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人之初杂志精文

人之初杂志精文

发布时间:

人之初杂志精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人之初杂志社出版杂志人之初:1935年史东山执导电影人之初:1951年秦剑执导电影人之初:1963年吴家骧执导电影人之初:1992年郑洞天执导电影人之初:2010年未来出版社出版书籍人之初:刘若英演唱歌曲人之初:天堂乐队演唱的歌曲人之初:1984年台湾台视人之初

“人之初在线”2001年正式开通,2008年,被评为全国期刊社网站十强。子刊《成长》人之初杂志社于2003年3月创办了《成长》杂志,其目标读者群定位于15—20岁的青少年。它融合了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着眼于青少年性、情、业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承载生活内涵和生命张力的心灵读本,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灵加油站。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全国优秀少儿期刊。人之初杂志社面向社会,参与承办了八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作为广东省性学会秘书处所在单位,杂志社主办了多次性学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2006—2009年《广东性学报告》、《性文化建设概论》、《枫哥说性》等书籍,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社长:黄效德总编:郑子谦副总编:雷静波副社长:田国辉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2号华信大厦西座13-14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叫拇指凝聚杨

人之初杂志人之初信箱

人之初网站人之初杂志在线

你去买一些中学生阅读杂志,比方说中学生博览,意林,读者,故事会之类的,里面的文章大多都是学生投稿的,每本书都会有一个框框是告诉你如何投稿到他们社以及稿费怎么付的,不同社有不同的要求及稿费。像故事会最好就投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意林就投散文吧,读者和小博可以投一些真情实感的你身边的事或者你的感慨。你最好就是去买这些书来看,看看里面的文章风格怎样,水平到哪里去,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写文章啦。

傻绪、上这问

给你个例子格言》第17期选题征稿(2008-07-09 09:54:02)1. 格言新说: 随遇不安预告: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境遇,古人告诉我们要随遇而安,去顺应环境,找寻内心的悠然。那么,一味的“随遇”就真的可以得“安”吗?时至今日,“随遇而安”是否还适合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呢?且看《格言》全新解说:随遇不安。篇幅:千字左右。稿酬:1000元/千字。要求:对题目充分理解,论证到位,论据有力,条理清晰,逻辑感强,语言精彩,形式不拘一格,突出新说的新锐感。 截稿时间: 2008年7月15日 投稿信箱: 请在投稿邮件的主题上注明“格言新说”字样。2. 选段:描写夏天特有的景物。说明:摘选自文章中的一段,要求切合主题,描写生动、优美而富有文采和感染力。稿酬:20元/段(此版块以接收读者荐稿为主,来稿请注明作者和节选文章的题目。)3.热帖子 :你一开口,万籁俱寂说明:不是因为服了YOU,而是因为你的话太让人无语!说说你身边的“冷场专家”吧!要求:原创,切题即可。越有创意、越搞笑幽默越好!稿酬:30元/条截稿时间:2008年7月15日投稿信箱: 请在投稿邮件主题上注明投稿栏目名称。

人之初杂志pdf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例如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了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人之初杂志社出版杂志人之初:1935年史东山执导电影人之初:1951年秦剑执导电影人之初:1963年吴家骧执导电影人之初:1992年郑洞天执导电影人之初:2010年未来出版社出版书籍人之初:刘若英演唱歌曲人之初:天堂乐队演唱的歌曲人之初:1984年台湾台视人之初

人之初出自哪里

人之初杂志征文

教师读书征文范文(通用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征文吧,征文没有题目、题材、格式的限定,与作文大体上一样。你所见过的征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书征文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青年教师》一书,虽名为《致青年教师》,其实对任何年龄阶段的教师而言,都值得去读一读。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它更像是朋友间家常式的聊天,有来自年轻教师内心的倾诉,有以过来人身份给予的倾听和开导,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在这本书中吴非老师曾多次谈到教育常识问题,这也使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问题。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字典,在字典中常识的意思是"普通知识"。那么教育常识自然就是教育的普通知识。说实在的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云。读完全书之后,我更愿意将这个教育常识解释为教育常规、人之常情、生活之常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尊重常识,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崇尚人之常情、乐品生活之常态。

