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好学生?让自己的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吸收自己传播给他们的知识,这是一个老师经常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1:教是为了不教
作者:包成海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需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与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完全一致。我的侄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名利前茅,就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主要靠自学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教也等于不教。有的学生在上小学时就不想好好学习知识,更不想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今一看书本就头疼,一说上课就心烦,甚至上课不带书本不带笔,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循循善诱,苦口相劝,难以奏效,严厉管教,甚至拳脚相加都无济于事。有的学生说,老师煞费苦心讲的再好也如同念天书,我一句也听不明白,更听不进去。
这样的学生丝毫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更不想学会学习的方法,要让这样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是让他们有想学习的愿望,有愿意学习的兴趣才行。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成自然是好事,成了习惯就很难改变。同样坏习惯成自然是坏事,要想改过来谈何容易,正所谓得病容易祛病难。十几年养成的不爱学习的习惯,想靠几个月就改变过来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文化基础知识很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确很有难度,再加上不愿学习,不会学习,只能跳出一米远,真的没啥办法让他跳到两米外。
教是为了不教,我理解就是努力让学生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才行,如果学生自己不肯学习,那就无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愿意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才会自觉学习,才有教是为了不教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2:怎样为人师表
作者:包成海
我认为,为人师表主要是指教师的形象,意思是说作为教师应当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的形象,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都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所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的必备修养之一。总结自己多年做教师的经验,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教师的外在形象是仪表大方、举止得体,主要包括教师的容貌、发型、着装、饰物、表情和言谈等,它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内在气质、学识和修养。
虽然教师不必去做美容或刻意化装,但是教师的容貌要做到让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易于接受。
教师的发型、着装和饰物的搭配,要以简洁明了、大方得体为主要原则。如果一个衣帽不端或浓装艳抹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教育作用。
教师的表情,要丰富自然,富于变化。和蔼时,则如阳光雨露,吹洒学生的心田;严厉时,则如暴风骤雨,一扫学生心灵中的阴霾。
言谈是教师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教师的语言要发音规范,通俗易懂。教师应当善于用清新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教学内容。风趣的表达方式是教师智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载体。
教师的仪表和言谈举止是自身学识、修养和心灵的真实再现。一个教师的仪表和言谈举止完全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乃至整个教师群体的精神风貌。
教师的内在形象是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
“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同时要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解脱的能力以及自我表现的能力。面对取舍,做到忧而不悲、喜而不狂;面对环境,逆境中不气馁,顺境中不忘形;在成败之间,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主动面对和迎战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博的知识视野,更是教师形成良好形象的源泉。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所拥有的“一桶水”,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成长,在把握学科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譬如与教育相关的信息、统计、控制以及电化教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树立新教师形象的根本。
教师形象重在为人师表。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要每日三省吾身,发现哪样做得不好,就及时改正,这样才可以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3:少一些说教,多听听学生心声
作者:志远2014
一天晚上晚自习时偶然经过六年级的教室,正好看到田老师在一个合堂教室里大声地给同学们讲数学题。学生似乎听得很认真,老师讲的也很投入。但我总有一种担心:学生到底听懂了吗?听懂的能占多少?他们都能跟上并理解老师的思路吗?都能及时消化吸收吗?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吗?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写下了这篇感想。
其实像这样一言堂式的教法的老师大有人在,因为这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很难改变、很难撼动它的权威。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讲的,但实际效果都不怎么理想,所以我总怀疑自己、怀疑这种教法。我感觉,学生实在是太被动了,加上“闻道有先后”的天然差距,他们中有很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一时理解不了,或者有自己的想法、疑问也不能说出来展示一下,老师很难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很明显的。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总不能上来就开药方,要讲究个“望闻问切”,然后再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所以我今后不能再盲目的一直自顾自的豪言壮语、高谈阔论的讲了,我讲的那都是我自己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甚至不一定认同。我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然后我做一个观察者、倾听者、救火队长,发现问题再“插嘴”纠正解释一下,做到“对症下药”。 但是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敢说、不会说、不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着急,更不要放弃让学生表达展现自己,因为“看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让学生尽量表露自己才能更好地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认识,较容易的可以让成绩差一些的讲解。因为他们是同一个年龄段的,有“共同语言”,想问题、看事情容易想到一块去,即使讲得不好也不要紧,老师正好借此发现了学生理解和看法的漏洞破绽,直接纠正不合理、不正确的地方就好。
随着当今教育技术与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五花八门的创新式教学方法遍地开花。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即墨第二十八中学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连市等学校的小班化教学、重庆市双桥中学“三四五六”高效课堂、赏识教育等等,可谓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引无数同行竞相学习效仿。但学习的结果怎么样呢?没有听说过杜郎口中学第二、昌乐二中第二、洋思中学第二……模仿的结果可想而知。那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习杜郎口、学习昌乐二中,但都坚持不到一两年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呢?你以为把人家的教育模式搬来套在自己身上就如“三三六”“271”这几个数字一样简单吗?要是这样可以的话,全国所有的学校就都是名校了。教育的根本还是教育者本身,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是跟这个学校的教师及领导的教育思想理念及技术水平有着根本联系的。所以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者的水平,有的甚至要进行洗脑式的改变。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为主体”落实到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践行这一信条。其实那些名校所谓的创新教学模式无非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放手发动学生,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开发他们,让他们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提高自己,为他们以后的道路指明方向、帮助他们从小树立适合自己的切合实际的理想。 要让他们成为具有真正健全人格的个体,而不是任老师摆弄的学习机器、高分考手。要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科学、服务的人文环境,注重文化熏陶、内涵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未成年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教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写作上创造了“冰山理论”,他写文章力求精练地描述事实,而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妄加议论,自己的看法只是文章的“冰山一角”。尽量展现事情的原貌,从而能将原汁原味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从而形成强大的震撼力、感染力。教学也应该是这样,一节课40分钟应该尽量展现暴露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让大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发现自己暴露的问题。当他们展现出这些闪光点与不足之处的时候,老师才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赞赏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实行赏识教育。但老师的这种行为却只能站到整堂课的“冰山一角”,学生行为才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
只要教育者们树立了这样的思想理念,使用哪种教育模式就无关紧要了。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及学校实际情况随时随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只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了自己,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独特之处,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引导,使他们想着明确的目标前进,这就是教育的巨大成功。
期待中国的未来能出现一批批在各方面各领域有着诺贝尔奖式的创新人才,而不是一堆堆只擅长考高分的“考试机器”。要培养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大同小异的“机器人”。
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完美的 教育 ,那么教育孩子的 励志 文章 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 作者:孙盛起 张君从英国 留学 回来,我们几个好友为他设宴洗尘。席间,一个朋友不雅的口头禅使他很不快,几次露出厌恶的表情。席散送张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释说,那句口头禅不过是无所指的语言习惯,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张君沉默了一会说:“我给你讲一下我刚到英国的经历吧!” 和在布里斯托尔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是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既省钱生活的条件又好。 房东姓坎贝尔,是一对老年夫妇。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收我几英镑房租,硬把我从邻居家“抢”了过来。有一位外国留学生住在家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们不仅让整个社区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打电话告诉了远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儿女。 我了实现我 出国 留学的梦梦想,父母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我自然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学习机会,晚上在图书馆一直待到闭馆才离开是常有的事。好在我遇到了好东家,可以一门心思学习,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我会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贝儿太太就会逼着我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脏衣服拿去洗净熨好。可以说,他们就象对待亲儿子一样待我。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坎贝儿先生对我的态度有些转冷,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儿先生都好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 那天晚上11点多我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儿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儿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架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我心里早有准备,只要在我承受能力之内,他加多少房租我都答应,毕竟这样的东家不是到哪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贝儿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 我愣住了:难道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话? 我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儿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后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坎贝儿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地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 我很勉强地点头。我并不是觉得坎贝儿先生说的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没有跟我计较过这种事情,如果我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我的,充其量把我的卧室门关紧而已。我心里感叹: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呀! 当然,尽管我心里有牢骚,但我还是接受了坎贝儿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尽量轻手轻脚。 然而,不久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儿先生跟了进来。我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少有的。 “孩子,也许你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马桶垫子?”他问。 我的心里“咯噔”一声。我承认,有时我尿憋的紧,或者偷懒,小便的时候没有掀开马桶的垫子。 “偶尔……”我嗫嚅。 “这怎么行?”坎贝儿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的不尊重!” 我辩解:“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只是不意……”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 看着坎贝儿先生涨红的脸,我嘟囔:“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 坎贝儿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的良好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我不耐烦地听着,并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翻起来。我觉得坎贝儿先生过于苛刻,这种事如果是在国内,还算是事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虑良久,决定离开坎贝儿家。既然他们对我看不上眼,那我就找一家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我就向坎贝儿夫妇辞别,全然不顾他们极力挽留。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令我始料不及。 我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竟然都以同样的问话接待我:“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子?”那口气、那神情,那我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我只有满面羞渐地返身逃走。 至此,我才明白了坎贝儿先生说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在人们眼里,我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一个浅陋、缺乏修养的人。 我一点也不怨坎贝儿夫妇把我的“不良习惯”到处传播,相反,陷入了如此困境,我对他们的怨气反而消失了,甚至还非常感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没有那段尴尬的经历,我不知道是否还是那样令人生厌地“不拘小节”,嘴上同样挂着难听的口头禅也未可知呢! 张君的 故事 讲完了,我却陷入了沉思,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本应在我们少年时代就该完成的课程,我们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成人后来到异国他乡才能学会?甚至,如果张君没有遇到坎贝尔先生的话,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我们的教育里,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何为好家庭,何为好教育 她儿时进的是启明、振华,长大后上的是清华、牛津,从小到大上名校,“好的教育”几乎伴随一生;作为在开明家庭和教育中长大的“新女性”,却嫁入需对公婆行叩拜礼的“传统”家庭,但依然和丈夫相亲相爱了一生……可以说,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不论命运多艰,身上永远充溢着一种无怨无悔的向上之气,到了老年,脸上的淡定从容更是散发一种别样气质。 她和钱钟书先生的女儿——钱媛同样是一位才女,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英语系教授,虽然于1997年去世,但“我们仨”的故事,至今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那么,在杨绛先生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爸爸在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任上,因为坚持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宁可被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罢官。他当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位军阀到上海,当地士绅联名登报欢迎,爸爸的名字也被他的属下列入欢迎者的名单,爸爸不肯欢迎那位军阀,说“名与器不可假人”,立即在报上登 启事 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上海沦陷时期,爸爸路遇当了汉奸的熟人,视而不见,于是有人谣传杨某瞎了眼了。 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 我们对女儿钱瑗(小名阿圆),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她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 和孩子在一起,要让孩子玩着学 钟书从来摆不出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 阿圆小时候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有一次,阿圆大热天露着肚皮熟睡,钟书就给她肚皮上画个大脸,被我一顿训斥,不敢再画。每天临睡他还要在女儿被窝里埋置“地雷”,把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却百玩不厌。 除了逗女儿玩,钟书也教女儿英文单词,见有潜力可挖,还教了些法语、德语单词,大多是带有屁、屎的粗话。有朋友来时,钟书就要女儿去卖弄。“我就八哥学舌那样回答,客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自己很‘博学’,不免沾沾自喜,塌鼻子都翘起来了。”阿圆在书中写到。 钟书写《围城》时,对女儿说里面有个丑孩子,就是她。阿圆信以为真,却也并不计较。后来他写《百合心》里,又说里面有个最讨厌的女孩子就是她。这时阿圆稍微长大些,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钱钟书就把稿子每天换个地方藏起来。一个藏,一个找,成了捉迷藏式的游戏。后来连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哪里去了。 “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他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而我对现代教育知道的不多。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问他签名干什么,小孩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难道不应引起注意吗? 好的家庭,要有好的夫妻关系 我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诗人辛笛说钱钟书有“誉妻癖”,钟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我对钱钟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1989年黄蜀芹要把他的《围城》搬上银幕,来我家讨论如何突出主题,我觉得应表达《围城》的主要内涵,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那就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意思是“围城”的含义,不仅指方鸿渐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钱钟书很赞同我的概括和解析,觉得这个关键词“实获我心”。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文科是有钱人学的 作者:单治超 大约一年多前,我发表了日志《文科是有钱人学的》。此文发表后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的人认为我是轻视了理科的难度,认为理科就是做高中习题那么简单。这种“认为”显然是一种误解,我本人是北大数学博士,对于数学的难度有着一定的认识。还有的人针对我文中的一句话提出了质疑。这句话是:穷人家长能懂什么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他们说:其中的“文学……”替换成“量子力学,量子场论”也依然成立啊。 我的观点是:文史哲经社这些学科,对于任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都是应该学习的学科,事实上国内外很多大学都开设相关选修课,这些学科的 思维方式 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有影响的。而“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则过于高端,没听说哪个大学给非相关专业开设类似的选修课,学不学这种课对于人生的发展应该也影响不大。所以质疑我的人把“文学……”与“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置于对等的地位是不合适的。 我想我应该把我的观点,再重新阐述并加以论述。首先我把“穷人”和“有钱人”的对立,更确切的设置为“弱势家庭”和“强势家庭”的对立。“弱势家庭”通常经济条件困难或一般, 文化 程度较低,户籍通常是农村或中小城市;“强势家庭”通常经济条件富裕或良好,文化程度较高,户籍通常是大城市。 我的观点是:对于所有学科,“弱势家庭”的孩子想取得一定的学术地位(例如成为大学教授)都相对于“强势家庭”的孩子占劣势;但对于理工科来说,这种劣势明显度要低一点;而对于文史类,这种劣势则极其明显。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把智力都高于普通群体,而且对学术都感兴趣的一个“弱势家庭”孩子和一个“强势家庭”孩子放在一起,我认为他们未来成为学者(例如成为大学教授)的可能性取决于“物”和“人”的条件。而理工科受“物”和“人”的条件影响要低一点。 咱们先看“物”的条件。 首先我们承认,学习所有学科都得读书,不读书是不可能有学问的。而“弱势家庭”的藏书量显著低于“强势家庭”。对于文科来说,两个18岁的孩子,可能读书量已经相差巨大了,因此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也相差巨大了。 可是理工科呢,我就举我的专业数学来说吧,数学这个学科是必须按顺序学的,这个和文科就不太一样。假如你高中数学没学好,根本不可能读懂大学数学,或者说勉强读懂也是肤浅的。除了极个别的数学天才,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对现代数学有一定认识之外,绝大多数数学系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对现代数学的认识都约等于0,无论他或她来自“弱势家庭”,还是来自“强势家庭”。 因此即使一个学生来自“弱势家庭”,上大学之前对现代数学一无所知,但上大学之后勤奋学习,将来读博士,按部就班搞学术,成为名家倒是很困难,但当个普通大学的教授还是可能的。 再看“人”的条件。 做学问必须要有人引领,有人和你讨论。这种人主要是老师和家长。 说说 老师。老师这一块,我相信中学阶段好的理科老师是大有人在的,即使在中小城市也是这样。或者即使老师不是名师,但做到称职的话,也足以把中学的数理化讲清楚。学生如果感兴趣呢,就多投入点精力,多做做题,多思考思考,对未来的学术发展来说,做这些也算够了! 但文科这一块就不是这样了。首先我们得说我国的文科本身发展就滞后,文科的好师资相对理科就要少很多。而且文科需要大量阅读,中学的文科老师多数没有那么强烈的兴趣,也就忙着看孩子去了,学术水平并不高。很多落后地区的中学文科老师,基本就是把书上东西整理整理,结构搞清楚,穿穿线,然后到课堂上复述一遍。学生问他们一点基础知识他们都未必会,更谈不上有深度的交流了。 总结 上面的一段话,就是师资的内部差异性,文科比理科强。而什么人享有好的文科师资?答:大城市的孩子。因此有理由认为“强势家庭”相对“弱势家庭”,遇到好的文科老师的可能性更大。 除了老师,就是家长了。我认为绝大多数“弱势家庭”的家长,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是差的。第一,他们多数生活在中小城市,从事非常平凡的工作,对于高端的工作,例如学术研究,或者是比较复杂的经济政治活动,根本就一窍不通,他们自己就是“井里的蛤蟆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既然这样,他们怎么可能引领孩子对这个社会有一个宏观的全局性的认识? 第二,他们急于让孩子改善社会地位,因此对于“学习”这件事持功利主义的态度,教育孩子,上大学之前学习是为了高考,上大学之后学习是为了就业,至于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学习是人内在的需要,这个高度他们还达不到。 第三,他们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因此认识水平也仅限于直观的东西,对于抽象的形而上的问题根本理解不了,自然也不会去谈。 基于以上原因,我仍然持原观点:“弱势家庭”的孩子如果有志攀登学术高峰,在理工科上还有戏,文科呢,我不敢说不能,但是劣势大一点。
这世间有很多我们看不懂的事。我们不知道的事,我们不是天生就知道怎么去做好,怎么去爱,怎么去火。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1: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行
作者:文思儿
有人说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行,遇见了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珍惜着每一个可以让我称做朋友的人,因为那是可以让漂泊的心驻足的地方。有时候会被一句话感动,因为真诚;有时候会为一首歌流泪,因为自然。要快乐,不止此时,而是一生!
