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失效分析预防投稿

失效分析预防投稿

发布时间:

失效分析预防投稿

ΔP—聚合物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从上式可知,影响水蒸汽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聚合物的气体渗透系数(气密性)胶层宽度和间隔层内外的水汽分压差。 (6) 复合丁基胶条的质量:胶条与玻璃的粘结强度是决定中空玻璃寿命的主要因素。 2.中空玻璃炸裂的原因: 导致中空玻璃炸裂有多种原因。有生产方面的、选材方面的、安装运输方面等。 玻璃炸裂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生产时的环境温度 生产中空玻璃时,密封于间隔层内的压力是生产环境温度下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使用温度和生产环境温度相差较大。空气的热胀冷缩会使空气的压力发生变化,在夏季使用环境温度一般都高于生产环境温度,间隔层中的空气发生膨胀,产生正压,特别是用吸热玻璃制作的中空玻璃,玻璃的吸热效果很强,间隔层内空气温度更高,产生的正压也就更大。当由于间隔层空气膨胀引起的压力高于玻璃的破坏压力时,玻璃便会发生炸裂。同样在冬季时,生产温度高于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间隔层内空气收缩, 而产生负压,当玻璃面积较大而间隔框又较小时,两片玻璃的中心部位有可能帖在一起形成类似彩虹的斑点严重影响使用效果(此缺陷可以事后纠正但比较麻烦)。95年秋天北京曾发生过这一现象,经查证得知中空玻璃是在夏季生产的。当在风雪载荷的联合作用下,有可能使玻璃发生破裂。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如供需两地气压相差较大,也可使玻璃发生变形,这时就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矫正。 (2) 玻璃在生产时的变形 水平法生产中空玻璃时(目前手工或半手工生产几乎全部是水平法),由于玻璃下部受支撑的面积较少而且支撑多在中心部位,加之上片玻璃的重量全部加到下片玻璃上,使下片玻璃向上弯曲,上片玻璃由于自重向下弯曲,结果造成中空玻璃的间隔层变薄,玻璃安装使用时就自然存在负压使玻璃上产生预应力,面积较大的中空玻璃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变形严重时必须矫正)。由于玻璃上预应力的存在,减少了其抵抗外力的能力,在外界因素变化较大时容易发生破裂。 (3)使用后产生“热炸裂” 在使用吸热玻璃和镀膜玻璃为原片制作中空玻璃时,由于在玻璃的两点间存在的温度差较大而产生热冲击导致玻璃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热带地方较少发生热炸裂 。 ( 4 )安装时玻璃上产生预应力 玻璃在安装时框架不平或弹性密封胶条质量不佳使玻璃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产生预应力,由于玻璃预应力的存在降低了其抗风压强度,甚至发生破裂。 (5)包装运输不当使玻璃炸裂 中空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中空玻璃在受到压力时是单片受力,如果衬垫不平极易造成中空玻璃炸裂。另外在生产中玻璃磨边质量不好或在运输中玻璃边部由于碰撞产生微小裂口而在安装前又不易被发现(由于周边涂胶)安装后受外力影响裂纹增长而使玻璃破裂。 (6) 密封胶质量不佳 制作中空玻璃的密封胶要求在高、低温状态下均有较好的弹性,既与玻璃同步伸缩,不致使玻璃产生较大应力。另外要求中空玻璃密封胶要有较少的有机挥发物(小于),以防止密封胶收缩过大产生破裂。 三.延长中空玻璃使用时间的措施 要想延长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必须从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如生产工艺条件、原材料选择、安装运输等。 1. 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 生产环境的湿度主要是影响干燥剂的有效吸附能力和剩余吸附能力。剩余吸附能力是指中空玻璃密封后。干燥剂吸收间隔层的水份,使之初始露-点达到要求,除此之外干燥剂还具有吸附能力,此部分吸附能力称之为剩余吸附能力,定量地说,它等于有效吸附能力减去干燥剂吸附密封于间隔层内空气中的水份消耗的吸附能力 。 剩余吸附能力的作用是不断地吸附从周边扩散到间隔层中的水份。剩余吸附量的大小决定着对中空玻璃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扩散进入间隔层的水份吸附量的大小,也就决定着水份在间隔层中聚集速度的快慢,从而决定着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的长 短。 中空玻璃生产湿度大时,首先密封于间隔层中的水份多,消耗干燥剂的吸附能力就大其剩余吸附能力就小。从表二中可以看出,空气的湿度越大其含水量就越高,环境湿度由40%增加到80%时,空气中的水份含量提高一倍。其次是环境湿度对干燥剂的吸附速率有很大影响。在不同的湿度下,干燥剂的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二所示(目前多数厂家用3A分之筛),湿度越大,干燥剂的吸附速率越快,生产过程中干燥剂暴露于空气中的一段时间内,干燥剂消耗的吸附能力与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干燥剂的剩余吸附量随着湿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湿度对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的影响致关重要。要延长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就必须使生产环境的湿度控制的低一些。

