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文献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文献

员工关系管理就是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你说的中文翻译是指全文文献的翻译嘛?

程勇: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知识型员工指的是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也就是指具有知识资本产权并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价值增值,而且用脑子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体力所创造的价值的人。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是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信息这一资源只能通过人去获得,在这意义上说,人已经成为比资本、不可再生资源更为重要的特殊资源,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知识的载体,其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所以,发展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已成为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的。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的发展及其全球化要求企业不断成长和壮大,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于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员工。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一、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过程中的常见的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同时面临国内同行和国际强大竞争对手的双重挑战,能否尽快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竞争需要数量充足质量保证的知识型员工队伍,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1.没有真正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独特性。我们的企业往往在管理上,对知识型员工和普通员工不加区别,以管理普通员工的方式对待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和特点不被尊重,导致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甚至人才流失。2.没有真正重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作用。在新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他们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式还很简单,基本上以传统的“控制和命令”和物质激励为主,同时缺乏高效、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全面激励制度和适当的分配制度。4.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不足和资源浪费并存。虽然不少企业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不足,同时,宝贵的资源没有用在重要的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面,而是浪费在日常的平均主义的人事管理上。二、新时期知识型员工个性和特点我们的企业之所以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归根结底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特点认识不够。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1.知识型员工拥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知识型员工往往受过良好的、系统的专业教育,拥有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同时知识型员工掌握的知识不是静态的,他们有着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以及出色的持续学习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学习能力才是知识型员工最根本的优势。2.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知识型员工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职业而不是所服务的企业。即使知识型员工离开特定企业,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聘用或者自己创业,重新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这对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企业应加强员工流失风险管理,增强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3.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正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一般人根本无法相比较的价值。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机械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环境系统中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由于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所以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现真相,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成果为实践所接受。4.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具体衡量知识型员工的业绩和价值评价是复杂而不确定的,他们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他们劳动绩效衡量,个体劳动成果与团队劳动成果的确定,报酬与绩效的相关性,知识型员工的内部组合与分流,绩效分析,等等,都对企业传统的考核提出了挑战。5.知识型员工因为拥有知识资本而享有很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知识型员工独立自主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很强,由于他们拥有企业生产手段意义上的知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依靠这种保障,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不愿俯首听命,任人驾驭。他们要求受到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充分地授权,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过死的规章制度只能压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灵感。6.在知识型员工团队中领导与被领导的界限模糊,人人趋于平等双方既是一种互动关系,又是一种角色置换关系。在企业中,领导的有效性在于认识这种互动性,以及有意识地管理这种动态性。沟通、重视、信任、承诺、支持、创新、学习、合作等都是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准则。在知识型员工团队中,人人都是平等的,这有利于他们的有效互动和相互学习,对组织的利益也有好处。7.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价值贡献大,对自身价值回报的期望也高他们的内在需求模式是一种混合式需求。物质待遇虽然是低层次需求,但是如今它已是一个人社会声望的标志,变成一种成就层次上的满足。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需求层次完全是一种混合式需求。正是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地提供面向客户的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8.知识型员工更看重精神方面和成就方面激励他们对于物质要求不是特别迫切。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所以他们更渴望看到自身的成长、自由工作的权利和工作的成果,他们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退居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三、企业应实施的管理策略正是因为知识型员工具有以上的特点,所以企业在实施管理中应讲求如下策略:1.企业要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理念,给知识型员工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作为现代管理理念,强调把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放在人的背后,管理行为不再是冷冰冰的命令型和强制型的行为,而是贯穿在激励、信任、关心、体贴整个过程。管理者不能把知识型员工视为单纯的“经济人”,只是满足其生存需要和物质利益,而是应该注重他们的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以提供创造性的工作、鼓励个性发挥的环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平等的引导和交流中,建立起企业的经营理念;将外部控制化为自我控制,信任员工,充分授权,使知识型员工自发的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进而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达到统一。2.充分尊重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建立学习型的个人和组织具有创造性潜能的优秀员工往往有着强烈的个性,或者说,优秀员工的创造性往往蕴含与其独特鲜明的个性中。而充满个性魅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要吸引个性化的知识型员工,除了尊重他们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自身的魅力。企业和知识型员工共同建设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不仅有利于企业强化核心竞争力,而且决定了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效果,并且对提升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起了积极作用,因此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吸引力大增。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而同时他们的工作环境复杂、难以监控,所以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知识型员工只有知道自己的工作成果,才能实现成就激励。企业要破除平均主义,逐步形成以员工业绩考核为主体的制度化、科学化、实用性强、适应企业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1)要掌握好考核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尺度,提升考核的价值。在企业人力资源考核中,被考核者要接受来自四个角度的即直接领导的考核、自我考核评价、被考核者所在部门的平行部门的考核、公司上级的考核。按照不同的权重组成的四方面考核形成全方位的考核体系,体现合理性和全面性。同时,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对知识型员工的考核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2)考核方式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3)逐步从绩效考核发展到绩效管理,把握好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新趋势。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去提高成功概率的思路和方法,它是一个持续的沟通过程,与绩效考核不同的是,绩效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不仅重视结果目标,也重视行为目标。4.企业必须确定全面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激励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型员工来说,令人满意的薪酬并不单纯意味着高额的收入,还包括许多金钱以外的内容。正如《财富》所分析的,一旦人们在物质满足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关心更多的就是自我实现和满意的工作环境。所以,企业必须实现一种全面的薪酬战略,即企业付给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和内在两部分。外在报酬主要为知识型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的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货币性支出,比如住房津贴等等。内在报酬则指非货币性质的各类激励因素。比如工作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各种便利工具,培训的机会,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谢意等。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必须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薪酬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全面需求,真正留住人才。5.加强新型员工关系管理,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今天知识型员工同组织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不平等的雇主与雇员关系,更多的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知识型员工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企业的拥有者。知识型员工可以通过技术、专利等知识方式像资金提供者那样提供“资本”——智力资本。这类变化使得知识型员工与雇主的关系可以转化成战略伙伴关系。作为战略伙伴,知识型员工在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调整工作内容上,无论是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还是规划自己的未来的工作性质,都应该有实质的发言权。在报酬方面,知识型员工除了获得工资报酬,他们作为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还应该与出资者一起分享成功、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知识型员工还应该与企业决策者分享决策权。透明、民主的决策使知识型员工觉得他们受重视和尊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士气。因此这是一种全新的员工关系管理。6.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增强知识型员工的凝聚力良好的软环境及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安慰。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软福利”——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和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这种福利使企业在他们心目中是个有人情味的家庭,并注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管理者去倾听员工的心声和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总之,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管理者应该经常深入下属中去,平等对话,并经常出席各类集体活动,加强人际沟通,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使得知识型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而不是组织的边缘人。7.全面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压力管理,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一定程度的压力是动力的源泉,无压力则无动力。要对知识型员工形成适度压力,第一可以赋予知识型员工挑战性的工作,相对于普通员工,知识型员工更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的完成一般性的任务,而追求完美的结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当然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压力;第二赋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责任和信任,对知识型员工的信任和尊重,让其承担更大的责任,则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同时也要积极缓解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他们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往往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压力过大会产生很负面的后果。所以,为了缓解与释放知识型员工的压力,有必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团队中的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逐步实现无缝沟通。良好的团队沟通可以起到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同时要创造合作上进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在相互协作和影响中工作。如果缺少了同事的支持,知识型员工就会觉得孤独并且独自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需要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组建技能互补的团队,增强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总之,对照知识员工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必需将人性化的管理和科学化的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更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使员工最大化的发挥个人价值,实现组织目标。本网通讯员:程勇

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是论文的有力辅助。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罗伯特L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11]朱钧侃现代企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2]郁义鸿著.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79.

篇二:参考文献

[1]蔡防.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苦干认识误区.国际最济评论,2010 (6),81-94.

[2]奥尔淼.集体行动的`逻辑.上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4.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8-102.

[4]白菊红.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4.

[5]卞萤萤,韦丽军和杨徼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千单区资源与环境,2009(2),78-83.

[6]朝前.村民自治中的非正式制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4),77-79.

[7]白晋湘.潮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并经济问题,2003(11),47-50.

[8]陈勇勤.论中国小农经济的劳动投入问题.求索,2006(9),1-5.

[9]陈宝胜.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机制.行政论坛,2008 (2),45-47.

[10]曹阳,李庆华.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48-53.

[11]陈瑜琦,李秀彬和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一一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9),369-377.

[12]陈绪敖.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秦巴山区林权制度改箪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 1 (2),293-295,303.

[13]Anderson,.,& Bandiera, enforcement and soci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341-362.

[14]Brauw,,Huang,J.,Zhang,“ et aL The 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with Chinese Discussion Paper 01189,2012(6),1-24.

[15]Barmtt,.,Sherlund,.,& Adesina, wages,aUocativeinefficiency,and labor supply in smallholder ,2008(38),21--34.

[16]Biener,C.,& Eling,M,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tionalinsurance industry: a cross-frontier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2,221(2),454-468.

篇三:参考文献

[1]马斯洛着.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王朱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8-55.

[3]李怀袓.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 (10) : 176-179.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明亮.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7]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软科学,2006,20(3),1-4

[8]Berlyne, and ,1966,153,25-33.

[9]Adams,A.,Nelson, Tod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Ajzen,I.& Fishbein,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 Prentice-Hall,1980.

[11]Deci,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105-115.

[12]Deci, motivation,extrinsic reinforcement,a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120.

[13]Anderson, Dis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disconfirmedexpectancy on perceived product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10(1),38-44.

[14]Ajze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篇四:参考文献

[1]黄林华,顾戛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2]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19)

[3]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5)

[4]常畅。论创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产业。2004(09)

[5]秦文志。论树立服务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J].行政论坛。2004(03)

[6]刘俊生。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与理论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

[7]尹素琴,黄辉。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8]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

[9]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0]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论坛。2003(05)

[11]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05)

[12]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04)

[13]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14]向荣,贾生华。对代理理论的综述与反思[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8)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16]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17]木坤坤。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崔海燕。山东省沂源县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9]王宇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行为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4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选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而员工关系是企业的生命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 中小民营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 》

摘要:企业的员工关系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对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员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通过强化公司高层领导认知,培育良好劳资关系,建立健全企业福利保障体系等手段来营造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氛围,为企业稳定和谐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摘要: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关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1

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企业间竞争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上的竞争,但这些核心技术、竞争力归根到底存在于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上。而作为提升企业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员工关系管理,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都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其相应的员工关系管理大多比较粗放、简单,不够系统和规范。笔者认为,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单纯的模仿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模式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灵活处理,找到适合企业自上特点的员工关系模式。

一、国内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关系中突出的问题

1.员工关系价值得不到企业负责人的足够重视

员工关系的改善关系到团队的和谐,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内最琐碎而不易呈现价值的部分。员工关系管理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大多没有得到企业负责人足够的重视和价值认同。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与员工只是一种各取其利得金钱雇佣关系,以为员工拿到了应该拿的钱,别的事就不用管了。据调查,大部分员工 离职 与钱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不和谐的工作环境成为离职的主要原因。

2. 企业 文化 建设不明显。中小民营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或者有企业文化但是没有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 教育 ,使得员工的行为偏离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就难以和员工达成一种共同发展的愿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形”上,很难真正把员工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往往就是办公室的人员贴贴文字,拍些照片,写写文章,没有更多的实际活动来支撑文化建设。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不知道企业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更不用提文化核心了。