我的幸福,是缠绵在你的谎言中,永远不愿醒来;我的快乐,是荡漾在你的柔波里,盘踞在你的心里;我的满足,是能够每天融入你的脉动,聆听你的心律;我的心愿,是和你一起在甜蜜中徜徉,在艰辛中跋涉,哪怕吃糠咽菜,平淡无奇……我不奢望荣华,不祈求富贵,只想和你走过的地方,都是我们爱的足迹。采一点晨曦,装点一天的清新,捧一把阳光,温暖一季的心情。雨中潇洒走一回!采一点晨曦,装点一天的清新,捧一把阳光,温暖一季的心情。雨中潇洒走一回, 有人说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场伤,在对的时间遇上一声叹息,可我在什么时间遇上了你?是一场没有相遇的开始,也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忧伤。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只有淡淡的想你,淡淡的流眼泪,我希望你坚强!我一直在寻找知心的朋友一直在找一分可以给自己的真诚,似乎真的很难过,因为我想自私的把你藏在心里而却是永远永远。想想这一切很难很难除了子里行间的愁和思念,又能做什么,只要你快乐,幸福。我的笑就会心底升起。
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行,有时会让你开心,有时会让你痛苦,有是会让你无法自拔。真的是难以想像,难以折磨,一直以来,喜欢寂寞,也习惯孤独,在喧闹的人群中,想着的总是逃离。一个人的安静,真的很好。寂寞是一种美丽,孤独是一种享受。
其实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我们在自己的哭喊声中孤独地降落,又将在别人的哭喊声中孤独地离去。生命始终只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每一步都在生与死的界定之间穿行。
年少时总希望可以和一些人一生相随,希望那些爱和温暖可以一路相伴。长大后却终究明白,繁花会凋零,盛宴会收场,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留下的唯有一地苍凉。人世间没有什么可以是永恒,所谓永不凋落的玫瑰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摆设,美丽却终归了寂寞。
渴望流浪,喜欢漂泊。曾梦想着在遥远的异乡夜色中独行,一盏盏细数江边的渔火,曾梦想着在遥远的异乡的街头伫立,一任寒凉的夜风渐渐地穿透身心。曾梦想着在夜色下临海而坐,感受海浪逐波的缱绻。流浪的心象那片片飘舞的落叶,在清风中诉说自己千年的心愿。
生命是一场漂泊的慢旅,相聚之后会分开,遇见之后将告别。陪伴我们的不一定懂得我们,温暖我们的不一定能相伴。那些爱恨悲欢,聚散离合就像繁花,也像盛宴,都将随着季节的远去,随着时光的流失而凋落,留下的是繁华之后的冷清。
以为可以生死相随的人也许半路会迷失,以为可以一生不变的誓言也许最先会沉落。以为自己放不下的东西其实并不重,重的只是我们太在意的心。以为自己一生不忘的爱其实很轻,轻的会在某一个起风的黄昏,轻轻地随风飘落。很多时候,我们爱上的只是一个幻影,爱着的也只不过是我们梦想中的爱情。
真爱虽在远方,但思念却很真。心存希望,怀揣着梦,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甘心情愿……
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2:如何去爱
作者:花祭灵儿
在感情的世界里,是没有输赢的,赢的是感情,输的也是感情。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需要开始,需要结果的。爱情从来都没有试用期,爱就爱了,不是赌注,而是每一场都全力以赴……有人说,爱让一个人低声下气,爱让一个人失去自己。他们说,谁爱得多,谁就输得多。是的,我承认,爱情是一场博奕。但爱情不是战争。
爱不是用来制约对方,也不是用来打败对方的。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宏博、柔韧、持久、坚强的力量。男女之间,并无高下可分,谁更优秀过谁,谁更爱谁,谁更付出多一些。这些都无关紧要。 在此之前,你爱过多少人,在此之后,你还将爱多少人?过去的无从计较,未来的无从预知,唯有今朝,你是否一心一意,相守着这份在世俗中毫无功利的感情。
如果把对方深重的爱,作为制约的要害,想必于双方都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爱的人,得不到尊重和珍惜。被爱的人,在骄纵的背后得到的是虚荣。幸福,遥遥隔着重山重水。 初时,所有的人在付出的时候,都是口口声声说,不曾求愿过回报。并且,不怨不悔,不嗔不怪。可是,到了最后,所有的人,都想着付出的要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应该更多。只因为一直都在付出,未曾有所体谅。
爱情中没有对不起与对得起,也没有先来后到,有的只是爱或不爱,不要等到错过了再去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去争取,争取过才不会自己后悔。爱情里没有输赢,只有爱与不爱,爱就要爱的痛快,不爱就忘得干脆,哭哭啼啼挽回的不是爱而是同情。同情与爱不对等,让一个男人同情自己结果只会更加受伤更加心痛。
是真正的爱就不要太在乎自己的自尊了,是真正的爱就该让爱的人得到自己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一厢情愿逼对方就范。要死要活不是爱一个人的表现,那样只会让对方更加无耐,这不是在爱他而是在折磨他。明知没有结果的事为什么还要去做?为什么不让自己早日解脱?以同情换回的爱还有意义吗?明明感觉到对方一直在敷衍自己还一直在……
我想在爱情里面,是没有输赢之分的。爱了就投入地去爱一场。谁又会说爱得深爱得多的那个人就是输家呢。我倒认为,投入感情最深最真的那一个是最幸福的。他(她)爱得真实,爱得彻底。在生命中体验到了真爱。是很难得的。有多少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自己的真心爱人呢。 爱情是享受的那份美好的过程。如果不得不分开,也彼此道一声珍重。
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过往也会成为你温馨的回忆。 爱了就爱了,幸福了,体验了。伤了,痛了。无论如何不要为自己的付出后悔。因为在爱情里面永远没有谁输谁赢。 投入十分的心去爱,捕鱼机才会感受到十分的幸福!至于能不能在一起,要看缘分了……
人生总有那么多无奈,可还是有那么多爱的幸福,所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的爱人吧,不管他是不是在你的身边。 爱情,最好是能并头齐进。天平倾斜的时候,两个人,不应该是争执感情砝码的轻重,不应该是骄纵所被宠爱的。 若要爱的幸福,两个人,付出对等的爱,善待对方的爱。尊重,自由,爱,永远,两个人都将会是爱情共同的赢家。
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3:人生红尘心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
作者:兰渡
人生红尘心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一份爱,无需承诺誓言,只求默默相守,一份情,无需天天想念,只求叮咛挂牵,爱一个人不是搂搂抱抱,更不是亲亲我我,也不是利益的交换,而是能读懂你,关注你的心情,两个相爱的人不需天天在一起,只要彼此心里都想着,爱着就可以,相爱一起久了,两个人的性格会逐渐互补,爱得多的那个脾气,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迁就,被爱的那个人,也许性格会变得越来越霸道,但仍然能走在一起,是因为其中一方在努力迎合另一方,总有一个人会改变自己放下底线来迎合纵容温和,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好脾气,只是害怕失去你,才宁愿把你越宠越坏,困在怀里爱在心里,爱的一个人心中无悔,感觉只是本意,被爱的一个人心中无愧,感觉很是自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情,这就是爱。
爱就是包容,情就是随意,其实,性格不合只是不爱的借口,要懂得珍惜守护身边的每个人,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真爱你的人,不会只专注你的身体或财富,而是更多关心你的情绪,你受累了会心疼,你难过了会不忍心,你撒娇了会让步,你不讲道理了能忍受,这才是真爱,再亲密的一份感情,也会出现误会与分歧,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只有不和睦的家庭,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嘶吼,疼的是心裂的是情,冷战,只会让矛盾无限升级,暖一颗心需要很多年,凉一颗心只要一瞬间,一些理,让一让就过去了,一些话,忍一忍就和谐了,一些事,问一问就清楚了,给对方机会,是爱的升华情的结晶,给情的包容,是你爱于被爱一份懂,彼此包容,彼此原谅,相互接受,用心珍惜,感情好了,才会不离不弃,生活本来就是爱,心甘情愿才愉快。
爱没有对和错,情没有罪和过,爱在无声中体现,情在自然中就有,许多很多无声的感动,真正的感情,不是承诺,不是协议,更不是条件,而是信任和理解,承诺再多,不能兑现就是谎言,协议再好,不能真心就是伤害,条件再好,不能相处就是折磨,爱需要一种笃定不移的信任,还需要一份真心的理解,爱不是指责,不是让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生活,爱是包容,爱是退步,爱是为彼此改变,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是习惯,一个女人习惯了一个男人的鼾声,从不适应到习惯再到没有他的鼾声就睡不着觉,这就是爱,一个男人习惯了一个女人的任性,撒娇,甚至无理取闹,这就是爱,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去迁就,这就是爱,对爱人对情人,你迁就多少,就爱了多少,爱是心甘情愿,情是习惯被牵,爱是喜欢被喜欢,情是理解被了解。
真爱,是牵一双手,走过风雨,冷了互相取暖,一种付出,两心依靠,真爱是共一颗心,面对纷扰,累了互相鼓励,一种理解,心有慰藉,真爱,同一程路,走进未来,老了互相偎依,一种幸福,相守终老,一世无悔,爱,绝不是要找一双完全适合你的手,而是一双无论有多么的不合适,也愿意牵你的手,每一份感情,都是理解中丝丝连心,每一颗真心,都是包容中风雨同行,与温暖相伴与懂得相携,有真情,滋润着心灵,有疼惜,围绕着生命,识得进退,懂得相守,懂得感恩,相互忍,彼此真,感情要的是温暖,爱人要的是体贴,家庭要的是和睦,生活要一份随意,爱的世界里,最怕猜疑,就怕多心,情的字典里,就怕是非不分,虚情假意,限制你爱的人,你不是喜欢,你是在控制,要求你的爱人,不是你有爱意,是的私心,爱要随意,情要开心,生活要阳光,感情要温暖。
尊重彼此的意愿,让爱能留有空隙,理解彼此的喜欢,让情能够多包容,爱要交心,有乐分享,情要互暖,有愁分担,真心相对真情,粗衣素布也完美,用懂解读真爱,淡饭清茶也温馨,平淡中相守,简单中拥有,心要自然,情就简单,感情才会长久,快乐会长有,日子需要知足,人生才会幸福,夫妻需要容忍,感情才有笑声,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在乎,一段情,最大欢心,就是有人包容,一些话,无需甜言蜜语,只求体贴关心,一些理,无需较真明白,只求理解懂得,一份爱,无需承诺誓言,只求默默相守,一份情,无需天天想念,只求叮咛挂牵,平淡岁月中,两颗心相互依偎,两双手相互搀扶,男人心要宽,生活才温馨,女人心要善,日子才安宁,爱人之间给对方一个空间,生在红尘心中有爱,珍重自己爱惜别人,好好爱你所爱之人,让爱温馨,让情温暖。
一段往事,一抹回忆,一丝牵挂,一束暖阳,记忆里的熟悉面孔慢慢在繁华经年里模糊,岁月刻画的是谁的容颜,时光沉淀的是谁的思念,流年触动的是谁的心间,一场青春的花季烟雨匆匆而过,于我的世界曾灿烂绽放过,弱水三千,我只欲取一瓢,青葱岁月,我仅留恋一段,繁华经年,我独倾心一人,庭院锁清秋,终锁不住一段思念,天涯观云彩,终留不下一丝牵挂,爱你的不需要解释,因为懂得,不爱你的不必解释,因为不值得,有些人,习惯着彼此的语言,重复万遍也不觉厌倦,等待着彼此的晚安,只因为心里那份惦念,若,心与心之间不再信任,那么相处还有什么意义,若,情与情之间有了猜疑,那么继续又是何必,不约而同的想法,成了刻意模仿的结果,不谋而合的行动,成了失去个性的理由,真爱不言累,愿为自己所爱付出,真情不说悔,包容对方对于不对。
爱是两颗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靠拢,青衣粗布也欢心,陋室清茶也安心,真正的爱,不是因为物质的富有,不是因为容颜的靓丽,陪伴一世的是一颗心,注定今生有一次不舍的挥别,成就一段倾心的往事回首,时光如流沙般于指尖划过,不曾留下一丝岁月的痕迹,回首刹那,红尘往事如烟散去,旧日情怀亦深亦浅,是怀念,亦是留恋,为之动心,更为之倾心,一场青春的花季烟雨,于我的世界曾精彩绽放过,它闪烁,它绚丽,它灿烂,它让我无法忘怀,心,不要猜,越猜越疑,情,不要冷,越冷越远,曾经相约而行的,却悄悄走远,说好相守一辈子的,却无话可谈,爱情也好,友情也罢,你不言,我不语,时间久了连主动开口的勇气都没了,人生路上几人来,几人走,几多欢喜,几多忧愁,为何会如此不堪,相遇不易,相守很难,珍惜且珍惜,珍爱你所爱。
爱已成真,情要加深,真正的爱情来自内心的喜欢,不在乎对方荣华富贵,而是诚实和真心,包容和疼惜,爱是一种感觉,不爱一个人都是理由,真心爱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爱是平淡中的坚守,老去时的不离,爱一个人,是一种勇气,疼一个人,是一种真情,当激情褪去,浪漫消失,缺点暴露,容颜老去,依然守在身边的才是真心爱人,最真的拥有是我在,最美的感情是我懂,有一种陪伴虽不见身影,却很真诚,有一种守候虽悄然无声,却很情深,心灵深处,是默默的支撑,灵魂之间,是静静的聆听,从不会表明心声,只是远远的欣赏,从不求任何回应,只是无怨的随行,彼岸的守望,是此岸的感动,千里的陪同,是心中的丰盈,不曾邀约,自有一份心安,不说誓言,永远不会再见,眷恋,因懂得而生,相伴,因思念而聚。
爱没有豪言壮语,爱是一个喜欢付出,一个习惯接受,没有怨言,自然习惯,没有一辈子的浪漫,只有一辈子的温暖,没有一辈子的缠绵,只有一辈子的陪伴,爱是病中的一杯热茶,爱是冷时的一件外套,爱是累时的一个拥抱,爱是无助时的一个依靠,别说爱情太简单,平淡相守才是最真的暖,别说幸福太遥远,只要用心感念,其实都在生活的细节里,爱,就是让一个人住进另一个人心里,我第一次见我的爱人,因为喜欢练武,我系一根三米的红绸腰带,她当天就买一根品牌的皮带给了我,从哪以后到现在,生活一切都是她来安排,洗澡帮你准备好衣服,家里的吃喝拉撒,一切我从不过问,多少年了忘记自己衣服的尺寸,裤子的长短,习惯吃她做的每一顿饭菜,忘记怎么洗衣服,烧菜要加多少盐,在家里找不到自己衣服,她为爱所做一切,从来无言无悔,心存自然,乐在脸上,愉快在心,感谢红尘的相遇,珍惜人生每份爱,人生红尘心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
如何教育好学生?让自己的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吸收自己传播给他们的知识,这是一个老师经常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1:教是为了不教
作者:包成海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需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与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完全一致。我的侄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名利前茅,就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主要靠自学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教也等于不教。有的学生在上小学时就不想好好学习知识,更不想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今一看书本就头疼,一说上课就心烦,甚至上课不带书本不带笔,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循循善诱,苦口相劝,难以奏效,严厉管教,甚至拳脚相加都无济于事。有的学生说,老师煞费苦心讲的再好也如同念天书,我一句也听不明白,更听不进去。
这样的学生丝毫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更不想学会学习的方法,要让这样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是让他们有想学习的愿望,有愿意学习的兴趣才行。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成自然是好事,成了习惯就很难改变。同样坏习惯成自然是坏事,要想改过来谈何容易,正所谓得病容易祛病难。十几年养成的不爱学习的习惯,想靠几个月就改变过来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文化基础知识很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确很有难度,再加上不愿学习,不会学习,只能跳出一米远,真的没啥办法让他跳到两米外。
教是为了不教,我理解就是努力让学生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才行,如果学生自己不肯学习,那就无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愿意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才会自觉学习,才有教是为了不教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2:怎样为人师表
作者:包成海
我认为,为人师表主要是指教师的形象,意思是说作为教师应当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的形象,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都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所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的必备修养之一。总结自己多年做教师的经验,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教师的外在形象是仪表大方、举止得体,主要包括教师的容貌、发型、着装、饰物、表情和言谈等,它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内在气质、学识和修养。
虽然教师不必去做美容或刻意化装,但是教师的容貌要做到让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易于接受。
教师的发型、着装和饰物的搭配,要以简洁明了、大方得体为主要原则。如果一个衣帽不端或浓装艳抹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教育作用。
教师的表情,要丰富自然,富于变化。和蔼时,则如阳光雨露,吹洒学生的心田;严厉时,则如暴风骤雨,一扫学生心灵中的阴霾。
言谈是教师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教师的语言要发音规范,通俗易懂。教师应当善于用清新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教学内容。风趣的表达方式是教师智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载体。