一、尊重教育常识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所以教育必然是存在规律,即便如 吴老师所描述的在很多时候,教育规律经常会被忽视、弱化,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众多的教育规律中, 李老师尤其强调"慢"的艺术。作为年轻教师而言,我们所拥有的激情、冲劲,却往往使得我们在这条需要等到的道路上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如果我们能早点意识到每一朵花都需要等待的绽放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仅能欣赏到花朵绽放的瞬间,还能拥有更多等待花开的期待和乐趣。在吴非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二、尊重教育常识就要崇尚人之常情

所谓人之常情,我想到了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四心说,孟子认为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人要保持这四心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教师独特的身份职责又决定这是我们必须拥有和崇尚的,即便学校也并非是一片净土。

首先,教师要有恻隐之心。

也许是在学生冒雨回家的瞬间,也许是在学生因家境贫寒而暗自神伤时,又或许是他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我们并不缺少爱,只不过有时我们表达得过于直白,过于急速,过于唯我独尊。为人父母后的经历,让我想到年轻教师有可能有了孩子之后,他才可能渐渐地明白该如何更加理地表达他的爱。也许到时他才会明白那个在课堂上经常捣蛋,不交作业的孩子,在他还是个孩童时,该是一个怎样可爱的孩子呢,也许他可爱的就如你家宝宝。

其次,教师要有羞恶之心。

每次听到有关中国人在国外种种不文明的事迹时,我就在想这样的人在学校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人的习惯的养成正如一个刺激的形成,需要很多次的强化才会最终确定下来。也许他们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与他周围的人群相比,他们的行为并不"出众",但跟文明素养,家庭教养有明显差距的人一比,这种距离就明显了。也是在这时我总会想到学校里那一个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女生,每次听到同学、教师对她种种行为的描述,联想起学校中流传的种种关于她的绯闻时,我总会疑惑,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甚至于很多次我都有一种冲动,很想跟她聊聊她的未来她的人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是处于自己的惰性,又或许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她对话。

对于我们而言,有羞恶之心的教师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歉疚。在 吴非老师的书中提到年轻教师穿着高跟鞋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的场景,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教师培训的场合,不合适宜的电话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有人举止大方地接起电话,我经常诧异这些人的勇气,毕竟可以置他人不满眼神于不顾的人是不多的,更何况是年轻人呢。

第三,教师要有辞让之心。

表现在教师要有开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要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正如 吴非老师在文中所说的要大方。这不仅仅是从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角度而言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的投入工作。每次进入学校,我都会主动跟门卫师傅打招呼,去食堂的路上,跟遇到的老师和学生一一问好,在食堂里我总忘不了在接过早饭的同时说声"谢谢!",到了办公室我总会跟打扫卫生的阿姨聊聊他儿子的学习近况。我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这样做可以让每天的工作变得更有人情味:双休日我有快递时门卫师傅会用自己的电话卡给我打电话,食堂的阿姨会悄悄地告诉我今天什么早餐更好吃,打扫卫生的阿姨总忘不了问问我家孩子带得怎样。

另外对待学生也要平等尊重。我时常看到有些教师自己两手空空的走回办公室,而让学生替他拿东西,也时常看到有些学生为了给老师拿点东西,而在他们不熟悉的行政楼的各个办公室之间来回奔走,上课铃响时飞奔回教学楼,碰见这样的学生我时常会附上一句,"慢慢走,迟到不要紧的,小心摔跤"。我想这些老师可能也是有各种原因,或是因为身体状况,或是因为旅途遥远,但是无论如何,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年轻老师而言,千万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想到我第一次坐在办公室里,对来交作业的课代表说"谢谢"时,她是如何的不知所措,我想我们真应该对学生多说几句"谢谢"。

最后,教师要有是非之心。

学校是辨明是非,追求真理的地方,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真善美,知道对与错的标准。与其教授学生大量若干年后对他作用不大的知识,还不如让他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每每看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狭隘,我总有一种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感觉,不为别的,只因为担心以后他们也可能遭遇的冷漠、自私、狭隘。

三、尊重教育常识就要乐品生活之常态

从我跟社会的接触来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是处于中间地位,比起普通老百姓我们是属于知识分子,但是跟公务员相比虽说我们享有公务员待遇,但与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我想生活的实质不在于追寻财富、地位、权势,而在于有时间有心情去品位平凡的点点滴滴。作为年轻教师,要安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我的老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想对年轻教师而言,不看看这本书,你也会后悔的。

做为一名老师,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可想想自己,平时读了几本书呢?可能连学生都不如。感觉到自己脑子中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学期,随着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的读书活动,我也跟着看了不少书,感觉真是收获不少。读书是提高一个人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这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使我懂的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于永正的《教海漫记》中,使我获取了微笑教学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使我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