3.激励沟通机制不健全。中小民营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意识淡薄,不管上下级之间,还是横向部门之间都有沟通滞后的表现,从而直接影响着各部门以及部门之间工作的开展。当出现矛盾时,大多数员工不会主动选择沟通,而多采取回避、拖延、或是相互推诿的态度,致使简单的事情严重化,直到成为企业运作的绊脚石,问题性质扩大化后才开始真正面对。

4.员工满意度低,核心员工流失率高。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关福利保障 措施 的不健全,还有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迷惘,导致中小民营企业的在职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都不高,核心员工在离职率高,导致本就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不够的企业雪上加霜。

二、建立良好员工管理管理体系的基本途径

1.深化企业高层的认知观念,教育引导员工认同企业愿景。员工关系首先应该得到企业负责人的足够认识,只有高层领导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员工关系的重要性,才能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开展中把员工关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笔者所在的民营企业,因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偏僻,为了加强企业的凝聚力,留住企业员工,企业高层深刻的认识到了员工关系的重要性,并且都亲自参与各项活动的规划,在员工关系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在此后的三年里,公司员工离职率大幅度下降,企业的外在口碑也得到的大大的提升。

2.培育良好的劳资关系,提供员工“安居乐业”保障措施。企业既要让员工在工作中“乐业”,也要让员工生活中“安居”。“乐业”要求企业提供员工好的工作办公环境、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和员工提升平台。 为使员工能够更好的进行角色转变,由原来的“打工”心理转变为“主人翁”的心理,企业应该把在工作中有潜力的员工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中能够有更多的提升,让年轻的员工感觉到有提升的空间,真正的把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安居”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财力保证。因为仅仅是“乐业”还是不够的,虽然“心”是想留在企业,但还得有物质支撑,还必须让职工们“安居”才能真正的留下他们。这中间又涉及到很多的福利保障措施,比如外地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员工上下班的交通问题,外地员工及其家庭的住宿问题,员工医疗保障问题等等。人文关怀是企业温暖的动力,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灵魂与血液。企业要多层面多角度关注职工民生,设身处地的为企业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3.积极构造员工主题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企业应该紧紧抓住员工心理,打造适合自己企业员工的主题文化,让企业文化这一隐性工具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公司大力推行“心乐、行乐、意乐”的企业“乐”文化建设,让员工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我工作,我快乐;我学习,我快乐;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快乐;我敬业,我快乐; 我享受,我快乐”。企业通过每年固定的活动: 元旦 联谊会、职工趣味运动会、劳动者之歌、“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球类比赛活动月等大型的活动,让全体员工都有机会能参与企业的活动,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份子,深入其中,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快乐和归属感,员工才能在企业里找到满足感和自豪感!

4.深化企业的激励与沟通,打造员工自我肯定的平台。无论是一线员工,还是科研人员,都需要以诚相待、以情感人。企业需要建立一种好的激励沟通机制,让员工有机会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企业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大会、 年终 总结 大会以及表彰大会等,多方面给员工建立沟通表达的正式沟通 渠道 ,同时也要引导非正式渠道,让员工的心声有处可诉,让激励模式深入人心。优化和员工个体利益切实相关的流程和制度,从事前意见征询、事中管理研讨、事后决策表决三个角度确保员工对管理举措的理解和决策参与。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一方面是员工代表表达意见的过程,同时也是员工理解接受管理方案的过程,参与不是员工一切说了算,不是员工的盲目抵制,是“我们”兼顾各方利益共同决策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让员工加深了对员工自我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员工关系和谐。

企业员工关系建设是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员工关系,企业发展很可能会走向衰败。中小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但是,这样的企业员工关系建设也就可以更加灵活,不拘于大公司的条条框框。中小民营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建立“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价值观,企业发展必然会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吕欣欣.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0(11).

[2]张晋龙.员工关系管理的途径和 方法 [J].发展,2009(11).

[3]冯常生.浅析企业员工关系管理[J].企业活力,2012(4):40-43.

《 略论企业成熟期员工关系管理 》

摘要: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成熟期是企业的黄金期,但在此阶段存在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因素,如:员工队伍存在分层,一线员工的稳定性降低等,从而要求企业加强员工关系维护,通过建立与完善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建立企业承诺机制,实行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措施,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

关键词:企业成熟期员工关系大企业病承诺机制

1 企业成熟期员工关系特征

成熟期是企业生命周期的黄金期,企业在这一时期,组织机构健全,企业领导方式多实行分权制,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得已实现,经过创建期、成长期的企业文化培育,已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员工队伍趋于成熟,企业产品与服务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意昧着企业在成熟期的员工关系具有不同于创建期、成长期的特征。

企业员工队伍分层现象明显

受组织机构设置的影响,以及员工所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成熟期的企业中,高层、中层、基层等各员工群体出现明显的分层、分群现象,在同一层或同一群体内,员工多具有同质性,即工作性质相近、管理方式相近、分配制度设计相近等,上下级之间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别,成熟期的企业,因管理规范化、程序化,使得为人处事的原则性强、灵活性不足,存在工作层层请示,决策效率低,造成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不足,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以致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积极性的调动与创造性的发挥。

一线员工队伍存在不稳定性因素

在成熟期的企业当中,因工作性质决定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具有自身特点,即劳动具有单调性、重复性、呆板性和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性,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成熟性企业的一线员工的稳定性差,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易出现一线员工大量流失现象,特别是有强烈心理期待的员工,由于组织机构成熟,发展通道有限,一线员工进一步升迁的空间不足,企业中的“天花板”效应,造成成熟期企业的一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明显低于成长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明显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中一些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事物的基本认识一致、观点基本相同,或是性格相似、兴趣相似,共同形成的一些被其成员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得原来松散且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地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形式[1]。在成熟期企业中,由于人们的兴趣、 爱好 相近等原因,诱导非正式组织大量产生,而非正式组织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员工的价值观念与正式组织往往产生冲突,不利于企业的指令信息上传下达,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 兴趣爱好 ,只要管理方式科学,能够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强的优点,将会给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企业激励制度设计上的差别导致员工行为分化

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企业管理 层对核人才高度关注,各种吸引与激励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竞相出台,这对于企业保护与吸引关键人才是必须的,但由于人的职业能力差别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劳动效率的差别,在现有分配制度模式下,企业所采取的差别化激励制度,必然因激励制度设计的差别带来员工行为的差别,使得非企业核心员工对企业工作失去信心,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成熟期中将表现更加突出,实行对核心人才的保护,同时兼顾对普通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将是成熟期企业实施员工关系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大企业病”的出现,直接影响员工劳动效率

所谓“大企业病”,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企业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等方面,不知不觉地产生阻滞企业继续发展的种种危机,使企业逐步走向衰退的一种漫性综合病症[2]。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复杂,机构会设置越来越多,出现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权力争斗、相互猜忌、利益争夺、责任推诿等非正常现象,从而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政出多门,使下属不知所从,企业凝聚力降低,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2 企业成长期的员工关系维护

人是企业发展之本,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是成熟期企业的重要任务,除需要建立差别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员工实行分类管理,科学构建有效沟通渠道,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对核心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积极构建员工关系管理机制,搭建学习型企业平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外,还应针对成熟期企业的特点,在员工关系的维护上,采取如下措施:

建立与完善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党的十六大已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应在企业中建立与完善职工代表会议制度,这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也是企业依靠员工谋发展的重要方略。关心企业发展,保护自身权益是企业员工的心理诉求。为此,处于成熟期企业,因面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影响企业发展的“大企业病”会逐渐显现与漫延,各种不利于企业和谐的员工行为将有所表现,同时,企业决策层需要听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建议,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建立与完善企业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对企业、对员工、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重企业工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挥

企业工会是职工自己的组织,对于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地位是法律所赋予,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加强企业工会建设是法律的要求、员工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工会要接受党的领导,但企业工会不是党组织本身,也不是党的一个工作部门,它不是行政的附属,更不是一个科室,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它必须独立负责的开展工作[3]。企业在成熟期需要突出工会的地位与作用,其功能不仅体现在维护职工的利益,还在于企业工会其具体工作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破解企业成熟期所面临的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各种难题。

建立企业承诺机制

所谓承诺是指对某事物答应照办[4]。Meyer & Allen(1991)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体现出的一种对组织的感情倾向,以及对离开组织造成的损失的认知和对组织应负的道德责任。并将组织承诺划分为三个维度:情感承诺(Affective Commitment)、规范承诺(NormativeCommitment)、连续承诺(Continuance Commitment)[5]。企业承诺机制体现出了企业与员工在相互信任前提下的双方依赖关系,体现在为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建立与推行承诺机制并能有效履行,员工对企业会心存感激,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并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反过来,员工对企业的承诺并履行,将企业提供较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撑,最终形成一种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企业文化管理创新

企业进入成熟期,意昧着企业文化相对成熟,企业所弘扬的价值观念已为多数员工所接受。但这并能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已达最终结果。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会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员工思想上的波动,原有的工作热情、创新精神有可能减退甚至消失。因此,企业在成熟阶段,有必要适时变革企业文化,始终保持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与创新性,紧紧围绕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员工发展的新需求,在巩固企业文化建设已有成果的同时,汲取 其它 企业的文化建设 经验 ,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影响力,使企业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刘烨,秦丽娜,彭建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辩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101.

[2]黄云杰,张晓梅,刘卉,段晓洁.浅议“大企业病”的产生和防治对策.云南科技管理[J].2011(2):22.

[3]窦坤泉,刘兴才.试论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经济信息[J],2010(18):4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8.

[5]解志恒,李全生.员工组织承诺动态管理:基于信任的角度.现代管理科学[J].2008(10):102.

《 从员工流失看电信企业员工关系管理 》

摘 要:某地市级国有电信企业近年来新员工流失现象严重,本文针对此现象分析了该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现状。特别针对新员工的个性特点,着重分析新员工的员工关系管理,从激励计划、心理契约、员工帮助计划等方面提出该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员工流失;员工关系;新员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员工流失现状

电信企业,是国内通信技术的领先者和先进通信网络的缔造者,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网络时代,所以,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从人才的进入渠道上,只选择重点院校的大学 毕业 生,基本上,校园招聘是该公司选择人员的唯一方式。

2009年-2012年,该公司每年新进大学毕业生人员流失率[1]平均为59%。从该公司人员流失现状看,主动离职的大部分是2006年以来招聘的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该公司通过离职面谈和针对性的满意度调查,发现了大学生离职的几个主要原因:(1)薪酬水平在同行业缺乏竞争力;(2)工作压力大,薪酬待遇与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价值不匹配;(3)家庭原因,主要指男女朋友分居两地;(4)工作地点不理想,主要指在所属县分公司工作的员工,希望到城市就业;(5)工作状态、收入现实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心理无法接受。

从该公司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这类员工的外部条件允许,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离开。而离职原因分析显示的现状,也给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在对待这类员工关系管理上,必须尽快改进和完善,否则,该公司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整体竞争力。

二、该公司大学生离职所呈现的员工关系管理问题及改进方向

从以上员工关系管理职能和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结合该公司目前大学生离职现状分析和离职人员的共性特点,我认为该公司员工关系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员工关系管理人员现状不容乐观;(2)激励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3)应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

(一)配置员工关系管理人员

从员工关系管理岗位设置比例1000:1的要求,该公司做为拥有1000人以上员工的公司,应该设置独立的员工关系管理岗位,而实际上,该公司却没有这样做,这表明,该公司对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认知。就更加谈不上员工关系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激励计划