教师的仪表和言谈举止是自身学识、修养和心灵的真实再现。一个教师的仪表和言谈举止完全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乃至整个教师群体的精神风貌。
教师的内在形象是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
“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同时要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解脱的能力以及自我表现的能力。面对取舍,做到忧而不悲、喜而不狂;面对环境,逆境中不气馁,顺境中不忘形;在成败之间,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主动面对和迎战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博的知识视野,更是教师形成良好形象的源泉。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所拥有的“一桶水”,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成长,在把握学科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譬如与教育相关的信息、统计、控制以及电化教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树立新教师形象的根本。
教师形象重在为人师表。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要每日三省吾身,发现哪样做得不好,就及时改正,这样才可以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3:少一些说教,多听听学生心声
作者:志远2014
一天晚上晚自习时偶然经过六年级的教室,正好看到田老师在一个合堂教室里大声地给同学们讲数学题。学生似乎听得很认真,老师讲的也很投入。但我总有一种担心:学生到底听懂了吗?听懂的能占多少?他们都能跟上并理解老师的思路吗?都能及时消化吸收吗?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吗?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写下了这篇感想。
其实像这样一言堂式的教法的老师大有人在,因为这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很难改变、很难撼动它的权威。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讲的,但实际效果都不怎么理想,所以我总怀疑自己、怀疑这种教法。我感觉,学生实在是太被动了,加上“闻道有先后”的天然差距,他们中有很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一时理解不了,或者有自己的想法、疑问也不能说出来展示一下,老师很难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很明显的。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总不能上来就开药方,要讲究个“望闻问切”,然后再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所以我今后不能再盲目的一直自顾自的豪言壮语、高谈阔论的讲了,我讲的那都是我自己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甚至不一定认同。我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然后我做一个观察者、倾听者、救火队长,发现问题再“插嘴”纠正解释一下,做到“对症下药”。 但是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敢说、不会说、不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着急,更不要放弃让学生表达展现自己,因为“看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让学生尽量表露自己才能更好地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认识,较容易的可以让成绩差一些的讲解。因为他们是同一个年龄段的,有“共同语言”,想问题、看事情容易想到一块去,即使讲得不好也不要紧,老师正好借此发现了学生理解和看法的漏洞破绽,直接纠正不合理、不正确的地方就好。
随着当今教育技术与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五花八门的创新式教学方法遍地开花。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即墨第二十八中学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连市等学校的小班化教学、重庆市双桥中学“三四五六”高效课堂、赏识教育等等,可谓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引无数同行竞相学习效仿。但学习的结果怎么样呢?没有听说过杜郎口中学第二、昌乐二中第二、洋思中学第二……模仿的结果可想而知。那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习杜郎口、学习昌乐二中,但都坚持不到一两年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呢?你以为把人家的教育模式搬来套在自己身上就如“三三六”“271”这几个数字一样简单吗?要是这样可以的话,全国所有的学校就都是名校了。教育的根本还是教育者本身,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是跟这个学校的教师及领导的教育思想理念及技术水平有着根本联系的。所以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者的水平,有的甚至要进行洗脑式的改变。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为主体”落实到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践行这一信条。其实那些名校所谓的创新教学模式无非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放手发动学生,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开发他们,让他们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提高自己,为他们以后的道路指明方向、帮助他们从小树立适合自己的切合实际的理想。 要让他们成为具有真正健全人格的个体,而不是任老师摆弄的学习机器、高分考手。要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科学、服务的人文环境,注重文化熏陶、内涵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未成年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教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写作上创造了“冰山理论”,他写文章力求精练地描述事实,而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妄加议论,自己的看法只是文章的“冰山一角”。尽量展现事情的原貌,从而能将原汁原味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从而形成强大的震撼力、感染力。教学也应该是这样,一节课40分钟应该尽量展现暴露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让大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发现自己暴露的问题。当他们展现出这些闪光点与不足之处的时候,老师才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赞赏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实行赏识教育。但老师的这种行为却只能站到整堂课的“冰山一角”,学生行为才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
只要教育者们树立了这样的思想理念,使用哪种教育模式就无关紧要了。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及学校实际情况随时随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只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了自己,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独特之处,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引导,使他们想着明确的目标前进,这就是教育的巨大成功。
期待中国的未来能出现一批批在各方面各领域有着诺贝尔奖式的创新人才,而不是一堆堆只擅长考高分的“考试机器”。要培养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大同小异的“机器人”。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那么,请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径,也照亮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关于教育孩子,父母传递情商和逆商,比传递任何东西都重要,那么教育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今日首发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励志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励志文章:父母要传递情商和逆商
俞敏洪:父母给孩子传递逆商,比要求他考好大学重要
据我观察,我们的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因为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拥有这样的胸怀不太容易。但我们作为父母,大人是应该有这样胸怀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胸怀,就不会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绩是班里第一名、第二名,上的大学是北大、南大,还是东大。因为孩子的命运是由多层因素组成的,想清楚了这一点,你就会关注到,你的孩子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更重要。还有,你的孩子有没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别流畅,做人做得非常到位,赢得周围朋友的信任这种能力就更重要。
最高境界的情商(EQ)、逆商(AQ)都是由家庭传递的。
而父母对孩子传递情商和逆商,比传递任何东西都要重要。你先不要要求孩子考一个好大学,要让他出国,重要的是你把优秀的情商和逆商这样的本领传递下去。而要传递,你本身要有。家长没有的话,怎么传递得了呢?
我身上这种情商能力就是来自我父母。我父亲是一个架大梁的木工,农村盖房子原来不是用水泥,是用树。我父亲架大梁属于当地的一流水平,方圆十里地谁家造房子都请我父亲,那是荣耀。
我父亲知道谁家比较有钱,谁家比较穷。有些人为儿子娶媳妇,攒10多年的钱才盖得起房。这种情况我父亲一分工钱不拿,但是对有钱人,他就会要工钱,去买酒喝。
所以我父亲那种帮助穷人的心态,一直在我心底里落下了根。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去帮穷人了,因为我毕竟算是穷人中间长起来的一个苗子。
我母亲当年是妇女队长,人特别善良。我们家和隔壁家都晒着稻谷,有一天要下大雷雨,邻居家里没人,我们先把隔壁家的谷子收完了,大雨就来了。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先收自己家的,母亲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我们家就变成全村人聚会的地方,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喜欢和享受热闹。所以家庭成长的氛围其实对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
李开复:培养孩子的五大方法
李开复说过一句话,3%的时间管教孩子,要用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因为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成为讲理的孩子。我跟李开复是好朋友,他教育孩子比我成功很多。
孩子需要“规矩”,但是把规矩定好,在规矩之内完全自由,违反规矩要受到提前讲好的惩罚,最后创造出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养成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同时,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我儿子对机械的、电子的东西很入迷。我给他买个3D打印机他就给拆了,装不回去了,然后我的电脑也被他弄坏了。我就请了老师来维修,让他在旁边看着,他就很喜欢。
我女儿音乐天赋不错,弹钢琴一弹就弹到了十级,我儿子学萨克斯却不那么喜欢,不过他还是坚持学下来了。我知道,必须让他有成就感,在一些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并且被人赞扬。小到在家里先被父母赞扬,再被周围邻居赞扬,再被小社团赞扬,再被同学赞扬——现在他对萨克斯也感兴趣了,主动去吹去练了。以前是我盯着他吹,现在已经很好了。
不要惩罚失败,要惩罚懒惰。
不要说教。好好做人,好好干活儿,好好这个好好那个,孩子烦得不得了。
还有就是凡事不能都包办代替,不要过多插手孩子的事务。前一段时间留学生虐凌案就是一次深刻教训。这事件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根子在家长。这次全国政协会议还专门探讨了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暴力怎么样来定罪的问题。这个案例中,有个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到了美国二话不说,先拎了一包钱给法官,结果倒过来父母同时被起诉。这就是中国的思维逻辑,认为孩子犯罪不是罪,有钱能够解决一切。他们的错误观点导致孩子认为只要有钱有势什么都能干。
全惠星: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一生
全惠星博士是耶鲁大学的教授,韩国人。她将6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她是怎么培养的呢?你看她有句话说,“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启发,功夫在学外”。妈妈本身要懂得发展自我,就是妈妈本身要变成一个完善的人,不仅要有能力养育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我发现,孩子只要从小到大是在读书的环境中间长大的,这个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就这么简单,所以读书非常地重要。
另一句话也是我一直认可的,“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的一生”,一个家庭哪怕穷到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个家庭都是心灵的圣殿。
好家庭有四条标准:第一,做事情要心平气和,不情绪化的家长更加容易成功;第二,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孩子有安全感,同时也有独立能力;第三条也是“规矩”,不要溺爱。
四五年前,我儿子才上小学六年级,就问我要一个iPad。那时候这种电子产品刚开始流行,我说要好几千块钱呢你知道吗?他说我知道,但是我的同学们都有了。
我说,可以,但爸爸是有条件的,你把这20本书读完,把每本书中讲的关键东西告诉我,爸爸就给你买。他真的开始读了,一个月读了10本书。之后我出差了,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手上拿着iPad。因为妈妈说,趁着爸爸出差赶快买。
所以,当你定好规矩以后,夫妻两个不一致很容易被孩子利用。孩子从一岁开始就知道如何利用父母之间的不同,来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这是生物性特性所决定的,更别说小学初中的孩子,太容易通过察言观色来掌握了。有的孩子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还会挑起父母之间的不和。
第四条,整个家庭、父母都喜欢读书,尤其母亲喜欢读书,孩子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励志文章: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当代著名作家王朔致给女儿书
你必须内心丰富,
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王朔致女儿
王朔嬉笑怒骂,大胆张扬的“痞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他在女儿王咪六岁时与妻子离婚,在《致女儿书》里这样说: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也曾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父亲这个角色自己做得很不好,他说:“我其实我真没想过怎么做父亲,假如让我选择,我宁肯选择不当父亲。”
这样的一个父亲,这样的经历,女儿王咪的成长却十分顺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回国成为《艺术财经》杂志编辑,低调完婚,一步步顺利地走着自己的人生,王咪没有使用父亲准备的“最坏也不过是,我养她一辈子”这个备案,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也正是父亲王朔所说的:不需要成功,一切开心就好。
同时,女儿的出生之后十多年间,王朔的事业更是处于井喷,创造了一系列的影视奇迹,《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编辑部的故事》、《渴望》、《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诸多的作品,期间,情感经历也屡被关注。父亲与女儿各自精彩,成就着各自的人生。
王朔对于养育女儿的态度,颇为洒脱,甚至任性。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儿的内在是否强大、是否快乐,至于外在的成绩、成功,在王朔眼里就是个“屁”。
有多爱?
