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银行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银行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银行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按规定承认。每个省的省委都下发了文件。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党校函授教育学历有关问题的意见 教学厅函〔2004〕15号 近日,湖北省、安徽省教育厅分别就党校函授教育学历的有关问题请示我部。对此,我部重申意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历教育由高等学校承担,设立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经授权的省级政府审批。实施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须在参加国家规定的入学考试的人员中录取学生,并在有关省级招生机构备案。被录取的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历证书。 党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在学校设置、招生录取等方面与国家的有关要求不同,因此未纳入国民高等学历教育系列。按照《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0号)精神,“取得党校函授教育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 教育部办公厅2004-06-21 《3》中发[1983]14专文件规定:“各级党校的培训班、理论班, 都要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和学历制度,根据入学前的文化水平 和入学后的学制、所学课程.经过考试合格者,取得同国民教育体系相当的学历和待遇.进修班单科学习考试合格者,发给单 科合格证书,分期学完规定课程的亦应承认其相应的学历。” 中发[1985]24号文件规定:“实事求是地说,党校学历的内涵显然不同于一般大学、中学或大专、中专的学历,它是一种包含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文化和业务知识、党性锻炼、组织工作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各级党校的学历,与一般国民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的学历相比,有着更丰富的内容, 理应有更高的质量要求。” 中发[1990]15号文件规定;“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学制二年以上班次的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核合格者,可同时享受相当于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发[1994]5号文件规定:“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校举办的学制2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核合格的,授予党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发[1995]11号文件规定:“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试考核合格者,授予党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发L2000]10号文件规定;“‘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校教育事业作为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事业(包括以党政干部和理论骨干为对象伪学位教育,以及依托党校力量举办的函授教育),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员学完规定课程,并经过以中央党校为主体.吸收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参与组织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取得党校函授教育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 鲁发[1990]30号文件规定:“各级党校已经举办的大中专班、函授班、专业证书班等。应继续办好。 干部进党校学习,取得党校学历,是年轻干部提升到新岗位任职的必备条件。两年以上的培训班和理论班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试合格的,可同时享受相当于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鲁发[1993]17号文件规定:“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制度和党校办学中的有关政策。要继续落实个央、省委关于党员干部进党校学习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到新岗位任职前必须参加党校培训和在任期内到相应党校参加一次轮训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关于党校学历的文件规定,党校学历和党校社会教育班次的学历,教育部门和 地方政府应当予以承认,并享受国民教育相同的待遇。” 鲁发[2000]20号文件规定:“学员学完规定课程,经过以省委党校为主,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参与组织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取得党校函授教育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经济委员会、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职工教育办公室联合签署的鲁党校字[1994]1号文件规定:“省委党校各干部业余教育班的学员,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和毕业鉴定者,分别颁发省委党校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毕业证书,享受国民教育毕业生的同等学历和待遇”。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人事厅联合签署的 鲁党校字[1995]3号、[1996]年1号、[1997]l号文件规定:“省委党校‘各干部业余教育班的学员,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和毕业鉴定者,分别颁发省委党校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和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生、大专生文凭,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同等待遇。’”

估计玄啊,这个东东含金量不大啊

党校毕业论文。。。。3750字 回答完毕

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6、正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等。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毕业论文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符合专业要求,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观点正确、立论充分、有独到见解。

3、毕业论文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结构合理、逻辑严谨、文字准确通畅。

4、毕业论文的内容应完整、准确,要件要齐全。(要件主要包括:中文内容提要或摘要和关键词、目录、绪论或引言[含文献综述]、正文[含结论]、注释、参考文献等)。

5、毕业论文的字数应不少于2万字(包括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在内)。

6、毕业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7、毕业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8、毕业论文中文稿用白色A4纸(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微缩制品。