心理契约是由员工需求、企业激励方式、员工自我定位以及相应的工作行为四个方面的循环来构建而成的,并且这四个方面有着理性的决定关系。新员工在初次就业时,对企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对自己的前途有美好的憧憬,事实上,他与公司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契约。而该公司作为老牌国有通信企业,吸引就业者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薪酬水平。而当现实的薪资收入摆在新员工面前时,这种心理契约的失衡,就导致了员工的不满。

离职员工对目前的薪酬水平不满意,认为在同行业缺乏竞争力。而事实上,作为通信行业的老牌国企,该公司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是很有竞争力的,社会地位也不错,该公司的员工收入水平在当地应该在中等偏上。随着物价上涨,该公司也在逐年提升员工的工资水平。员工在拿着并不低的薪酬抱怨收入低,只能说明两个问题:1、员工的薪酬的感知不高;2、员工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

第一个问题反映的是该公司的薪酬分配模式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从调查看,该公司员工新员工每月的工资性现金可支配收入(扣除 保险 、公积金、个人所得税后)在1300元-2000元之间,非工资性可支配收入在1200-2000元(含住房公积金、福利等)。从该公司为员工的月人工成本支出结构显示,年轻的员工的月收入感知确实不理想,因为除了工资性可支配收入,其他都是隐形且暂不可用的。而年轻员工刚参加工作不久,基础生活资料的配置、孝敬父母家人、恋爱、结婚、买房、成家,都需要大量现金,而不是公积金。该公司应该根据年轻员工对薪酬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人工成本支出结构。

第二个问题反映的是员工心理契约失衡导致的归属感缺失。该公司正处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企业竞争环境激烈,相应近几年员工的工作压力也骤增,经常加班加点。员工感觉在工作上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也确实情有可原。但是,为什么选择离职的是新近几年的新员工,而老员工却丝毫没有影响呢?这说明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

(三)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又称员工关怀,是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其主要关注点是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目的在于疏导员工工作压力,为员工提供预防性的咨询服务,以帮助其解决困难,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满意度与归属感。

在该企业中,员工帮助计划并没有实施,更谈不上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仅有的一些员工关怀项目基本集中在健康检查、工会组织的一些娱乐活动、团组织开展的极少数的联谊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传统性的,没有针对新时期、新员工、新问题,有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引入新的项目。比如,在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员工的压力大,所滋生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式方法;新员工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法妥善处理时,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渠道;员工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提供帮助;不能为员工提供方便、均等享受的减压和娱乐方式等等。

对于该企业在面对新员工流失率较高的当前特殊时期,应当针对新员工,成立专门的新员工帮扶团队,设立专项的帮扶资金,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新员工的现存困难和需求,每年制订不同的员工帮助计划,一对一帮扶和解决实际问题。员工帮助计划要能让新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关怀,为新员工创造和谐、积极、平等、自由的工作氛围,让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对企业产生信任和依赖,从而真正培养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敬亚楠.浅析企业中的员工关系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

有关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相关论文推荐:

1.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2. 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3. 员工关系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4. 有关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

5. 高校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6. 2016创业型公司如何管理好员工

7. 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系统论文

我现在要做这个工作了。希望大家能帮忙,共同感谢。那些大城市里,哪些公司或者企业在这方面做的好的。我们可以去走访学习下。希望大家能提供这个员工关系做好的公司。

学术堂精心准备了88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题目供您选择:1、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分析2、浅析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3、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4、人力资源流失原因探析5、人力资源二次开发的重要性6、浅析人力资源保护7、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8、论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9、论人力资源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培植10、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11、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分析12、人力资源管理规范管理若干问题探析1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匹配14、人力资源(资本)会计探讨15、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析16、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分析17、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18、e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19、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探析20、人力资源规模效益管理初探21、人本管理策略探析22、人员素质教育探析23、如何实现人员队伍的有机管理24、如何实现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25、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26、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27、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28、人力资本与激励机制29、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30、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设计31、如何通过招聘选拔合适人才32、加入WTO对我国劳动关系的挑战及应对33、“人才租赁”政策分析34、“宽带薪酬”及设计其问题规避35、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36、知识员工增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37、员工激励的误区剖析(如何提高员工激励效率)38、如何提高“员工建议系统”的效率39、如何提高新员工培训的效率4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41、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问题与对策42、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43、股权激励制度设计44、“人才主权”理论探讨45、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探讨46、柔性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47、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规避48、WTO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9、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发展50、试论知识员工的管理51、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52、招聘管理体系初探53、关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探讨54、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意义55、人才素质测评浅谈56、怎样利用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57、如何正确处理职工情绪冲突58、创业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59、自助式福利体系的设计60、如何提高体验式学习(素质拓展训练)的效率61、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6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63、公务员管理研究64、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65、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66、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67、人际关系的沟通与技巧68、论我国的就业方式69、职业指导与职业设计70、浅析我国妇女就业问题71、浅谈我国现阶段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72、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管理探析73、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培养74、企(事)业单位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75、如何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76、论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宿感之间的关系77、湖南人才高端市场分析78、企(事)业单位人员从业的误区分析79、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研究80、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81、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竞争优势82、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研究83、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员工培训84、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85、员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86、企业薪酬管理87、民企边际员工的绩效管理88、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误区)及其规避

人力资源 管理论文:按范围来可以分为:公共 人力资源 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按功能来分有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 绩效 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汇总,欢迎阅读。

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

1、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2、我国人才测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4、河北省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研究

5、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

6、组织结构对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7、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8、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9、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

10、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分析

11、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12、某某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13、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14、论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

15、浅议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

16、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17、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18、农村劳动力(或女性劳动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刍议

19、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分析

21、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2、高技术人才国际流动的研究

23、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障因素分析

24、安徽省“江南集中区”××人口政策分析

25、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生入伍状况调查研究

26、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西部支教状况调查研究

27、××(地区) 公务员 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8、××(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研究

29、论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以××为例

30、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以××为例

3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xx地区的调查分析

32、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届毕业生为例

33、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34、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户籍问题研究

35、女性职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36、人力资本、创新与经济增长

37、人力资本、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

38、人力资本外溢与经济增长

39、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

40、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

1、基于战略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浅谈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3、论人力资源管理对酒店旅游业的深远意义

4、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对策略

6、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7、从人才危机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8、家族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出路

9、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凝聚力

10、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11、我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人力资源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

13、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中的重要性

14、如何在中小企业(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家族企业等)落实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15、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大中小型企业、家族企业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

16、某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17、论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某企业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18、论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核心员工(或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与对策

19、浅谈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中小企业、核心员工、知识型员工)员工流失与管理

20、影响员工流失的组织因素分析

21、 ××企业团队建设问题探讨

22、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23、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4、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要求

25、新型用工模式--××公司劳务派遣简析

26、浅谈××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7、制造行业员工租赁模式探讨

28、浅谈“鲶鱼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为例

29、××公司 团队精神 的培育

30、论××系统人力资源外包的利与弊---以××为例

31、××企业异地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32、论××公司因人制宜的沟通艺术

33、浅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34、天天快递公司快递员行为研究

35、浅谈员工的压力管理---以××为例

36、××公司员工忠诚度的培养

37、企业在不同盈利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38、政府创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39、民营风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三、人力资源规划论文题目:

1、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2、论我国企业中的工作分析与人员匹配

3、论职务分析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4、企业国际化经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5、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6、中国集装箱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7、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8、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研究与设计

9、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选择与构建贯彻研究

10、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研究

1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研究

1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13、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分析

14、外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方向探析

15、外资零售企业在华人力资源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16、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探析

17、试析马克思《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

18、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现状剖析

19、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

20、××公司员工手册核心内容设计

21、××企业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

22、壹正装饰有限公司人力需求调查

四、招聘与配置论文题目:

1、浅谈现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2、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3、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4、西部(或农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等)人才引进机制研究

5、人才招聘问题与对策分析

6、论企业员工招聘风险

7、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管理人才选拔问题研究

8、企业重组(或并购、战略进攻等)中的人力资源匹配研究

9、论大学生求职简历中虚假信息的甄别

10、论招聘虚假信息分析

11、校园招聘有效性的思考---以××为例

12、某企业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

13、某企业员工招聘实践技巧

14、企业主要招聘渠道的效能比较分析---以××为例

15、××公司人才招聘队伍技能组合模式及效果研究

16、XX公司岗位职责说明书

17、浅析企业招聘中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以××为例

18、××公司网络招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9、××公司安徽地区本年度员工招聘计划与配置设计

20、人才测评在××公司中层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21、××公司内部竞聘方案设计

22、××校园招聘人才选拔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23、××现代企业竞聘上岗的流程设计

24、浅谈××汽车专卖店招聘渠道及解决方法

25、结构化面试在选拨中层管理人员中的应用---以××为例

26、××销售公司总经理竞聘方案设计

27、试论群体决策法在××公司招聘中的应用

28、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顾问招聘问题研究

29、统一集团人员招聘现状及政策分析

30、××企业人员招聘渠道开发的现状及改进

31、A公司招聘体系构建研究

五、培训与开发论文题目:

1、如何挖掘员工的潜能

2、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

3、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

4、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5、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6、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7、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8、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9、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1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1、农民工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

12、我国中部(或西部)地区人才(或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13、人力资源自我开发问题探析

14、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1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论

1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论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

18、中小企业(或家族企业等)员工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19、浅议家族企业吸纳人才和人才培养问题

20、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浅析

21、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初探

22、论在职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3、论人员素质测评(或能力测评、职业性向测评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4、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25、论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建立

26、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研究

27、中国现代人力资本形成研究

28、企业人员招聘的 经验 选择、诚信和雇佣合同研究

29、我国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及模型构建

30、国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内在动因与对策研究

31、A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案例分析

32、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分析

33、核心员工管理机制的构建

34、企业员工满意度管理研究

35、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管理研究

36、建立完善的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系统的探索

37、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38、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

39、团队精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40、浅析白领女性的竞争地位及其改善措施

41、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探析

42、××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设计

43、××培训机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XXX培训机构为例

44、××公司基于岗位职责的培训者培训设计

45、户外体验式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以××为例

46、基于角色的HR从业人员的培训浅析---以××为例

47、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研究---以××为例

48、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及培养---以××为例

49、××酒店在岗英语培训规划设计

50、××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

51、××公司内训师开发与管理方案设计

52、××公司××人员年度培训计划设计

53、试论××公司90后员工的培训管理

54、新东方集团对市场专员培训计划

55、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

56、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57、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六、绩效管理论文题目:

1、浅谈员工绩效管理

2、关于构建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

3、浅谈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4、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

5、企业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

7、人际冲突对于销售团队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8、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保险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10、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11、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12、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13、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4、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15、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析

16、论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17、浅析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工具-----平衡计分卡

18、360度考评法的组织与实施

19、论访谈法(或记实法、观察法等)在企业管理的运用与建议

20、论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及完善

21、如何开展企业目标管理

22、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23、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24、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

25、民营企业(或国营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

26、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27、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讨

28、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29、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0、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办法

31、加强绩效考核,努力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32、机械制造企业研发类员工绩效考核研究

33、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4、现代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35、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36、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37、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评估

38、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研究与应用

39、论肯德基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

40、基于平衡计分卡的XXX公司/职位绩效考核设计

41、XX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内部晋升的局限性分析

42、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绩效管理初探---以××为例

43、××公司破解绩效管理中“轮流坐庄”之法

44、××公司非正式员工激励问题

七、薪酬福利管理论文题目:

1、浅谈薪酬设计

2、薪酬制度改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3、福利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4、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

5、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6、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

7、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8、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9、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

10、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11、企业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12、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与体系

