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语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答题模板

语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答题模板

发布时间:

语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答题模板

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一般回答不能去掉,1解词;2代词解句;3去词解句;4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充分有力的论证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对比论证:鲜明突出的论证了……说明方法:下定义:科学准确而简明地说明了……使说明更严密;举例子: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使读者信服;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增强文章趣味性;作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5)心理描写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3、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 (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 ( 2)倒叙(在开头) ( 3)插叙。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 (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反复 (6)对偶或对/仗 (7)反问(8)引用9、比喻有何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10、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对比/、衬托;(2)欲扬先抑; (3)象征 ; (4)白描; (5)铺垫; (6)设悬念,埋伏笔。11、开头语段有何作用?(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 (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2、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 (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 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13、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14、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1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16、一个句子成段有什么作用?(1)突出强调 ; (2)强烈抒发某某人的某某思想感情。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 (2)暗示情节发展 ;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 ; (2)抒发了某某人的某某强烈情感或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内容。19、该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或句式),作用是什么?(1)亮明作者或/说话人的某某态度 ; (2)加强语气 ;(3)强调某某的感情。20、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21、谈谈对句子的理解。(1)先找关键词 ;(2)把关于这个词的比喻义、语境义、指代义、引申义说出;(3)可从文中找其他类似的说法抄下来。22、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 (1)往该句上面找 ; (2)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1)点明了★★说明对象;(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介绍了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一般开头即点明。4、本文所介绍的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说明对象的?答题思路:(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5、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题思路:(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一般是这三种中的一种,有时是两种。6、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空间顺序?答题格式:由★★到★★。常见的空间顺序有(1)由远到近;(2)由外到内:(3)由上到下;(4)由中间到两边;(5)由整体到局部等。7、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逻辑顺序?答题格式:由★★到★★。常见的逻辑顺序有(1)由主到次:(2)由现象到原因(或本质);(3)由总到分:(4)由一般到特殊等。8、本文/本段/★★几段/某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打比方:(5)分类别:(6)下定义;(7)作诠释;(8)引用;(9)摹状貌等。9、★★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多为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具体准确(多为列数字)/清楚明白(各种均可)/条理清晰(多为作诠释)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果是打比方、引用或摹状貌,还有第二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0、★★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不好。因为(1)★★词语意思是★★,在范围/程度/语气/数量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2)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1、阅读链接材料,联系文段,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发现等。答题思路:⑴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即共同点;(2)角度多样,按分答点。12、联系生活,列举一个与本文相似的例子。答题思路:(1)弄懂吃透文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参照文中所举的例子;(3)打开思路,联系自己所见所闻。13、本文语言风格是准确/生动。请结合某某句简析。准确的答题格式是: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的答题格式是:(1)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拟人修辞/该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4、★★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代词所在的句子前边找,尽可能地摘录原词原句,或根据其概括。(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从以下两方面把握:(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①题目点明②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结尾总结④文章中间(2)句式: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 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3、开头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常见的有:⑴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①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⑵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①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⑶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①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⑷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此种情况较少。⑸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①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4、本文/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5、论证方法有何作用?⑴事例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⑵比喻论证的回答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⑶对比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将★★和★★作对比(或从正反双面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的论点,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⑷道理论证(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的道理论证),回答格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注意:“★★的论点”,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6、本文/本段用的什么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种。作用都是证明了★★的论点。7、文段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按照谁干什么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8、文中为什么举作者自己的事例?答题格式:(1)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文章产生亲切感真实感;(2)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如果在开头,则接着写:(3)引出论点或论题。9、“★★”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一:不好。因为⑴“★★”词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更加符合事实;⑵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回答格式二:⑴该词去掉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某某方面的变化,与事实不符。⑵去掉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0、为本文/本段补充一个事例。答题格式:按照“人物/事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张冠李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字数简洁。11、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思路/层次。常见的典型思路是:⑴提出★★★★的论点;⑵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得出★★结论。12、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答题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谈发现、体会等。解题要点:⑴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⑵分析材料与原文的关系:①对比②类比⑶要审清题目要求。若有几则材料,就从几则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选一个角度即可,答题时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顾材料内容,还要谈出自己感受,并注意字数要求。14、说说某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考查的都是结构上的关键句,答题格式如: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的★★。⑵中心句,揭示了文章的★★观点。⑶与★★句前后呼应。15、某某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所在句的前边找,往往是前边的那句话,或那句话的一部分。(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 16、本文的分论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题思路:分论点一般是论证部分的段首句,也会是段尾句,有时候独立成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并列关系,也有递进关系。17、本文语言风格是严密/生动。请结合某某句简析。严密的答题格式是: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符合事实;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生动的答题格式是: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某某修辞(或者是使用了口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增强了议论文的文学性、趣味性。18、最后一段不能证明论点,能不能删去?为什么?/最后一段不能证明论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该段阐明了★★词语(多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和★★词语(最后一段中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避免读者产生误解;(2)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19、议论文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1)★★描写,描写了★★人的★★形象/品质等,增强了事例的真实性;(2)使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3)增强了议论文的文学性、趣味性。20、说说本文/本段/某几段的论证结构形式,并作简要分析。答题格式:总分式或分总式或总分总式。总分总式分析是:(1)提出★★★★的论点或用★★引出★★的论点;⑵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得出★★结论。总分式分析只有(1)(2),分总式分析只有(2)(3)。21、说说本文/本段/某几段所举事例在论证角度上的不同。答题格式:★★是正面事例论证,★★是反面事例论证。22、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观点和材料发表看法、见解与主张。或根据文中话题自提一个有别于文中论点的观点,并陈述理由。答题思路:(1)先提出论点,要注意用判断句;(2)再进行论证,最好用事例论证。23、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标题。答题思路:(1)从论题角度拟,可以用“论★★”、“议★★”或“谈★★”的格式;(2)从论点角度拟,可以用“★★是★★”、“★★应该★★”的格式。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重点:1“一些、绝大部分、大多数、大都”等,表示部分,并非全部,符合客观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2“一般、通常情况、常常、往往”等,表示一般情况,也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大约,估计,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表示估计。推测,因为还不能确定,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表示限制,一般是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上的限制,起强调作用或避免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据调查,据研究,据记载”等,表示材料并非虚假、主观猜测,而是客观事实,增强材料可信度,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答题模板