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论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牢;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的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地位,既为我们党提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风政风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要在巩固廉洁自律有关专项治理成果的同时,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向领导干部送钱、跑官要官的歪风,领导干部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微观经济活动中谋取私利的问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严加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围绕监督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制定相关规定和配套措施,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巡视工作力度,重视巡视成果运用,增强巡视效果。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手段。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要增强查办案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查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件,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顶风作案的要依纪依法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继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既直接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引发民愤民怨,也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坚决予以纠正。对损害群众利益导致的恶性事件要严肃查处,对措施不得力、不良风气长期得不到治理的地方要追究领导责任。坚持纠建并举、寓纠于建,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一套能用管用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增强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加强执法监察,特别是要结合重庆实际加大对移民资金和移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加大安全执法监察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促进行政机关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和最重要的是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保障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提高为改革、发展服务的能力,必须提高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贴经济建设,紧贴改革开放,紧贴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自觉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反腐倡廉各项措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通过严格执纪执法、强化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环境,以严明的纪律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始终把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作为重要职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保护改革者、支持创新者、查处违纪者、教育失误者,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提高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强化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针对当前的监督现状,进一步提高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既要增强敢于监督的勇气,又要注重善于监督的方法,进一步拓宽监督的思路和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切实加强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切实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切实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严格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民主生活会、巡视和派驻、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制,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健全和完善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纪律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等权利,建立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实名举报。提高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坚持依法执纪、依法办案,是贯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党章和其他党纪政纪规定,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把依纪依法的要求贯穿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方面。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明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研究和把握办案规律,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正确运用纪律和法律手段,创新办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突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障被审查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综合考虑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执纪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加强垂直管理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健全大案要案协查机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查办案件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办案程序和要求,建立执纪办案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执纪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严格依纪依法履行职责。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要求各级纪检机关进一步提高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提供组织保证。针对反腐倡廉的全局性、倾向性问题,深入研究,通盘谋划,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协助党委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行为,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进一步规范组织协调的内容和程序,推进组织协调工作制度化。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妥善处理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段的先锋队,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反对腐败,保持廉洁是其一贯主张和应尽天职。在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开展了同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的坚决斗争,并在长期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回顾党反腐败的历史。总结党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对推进当前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后,就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直高度警惕,并在实践中坚持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纵观党的反腐败斗争历程,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我们党执政以前的反腐败斗争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虽然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内建立了政权,有了局部执政的经验,但总的来说,还处在被压迫,被围剿的无权状态,不具备权钱交易大规模发生的客观条件,再加上我们党在主观上注重从严治党,坚持反对腐败,所以腐败现象并不严重,廉政建设的任务比较轻,反腐倡廉的效果十分显著,建设起了与国统区的腐败政治形成鲜明对照的解放区廉洁政府。极大地争取了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性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时期反腐倡廉的主要做法是:(1)注重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增强党员、干部对腐败现象的免疫力,著名的延安整风即是这方面的范例。(2)注重法规建设,1922年4月,即建立了最早的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1926年8月4日,又发布了我党最早的有关反腐败的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1933年12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规定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死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领导廉洁自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党员干部,艰苦朴素,为政清廉,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建国初期的反腐倡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和和平建设的环境,一方面为我们党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便于我们党面临脱离群众乃至腐化变质的危险。为经受住执政考验,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我们党实行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1)加强反腐败法规建设。1952年3月,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决定》和《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物的规定》同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惩治贪污条例》,这一专项惩贪法规在以后多年的反腐败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2)开展整风,整党。1950年下半年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重点是解决各级干部的作风问题。1951年下半年到1954年春的整党,解决了包括贪污腐败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3)开展“三反”运动。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日,在党和国家机关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共查处了有贪污行为的干部120多万人,其中贪污一千元以上的10万多人。受到刑事处分的腐败分子有4万多人。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分子被处决。以上措施,有力地遏制了建国初期腐败现象滋长的势头,基本上实现了廉洁政治,从而使五十年代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反腐倡廉 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是我们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再加上逐步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同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个别党员,干部的以权谋私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有所滋长。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党中央采取了以下措施:(1)整党整风,这一时期为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整党整风,包括1957年的整风,1958年开展的整党整社,1961年的农村整风和“四清”运动中的整党。(2)开展专项反腐败斗争。1960年在农村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新“三反”斗争,处理了农村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贪污等违法乱纪的问题。但被查出的有一段“贪污和行为”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0%之多。有扩大化倾向。1963年2月,中央又决定在县以上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1963年9月,中央在“新三反”的基础上,决定在农村搞“四清”,最初是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后来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实质上变成了一场遍及各个领域的阶级斗争,误伤了不少干部。毛泽东在“四清”运动中得出了农村三分之一的领导权已不掌握在健康分子手中的结论。 (3)建立干部定期参加生产劳动制度。1958年2月,中央发出了《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出现了干部下放劳动的热潮,密切了干群关系,但也开始出现形式主义和极端化的做法,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我们党是重视反腐败斗争的,并把反腐败斗争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长,但由于缺乏经验,仍然简单沿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思想教育防腐,群众运动反腐的老路子,并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认识和处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因而存在反腐败扩大化的倾向。 4、“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腐倡廉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毛泽东的主观设想来说,是为了反修防修。包含有明显的克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愿望。毛泽东希望通过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的“文化大革命”的形式,彻底揭露党内的阴暗面,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理论,并过于夸大了阴暗面,采取了“大民主”式的群众运动的方式,因而使“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廉政建设不得不陷入误区。其基本失误是:(1)对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估计过于严重。发动“文化大革命”时,毛泽东认为农村中有三分之一的政权不在我们手里,工厂企业里一个相当大的多数的领导权不在工人群众手里,党内已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这种对党内形势的严重估计,必然会使反腐败斗争扩大化。(2)用“大民主”的方式反对消极腐败现象,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认为以前那种由党委领导群众运动的方式已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搞自下而上的不要党委领导的群众运动。用这种不要党委领导的“大民主”方式反腐败,只会助长阶级斗争的扩大化的错误,不能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3)防腐不治穷,搞“穷廉法”。腐败现象的产生有思想、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要反对腐败,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外,还要处理好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铲除腐败现象滋长的物质土壤。但“文化大革命”只治腐不治穷。并认为富则修,把富裕当作是腐化的物质基础,使反腐败带有严重的禁欲色彩。(4)一些廉政做法走向极端化。最典型的是把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做法极端化,把它变成了造反派排挤打击异己的重要手段,失掉了廉政的本来意义。总之,“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一场内乱,而且作为一场反腐败的实践也是失败的。尽管由于扩大化的阶级斗争的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形式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抑制,但以“走后门”为主要特征的不正之风和组织人事上的不正之风,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普遍蔓延。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反腐倡廉。 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的反腐倡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遏制腐败现象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会从体制上堵塞腐败现象滋生的漏洞,因此,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有利于反腐倡廉而不是相反。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政策上和法规上的漏洞和空隙,再加上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得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前更为艰巨、复杂。在新的时期,我们党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继承发展过去反腐倡廉有效做法的同时,摒弃以前的群众运动的做法,努力探索改革开放条件下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其主要做法有:(1)加强纪律检查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重新恢复,并成立了各级行政监察机构,对廉政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2)完善反腐败立法,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是一部惩腐的专项法律。198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惩治贪污、受贿罪的补充规定》,标志着我国肃贪法律的完善化。(3)实行“从严治党”的方针,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加强自身建设的条例和规定,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等等。(4)开展专项反腐败斗争。1982年4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后,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集中打击和解决干部索贿受贿,投机倒把,套汇、走私等问题,取得了较大成绩。1989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出《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额内自首坦白的公告》,监察部也发出了《关于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人员限期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这两个《通告》发出后也开展了一场专项反腐斗争。 (二) 总结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到,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主要遵循的是这样一套路子,即思想教育防腐、群众运动反腐、法制建设惩腐。这实际上是反腐倡廉的三项大思路,应该说,这三项大思路,仍然是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应该遵循和借鉴的。但我们在遵循和借鉴时,应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加以扬弃。 第一、不再搞运动,但要发动群众造声势。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但在发动群众的方式问题上,毛泽东简单沿用了在革命战争时期十分有效的发动群众搞政治运动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把群众迅速发动起来,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从而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产生明显的震慑作用,收到反腐倡廉的效果。然而,在社会主义时期,频繁而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如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想,削弱党的领导,混淆政策界限,挫伤群众积极性等,造成动机与效果的背离,历史经验证明,依靠群众运动的方式反腐败,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明确提出,当经济建设遇到自由化思潮和腐败现象干扰时,“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反腐败时不再搞群众运动,并不等于不要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工作方法,仍然需要动员群众,把群众发动起来,造成一定声势,以达到彻底揭露和打击一切腐败现象,教育全体党员和人民的目的。这就需要运用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等多种手段,启发群众的觉悟,把群众动员起来,造成全社会反腐败的大气候,大环境,使腐败现象无法隐藏,都能得到应有的惩处。 第二,既要从严治党,更要有制度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从严治党,高级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以身作则,大大推进了党的廉政建设。现在和今后的反腐败斗争,仍然需要加强党的建设,需要从严治党,需要高级干部的以身示范。但历史经验表明,单靠用惩治手段从严治党,从严要求高级干部,虽然可以起到必不可少的示范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和政府的反腐防变问题,也不能使党和政府长久地保持清正廉洁形象。要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关键是要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许多情况表明,有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反腐败斗争就能够有章可循;领导者以身作则以及人民群众对领导人的监督,也就容易得到保证,因此,反腐败斗争必须逐步向法制化轨道:既治标更治本。这就要求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有效的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宪法监督、司法监督,党纪监督、行政监督有足够的权威和效能,每时每刻地发挥作用,对各种腐败现象予以铁面无私的查处。 第三,既要重视思想教育,也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将治贪与治穷相结合。通过整风、整党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既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又是保持为官清廉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任何时候,加强思想教育防腐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但要使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还必须消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物质匮乏的经济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新时期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使反腐败斗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反腐败斗争不断向前推进。 第四,既要重视专项斗争,也要重视经常性工作,努力把阶段性战役和长期斗争结合起来,纵观历史上的反腐败斗争,可以看出反腐败斗争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即经过一段时间腐败现象有所滋长后,即开展一次阶段性战役,打击腐败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展一次,这说明,腐败现象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不是一两个阶段性战役就能消除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反腐败斗争既要有紧迫感,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不断抓出阶段性成果,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注重经常性的反腐工作,不间断地抓下去,不能中途歇口气,等到腐败现象严重后再来开展反腐败斗争。尤其是在日前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某种无序状态会造成腐败现象的多发性,为了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更要把阶段性战役与长期斗争结合起来,掌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第五,要把反腐败同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结合起来,力求改革和廉政建设的双效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反腐倡廉的实践表明,在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形成行政权力,计划权力对资源配置仍有一定作用,再加上新的改革措施开始时不完善,漏洞较多,这就使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名搞权钱交易腐败分子有机可乘。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出后,可能诱发出一些新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如价格双轨制下出现“官倒”,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土地审批部门出现的大量问题,以及金融、房地产、期货市场上的一些经济犯罪现象,表明腐败发生的热点部位和表现形式会随改革进程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时,要根据腐败现象的动态性特点,同时考虑廉政建设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制止那些打着改革的旗号搞权钱交易的现象,取得改革和廉政建设的双重效果。 当前,我们党正在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吸取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并依据新时期的历史条件探讨和提出反腐败和对策,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一定可以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宋敬华