看他这么说:“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
我有了女儿后首先痛感儒家伦理有悖生活切实感受,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家庭其实都破裂了但还拿铁丝箍在一起假装完好。老实说,我这一代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些破裂家庭关系的影响,多少人家演正常的父母其实已经疯了很多年了。
中国的事情很镜相,总给人错位倒置感,最后老是要子女原谅父母,虽然大家都很可怜,其间只见强弱关系的转换,亲人之间的忏悔和赦免搞得像做贼,怕丢脸,结果老人鬼鬼祟祟或者假装文静致远,中年发福的孩子都成了伪君子,一家子演戏勤勤恳恳,说起来都默然嘿然家家一本糊涂账。
譬如说家庭暴力大量的是父母打孩子,这何止是不道德,纯粹是犯罪,弱者的残忍。但是在我们的电视上随便一对父母谈到打孩子都不怕承认——坦承,口口声声为孩子好,我谢你了,真不知道寒碜特别是父亲;心理学家的规劝都极尽温婉生怕惊扰、磕、碰、贬损了他这权力。
善良民俗就认为这是可以的,他拥有这个权力,他终身拥有,不管他走到哪儿,丑恶到什么样,你都要对他尽义务。而且你要强调这个,你就让世代中国小孩这一生得不到他拥有的权利,实际上从一出生就剥夺了他免受屈辱、疼痛的权利。
人是条件反射动物,哺乳动物都是。你打次猫试试,狗是奴才,狗能不反抗,猫反抗不了也跟你玩阴的——你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小孩组成的国家将来一直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我靠,不带这么聊天的。(笑)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你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后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
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是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至于内在,王朔在送女儿去美国读书的时候,给出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保护女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她是念到中考的时候,我说你不要参加中考了,你要考过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我送她去了美国念书。”
“我说上学你就是为自尊心学习,你学习不好,老师会当场奚落你,你会很没面子。有些老师就会这一套,打击小孩的自尊心。”
王朔有多在意女儿的内在,还有另一句广为流传的金句:“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后来这句话还成为了不少女孩的座右铭。
拆解开来:是要会生活,能照顾好自己,独立,健康,内在强大。狂傲不羁的他,却能在养育孩子上凭着这些看上去有点糙有点硌的观点,让女儿健康顺利成长,私以为,这一切是源于王朔对于孩子有很深的信任,这个点是王朔做父亲如此“特立独行”的根本原因。
王朔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有时候老师找我开家长会,那些老师到现在还这样告状,说某某同学品质不好,让我女儿不要跟那人来往。小时候老师就爱挑拨小孩关系。小孩哪有品质不好的?我听了都懒得搭理。”
可以看到,王朔对女儿的关注,根本不在外在的细枝末节上,他最关注的全部是女儿的内在。在他看来,保护好女儿的自尊,让她建立自信,拥有自爱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状况。
而事实也证明,王朔的做法是正确的。
教育励志文章:现成教育体制的突破路径在哪
作者: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
我们行动的依据来源于理念,现实在理念中生成,理念赋予现实以和谐的形式,理念高于现实。理念高于现实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也就是强调作为心灵主体的能力。教育作为有灵魂的实践正在于教育实践主体内在理念的引领。理念高于行动,哲学思考的魅力,正在于启迪个人的内在理念,以理念引领个人的实践。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内心的理念之光。我们把自己的心灯点燃,可以照亮自己,可以照亮身边最贴近的人。虽然我们不足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历史上诸多的教育家们,他们的心灯照亮他们生逢的时代。回望现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那些杰出的心灵,王国维、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等,他们的行动充满着人性的温情。他们的心灯摆在的合适的位置,被很多人看到了,正如《圣经》上说,“人点灯,不放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灯要放在台子上,才能照得更远。对于我们而言,要把灯摆在合适的位置,可能有很多偶然性,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心灯点亮。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先贤们点燃自己的心灯,赋予学校、教育以生动的精神。象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就是其中杰出的典范。学校的名字本身就是经亨颐等教育理念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承续与表达。春晖中学很多的建筑,同样深情地烙上了那些杰出的灵魂的印记。夏沔尊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平屋,就是认为自己是平凡的人。这正是他们的平凡之所在,他们做的是最平凡的事,但却是最不平凡的。他们就是在学校的命名、建筑的命名中,用自己的内在理念伸展出乌托邦的教育空间,他们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让我们明白,学校原来还可以如此这般地充满着生命的、文化的、理想的气质,一所简单的学校原来还可以洋溢着爱、美、自由。是他们,以个人杰出的灵魂改变了学校存在的本质,提升了学校存在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提升了那个时代的教育品质。他们那个时代难不难?难道不比我们今天难?但他们身在其中却弦歌不止,精神依然卓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人才。学校的灵魂从何而来,来源于校长,教师,来源于蔡元培、胡适、经亨颐、夏沔尊、朱自清,来源他们内心,来自于他们高贵的灵魂。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尽管充满着令人眩目的各种成就,但繁华之中难以掩盖内在精神的贫困,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内心空洞的表演”,我们也早已习惯于生活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之中。我们经常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导致我们作为教育人内心的空洞,这种空间是难以用忙碌来填补的,我们的忙许多时候还在加重这种空洞。那么,我们凭什么来填补?就是爱,爱是基础性的质素,爱是填补内心空洞的最重要的尺度。爱有两种基本存在姿态,一种是无对象的爱,一种是具体的爱。我们更习惯于看得见爱,我们缺少的是超越性的爱,是不爱什么东西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它跟对象无关,它关涉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爱乃是显明我们作为积极的存在。爱有三种形式:溺爱,这是占有型的爱,始终把爱的对象置于个人的手掌心;放纵型的爱,其实就是不管;解放型的爱,是让他成为独立的自我,让他成为健全的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爱是至关重要的,在爱之上还有责任,在一个平庸的时代,我们需要担当我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逃避,来显现自我对平庸的超越。
我总在想,我们今天的教育需要学生的感动,惟其如此,教育才能贴近他们生命的深层;也需要我们自己感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其中。但仅有感动是不够的,感动后怎么办?要有健康的人生,成为健全的自我,感动而不能伤感,要展现人性的阳光的一面。这同样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那种东西是来源于人性自然。我们需要以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我一直记得安南说的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更应该释放自我人性的力量。
我们今天谈论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现成体制下,突破的路径在哪里,起点又在哪里?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走出伤感的自我,走向阳光的自我。我们点燃心灯后怎么办?也许我们会被湮灭,但难道我们就不会在铁屋子中找到一片亮光?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生命的历险才足以体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性的尊严。有痛才有希望,这就是痛快。
我们寻找个人教育实践的改造,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在我看来,很好的表达乃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所谓想大问题就是一定要从更大的视线中把握当代教育的生存问题,同时寻找这个时代教育的大的出路。我们都是在大教育的背景上来谈教育,要寻找更基本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症下药,我们今天的时代需要有大胸怀、大气魄。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行动,就只能做小事情,从小事着手,一点点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教育,比如说命名,学校宿舍名……我们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教学楼可否起个优美的名字?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改革的面愈大,遭遇的阻碍就越大。只有一点点绵延而进,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有真正的希望。恰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走在最后的乃是民族的真正的希望。因为真正的改革需要的乃是韧性的坚持。从日常生活的改善开始,把教育改革的出路落实到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诅骂,而是建设,好比田里的禾苗,不是骂杂草长得多么茂盛,而是把苗长起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理念先于实践,宏大的理念一点点生长为实践的肌体。
尽管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行动中,会遭遇诸多的烦恼,但细心思量,教育乃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事业,因为教育乃是在呵护儿童生命世界的发展,促进健全生命的生长生成。当我们内心的阳光展开,我们一定会发现,立足生成成长的教育是多么的美好!教育工作虽然复杂,而不乏艰辛,但只要我们在理念的世界中找到诗意的阳光,从事教育就会成为一件多么幸福的心志之业。儿童生命世界的成长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事业,我们要用创意来点燃儿童生命世界的心灯,不是用眼睛来看世界,而是学会用心来看世界;不是教书,而是教育孩童。今天的教育改革应该立足于这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实践指向的究竟是眼睛、脑袋还是心灵,指向的是教书还是育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审慎的扣问。
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人性的力量,我们就能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中找到突破的可能。把我们内心的教育之光传达给世界,传达给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当我们这么做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时,跟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每天辛勤耕耘,充满劳绩,这个世界究竟谁会在意我们?但我们自己在意,我们生命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内心。也许,这就是我们反思日常教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曾在个人的《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出版之时,写下这么一段话:
“我深知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我也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在意你个人的思考与努力,但这是我内心的渴望,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点燃自己的心上之灯,不求照亮别人,但求温暖自己,照亮自我生命深处的虚空。
“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辛勤采蜜的蜜蜂,不停地让自己保持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思考的张力,使自己常处于一种思考与写作的生命紧张之中。我常常忍不住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个世界究竟有谁会在意你的存在呢?
“我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不断的思考与创造之中。这不就是尼采所说的‘生命的生成与创造’么?”
