汉瓦当.pdf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45 唐代长安辞典.pdf46 隋唐两京丛考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49 闲情偶寄.pdf50 正在消失的建筑.pdf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57 长城.djvu58 明十三陵.djvu59 颐和园.djvu60 老宅第.djvu61 老牌坊.djvu62 老书院.djvu63 老门楼.djvu64 老戏台.djvu65 老楼阁.djvu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67 山西.djvu68 中国民居.djvu69 中国园林.djvu70 避暑山庄.djvu71 晋祠揽胜.djvu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73 园林史.djvu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75 圆明园.djvu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78 徽州.djvu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82 江南六镇.djvu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85 中国古建筑百问86 洛阳伽蓝记87 长物志校注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90 梁思成建筑画91 隋唐宫廷建筑考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2 中国古亭.pdf3 中国古亭.pdf4 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14 明式家具珍赏15 盛京宫殿建筑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永诀的建筑.pdf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22 紫禁城宫殿.pdf23 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pdf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25 红木小件.pdf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28 永诀的建筑.pdf29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记.pdf 【有原书】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

34 宫殿考古通论.pdf

35 故宫辞典.pdf

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

37 汉字古音手册.PDF

38 建筑历史与理论

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筑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

43 秦汉瓦当.pdf

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

45 唐代长安辞典.pdf

46 隋唐两京丛考

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

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

49 闲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筑.pdf

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

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

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

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

57 长城.djvu

58 明十三陵.djvu

59 颐和园.djvu

60 老宅第.djvu

61 老牌坊.djvu

62 老书院.djvu

63 老门楼.djvu

64 老戏台.djvu

65 老楼阁.djvu

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

67 山西.djvu

68 中国民居.djvu

69 中国园林.djvu

70 避暑山庄.djvu

71 晋祠揽胜.djvu

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

73 园林史.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5 圆明园.djvu

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

78 徽州.djvu

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

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

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

82 江南六镇.djvu

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

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

85 中国古建筑百问

86 洛阳伽蓝记

87 长物志校注

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

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筑画

91 隋唐宫廷建筑考

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

《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2 中国古亭.pdf

3 中国古亭.pdf

4 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

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

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

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

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

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

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

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

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14 明式家具珍赏

15 盛京宫殿建筑

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

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

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19 永诀的建筑.pdf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

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

22 紫禁城宫殿.pdf

23 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pdf

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25 红木小件.pdf

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

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

28 永诀的建筑.pdf

29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另:《建筑史论文集》【有原书】、《古建园林技术》【有原书】、《建筑历史研究》等相关散篇论文 目录如下

1、_材分八等_在建筑史上的意义.pdf

2、_礼制建筑_求解.pdf

3、_应县木塔_读后札记.pdf

4、_营造法式_版本及其流布述略.pdf

5、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pdf

6、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下.pdf

7、_营造法式_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pdf

8、_营造法式_瓦作制度初探.pdf

9、_营造法式_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pdf

10、_营造法式_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pdf

11、_营造法式小木作_几种门制度初探.PDF

12、《“礼制建筑”求解》——方晓风.pdf

13、《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pdf

14、《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徐伯安.pdf

15、《营造法式》变选用材制度探析.pdf

16、《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Ⅱ).pdf

17、《营造法式》中的翼角构造初探.PDF

18、《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简介.pdf

19、2006年_最重要的建筑经典记忆_议梁思成_省略_诞辰105周年及中国营造学社的.pdf

20、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pdf

21、保存完好的“样式雷”古建筑群——清西陵.pdf

22、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PDF

23、边靖楼修缮设计上.PDF

24、崇福寺小召牌楼构制初探.PDF

25、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变研究.pdf

26、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上

27、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下

28、从驼峰与墓股的比较看中日古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关系.pdf

29、从帐形龛饰到帐形龛_北朝石窟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pdf

30、定兴慈云阁修缮记.PDF

31、定州开元寺塔塔刹发现一批文物.PDF

32、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_铺作_与_跳铺之作_辨析.PDF

33、斗栱——李学武.PDF

34、枓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pdf

35、独具魅力的古建珍品——榆次城隍庙.PDF

36、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上

37、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下

38、独乐寺观音阁壁画调查.PDF

39、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pdf

40、对清东陵裕陵地宫棺位问题的探讨.PDF

4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应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筑_物_的研究上.pdf

42、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pdf

43、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_一

44、敦煌雕塑.pdf

45、敦煌火珠图像探微.pdf

46、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47、抚宁境内明长城敌台的建筑形制.PDF

48、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PDF

49、高安回澜塔.PDF

50、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pdf

51、古代的椅和凳.pdf

52、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_试论从_营造法式_至_工程做法_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pdf

53、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_宋_营造法式_与日本_延喜木工寮式_的比较.pdf

54、古代营建技术中的_样_造_作

55、古建瑰宝——千年古刹独乐寺——杨作瑞.pdf

56、古建瑰宝永乐宫.PDF

57、古建门种种.pdf

58、古建上的主要装饰纹样.PDF

59、古建筑角梁构造与翼角生起略述.PDF

60、古建筑结构研究十八年.pdf

61、古太原晋阳建筑文化浅析.PDF

62、故城县庆林寺古塔.PDF

63、关于_营造法式_的研究.pdf

64、关于对山西应县木塔保护工程抬升修缮方案的意见.pdf

65、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一

66、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二

67、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三

68、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四

69、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若干问题的探讨_五

70、关于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立面比例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pdf

71、关于元上都宫城北墙中段的阙式建筑台基.PDF

72、广东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PDF

73、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pdf

74、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pdf

75、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二_斗栱之分类_柱头铺作_转角铺作_补间铺作.pdf

76、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三_柱_础_梁枋_平坐腰檐.pdf

77、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pdf

78、何谓《营造法式》之_槽

79、河北赤城县古塔调查.PDF

80、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pdf

81、河北辽代古塔建筑艺术初探.PDF

82、河北玉田净觉寺调查报告.PDF

83、河北赵县西林寺塔.PDF

84、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PDF

85、黑龙江省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PDF

86、胡床杂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pdf

87、华夏古建筑的“活化石”--承启楼.pdf

88、换个方法拍“古建”.pdf

89、霍州署元代大堂.PDF

90、基于AutoCAD的中国木构古建筑的三维重建.pdf

91、基于CAD与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筑景观的三维重建方法.pdf

92、济渎庙寝宫建筑研究.PDF

93、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4、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5、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象.pdf

96、江苏六朝画像砖研究.pdf

97、江西樟树临江文物调查.PDF

98、金狮床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二.pdf

99、晋城青莲寺塔幢建筑分析.PDF

100、晋祠圣母殿研究.pdf

101、晋祠献殿.PDF

102、晋东南歇山建筑的梁架做法综述与统计分析_晋东南地区唐至金歇山建筑研究之一.pdf

103、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设计深化与现场实施.pdf

104、开元观古建筑初探.PDF

105、克孜尔石窟前的木构建筑.PDF

106、梁思成建筑画.pdf

107、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pdf

108、两周礼器制度研究.pdf

109、辽金珍品塞外巨刹──山西大同华严寺.PDF

110、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PDF

111、灵岩寺石刻造像考.PDF

112、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pdf

113、龙在古建器具上的装饰形式.PDF

114、隆兴寺宋代木雕立式弥勒像的修复.PDF

115、隆兴寺天王殿的建筑时代及复原设想.PDF

116、楼阁建筑构成与逐层副阶形式.pdf

117、甪直保圣寺大殿复原探讨.PDF

118、绿水苍柏话晋祠.PDF

119、略论北京的古建牌楼.pdf

120、略议陈明达先生的中国古代木构发展史研究.pdf

121、论明代建筑之斗栱用材等级.PDF

122、米兰佛寺考.PDF

123、明代建筑油饰彩画要点.PDF

124、南朝帝王陵寝初探.PDF

125、南方上昂与挑斡作法探析.pdf

126、南京朝天宫冶城阁设计.PDF

127、南京出土六朝兽面纹瓦当再探.pdf

128、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pdf

129、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PDF

130、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出土南朝瓦当及与南朝上定林寺关系研究.pdf

131、宁安兴隆寺建筑概述.PDF

132、牌坊建筑文化初探.PDF

133、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PDF

134、铺作·出跳·枓科及其它.PDF

135、普救寺原状考.pdf

136、千古一刹佛光寺.PDF

137、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PDF

138、浅谈电视节目中古建筑与古文物的拍摄技巧.pdf

139、浅谈历代的床和席.pdf

140、清朝祖陵——永陵.pdf

141、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一

142、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二

143、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三_九檩歇山转角前后廊单翘单昂斗科斗口三寸大木做法.pdf

144、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四

145、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五

146、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六

147、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

148、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

149、日本古代寺院建筑瓦屋面及与我国唐代屋面作法的联系.pdf

150、山东临淄出土一件汉代人物圆雕石像.PDF

151、山西古牌楼浅析.PDF

152、山西晋城碧落寺石窟调查记.PDF

153、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PDF

154、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PDF

155、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上.PDF

156、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梁思成.pdf

157、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pdf

158、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

159、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PDF

160、绳床及相关问题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pdf

161、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2、试从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3、试论_材分八等_的数理渊源.pdf