高级党校结业论文时光荏苒,一个月的高级党校培训结束了,我受益匪浅。在一次次的聆听与领悟中,在一次次的小组讨论中,我不断加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以及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更加坚定。同时我也在内心深处默默地立下誓言:我一定要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因为我来自人民,同时也深爱着人民。说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历来重视,这是我们的宗旨,我想这也是我们党成功领导人民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成果的最根本经验。我们党在党章第一章明确列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而在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也提到“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些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总结出的执政经验,告诫并让我们铭记:我们共产党员来自人民,我们要做人民的公仆,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些也是党章对我们党员的明确定位,我们也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我们更多的是应有一种责任感。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荀子》上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有了人民生活和谐,国家国力强盛的贞观之治。而同时当我们回想每朝每代灭亡之时,每每都有农民起义,是的,人民都对你不满了,你如何还能继续你的统治呢?我们党正是吸收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才从一开始并将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这么说,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残酷斗争,党带领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后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国共产党最终还是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正像一首歌里说的那样: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今天,我们加入WTO,我们进行“西部大开发”,中国共产党正领导着全国人民疾驰在一条通向富强、民主、文明的大道上。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一次次的向世界展示一个强大的,蓬勃发展的中国。我们中国共产党正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取得今天的执政成果的。然而这些是无数先进的党员同志们呕心沥血,用生命经营的结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的写照,也是每个党员应该学习并用来要求自己的标准。要做到这一点,说实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容易,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入党,我们就选择了为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老师会布置选题范围和要求 上知网找一下资料 组织文章 进行写作 或者请单位一个新毕业的同事动动手

法院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你参考吧) 〔内容提要〕: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开发、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实施新的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采用新的科学手段实现依法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评, 人员选用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下面就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 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 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效。 2、 开发管理未科学化。 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国企管理实际。 3、 评估未社会化。 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二)国有企业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 2、 考评方法单一。 在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考评方法。很多国有企业忽视了对国企人员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这种单一的以领导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有可能促成下属人员只知"唯上"的坏作风,只愿求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只做领导能看得到表面文章,而忽视同事和群众的要求,不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3、忽视定量考评。 国有企业人员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具体表现为很多国有企业考评标准未量化,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导致吃"大锅饭"在国有企业内部盛行。 4、考评结果与使用脱钩。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获优秀等次与称职等次的国有企业人员在奖金、晋级增资、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极大地削弱了优秀等次对国企人员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实事求是地确认"不称职"等次,致使近90%的国有企业人员同处于称职一个等次,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 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同志,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2、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 3、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事设职,因职择人,而是因人设岗,因人设事;国企人员的升迁主要不是以实绩为准绳,而是以领导人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这就很难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造成良莠不分,甚至颠倒黑白,优劣错位,严重挫伤广大国企人员的积极性。 4、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基本上仍在人治的轨道上运行。缺乏法制化规范和科学操作程序。以用人标准而言,从理论上讲应当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客观依据应当是一重业绩,二重公论。而在实际选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往往因领导人的素质而大相径庭。有的重德轻才,以德代才,以"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庸人;有的重才轻德,以才代德,以"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小人和坏人。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对策。 1、 采购开发承担机构,实行购买培训。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时,应向开发承担机构招标,与开发承担机构通过采购制建立起一种契约关系,直接影响、限制开发承担机构的行为,使开发服务质量受到强制性约束。购买培训的引入,使国有企业成为开发承担机构竞争投标的受益者。 2、 加强内部交流,提高岗位转移能力。一是国有企业内部交流应拓展到一般的国有企业人员。二是交流范围不妨扩大,规定一定期限内应达的交流面。 3、实行开发费用责任制,确保开发实效。对实行培训的国企人员在培训之前订立费用责任书,确定责任负担方式,将培训效果划分为不同档次,对于培训效果不佳、考核不合格者,应采取费用自负的形式,以示警戒。 4、开放开发过程,接受社会评估。要加强对培训结果的公众评估,国有企业人员工作质量是否提高是社会评价效果的标准。 5、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持续开发。在国有企业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实现个人开发、组织开发的结合。即既要考虑到国有企业人员个人的发展意志,让其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又要从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观察问题,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国企人员的系统思考习惯,实现组织的开发。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考评问题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国企人员考评中,应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企人员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可以进行统一,真正把国企人员素质、智能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人员考评的主观影响,增加考评的客观性,提高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切实提高各级国企领导对人员考评的重视程度。要依照规定对所有国有企业人员进行全面考评。将考评结果与使用挂钩,依据考评结果按照有关规定对被考评人员实施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国企人员重视考评,真正发挥考评应有的作用。 3、全面提高考评者的素质。考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度的负责精神、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丰富的人事管理与行政管理以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稳定的性格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 4、进一步完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必须真正建立起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有效制约监督机制,制定《国有企业人员考核监督条例》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对考核机构、考核人执行情况予以有效监督,切实从根本上、制度上保障国企人员考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考评结果的可靠性。 (三)、解决国有企业人员选用问题的对策。 1、 依制度进行管理,实现选人用人的法治化。首先,国有企业领导者要树立依制度管干部的观念,克服在人事工作中随心所欲的状态,一切人事工作都必须按规定办事。其次,加强用人失误的责任追究,落实选人用人责任制。 2、 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弊端,废止"暗箱操作",促进选人用人的公开化、民主化。一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选人用人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用人上的失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充分走群众路线,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这样,不仅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堵住了任人唯亲的门径。 3、 树立新观念,建立新体制,运用新手段,实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一是树立人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是建立新体制,变大锅饭机制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变"相马制"为"赛马制",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三是采用新方式,运用新手段。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从手工劳动转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来。 参考文献:孟华转轨时期中国公务员制度开发机制的完善理论学刊李红艳国家公务员考评问题及对策理论学刊田广清王智瞳关键在于造就一个新的用人机制理论探讨

