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生物矿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论文

生物矿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生物矿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论文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壮大和深入。中国的学术研究也不例外,各个领域的论文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一些科技领域,中国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受到国际的关注。在国内,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是,更多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一些热门的领域,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基因等,这些都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战略型的研究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能源、环境、军事等领域。

针对这些热门领域,国内的论文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例如,近年来,智能驾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不断提高,分别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这些研究都为中国智能化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成熟,利用无线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

在国外,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医学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同时,在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国外研究成果也为中国提供了许多借鉴,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够先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不够紧密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学者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前景 内容包括 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 前景 -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 生态状况,论述了现代 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和发展 前景。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 “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 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 则有8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 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研究 、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 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 着生态和环境,研究 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 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 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 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 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办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 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止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其中微生物杀虫剂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参考 文献 1 孔繁翔. 环境生物学[M]. 北京:高等 出版社,2000 2 陈坚. 环境生物技术[J], 生物工程进展,2001(5) 3 姜成林,徐丽华.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中国 轻工业 出版社,2001 -求采纳

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摘要我国在年代初即将生物工程确定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制订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规划组织了攻关队伍, 采取各种措施, 使我国生物工程的发展走上了有计划的迅速发展道路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为在本世纪末形成一定规模的生物工程新产业, 跻身世界生物工程先进行列, 打下了坚实基拙。关键词基本情况战略目标重大进展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的基本情况鉴于生物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医药卫生、轻工、食品、农牧渔业以及能源、化工、冶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涉及有关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建立, 我国在年代后期,即把生物工程确定为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并积极研究对策,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研究对策层层制定规划年方毅同志代表国务院和国家科委召开了第一次基因工程座谈会。翌年, 又召开了第二次座谈会, 并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将生物工程的核心一基因工程, 列为重点发展的八大新兴技术领域和带头学科之一。年全国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会议在北戴河召开, 会上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 而且还讨论了今后发展规划。年, 国家科委又决定把基因工程列入“ 六五” 年期间的科技攻关计划,主要课题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口蹄疫病毒表面抗原、人一干扰素以及植物基因工程等。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又增补了酶工程及发酵工程。年国务院领导亲自动员并组织了近百位专家和有关部委领导, 组成了“ 全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工作组” , 根据国际高科技发展情况, 结合我国国情, 历时年制订出科技与经济同步发展的长远规划一。 国务院组织了“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策讨论会” , 制订了发展我国生物工程的对策。年国务院又组织了有关生物工程发展政策的讨论会, 制订和发表了“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政策” 的白皮书和蓝皮书。在我国科技发展的“ 七五” 一一年、“ 又五” 一年以及目前正在制订的“ 九五” 一。。年规划中, 均把生物工程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拨专款予以支持。特别是年, 国务院根据小平同志的批示亲自领导并组织了全国多位专家, 制订了立足于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科技规划即“ ”计划, 生物工程列为七项高技术之首位,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生物科学工作者。

国内外研究矿物的现状论文

廖立兵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简介

基本概念

材料(Material):人类用以制成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

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不算是材料。

材料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新材料、信息和生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材料科学(Material Science)是以晶体学、固体物理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冶金学和化工等学科为基础,对材料的内在规律和应用进行探讨的科学。材料工程学(Material Engineering or Technology)是根据材料应用中所需要的性能,应用已知的规律和理论,从成分、结构、性质等直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研究和应用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和用途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材料的分类

(1)根据材料的成分、显微结构和性质划分: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有机高分子材料(Organic Polymers)、金属材料(Metals and Alloys,Metallic Materials)和复合材料(Composites)。

(2)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划分:①工程(结构)材料(Structural Materials)。由其结构特点而决定材料的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结构上的需要,主要应用于工程技术方面的一类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聚物材料、复合材料。②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在全球新材料领域中,功能材料约占85%。特种功能材料对高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新世纪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成为各国新材料领域发展的重点,是各国高技术发展中的战略竞争热点。功能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机敏(智能)材料。

(3)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是关于原子团簇、纳米颗粒、纳米薄膜、纳米碳管和纳米固体材料的总称。原子团簇:包含几个到数百个原子或尺度小于1nm的粒子,是介于原子与固体之间的原子集合体。纳米颗粒:尺寸大于原子团簇,小于通常的微粒,一般尺寸为1~100nm。纳米薄膜:指含有纳米粒子和原子团簇的薄膜、纳米尺寸厚度的薄膜、纳米级第二相粒子沉积镀层、纳米粒子复合涂层或多层膜。具有准三维结构与特征,性能异常。纳米固体:由纳米尺度水平的晶界、相界或位错等缺陷的核中的原子排列来获得具有新原子结构或微结构性质的固体。纳米晶体材料(有高密度缺陷核,超过50%的原子位于缺陷核内),纳米结构材料(由弹性畸变结晶区所分隔的许多缺陷核心区所组成),纳米复合材料(O-O复合:不同种类纳米粒子复合;O-2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到二维薄膜材料中;O-3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到三维固体中)。纳米微粒的基本性质:电子能级不连续(准连续能级离散化)、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由于纳米粒子具有特殊性质,导致纳米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质。

(4)多孔材料(Porous Materials):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性、离子交换性等性质。在吸附、分离、催化、纳米技术、分子识别、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分子电子器件等领域广泛应用。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学会(IUPAC)的分类方案,将多孔材料依孔径大小分为:微孔材料(d<2nm)、介孔材料(2nm<d<50nm)、宏孔材料(d>50nm)。

(5)材料研究的四要素:性质与性能(Property and Performance)、成分(Composi-tion)、结构(Structure)和合成与加工(Process)

2 矿物材料学简介

基本概念

矿物材料(Mineral Material):以天然矿物或岩石为主要原料,经不以提纯金属和化工原料为目的的加工、改造所获得的材料或者能直接应用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矿物或岩石。矿物材料学(Mineral Material Science):是研究矿物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质、性能、加工制备工艺及相互间的关系和矿物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矿物材料学的研究内容

基础理论研究:矿物材料的性质与其矿物成分、非晶质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等物质组分的关系;矿物材料的性质与其所含矿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化学、多型、结晶度、有序度等以及岩石结构、构造等的关系;矿物材料的性质与其晶界、表面、粒度等的关系;矿物材料的性质与其使用的原料种类、矿石类型、原料产地等的关系;矿物材料的性质与其加工改造温度、压力、气氛、矿化剂、黏结剂、乳化剂、偶联剂等加工工艺条件的关系;等等。

生产技术和应用研究:矿物材料的生产工艺路线、流程、设备、最佳配方等工程技术问题,以及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适用条件和保存方法等。

矿物材料的分类

按矿物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划分(一元系、二元系……);

按矿物材料的用途划分(陶瓷、玻璃、耐火材料……);

按矿物材料的状态划分(单晶、多晶、非晶、复合、分散);

按加工工艺特点划分:天然矿物材料、深加工矿物材料、复合及合成矿物材料;

综合分类:熔浆型材料(熔注结晶、玻璃釉料纤维等)、烧结型材料(耐火材料、陶瓷等)、保温材料、胶凝型材料、其他材料(建筑石材、粉体材料等);

建议的分类方案(按材料性质和用途划分):结构矿物材料(石材、结构陶瓷、矿物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等)、功能矿物材料(环境矿物材料、纳米矿物材料、生物医用矿物材料、特种功能矿物材料等)。

矿物材料研究的意义

非金属矿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几乎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金属矿产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在经济发达国家,非金属矿产的总产值大于金属矿产的总产值,因此一些学者把非金属矿产值是否大于金属矿产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标志,并预言21世纪将进入“新石器时代”。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应用不仅在于是否掌握有非金属矿产资源,更在于是否掌握了非金属矿产开发应用的先进技术。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的就有87种,产地6000多处。但由于我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应用技术落后,大多数非金属矿产均为粗加工制品,因此总产值很低。

开展并加强矿物材料学研究对提高我国非金属矿物资源利用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矿物材料学研究现状

非金属矿物原料深加工研究

研究主要朝着超细粉碎、精细分级、提纯改性和多品种方向发展。由于在粉碎技术、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研制方面取得进展,我国目前已能进行多种粒度的粉碎和分级,个别矿种的粉碎分级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提纯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针对新矿种的提纯新工艺大量涌现,传统非金属矿提纯工艺有了改进,微细粒提纯及高纯加工工艺设备有显著发展。

总之,在理论、方法、设备、选矿工艺、选矿药剂的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目前已基本具备成熟的加工高纯石墨、石英、硅藻土、高岭石、膨润土、金红石等的技术。

矿物孔道或层间域的离子、分子交换、插入有关的研究

已成为矿物材料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主要是沸石等具孔道结构的矿物、岩石和以蒙脱石为主的各种粘土矿物和石墨等层状结构矿物。研究内容包括:孔道或层间离子交换技术及其应用;粘土矿物层间“柱撑”、插层技术及其应用等。目的是利用这些矿物孔道或层间域中的物质可交换性和层间域的可膨胀性质,或通过对这些性质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新的可利用的优异特性。比如通过对粘土矿物、沸石或膨胀石墨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有吸附不同有害组分的性能,制备可用于各种环境治理的吸附剂。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很广,除在污水治理方面的应用外,改性过的孔道结构和层状结构矿物岩石还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肥料增效剂、防水剂、膨胀剂、防沉降剂、凝胶剂、黏结剂、增塑剂、增稠剂、悬浮剂、脱色剂、导电材料、快离子导体材料、染色剂、干燥剂、过滤剂等。

矿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即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矿物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性质,如表面原子结构和功能团、表面疏水性、电性、化学吸附和反应特性等,达到改善或提高矿物应用性能的目的。主要是为将矿物作为填料加到各种有机聚合物中时,使矿物与聚合物间有好的相容性,同时也提高矿物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效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表面改性剂的选取,不同表面改性剂对不同矿物的作用效果,表面改性工艺,表面改性效果等。

表面改性剂分有机和无机两类:①有机表面改性剂:偶联剂(硅烷类、钛酸酯类、锆类和络合物类等)、高级脂肪酸及其盐类、聚烯烃低聚物、不饱和有机酸、有机胺;②无机表面改性剂:氧化钛、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锆、氧化铝、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面改性剂是偶联剂,其中又以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应用最多。硅烷偶联剂对表面有活性羟基的矿物作用效果较好,对硼、铁、碳的氧化物作用效果次之,对表面不含羟基的碳酸盐、碱金属氧化物几乎无效。

钛酸酯类偶联剂对矿物适用范围广,对表面有活性羟基的石英以及表面呈中性或碱性的碳酸钙、二氧化钛、长石、角闪石等大多数非金属矿物都有较好的偶联效果。

以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新型建材研究

非金属矿物作为建材原料是矿物材料最传统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也随之提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仍然是矿物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传统原料矿物的应用新工艺研究、新原料矿物的发现和代替传统原料矿物的研究、新型建材开发研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涉及各种涂料、耐火材料、水泥、玻璃、陶瓷制品等。

非金属矿物中有用元素综合利用研究

一般而言,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不以提取和利用其中的某种元素为目的,这是与金属矿产最大的区别。

由于资源紧缺和一些非金属矿物、岩石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综合利用非金属矿物中某些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例如,由于我国钾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而很多非金属矿物岩石又富含钾元素,因此开发利用非金属矿物岩石中的钾,引起矿物材料研究者的关注,钾长岩、含钾页岩、伊利石等富钾矿物岩石相继被进行过活化、制备成矿物钾肥。

合成矿物材料研究

合成矿物材料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利用某种天然矿物合成另一种矿物;用化学试剂合成矿物。

主要新成果:用凹凸棒石与磷酸反应生产活性二氧化硅、用天然沸石生产超轻硅酸钙、用叶蜡石合成沸石、人工合成金刚石、人工合成皂石、人工合成黄铜矿型太阳电池材料、以石英、粉煤灰等为原料,合成氮化硅、sialon等。

环境矿物材料研究

环境矿物材料是指以天然矿物岩石为主要原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能与环境相容和协调或在废弃后可被环境降解或对环境有一定净化和修复功能的材料。

利用天然矿物开发研制环境矿物材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矿物材料原料是天然矿物,与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矿物材料生产能耗小、成本低;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本身即属于环境材料学研究内容;很多矿物材料有很好的环境修复、环境净化的功能。

因此,大力开展和加强矿物环境材料研究符合矿物材料的特点,建立环境矿物材料学科分支是时代的要求,是矿物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矿物材料的特点和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环境矿物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是:①环境工程矿物材料——即具有环境修复(如大气、水污染治理等)、环境净化(如杀菌、消毒、过滤、分离等)和环境替代功能(如替代环境负荷大的材料)的矿物材料;②环境相容矿物材料——即与环境有很好相容协调性的矿物材料(如生态建材等)。

矿物材料用于环保目的很早以前就开始,近年来更是备受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成果层出不穷。

矿物材料除了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大气吸附、过滤脱色等方面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外,在生态建材(如低温快烧陶瓷,具有保温、隔热、吸音、调光等功能的建材等)、杀菌、消毒剂、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有新的应用技术和产品。

纳米矿物材料研究

这是矿物材料研究新领域,与以上很多研究领域相关。例如,非金属矿物深加工中的超细粉碎,正向纳米级方向发展,已制备出一些纳米级非金属矿制品;通过柱撑,将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剥离至纳米级颗粒用于橡塑制品增强等已成为层状结构矿物改性应用的新方向;微孔、介孔矿物材料的合成、充填(自组装)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等等。

生物医用矿物材料研究

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和矿物药。

生物医学材料:用于和生物系统接合,以诊断、治疗或替换生物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又称生物材料。

矿物药:以天然矿物为原料或原料之一制备的各种药材。

特种矿物功能材料研究

例如发现光子晶体具有蛋白石型结构、有序方石英用于制备非线性光学晶体或作为制备光子晶体的模板、改性蒙脱石用于制备复合电极,具有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催化性的特点、纤维状海泡石作为增强材料用于制备摩擦材料。

矿物材料的其他应用研究

矿物材料研究还包括宝石加工和改善、矿物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很难简单概括。宝石加工和改善已发展成一个专门领域,不作重点介绍。

4 矿物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重要非金属矿物在不同物理场和化学环境中的各种效应研究

金属矿产主要是以应用它的某一元素为主,而非金属矿产主要是应用它的物化性质与工艺特性。工艺特性又主要取决于非金属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构造和它的光学性、电性、热学性、磁性、声学性以及溶解、吸附、催化、扩散等物化特性。

因此,非金属矿物开发应用的基础是对非金属矿物的成分、结构及各种物化性能的研究。开展非金属矿物场效应及应用基础研究,将可获得重要非金属矿物完整的物化性能参数并查清这些参数与矿物成分、结构、外界环境间的关系,可建立起非金属矿物数据库,有利于开展矿物材料设计研究等。对改进已有的选矿工艺、改进现有的以这些矿物为原料的材料制备工艺、开拓这些非金属矿物新的应用途径和新的应用领域、开展矿物材料设计研究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内容:在电场、磁场、光波、声波等作用下,或在各种化学环境中,对非金属矿物的各种参数(即非金属矿物的物化性能)进行测试;探讨这些参数与矿物成分、结构的关系,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目的是获取重要非金属矿物全面的物理化学参数,为其有效应用或开拓其应用新领域奠定基础。

非金属矿物表面及界面学研究

矿物表面是指矿物和真空或气体的界面,表面有很多活跃的化学性质以及与体内不同的物理性质。

矿物材料界面是指矿物材料中相与相之间的接触表面。界面对多相矿物材料的性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控制作用。表面与界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矿物原料的表面是矿物材料界面的基础,对矿物材料界面有重要影响。因此矿物表面和界面的研究不能截然分开。矿物材料的表面及界面问题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随着矿物材料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表面、界面及其工程学研究将会成为矿物材料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比如矿物超细、超纯加工、纳米矿物材料研制等都离不开表面、界面及其工程学。研究内容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衍射衬度电子显微术、扫描隧道电子显微术、X射线能谱、电子能量损失谱、同步辐射连续X射线能量色散衍射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对矿物、矿物材料的表面、界面的层相组成及成分变化、位错类型及分布、残余应力等进行研究,在各种微观尺度上揭示表面、界面成分、结构细节及其与材料性能间的关系;重点研究架状、层状矿物的孔道结构特征、层间结构特征、孔道与层间域的各种化学、物理学特性等;研究各种产状、各种粒级矿物粉体的表面特性及与加工工艺间的关系。重点探讨矿物的超纯、超细工艺及其对矿物粉体表面、界面特性的影响;利用对矿物表面、界面的研究成果,利用已有的表面与界面工程学手段,研究开发以层状矿物为主的一系列重要非金属矿物的深加工新工艺技术,研制出一系列具优异性能的新型矿物材料。