164、试论_营造法式_中的定向_定平技术.pdf

165、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_关于法隆寺建筑尺度规律的再探讨.pdf

166、数码摄影技巧:古建筑掠影.pdf

167、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pdf

168、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PDF

169、宋代官方建筑设计考述.pdf

170、宋代建筑地面与墙体营造技术.pdf

171、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1).pdf

172、宋代建筑台基营造技术.pdf

173、宋代建筑瓦屋面营造技术.pdf

174、宋代营造工程管理制度.pdf

175、宋式彩画设计.pdf

176、泰州城隍庙建筑修缮方案设计.pdf

177、谈_树_的文化功能_顾恺之_洛神赋_与砖画_竹林七贤_中_树_的比较.pdf

178、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pdf

179、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上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0、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下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1、唐代彩画及宋_营造法式_彩画制度.pdf

182、唐代门窗形制考_以唐诗及相关文献史料为据.pdf

183、唐风建筑斗栱初探.pdf

184、唐风建筑斗栱初探下.PDF

185、唐宋单体建筑之面阔与进深如何确定.pdf

186、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pdf

187、唐宋园林之瑰宝.PDF

188、天津大悲禅院大雄宝殿施工技术.PDF

189、伟大创造时代的宋代建筑.pdf

190、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PDF

191、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2、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pdf

193、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PDF

194、斜栱演变及普拍枋的作用.PDF

195、新发现的一批_斗栱分件图

196、兴洲行宫考.PDF

197、邢台天宁寺前殿始建年代初议.PDF

198、衙门建筑源流及规制考略.PDF

199、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方案.pdf

200、阳泉关王庙大殿.PDF

201、疑义相与析──读《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PDF

202、以管窥豹犹有一得.PDF

203、以管窥豹犹有一得_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木大作营造尺及比例初探.pdf

204、有关大住圣窟与三阶教的关系问题.pdf

205、榆社郝壁村寿圣寺山门时代考.PDF

206、云冈石窟建筑特征的镜头诠释.PDF

207、正定广惠寺华塔建筑年代问题新探.PDF

208、正定广惠寺华塔内的二尊唐开元年白石佛造像.PDF

209、中国传统建筑翼角处理.pdf

210、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pdf

211、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pdf

212、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pdf

213、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_续

214、中国明代木质古建西安鼓楼彩绘的分析研究.pdf

215、中原古刹-河南省香严寺.pdf

216、追寻古典的美丽.PDF

217、追寻历史足迹——用数码相机拍摄古建筑(2).pdf

218、涿州智度寺塔初探.PDF

219、作庭记译著与研究 张十庆.pdf

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发表论文

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

八十年代初,《中国古代建筑史》八易其稿,方付梓。

这部以编年史为特点、注重中国古代建筑各种特点及其同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专著,可成为抗鼎之作。

自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史学沉寂多年后的又一次研究勃兴。

八十年代初,《中国古代建筑史》八易其稿,方付梓。

这部以编年史为特点、注重中国古代建筑各种特点及其同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专著,可成为抗鼎之作。

自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史学沉寂多年后的又一次研究勃兴。

一方面,前辈的专著不断问世,如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上)、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童 《江南园林志》、刘致平《中国古代建筑史》一起,构成扎实、严谨、客观、史论结合的治学风貌。

另一方面,在八十年代,面大量广的关于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讨论不断涌现,开放的社会带来新学新知对传统建筑史学的挑战,并突出表征在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对传统建筑史学的冲击和影响,甚而出现以论带史的研究状况。

然而,学术的演进除了有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其自身发展也存在内在逻辑。

了解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途径、认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规律,便成为客观的也是现实提出的历史课题。

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从中心移向边缘

如果说,自梁思成和刘敦桢先生等于本世纪20年代开创中国建筑历史学科始至80年代,研究对象主要以中原为中心进行发散,以汉民族建筑活动为主题的话,那么,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公众视野中逐渐从中心移向边缘。

郭湖生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 一文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汉族的文化特征和建筑的地方性用单一祖源是说明不了的,线型发展的思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眼界,不足以完整地认识世界,也不足以正确认识中国建筑的自身。

在郭先生的计划中,将中国以外和中国毗邻或接壤的地区,纳入到东方建筑研究的范畴。

他的几位博士生研究成果,或论“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探析”,或谈“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均深入到先民的境外迁来、跨境而居和非中心的文化传播问题。

从中心移向边缘也突出表现在乡土建筑研究上。

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以地方为划分的民居书籍,如《浙江民居》、《吉林民居》、《云南民居》等,但民居形态构成既受到不同地区之材料及构筑、不同民族之生活习俗和观念、不同地域之地理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一种类型通常又跨越几省,同一省份又含若干类型,是为研究难点,香港龙炳熙先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将民居划分为八类外型,涉及边缘问题,尤其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民居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受礼制的规限较少,其标准方法可谓卓见。

陆元鼎先生近几年连续成功地召开了“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学术会议,或选址在西南边陲、西部边疆,或定点在广州进行海峡两岸和国际间的交流,实际上对边缘区域民居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可从《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边缘地区民居研究所占比重之大略见一斑。

陈志华先生则倡导“请读乡土建筑这本书”,认为建筑环境表现出来的耕和读、利和义十分生动,往往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他和他的同事研究并已出版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一书,对环境封闭、独立而有品格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的规划、百姓喜闻乐见的崇祀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此较过去常见的对住宅本身和祠堂的关注,无疑拓宽了视野。

这种变化正如陈先生所说:没有民众的历史是残缺不全的 。

这也可视为以帝王将相建筑活动为中心的研究向民众历史和乡野建筑研究的移向。

2. 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

对中国古代各种类型建筑的研究,80年代十分活跃。

探讨型制、手法、空间、技术及观念等,基本上属于对历史上单个或群体的认识和研究,是一种不近不远的中观把握。

而要达到对建筑史上若干问题的深入理解乃至规律性的认识,则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这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和视角。

潘谷西先生在90年代主持《中国建筑史研究·元明卷》时,就力主林木互见。

如元代的宫殿和城市建设,就触及 *** 的地位和蒙人的习俗等,它既包含制度化的层面,又涉及细微如器皿这样的生活内容,对“酒海”的考证和认识,不仅关系对饮具的理解,更影响至对建筑型制、制度和文化诸问题的认识。

再如张清常先生的《胡同及其他》,就是一本独具慧眼的从北京街巷名称入手去研究文化问题的好书。

书中部分内容是专门谈汉语中的蒙语借词的,张先生是语言学家,富于趣味,但相当篇幅涉及官府、市井、交通等,且涉及少数民族政权问题,其开创之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亦不无裨益。

首届全国地名考证研讨会上,将地名考证与相关学科联系,从而展示见树见林的城市意义,是一重要特色。

葛剑雄先生关于中国史上移民与地名关系的探讨,对揭示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规律及理解聚落的形成,都具有启示作用。

关于古建筑保护理论,如何从物质层面跃进到文化层面,如何从技术手段、科学管理深入到进行系统的保护问题,在80年代,研究还相当不完善。

朱光亚先生在近年做了许多工作,“开发建筑遗产密集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遗产评估”和“一个古老村落的包含和发展研究”,均从个案入手,却上升到宏观的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模式选择问题。

早在8 0年代,龙庆忠先生的若干研究生在城市和建筑的防灾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90年代已形成景象,其中龙先生由具体的防洪、防涝、防潮、防风、防蛀、抗震、减灾等工作的开展而关注人聚环境的思考,是十分有远见的,也是典型的知微见著、见木见林的研究。

3. 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

以今人思维、生活、观念理解历史,总是一种旁观的态度。

然而要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出现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不贴近古代的人和当时人的心态。

如想关心明朝的城市那么就需关心明朝人的日常生活及他们想象的世界是什么,类似的方法论就是法国的年鉴学派,也就是把心态史与社会史的方法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朱建飞(Jian Fei Zhu)的“天朝战场:中国明清北京和紫禁城”(A Celestial Battlefield: The Forbidden City and Beij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就是以大臣和太监、皇后、妃子、宫女对皇帝理性要求和感情需要的争夺为契入,及以北京生活的人和故宫生活的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从四个层面来探讨外朝和内宫、宫殿和城市的布局与空间关系的,进而分析封建帝国灭亡的原因,其视角之独特,别开生面。

关于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先生的博士论文较《中国近代建筑总揽》更进一步,其突出的标志就是重视中国近代建筑出现的民族心态和文化心理及建筑师自身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还有较多的国际行为,传教士、商人、建筑师等参与其中,一批外国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果,如德国华纳的《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 ―建筑文化移植》一书,美国郭杰伟的《亨利·K·墨菲:一个美国建筑师在中国》和《两个美国营造技术输出商对中国的意义》论文等,均进一步注意到个体的人与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关系。

在园林方面,探讨空间、手法、意境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也是80年代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90年代初,中文系毕业的王毅先生,出了一本《园林与中国文化》,是致力于“道”、“器”结合的力作,其中探讨在“壶天”和“芥子”中叠山理水,构建完善、精美生活环境的关系方面,角度是独特的,契入到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心理和思维方式。

