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毕业论文素材收集方法

毕业论文素材收集方法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素材收集方法

收集原则有三种:(1)选择围绕主题的材料:主题就是毕业论文的主题和核心,是对显示的分析研究和观察体验而提炼出来的主题思想。(2)选择典型的材料:毕业论文的典型材料主要是指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本质和共性的材料。(3)选择真实的材料:毕业论文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而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这样才能使毕业论文做到学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摘录 【分享】写论文怎么收集材料?记住这五个字! 资料的收集与使用,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没有资料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将无从着手,观点无法成立,论文也不可能形成。只有充分占有资料,才能有学术发言权。因此,论文的撰写必须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选题的质量及论文写作的质量。敬请阅读!材料收集的要求 2017年美元指数结束8年上涨势头,全年贬值10%,成为自2003年以来表现最差的年份。2018开年美元继续走弱,甚至在美国税改通过与美联储加息的双重提振下,美元仍然延续低迷走势,超出了绝大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期,但符合笔者强势美元难以持续的逻辑,如2016年1月文章《十大因素预示美元已是强弩之末》以及2017年7月《为什么我坚持唱空美元》。 在材料收集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五字原则,即“ 定、广、新、精、真 ”。 定 “定”是指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购买与收集材料。 围绕论文选题方向查找资料,决定材料的取舍,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否则漫无边际地收集资料,既浪费时间,且可能收集到的资料还都是些次要的、 无关紧要的材料,以至于材料不能充分论证观点,写出的论文也必然是平淡无色彩。 学生们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文中虽有丰富材料,但所选材料却与观点风马牛不相及,或不能充分表现主题,削弱了论文的质量。 广 “广” 是指占有材料力求全面。 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尽可能的全面和详尽,只有全面地占有资料,才能让大量的材料来充分而有力地证明你的观点。 一切真正有科学见解的好文章、著作都是在详细地收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曾参阅了当时各国有关经济问题的大量材料, 参考的书籍就有1500 多本,所作的摘录和笔记至少 100多本。 列宁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翻读了西方当时900种有关哲学、物理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占有了丰富的材料,写出的论文才可能会有广度和深度,达到言之有物,反之,材料不足,限制构思,写出的论文则贫乏无力。 新 “新”即要求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 最新的观点、发展趋势、最新的提法、最新的研究结果。 尤其提倡通过亲自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资料常常最有新意。 材料越新越有助于产生新的思考,激发新的创造。 这就要求学生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必须做个有心人,学会细心观察和捕捉新的变化情况和新的问题,从别人没有涉及、没有发现的方面或问题去准备材料和选用材料, 从而使论文立意新颖。如鲁迅在写文章时,特别擅长使用“新”材料。 强调选择新材料,并不是说完全舍弃老材料、旧材料,对旧材料、老材料巧妙选用,赋以新意,同样可以表现深刻新颖的思想,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发。 精 “精”是指占有材料力求广泛,使用材料则力求精当,用在论文里的材料要少而精,千万不要罗列材料,堆砌材料。 要选用典型性、代表性的材料。 典型材料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共性,触及问题的实质,说服力强,选择得好,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否则取材不当,容易淹没主题或使主题转移。 学生在收集材料时,要注意分析研究,将材料分类排队,区分主次,精选出那些与自己的选题方向关系紧密、有影响的资料,对自己有启发的和在学术界尚处于争议的资料,重点保存和占有,对一般的次要的资料大体了解即可。 真 “真”是指所选择的材料要绝对的真实准确。 学术论文的特点是学术性与科学性,因此所选择的材料必须可靠无误,符合客观事实,建立在真实材料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如果使用的材料虚假、有出入, 将会使别人对文章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这样削弱了材料对论点的说服力。 学生在选择材料时应尽量挑选搜集第一手材料, 即使是第二手材料,也应百般挑剔,仔细推敲,对所占有的材料,反复核对验证,保证确凿可靠,如有可能,进行亲自调查。如恩格斯的经典著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得自于他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斗争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亲自访问工人,及亲身观察,而获得第一手可靠的材料。鲁迅先生能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也缘于他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仔细观察。 材料收集的具体方法 资料的收集,可依照占有、筛选、分类的步骤依次进行。 (一)占有 论文资料从何而来,主要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所需资料: 1、文献查阅 文献查阅是大学生获取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主要可通过以下渠道: (1)图书。 图书中论述的观点都比较成熟,能帮助你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某一问题。对于初涉研究领域的大学生来说,在开始做论文之前,很有必要找一些相关书籍来帮助你对所选题目做一全方位的了解。 (2)期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期刊发表的,具有及时性,是学生掌握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和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期刊是连续出版,对期刊的查阅,能帮助你了解掌握某一方向的研究动态。 (3)报纸。报纸是各种新信息的最迅速、最灵活的信息来源。它反映的各方面新动向往往能使你从中捕捉到新的灵感。 (4)会议文献。会议文献具有专业针对性强,反映信息早的特点,通过会议文献能搜集到最新观点、最新材料、最新研究成果,而其中的许多信息是其它途径根本无法获得的。 (5)学位论文。尤其要注重对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查阅。这两类论文选题一般较为新颖,特别是博士论文,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上述资源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所在学校图书馆,当地图书馆,其它高校图书馆,或者省图书馆,甚至外省图书馆或国家图书馆,有的也可通过网络检索获得。 2、网络资源搜索 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资料已成为当今人们获得信息的最通用的一种途径。通过网络能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国内外比较新的资料。网络上有很多大型免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用资料库,以及世界上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最新动态,可为论文撰写者查询资料提供方便。大学生在进行论文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方法,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查找: (1)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与选题有关的网站及网页资料,如用“百度”可搜索中文信息资源,用“google”则可以搜索到国外许多相关信息。 (2)利用网上的报刊、期刊网站和数据资源库搜索资料。如从中文报纸网站你能搜索到全国各地的主要报刊。 (3)利用网上的国内高校网站和国内公共图书馆网站搜索资料。高校各个学院基本上都有网站,有很多院系还建立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许多链接,使你能迅速查到许多的专业信息资源。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港,在这你基本上能找到与文科相关的所有网站的链接,对查找文科方面的文章相当方便。 (4)利用中国科研网、中国学术会议在线,能收集到许多重要科研论文及会议文献。 3、观察与实地调查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古近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很大一部分是首先通过观察,然后分析归纳总结而成。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感悟社会生活,可以获得各方面的信息,从中受到启发,且可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地调查,是深入社会,针对选题方向,通过访谈、问卷、专家征询等方法获取有关数据、实例、典型经验等相关资料。古今学者向来对实地调查都非常重视,通过实地调查,才能得到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如史学家顾炎武传世之作《日知录》就是他在“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后所为。 在进行调查之前,必须设定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以保证调查质量。调查计划应包括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地域、调查方法、调查项目及编制调查表等几个方面。 观察与实地调查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最佳途径。 (二)筛选 获得了数量可观的材料,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材料进行筛选、分类,使材料条理化,系统化,能为论文所用。 对材料的筛选,首先是对材料进行阅读, 然后进行辨析,挑选出有用的资料。 挑选资料的过程还应遵循“确凿、切题、典型、新颖、充分”的原则进行操作。 1、阅读 学位论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提交,对所有材料都进行仔细阅读显然不切实际。 因此在对相关资料进行阅读时要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泛读。学位论文需要丰富的资料充实,只有广泛涉猎, 才能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找到与选题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材料。 泛读就是用速读法把所有的材料浏览一遍,对材料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分出重要材料和次要材料,相关材料和无关材料。 具体方法是:读文章的内容提要、文章的两头、文章的大小标题、, 每段的关键句。 对于书籍先看书名,再看目录,从目录中挑选有用的章节阅读即可。 这样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 精读。 泛读之后,选出与题目有关的重要书籍、 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弄清它的内容实质,论证的方式方法,对其中的重要结论、精辟论述更是要深入地、反复多次阅读。 在精读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2、辨析 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收集到的资料大部分是间接得来的,因而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质量上的评价和核实, 确定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就显得很有必要。 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有些通过观察与实地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在是否具有普遍性、典型性,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问题上也需要进行辨析。 通常可采用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分析,就是分析资料的逻辑关系, 考察其科学性,将出现了矛盾或不合情理的地方的资料从中剔出;比较,则是把内容相似的材料做比较研究,比较它们的论点、论证、论据、数据、结果等,以确定材料的正误,优劣。 在比较过程中,遇到观点对立、难以判定的资料时,先暂时将材料搁放, 继续收集同类资料, 待资料较为全面时再做判断。 在辨明材料的真伪之后,才能选取真实的能充分论证观点的材料为论文所用。 选择材料过程中还要善于遵循“确凿、切题、典型、新颖、充分”的原则,做到在充分的材料中优选确凿的;在确凿的材料中优选切题的;在切题的材料中优选典型的;在典型的材料中优选新颖的。 (三)分类 在筛选的过程中同时要对材料加以分类,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对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宜采用项目分类,即按照材料的属性,把收集的资料分项归类,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主干材料:对论文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 包括各种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例如事例、统计数据、图表、著名学者的概念、观点、理论,系统的理论体系、 完整的科学思想、 科学原理、定理、定义、公式、法规、一般常识等。 2、调查资料:通过观察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3、触发材料:本人随时记下的感想、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 4、其它材料:其它一些概括性材料,对论点起到补充说明的材料,零星记录的资料。 在整理材料过程中特别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随时做笔记,这是很多学生普遍都忽略的一个问题。 资料中有启发性的观点、看法、或新的论点,好的见解,资料中典型、新颖、能说明问题、有证明力量的论据资料,重要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收集、阅读资料中,因触发而思考出来的问题与看法,都应不嫌其繁地记录下来。 整个资料收集过程中,都要做到边收集,边阅读,边思考,边记录。 材料的使用 在占有、筛选、分类材料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活用材料,也就是对材料进行科学、灵活的梳理安排与使用,把精选出来的材料化为己有,变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术论文。 材料的使用直接关系到主题的表现。 因此材料在使用时要注意: (一)根据材料拟制论文框架 论文框架最好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搭建,如论文框架不是建立在已有材料基础上,论文写作过程中论点的阐述将没有资料支撑,会影响论文的写作进展。 框架的构建也即是材料的组合,应该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布局。 可以先按材料的性质和份量及其相互关系来合理归类,而组合的根本点在于多侧面、多层次地阐释文章的主题。 (二)合理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 收集到的材料不能杂乱地堆放,必须按照先后顺序将其摆放。 在安排材料顺序和位置时,要参照论文的结构、材料间的逻辑联系等因素,并根据材料的性质分类排队、归纳整理,然后按主题表现的需要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而关于材料论述的先后问题,一般来说,或根据材料的轻重、或遵循时间的先后、或因材料之间内部的逻辑关系、或考虑作者的行文方便等而定。 这样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材料既方便,写出来的论文又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三)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使用材料应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轻重详略。 文章中重点论述或主要论述的部分,材料就应详些、细些,量也要重些;反之则略些,量也轻些。一些较为新颖的、能够直接而深刻地表现主题的材料,往往对论点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样的材料应着重使用;而对那些次要的、陈旧的、人尽皆知的材料、或者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则应尽量简略。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主题突出,繁简相宜,而不是资料的堆砌。 (四)材料与观点要高度统一 这一原则要贯穿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材料是观点的依托,论文应该是既有观点又有材料,两者缺一不可。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做到观点统帅材料,材料充分说明观点。材料与观点高度统一,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先开门见山陈述主题,后列举材料说明;或先介绍背景、条件等,再点明主题,后列举材料;或先有的放矢,列举事实材料,后归纳主题等。 总之,在使用材料时,要主动地能动地驾驭材料,做材料的主人;不能被动地、盲目地受材料支配,成为材料的奴隶。 通过一系列提炼、加工、整理,灵活运用材料,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使材料的精髓得到升华。(完)