通过党校学习,我对党、对党的事业又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伟大事业去奋斗的信念。 尽管我还不是一名党员,甚至离党员的标准还很远,但我想谈谈自己通过这三天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 刚开始,先听了学校里组织的党课,自以为懂得了共产党。现在才逐渐明白,要进入共产主义思想的大门,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并不那么简单.这不但要从理论上弄懂什么是共产主义,而且要坚信和实行,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经得住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等种种严峻的考验。 在这三天的党课里,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腐败的问题,所以我主要想说的一下就是腐败和反腐败问题。 腐败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 提到腐败问题,恐怕人人都能说出几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政府主席成克杰、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胡长清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创下记录, “ 三湘第一女巨贪 ” 蒋艳萍落网牵出 40 多个贪官,厦门远华案迄今没有结案,司法部长高昌礼因工作作风霸道、生活腐化、违反政治纪律而被免职,沈阳市一大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因腐败和涉嫌黑社会问题而相继被抓,河北省的几位省级领导干部因受贿被查处,国家电力部门的领导干部等一伙人利用进口国外电力设备收受巨额的贿赂…… 对于这些腐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这个与传统的政治文化有着必要的关系。第一,有的高官利用工作权利、社会声望,来进行不正当的占有社会行为;第二就是文明社会私有制的社会,以权谋私。腐败与私有制私有观念,从根本上说与公共权利衍生出来的。 再来说说我们,现在中学生的生活正在日益的腐败,究竟是校园风气还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啊?大概都有吧,目前,社会上许多人攀比成风,名牌产品比比皆是,有些家长也放松了对孩子的监护,认为给他们拿够钱,也就意味着他们尽到了义务,其实不然,有些家长甚至连自己的子女现在读初中还是高中都不清楚了,这也叫父母吗?还有就是 学校的校风也是一直困扰中学生生活的另一因素。很多学校校风不好,有些学校就直接取名为 “ 某某贵族学校 ” 这样的学校在社会上如雨后春笋半的出现,对于学生进这样的学校意味着什么啊?中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是很重要的。 对于我们中学生现在首先就是需要 素质教育,要强硬的素质教育。 产生腐败由于权利导致,拥有权利的人总会去寻找利益。所以要反腐败,就要施行多党制抑制腐败,人望政熄,加强民主,政治受到监督。 虽然是党课,可是在这三天的党课学习中,党课的老师并没有讲什么是党,党的概念之类的理论东西,都是从现在的社会问题出发,来给我们讲怎么去做一个党员。而且我觉得这三天的党课学习起来很轻松,在笑声中就学到了知识,并没有像学校里面的那样,讲一些很枯燥的理论知识。 我知道,说永远比做容易,做永远比坚持容易.迈进共产主义大门并非易事,但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自身的说服力,争取早日入党! 通过一个多礼拜的学习,我上完了人生的第一次党课。以下是我上党课的一些感想,一些总结。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上党课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回望,对现在中国的思考,并且还是对中国未来的展望。通过对党的历史的了解,我深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能有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局面,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党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深受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人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才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才是真正能挽救中国的人。新中国的建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熟的党,又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党,她在历史的选择中诞生,在大革命中初显身手,在愈搓愈奋中走向成熟,在除旧布新中稳定政权,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壮大发展,在与反革命力量的决战中迎接胜利,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再创辉煌。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用联系、发展、矛盾的眼光看问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现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且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的人生要有所追求,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确立我们的人生追求、就应该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以自己对伟大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以高度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为祖国的自由、独立、统一、富强而奋斗。经过党课的学习,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我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和前进目标。她为我们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们年轻的生命征成有了旗帜和明灯。让我们着眼于这样的选择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应该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践四个统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密切联系群众,正确维护群众利益,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关心集体和同学,严于律己,经常用党员的标准来对照自己,经常总结,看看自己是否在不断进步,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还有一个:如何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 ——之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上党课后,我发现我更加关注政治方面的事情,也更愿意动脑子想这些东西,因为我觉得我应该在这方面充实自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我们每位党员平时的自觉的行动和一辈子的追求,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通过近两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先后参加了学院和系的动员报告会、多次听辅导报告,认真阅读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章、文件等,参加了总支和支部讨论,还参加了我院组织的去韶山的参观学习等活动,现谈谈自己这一阶段学习体会。 一、强化党员意识。强化党员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能忘。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切实改进党风,加强校风、学风和师德建设,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在思想、作风、组织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学院改革发展、涉及师生员工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为加速繁荣经济、稳定社会多做贡献,维护党的形象,为党旗增辉。 二、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素质必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广大党员,要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加强修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党员素质必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三个代表”指明了党的建设方向,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点燃了一盏明灯。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活动,能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广大党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发挥党员的作用。一是在平时工作学习中看的出来,不管你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不能仅仅是“过的去”,而必须是“过的硬”。随时随地成为学生的榜样,敢于说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切实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结合实际,加深理解,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和行动紧跟时代潮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以正确的认识、崭新的观念、科学的思维指导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四、坚定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要立足当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既有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有因主观努力不够而导致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在客观上影响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那些由于国情、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去解决、化解,即使不能马上解决,只要给群众解释清楚,群众也是会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由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不坚定、作风不踏实、行为不规范所导致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群众就会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进而不拥护。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通过近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党员先进性的最根本的标准。保持党员先进性,意味着党员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进取,不断开拓。在新的历史时期,看党员有没有先进作为,主要看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彻底性,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际表现,看是不是在学习理论、坚定信念、为民谋利、创新发展、敬业奉献等方面发挥了模范作用。 身为一名大学生,我清楚的知道所肩负责任的重要性,作好事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结合实际来解决,真正成为老师和同学的良师益友,谱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