是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那么,请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径,也照亮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
幼儿 教育 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特殊阶段,幼儿教育非常简单 ,但又非常重要,家长必须十分重视!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幼儿教育的 文章 ,欢迎阅读!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一:必不可少的三大 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 经验 研究家教中的新问题。家长学校应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 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二:怎样做个出色的现代妈妈 作为母亲,最大的成就在哪里?多数人第一个答案是“孩子”。不过现代妈妈在顾家、顾孩子的同时,还渴望自己保有传统角色的美好,并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希望自己是妈妈、妻子、职员,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本期,来自宁波的妈妈们,向我们展现对妈妈角色的省思。 观点一:现代妈妈要做有效率的生活规划 作为年轻的职业女性,既希望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能有所发展,又希望自己是个好妈妈、好妻子。兼顾事业与家庭确实不易,因此,如何妥善分配时间、工作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生活中,我总是先列出所有工作项目,然后判断哪些是必须自己做的,哪些可请人代劳,如一些需要跑腿的杂事、打扫家庭卫生等,可请家政公司代劳,自己可挤出时间和儿子玩。因为幼儿期的孩子,每天都要有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我的体会是忙禄的上班妈妈,一定要做个有效率的规划,否则会陷入无头苍蝇般的瞎忙,最后落得事倍功半。 我还有个经验要和妈妈们分享,我随身携带一个印有日、周、月计划的 笔记本 ,及时提醒自己,每天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样做,使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妈妈若在工作上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就感,就会让自己有更愉悦的心情和孩子相处,连带着亲子之间互动的质量都会更高。 观点二:要更重视与孩子相处的质量 记得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桌上还有妈妈凉好了的茶水。现代社会,职业妈妈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肯定比传统妈妈大,相对地,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少了许多。可即使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我也不愿把女儿扔给祖辈了事。我的做法是,没办法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就关注和女儿相处时的质量。比如,我会预先调整好情绪,安排好内容,以便能专心地在特定时段与女儿谈心、沟通、玩耍,这样做,远胜于时间虽多却漫不经心的亲子互动。 我看到过一个研究结果,说是幼儿阶段的亲子互动质量越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影响也越大。当然,我这样重视和女儿相处的质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如果现在我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女儿相处,女儿长大后也许会说:“我的人生刚开始,而你开始享受人生。我很忙,没法管你。”这不是危言耸听,将来你要孩子陪的渴望,就是孩子现在要你陪的渴望。 观点三:努力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现代妈妈压力大是公认的,我想,妈妈们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平衡点,只有让自己获得足够的满意度,才有力量去付出。 当好妈妈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智慧是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和找出适合的家庭教育 方法 。我的体验是,除了把儿子照料好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着手行动。现代女性不应该心里除了孩子什么都没有,至少要跟得上社会的节奏,随时保持一颗爱学习、能进取的心,这样才不致于日子过得太松散。 事实上,家庭琐事永远忙不完,而且我也希望能过自己想要的有规律、优雅的生活,所以,我总在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比如某段时间工作特别忙,我就临时请家政人员代劳家务,请祖辈帮忙照料儿子。忙过这阵后,我就“回归”家庭,多花时间和儿子玩,亲自动手为全家做美食。总之,我不愿意使自己永远陷在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之中而蜡烛两头烧,让生活变得没有品质,自己也变成怨妇。 观点四:现代妈妈应扩大生活圈 我是我们公司第三个在有了孩子后辞职当全职妈妈的。在陪伴儿子成长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有很多感想:我不只是“在家带小孩”的,而是“和孩子一起走进社会”的妈妈。“在家带小孩”的传统的全职妈妈,已不适用现代社会,现代全职妈妈应懂得走出去,增进人际互动,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脚步。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孩子,妈妈在成长,孩子才会有成长。现在,我会留意并参与报纸、网络上的一些可供妈妈参与的教养讲座、亲子读书会、社区学校、自愿者行动等活动。这些实践让我明白,现代妈妈应发展自己兴趣,有兴趣才会投入,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喜悦。我最近参与了妈妈读书会,这是个自愿者活动,这个活动除可帮助自己成长,同时还能结交到一些志向相同、可互相交流教子方式的妈妈朋友。 其实,不管妈妈们有没有上班,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会,必定会有收获。 观点五:善用临托服务缓解压力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妈妈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出现孩子没人带的困境。比如,我的职业是护士,而家中老人都在外地,虽然很想有自己的空间,同时工作家庭两不误,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谁都知道护士工作辛苦,拖着走了一整天的脚跨进家门,看到的是上顿没洗的碗和乱糟糟的家,要是碰到女儿“发飙”,真的有种生活在地狱的感觉。哪还有心情当个好妈妈。面对这一切,自己不调整,没人能救我。最近,我发现社区有个临时托儿中心,最长能管孩子3个小时,收费也合理。我把女儿送去后,抽空办自己的事,洗个头、逛逛街、看场电影、游次泳、跳场有氧舞蹈,或听听演讲、和朋友喝个下午茶,就当是犒赏自己,从整天被工作和孩子“绑住”的状态中解脱一会。然后,再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孩子。 同时,女儿也有机会认识其他朋友。只是选择临时托幼时,要选固定、可靠的机构。比如,我还会给女儿报困难班(幼儿园附设的服务),可比平时晚接一两个小时,这样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觉得自己被送来送去。我觉得临时托人照料一下孩子,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可说是两全其美。孩子玩得开心,妈妈也能轻松一会儿。这在现今紧张忙碌、压力重重的社会中,不但是生活上的必需,也是心情上的必需。 观点六:从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我觉得,当妈妈最大的喜悦是,孩子能让自己童心复苏,接触到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面。我常为自己因儿子而感受到新世界、能重回童年而感动。如,有一次带儿子去兜风,他把车窗户打开用力地吸了一口气,说: “我在吃风。”儿子喜欢坐在阳台上,问他做什么,他说:“我在和风爷爷讲话。”孩子的 想象力 真丰富。 我觉得现代妈妈,要用心和孩子相处、细细欣赏与品味,就会发现童心童语,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总让人惊喜不断,学习不完。 无论如何,当妈妈虽有其辛苦的一面,也总有其快乐的一面。相信只要有能坚持不断学习的心,积极而有自信,并懂得欣赏与享受亲子相处的过程,您也会是一个优秀而快乐的现代妈妈。 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三: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 我的世界你懂吗 这是一个美国孩子 写给父母的信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有一颗隐藏着的童心,种种生活让大人们失去了童心,又找不到开启孩子童心的钥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 爱好 、性格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这是保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础。 家长的忽视会使孩子“感情阻滞” 3岁男孩楠楠从幼儿园回到家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缠着妈妈给他讲 故事 。当时,恰恰碰上妈妈为工作的事烦心。“去、去、去,一边玩去。烦人!”妈妈大声训斥楠楠,楠楠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吓得躲在一边不吭声。 乐乐的妈妈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厉,5岁的乐乐变得十分内向,说话很少,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胆怯。在妈妈面前,乐乐不敢哭,笑的时候也显得勉强,其实乐乐心里有许多想法,但他很少对妈妈说。因为,妈妈个性强,乐乐没有机会和妈妈谈心。 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阴凤云说,好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气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兴奋、得意统统藏在自己心里,不愿坦率表达出来。孩子若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感情阻滞”状态中,会认为无人同情他,无人理解他,渐渐对亲人失去信任,等父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已经无法与孩子沟通。 孩子执拗家长不妨冷处理 妈妈:“宝宝,今天的天气太冷,你要穿裤子,不然会感冒的。” 宝宝:“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妈妈:“不行,等天气好了再穿。” 宝宝:“不,我不穿裤子。” …… 3岁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了,经常和妈妈顶牛。一向听话的佳佳突然变得固执、认死理、软硬不吃,你让她干吗,她就偏不,跟你对着干,要么就大哭大闹。 郑州市金拇指幼儿园孙园园老师分析,两岁以后的孩子,突然变得任性、固执、不听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表现。因为两岁之后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明确,“我”的概念逐渐清晰,如果成人的语言或行为妨碍了孩子独立的发展需要,孩子就会哭闹、焦虑、反抗,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执拗期”。 孙园园提醒家长,对待“执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为图清静一味地顺从、迁就孩子,或是不耐烦、压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协听话。相反,家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对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调教、善于等待,因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当孩子不可理喻时,家长不要和孩子对着干或是用武力,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和孩子沟通。 多倾听孩子心声 怎样才能有效地约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让他陷入感情阻滞状态中呢?阴凤云园长介绍这样一些方法: 一是要区分孩子的行动与感觉。孩子在马路上乱跑,动不动打人,乱扔东西,这属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告诉他这样不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孩子兴奋、苦恼,或喜或怒,或恐惧或害羞,这属于孩子的感觉,父母不要压抑或控制这些感情的流露。 二是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孩子长大了,有时多嘴多舌,问这问那。对此父母不可厌烦,绝对不要把他们的话当作取乐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倾听孩子。
这世间有很多我们看不懂的事。我们不知道的事,我们不是天生就知道怎么去做好,怎么去爱,怎么去火。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1: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行
作者:文思儿
有人说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行,遇见了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珍惜着每一个可以让我称做朋友的人,因为那是可以让漂泊的心驻足的地方。有时候会被一句话感动,因为真诚;有时候会为一首歌流泪,因为自然。要快乐,不止此时,而是一生!
我的幸福,是缠绵在你的谎言中,永远不愿醒来;我的快乐,是荡漾在你的柔波里,盘踞在你的心里;我的满足,是能够每天融入你的脉动,聆听你的心律;我的心愿,是和你一起在甜蜜中徜徉,在艰辛中跋涉,哪怕吃糠咽菜,平淡无奇……我不奢望荣华,不祈求富贵,只想和你走过的地方,都是我们爱的足迹。采一点晨曦,装点一天的清新,捧一把阳光,温暖一季的心情。雨中潇洒走一回!采一点晨曦,装点一天的清新,捧一把阳光,温暖一季的心情。雨中潇洒走一回, 有人说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场伤,在对的时间遇上一声叹息,可我在什么时间遇上了你?是一场没有相遇的开始,也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忧伤。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只有淡淡的想你,淡淡的流眼泪,我希望你坚强!我一直在寻找知心的朋友一直在找一分可以给自己的真诚,似乎真的很难过,因为我想自私的把你藏在心里而却是永远永远。想想这一切很难很难除了子里行间的愁和思念,又能做什么,只要你快乐,幸福。我的笑就会心底升起。
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行,有时会让你开心,有时会让你痛苦,有是会让你无法自拔。真的是难以想像,难以折磨,一直以来,喜欢寂寞,也习惯孤独,在喧闹的人群中,想着的总是逃离。一个人的安静,真的很好。寂寞是一种美丽,孤独是一种享受。
其实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我们在自己的哭喊声中孤独地降落,又将在别人的哭喊声中孤独地离去。生命始终只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每一步都在生与死的界定之间穿行。
年少时总希望可以和一些人一生相随,希望那些爱和温暖可以一路相伴。长大后却终究明白,繁花会凋零,盛宴会收场,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留下的唯有一地苍凉。人世间没有什么可以是永恒,所谓永不凋落的玫瑰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摆设,美丽却终归了寂寞。
渴望流浪,喜欢漂泊。曾梦想着在遥远的异乡夜色中独行,一盏盏细数江边的渔火,曾梦想着在遥远的异乡的街头伫立,一任寒凉的夜风渐渐地穿透身心。曾梦想着在夜色下临海而坐,感受海浪逐波的缱绻。流浪的心象那片片飘舞的落叶,在清风中诉说自己千年的心愿。
生命是一场漂泊的慢旅,相聚之后会分开,遇见之后将告别。陪伴我们的不一定懂得我们,温暖我们的不一定能相伴。那些爱恨悲欢,聚散离合就像繁花,也像盛宴,都将随着季节的远去,随着时光的流失而凋落,留下的是繁华之后的冷清。
以为可以生死相随的人也许半路会迷失,以为可以一生不变的誓言也许最先会沉落。以为自己放不下的东西其实并不重,重的只是我们太在意的心。以为自己一生不忘的爱其实很轻,轻的会在某一个起风的黄昏,轻轻地随风飘落。很多时候,我们爱上的只是一个幻影,爱着的也只不过是我们梦想中的爱情。
真爱虽在远方,但思念却很真。心存希望,怀揣着梦,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甘心情愿……
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2:如何去爱
作者:花祭灵儿
在感情的世界里,是没有输赢的,赢的是感情,输的也是感情。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需要开始,需要结果的。爱情从来都没有试用期,爱就爱了,不是赌注,而是每一场都全力以赴……有人说,爱让一个人低声下气,爱让一个人失去自己。他们说,谁爱得多,谁就输得多。是的,我承认,爱情是一场博奕。但爱情不是战争。
爱不是用来制约对方,也不是用来打败对方的。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宏博、柔韧、持久、坚强的力量。男女之间,并无高下可分,谁更优秀过谁,谁更爱谁,谁更付出多一些。这些都无关紧要。 在此之前,你爱过多少人,在此之后,你还将爱多少人?过去的无从计较,未来的无从预知,唯有今朝,你是否一心一意,相守着这份在世俗中毫无功利的感情。
如果把对方深重的爱,作为制约的要害,想必于双方都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爱的人,得不到尊重和珍惜。被爱的人,在骄纵的背后得到的是虚荣。幸福,遥遥隔着重山重水。 初时,所有的人在付出的时候,都是口口声声说,不曾求愿过回报。并且,不怨不悔,不嗔不怪。可是,到了最后,所有的人,都想着付出的要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应该更多。只因为一直都在付出,未曾有所体谅。
爱情中没有对不起与对得起,也没有先来后到,有的只是爱或不爱,不要等到错过了再去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去争取,争取过才不会自己后悔。爱情里没有输赢,只有爱与不爱,爱就要爱的痛快,不爱就忘得干脆,哭哭啼啼挽回的不是爱而是同情。同情与爱不对等,让一个男人同情自己结果只会更加受伤更加心痛。
是真正的爱就不要太在乎自己的自尊了,是真正的爱就该让爱的人得到自己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一厢情愿逼对方就范。要死要活不是爱一个人的表现,那样只会让对方更加无耐,这不是在爱他而是在折磨他。明知没有结果的事为什么还要去做?为什么不让自己早日解脱?以同情换回的爱还有意义吗?明明感觉到对方一直在敷衍自己还一直在……
我想在爱情里面,是没有输赢之分的。爱了就投入地去爱一场。谁又会说爱得深爱得多的那个人就是输家呢。我倒认为,投入感情最深最真的那一个是最幸福的。他(她)爱得真实,爱得彻底。在生命中体验到了真爱。是很难得的。有多少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自己的真心爱人呢。 爱情是享受的那份美好的过程。如果不得不分开,也彼此道一声珍重。
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过往也会成为你温馨的回忆。 爱了就爱了,幸福了,体验了。伤了,痛了。无论如何不要为自己的付出后悔。因为在爱情里面永远没有谁输谁赢。 投入十分的心去爱,捕鱼机才会感受到十分的幸福!至于能不能在一起,要看缘分了……
人生总有那么多无奈,可还是有那么多爱的幸福,所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的爱人吧,不管他是不是在你的身边。 爱情,最好是能并头齐进。天平倾斜的时候,两个人,不应该是争执感情砝码的轻重,不应该是骄纵所被宠爱的。 若要爱的幸福,两个人,付出对等的爱,善待对方的爱。尊重,自由,爱,永远,两个人都将会是爱情共同的赢家。
关于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精选3:人生红尘心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
作者:兰渡
人生红尘心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一份爱,无需承诺誓言,只求默默相守,一份情,无需天天想念,只求叮咛挂牵,爱一个人不是搂搂抱抱,更不是亲亲我我,也不是利益的交换,而是能读懂你,关注你的心情,两个相爱的人不需天天在一起,只要彼此心里都想着,爱着就可以,相爱一起久了,两个人的性格会逐渐互补,爱得多的那个脾气,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迁就,被爱的那个人,也许性格会变得越来越霸道,但仍然能走在一起,是因为其中一方在努力迎合另一方,总有一个人会改变自己放下底线来迎合纵容温和,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好脾气,只是害怕失去你,才宁愿把你越宠越坏,困在怀里爱在心里,爱的一个人心中无悔,感觉只是本意,被爱的一个人心中无愧,感觉很是自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情,这就是爱。