相信大家在写论文之前都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到相关的论文题目,根据题目收集可能用到的材料,今天,我们来谈谈论文写作中如何收集材料。1、围绕论文主题收集材料主题通常是毕业论文的核心,是从分析、研究和观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思想。论文的主题和材料的关系就像骨头和肉。因此,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也是首要的原则。当然,我们不要为了凑字数而选择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在选择参考资料时,应充分考虑论文内容的实际需要。2、收集典型材料典型材料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有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有的只涉及事物的本质,有的与事物的本质关系不大。所以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材料都写进论文。3、收集真实材料毕业论文材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准确反映客观事物,才能使论文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尽量选择第一手材料。如果是二手资料需要考证核实,最好查看原文。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

第一,第一手资料是与论题直接有关的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还包括自己亲自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并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第二,知名学者、专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实证或案例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主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MBA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依次作为出发点,并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MBA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第三,边缘科学的材料。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科学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科学及边缘科学。掌握边缘科学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研究管理学的有关课题,就必须用上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第四,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材料收集的方法

论文写作中收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材料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社会调查与科学实验中获取直接材料;二是从各种文献中获取间接材料。文献综述所获取的材料主要是间接材料。文献综述获取材料的方法之一是瞄准主流文献,如与该课题相关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充分地收集主流文献的相关资料,是做好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而言,在收集和阅读的主流文献中,包括至少两篇以上外文原文文献。这个收集材料的方法,目标是解决文献综述的材料从哪里来。文献综述获取材料的方法之二是日积月累、随时整理,如在平时学习时,要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要做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到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就已积累了大量的有用材料。这个收集材料的方法,目标是解决文献综述的材料怎样得来。文献综述的写作应体现文献综述的“综合性”、“描述性”和“评价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做到尽可能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材料搜集齐全,尽可能对各类观点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尽可能在客观描述各派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评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文献综述主体部分的结构,应该包括课题的“研究历史”的回顾,“研究现状”的对比,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般的说,为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提供观点和材料基础的文献综述正文的字数至少要在2000字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文献综述要求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用上标加以标注,同时与列出的参考文献序号一一对应。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一、毕业论文资料搜集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详尽地占有资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写成,可能要搜集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积累资料的方法 。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无从着手,观点无法成立,论文不可能形成。所以,详尽地占有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的另一项极重要的工作。毕业论文写作之前,至少应当占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材料:

第一,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亲自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毕业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

第二,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毕业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借鉴和指导。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毕业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

第三,边缘学科的材料。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学科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努力掌握边缘学科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学科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研究经济学的有关课题,就必须用上管理学、社会学1jl、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大量研究工作的实践表明,不懂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不掌握一些边缘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

第四,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名人的论述极具权威性,对准确有力地阐述论点大有益处。至于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又能反映出现实工作中面临的多种问题,因此,研究一切现实问题都必须占有和清楚这方面的材料,否则会出现与党的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使论文出现很大的缺陷。

第五,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例如,要研究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不能只研究他的著作,还应该大力搜集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材料,从而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

二、资料搜集和分类的'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做卡片。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卡片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购买。一个问题通常写在一张卡片上,内容太多时也可以写在几张卡片上,当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不要做卡片,可根据各人习惯,不必有死板规定。

第二,做笔记。做笔记这是任何一个毕业论文撰写者都必要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书报杂志时,搞调查研究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在做笔记时,最好空出纸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供写对有关摘录内容的理解、评价和体会。

第三,剪贴报刊。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把应剪贴的资料分类贴在笔记本、活页纸或卡片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沙写的时间。无论是用卡片收集资料,还是摘录资料,还是剪贴资料,都必须注明出处。如果是著作,则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则要注明作者、篇名、版次、报纸名称、发行年月日;如果是杂志,则要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以便附录在毕业论文的后面。对收集来的资料不要随手一放,置之不理,要认真阅读,仔细加以分类,进行研究,论文写作《积累资料的方法 2》。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主题分类法。按照一定的观点把资料编成组,这“一定的观点”,可以是综合而成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拟定的观点。例如,为研究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作者拟定了自己的四个观点: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环境;二是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三是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四是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并按这四个观点对资料加以分类,这样可以加深对资料的认识,进一步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第二种,项目分类法。即按照一定的属性,把收集的资料分项归类。

三、对搜集到资料的整理对搜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呢?

资料的整理过程实质上是资料的辨析过程,这里有几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辨析资料的适用性。选择资料的依据,只能是作者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什么资料可用,什么资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这个中心论点决定。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它就是统帅一切的东西,资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资料统统塞进文章里,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反而不突出,扩大了篇幅。比如《“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园林绿化的资料,却没有搜集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关系的资料,这些不适用的资料塞入论文之中,导致论文中心被冲淡,降低了论文质量。

二是辨析资料的全面性。如果材料不全面,缺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论文的论述也往往不圆满、不全面,会出现偏颇、漏洞,或由于证据不足难以自圆其说。以《浅论厂长负责制与职工民主管理》一文为例,由于作者只搜集了两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资料,没有搜集两者存在矛盾的资料,结果文章只做了一半,如何处理好两者矛盾这一重要方面被疏漏了,大大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三是辨析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真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只有从真实可靠的资料中才能引出科学的结论,在这方面要注意:其一,要尊重客观实际,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选择资料不能夹杂个人的好恶与偏见,不能歪曲资料本来的客观性;其二,选择资料要有根有据,采用的第一手资料要有来历,选取的第二手资料一定要与原始文献认真核对,以求得最大的准确性;其三,对资料来源要加以辨别,弄清原作者的政治态度、生活背景、写作意图,并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四是辨析资料是否新颖。所谓新颖的资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前所未有,近期才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发现、新方向。比如《股份合作制经济几议》一文的作者,选取了当时中国大地上新出现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新动向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指某种事物虽早已存在,但人们尚未发现其价值,这同样是新颖的资料。比如《试论人口与经济的循环》一文中,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早已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这也是客观事实,这两种循环会带来两种根本不同的后果,而这以前人们几乎没有认识。现在以两种循环的资料来揭示两种循环的后果,从而阐明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资料。所以,所谓新颖,不仅仅对资料产生的时间有所要求(不能太陈旧),更重要的是要从普遍常见的资料中发掘别人尚未利用的东西。五是辨析资料的典型性。所谓资料的典型性就是指这种材料对于它所证实的理性认识来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恩格斯的《论权威》,选择了纺纱厂、铁路、航海三个例子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阐述得最详细,第二个论据比较概括,第三个论据只是轻轻一笔。他没有用更多的阐述,就把问题说明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材料不多,却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产生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选得十分精悍典型。

毕业论文资料整理方法与技巧:

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 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 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 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 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 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就象兵法上所说的那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认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

3)大事记、年谱或著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

2 毕业论文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结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作“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的作用,主要是说明选题的原因,概述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尚存的疑难、争执,提出本文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正文是分析、论证的过程;结论则是整个研究成果的总结性的表述。有的文章在引言之前,还有小标题目录和全文的内容摘要。