论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牢;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的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地位,既为我们党提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风政风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要在巩固廉洁自律有关专项治理成果的同时,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向领导干部送钱、跑官要官的歪风,领导干部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微观经济活动中谋取私利的问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严加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围绕监督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制定相关规定和配套措施,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巡视工作力度,重视巡视成果运用,增强巡视效果。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手段。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要增强查办案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查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件,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顶风作案的要依纪依法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继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既直接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引发民愤民怨,也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坚决予以纠正。对损害群众利益导致的恶性事件要严肃查处,对措施不得力、不良风气长期得不到治理的地方要追究领导责任。坚持纠建并举、寓纠于建,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一套能用管用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增强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加强执法监察,特别是要结合重庆实际加大对移民资金和移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加大安全执法监察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促进行政机关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和最重要的是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保障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提高为改革、发展服务的能力,必须提高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贴经济建设,紧贴改革开放,紧贴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自觉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反腐倡廉各项措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通过严格执纪执法、强化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环境,以严明的纪律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始终把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作为重要职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保护改革者、支持创新者、查处违纪者、教育失误者,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提高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强化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针对当前的监督现状,进一步提高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既要增强敢于监督的勇气,又要注重善于监督的方法,进一步拓宽监督的思路和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切实加强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切实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切实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严格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民主生活会、巡视和派驻、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制,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健全和完善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纪律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等权利,建立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实名举报。提高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坚持依法执纪、依法办案,是贯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党章和其他党纪政纪规定,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把依纪依法的要求贯穿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方面。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明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研究和把握办案规律,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正确运用纪律和法律手段,创新办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突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障被审查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综合考虑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执纪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加强垂直管理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健全大案要案协查机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查办案件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办案程序和要求,建立执纪办案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执纪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严格依纪依法履行职责。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要求各级纪检机关进一步提高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提供组织保证。针对反腐倡廉的全局性、倾向性问题,深入研究,通盘谋划,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协助党委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行为,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进一步规范组织协调的内容和程序,推进组织协调工作制度化。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妥善处理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段的先锋队,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反对腐败,保持廉洁是其一贯主张和应尽天职。在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开展了同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的坚决斗争,并在长期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回顾党反腐败的历史。总结党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对推进当前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后,就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直高度警惕,并在实践中坚持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纵观党的反腐败斗争历程,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我们党执政以前的反腐败斗争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虽然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内建立了政权,有了局部执政的经验,但总的来说,还处在被压迫,被围剿的无权状态,不具备权钱交易大规模发生的客观条件,再加上我们党在主观上注重从严治党,坚持反对腐败,所以腐败现象并不严重,廉政建设的任务比较轻,反腐倡廉的效果十分显著,建设起了与国统区的腐败政治形成鲜明对照的解放区廉洁政府。极大地争取了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性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时期反腐倡廉的主要做法是:(1)注重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增强党员、干部对腐败现象的免疫力,著名的延安整风即是这方面的范例。(2)注重法规建设,1922年4月,即建立了最早的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1926年8月4日,又发布了我党最早的有关反腐败的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1933年12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规定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死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领导廉洁自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党员干部,艰苦朴素,为政清廉,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建国初期的反腐倡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和和平建设的环境,一方面为我们党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便于我们党面临脱离群众乃至腐化变质的危险。为经受住执政考验,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我们党实行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1)加强反腐败法规建设。1952年3月,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决定》和《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物的规定》同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惩治贪污条例》,这一专项惩贪法规在以后多年的反腐败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2)开展整风,整党。1950年下半年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重点是解决各级干部的作风问题。1951年下半年到1954年春的整党,解决了包括贪污腐败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3)开展“三反”运动。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日,在党和国家机关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共查处了有贪污行为的干部120多万人,其中贪污一千元以上的10万多人。受到刑事处分的腐败分子有4万多人。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分子被处决。以上措施,有力地遏制了建国初期腐败现象滋长的势头,基本上实现了廉洁政治,从而使五十年代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反腐倡廉 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是我们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再加上逐步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同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个别党员,干部的以权谋私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有所滋长。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党中央采取了以下措施:(1)整党整风,这一时期为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整党整风,包括1957年的整风,1958年开展的整党整社,1961年的农村整风和“四清”运动中的整党。(2)开展专项反腐败斗争。1960年在农村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新“三反”斗争,处理了农村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贪污等违法乱纪的问题。但被查出的有一段“贪污和行为”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0%之多。有扩大化倾向。1963年2月,中央又决定在县以上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1963年9月,中央在“新三反”的基础上,决定在农村搞“四清”,最初是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后来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实质上变成了一场遍及各个领域的阶级斗争,误伤了不少干部。毛泽东在“四清”运动中得出了农村三分之一的领导权已不掌握在健康分子手中的结论。 (3)建立干部定期参加生产劳动制度。1958年2月,中央发出了《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出现了干部下放劳动的热潮,密切了干群关系,但也开始出现形式主义和极端化的做法,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我们党是重视反腐败斗争的,并把反腐败斗争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长,但由于缺乏经验,仍然简单沿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思想教育防腐,群众运动反腐的老路子,并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认识和处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因而存在反腐败扩大化的倾向。 4、“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腐倡廉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毛泽东的主观设想来说,是为了反修防修。包含有明显的克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愿望。毛泽东希望通过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的“文化大革命”的形式,彻底揭露党内的阴暗面,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理论,并过于夸大了阴暗面,采取了“大民主”式的群众运动的方式,因而使“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廉政建设不得不陷入误区。其基本失误是:(1)对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估计过于严重。发动“文化大革命”时,毛泽东认为农村中有三分之一的政权不在我们手里,工厂企业里一个相当大的多数的领导权不在工人群众手里,党内已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这种对党内形势的严重估计,必然会使反腐败斗争扩大化。(2)用“大民主”的方式反对消极腐败现象,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认为以前那种由党委领导群众运动的方式已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搞自下而上的不要党委领导的群众运动。用这种不要党委领导的“大民主”方式反腐败,只会助长阶级斗争的扩大化的错误,不能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3)防腐不治穷,搞“穷廉法”。腐败现象的产生有思想、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要反对腐败,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外,还要处理好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铲除腐败现象滋长的物质土壤。但“文化大革命”只治腐不治穷。并认为富则修,把富裕当作是腐化的物质基础,使反腐败带有严重的禁欲色彩。(4)一些廉政做法走向极端化。最典型的是把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做法极端化,把它变成了造反派排挤打击异己的重要手段,失掉了廉政的本来意义。总之,“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一场内乱,而且作为一场反腐败的实践也是失败的。尽管由于扩大化的阶级斗争的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形式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抑制,但以“走后门”为主要特征的不正之风和组织人事上的不正之风,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普遍蔓延。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反腐倡廉。 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的反腐倡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遏制腐败现象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会从体制上堵塞腐败现象滋生的漏洞,因此,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有利于反腐倡廉而不是相反。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政策上和法规上的漏洞和空隙,再加上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得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前更为艰巨、复杂。在新的时期,我们党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继承发展过去反腐倡廉有效做法的同时,摒弃以前的群众运动的做法,努力探索改革开放条件下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其主要做法有:(1)加强纪律检查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重新恢复,并成立了各级行政监察机构,对廉政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2)完善反腐败立法,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是一部惩腐的专项法律。198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惩治贪污、受贿罪的补充规定》,标志着我国肃贪法律的完善化。(3)实行“从严治党”的方针,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加强自身建设的条例和规定,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等等。(4)开展专项反腐败斗争。1982年4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后,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集中打击和解决干部索贿受贿,投机倒把,套汇、走私等问题,取得了较大成绩。1989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出《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额内自首坦白的公告》,监察部也发出了《关于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人员限期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这两个《通告》发出后也开展了一场专项反腐斗争。 (二) 总结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到,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主要遵循的是这样一套路子,即思想教育防腐、群众运动反腐、法制建设惩腐。这实际上是反腐倡廉的三项大思路,应该说,这三项大思路,仍然是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应该遵循和借鉴的。但我们在遵循和借鉴时,应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加以扬弃。 第一、不再搞运动,但要发动群众造声势。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但在发动群众的方式问题上,毛泽东简单沿用了在革命战争时期十分有效的发动群众搞政治运动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把群众迅速发动起来,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从而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产生明显的震慑作用,收到反腐倡廉的效果。然而,在社会主义时期,频繁而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如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想,削弱党的领导,混淆政策界限,挫伤群众积极性等,造成动机与效果的背离,历史经验证明,依靠群众运动的方式反腐败,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明确提出,当经济建设遇到自由化思潮和腐败现象干扰时,“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反腐败时不再搞群众运动,并不等于不要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工作方法,仍然需要动员群众,把群众发动起来,造成一定声势,以达到彻底揭露和打击一切腐败现象,教育全体党员和人民的目的。这就需要运用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等多种手段,启发群众的觉悟,把群众动员起来,造成全社会反腐败的大气候,大环境,使腐败现象无法隐藏,都能得到应有的惩处。 第二,既要从严治党,更要有制度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从严治党,高级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以身作则,大大推进了党的廉政建设。现在和今后的反腐败斗争,仍然需要加强党的建设,需要从严治党,需要高级干部的以身示范。但历史经验表明,单靠用惩治手段从严治党,从严要求高级干部,虽然可以起到必不可少的示范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和政府的反腐防变问题,也不能使党和政府长久地保持清正廉洁形象。要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关键是要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许多情况表明,有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反腐败斗争就能够有章可循;领导者以身作则以及人民群众对领导人的监督,也就容易得到保证,因此,反腐败斗争必须逐步向法制化轨道:既治标更治本。这就要求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有效的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宪法监督、司法监督,党纪监督、行政监督有足够的权威和效能,每时每刻地发挥作用,对各种腐败现象予以铁面无私的查处。 第三,既要重视思想教育,也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将治贪与治穷相结合。通过整风、整党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既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又是保持为官清廉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任何时候,加强思想教育防腐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但要使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还必须消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物质匮乏的经济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新时期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使反腐败斗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反腐败斗争不断向前推进。 第四,既要重视专项斗争,也要重视经常性工作,努力把阶段性战役和长期斗争结合起来,纵观历史上的反腐败斗争,可以看出反腐败斗争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即经过一段时间腐败现象有所滋长后,即开展一次阶段性战役,打击腐败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展一次,这说明,腐败现象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不是一两个阶段性战役就能消除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反腐败斗争既要有紧迫感,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不断抓出阶段性成果,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注重经常性的反腐工作,不间断地抓下去,不能中途歇口气,等到腐败现象严重后再来开展反腐败斗争。尤其是在日前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某种无序状态会造成腐败现象的多发性,为了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更要把阶段性战役与长期斗争结合起来,掌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第五,要把反腐败同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结合起来,力求改革和廉政建设的双效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反腐倡廉的实践表明,在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形成行政权力,计划权力对资源配置仍有一定作用,再加上新的改革措施开始时不完善,漏洞较多,这就使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名搞权钱交易腐败分子有机可乘。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出后,可能诱发出一些新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如价格双轨制下出现“官倒”,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土地审批部门出现的大量问题,以及金融、房地产、期货市场上的一些经济犯罪现象,表明腐败发生的热点部位和表现形式会随改革进程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时,要根据腐败现象的动态性特点,同时考虑廉政建设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制止那些打着改革的旗号搞权钱交易的现象,取得改革和廉政建设的双重效果。 当前,我们党正在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吸取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并依据新时期的历史条件探讨和提出反腐败和对策,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一定可以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宋敬华