除了看一些教育书籍之外,我也会看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 书,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由此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害怕改变,常常为后退、慵懒、安逸寻找借口和理由。不善于学习或学而不思、不勇于进取或有心思无践行,心胸不开阔,眼界不高远。不嗅嗅、不匆匆、也不唧唧,却常常哼哼。

"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世事变化本无常,《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教学工作是繁重、琐碎的,生活又常常考验着我们。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随时奔跑追寻的准备,没有一个平常心,那人生将不堪重负。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一件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人会欣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人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来。无论对待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个别学生不听话、教学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在教学中,很难有常胜将军,关键是如何对待。每一次考试,都代表着过去,不代表将来。我们要及时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弥补,任何力图辩解的话语都是起反作用的。试想一下……

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教师,怎么能培育出坚强乐观的学生?

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教师,怎能指望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一个教好教坏都无所谓的教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教师的情绪,教师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有人说,一个人一天的情绪从早上一起床就定了调,一节课的成败从教师走进课堂时的神态就辨得出。学生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

教师读书靠的是长期的积淀,坚持不懈的读书,读好书,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才会储备真知,才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才会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展现个人魅力和为师者的风范。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拥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报刊、杂志那是不行的。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读书人",而教师也才会成为真正的"学者型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是注定一辈子做"小事"的。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天天与小学生打交道,天天管的是小孩子那些不上眼的事。而"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是伟大的,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我们天天干着这些不起眼的事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形成了他们的思想、形成了他们的行为习惯,成就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就了祖国的未来。

为了我们更好地注重教育的'"小事",更好地注重教育工作中的细节。上学期期末我购买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作为本学期我自学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教育的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做好。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教学中运用的知识。

读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拒绝浮躁》一文,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做好每一件小事就等于做了一件大事,如果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就更谈不上做大事了。在日常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须加倍认真,这样才有可能把它做好。做人也是,不能计较得失,要团结同事,多为集体着想,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中和信任。在这里还有一句话是西方的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不论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还是我们的教育事业,都是在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中长大的;浮躁被扎实所代替,冲动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长大的硬道理。

最近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例如管理一个班级,要想把这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和恒心,要求学生做到的除了自己做到以外,必须想方设法让每一名学生最后都达到要求,并进一步养成习惯,然后再做第二件事。最后,把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班级管理也就到位了。最忌讳的是还有几个学生没有达到要求,你就开始急着做第二件事,并把第一件事淡忘了。这样时间一长,你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好。

说实在的,读书的感觉真好!开阔视野、净化灵魂,百利而无一害!最近几天我才静下心来,经常翻开《细节决定成败》读一读。最初,感觉里面的事例和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相差很远,但细细品味,才真正感觉到书里面的每一个事例都影射处了做好一件事情的真谛:"把小事做细"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关键。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难,需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好每一件事。每当翻开这本书,必然想起一句话:小事成就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仔细阅读后发觉里面也渗透着一种理念:节约也可以决定成败。现在国家正在倡导节约型社会,学校也是如此。要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必须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

前不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也就会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的不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关系密切,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热爱学习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可以增添学习兴趣。

读罢《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将教育的本质诠释的淋漓尽致,教育的未来、教育的理想进行了美好的憧憬。朱永新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的引言中用了英国盲人教育大臣戴维的故事———他不断追寻理想,最终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在这本书里,掩卷沉思,心潮澎湃。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憧憬,是信心,是思考……更是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新教育之梦》一书文笔清新优美,寓意深刻透彻,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充盈着诗意,澎湃着理想。朱永新老师从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到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娓娓而谈,让人感觉犹如与智者交流,又如与长辈沟通。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应是第七章"理想的教师"中的罗列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八点。使我豁然开朗:原来,人生有梦才精彩!