爱就是包容,情就是随意,其实,性格不合只是不爱的借口,要懂得珍惜守护身边的每个人,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真爱你的人,不会只专注你的身体或财富,而是更多关心你的情绪,你受累了会心疼,你难过了会不忍心,你撒娇了会让步,你不讲道理了能忍受,这才是真爱,再亲密的一份感情,也会出现误会与分歧,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只有不和睦的家庭,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嘶吼,疼的是心裂的是情,冷战,只会让矛盾无限升级,暖一颗心需要很多年,凉一颗心只要一瞬间,一些理,让一让就过去了,一些话,忍一忍就和谐了,一些事,问一问就清楚了,给对方机会,是爱的升华情的结晶,给情的包容,是你爱于被爱一份懂,彼此包容,彼此原谅,相互接受,用心珍惜,感情好了,才会不离不弃,生活本来就是爱,心甘情愿才愉快。
爱没有对和错,情没有罪和过,爱在无声中体现,情在自然中就有,许多很多无声的感动,真正的感情,不是承诺,不是协议,更不是条件,而是信任和理解,承诺再多,不能兑现就是谎言,协议再好,不能真心就是伤害,条件再好,不能相处就是折磨,爱需要一种笃定不移的信任,还需要一份真心的理解,爱不是指责,不是让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生活,爱是包容,爱是退步,爱是为彼此改变,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是习惯,一个女人习惯了一个男人的鼾声,从不适应到习惯再到没有他的鼾声就睡不着觉,这就是爱,一个男人习惯了一个女人的任性,撒娇,甚至无理取闹,这就是爱,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去迁就,这就是爱,对爱人对情人,你迁就多少,就爱了多少,爱是心甘情愿,情是习惯被牵,爱是喜欢被喜欢,情是理解被了解。
真爱,是牵一双手,走过风雨,冷了互相取暖,一种付出,两心依靠,真爱是共一颗心,面对纷扰,累了互相鼓励,一种理解,心有慰藉,真爱,同一程路,走进未来,老了互相偎依,一种幸福,相守终老,一世无悔,爱,绝不是要找一双完全适合你的手,而是一双无论有多么的不合适,也愿意牵你的手,每一份感情,都是理解中丝丝连心,每一颗真心,都是包容中风雨同行,与温暖相伴与懂得相携,有真情,滋润着心灵,有疼惜,围绕着生命,识得进退,懂得相守,懂得感恩,相互忍,彼此真,感情要的是温暖,爱人要的是体贴,家庭要的是和睦,生活要一份随意,爱的世界里,最怕猜疑,就怕多心,情的字典里,就怕是非不分,虚情假意,限制你爱的人,你不是喜欢,你是在控制,要求你的爱人,不是你有爱意,是的私心,爱要随意,情要开心,生活要阳光,感情要温暖。
尊重彼此的意愿,让爱能留有空隙,理解彼此的喜欢,让情能够多包容,爱要交心,有乐分享,情要互暖,有愁分担,真心相对真情,粗衣素布也完美,用懂解读真爱,淡饭清茶也温馨,平淡中相守,简单中拥有,心要自然,情就简单,感情才会长久,快乐会长有,日子需要知足,人生才会幸福,夫妻需要容忍,感情才有笑声,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在乎,一段情,最大欢心,就是有人包容,一些话,无需甜言蜜语,只求体贴关心,一些理,无需较真明白,只求理解懂得,一份爱,无需承诺誓言,只求默默相守,一份情,无需天天想念,只求叮咛挂牵,平淡岁月中,两颗心相互依偎,两双手相互搀扶,男人心要宽,生活才温馨,女人心要善,日子才安宁,爱人之间给对方一个空间,生在红尘心中有爱,珍重自己爱惜别人,好好爱你所爱之人,让爱温馨,让情温暖。
一段往事,一抹回忆,一丝牵挂,一束暖阳,记忆里的熟悉面孔慢慢在繁华经年里模糊,岁月刻画的是谁的容颜,时光沉淀的是谁的思念,流年触动的是谁的心间,一场青春的花季烟雨匆匆而过,于我的世界曾灿烂绽放过,弱水三千,我只欲取一瓢,青葱岁月,我仅留恋一段,繁华经年,我独倾心一人,庭院锁清秋,终锁不住一段思念,天涯观云彩,终留不下一丝牵挂,爱你的不需要解释,因为懂得,不爱你的不必解释,因为不值得,有些人,习惯着彼此的语言,重复万遍也不觉厌倦,等待着彼此的晚安,只因为心里那份惦念,若,心与心之间不再信任,那么相处还有什么意义,若,情与情之间有了猜疑,那么继续又是何必,不约而同的想法,成了刻意模仿的结果,不谋而合的行动,成了失去个性的理由,真爱不言累,愿为自己所爱付出,真情不说悔,包容对方对于不对。
爱是两颗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靠拢,青衣粗布也欢心,陋室清茶也安心,真正的爱,不是因为物质的富有,不是因为容颜的靓丽,陪伴一世的是一颗心,注定今生有一次不舍的挥别,成就一段倾心的往事回首,时光如流沙般于指尖划过,不曾留下一丝岁月的痕迹,回首刹那,红尘往事如烟散去,旧日情怀亦深亦浅,是怀念,亦是留恋,为之动心,更为之倾心,一场青春的花季烟雨,于我的世界曾精彩绽放过,它闪烁,它绚丽,它灿烂,它让我无法忘怀,心,不要猜,越猜越疑,情,不要冷,越冷越远,曾经相约而行的,却悄悄走远,说好相守一辈子的,却无话可谈,爱情也好,友情也罢,你不言,我不语,时间久了连主动开口的勇气都没了,人生路上几人来,几人走,几多欢喜,几多忧愁,为何会如此不堪,相遇不易,相守很难,珍惜且珍惜,珍爱你所爱。
爱已成真,情要加深,真正的爱情来自内心的喜欢,不在乎对方荣华富贵,而是诚实和真心,包容和疼惜,爱是一种感觉,不爱一个人都是理由,真心爱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爱是平淡中的坚守,老去时的不离,爱一个人,是一种勇气,疼一个人,是一种真情,当激情褪去,浪漫消失,缺点暴露,容颜老去,依然守在身边的才是真心爱人,最真的拥有是我在,最美的感情是我懂,有一种陪伴虽不见身影,却很真诚,有一种守候虽悄然无声,却很情深,心灵深处,是默默的支撑,灵魂之间,是静静的聆听,从不会表明心声,只是远远的欣赏,从不求任何回应,只是无怨的随行,彼岸的守望,是此岸的感动,千里的陪同,是心中的丰盈,不曾邀约,自有一份心安,不说誓言,永远不会再见,眷恋,因懂得而生,相伴,因思念而聚。
爱没有豪言壮语,爱是一个喜欢付出,一个习惯接受,没有怨言,自然习惯,没有一辈子的浪漫,只有一辈子的温暖,没有一辈子的缠绵,只有一辈子的陪伴,爱是病中的一杯热茶,爱是冷时的一件外套,爱是累时的一个拥抱,爱是无助时的一个依靠,别说爱情太简单,平淡相守才是最真的暖,别说幸福太遥远,只要用心感念,其实都在生活的细节里,爱,就是让一个人住进另一个人心里,我第一次见我的爱人,因为喜欢练武,我系一根三米的红绸腰带,她当天就买一根品牌的皮带给了我,从哪以后到现在,生活一切都是她来安排,洗澡帮你准备好衣服,家里的吃喝拉撒,一切我从不过问,多少年了忘记自己衣服的尺寸,裤子的长短,习惯吃她做的每一顿饭菜,忘记怎么洗衣服,烧菜要加多少盐,在家里找不到自己衣服,她为爱所做一切,从来无言无悔,心存自然,乐在脸上,愉快在心,感谢红尘的相遇,珍惜人生每份爱,人生红尘心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
如何教育好学生?让自己的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吸收自己传播给他们的知识,这是一个老师经常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1:教是为了不教
作者:包成海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需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与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完全一致。我的侄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名利前茅,就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主要靠自学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教也等于不教。有的学生在上小学时就不想好好学习知识,更不想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今一看书本就头疼,一说上课就心烦,甚至上课不带书本不带笔,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循循善诱,苦口相劝,难以奏效,严厉管教,甚至拳脚相加都无济于事。有的学生说,老师煞费苦心讲的再好也如同念天书,我一句也听不明白,更听不进去。
这样的学生丝毫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更不想学会学习的方法,要让这样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是让他们有想学习的愿望,有愿意学习的兴趣才行。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成自然是好事,成了习惯就很难改变。同样坏习惯成自然是坏事,要想改过来谈何容易,正所谓得病容易祛病难。十几年养成的不爱学习的习惯,想靠几个月就改变过来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文化基础知识很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确很有难度,再加上不愿学习,不会学习,只能跳出一米远,真的没啥办法让他跳到两米外。
教是为了不教,我理解就是努力让学生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才行,如果学生自己不肯学习,那就无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愿意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才会自觉学习,才有教是为了不教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2:怎样为人师表
作者:包成海
我认为,为人师表主要是指教师的形象,意思是说作为教师应当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的形象,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都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所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的必备修养之一。总结自己多年做教师的经验,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教师的外在形象是仪表大方、举止得体,主要包括教师的容貌、发型、着装、饰物、表情和言谈等,它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内在气质、学识和修养。
虽然教师不必去做美容或刻意化装,但是教师的容貌要做到让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易于接受。
教师的发型、着装和饰物的搭配,要以简洁明了、大方得体为主要原则。如果一个衣帽不端或浓装艳抹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教育作用。
教师的表情,要丰富自然,富于变化。和蔼时,则如阳光雨露,吹洒学生的心田;严厉时,则如暴风骤雨,一扫学生心灵中的阴霾。
言谈是教师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教师的语言要发音规范,通俗易懂。教师应当善于用清新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教学内容。风趣的表达方式是教师智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载体。
教师的仪表和言谈举止是自身学识、修养和心灵的真实再现。一个教师的仪表和言谈举止完全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乃至整个教师群体的精神风貌。
教师的内在形象是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
“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同时要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解脱的能力以及自我表现的能力。面对取舍,做到忧而不悲、喜而不狂;面对环境,逆境中不气馁,顺境中不忘形;在成败之间,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主动面对和迎战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博的知识视野,更是教师形成良好形象的源泉。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所拥有的“一桶水”,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成长,在把握学科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譬如与教育相关的信息、统计、控制以及电化教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树立新教师形象的根本。
教师形象重在为人师表。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要每日三省吾身,发现哪样做得不好,就及时改正,这样才可以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于教育学生优秀文章3:少一些说教,多听听学生心声
作者:志远2014
一天晚上晚自习时偶然经过六年级的教室,正好看到田老师在一个合堂教室里大声地给同学们讲数学题。学生似乎听得很认真,老师讲的也很投入。但我总有一种担心:学生到底听懂了吗?听懂的能占多少?他们都能跟上并理解老师的思路吗?都能及时消化吸收吗?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吗?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写下了这篇感想。
其实像这样一言堂式的教法的老师大有人在,因为这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很难改变、很难撼动它的权威。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讲的,但实际效果都不怎么理想,所以我总怀疑自己、怀疑这种教法。我感觉,学生实在是太被动了,加上“闻道有先后”的天然差距,他们中有很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一时理解不了,或者有自己的想法、疑问也不能说出来展示一下,老师很难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很明显的。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总不能上来就开药方,要讲究个“望闻问切”,然后再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所以我今后不能再盲目的一直自顾自的豪言壮语、高谈阔论的讲了,我讲的那都是我自己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甚至不一定认同。我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然后我做一个观察者、倾听者、救火队长,发现问题再“插嘴”纠正解释一下,做到“对症下药”。 但是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敢说、不会说、不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着急,更不要放弃让学生表达展现自己,因为“看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让学生尽量表露自己才能更好地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认识,较容易的可以让成绩差一些的讲解。因为他们是同一个年龄段的,有“共同语言”,想问题、看事情容易想到一块去,即使讲得不好也不要紧,老师正好借此发现了学生理解和看法的漏洞破绽,直接纠正不合理、不正确的地方就好。
随着当今教育技术与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五花八门的创新式教学方法遍地开花。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即墨第二十八中学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连市等学校的小班化教学、重庆市双桥中学“三四五六”高效课堂、赏识教育等等,可谓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引无数同行竞相学习效仿。但学习的结果怎么样呢?没有听说过杜郎口中学第二、昌乐二中第二、洋思中学第二……模仿的结果可想而知。那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习杜郎口、学习昌乐二中,但都坚持不到一两年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呢?你以为把人家的教育模式搬来套在自己身上就如“三三六”“271”这几个数字一样简单吗?要是这样可以的话,全国所有的学校就都是名校了。教育的根本还是教育者本身,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是跟这个学校的教师及领导的教育思想理念及技术水平有着根本联系的。所以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者的水平,有的甚至要进行洗脑式的改变。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为主体”落实到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践行这一信条。其实那些名校所谓的创新教学模式无非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放手发动学生,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开发他们,让他们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提高自己,为他们以后的道路指明方向、帮助他们从小树立适合自己的切合实际的理想。 要让他们成为具有真正健全人格的个体,而不是任老师摆弄的学习机器、高分考手。要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科学、服务的人文环境,注重文化熏陶、内涵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未成年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教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写作上创造了“冰山理论”,他写文章力求精练地描述事实,而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妄加议论,自己的看法只是文章的“冰山一角”。尽量展现事情的原貌,从而能将原汁原味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从而形成强大的震撼力、感染力。教学也应该是这样,一节课40分钟应该尽量展现暴露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让大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发现自己暴露的问题。当他们展现出这些闪光点与不足之处的时候,老师才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赞赏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实行赏识教育。但老师的这种行为却只能站到整堂课的“冰山一角”,学生行为才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
只要教育者们树立了这样的思想理念,使用哪种教育模式就无关紧要了。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及学校实际情况随时随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只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了自己,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独特之处,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引导,使他们想着明确的目标前进,这就是教育的巨大成功。
期待中国的未来能出现一批批在各方面各领域有着诺贝尔奖式的创新人才,而不是一堆堆只擅长考高分的“考试机器”。要培养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大同小异的“机器人”。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那么,请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径,也照亮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关于教育孩子,父母传递情商和逆商,比传递任何东西都重要,那么教育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今日首发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励志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励志文章:父母要传递情商和逆商
俞敏洪:父母给孩子传递逆商,比要求他考好大学重要
据我观察,我们的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因为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拥有这样的胸怀不太容易。但我们作为父母,大人是应该有这样胸怀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胸怀,就不会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绩是班里第一名、第二名,上的大学是北大、南大,还是东大。因为孩子的命运是由多层因素组成的,想清楚了这一点,你就会关注到,你的孩子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更重要。还有,你的孩子有没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别流畅,做人做得非常到位,赢得周围朋友的信任这种能力就更重要。
最高境界的情商(EQ)、逆商(AQ)都是由家庭传递的。
而父母对孩子传递情商和逆商,比传递任何东西都要重要。你先不要要求孩子考一个好大学,要让他出国,重要的是你把优秀的情商和逆商这样的本领传递下去。而要传递,你本身要有。家长没有的话,怎么传递得了呢?