党校干部进修班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我有思路、

选题的意义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在论述选题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中的学术问题,但又有所区别。首先,论题不同于课题。课题通常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比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包括许多论题,如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中的文化、教育、科学的发展,思想道德的建设,等等。其次,论题又不同于题目。题目是指论文的标题,它的研究范围一般比论题要小。比如作者选定的论题是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就可以选择很多具体题目来写论文:《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外资企业中党组织的建设问题》、《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人的思想规律》,等等。 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毕业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经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的一番努力。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象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象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转引自《怎样写学术论文》王力、朱光潜等著,第59页)论文的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论文才有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不错,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二、选题能够提前对文章做出估计 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能够提前对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的思维运动不断发生冲撞,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这种飞跃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是对已有结论的深化,或者是对不同观点的反驳,等等。总之,这种飞跃和思想火花对于将要着手写的毕业论文来讲,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如本书第十二章“毕业论文例文评析”中收入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作者周建平长期以来从事党政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县财税局局长等领导职务。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领导干部担任的职务不同,工作岗位也要经常变动,乡镇工作管辖范围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一根针,下面干条线,样样都要管。担任县机关部门的领导,虽然职能相对比较单一,但线长点多范围广。作为主要领导,如何有效地领导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里就有一个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毕业论文选题时,他在多方收集材料,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了抓工作重点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这一题目,取得了成功。 选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关于论文研究内容的选择 (1)研究生论文研究是针对特定领域的一般没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和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 (2)学生在文献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首先回答:在这个领域,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目前的主要解决思路是什么、有什么人利用什么方法与技术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达到或近期预计能够达到的解决程度怎样、它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还存在什么重大缺陷。学生应该从这些“缺陷”中发现里面体现着或隐藏着的重要科学问题。 (3)接着,学生必须着重回答:按照前面分析,打算针对哪些或哪个“缺陷”和它(它们)所代表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实际上就构成论文的具体研究问题。所谓选题、定题、开题,都要落实为这个具体研究问题。然后,学生要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即“研究意义”)、希望通过论文研究把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即“研究目标”)、打算按照什么思路或采取什么基本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即“研究线路”)、按照这种思路或方法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时的难点疑点可能有哪些和解决这些难点疑点的可能性如何(即说明“研究可行性”)。 (4)研究生论文研究不是全面总结论述或“梳理”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对别人观点的简单辨析和整理,不能将对别人成果的“系统化”当成自己的“原创成果”。学生确实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来梳理所研究的领域、发现有意义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具体研究问题,但必须准确地收敛为具体的有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的研究问题,而且要保证在自己的论文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由自己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无论在题目上、在研究工作内涵上、在工作分量上、以及论文篇幅分量上都是明确和主要的部分。 (5)学生在选择研究问题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研究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要仔细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一个可靠的科学研究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例如是否对问题领域的基础知识比较熟悉、是否有系统可靠的方法和途径去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是否能够可靠掌握运用研究过程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是否有合理的把握去获得研究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源,等等。 ②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确定 (1)所谓研究方法,主要指学生在解决具体的研究问题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和保障学生能够客观、系统、准确地对所针对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和尽可能地消除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误差。 (2)严格来说,研究方法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思路、方法执行过程和具体操作考虑,通过这些来告诉人们(或者说向人们证明),这个研究过程是否能真正揭示和解释要研究的现象及其关系,尤其是是否能够获得研究这些现象及其关系所必须的客观、系统、准确的数据,是否能够科学和准确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揭示、解释和验证所研究的现象及其关系。 (3)研究方法是需要具体设计的,是对研究特定问题的方法论思路、方法执行过程和具体操作考虑的整体设计,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可信度、可操作性的角度,这也是开题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设计可能适用的研究方法。 (4)研究方法要有必要的细节。至少在开题报告中老师们需要知道研究方法的必要细节,例如用什么方法建立模型、用什么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用什么方法验证研究结果等,而且要回答如何避免和消除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广义的“技术线路”。一定要注意了解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博士论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环境修改完善。 (5)切记不要把研究方法与自己在论文研究中的基本的思维和分析方法(例如推理法、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混为一谈,因为这些是任何研究的基础。如果你将某种基本思维方法作为你的研究方法,例如比较分析,则意味着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两种或多种不同域的有关现象进行系统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差别进行分析解释(进而提出建议)。 ③关于文献查找 (1)要扩大“文献”概念。在网络化环境下,最新内容往往首先出现在网络上;在科学交流中,最新内容可能先在项目论坛、学术会议上报告,然后才出现在科技期刊上。因此,仅仅依靠期刊是远不够的。 (2)有些学生在检索文献时,往往直接用自己论文题目进行检索,又由于论文题目比较宽泛,所以直接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往往不多。首先要说,如果可以公开检索到的“直接相关”文献已经比较多,就直接质疑了学生论文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多”可能是一种假象,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同样的词或词组合来描述同一个内容;而且,在一个研究问题中实际包含了很多具体的研究点,对于这些研究点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献,而这些文献是难以通过一个宽泛的题目来检索的,必须将研究问题解构为一系列的研究点,通过对这些研究点的具体检索才可能获得相关的问题。 (3)检索文献时,尤其要注重与自己研究问题的核心研究点相关的文献(包括在其他相关领域、以其他名称表示的研究文献),对此要充分保证“查全率”,避免在研究进行了很久后(甚至快“完成”时)才发现已经存在着对这个核心研究点进行了很好研究的文献、其结果做得比你的还好(而且你还无法证明你事先真没有看过)。同时,要注意随时跟踪检索文献。 (4)需要说明,检索文献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证明“别人没有做过我的研究问题”,而是要了解和吸收前人别人在研究同一问题、类似问题和相关问题时的思想、方法、操作和分析。 ④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的逐步收敛 学生要在开题前的整个学习阶段考虑和分析自己的选题、定题和研究设计,而不是仅仅在通知定题前两个月才匆忙应对。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在论述选题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中的学术问题,但又有所区别。首先,论题不同于课题。课题通常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比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包括许多论题,如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中的文化、教育、科学的发展,思想道德的建设,等等。其次,论题又不同于题目。题目是指论文的标题,它的研究范围一般比论题要小。比如作者选定的论题是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就可以选择很多具体题目来写论文:《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外资企业中党组织的建设问题》、《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人的思想规律》,等等。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毕业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经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的一番努力。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象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象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转引自《怎样写学术论文》王力、朱光潜等著,第59页)论文的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论文才有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不错,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能够提前对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的思维运动不断发生冲撞,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这种飞跃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是对已有结论的深化,或者是对不同观点的反驳,等等。总之,这种飞跃和思想火花对于将要着手写的毕业论文来讲,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如本书第十二章“毕业论文例文评析”中收入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作者周建平长期以来从事党政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县财税局局长等领导职务。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领导干部担任的职务不同,工作岗位也要经常变动,乡镇工作管辖范围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一根针,下面干条线,样样都要管。担任县机关部门的领导,虽然职能相对比较单一,但线长点多范围广。作为主要领导,如何有效地领导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里就有一个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毕业论文选题时,他在多方收集材料,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了抓工作重点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这一题目,取得了成功。二、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我们在研究客观资料的过程中,随着资料的积累,思维的渐进深入,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纷至杏来,这期间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各种看法,对我们都是十分宝贵的。但它们尚处于分散的状态,还难以确定它们对论文主题是否有用和用处之大小。因此,对它们必须有一个选择、鉴别、归拢、集中的过程。从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认识上升到对一般事物的共性认识,从对象的具体分析中寻找彼此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输入大脑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并使其确定下来。正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过程,使写作方向在作者的头脑中产生并逐渐明晰起来,毕业论文的着眼点、论证的角度以及大体的规模也初步有了一个轮廓。选题还有利于弥补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获取知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撰写毕业论文,是先打基础后搞科研,大学生在打基础阶段,学习知识需要广博一些,在搞研究阶段,钻研资料应当转贴于集中一些。而选题则是广博和集中的有机结合。在选题过程中,研究方向逐渐明确,研究目标越来越集中,最后要紧紧抓住论题开展研究工作。爱因斯坦说过,“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够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引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7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较多的知识积累。对于初写论文的人来说,在知识不够齐备的情况下,对准研究目标,直接进入研究过程,就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来补充、收集有关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这样一来,选题的过程,也成了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好时机。三、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或过难,就难以完成写作任务;反之,题目过于容易,又不能较好地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达不到写作毕业论文的目的。因此,选择一个难易大小合适的题目,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选题有利于提高研究能力。通过选题,能对所研究的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以条理使其初步系统化;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找出症结与关键,不仅可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清楚,而且对研究工作也更有信心。科学研究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但专业知识的丰富并不一定表明该人研究能力很强。有的人书读得不少,可是忽视研究能力的培养,结果,仍然写不出一篇象样的论文来。可见,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研究能力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在使用知识的实践中,即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自觉地加以培养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提高。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选题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开始选题到确定题目的过程中,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初步的锻炼提高。选题前,需要对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下一番钻研的功夫,需要学会收集、整理、查阅资料等项研究工作的方法。选题中,要对已学的专业知识反复认真地思考,并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联想和发挥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的学生自己不作独立思考,完全依赖教师给出题目;有的学生缺乏研究分析,不加思索,信手拈来,拿过题目就写。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一方面不利于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再调动,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再发挥,不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撰写毕业论文不经过选题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过程,文章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胸中无数”,材料的准备更显不足,这样勉强提笔来写,就会感到困难重重,有时甚至一筹莫展,可能推倒重来。