矿物新材料设计研究

材料设计是近年来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材料学分支学科,是材料学理论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学研究提出的要求,因为传统的“试错”法已无法制备出能满足时代要求的新材料,只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理性设计”,即根据对材料的具体要求,对材料配方、制备工艺、材料性能和行为机理进行预测。

矿物材料设计还未有人明确提出,但与此有关的工作已有一些报道。可以预料,随着矿物材料设计的开展,矿物材料研制水平将会提高到新的层次,矿物新材料也将不断出现。这项工作应注意吸引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学和计算机专业的专家学者广泛参与。

环境矿物材料学研究

近年来,环境矿物材料虽然发展迅猛,成果丰硕,但是环境矿物材料学作为一门学科分支还没有建立,环境矿物材料、环境工程矿物材料、环境相容矿物材料、环境降解矿物材料、环境负担性评估、生命周期评估(LCA)等概念尚未被广泛接受。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环境矿物材料学研究,提高环境矿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扩大环境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发展环境矿物材料的相关理论(生态设计、生态加工、生态评价),扩大环境矿物材料在学术界、产业界的影响。

因此,发展环境矿物材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

农用矿物资源的高效应用理论及应用工艺研究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面临着用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的巨大压力。解决的途径只能是依靠科学种田,提高产量,保持生态平衡。天然非金属矿物在这些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非金属矿物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生产化肥,包括氮、磷、钾肥;微量元素化肥;稀土元素化肥、有机肥等;作饲料原料或添加剂;作为药剂矿物和载体矿物用于生产农药或直接用作农药;用于土壤改良。

以上应用均已有所开展,但应用技术水平低,范围窄,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也远远没有充分发挥非金属矿物在这方面的应用潜力。比如我国是钾肥资源紧缺的国家,对含钾矿物岩石中的不可溶钾进行开发研究,可解决我国钾肥资源紧缺的问题。但目前这方面研究仍没有大的突破,主要问题是尚未寻找到高效、低成本、环境负担小的工艺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含钾矿物岩石钾元素活化、提取和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非金属矿物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有用元素的综合利用研究;非金属矿物岩石在水土改良、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应用研究。

纳米矿物材料研究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成分、结构、性能及制备方法,这方面的研究仍将是材料学的前沿领域。纳米矿物材料与其他纳米材料相比,研究深度、广度均需提高。因此,除其他纳米材料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外,纳米矿物材料更应加强以下方面研究:纳米矿物材料制备新技术、新型纳米矿物材料研制、纳米矿物材料有关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廖立兵.2004.从32届国际地质大会看矿物材料研究进展.现代地质,18(4):487~492

杨瑞成,蒋成禹,初福民主编.2002.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韩敏芳.2004.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备与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周馨我.2002.功能材料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曹茂盛,关长斌,徐甲强.2001.纳米材料导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翁端.2001.环境材料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徐国财,张立德.2002.纳米复合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漆宗能,尚文宇.2002.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廖立兵.1998.我国矿物材料研究现状及几个应该重视的发展方向.见: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大会暨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经济出版社

倪文等.1998.矿物材料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邱克辉.1996.材料科学概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斑岩型钼矿床系指与斑岩体(高位侵入体)有关的单独Mo矿床或以Mo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是热液矿床或岩浆-热液矿床的组成部分(芮宗瑶等,1984,2006);斑岩型钼矿床可以产出在不同的构造环境(Sillitoe,1972;Cooke et al.,2005;Hou et al.,2003,2004;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其成因与大规模流体活动和中酸性岩浆活动(Sillitoe,1972;Dilles,1987;Cline et al.,1991)有关,岩体多为复式侵入体,形态多为小岩株,出露面积近于1 km2或小于1 km2,岩石常具有斑状结构(卢欣祥等,1989,2002);常伴生有萤石或黄玉等矿物(Keith et al.,1992;Kula,2000;Seedorff et al.,2004a,b),低品位、贫F斑岩钼矿床(如Logtung,Endako,Quartz Hill)一般与钙碱性岩浆有关,而高品位、富F斑岩钼矿床(如Climax,Henderson,Questa)与富硅的花岗质组分侵入杂岩体有关(Carten et al.,1993);斑岩型钼矿床的典型特征是伴随有同心(环)带状蚀变及相应的细脉状和(或)浸染状金属矿化(Lowell et al.,1970),蚀变分带一般自斑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矿体全部或部分产于中酸性(斑)岩体内,矿石具典型的浸染状或细网脉状构造,辉钼矿呈星散浸染状分布于蚀变岩石中或石英、碳酸盐类矿物等组成的微细脉中(罗铭玖等,1991;薛春纪等,2006);国外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以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和富气、富液相包裹体为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较高,温度主要集中在300~400℃之间,盐度w(NaCl eq)>30%,流体成分以H2O和CO2为主,还含有少量的H2S,CO,CH4,N2及,成矿过程中早期流体发生过“二次”沸腾作用或不混溶作用,晚期流体又显示出与大气降水混合的特点(Kamilli,1978;Bloom,1981;White et al.,1981;Cline et al.,1994;Kula,2000)。

表1-2 国外已发现的主要巨型钼矿床

有关钼矿床研究取得的进展(以斑岩型钼矿床为主)主要有:

1.成矿年代学取得实质性进展

成矿时代的确定和成矿期次的划分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钼矿床及伴生有钼的矿床成矿时代的确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杜安道等,2009)。由于辉钼矿Re-Os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较高,不易受到后期热液、变质和构造事件的影响(Stein et al.,2001),所以辉钼矿Re-Os年龄能够精确地代表硫化物的形成时代,其测年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如今矿床年代学研究当中。王登红等(2010)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其中,SHRIMP和TIMS锆石U-Pb年龄78个,云母和长石等Ar-Ar年龄161个,Re-Os同位素定年数据86个(辉钼矿Re-Os数据77个),石英Rb-Sr年龄53个,其他年龄(Sm-Nd)22个。U-Pb和Ar-Ar等方法多是对相关岩体形成时代的限定,对矿床成矿年龄限定的数据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数据约占50%(矿床为独立钼矿床或者矿床中必须伴生有辉钼矿),凸显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在矿床年代学研究中的地位。

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成熟以前,对矿床形成时代的约束往往通过与成矿有一定关系的亲石矿物的定年来间接推断成矿时代。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法是基于放射性187Re通过β衰变成为187Os而引起的Os同位素异常来计算地质年龄的,是一种直接测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方法(杜安道等,1994)。Herr等(1955)第一次对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体系进行了测定,将其应用到对成矿年代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Hirt et al.,1963),但当时辉钼矿的年代学研究较为局限,直到20世纪后期才获得具有地质意义的年龄值(Luck et al.,1982;McCandless et al.,1993)。随着等离子体质谱、负离子热电离质谱等技术的发展,促使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的研究日趋活跃(杜安道等,1994),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达到成熟(杜安道等,2001,2003;Stein et al.,1997,2001;屈文俊等,2003;Du et al.,2004;梁树平等,2004;Selby et al.,2004),并进一步将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拓展到其他低Re,Os含量硫化物和岩石的定年,甚至难熔岩石矿物和黑色页岩的Re-Os同位素定年(杜安道等,2009;李超等,2011a,b;陈郑辉等,2011)。关于中国钼矿床年代学的详细讨论见第六章。

表1-3 中国钼矿床成因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2.矿床成因、成矿构造背景和成岩成矿模式研究进一步充实

由于斑岩型铜钼矿床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分布及其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关于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Nielsen,1968;Lowell et al.,1970;Sillitoe,1972,1993;Burnham et al.,1979,1980;芮宗瑶等,1984;Lowestern,1994;Hedenquist et al.,1998;Harris et al.,2002;Hou et al.,2003,2004;Seedorff et al.,2008;罗照华等,2009;杨志明等,2009;侯增谦等,2010;孙卫东等,2010)。这些成果集中探讨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定义、时空分布、大地构造背景、矿床成因模式及蚀变分带模式、成矿及蚀变机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斑岩岩浆的性质及起源等问题,前人也对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的某些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高合明,1995;陈文明,2002;Richards,2003,2005,2009;侯增谦,2004;芮宗瑶等,2004,2006;Cooke et al.,2005;姚春亮等,2007;李晓峰等,2009),在成矿过程的精细化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李晓峰等,2009),如石英的单向固结结构(Shannon et al.,1982;杨志明等,2008)。

(1)斑岩型钼矿的构造背景

Sillitoe(1972)认为斑岩型矿床可能形成于俯冲作用引起的挤压环境,因为往往聚集在长而窄的带,并且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与岩石圈板块快速会聚的时间相吻合,并指出在现代的活动消减带上,仍在形成斑岩矿床。Hodder等(1972)则强调了破坏板块边缘张性构造对斑岩型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即认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应该形成于拉张环境。Lowell(1974)和Hollister(1974)进一步论证了区域性拉张环境是斑岩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新的研究表明,典型斑岩型矿床不仅仅形成于单纯的挤压或拉张(Richards.,2001),只要符合①上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弛期;②成矿域存在早期深大断裂,而且这些断裂在应力松弛期活化张开(Richards.,2001)就可产生斑岩型矿床,即斑岩型矿床常形成于构造机制的转化阶段,特别是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变(Mao et al.,2008)。因此,斑岩型矿床不仅产生于岛弧及陆缘弧环境(Hedenquist et al.,1998;Richards,2003),成矿作用与大洋板片的俯冲有关(Sillitoe,1972),也可以产出于碰撞造山环境(Hou et al.,2003,2004)及板内造山环境(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后者是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大陆自身成矿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的适用于我国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新型矿床构造背景(侯增谦等,2007),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罗铭玖等,1991;侯增谦等,2007,2010)。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更加强调强烈的挤压构造背景(杨志明等,2009)。

(2)斑岩岩浆的性质及成因

与斑岩型钼矿床密切相关的斑岩体一直是斑岩型矿床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有人认为小岩体与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卢欣祥等,1980;马开义,1984;邵克忠等,1986;汤中立等,2002,2006)。近年来,国内与斑岩型铜钼矿床相关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已经取得较多的新成果(如,芮宗瑶等,1984;罗铭玖等,1991;卢欣祥等,2006),研究的重点基本上集中在斑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在此基础上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蒋少涌等,2008;杨泽强,2009;冯京等,2009),这为我们理解斑岩型矿床的成因奠定了岩石学基础。

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对东秦岭钼成矿带的研究中,就对与钼矿相关小斑岩体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未能取得统一的认识,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斑岩体是大岩体派生或伸向浅部的岩株,向下变大与大岩体相连,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如,郑延力,1983;黄典豪等,1984,1987);二是认为斑岩体为地幔岩浆同熔地壳物质或直接由地幔派生或大洋地壳在B型俯冲中发生部分熔融而成(如,乔怀栋等,1986);三是认为斑岩体是地壳深部物质在A型俯冲条件下部分熔融而成(安三元和卢欣祥,1984)。卢欣祥等(1989)进一步明确提出东秦岭地区小岩体和相临大岩基为两种不同的花岗岩类型,可能为不同源岩浆分别侵位而成。根据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多数学者接受斑岩体高度结晶分异的观点(如,Lowestern,1994;Richards,2003;叶会寿等,2006;包志伟等,2009)。

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岩浆的性质和成因不同。Sillitoe(1972)在总结斑岩铜钼矿的分布规律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俯冲环境下斑岩铜钼矿主要与钙碱性中酸性火成岩有关,岩性变化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之间(Misra,2000)。板内造山环境下,主要与高钾钙碱性岩石有关(Hou et al.,2003,2004)。俯冲的大洋板片直接熔融(Sillitoe,1972)或俯冲大洋板片在一定深度发生相变,大规模脱水交代上地幔楔部分熔融(Richards,2003)及板内造山带环境下,区域地质发展末期软流圈上涌诱发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安三元等,1984;杨志明等,2008)可能是斑岩岩浆形成的主要机制。如弧岩浆成因理论在解释俯冲环境下斑岩体的成因方面功不可没(Peacock,1993;Winter,2001;Richards,2003),即热的、含水的、相对氧化的、富硫的镁铁质岩浆(主要是玄武岩浆)产生在俯冲大洋板块之上的交代地幔楔内,由于密度差异,浮力上升,储集在上覆地壳的底部。这些岩浆发生分离并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如MASH过程,这些岩浆开始结晶释放的热量可以导致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生更演化的、低密度的岩浆上升到上地壳水平形成原始的斑岩体。陆陆碰撞背景下,斑岩体通常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亲和性(侯增谦等,2004;2005;Hou et al.;2004;杨志明等;2009),岩浆起源于加厚的新生下地壳,板块断离或岩石圈拆沉诱发的软流圈物质上涌,以及斜向碰撞导致的挤压-伸展的构造机制转换通常是引发岩浆源区发生部分熔融的外部条件(杨志明等,2009),区域尺度的构造控制了斑岩体的定位。

近年来,在成矿斑岩中基性深源包体(王晓霞等,1986)或暗色微粒包体(成中梅等,2003;曹殿华等,2009)的发现,为斑岩岩浆起源较深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即斑岩岩浆可以直接来自下地壳或下地壳底部,甚至发生过与来自幔源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因而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相关斑岩岩浆具有深源浅成的特点(卢欣祥等,2002),即与斑岩铜钼矿有关的斑岩体通常被认为是一定构造环境中花岗质岩浆晚阶段的演化产物或是它们高侵位的衍生物(芮宗瑶等,1984)。关于高位侵入体(high-level intrusions)三维形态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Johnson,1970;Cruden et al.,2001;Breitkreuz et al.,2004;Corazzato et al.,2004),证实了侵入岩体的出露长度与厚度之间存在有幂律关系(Cruden et al.,2001),这为找寻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宏观标志提供了参考(罗照华等,2009;曾云川等,2011)。随着一些新证据的发现(黄凡等,2009;杨宗锋等,2009),斑岩岩体被赋予了新的成因解释,但是由于资料的有限性,其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成岩成矿及蚀变分带模式

斑岩型矿床的成因模式通常包括斑岩岩浆侵位后所发生的结晶演化与热液(流体)蚀变矿化作用(高合明,1995)。20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斑岩型矿床的研究在成因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Titley,1970;Sillitoe,1972,1976;Burnham et al.,1979,1980;芮宗瑶等,1984,2004,2006;Hedenquist et al.,1998;Oyarzun,2001;张旗等,2002;Richards,2003,2005,2009;Hou et al.,2003,2004;Harris et al.,2004;侯增谦,2007,2010;罗照华等,2009;孙卫东等,2010)。各国地质学家主要依据斑岩岩浆形成的深部过程、成矿金属在深部的富集机制、岩浆侵位过程中的构造控制以及斑岩岩浆浅成侵位过程、岩浆-热液过程、水-岩反应过程、成矿矿物质沉淀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多种成因模式,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分歧。目前主要的斑岩型矿床成因模式有正岩浆模式(Nielsen,1968)、对流成因模式(Sheppard,1971)、混合成因模式(Henley,1978)、脉动成因模式、板块构造成矿模式(Sillitoe,1972)、活动转移说(White,1968)、三源表成热液矿说(季克俭等,1982)、变质岩浆成矿说(黎诺,1993)、透岩浆流体成矿模式(罗照华等,2009)、洋脊俯冲模式(孙卫东等,2010)等。其中,正岩浆模式被多数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如,Nielsen,1968;Lowell et al.,1970;朱训等,1983;芮宗瑶等,1984;马鸿文,1990;唐仁鲤等,1995;Richards,2003,2005;Harris et al.,2002,2004;叶会寿等,2006 等),认为成矿物质及含矿流体均来源于斑岩岩浆下伏的大花岗岩基岩浆(Lowestern,1994),含矿流体在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出溶,由斑岩顶部向外运移,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成矿元素在有利部位沉淀而成矿。