13、知识经济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及其应用

14、关于企业(或国有企业、家族企业等)年薪制的思考

15、关于经营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机制的探讨

16、销售人员能力差异、薪酬机制偏好及团队协作关系研究

17、XX公司一线员工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18、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19、国有改制分流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20、在华日资中小型企业人才队伍激励方案研究

21、美国薪酬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2、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23、XX人员薪酬水平与薪酬满意关系的实证研究

24、××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探析

25、企业员工全面薪酬要素组合模式实证研究---以××为例

26、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分类与员工偏好研究---以××为例

27、××公司产异化管理模式在薪酬政策中的应用

28、××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组织未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29、××公司的技能薪酬设计探讨

30、××公司集合年金制剖析

31、浅谈××公司的宽带薪酬设计

32、××公司基于岗位评价的薪酬设计

33、浅析××中小企业岗位定薪设计

34、浅谈员工的精神福利--员工援助计划EAP

35、浅析××公司组合工资制度的设计

36、企业“密薪制”与“明薪”制比较分析

37、可口可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之我见

38、金立企业员工薪酬管理

39、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

40、自助式福利体系的设计

八、劳动关系管理论文题目:

1、谈《劳动合同工法》与非正式员工的雇佣关系

2、解读劳动合同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初探

4、论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员工关系管理

5、论养老保险基金(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的筹集与管理

6、如何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基金(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7、现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

8、矿业公司劳动保险管理系统研制与实施

9、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10、股份合作制企业劳动关系初探

11、劳资纠纷之防范及应对策略

12、论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得协调机制

13、中国现阶段“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

14、私营企业薪酬制度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分析

15、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以××为例

16、浅析核心员工离职的关系管理---以××为例

17、浅谈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管控---以××为例

18、××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设计

1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20、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21、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22、主观幸福感与工作行为的关系探讨

23、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24、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措施研究

25、关于企业员工职务晋升探讨

26、员工离职的传染性研究

九、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论文题目:

1、精益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2、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

3、在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转化

4、试论人力资源资本化

5、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研究

6、关于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7、论强化理论(或期望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8、人本管理理论探析(或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

9、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10、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建构个性化管理机制

11、论某组织的员工忠诚度(或满意度)建设(或员工忠诚度与满意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

12、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企业核心员工)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13、论情绪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

14、区域性(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析

15、员工差异化管理模式浅议

16、论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

17、人力资源管理者××沟通技巧的实证分析

18、浅谈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以××为例

19、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以××为例

20、浅析九型人格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

21、略论KPI在××公司的运用

22、柔性管理与企业绩效

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文献

#1 2010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孙玉斌编著孙玉斌 (企业管理) 编著#2 2009员工关系管理与改善 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阀门 张立兴, 郑伟编著张立兴 编著#3 K/C933/1 3500领导文萃 陈一放等主编 Ling Dao Wen Cui CYFDZB陈一放 主编#4 2010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实践 张涛主编张涛 主编#5 2010绩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林新奇著 eng林新奇 著#6 F241/97=2 2010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杨河清主编 eng杨河清 主编#7 F241/96 2010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应用技术 鲍立刚,覃学强著鲍立刚 著#8 F240/72 2010劳动经济学 Labor economics 杨伟国主编 eng杨伟国 主编#9 F270/1121=2 2010企业战略管理 谭开明, 魏世红主编谭开明 主编#10 F246/9 2010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dustrial relations (美)哈里·C.卡茨,(美)托马斯·A.科钱,(美)亚历 山大·.科尔文著 李丽林,吴清军译 eng(美) 卡茨 (Katz, Harry C.) 著#11 2010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理论·实务·案例 刘明辉,汪寿成著刘明辉 (1964~) 著#12 F241/95 2010招聘与配置 Recruitment and staffing 姚裕群主编 eng姚裕群 主编#13 F241/99 2009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化战略为行动 包晨星,风里编著包晨星 编著#14 F270/1354 2009企业管理学 姚顺波, 王博文主编姚顺波 主编#15 2009饭店人力资源管理 张波主编张波 (旅游管理, 1967~) 主编#16 F241/98 2009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蒋爱先,陈靖莲编著蒋爱先 编著#17 H31/1876 2009秦苏珊托业有机英语培训基础教程 学生用书 Susan Chyn organic english series for TOEIC foundation course Student book(美)秦苏珊(Susan Chyn)著 eng(美) 秦苏珊 (女,Susan,Chyn) 著#18 2009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Business labour relations management 吴晓巍主编 eng吴晓巍 主编#19 2009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管理 冯均科主编冯均科 主编#20 2009国际企业管理 文化、战略与行为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美)弗雷德·卢森斯(Fred Luthans),(美)乔纳森·P. 多(JonathanP. Doh)著 赵曙明,程德俊译 eng(美) 卢森斯 (Luthans, Fred) 著#21 F7/11 2009认识商业 Understanding business (美)威廉·尼科尔斯(William Nickels), (美)詹姆斯·麦克修(James McHugh), (美)苏珊·麦克修(Susan McHugh)著 陈智凯,黄启瑞译 eng(美) 尼科尔斯 (Nickels, William) 著#22 2009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与案例 项凯标,于洪泽,陈光珍编著项凯标 编著#23 F124/148 2009终结贫穷之路 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 徐滇庆,柯睿思,李昕著徐滇庆 著#24 2009澳门人力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Macao 程惕洁主编 eng程惕洁 (1943~) 著#25 2009卡通角色设计 李喜龙主编李喜龙 主编#26 F241/94 2009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与实践 殷智红主编殷智红 主编#27 2009离职管理日记 魏浩征,沈海燕著魏浩征 著#28 F241/93 2009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and planning 侯光明主编 eng侯光明 () 主编#29 F241/92 2009职务管理 刘俊振编著刘俊振 编著#30 F241/91 2009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萧鸣政主编萧鸣政 主编#31 2009员工关系管理 李新建等编著李新建 编著#32 2009绩效管理 袁庆宏编著袁庆宏 编著#33 F241/90 2009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孙健敏主编 eng孙健敏 主编#34 2009职业生涯管理 Career management 袁庆宏,付美云,陈文春编著 eng袁庆宏 编著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论文

【题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管理困境研析

【第一章】物业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构建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基础

【 】HQ公司基本情况与人力资源概况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第五章】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结论/参考文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HQ 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笔者在借鉴国内大型物业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据 HQ 物业公司目前的实际,对 HQ 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公司的战略为导向,遵循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和满足心理需求的合法性为原则,以改善公司的员工关系为目标,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规划,设计符合公司实情的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旨在形成一个促管理于升华,员工与企业共发展的有效机制。

1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原则

HQ 公司在构建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体系时,应该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公司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现时特征,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下原则为准绳:

(1)战略导向原则。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进行员工关系优化管理的基础,HQ公司在设计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时,应将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主导因素,从而使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目前,HQ 公司采取的是品牌战略,提升业务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管理路线,以尽快实现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赢利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因此,优化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有利于促进公司效益的提升,促进公司品牌战略的实现。

(2)合法性原则。员工通过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和福利,以劳动合同等的形式表现,HQ 物业公司一线员工占比大,由于学历水平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公司应在自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员工保障合法利益的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员工关系的经济性、法律性、社会性的融合统一。

(3)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的原则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而在一个公司中,不同层级的员工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劳动力密集型的 HQ 公司员工,需要层次并不高,对组织的依赖性较低,更多的是关注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员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获得归属感和尊严。因此公司应当慎重对待员工的需求,对不同的员工采取适当的、有所偏重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维护和谐的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目标

为了能顺利实现公司提升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服务的目标,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必须建立在公司现状,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协助公司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1)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幸福感

和谐的员工关系,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协调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HQ 公司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个性各异,能力不同的员工凝聚成一个员工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团结整体,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满意度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完善,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2)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组织的角色认同,进而影响对组织的认同。企业历史、愿景、使命对员工的渗透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尽管 HQ 公司已有部分利于企业文化宣传的活动,但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系统化,希望通过改进员工关系管理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3)提升组织绩效

HQ 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活动参与意愿较强,但实际机会并不多,通过参与公司管理,为公司发展献言建策,有助于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从而达到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优势的目的。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思路

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工程,除了全员参与,更需要清晰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前面对 HQ 公司现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必须条理清晰,才能收到实效。

(1)以系统思维推动方案

从系统思维的立场考虑,以某个点为突破口的方式切入。具体地说,HQ 物业公司的员工总体素质低,管理水平不高,如果一下子全方位地去推动管理提升,则极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营运,从而削减方案的落实效果;但若只注重个别,则像蜻蜓点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则会遭遇员工的不信任和抵触,从而难收实效。所以,要以系统化的思维来设计和实施方案,确保优化方案的体系性和整体性。同时采取点状推进的方式,以点到面,保证局面的实施效果,通过点面体的有机结合,形成“以体系化为树干,系统思维为树枝,突破点为树叶”的局面,确保企业大树枝繁茂盛。

(2)凭良性循环保障公司进步

设计任何方案都须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考虑进去,然而环境是会改变的,人为的判断主观因素太多,往往会使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这时就需对方案加以调整,以找到新的平衡点。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用 PDCA 循环,来确保方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具体来讲,HQ 公司在制定优化方案以及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中经过各层次的沟通,共同制定方案和实施计划,整个过程中不断检查,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并对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并反馈给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而修订完善计划,进入新一轮循环。通过如此反复的循环,执行方案不断完善,效果也愈加明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如图 1 所示。

2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体系

构建员工沟通管理体系

沟通是为了既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团体之间传递,以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双向性,以及双方共同的交流。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有资料表明企业的 70%的问题都与沟通不畅有关,无论是决策失误、工作效率低下等都是沟通不力造成的。沟通在促进企业更好地实现目标过程中,起到很关健的作用。一般来说,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企业,员工关系都是呈现良性循环和优质发展的。HQ 公司目前虽然已经制定月度评比、层级会议等制度,这些虽能在某种程度上利于沟通,但距离良性的沟通仍有差距。而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沟通渠道是遵循权利系统的由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如员工手册、各种会议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是可以随意地向各种方向运动,不受等级权利的制约,常被人民称为“小道消息”.HQ 公司健全沟通渠道,主要是发挥正式沟通的优势,把会议、文件、通告等规范起来,不仅要畅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还应将自下而上的渠道畅通起来,同时,公司管理层转变作风,与员工交朋友,发挥非正式沟通的积极作用。将正式与非正式沟通这两种渠道结合起来,保证企业信息畅通无阻。

首先要完善总经理电子邮箱,由于受公司监管制度及部分人为因素的制约,此前所设立的总经理意见箱形于虚设,员工写给总经理的信很难收到回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司员工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到总经理信箱,直接向总经理反映情况,总经理审阅批示后,直接转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开展调查和解决,并将问题的调查内容和解决结果反馈给总经理和员工。使来信必有结果,必有反馈,这一途径为员工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桥梁,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及管理层的相互监督尤其重要。

第二用好网络沟通方式。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 HQ 公司早在 2007 年已建立公司的网站,但在员工沟通效果上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是由于员工知识水平低,网络不普及,其次公司并没有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宣传公司所做工作方面也没有及时更新,因此,公司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重新设计运营公司局域网,重大消息及时公布,建立员工论坛,为员工沟通提供平台,二是借助 QQ 群、微信群等新兴沟通方式,增加司务公开程度,提高员工参与程度,为网络问政提供条件,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另外,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从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参考他们的建议,解决困难,做到真正的排忧解难。

