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的研究论文

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的研究论文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完善与补充,是学生自主选择读物藉以开阔眼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 渠道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调研 报告 范文 ,欢迎阅读。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篇1

缤纷世界,书籍是人类永远的最终伴侣,大学生涯中也不例外。除了丰富多彩的其他生活,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对其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书籍在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切实影响与大学生目前阅读存在的问题,我针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对部分本校大学生经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内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获得书籍途径、阅读偏好、课外阅读的其他情况

调查对象:怀化学院8个寝室(8人寝),男女比例为1:3,共64人

调查 方法 :随即抽取各院寝室,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与实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64份,收回61份,有效问卷60份,收回率,有效率

一、 调查结果及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阅读数量方面:的同学每学期阅读0~1本书,的同学每学期阅读2~3本书,的同学每学期阅读4~5本,的同学阅读更多

购书费用方面:的同学每学期能接受的购书费用是50元以下, 的同学每学期能接受的购书费用是50~100元,的同学每学期能接受的购书费用是100~200元,的同学购书费用更高

二获得书籍途径

45%的同学选择在书店、网店购买,8%的同学选择在图书馆阅览,37%的同学找亲戚朋友借阅,10%的同学青睐网上在线或下载 三阅读偏好

选书标准偏好:35%的同学看重作者知名度,46%的同学看重内容可读性,13%的同学选择定价合理的书籍,6%则喜欢浏览网上排名靠前的书籍

阅读类型偏好:31%喜欢阅读时尚休闲类书籍,27%同学选择文学名著类,几乎同样27%比例的同学选择商业 财经 类,15%则选择了课外知识学习周刊

阅读方式偏好:46%的同学会以最快速度读完,13%则会边读边做 读书笔记 ,35%会仔细读但不做笔记,6%为其他

四课外阅读的其他情况

30%的同学身边读书氛围较好,24%同学一定程度上同意当代大学生读书浮躁

二、 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一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程度有待提高

大多数同学每学期都会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能意识到提高自己 文化 素养的重要性,为大学生生活增添一份文学气息。但根据阅读时间和购书费用,也不难发现阅读课外书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并未占较重要角色。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应该举办更多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的活动,邀请风趣、博学的文学教师、抓家定期做讲座,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意识,进而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二购书仍占主流,网络异军突起

大多数同学更青睐在书店、网店买属于自己的书籍,并一直珍藏,可见大家的惜书、爱书意识还是很强的;此外同学们彼此交换书籍,交流思想,也为新思想、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也意味着,有更少的人选择去图书馆阅览书籍了,一些重要的文献、个人难支付的巨著自然被浪费了,图书馆没有达到有效利用的效果。此外,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如网上购书、网上阅读、在线交流等,随着大学生宅女宅男的日渐增多,网络为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但我们还是应更有效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毕竟那里有更全面的素材、资源;同时,在运用网络新手段时要学会辨别真伪、优劣,抵制不良阅读倾向。

三读书源于兴趣,类别丰富,但方式欠妥

更多的同学看重自己认为比较有用、值得阅读的书籍,但其中可能存在并不适合自己或未认识到其书真正价值的情况。时尚休闲类书籍占大学生阅读书籍的主流,丰富了紧张忙碌的学习;名著与财经类并重,大多数同学在努力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不忘时刻关注商业财经类周刊、书籍,这对于我们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提高财经意识、开拓眼界是很有帮助的。但很多同学只追求了阅读速度,忽视了高效,没有仔细体味、领悟作者的思想内涵。

在日后的阅读中,我们还是应该养成记笔记、细品味、勤交流的好习惯,提高每本书籍的阅读效果。

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书籍预留一定宁静空间主动阅读,积极阅读,带动周围同学阅读,在提高其他方面才能的同时不忘升华心灵,通过读书提高修养。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篇2

【调查目的、结果】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便于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本学期11月份,对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调查。全班学生人数59人,收回调查表59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分析】

1、阅读习惯差:从调查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班学生喜欢读书的学生大约占一半,竟然还有2人不喜欢读书,情况堪忧;自觉读书的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的学生64%,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各几乎占三分之一;尤其是不愿意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者占多数,仅7人愿意与人交流;在阅读批注、圈画记录方面有40%人从不动笔;学生阅读时能做到专心致志,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阅读,学生承认阅读时比较认真。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而从调查表中得知学生迫切希望教师向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运用课堂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讲一讲阅读 故事 ,定期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

2.阅读内容单一:身为六年级学生,竟然还有17名学生喜欢看卡通小说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的。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与所在年级不成正比。

【调查 反思 】

1.家庭因素。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他们大部分来自进城打工者家庭,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夜都在电视前或者在打牌中度过。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家长盲目指导。由于家长文化的局限性,客观上不明确阅读哪类书籍对孩子有益,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读书,贪玩,盲目购买教辅资料逼着孩子阅读,认为这就是课外阅读,歪曲“阅读”一词的深刻内涵。甚至盲目认为:只要孩子把语文书上课文会背了,就是学好了语文。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内容浅显书籍的客观原因。

3.应付阅读作业。除了以上两个客观因素外,与教师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每周一老师都检查学生上周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时间是否保证半小时以上,并由家长签字证明,但是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普遍带着应付的心理阅读,加之家长督促不力,阅读效果可想而知。这是逼迫学生阅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理解能力低下。 【改进 措施 】

1.科学引导。充分利用目前运用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一书,课堂上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教会批注、圈点、记录等阅读方法,养成默读、速读、诵读等阅读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读书交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书目,介绍新书,交流心得。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谈天说地或好书推荐,设置班级“读书档案表”,做到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评选“诗文诵读大王”“读书之星”。

3.营造读书氛围。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每天下午到校时,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课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之间自觉交流读书体会,或教师与学生交流 读书心得 ,故意吸引一群“小听众”,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4.拓宽阅读量。鼓励学生相互借阅,对借阅率高的学生予以表彰;督促学生到学校、市、省图书馆借书,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网上阅读。目前班级 作文 编辑小组成员,已经成立了六(2)班网络博客,把同学的 优秀作文 都已发到网上,与同龄人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健康阅读,交流阅读心得,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5.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打印之后 人手一份,帮助学生借阅或购买。书名有《唐诗宋词精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余秋雨的《语文新天地》、王尚文的《新语文读本》《金拇指》及郑渊洁童话系列、凡尔纳的《神秘岛》和《海底两万里》《叶圣陶 儿童 文学全集》、吴兆基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爱的 教育 》《老人与海》《电脑帝国》《昆虫记》《少女的红发卡》《吹牛大王历险记》《鲁西西传》《小王子》《快乐王子集》《苦儿流浪记》《隐身人时间机器》等50本中外现代文学作品。

6.同读一本书。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诵读的榜样。可以采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时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帮扶着学生读完一本本有价值的书。

7.倡导亲子共读。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做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篇3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财务管理

班级:10-3班

学号:311010040323

姓名:陈前

一:调查前言

(1)调查背景:不言而俞,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限于课本知识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调查项目:对课外阅读的感兴趣程度、进行课外阅读的理由、目的等

(3)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4)调查途径: 首先通过本班同学、朋友、社团中的学长学姐发放一部分调查问卷,但人数不够而且男女比例不协调,随后在教学楼下发放调查问卷。

(5)调查范围:本小区全体学生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从阅读兴趣上看

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 散文 ,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约占30%,散文其次,约占20%。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散文这类读物最热衷。

在你是否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水浒传》、《战争与和平》等这个问题上,有约20%的人表示经常读,有60%的人表示有时读,也有15%的人表示基本不读,甚至还有2%的人表示从没读过。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可以也是应该做到的。

(二)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看

在时间上:30%的学生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作课外阅读,60%的学生花1~2小时,10%的学生花3小时,10%的学生花1小时以下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0%,超过两小时的仅占30%,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65%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的学生每月读1~2本,25%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合理的。

(三)从阅读方式上看

我校60%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24%的学生选择图书,有17%的学生选择报纸,有48%的学生选择杂志,有10%的学生选择电子读物。从这可以看出传统的纸质读物还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其中杂志是我校学生选择最多的读物,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得影响。而有学生选择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四)从阅读目的上看