自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后,板块构造就与成矿作用紧密联系起来(Pereira et al.,1971;Wright,1982)。Mitchell等(1969)就根据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缘环境提出了地槽的分类,并据此做出了重要的成矿推断(Dewey,1969)。Pereira等(1971)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与板块边缘环境联系的不同方式,认为安第斯式板块边缘环境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Sillitoe(1972)建立了斑岩型矿床成因的板块构造模型,认为斑岩型矿床来自会聚板块边缘安山质和英安质层状火山岩之下磁铁矿系列钙碱性岩浆作用,并被广泛接受成为现今斑岩型矿床的构造基础(Richards,2003)。

Schwartz(1947)较早系统地描述性总结了有关斑岩型矿床的热液蚀变。Lowell等(1970)较早建立了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他们在研究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San Manuel-Kalamazoo矿床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岛弧-陆缘弧环境下适用于与钙碱性中酸性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经验模式。这种分带模式以斑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连续的钾化带(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钠长石、硬石膏、磁铁矿等)、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绿泥石)、泥化带(石英、高岭石、蒙脱石)和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并划分出与之相应的矿化分带,由内向外是:与蚀变带等间距的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组合到方铅矿-闪锌矿组合。之后,各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个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如,Rose,1970;Sheppard et al.,1971;Sillitoe,1972;Hollister,1974;Drummond et al.,1976;芮宗瑶等,1984;Harris et al.,2002,2004,2005;Hou et al.,2003,2004;侯增谦等,2003;孟祥金等,2004),并对蚀变分带机制做了较详细的探讨(Beane et al.,1981;Beane,1994),认为矿物的稳定性在蚀变作用中是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矿物的组成、温压条件、流体组成等。如当岩石更富镁铁质时,钾质蚀变的主要产物为黑云母(Hollister,1978),而绢云母化带和泥化带不发育或弱发育(Hollister et al.,1974;Hollister,1978)。大陆碰撞造山型斑岩型矿床(侯增谦,2010)的蚀变分带模式与岛弧环境类似(Hou et al.,2003;孟祥金等,2004;侯增谦等,2007),出现不连续的环状蚀变分带(Hou et al,2003),由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含钾硅酸盐蚀变带、云英岩化带、粘土岩化带、角岩化带以及矽卡岩-大理岩化带等,如青藏高原的玉龙斑岩铜(钼)矿床和冈底斯斑岩铜(钼)矿床(Hou et al.,2003,2004)。

(4)蚀变分带机制

Schwartz(1947)较早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热液蚀变,但只是描述性的总结。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有学者讨论矿床热液蚀变的形成机理(如,张荣华,1974)。矿物的稳定性关系在蚀变作用中是最关键的因素(如,Beane,1994;Beane et al.,1995),主要取决于矿物的组成、温压条件、流体组成等。我们首先必须清楚矿物的稳定共生关系,特别是蚀变矿物与成岩矿物的共生次序(表1-4)。

多个体系下的矿物稳定性关系已被讨论过,为蚀变分带的机制解释提供了实验依据,如CaO-MgO-SiO2-H2O-HCl体系、K2O-MgO-Al2O3-SiO2-H2O-HCl体系、K2O-CaO-Al2O3-SiO2-H2O-HCl 体系、K2O-Al2O3-SiO2-H2O-HCl体系、Na2O-Al2O3-SiO2-H2O-HCl体系等(Beane,1994)。高合明(1995)曾引用Hemley(1957)K2O-Al2O3-SiO2-H2O-HCl 体系(图1-1)来说明斑岩型铜矿的蚀变分带机制。如图1-1可以看出:当温度较高、K/H值较大时,出现钾化带代表矿物钾长石,反映钾化带的形成;当温度和K/H值适中时,出现白云母,代表绢云母化带的形成;当温度和K/H值较低时,出现高岭石,代表泥化带的形成。如果体系中富含Na,Ca,Mg,Fe等组分时,便可以出现黑云母、蒙脱石及青磐岩化带,代表矿物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形成。所以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可以主要受温度控制,即斑岩体侵位后可以形成以近岩体到远离岩体、温度由高到低的温度场,这种温度场导致由岩体到远离岩体依次形成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泥化带的蚀变分带现象;亦可以是因为斑岩体侵位后可以形成由近岩体到远离岩体、温度由高到低的温度场,而从岩浆中逃逸的流体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不断与岩石发生反应(水-岩反应)而产生由外向内依次出现泥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钾化带的蚀变分带现象。

表1-4 斑岩型铜(钼)矿蚀变矿物与成岩矿物共生关系

图1-1 K2O-Al2O3-SiO2-H2O-HCl体系矿物共生组合

下面分别简要讨论斑岩型铜钼矿床常见的几种主要蚀变的形成反应过程。

钾质蚀变(potassic alteration):也称钾硅酸盐化(钾化),是原生铝硅酸盐矿物发生钾质交代的结果,并可能伴随钙和钠的丢失(Beane et al.,1981)。钾质蚀变常发生在斑岩型铜钼矿床的中心,是相对高温(550~640℃,42 wt%NaCl,40 wt%KCl,18wt%H2O,Harris et al.,2002)的蚀变类型。典型的蚀变矿物为钾长石和黑云母,也可伴有一定量的磁铁矿产生。当蚀变矿物主要为黑云母时,反映岩石更富镁铁质(Hollister,1978)。钾化可以发生在岩浆完全固结之前或固结之后,常呈脉状或浸染状产出。主要蚀变反应如下: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经由以上反应,体系中不断消耗K+,K/H值将减小,体系将逐渐向白云母区域靠近(图1-1)。流体中将更富Ca2+、Na+,相对富集H+。当体系钾质蚀变很强烈时,酸度会变得较大,钾质蚀变将产生绢云母或绿泥石、绢云母、石英、赤铁矿等矿物的叠加,显示中度泥质蚀变的特征。

绢英岩化蚀变(phyllic alteration):形成石英绢云母化带,主要是成岩硅酸盐矿物大规模被石英、绢云母、黄铁矿或绿泥石以及少量的电气石、黄玉等矿物所取代,常指示酸性环境。这种蚀变在石英闪长岩中缺失或不发育,通常出现在钾质蚀变带的外围,能对钾质蚀变带造成叠加,成脉状或浸染状产出。

一直以来,多数学者根据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绢英岩化蚀变是岩浆流体和大气流体混合的结果(如,Lowell et al.,1970;Beane et al.,1985;Taylor,1997),但据Harris等(2002)的研究,发现绢英化蚀变可能主要为高温含盐岩浆流体(550~600℃,35 wt%NaCl,38wt%KCl,27 wt%H2O)成因,与传统的认识相冲突。

绢云母主要来自长石的分解:

斜长石→白云母,钾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白云母或绿泥石,角闪石→白云母或绿泥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经由上述反应,体系中将消耗更多的H+和少量的K+,K/H值将增大,随体系温度的下降,反应将沿钾长石域和白云母域界线向下进行(图1-1),可能同时出现钾长石和白云母的共生,但是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很少出现钾长石,可能指示还存在有其他的控制因素(Rose,1970)。

中度泥质蚀变(Intermediate argillic alteration):中度泥质蚀变带的出现常常指示酸性环境,主要矿物为蒙脱石、伊利石、水云母、绢云母、绿泥石或高岭石、石英等。其中以高岭石和蒙脱石类矿物占优势。它们主要是斜长石的蚀变产物,通常呈带状,向外可过渡为青磐岩化,向内过渡为绢云母化。中度泥质蚀变较难识别,常常叠加在岩体顶部钾硅酸盐矿物组合(钾质蚀变)之上,而出露的斑岩体的顶部往往会被剥蚀掉。

斜长石→粘土矿物,黑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绿泥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青磐岩化蚀变(propylitic alteration):相对其他蚀变而言,青磐岩化所要求的温度较低,主要产在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中。主要特征蚀变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等)等矿物。由于蚀变矿物的颜色多为绿色,导致岩石也常呈绿色。这些蚀变矿物常来自含镁铁矿物的分解,如黑云母、角闪石或辉石,有时它们也取代长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斜长石也可蚀变成绿帘石、方解石、钠长石。

高级泥质蚀变(advanced argillic alteration):尽管开始的时间不确定(Sillitoe,1993),但通常是热液活动晚期的产物,可以叠加早期的钾质蚀变、绢英化蚀变和青磐岩化蚀变,产于斑岩系统的上部。特征蚀变矿物主要为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和石英,常伴有绢云母、明矾石、黄铁矿、电气石、黄玉、氟黄晶和非晶质的粘土矿物。高级泥质蚀变是一种蚀变比较强烈的类型。当岩石中的铝被大量淋出,蚀变就过渡为次生石英岩化;随着绢云母含量的增加,则过渡为绢云母化。

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均可蚀变成粘土或叶蜡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钠长石化(钠长石):这种蚀变是一种相对高温的蚀变,形成钠长石或钠质斜长石,指示一个富钠的环境。

硅化(石英):硅化是次生硅的堆积,二氧化硅一般是由热液(流体)带入,也可由长石或其他矿物经蚀变后形成。硅化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蚀变,几乎在任何岩石中都有发育,发生在一个较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主要表现为岩石中石英或隐晶质二氧化硅含量增加,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岩石被微晶石英完全取代,硅化常在岩体边缘形成硅化壳。由于硅化可以在广泛的环境中由热液作用形成,因此硅化常与其他蚀变,如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泥化、钾长石化等共生。如果硅化十分强烈,蚀变岩全由石英所组成,形成次生石英岩。

3.在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争议)

最近的研究表明,辉钼矿可呈副岩浆相(accessory magmatic phase)出现在一些与板内岩浆作用有关的长英质岩石中,形成辉钼矿饱和的岩浆。这些辉钼矿一般很小(<20 μm),呈三角形的或六边形片状被包裹在石英斑晶中。LA-ICP MS熔体包裹体分析显示,Mo含量一般为1~13 ppm(Audétat et al.,2011)。这可能暗示了长英质岩浆可以有较强的携带金属Mo的能力。但是这种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是很稀少的。而钼矿床广泛的热液蚀变说明热液流体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芮宗瑶等,1984;罗铭玖等,1991),刘英俊等(1984)给出了由于热液活动而形成的与钼有关的不同交代岩矿化元素和矿物共生组合(表1-5)。因此,成矿流体的来源成为内生金属矿床研究中的最关键问题(季克俭等,1993),但一直以来却又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高合明,1995)。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存在三种主要的成矿流体:①来自岩浆本身(正岩浆模型),包括两种途径,一是传统的观点,流体来自岩浆期后由岩浆本身出溶的热液(Nielsen,1968);二是直接来自深部的流体(杜乐天,1998;毛景文等,2005)或透岩浆流体(罗照华等,2009);②来自变质事件中的变质水。随着变质温度压力的增加,早期形成的低温含水矿物将发生脱水反应,当这种水在围岩中循环时有可能萃取围岩的金属组分到特殊的位置成矿。因此,围岩变质水也可作为含矿流体来源之一;③近地表围岩中的地下水或天水。目前矿床学研究中,不同同位素判别方法往往赋予同一矿区成矿流体具多源性(黄凡,2009),未能指示具体的源区,说明一个矿床中成矿流体来源可能是复杂多源的。

表1-5 不同交代岩中钼矿化的元素和矿物组合

碳氢氧同位素判别体系对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功不可没。在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中,钾化带内的黑云母氢氧同位素组成相当稳定,并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蚀变系统外部的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内以及晚期叠加的其他蚀变带内含水矿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流体的雨水来源(Sheppard,1971)。但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根据氢氧同位素判别,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几乎都有大气降水的参与。但不能据此说大气降水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更可能是其在成矿晚期或成矿期后对整个成矿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成矿作用的边界条件,更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

一般斑岩型钼矿体的形成温度主要在200~450℃之间(矿床内常出现早期温度较高的矿物组合),而钼矿体的产出部位一般在地表以下浅部,这就要求成矿系统必须有额外的热源供给,以保证成矿流体的活跃性和有利于成矿物质沉淀的环境,因此与斑岩型钼矿密切相关的斑岩浆/下伏岩浆房被看做主要的热源和成矿物质的供给者(Lowestern,1994;Ulrich et al.,1999,2001;Campos et al.,2002),或者由异常富集金属的母岩浆直接产生(Core et al.,2006),并且不同构造环境中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不同(Richards,2003)。

Condela等(1986)曾通过计算指出,形成一个大型斑岩钼矿所需的金属量需要一个几百平方千米的下伏岩浆库才足以提供;陈松乔(1990)通过钼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认为一个上千平方千米的大型花岗质岩浆(含Mo浓度为 ppm)结晶分异流体只有在流体pH>时才足以形成一个中小型钼矿床,而一个大型钼矿床的形成则需要原始花岗质岩浆中钼要预富集到原来的40倍以上。类似的,Cline等(1991)认为体积为50 km3或更小的小花岗质岩株能含有足够的金属和水来形成一个储量为250百万公吨的典型斑岩铜矿床(平均含铜),如果要形成像Bingham这样的超大型矿床就要求熔体中含有10多倍高的金属量(Hollings et al.,2004)。但是,在岩浆结晶过程最多只有65%的挥发分的丢失(Yang et al.,2005),且硅酸盐熔体中硫的溶解度也极其有限(Wallace et al.,1994;Gerlach et al.,1996;Backnaes et al.,2011),熔体中硫的溶解度除与熔体成分、压力、温度、氧逸度、硫逸度相关外,还与熔体中与水含量呈现反比关系,与FeO含量呈正相关,并且S2-常优先与熔体中的Fe2+结合形成熔体相FeS(朱永峰等,1998;Baker et al.,2011及其引文),而不是铜钼的硫化物。这对目前流行的正岩浆成矿模型提出了挑战,即是何种独特的岩浆-热液循环系统将如此大体积熔体中分散的铜钼等金属萃取并聚集到一起(Cloos,2002),除非岩浆中能异常富集成矿元素。

实际上,更多的地质事实是大型或超大型钼矿床常常与小斑岩体共生,而斑岩浆及大的岩浆房往往不是含金属元素异常高的岩浆(卢欣祥等,2002),并且直接起源于正常的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的长英质岩浆不具备成矿能力,除非有幔源物质以不同方式参与斑岩浆的形成并贡献成矿物质(侯增谦等,2007)。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成矿物质直接来自深源的认识(卢欣祥等,2008;Solomon,1990;Sillitoe,1997;Mungall,2002;Robb,2005)。在原位测定巨型Bingham Canyon Cu-Au-Mo矿床矿脉中流体包裹体Pb同位素和总结Rocky Mountains东部主要斑岩钼矿床的Pb同位素数据基础上,Pettke等(2010)认为这些矿床中的金属Mo起源于古老的交代岩石圈地幔;Mathur等(2000)研究了智利地区斑岩型矿床金属硫化物的Re-Os同位素体系,认为矿床的金属储量与其Os初始比值具有负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巨型大型矿床中硫化物具有低的Os初始比值,暗示地幔组分广泛参与了成矿作用。所以,来自深部的流体在成矿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要求形成大型矿床的流体中有异常高的金属含量(Wilkinson et al.,2009),即大量的深部流体应对金属的运移和沉淀成矿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界定成矿流体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现阶段,通常对成矿流体的性质和矿石矿物沉淀条件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共生脉石矿物中圈闭的包裹体的性质来推测的(Wilkinson et al.,2009),而据此给出的结构观察和同位素证据往往不足以说明它们是同时形成的(Wilkinson,2001),这又造成了相关侵入体与成矿过程成因关系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热液矿床脉体中熔融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中含金属硫化物子晶的发现(Core et al.,2006;吴华英等,2010)或者金属硫化物中包裹体的研究(Wilkinson et al.,2009)似乎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但成矿作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演化过程(张荣华等,1998),包裹体中所能保存的信息仅仅是成矿过程最后阶段的物理化学条件(Wilkinson et al.,2009),不能有效反映成矿流体在成矿之前的性质(陈天虎等,2001)。