我身上这种情商能力就是来自我父母。我父亲是一个架大梁的木工,农村盖房子原来不是用水泥,是用树。我父亲架大梁属于当地的一流水平,方圆十里地谁家造房子都请我父亲,那是荣耀。
我父亲知道谁家比较有钱,谁家比较穷。有些人为儿子娶媳妇,攒10多年的钱才盖得起房。这种情况我父亲一分工钱不拿,但是对有钱人,他就会要工钱,去买酒喝。
所以我父亲那种帮助穷人的心态,一直在我心底里落下了根。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去帮穷人了,因为我毕竟算是穷人中间长起来的一个苗子。
我母亲当年是妇女队长,人特别善良。我们家和隔壁家都晒着稻谷,有一天要下大雷雨,邻居家里没人,我们先把隔壁家的谷子收完了,大雨就来了。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先收自己家的,母亲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我们家就变成全村人聚会的地方,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喜欢和享受热闹。所以家庭成长的氛围其实对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
李开复:培养孩子的五大方法
李开复说过一句话,3%的时间管教孩子,要用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因为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成为讲理的孩子。我跟李开复是好朋友,他教育孩子比我成功很多。
孩子需要“规矩”,但是把规矩定好,在规矩之内完全自由,违反规矩要受到提前讲好的惩罚,最后创造出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养成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同时,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我儿子对机械的、电子的东西很入迷。我给他买个3D打印机他就给拆了,装不回去了,然后我的电脑也被他弄坏了。我就请了老师来维修,让他在旁边看着,他就很喜欢。
我女儿音乐天赋不错,弹钢琴一弹就弹到了十级,我儿子学萨克斯却不那么喜欢,不过他还是坚持学下来了。我知道,必须让他有成就感,在一些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并且被人赞扬。小到在家里先被父母赞扬,再被周围邻居赞扬,再被小社团赞扬,再被同学赞扬——现在他对萨克斯也感兴趣了,主动去吹去练了。以前是我盯着他吹,现在已经很好了。
不要惩罚失败,要惩罚懒惰。
不要说教。好好做人,好好干活儿,好好这个好好那个,孩子烦得不得了。
还有就是凡事不能都包办代替,不要过多插手孩子的事务。前一段时间留学生虐凌案就是一次深刻教训。这事件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根子在家长。这次全国政协会议还专门探讨了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暴力怎么样来定罪的问题。这个案例中,有个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到了美国二话不说,先拎了一包钱给法官,结果倒过来父母同时被起诉。这就是中国的思维逻辑,认为孩子犯罪不是罪,有钱能够解决一切。他们的错误观点导致孩子认为只要有钱有势什么都能干。
全惠星: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一生
全惠星博士是耶鲁大学的教授,韩国人。她将6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她是怎么培养的呢?你看她有句话说,“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启发,功夫在学外”。妈妈本身要懂得发展自我,就是妈妈本身要变成一个完善的人,不仅要有能力养育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我发现,孩子只要从小到大是在读书的环境中间长大的,这个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就这么简单,所以读书非常地重要。
另一句话也是我一直认可的,“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的一生”,一个家庭哪怕穷到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个家庭都是心灵的圣殿。
好家庭有四条标准:第一,做事情要心平气和,不情绪化的家长更加容易成功;第二,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孩子有安全感,同时也有独立能力;第三条也是“规矩”,不要溺爱。
四五年前,我儿子才上小学六年级,就问我要一个iPad。那时候这种电子产品刚开始流行,我说要好几千块钱呢你知道吗?他说我知道,但是我的同学们都有了。
我说,可以,但爸爸是有条件的,你把这20本书读完,把每本书中讲的关键东西告诉我,爸爸就给你买。他真的开始读了,一个月读了10本书。之后我出差了,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手上拿着iPad。因为妈妈说,趁着爸爸出差赶快买。
所以,当你定好规矩以后,夫妻两个不一致很容易被孩子利用。孩子从一岁开始就知道如何利用父母之间的不同,来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这是生物性特性所决定的,更别说小学初中的孩子,太容易通过察言观色来掌握了。有的孩子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还会挑起父母之间的不和。
第四条,整个家庭、父母都喜欢读书,尤其母亲喜欢读书,孩子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励志文章: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当代著名作家王朔致给女儿书
你必须内心丰富,
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王朔致女儿
王朔嬉笑怒骂,大胆张扬的“痞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他在女儿王咪六岁时与妻子离婚,在《致女儿书》里这样说: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也曾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父亲这个角色自己做得很不好,他说:“我其实我真没想过怎么做父亲,假如让我选择,我宁肯选择不当父亲。”
这样的一个父亲,这样的经历,女儿王咪的成长却十分顺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回国成为《艺术财经》杂志编辑,低调完婚,一步步顺利地走着自己的人生,王咪没有使用父亲准备的“最坏也不过是,我养她一辈子”这个备案,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也正是父亲王朔所说的:不需要成功,一切开心就好。
同时,女儿的出生之后十多年间,王朔的事业更是处于井喷,创造了一系列的影视奇迹,《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编辑部的故事》、《渴望》、《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诸多的作品,期间,情感经历也屡被关注。父亲与女儿各自精彩,成就着各自的人生。
王朔对于养育女儿的态度,颇为洒脱,甚至任性。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儿的内在是否强大、是否快乐,至于外在的成绩、成功,在王朔眼里就是个“屁”。
有多爱?
看他这么说:“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
我有了女儿后首先痛感儒家伦理有悖生活切实感受,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家庭其实都破裂了但还拿铁丝箍在一起假装完好。老实说,我这一代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些破裂家庭关系的影响,多少人家演正常的父母其实已经疯了很多年了。
中国的事情很镜相,总给人错位倒置感,最后老是要子女原谅父母,虽然大家都很可怜,其间只见强弱关系的转换,亲人之间的忏悔和赦免搞得像做贼,怕丢脸,结果老人鬼鬼祟祟或者假装文静致远,中年发福的孩子都成了伪君子,一家子演戏勤勤恳恳,说起来都默然嘿然家家一本糊涂账。
譬如说家庭暴力大量的是父母打孩子,这何止是不道德,纯粹是犯罪,弱者的残忍。但是在我们的电视上随便一对父母谈到打孩子都不怕承认——坦承,口口声声为孩子好,我谢你了,真不知道寒碜特别是父亲;心理学家的规劝都极尽温婉生怕惊扰、磕、碰、贬损了他这权力。
善良民俗就认为这是可以的,他拥有这个权力,他终身拥有,不管他走到哪儿,丑恶到什么样,你都要对他尽义务。而且你要强调这个,你就让世代中国小孩这一生得不到他拥有的权利,实际上从一出生就剥夺了他免受屈辱、疼痛的权利。
人是条件反射动物,哺乳动物都是。你打次猫试试,狗是奴才,狗能不反抗,猫反抗不了也跟你玩阴的——你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小孩组成的国家将来一直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我靠,不带这么聊天的。(笑)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你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后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
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是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至于内在,王朔在送女儿去美国读书的时候,给出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保护女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她是念到中考的时候,我说你不要参加中考了,你要考过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我送她去了美国念书。”
“我说上学你就是为自尊心学习,你学习不好,老师会当场奚落你,你会很没面子。有些老师就会这一套,打击小孩的自尊心。”
王朔有多在意女儿的内在,还有另一句广为流传的金句:“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后来这句话还成为了不少女孩的座右铭。
拆解开来:是要会生活,能照顾好自己,独立,健康,内在强大。狂傲不羁的他,却能在养育孩子上凭着这些看上去有点糙有点硌的观点,让女儿健康顺利成长,私以为,这一切是源于王朔对于孩子有很深的信任,这个点是王朔做父亲如此“特立独行”的根本原因。
王朔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有时候老师找我开家长会,那些老师到现在还这样告状,说某某同学品质不好,让我女儿不要跟那人来往。小时候老师就爱挑拨小孩关系。小孩哪有品质不好的?我听了都懒得搭理。”
可以看到,王朔对女儿的关注,根本不在外在的细枝末节上,他最关注的全部是女儿的内在。在他看来,保护好女儿的自尊,让她建立自信,拥有自爱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状况。
而事实也证明,王朔的做法是正确的。
教育励志文章:现成教育体制的突破路径在哪
作者: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
我们行动的依据来源于理念,现实在理念中生成,理念赋予现实以和谐的形式,理念高于现实。理念高于现实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也就是强调作为心灵主体的能力。教育作为有灵魂的实践正在于教育实践主体内在理念的引领。理念高于行动,哲学思考的魅力,正在于启迪个人的内在理念,以理念引领个人的实践。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内心的理念之光。我们把自己的心灯点燃,可以照亮自己,可以照亮身边最贴近的人。虽然我们不足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历史上诸多的教育家们,他们的心灯照亮他们生逢的时代。回望现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那些杰出的心灵,王国维、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等,他们的行动充满着人性的温情。他们的心灯摆在的合适的位置,被很多人看到了,正如《圣经》上说,“人点灯,不放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灯要放在台子上,才能照得更远。对于我们而言,要把灯摆在合适的位置,可能有很多偶然性,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心灯点亮。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先贤们点燃自己的心灯,赋予学校、教育以生动的精神。象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就是其中杰出的典范。学校的名字本身就是经亨颐等教育理念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承续与表达。春晖中学很多的建筑,同样深情地烙上了那些杰出的灵魂的印记。夏沔尊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平屋,就是认为自己是平凡的人。这正是他们的平凡之所在,他们做的是最平凡的事,但却是最不平凡的。他们就是在学校的命名、建筑的命名中,用自己的内在理念伸展出乌托邦的教育空间,他们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让我们明白,学校原来还可以如此这般地充满着生命的、文化的、理想的气质,一所简单的学校原来还可以洋溢着爱、美、自由。是他们,以个人杰出的灵魂改变了学校存在的本质,提升了学校存在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提升了那个时代的教育品质。他们那个时代难不难?难道不比我们今天难?但他们身在其中却弦歌不止,精神依然卓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人才。学校的灵魂从何而来,来源于校长,教师,来源于蔡元培、胡适、经亨颐、夏沔尊、朱自清,来源他们内心,来自于他们高贵的灵魂。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尽管充满着令人眩目的各种成就,但繁华之中难以掩盖内在精神的贫困,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内心空洞的表演”,我们也早已习惯于生活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之中。我们经常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导致我们作为教育人内心的空洞,这种空间是难以用忙碌来填补的,我们的忙许多时候还在加重这种空洞。那么,我们凭什么来填补?就是爱,爱是基础性的质素,爱是填补内心空洞的最重要的尺度。爱有两种基本存在姿态,一种是无对象的爱,一种是具体的爱。我们更习惯于看得见爱,我们缺少的是超越性的爱,是不爱什么东西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它跟对象无关,它关涉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爱乃是显明我们作为积极的存在。爱有三种形式:溺爱,这是占有型的爱,始终把爱的对象置于个人的手掌心;放纵型的爱,其实就是不管;解放型的爱,是让他成为独立的自我,让他成为健全的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爱是至关重要的,在爱之上还有责任,在一个平庸的时代,我们需要担当我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逃避,来显现自我对平庸的超越。
我总在想,我们今天的教育需要学生的感动,惟其如此,教育才能贴近他们生命的深层;也需要我们自己感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其中。但仅有感动是不够的,感动后怎么办?要有健康的人生,成为健全的自我,感动而不能伤感,要展现人性的阳光的一面。这同样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那种东西是来源于人性自然。我们需要以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我一直记得安南说的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更应该释放自我人性的力量。
我们今天谈论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现成体制下,突破的路径在哪里,起点又在哪里?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走出伤感的自我,走向阳光的自我。我们点燃心灯后怎么办?也许我们会被湮灭,但难道我们就不会在铁屋子中找到一片亮光?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生命的历险才足以体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性的尊严。有痛才有希望,这就是痛快。
我们寻找个人教育实践的改造,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在我看来,很好的表达乃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所谓想大问题就是一定要从更大的视线中把握当代教育的生存问题,同时寻找这个时代教育的大的出路。我们都是在大教育的背景上来谈教育,要寻找更基本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症下药,我们今天的时代需要有大胸怀、大气魄。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行动,就只能做小事情,从小事着手,一点点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教育,比如说命名,学校宿舍名……我们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教学楼可否起个优美的名字?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改革的面愈大,遭遇的阻碍就越大。只有一点点绵延而进,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有真正的希望。恰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走在最后的乃是民族的真正的希望。因为真正的改革需要的乃是韧性的坚持。从日常生活的改善开始,把教育改革的出路落实到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诅骂,而是建设,好比田里的禾苗,不是骂杂草长得多么茂盛,而是把苗长起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理念先于实践,宏大的理念一点点生长为实践的肌体。
尽管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行动中,会遭遇诸多的烦恼,但细心思量,教育乃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事业,因为教育乃是在呵护儿童生命世界的发展,促进健全生命的生长生成。当我们内心的阳光展开,我们一定会发现,立足生成成长的教育是多么的美好!教育工作虽然复杂,而不乏艰辛,但只要我们在理念的世界中找到诗意的阳光,从事教育就会成为一件多么幸福的心志之业。儿童生命世界的成长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事业,我们要用创意来点燃儿童生命世界的心灯,不是用眼睛来看世界,而是学会用心来看世界;不是教书,而是教育孩童。今天的教育改革应该立足于这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实践指向的究竟是眼睛、脑袋还是心灵,指向的是教书还是育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审慎的扣问。
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人性的力量,我们就能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中找到突破的可能。把我们内心的教育之光传达给世界,传达给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当我们这么做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时,跟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每天辛勤耕耘,充满劳绩,这个世界究竟谁会在意我们?但我们自己在意,我们生命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内心。也许,这就是我们反思日常教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曾在个人的《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出版之时,写下这么一段话:
“我深知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我也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在意你个人的思考与努力,但这是我内心的渴望,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点燃自己的心上之灯,不求照亮别人,但求温暖自己,照亮自我生命深处的虚空。
“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辛勤采蜜的蜜蜂,不停地让自己保持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思考的张力,使自己常处于一种思考与写作的生命紧张之中。我常常忍不住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个世界究竟有谁会在意你的存在呢?
“我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不断的思考与创造之中。这不就是尼采所说的‘生命的生成与创造’么?”