1 993年5月在南昌“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听曹汛先生谈起他在研究园林时,常迷入文学情境进行文史方面的考证,会上发言时短未能尽意,有幸的是后来读到曹先生的两篇文章,“陆游《钗头凤》的错解和绍兴沈园的错定”和“故苏城外寒山寺,一 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结”,更是将建筑史上的疑点,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诗作以及相关背景的考证解答出来。

曹先生不仅考出史料的虚假,进而揭示作伪的动机,对这些难言之隐的研究,就可能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专和广博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另开一派研究风气。

应该看到,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这三大特点,是中国建筑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是转变,也是延伸。

在这近三百年史学学术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这一朴学传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充分体现这一思潮的考证学,曾成为清学的中坚。

本世纪初,梁、刘二先生开创的建筑历史学科基本上延续这一传统研究方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展现的力求忠实、博证和归纳、比较风格,似乎和在此找到源头,给后人留下至深印象,其对建筑史学术真相所作的努力,也给后人进一步从事深入研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成就了永不磨灭的价值。

80年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除史论结合外,还有以论带史、论由史出等提法。

“重写”也是一个热门而沉重的话题。

最早大概重写的是文学史,然后是哲学史、文化史、建筑史等。

不过,“重写”两字的背后常常是一种重估价值的情感表达或一种变换体系的理论思考。

就中国建筑史而言,“重写”,除了人们希望将新的资料补充进去外,更是因为人们对过去以背景控制的历史的叙述脉络、对立统一的原则、、进化的线索加上经济史观的认识不满,丰富的建筑现象往往变成了图解,当然有人希望重写。

可是如果缺乏真正有突破性的成果和实物、文献发现,难免进行起来举步维艰,落入排列组合的俗套。

对于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特点,我理解是更注重历史建筑及其发展,而非建筑历史的论述。

从中心移向边缘、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实质上是要发展更多更实在的人类建筑活动内容。

中国古代本来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时代,建筑又属于“形下”范畴,因此,在古代一些史家那里,关于建筑只剩下不成片断的二三策,而在一些想象丰富的文人那里又会孱入神话虚言。

在研究中,这就有个“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运用问题。

“有意”的史料,指成文的历史叙述、成定论的内容、有案可稽的制度等,如帝王将相的建筑活动,史官是他的代言人,但有时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经过精心粉饰后,使后人往往截取片断而难辩建筑本身形成的真伪。

如坛庙和陵墓,过去多年一直被划分为礼制建筑,实际上若从“型”的角度去认识,它自始至终和原始宗教唇齿相依,而隶属礼制建筑,只是在殷末周初文化大嬗替?

2016年第21届中国民居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1月10—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举行。为了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民居遗产,加强国际间对传统民居研究的宣传和交流,经过两年积极准备,第21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11日-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建筑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院的凯文•里斯克(John Kevin Risk)、托马斯•艾伦•索弗兰克(Thomas Alan Sofranko)、洪光麟(Jason Ang)教授以及港、澳、台等境外专家学者20余人。    到会的还有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任,原住建部人事司司长李先逵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单德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陆琦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4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和专业单位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达到近200人。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承办。为期三天的会议通过两场全体峰会、两个分会场论坛、几十位权威专家和学者共进行43场报告。会议以“保护和传承”为主题,从“民居研究方法”、“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传统聚落生存与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全面剖析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最新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法规标准、国内外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成功案例以及在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技术问题及最佳解决方案。

不祥。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在2021年10月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磁县举行的。27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算毕业要求吗不祥没有相关信息,请关注27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官网公布。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主题为“人本聚落·品质民居”,除四场主旨报告外,还包括“民居建筑的词与物”“民居的品质营建”“人居环境与健康”“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活化更新”四个专题分论坛。

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夏其发 董志长 耿鹤年 孙培善

我们对于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理论知识知道得很少,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学习得不够,故提不出什么问题。本文只是想把我们几年来在野外进行工作时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对黄河龙门到三门峡一段河谷的发育作一次尝试性的探讨,希望请读者予以指正。

本段位于龙门以南,秦岭以北,咸阳以东,三门峡以西,东北至侯马市附近。

在地形上:本段之北、东、南三面分别被高程为1500m左右的龙门山、中条山、崤山与华山所包围,西面的黄土塬一般高程为1000m左右,中间则由平均高程为350~500m的低平洼地所组成,形成北、东、南三面高,而西面低的一个簸箕形的山间盆地。

黄河从龙门以北流入本段,至河津纳东来的汾河,至潼关又汇西来的渭河,而后折向东流,经三门峡而东去。此外,自西北向东南切穿黄土塬而流入渭河的有泾河与洛河,均为本段内的主要水系。

在地层分布上:太古代至古生代的地层均分布在尧山、龙门山、中条山、崤山、华山以及三门峡一带,构成中高山。中生代地层在本段内尚未见有出露,新生代以来的地层,均分布在盆地范围内。所有的沉积物均以内陆湖相、洪积相与河流相的堆积为主。在分布范围上,有高低不等与面积大小的差异,但均未越出四周之分水岭。现将本段新生代地层的岩性与分布特点简述如下(图1)。

(一)老第三系(Pg):岩性以紫红色砾岩,砂岩及砂质页岩为主,夹薄层石膏。不整合于其他较老岩层之上,且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而产生褶皱与断裂。分布在三门峡至平陆一带,灵宝涧河之上游河谷两侧,中条山西端与华山北坡断层壁上亦见有零星出露。与下游的垣曲系虽在岩性与时代上一致,但并未沟通,说明当时的三门峡谷仍为这两个盆地的分水岭。

(二)新第三系(N):岩性以浅红色粘土为主,仅在三门峡一带尚见有砾岩,粘土与砾岩之互层。不整合于老第三系与较老岩层之上。本系岩层局部已褶曲或断裂。厚约140~160m,完整的露头多见于三门峡一带,其他在郃阳以东黄河西岸、洛河之温塘村附近以及骊山(即灞河)一带之山沟中亦有出露。其分布范围虽然比老第三系的面积要大的多,但亦没有越出盆地四周的低凹处,仍显示为一封闭的湖盆。

(三)下更新统(Q1):岩性以粘土、砂质粘土与砂的互层或夹层,夹卵石层及泥灰岩,局部夹砂岩透镜体,为河流、湖泊相沉积。分布范围:东起大安村、神庙沟一带,西至西安以西,止于宝鸡附近,北迄龙门山南麓,南止秦岭北坡。亦即分布在山间盆地内的现代河谷两侧,其他第四系岩层之下,以不整合关系复盖在第三纪与其他基岩之上,已知其最高的出露高程不超过480m。它构成了各级阶地的基座,而出露在河水位以上,较厚的沉积部分,都埋藏在河床以下,已知厚度达280~600m。

图1 黄河龙门—三门峡段新生代地层分布示意图

岩相变化,在横向变化方面,盆地边部为粗颗粒相,即以砂、砂质粘土的互层夹卵石层为主,一般有底部砾石层或砂卵石层;向湖盆地中心(即潼关以西地区),渐变为细颗粒相,即以砂、砂质粘土和粘土的互层或夹层为主,局部夹有卵石层或泥灰岩。纵相变化方面,下部为湖相沉积,以细颗粒为主,在盆地边缘则有底砾石层,中上部湖泊相逐渐被河流和牛轭湖的产物所代替。中部为砂层、砂卵石层、砂质粘土及粘土层,上部则为厚层砂夹分布较广的粘土和砂质粘土的透镜体。

岩层产状方面,潼关以东和以西的边部具1°~10°的倾角,均倾向盆地中心,潼关以北为一平缓的背斜,倾角5°左右。

同时在三门峡以东与龙门以北之峡谷中,均未见有本层分布,说明当时的湖盆范围受到当时的山间盆地控制,并从岩相变化与岩层产状来看,说明了当时的物质来源,应来自盆地之四周山区。至下更新统晚期,才出现了较大的河流,沉积了河流相的沉积。当时的主要河流,为自西而东流的古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的古汾河与来自潼关以东的河流(即古南涧河)。

(四)中更新统(Q2):岩性多为红黄色、棕黄色或褐黄色黄土类土(即老黄土),致密,大孔隙极少或没有,富含碳酸盐类物质。层次清晰,最多可分20余层,并具有浅红色至暗红色的古土壤层,约3~12层,大多数古土壤层之下,有较多的成层状的较小的钙质结核聚集,个别地区可形成结核层。

它是本段分布范围最广,时代较老的黄土沉积,遍布于秦岭、中条山、龙门山与尧山之间的盆地内,构成宽广的山间平原。在近河谷地区它覆盖在下更新统之上,二者为假整合关系,近山麓则不整合于基岩之上。在渭北地区,其上部受到后期的剥蚀,并又堆积了数米至30余米厚的上更新统的风积黄土。

其产状皆以极小的角度倾向盆地中心(图1),分布高程,顶板一般为500~600m,最高可达700~750m,厚度各处不等,一般均大于50m,最厚约200余米,其底板高程约在400m左右,均高出现河床。

其岩相变化:一般近山者颗粒较粗,并夹有砂或碎石之夹层或透镜体,远山者则细;在古土壤层数分布方面,近山麓者多,远山者少;厚度变化亦为近山者厚,远山者则薄。

从上述情况,充分地说明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与沉积条件,是在一个封闭的无出口的湖盆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洪流作用,将四周高山上的风化残余物质,搬运而堆积于盆地中,并从分布高程与范围来看,当时的三门峡谷尚未被切开,仍为一分水岭。