溶解度实验表明,在T=300~360℃,P=~ MPa 条件下,水蒸气(流体)中MoO3的溶解度介于1~29 ppm 之间(Rempel et al.,2006)。这个实验结果证明,对于斑岩型钼矿床来说,成矿元素以气相形式迁移可能在成矿过程中,特别是在成矿前的运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anadela,1997;Williams-Jones et al.,2002,2005;Rempel et al.,2006,2008;包志伟等,2007)。Hannah等(2007)从辉钼矿中Mo同位素角度证明了Mo的气相运移和快速沉淀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窄范围的Mo同位素分馏。

相对于成矿物质的液相运移而言,气相运移具有以下特点:①气体因黏度比液体小而具有更强的渗透能力,且扩散系数大,在地球深部岩石中可能具有更大的穿透岩石的能力和提取、运移成矿物质的能力;②气体具有更低的密度而受重力制约较小,而液体在地球内部其自身内压力作用较大,必须形成连续流体,才能形成稳定持续的热液成矿系统;③气体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在突然减压时,会有很大的爆破能力,形成如隐爆角砾岩筒的隐爆构造;④金属成矿物质在液相中的含量均受到溶解度的制约,而金属成矿物质气相迁移则不受溶解度限制,能以较高的质量分数浓度和较稳定的状态迁移(陈天虎等,2001)。所以,成矿前流体以气相迁移成矿元素对钼矿床的形成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气相溶解金属的能力可能比通过计算预测的溶解能力大几个数量级(Williams-Jones et al.,2002),在岩浆-流体侵位演化过程中,气相组分的淋滤很容易将贫Mo岩浆(3ppm)转化成富Mo岩浆(>1000ppm),并最终形成富集Mo的成矿流体(Keith et al.,1998)。

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是指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且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一类铅锌矿床,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Leach et al.,2005)。根据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元素组合的不同,可细分为砂岩型(Sandstone-type,SST)铅矿、砂岩型铅锌矿、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铅锌矿、沉积岩容矿块状硫化物型(Sedimentaryexhalative,SEDEX)铅锌矿4类。其中SEDEX 型矿床主要形成于陆内裂谷-裂陷环境,是对流循环的中温(220~290℃)、中低盐度(3%~13%)流体(Basuki et al.,2004)发生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同生块状Pb-Zn硫化物矿体,呈层状和透镜状赋存于碎屑岩建造中(Large,1988;Sangster,1990;Huston et al.,2005)。MVT铅锌矿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浅成后生层状铅锌矿床(Leach et al.,1993),因其代表地区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得名(Leach et al.,2005)。MVT铅锌矿床提供了世界上约25%的铅锌资源,它们分布于全球,以北美和欧洲最为丰富(Leach et al.,2005)。MVT型矿床主要形成于陆内裂谷盆地(Clendenin et al.,1990;Sangster,1990)或造山带前陆盆地环境中(Bradley et al.,2003),是低温(80~220℃)、高盐度(>15%)、高氧逸度的盆地卤水长距离运移汇聚(Garven,1985,1986,1995;Leach et al.,1986;Chi et al.,1998;Nakai et al.,1990),并在未变形的台地型碳酸盐岩建造内部淀积Pb-Zn硫化物而形成的后生矿床(Sverjensky,1986,1987,1989;Sangster,1990;Leach et al.,1993)。SST型矿床以海相石英砂岩含矿建造及铅锌矿石高Pb/Zn值(Bjorlykke et al.,1981)区别于MVT型矿床。SSC型矿床又称砂岩型Cu矿,通常产于砂岩红层内部,与富含硫酸盐的膏盐建造和还原前锋密切相关(Misra,2000),主要含水层为红层本身(Bjor-lykke et al.,1981),盆地卤水具有中等盐度和中性pH值,成矿物质通过盆地卤水从红层萃取而来(Misra,2000)。近年来,对这4类矿床的深入研究,有效地指导了铅锌矿床的找矿勘查。

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铅锌矿床种类繁多,储量巨大,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杨庆坤等,2010),一直受到广大矿床地质工作者的重视。由于这类铅锌矿床分布广泛,成因复杂,其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已经成为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

一、MVT矿床基本特点

MVT型铅锌矿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提供了世界上约25%的铅锌资源,它们分布于全球,MVT型矿床主要形成于陆内裂谷盆地或造山带前陆盆地环境中,并在未变形的台地型碳酸盐建造内部淀积Pb-Zn硫化物而形成的后生矿床。

MVT矿床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Leach et al.,2005):①矿床产出于造山带边缘前陆环境或靠近克拉通一侧的沉积盆地环境;②容矿围岩以白云岩为主,仅有少数矿床产于灰岩中;③矿床具有后生特征,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④可发育层控的、断层控制及受喀斯特地形控制的矿体,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可以为层状、筒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⑤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仅在少数矿床/矿区发育重晶石和萤石,个别矿区发育有含银或者含铜的矿物;⑥硫化物通常交代碳酸盐岩或充填开放孔隙空间,组构变化较大,矿石由粗粒到细粒,由块状到浸染状;⑦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岩化、方解石化和硅化,主要涉及围岩的溶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⑧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和溶解坍塌角砾岩等;⑨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盆地流体,温度一般为50~250℃,盐度一般为10%~30%;⑩金属和硫具有壳源特征。

二、MVT矿床研究方法

型铅锌矿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对于MVT这类低温热液矿床而言,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数据是研究成矿系统的基础,也是地球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不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观察的红外显微技术在矿床学研究中也有重要意义(张本仁,2005)。

Leach等(1993)和Basuki等(2004)对MVT矿床统计,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0~250℃,但多在90~150℃之间,这一温度通常比矿化时正常的地温梯度或估算的地层埋藏温度要高,可能与盆地下部存在热对流或者矿床下部基底岩石中有深部循环流体上升影响正常地温梯度有关(Leach et al.,2005)。包裹体的盐度在10%~30%之间(Leach et al.,2005),许多MVT矿区,如爱尔兰Midland地区、密苏里地区、上西里西亚地区和Cevennes山脉地区,矿床的形成温度超过由地温梯度推算的温度(据埋藏的地层厚度估算),故推断MVT矿床可能形成于高地温梯度的环境中,或与盆地深部对流热传递(密苏里地区)或基底岩石中深部循环的上升流体(波兰U per Silesia和爱尔兰Midland地区)有关(Leach et al.,2005)。包裹体的盐度在10%~30%之间(Leach et al.,2005),与油田水组分相似,反映了MVT铅锌矿成矿流体为盆地卤水起源(Hanor et al.,1979)。Hanor等(1979)认为主要是蒸发盐溶解、同源盐卤水混入或者发生过蒸发作用的地表水渗入导致了卤水的形成。Kharaka等(1987)及kesler等(1996)利用现代盆地卤水中离子含量判断源区,基本支持Hanor等(1979)的观点。

型矿床同位素测年

氧、碳同位素:碳酸盐岩是MVT铅-锌矿的赋矿围岩,用δ18O,δ13C值可以指示碳酸盐类矿物的形成背景。应用共生矿物对的氧同位素来反演成矿温度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在川滇黔地区从含矿方解石、白云石到近矿的碳酸盐岩围岩δ18O和δ13C值有升高的趋势,表明成矿流体应该含有富集轻18O 和13C 等同位素的大气降水,而作为围岩的沉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等)则富集重同位素(周朝宪,1997;张长青,2005)。

铅同位素:MVT铅-锌矿床多数情况下呈现混合型铅同位素演化。利用铅同位素的演化线可分析成矿物质的来源,铅同位素组成则可探讨其成矿物质的多源性。青藏高原东北部多数贱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介于区域上地壳Pb组成范围内,类似于MVT型矿床,显示Pb等金属元素来源于上地壳岩石(Vaasjoki et al.,1986;Sangster,1990)。

同位素定年:目前主要的同位素定年有Rb-Sr,Sm-Nd,U-Th-Pb等。其中SmNd同位素定年法是近几年才开始应用的,某些陆壳中的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稀土元素内部会发生分馏,致使一些热液矿物的Sm/Nd值变化很大,甚至远高出地壳岩石的正常值(李华芹,1992;彭建堂,2003)。

3.控矿因素

MVT地区铅锌矿主要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溶解坍塌角砾岩、生物礁-生物碎屑碳酸盐组合及基底隆起等(Repetski,1996)。其中断层和破碎带是MVT地区重要的控矿因素,许多矿体集中产于张性断层带内及其附近,如爱尔兰Midland(Hitzman,1999)和Upper Silesia地区矿石集中于正断层中(Kibitlewski,1991);Viburnum Trend矿体集中产于与扭性断层有关的张性空间中(Clendenin,1993;Clendenin et al.,1994);密苏里地区矿体集中于张性断层内(Hudson,2000);在Cevennes山脉地区,走滑断层之间的张裂带对矿石起着重要控制作用(Bradley et al.,2003)。矿体沉淀均与碳酸盐礁杂岩有关,如Pine Point矿体位于溶解坍塌角砾岩中,角砾岩发育于生物礁-生物碎屑碳酸盐组合中(Rhodes et al.,1984)。

型铅锌矿成矿流体运移

目前,MVT型铅锌矿成矿流体运移主要存在3 种模式,即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及热-盐对流循环模式。

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驱使流体发生运移的原动力为沉积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梯度。Cathles等(1983)认为沉积盆地发生快速沉积和压实作用,在上覆地层压力和侧向应力存在的情况下,流体迅速转移,在矿集区内形成异常高压,因此流体包裹体温度通常超过正常压力梯度下的温度。

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其过程为流体在重力的驱动下,在盆地边缘造山隆起区,在页岩地层的阻隔下,沿碳酸盐岩或砂岩等透水层运移。该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北美地区的Pine Point矿床流体沿Slave 湖剪切带运移的过程(Hitchon,1993)。Bethke 等(1988)模拟了Ouachita造山带流体从Arkorma盆地边缘隆起部位流动的过程,很好地解释了浅部地层经历高温和岩石中具有较高水岩比值的特征。

热-盐对流循环模式:热-盐对流循环形成于伸展环境下的流体温度和盐度的增高,裂谷盆地形成阶段是重力驱动流体系统向热-盐对流循环系统转化的开始。长时间的小规模对流循环可以形成大面积的碳酸盐化作用(Morrow,1998)。Russell(1986)提出密度驱动是爱尔兰Midland地区主要的流体运移机制,最终导致矿体主要沿后期活化的加里东构造带分布。

三、特提斯成矿域与沉积岩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特征

特提斯成矿域中与沉积岩有关的铅锌矿床分布广泛、延伸稳定,从土耳其的西南部沿Taurus带向东经伊朗的铅锌矿带,至巴基斯坦,再从青藏高原东部向南至中南半岛泰国等地。这条铅锌矿带中包含有不同成因类型、不同成矿背景的众多矿床,显示出特提斯演化的复杂性和成矿的多样性。

现有资料表明,伊朗、土耳其等地的铅锌矿床都受白垩纪末—中新世大陆碰撞挤压的影响,流体大规模运移形成。土耳其的Taurus成矿带,代表矿床有Bayindir层控铅锌矿床位于西安那托利亚的曼德列斯地块北部,含矿层位出露于南北走向的平卧褶皱的核部及两翼。铅锌成矿年龄为早奥陶世,与奥陶纪—早志留世的Sb-Hg-W组合具有相似的成因,铅锌成矿与同期海相火山活动有关(O.ÖDora.,1977)。位于土耳其中部Yahyali地区,产出有9个铅锌矿床,均为碳酸盐岩容矿,层控、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其围岩为破碎结构及岩溶包含结构。这些矿床大多经历了风化和表生过程,矿石品位为18%~34%锌,2%~10%铅。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黄铁矿及表生矿物针铁矿、菱锌矿、铜蓝及铅矾等;脉石矿物有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原生矿床(如Goynuk和Celaldagi Desandre)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稳定大陆边缘,而再生矿床则发生于大陆边缘块状断层的形成过程中(Osman Koptagel et al.,2005)。

伊朗Zagros造山带中的Kuh-e-Surmeh矿床、Sanandaj—Sirjan构造带中的Irankuh矿床(Ohazban et a1.,1994)、Anjireh-Vejin矿床,与Emarat及Irankuh同在Malayer-Esfahan成矿带,萨南达-锡尔詹缝合带(Sanandaj-Sirjan zone)中部。为著名的四大矿山(Reichert,2007):Irankuh(储量20mt,品位和),Emarat(储量10Mt,品位及),Ahangaran(储量,品位)及 Takiyeh(Rajabi A et al.,2012)。此外,还有很多矿床正在勘探,前景十分广阔(如Anjireh-Tiran铅锌储量,品位;Robat和Kuhkolangeh铅锌储量,品位)。萨南达-锡尔詹缝合带的演化主要与二叠纪新特提斯洋的形成有关,而后者在白垩纪到第三纪(古近-新近纪)随着阿拉伯板块和伊朗板块的汇聚及陆陆碰撞而消亡(Mohajjel et al.,2003;Agard et al.,2005;Ghasemi et al.,2005)。Malayer-Esfahan成矿带内发育巨量铅锌矿床,均为白垩纪碳酸盐岩容矿。虽然硫化物矿石是该带的主要矿石类型,次生非硫化物矿石也是很常见的(如Irankuh矿区)。Irankuh Zn-Pb-Ba矿床产于早白垩世碳酸盐岩地层,成矿流体沿Irankuh断裂运移、汇聚沉淀。该矿床具层控特征,矿体为透镜状,矿石主要为开放空间的充填类型,矿物组合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白铁矿,非硫化矿物有重晶石、白云石、菱锌矿和少量石英。其成矿过程可解释为晚石炭世造山环境中的卤水运移到断裂引起的扩张区,与海相成因的富硫酸盐的流体混合而形成的矿床(Ghazban F et al.,1994)。

伊朗的Kuh-e-Surmeh矿床是赋存于晚二叠世层状灰岩、白云岩中,位于伊朗西南部Zagms造山带Simply前陆褶皱冲断带中,是与造山有关的MVT矿床。矿化主要充填于开放空间条件下的角砾碳酸盐岩中(Liaghat et a1.,2000),平均含Zn 12%,Pb ,可采达矿石990000 t。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白铅矿、铅矾;脉石矿物有白云石、重晶石、石膏和方解石。矿床成因可以解释为区域构造压实作用使Zard-Kuh盆地脱水,驱使盆地源流体进入多孔的Dalan组角砾状白云岩岩石中,在高盐度(15%)低温条件下(重晶石、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0~150℃)沉淀成矿(Liaghat et a1.,2000)。该类矿床的形成是由于晚白垩世—古近纪弧后盆地关闭,挤压作用导致盆地卤水长距离运移,并在成矿条件好的早白垩世地台型碳酸盐岩建造内沉积成矿(Farhad Ehya et al.,2010)。

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地段主要表现为伸展成矿,具同生层控的特点,赋存有巴基斯坦Lasbela-Khuzdar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矿带。大地构造上属印度古老陆块西北缘,在侏罗纪新特提斯洋盆扩张时,该区为新特提斯洋盆南部的被动陆缘,沉积有杜达(Duddar)、苏迈(Surmai)、贡嘎(Gunga)、顿格(Dhungei)4个矿床,构成著名的巴基斯坦Lasbel Khuzdar铅锌矿带(Silitoe,1978;Turner,1992;Jankovic,2001;Leach et al.,2005b)。

进入青藏高原东部,为挤压驱动流体、后生成矿模式,但含矿建造时代、矿体赋存方式等也不尽相同。卡兰古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台地环境中。该矿床受卡兰古向斜控制,矿体主要产于向斜两翼的白云岩或白云岩化灰岩中,矿体形态复杂,富矿段往往赋存于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石根据其结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呈角砾状构造,硫化物呈浸染状,共(伴)生赤铁矿和磁铁矿;另一类矿石中硫化物以胶状、草莓状结构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方铅矿;其次有黄铜矿、黄铁矿及一些次生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等。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金属(铅锌)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导致了矿物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匡文龙等,2002)。