虽然中考的语文阅读题有许多的难题和知识,但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解决语文考试中的难题,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六个常见题型的万能答题模板

(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记叙文现代文阅读的技巧总结

表达方法

考题形式:本文采用了哪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1.记叙:

作用: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插叙是补充说明了xx。

2.描写:

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讲究方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等。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旨。[(1)交代(事件、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悲凉、萧条、欢乐等)的气氛;(3)渲染……的氛围,暗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5)为下文作铺垫。(6)揭示了……(黑暗、污秽、人吃人等)的社会现实]

3.议论:

作用: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起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者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

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5.说明:

作用:对相关事物作必要的说明,便于理解。

[除乐以上五种还有: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对比……]

表现手法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

区分: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修辞主要指的是句子的调整,而表现手法主要指的是整篇文章。答表现手法的时候可以说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但不能就说它俩等同。

修辞是对语言的调整与适用,也就是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达到最佳表达效果的手段和过程.它针对的常常是某句话或某段文字,如比喻、排比、比拟、对偶、借代等都是修辞手法。

而表现方式,则是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选用的情感或思想的表现形式,它针对的常常是全篇,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等.

表现手法列举:

1.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3.伏笔: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4.铺垫:先写……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5.象征(托物言志):运用象征,抓住……与……的相似点,通过对……形象描述,更好地表现了……,含蓄而又耐人寻味。具有暗示作用,引起读者联想。