第三建立层级会议沟通例会制度,定于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项目的常规会议时间,不一定规定每个员工参加,可以采取主动报名与轮流参会,或者派代表的形式。要求每个项目负责人除了必须向参会人员宣讲公司例会的精神,本月本部门的工作总结,以及下个月的目标外,在会议上,每个员工都可以对自己一个月内工作表现的简单陈述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而在下一个月月初,项目负责人跟几个项目代表参加公司的项目月度例会制度,有问题及时在会议上分享,采用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这有助于解决员工的心结。同时通过项目间的月度例会制度,借鉴其他项目部的管理经验,扬长避短,为改善员工关系管理提供参考。而作为基层管理者,在部门工作例会上通报近期项目的运行状况,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对建议采纳者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四落实季度绩效考核后的反馈谈话制度,目前由于 HQ 公司人力部门资源有限,公司对基层管理者每个季度都会依椐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评比考核,员工根据自己的得分来得知考核结果,但是由于沟通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有时候虽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因为上层管理者不重视沟通反馈的重要性,从而已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更好的解决,更就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导致只考核没提高的局面。因此,中层管理者需要定期就基层管理者的考核结果展开面谈,帮助分析其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或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对于促进员工和管理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又能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使其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善,从而绩效考核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第五是设立员工工作岗位等变动沟通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不一样,在员工试用期内、转正的工作内容变动时,工作岗位调整时等进行不一样的沟通,如对于试用期的员工,沟通的目的是使其尽快熟悉公司,此时的沟通应该由人力部门和新员工的上级领导进行。而当员工工作岗位调整时,更应通过公示或者发文的形式,至少让本项目的员工了解,以免工作引起冲突,以及相应福利的改变,譬如,员工由保洁部转到行政部做行政工作,其工作待遇是相应要变化的,此时其上级领导就要及时通知公司的相关部门,将员工的工作关系进行转变,同时实现相应的工资福利。

第六是加强新项目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于公司新接的项目,公司总部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让员工了解目前的工作动态,由于新项目的基层员工大部分是由前一个物业公司转承过来,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度更低,在心理上更有排斥感,所以基层管理员要作好员工的心理安抚和物质补偿工作,让员工真正能体会到公司的关怀,真正能与公司同患难,共进步。

最后是开展员工离职面谈。由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公司的离职率,HQ 公司对于员工离职并不重视,当员工工作不顺心时,就会找理由提出辞职申请,而辞职理由往往仅写“回老家有事,身体不适”等个人因素,而根本不提及其真实想离职的原因是工作不顺心。更有甚者因为与公司管理层发生矛盾睹气辞职。此时公司人力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就要开展辞职面谈。所谓“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在开展辞职面谈时,要秉着以人为本,善待离职员工的原则,不要因为员工离职就对其恶言相向。即便是被劝离的员工都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去挖掘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并向其征求对公司的意见和看法,便于公司在后续工作中改善。当然也可以适度地给予一些意见建议,化解员工对公司的消极和抵触情绪,让员工轻松地离开。离职员工认同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即使离职了也会肯定公司,于是他们会在自已的“老乡圈”里传播一些对公司形象良好的言语,或者介绍朋友来应聘公司,这无疑对于公司招聘,是一利无形的宣传财富。

对于那些确实因为家庭条件或各种突发因素而离职的员工,经过谈话,了解员工的难处,鼓励并尽可能地帮助员工渡过眼前的难关,同时向他表示,公司任何时候都欢迎他回来为公司效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对公司的认可度,同时有助于公司的.形象,展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沟通不仅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建立企业良好关系的关健所在。只有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领导者才能掌握企业的全局,做出对的决策。所以 HQ 物业公司要加强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了解,协调企业的工作关系,健全和完善企业沟通体系。

拓宽员工参与管理体系

参与管理是让员工与公司管理层站在同一高度来参与组织决策和各级管理过程的行为。针对 HQ 公司的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较少,意愿不强,参与效果差这些参与现状,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HQ 公司应加强员工参与管理,公司可以从创造环境、落实措施,保障制度等维度出发,构建员工参与管理体系,增强公司实践管理的效率。

首先,公司应创造员工参与管理的环境,营造员工积极献计献策的氛围。对于一个物业服务项目而言,公司在制定服务内容和评价标准时,应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该邀请老员工参与其中,所谓集思广义,很多时候,思维的局限性制约着管理层的智慧,而员工处在公司的最底层,他们的信息量是离市场最近的。因此,公司应该阶段性地开展员工代表大会,员工代表大会可以在公司去争取服务项目之前,也可以是中标之后,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HQ 公司若正视员工的参与管理,能积极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中的亮点,这无形中提高了员工对于公司的责任心,会站在公司的立场,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带动其他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工作,这不仅在员工积极性方面得到加强,员工的忠诚度自然会提高,离职率自然下降。此外,对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如管理层应提供人际技能及学习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相关的知识技能。其次是建立参与奖励制度,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精神奖励,确保员工能持续地参与管理。对于建立的参与管理奖励机制,一方面要确定成本压力下企业愿提供多大的奖励,另一方面确定员工具体更需要何种奖励,然后两方面平衡之后制定一个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机制。譬如在物质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加薪、奖金等物质激励,在精神上,领导的表扬和重视,授予荣誉称号都会激励员工。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参与方式。目前我国常见的员工参与方式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合理化建议制度等,考虑到 HQ 公司对于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意愿等特点,应采取高效多样的参与方式。一是通过目标管理、团体小组和研讨会等方式,让员工提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机会和创新思想。二是通过满意度调查和民主评议会等方式,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直接表达,同时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达员工共同的诉求,让企业帮助员工解决共同面对的困难。当然,合理化建议制度、工会也是有效的参与管理形式。借助各种参与途径,让各阶层的员工参与进来,大大增强企业的团结性和责任心,使员工关系更和谐。

第三注重参与效果的评价。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目前 HQ 公司并没有重视员工参与,注重形式多于内涵,所以收效并不明显,同时这也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企业不仅要跟踪好员工参与的实施进度,定期将结果反馈给参与者,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参与过程。同时,对于成功的参与案例,应作为参与管理的榜样进行宣传,搜集实践参与的内容,建立科学的资料库。相反,如果员工参与取得的效果不佳,也不能断然否定员工参与的有效性,更应该全面分析,找出问题,不断完善参与机制。

优化人性化员工关怀体系

满足人的需求是每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健点。目前对于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HQ 物业公司应推行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管理层要重视员工的需求,以人为中心,推行人性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HQ 公司的员工主要以青中年为主,他们大多已婚,且背景离乡,文化素质低,社会地位较低,员工自卑心强;基层管理员任务重、管理水平不高等现象严重。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公司应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践人性化管理。

(1)改变观念,建立为员工服务体系。所谓“业主就是上帝”这已经是 HQ 公司上下一致认同的共识,但随着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的凸现,公司也渐渐认识到“员工也是上帝”,而美国 Brose 公司的员工认为在这两个上帝中,员工是第一,业主第二,只有员工满意度高,工作才能有积极展开。所以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观念,建立内部服务体系,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公司领导要树立服务意识,认识到制度权利是为了更好服务员工而建立的,主动为员工提供内部支持和指导,及时解决员工提出的合理问题。其次,员工要转变思想,把企业当成家,同事间相互理解和协助,做好自己本份的工作,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榜样,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标准和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目的是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更好地为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HQ 公司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依靠员工,企业的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首先,加大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在基层宣传。通过海报、培训、观影等方式宣传企业愿景、战略,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谋划策,实现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采用薪酬多样制,建立员工满意的薪酬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员工的收入上,若要员工满意,不仅收入要不断提高,且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HQ 公司在提高创收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公司的运行状况,制订并公开员工每年收入的增长目标,让员工心中有数,看到希望。其次制定科学透明的薪酬体系,确保内部公平。最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要靠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技术型骨干员工,而在人民固有的思维中,只有“做官”才是提升收入和地位的途径。而一个企业,管理者始终只是少数,多数员工仍然是操作层面的。而基层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直接影响客户对物业项目的评价,但若企业实行“宽带薪酬”等多样性薪酬制度,这对于那些不擅长管理而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同样可以带来职业的发展,且可以获得跟上级领导相似的薪酬收入,同时对于企业有效保留这部分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目前,虽然 HQ 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取得一定效果,对员工的关心程度较高,人性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公司对于员工身心健康和职业规划这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公司要关爱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首先是工作和生活方面。公司改善人员的办公条件,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动操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注意工作时的安全防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每年的 8 月设为员工关系活动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文娱活动,拉近员工与员工间的距离。由于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临近,大量民工返乡,HQ 公司的保安跟保洁这两个岗位就面临着辞工潮,2015 年春节前期,公司同样面临着大批员工递交辞呈,公司中层管理层在跟各个有离职意愿的员工谈心挽留外,在经费紧张,条件艰苦的环境下,由基层管理者轮流做饭,让全体留下的员工在举家团员的时候能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不仅活跃了春节气氛,同样温暖了员工的心。同时每年初一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为坚持值班的同志送上节日慰问感谢他们对公司工作的支持。

最后是员工职业规划方面。管理学中的“总裁定理”是指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上限,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学习,同样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可以通过参加自学、夜大、或者考取 MBA 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高校资源来进行系统地学习,同时公司可以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升个人学历,考取有助于公司业务开展的职业资格等。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大专生、本科生,要以注重其职业规划,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为主,管理上不能太严格以免其产生逆反心理。

而对于低学历的基层员工,则需稍严格一些,注重其物质需求。但无论如何,管理者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意识到人力资源不光是产生成本,更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要把人力资源的管理用于如何管理人才,如何挖掘人的潜力上来,同时要关心员工,重视员工关系的管理,加强有效沟通,重视员工的智慧与建议,加强员工的参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同时关注不同形式员工工作内容大不相同的问题,切实将公司员工一视同仁,不因其为正式员工而可以少干活,干轻活,将员工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权利。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保证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制度化管理是一种体现规则的刚性管理,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行。因此为了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HQ 公司应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刚柔兼并。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留住骨干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能否在企业中得到足够的培训来保持自身的不断成长与完善,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是不少员工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培训不但是保持持续竞争的需要,也是招揽人才、保证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物业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创利能力低的行业,每年的培训费也十分有限,因此,物业行业更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行业培训机制。

目前,HQ 公司虽然也建立了员工培训制度,但主要是针对技能型员工如维修工、电工,而对于新晋升的员工仅开展简单的岗前培训、由老员工带领其熟悉公司运行流程后,再由员工自已慢慢摸索,造成员工入职后遇到问题感到孤立。从而无法真正融入团队。因此,公司应建立有特色的全员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认知观。

首先,针对新员工,采取分组培训模式。在员工入职的当天,可以由业务熟练的同事为其开展熟悉工作环境和服务项目、一站式引领办理各项手续。这能让员工入职后首先享受一站式服务,帮助员工融入企业。而在一个月内,当员工初步熟悉工作的业务流程时,可以由公司的行政人事部门为其开展公司制度、服务理念等知识的培训,这对引导员工价值导向、坚定员工留在企业的信念有指导性作用。之后当员工正式上岗后,可由公司的业务骨干为近期入职的新员工进行实际业务项目的培训,这种培训以班级为单位,让新员工在班级培训中真正融入这个集体,结合新的同事。一方面能使其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可寻,避免刚入职产生孤立感,另一方面能增强老员工的使命感。而且由于授课人为自己公司内部员工,这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