可以选择写前景发展今后趋势

处级干部党校结业论文

在这段集中学习的日子里,我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入党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端正,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党的发展道路时曲折而多难的,每每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对党的坚定的信念与坚定的追求,使共产党员咬紧牙关,度过难关,使党能继续前行。而在党的旗帜下,共产党员们也在曲折中得到成长。 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述,让我们认识党史党性党纪,并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及信念力量的强大。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一场浩劫,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时所遇到的重大挫折。那时,许多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无辜获罪,遭受非人的折磨。然而,此时像刘少奇、黄光美一样的共产党员却仍没有对党失去信心,他们坚定的信念使他们坚信党最终会认识自身错误,并纠正它。最终,党果然通过自身力量纠正了自身错误,使自己重新步上前进的道路。而正是那些坚持相信党的知识分子,在信念的伟大力量下熬过十年浩劫,并为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做出了贡献。 今天,中国发展局面令人可喜,中国共产党表现出其旺盛的活力和先进性。十七大胜利召开,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被提出,我们可以欣喜预见新中国的美好前景。十七大给我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更大的信心,使我们对党更无怨无悔的追求。 通过党校的学习,我的思想再次有了巨大的变化。我觉得,对于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作为党员就应该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深入实际、全心全意、勤俭办事、一事当前,要多为人民作想、从大局作眼。对于这样的宗旨,作为积极向党靠拢的先进分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学生会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班上组织同学们积极学习和讨论党的一些重要思想,随时随地不 忘体现先锋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与每个同学接触、交流,努力搞好同学关系!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按照党章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是比较困难,加以时日,坚持不懈,必定受益良多,他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征程,让我的旅途有了一个个驿站,使我走路的步伐更加稳健,到达目的的信心更加坚定! 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讲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现在我认识到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党组织靠近,加强自己在社会实践各方面的锻炼,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党员,让自己慢慢的成熟,在实践行动中实践我所知道的和我要知道的,并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取早日加入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并且成为起优秀的一员,用党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刻理解里面的精髓,用于指导我的行动。 现在,我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应努力做到先在思想上、行动上入党,然后争取组织上入党。因此,第一要务使更坚定党的信念和对党的追求。通过对党史和对党实行的政策的了解,认识到党的伟大,自觉在党的旗帜下确定自己各阶段目标。在党课学习,讲究与时俱进,把党的思想落实到学习中;讲究与时俱进,把党的思想落实到工作中,踏踏实实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进步。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同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为同胞的安居乐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最朴素的动机。参加党校培训后,我深刻认识到党是一个先进的集体,为我们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并且指引和教导我们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我将选择这条道路并为之奋斗终身。

经过紧张安排的四节课的党课学习,使我对党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之际,能够参加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和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完整体系,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党性学风和密切联系研究生科研实际的辅导报告,就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入党动机等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实际的讨论,这些都让我受益非浅。尽管仅仅四节课的党课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作为一名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实际作用的要旨,但已足以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刚刚几天前,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整个华夏大地沸腾了,北京理工大学也在喜气洋洋中迎来了十七大的丰硕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新修改的党章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坚持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保持党章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党章的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论断、奋斗目标、“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些成熟制度写入了党章。关于党员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实际行动,我们二院的班级都组织了关于十七大精神的研讨会。我们新2号楼宿舍也多在内部组织讨论会,并且有详细的讨论记录。在学校的学风问题上,目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极端实际主义。一是有小部分同学甚至学生干部、老师甚至领导采取的是不学主义,思想倒也很解放,想得也开,什么也不相信,什么也不学,事不关已,得过且过,这是实际主义的一种表现,而且比较普遍。二是有些同学只凭经验学习,凭个人的经验或凭别人的经验学习,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用自己的经验或人家的经验联系本专业或者实验室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就实际而实际,从过去的实际或人家的实际到自己的实际,这种人也善于学习,但学的不是理论和政策,而是模仿人家的经验,比如搞课题研究。做课题的确需要向周边同学甚至周边专业甚至具有很强专业水准的学院(比如一院)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参考人家的经验,但向别人学习有个学什么的问题,是学人家上了什么项目呢,还是学人家如何上项目呢?如果人家上了什么项目,也跟着上什么项目,这不叫创新,而是尾随在人家后面。三是一种极端的实际主义,极个别同学既不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理论,不读书,也没有个人经验,又不愿意学习人家的经验,只好就实际而实际,个人的实际与本专业或者实验室的课题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现象正是这种极端实际主义的表现。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然而,正像这种主要群体特征突出鲜明一样,较多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已经使得界内外人士感到忧虑。除了诸如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学习经历旁移等一直是老抱怨的问题外,作为一名二院的在校研究生,据我观察,当前大学生学风表现的特点:(1)涉及面比较宽。现在学习懈怠的面更宽,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抄作业,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甚至考试作弊;(2)学业失败现象较为普遍。不及格率有所提高,一些学生留级甚至退学;(3)干扰热点转移。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的增多;(4)干扰前移。低年级同学就因担心就业前景而无心向学;(5)师生双向不满。一方面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同时学生也在抱怨教师教学不尽心;(6)心态矛盾加剧。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又不愿刻苦学习;希望学校少管,自控能力又差;主张自主学习,自学能力由弱。这些是学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学风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分析为四点:(1)学习动机水平低。(2)学习方式不适应。(3)自控能力弱。(4)心理素质差。根据以往的经验观察或者媒体建议,没有根本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加强基础,健全学风状况观测制度。学风培育离不开养成管理,要紧紧抓住日常管理中的上课出勤率、自习率、作业上交率、不及格率做好学风监测工作。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积极分子),必须在整体的学风建设中起到带头的模范作用。从点滴小事做起,保证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不能偷懒或者拖累他人,为大学生挣得一份荣誉。热爱所学专业,专业思想巩固。专业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未来和对社会的贡献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考风考纪。坚持在真理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作弊而且更要教育和引导他人诚实考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具有高效率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勤于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的人才,不能仅限于专业书本知识,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文化素养。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要经常进行阶段总结,体会一段时间的学习成败,并且为以后的积累提供有力的经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素质培训,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学风建设,建立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校园风气,有助于积极迎接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同时有助于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科学的学习观念,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一定的科研能力、素质全面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党员(积极份子),我认为除了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在学风建设中带好模范作用以外,还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人改变不科学的学习习惯和不良的学习风气,同时还要不间断的同学院和班级党部保持沟通,对学风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学风建设取得更大的可喜的成果