《机械设计》投稿须知 一、本刊主要栏目 1.设计领域综述(含动态、方针政策、随笔等);2.专题论文(含设计方法、CAD、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可靠性、失效分析、优化设计、并行设计、疲劳设计、反求工程、价值工程、人机工程、智能工程、专家系统、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摩擦学、结构、传动、零部件、机电一体化等);3.应用技术与实例分析(含专题论文中各种设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分析与经验);4.新产品介绍(为单位及个人介绍新产品);5.小改小革(小创造、小改革、小发明);6.学习园地(讲座、标准、书评、名词解释等)。 二、来稿须知 来稿一式二份为打字稿或用方格稿纸誊写(最好是激光打印稿);稿件用第三人称书写;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文字符合“简化字总表”;外文字母要写清楚,易混字母请用铅笔加注;上、下角标位置标注要清晰;插图按工程图标准绘制,插图要简明、清晰、说明问题,去除不必要的多余部分。其大小一般比出版图大一倍,在正文中的位置用三行空格画一框线留空,图框下标注图号(用阿拉伯数字)、图题;图注放在图题上方。文中所用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GB3100-93),物理量符号应符合GB3101-93,数字用法符合GB/T15835-1995。来稿一般请控制在5 000字以内。各种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请标明项目名称与编号。稿酬35元/版(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来稿收到后,我刊立即通知作者稿件编号,半年内通知作者审查结果。来稿请自留底稿,稿件如不录用,本刊恕不退稿。稿件如被录用,必须提供与稿件内容完全相同的3″磁盘。 文章按以下顺序抄写:1 题名2 作者姓名3 作者工作单位、邮编、Email地址4 中、英文摘要(内容包含a.与文章同等量之主要信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200字右左为宜;b.题名、全拼音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和关键词等)5 正文6 参考文献7 基金项目要写明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8 第一作者简介9 标明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导[R];标准[S];专利[P]10 中图分类号 文章正文层次书写格式:1 ×××××(编号从1开始,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 ×××××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GB7714-87):1.专著:[顺序号]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书名[参考文献类型].其他作者(如译者).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2.连续出版物:[顺序号]作者.题名 [参考文献类型].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论文集: [顺序号]作者.题名[参考文献类型].见(英文用In):主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顺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类型].地点:学位授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5.专利:[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参考文献类型].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顺序号]起草责任者(可略).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参考文献类型].出版地(可略):出版者(可略),出版年(可略).