对于“你认为大学期间阅读重要吗?”,有87%的同学选择了“重要”,有12%的同学选择了“一般”,没有同学觉得读书不重要,这一点我们是很值得庆幸的。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觉得在大学期间阅读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众人皆知,读书可以丰富每个人的知识,开拓眼界,同时读书也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对于大学生来说阅读尤其重要。现在,在大学中,大家可能还是有一些空余的时间,我们应当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来多阅读一些书籍,因为等我们 毕业 工作后,就不会再有特别多时的时间来阅读,而在那时我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也不高了,所以,我们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把握大学的时光,多读一些书,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从阅读问题上看

经调查研究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忙于学业或其他活动。许多同学忙于学习,时间比较紧迫,没有空余的时间读书,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许多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只是研究自己的专业项目。大学里也有很多社团并举办很多的活动,很多大学生精于此,而没有时间花费在阅读这方面了。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三:总体分析

1、 阅读兴趣不足

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太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虽然不能完全说喜欢课外阅读,但也是兴致缺缺的表现,或者说大部分人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原因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实行的是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过去十二年的学习生涯被老师和家长们用上课、作业和补课全都占满了,自由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根本很难培养出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在到了大学,我们一下子多了很多很多的课余时间由我们自由支配,一下子解放的我们会选择尽情地去玩,很难静下心来去进行阅读。即使我们的老师或家长这时要求我们多读些课外书籍增加知识,但这时已很难受控制的我们也听不进意见,甚至可能会对课外阅读更加反感。

2、 阅读类型多样性,更倾向于休闲娱乐

那些选择休闲娱乐类报纸杂志的同学我相信他们应该是处于一种随便看看的状态,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有可能是出于追随潮流的目的看一些最新的资讯,那甚至不能真正的称为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网络流行小说也成为我们课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学生本来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更何况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网络文学呢,一个又一个的小说网站就是最好的证明。女生的言情小说、男生的玄幻小说,除了内容吸引我们外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你可以随自己的兴趣随意得选择,网络上无穷无尽的各种书总能找到你所喜欢的,几分钟就能搞定,不但方便而且便宜,几乎不用花多少钱。同时那些很多小说都是连载的,更加吸引人,也让很多的学生深深的着迷。

3、阅读方式各种各样

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我们的首选,这很令人感到欣慰,毕竟阅读是需要慢慢地品味,慢慢地琢磨,囫囵吞枣地阅读不会有任何收获,还不如不读,除了浪费时间、精力又能得到什么呢?在我们慢慢翻页的同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是阅读的趣味之一。

但这个时代毕竟是在进步,网络、数字化也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手机阅读和上网阅读也正在逐渐地替代纸质阅读,尤其是为我们学生所接受。特别是手机阅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那使得阅读变得极其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4、阅读量不够

平均每天3小时以下的课外阅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最好方法,但那需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阅读,如何只是一时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怎么可能有收获。而第一点中学生们阅读兴趣不够可能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阅读量远远不够。

四:建议与 总结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原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书海无涯,然而同样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尽早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

二、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

不少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到边缘,这样的倾向不得以改善将会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 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教他们懂得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必要时候图书馆还可以在借阅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阅读上进行引导。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可以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控制好阅读的速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有个人特色地进行阅读。如有理论特长的学生可以阅读内容精深独到的专著以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的完整性等知识;而智力较高的学生可阅读多种参考书加快学习进程或接触 其它 学科领域谋求文理相通或理工相结合,以调节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合理利用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可能造成阅读兴趣的泛化。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宗旨,正确引导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获取技能以及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知识, 引导大学生掌握高效的获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献信息获取手段,并利用网络来培养其阅读能力,指导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通过网络阅读书籍、购买书籍、查询资料等。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有时间可以利用点来看些书,这样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相关 文章 :

★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 关于课外阅读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调研报告范文5篇

复旦大学日前推出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有关专家表示,除了学生自身偷懒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和学校教学上的忽视也是改变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原因。【调查】学专业不爱看专业书籍该报告指出,现代社会发达的传播条件使大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但非学术类阅读占的比例升高;相比之下学术类阅读显得单薄,专业期刊与外文文献阅读更是稀少。调查显示,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华师大外语学院三年级学生小张表示,学语言的学生去读人文或语言专业书籍没什么价值,学语言就是为了应用。上师大生物系学生小冯认为,“专业学术读物太过枯燥,看专业教材就够呛了,课外再读专业期刊简直是自我折磨,至多是写毕业论文时我才会去看专业书籍。”调查还显示,医科类学生的阅读率是各专业中最低的,仅有23%的学生课外阅读学术读物。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小沈表示,读医科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各门医学知识均要熟记于心,他们无暇再去读什么人文或学术经典。【分析】受社会阅读影响是主因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大学生不爱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却热衷读小说、休闲报刊读物的现象,其实主要还是受到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的影响。他直言,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给读者开的阅读书单里面,也尽是武侠等通俗小说,“大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又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一些严肃的书籍?”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张大陆教授则告诉记者,“不要说本科生了,硕士生能潜心看看书的也屈指可数。”张教授在面试几位报考博士学位的硕士生时,叫他们说几个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名字,居然鲜有能对答如流者。而他发现这与学校教学上的忽视有关,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往往关心实用技术,轻视对理论、学术的指导,不提供教材外的参考书目,或者提供参考书只流于形式。【建议】提升兴趣开放资源张汝伦教授在复旦给学生开读书讲座时多次说:“千万不要放弃阅读人类文明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宝贵精华,否则真的是人生一大损失。”他认为,大学生阅读不应功利和贪图消遣,而应加大对人文学科和本专业经典著作的涉猎;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书友会和阅读讲座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增加积累。张大陆教授也指出,由于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本上,至少要有两三年时间,因此除了学习教科书知识外,对于理工科、医科等专业学生来讲,多看外文学术著作和刊物是必须的。他建议,各高校的外文学术图书馆不该仅允许研究生进入,也应该向本科生全面开放,以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此外,通过要求学生在看参考书后写读后感、综述类的文章,并且把参考读物的知识反映在专业课考试内容上,不失为促进学生扩大学术类读物阅读量的好方法。

大学生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更多素材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看看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题目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1、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前我做过这方面调查)2、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3、中美社会保障的差异4、经济危机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工的影响)5、改革开发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主要对社区规模、特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可能不太全面,我也是学社会学,可能以后也会写这样的题材

大学生读书状况研究论文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完善与补充,是学生自主选择读物藉以开阔眼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 渠道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调研 报告 范文 ,欢迎阅读。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篇1

缤纷世界,书籍是人类永远的最终伴侣,大学生涯中也不例外。除了丰富多彩的其他生活,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对其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书籍在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切实影响与大学生目前阅读存在的问题,我针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对部分本校大学生经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内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获得书籍途径、阅读偏好、课外阅读的其他情况

调查对象:怀化学院8个寝室(8人寝),男女比例为1:3,共64人

调查 方法 :随即抽取各院寝室,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与实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64份,收回61份,有效问卷60份,收回率,有效率

一、 调查结果及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阅读数量方面:的同学每学期阅读0~1本书,的同学每学期阅读2~3本书,的同学每学期阅读4~5本,的同学阅读更多

购书费用方面:的同学每学期能接受的购书费用是50元以下, 的同学每学期能接受的购书费用是50~100元,的同学每学期能接受的购书费用是100~200元,的同学购书费用更高

二获得书籍途径

45%的同学选择在书店、网店购买,8%的同学选择在图书馆阅览,37%的同学找亲戚朋友借阅,10%的同学青睐网上在线或下载 三阅读偏好

选书标准偏好:35%的同学看重作者知名度,46%的同学看重内容可读性,13%的同学选择定价合理的书籍,6%则喜欢浏览网上排名靠前的书籍

阅读类型偏好:31%喜欢阅读时尚休闲类书籍,27%同学选择文学名著类,几乎同样27%比例的同学选择商业 财经 类,15%则选择了课外知识学习周刊

阅读方式偏好:46%的同学会以最快速度读完,13%则会边读边做 读书笔记 ,35%会仔细读但不做笔记,6%为其他

四课外阅读的其他情况

30%的同学身边读书氛围较好,24%同学一定程度上同意当代大学生读书浮躁

二、 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一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程度有待提高