其次培训内容不再局限于面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由传授知识向传递知识转变,一般物业公司开展的培训都是以内训为主,一线员工需要的是技能,但这些员工普遍文化程度低,若采取课堂讲授模式,员工未必能接受和理解,从而限制培训效果,而如果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譬如要提高员工的消防技能,训练员工如何使用消防灭火器和消防系统,可由公司业务骨干进行实地灭火演练等实操模式,这样既形象易于理解,也不至于使培训成为听的时候很热闹,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

最后,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转变对从业者的偏见。HQ物业公司作为全国百强物业企业之一,在广州地区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物业从业人员对于自己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是有一定的自卑感,且在实际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来自客户的“不公正待遇”甚至是委屈。因此公司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和感知上,都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逐步转变社会大众对服务行业从业者的认知,克服“低人一等”的心态,树立“谦逊但不谦卑”的职业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迅速推进,企业社会工作作为新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本着其具有的专业性范式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社会工作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企业社会工作现状

【摘 要】近几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诚信缺失等问题,使得我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开始认识到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文章主要从企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谈一下对企业社会工作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现状与挑战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什么是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尚属于缓慢发展的过程中,而作为其中一个方面的企业社会工作,则更加不为人们所认可,或者说,认可度非常低。如何加快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入手,来带动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职业化。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为指导进行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而企业社会工作是从西方工业社会工作中发展而来的。关于企业社会工作的定义,学者们还未形成一致定论。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案主(员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案主(员工)的身心健康,帮助案主(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为企业创造最大的财富,从而促进企业的目标更好、尽快的实现。

二、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可。而且,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很多都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的著作。但是,西方的毕竟是西方的,和我国国情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在借鉴过来后,还存在着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学界、社会工作行业正处于这一过程中,在实践中探索着。

在理论方面,企业社会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社会工作理论本身侧重于强调“以人为本”的专业价值理念,非常重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工作对于案主而言,其功能之一是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认为,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专门领域,它试图处理和满足企业中的问题和社会需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将企业社会工作用于解决企业员工关系问题以及相关调查的研究都不是很多,对如何具体操作的研究相对缺乏。

从实务上讲,近几年来,我国社工服务已经逐步开始进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在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企业社会工作已经进入实务化操作阶段。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进入国内的时间较晚,在国内还是个比较生疏的概念,企业社会工作实务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三、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企业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在社会工作尚未得到人们普遍接受、认可、了解的中国,对于企业社会工作者而言,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无疑是具有很大挑战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意社会的展现,人口结构的变化等都为我国本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也对本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理论与实践的不足

首先,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新专业、新学科,本土化过程尚在进行中,而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企业社会工作,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引进、学习的阶段。企业不同于学校、社区,它拥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同的企业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以上因素对于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缺乏理论上的指导。

其次,企业社会工作不仅缺乏相应的理论,而且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其实务的开展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我国大多数本土企业并不知道企业社会工作,他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运用行政等手段来开展工作。另外,我国的企业社工实务发展缓慢,缺乏相应的企业社工人才,在职的企业社工缺乏经验,所开展的企业社工服务得不到企业的很好认可,而且企业大多以营利为首要目的,讲究效率,对社工理念的不认可,导致企业社会工作开展难,企业社工实务不足的局面。

(二)社工理念、从属、角色与企业的冲突

目前在国内,企业很少购买社工服务,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理念的冲突。企业是以营利为首要目的的,而社会工作主张助人自助,企业的首要目的和社工的专业价值观、理念产生了冲突。

其次,社工在企业中的从属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国内企业内部并未设置单独的社工部门,企业对社工的从属哪个部门也不是很清晰,因此,企业社工往往从属类似行政、人力资源或工会等部门,在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地位,缺乏支持,会受到很多部门的掣肘。社工在企业内部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位,其身份就非常的尴尬。社工在进入企业提供社工服务时,应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包括组织架构、自己所属部门等环境因素,起到融洽不同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

最后,社工的角色定位问题。在企业,社工的案主应该是和企业相关的一切人员,即包括公司员工和管理者。但是,社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接触最多、问题最多的往往是那些比较底层的企业员工,而针对这类案主,企业社工可能会更多的从他们的角度来开展工作,为他们谋取福利,但矛盾随之而来。企业购买社工服务的初衷,是想社工帮助解决问题,帮公司获得利益的。因此,社工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既要获得管理层的认同和支持,又要为员工谋求福利。面对两个服务群体,社工在其中的角色是很难把握的。

四、结语

对于一名企业社工而言,很多时候,中立,是社工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但值得考虑的是:如何运用好自己的专业能力去为企业服务,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做到不被管理层操控,又能协调、融洽的处理好自己与员工、管理层的关系?只能说,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闫晓娟.企业社会工作及其在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2011.

[2] 刘七生.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进展与反思[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8(10).

[3] 高钟编著.企业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论社会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之道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迅速推进,企业社会工作作为新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本着其具有的专业性范式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当前的社会工作所涉及的领域、研究的对象和制度功能也日趋完善。比如,政策引导方而,在维护职工权益、提升职工福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等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在具体策略实施方而,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的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及社区工作的方法开展服务等方而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社会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社工主要介入人的研究,所以主要偏重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视角,简述我国当前企业社会工作所处现状和困境,根据企业社会工作的对象初步探究解决困境之道。

一、目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现状

关于企业社会工作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本文所要论述的相关内容及框架,本文沿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沛曾提出的相关论述。

(一)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现状

1.涉及领域宽泛化:从社区、慈善场所扩大到事业单位、福利机构以及企业、监狱和法院等。

2.工作对象多元化:从困难群体、边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人群。

3.功能扩大化: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与社会控制手段,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社会工作现状

1.社工工作者而言,拥有权变适应的理念,但工作模式固定化,做不到适应原则。

2.企业社会工作虽迈入正轨,但社会认同度不是很高,存在企业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3.企业内员工服务不到位,缺乏人文关怀。

4.企业社会工作队伍发展迅速,但其建设与当今需求不太适应。

(三)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从社会工作的介入层面看,主要表现为:

1.企业与员工的劳资关系不容乐观,难于管理。

2.企业与相关者关系认识不清,不易管理。

3.企业与工会之间关系较为特殊,不好协调管理。

二、根据企业社会工作的对象,开展企业社会工作

(一)企业自身作为管理者,运用企业社会工作方法的解决之道

对症下药:通过员工和企业的相互沟通,把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能提高企业效率,二能促进企业进一步重视员工的权益。

1.尽力解决因资源或能力缺失所带来的工作待遇问题。

2.为员工提供心理疏导:企业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其专业方法和技巧帮助心理适应不良的员工认识、应对并进一步缓解压力。

3.协调企业相关者关系:以“助人白助”的理念,有效解决企业组织的外部关系失衡问题,预防企业内外部问题的发生,增强竞争力和凝聚力。

(二)企业员工方面,社会工作的介入

1.生存需要

一般情况下,员工抱怨最基本的来源于薪资的要求,这种生存要求是最容易解决的,社工介入也最为方便的,可以通过制定员工工作能力和目标薪酬测评,进行介入。

2.关系需要

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外,员工下一步需求就是人员社会关系的需要,要完善白己工作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通过企业社工专业方法,组织一些联欢,增强员工的心理交流,从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脱缰。这个介入方式以小组社工为好。

3.成长需要

员工肯定是承担一定社会及家庭责任的,休闲娱乐较少,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也较少,可以通过企业社工的“跨界别”运作方式进行介入,在企业中设立专业的社工小组进行及时的成长辅导。

(三)企业工会方面,社会工作的介入

1.工会可以聘用专职的企业社工:工会可以运用其福利基金聘用特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关的服务工作,工会人员在必要时予以协助。

2.工会与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签订协约,由该组织或机构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给企业员工。

3.直接对企业工会工作者进行社工的知识培训。

(四)企业社工自己队伍的完善

1.加强对企业社会工作者组织领导。

2.完善投入和激励政策的保障机制:(1)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2)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3.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体系:(1)制定社会工作者培养规划;(2)长远规划外加在职定期培训。

4.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体系:(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2)完善人才使用制度。

三、结语

社会工作者不仅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企业用好管理的支撑者;它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在国内的逐步推进,随着企业职工问题的不断“社会化”,企业社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但是,当前我国众多企业管理者仍沿用着古典科学管理模式,把企业员工视为“经济人”。因此认清社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十分必要。企业管理中如果适当引入并加强企业社会工作,可以使企业更加和谐,促进管理环境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员工管理系统论文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高效便捷的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为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十分必要,人事管理系统就是一种较好的实现方式。人事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各类相关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以实现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引入人事管理系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水平与整体工作效率。关注VX:论君无忧,可进一步交流

软件技术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行业,软件人才要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来确定培养的方向。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软件技术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软件项目估算技术

摘 要:由于软件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导致软件项目的估算工作进行困难,估算结果准确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软件项目估算技术,本文对各种估算技术的主要思想及其优缺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尤其是对功能点估算技术,本文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其应用方法。

关键词:规模估算;成本估算;实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

软件项目的估算历来是比较复杂的事,因为软件本身的复杂性、历史经验的缺乏、估算工具缺乏以及一些人为错误,导致软件项目的估算往往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此,估算错误已被列入软件项目失败的四大原因之一。由此,也证明了正确对软件项目进行估算是何等重要。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估算就是对项目将持续多长时间或花费多少成本的预测。所以说,估算正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从这里也看以看出估算的重点就在“工作量估算”或“成本估算”,而在对这两者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少不了“软件规模”这个条件,所以本文将软件估算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种是软件项目规模的估算,第二种是将估算得出的规模转换为工作量的估算或成本的估算。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规模估算技术,如:代码行估算技术、功能点估算技术;而使用比较广泛的成本估算技术,如:COCOMO算法模型估算技术。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几种技术外,还有几种估算技术既可以用于估算规模,也可直接应用与估算工作量或估算成本,如:Delphi估算法、类比估算技术、PERT估算技术。这几种估算技术不似前面所列的技术,比较有针对行,且有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公式。这几种技术只是一种思想,依据某个选定的科目进行估算。下面本文将简单介绍上述提到的几种估算技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重点阐述功能点估算技术。

1 估算技术简介

代码行估算技术。代码行(LOC)指所有的可执行的源代码行数,包括可交付的工作控制语言(JCL:Job Control Language)语句、数据定义、数据类型声明、等价声明、输入/输出格式声明等[1]。代码行估算技术主要是估算软件的规模,即通过该技术估算待研发软件项目有多少行代码。一般为了方便表示,使用较大的单位千代码行(KLOC)来表示待研发软件项目的规模大小。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有经验积累和开发模式稳定的公司。如果是新成立公司,使用这种估算技术则会存在很大误差,加大项目失败的风险。

功能点估算技术。功能点法是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但应用成本很高,估算的工作量投入也较大。功能点估算技术最终结果是规模,仍然需要知道项目的生产率数据才能得出实际的工作量。功能点估算技术将系统功能分为输入、输出、查询、外部文件和内部文件5种类型。其中,输入是一个数据跨越系统边界,从外部到内部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数据的来源可以是人机输入界面/接口,或是另一个应用系统;输出是一个衍生数据跨越系统边界,从内部到外部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这些输出的数据可能会产生报表,或发到其他外部系统的输出文件;查询是一个不包含衍生数据和数据维护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内部文件存在于系统边界之内,用户可识别的一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外部文件存在于系统边界之外,用户可识别的一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使用功能点估算技术估算的大概步骤为:

(1)通过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按照上述5种类型进行分类。

(2)分析每个功能项的复杂程度,大致分为一般、简单、复杂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应一个权重值,具体如表1。