失效分析与预防投稿入口

ΔP—聚合物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从上式可知,影响水蒸汽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聚合物的气体渗透系数(气密性)胶层宽度和间隔层内外的水汽分压差。 (6) 复合丁基胶条的质量:胶条与玻璃的粘结强度是决定中空玻璃寿命的主要因素。 2.中空玻璃炸裂的原因: 导致中空玻璃炸裂有多种原因。有生产方面的、选材方面的、安装运输方面等。 玻璃炸裂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生产时的环境温度 生产中空玻璃时,密封于间隔层内的压力是生产环境温度下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使用温度和生产环境温度相差较大。空气的热胀冷缩会使空气的压力发生变化,在夏季使用环境温度一般都高于生产环境温度,间隔层中的空气发生膨胀,产生正压,特别是用吸热玻璃制作的中空玻璃,玻璃的吸热效果很强,间隔层内空气温度更高,产生的正压也就更大。当由于间隔层空气膨胀引起的压力高于玻璃的破坏压力时,玻璃便会发生炸裂。同样在冬季时,生产温度高于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间隔层内空气收缩, 而产生负压,当玻璃面积较大而间隔框又较小时,两片玻璃的中心部位有可能帖在一起形成类似彩虹的斑点严重影响使用效果(此缺陷可以事后纠正但比较麻烦)。95年秋天北京曾发生过这一现象,经查证得知中空玻璃是在夏季生产的。当在风雪载荷的联合作用下,有可能使玻璃发生破裂。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如供需两地气压相差较大,也可使玻璃发生变形,这时就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矫正。 (2) 玻璃在生产时的变形 水平法生产中空玻璃时(目前手工或半手工生产几乎全部是水平法),由于玻璃下部受支撑的面积较少而且支撑多在中心部位,加之上片玻璃的重量全部加到下片玻璃上,使下片玻璃向上弯曲,上片玻璃由于自重向下弯曲,结果造成中空玻璃的间隔层变薄,玻璃安装使用时就自然存在负压使玻璃上产生预应力,面积较大的中空玻璃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变形严重时必须矫正)。由于玻璃上预应力的存在,减少了其抵抗外力的能力,在外界因素变化较大时容易发生破裂。 (3)使用后产生“热炸裂” 在使用吸热玻璃和镀膜玻璃为原片制作中空玻璃时,由于在玻璃的两点间存在的温度差较大而产生热冲击导致玻璃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热带地方较少发生热炸裂 。 ( 4 )安装时玻璃上产生预应力 玻璃在安装时框架不平或弹性密封胶条质量不佳使玻璃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产生预应力,由于玻璃预应力的存在降低了其抗风压强度,甚至发生破裂。 (5)包装运输不当使玻璃炸裂 中空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中空玻璃在受到压力时是单片受力,如果衬垫不平极易造成中空玻璃炸裂。另外在生产中玻璃磨边质量不好或在运输中玻璃边部由于碰撞产生微小裂口而在安装前又不易被发现(由于周边涂胶)安装后受外力影响裂纹增长而使玻璃破裂。 (6) 密封胶质量不佳 制作中空玻璃的密封胶要求在高、低温状态下均有较好的弹性,既与玻璃同步伸缩,不致使玻璃产生较大应力。另外要求中空玻璃密封胶要有较少的有机挥发物(小于),以防止密封胶收缩过大产生破裂。 三.延长中空玻璃使用时间的措施 要想延长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必须从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如生产工艺条件、原材料选择、安装运输等。 1. 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 生产环境的湿度主要是影响干燥剂的有效吸附能力和剩余吸附能力。剩余吸附能力是指中空玻璃密封后。干燥剂吸收间隔层的水份,使之初始露-点达到要求,除此之外干燥剂还具有吸附能力,此部分吸附能力称之为剩余吸附能力,定量地说,它等于有效吸附能力减去干燥剂吸附密封于间隔层内空气中的水份消耗的吸附能力 。 剩余吸附能力的作用是不断地吸附从周边扩散到间隔层中的水份。剩余吸附量的大小决定着对中空玻璃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扩散进入间隔层的水份吸附量的大小,也就决定着水份在间隔层中聚集速度的快慢,从而决定着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的长 短。 中空玻璃生产湿度大时,首先密封于间隔层中的水份多,消耗干燥剂的吸附能力就大其剩余吸附能力就小。从表二中可以看出,空气的湿度越大其含水量就越高,环境湿度由40%增加到80%时,空气中的水份含量提高一倍。其次是环境湿度对干燥剂的吸附速率有很大影响。在不同的湿度下,干燥剂的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二所示(目前多数厂家用3A分之筛),湿度越大,干燥剂的吸附速率越快,生产过程中干燥剂暴露于空气中的一段时间内,干燥剂消耗的吸附能力与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干燥剂的剩余吸附量随着湿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湿度对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的影响致关重要。要延长中空玻璃的有效使用时间,就必须使生产环境的湿度控制的低一些。

广东火炬检测公司听没听说过?它家有CNAS,CMA,CCS资质证书,而且提供的金属材料失效分析报告很专业且详细,还可以提供改进方案,这样的一条龙服务真是很让企业受益呀。。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求给大大的赞。

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检验检测、咨询培训、认证及技术服务为一天的综合性第三方机构,拥有CNAS、CMA资质证书,大型设备中50%为国际顶尖品牌,部分设备为国内首台套,官网上都可以查询。联系电话:、82862006

失效分析与预防杂志社

南昌航空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肇始于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迁址南昌,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

