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营养学报编委

营养学报编委

发布时间:

营养学报编委

主要从事动物营养、饲料科学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在动物营养、饲料工业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承担了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科技攻关等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译著1部,专著5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3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先后获得1995年“广东省青年科技标兵”、 1996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1997年获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3年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评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十大领军人物,2009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12年入选农业部杰出人才创新团队,2013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入选“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兼任职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 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饲料工业协会 名誉会长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 名誉理事长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主任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主任《广东农业科学》、《广东畜牧兽医科技》杂志 主编《中国农业科学》、《动物营养学报》 编委

卢德勋,男,汉族,1937年6月1日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后在该校师从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动物营养学家杨胜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64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家畜饲养学助教。1978年调入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82年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师从. Moir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1986年底学成回国。他历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现任全国动物营养学分会名誉会长,全国“动物营养学报”常务副主编。现还任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动物营养学研究员、动物营养所名誉所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虚拟研究院和内蒙古乳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并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和“Livestock science”等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回国20年来,他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自治区丰收奖一等奖一项,完成学术著作六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39篇,有6篇被SCI收录。多次出席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应邀作报告。

1919年2月22日 出生于山西平遥县西源祠村。1937年 毕业于山西太谷县铭贤初级中学。 1940年 毕业于四川金堂县铭贤高级中学。1944年 毕业于四川金堂县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畜牧兽医系。1944-1947年 任四川金堂县铭贤中学英文教师。1947-1949年 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畜牧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49-1950年 在美国犹他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50-1951年 任山西太谷县铭贤学院畜牧兽医系副教授,兼任该院畜牧场场长。1951-1982年 任山西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副教授。1982-1990年 任山西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兼任中国养牛研究会会长,山西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奶牛协会理事长,《中国动物科学》英文编辑,《良种黄牛》杂志副主编,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研究所名誉所长。1990年至今 任山西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山西奶牛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动物营养学报》荣誉编委。

铁道学报编委

王成国,男,1982年吉林工业大学数理系力学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农机学院机械系车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被聘为铁科院研发中心机车车辆部常务副主任、主任研究员,现任《铁道学报》编委、中南大学兼职教授。1984年至今一直在铁科院从事科研工作,参加国家、铁道部及中外合作项目共计30多项。1986年参加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关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国产化装备研究,1991年该项目获国家七五重大装备攻关项目特等奖。

中医学报编委

夏桂成,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妇科专家,全国中医妇科学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妇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中医妇科专业从事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实践经验丰富。夏桂成尤其擅长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早期更年期综合症等,对妇科经、带、胎、产等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辩证方法,他提出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以《易学》奇偶数律的关系,强调治未病的特点,提出肾-心-子宫生理生殖轴的观点,反映出肾心合治的特点,被誉为“送子观音”。1997年获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专家荣誉,他领导进行的中药流产引产药“天牙片”曾获卫生部科研奖,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十佳医务人员”光荣称号。

于1929年5月22日出生于辽宁锦州。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创建人。首研“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特色诊技。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针灸专家,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离休干部。从事医药临床,教育工作六十余年。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于2011年1月13日在北京逝世。妻子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经方大师聂惠民。其女张宁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任。

张允岭,男,1963年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学术委员会常委、内科临床诊断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博士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痴呆科学家联盟理事,中国身心疾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天津中医药编委。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

电子学报编委

《电子学报》设有学术论文、综述评论、科研通信等栏目。那么电子学报是什么意思呢? 1、 《电子学报》是1962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 2、 学报主要刊登电子与信息科学及相邻领域的原始科研成果,以电子与信息科学为主体(交叉学科论文必须侧重电子与信息领域),在理论与应用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代表中国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的技术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以及属于前沿学科,并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展望评论性文稿。 3、 根据2018年3月《电子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9位顾问、64位编委。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电子学报》总被下载2645480次、总被引18631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关于电子学报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曹文明,男,博士学位,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第八届《电子学报》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国电子学会神经网络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博士学位。

稿件处理流程:(评审过程所需的时间依专业领域、专家、同一专业稿件数量无法准确控制)收稿-> 分稿(派给责任编辑)-> 外审 -> 1位专家认为退稿 -> 通知作者退稿收稿-> 分稿(派给责任编辑)-> 外审 -> 2位专家同意刊登 -> 送编委会审批 -> 未通过 -> 通知作者退稿收稿-> 分稿(派给责任编辑)-> 外审 -> 2位专家同意刊登 -> 送编委会审批 -> 通过 -> 通知作者修改 -> 修改符合要求 -> 排队待刊登/可要求寄录用证明