(五)上更新统(Q3):岩性为浅黄至灰黄色黄土类土,中等密实,具大孔隙,水平层理和直立性。分布在河床两岸,沿河呈条带状分布,组成二、三级阶地。主要分布在渭河、汾河及潼关以东黄河沿岸,而在潼关以北黄河沿岸仅呈零星的分布,其中以渭河北岸分布最广,宽达20~25km,而潼关以东黄河沿岸一般宽约2~3km,两岸最宽仅达6~7km。厚度变化亦较大,一般厚10~30m至50~70m。潼关以东极不一致,10~70m者均有。渭河地区就比较一致,一般为20~30m,但在潼关以北,除汾河沿岸与峨嵋岭一带外,其他地区很少见有分布。

在岩相变化方面,纵向变化上,从下而上,由粗至细再至粗,所以层次清晰;横向变化则是上游粗,下游细,岸边者粗,远岸者细,完全表明了是由河流淤积而成。但在本段西北部,尚有风积之黄土,覆盖在老黄土之上,组成现今的黄土塬表面的主要物质,其厚度一般由数米至30余米。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黄河沿岸上下游沉积厚度的不一致性,以及黄河沿岸堆积物的厚度大于渭河与汾河沿岸堆积物之厚度,而其分布宽度则远比渭河来得小,像这种沉积物的分布规律情况是值得注意的。

同时,从这时开始,本段的河流沉积物,亦与上下游盆地有了连通。

(六)全新统(Q4):岩性主要以砂、砂卵石以及砂质粘土与粘质砂土等冲洪积物,组成河漫滩、一级阶地以及冲积洪积扇;其次,为碎石、块石与粘质砂土等坡积、残积物,主要分布在山前斜坡一带;另外,还有现代河湖相沉积物,组成了涑水盆地内的盐池与朝邑、蒲城等地的盐池洼地;以及风成的砂丘。

在地质构造上的特点是:本段西北属陇东陕北地台,东北为吕梁地块,东部为中条地块,南面则为秦岭地轴(图2)。除上述构造单元均已强烈褶皱外。本段北部尚有汾河背斜,东部有黄河向斜及刘家山背斜(图3)。中间则位于燕山运动末期所造成的构造盆地内。北部为汾河地堑,西部为渭河地堑(图4),东部为黄河地堑。在广义的汾河地堑的中部尚有一个孤峰山-稷王山地垒,将广义的汾河地堑,分割为涑水地堑,孤峰山-稷王山地垒与汾河地堑三部分。此外在黄河地堑与刘家山背斜之间,尚有一个三门峡地垒。本段构造线的方向,主要受北东—北东东一组构造线所控制,并继承了这组构造线产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地堑与地垒构造,为明显的块状断裂地区。由于本段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故本段的河流亦受其控制,如本段古老河流之流向均为北东与北东东向。

图2 黄河龙门—三门峡段大地构造略图

图3 汾河地堑与黄河地堑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4 渭河地堑地质剖面示意图

本段区域地质史的发展情况,可简分为三个阶段:

1.古生代地史阶段:在最古老的吕梁运动之前,本段为具有区域变质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变质岩系作为基底褶皱的古大陆,吕梁运动时产生了巨大的东西方向的槽状拗陷,南北分裂为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中奥陶纪之后,加里运动使整个华北地区上升为华北地台,本段遭受到侵蚀,因而缺失上奥陶纪至下石炭纪的沉积。中石炭纪开始,受海西运动影响,华北地台中部下沉受到海浸,本段则位于颤动的浅海盆地西南边缘,沉积了海陆交替相的中石炭系,之后海水退出不再复返。汾河背斜及黄河向斜构造渐具规模,并在向斜层内连续沉积了石炭二叠系。上古生代的海西运动呈大规模的造山运动,致使本段褶皱成山区。

2.中生代地史阶段:受燕山运动的影响,继续隆起以剥蚀为主,而无沉积,缺失了全部中生界。在大量的岩浆活动、闪长玢岩侵入的同时或稍后,刘家山背斜层构造形成,汾河背斜与黄河向斜亦更趋于完美。运动的末期,本段有大规模的深层断裂活动产生,它造成了互相衔接的地堑区——汾渭地堑和黄河地堑(图2)。是为本段山间盆地之雏型。

3.新生代地史阶段:本段新生界地层非常发育,几乎全为内陆盆地堆积,总厚达2000m以上,这样厚的堆积,是由于不断沉降的地堑盆地所赋予的。

在第三纪初期是喜马拉雅运动强烈活动的时期,它继承了燕山运动的特征,使盆地不断的沉降,堆积了厚约1500余米的红层,在湖泊快消失的时候,沿着燕山运动时期的构造线产生复活,继而使老第三纪变形,产生褶皱与断裂,并在东部形成了三门峡地垒。因此,地堑区又有了显著的沉降,堆积了厚约200余米的新第三系淡红色岩层。

在第四纪初期,接受了第三纪的断陷盆地继续沉降,为巨厚的第四系准备了条件,下、中更新世时,地堑几乎是连续的在沉降,降幅至少在500~600m以上。上更新世起转而为相对上升,在北部汾河地堑中孤峰山-稷王山一带上升幅度较大,形成了地垒构造(图3),致使古汾河改流今道,旧道继续下降为今日之涑水盆地。到此为止结束了湖盆的环境,使中更新世黄土露出而为一完整的山间平原。从此本段转入以侵蚀与剥蚀为主,堆积为辅的时期,现代河流则日趋完善。

总之,本段的地壳活动,不论是升降还是褶皱和断裂,自始至终都是沿着本段区域的主要构造线北东与北东东和次要的北西方向而进行的。而本段主要河流的方向亦与此相近似。

在地貌上的特征,本段四周为由古老的基岩构成的高山所环抱的巨大的山间盆地。因此,本段周边均属构造剥蚀作用所形成的中高山地形所包围,盆地中部则以侵蚀堆积作用所形成的河谷阶地与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山前洪积扇,风积砂丘和盐池洼地,在高山与河谷阶地之间,广泛地分布着由剥蚀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从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与河谷阶地的地貌特征,亦完全可以说明本区的河谷发育。

1.从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即黄土塬)的分布来看,从盆地中心到边缘,其高程变化是由500~600m而逐渐升高到700~750m。特别重要的是在龙门以北与三门峡以东之峡谷两侧相同的高程上并未见有其分布。同时从现在塬面的总的倾斜方向(图1)来看,在潼关以西和以北地区,自西北倾向东南;潼关以东地区,则自东北和东南,分别倾向西南和西北(即倾向潼关一带),为一盆地形状。这只能用当时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物质来源系由盆地四周高山河流的搬运堆积而来的理由才能说明。

2.从河谷阶地的特征上来看:本段主要河流(黄河、渭河与汾河)虽然一般都发育着三级阶地,但其阶地的特征不一致。仅从黄河与渭河阶地的高差与宽度来看,相差非常悬殊。如黄河阶地的相对高程比渭河沿岸阶地高出一倍,但其阶地的横向宽度,则远比渭河的阶地而来得窄小,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其次,就拿黄河沿岸的阶地发育情况来看,亦不是一致的,如潼关以东普遍发育着三级阶地,其中尤以二、三级分布较广,但在潼关以北,阶地并不发育,并且一般都缺失二、三级阶地,即使有零星分布着二、三级阶地,尚都属于侵蚀阶地。同时在三门峡附近,不仅普遍发育着四级阶地,而且在各级阶地下部,还存在着埋藏基岩阶地。特别应引起注意的,其中三、四级基岩阶地的表面倾向与现今河流之流向相反(即倾向上游),这是否可以说明,是由自东向西流的古老河流的遗迹,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但是,这至少可以说明三门峡地区上升的幅度是强烈的,亦相应的可以说明河流的刻蚀作用。从黄河本身阶地的发育情况来看,亦就充分地说明了黄河在本段的发育,首先是从三门峡开始,而逐渐向北侵蚀,因而增强了向龙门以北溯源侵蚀的能力,而最后与来自内蒙古的、向南溯源侵蚀的河流,共同切穿了山陕峡谷,而成为今日之黄河面貌。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史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在涑水盆地内尚保存着六级阶地,各级阶地的高差与分布面积来看,是与今日之涓涓细流不相适应的。因此,从本段各条河流的阶地发育情况来看,渭河与古汾河(系指涑水河道)的形成应早于现今这黄河。这样用来说明上述现象是比较恰当一些。

从上述情况来看,本段河谷的发育是受地质构造的直接控制,其发育过程简述如下:

1.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本段受北东与北东东向的构造断裂的影响,产生了断陷地堑盆地,沉积了老第三纪红层。末期虽有隆起,但自新第三纪初期,又开始大面积的沉降,使新第三纪的沉积物超覆在老第三纪之上。