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学校历史

1951年9月17日—22日,航空工业管理局在沈阳召开第一次航空工厂厂长会议,确定立即兴办航空教育,研究了 《中级技术人员教育计划》 和 《初级技术人员教育计划》,决定创建南京、 北京、 哈尔滨和汉口4所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并由各航空工厂开办技工训练班;12月,航空工业管理局决定将武汉311厂改建为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并派干部到厂负责学校筹建工作。

1952年3月15日, 学校正式启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印章,标志着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正式成立;10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指示,学校正式改名为汉口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1月30日, 航空工业管理局通知学校,正式将学校从汉口迁至南昌昌,并指示学校立即进行筹备, 派人前往南昌选择校址;2月2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各校更改校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为武汉第六工业学校;9月17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 各航校和技工学校启用新的统一编号和校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简称“中南一校”。

1954年8月, 学校从武汉迁到南昌。

1955年6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中专学校更改校名,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拟改为南昌工业学校;9月12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厅通知,部属各校从9月10日起改称新校名, 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正式改称南昌工业学校。

1956年2月, 学校先后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和第二机械工业部的通知和命令,将南昌工业学校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3月16日,正式启用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新校名。

1965年8月, 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名称撤销,学校仍称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1969年6月1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下达通知,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为国营赣江机械厂,代号为南昌 502 厂。

1978年4月1日, 经国务院批复,恢复和增设55所高等院校,其中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5月29日,第三机械工业部转发教育部 《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正式决定增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为基础改建。

1980年9月, 学院开办了电视大学无线电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班;12月28日,经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 成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夜大学”。

2017年12月,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近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6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42人次;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人才33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专业学院,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

特色专业如下:

国家级一流专业: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江西省一流专业:经济学、英语、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表演、动画

江西省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用化学、新闻学、动画、工程管理等

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

江西省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生成绩

截至2020年12月,近五年,学校学生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4500余项,受理专利651件、授权359件,发表论文1000余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5项;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m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等荣誉。“天宫开悟”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新锐创意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多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多篇,出版论著180余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

学术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季刊;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全文收录,200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全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的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综合刊物,设有政治、哲学、经济、管理、文学、史学、法律、教育等栏目;已被众多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收录,如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电子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台湾华艺(airiti)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2015年3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失效分析与预防》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南昌航空大学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失效分析中心、中国航空学会失效分析专业分会承办的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技术刊物,主要刊登与失效分析与预防有关的学术论文;被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权威的检索机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统计源期刊,并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台湾华艺数位等网络出版机构长期合作;在2010年江西省科技期刊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高校共同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中外项目生突破1600人。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层次中英文授课专业;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工作,年均出境交流学生300余人,其中公派出国(境)100余人,先后获批国家公派《赴乌克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优秀本科生交流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赴俄白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计划》等出国留学资助项目。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朋友你好,现在有稿费的媒体已经少如凤毛麟角了。我每年都会在全国100多家报刊、网站发表文章上千篇(次),但收到稿件的媒体也就《人民公安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其他的几十家都统统没有稿费的。至于你所说的媒体有没有稿费,由于没有这样的经历,不敢枉说,但愿会有。祝你成功!

南昌大学 是211. 南昌航空大学不是。麻烦请及时采纳回答,谢谢!