读着朱老师清新的文章,激起了我对未来的向往:和同学们谈天说地,聊他们的未来与梦想,望着那张张可爱的面庞;向往着美好的教育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教育蓝图……学校不再是学生的牢狱,而是他们快乐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教师不再是重复的机械教学,而是充满***与理想,追求卓越与创造,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开启诗意田园之门。但是如何成为一个既有诗意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如何成为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且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如何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又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呢?《新教育之梦》带给我许多思考。

当读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这段话时,深感惭愧。整天泡在学生堆中,与孩子们一起贪婪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中挫折和失落,可是很多时候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书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可是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动没有***没有不懈地追求卓越的努力,又怎能会成功?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我应该朝理想的教师努力;让我的学生朝理想的学生努力。让我们重拾自己的梦想,一路不断地追寻下去!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人民日报(100元/千字)光明日报100元解放军报150元经济日报80元中国青年报100—150元工人日报60—80元科技日报80元金融时报100元北京日报150元文汇报100元新民晚报80元广州日报100元南方周末150元南方都市报100—200元深圳特区报150—200元中国文化报50元杂文报80—100元长江日报80元江南时报50元羊城晚报80—100元江西日报80元福建日报100元大众日报80元四川日报80元法制日报80元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天津日报:70元千字。今晚报:80元/千字。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一般稿80元/千字。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一般稿80元/潜在千字。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工人日报:100元/千字。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工人日报:100元/千字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今晚报:80元/千字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天津日报:70元千字徐州日报千字/40彭城晚报千字/30宿迁日报、晚报千字/40淮安日报千字/30淮海晚报千字/20无锡日报千字40江南晚报千字50南通日报千字30江海晚报千字30锡山日报千字30常州日报晚报千字30江苏工人报千字50服务导报千字70扬子晚报千字80钱江晚报千字80杭州日报千字80中国交通报千字80中国环境报千字80京郊日报千字40北京晚报千字80中国水运报(湖北)千字30中国青年报千字100中国教育报千字80中q蟊ā∏ё?0新民晚报千字80海运报千字20《家庭》杂志:千字600-1000元。重头稿8000-15000元/篇。《知音》杂志:特别稿1000元/千字。一般稿300-500元/千字。《伴你同行》杂志:头条稿300元/千字。普通稿150-200元/千字。《爱人》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如风《深圳青年》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人物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李非《八小时以外》杂志:纪实稿200元/千字。《家庭之友》杂志:纪实稿300-500元/千字。责任编辑:张硕《家家乐》杂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张晓《人之初》杂志:200元/千字。责任编辑:黄效德《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特别稿300-500元/千字故事会300-600新故事200-300今古传奇故事版200-300山海经150-300故事林150-200故事家150-350上海故事150故事世界70-100今古传奇故事报60-100民间文学70-100百姓故事70-150新聊斋70-100民间故事70-100故事大观100三月三70中外故事70民间传奇故事50文艺生活50少年故事会40幽默与笑话100快活林100-150家家乐300-600家庭医生300-600恋爱婚姻家庭300-600家庭400-知音1000-女报500-1000爱人200-小小说读者50-500/篇中国家庭网稿费按分级支付,原则是优稿优酬,特稿特酬,80-100元/千字

