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如何利用科学探究法学习初中化学

发布时间:2023-12-07 07:38

  摘要:“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探究;初中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在听课时发现,有很多教师进行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时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放得太开,时间和学生都难控制,时间不够用,课堂一团糟,教学取不到预期效果。收的太紧,教师包办过多,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实验结果的地位,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也没激发出来。还有部分教师干脆就按演示实验进行讲授。初中化学是引领学生走进化学大门的第一步,开场工作一定要做好,如何在探究性实验课上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化学。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诱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做好铺垫。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讲到卤族元素时,就可以以加碘食盐的使用引入开讲,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渗透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应让学生明了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流程,依据一定的事实提出问题、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探究实验思维。教师在起始阶段对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标要定适宜,不宜过高。初始阶段可由教师给出探究的问题,然后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后由他们提出探究问题并动手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程度可强可弱,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源于实际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是提出问题或做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究活动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渗透在其它知识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案例:


  【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现象吗?同学们预测有现象吗?为什么?(提示: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推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碳酸钠易溶于水。)


  【生】无现象。


  【师】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如何设计实验,产生明显的现象,确认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反应装置,并讲使用方法,现象。


  (提前一天让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


  【讨论交流】请同学们对每一个装置图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师】同学们对上述实验设计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有质疑吗?你的理由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启发学生设计对照实验。)


  【生】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会产生上述现象,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生】设计对照实验并对实验装置仪器从廉价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生】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两个同样的矿泉水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将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水分别迅速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两塑料瓶中,拧紧瓶盖,振荡,观察两塑料瓶变瘪程度,证明氢氧化钠能与氧化碳反应。


  【师】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还有其他的思路吗?


  【生】讨论交流:向塑料瓶变瘪程度大的塑料瓶内用注射器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瓶子鼓起来。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几方面设计实验确认化学反应发生?


  【生】小结:反应物气体量的减少或生成物的存在。


  案例分析虽然教材没有安排这个探究活动,但本节设计体现《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堂上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学生积极配合,大胆发言。学生能根据相同的原理设计出不同的装置且大胆地上前展示、讲解。学生课堂讨论很激烈,选出小组代表积极举手表述装置产生的现象,互相纠正错误,同时评价各个装置,把教学推向高潮。学生合作做实验,配合很好。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明确了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从反应物气体量的减少,造成气压减小的现象或生成物的存在两方面设计不同的装置,产生不同现象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学生还明确了什么情况下可设计对照实验,体现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自己设计实验,评价实验方案的意识,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給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描述现象,分析现象,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学习只有一年,但如果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会自然而然地领悟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并自觉地应用到实践中,使我们的教育达到“行甚微,而旨甚远”的目的。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调动一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塑造好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论领域法学理论在金融法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创新创业背景下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