2.新第三纪末期,四周虽又有缓慢的隆起,但中部沉降速度较大,因而下更新统三门组,即在这个断陷的地堑盆地内形成了三门湖,其范围大大的小于新第三纪的范围。在三门组的堆积时期就有来自周围高山的许多小河流流入三门湖中,到三门期晚期由下降转为上升,仍有大面积呈漫流状态的河流流向盆地中心。主要有:自东北流向西南的古汾河,自西流向东的古渭河以及来自潼关以东的河流(即古南涧河)。

3.下更新统之后,地壳又重新大面积地下降,形成了中更新统的洪积盆地,这时的沉积物均超覆在以前所有的沉积物之上,并直接覆盖在更老的基岩之上,但仍为一封闭的内陆盆地,沉积物仍来自四周高山,但以西北方向的物质来源为主。

4.至中更新统末期,地壳又转为上升,尤以龙门山以北与三门峡以东地壳隆起的幅度较大,增强了河流的下切作用,开始溯源侵蚀。

5.上更新统初期,首先是流向陕北盆地的泾河与洛河,向南切穿分水岭流入本段,河水向东漫流,三门峡谷不断抬升,与下游溯源侵蚀的河流共同切穿三门峡谷。同时古黄河又向龙门以北溯源侵蚀(壶口仍在溯源侵蚀),与自内蒙古而来的河流亦共同切穿了山陕之间的南北分水岭,合而为一,形成了今日的黄河面貌。

6.在上更新统时期中,仍以升降运动为主,产生了两次侵蚀与两次堆积,黄河、渭河与汾河均堆积了三级与二级阶地。至上更新统末期,地壳又转为上升,在近代的短时期内,地壳仍在不断地产生升降运动,因此,黄河及其支流皆发育有一级阶地和河漫滩。但总的趋势是盆地中心以沉降为主,四周则仍以抬升为主。

7.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今日之黄河是在中更新统堆积以后才形成的。并从本段黄河的发育过程来看,现今之黄河是在第三纪以来,所形成的各个单个的内陆湖盆地的基础上,受后期的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断裂,以及各个内陆河流的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相互沟通,才形成了今日之面貌。

(原载于:中国地质学会第卅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地貌’ 1962年第8期)

李 磊 李效广 张良军 郑锦娜 王心华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 DC 元数据和成果地质资料编目之间的映射关系,探讨了如何在此基础上基于 XML schema 技术对生成的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进行建模,并利用其来构建分布式共享平台体系。

关键词 DC Dublin Core XML schema OAI 地质资料 编目

0 引言

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各类地质工作或专题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相应技术规范的规定和原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提供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我国地质资料馆成果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库多采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地质资料电子目录著录格式规定(试行)》或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制订的规则标准而建,文件级编目采用《原始地质资料清理数据库》系统标准。以这些标准完成的编目,在实现资料检索、传播、共享、服务、利用方面一直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此类编目与地学数据库元数据抑或其他文献编目平台无法实现交换。事实上,成果地质资料作为一种地质专业文献,具有文献的共性,与其他文献目录库互为交换是必要的,特别是与地学信息元数据实现共享是必要的。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关于信息资源的形式、主要内容、存放位置等信息的综合。目前,元数据技术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有专业领域的元数据,如关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数字地理空间元数据、图书馆文献馆藏资源的机读目录。也有适用范围广泛的元数据,如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笔者经过对比各种元数据,认为成果地质资料作为地质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虽然有空间信息,但是其结构和内容并不符合空间数据的标准。成果地质资料作为一类文献资源,虽然可以以机读目录编目,然而机读目录由于其字段复杂,对录入人员专业要求较高,适用类型狭窄,故考虑到与其他类型资源的交换问题,其并不适于作为通用的元数据标准。而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 Core,DC)简单易用,其最初是为描述网络资源,现已发展成可以描述任何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应用范围广泛,便于组织与数据交换,可以提高检索数据的准确性。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利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C 元数据)编目成果地质资料,可很好地解决异地多源数据共享的问题,会更有利于促进成果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1 成果地质资料编目与 DC 元数据的映射

成果地质资料编目

成果地质资料是指物理上的一套地质资料,除了其具有档案的基本编目信息外,还有具体的文件级资料内容信息。根据其内容形式的不同,成果地质资料文件由 8 类资源组成:正文、审批、附图、附表、附件、数据库和软件、多媒体和其他。这些资源信息全部以表的形式存储在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中[1]。

以原始地质资料清理数据库为例,成果地质资料案卷级编目主要字段包括馆藏机构编号、馆藏机构名称、资料编号、资料名称、资料类别、资料类型、语种、编写报告单位、编著者、形成(提交)时间、工作程度、密级、关键词、关键词(矿产)、地理坐标、行政区划、内容提要、工作时段,共计 18 个字段;文件级编目的所有 8 类资源的共有字段包括:资料编号和资料名称,其中审批需要增加审批机构和审批日期,附图则需要增加比例尺。

DC 元数据字段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产生于 1995 年,经过 10 年不断扩展和完善,形成了 15 个基本核心元素,通过限定词对元素进行细化和修饰的元数据方案,用于描述越来越丰富的网络信息。DC 元素依据其所描述内容的类别和范围,可分为三组[2]:①资源内容描述类元数据项 7 个:分别为 Title、Subject、Description、Language、Source、Relation、Coverage;②知识产权描述类元数据项 4 个:Creator、Publisher、Contributor、Rights;③外部属性描述类。元数据项 4 个:Date、Type、Format、Identifier。具体字段的定义参见表 1。

DC 限定词是对 15 个元素的语义进行限定和修饰的词。它的制订遵循著名的向下兼容原则,即修饰词的语义包含于未修饰词中,在范围上对未修饰词的语义进行限定,在深度上对未修饰词的语义进行延伸[3]。

映射关系

笔者通过对比研究,认为:

(1)案卷级编目字段除了Format(格式)外,其余14个基本元素皆可与DC核心元素建立起对应关系。在覆盖范围(Coverage)元素中,由于地质资料兼具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故采用限定词spatial(空间范围)和 temporal(时间范围)对覆盖范围进行描述;此外,由于成果地质资料部分元素具有行业特殊性,需要增加三个自定义字段作为补充,分别为Districts(行政区划)、DataCategory(资料类别)和WorkingDegree(工作程度)。而Relation(关联)与Contributor(其他责任者)在成果资料目录库中无对应字段,需要单独填写。其中Relation(关联)填写的内容为成果地质资料所含的所有文件级内容的唯一标识码,关系为部分为(HasPart),即所描述的案卷级资源在物理或逻辑上包含被参照文件级资源,Contributor(其他责任者)填写数据库录入人员姓名。

(2)文件级的各类资源中,由于各自属性内容有所差别,最终分为三类资源:第一类资源为正文、附表、附件、数据库和软件、多媒体和其他这六类文件级资源,均与 DC 核心元素建立起 4 个对应关系,其中 Format(格式)和 Relation(关联)这两个元素在库中无对应字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 Format(格式)填写的是地质资料的媒体类型和资源大小。在这六类资源中,数据库和软件、多媒体资源只有源电子文件[1],其余均有源电子文件和存档电子文件。Relation(关联)填写的是文件级资料所对应案卷级资料的唯一标识码,关系为部分于(is part of)。第二类资源为审批资源,其在第一类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Creator(创建者)和 Date(日期)两个元素来表示审批机构和审批日期。第三类资源为附图资源,其在第一类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定义字段比例尺(Scale)。

通过将 DC 字段的定义和原始地质资料清理数据库中的字段定义进行比对,最终得出了 DC 元数据与该数据库字段的映射关系,案卷级编目对应关系如表 1 所示,文件级编目对应关系如表 2、3、4 所示,由此确定了成果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的元素集。在该核心元素集中,如果映射关系成立,则沿用 DC 元数据的元素名称,若未找到对应关系,则采用自定义元素名称。

表 1 DC 元数据与成果地质资料案卷级编目映射关系表

续表

表 2 DC 元数据与成果地质资料文件级正文、附表、附件、数据库和软件、多媒体和其他资源编目的映射关系表

表 3 DC 元数据与成果资料文件级审批资源编目的映射关系表

表 4 DC 元数据与成果资料文件级附图资源编目的映射关系表

2 实现方法

XML(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是一种结构化与半结构化数据的标志语言,由互联网联合组织(W3C)所开发和创建,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更是为了确保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合作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互操作性,XML 作为一种独立于系统的表达数据信息的标记语言,更适合于元数据在网络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

XML Schema 是采用 XML 语法描述,提供描述和控制 XML 文档的一种规范。用于定义 XML 文档中使用的元素、属性和数据类型,简单地讲,就是利用一个通用模式,生成具有不同数据但相同结构的XML 数据文档。Schema 与 XML 文档的关系,相当于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了 XML Schema,XML 文档的写法就有了限制,利用 XML Schema 对成果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进行建模生成的 XML 元数据,可以便于资源在网络系统中进行数据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传输。

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使用 altova 公司的 XML spy 工具完成成果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的建模,生成HTML 或者 Word 形式的 XML schema 文档。基于建模文档,开发人员可以依托相关 xml 技术,比如apache 公司的 XMLBeans[4],实现查询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中的对应数据,通过 Schema 来修饰生成需要的 XML 文档,整个过程皆可以用代码实现,无需多次录入数据。最终将生成的 XML 元数据文档以 XML混合数据库(hybird database)形式存储。经过对比研究,作者认为基于 XML schema 技术可很好地实现成果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表达。