青藏高原东北部许多重要的喜马拉雅期硫化物矿床,如滇西金顶巨型铅锌矿床、白秧坪超大型Ag-Cu-Pb-Zn矿集区和金满中型Cu矿床及青南莫海拉亨、东莫扎抓大型铅锌矿床和茶曲帕查铅锌矿床(超大型远景)等,均产于碰撞造山带环境。这些MVT型矿床、矿点的时空分布和矿化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一个长达1000km、受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的铅锌多金属矿带(侯增谦,2008)。作者研究认为东莫扎抓铅锌矿赋存于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角砾发育灰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等,矿石呈角砾状、脉状构造,胶状、粒状结构,受层间断裂控制赋存于碳酸盐岩组矿床。

赋存于由碳酸盐岩组中Pb,Zn矿床向南延续至中南半岛,泰国等地的铅锌矿床是白垩纪末—中新世受大陆碰撞挤压的影响,流体大规模运移形成。泰国的Padaeng矿床,位于泰国西部Mae Sod附近,是世界上第一个次生的非硫化物型铅锌矿(Reynolds et al.,2003),目前的资源数量为亿t,Zn品位为。由于多雨潮湿,该矿床大部分已氧化成为非硫化物型Zn矿。该矿床产于中侏罗统碳酸盐-碎屑岩岩系中,位于NW向Padaeng断裂上盘,层控特征明显,产于NW倾向、高度风化的中侏罗世白云质砂岩。非硫化物型Zn矿石主要为菱亚铅矿,含少量菱锌矿和水锌矿,硫化物型铅锌矿化广泛发育在Padaeng矿床附近,如Pha De和Hua Lon矿床,富闪锌矿,含少量方铅矿和黄铁矿,矿体属层控型,填充于小规模的开放空间中。非硫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的Mae Sod山间盆地边缘,由于硫化物矿体抬升、氧化而成。

国内外关于矿物质的研究现状论文

斑岩型钼矿床系指与斑岩体(高位侵入体)有关的单独Mo矿床或以Mo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是热液矿床或岩浆-热液矿床的组成部分(芮宗瑶等,1984,2006);斑岩型钼矿床可以产出在不同的构造环境(Sillitoe,1972;Cooke et al.,2005;Hou et al.,2003,2004;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其成因与大规模流体活动和中酸性岩浆活动(Sillitoe,1972;Dilles,1987;Cline et al.,1991)有关,岩体多为复式侵入体,形态多为小岩株,出露面积近于1 km2或小于1 km2,岩石常具有斑状结构(卢欣祥等,1989,2002);常伴生有萤石或黄玉等矿物(Keith et al.,1992;Kula,2000;Seedorff et al.,2004a,b),低品位、贫F斑岩钼矿床(如Logtung,Endako,Quartz Hill)一般与钙碱性岩浆有关,而高品位、富F斑岩钼矿床(如Climax,Henderson,Questa)与富硅的花岗质组分侵入杂岩体有关(Carten et al.,1993);斑岩型钼矿床的典型特征是伴随有同心(环)带状蚀变及相应的细脉状和(或)浸染状金属矿化(Lowell et al.,1970),蚀变分带一般自斑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矿体全部或部分产于中酸性(斑)岩体内,矿石具典型的浸染状或细网脉状构造,辉钼矿呈星散浸染状分布于蚀变岩石中或石英、碳酸盐类矿物等组成的微细脉中(罗铭玖等,1991;薛春纪等,2006);国外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以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和富气、富液相包裹体为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较高,温度主要集中在300~400℃之间,盐度w(NaCl eq)>30%,流体成分以H2O和CO2为主,还含有少量的H2S,CO,CH4,N2及,成矿过程中早期流体发生过“二次”沸腾作用或不混溶作用,晚期流体又显示出与大气降水混合的特点(Kamilli,1978;Bloom,1981;White et al.,1981;Cline et al.,1994;Kula,2000)。

表1-2 国外已发现的主要巨型钼矿床

有关钼矿床研究取得的进展(以斑岩型钼矿床为主)主要有:

1.成矿年代学取得实质性进展

成矿时代的确定和成矿期次的划分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钼矿床及伴生有钼的矿床成矿时代的确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杜安道等,2009)。由于辉钼矿Re-Os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较高,不易受到后期热液、变质和构造事件的影响(Stein et al.,2001),所以辉钼矿Re-Os年龄能够精确地代表硫化物的形成时代,其测年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如今矿床年代学研究当中。王登红等(2010)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其中,SHRIMP和TIMS锆石U-Pb年龄78个,云母和长石等Ar-Ar年龄161个,Re-Os同位素定年数据86个(辉钼矿Re-Os数据77个),石英Rb-Sr年龄53个,其他年龄(Sm-Nd)22个。U-Pb和Ar-Ar等方法多是对相关岩体形成时代的限定,对矿床成矿年龄限定的数据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数据约占50%(矿床为独立钼矿床或者矿床中必须伴生有辉钼矿),凸显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在矿床年代学研究中的地位。

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成熟以前,对矿床形成时代的约束往往通过与成矿有一定关系的亲石矿物的定年来间接推断成矿时代。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法是基于放射性187Re通过β衰变成为187Os而引起的Os同位素异常来计算地质年龄的,是一种直接测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方法(杜安道等,1994)。Herr等(1955)第一次对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体系进行了测定,将其应用到对成矿年代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Hirt et al.,1963),但当时辉钼矿的年代学研究较为局限,直到20世纪后期才获得具有地质意义的年龄值(Luck et al.,1982;McCandless et al.,1993)。随着等离子体质谱、负离子热电离质谱等技术的发展,促使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的研究日趋活跃(杜安道等,1994),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达到成熟(杜安道等,2001,2003;Stein et al.,1997,2001;屈文俊等,2003;Du et al.,2004;梁树平等,2004;Selby et al.,2004),并进一步将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拓展到其他低Re,Os含量硫化物和岩石的定年,甚至难熔岩石矿物和黑色页岩的Re-Os同位素定年(杜安道等,2009;李超等,2011a,b;陈郑辉等,2011)。关于中国钼矿床年代学的详细讨论见第六章。

表1-3 中国钼矿床成因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2.矿床成因、成矿构造背景和成岩成矿模式研究进一步充实

由于斑岩型铜钼矿床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分布及其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关于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Nielsen,1968;Lowell et al.,1970;Sillitoe,1972,1993;Burnham et al.,1979,1980;芮宗瑶等,1984;Lowestern,1994;Hedenquist et al.,1998;Harris et al.,2002;Hou et al.,2003,2004;Seedorff et al.,2008;罗照华等,2009;杨志明等,2009;侯增谦等,2010;孙卫东等,2010)。这些成果集中探讨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定义、时空分布、大地构造背景、矿床成因模式及蚀变分带模式、成矿及蚀变机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斑岩岩浆的性质及起源等问题,前人也对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的某些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高合明,1995;陈文明,2002;Richards,2003,2005,2009;侯增谦,2004;芮宗瑶等,2004,2006;Cooke et al.,2005;姚春亮等,2007;李晓峰等,2009),在成矿过程的精细化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李晓峰等,2009),如石英的单向固结结构(Shannon et al.,1982;杨志明等,2008)。

(1)斑岩型钼矿的构造背景

Sillitoe(1972)认为斑岩型矿床可能形成于俯冲作用引起的挤压环境,因为往往聚集在长而窄的带,并且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与岩石圈板块快速会聚的时间相吻合,并指出在现代的活动消减带上,仍在形成斑岩矿床。Hodder等(1972)则强调了破坏板块边缘张性构造对斑岩型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即认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应该形成于拉张环境。Lowell(1974)和Hollister(1974)进一步论证了区域性拉张环境是斑岩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新的研究表明,典型斑岩型矿床不仅仅形成于单纯的挤压或拉张(Richards.,2001),只要符合①上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弛期;②成矿域存在早期深大断裂,而且这些断裂在应力松弛期活化张开(Richards.,2001)就可产生斑岩型矿床,即斑岩型矿床常形成于构造机制的转化阶段,特别是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变(Mao et al.,2008)。因此,斑岩型矿床不仅产生于岛弧及陆缘弧环境(Hedenquist et al.,1998;Richards,2003),成矿作用与大洋板片的俯冲有关(Sillitoe,1972),也可以产出于碰撞造山环境(Hou et al.,2003,2004)及板内造山环境(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后者是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大陆自身成矿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的适用于我国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新型矿床构造背景(侯增谦等,2007),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罗铭玖等,1991;侯增谦等,2007,2010)。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更加强调强烈的挤压构造背景(杨志明等,2009)。

(2)斑岩岩浆的性质及成因

与斑岩型钼矿床密切相关的斑岩体一直是斑岩型矿床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有人认为小岩体与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卢欣祥等,1980;马开义,1984;邵克忠等,1986;汤中立等,2002,2006)。近年来,国内与斑岩型铜钼矿床相关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已经取得较多的新成果(如,芮宗瑶等,1984;罗铭玖等,1991;卢欣祥等,2006),研究的重点基本上集中在斑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在此基础上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蒋少涌等,2008;杨泽强,2009;冯京等,2009),这为我们理解斑岩型矿床的成因奠定了岩石学基础。

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对东秦岭钼成矿带的研究中,就对与钼矿相关小斑岩体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未能取得统一的认识,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斑岩体是大岩体派生或伸向浅部的岩株,向下变大与大岩体相连,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如,郑延力,1983;黄典豪等,1984,1987);二是认为斑岩体为地幔岩浆同熔地壳物质或直接由地幔派生或大洋地壳在B型俯冲中发生部分熔融而成(如,乔怀栋等,1986);三是认为斑岩体是地壳深部物质在A型俯冲条件下部分熔融而成(安三元和卢欣祥,1984)。卢欣祥等(1989)进一步明确提出东秦岭地区小岩体和相临大岩基为两种不同的花岗岩类型,可能为不同源岩浆分别侵位而成。根据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多数学者接受斑岩体高度结晶分异的观点(如,Lowestern,1994;Richards,2003;叶会寿等,2006;包志伟等,2009)。

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岩浆的性质和成因不同。Sillitoe(1972)在总结斑岩铜钼矿的分布规律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俯冲环境下斑岩铜钼矿主要与钙碱性中酸性火成岩有关,岩性变化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之间(Misra,2000)。板内造山环境下,主要与高钾钙碱性岩石有关(Hou et al.,2003,2004)。俯冲的大洋板片直接熔融(Sillitoe,1972)或俯冲大洋板片在一定深度发生相变,大规模脱水交代上地幔楔部分熔融(Richards,2003)及板内造山带环境下,区域地质发展末期软流圈上涌诱发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安三元等,1984;杨志明等,2008)可能是斑岩岩浆形成的主要机制。如弧岩浆成因理论在解释俯冲环境下斑岩体的成因方面功不可没(Peacock,1993;Winter,2001;Richards,2003),即热的、含水的、相对氧化的、富硫的镁铁质岩浆(主要是玄武岩浆)产生在俯冲大洋板块之上的交代地幔楔内,由于密度差异,浮力上升,储集在上覆地壳的底部。这些岩浆发生分离并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如MASH过程,这些岩浆开始结晶释放的热量可以导致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生更演化的、低密度的岩浆上升到上地壳水平形成原始的斑岩体。陆陆碰撞背景下,斑岩体通常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亲和性(侯增谦等,2004;2005;Hou et al.;2004;杨志明等;2009),岩浆起源于加厚的新生下地壳,板块断离或岩石圈拆沉诱发的软流圈物质上涌,以及斜向碰撞导致的挤压-伸展的构造机制转换通常是引发岩浆源区发生部分熔融的外部条件(杨志明等,2009),区域尺度的构造控制了斑岩体的定位。

近年来,在成矿斑岩中基性深源包体(王晓霞等,1986)或暗色微粒包体(成中梅等,2003;曹殿华等,2009)的发现,为斑岩岩浆起源较深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即斑岩岩浆可以直接来自下地壳或下地壳底部,甚至发生过与来自幔源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因而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相关斑岩岩浆具有深源浅成的特点(卢欣祥等,2002),即与斑岩铜钼矿有关的斑岩体通常被认为是一定构造环境中花岗质岩浆晚阶段的演化产物或是它们高侵位的衍生物(芮宗瑶等,1984)。关于高位侵入体(high-level intrusions)三维形态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Johnson,1970;Cruden et al.,2001;Breitkreuz et al.,2004;Corazzato et al.,2004),证实了侵入岩体的出露长度与厚度之间存在有幂律关系(Cruden et al.,2001),这为找寻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宏观标志提供了参考(罗照华等,2009;曾云川等,2011)。随着一些新证据的发现(黄凡等,2009;杨宗锋等,2009),斑岩岩体被赋予了新的成因解释,但是由于资料的有限性,其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成岩成矿及蚀变分带模式

斑岩型矿床的成因模式通常包括斑岩岩浆侵位后所发生的结晶演化与热液(流体)蚀变矿化作用(高合明,1995)。20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斑岩型矿床的研究在成因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Titley,1970;Sillitoe,1972,1976;Burnham et al.,1979,1980;芮宗瑶等,1984,2004,2006;Hedenquist et al.,1998;Oyarzun,2001;张旗等,2002;Richards,2003,2005,2009;Hou et al.,2003,2004;Harris et al.,2004;侯增谦,2007,2010;罗照华等,2009;孙卫东等,2010)。各国地质学家主要依据斑岩岩浆形成的深部过程、成矿金属在深部的富集机制、岩浆侵位过程中的构造控制以及斑岩岩浆浅成侵位过程、岩浆-热液过程、水-岩反应过程、成矿矿物质沉淀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多种成因模式,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分歧。目前主要的斑岩型矿床成因模式有正岩浆模式(Nielsen,1968)、对流成因模式(Sheppard,1971)、混合成因模式(Henley,1978)、脉动成因模式、板块构造成矿模式(Sillitoe,1972)、活动转移说(White,1968)、三源表成热液矿说(季克俭等,1982)、变质岩浆成矿说(黎诺,1993)、透岩浆流体成矿模式(罗照华等,2009)、洋脊俯冲模式(孙卫东等,2010)等。其中,正岩浆模式被多数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如,Nielsen,1968;Lowell et al.,1970;朱训等,1983;芮宗瑶等,1984;马鸿文,1990;唐仁鲤等,1995;Richards,2003,2005;Harris et al.,2002,2004;叶会寿等,2006 等),认为成矿物质及含矿流体均来源于斑岩岩浆下伏的大花岗岩基岩浆(Lowestern,1994),含矿流体在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出溶,由斑岩顶部向外运移,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成矿元素在有利部位沉淀而成矿。

自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后,板块构造就与成矿作用紧密联系起来(Pereira et al.,1971;Wright,1982)。Mitchell等(1969)就根据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缘环境提出了地槽的分类,并据此做出了重要的成矿推断(Dewey,1969)。Pereira等(1971)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与板块边缘环境联系的不同方式,认为安第斯式板块边缘环境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Sillitoe(1972)建立了斑岩型矿床成因的板块构造模型,认为斑岩型矿床来自会聚板块边缘安山质和英安质层状火山岩之下磁铁矿系列钙碱性岩浆作用,并被广泛接受成为现今斑岩型矿床的构造基础(Richards,2003)。

Schwartz(1947)较早系统地描述性总结了有关斑岩型矿床的热液蚀变。Lowell等(1970)较早建立了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他们在研究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San Manuel-Kalamazoo矿床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岛弧-陆缘弧环境下适用于与钙碱性中酸性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经验模式。这种分带模式以斑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连续的钾化带(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钠长石、硬石膏、磁铁矿等)、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绿泥石)、泥化带(石英、高岭石、蒙脱石)和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并划分出与之相应的矿化分带,由内向外是:与蚀变带等间距的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组合到方铅矿-闪锌矿组合。之后,各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个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如,Rose,1970;Sheppard et al.,1971;Sillitoe,1972;Hollister,1974;Drummond et al.,1976;芮宗瑶等,1984;Harris et al.,2002,2004,2005;Hou et al.,2003,2004;侯增谦等,2003;孟祥金等,2004),并对蚀变分带机制做了较详细的探讨(Beane et al.,1981;Beane,1994),认为矿物的稳定性在蚀变作用中是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矿物的组成、温压条件、流体组成等。如当岩石更富镁铁质时,钾质蚀变的主要产物为黑云母(Hollister,1978),而绢云母化带和泥化带不发育或弱发育(Hollister et al.,1974;Hollister,1978)。大陆碰撞造山型斑岩型矿床(侯增谦,2010)的蚀变分带模式与岛弧环境类似(Hou et al.,2003;孟祥金等,2004;侯增谦等,2007),出现不连续的环状蚀变分带(Hou et al,2003),由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含钾硅酸盐蚀变带、云英岩化带、粘土岩化带、角岩化带以及矽卡岩-大理岩化带等,如青藏高原的玉龙斑岩铜(钼)矿床和冈底斯斑岩铜(钼)矿床(Hou et al.,2003,2004)。