是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那么,请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径,也照亮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又起着德育、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教育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音乐教育探讨》
摘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又起着德育、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现状
音乐是广大青少年最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是开发青少年身心潜能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意志力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培养创造力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文中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
(二) 造成音乐艺术教育现状的原因
1.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重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中,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庸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圣洁的艺术殿堂被浓厚的“铜臭”所污染;大众艺术被赤裸裸的商品艺术所侵占。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冲击着学校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部分人审美素质低下、美丑不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在学校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的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由于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确立。有的地方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使音乐教育有名无实。一些开设音乐课的学校也因缺乏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对教育质量关注较少。安排专门师资、课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的学校不多,学生的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3.在家庭教育方面,对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逼”孩子学习艺术,努力向专业人才发展,导致孩子心灵留下创伤,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将孩子的音乐学习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视为“不务正业”,这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音乐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方面,音乐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和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突破口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将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为按照教育规律,以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并不断进行革新的教育,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加快发展
(一)深化教育改革
要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素质,就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加强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法规及配套的规章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确立音乐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音乐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之中,使音乐艺术教育逐步法制化、规范化。
2.改革音乐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和方法。在评价上,将学生合格率与学校升学率分开,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以及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针对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之中。
3.转变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方式。要改变中小学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如在校内外定期举行演唱比赛、开展校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等。
(二)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1.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是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队伍合格率低,且流失现象严重。要解决该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结构,加大音乐教育的比重,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小学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在岗音乐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学历、学位水平,从而提升音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使现有音乐师资力量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稳定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岗位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平等对待。
2.改进音乐艺术教育教材。如中小学音乐教材除继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适度增加作品欣赏、键盘练习以及单旋律创作等方面的内容。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音乐教材、教法的研究,加大教学实验的力度,推广应用科研新成果,使音乐教育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唤起更多人关心音乐艺术教育。
1.引入高雅的音乐艺术。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经常组织、邀请文艺团体与音乐工作者深入学校,为学生表演优秀的作品或开设各类艺术讲座,让学生从中领略、欣赏和感受高雅艺术的真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共同维护良好的文化环境。教育、文化、宣传出版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面向青少年的各类影视节目和文化出版物的管理,严禁那些污染人们心灵的“精神垃圾”流向学校和社会。严厉打击文化的各类犯罪,净化环境。
我相信,只要不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和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只要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教育类论文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论文题目: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幼儿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音乐课程游戏化即任课教师有所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授课。音乐课程游戏化使得音乐课程的授课能通过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幼儿在乐趣中学习、在玩乐中吸收知识。本文以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为切入点,对课程游戏化的论点深入剖析。
关键词: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
游戏,具体而言即人类与某些动物共同享用的行为方式,反映着与之相应的社会现实生活。成年人和幼儿都会游之戏之,但游戏在成人与幼儿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赋予的意义、所起的作用皆有不同。游戏,于成年人而言是制度化的,是有所谓的游戏规则的;而于幼儿而言,游戏则是非制度化、没有所谓的规则束缚的,简单的快乐的即是游戏。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音乐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游戏化的音乐课程更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课程游戏化除了能开发幼儿音乐能力以外,对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培养更是有所帮助。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能使幼儿愉快学习
喜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遭环境互动的一般形式。作为幼儿的一般活动,游戏关系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需要,并且,游戏也反映着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音乐课程游戏化,依照幼儿对游戏的一般需求,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创造多彩、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快乐地在游戏中认知音乐,深入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音乐课程游戏化,应该以孩子本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察孩子是否自由地学习音乐,是否尽情地展现他们的个性,以及是否快乐。成人应该设计可以满足孩子每种内在需要的环境,并剔除不利于成长的因素,寻找有助于幼儿成长的途径,发现并培养幼儿的潜能。利用音乐课程游戏化,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此外针对音乐课程内容的游戏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等进行相关研究。(二)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开拓幼儿思维
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大脑多方面开发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促使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去认知音乐,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并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去享受音乐。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由此,幼儿阶段是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感情地聆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主要动机,在聆听中抓住音乐的相关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许多幼儿在婴儿阶段即拥有敏锐的听力,且由于本能,幼儿也能对音乐快速做出反应,以此看来,音乐游戏对幼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由于幼儿喜欢玩动、遵从兴趣、思维具体形象,所以将音乐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则能与幼儿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音乐课程游戏化可以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挖掘幼儿的探索精神。幼儿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音乐任课教师应当了解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从而更好地去建设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
当前,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剖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现在的一些幼儿园教学状况可以看出,音乐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音乐游戏的形式颇少,音乐课程与游戏之间的相关性甚少。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游戏化不单单只是一种游戏,它不仅包含了音乐游戏中的特殊因子,而且还包括了游戏的特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幼儿的音乐教学应该是有趣多彩的过程,结合游戏的趣味灵活,应能让儿童有足够的玩耍、娱乐和学习的时间。幼儿教育者应当全面了解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注重音乐游戏内容的趣味和形式的多样,以确保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在关注和研究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增长。从幼儿到成人,每个不同年龄段都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现代音乐教育应该依据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与之相应的音乐教育内容和方式。
(一)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探究音乐课程内容游戏化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搭建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使用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方式,使得幼儿在多样式的游戏化教学中,欢乐地认知音乐,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游戏中。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不单包含唱、跳、演奏等,它的教学渐趋多元化。例如:故事《毛毛虫和大公鸡》,讲述了大公鸡发现草地上的毛毛虫兴奋不已,想把它们当作美餐,聪明的毛毛虫想出一个办法恳求大公鸡把他们养肥了再吃。大公鸡把它们带回家,精心照顾它们,一段时间后的早晨发现毛毛虫不见了,原来毛毛虫变成蝴蝶飞走了,他的心情难过极了。大公鸡由原来的得意到最终的伤心。分析故事情节后我们可以把这段故事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遇见大公鸡;第二篇章:小青虫快长大;第三篇章:蚊子赶跑了;第四篇章:小青虫变蝴蝶。并配以合适的音乐、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呈现这一故事情节。游戏化的音乐教学应该有感情丰富的语言、情节多层的故事配乐、充沛情感的音乐、美妙撩人的韵律、趣味百变的造型以及在音乐背景下各种新颖创新活动,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妙,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能力,增强音乐气质,为日后在音乐道路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二)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中,音乐游戏所具备的游戏特征最为明显,但除此之外,唱歌、韵律活动、乐器演奏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游戏特征。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赋予相应的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等使之具体表现歌曲的意境。还有一些较为常见的传统游戏歌曲“猜谜歌”、“手绢歌”、“跳格子歌”等,都可以采用各种游戏的形式,使孩子在欢快的游戏中展现自己;在愉悦的游戏中增强音乐能力、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参与游戏的乐趣。
幼儿阶段是采用早期音乐教育的最佳阶段,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渗透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相关能力。在游戏化教学中要着重教学内容制作的情节化和意趣化。利用音乐教学游戏化形式,让幼儿学习音乐教学中所囊括的知识,达到音乐课程内容的游戏化。
(三)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正面的认知倾向和情感状态,是激发幼儿认知、思维和创造的内部驱动力。带着兴趣学习,幼儿能够较大限度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带着快乐情绪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兴趣的产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般是由某些外部因素刺激而来的。从这个观点看来,关于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则要予以重视。积极的音乐教育能够主动激发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在兴趣培养方面,首先要提高幼儿教育者发现幼儿兴趣的能力,善于在活动中识别幼儿的兴趣所在。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多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地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幼儿拥有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教师则要及时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保护好幼儿兴趣的萌芽并且给此幼芽营造适合成长的环境,使其安稳地成长。而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用理性去教授,也要用感性去带动,即是要用自己适当的情感和情绪表现方式去带动幼儿。另一方面,幼儿的注意力非常易于转移,也就表明,幼儿的兴趣一般都是暂时的、短暂的。如何让幼儿保持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幼儿兴趣的重中之重。在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游戏的手段,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转变为幼儿玩乐的高潮点,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需要持续不断,若想让幼儿在愉悦中学习,教师则需要不断地加强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培养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
音乐能力即对音乐各部分的认识和情感反应的综合能力,包含了识别音乐、音响、音色、节奏、旋律等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在参与演唱、演奏、音乐创作等方面活动时,就需要音乐感、节奏感等能力的整体配合。由此观之,音乐能力是以音乐素质为基石,利用教育培养和实践活动为渠道,从而得以提升的能力。
音乐能力的开发提高需渗透在整个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一日生活皆课程,在生活各环节我们都可以用音乐引领,例如:入厕、洗手可以播放欢快的音乐使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进餐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钢琴曲,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在午休环节可以播放摇篮曲,让幼儿伴随音乐入睡。幼儿的音乐能力一般会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音乐修养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对幼儿来言,利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并借以一定的想象力,能更好地去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从而更加地形象具体。
音乐教育可以全方面地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而幼儿音乐能力的开辟最好是在幼儿成长过程的初期。研究所得:人的潜能是获得内在能力所必备的条件,因而,越靠近0岁,这种潜能就越大,内在能力也就越高,不过,随着人的成长,这种能力则会快速地消失。由此观之,幼儿教育者在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地开发幼儿的潜能,使之不被时间的推移而淹没,是幼儿教育者的工作职责。音乐课程游戏化则是幼儿教育者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的必要工具。
三、结语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是舞蹈的灵魂。音乐课程游戏化,着重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培养。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最佳的方法即是利用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加以与音乐本身密切地 糅 合,最终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感知,收获锐利的节奏感。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最好还能结合其他科目,比如:在幼儿学习歌曲或故事时,加上美妙的音乐及音响效果,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如想查看更多的论文范文,请转到应届生毕业网--毕业论文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范文,希望能真正的帮到大家!
音乐教育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关系在交过过程中所需要的。音乐作为一个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法,包括了教学和研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教育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与爱的教育》
摘要:21世纪成功的音乐课堂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课堂,这需要音乐老师热爱音乐·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运用一切积极的教育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每一节音乐课堂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才是爱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爱的教育;尊重;课堂主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7-02
在人们的心目中,音乐老师在舞台上都是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老师,给每位观众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那现代的音乐教育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老师呢?他们怎样才能带动和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呢?
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爱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爱的力量是最强大也是最伟大的。它为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
每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都应具备爱的品质:热爱他的音乐事业、热爱他的教育事业、热爱他的每一位学生。虽然他们在表达爱的方式上不尽相同,但都因为有了爱的教育,人们才会对音乐更加热爱,也更加热爱他们的生活。可以说:爱是音乐教育的基础。
音乐教师首先就是爱音乐。因为他们热爱音乐,所以他们才会去学习音乐并立志从事音乐教育,可以说他们已经视音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们不热爱音乐,不热爱音乐教育,很难想象他们将怎样来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而学唱歌曲在中学音乐课堂上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如果老师自己都不喜欢这首歌曲,没有热情来演唱它,试问一下,有几位学生能在下面兴致盎然地唱歌呢,这种尴尬就可想而知的了,长此以往,音乐课堂很可能就成了学生的噪音课堂了。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中学生们有着自己年龄上的心理特性,我要怎样带动激发他(她)们呢?热情的示范演唱、带唱是我发现最有效的方法。记得我刚刚进入上饶县中学工作,因为我们上的科目是音乐欣赏课,里面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为了能让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从网上下载了歌曲给同学们听赏,并让学生一起跟唱,学生唱的开心我上的轻松,我为每次的课堂感到窃喜,就这样教了好一阵子,可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渐渐变得越来越淡了。后来有一天教室停电不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于是我就临场发挥,自己坐在钢琴前面自弹自唱了当时要上的歌曲,由于以前就熟唱过这首作品,加上自己也很喜欢它,更多的是学生的高呼“老师来一首。”,于是我激昂地唱了这首《长江之歌》,唱完之后掌声雷动,同学们大呼过瘾,说能亲耳听到自己的老师现场演唱才是最亲切最激动的,都跃跃欲试,我于是趁热打铁,同学们都跟着我积极主动地大声唱起来。在边弹边唱的过程中我还会伴随音乐用肢体语言,尽量让每位学生的每一个身体细胞都融入到音乐中,激起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都融入到音乐当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同学们崇敬的目光中我有点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惭愧和警醒。从此以后,在课堂上碰到需要教唱的歌曲我都会尽量自己范唱带唱了。
其次是热爱音乐教育。这是在热爱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过来的一种爱。当音乐教师真正热爱音乐时,自然会产生与学生一起来分享音乐的欲望。记得刚进校教书不久,我看了一部电影《红河谷》,里面的主题音乐是用钢琴演奏出来的,旋律优美动人,当晚我就把它的旋律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就在班上自弹自唱起来,学生顿时围了上来,我趁机教他们怎样来欣赏这首作品,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对我真是崇拜之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也学会欣赏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直接传承发扬了音乐,让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的真谛。
音乐教师具备的第三种爱,是爱学生。它是建立在前两种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爱。任何音乐教师如果想把他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学生,那他就必须爱他的学生,全面去了解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将自己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最大程度地教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的身心通过音乐学习得以全面的发展。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就必须把爱在课堂中直接表达出来,这对于威严的中国教师可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师只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很少在课堂上流露出对学生的爱,更别提直接表达了,于是养成了很多教师上课板着脸,一本正经的上课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进步,现代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其实很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只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并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用“我们”一词,把每个学生都拉进课堂的情境中,与每个学生互动,遇事多用商量的语气,语言中字里行间地充满真挚的情感和爱意,让每位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感觉到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尊重的,我相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记得在2008年的某天下午第一节课堂上,我上课的内容是欣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十八单元第三十四课《走进新时代》,其中有一环节是教唱并排练合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我请同学们分三组讨论并把他们的排练想法逐一告诉我,然后一起商讨研究,第一组告诉我怎样把四个声部衔接演唱好,第二组告诉我怎样处理音乐的情绪变化,第三者则告诉我队形该怎样排列,怎样根据歌曲来变化肢体语言,就在大家进行的非常投入之时,一个男学生突然闯进来,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午睡过头而迟到了,我看着他,微笑地说:你来的正好,我这确少一个指挥呢,过来吧,我们一起指挥排练。看到我信任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排练,课后这位学生感动地说:“自己在老师同学和家长心目中一直就是个差生,没想到你不但没有批评我,还那么信任我,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对我的爱,争取做一个有用的人才。”。2011的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
音乐的爱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由于大多数学校的班级每周只开了一两节音乐课,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师与同学们的交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音乐活动,比如每周抽出一两次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课外活动(组建校合唱队、民乐队、管乐队和舞蹈队等),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增强了师生感情,同时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更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为他们美好的人生增添更多的亮点。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教育论文2500字
教育的话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件。人与人都是要教育来行的,这么伟大的适合核心期刊吧!比较的高大上
具体要看你们学校的规定的,、、
您可以咨询你们学校年长的老师或者学校的办公室。
1、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主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办学经验。
2、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于1917年,半月刊,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是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9年4月期刊内页显示,《教育与职业》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9人、顾问2人、社长兼总编1人、执行副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部副主任1人。
据2019年4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教育与职业》总被下载5986107次,总被引174448 次,出版文献共41444篇,(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 据2019年4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为32015篇,基金论文量为8002篇,被引量为127533次,下载量为98568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 。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中文期刊。
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30期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委员14人。
据2019年11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9275 篇、总被下载3219230次、总被引次数10897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9年11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5422篇、总被下载为133258次、总被引次数41420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
4、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创办最早、影响最广的两个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另外一个是西北师范大学由中国教育技术的奠基人南国农教授创办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
25年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忠实地记录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历史,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网络远程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学科建设、学习资源、技术与产品、国内外教育技术动态等方面。《中国电化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5、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大力宣传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展示国内外开放和远程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开放和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小学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服务;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成人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与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电化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远程教育
你是评中级还是高级职称,教什么课,发论文一定先确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