3 实例

以下是基于 xml 来描述的一条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元数据:

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研究”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 1999 年 10 月下达的地质调查综合研究项目(任务书编号:0499201021;项目编号:;科研项目编号:DK9902033)。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该项目以板块构造、边缘成矿和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本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部署,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从本区实际出发,重点开展了工作区已知矿点和重要物化探异常区的野外地质调查;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层控型朱拉扎嘎式金矿、火山岩型铜金矿和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等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厘定了各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明确了找矿标志,归纳了区域成矿规律,筛选了物化遥异常,并在此基础上圈定了找矿有利的预测区,编制了阿拉善地区 1∶50万区域成矿预测图,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

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

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

4 成果地质资料数据共享技术探讨

基于网络的成果地质资料数据共享,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成果地质资料分布比较分散,服务方式不尽相同;其次,用户是分布的,其背景、教育程度、熟练程度等相差很大。因此必须研究一种合适的分布式数据的共享体系来整合这些分散的数据资源,为互联网用户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5]。

作者经过比较国内外常用的分布式共享平台体系,认为 OAI(open archives initiative)数据资源整合模式比较适合成果地质资料数据共享。OAI 对外提供了开放文档元数据采集协议(OAIMH)。它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元数据采集模式来实现网络上发布信息的不同组织之间的互操作,为其提供一个与应用无关的元数据互操作框架。OAIMH 基于 HTTP 协议,返回的数据采用 XML 格式,所有的存储必须为自己的资源产生 Dublin Core 的元数据以供交换,由此来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互操作。数据生产者无需完全开放自己的本地资源,只需共享元数据,这样既不用改变本地存储数据的软件结构,又能轻松实现联合检索和数据共享。不失为一种经济的互操作模式,故将成果地质资料目录转换为 DC 元数据能在更大范围内与其他科学数据实现共享交换。由于篇幅限制,对共享平台如何实现不做进一步的论述。

5 结论

用 DC 标准来设计成果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完全可行,基于 XML schema 技术可以实现建模,最终生成 XML 元数据文档。最终在基于 OAI 协议的数据资源整合模式下构建分布式共享平台,交换生成的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将能更好地实现成果地质资料的共享与服务,进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潜在价值,服务整个社会。

参 考 文 献

[1] 李效广等 . 机读目录在成果地质资料管理中的应用前瞻 . 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2] 刘芳,朱沙 . 数字图书馆中基于 XML_RDF 的 DC 元数据描述体系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

[3] 盛剑锋 . 电子期刊 MARC 与 DC 编目数据比较 . 图书馆论坛 [J],2008,(2):104 ~ 107

[4] 杨典华,杨志刚 . 基于 XML 和 DC 元数据标准研究教育资源的元数据及其数据传播 . 现代教育技术 [J],2006,(16):57 ~ 67

[5] 诸云强 .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关键技术研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6 ~ 57

江西萍乐凹陷晚二叠世乐平组含煤建造普遍发育,在 A,B,C 三个煤组中,含煤可达二十余层,主要可采煤层集中在 B 煤组,以乐平的桥头A、丰城的仙姑岭为聚煤中心。萍乐凹陷东部乐平一带有闻名于世的乐平煤,凹陷内煤质变化的带状分布规律明显。乐平煤的成因及萍乐凹陷煤的变质问题,都引起人们很大的重视。我们根据这地区若干点煤岩煤质特征的研究,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萍乐凹陷乐平组煤层煤岩特点

乐平煤是一种含树皮组织很多的特殊煤种,典型的乐平煤———树皮残植煤( 含树皮组织在 50%以上) 主要出现在乐平附近的鸣山、回沅岭、桥头A一带的 B 煤组中,在乐平钟家山、竹山里等地的 B 煤组中绝大部分为树皮暗煤、树皮亮暗煤。而在萍乐凹陷中部西部丰城、宜春一带的 B 煤组中都没有发现树皮残植煤。

凹陷东部及中部、西部含煤性、煤层煤岩特征都有很大的区别。

东部的 B 煤组中有三层可采煤层 B1,B2,B3,中部西部 B1煤层层位常缺失,B3煤层往往被浅海相、潟湖相所替代。全区发育的 B2煤层特征也不同。东部煤层不甚稳定,厚度可由零到三四米,有时在三五十米内即可由两米多变为尖灭,煤层结构较复杂,横向变化较大,夹矸层数变化也大,煤层成似层状,凸镜状,主要由半暗型煤组成,下部较暗,上部较亮,由于各种煤岩成分频繁的交替,形成不均一的复杂线理状结构。煤层中黄铁矿包体多呈凸镜状出现,最大达 10 厘米 ×55 厘米。煤层底板大多为黏土岩、粉砂岩,具有鲕状结构( 菱铁质鲕粒) 及大量植物根部化石———痕木。其顶板常夹有薄层钙质砂岩或泥灰岩,并含海相动物化石。凹陷中部、西部,以丰城为例,B2煤层虽然也有二三层夹矸,结构也较复杂,但横向较稳定,一般在数千米范围内变化不大,属较稳定的层状煤层,煤岩成分较均一,以半亮型煤为主,与半暗煤互层,呈宽条带状结构。其底板也是黏土岩、粉砂岩,但没有鲕状结构,直接顶板主要是湖泊相的粉砂岩、黏土岩。

东西两个地区 B 煤组煤的显微特征也不同。东部乐平鸣山一带 B2煤层中典型的树皮残植煤发育。显微煤岩组分中树皮组织含量达 50% ~60% 以上,树皮组织呈橙黄色。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膨化,原始结构不甚明显,表面似胶状,仅局部可见叠瓦状鳞片状结构,树皮组织大小不等,较大的块体( 达 5 毫米) 沿层分布,较小树皮碎块( 多为 0. 1 ~0. 01 毫米) 不很规则地分布在深棕色的弱丝炭化基质中。凝胶化基质相当均一,与以树皮组织为主的部分互层,显示出水平微波状层理,基质中还可以看到流纹状结构,煤中木质部组织较少,主要有团块状木质镜煤,镜煤质半丝炭等,典型的丝炭化组分很少。矿物杂质中黄铁矿较多,呈细晶状散布在树皮组织周围,其他有黏土矿物及散布在弱丝炭化基质中的石英碎屑。东部其他地区各煤层中树皮组织富集的分层,显微特征与此相仿。中部丰城一带及西部广大地区 B2煤层的显微特征是凝胶化组分很多,在 70% 以上,除梅仙岭、坞社里的煤层下部发现有个别的树皮组织外,一般都没有。煤中基质多,而植物组织很少。矿物杂质中以黏土矿物为主,呈蠕虫形或小凸镜体散布在凝胶化基质中,其含量在煤层各分层中变化较大。

二、成煤环境及成煤先决条件

根据煤层底板、煤层结构、煤岩成分和煤的显微结构等成因特征,我们认为树皮残植煤并非异地生成,成煤原始物质并不是由河流、洪水从别处搬运而来,而是形成于水流活动性较强的覆水沼泽中,树皮组织的富集与沼泽内的局部搬运———微异地搬运有关。

Ю. A. 任珠士尼可夫( Ю. A. Жемчужников) 和 A. И. 金兹蒲格( A. И. Гинзбург) 在谈到形成残植煤的残积作用时指出: 在一些水流微弱活动的森林沼泽地带,虽然植物堆积很多,但是保留下来的固体物质却较少。这是由于在这一种微弱氧化的环境下,细菌的分解作用可以持续很久,木质纤维素组织经过长期的分解而破坏,分解后形成的腐殖酸也很容易被水流带走,结果使难受微弱氧化作用的稳定组分富集起来。我们认为乐平一带的树皮残植煤的形成环境与此有共同之处。

萍乐凹陷东部乐平一带树皮组织含量较高的煤中,凝胶化组分含量总比丝炭化组分高得多,树皮组织本身也受到凝胶化作用的影响而膨化,黄铁矿晶粒的存在等都说明当时的聚积环境不是强烈氧化环境,不是一种“干涸”沼泽,而是覆水较深的沼泽。但沼泽的环境不很平静,水流比较活动,煤具有明显的微波状层理,凝胶化基质中的流纹状结构,部分树皮组织破离成细条、碎片,与丝炭碎片、弱炭化团块、黏土矿物、石英等共生成凸镜体出现,说明当时水流是比较活动的,赋存有树皮残植煤的煤层底板都有痕木,有时还垂直于层面。一般煤层结构明显,但厚度不甚稳定,在同一矿区同一煤层中树皮含量变化相当大。在煤层剖面上,树皮组织往往富集在煤层底部及夹矸层附近,这些都反映成煤原始物质是原地生长、堆积的,成煤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在水流活动条件下有利于树皮组织的富集。