建省举行“海西”杯“家乡的故事”暨十一届“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海西”杯“家乡的故事”征文活动要求 一、活动目的: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广大中小学生对我省改革开放和海西建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福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他们为海西建设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决心,特举办“海西”杯“家乡的故事”征文活动。 二、活动组织: 1.本次活动由福建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共青团福建省委联合主办,海峡文艺出版社承办。有关部门领导组成活动组委会。 2.通过在新闻媒体发布消息,阐述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吸引学校和家长的关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海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爱国、爱乡之情。答案补充 三、征文要求: 征文以“家乡的故事"为主题,通过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了解和感受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围绕着家乡面貌的变化、衣食住行的改进、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卫生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和谐、科学知识的普及、抗震救灾的踊跃、文明行为的涌现、文体活动的多样、精神世界的丰富等内容进行撰写。题材、体裁不限。 四、注意事项: 1.文章内容要求健康向上,感情真挚,语言通顺。字数800一1 000字,诗歌50行以内。 2.截稿时间:2009年3月15日 3.投稿地址:福州东水路76号14层海峡文艺出版社《快乐语文》编辑部收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 4.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答案补充 五、评选及奖励: 此次征文活动分小学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和初中组,主办单位将组织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每组各设一等奖30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100名、优秀奖若干名,并设指导教师奖和学校组织奖,分别给予奖励表彰。 六、活动经费: 本次活动经费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承担,不向参赛学生收取费用现在的稿费,一般是按字数来论的,不一样的版面标准不一样。好的上千上万元,中等的6,7百元左右,次等的1,2百元左右。这些数据仅作参考。我这里有一些书集可以投稿:读者,青年文摘,小说月报,小小说等;网上投稿地址:这还有一些信息:部分报刊稿费价格参考(基本代表目前文稿一般行情,若有变化以报纸规定为准) 《家庭》杂志:重头稿8000-15000元/篇一般稿千字600-1000元。 《知音》杂志:特稿1000元/千字。一般稿300-500元/千字。《爱人》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纪实稿300元/千字。《深圳青年》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人物稿300元/千字。 《家庭之友》杂志:纪实稿300-500元/千字《恋爱·婚姻·家庭》:特别稿300-500元/千字 《伴你同行》杂志:头条稿300元/千字普通稿150-200元/千字《家家乐》杂志:纪实稿300元/千字。 《八小时以外》杂志:纪实稿200元/千字。 《人之初》杂志:200元/千字。 广东工商报:新闻投稿新闻报料 头条稿100元/千字 天津日报投稿信箱70元/千字 天津青年报 纪实稿100元/千字一般稿80元/千字 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一般稿80元/千字 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投稿信箱) 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 今晚报80元/千字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工人日报100元/千字。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一般投稿小诀窍 一、 稿件首先要书写整齐,字迹不要潦草,稿纸要用方格纸。不少作者在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更有甚者,随便将一首诗抄在烟盒上或写在用过的稿纸背面。有些作者虽然用稿纸抄写但未用方格稿纸等等。对于这一类来稿,编辑一般都不会认真去阅读。一是阅读起来太费劲。 二是编辑感觉到作者创作不严谨,投来的稿件质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纸抄写,若稿件刊用修改起来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数也不好计算。 二、 投稿时作者要谦虚。不少作者投稿时总爱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说五花八门。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市级文学刊物作编辑工作时看到过不少类似的附言:我是某协会会员,某华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可以说我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诗人。今寄诗作几首,在你们这类市级刊物上发表应该是绰绰有余吧……。诚想,有哪一位编辑愿发这种骄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没市级刊物,何以给市级刊物投稿呢!当时,我还年轻,耐着性子看完诗作,其实所谓的诗作连上县级刊物的水平都达不到,纯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罢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总认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应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谚语,来稿时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稿件,甚至讲已得到了某主编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赏识。其实,稿件的好与坏,编辑阅完便知,作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投稿时作者一定要谦虚,不要过高地宣传自己。 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报刊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文学报刊在国内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类报纸的文学副刊,那就数不胜数。经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编辑的赏识,除了质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没找对投稿的报刊。其实,每一家报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用稿的标准,不能写完稿不加选择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来讲,报纸副刊发表的文章都要比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报纸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时期报纸宣传主题,也可以说是应景之作。