大多数同学每学期都会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能意识到提高自己 文化 素养的重要性,为大学生生活增添一份文学气息。但根据阅读时间和购书费用,也不难发现阅读课外书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并未占较重要角色。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应该举办更多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的活动,邀请风趣、博学的文学教师、抓家定期做讲座,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意识,进而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二购书仍占主流,网络异军突起

大多数同学更青睐在书店、网店买属于自己的书籍,并一直珍藏,可见大家的惜书、爱书意识还是很强的;此外同学们彼此交换书籍,交流思想,也为新思想、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也意味着,有更少的人选择去图书馆阅览书籍了,一些重要的文献、个人难支付的巨著自然被浪费了,图书馆没有达到有效利用的效果。此外,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如网上购书、网上阅读、在线交流等,随着大学生宅女宅男的日渐增多,网络为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但我们还是应更有效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毕竟那里有更全面的素材、资源;同时,在运用网络新手段时要学会辨别真伪、优劣,抵制不良阅读倾向。

三读书源于兴趣,类别丰富,但方式欠妥

更多的同学看重自己认为比较有用、值得阅读的书籍,但其中可能存在并不适合自己或未认识到其书真正价值的情况。时尚休闲类书籍占大学生阅读书籍的主流,丰富了紧张忙碌的学习;名著与财经类并重,大多数同学在努力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不忘时刻关注商业财经类周刊、书籍,这对于我们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提高财经意识、开拓眼界是很有帮助的。但很多同学只追求了阅读速度,忽视了高效,没有仔细体味、领悟作者的思想内涵。

在日后的阅读中,我们还是应该养成记笔记、细品味、勤交流的好习惯,提高每本书籍的阅读效果。

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书籍预留一定宁静空间主动阅读,积极阅读,带动周围同学阅读,在提高其他方面才能的同时不忘升华心灵,通过读书提高修养。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篇2

【调查目的、结果】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便于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本学期11月份,对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调查。全班学生人数59人,收回调查表59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分析】

1、阅读习惯差:从调查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班学生喜欢读书的学生大约占一半,竟然还有2人不喜欢读书,情况堪忧;自觉读书的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的学生64%,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各几乎占三分之一;尤其是不愿意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者占多数,仅7人愿意与人交流;在阅读批注、圈画记录方面有40%人从不动笔;学生阅读时能做到专心致志,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阅读,学生承认阅读时比较认真。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而从调查表中得知学生迫切希望教师向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运用课堂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讲一讲阅读 故事 ,定期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

2.阅读内容单一:身为六年级学生,竟然还有17名学生喜欢看卡通小说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的。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与所在年级不成正比。

【调查 反思 】

1.家庭因素。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他们大部分来自进城打工者家庭,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夜都在电视前或者在打牌中度过。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家长盲目指导。由于家长文化的局限性,客观上不明确阅读哪类书籍对孩子有益,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读书,贪玩,盲目购买教辅资料逼着孩子阅读,认为这就是课外阅读,歪曲“阅读”一词的深刻内涵。甚至盲目认为:只要孩子把语文书上课文会背了,就是学好了语文。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内容浅显书籍的客观原因。

3.应付阅读作业。除了以上两个客观因素外,与教师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每周一老师都检查学生上周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时间是否保证半小时以上,并由家长签字证明,但是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普遍带着应付的心理阅读,加之家长督促不力,阅读效果可想而知。这是逼迫学生阅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理解能力低下。 【改进 措施 】

1.科学引导。充分利用目前运用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一书,课堂上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教会批注、圈点、记录等阅读方法,养成默读、速读、诵读等阅读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读书交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书目,介绍新书,交流心得。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谈天说地或好书推荐,设置班级“读书档案表”,做到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评选“诗文诵读大王”“读书之星”。

3.营造读书氛围。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每天下午到校时,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课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之间自觉交流读书体会,或教师与学生交流 读书心得 ,故意吸引一群“小听众”,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4.拓宽阅读量。鼓励学生相互借阅,对借阅率高的学生予以表彰;督促学生到学校、市、省图书馆借书,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网上阅读。目前班级 作文 编辑小组成员,已经成立了六(2)班网络博客,把同学的 优秀作文 都已发到网上,与同龄人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健康阅读,交流阅读心得,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5.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打印之后 人手一份,帮助学生借阅或购买。书名有《唐诗宋词精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余秋雨的《语文新天地》、王尚文的《新语文读本》《金拇指》及郑渊洁童话系列、凡尔纳的《神秘岛》和《海底两万里》《叶圣陶 儿童 文学全集》、吴兆基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爱的 教育 》《老人与海》《电脑帝国》《昆虫记》《少女的红发卡》《吹牛大王历险记》《鲁西西传》《小王子》《快乐王子集》《苦儿流浪记》《隐身人时间机器》等50本中外现代文学作品。

6.同读一本书。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诵读的榜样。可以采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时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帮扶着学生读完一本本有价值的书。

7.倡导亲子共读。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做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篇3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财务管理

班级:10-3班

学号:311010040323

姓名:陈前

一:调查前言

(1)调查背景:不言而俞,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限于课本知识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调查项目:对课外阅读的感兴趣程度、进行课外阅读的理由、目的等

(3)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4)调查途径: 首先通过本班同学、朋友、社团中的学长学姐发放一部分调查问卷,但人数不够而且男女比例不协调,随后在教学楼下发放调查问卷。

(5)调查范围:本小区全体学生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从阅读兴趣上看

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 散文 ,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约占30%,散文其次,约占20%。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散文这类读物最热衷。

在你是否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水浒传》、《战争与和平》等这个问题上,有约20%的人表示经常读,有60%的人表示有时读,也有15%的人表示基本不读,甚至还有2%的人表示从没读过。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可以也是应该做到的。

(二)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看

在时间上:30%的学生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作课外阅读,60%的学生花1~2小时,10%的学生花3小时,10%的学生花1小时以下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0%,超过两小时的仅占30%,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65%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的学生每月读1~2本,25%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合理的。

(三)从阅读方式上看

我校60%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24%的学生选择图书,有17%的学生选择报纸,有48%的学生选择杂志,有10%的学生选择电子读物。从这可以看出传统的纸质读物还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其中杂志是我校学生选择最多的读物,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得影响。而有学生选择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四)从阅读目的上看

对于“你认为大学期间阅读重要吗?”,有87%的同学选择了“重要”,有12%的同学选择了“一般”,没有同学觉得读书不重要,这一点我们是很值得庆幸的。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觉得在大学期间阅读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众人皆知,读书可以丰富每个人的知识,开拓眼界,同时读书也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对于大学生来说阅读尤其重要。现在,在大学中,大家可能还是有一些空余的时间,我们应当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来多阅读一些书籍,因为等我们 毕业 工作后,就不会再有特别多时的时间来阅读,而在那时我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也不高了,所以,我们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把握大学的时光,多读一些书,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从阅读问题上看

经调查研究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忙于学业或其他活动。许多同学忙于学习,时间比较紧迫,没有空余的时间读书,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许多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只是研究自己的专业项目。大学里也有很多社团并举办很多的活动,很多大学生精于此,而没有时间花费在阅读这方面了。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三:总体分析

1、 阅读兴趣不足

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太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虽然不能完全说喜欢课外阅读,但也是兴致缺缺的表现,或者说大部分人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原因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实行的是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过去十二年的学习生涯被老师和家长们用上课、作业和补课全都占满了,自由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根本很难培养出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在到了大学,我们一下子多了很多很多的课余时间由我们自由支配,一下子解放的我们会选择尽情地去玩,很难静下心来去进行阅读。即使我们的老师或家长这时要求我们多读些课外书籍增加知识,但这时已很难受控制的我们也听不进意见,甚至可能会对课外阅读更加反感。