(3)根据每个功能项的复杂权重值,求出功能项的加权和,即为未调整功能点数(UFC)。

(4)分析该系统的技术复杂度,功能点估算将与系统相关的技术影响因素分为14组(用Ai表示),每个分为6个级别,权重分别从0至5。根据分析结果及公式计算技术复杂度因子(TCF),即TCF=(SUM(Ai))。

(5)将UFC与TCF相乘即为功能点数。

COCOMO算法模型。Cocomo模像是一个分层次的系列软件成本估算模型,包括基本模型、中级模型和详细模型3个子模型。3个模型采用同一个计算公式,即E=asb×EAF[2]。其中,E是以人月为单位的工作量;S是以KLOC为单位的程序规模;EAF是一个工作量调整因子,在基本模型中该项值为1,中级模型和详细模型中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确定;a和b是随开发模式而变化的因子,这里开发模式被分为3中类型,即有机式、半分离式和嵌入式。

Cocomo算法模型是一种精确易用的估算方法,如果项目没有足够多的历史数据,会使得各调整因子和系数很难确定,进而使得估算比较困难。但是一旦项目建立起这种模型,则通过Cocomo模型得出的项目工作量和项目周期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Delphi估算技术。Delphi估算技术又被成为专家估算技术,它是由一个被认为是该任务专家的人来进行估算,且估算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不清晰,不可重复的推理过程,也就是直觉。所以该技术中专家“专”的程度及对项目的理解程度是该技术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估算结果的准确程度。

Delphi估算技术估算过程并不像功能点估算技术或COCOMO算法模型那样,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它是将待估算的项目的相关信息发给专家,专家估算后由专门的负责人进行汇总,然后再发给专家估算,反复几次后得到一个估算结果,可见只是一种思想,所以它除了用来估算规模,也可以用来估算成本、风险等,即对选定的某个科目进行估算。

类比估算技术。“类比估算”,顾名思义是通过同以往类似项目(如应用领域、环境和复杂程度等)相比较得出估算结果。类比估算技术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它估算结果的精确度取决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类比估算技术与Delphi估算技术类似,它的用途不仅仅用在规模估算上,也可以估算成本、工作量等。 PERT估算技术。PERT估算技术,又称为计划评审估算技术,它对需要估算的科目(如规模、成本、工期等)按三种不同情况估算:一个乐观估算结果,一个最可能估算结果,一个悲观估算结果。再通过这三个结果计算得到一个期望规模和标准偏差。这种估算技术可以用于估算规模,同样也可以用于估算工期,相比较来说PERT技术估算的结果比类比估算技术的结果要更准确。

2 功能点估算技术应用实例

假设某员工管理系统,经过需求分析得知,该系统所包含功能如下:

(1)员工信息维护:添加员工、修改员工信息、查询员工信息;

(2)部门信息维护:添加部门、修改部门信息;

(3)工资统计:统计员工年薪,并打印输出。

其中,在该系统中添加一个员工资料,会使用到员工的基本信息:员工ID(标签控件)、姓名、性别、年龄、婚否、部门ID;教育情况:学校名称、所学专业、学历。对部门的维护会使用到部门的信息:部门ID(标签控件)、部门名称。员工工资信息由另外一个财务系统提供,工资表信息有员工的基本信息:员工ID(标签控件)、姓名、部门名称;工资信息:工资级别、工资金额。

根据功能点估算技术估算步骤,首先计算未调整功能点数,即各种类型功能项的加权和,分析该系统6个功能项所属类型及其复杂权重值如表2:

假设该项目的14个技术复杂度因子均为“有一定影响”,即权重值均为2,则该项目功能点数为:FP=45×(×14×2)=。如果知道该项目使用何种语言,可以将功能点数转换为代码行数。

3 结语

本文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软件项目估算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讲述了功能点估算技术,并通过一个实例演示了功能点估算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本文描述可以看出每种项目估算技术都有其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想要得到比较准确的估算结果,不能仅靠一种估算技术,而应该综合运用各种估算技术,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和比较准确的结果。目前,也有一些基于这些估算技术的思想的自动化估算工具产生,相信通过不断的发展,将解决软件项目成本估算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少民.软件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2]覃征等.软件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明树,何梅,杨达,舒风笛,王青.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及应用[J].Journal of Software,, , April 2007,775-795.

[4]The David Consulting Group ,Function Point Counting Practices Manual Release ,January 2005,

[5]刘谦.软件项目估算方法在敏捷开发中的实践.中国管理网,2010-06-18.

作者简介:王颖,女,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江文焱,男,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软件技术论文范文

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写:当今世界,商品已经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时代,市场竞争激烈,而竞争,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人才队伍就是员工队伍,要想在企业中实现人才的有效管理,就必须设计一套完善、合理、适用的员工管理系统,以完成员工的招聘、培训、提拔、奖惩自己日常员工管理工作。下一段,接着论述你这个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等详细内容就可以了。

分享内容:推荐大家一个靠谱的论文检测平台。重复的部分有详细出处以及具体修改意见,能直接在文章上做修改,全部改完一键下载就搞定了。怕麻烦的话,还能用它自带的降重功能。哦对了,他们现在正在做毕业季活动, 赠送很多免费字数,可以说是十分划算了!地址是:

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参考网址: 员工关系管理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所以,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员工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应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应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应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应是新观念的开拓者,应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员工关系管理的成败和水平,更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或许,这才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进行员工关系管理时应该深深思索的问题。参考网址: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论文

【题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管理困境研析

【第一章】物业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构建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基础

【 】HQ公司基本情况与人力资源概况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第五章】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结论/参考文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HQ 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笔者在借鉴国内大型物业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据 HQ 物业公司目前的实际,对 HQ 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公司的战略为导向,遵循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和满足心理需求的合法性为原则,以改善公司的员工关系为目标,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规划,设计符合公司实情的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旨在形成一个促管理于升华,员工与企业共发展的有效机制。

1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原则

HQ 公司在构建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体系时,应该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公司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现时特征,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下原则为准绳:

(1)战略导向原则。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进行员工关系优化管理的基础,HQ公司在设计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时,应将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主导因素,从而使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目前,HQ 公司采取的是品牌战略,提升业务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管理路线,以尽快实现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赢利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因此,优化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有利于促进公司效益的提升,促进公司品牌战略的实现。

(2)合法性原则。员工通过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和福利,以劳动合同等的形式表现,HQ 物业公司一线员工占比大,由于学历水平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公司应在自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员工保障合法利益的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员工关系的经济性、法律性、社会性的融合统一。

(3)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的原则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而在一个公司中,不同层级的员工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劳动力密集型的 HQ 公司员工,需要层次并不高,对组织的依赖性较低,更多的是关注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员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获得归属感和尊严。因此公司应当慎重对待员工的需求,对不同的员工采取适当的、有所偏重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维护和谐的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目标

为了能顺利实现公司提升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服务的目标,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必须建立在公司现状,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协助公司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1)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幸福感

和谐的员工关系,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协调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HQ 公司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个性各异,能力不同的员工凝聚成一个员工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团结整体,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满意度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完善,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2)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组织的角色认同,进而影响对组织的认同。企业历史、愿景、使命对员工的渗透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尽管 HQ 公司已有部分利于企业文化宣传的活动,但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系统化,希望通过改进员工关系管理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3)提升组织绩效

HQ 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活动参与意愿较强,但实际机会并不多,通过参与公司管理,为公司发展献言建策,有助于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从而达到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优势的目的。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思路

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工程,除了全员参与,更需要清晰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前面对 HQ 公司现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必须条理清晰,才能收到实效。

(1)以系统思维推动方案

从系统思维的立场考虑,以某个点为突破口的方式切入。具体地说,HQ 物业公司的员工总体素质低,管理水平不高,如果一下子全方位地去推动管理提升,则极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营运,从而削减方案的落实效果;但若只注重个别,则像蜻蜓点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则会遭遇员工的不信任和抵触,从而难收实效。所以,要以系统化的思维来设计和实施方案,确保优化方案的体系性和整体性。同时采取点状推进的方式,以点到面,保证局面的实施效果,通过点面体的有机结合,形成“以体系化为树干,系统思维为树枝,突破点为树叶”的局面,确保企业大树枝繁茂盛。

(2)凭良性循环保障公司进步

设计任何方案都须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考虑进去,然而环境是会改变的,人为的判断主观因素太多,往往会使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这时就需对方案加以调整,以找到新的平衡点。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用 PDCA 循环,来确保方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具体来讲,HQ 公司在制定优化方案以及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中经过各层次的沟通,共同制定方案和实施计划,整个过程中不断检查,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并对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并反馈给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而修订完善计划,进入新一轮循环。通过如此反复的循环,执行方案不断完善,效果也愈加明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如图 1 所示。

2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体系

构建员工沟通管理体系

沟通是为了既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团体之间传递,以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双向性,以及双方共同的交流。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有资料表明企业的 70%的问题都与沟通不畅有关,无论是决策失误、工作效率低下等都是沟通不力造成的。沟通在促进企业更好地实现目标过程中,起到很关健的作用。一般来说,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企业,员工关系都是呈现良性循环和优质发展的。HQ 公司目前虽然已经制定月度评比、层级会议等制度,这些虽能在某种程度上利于沟通,但距离良性的沟通仍有差距。而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沟通渠道是遵循权利系统的由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如员工手册、各种会议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是可以随意地向各种方向运动,不受等级权利的制约,常被人民称为“小道消息”.HQ 公司健全沟通渠道,主要是发挥正式沟通的优势,把会议、文件、通告等规范起来,不仅要畅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还应将自下而上的渠道畅通起来,同时,公司管理层转变作风,与员工交朋友,发挥非正式沟通的积极作用。将正式与非正式沟通这两种渠道结合起来,保证企业信息畅通无阻。

首先要完善总经理电子邮箱,由于受公司监管制度及部分人为因素的制约,此前所设立的总经理意见箱形于虚设,员工写给总经理的信很难收到回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司员工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到总经理信箱,直接向总经理反映情况,总经理审阅批示后,直接转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开展调查和解决,并将问题的调查内容和解决结果反馈给总经理和员工。使来信必有结果,必有反馈,这一途径为员工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桥梁,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及管理层的相互监督尤其重要。

第二用好网络沟通方式。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 HQ 公司早在 2007 年已建立公司的网站,但在员工沟通效果上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是由于员工知识水平低,网络不普及,其次公司并没有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宣传公司所做工作方面也没有及时更新,因此,公司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重新设计运营公司局域网,重大消息及时公布,建立员工论坛,为员工沟通提供平台,二是借助 QQ 群、微信群等新兴沟通方式,增加司务公开程度,提高员工参与程度,为网络问政提供条件,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另外,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从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参考他们的建议,解决困难,做到真正的排忧解难。