如果是这种稿件,一般不易在纯文学刊物发表。当然,也有一些大报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水平并不低,这要看是什么报了。文学刊物一般分为市级、省级、中央级。通常来讲,级别的不同,所选稿件质量就不同,比如说《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可以说选载的都是小说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选中。如何让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向相应的报刊投稿,这样就容易投中。四、 稿件最好不要寄给某一位编辑。作编辑久了,认识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编辑的私人信件或寄给编辑的稿件就多了,案头上压满了来信、来稿,处理都处理不完。编辑部都有专门的收发人员,来稿及时登记,及时分发,一般都不会积压,反而寄给某一位编辑的稿件常常会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 五、 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 六、给报纸副刊投稿切忌投长稿。众所周知,报纸副刊的容量极其有限,稿件字数太多,版面无法容纳,编辑修改起来费时费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会选择其它稿件,稿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七、 寄稿时要在稿末写清固定地址、邮编、姓名,以便编辑联系。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写地址,使编辑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 电子邮件小诀窍 一、投稿使用扩展名为.txt的文本文档。 二、投稿尽量配图,用专业抓图软件抓图,保存为BMP或TIFF格式。 三、文章无空格,低级错误少,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在3000字左右,有小标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编辑的工作习惯。很多编辑使用Word,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最常用扩展名为.doc的文档,他们最常用的文档却是扩展名为.txt的文本文档。为什么呢?因为像Adobe PageMaker等众多排版软件只支持置入文本文档。另外一个原因是苹果机在印刷行业仍占统治地位,很多杂志社为了使杂志印刷出来更精美,都采用苹果机进行排版。而苹果机文件兼容性差,不便于与外界交流文档,最重要的是很贵,所以编辑们用的都是PC机。PC上的文档和苹果机上的文档并非完全兼容的,文本文件在文件兼容性上也更好一些。 由此,我们得出第一条秘诀:投稿使用扩展名为.txt的文本文档。 对于技术类的投稿,最好附上图片。从目前港台的杂志销售情况来看,图文并茂甚至图多字少的杂志越来越畅销,这和现代人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是分不开的,谁都不想工作、学习了一整天还要看全是字的杂志。 提到配图,有必要提示一点,要想让编辑更容易选中你的稿件,请学会使用专业的抓图软件,如HyperSnap、SnagIt等。用这些专业抓图软件好处有三:一、抓出的图片分辨率更高,一般可以到96dpi,而直接按键盘上的Print Screen键抓到的图片分辨率仅为72dpi;二、抓到的图片区域更细、更准确,省去了用Photoshop编辑的麻烦;三、这些软件都有方便的添加图像注解的功能。有注解的图像更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编辑当然会对有这样附图的文章多看几眼。 另外,为了保证图片的印刷质量,请在用抓图软件抓图时就直接保存为BMP或TIFF格式的文件,这两种格式保存的图片可以保留最高画质,而我们在网上常用的JPG格式因为采用了有损压缩,用作印刷时会影响印刷出的图片质量(表面上看BMP、TIFF与JPG的画质相差不大,但是当将它们转换为排版需要的300dpi分辨率时,画质差别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两篇来稿选题接近,文章质量差不多,编辑肯定会优先采用配图印刷质量更好的那一篇。而因为广大撰稿人都是通过电子邮件或QQ、MSN等网络形式投稿,直接将BMP或TIFF格式(文件体积较大)的图片进行发送将浪费大量网费和时间,因此有必要对图片进行压缩。不妨将图片和文本文件放入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最好命名为文章题目而不是用默认的“新建文件夹”(这样才容易被编辑从数以千计的来稿中挑出来优先阅读),然后用压缩软件压缩为ZIP或RAR格式。许多撰稿人在听了我的建议后惊奇地发现将BMP或TIFF文件打成压缩包后的体积变化最明显时可以是原来文件体积的几百分之一!远比JPG格式的体积小。 由此,我们得出第二条秘诀:投稿尽量配图,用专业抓图软件抓图,保存为BMP或TIFF格式。 由于排版软件会自动给段首加缩进,因此要养成段首不留空格的习惯,这样可以免去编辑在编辑文章时去空格的麻烦,无形中会增加编辑对你的文章的好感。 在稿件写成后,最好自己先仔细校对一遍,清除掉常见的“的、地、得”错误和一些笔误。文字功底深厚的编辑会对文中充斥“的、地、得”错误和低级笔误的文章另眼看待,而文字功底稍差的编辑因为自己也没有把握找出所有的“的、地、得”错误,更会因为老编的责骂而痛恨这类稿件,干脆优先采用老编责骂率低的作者的稿件,以后你的投稿也将被另眼看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一,”和“1、”这样的写法是不符合国家标点符号规范的,正确写法为“一、”和“1.”。其实我们在日常写作中不规范的地方还有很多,但这两个错误更正起来最为麻烦,无法使用Word的“查找/替换”进行更改,因此减少这两个错误也会增加编辑对你的文章的好感值。 文章的错误排查得差不多时,还不要急着将稿件发出去,再通读一遍,将读起来不顺的句子加以矫正。然后试着删去和文章主题联系不是太紧密的段落(什么?删段落?字数就是money啊!这不是割我的肉吗?),一篇思路清晰、结构紧凑的3000字稿件远比一篇思路散乱,体态臃肿的5000字稿件更容易过关(除了专题,一般每篇文章版数都会被限制在2版以下,多写无益,写多少都会被编辑砍为2个版需要的字数,也就是3000字左右,一篇篇不容易砍到3000字左右的大稿件往往就这样功败垂成)。 最后,如果稿件催得不是太紧,不妨给自己的文章加上小标题。这样更便于编辑初读时就了解你的行文思路。如果不加小标题,编辑又没能在初读时就充分领会你的思路,往往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加上小标题,并根据小标题进行删改。还有,大多数主编都是以小标题为根据来通读文章的,不但是主编,时间紧和急脾气的读者也会采用这样的阅读方式,加了小标题的文章会比没有加小标题的文章更容易通过终审和赢得读者的青睐。一稿多投,其实是不能片面去理解的,这要考虑到所谓的授权问题。如果某一报刊杂志只是地方性质(指的是城市)的,那么你给于他的授权也就只限于地方。如果此时你把稿件投向另一个地方(也指城市),那么你就不算一稿多投。从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稿件是国家性质的,那么如果你投稿到其他国家,也不算一稿多投。而如果你得到你第一次投稿的杂志报刊认可的话,你就可以投向其他地方,这种情况下也不算一稿多投。但是,如果你没有经过第一投稿方的答复前,就将稿件投向其他地方的,那么你就已经是一稿多投了。一稿多投在行业内是个忌讳,你走到哪里都会受到鄙视的。所以,如果你投稿时一定要认清楚。如果你投了一家稿后,人家在一个月内(有些杂志时间可能更长,如果更长他们会特别说明)没有给你答复前,你绝不能投向第二家。而且,即使你得到了答复,在超过授权的范围投向第二家,也属一稿多投。如果有文章,你首先应该考虑去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我建议你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必能找到一二。因为各种比赛不固定,我无法引导你。我把投稿相关网站给你参考,希望你从中选出合适的。8000种只要求本地首发报刊投稿E_mail信箱全国报刊网址和投稿信箱一览全国高稿酬、付酬及时、讲信誉报刊媒体前十位名单全国所有即时支付稿费的杂志投稿地址全国知名报刊杂志稿费标准