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学科带头人、辽宁省优秀拔尖人才。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992年先后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沈阳市青年教师标兵和辽宁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1995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软岩巷道支护压力与变形的动态仿真及监测预报的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可重构的制造过程管理系统”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可重构的制造过程管理系统”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优秀项目奖”2005年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机电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09/01《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南》(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3-01 第1版《机械可靠性基本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及其应用》,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05月《先进制造环境下的控制图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12-1《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第1卷 材料工程基础》(主编第6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内容简介该书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关于《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实施细则》的规定与要求编写的,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从业的适应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本书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基础和现实需要,内容全面,体系清楚,着重实际示范。本书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创新设计——TRIZ理论、有限元方法与ANSYS应用、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本书基本上包括了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现代设计理论知识,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参加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考试的指导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机械可靠性基本理论与方法》内容简介《机械可靠性基本理论与方法》以机械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为背景,汇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可靠性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关系、失效率一时间关系、载荷一强度干涉关系、系统可靠性与零件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等可靠性基本理论、模型、方法的新认识与新发展。在零件可靠性方面,从数学的一般意义上解释载荷强度干涉概念与模型,大大拓展了传统模型的应用范围;在系统可靠性方面,采用系统工程思想方法,介绍了直接在系统层进行可靠性分析、建模的方法,突破了“从零件到系统”的传统可靠性分析框架;在系统故障分析方面,介绍了Petri网模型及相应的故障分析新方法;此外,还采用通用发生函数方法详细表述了多状态零件与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机械可靠性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可靠性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2009年发表的论文基于D-H变换矩阵的Stewart型并联机床位姿方程及运动学反解,《机械设计》2009年 第5期一种新型六自由度力学加载系统,《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9年 第4期大型真空罐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 第4期6自由度并联机床位姿误差线性化计算模型及验证,《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 第2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 第2期考虑表面加工的疲劳缺口系数研究与应用,《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9年 第2期有限板共线多孔MSD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9年 第1期载荷共享并联系统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2期基于混合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抽油杆缺陷识别,《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2期5mm厚6063铝合金搅拌摩擦对焊焊缝组织分析,《焊接技术》2009年 第1期 基于ARAMIS的搅拌摩擦焊焊接件拉伸试验分析,《焊接技术》2008年 第6期考虑载荷作用次数的齿轮可靠度计算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2期连续系统强度分布的确定方法与可靠度计算,《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2期基于混合硬化模型的ERW焊管排辊成形数值模拟,《塑性工程学报》2008年 第6期35CrMo钢缺口试件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机械设计》2008年 第11期系统可靠性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方法,《航空学报》2008年 第6期多状态机械系统可靠性的离散化建模方法,《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1期钢缆类相关失效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1期多状态系统共因失效机理与定量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10期基于动态非线性模型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有限元分析方法,《煤矿机械》2008年 第11期具有不确定性的恒幅循环载荷疲劳可靠度异量纲干涉分析方法,《机械强度》2008年 第5期连续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机械制造》2008年 第9期考虑失效相关的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兵工学报》2008年 第8期基于损伤等效原理的并联系统相关失效可靠性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8期系统共因失效概率分析的非经验模型,《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 第15期失效相关系统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失效率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 第12期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温度场动态仿真,《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7期基于ESPN的制造系统多任务可靠性研究,《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7期3-TPT型并联机床的精度分析与仿真,《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 第11期考虑失效相关的k/n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6期2A1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孔洞和沟槽缺陷分析,《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 第5期载荷相关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5期裂纹梁动力学仿真的有限元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5期应用Petri网的关联矩阵求最小割集的新方法,《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 第9期ERW辊弯成形过程CAD/CAE集成建模方法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年 第2期共因失效分析中不确定性数据的处理方法,《机械设计》2004年 第z1期基于生产费用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贝叶斯网络在机械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柔性作业车间多目标调度优化研究,《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3期搅拌摩擦焊工艺与机理的研究,《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年 