6.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7.虚实相生:以虚写实,却能留给人更多的想象余地,收到言语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8.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9.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侧重于寓字上。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10.以小见大。通过小事反映某个深刻的主题。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额也要月考了,我是年纪前3,老版给我们总结了一个,超级实用,你留下邮箱,我给你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5)心理描写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3、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 (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 ( 2)倒叙(在开头) ( 3)插叙。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 (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反复 (6)对偶或对/仗 (7)反问(8)引用9、比喻有何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10、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对比/、衬托;(2)欲扬先抑; (3)象征 ; (4)白描; (5)铺垫; (6)设悬念,埋伏笔。11、开头语段有何作用?(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 (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2、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 (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 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13、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14、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1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16、一个句子成段有什么作用?(1)突出强调 ; (2)强烈抒发某某人的某某思想感情。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 (2)暗示情节发展 ;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 ; (2)抒发了某某人的某某强烈情感或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内容。19、该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或句式),作用是什么?(1)亮明作者或/说话人的某某态度 ; (2)加强语气 ;(3)强调某某的感情。20、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21、谈谈对句子的理解。(1)先找关键词 ;(2)把关于这个词的比喻义、语境义、指代义、引申义说出;(3)可从文中找其他类似的说法抄下来。22、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 (1)往该句上面找 ; (2)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1)点明了★★说明对象;(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介绍了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一般开头即点明。4、本文所介绍的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说明对象的?答题思路:(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5、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题思路:(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一般是这三种中的一种,有时是两种。6、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空间顺序?答题格式:由★★到★★。常见的空间顺序有(1)由远到近;(2)由外到内:(3)由上到下;(4)由中间到两边;(5)由整体到局部等。7、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逻辑顺序?答题格式:由★★到★★。常见的逻辑顺序有(1)由主到次:(2)由现象到原因(或本质);(3)由总到分:(4)由一般到特殊等。8、本文/本段/★★几段/某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打比方:(5)分类别:(6)下定义;(7)作诠释;(8)引用;(9)摹状貌等。9、★★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多为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具体准确(多为列数字)/清楚明白(各种均可)/条理清晰(多为作诠释)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果是打比方、引用或摹状貌,还有第二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0、★★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不好。因为(1)★★词语意思是★★,在范围/程度/语气/数量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2)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1、阅读链接材料,联系文段,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发现等。答题思路:⑴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即共同点;(2)角度多样,按分答点。12、联系生活,列举一个与本文相似的例子。答题思路:(1)弄懂吃透文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参照文中所举的例子;(3)打开思路,联系自己所见所闻。13、本文语言风格是准确/生动。请结合某某句简析。准确的答题格式是: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的答题格式是:(1)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拟人修辞/该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4、★★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代词所在的句子前边找,尽可能地摘录原词原句,或根据其概括。(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从以下两方面把握:(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①题目点明②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结尾总结④文章中间(2)句式: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 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3、开头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常见的有:⑴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①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⑵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①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⑶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①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⑷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此种情况较少。⑸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①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4、本文/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5、论证方法有何作用?⑴事例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⑵比喻论证的回答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⑶对比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将★★和★★作对比(或从正反双面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的论点,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⑷道理论证(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的道理论证),回答格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注意:“★★的论点”,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6、本文/本段用的什么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种。作用都是证明了★★的论点。7、文段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按照谁干什么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8、文中为什么举作者自己的事例?答题格式:(1)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文章产生亲切感真实感;(2)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如果在开头,则接着写:(3)引出论点或论题。9、“★★”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一:不好。因为⑴“★★”词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更加符合事实;⑵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回答格式二:⑴该词去掉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某某方面的变化,与事实不符。⑵去掉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0、为本文/本段补充一个事例。答题格式:按照“人物/事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张冠李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字数简洁。11、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思路/层次。常见的典型思路是:⑴提出★★★★的论点;⑵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得出★★结论。12、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答题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谈发现、体会等。解题要点:⑴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⑵分析材料与原文的关系:①对比②类比⑶要审清题目要求。若有几则材料,就从几则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选一个角度即可,答题时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顾材料内容,还要谈出自己感受,并注意字数要求。14、说说某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考查的都是结构上的关键句,答题格式如: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的★★。⑵中心句,揭示了文章的★★观点。⑶与★★句前后呼应。15、某某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所在句的前边找,往往是前边的那句话,或那句话的一部分。(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 16、本文的分论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题思路:分论点一般是论证部分的段首句,也会是段尾句,有时候独立成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并列关系,也有递进关系。17、本文语言风格是严密/生动。请结合某某句简析。严密的答题格式是: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符合事实;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生动的答题格式是: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某某修辞(或者是使用了口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增强了议论文的文学性、趣味性。18、最后一段不能证明论点,能不能删去?为什么?/最后一段不能证明论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该段阐明了★★词语(多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和★★词语(最后一段中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避免读者产生误解;(2)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19、议论文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1)★★描写,描写了★★人的★★形象/品质等,增强了事例的真实性;(2)使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3)增强了议论文的文学性、趣味性。20、说说本文/本段/某几段的论证结构形式,并作简要分析。答题格式:总分式或分总式或总分总式。总分总式分析是:(1)提出★★★★的论点或用★★引出★★的论点;⑵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得出★★结论。总分式分析只有(1)(2),分总式分析只有(2)(3)。21、说说本文/本段/某几段所举事例在论证角度上的不同。答题格式:★★是正面事例论证,★★是反面事例论证。22、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观点和材料发表看法、见解与主张。或根据文中话题自提一个有别于文中论点的观点,并陈述理由。答题思路:(1)先提出论点,要注意用判断句;(2)再进行论证,最好用事例论证。23、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标题。答题思路:(1)从论题角度拟,可以用“论★★”、“议★★”或“谈★★”的格式;(2)从论点角度拟,可以用“★★是★★”、“★★应该★★”的格式。