第三建立层级会议沟通例会制度,定于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项目的常规会议时间,不一定规定每个员工参加,可以采取主动报名与轮流参会,或者派代表的形式。要求每个项目负责人除了必须向参会人员宣讲公司例会的精神,本月本部门的工作总结,以及下个月的目标外,在会议上,每个员工都可以对自己一个月内工作表现的简单陈述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而在下一个月月初,项目负责人跟几个项目代表参加公司的项目月度例会制度,有问题及时在会议上分享,采用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这有助于解决员工的心结。同时通过项目间的月度例会制度,借鉴其他项目部的管理经验,扬长避短,为改善员工关系管理提供参考。而作为基层管理者,在部门工作例会上通报近期项目的运行状况,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对建议采纳者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四落实季度绩效考核后的反馈谈话制度,目前由于 HQ 公司人力部门资源有限,公司对基层管理者每个季度都会依椐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评比考核,员工根据自己的得分来得知考核结果,但是由于沟通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有时候虽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因为上层管理者不重视沟通反馈的重要性,从而已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更好的解决,更就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导致只考核没提高的局面。因此,中层管理者需要定期就基层管理者的考核结果展开面谈,帮助分析其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或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对于促进员工和管理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又能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使其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善,从而绩效考核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第五是设立员工工作岗位等变动沟通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不一样,在员工试用期内、转正的工作内容变动时,工作岗位调整时等进行不一样的沟通,如对于试用期的员工,沟通的目的是使其尽快熟悉公司,此时的沟通应该由人力部门和新员工的上级领导进行。而当员工工作岗位调整时,更应通过公示或者发文的形式,至少让本项目的员工了解,以免工作引起冲突,以及相应福利的改变,譬如,员工由保洁部转到行政部做行政工作,其工作待遇是相应要变化的,此时其上级领导就要及时通知公司的相关部门,将员工的工作关系进行转变,同时实现相应的工资福利。

第六是加强新项目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于公司新接的项目,公司总部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让员工了解目前的工作动态,由于新项目的基层员工大部分是由前一个物业公司转承过来,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度更低,在心理上更有排斥感,所以基层管理员要作好员工的心理安抚和物质补偿工作,让员工真正能体会到公司的关怀,真正能与公司同患难,共进步。

最后是开展员工离职面谈。由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公司的离职率,HQ 公司对于员工离职并不重视,当员工工作不顺心时,就会找理由提出辞职申请,而辞职理由往往仅写“回老家有事,身体不适”等个人因素,而根本不提及其真实想离职的原因是工作不顺心。更有甚者因为与公司管理层发生矛盾睹气辞职。此时公司人力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就要开展辞职面谈。所谓“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在开展辞职面谈时,要秉着以人为本,善待离职员工的原则,不要因为员工离职就对其恶言相向。即便是被劝离的员工都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去挖掘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并向其征求对公司的意见和看法,便于公司在后续工作中改善。当然也可以适度地给予一些意见建议,化解员工对公司的消极和抵触情绪,让员工轻松地离开。离职员工认同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即使离职了也会肯定公司,于是他们会在自已的“老乡圈”里传播一些对公司形象良好的言语,或者介绍朋友来应聘公司,这无疑对于公司招聘,是一利无形的宣传财富。

对于那些确实因为家庭条件或各种突发因素而离职的员工,经过谈话,了解员工的难处,鼓励并尽可能地帮助员工渡过眼前的难关,同时向他表示,公司任何时候都欢迎他回来为公司效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对公司的认可度,同时有助于公司的.形象,展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沟通不仅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建立企业良好关系的关健所在。只有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领导者才能掌握企业的全局,做出对的决策。所以 HQ 物业公司要加强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了解,协调企业的工作关系,健全和完善企业沟通体系。

拓宽员工参与管理体系

参与管理是让员工与公司管理层站在同一高度来参与组织决策和各级管理过程的行为。针对 HQ 公司的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较少,意愿不强,参与效果差这些参与现状,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HQ 公司应加强员工参与管理,公司可以从创造环境、落实措施,保障制度等维度出发,构建员工参与管理体系,增强公司实践管理的效率。

首先,公司应创造员工参与管理的环境,营造员工积极献计献策的氛围。对于一个物业服务项目而言,公司在制定服务内容和评价标准时,应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该邀请老员工参与其中,所谓集思广义,很多时候,思维的局限性制约着管理层的智慧,而员工处在公司的最底层,他们的信息量是离市场最近的。因此,公司应该阶段性地开展员工代表大会,员工代表大会可以在公司去争取服务项目之前,也可以是中标之后,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HQ 公司若正视员工的参与管理,能积极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中的亮点,这无形中提高了员工对于公司的责任心,会站在公司的立场,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带动其他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工作,这不仅在员工积极性方面得到加强,员工的忠诚度自然会提高,离职率自然下降。此外,对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如管理层应提供人际技能及学习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相关的知识技能。其次是建立参与奖励制度,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精神奖励,确保员工能持续地参与管理。对于建立的参与管理奖励机制,一方面要确定成本压力下企业愿提供多大的奖励,另一方面确定员工具体更需要何种奖励,然后两方面平衡之后制定一个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机制。譬如在物质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加薪、奖金等物质激励,在精神上,领导的表扬和重视,授予荣誉称号都会激励员工。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参与方式。目前我国常见的员工参与方式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合理化建议制度等,考虑到 HQ 公司对于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意愿等特点,应采取高效多样的参与方式。一是通过目标管理、团体小组和研讨会等方式,让员工提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机会和创新思想。二是通过满意度调查和民主评议会等方式,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直接表达,同时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达员工共同的诉求,让企业帮助员工解决共同面对的困难。当然,合理化建议制度、工会也是有效的参与管理形式。借助各种参与途径,让各阶层的员工参与进来,大大增强企业的团结性和责任心,使员工关系更和谐。

第三注重参与效果的评价。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目前 HQ 公司并没有重视员工参与,注重形式多于内涵,所以收效并不明显,同时这也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企业不仅要跟踪好员工参与的实施进度,定期将结果反馈给参与者,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参与过程。同时,对于成功的参与案例,应作为参与管理的榜样进行宣传,搜集实践参与的内容,建立科学的资料库。相反,如果员工参与取得的效果不佳,也不能断然否定员工参与的有效性,更应该全面分析,找出问题,不断完善参与机制。

优化人性化员工关怀体系

满足人的需求是每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健点。目前对于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HQ 物业公司应推行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管理层要重视员工的需求,以人为中心,推行人性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HQ 公司的员工主要以青中年为主,他们大多已婚,且背景离乡,文化素质低,社会地位较低,员工自卑心强;基层管理员任务重、管理水平不高等现象严重。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公司应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践人性化管理。

(1)改变观念,建立为员工服务体系。所谓“业主就是上帝”这已经是 HQ 公司上下一致认同的共识,但随着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的凸现,公司也渐渐认识到“员工也是上帝”,而美国 Brose 公司的员工认为在这两个上帝中,员工是第一,业主第二,只有员工满意度高,工作才能有积极展开。所以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观念,建立内部服务体系,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公司领导要树立服务意识,认识到制度权利是为了更好服务员工而建立的,主动为员工提供内部支持和指导,及时解决员工提出的合理问题。其次,员工要转变思想,把企业当成家,同事间相互理解和协助,做好自己本份的工作,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榜样,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标准和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目的是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更好地为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HQ 公司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依靠员工,企业的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首先,加大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在基层宣传。通过海报、培训、观影等方式宣传企业愿景、战略,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谋划策,实现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采用薪酬多样制,建立员工满意的薪酬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员工的收入上,若要员工满意,不仅收入要不断提高,且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HQ 公司在提高创收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公司的运行状况,制订并公开员工每年收入的增长目标,让员工心中有数,看到希望。其次制定科学透明的薪酬体系,确保内部公平。最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要靠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技术型骨干员工,而在人民固有的思维中,只有“做官”才是提升收入和地位的途径。而一个企业,管理者始终只是少数,多数员工仍然是操作层面的。而基层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直接影响客户对物业项目的评价,但若企业实行“宽带薪酬”等多样性薪酬制度,这对于那些不擅长管理而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同样可以带来职业的发展,且可以获得跟上级领导相似的薪酬收入,同时对于企业有效保留这部分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目前,虽然 HQ 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取得一定效果,对员工的关心程度较高,人性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公司对于员工身心健康和职业规划这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公司要关爱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首先是工作和生活方面。公司改善人员的办公条件,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动操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注意工作时的安全防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每年的 8 月设为员工关系活动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文娱活动,拉近员工与员工间的距离。由于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临近,大量民工返乡,HQ 公司的保安跟保洁这两个岗位就面临着辞工潮,2015 年春节前期,公司同样面临着大批员工递交辞呈,公司中层管理层在跟各个有离职意愿的员工谈心挽留外,在经费紧张,条件艰苦的环境下,由基层管理者轮流做饭,让全体留下的员工在举家团员的时候能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不仅活跃了春节气氛,同样温暖了员工的心。同时每年初一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为坚持值班的同志送上节日慰问感谢他们对公司工作的支持。

最后是员工职业规划方面。管理学中的“总裁定理”是指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上限,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学习,同样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可以通过参加自学、夜大、或者考取 MBA 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高校资源来进行系统地学习,同时公司可以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升个人学历,考取有助于公司业务开展的职业资格等。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大专生、本科生,要以注重其职业规划,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为主,管理上不能太严格以免其产生逆反心理。

而对于低学历的基层员工,则需稍严格一些,注重其物质需求。但无论如何,管理者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意识到人力资源不光是产生成本,更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要把人力资源的管理用于如何管理人才,如何挖掘人的潜力上来,同时要关心员工,重视员工关系的管理,加强有效沟通,重视员工的智慧与建议,加强员工的参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同时关注不同形式员工工作内容大不相同的问题,切实将公司员工一视同仁,不因其为正式员工而可以少干活,干轻活,将员工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权利。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保证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制度化管理是一种体现规则的刚性管理,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行。因此为了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HQ 公司应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刚柔兼并。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留住骨干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能否在企业中得到足够的培训来保持自身的不断成长与完善,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是不少员工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培训不但是保持持续竞争的需要,也是招揽人才、保证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物业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创利能力低的行业,每年的培训费也十分有限,因此,物业行业更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行业培训机制。

目前,HQ 公司虽然也建立了员工培训制度,但主要是针对技能型员工如维修工、电工,而对于新晋升的员工仅开展简单的岗前培训、由老员工带领其熟悉公司运行流程后,再由员工自已慢慢摸索,造成员工入职后遇到问题感到孤立。从而无法真正融入团队。因此,公司应建立有特色的全员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认知观。

首先,针对新员工,采取分组培训模式。在员工入职的当天,可以由业务熟练的同事为其开展熟悉工作环境和服务项目、一站式引领办理各项手续。这能让员工入职后首先享受一站式服务,帮助员工融入企业。而在一个月内,当员工初步熟悉工作的业务流程时,可以由公司的行政人事部门为其开展公司制度、服务理念等知识的培训,这对引导员工价值导向、坚定员工留在企业的信念有指导性作用。之后当员工正式上岗后,可由公司的业务骨干为近期入职的新员工进行实际业务项目的培训,这种培训以班级为单位,让新员工在班级培训中真正融入这个集体,结合新的同事。一方面能使其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可寻,避免刚入职产生孤立感,另一方面能增强老员工的使命感。而且由于授课人为自己公司内部员工,这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

其次培训内容不再局限于面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由传授知识向传递知识转变,一般物业公司开展的培训都是以内训为主,一线员工需要的是技能,但这些员工普遍文化程度低,若采取课堂讲授模式,员工未必能接受和理解,从而限制培训效果,而如果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譬如要提高员工的消防技能,训练员工如何使用消防灭火器和消防系统,可由公司业务骨干进行实地灭火演练等实操模式,这样既形象易于理解,也不至于使培训成为听的时候很热闹,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

最后,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转变对从业者的偏见。HQ物业公司作为全国百强物业企业之一,在广州地区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物业从业人员对于自己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是有一定的自卑感,且在实际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来自客户的“不公正待遇”甚至是委屈。因此公司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和感知上,都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逐步转变社会大众对服务行业从业者的认知,克服“低人一等”的心态,树立“谦逊但不谦卑”的职业观。

  • 索引序列
  •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文献
  •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选题
  • 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文献
  • 员工管理系统论文
  • 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