(4)蚀变分带机制

Schwartz(1947)较早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热液蚀变,但只是描述性的总结。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有学者讨论矿床热液蚀变的形成机理(如,张荣华,1974)。矿物的稳定性关系在蚀变作用中是最关键的因素(如,Beane,1994;Beane et al.,1995),主要取决于矿物的组成、温压条件、流体组成等。我们首先必须清楚矿物的稳定共生关系,特别是蚀变矿物与成岩矿物的共生次序(表1-4)。

多个体系下的矿物稳定性关系已被讨论过,为蚀变分带的机制解释提供了实验依据,如CaO-MgO-SiO2-H2O-HCl体系、K2O-MgO-Al2O3-SiO2-H2O-HCl体系、K2O-CaO-Al2O3-SiO2-H2O-HCl 体系、K2O-Al2O3-SiO2-H2O-HCl体系、Na2O-Al2O3-SiO2-H2O-HCl体系等(Beane,1994)。高合明(1995)曾引用Hemley(1957)K2O-Al2O3-SiO2-H2O-HCl 体系(图1-1)来说明斑岩型铜矿的蚀变分带机制。如图1-1可以看出:当温度较高、K/H值较大时,出现钾化带代表矿物钾长石,反映钾化带的形成;当温度和K/H值适中时,出现白云母,代表绢云母化带的形成;当温度和K/H值较低时,出现高岭石,代表泥化带的形成。如果体系中富含Na,Ca,Mg,Fe等组分时,便可以出现黑云母、蒙脱石及青磐岩化带,代表矿物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形成。所以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可以主要受温度控制,即斑岩体侵位后可以形成以近岩体到远离岩体、温度由高到低的温度场,这种温度场导致由岩体到远离岩体依次形成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泥化带的蚀变分带现象;亦可以是因为斑岩体侵位后可以形成由近岩体到远离岩体、温度由高到低的温度场,而从岩浆中逃逸的流体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不断与岩石发生反应(水-岩反应)而产生由外向内依次出现泥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钾化带的蚀变分带现象。

表1-4 斑岩型铜(钼)矿蚀变矿物与成岩矿物共生关系

图1-1 K2O-Al2O3-SiO2-H2O-HCl体系矿物共生组合

下面分别简要讨论斑岩型铜钼矿床常见的几种主要蚀变的形成反应过程。

钾质蚀变(potassic alteration):也称钾硅酸盐化(钾化),是原生铝硅酸盐矿物发生钾质交代的结果,并可能伴随钙和钠的丢失(Beane et al.,1981)。钾质蚀变常发生在斑岩型铜钼矿床的中心,是相对高温(550~640℃,42 wt%NaCl,40 wt%KCl,18wt%H2O,Harris et al.,2002)的蚀变类型。典型的蚀变矿物为钾长石和黑云母,也可伴有一定量的磁铁矿产生。当蚀变矿物主要为黑云母时,反映岩石更富镁铁质(Hollister,1978)。钾化可以发生在岩浆完全固结之前或固结之后,常呈脉状或浸染状产出。主要蚀变反应如下: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经由以上反应,体系中不断消耗K+,K/H值将减小,体系将逐渐向白云母区域靠近(图1-1)。流体中将更富Ca2+、Na+,相对富集H+。当体系钾质蚀变很强烈时,酸度会变得较大,钾质蚀变将产生绢云母或绿泥石、绢云母、石英、赤铁矿等矿物的叠加,显示中度泥质蚀变的特征。

绢英岩化蚀变(phyllic alteration):形成石英绢云母化带,主要是成岩硅酸盐矿物大规模被石英、绢云母、黄铁矿或绿泥石以及少量的电气石、黄玉等矿物所取代,常指示酸性环境。这种蚀变在石英闪长岩中缺失或不发育,通常出现在钾质蚀变带的外围,能对钾质蚀变带造成叠加,成脉状或浸染状产出。

一直以来,多数学者根据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绢英岩化蚀变是岩浆流体和大气流体混合的结果(如,Lowell et al.,1970;Beane et al.,1985;Taylor,1997),但据Harris等(2002)的研究,发现绢英化蚀变可能主要为高温含盐岩浆流体(550~600℃,35 wt%NaCl,38wt%KCl,27 wt%H2O)成因,与传统的认识相冲突。

绢云母主要来自长石的分解:

斜长石→白云母,钾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白云母或绿泥石,角闪石→白云母或绿泥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经由上述反应,体系中将消耗更多的H+和少量的K+,K/H值将增大,随体系温度的下降,反应将沿钾长石域和白云母域界线向下进行(图1-1),可能同时出现钾长石和白云母的共生,但是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很少出现钾长石,可能指示还存在有其他的控制因素(Rose,1970)。

中度泥质蚀变(Intermediate argillic alteration):中度泥质蚀变带的出现常常指示酸性环境,主要矿物为蒙脱石、伊利石、水云母、绢云母、绿泥石或高岭石、石英等。其中以高岭石和蒙脱石类矿物占优势。它们主要是斜长石的蚀变产物,通常呈带状,向外可过渡为青磐岩化,向内过渡为绢云母化。中度泥质蚀变较难识别,常常叠加在岩体顶部钾硅酸盐矿物组合(钾质蚀变)之上,而出露的斑岩体的顶部往往会被剥蚀掉。

斜长石→粘土矿物,黑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绿泥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青磐岩化蚀变(propylitic alteration):相对其他蚀变而言,青磐岩化所要求的温度较低,主要产在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中。主要特征蚀变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等)等矿物。由于蚀变矿物的颜色多为绿色,导致岩石也常呈绿色。这些蚀变矿物常来自含镁铁矿物的分解,如黑云母、角闪石或辉石,有时它们也取代长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斜长石也可蚀变成绿帘石、方解石、钠长石。

高级泥质蚀变(advanced argillic alteration):尽管开始的时间不确定(Sillitoe,1993),但通常是热液活动晚期的产物,可以叠加早期的钾质蚀变、绢英化蚀变和青磐岩化蚀变,产于斑岩系统的上部。特征蚀变矿物主要为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和石英,常伴有绢云母、明矾石、黄铁矿、电气石、黄玉、氟黄晶和非晶质的粘土矿物。高级泥质蚀变是一种蚀变比较强烈的类型。当岩石中的铝被大量淋出,蚀变就过渡为次生石英岩化;随着绢云母含量的增加,则过渡为绢云母化。

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均可蚀变成粘土或叶蜡石。

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研究

钠长石化(钠长石):这种蚀变是一种相对高温的蚀变,形成钠长石或钠质斜长石,指示一个富钠的环境。

硅化(石英):硅化是次生硅的堆积,二氧化硅一般是由热液(流体)带入,也可由长石或其他矿物经蚀变后形成。硅化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蚀变,几乎在任何岩石中都有发育,发生在一个较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主要表现为岩石中石英或隐晶质二氧化硅含量增加,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岩石被微晶石英完全取代,硅化常在岩体边缘形成硅化壳。由于硅化可以在广泛的环境中由热液作用形成,因此硅化常与其他蚀变,如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泥化、钾长石化等共生。如果硅化十分强烈,蚀变岩全由石英所组成,形成次生石英岩。

3.在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争议)

最近的研究表明,辉钼矿可呈副岩浆相(accessory magmatic phase)出现在一些与板内岩浆作用有关的长英质岩石中,形成辉钼矿饱和的岩浆。这些辉钼矿一般很小(<20 μm),呈三角形的或六边形片状被包裹在石英斑晶中。LA-ICP MS熔体包裹体分析显示,Mo含量一般为1~13 ppm(Audétat et al.,2011)。这可能暗示了长英质岩浆可以有较强的携带金属Mo的能力。但是这种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是很稀少的。而钼矿床广泛的热液蚀变说明热液流体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芮宗瑶等,1984;罗铭玖等,1991),刘英俊等(1984)给出了由于热液活动而形成的与钼有关的不同交代岩矿化元素和矿物共生组合(表1-5)。因此,成矿流体的来源成为内生金属矿床研究中的最关键问题(季克俭等,1993),但一直以来却又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高合明,1995)。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存在三种主要的成矿流体:①来自岩浆本身(正岩浆模型),包括两种途径,一是传统的观点,流体来自岩浆期后由岩浆本身出溶的热液(Nielsen,1968);二是直接来自深部的流体(杜乐天,1998;毛景文等,2005)或透岩浆流体(罗照华等,2009);②来自变质事件中的变质水。随着变质温度压力的增加,早期形成的低温含水矿物将发生脱水反应,当这种水在围岩中循环时有可能萃取围岩的金属组分到特殊的位置成矿。因此,围岩变质水也可作为含矿流体来源之一;③近地表围岩中的地下水或天水。目前矿床学研究中,不同同位素判别方法往往赋予同一矿区成矿流体具多源性(黄凡,2009),未能指示具体的源区,说明一个矿床中成矿流体来源可能是复杂多源的。

表1-5 不同交代岩中钼矿化的元素和矿物组合

碳氢氧同位素判别体系对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功不可没。在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中,钾化带内的黑云母氢氧同位素组成相当稳定,并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蚀变系统外部的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内以及晚期叠加的其他蚀变带内含水矿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流体的雨水来源(Sheppard,1971)。但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根据氢氧同位素判别,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几乎都有大气降水的参与。但不能据此说大气降水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更可能是其在成矿晚期或成矿期后对整个成矿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成矿作用的边界条件,更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

一般斑岩型钼矿体的形成温度主要在200~450℃之间(矿床内常出现早期温度较高的矿物组合),而钼矿体的产出部位一般在地表以下浅部,这就要求成矿系统必须有额外的热源供给,以保证成矿流体的活跃性和有利于成矿物质沉淀的环境,因此与斑岩型钼矿密切相关的斑岩浆/下伏岩浆房被看做主要的热源和成矿物质的供给者(Lowestern,1994;Ulrich et al.,1999,2001;Campos et al.,2002),或者由异常富集金属的母岩浆直接产生(Core et al.,2006),并且不同构造环境中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不同(Richards,2003)。

Condela等(1986)曾通过计算指出,形成一个大型斑岩钼矿所需的金属量需要一个几百平方千米的下伏岩浆库才足以提供;陈松乔(1990)通过钼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认为一个上千平方千米的大型花岗质岩浆(含Mo浓度为 ppm)结晶分异流体只有在流体pH>时才足以形成一个中小型钼矿床,而一个大型钼矿床的形成则需要原始花岗质岩浆中钼要预富集到原来的40倍以上。类似的,Cline等(1991)认为体积为50 km3或更小的小花岗质岩株能含有足够的金属和水来形成一个储量为250百万公吨的典型斑岩铜矿床(平均含铜),如果要形成像Bingham这样的超大型矿床就要求熔体中含有10多倍高的金属量(Hollings et al.,2004)。但是,在岩浆结晶过程最多只有65%的挥发分的丢失(Yang et al.,2005),且硅酸盐熔体中硫的溶解度也极其有限(Wallace et al.,1994;Gerlach et al.,1996;Backnaes et al.,2011),熔体中硫的溶解度除与熔体成分、压力、温度、氧逸度、硫逸度相关外,还与熔体中与水含量呈现反比关系,与FeO含量呈正相关,并且S2-常优先与熔体中的Fe2+结合形成熔体相FeS(朱永峰等,1998;Baker et al.,2011及其引文),而不是铜钼的硫化物。这对目前流行的正岩浆成矿模型提出了挑战,即是何种独特的岩浆-热液循环系统将如此大体积熔体中分散的铜钼等金属萃取并聚集到一起(Cloos,2002),除非岩浆中能异常富集成矿元素。

实际上,更多的地质事实是大型或超大型钼矿床常常与小斑岩体共生,而斑岩浆及大的岩浆房往往不是含金属元素异常高的岩浆(卢欣祥等,2002),并且直接起源于正常的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的长英质岩浆不具备成矿能力,除非有幔源物质以不同方式参与斑岩浆的形成并贡献成矿物质(侯增谦等,2007)。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成矿物质直接来自深源的认识(卢欣祥等,2008;Solomon,1990;Sillitoe,1997;Mungall,2002;Robb,2005)。在原位测定巨型Bingham Canyon Cu-Au-Mo矿床矿脉中流体包裹体Pb同位素和总结Rocky Mountains东部主要斑岩钼矿床的Pb同位素数据基础上,Pettke等(2010)认为这些矿床中的金属Mo起源于古老的交代岩石圈地幔;Mathur等(2000)研究了智利地区斑岩型矿床金属硫化物的Re-Os同位素体系,认为矿床的金属储量与其Os初始比值具有负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巨型大型矿床中硫化物具有低的Os初始比值,暗示地幔组分广泛参与了成矿作用。所以,来自深部的流体在成矿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要求形成大型矿床的流体中有异常高的金属含量(Wilkinson et al.,2009),即大量的深部流体应对金属的运移和沉淀成矿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界定成矿流体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现阶段,通常对成矿流体的性质和矿石矿物沉淀条件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共生脉石矿物中圈闭的包裹体的性质来推测的(Wilkinson et al.,2009),而据此给出的结构观察和同位素证据往往不足以说明它们是同时形成的(Wilkinson,2001),这又造成了相关侵入体与成矿过程成因关系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热液矿床脉体中熔融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中含金属硫化物子晶的发现(Core et al.,2006;吴华英等,2010)或者金属硫化物中包裹体的研究(Wilkinson et al.,2009)似乎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但成矿作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演化过程(张荣华等,1998),包裹体中所能保存的信息仅仅是成矿过程最后阶段的物理化学条件(Wilkinson et al.,2009),不能有效反映成矿流体在成矿之前的性质(陈天虎等,2001)。

溶解度实验表明,在T=300~360℃,P=~ MPa 条件下,水蒸气(流体)中MoO3的溶解度介于1~29 ppm 之间(Rempel et al.,2006)。这个实验结果证明,对于斑岩型钼矿床来说,成矿元素以气相形式迁移可能在成矿过程中,特别是在成矿前的运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anadela,1997;Williams-Jones et al.,2002,2005;Rempel et al.,2006,2008;包志伟等,2007)。Hannah等(2007)从辉钼矿中Mo同位素角度证明了Mo的气相运移和快速沉淀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窄范围的Mo同位素分馏。

相对于成矿物质的液相运移而言,气相运移具有以下特点:①气体因黏度比液体小而具有更强的渗透能力,且扩散系数大,在地球深部岩石中可能具有更大的穿透岩石的能力和提取、运移成矿物质的能力;②气体具有更低的密度而受重力制约较小,而液体在地球内部其自身内压力作用较大,必须形成连续流体,才能形成稳定持续的热液成矿系统;③气体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在突然减压时,会有很大的爆破能力,形成如隐爆角砾岩筒的隐爆构造;④金属成矿物质在液相中的含量均受到溶解度的制约,而金属成矿物质气相迁移则不受溶解度限制,能以较高的质量分数浓度和较稳定的状态迁移(陈天虎等,2001)。所以,成矿前流体以气相迁移成矿元素对钼矿床的形成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气相溶解金属的能力可能比通过计算预测的溶解能力大几个数量级(Williams-Jones et al.,2002),在岩浆-流体侵位演化过程中,气相组分的淋滤很容易将贫Mo岩浆(3ppm)转化成富Mo岩浆(>1000ppm),并最终形成富集Mo的成矿流体(Keith et al.,1998)。