提纲的作用

论题拟定,材料大致齐备,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提纲也有个反复修改补充的过程。这步工作做好了,论文已大致成竹在胸。一个成熟的提纲,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考察每一个局部,并考虑个部分之间应有的逻辑联系。各部分所占的篇幅应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照顾全面。

要有正确而多样的研究、分析方法

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人,往往容易犯归纳多而分析少的毛病。要么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罗列,要么是轻易而简单化地得出结论,不善于通过有层次、有根据的分析、论证,充分显示其思想观点的说服力和深刻性。这里就需要注意研究方法或分析方法的改进、提高。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哲学的方法

这是指如何根据唯物主义辨证法对于哲学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存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正确解决具体研究工作中的本体论和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如,从认识对象的现象到认识对象的本质)。

2)历史的方法

这是强调尊重对象本身的历史具体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须充分熟悉客观对象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占有大量资料,从中寻找出客观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

3)逻辑的方法

这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所揭示的关于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理论的形态加以体现。

4)假说的方法

所谓假说,并不是随意的幻想和碰运气的猜测,而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跃联想或直觉感受,提出的一种富有预见性、然而尚待继续验证的新观点。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为科学的结论,但却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论的萌芽。

科研成果的正确获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种方法的另国而紧密地结合使用分不开的。

引用材料的方式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当,交代不清,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完整引用。照录原文一句或一段话,不能任意删削或添加别的内容。前后要加引号。如果引文单独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两格。

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将引文的原意转述出来。前后无须加引号,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号加以突出。

3)分析引用。将引文的内容拆散、打碎,和论文作者自己的阐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独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影响风格的统一。

1.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

2.认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才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

3).大事记、年谱或著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

这些技巧你掌握了吗?

第一,第一手资料是与论题直接有关的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还包括自己亲自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并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第二,知名学者、专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实证或案例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主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MBA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依次作为出发点,并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MBA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第三,边缘科学的材料。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科学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科学及边缘科学。掌握边缘科学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研究管理学的有关课题,就必须用上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第四,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

收集论文素材

作文的素材非常重要,高分作文的内容绝对不是在现场编写出来的,而是对平时积累的素材的从新整合,所以平时对经典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积累的议论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1.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大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同到自己的阵地。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战。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2. 不朽的行者:屈原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3. 费尔德曾构思了海底电缆的计划,他把自己的所有财产都投资在这个项目上。可第一次铺设电缆失败了,第二、第三次均告失败。面对失败的打击,他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1858年,电缆铺好了,很遗憾电缆只运营几个星期就停了。之后他又在大西洋上来回50次筹集资金,眼看快成功了,可铺到2400英里的地方电缆又断了,一切又白费了,这次损失600万元。1866年7月27日,经过12年不懈努力,电缆铺设终于成功了。

4.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门捷列夫就是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

5.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亦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江流入海,有穷且坚,不坠青云的傲岸,不"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之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荣辱成败,尽显英雄本色。

1、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3、自学成才的高尔基。高尔基小时候是在每天十几小时繁重劳动和鞭打责骂下度过的。但即使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也总是抓住每一分钟空闲时间读书。店老板不许他读书,他千方百计地弄到书,躲到阁楼上、储藏室里阅读。夜晚借月光或自制的小灯盏照着读书,没有蜡烛,他就把老的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装在一只罐头盒里,再注入一些灯油,用棉线卷一根灯芯照着读书。在面包房当工人时,他用零碎的'木棒在揉面的台子上架起一个临时的书架,一面揉面团,一面读书。有一次,老板走进去看他在读书,想把书拿走扔到火里去,高尔基抓住老板的胳膊愤怒地叫喊:“你敢烧掉那本书!”吼退了老板。监视、威吓没能阻止高尔基读书,反而使他自学的信念更坚定了。

4、契诃夫的创作题材。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100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5、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小立志(爱迪生、爱因斯坦、高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电灯泡。德国物理学家爱因基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德国数学家高斯,17岁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岁出版《算术研究》,开创近代数论,32岁提出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以下这个是最经典的议论文素材了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成就霸业。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①头悬梁,锥刺股。②凿壁借光。6、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7、达•芬奇画蛋 (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8、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9、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10、“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1、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保尔•柯察金的事例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 5、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自尊 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心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尊心的人,决不会有自信心。自尊是做人的灵魂,是自信、自强的支撑点。只有尊重别人,自尊的法码才能加重。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 3、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5、谢甫琴科是俄国著名诗人。有次沙皇召见他,其他人都弯腰鞠躬,唯有他凛然站立不动。沙皇大怒,责问他。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深弯腰,那么你怎能看清我呢?” *自尊要有一个尺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或批评时,不要为了“自尊”、“面子”而坚持错误。 十一、自信 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哀莫大于心死。——《庄子》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迪生 5、假如生活欺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定。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普希金 6、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7、小泽征尔敢于说“不”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人生在世,凡事唯唯诺诺似乎是最容易了。人在许多场合,能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8、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十二、好问 对不解的问题积极发问。勤学与好问总是联在一起的。 1、学而知,问而广。 2、不耻下问 3、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4、“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郑板桥 5、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善于发问。6、《发问的精神》。

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议论文论据素材,以应对考场上变幻莫测的题目,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以下是一些适合摘抄的议论文素材,一起来看看!

27年完成毕生心愿:李时珍

还是一介农夫时,已有指出医书典籍中错误的胆识,看到病痛中的村民时,已萌生了编著一部医书的念头。怀揣着那份执著,走进大山经风历雨,身试百种药草,成就医学巨著。

一代才女:张爱玲

十里洋场的意乱神迷中,清醒着一处清幽,她是一枝气质媚人的蕙兰。她用敏感的笔触,红色的激情,喷涌出闺阁的意味、洋房的欲望,抒写了一个个淋漓的灵魂后,乘着它们渐行渐远,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笔尖上的舞者:鲁迅

一个漫长的拯救,一段思想的斗争。一双眼看透世态炎凉,一支笔写尽悲情苦难,一身青袍衬出他的颀长傲骨,嘴角的烟斗,悠悠冒出的丝丝缕缕,让沉默不再是沉默。

永恒的飞翔:万户

是他,承载起最早的飞天梦想,是他,为人类装上梦的翅膀。火光耀眼,他无悔生命的短暂,尘土飞扬,掩不住他真情的渴望。他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一次人类文明的飞跃。湛蓝的天空中永远舞着他无畏的英雄。