晚二叠世气候湿润,成煤植物石松、真蕨类等皮层很厚,我国不少煤田晚二叠世含煤建造中树皮组织较多,无疑古植物条件是形成树皮残植煤的必要条件。

根据现有资料,萍乐凹陷各地植物化石群的成分并没有很大差别,为什么树皮残植煤仅在东部发育呢? 我们认为这和成煤时古地理及大地构造条件有关。

东吴运动使萍乐凹陷整体上升,由于块断波状振荡运动在凹陷中形成了许多次一级的凹陷。当时地势高差较大,河流冲刷作用强烈,多条河流夹着大量较粗的碎屑物质,流向沉积盆地。凹陷东部受江南古陆和怀玉武功隆起的影响,上升作用比中部、西部显著。乐平鸣山、钟家山一带,含煤建造底部三角洲相沉积广泛发育,厚达百余米,粒度变化较大,出现几个旋回,反映当时地壳活动较频繁。这地区地壳活动差异性较大,成煤前的湖泊相、闭流盆地相沉积发育不甚稳定( 图 1) ,其中夹有不少菱铁矿结核、黄铁矿细晶、水云母及拜来石等矿物,具有鲕状结构,反映一种水流活动的弱还原环境。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泥炭沼泽范围较小,基底不平,对植物分解后残留下来的树皮组织随着水流在沼泽内部由一处搬运到另一处,而富集在覆水较深较平静的地方有利。在泥炭堆积后很快就被潟湖相、浅海相沉积物所覆盖。

而萍乐凹陷中部丰城一带,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时期较长,在接受三角洲相沉积之后,湖泊相、闭流盆地相普遍发育,厚度较大( 图 1) 。经过长期侵蚀、沉积,地区逐渐夷平,植物蔓生,发育了广大的滨海泥炭沼泽,这时沼泽覆水较深,水流活动性小,植物中的木质纤维素组织亦受到充分的分解、比较彻底的凝胶化作用而保留下来。

图 1 乐平丰城一带 B 煤组岩相柱状图

三、煤的变质问题

为了阐明煤的变质问题,首先必须精确地确定煤的变质阶段及变质规律。根据现有资料,镜质组组分中无结构凝胶体的反光性是反映变质阶段的良好标志。我们用对比反光性的方法确定了萍乐凹陷各地区煤的变质阶段,按变质程度高低分别称为Ⅰ,Ⅱ,Ⅲ,Ⅴ,Ⅴ,Ⅵ,Ⅶ变质阶段,这些变质阶段大致相当于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及无烟煤。在每个阶段中还可以分出3个小阶段,如Ⅱ1,Ⅱ2,Ⅱ3。凹陷中部、西部主要可采煤层B2中镜质组组分含量都在80%以上,煤的化学分析数据受煤岩成分影响小,主要受变质阶段的影响,所以在探讨变质规律时亦参考了煤的牌号和ⅤΓ值。

(1)萍乐凹陷内煤的变质带状分布规律明显。在水平方向,以B2煤层为例,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变质越来越高,如乐平一带为Ⅱ变质阶段,丰城为Ⅳ变质阶段,英岗岭为Ⅵ—Ⅶ质阶段,乌金井为Ⅶ变质阶段。同时亦可以看到由北向南,由江南古陆向凹陷中心,变质逐渐增高的现象。一般低高变质带较宽,而中变质带较窄。

在地层剖面上,位于上部的煤层变质低,如乐平鸣山B2煤层为Ⅱ1阶段,其上约140米的C6煤层为Ⅰ3,相差仅一个小阶段;丰城仙姑岭B2为Ⅳ2,而相距280米的C18C28煤层均为Ⅱ3阶段,相差较大,达五个小阶段。

这种带状分布的规律主要是受区域变质作用而产生的。萍乐凹陷是南方许多带状活动凹陷之一,地壳运动的继承性和差异性在本区相当明显。凹陷内各部分原始沉降幅度不同,北部受江南古陆的控制沉降较浅,而南部则较深;东部地区受怀玉武功隆起的影响,沉降较浅,从B2煤层形成后到印支期褶皱前的盖层总厚度仅五六百米,而西部宜春、萍乡一带沉降深,盖层可达2000米以上。由此可见,在同一构造单元范围内,在地热相仿的条件下,在煤层形成后持续沉降的过程中,由于沉降深度不同,受温压影响不同,对造成变质程度不同的煤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地壳运动的差异性及继承性,有可能在向斜盆地内部出现变质较高,而边缘略低的现象。

(2)萍乐凹陷内中生代各期岩浆活动颇为频繁,对煤的变质程度有显著影响。

在印支期花岗岩体所形成的蒙山周围,挥发分等值线及变质带作同心环状分布(图2),即使在高变质的Ⅶ变质带中也可以分出若干亚带(Ⅶ1,Ⅶ2,Ⅶ3),距杂岩浆岩体越近变质越高,受热力变质作用显著。此外在枧洒、桥头A、竹山里等地亦可看到燕山期辉绿岩体等侵入,局部发生接触变质的现象。

图 2 乐平丰城一带 B 煤组岩相柱状图

( 3) 萍乐凹陷西部构造复杂,以紧闭的线型复式褶曲为主,倾角陡,断裂以逆断层及逆掩断层为主,倒转现象频繁,煤的变质程度高。而中部地区褶曲较平缓,断层以正断层和平推断层为主,变质程度中等。因此构造力(动力)对煤变质作用的影响亦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不同类型变质作用是热力、压力等因素在地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具体表现,它们彼此密切有关,对煤的变质作用有着综合影响。

[注]煤层命名问题:萍乐凹陷各地乐平组含煤建造含煤层数变化较大,各地发育程度不同,目前生产上均以建造最底部的煤层作为第一煤层,依次往上排列,在顺序号前冠以煤组代号(如A1B3C6等),所以层位相同的煤层在各地区名称不同。我们根据含煤建造沉积旋回特点及煤层煤岩标志等对比结果,试将B煤组各地煤层按沉积旋回统一命名(表1)。

表1 萍乐凹陷各地旋回命名

(本文由任德贻、高庆才、刘翔生、王明远合著,原载《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63年)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不是,电机工程学报是EI

《电源技术应用》创刊于1998年4月,由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题写刊名,中国电源学会、陕西省电源学会联合主办,是电源行业第一本面向应用、具有较强学术性、实用性和信息性的中级技术刊物。10年来一直坚持“致力于电源科技的发展进步,开展学术交流,传播业界信息,推广名优产品”的办刊宗旨,依托中国电源学会的行业优势,立足电源领域,跟踪报道业内领先技术、管理理念以及最新的业界信息,在目标读者群中确立了独有特色、与众不同的媒体形象,成为电源行业领域知名的品牌期刊。 ★刊名题字:曾培炎★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协办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上海市电源学会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电源技术应用》杂志征稿函影响因子:未统计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电源学会、陕西省电源学会国际刊号:ISSN 0219-2713国内刊号:CN61-1489/TM邮发代号:52-287 本刊每年制定有参展计划,参加全国各类相关展览会及学术研讨会议,了解行业动态;同时还经常在业界举办各种联谊活动,为读者、用户和厂商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了沟通及时、宣传范围宽、涵盖面广。

1、仉宝玉,肖军.基于GA参数优化整定的PI型广义预测控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367~3702、付秋峰,肖军,李书臣.基于微粒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的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石油化工高等学报,vol23(2),2010,6:89~923、张立国,肖军,佟仕忠.立式金属罐容积检定爬壁机器人本体设计.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0,2:37~414、裴硕,肖军,翟春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算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4:900~9035、张勇强,肖军,付秋峰.基于ARM的供热计量和智能温控的应用研究.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0,1:68~706、刘威,肖军,翟春艳.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2:501~5047、王志超,肖军,赵国峥.炼油厂循环水系统油料泄漏点快速检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9,4:67~708、罗曦,肖军,佟仕忠.油罐无损探伤机器人及其作业路径规划的探讨.扬州大学学报,2009,(12):54~569、肖军,高德胜,吴云.错位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6404~640810、肖军,金太东.PLC与智能仪表PS-485串口通讯的设计与实现.中国高校通信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9:414~41711、肖军,白静.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器设计及仿真.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8,11(4)58~6112、栾硕,胡东方,肖军.智能交通系统模型的研究及算法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9(6):69~7213、马静,李书臣,肖军.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河北工业科技,2006,23(1):8-1114、李书臣,肖军.模糊控制在聚合反应釜温控中的应用.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7,(1):32~3415、王玉武,肖军.聚丙烯反应釜控制系统.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5,(3)47~5016、于爽,张燕,肖军.基于MATLAB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仿真实验软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5,4:83~9017、肖军,李书臣.圆网纸机定量水份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1998,19(10):32~3318、仉宝玉,肖军.集散控制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004,3:82~8319、翟春艳,肖军.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模型广义预测控制.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黄山,2004,5:172~174(ISTP)20、王杰,肖军.医疗网络信息系统方案设计.辽宁统计,2003,6:30~3121、王莉,肖军.基于C-R模糊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设计与仿真.全国系统仿真技术应用学术论文集,2003,422、肖军,井雷.模糊自适应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电子与信息学报,vol25,2003,4:213~21723、肖军,王莉.软水器的SCM控制设计与应用.全国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10:1127~113024、王玉武,肖军.PLC在小型加氢试验装置中的应用.国际东西方发明专利学术会(德国),香港新闻出版社,2001,925、肖军.基于MATLAB的CAI实验课件的开发及应用.微型电脑应用,2000,3:37~3826、肖军.现场总线在常压精馏试验装置控制中应用.基础自动化,2000,7(2):44~4627、吴云,肖军.应用绕组函数对同步电机电感量计算.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0,20(2):68~7228、李书臣,佟仕忠,肖军.聚丙烯反应釜仿真培训系统.系统仿真学报,2000,12(11):692~69429、肖军.模糊控制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自动化与仪表,1999,14(5):25~2630、肖军,李书臣.UP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初探.基础自动化,1999,6:31~3331、王玉武,肖军.微机在小型常压精馏试验装置中应用.全国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学术论文集,1999,332、王玉武,逢玉俊,肖军.热电厂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第一届全国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会议论文集,清华大学,1999,5:286~290