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是指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且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一类铅锌矿床,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Leach et al.,2005)。根据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元素组合的不同,可细分为砂岩型(Sandstone-type,SST)铅矿、砂岩型铅锌矿、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铅锌矿、沉积岩容矿块状硫化物型(Sedimentaryexhalative,SEDEX)铅锌矿4类。其中SEDEX 型矿床主要形成于陆内裂谷-裂陷环境,是对流循环的中温(220~290℃)、中低盐度(3%~13%)流体(Basuki et al.,2004)发生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同生块状Pb-Zn硫化物矿体,呈层状和透镜状赋存于碎屑岩建造中(Large,1988;Sangster,1990;Huston et al.,2005)。MVT铅锌矿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浅成后生层状铅锌矿床(Leach et al.,1993),因其代表地区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得名(Leach et al.,2005)。MVT铅锌矿床提供了世界上约25%的铅锌资源,它们分布于全球,以北美和欧洲最为丰富(Leach et al.,2005)。MVT型矿床主要形成于陆内裂谷盆地(Clendenin et al.,1990;Sangster,1990)或造山带前陆盆地环境中(Bradley et al.,2003),是低温(80~220℃)、高盐度(>15%)、高氧逸度的盆地卤水长距离运移汇聚(Garven,1985,1986,1995;Leach et al.,1986;Chi et al.,1998;Nakai et al.,1990),并在未变形的台地型碳酸盐岩建造内部淀积Pb-Zn硫化物而形成的后生矿床(Sverjensky,1986,1987,1989;Sangster,1990;Leach et al.,1993)。SST型矿床以海相石英砂岩含矿建造及铅锌矿石高Pb/Zn值(Bjorlykke et al.,1981)区别于MVT型矿床。SSC型矿床又称砂岩型Cu矿,通常产于砂岩红层内部,与富含硫酸盐的膏盐建造和还原前锋密切相关(Misra,2000),主要含水层为红层本身(Bjor-lykke et al.,1981),盆地卤水具有中等盐度和中性pH值,成矿物质通过盆地卤水从红层萃取而来(Misra,2000)。近年来,对这4类矿床的深入研究,有效地指导了铅锌矿床的找矿勘查。

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铅锌矿床种类繁多,储量巨大,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杨庆坤等,2010),一直受到广大矿床地质工作者的重视。由于这类铅锌矿床分布广泛,成因复杂,其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已经成为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

一、MVT矿床基本特点

MVT型铅锌矿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提供了世界上约25%的铅锌资源,它们分布于全球,MVT型矿床主要形成于陆内裂谷盆地或造山带前陆盆地环境中,并在未变形的台地型碳酸盐建造内部淀积Pb-Zn硫化物而形成的后生矿床。

MVT矿床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Leach et al.,2005):①矿床产出于造山带边缘前陆环境或靠近克拉通一侧的沉积盆地环境;②容矿围岩以白云岩为主,仅有少数矿床产于灰岩中;③矿床具有后生特征,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④可发育层控的、断层控制及受喀斯特地形控制的矿体,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可以为层状、筒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⑤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仅在少数矿床/矿区发育重晶石和萤石,个别矿区发育有含银或者含铜的矿物;⑥硫化物通常交代碳酸盐岩或充填开放孔隙空间,组构变化较大,矿石由粗粒到细粒,由块状到浸染状;⑦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岩化、方解石化和硅化,主要涉及围岩的溶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⑧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和溶解坍塌角砾岩等;⑨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盆地流体,温度一般为50~250℃,盐度一般为10%~30%;⑩金属和硫具有壳源特征。

二、MVT矿床研究方法

型铅锌矿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对于MVT这类低温热液矿床而言,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数据是研究成矿系统的基础,也是地球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不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观察的红外显微技术在矿床学研究中也有重要意义(张本仁,2005)。

Leach等(1993)和Basuki等(2004)对MVT矿床统计,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0~250℃,但多在90~150℃之间,这一温度通常比矿化时正常的地温梯度或估算的地层埋藏温度要高,可能与盆地下部存在热对流或者矿床下部基底岩石中有深部循环流体上升影响正常地温梯度有关(Leach et al.,2005)。包裹体的盐度在10%~30%之间(Leach et al.,2005),许多MVT矿区,如爱尔兰Midland地区、密苏里地区、上西里西亚地区和Cevennes山脉地区,矿床的形成温度超过由地温梯度推算的温度(据埋藏的地层厚度估算),故推断MVT矿床可能形成于高地温梯度的环境中,或与盆地深部对流热传递(密苏里地区)或基底岩石中深部循环的上升流体(波兰U per Silesia和爱尔兰Midland地区)有关(Leach et al.,2005)。包裹体的盐度在10%~30%之间(Leach et al.,2005),与油田水组分相似,反映了MVT铅锌矿成矿流体为盆地卤水起源(Hanor et al.,1979)。Hanor等(1979)认为主要是蒸发盐溶解、同源盐卤水混入或者发生过蒸发作用的地表水渗入导致了卤水的形成。Kharaka等(1987)及kesler等(1996)利用现代盆地卤水中离子含量判断源区,基本支持Hanor等(1979)的观点。

型矿床同位素测年

氧、碳同位素:碳酸盐岩是MVT铅-锌矿的赋矿围岩,用δ18O,δ13C值可以指示碳酸盐类矿物的形成背景。应用共生矿物对的氧同位素来反演成矿温度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在川滇黔地区从含矿方解石、白云石到近矿的碳酸盐岩围岩δ18O和δ13C值有升高的趋势,表明成矿流体应该含有富集轻18O 和13C 等同位素的大气降水,而作为围岩的沉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等)则富集重同位素(周朝宪,1997;张长青,2005)。

铅同位素:MVT铅-锌矿床多数情况下呈现混合型铅同位素演化。利用铅同位素的演化线可分析成矿物质的来源,铅同位素组成则可探讨其成矿物质的多源性。青藏高原东北部多数贱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介于区域上地壳Pb组成范围内,类似于MVT型矿床,显示Pb等金属元素来源于上地壳岩石(Vaasjoki et al.,1986;Sangster,1990)。

同位素定年:目前主要的同位素定年有Rb-Sr,Sm-Nd,U-Th-Pb等。其中SmNd同位素定年法是近几年才开始应用的,某些陆壳中的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稀土元素内部会发生分馏,致使一些热液矿物的Sm/Nd值变化很大,甚至远高出地壳岩石的正常值(李华芹,1992;彭建堂,2003)。

3.控矿因素

MVT地区铅锌矿主要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溶解坍塌角砾岩、生物礁-生物碎屑碳酸盐组合及基底隆起等(Repetski,1996)。其中断层和破碎带是MVT地区重要的控矿因素,许多矿体集中产于张性断层带内及其附近,如爱尔兰Midland(Hitzman,1999)和Upper Silesia地区矿石集中于正断层中(Kibitlewski,1991);Viburnum Trend矿体集中产于与扭性断层有关的张性空间中(Clendenin,1993;Clendenin et al.,1994);密苏里地区矿体集中于张性断层内(Hudson,2000);在Cevennes山脉地区,走滑断层之间的张裂带对矿石起着重要控制作用(Bradley et al.,2003)。矿体沉淀均与碳酸盐礁杂岩有关,如Pine Point矿体位于溶解坍塌角砾岩中,角砾岩发育于生物礁-生物碎屑碳酸盐组合中(Rhodes et al.,1984)。

型铅锌矿成矿流体运移

目前,MVT型铅锌矿成矿流体运移主要存在3 种模式,即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及热-盐对流循环模式。

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驱使流体发生运移的原动力为沉积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梯度。Cathles等(1983)认为沉积盆地发生快速沉积和压实作用,在上覆地层压力和侧向应力存在的情况下,流体迅速转移,在矿集区内形成异常高压,因此流体包裹体温度通常超过正常压力梯度下的温度。

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其过程为流体在重力的驱动下,在盆地边缘造山隆起区,在页岩地层的阻隔下,沿碳酸盐岩或砂岩等透水层运移。该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北美地区的Pine Point矿床流体沿Slave 湖剪切带运移的过程(Hitchon,1993)。Bethke 等(1988)模拟了Ouachita造山带流体从Arkorma盆地边缘隆起部位流动的过程,很好地解释了浅部地层经历高温和岩石中具有较高水岩比值的特征。

热-盐对流循环模式:热-盐对流循环形成于伸展环境下的流体温度和盐度的增高,裂谷盆地形成阶段是重力驱动流体系统向热-盐对流循环系统转化的开始。长时间的小规模对流循环可以形成大面积的碳酸盐化作用(Morrow,1998)。Russell(1986)提出密度驱动是爱尔兰Midland地区主要的流体运移机制,最终导致矿体主要沿后期活化的加里东构造带分布。

三、特提斯成矿域与沉积岩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特征

特提斯成矿域中与沉积岩有关的铅锌矿床分布广泛、延伸稳定,从土耳其的西南部沿Taurus带向东经伊朗的铅锌矿带,至巴基斯坦,再从青藏高原东部向南至中南半岛泰国等地。这条铅锌矿带中包含有不同成因类型、不同成矿背景的众多矿床,显示出特提斯演化的复杂性和成矿的多样性。

现有资料表明,伊朗、土耳其等地的铅锌矿床都受白垩纪末—中新世大陆碰撞挤压的影响,流体大规模运移形成。土耳其的Taurus成矿带,代表矿床有Bayindir层控铅锌矿床位于西安那托利亚的曼德列斯地块北部,含矿层位出露于南北走向的平卧褶皱的核部及两翼。铅锌成矿年龄为早奥陶世,与奥陶纪—早志留世的Sb-Hg-W组合具有相似的成因,铅锌成矿与同期海相火山活动有关(O.ÖDora.,1977)。位于土耳其中部Yahyali地区,产出有9个铅锌矿床,均为碳酸盐岩容矿,层控、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其围岩为破碎结构及岩溶包含结构。这些矿床大多经历了风化和表生过程,矿石品位为18%~34%锌,2%~10%铅。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黄铁矿及表生矿物针铁矿、菱锌矿、铜蓝及铅矾等;脉石矿物有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原生矿床(如Goynuk和Celaldagi Desandre)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稳定大陆边缘,而再生矿床则发生于大陆边缘块状断层的形成过程中(Osman Koptagel et al.,2005)。

伊朗Zagros造山带中的Kuh-e-Surmeh矿床、Sanandaj—Sirjan构造带中的Irankuh矿床(Ohazban et a1.,1994)、Anjireh-Vejin矿床,与Emarat及Irankuh同在Malayer-Esfahan成矿带,萨南达-锡尔詹缝合带(Sanandaj-Sirjan zone)中部。为著名的四大矿山(Reichert,2007):Irankuh(储量20mt,品位和),Emarat(储量10Mt,品位及),Ahangaran(储量,品位)及 Takiyeh(Rajabi A et al.,2012)。此外,还有很多矿床正在勘探,前景十分广阔(如Anjireh-Tiran铅锌储量,品位;Robat和Kuhkolangeh铅锌储量,品位)。萨南达-锡尔詹缝合带的演化主要与二叠纪新特提斯洋的形成有关,而后者在白垩纪到第三纪(古近-新近纪)随着阿拉伯板块和伊朗板块的汇聚及陆陆碰撞而消亡(Mohajjel et al.,2003;Agard et al.,2005;Ghasemi et al.,2005)。Malayer-Esfahan成矿带内发育巨量铅锌矿床,均为白垩纪碳酸盐岩容矿。虽然硫化物矿石是该带的主要矿石类型,次生非硫化物矿石也是很常见的(如Irankuh矿区)。Irankuh Zn-Pb-Ba矿床产于早白垩世碳酸盐岩地层,成矿流体沿Irankuh断裂运移、汇聚沉淀。该矿床具层控特征,矿体为透镜状,矿石主要为开放空间的充填类型,矿物组合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白铁矿,非硫化矿物有重晶石、白云石、菱锌矿和少量石英。其成矿过程可解释为晚石炭世造山环境中的卤水运移到断裂引起的扩张区,与海相成因的富硫酸盐的流体混合而形成的矿床(Ghazban F et al.,1994)。

伊朗的Kuh-e-Surmeh矿床是赋存于晚二叠世层状灰岩、白云岩中,位于伊朗西南部Zagms造山带Simply前陆褶皱冲断带中,是与造山有关的MVT矿床。矿化主要充填于开放空间条件下的角砾碳酸盐岩中(Liaghat et a1.,2000),平均含Zn 12%,Pb ,可采达矿石990000 t。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白铅矿、铅矾;脉石矿物有白云石、重晶石、石膏和方解石。矿床成因可以解释为区域构造压实作用使Zard-Kuh盆地脱水,驱使盆地源流体进入多孔的Dalan组角砾状白云岩岩石中,在高盐度(15%)低温条件下(重晶石、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0~150℃)沉淀成矿(Liaghat et a1.,2000)。该类矿床的形成是由于晚白垩世—古近纪弧后盆地关闭,挤压作用导致盆地卤水长距离运移,并在成矿条件好的早白垩世地台型碳酸盐岩建造内沉积成矿(Farhad Ehya et al.,2010)。

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地段主要表现为伸展成矿,具同生层控的特点,赋存有巴基斯坦Lasbela-Khuzdar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矿带。大地构造上属印度古老陆块西北缘,在侏罗纪新特提斯洋盆扩张时,该区为新特提斯洋盆南部的被动陆缘,沉积有杜达(Duddar)、苏迈(Surmai)、贡嘎(Gunga)、顿格(Dhungei)4个矿床,构成著名的巴基斯坦Lasbel Khuzdar铅锌矿带(Silitoe,1978;Turner,1992;Jankovic,2001;Leach et al.,2005b)。

进入青藏高原东部,为挤压驱动流体、后生成矿模式,但含矿建造时代、矿体赋存方式等也不尽相同。卡兰古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台地环境中。该矿床受卡兰古向斜控制,矿体主要产于向斜两翼的白云岩或白云岩化灰岩中,矿体形态复杂,富矿段往往赋存于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石根据其结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呈角砾状构造,硫化物呈浸染状,共(伴)生赤铁矿和磁铁矿;另一类矿石中硫化物以胶状、草莓状结构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方铅矿;其次有黄铜矿、黄铁矿及一些次生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等。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金属(铅锌)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导致了矿物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匡文龙等,2002)。

青藏高原东北部许多重要的喜马拉雅期硫化物矿床,如滇西金顶巨型铅锌矿床、白秧坪超大型Ag-Cu-Pb-Zn矿集区和金满中型Cu矿床及青南莫海拉亨、东莫扎抓大型铅锌矿床和茶曲帕查铅锌矿床(超大型远景)等,均产于碰撞造山带环境。这些MVT型矿床、矿点的时空分布和矿化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一个长达1000km、受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的铅锌多金属矿带(侯增谦,2008)。作者研究认为东莫扎抓铅锌矿赋存于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角砾发育灰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等,矿石呈角砾状、脉状构造,胶状、粒状结构,受层间断裂控制赋存于碳酸盐岩组矿床。

赋存于由碳酸盐岩组中Pb,Zn矿床向南延续至中南半岛,泰国等地的铅锌矿床是白垩纪末—中新世受大陆碰撞挤压的影响,流体大规模运移形成。泰国的Padaeng矿床,位于泰国西部Mae Sod附近,是世界上第一个次生的非硫化物型铅锌矿(Reynolds et al.,2003),目前的资源数量为亿t,Zn品位为。由于多雨潮湿,该矿床大部分已氧化成为非硫化物型Zn矿。该矿床产于中侏罗统碳酸盐-碎屑岩岩系中,位于NW向Padaeng断裂上盘,层控特征明显,产于NW倾向、高度风化的中侏罗世白云质砂岩。非硫化物型Zn矿石主要为菱亚铅矿,含少量菱锌矿和水锌矿,硫化物型铅锌矿化广泛发育在Padaeng矿床附近,如Pha De和Hua Lon矿床,富闪锌矿,含少量方铅矿和黄铁矿,矿体属层控型,填充于小规模的开放空间中。非硫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的Mae Sod山间盆地边缘,由于硫化物矿体抬升、氧化而成。