心理学报编委

2008年9月8日被聘为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007年11月9日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学会聘为第二届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007年5月28日被聘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国人部发[2007]77号);2006年11月7日被聘为西南大学学科评审组教育与心理学学科组组长;2006年9月4日被聘为重庆市高校教师社会科学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聘期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2006年9月1日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社会科学学科)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学学科组组长,聘期: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2006年6月1日被任命为西南大学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西校[2006]161号);2005年至今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基础心理学人格研究专栏的主持人;2005年被聘请为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2005-2009);2005年被聘请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2005-2009);2005年被聘请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报编委会”编委(2005-2009);2005年10月被选为第九届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2005年元月4日被选为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12月20日-21日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第四次学术大会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召开,黄希庭教授继续当选为理事长;2003年9月16日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2003年9月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组组长,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2003年6月3日被聘请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评议组召集人。学位聘字第5-0702号;2002年7月27日经专家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审定同意,批准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任职时间:2002年1月-2005年12月。(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二级学科:基础心理学);根据关于增补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56号),为2001-2005年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2001年11月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2001年10月15日被聘为陕西师大兼职教授(陕师人发[2001]8号为期三年)。16日下午为教育学院作了一个“当代心理学进展”的报告;2000年10月被聘为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兼职研究员;2000被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长;1999年2月12日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文件人发[1999]10号文关于在全国设立78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有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1999年3月17日西南师大校人[1999]19号文被任命为专家指导组组长;1998年被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心理学会理事长;1997年6月至今任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常委;1997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年至今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被聘为国家教委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1996年至今被聘为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1995年至2001年被聘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至今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1999年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3年至今被聘为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1993年12月11日至今被评定为普通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选为西南师范大学科协副主席;1993年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全国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1989年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常务理事兼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1988年至今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4月被选为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1986-1988年任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1986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3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79年2月晋升为讲师。

黄希庭(1937年生,浙江省温岭人)一、教育从业经历: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1967年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副系主任、心理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和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重庆市政协常委。现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发展与人才资源研究院院长,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专业负责人、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1979年2月 晋升为讲师 1983年6月 晋升为副教授 1986年5月 晋升为教授 1986-1988年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 1987年4月 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1988年至今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1993年 西南师范大学科协副主席 1993年 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全国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1993年至今 《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 1993年12月 普通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4-1999年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94年至今 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 1995-2001年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6年至今 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1997年 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1997年至今 《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 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7年至今 西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1997年至今 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常委 1997年 国家教委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8年 重庆市第一届心理学会理事长 1999年2月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家指导组组长 2000年10月 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兼职研究员 2001年10月 陕西师大兼职教授 2000年 重庆市第一届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长 2001年11月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1年11月 2001-2005年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 2002年7月 经专家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审定同意,批准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3年6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评议组成员 2003年9月 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 2003年9月 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组组长,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 2003年12月 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第四次学术大会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召开,黄希庭教授继续当选为理事长。 2005年1月4日 被选为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二、部分研究成果:1、时间心理学方向,在中国开创了时间心理学研究,最先将模糊统计赋值、信号检察论、多因素实验应用于时间心理研究;开辟了时间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加工模型;发现了Kappa效应的年龄特征,时间判断的通道效应,心理时间的分段性和时间维度的人格特征。其成果被国外学术专著及国内多本教科书引用,其中一篇被国外学术刊物全文译载;40余篇论文被PA收录。2、人格心理学方向,在中国开创了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将模糊聚类分析法、模糊偏序关系矩阵排列法、多特质多方法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法因素分析等应用于人格研究;最先把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教材;把价值观划分为十大类,即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际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其特点提出许多合理的教育建议;开创了对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学研究;对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做过深入的研究;有一项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成果被教科书引用,25项成果被PA收录。3、教材建设与教学科研,出版了一系列高等学校心理学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如《普通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心理学》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为培养我国的心理学人才做出了贡献。已出版教材、专著、译著52部,发表学术论文205余篇。2003年被评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同年被评为中共重庆市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三、部分专著:1988年 《心理学》(黄希庭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获国家教委第一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8年 《普通心理学》(黄希庭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获国家教委第一届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 1992年 《人生心理咨询手册》(黄希庭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1年获河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1993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册 ,黄希庭副主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表彰1995年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7年 《加强研究生的教学改革,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黄希庭、张庆林、张进辅、邱玉辉、程昌伦)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 获得中国科协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颁发的《1987-1996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优秀组织者称号》1998年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黄希庭 ,张进辅,李红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1年 《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黄希庭,郑涌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获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1年 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改革(黄希庭、陈红、陈传锋、郑涌),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编号:20001002(4-2)2001年 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改革(黄希庭、郭亨杰、张承芬、卢家楣、陈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证书号:20014542001年 获西南师范大学第七届“挑战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2年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教材)(黄希庭、郑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四、部分荣誉: 1985年被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等1989年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 1995年被授予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获西南师范大学第四届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2年《人格心理学》获西南师范大学第四届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黄希庭、张志杰)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黄希庭、张志杰)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心理学二等奖,教社政证字(2003)第168号。2003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03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毕业。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曾先后任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等10余所院校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所顾问、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顾问。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五、第六届副理事长,全国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学探新》顾问,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杂志顾问编辑,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吉林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等校兼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心理学)委员。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军航空心理康复中心兼职教授、专家组组长,《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学探新》名誉主编,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美国心理学会国外会员。

  • 索引序列
  • 营养学报编委
  • 铁道学报编委
  • 中医学报编委
  • 电子学报编委
  • 心理学报编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