一、不达目的不罢休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语言人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二、无腿飞行将军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回到自己的阵地。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战。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分析:对于一个双腿截肢后又重回驾驶室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三、“看谁是蠢材”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毕业论文收集材料有几种方法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一、毕业论文资料搜集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详尽地占有资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写成,可能要搜集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积累资料的方法 。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无从着手,观点无法成立,论文不可能形成。所以,详尽地占有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的另一项极重要的工作。毕业论文写作之前,至少应当占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材料:

第一,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亲自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毕业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

第二,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毕业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借鉴和指导。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毕业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

第三,边缘学科的材料。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学科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努力掌握边缘学科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学科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研究经济学的有关课题,就必须用上管理学、社会学1jl、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大量研究工作的实践表明,不懂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不掌握一些边缘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

第四,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名人的论述极具权威性,对准确有力地阐述论点大有益处。至于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又能反映出现实工作中面临的多种问题,因此,研究一切现实问题都必须占有和清楚这方面的材料,否则会出现与党的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使论文出现很大的缺陷。

第五,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例如,要研究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不能只研究他的著作,还应该大力搜集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材料,从而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

二、资料搜集和分类的'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做卡片。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卡片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购买。一个问题通常写在一张卡片上,内容太多时也可以写在几张卡片上,当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不要做卡片,可根据各人习惯,不必有死板规定。

第二,做笔记。做笔记这是任何一个毕业论文撰写者都必要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书报杂志时,搞调查研究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在做笔记时,最好空出纸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供写对有关摘录内容的理解、评价和体会。

第三,剪贴报刊。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把应剪贴的资料分类贴在笔记本、活页纸或卡片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沙写的时间。无论是用卡片收集资料,还是摘录资料,还是剪贴资料,都必须注明出处。如果是著作,则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则要注明作者、篇名、版次、报纸名称、发行年月日;如果是杂志,则要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以便附录在毕业论文的后面。对收集来的资料不要随手一放,置之不理,要认真阅读,仔细加以分类,进行研究,论文写作《积累资料的方法 2》。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主题分类法。按照一定的观点把资料编成组,这“一定的观点”,可以是综合而成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拟定的观点。例如,为研究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作者拟定了自己的四个观点: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环境;二是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三是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四是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并按这四个观点对资料加以分类,这样可以加深对资料的认识,进一步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第二种,项目分类法。即按照一定的属性,把收集的资料分项归类。

三、对搜集到资料的整理对搜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呢?

资料的整理过程实质上是资料的辨析过程,这里有几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辨析资料的适用性。选择资料的依据,只能是作者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什么资料可用,什么资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这个中心论点决定。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它就是统帅一切的东西,资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资料统统塞进文章里,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反而不突出,扩大了篇幅。比如《“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园林绿化的资料,却没有搜集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关系的资料,这些不适用的资料塞入论文之中,导致论文中心被冲淡,降低了论文质量。

二是辨析资料的全面性。如果材料不全面,缺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论文的论述也往往不圆满、不全面,会出现偏颇、漏洞,或由于证据不足难以自圆其说。以《浅论厂长负责制与职工民主管理》一文为例,由于作者只搜集了两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资料,没有搜集两者存在矛盾的资料,结果文章只做了一半,如何处理好两者矛盾这一重要方面被疏漏了,大大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三是辨析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真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只有从真实可靠的资料中才能引出科学的结论,在这方面要注意:其一,要尊重客观实际,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选择资料不能夹杂个人的好恶与偏见,不能歪曲资料本来的客观性;其二,选择资料要有根有据,采用的第一手资料要有来历,选取的第二手资料一定要与原始文献认真核对,以求得最大的准确性;其三,对资料来源要加以辨别,弄清原作者的政治态度、生活背景、写作意图,并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四是辨析资料是否新颖。所谓新颖的资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前所未有,近期才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发现、新方向。比如《股份合作制经济几议》一文的作者,选取了当时中国大地上新出现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新动向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指某种事物虽早已存在,但人们尚未发现其价值,这同样是新颖的资料。比如《试论人口与经济的循环》一文中,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早已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这也是客观事实,这两种循环会带来两种根本不同的后果,而这以前人们几乎没有认识。现在以两种循环的资料来揭示两种循环的后果,从而阐明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资料。所以,所谓新颖,不仅仅对资料产生的时间有所要求(不能太陈旧),更重要的是要从普遍常见的资料中发掘别人尚未利用的东西。五是辨析资料的典型性。所谓资料的典型性就是指这种材料对于它所证实的理性认识来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恩格斯的《论权威》,选择了纺纱厂、铁路、航海三个例子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阐述得最详细,第二个论据比较概括,第三个论据只是轻轻一笔。他没有用更多的阐述,就把问题说明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材料不多,却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产生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选得十分精悍典型。

毕业论文资料整理方法与技巧:

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 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 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 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 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 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就象兵法上所说的那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认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

3)大事记、年谱或著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

2 毕业论文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结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作“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的作用,主要是说明选题的原因,概述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尚存的疑难、争执,提出本文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正文是分析、论证的过程;结论则是整个研究成果的总结性的表述。有的文章在引言之前,还有小标题目录和全文的内容摘要。

提纲的作用

论题拟定,材料大致齐备,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提纲也有个反复修改补充的过程。这步工作做好了,论文已大致成竹在胸。一个成熟的提纲,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考察每一个局部,并考虑个部分之间应有的逻辑联系。各部分所占的篇幅应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照顾全面。

要有正确而多样的研究、分析方法

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人,往往容易犯归纳多而分析少的毛病。要么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罗列,要么是轻易而简单化地得出结论,不善于通过有层次、有根据的分析、论证,充分显示其思想观点的说服力和深刻性。这里就需要注意研究方法或分析方法的改进、提高。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哲学的方法

这是指如何根据唯物主义辨证法对于哲学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存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正确解决具体研究工作中的本体论和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如,从认识对象的现象到认识对象的本质)。

2)历史的方法

这是强调尊重对象本身的历史具体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须充分熟悉客观对象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占有大量资料,从中寻找出客观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

3)逻辑的方法

这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所揭示的关于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理论的形态加以体现。

4)假说的方法

所谓假说,并不是随意的幻想和碰运气的猜测,而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跃联想或直觉感受,提出的一种富有预见性、然而尚待继续验证的新观点。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为科学的结论,但却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论的萌芽。

