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思考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内容。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积极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强化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济法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是较优选择,而互动式教学方法则是实施模式的较好路径。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理论抽象,缺乏实践操作性。经济法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法律课程。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解释,很少考虑法律以外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等,法律的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具体之间的矛盾(比如公司法、合同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得不到缓解,所以学生在学习经济法课程过程中对经济法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与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差距,理论联系实践相脱节,法律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不强,从而导致课堂授课缺乏说服力。
2.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为主,教师讲授多,以老师为中心,只重“教”不重“学”,忽视了学生如何学。教师又无法使学生在短期内进入有效的经济法的学习情境中,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不高,而要求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处处遇到法学专有术语的学科产生十足兴趣则更加困难,加上课堂讲解得多,学生实际上练习参与少,缺乏对知识的巩固,使得知识的衔接度不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
3.教学方法单一,欠灵活。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教材内容,主要偏重于理论部分,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的授课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解知识过程中重点、难点及热点不够突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听课只会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并与老师交流互动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生知识面过窄,综合素质也较低,这也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违背。
4.非法学专业与法学专业教学内容雷同。非法学专业与法学专业教学内容大部分雷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要因材施教,由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所以不是很不了解法律当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比如关于民事法律的基本概念与规定,什么是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企业法人制度等,因而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单行的经济法规。比如《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制度的学习都要以民事法律基本知识为基础。而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又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讲解上述民事法律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相同的教案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的差异性,这样没能将学生最需要最渴望获得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要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当中,师生之间建立良好互动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让学生“好学”、“会学”、“学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成有效课堂教学。
2.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与学生双向互动合作,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不管学生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3.采用案例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此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并以多种形式主动地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给学生提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案例的选用还应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经济法课程的理论部分内容不仅枯燥而且有些理论不容易理解,所以通过围绕一个或几个案例分析,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生动地阐述,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先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听课兴趣大增,另一面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更为准确深刻。通过生动直观的案例教学,学生集思广益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案例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使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相结合,从而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增加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还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要下功夫、多琢磨,肯花时间,可以制作出更形象、更生动的课件,增强授课效果。
5.注重实训教学。组织学生模拟开设公司,开办企业,观摩法庭审判。教师配合教学要求,组织学生从网上搜索相关法律知识,相关实训操作和典型案例,并到司法审判部门去旁听一些较典型或是疑难的案例,使学生对整个诉讼审判程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把抽象法律条文和法庭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真实的磨练,通过观摩庭审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了解法庭庭审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论辩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上面的一些问题之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并加以改进,比如学生期末考试考核、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的特色修订教学计划等等。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以突出专业特点,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对学生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总结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一概满堂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还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辨与逻辑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该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不懈,以学生为本,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管理的质量,完善课堂授课过程,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康钊 来源:经济师 2014年11期
上一篇: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前路
下一篇:中职经济法多媒体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