可以,往读者文摘

《人之初》杂志电子

据学术堂了解,每个教学单位对期刊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领导会告知您对期刊的要求,然后您发表符合要求的期刊就可以了,不要发了就觉得可以用,现在职称对期刊要求也不一样,要根据要求来发。以下是学术堂总结出的比较适合职称评审用的教学期刊。1、《语文教学与研究》级别:国家级教育专刊主管:国家教育部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 见刊周期:6个月左右2、《高中数理化》级别:国家级教育专刊主管:国家教育部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见刊周期:6个月左右3、《教育现代化》级别:国家级教育专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见刊时间:3个月左右4、《广西教育》级别:省级教育专刊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广西教育杂志社见刊时间:4个月左右5、《新课程》级别:省级教育专刊主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出版集团见刊时间:3个月左右6、《教师》级别:省级教育专刊主管: 湖南教育厅 主办:海南出版社见刊时间:3个月时间7、《成长》级别:省级教育综合主管:中国计生委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人之初》杂志社见刊时间:2个月左右8、《速读》级别:省级教育综合主管: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见刊时间:2个月左右9、《读书文摘》级别:省级教育综合主管: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见刊时间:2个月左右不同职称对于期刊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评高级一般选国家级教育专刊或省级教育专刊发表论文都是可以参加评审的,如果是评中级那么省级专刊或教育综合刊物即可。

教育的话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件。人与人都是要教育来行的,这么伟大的适合核心期刊吧!比较的高大上

人之初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前言──人生三大事 话说人生三大事:诞生、结婚、死亡——“命中有爱”系列就要在这里头做文章。以前听说一个少数民族,具体哪个我给忘了,只记得那个少数民族的人一生只洗三次澡,一是出生的时候,二是结婚的前天,还就是死亡出殡的那天。可想而知,这三件事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关键啊!所以呢!我就把这三件大事都交给了“Dragon”集团——还记得这个超大集团吧?《东施公寓》系列中郗伟广泽就是那个集团下属手机公司的。如今“Dragon”集团增添了新项目,它为诞生、结婚、死亡这三件头等大事组成了一条龙服务,而在这些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故事。算算看也挺有意思,排除一些个别原因,人生这三大事都和爱有关。一个人从孕育到出生寄托了父母之爱;相恋的两个人结婚自然要有爱做基础;死亡会让纠葛瓦解,让爱你的人流泪、伤心,可以说是在别人的爱中离去。命中有爱,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我抽空去“花雨” 网站转了转,看看各位“上帝”对我的小说的评价。在《追爱不作弊》的书评中,有个“上帝”说不喜欢女追男的故事。该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如果彼此相爱,不存在谁主动一点去追谁的问题,只要结果好,一切 OK!不过“上帝”的话给了我灵感,让我写下了这个《人之初》的故事。来看看“人之初”,我们的爱是怎样筑成的吧!楔子 “Dragon”集团……

没有电子书,只有电子版的!

  • 索引序列
  • 人之初杂志精文
  • 人之初杂志人之初信箱
  • 人之初杂志pdf
  • 人之初杂志征文
  • 《人之初》杂志电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