2、 阅读类型多样性,更倾向于休闲娱乐

那些选择休闲娱乐类报纸杂志的同学我相信他们应该是处于一种随便看看的状态,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有可能是出于追随潮流的目的看一些最新的资讯,那甚至不能真正的称为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网络流行小说也成为我们课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学生本来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更何况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网络文学呢,一个又一个的小说网站就是最好的证明。女生的言情小说、男生的玄幻小说,除了内容吸引我们外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你可以随自己的兴趣随意得选择,网络上无穷无尽的各种书总能找到你所喜欢的,几分钟就能搞定,不但方便而且便宜,几乎不用花多少钱。同时那些很多小说都是连载的,更加吸引人,也让很多的学生深深的着迷。

3、阅读方式各种各样

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我们的首选,这很令人感到欣慰,毕竟阅读是需要慢慢地品味,慢慢地琢磨,囫囵吞枣地阅读不会有任何收获,还不如不读,除了浪费时间、精力又能得到什么呢?在我们慢慢翻页的同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是阅读的趣味之一。

但这个时代毕竟是在进步,网络、数字化也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手机阅读和上网阅读也正在逐渐地替代纸质阅读,尤其是为我们学生所接受。特别是手机阅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那使得阅读变得极其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4、阅读量不够

平均每天3小时以下的课外阅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最好方法,但那需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阅读,如何只是一时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怎么可能有收获。而第一点中学生们阅读兴趣不够可能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阅读量远远不够。

四:建议与 总结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原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书海无涯,然而同样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尽早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

二、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

不少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到边缘,这样的倾向不得以改善将会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 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教他们懂得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必要时候图书馆还可以在借阅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阅读上进行引导。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可以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控制好阅读的速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有个人特色地进行阅读。如有理论特长的学生可以阅读内容精深独到的专著以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的完整性等知识;而智力较高的学生可阅读多种参考书加快学习进程或接触 其它 学科领域谋求文理相通或理工相结合,以调节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合理利用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可能造成阅读兴趣的泛化。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宗旨,正确引导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获取技能以及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知识, 引导大学生掌握高效的获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献信息获取手段,并利用网络来培养其阅读能力,指导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通过网络阅读书籍、购买书籍、查询资料等。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有时间可以利用点来看些书,这样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相关 文章 :

★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 关于课外阅读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调研报告范文5篇

复旦大学日前推出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有关专家表示,除了学生自身偷懒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和学校教学上的忽视也是改变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原因。【调查】学专业不爱看专业书籍该报告指出,现代社会发达的传播条件使大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但非学术类阅读占的比例升高;相比之下学术类阅读显得单薄,专业期刊与外文文献阅读更是稀少。调查显示,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华师大外语学院三年级学生小张表示,学语言的学生去读人文或语言专业书籍没什么价值,学语言就是为了应用。上师大生物系学生小冯认为,“专业学术读物太过枯燥,看专业教材就够呛了,课外再读专业期刊简直是自我折磨,至多是写毕业论文时我才会去看专业书籍。”调查还显示,医科类学生的阅读率是各专业中最低的,仅有23%的学生课外阅读学术读物。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小沈表示,读医科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各门医学知识均要熟记于心,他们无暇再去读什么人文或学术经典。【分析】受社会阅读影响是主因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大学生不爱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却热衷读小说、休闲报刊读物的现象,其实主要还是受到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的影响。他直言,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给读者开的阅读书单里面,也尽是武侠等通俗小说,“大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又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一些严肃的书籍?”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张大陆教授则告诉记者,“不要说本科生了,硕士生能潜心看看书的也屈指可数。”张教授在面试几位报考博士学位的硕士生时,叫他们说几个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名字,居然鲜有能对答如流者。而他发现这与学校教学上的忽视有关,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往往关心实用技术,轻视对理论、学术的指导,不提供教材外的参考书目,或者提供参考书只流于形式。【建议】提升兴趣开放资源张汝伦教授在复旦给学生开读书讲座时多次说:“千万不要放弃阅读人类文明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宝贵精华,否则真的是人生一大损失。”他认为,大学生阅读不应功利和贪图消遣,而应加大对人文学科和本专业经典著作的涉猎;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书友会和阅读讲座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增加积累。张大陆教授也指出,由于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本上,至少要有两三年时间,因此除了学习教科书知识外,对于理工科、医科等专业学生来讲,多看外文学术著作和刊物是必须的。他建议,各高校的外文学术图书馆不该仅允许研究生进入,也应该向本科生全面开放,以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此外,通过要求学生在看参考书后写读后感、综述类的文章,并且把参考读物的知识反映在专业课考试内容上,不失为促进学生扩大学术类读物阅读量的好方法。

畅销书《创造奇迹:零起步创财富》的作者参加某一次政府组织的“全民阅读日”论坛时感慨到:“千万不能让读书成为珍稀的保护行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如今,许多人已经谈书色变,现在读书的人群不增反减,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读的是教科书,其实他们也很不愿意读,只为了升学,迫于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念下去,而不是发自内心满心欢喜虔诚的“悦读”,其必然会伴随着许多副作用和后遗症,眼睛近视、坐骨神经、脸孔催老、大脑僵硬等等。正是因为“应试教育”压迫了他们十几载,往往“学生哥”、“学生妹”出社会工作后,大概都不愿意读书了,喜欢吃些不伤脑筋的“文化便当”,从不挑剔,你给什么吃什么,反正不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盯着就行了!而那些没上过几年学的老板们对书十分“崇敬”,不愿其烦地用系列从书及高档书柜装点门面,但那绝对是摆设,书他们是不会看的,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书很多是看了也等于没看,何况他们识字不多。还有不少嗜书如命的“书虫”也不愿意看了,他们发现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好书难觅,他们宁愿吃鲜桃一棵,也不愿啃烂梨一筐,诸如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常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何这么简单的事理当代人却不晓得?其实分析起为何当代人不喜欢读书的原因,就是“书不像书”!很多书要么刚一上市就成了“故纸堆”,老是包装老祖宗来忽悠当代读者,什么国学,什么老子、孔子、孙子的,“子来子去”、艰涩难懂,就算通俗易懂的,也是拾老祖宗牙慧,甚至曲解其要义、精髓。要么与现实相距十万八千里。要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读者不看还清醒,越看越糊涂!针对上述“书不像书”的现状,《创造奇迹:零起步创财富》的作者认为,图书不能过于媚俗、不能庸俗,可以适当地“通俗”,但最主要地是要熟悉读者的口味和需求。当今社会是“金钱社会”,人人都成了货币动物,没钱乐活,还要掏钱买些无用的书,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聪明人肯定不干。而那些茶余饭后可看可不看的书,当代人凭兴趣驱使,但更多的人在解决过活的基础上,他们是很乐意与书为伴的。据调查,当代人非常愿意看那些能实实在在培养他们财智,手把手教他们创业致富的书,而决不是那些空洞的励志书,和伪饰过的创富传记、发家传奇,那些太虚了!而那些只有在吃饱喝足才想到看一看、翻一翻的闲情逸致的图书,当代人需求并不迫切。正是吃透了这一规则,《创造奇迹:零起步创财富》的作者苦心孤诣、独具匠心,将创富、财智、砺志、闲情逸致等各种“单打一”读物的优势、精华融为一体,理想与现实水乳交融,解决读者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先让读者在读书过程中掌握致富知识并付诸行动,发财后在继续读书!读书不能太功利,但没有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书永远读不长、读不好、读不安稳!因此,要想获得综合的回报,读书先从读《创造奇迹:零起步创财富》类似的积极向上、思想情调高雅能解决生存与发展的实在、实用书入手!

