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
[论文摘要]2012年冬天以来,北京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并且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工业的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话题,社会越进步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要求就越高,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公司不仅要进行自主创新,在增加企业的利润率的同时更要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建设,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论文关键词]公司法;公司社会责任;完善
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公司要以一种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不仅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而且还要承担对社会有利的义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行为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商业道德缺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得到平衡;如何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现阶段经济建设的迫切任务。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内涵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从最初的古典理论强调的企业只承担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责任扩展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形成利益相关者理论,再从利益相关者扩展到社会需求理论的过程。今天我们所强调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追求最大限度的自身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同时,还应当承担起不断增进不特定社会利益的责任。公司不再单纯地充当“经济人”,而且要积极地承担作为“社会人”这一角色的义务。除了承担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外,还要承担诸如对社区、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等责任。
我国新《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该条法规只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对公司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硬性规定。同时缺乏相应的救济措施,使得该条文很有可能无法落实。而且对股东外的利益相关者保障不足,没有相对应的利益代表,董事作为公司日常事务的执行者,公司法对其的义务规定还仅限于代表股东、股东会的利益,没有条文表明董事有代表利益相关者行使权力的义务。在法律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的同时,我们还是应当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实施规则来保证法律效果的实现,使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不仅停留在书面,而是真真实实地贯彻到公司经营管理中,社会经济运行中。因此,接下来本文将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的建议。
二、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的内部治理机制
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是公司,公司从内部治理结构上进行完善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也是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只有公司开始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保证该条文的有效实施。
首先,为更好地落实公司的社会责任,立法机关应当加快建设相关的法律体系,除了在《公司法》中做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当在《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具体的规定,最终形成以《公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使公司社会责任的精神具体化,内容更加明确,更加具有操作性。如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原则和制度安排等。另外,公司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在公司内部制定相应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规定,将法律条文与公司的自身情况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公司规章。在企业内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经营、管理和决策中都始终贯彻这一理念。
其次,在《公司法》的相关章节中强化董事的职能、监事会的职能,保证公司在决策时兼顾和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保证利益相关者对切身利益的知情权和对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了解,以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最合理的决定,不被不实的报道和消息所蒙蔽,损害相关者的利益。具体而言,首先,董事会和监事会中要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明确代表的职权,提高代表在公司中得地位,使其意见得到充分的重视。其次,不仅要将关系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要信息、公司重大事件,人员调整等信息及时公布,还应当公布十分详细的财务会计报表,这不仅是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公司对公众和自身负责的表现。
此外,社会责任概念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但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还相对陌生,除了因为我国企业自身实力不足,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已不再是企业不承担社会的责任的理由,任何规模、任何性质的企业都应当加强内部社会责任理念的宣传,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尤其是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十分重要,促使其在决策时将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考虑在内。社会责任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就眼前利益来看,承担社会责任对中小企业有些困难,但是就长远利益来看,这正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前提。不仅为其带来了很好的声誉,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三、完善外部监督和激励机制
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完善仅有企业内部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尤其是政府对公司的监督和激励对公司的建设十分重要。
首先,有效地监督机构对法律的实施必不可少。政府作为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主体,在社会责任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发挥必要的引导监督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的角色应当多样化,不仅仅是管理公司的“上级”,也是监督公司的平级,更是激励公司的“下级”。政府的多重角色,要求政府管理方式多元化,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的同时,灵活利用政府身份,激励和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体而言,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和约束公司经济活动,采取合法适当的干预模式,对公司进行谨慎干预。同时,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执法监督和产业监督来引导和规范公司的行为,使公司正确实施社会责任标准;此外,要加强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公司的监督,真正做到为利益相关的公民负责,而不是做公司的代言人。监督公司严格遵守社会责任的要求,切实提高公司的道德水平。
其次,在舆论发达的今天,社会媒体对企业的监督日益重要,将企业置于社会公众的视野中,更加有利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一直在不断完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企业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全面,媒体行业的日益壮大,为企业信息披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对公司提高自律性具有深远意义。企业除了要完善内部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要勇于将自己置于舆论的监督之下,接受大众的监督,虚心接受大众的意见,积极的采取措施改善不足之处。媒体除了要及时揭露公司的不法、违法行为,也要宣扬公司积极正面的行为,作为舆论的传播者,要秉承正义的理念,对事件进行真实、客观的报道,不为利益所屈服,真正发挥舆论积极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消费者及消费者组织在引导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消费者组织积极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公司周旋,都是对公司的监督与督促。都将促使公司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和约束,从而有利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建设。消费者和消费者组织的日益强大,将促使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公司的经营决策,产品的导向将更加的为消费者的利益倾斜,为消费者考虑,而不再是仅被利润所驱动。
再次,各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也是监督和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利推手,2005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国内制造业的第一个行业自律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即China Social Compliance 9000 for Textile & ApparelIndustry)。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空白。之后,我国企业陆续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企业公民报告,其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比较具有代表性,其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分为九个方面,包括:对国家,承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责任;对社会,承担促进安定和谐和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的责任;对政府,承担创造税收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责任;对行业,承担引领发展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责任;对股东和投资人,承担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责任;对客户,承担满足客户需求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责任;对员工,承担促进成长和保障合法权益的责任;对环境,承担减少资源消耗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对社区,承担促进社区的繁荣与和谐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的责任。这九个方面不仅是保险行业,也是其他各行各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当考虑在内的。行业自律组织利用其对本行业的充分认识,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管理体系,在不损害企业经济利益,不破坏经济秩序的前提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地督促。因此,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十分必要。
公司社会责任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深化人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加强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共同履行社会责任的气氛,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更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四、结语
现如今,环境的破坏已经不仅仅是对自然界动物生存环境的挑战,更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挑战,保护环境不再是政府和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雾霾天气、禽流感等严重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不法商贩、企业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公司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参与者,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约束自身行为,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提高经济利润的同时,为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公司社会责任的提高不仅是增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公司为支持和响应该政策的有效方式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从自身的建设做起,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论网络信息下载侵权分析
下一篇:试论赃物的善意取得及其法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