说明性论文英语模板

关于如何编写Expository Essay Outline(说明性论文提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Expository Essay?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悲的是,答案可能比您想要的更加模糊。说明性文章是一种通俗易懂的类别,它描述任何文章,在其中您可以彻底揭示主题的内部原理并教给读者一些新知识。

实际上,这篇文章可以被视为非正式的说明性文章。

通常,您的老师会要求您写一篇说明性文章,以证明您已完成对某个主题的研究。您的目标是有效地解释读者需要了解的有关该主题的知识,并回答相关且有趣的问题。

出于本文的目的,假设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的说明性文章。

以下是此示例大纲的总体结构:

BODY PARAGRAPH

idea 1

to support main idea 1

to support main idea 1

PARAGRAPH 2

idea 2

to support main idea 2

to support main idea 2

PARAGRAPH 3

idea 3

to support main idea 3

to support main idea 3

or summarize your thesis or focus

the larger significance/implications of topic or reveal unanswered questions

Expository Essay Outline:介绍性段落

Hook

首先用钩句引起读者的注意。请记住,您的关注点应该既有趣又与您的主题直接相关。

Background

提供主题的背景和上下文。不要假设您的读者对社交媒体或其影响一无所知。

撰写清晰明确的论文陈述。论文陈述就像您论文的路线图。这是您撰写论文的重点。

(如果您的说明性文章采取论据立场,则您可能想更认真地检查这些论点论文陈述的示例。)

显然,论文陈述的确切外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要求。但这也取决于您要编写的说明文的确切类型以及主题的范围。通过考虑任何论文陈述神话来确保结构正确,对于您的特定论文,可以忽略它。

Expository Essay Outline:主体段落

现在您已经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使他们快速掌握了基础知识,并提出了论文陈述,接下来将对正文进行设置,以便对论文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您合并的正文段落的确切数目将完全取决于您的作业和/或主题的参数。我的示例包括三个正文段落。

每个正文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个主题句子,提供您段落的主要思想。可以回答您的问题或支持您的论文的事实证据。在我的示例中,我为每个主题结合了两个事实证据,但是您的论文可能会使用或多或少。

您对上述证据的分析。在这里,您可以对证据的重要性进行评论。(请记住与您的老师确认观点。尽管这是您的分析,但您可能仍需要以第三人称的观点来写。)

一个很好的过渡句子,可以将您的文章编织在一起并无缝地连接想法。(不使用过渡效果,您的论文就显得不连贯,就像随机排列的含糊的相关观点一样。)

大致三个Body paragraph就可以:

Body paragraph 1

Main idea 1:xxx

Evidence:xxx

Evidence:xxx

Analysis:xxx

Body paragraph 2

Main idea 1:xxx

Evidence:xxx

Evidence:xxx

Analysis:xxx

Body paragraph 3

Main idea 1:xxx

Evidence:xxx

Evidence:xxx

Analysis:xxx

Expository Essay Outline:总结段落

最后,是时候写您的总结段落了。在本段中,您可以执行以下任一操作:

①总结您的问题或论文

②讨论主题的更大意义

③显示未回答的问题

以上便是小编为关于如何编写Expository Essay Outline的分析,回答来源于Meeloun论文网,原文链接

英语论文的格式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论文的格式,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的'规格:正文长度 5,500—8,500 单词。

使用的语言:英语

论文分题目、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

引文要注明出处。直接引用要加引号,间接引文要以转述的方式出现。然后以括号把引文来源写清楚:(作者名,年份,引文所在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

1、 题目大写,三号字,新时代罗马字,大写下面可写一个附标题,4号字;

2、 作者名,5号字,班级,学号

3、 指导教师名,5号字,职称

4、 摘要:用300词,5号字, 英文一页,中文一页

5、 关键词:不能用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空四格(或一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

6、 正文:用5号字, 大部分标题用5号字黑体、小部分、小小部分。大部分用罗马字,小不分用一般数字符号:

引言:引入正题,不超过2段

7、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先英文,后中文

作者名,出版年月,文章名/书刊名,出版社,地点

9、致谢(acknowledgement)

五、 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一)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相当;

(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

(三)观点正确、逻辑性强、无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观点;

(四)叙述清楚、层次清晰而丰富;

(五)语言表达正确,无拼写错误、语言错误控制在20-25%00(万分之二十到二十五);

(六)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无明显失误,修辞错误率控制在2%。

1.文章标题 英文标题一般在10个实词以内,最多不超过15个实词,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代号等.

2. 论文如有涉密问题或已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3. 摘要 英文摘要一般为150-180个实词,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以内,中英文摘要应基本一致.其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禁用"本文","作者","This paper"等作主语.详见"科技期刊文章摘要的写作要求".

4. 关键词 每篇文章可选3~8个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术语.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5中图分类号 请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6. 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希望控制在成书5页(记空格,图表占位)以内.内容力求有创新,论证严谨,语句通顺,文字精炼.

7.文中正体,斜体,黑体字符的用法:

⑴斜体.变量名称用斜体单字母表示;下标若是由变量转化来的则用斜体;坐标轴(如x,y)和变量(如i,j)用斜体.

⑵正体.下标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单位,词头用正体,如nm,pF等;几个特殊常量用正体,如e,i,π等.

⑶黑体.矩阵,矢量名称用黑体表示.

8.图形要求

图中所有线条,文字必须用黑色绘制;用线形或标识符区分;不得有背景;

图中线条须清晰,均匀,刻度线向内侧画,并且间隔应均匀;

图中坐标线粗磅,曲线宽度为坐标线宽度的3倍;

9.表格要求 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头中使用物理量符号/单位,如下例:

10.参考文献 来稿引用他人观点与材料,须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文中须在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中文参考文献必须列出相应的英文,并在后面加注"(in Chinese)".引文作者姓名均为姓前名后,最多标3名,余下用"et al."代表.

著录格式为:(按不同析出物分类说明)

「连续出版物」 主要作者.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 主要作者.书名「M」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译著」 主要作者.书名「M」 .译者.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主要作者.题名「A」 .编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会议论文」 主要作者.题名「Z」 .会议名称,会议召开地(城市名),召开年.