科研成果的正确获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种方法的另国而紧密地结合使用分不开的。

引用材料的方式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当,交代不清,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完整引用。照录原文一句或一段话,不能任意删削或添加别的内容。前后要加引号。如果引文单独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两格。

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将引文的原意转述出来。前后无须加引号,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号加以突出。

3)分析引用。将引文的内容拆散、打碎,和论文作者自己的阐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独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影响风格的统一。

论文材料的整理方法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文材料的整理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的诸多材料不能简单地进行罗列添加到毕业论文当中,也不要随意放置一边,不看不用,而应认真研究,仔细整理,进行分类和鉴别,有选择性地使用。

1.论文材料的分类

毕业论文材料的分类是指先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主题分类法

按照一定的观点把材料编成组,这里所说的“一定的观点”,可以是综合而成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拟定的观点。

(2)项目分类法

按照一定的属性,把收集的材料分项归类。

2.毕业论文材料的鉴别

毕业论文材料的鉴别是指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过程,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材料。材料鉴别的过程实质是材料的辨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做的以下几点。

(1)辨析材料的适用性

选择材料的依据,只能是作者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这个中心论点来决定。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它就是统率一切的东西,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率。不要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材料搬进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材料统统塞进毕业论文里,搞得毕业论文臃肿庞杂,中心反而不突出。

(2)辨析材料的真实性

材料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着毕业论文的成败,只有从真实可靠的材料中才能引出科学的结论。在这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尊重客观实际,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选择材料不能夹杂个人的好恶与偏见,不能歪曲材料的`客观性。

②选择材料要有根有据,采用的第一手材料要有来历,选取的第二手材料要与原始文献认真核对,以求最大的准确性。

③对资料的来源要加以辨别,弄清原作者的政治态度、生活背景、写作意图,并加以客观地分析核对,以求最大的准确性。

(3)辨析材料的典型性

所谓材料的典型性就是指这种材料对于它所证实的理性认识来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3.毕业论文材料的选择

毕业论文材料的选择是指如何对已经鉴别的材料进行取舍,收集材料要“全”,鉴别材料要“细”,选择材料要“严”。一般来说, 选择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紧贴主题的材料

通常作选择要依据一个或几个标准来进行,选择毕业论文材料的首要标准就是看材料是否能够紧贴主题。和毕业论文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能够有力地突出、说明、烘托主题的材料,就把它留下来放到毕业论文中去。反之,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无关,不能说明和烘托主题的材料,一定要把它从毕业论文中删除,并不是说毕业论文中的材料越多越好。

(2)选择典型的材料

毕业论文中典型材料的选择就是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能通过个别放映出一般,通过个性放映出共性。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指出,所谓写作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除不大好的地方的技巧。他还说:“要知道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

(3)选择新颖的材料

所谓新颖的材料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前所未有,最近才出现的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新发现、新方向等;另一方面是指某种事物虽已存在,但人们尚未发现其价值。毕业论文中的新颖材料选择就是要求所选取的材料是具有新意的、能放映时代气息的材料,当然,能选取别人没有用过的新事实、新观点和新情况材料更好。新颖不仅仅是对材料的产生时间有所要求(一般要求是近五年之内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要从一些常见的材料中发掘别人还没有利用的东西。

(4)选择全面的材料

所谓全面的材料是指要选取各个方面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全面,缺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毕业论文的论述往往不圆满、不全面,会出现偏颇、漏洞,或由于证据不足而难以自圆其说,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4.毕业论文材料的使用

毕业论文材料的使用是指从毕业论文的实际出发,如何从所选择的材料中进行应用。一样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材料的使用与主题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是真正的实践阶段。所以,必须要把材料了解得很深,而且要善于灵活运用。通常,使用材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详略得当

毕业论文材料的使用一定要根据主题来确定材料的详略,主题是材料使用的重要依据。能够直接而深刻地表现主题的材料要详细地写,详写是为了要突出重点,使主题更加鲜明。另外,新颖的、鲜为人知的材料要详写。而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单点,甚至干脆不写。只有材料使用详略得当,繁简相宜,才能够使毕业论文主题突出,整体活泼生动,从而避免毕业论文显得平板呆滞,陷入堆砌材料之嫌。

(2)要合理排序

毕业论文写作使用材料前最后先把材料好好梳理一下,进行分类和排序。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层次明了,条理清晰,要做到这些在使用材料是就要注意材料的先后顺序。材料先后顺序的决定,必须要考虑材料作用的大小、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联系等因素。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写进毕业论文中的材料会显得杂乱无章、胡拼乱凑,或是先后倒置、顺序不清,缺乏逻辑性,这样的毕业论文必然是层次不明,条理不清。

(3)要错落有致

毕业论文材料的错落有致是指交错地使用相关的各种类型材料,达到互为印证,互相补充的作用,以利于充分表现主题,同时又可以是毕业论文灵活多变。通过处理具体材料、概括材料、正面材料、反面材料、现实材料、历史材料等,使之互相搭配,交错使用,这样材料才能够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进而充分地表现主题,毕业论文才能够显得生气勃勃。因此,使用材料错落有致,是一个使毕业论文不致呆板的有效防范。

总之,材料的积累要丰富,选择要严格,使用要灵活,只有把材料准备得充足,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拓展:mba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MBA学位论文是强调实用性和整合性,一方面,所有MBA论文应具有企业或行业的应用背景,论文选题要结合学员所在单位或行业的实际,研究内容应为学员所熟悉的领域;另一方面,在研究和撰写MBA论文过程中应阅读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按论文具体类型选用相关实证研究方法,并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分析结果(或结论)。

根据MBA教育的培养目的和效果,MBA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一般有七种方法:案例研究法、诊断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专题研究法、可行性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以及质性研究法。

(一)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是根据所了解的企业经营情况,围绕企业管理问题对某一真实的管理情景所做的客观描述,并进行案例分析。案例研究中的案例是具有典型示范性案例。在研究上,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能够启发别人的结论。

案例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明确研究对象。案例研究以企业或行业的事件为依据和研究对象,了解案例的价值,内容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

第二,资料真实可靠。案例研究论文应具有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反映较为全面的信息。

第三,理论结合实践,从问题分析出发,提出解决措施。

(二)诊断研究法。

企业诊断研究是运用管理理论及方法,可以是企业综合诊断或专题诊断,在企业或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诊断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或改进方案。