研究大学生阅读现状论文

现在不方便,回头我给你发过去

试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的调查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是大学生自由学习的主要手段,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浙江杭州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性别差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作为大学生自由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内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对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基本情况

用于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1所高校学生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录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0人,占;女生194人,占;城市学生120人,占;乡镇学生60人,占;农村学生204人,占。

2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是指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性别角度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每月总消费支出情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费总额”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间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习惯。我们对大学生的“每月总消费额”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每月消费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每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

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调查,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资料,分别计算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和“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进而算出“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从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为每月元;农村女生最低,为每月元。从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为每月元;乡镇男生最低,为每月75元。从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来看,全部学生的平均比重为,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为;最低的是城市女生,为。对比表4中的各行数据,可以发现:

(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低于中学;有24%的学生表示与中学持平;只有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高于中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而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是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觉得在学习上的压力明显下降,课余时间大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读书则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动力不足,导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消费支出都会减少。

(2)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总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农村女生的总消费支出最低,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与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对要高出。我们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他们升学前的学习环境有关。城市女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她们天生爱美,喜欢打扮,导致了她们的总消费支出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环境优越,课外阅读条件与大学相差不大,她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课外阅读消费的心理需求不会很大。而农村女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她们在大学里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较低。但农村女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她们经常会感到知识面不广,缺少兴趣和特长,这时候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会让她们想方设法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无疑会导致农村女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则与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比农村男生相对要高出。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识类书籍,而有69%的农村男生表示对专业书籍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和持久的学习方式,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阅读现象明显,从众心理强,选择能力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教育体制和有效的导读机制。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图书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读什么书。大学生阅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导读讲座和开设导读课程,鼓励学生读好书。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以团委、学生会牵头组织成立各种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还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满足他们交际娱乐的愿望,激发他们更为浓烈的阅读热情。

此外,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阅读方法。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改进课外阅读状况的根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忙碌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心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明,等.武汉地区大学生课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0(4).

[2]何玲华,周琼.“80末”大学生阅读状况——来自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课堂的报告[j].

导语: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家,人们耳熟能详的民谚里都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是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参考。

古往今来,书籍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书籍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在这样一个有着海量资讯的时代,在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主流的时代,我们还能再静下心来阅读吗?在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之后,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读书情况又是如何呢?

目的

为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对803名机电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于调查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数目:机电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803份

问题方向:调查主要针对机电学院学生的阅读类型、阅读目的、阅读困惑、对传统文学和流行文学的认知的等。

数据分析

1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平时选择较多的书籍类别,由被调查者选择科普读物的比例可知当前大学生选择的书籍类型均比较丰富,未出现某种类型书籍的空缺。其中学习娱乐类占较大比例,对于革命政治类书籍了解不太广泛。

2

读书主要以学习和兴趣为主

结合问卷第一题与第二题,选择喜爱阅读并且日常接触比较多的书籍类型中:

科普读物(\)

文学类书籍(\)

专业用书(\)

可见,由于学习需要,机电学院学生最主要接触的是专业类书籍,而其余感兴趣类型的书籍与其平时接触频率基本不变,说明其读书主要以学习和兴趣为主。

3

阅读方式多样,电子阅读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对于读书方式选择的调研显示,学生阅读方式具有多样性,而选择电脑在线阅读和下载至手机阅读的共占总数三分之一。可见进行电子阅读的大学生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

4

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由机电学院学生每周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每周都会进行课外阅读,但是阅读时长较短,这与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有关,但是也显示出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5

上网和学习对课外阅读产生较大影响

在对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因素的调查数据中可知,由于学习的繁忙以及网络休闲娱乐的普及,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受到影响,十分有必要向学生强调课外时间的合理分配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6

在阅读中倾向于传统书籍

在对于机电学院学生关于传统书籍与现代流行文学书籍的看法调查中,认为"传统文化书籍或许枯燥乏味,不如现代文学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社会"的学生占;认为“半数的人觉得传统文化书籍中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扬传统美德与革命道德而许多现代文学书籍则属于快餐文化,不能给人回味无穷的感受”的学生占;选择“表示只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这两种都不看”的学生占。

可见,在传统书籍和现代流行文学书籍的选择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书籍更加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道德底蕴,在阅读中更倾向于传统书籍。

新媒体以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即时互动等特有的优越性,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的趣味性组合,给大学生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受到大学生群体的热捧。新媒体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利弊兼存,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来源包括社会环境、媒体导向、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学生本人等,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探索出具体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有效阅读,从而推动国家全民阅读政策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阅读修养。一、新媒体与大学生阅读当前,学界对新媒体还未形成统一的的定义。不过,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对,是依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的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环境下,电子阅读是当下最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即在IT电子产品上的阅读,这些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kindle等,特别是指在带有阅读功能的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上的阅读。这些设备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一切阅读需求,即时、快速、便捷。新媒体阅读因信息存储量大,阅读内容丰富多彩、阅读内容可选择性强、阅读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阅读工具便于携带以及即时互动方便高效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一种重要渠道,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阅读的新趋势。2018年4月18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比2016年的稍有上升。电子阅读的接触率为,比2016的上升了个百分点。而传统阅读中的图书阅读、报纸阅读和期刊阅读的接触率分别为、、。以上数据显示:我国超过7成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电子阅读方式。而在这些成年电子阅读方式的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30-39周岁人群占到,40-49周岁人群占到,50-59周岁人群占到。可见,18-29周岁的年轻一代是使用电子阅读方式的主要群体,电子阅读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阅读方式。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分析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的现状,调查在湖北文理学院展开,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334份问卷,回收334份问卷,有效问卷330份,问卷有效率。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156人,女生178人,大一人数占61人,大二87人,大三80人,大四106人,文史类113人,理工及医学类102人,艺术及体育类119人。通过这次对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是很普遍的,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阅读方式以纸质阅读为主,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在调查个人偏爱的阅读方式时,结果显示: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的占,的被调查者选择电子阅读。这说明大学生依然偏爱纸质阅读,认为纸质阅读更有感觉,更利用学习和思考。但是,电子阅读给大学生带来了便捷、多元和互动的全新体验,它也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特别是手机的便捷携带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二)阅读时间和阅读地点较为灵活。阅读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的被调查者每天进行电子阅读不到1小时,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阅读时间是1-3小时,而3小时以上的占。涉及电子阅读的地点选择方面,选择“在宿舍进行电子阅读”比例最高,达。在公交车上、教室、图书馆、餐厅、操场等地方比例依次为、、、、。由此可见,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是也存在部分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电子阅读的时间长短不合理,容易对新媒体产生依赖心理。(三)阅读内容以娱乐为主,阅读更注重精神享受。调查电子阅读的内容显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休闲娱乐类的内容,占;新闻资讯类,占,而学习研究类和生活信息类内容分别占45%和。电子阅读的目的调查当中,选择“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为了增长知识和了解新闻时事”的比例最高,占;“用于打发时间”,占;而“获取学习方面的信息比如考试求职相关信息”的占,“获取生活方面的信息比如吃喝玩乐或者旅游攻略”的占。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大学生的电子阅读主要是以满足了解时事增长见闻、消遣娱乐、专业学习和获取生活信息这四种需求为主。这说明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有关心时事、爱好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存在阅读过于娱乐化的问题,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过于娱乐化的阅读对大学生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大学生介于学校与社会之间,需要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阅读,提升自己,而娱乐化的阅读则本末倒置。(四)阅读习惯差,执行力弱。在阅读规划方面,选择“有阅读计划并且能做到的”仅占,选择“有阅读计划但很少做到”的占,“现在没有计划但是今后会考虑”的占。这说明大学生也能意识到阅读计划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执行力。关于阅读有没有做笔记的习惯,选择“基本上不做笔记”的占,“有时候做笔记”的占,“经常做笔记的”仅占,过半数的大学生在电子阅读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以上结果皆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不做笔记,没有阅读规划,或者是有计划但执行不力。三、改善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对策及建议(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完善国内关于出版发表作品、传播内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建立对自媒体审核机制,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或者有违法行为,终生不再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发表任何内容的权利,创造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维护好网络传播秩序。重视技术手段的提高,提高自动检测功能处理能力,利用科学技术来帮助监督。在未来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上,要执行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注重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媒介素养培养。,对于行业内部,利用媒体误导舆论的人员给于严惩,可采取“责任到人”的制度,一旦发现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立即解聘并终生不得再入本行业。只有更完善的规定和最严酷的惩罚,才能让从业人员心里有红线,行为有底线,这样就可以逐渐净化大学生的阅读环境和阅读内容。(二)学校各方加强合作,有效引导1、图书馆加大馆藏,完善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不断完善馆藏。完善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在校园范围内推广数字图书馆,纸质书籍与线上书籍齐头并进。图书馆书籍采购要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图书馆目前“你选书 我买单”的活动、奖励年度读书多的同学等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继续保持,但是还有进步的空间。活动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大学生不知情。因此要扩大宣传,和各个二级学院建立联系,展开宣传,定期回访,让大学生实时了解图书馆正在开展的活动。同时要开展个性化服务,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开设建议栏,向学生征集好的活动意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学生提供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偏好,当遇到学生在阅读方面有问题时,及时以合理的方式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进行交流,畅聊阅读感受,和同学建立起朋友的关系。不管是在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方面,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扬长避短,发挥好新媒体辅助阅读的作用,把新媒体当做阅读的工具,而非学生变成新媒体的傀儡。3、充分利用新媒体、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导读,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台、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实时分享阅读优秀的文章,经典的数目。通过采访、交流、记录等方式传播优秀的人物事迹。开设读书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优化运营管理,不断推送阅读相关内容。建立大学生读书交流的论坛、网站等,发挥社团的作用,比如“读友协会”加强团内人员管理,定期开展社团读书活动,设立奖励制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举办读书交流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开设讲座前,先做好充分的研究调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能只做面子工程,要落实到位。形成事前充分准备,事时及时互动,事后及时反馈的机制。没有效果的读书交流活动宁愿不做,要做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服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家庭氛围很重要,家长要与孩子良性沟通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与孩子做朋友,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更多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于孩子心灵上的安慰和关爱,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安全感,避免孩子觉得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关系孩子的身心。家长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学习了解新知识、新事物,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才会产生共同话题和情感共鸣,然后孩子与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共同进步。家长在给孩子提建议时更加理性,孩子才会真正去考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就会消失,有效的沟通是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给孩子提供平和心态去阅读、去感受、去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必要条件。(四)学生自己要加强媒介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对待浅阅读和深阅读,适当的浅阅读是必要的,它可以满足大学生图新求快的心理,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资讯,了解这个时刻变化着的世界,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给重压下的大学生喘息的机会,释放压力。大学生适度的浅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能够快速在信息洪流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要认识到深度阅读和经典的重要性,浅阅读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经典阅读,进行深阅读。经典是时代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与经典为友,可以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学会理性对待浅阅读和深阅读,就需要大学生强媒介素养,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同时,大学生要制定阅读计划,然后努力提高自制力和行动力,严格执行自己的阅读计划。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进行深阅读、深入思考,还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看到有趣的有用的内容及时记下来,定期整理阅读自己的读书笔记,增强自己的阅读记忆力,尽量减少无意义随意的浏览。此外,还要阅读专业课的书籍,广泛涉猎,增加见识。