国内生物柴油研究发展现状论文

国际油价破百之后,新能源再次被人们关注。然而,新能源在缓解能源危机这个大舞台上,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哪些新能源又值得消费者期待呢? 面对高油价和潜在的石油供应危机,各国政府都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中来。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说,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开源节流,寻求更多的石油供应渠道,并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二是开发新能源。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即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以秸秆、甘蔗、玉米等农林产品以及畜牧业生产废弃物等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出一幅未来5年我国能发展的蓝图。 乙醇汽油推广范围逐渐扩大 在众多新能源中,目前我国唯有乙醇汽油真正得到了推广,并且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山东、江苏、河北、广西五省的部分地区都在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它基本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虽然乙醇汽油的技术成熟,推广也一直稳步进行,但就在国务院2007年举行的一次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上决定,我国将停止新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据了解,出台这一政策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证玉米、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比例平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利用率最高、价格最为低廉,以木薯资源制造酒精前景广阔,我国燃料乙醇由此向非粮乙醇转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海洋博士认为,从长远角度讲,推广乙醇汽油是节约能源,提高环保质量的有力举措,但就试点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推广则要在成本、价格、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这需要整个供求市场的磨合,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生物柴油三年后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作为传统柴油的替代能源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粮集团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生物柴油。有关方面预测,三年后生物柴油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润滑性能好,使用安全等优势,目前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燃料。使用生物柴油车辆无需改装,只要与普通柴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即可。 200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虽然已有法规确定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广大消费者近两年内还很难在正规加油站购买到。 据了解,国家对成品油的监管非常严格,而目前生物柴油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在加油站销售,质量无法保证。另外,产量太小也是制约生物柴油走进正规加油站的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对生物柴油今后的推广已经有初步的计划,就是按照乙醇汽油的推广方式来分区域封闭式推广。 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透露,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整体规划和四大集团研究实验进度,预计三年后生物柴油才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氢能源应用在车上有待时日 与生物质能源相比,氢能源的发展势头略显弱势,但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制造企业在研究开发氢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把远期目标定位在氢能源车,“雪佛兰Sequel”是该公司最新一代的氢能源概念车。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目前主要的来源是利用水资源制取的。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制造提取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都已形成规模。 虽然氢能源来源广泛,但作为新能源在车辆上推广还有一定难度。首先,提取氢能源的成本极高;第二,需要对车辆进行较大改造;第三,大量提取氢能源的难度较大;第四,需要广泛建造氢加注站点。业内专家认为,获得大量廉价的氢,是实现氢能利用的根本。 太阳能汽车的美好前景 1999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全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没有传输装置,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这是世界上有报道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汽车。 2003年,由日本大学生制造的氢(hydrogen)和太阳能汽车成功穿越澳洲。该车从柏斯穿越沙漠行驶到悉尼,行程4084公里。汽车的排放物包括纯净水,悉尼市长特恩布尔在汽车抵达悉尼后,将水一饮而尽。 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吴小平教授分析说,太阳能汽车进入商业时代,至少还要30-50年,但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局部应用,10年之内应可见到。比如随着汽车上空调、多媒体等大量需要耗用发动机动力供电的电器设备的使用,燃油发动机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那么用太阳能电池替代发动机的部分功能,就既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又可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另外,高尔夫球场、风景区等对环保要求较高,而对动力要求不高的场所,可能会使用太阳能小车做工作车或游览车。 神秘的“可燃冰” 在全世界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中,一种神秘的物质逐渐浮出水面,它就是深藏在海底的比石油、煤燃烧值高数倍,被称为后石油时代能源的“可燃冰”。 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晶体叫“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它透明无色,形似笼状的独特的冰结晶体,点火即燃烧,常温下分解出天然气,所以又叫“气冰”、“固体瓦斯”,是一种高能量的能源。我国在西海北部已经发现可燃冰的存在。 目前,很多国家都只是证明其在某一地区内含有“可燃冰”这种资源,但却很难说出具体的可采储量。由于“可燃冰”分布于海底,因此勘探起来有很大难度,至少现阶段世界各国都不能像探测石油、天然气一样,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进一步勘探确认“可燃冰”的探明可采储量。 “采集实物样本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更是难上加难。”专业人士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且开采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因此业界认为“可燃冰”成为新能源只是人类的一个希望。 电动汽车蓄势待发 电能汽车也称电动汽车,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蓄电池的电力使汽车发动机运转,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 电能汽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汽车燃油的污染问题,很多国家和机构都在研究电能汽车,而电能汽车的主要问题是蓄电池的蓄电能力大小,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现在,国内外各知名汽车厂商都开始下大力气开发电能汽车。 比亚迪首款电动汽车F3e使用电能驱动,没有排放,没有污染,甚至没有汽缸发动机的噪音,充足电以后以140-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行驶570公里,这种环保汽车的远景变得越来越清晰。 电能汽车的发展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成为新能源动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后 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除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氢能源以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都可以作为替代能源用于车辆,但目前它们还停留在概念的范畴,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石油价格上涨已经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除非找到真正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替代能源,否则整个世界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石油的奴隶”。 寻找新能源的意义不在于最终完成了什么样的研发,而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一种可能。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在国内需求方面,目前,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较少,生物柴油仍处于试点阶段,导致国内生物柴油市场的消费量较少;而在出口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的出口量快速增长,2020年,出口数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金额达万美元,同比增长。

生物柴油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生物柴油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卓越新能(688196)、嘉澳环保(603822)、隆海生物(836344)、恒润高科(836021)、三聚环保(300072)、大地生物(833662)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物柴油消费量、生物柴油出口、生物柴油内销价格、生物柴油出口价格

1、国内市场:当前国内需求较少、增长空间较大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

在国内市场需求方面,目前,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较少,生物柴油仍处于试点阶段,原料以废油脂为主,上海是目前国内唯一实行生物柴油添加的地区,导致国内生物柴油市场的消费量较少。

在表观消费量方面,前瞻根据我国生物柴油的进出口数据,并结合USDAFAS公布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2018年,全国生物柴油表观消费量在万吨;2019年,表观消费量有所下降,在90万吨之间;2020年,因进口量同比下降了而出口量同比增长了,导致净进口量大幅下降,全国生物柴油表观消费量约为万吨。

此外,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物柴油的利用量约150万吨/年;2020年,“十三五”规划利用量为200万吨/年,根据上述表观消费量测算数据来看,2020年国内生物柴油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2、国外市场:2020年出口额同比增长

与国内消费市场不同的是,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的出口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生物柴油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稳步增长。2019年,出口数量为万吨,出口金额为亿美元;2020年,出口数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金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

3、内销价格总体走高、外销价格平稳增长

在生物柴油的需求价格方面,首先在内销价格方面,根据国内生物柴油龙头企业-卓越新能生物柴油产品的内销价格走势来看,2016-2020年,我国生物柴油的内销价格总体走高,2017年以后维持在5000元/吨以上。

注:因公司暂停公布2019年及以后年度价格数据,故2019-2020年价格根据公司生物柴油产品收入除以销量计算得出。

其次在出口价格方面,参考国内生物柴油龙头企业-卓越新能生物柴油产品的出口价格走势来看,2016-2019年,卓越新能的生物柴油产品出口价格总体增长,2019年3月的出口价格为855美元/吨。

2020年,卓越新能的年报信息显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柴油出口价格平稳上升,可以看出,当前国内生物柴油的出口价格正处于平稳增长状态。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内生物柴油还未得到应用 只是共实验用 国外这方面倒是走到前面了 依据原料和生产商的不同,目前美国净生物柴油的价格不及~美元/L;含80%生物柴油成分的混合生物柴油的市场价格,每升比传统柴油要贵~美分。 中国的生物柴油生产基本上还没有进入成熟的商业运行。关于中国生物柴油的评价是“价格低廉”。相信这是根据生物柴油发展趋势作出的定性的判断,而非定量的数据。就目前技术而言,生物柴油的成本估计比传统柴油贵。

从销售额的角度看,2012年精细化工产品占到行业总体销售额的70%以上,能源产品不足30%,造成两种产品比例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柴油原材料价格高涨且销售渠道不畅,生产企业很难从能源产品上获得利润,而精细化工产品因为其附加值较高、环保等特点明显以及销售渠道成熟等原因,获得生产企业和市场的青睐,逐渐成为生物柴油行业的主要细分产品。与同属清洁车用替代燃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相比,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相对发展缓慢。从我国成品油需求来看,柴油相对汽油更加短缺,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不仅有助于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也具有缓解柴油资源短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废弃油脂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产业化发展还能解决废弃油脂再次进入食品领域从而危害大众健康的问题。但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受到生产成本较高、政策扶持不足、相关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有助于明确产业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与示范我国2010年生物柴油产能约300万t/a,产量约20万t,主要原料为餐饮废油、榨油废渣等,产品主要用于农用动力机械及公路、水路和铁路运输动力机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自“十五”开始,政府加大对生物柴油研发的投入,但由于后期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建和规划的产能已有一定规模,但产能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主体为民营企业,国企和外企也有涉足。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以麻风树为原料的示范装置建设。其中,中国海油在海南的6万t/a装置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是目前已建成的我国最大的生物柴油示范项目。国内相关政策“十五”期间,生物柴油相关研究课题进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逐步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并提出生物柴油发展目标为: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到2010年达到20万t,2020年达到200万t。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对国家批准的工业示范装置已制订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业装置建设的贷款,增值税、所得税减免,建成运转后达到合同指标的奖励等。但从总体上看,相关政策对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政策连续性不强,甚至出现反复。例如,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规定:“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提纯、精炼、合成等工艺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但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又将生物柴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直至2011年6月,国家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再次发布通知对以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在经过数年的持续增加之后,目前已经开始下滑。中国政府为解决能源节约、替代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己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研究、倡导工作。中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目前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生物柴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可以预计,在2-3年内,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并达到实用水平。著名学者闵恩泽院士在《绿色化学与化工》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发展清洁燃料生物柴油的课题:原机械工业部和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拨出专款立项,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和贵外I山地农机所承担课题,联合研究长达10 年之久,并邀请中国石化科学院的专家詹永厚做了大量基础试验探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施德路先生也曾于1985 年进行了生物柴油的试验工作;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欧共体合作研究项目也涉及到生物柴油;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科学陆军化学所等单位也都对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系统研究始于中国科学院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燃料油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30公顷的小桐子栽培示范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沙市新技术研究所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进行了长达10年的合作研究,“八五”期间完成了光皮树油制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艺及其燃烧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植物油能源利用技术”。1999-2002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林业局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948项目)—— 《能源树种绿王树及其利用技术的引进》,从南非、美国和巴西引进了能源树种绿玉树(Euphorbiatim-cal li)优良无性系;研制完成了绿玉树乳汁榨取设备;进行了绿玉树乳汁成份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绿玉树乳汁催化裂解研究有阶段性成果。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发展生物柴油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长期徘徊在初级研究阶段,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的产业化:政府尚未针对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优惠和鼓励的政策办法,更没有制定生物柴油统一的标准和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因此,中国进入了WTO之后,在如何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和双重压力这种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洁的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发展生物柴油,中国有十分丰富的原料资源。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各异,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风子科和萝摩科等。目前中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要从总体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中国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集约经营,形成产业化,才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国加入WTO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只要把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则其在柴油引擎、柴油发电厂、空调设备和农村燃料等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中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储量又很有限,大量进口石油对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提高油品质量对中国来说就更有现实意义。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汽车柴油化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据专家预测,到201 0年,世界柴油需求量将从38%增加到45%,而柴油的供应量严重不足,这都为油菜制造生物柴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生物柴油产业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也将是中国未来较长时间石油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到2005年,随着中国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预计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亿吨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目前中国生物柴油技术已取得重大成果: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都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继建成了规模超过万吨的生产厂,这标志着生物柴油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已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十五”计划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并已列入有关国家计划。▲《财税[2010]118号》经国务院批准,对利用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从2009年1月1日起,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一)生产原料中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用量所占比重不低于70%。(二)生产的纯生物柴油符合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合生物柴油(BD100)》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至本通知下发前,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已经缴纳的消费税,符合本通知第一条免税规定的予以退还。 我国在生物柴油的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7年首个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B100开始正式实施。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2月1日开始实施。由上述发展趋势可看出,出于成品油来源多样化、杜绝“地沟油”进入餐饮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政府对生物柴油领域的重视度在日趋增加。我国生物柴油技术路线评价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菜籽、大豆、工业和餐饮废油脂等,而一些木本油料作物例如麻风树、黄连木、文冠果和光皮树等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这些技术路线在经济、环境和能效方面表现不一,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合适的技术,成为生物柴油相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经济性评价生产成本比较高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最大障碍。《油世界》称,欧盟地区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913万吨下滑至900万吨,从而终结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趋势。报告还称,美国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329万吨增加至348万吨,但今年7月至12月期间的生物柴油产出料减少36万吨,但美国明年的生物燃料产出前景依然光明。“鉴于美国2012/13年度豆油供应紧俏,令该国的生物柴油产出达到规定的水平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报告指出,预计今年,阿根廷的生物柴油产出料自上年的243万吨小幅增加至245万吨,而2011年,该国的生物柴油产出增加了60万吨。报告称,“阿根廷的生物柴油产商目前正面临出口销售大幅下滑和国内消费大幅缩减的困扰。”低迷的大豆产出导致豆油价格走高,这也令巴西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235万吨下滑至229万吨。但巴西上调了明年生物柴油混合比率方面的要求,这会令该国明年的生物柴油产出前景光明。

论文国内外现状研究现状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第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时候首先需要具备的是研究国内的现状,需要举出一系列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必须是来源于正规的数据平台,这样的平台国家已经很多,中国知网是一个全国比较大家的数据库大家可以在这里查找,这个方法大家要记住。

第二,大家写国外研究的时候,需要明白的是国外的整体情况,需要了解具体国家的整体数据,同时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要有了解,这样才可以引述正确。这些资料可以各大国际知名网站查找,美国的很多大学网站对外开放一部分,可以去那里研究一下。

论文的介绍如下: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办法》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

论文一般由名称、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外研究现状是什么,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国内和国外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是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是权威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

所以很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两种写法,要不就是从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或者就是从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现状的研究来写。

正常来说,国内外研究现状都需要大家去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总结学者的主要观点,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直接从一篇文章的摘要看出来,一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哪些,这样的话,即便你不完整的阅读文章,也能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从硕士论文里面去摘抄,大家可以找一些和自己题目一样,或者是关键词一样的硕士论文,我们在里面摘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将这个话改成自己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但是注意标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文章,而不是你参考的这篇硕士论文。找文献去哪里,中文的话我们可以从百度学术或者是知网里面直接观看,主要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主要观点都在摘要里。

英文的话,之前有提过从谷歌学术去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的国外文献,这里要注意,查找国外文献的关键词,一定要翻译成英文,如果是中文的话,是没办法识别的,然后只需要把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再去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毕业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写之前、或者说是查找相关文献之前,需要明确以下问题:

(1)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

(2)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

(3)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

(4)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因此文献综述部分,是有一个内在逻辑的。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了解前人已经提出的问题。通过对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了解前人在研究课题方面提出了哪些问题。一般地,对于任何研究主题,都或多或少有前人涉及过,都会提出若干观点,为论文写作或者研究提供启发。

2、明确前人解决了哪些问题。了解前人解决了什么?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文献综述所要解决的第二大议题。

3、那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在进行文献研究时,也可以注意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研究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对研究者产生借鉴启发作用。作为硕士研究者,可以尝试在相同的背景下模仿其研究方法,常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案例研究、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演绎推理等。

4、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部分就可以表现出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通过文献综述的研究,找出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文献研究时需要得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找到某一研究主题前人尚未研究的方面和内容,作为论文研究的依据。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思路,构思怎样进行研究。

5、探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部分就需要简要说明接下来的研究工作)。

当然,在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时候你不需要长篇大论,或者把关注的学科写成一篇非常全面的历史纪录。这时候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前人的研究进行排除筛选。

  • 索引序列
  • 生物矿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论文
  • 国内外研究矿物的现状论文
  • 国内外关于矿物质的研究现状论文
  • 国内生物柴油研究发展现状论文
  • 论文国内外现状研究现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