中国教学学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学术会议论文集查找方法如下:

1、网页搜索“百度学术”并点击进入首页,首页下面有变化的名人名言。2、进入精准搜索,可以导入自己的时间要求、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等信息进行精确搜索。3、进入搜索页面后,大量相关论文排列,可以点击开自己所需文件。4、点击进入了知网的页面,可以利用校园内网下载或者知网账户下载。

学术会议论文集是一些学术会议的衍生出版物,但也并不是所有学术会议都会出版论文集,有些会议也是不出版的,论文集就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汇总出版的合集,论文集也是有一定用途的,但在国内,论文集较受争议,因此要看具体情况。

在国内评职晋升中,如果文件中明确不认可论文集,那么会议论文集就需要作者慎重选择了,这种要求在国内并不少见,很多职称晋升中不认可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但会议论文有时需要区别对待,会议论文的发表在评职晋升中还是受认可的,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宣读的文章与其他国际学术论文具有同等价值。

[1] 邢红兵,语法搭配的分类和作用--多义词的激活机制之一,《机器翻译研究进展》,陈肇雄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8月。[2] 邢红兵,含“VA”结构的句子的语义分析,《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3] 孙宏林、孙德金、黄建平、邢红兵,关于确定现代汉语分词原则的实验报告,《北京语言学院第三届青年科学报告会论文集》(内部发行),北京语言学院教务处,1994年。[4] 孙宏林、孙德金、黄建平、李德钧、邢红兵“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概述(合作),《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罗振声、袁毓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胡明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5] 邢红兵、张普、崔永华,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Disassembly and Standard of GB 13000. 1 Character Set,(第一作者),《第二届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6] 邢红兵,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语言工程》,陈力为 袁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7] 邢红兵、张普、崔永华,对部件称说的建议,《计算机世界》,1998年4月27日。[8] 信息处理用 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主要起草人),语文出版社,1998年4月。[9] 邢红兵、张普,汉字基础部件称谓“音托”键位统计,《1998年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10] 邢红兵,现代汉语字、词基础部件统计分析,《1998年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11] 邢红兵,现代汉语词类使用情况统计,《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2] 邢红兵,从分词的不一致性看汉语分词的难点,“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1999年6月。[13] 邢红兵,词性标注中难归类词语分析,黄昌宁 董振东主编,《计算语言学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14] 邢红兵、舒华,语料库建设与汉语认知研究,“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10月北京。[15] 邢红兵,汉语词语重叠结构统计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第五届青年科学报告会论文(二等奖),1999年11月。[16] 邢红兵,汉语词语重叠结构统计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6期转载。[17] 邢红兵,汉语水平词汇双音节词结构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第八届科学报告会论文。[18] 邢红兵、舒华、孟祥芝、尚悦,形声字声旁规则性效应调查,“国际华语教学研讨会”论文,2000年6月,新加坡。[19] 邢红兵,基于第三代语料库的信息领域术语动态更新,《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20] 邢红兵,计算机领域汉英术语的特征及其在语料分布规律,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ugest 9-13 Urumqi, China.[21] Sun Maosong, Zhou Qiang, Sun Honglin, Huang Changning, Zhang Pu, Xing Hongbing, Constructing a Word-segmented & POS-tagged Chinese Corpus and a Chinese Treebank, 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Computing, July 8-9, 2000[22] 邢红兵,计算机领域汉英术语的特征及其在语料分布规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0年第3期。[23] 苑春法,李莼,崔永华,邢红兵(2001). 基于遗传算法的汉语构词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Z1期。[24] Lu Qin, Li Yin, Xing Hongbing, Li Ngai Ling and Chan Shiu Tong(2002),The Hong Kong Glyph Specifications for ISO 10646's Ideographic Characters,Twenty-first International Unicode Conference, Dublin, Ireland, 14-17 May 2002.[25] Xing Hongbing, Shu Hua, LiPing (2002). A self-organizing connectionist model of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Chinese.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26]张亚旭、舒华、周晓林、邢红兵(2003),汉字识别中声旁与整字语音信息激活的相对优势,《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27] 邢红兵(2003),留学生形声字声旁规则性效应调查,载于《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28] 邢红兵(2003),现代汉语常用动词带宾语能力调查。孙茂松,陈群秀主编,《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29] 邢红兵(2003),对外汉语教材的汉语拼音注音方法调查. 苏培成主编,《信息网络时代的汉语拼音》。语文出版社,2003年10月。[30] 邢红兵(2003),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31] 邢红兵(2004),基于“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语素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32] 邢红兵、舒华(2004),《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声旁表音特点分析,载于《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33] 邢红兵、张旺熹(2004),现代汉语语法项目的标注与统计研究,“对外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11月,北京。[34] Xing, H., Shu, H., & Li, P. (2005).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rpus analyses and connectionist simulations.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35] 邢红兵(2005),信息技术领域术语用字分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第1期。[36] 邢红兵(2005),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 “对外汉语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年3月,香港。[37] 邢红兵(2005),《(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2期。[38] 邢红兵(2006)对外汉语用字统计分析,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39] 邢红兵(2006)《(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双音合成词语素统计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3期。[40] 张博、邢红兵(2006)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多义词义项收录排列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条件,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北京。[41] 邢红兵(2006)基于标注语料库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项目词典”基本框架,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北京。[42] 邢红兵、张文坚、江诗鹏(2006),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谓词句法属性统计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43] Ping Li & Hongbing Xing(2006),Diease But No Sheep, Science Vol 311, 31 Marth 2006.[44] 张金竹、邢红兵(2007)词语的习得途径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八届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2007年5月,中国香港。[45] 邢红兵、舒华、李平(2007),小学儿童词汇获得的自组织模型,《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3期。[46] 南旭萌、李芬芬、邢红兵(2008),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使用情况调查,郑定欧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7] 蔡北国、邢红兵(2008),谈基于语料库的词的用法研究与词汇教学,载于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48] 弓月亭、邢红兵(2008),语料库建设与语法教学,载于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49] 张金竹、邢红兵(2008),小学阶段汉字音节的分布与存储,载于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50] 邢红兵、舒华(2008),小学语文教材用字基础部件统计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3期。[51] 邢红兵、张普(2009),《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特点解读及使用建议,《小学语文》,第7、8期。[52] 郝瑜鑫、邢红兵(2009),基于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同义词辨析模式,第十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2009年7月,山东烟台。[53] 邢红兵(2009),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7月,北京。[54] 邢红兵(2009),中介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对比分析,《对外汉语研究》,第五期。[55] 邢红兵(2009),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1期转载。[56]郝瑜鑫、邢红兵(2009),汉语学习型词典需求调查和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学习型词典编撰构想,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57]郝瑜鑫、邢红兵(2010),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学习型同义词辨析模式初探,载亢世勇等主编《词汇语义学的新进展——第十届汉语词汇语义学论文集》,新加坡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出版。[58] 陈永朝、邢红兵(2010),基于联结主义理论模型的留学生复合词习得考察,《现代语文》4月下旬刊。[59] 陈永朝、邢红兵(2010),基于分布表征的语义提取和语义透明度自动评估实验,《现代语文》3月下旬刊。[60] 王娟、邢红兵(2010),留学生单音节多义语素构词习得过程的实验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61] 张金竹、邢红兵(2010),留学生语素习得路径探析,《现代语文》第11期。[62] 郝瑜鑫、邢红兵(2010),汉语学习型词典需求调查研究——兼论初中级阶段学习型词典的编撰,载《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第六届对外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63] Teuvo Kohonen and Hongbing Xing(2011). Contextually Self-Organized Maps of Chines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1, Volume 6731/2011, 16-29[64]邢红兵(2011),汉字统计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与研究》,第一辑。[65]邢红兵(2012),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语料库研究方法,《汉语学习》,第2期。[66]郝瑜鑫、徐婷婷、邢红兵(2012),现代汉语常用副词AABB式句法语义研究,《语文学刊》(06) 。[67]邢红兵(2012),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知识提取及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第七届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TCLT),美国,夏威夷。[68]邢红兵(2012),中介语语料库虚词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吉林,延边大学。[69]邢红兵(2013),基于语料库的词语知识提取与外向型词典编纂,《辞书研究》,第2期。[70]邢红兵、辛鑫(2013).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J]. 华文教学与研究,02:64-72。[71]邢红兵(2013). 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04:117-126。[72]郝瑜鑫、刘汉武、邢红兵(2013). “就是……也/都……”的量级标示功能[J]. 汉语学习,05:65-70。[73]郝瑜鑫、邢红兵(2013). 现代汉语状语和状动结构研究评述[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04:13-14。

  • 索引序列
  •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 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发表论文
  • 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中国教学学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