对当代阅读方式的研究论文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但是我认为,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21世纪,仅凭勤奋,一头钻入书山,那无疑对我们当代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做什么事都要讲什么方法,读书也不例外.首先,对于我们当代的学生来说,要选择合理的阅读范围.现在世面上的图书名目繁多.面对偌大的图书市场,有些同学不免会有些困惑:我应该买哪些书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注意两个原则就可以了:第一,必须要是健康向上,符合我们当代学生风貌的读物.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现在,有许多书并不适合我们阅读,如果我们想真正地通过课外阅读使自己有所收获的话,首先就必须遵守这条原则.第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是为了自己,当然首先要挑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了.当然,有一些世界名著是非读不可的,那也只好勉强自己了.一般来说,低年级同学适合阅读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少儿读物,而高年级同学则应多接触世界名著.其次,挑选好了自己爱看的书,那么下一步就是阅读了.阅读分好几种方法,应视书而定.有些书需精读,有些书需浏览一遍,有些书只需看看内容概要、目录和后记就可以了.需要精读的书,在阅读时应该准备一个笔记本和笔,读到精彩的章节,可在旁边用笔圈划,并可在旁边注上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将这些章节记录到笔记本上.千万别嫌麻烦,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你收获更多.字典也是在阅读时的必不可缺之物,碰见不认识的生字词,勤查字典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最后,阅读也讲究效率.为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我们应该坐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这样可以预防近视.阅读时,我们切勿用手指指着文字,口中也不要默念出文字,因为这些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会大大降低你的阅读效率.读完一本书后,最好再写几篇心得和读后感,这样更能使你加深对这本书的领悟.浩瀚书海,茫茫无边,只有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让你事半功倍.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驾驶自己的一页扁舟在书海里尽情地遨游吧!

沉浸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议论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可消除学生学习议论文的恐惧心理,减少议论文的理解障碍,并能感受议论文的文体之美。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沉浸式阅读教学尝试议论文教学,发现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相比,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独特的效果。

一、“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沉浸式”这一概念源引自加拿大首创的“沉浸式双语教育”,是指掌握一种语言的学童进入到另一所以第二种语言为教学语言的学校,教师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科内容,从而培养出母语和第二语言一样精通的人才,[1]其特征是创造语言环境,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其它学科教学。将这一概念引入汉语的教学,在我国已有了初步的探索性实践。2006年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组的教师们,率先在语文教学界提出了“沉浸式”语文教学模式,并基于江苏省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开展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也已以专著形式出版。[2]作为该课题子课题之一的负责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不同体例文章的“沉浸式”教学,尤其是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语文沉浸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近纯粹的、经典的语言环境,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努力地“沉入”文本,浸润在母语纯正的语言氛围之中,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更有效地提高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疑、想、议”,让学生“浸润”在所学文本中,读出疑问、读出矛盾、读出味道,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观思想,感受议论文语言的魅力。议论文沉浸式阅读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运用于初中语文不同文体文章的教学中。它不仅可以提高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创设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课堂环境。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从处理教材的方式看,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整体性。②从学习引导的策略看,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激励性。③从教学活动的实施来看,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具有生成性。

二、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笔者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初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为例,进行了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尝试,从中探索到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步骤及实施过程。以下就此教学设计作一简单描述。

1.指导学生从疑问中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沉浸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不仅能增强语感、丰富积累,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有所感悟、产生共鸣。实现议论文沉浸式阅读的有效方法仍然是朗读。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疑,在读中悟。初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文章论述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又是什么?当大家一致认为文章依次论述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进一步设疑:文章论述的中心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出现分歧:有人认为是创造性思维,有人认为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紧接着教师可提出新的疑问:如果说文章是围绕“创造性思维”这一中心展开,那文章开头为何要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问题开始论述,并以此为题呢?如果说文章是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问题作为中心的,那为什么文章大部分篇幅都在论述“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再次朗读文章的兴趣,也会启发学生思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联系。在反复设疑、反复朗读、反复思考中,学生终于能悟出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文章由“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启发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也就是要寻求第二种答案;而要寻求第二种答案就有赖于创造性思维,于是引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又由“是否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一问题的论述,引出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归而纳之,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让读者懂得如何才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通过这样的反复朗读和设疑求解的过程,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入,进入了议论文阅读的佳境,产生了沉浸的学习效果。

2.指导学生从矛盾中读出作者的主观思想达到沉浸

议论文主要通过文章论述的内容来阐明作者的主观思想。学生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文中的主观思想,需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有多处文字都能表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在课堂上与其让老师来做支离破碎的讲解,不如激励学生反复的诵读来慢慢体会。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看似矛盾的关键句,如,作者在论述“是否人人都具有创造力”这一问题时,既阐述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又阐明了“富于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作者既然承认有人缺乏创造力,为何又说“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呢?此时,教师再放手让学生带者矛盾去朗读文本,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仔细研读,反复咀嚼,读出深埋其中的涵义,使作者的主观思想达到呼之欲出的地步。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4]意在告诉我们,富于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想认识。又如:“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的人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等人,从而自我压制;而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5]这些信息进一步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存在思想认识的区别,才影响他们的行动———进行自我压制。如果普通人也能像富有创造力的人一样去想去做,也能成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可见,教师抓住的几句看似矛盾的关键句子,为学生创设了自然的沉浸式的阅读佳境,促使学生在解读时充分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进入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最后领会作者的主观思想。3.指导学生从品味中读出论证的严密精准达到沉浸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沉浸于作品的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味。只有走进议论文语言文字的审美世界,学生才是真正走进议论文。创新需要有知识。作者在阐述创造性思维具备的要素时说:“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因为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6]据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哪些语言最能表现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呢?“总是”强调了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从……到……”句式强调了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领域,不精通知识想要创新是不行的。又如“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7]一个“但”字突出了强调的重点。作者在强调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强调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运用和尝试,并且是“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学生就能品味到作者选词用语的严密及说服力。可见,正是作者用词的精准、论述的严密,才得以让这些观点思想呈现得如此鲜明,也正是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仔细地品,议论文语言的理趣之美、逻辑之美、严密之美才得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因此,教师在议论文教学时,只有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从疑问中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从矛盾中读出作者的主观思想,从品味中读出论证的严密精准,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议论文的魅力所在,从而发挥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强化阅读能力、深化课文理解、优化教学效果等优势。沉浸式阅读同样可以运用于其他文体的教学中,关键在于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师对课文和方法的把握。