第1期考虑相关失效的管道类系统可靠性建模,《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 第5期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抽油杆缺陷识别,《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2期基于高速转盘法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化工学报》2008年 第2期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缺陷分析,《机械制造》2008年 第2期共因失效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 第1期考虑载荷作用次数的零部件可靠性模型,《机械强度》2008年 第1期2A1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与焊缝组织特征分析,《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年 第1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复杂机械结构安全性分析,《机械与电子》2008年 第1期随机恒幅循环载荷疲劳可靠度异量纲干涉模型,《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1期基于RCMⅡ和CCF理论的隐蔽性故障的新评价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期管道类连续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期 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零件动态可靠性模型,《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 第12期ANSYS的网格划分在工程实例上的应用,《机械》2007年 第9期机械产品失效率预测的数学模型,《失效分析与预防》2007年 第4期机械零件动态可靠性模型及失效率研究,《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1期零件动态可靠性建模及早期失效率研究,《航空学报》2007年 第6期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CIMS多任务可靠性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 第33期某型飞机水平尾翼疲劳试验的声发射实时监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8期3-TPT平台误差的蒙特卡洛模拟,《工程设计学报》2007年 第4期基于小子样可靠性评估方法的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4期考虑载荷作用次数的共因失效零部件可靠性模型,《机械科学与技术(西安)》2007年 第10期应用于IID变量的ARMA控制图性能分析,《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 第10期含裂纹一维欧拉梁的裂纹无效位置分析,《应用力学学报》2007年 第1期失效概率计算中的信息遗失与系统级建模方法,《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 第19期多种失效模式下的机械零件动态可靠性模型,《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 第18期信噪比在分析残差控制图检测能力中的应用,《工业工程》2007年 第5期提高抽油杆微裂纹漏磁检测精度灵敏度新方法,《石油机械》2007年 第9期基于Pro/E的齿轮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煤矿机械》2007年 第10期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模型,《航空学报》2007年 第B08期一种集成SPO与EPO的过程控制方法,《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9期基于随机Petri网的基本加工单元故障分析,《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 第9期神经网络求解隐蔽性故障率,《机械制造》2007年 第6期Q控制图灵敏性分析,《高技术通讯》2007年 第2期应用MCEWMA控制图监视刀具磨损过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5期考虑载荷作用次数的失效相关系统可靠性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5期COM技术在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 第4期直母线锥盘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的轴向偏移分析,《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 第8期基于贝叶斯动态模型的自相关控制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 第3期高温压力蒸汽管道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机械制造》2007年 第3期基于Petri网和GASA的双资源JSP动态优化调度,《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3期监视过程均值变化的残差控制图检测能力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3期发动机轮盘模拟技术理论与方法,《机械设计》2007年 第2期确定RCMⅡ中最佳维修间隔期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机械设计》2007年 第2期双资源生产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 第6期电机电流分析法在机床类设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机床与液压》2007年 第3期考虑共因失效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模型,《机械设计》2007年 第1期轮盘疲劳可靠性分析的Monte-Carlo数字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 第2期某钛合金材料拉伸过程的声发射特征,《机械制造》2007年 第1期管道类连续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 第1期集成统计过程监视与工程过程控制,《统计与决策》2007年 第1期 Q控制图初始性能的改进,《工程设计学报》2006年 第5期面向小批量制造环境的控制图理论的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年 第10期自相关过程的统计控制方法研究,《机械制造》2006年 第9期生产周期——交货期双目标生产车间调度优化,《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年 第12期裂纹检测的结构动力学方法研究进展,《机械制造》2006年 第12期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摩擦因数和传动效率的实验研究,《机械设计》2006年 第12期齿轮可靠度设计计算模型,《机械制造》2006年 第11期基于RCMⅡ的石油设备管理策略,《石油机械》2006年 第11期基于SVD方法的弱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机床与液压》2006年 第10期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的幂指函数模型,《机械强度》2006年 第5期压气机盘疲劳可靠性数字仿真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9期裂纹梁的动态特性仿真,《工程设计学报》2006年 第4期基于遗传和禁忌搜索算法求解双资源车间调度问题,《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8期裂纹梁的相似特性及模型误差分析,《机械强度》2006年 第4期重用ANSYS软件对压缩机定子的有限元分析,《通用机械》2006年 第7期应用循环平稳方法分离电机系统故障,《振动.测试与诊断》2006年 第2期压气机轮盘疲劳寿命影响参量的灵敏度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6期基于SolidWorks的液压集成块虚拟设计,《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6期应用幂变换法构造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幂指函数模型,《航空学报》2006年 第2期可靠性干涉模型的扩展与应用,《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 第3期基于IDEF&ML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的建模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 第5期矩形外伸板的弹性分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4期基于零件条件失效概率分布的共因失效模型,《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 第7期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试验过程中疲劳损伤的声发射监测,《无损检测》2006年 第3期基于遗传和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车间调度优化问题,《计算机应用》2006年 第4期发动机可靠性及其评价技术分析,《农机化研究》2006年 第3期系统共因失效分析及其概率预测的离散化建模方法,《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 第1期冗余系统共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2期基于Monte Carlo-神经网络的系统相关失效概率模型,《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 第2期参数化零件可靠性设计在Pro/E上的实现,《机械设计》2006年 第1期齿轮失效概率分析的串联系统相关失效模型,《失效分析与预防》2006年 第1期

