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思考
经济法课程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性质特点,并对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经济法课程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从事本行业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会计是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业人员要熟悉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中职会计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法律责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会计人员的权限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突出经济法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职会计专业加强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和创新。通过对现实情况的模拟重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正是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经济法的课程性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
经济法属于法律范畴,体系庞大,知识点丰富,但中职学生接触社会不多,阅历尚浅,各方面知识储备不够,实践机会又少,面对体系庞大而又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受起来相对困难。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理清复杂案例的基本脉络,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不仅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变革的能力等。实践教学是一个开放性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教学情境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的氛围,让学生为了论证自身的观点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并对之进行论证,在不断的否定再否定、论证再论证中获得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这样的实践学习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论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以迅速提升。另外,实践教学是对真实工作情境的模拟,有助于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尽快进入真实的工作状态。
三、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
1.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当结合法律类学科教学的特征,考虑中职学生缺乏法律知识的实际情况,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会计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一是要保证将教学内容限定在教材所涵盖的章节内,突出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二是要与最新的经济法规、政策等同步更新,突出实用性;三是利用企业资源,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需求与岗位责任,结合会计从业资格相关考试要求,编写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践指导用书,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大纲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目标与实际操作的需求,从而科学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
2.建立实践教学案例资源库,实时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法律课程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经济法的实践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精选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案例组成案例库。此外,还应选择一些现时的、争议较大的案例,让学生紧跟案例进展,在争议中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应注重对案例库的实时更新,新出现的案例可以通过电子案例库的方式,将其即时补充到实践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时事的敏感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实际工作直接衔接的优势,对学生的实践课进行任务驱动引领。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进行协商,将企业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遇到的涉及经济法方面的问题以任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解决问题,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工作小组,分工合作,负责对客户相关法律问题的咨询、解答及相关法律业务的代理。最后,由教师、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对整个任务解决过程进行评价,得出考核评价成绩。
实践教学是提高中职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理解度与应用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中职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整合学校、企业及各方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及评价体系,保证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满足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
作者:曹冬梅 来源:职业·中旬 2016年7期