诊断研究的基本要求为:第一,确定诊对象。诊断研究对象应为某个企业(不得虚拟),诊断内容应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二,掌握企业诊断理论和方法,对所诊断的企业进行准确描述。第三,根据诊断内容设计诊断方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在理论运用和与企业进行必要沟通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三)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企业或行业值得总结的经验或教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出有意义的见解,写成调查研究论文。

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确定调研对象和目的。调研对象以企业或行业为主,调研目的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选择调查和论证方法。拟定调研大纲,选择确定科学、合理的调査方法和调查工具,调查数据应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

第三,得出科学结论。收集调研资料,对样本进行清楚描述、调研目的说明、数据分析结果,运用图表、归纳、推理等分析方法得出科学结论。

(四)专题研究法。

专题研究是针对宏观、微观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运用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进行深人、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创新性的见解或观点。其基本要求为:

第一,明确研究对象。结合企业、地区或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应对当前改革与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等研究对象描述详尽,突出论文的现实意义。

第二,运用理论分析。分析所研究具体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在简要综述收集文献内容、设计框架和方法中应突出创新点的理论依据。

第三,探讨应用范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就研究的应用条件、局限性以及推广等问题进行探讨。

(五)可行性研究法。

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的建设、生产经营或技术方案的实施可能性、先进性和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评价。其基本要求为:

第一,以企业的经营、技术或工程项目为背景;

第二,反映作者在方案比较分析中的思路及选择过程,不能照搬某项目最终的可行性研究论文;

第三,论文应覆盖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项目背景说明、备选方案说明、方案比较分析及选择、投资及其他指标估算。

(六)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方法是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借用,原来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后来逐渐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内。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提炼前提,用实验方法研究变量间关系、特别因果关系的研究方式,也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式之一。

实验研究具有如下的特点可以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所遇不到的情况,从而扩大研究的范围;可以把某种特定的因素分离出来,以便于分析某一特定因素的效果;便于测量,并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可以重复验证。管理学实验研究是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七)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是在一群小规模、精心挑选的样本个体上的市场研究,该研究不要求具有统计意义,但是凭借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析。其基本要求为:

第一,可在短时间内收集资料,有利于现存问题的分析。

第二,严格控制研究情境。

第三,以旁观者的角色了解研究对象。

相信大家在写论文之前都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到相关的论文题目,根据题目收集可能用到的材料,今天,我们来谈谈论文写作中如何收集材料。1、围绕论文主题收集材料主题通常是毕业论文的核心,是从分析、研究和观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思想。论文的主题和材料的关系就像骨头和肉。因此,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也是首要的原则。当然,我们不要为了凑字数而选择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在选择参考资料时,应充分考虑论文内容的实际需要。2、收集典型材料典型材料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有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有的只涉及事物的本质,有的与事物的本质关系不大。所以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材料都写进论文。3、收集真实材料毕业论文材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准确反映客观事物,才能使论文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尽量选择第一手材料。如果是二手资料需要考证核实,最好查看原文。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最为基础的,同时也是用处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板块,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要以参考文献为基础,很多导师在指导学生论文之前要求学生在确定选题后先搜集不少于十篇关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反复精读并提炼其中的论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参考文献会直接影响整篇文章学术水平和价值,因此在提交毕业论文检测前一定要全方位的搜集参考文献。渠道一、学校图书馆图书馆和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官方标配,至少在毕业前的两个月里你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呆在图书馆。图书馆的图书量大且范围广,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关键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权威度很高,不用担心自己找的文献有质量问题,但是大部分都是纸质图书,因此在后期引用的过程中会比较的麻烦,同时毕业论文检测也会受到影响。渠道二、互联网除了学校图书馆,互联网应该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献搜集渠道。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有知网、百度学术、爱学术等,但是这些平台的期刊居多,对于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参考价值不高。最重要的是文献的质量和真实性难以查证,存在虚假信息和数据,因此在提交毕业论文检测前,建议大家权威的平台重新考证文献的来源。渠道三、学长学姐和导师建议你多结交几位你们学院的优秀研究生学长学姐,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并且手上的文献资料肯定是要比你的丰富,当然有的导师也会直接根据学生分的研究课题提供资料包,这些资料包的珍贵性可想而知,入伙你有幸进入行业交流群,那就更不用担心参考文献的搜集了,行业群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消息,如果你担心权威度,可以询问导师,当然,在毕业论文检测的时候,这些参考文献的质量也会一眼看出。

毕业论文收集材料方法有哪些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一、毕业论文资料搜集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详尽地占有资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写成,可能要搜集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积累资料的方法 。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无从着手,观点无法成立,论文不可能形成。所以,详尽地占有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的另一项极重要的工作。毕业论文写作之前,至少应当占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材料:

第一,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亲自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毕业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

第二,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毕业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借鉴和指导。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毕业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

第三,边缘学科的材料。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学科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努力掌握边缘学科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学科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研究经济学的有关课题,就必须用上管理学、社会学1jl、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大量研究工作的实践表明,不懂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不掌握一些边缘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

第四,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名人的论述极具权威性,对准确有力地阐述论点大有益处。至于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又能反映出现实工作中面临的多种问题,因此,研究一切现实问题都必须占有和清楚这方面的材料,否则会出现与党的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使论文出现很大的缺陷。

第五,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例如,要研究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不能只研究他的著作,还应该大力搜集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材料,从而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

二、资料搜集和分类的'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做卡片。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卡片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购买。一个问题通常写在一张卡片上,内容太多时也可以写在几张卡片上,当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不要做卡片,可根据各人习惯,不必有死板规定。

第二,做笔记。做笔记这是任何一个毕业论文撰写者都必要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书报杂志时,搞调查研究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在做笔记时,最好空出纸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供写对有关摘录内容的理解、评价和体会。

第三,剪贴报刊。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把应剪贴的资料分类贴在笔记本、活页纸或卡片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沙写的时间。无论是用卡片收集资料,还是摘录资料,还是剪贴资料,都必须注明出处。如果是著作,则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则要注明作者、篇名、版次、报纸名称、发行年月日;如果是杂志,则要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以便附录在毕业论文的后面。对收集来的资料不要随手一放,置之不理,要认真阅读,仔细加以分类,进行研究,论文写作《积累资料的方法 2》。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主题分类法。按照一定的观点把资料编成组,这“一定的观点”,可以是综合而成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拟定的观点。例如,为研究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作者拟定了自己的四个观点: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环境;二是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三是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四是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并按这四个观点对资料加以分类,这样可以加深对资料的认识,进一步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第二种,项目分类法。即按照一定的属性,把收集的资料分项归类。

三、对搜集到资料的整理对搜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呢?