三、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1.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文本解析

采用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应将文章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避免把活生生的文章整体肢解。教师应阐述清楚文章的一个词句、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与整个文章内在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丢失文章的整体思想和灵魂。注重文章碎片的融通和复原,是议论文阅读教学应认真思考的论题。

2.要力戒“以授代学”的现象

采用议论文沉浸式阅读教学要尽量避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以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应是教参和学生之间的传声筒: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或用教参的固定答案,阻碍学生的创新想象;或过多强调阅读技法,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以授代学”的教学模式会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限制学生多维性与多解性的思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与创造灵感。

3.摒弃“求证式”的教学套路

日常教学中,老师在教授议论文时习惯以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作为重点来分析,先找中心论点,再看作者如何论证,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这种“求证式”教学逻辑严密且高效,也暗示着作者的观点是无可质疑的。老师的教学就是设法找到作者“三要素”的逻辑关系,据此证明作者立场观点的正确,然后说服学生接受。老师对课堂会控制得很严,想方设法把学生往自己的预设上引。这样做容易忽视学生的想法,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剥夺了学生探究的乐趣和权利,生成也就无从谈起。

4.防止“放任自流”式的沉浸式阅读

沉浸式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一方面,要避免按部就班式的文体知识讲解,以及孤立、繁琐且枯燥的课文内容分析;另一方面,要防止机械套用,要发挥沉浸式阅读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去体验议论文的理性之美。使议论文教学达到卓有成效的沉浸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平华,俞理明.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与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8):86~90.

[2]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组编.“沉浸式”教学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

[3][4][5][6][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

哥们,修改一下使用吧!!!!!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没有的影响。对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在这个基础上说明在网络社会里传统阅读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新时代的读者来说,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同样重要。 论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网络阅读;传统阅读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展到互联网的产生乃至大规模地被应用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大大扩展了,也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摆脱自然制约的自由。尽管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仍需时间去印证,但勿庸置疑的是互联网的出现的确拓展了人类行为自由的维度,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给人类带来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作为虚拟的存在,互联网能充分以表达自由来体现人的思想自由,表达又将思想外化为行为,网络行为自由更加突出了行为主体的自觉性和个性,人们越来越成为“自已把握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人。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加,除了在网络上舒适便捷地处理各种公私事务,接受更大量的信息、知识外,网络的兴起,还使人们可以领略并不相识之人的真知灼见,或是在某专业领域中与同好者进行切磋,更可以获得思想上的放松——因为网络社会自由、民主、免费而开放。互联网打破了传播的传统单向模式,为不同身份等级各异的人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宽容的精神被培育出来,孤立被逐渐消解,而对异端的歧视和打击替换成了尊重和专注的倾听,人们得以真正作为“国家的主人”取得决策所需的信息,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 在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掌握网络使它成为有用的宣传工具,也可以开放网络使它成为和人民直接沟通的工具,使之成为人民表达意见的论坛”。网络时代的到来既是那么虚拟又是那么现实与真实,作为网络时代的读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特点体现在阅读方面就是人们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同时阅读到自己喜爱的各类作品。人自由的限制被大大缩小,在网络上,人有的时候真的可以做到“随心所欲”。毋庸讳言,网络的出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模式,网络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网络阅读真的能代替传统阅读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学界已经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本文将就传统阅读在网络时代下的生存状况做一番探讨,意在表明传统阅读同样存在有网络阅读的不能比的优越性以及在我们这个网络大行其道的社会同样有其存在的道理和理由。 一、网络时代与阅读 网络的出现以及网络的普及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方兴未艾的网络不仅连通了世界,使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而且越来越深刻地进入当代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构成了一种不得不面对的新的环境变量。在阅读方面,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周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我们知道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阅读量的多寡是愚昧与睿智的分界线。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阅读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在被阅读物的物理载体的改变上。文字和图形最早是被雕刻在石头和木头上,后来又有了竹简、帛书、直到纸张被发明出来,人类的阅读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的阅读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裂变”。因此可以说,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人类文明也进一步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正以其优越性冲击着传统的阅读模式。 1.网络阅读的阅读方式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也称“网上阅读”。其阅读方式主要有在线阅读和下载之后阅读两种。 在线阅读主要是指用户在网上打开相关网页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直接在网页上面阅读,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这种阅读方式对计算机以及网络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下载之后阅读主要是指用户从相关网站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电脑或其他电子阅读器上进行阅读。总的来说,这两种阅读方式都依靠于网络和电脑,离开这两种载体阅读就无法进行。 2.网络阅读的优越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自然有着其他阅读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就网络阅读来说主要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信息的全面与搜索的便捷。网络的连通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读者之间跨越时空限制而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而且计算机的存贮空间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是纸质载体无法比拟的,据估计,每天网上刊载的免费阅览的新信息将近100万页,这是世界上英文图书出版产量的lO倍多,而今后3年网上刊载的东西将超过自印刷机发明以来,以印刷形式出版的总和。网络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加快了读者查询资料与信息的速度,节省了查找资料的时间,便捷了读者的阅读,缩短了获取信息的时间。 第二,增强了读者的主体能动性。网络有一个极为明显的优势就是互动性,每个读者都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再像传统阅读那样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从而使读者思路开阔,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增强,增加读者作为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爱好。 第三,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自由。网络阅读的虚拟性可以使阅读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排除人们阅读过程中的种种不良心理因素,使读者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的发挥,充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网络阅读的不足与缺陷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同样如此,在具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同样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缺陷。 首先,网络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是网络阅读最大的优点也就是其最大的缺点,太多的信息无法给人一个准确的选择,因为网络世界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并且随时在改变,最后变得和垃圾没有两样。杂多的信息,导致人们选择的困难,到底什么样的信息是我们所需要的,作为读者的主体有时很难去判断,因此多到最后就变成了“无”,就进入了一个阅读的悖论。正因为如此,如何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怀特海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都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信息并不等于知识,任何信息只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之后才能算是知识。另外,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甚至各种粗俗黄色的信息资源的存在,使一些并没有多少判断力的读者反受其害,不仅不能增长知识,反而影响了读者的健康发展。所以网络并不一定能给读者带来知识,这其中还需要读者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其次,网络阅读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拥有电脑和网络,这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另外,网络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并不是非常的理想,这也就必然造成了读者阅读的困难,所以网络阅读也只是一部分人能享受,并不能普及到每位渴求知识的读者。 再次,网络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一个姿势坐在电脑前阅读,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如颈椎病、腰椎病等,特别是上网成瘾的“网虫”,眼睛长时间接受显示器的光电刺激,更容易引起近视。还有显示器也具有一定的辐射,或多或少对人都是有害的。 二、传统阅读及其优越性 1.传统阅读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网络环境拓宽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使图书馆对学生的教育深入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网络阅读丰富了读者获得知识的方式和途径,为大学生的阅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可在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又可能造成阅读兴趣的泛化和情感的缺失。传统文本阅读的退化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认识和学习的基本方式,绝大多数的人类文化知识遗产仍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着。读者熟悉其格式,对其使用非常熟练,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因此传统的文本在网络时代将担负起情感唤起与心智互动的重任。网上阅读只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新的选择,它还远远没有达到淘汰传统阅读的程度。 正如著名作家张抗抗所说:“上网为人排遣孤独的同时也能使人更加孤独;网络给人一个广阔的天地的同时也会使人与实在的生活隔绝;网络给予人们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享受,却同时疏离了绿地和自然;网络使人成为世界上知道信息最多,却同时又是思考最少的人,当我们被笼罩在那覆盖全球的巨网之下,狂热迷乱之中,还有没有透气的网眼让我们呼吸?”因此,传统阅读不可能消亡,网络阅读也不可能取代传统阅读的存在,这二者必将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存在,这也是人的一种需要。 2.传统阅读的优越性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任何人都需要包括书本知识在内的知识。传统的文本图书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传统文本图书具有网络图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传统阅读作为一种人们所习惯的阅读方式,能帮助读者提高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有利于读者把信息转为知识。传统文本不像网络文本那样,造成一种泥沙俱下的局面,大量无效信息充斥界面,使人难辨真假,而是删除了众多的语言垃圾,便于读者的选择。所以读者只要掌握了信息的检索方法通过目录、文摘,就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 其次,传统阅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传统纸质文本的对比度大,稳定性强。油墨与纸的对比度是120:1,而且文献的字与画是不动的,很适合人们阅读。分辨率高,色彩效果好,插图与绘画的分辨率为600—1000dpi;其彩图颜色协调、鲜艳、生动,给人以悦目舒适之感。同时传统纸质文本既可以随时变换阅读姿势,也可以随时调整阅读方式也不用担心辐射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既安全,又自然。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能够较长时间阅读也不感到疲劳,有利于吸收知识信息。 人们在手与纸的接触中之中,享受着文化的巨大快乐。传统阅读的随时随地性以及阅读的方便性更是老少皆宜,当人们捧着一本书的时候,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就象是华人对筷子的依恋一样。在手指与纸的相触之中,似乎还带着油墨香味的纸张营造了一种阅读的氛围。尤其是那些一读再读的书,泛黄的书页,已经被嚼了无数遍的文字、承载了记忆中相伴成才的内涵,是冰冷的电脑屏幕永远无法取代的。于是,金庸先生风趣地说:“我对2l世纪文明甚至有点惧怕,到时候全是网络,书本都没有了、这个我不能接受。” 再次,电子图书只能在办公室、图书馆、和家庭固定的计算机上来看,不能随时地更换阅读场所,而且还受供电、通信、计算机等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传统文本书刊则可随时随地的阅读,它不需要任何设备,翻开即读,随身携带走到哪里,读到哪里,符合人们阅读习惯。无论是在沙滩游玩,还是在车上旅行,无论是睡觉前的时光,还是沐浴后的休闲,都可以拿本书,自由自在地细细品味,真可谓随心所欲。另外网络阅读只是少数一部分人的享受,而传统阅读则可以使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都能享受到。 传统文本正因为具备以上优点,所以读者拥有量非常大,它历经上千年的洗礼,在今天已建立起完整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不论是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机场、车站,随时随地都可获得。传统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会消亡,图书馆这一事物不会消亡,传统图书馆依然占主导地位。当然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图书馆的结构或样态也肯定会变化。 三、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在网络时代并存 在网络时代,传统阅读仍然是读者最经济地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但在网络时代仅仅只有传统阅读将无法真正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在新时代的读者必须把两种阅读方式加以结合。 我们知道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它探索未来和创造自我,在网络阅读环境中,信息接受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必将使阅读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变化,并最终改变其阅读和生活习惯。而传统阅读则通过其纸质的载体可以给读者一种特有的书香气息,给读者营造一个静、雅、美的求知氛围,还能克服网络阅读非经典化、文化积淀等问题,即时、实用的信息乃至叙事文化信息的获取将大部分由网络阅读分担;而纯粹的文化积淀和思想整理的任务则由专门撰写的传统阅读来完成。所以英国情报学家麦克格雷指出:“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总之就是传统文本必然存在着一些网络文本所不具有的优点和作用,而读者在阅读上是有着不同层次的需要的,所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不能只注重于某一种文本而忽视另一种。 对于青少年来说更要加强自身素质,处理好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关系。北大肖东发教授就曾指出,对年轻人来说,时间有限,应注意精力的分配,不能只上网不读书,有时间到图书馆多看看书、书评,对网上的东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网络阅读本身即一种非经典阅读。阅读经典需要一种笨重的态度,必须放慢速度来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而网络阅读是种碎片式的、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阅读,人们在网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只能是一种鼠标飞点的浏览性阅读。总之,在网络时代下,网络阅读将会进一步发展,而传统阅读也不可能消亡,二者必将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大学生阅读情况论文文献