「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研究报告」 主要作者.题名「R」 .报告代码及编号(或:保存地点: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 作者名.文章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 作者.题名「EB/OL」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专利」 申请者.专利名「P」 .专利国名: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

会议论文修改说明英文模板

写论文的时候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这个是会议论文审稿意见的评分情况吧,首先恭喜你,这篇会议论文已经被接收了。翻译如下:================按评分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 - 7 分,1分为低,7分为高)摘要的质量好坏: 5与本会议的相关性: 5引言和写作动机: 5“先进性”的阐述: 6对自己贡献的原创性和描述: 5 对结果的表述: 4 结论和展望: 5可读性,英文的质量: 4图表的质量: 5格式的质量: 4论文整体的推荐建议 (1 - 7 分,1分为强烈拒绝接收,7分为强烈接收)作为:一般的论文: 5

以下全手译 以评分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7, 1 最低 7 最高)摘要的质量:5主题的关联性(切中主题):5引言和桥段(带入性):5对“艺术形态/城邦”的表述 (译注:缺少上下文,这里state需要你自己把握一下是什么) :6描写的原创性:5结论的表述:4总结和展望:5可读性,即英语质量:4图表/数据的质量:5 格式的质量:4(作为正规论文通过)的总体建议度(1-7, 1坚决驳回,7强烈推荐):5 5分高于中间值4,应该是通过了,Congra.

给下列评分,(1 至 7 分; 1 低,7 高)摘要的质量 5 与会议的相关性 5介绍与激励 5对“最新颖技术”的呈献 6 自己作业阐述的独创性 5结果的陈述 4结论及未来的工作 5可读性,英语水平 4数据 的质量 5格式的质量 4对整体文章的推荐 (1至7;1 强烈拒绝,7 绝对接受 )接受为一般文章 5注: 还算是不错的评价回答下列问题规模(1 - 7,1低和7高) 质量的文摘:5 相关会议:5 介绍和动机:5 提交 国家的艺术 :6 描 述的原创性的贡献:5 演示的结果:4 结论和未来的 工作:5 可读性 质量的英语:4 质量的数字:5 质量 的格式:4 整体论文推荐(1 - 7,1强烈反对,7强接受) 接受 普通纸:5

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题目区别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主要在于

说明文主要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

议论文主要特点: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还是两者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和道理两种基本形式。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议论文是我们最常用的文体。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章称为议论文的呢? 夏丏尊在他的《文章作法》中这样定义: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以使人承认为目的的文字,都称为议论文。 那么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呢?以前的文章讲过,记事文是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的;叙事文是叙述事物的变化的,议论文和他们截然不同。但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说明文和和议论文很容易混淆尤其是说明文中关于剖释的地方很容易和议论文混淆。因为我们对于某一事物的内容,如果真的说明的极详尽,比如这些事物的价值是如何的?我们对于它的认知态度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说非常清楚,可以做到不言而喻,这一事物在当前的认知范围再无异议,也就用不到议论了。 如果照这样的观点来说,有人就会认为说明文岂不是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么?这显然又不是这个理。 第一,两者的目的不同,说明文的目的使人能够对要说明的事物有所了解或知晓;而议论文不但要使人们知晓这些事物的性状,而且要相信这些性状都是真的、正确的。 第二是性质不同,这一点从两者的标题方式的不同就可以看的很明白。说明文大都用单一词语为标题,而议论文则用一个完整的命题为标题,有些议论文的题目原本就是文章根本主张的概括和缩写,所以表面虽然是单个词语,其内容仍然还是命题。 第三、态度不同。说明文比较偏向于客观,所以虽然有时候因人们的见解不同,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者有很多反对的观点,但是作者在文中并不做预先的假设。议论文却是恰恰相反,即便是现实中并没有人会出来反对,作者的心中仍然会假设有反对的论者或敌对的论点站在对方。 议论文虽然和说明文有很多不同,但议论文中用到说明文的地方非常多。因为议论文中如果没有说明做基础,其结论和判断就很难推出,这样的文章就很难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主要在于说明文的目的主要是说明,议论文的目的则主要是说理;说明文要求把实体事物或抽象事理本身的情况说清楚,议论文则要求提出个人对议论对象的看法或主张。说明文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机器、用具的使用说明,报刊、杂志的解说,字典、词典的注释,以及旅游介绍、影剧介绍等等,都需要说明文。此外,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要对人物、景物及事理等做必要的说明,这也需要用到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而议论文是对人或事物的好坏,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通过论点、论据来组成的一篇文章。

  • 索引序列
  • 语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答题模板
  •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答题模板
  • 说明性论文英语模板
  • 会议论文修改说明英文模板
  • 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题目区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