资料的整理过程实质上是资料的辨析过程,这里有几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辨析资料的适用性。选择资料的依据,只能是作者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什么资料可用,什么资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这个中心论点决定。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它就是统帅一切的东西,资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资料统统塞进文章里,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反而不突出,扩大了篇幅。比如《“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园林绿化的资料,却没有搜集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关系的资料,这些不适用的资料塞入论文之中,导致论文中心被冲淡,降低了论文质量。

二是辨析资料的全面性。如果材料不全面,缺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论文的论述也往往不圆满、不全面,会出现偏颇、漏洞,或由于证据不足难以自圆其说。以《浅论厂长负责制与职工民主管理》一文为例,由于作者只搜集了两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资料,没有搜集两者存在矛盾的资料,结果文章只做了一半,如何处理好两者矛盾这一重要方面被疏漏了,大大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三是辨析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真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只有从真实可靠的资料中才能引出科学的结论,在这方面要注意:其一,要尊重客观实际,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选择资料不能夹杂个人的好恶与偏见,不能歪曲资料本来的客观性;其二,选择资料要有根有据,采用的第一手资料要有来历,选取的第二手资料一定要与原始文献认真核对,以求得最大的准确性;其三,对资料来源要加以辨别,弄清原作者的政治态度、生活背景、写作意图,并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四是辨析资料是否新颖。所谓新颖的资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前所未有,近期才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发现、新方向。比如《股份合作制经济几议》一文的作者,选取了当时中国大地上新出现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新动向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指某种事物虽早已存在,但人们尚未发现其价值,这同样是新颖的资料。比如《试论人口与经济的循环》一文中,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早已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这也是客观事实,这两种循环会带来两种根本不同的后果,而这以前人们几乎没有认识。现在以两种循环的资料来揭示两种循环的后果,从而阐明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资料。所以,所谓新颖,不仅仅对资料产生的时间有所要求(不能太陈旧),更重要的是要从普遍常见的资料中发掘别人尚未利用的东西。五是辨析资料的典型性。所谓资料的典型性就是指这种材料对于它所证实的理性认识来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恩格斯的《论权威》,选择了纺纱厂、铁路、航海三个例子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阐述得最详细,第二个论据比较概括,第三个论据只是轻轻一笔。他没有用更多的阐述,就把问题说明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材料不多,却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产生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选得十分精悍典型。

毕业论文资料整理方法与技巧:

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 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 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 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 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 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就象兵法上所说的那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认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

3)大事记、年谱或著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

2 毕业论文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结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作“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的作用,主要是说明选题的原因,概述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尚存的疑难、争执,提出本文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正文是分析、论证的过程;结论则是整个研究成果的总结性的表述。有的文章在引言之前,还有小标题目录和全文的内容摘要。

提纲的作用

论题拟定,材料大致齐备,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提纲也有个反复修改补充的过程。这步工作做好了,论文已大致成竹在胸。一个成熟的提纲,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考察每一个局部,并考虑个部分之间应有的逻辑联系。各部分所占的篇幅应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照顾全面。

要有正确而多样的研究、分析方法

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人,往往容易犯归纳多而分析少的毛病。要么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罗列,要么是轻易而简单化地得出结论,不善于通过有层次、有根据的分析、论证,充分显示其思想观点的说服力和深刻性。这里就需要注意研究方法或分析方法的改进、提高。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哲学的方法

这是指如何根据唯物主义辨证法对于哲学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存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正确解决具体研究工作中的本体论和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如,从认识对象的现象到认识对象的本质)。

2)历史的方法

这是强调尊重对象本身的历史具体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须充分熟悉客观对象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占有大量资料,从中寻找出客观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

3)逻辑的方法

这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所揭示的关于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理论的形态加以体现。

4)假说的方法

所谓假说,并不是随意的幻想和碰运气的猜测,而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跃联想或直觉感受,提出的一种富有预见性、然而尚待继续验证的新观点。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为科学的结论,但却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论的萌芽。

科研成果的正确获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种方法的另国而紧密地结合使用分不开的。

引用材料的方式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当,交代不清,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完整引用。照录原文一句或一段话,不能任意删削或添加别的内容。前后要加引号。如果引文单独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两格。

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将引文的原意转述出来。前后无须加引号,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号加以突出。

3)分析引用。将引文的内容拆散、打碎,和论文作者自己的阐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独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影响风格的统一。

第一,第一手资料是与论题直接有关的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还包括自己亲自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并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第二,知名学者、专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实证或案例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主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MBA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依次作为出发点,并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MBA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第三,边缘科学的材料。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科学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科学及边缘科学。掌握边缘科学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研究管理学的有关课题,就必须用上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第四,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

百度与论题直接有关的资料,文献以及查看知名学者、专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实证或案例研究成果。

论文写作中收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材料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社会调查与科学实验中获取直接材料;二是从各种文献中获取间接材料。文献综述所获取的材料主要是间接材料。文献综述获取材料的方法之一是瞄准主流文献,如与该课题相关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充分地收集主流文献的相关资料,是做好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而言,在收集和阅读的主流文献中,包括至少两篇以上外文原文文献。这个收集材料的方法,目标是解决文献综述的材料从哪里来。文献综述获取材料的方法之二是日积月累、随时整理,如在平时学习时,要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要做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到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就已积累了大量的有用材料。这个收集材料的方法,目标是解决文献综述的材料怎样得来。文献综述的写作应体现文献综述的“综合性”、“描述性”和“评价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做到尽可能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材料搜集齐全,尽可能对各类观点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尽可能在客观描述各派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评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文献综述主体部分的结构,应该包括课题的“研究历史”的回顾,“研究现状”的对比,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般的说,为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提供观点和材料基础的文献综述正文的字数至少要在2000字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文献综述要求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用上标加以标注,同时与列出的参考文献序号一一对应。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素材收集方法
  • 毕业论文材料收集的方法
  • 收集论文素材
  • 毕业论文收集材料有几种方法
  • 毕业论文收集材料方法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