失效分析与预防期刊总编

南昌大学 是211. 南昌航空大学不是。麻烦请及时采纳回答,谢谢!

南昌航空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肇始于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迁址南昌,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

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学校历史

1951年9月17日—22日,航空工业管理局在沈阳召开第一次航空工厂厂长会议,确定立即兴办航空教育,研究了 《中级技术人员教育计划》 和 《初级技术人员教育计划》,决定创建南京、 北京、 哈尔滨和汉口4所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并由各航空工厂开办技工训练班;12月,航空工业管理局决定将武汉311厂改建为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并派干部到厂负责学校筹建工作。

1952年3月15日, 学校正式启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印章,标志着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正式成立;10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指示,学校正式改名为汉口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1月30日, 航空工业管理局通知学校,正式将学校从汉口迁至南昌昌,并指示学校立即进行筹备, 派人前往南昌选择校址;2月2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各校更改校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为武汉第六工业学校;9月17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 各航校和技工学校启用新的统一编号和校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简称“中南一校”。

1954年8月, 学校从武汉迁到南昌。

1955年6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中专学校更改校名,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拟改为南昌工业学校;9月12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厅通知,部属各校从9月10日起改称新校名, 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正式改称南昌工业学校。

1956年2月, 学校先后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和第二机械工业部的通知和命令,将南昌工业学校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3月16日,正式启用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新校名。

1965年8月, 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名称撤销,学校仍称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1969年6月1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下达通知,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为国营赣江机械厂,代号为南昌 502 厂。

1978年4月1日, 经国务院批复,恢复和增设55所高等院校,其中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5月29日,第三机械工业部转发教育部 《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正式决定增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为基础改建。

1980年9月, 学院开办了电视大学无线电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班;12月28日,经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 成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夜大学”。

2017年12月,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近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6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42人次;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人才33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专业学院,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

特色专业如下:

国家级一流专业: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江西省一流专业:经济学、英语、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表演、动画

江西省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用化学、新闻学、动画、工程管理等

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

江西省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生成绩

截至2020年12月,近五年,学校学生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4500余项,受理专利651件、授权359件,发表论文1000余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5项;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m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等荣誉。“天宫开悟”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新锐创意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多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多篇,出版论著180余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

学术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季刊;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全文收录,200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全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的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综合刊物,设有政治、哲学、经济、管理、文学、史学、法律、教育等栏目;已被众多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收录,如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电子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台湾华艺(airiti)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2015年3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失效分析与预防》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南昌航空大学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失效分析中心、中国航空学会失效分析专业分会承办的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技术刊物,主要刊登与失效分析与预防有关的学术论文;被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权威的检索机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统计源期刊,并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台湾华艺数位等网络出版机构长期合作;在2010年江西省科技期刊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高校共同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中外项目生突破1600人。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层次中英文授课专业;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工作,年均出境交流学生300余人,其中公派出国(境)100余人,先后获批国家公派《赴乌克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优秀本科生交流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赴俄白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计划》等出国留学资助项目。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事故分析与预防外文期刊西五区。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001-4575/EISSN 1879-2057

期刊语言:英语

出版区域:美国

期刊简称ACCIDENT ANAL PREV

参考译名《事故分析与预防》

核心类别 SSCI期刊(2019), IF影响因子(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自引率

主要研究方向ERGONOMICS; PUBLIC,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 SOCIAL SCIENCES, INTERDISCIPLINARY; TRANSPORTATION-工效学;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跨学科社会科学;交通

好。1、工程失效分析这个期刊鼓励发表与工程材料的结构、性能和行为有关的论文,特别是那些还涉及材料参数详细应用于工程结构、组件和设计问题的论文。2、工程失效分析这个期刊重点放在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其受结构、工艺和环境影响时的行为。金属、聚合物、陶瓷和天然材料都包括在内,应强调这些材料在实际工程情况中的应用。还鼓励使用基于案例研究的方法。

失效分析与预防是核心期刊吗

CSSCI是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里认定的期刊,是国内最权威的期刊,其次是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是最难发的核心了,一般来说,一个教授能发一两篇南核,就是很厉害的了。但是即便是教授,如果发表这里的期刊也是不容易。这属于顶级学术期刊。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随便写了篇文章,觉得核心期刊比较高档,就自己投稿,这是很滑稽的事,根本录用不了。还有就是打着核心期刊去作者钱的,作者不了解南核的审核难度,1天就给录用,然后打钱发现自己了,这种也要注意。建议先去淘淘论文网上学习下论文发表知识,至少知道现在的期刊都是怎么划分的,一般的审核周期和发表周期多久,不至于。

一般三类,五年一评。

你说的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吧,在目录里刊号ISSN后面标着C或者E,C是CSCD,E是扩展版。

南昌大学 是211. 南昌航空大学不是。麻烦请及时采纳回答,谢谢!

  • 索引序列
  • 失效分析预防投稿
  • 失效分析与预防投稿入口
  • 失效分析与预防杂志社
  • 失效分析与预防期刊总编
  • 失效分析与预防是核心期刊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