这个里面有六篇~

通过党校学习,我对党、对党的事业又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伟大事业去奋斗的信念。 尽管我还不是一名党员,甚至离党员的标准还很远,但我想谈谈自己通过这三天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 刚开始,先听了学校里组织的党课,自以为懂得了共产党。现在才逐渐明白,要进入共产主义思想的大门,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并不那么简单.这不但要从理论上弄懂什么是共产主义,而且要坚信和实行,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经得住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等种种严峻的考验。 在这三天的党课里,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腐败的问题,所以我主要想说的一下就是腐败和反腐败问题。 腐败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 提到腐败问题,恐怕人人都能说出几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政府主席成克杰、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胡长清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创下记录, “ 三湘第一女巨贪 ” 蒋艳萍落网牵出 40 多个贪官,厦门远华案迄今没有结案,司法部长高昌礼因工作作风霸道、生活腐化、违反政治纪律而被免职,沈阳市一大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因腐败和涉嫌黑社会问题而相继被抓,河北省的几位省级领导干部因受贿被查处,国家电力部门的领导干部等一伙人利用进口国外电力设备收受巨额的贿赂…… 对于这些腐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这个与传统的政治文化有着必要的关系。第一,有的高官利用工作权利、社会声望,来进行不正当的占有社会行为;第二就是文明社会私有制的社会,以权谋私。腐败与私有制私有观念,从根本上说与公共权利衍生出来的。 再来说说我们,现在中学生的生活正在日益的腐败,究竟是校园风气还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啊?大概都有吧,目前,社会上许多人攀比成风,名牌产品比比皆是,有些家长也放松了对孩子的监护,认为给他们拿够钱,也就意味着他们尽到了义务,其实不然,有些家长甚至连自己的子女现在读初中还是高中都不清楚了,这也叫父母吗?还有就是 学校的校风也是一直困扰中学生生活的另一因素。很多学校校风不好,有些学校就直接取名为 “ 某某贵族学校 ” 这样的学校在社会上如雨后春笋半的出现,对于学生进这样的学校意味着什么啊?中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是很重要的。 对于我们中学生现在首先就是需要 素质教育,要强硬的素质教育。 产生腐败由于权利导致,拥有权利的人总会去寻找利益。所以要反腐败,就要施行多党制抑制腐败,人望政熄,加强民主,政治受到监督。 虽然是党课,可是在这三天的党课学习中,党课的老师并没有讲什么是党,党的概念之类的理论东西,都是从现在的社会问题出发,来给我们讲怎么去做一个党员。而且我觉得这三天的党课学习起来很轻松,在笑声中就学到了知识,并没有像学校里面的那样,讲一些很枯燥的理论知识。 我知道,说永远比做容易,做永远比坚持容易.迈进共产主义大门并非易事,但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自身的说服力,争取早日入党! 通过一个多礼拜的学习,我上完了人生的第一次党课。以下是我上党课的一些感想,一些总结。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上党课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回望,对现在中国的思考,并且还是对中国未来的展望。通过对党的历史的了解,我深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能有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局面,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党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深受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人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才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才是真正能挽救中国的人。新中国的建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熟的党,又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党,她在历史的选择中诞生,在大革命中初显身手,在愈搓愈奋中走向成熟,在除旧布新中稳定政权,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壮大发展,在与反革命力量的决战中迎接胜利,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再创辉煌。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用联系、发展、矛盾的眼光看问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现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且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的人生要有所追求,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确立我们的人生追求、就应该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以自己对伟大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以高度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为祖国的自由、独立、统一、富强而奋斗。经过党课的学习,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我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和前进目标。她为我们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们年轻的生命征成有了旗帜和明灯。让我们着眼于这样的选择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应该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践四个统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密切联系群众,正确维护群众利益,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关心集体和同学,严于律己,经常用党员的标准来对照自己,经常总结,看看自己是否在不断进步,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还有一个:如何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 ——之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上党课后,我发现我更加关注政治方面的事情,也更愿意动脑子想这些东西,因为我觉得我应该在这方面充实自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我们每位党员平时的自觉的行动和一辈子的追求,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通过近两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先后参加了学院和系的动员报告会、多次听辅导报告,认真阅读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章、文件等,参加了总支和支部讨论,还参加了我院组织的去韶山的参观学习等活动,现谈谈自己这一阶段学习体会。 一、强化党员意识。强化党员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能忘。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切实改进党风,加强校风、学风和师德建设,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在思想、作风、组织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学院改革发展、涉及师生员工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为加速繁荣经济、稳定社会多做贡献,维护党的形象,为党旗增辉。 二、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素质必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广大党员,要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加强修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党员素质必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三个代表”指明了党的建设方向,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点燃了一盏明灯。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活动,能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广大党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发挥党员的作用。一是在平时工作学习中看的出来,不管你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不能仅仅是“过的去”,而必须是“过的硬”。随时随地成为学生的榜样,敢于说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切实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结合实际,加深理解,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和行动紧跟时代潮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以正确的认识、崭新的观念、科学的思维指导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四、坚定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要立足当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既有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有因主观努力不够而导致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在客观上影响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那些由于国情、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去解决、化解,即使不能马上解决,只要给群众解释清楚,群众也是会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由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不坚定、作风不踏实、行为不规范所导致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群众就会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进而不拥护。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通过近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党员先进性的最根本的标准。保持党员先进性,意味着党员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进取,不断开拓。在新的历史时期,看党员有没有先进作为,主要看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彻底性,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际表现,看是不是在学习理论、坚定信念、为民谋利、创新发展、敬业奉献等方面发挥了模范作用。 身为一名大学生,我清楚的知道所肩负责任的重要性,作好事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结合实际来解决,真正成为老师和同学的良师益友,谱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

  • 索引序列
  • 银行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 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 法院干部党校毕业论文
  • 党校干部进修班毕业论文
  • 处级干部党校结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