1、在家查阅并下载文献的方法

有点论文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国内几大知名文献网站,如知网、万方等,那我们如何通过这些网站查阅并下载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呢?

(1)首先,你需要拥有知网、万方的使用权限。

对于国内较高水平的大学,都是购买了这类数据库的,如果是在学校,大家仅需将设备连上校园网,登录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平台,进入中文数据库界面就可以免费使用。当然,具体操作以各高校官网设计为准。

(2)其次,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

知网、万方的搜索界面大同小异,对于大学生来说上手较为简单,输入与自己向相关的关键词、期刊名称、作者名称搜索即可。相比较而言知网的数据更为全面,高级检索设置也更为合理,除了搜索主体、作者,还可以设置期刊类型、文献年限等要求,因此受众也更加广泛。

2. 文献阅读与综述撰写

(1)文献管理

因此,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文献总量不大的情况下建议将文献打印出来,用传统的彩色记号笔对需要重点关注的语句进行勾画,注释。之后再用档案袋和便签,对纸质文献进行分类管理,研究方向更为相近的放入一个案夹,并用便签予以标注。

但是对于文献需求量过大的同学来说,或者对于电子阅读十分习惯的同学来说,纸媒阅读弊端就较大。这类同学建议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硬件设备:平板。对于研究生来说,平板基本是每位和文献打交道的必备产品。除了大小合适,翻阅方便,还可以做简单勾画并予以保存。

(2)文献综述

如此多的文献,对于赶进度的同学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且能高效的撰写综述呢?

技巧一:看摘要。摘要高度概括了一篇文章的研究背景,方法,结论,往往只看摘要就可了解这按文章对你是否有阅读价值,如果与自身研究方向较为一致在进行深度阅读。

技巧二:文献之中找文献。除了摘要,参考文献中的综述部分也是需要紧密关注的部分,由于参考文献与自身选题紧密联系,因此该文章自身的参考文献大概率也适用于自身文章,将已读文章的文献目录作为线索进一步搜寻可用素材,将会大幅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关于文献综述写作技巧青藤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参考文献主要是以角标或脚注形式注释,采用黑体10号,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文献名、文献分类、期刊名、时间、页码等。

参考文献具体怎么写,要根据老师发的要求来写参考文献,最好不要在网上直接百度,要用书中的知识写。

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17

导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下面是我分享的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燕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及探索[J].时代教育,2015,(24):214,228.

[2]曾卫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2,(5):71-72.

[3]江菲菲.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下旬),2012,09(4):98-99.

[4]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丁敏.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和探索[J].才智,2013,(22):108-108.

[6]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368-369.

[7]裴娅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2012,(18):11-12.

[8]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9]潘志强.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10]宋菲,段文敬.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

[11]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4,15(1):59.

[12]陈儒珍.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26(17):169.

[13]谭莉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14,8(21):192.

[14]张晓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

[15]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6]王冬冬.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中教育技术装备,2011,(25).

[17]刘天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

[1]张秋英.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4.

[2]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7.

[3]周华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4]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6.

[5]刘亚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11-112.

[6]王传奎.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8):59.

[7]王新华.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0):63~66.

[8]李浩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堂优秀的英语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11):20~24.

[9]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10]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11]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2]刘程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4.

[1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5]游毓平.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16]贾景全.论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7):56~58.

[17]周彦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5,(24):190-190.

[18]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19]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0]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16(12)

[2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03)

  • 索引序列
  • 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的研究论文
  • 大学生读书状况研究论文
  • 研究大学生阅读现状论文
  • 对当代阅读方式的研究论文
  • 大学生阅读情况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