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我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逐步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生力军。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商机的同时无疑也引发了许多思考。各个奢侈品牌销量增长的背后,都是研究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案例。
[论文关键词]奢侈品;奢侈品消费;消费现状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之一。201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107亿美元的奢侈品,占当年全球消费品市场的四分之一。
(二)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发展迅速,奢侈品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市场容量相当庞大,中国的消费者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对奢侈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毫无疑问正在成为奢侈品消费的大国。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稳居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约1.6亿人,奢侈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全球顶级奢侈品品牌也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三)奢侈品消费者的类别
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并不能用单一的“模型”来描述,消费者在年龄、教育情况、收入水平、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度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而我国三大类主要的消费群体包含:精英阶层、中产阶级以及青少年。
第一类:精英阶层,奢侈品的消费大户
随着计划经济与政府管制的退出,原来单一的社会阶层复杂化,不同社会群体拥有 “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中的一类或多类,成为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政治精英”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高级管理者、国有企业当中的中高层负责人。“经济精英”主要包括:私营大企业主,外资与合资企业中的中高级经理人。“文化精英”主要包括:大学教师,各研究团体当中的学者,企业当中的高级研发人员。
第二类:中产阶级,消费能力有限但欲望强烈的庞大群体
以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意识觉醒并不断加强,成为支撑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稳固而重要的力量。在西方社会,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平均年龄约为40~70岁,但在中国主力人群为20~40岁以下的中青年。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月收入约10000元的奢侈品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作为中产阶级,其判断标准主要有如下一些特征。年龄25~40岁,以脑力劳动为主,具有大学(含大专)以上教育水平,有专业技术培训资历以及掌握相应的职业专业技能。收入水平约在全部劳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平均值以上,有能力支付中等水平的费用并可以为家庭成员丰富的文化精神需要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第三类:青少年,有家庭的财务支持,消费大胆而有巨大潜力
社会的变迁导致的代际间消费观念存在巨大差异,青少年心态乐观大胆,是奢侈消费的绝好对象。中国年长一代多成长于政治运动或者社会转型的年代,艰苦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养成勤俭的习惯,拥有更多的储蓄,但却在各个方面节俭消费。而年轻一代成长于社会稳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大环境下,加上互联网的普及,普遍受到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有强烈的消费意愿。
独生子女政策直接导致现今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的形成,独生子女成为家庭消费中心。首先,受到困难时期成长经历的影响,父母一代还抱有“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为下一代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积累。
进一步的,“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也导致整个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的消费,且独生子女一代缺乏“预算约束”的观念。
年轻一代自身观念的转变加上父母的财务支持,使得他们青少年时期就乐于、敢于大笔消费,在奢侈品购买方面超出他们本人应有的经济能力。青少年消费者非常崇尚自身个性,不喜欢简单地跟随潮流,在购物选择中强调独特性的同时,也非常在意周边的人对他们的看法。
(四)奢侈品消费分布的区域
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表现最突出的主要集中于几个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奢侈品的消费者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周边地区。麦肯锡在2008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的富裕消费者一般聚集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即东部和中南地区。居住在中国四个最富裕的一线城市的富裕消费者占全国总数的30%左右。所以,以中国富裕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群的大部分国外奢侈品企业将目光放在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富裕的城市。
除此之外,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以外地区的财富增长孕育了大量二、三线城市奢侈品消费者。目前,中国的富裕阶层只有30%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70%以上居住在一线城市以外。二、三线城市作为奢侈品消费未来的主力市场,开发前景广阔。“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二、三线城市正成为大品牌搏杀的新战场,那里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意愿已接近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消费者。消费金额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贝恩公司合伙人布鲁诺·兰纳表示。
正因如此,100多个国际顶级品牌正在加速中国各地奢侈品市场的布局,专卖店总数已经达到上千家,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西部城市的分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在中国的22个城市开了27家专卖店,其中包括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等二、三线城市,宁波、杭州则云集了几乎所有的国际奢侈品大牌。美国顶级奢侈品牌拉夫·劳伦总裁罗格·法拉赫最近在一个奢侈品论坛上表示,中国许多二、三线城市消费者需求正在释放,除了在一线城市增加投入,也必须在这些地方开辟新市场。
二、导致中国奢侈品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整体购买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此外,中国经济的繁荣也催生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消费人群,他们总体购买力惊人,巴黎百富勤的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奢侈品消费初期。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2010年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达到62万元,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中国的消费率将会不断攀升,2020年将达到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收入的增加使得这部分人群对奢侈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这便促使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导致了中国奢侈品的消费市场的日益活跃。
(二)社会因素
随着大批高档消费品的陆续进入,中国与世界的消费差距正逐渐缩短,中国社会更加注重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奢侈品”早已超越了“腐败、浪费、颓废、不公平”的意味,它以特殊的物质符号来塑造自我主张的个性风格,奢侈品及其消费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可见,社会因素对奢侈品消费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三)消费者的心理
奢侈品消费的增加,有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根据意大利统计学家帕累托的“20/80原理”,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这一小部分人就成为奢侈品牌的消费者。依据马斯洛需求原理,这些人需要有所区别、有所不同、有所展示,因此用顶级奢侈品来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并认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穷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热衷于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
三、中国奢侈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境内购买呈持续增加趋势
更多世界知名奢侈品牌在中国开店,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同时胡润百富日前发布的《2011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显示被中国富豪所认知的奢侈品牌中已有八成在中国境内设有门店和体验店。贝恩咨询《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因为购物体验更好、售后服务方便等原因选择在境内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比重正在逐年增加。虽然现今境内购买仍不足50%,但呈增长趋势。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国内消费的重要性程度在未来将有所提升。
(二)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增消费者
数据显示,2008~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增加84亿元人民币,其中77亿元来自新增消费者,占总额的91.7%。2009~2010年新增消费者对奢侈品市场贡献107亿元人民币消费额,占新增消费总额的97.3%。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正努力提升生活品质,这是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而这一趋势在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中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三)二、三线城市对奢侈品需求不断增加
贝恩咨询在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者调研中显示,众多二线城市的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意愿已经相当接近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消费者。更值得关注的是,家庭月收入在5~10万元之间与超过10万元的消费群体中,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消费金额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随着二、三线城市经济逐步发展,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势必不断增加,奢侈品市场也将逐步扩大和发展。
四、总结
对中国奢侈品消费需要理性看待。应该看到,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尽管奢侈品消费只是占人口比重较少的富人阶层或中等收入阶层人群的行为,但对引领消费时尚,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非常大,它会带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潮流,拉动国民经济。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加以引导,使其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当奢侈品消费成为自己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炫耀财富时,才能形成成熟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下一篇:浅析企业民间集资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